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导主任怎样听课和评课

教导主任怎样听课和评课

教导主任怎样听课和评课
教导主任怎样听课和评课

教导主任怎样听课和评课

一、怎样听课

作为学校主抓教学的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想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除了狠抓教师素质外,领导的听课、评课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进行听课和评课才能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七种意识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今天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教学的重点,要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每个方面都要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这不仅不可能,而且还会贻害学生的一生。学校是要培养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而不是在生产月饼。所以听课又要把教师的因材施教和个性教育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研究。

?3.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

用现代教育思想来看,一堂课该怎样上,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更要从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教师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听课应从“教”的方面评价转变为从“学”的方面来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引导教师由重视“教”的研究,逐步转变为重视“学”的研究。

?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

?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对知识的概念、原理、定理、规律的掌握,是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5.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

?多项信息交流能把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面的主体信息交流网络。

?能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

?加强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能使信息交流呈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确保学生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与整合过程。

?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师生的感情交流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

?课堂教学也是一个小社会,是师生交流的场所,同样需要人情、友情、亲情的温暖,这种情是通过教师来传达的,作为听课者在听课中就要注意到教师“知”与“情”的处理,看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看教学是不是知情结合,互为作用,相得益彰,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不仅学会、会学,而且还爱学、乐学。

?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超凡脱俗,使教法常教常新,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默守陈规,而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

?我们听课就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是否有突破和创新,就要逐步引导教师去创造自己的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二)按现代教学理念听课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本质就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它有五个要义:

?①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

?②它是一种学习活动(当然活动主题是学生),本质上是学而不是教;

?③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④教师的组织活动有多种手段,包括讲解、指导、辅导、演示、评价等;

?⑤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与指导者,而教师教学工作的着力点就是组织好这一学习活动。

?因此,课堂教学的评价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进行。

?换句话说,在评价课堂教学时,应该把观察的重点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把教师的作为联系到学生的活动中来加以评价。

?针对这样的新理念,我们必须这样听课。

1. 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

?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教学是涉及教师与学生双边的活动过程。

?因此,作为听课者,在听课时,不仅有关注教师的教的活动,而且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①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②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

?③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

?④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

?⑤设计哪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

?⑥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

?⑦安排哪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

?⑧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

?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④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由于教学是一种学习活动,本质是学而不是教;

?而且教师活动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展开的,因此在关注教与学双边活动时,更要关注学生的活动。

2. 应把听课者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而不是旁观者

?如果把听课者定义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听课前无充分准备、听课过程中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就无法获取学生全面的、真实的课堂表现。

?只有有“备”而听、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和授课教师一起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主要是指听课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组织、辅导、答疑和交流),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模拟学生的思路、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的材料,从而为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堂课奠定基础。

3. 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

?教学的本质既然是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结果势必成为评价课堂教学好与坏、优与劣、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

?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如果思维得到激发、学业水平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发展与提高、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或较大程度)的激发并产生持续的学习欲望,则可以认为这就是一堂很好的课。

(三)听课中的十看

?一看:教师的教学是否由预设转到了生成。教师的教学是否实现了由照着教案跑到跟着学生的思维走的转变,体现了“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的教学理念。

?二看:教师是否真正理解教材。教师是否不做教材的奴隶,实现了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为探究性课堂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看:是否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教师是否从问题的提出到探究,再到解决问题与实际应用,整个流程较好的体现了课堂的趣味性、研究性、活动性、应用性等特征。

?四看: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坚持了八字方针: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的教学是否体现了“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的教学理念。

?五看:教师的教学是否用“小组学习”组织替代大班额组织。教师是否把大班额划分为若干个小的(4—6人一组)荣辱与共的学习互助组,用学生去教学生、学生去帮学生,体现了师生互助、生生互助的教学理念。

?六看:教师是否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是否把养成教育渗透于教学过程之中,体现了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七看:教师是否把激励性评价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八看:教师是否注重塑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文化。所管理的班级是否较好的体现出了积极向上、团结互助、勇于创新、崇尚真理的良好学习文化。

?九看:是否形成了班级自动化的学生管理系统。学生的自我管理、相互管理是课堂教学管理中的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命题,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和促进作用是十分必要的。班级管理是否体现出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设计、自我发展的教学理念。

?十看:学习目标是否实现了从一维向三维的转变。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较好的体现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观。请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四)掌握听课技术

? A. 听课的基本要领

?听课时精力要高度集中,做到“四动”:耳、眼、手、脑四个器官并动。

耳、眼、手、脑并动

?耳听:听教师的要求、讲解、提问,听学生的发言。

?眼看:看教师的教态、板书、演示,看学生动作、神态。

?脑想:想课堂上每个环节、每个方法的目的、作用、必要性(这样安排好不好?为什么?有无更好的办法?)。想环节之间的联系。

?手记:尽可能记录课的全过程,特别是重要的环节(精彩之处,典型的问题);记下自己思考的内容。

1. 听什么

?(1)听上课教师是怎样复习知识,是怎样引入新知识的。

?(2)教师是怎样讲授新课的,是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进行学法指导的,听教师的普通话、范读水平。

?(3)教师是怎样带领学生巩固新知识,是怎样结尾及布置作业的。

?(4)学生的答题情况,学生怎样回答问题,是怎样提出问题的,听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或讨论中显露出来的才能。

?(5)学生是怎样讨论问题的(形式、效果、时间)。

2. 看什么

?(1)看教师

?精神是否饱满,态度是否亲切,看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情况,气氛是否民主和谐。

?看教师使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否熟练。

?看教师教法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

?看教师教学时间的分配。

?看教师的应变能力,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

?看教师的板书是否合理,体现科学性。

?一句话,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看教师的教,主要关注以下四个维度:

?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核心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能抓住知识主线,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有讲有练,组织严密,能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实时调整教学计划;

?调控能力,看教师能否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教学环节,保证课堂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能力,是否能灵活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调整教学计划,重组教学结构,激活课堂教学;

?练习设计,看教师能否依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教师布置练习题的时候是做统一要求,还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有一定梯度的练习题,任学生自由选择。

(2)看学生

?看学生的表情,看整个课堂气氛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所有学生是否都处在积极自觉,生动活泼的学习状态当中。

?看学生怎样参与教学活动,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看学生学习效果。

?看学生活动的时间、空间是否得得当。

?看学生的习惯。学习习惯、读书习惯、书写习惯是否养成。

看学生的学,主要评价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感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体现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性和人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探索,主动发现与创新。

?参与状态,看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是否全员参与、参与的面有多大;

?交往状态,看课堂上是否有多向信息联系与反馈、学生的活动时间是否充足、人际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围、交往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技能(合作的方式,合作的态度,合作的成果)怎样;

?认知状态,看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探究问题是否积极主动,是否具有独创性;

?情绪状态,看学生是否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能否自我控调学习情绪。有时课堂会突然爆出笑声戛然而止,有时会从激烈的讨论转入冷静专注的聆听,这就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

B. 怎样观察和记录

?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听课时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每一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

?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它应该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使听课者依据听课记录,通过合理想象与弥补,在头脑中再现教学实况。

1. 记录的形式

?(1)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

?(2)详录:比较详细的把教学过程记录下来。

?(3)课堂纪实:把教师开始上课,师生活动的全过程,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2. 当前记课存在的问题

?(1)偏于课堂实录,不做点评。(2)记录内容过多,无选择。

?(3)内容过少,支离破碎。(4)捉不住重点,有言必录。

3. 记什么

听课要边听边记,如果把一节课所有的内容全部都记录下来是根本做不到的,所以在听课记录时要会选择。

⑴、选择教学中的主要环节。⑵、选择教学中的闪光点。

⑶、选择教学中的不足之处。⑷、选择课堂中的生成因素。

⑸、选择教学中教师错过的极佳的教育时机。

C. 听课中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1. 教学环节设计。

?即情境创设→新课的导入→新知的探究→新知的巩固、应用与拓展等。能够做到随机应变,灵活调整,调控课堂,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各环节如何控制时间,完成每一环节的过程和过渡的情况;?听课时还要注意思考,教师为什么这样安排课堂教学环节,大的环节内又是如何安排小的环节,怎样使课堂结构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各个步骤或环节之间怎样安排,是否有条不紊?

?一环紧扣一环的,什么时候教师引导,什么时候学生自主探究,什么时候学生合作交流,什么时候学生练习展示,什么时候反馈评议,什么时候质疑讨论,什么时候归纳小结,是否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调配,充分发挥每一分钟时间的效能。

2.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充分、灵活、简便、有效地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现纵横联系。是否采用举例说明,引导比较、直观演示等手段。

?如何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理解掌握新知。解决问题要关注如何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如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亲身体验,学会新知。

3.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听课时要关注教师是怎样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教师的“教”为中心,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转移,怎样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关系。

?如何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质疑与比较,学会分析、判断与推理,学会概括、归纳与小结,学会操作与演示,学会讨论、辩论与争论等,学会调查、探究

4. 辅助手段的应用。

?听课时,还要认真琢磨教师如何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5. 练习设计与知识拓展。

?练习设计是否做到有针对性、层次性、拓展性,达到巩固新知,培养能力的目的。

?同时,要关注练习形式是否多样,是否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教师的基本功。

?例如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是否做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提纲挈领;

?教师仪表是否朴素大方,教态是否亲切和蔼;教学素养如何等等。

二、如何评课

如何给教师评课是一个技巧,评得成功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评得不成功则会影响到教师的情绪,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升。所以我认为评课要坚持“五性”,即平等性、赏识性、指导性、针对性、准确性、及时性。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

?1. 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熊熊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

2. 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

?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 重视以学论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

?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

?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1)情绪状态:

?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是否不断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

?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意是否不断得以增强。

(2)注意状态:

?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

?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

?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3)参与状态:

?学生是否全员参与活动;

?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4)交往状态:

?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

?是否能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

?遇到困难时学生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5)思维状态:

?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是否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开展争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6)生成状态:

?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二)好课的标准

?一堂好课的标准——“五实”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⒈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而不是图热闹的课。

?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进一步发展,是他越来越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才会学到新的东西。

?学生上课,“进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如果课堂一切都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节课呢?

?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⒉一堂好课应该是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从面上而言,这节课下来,对全班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学习困难的;?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容量很大。有效率的课,也就是充实的课,是有内容的课。

⒊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也就是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迪。

?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⒋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也就是平实的课。

?不少教师受公开课、观摩课的影响太深,一旦开课,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

?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及相应的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生成许多新的知识。

?公开课、观摩课更应该是“研讨课”。因此,告诫教师们:“不管是谁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市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并强调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⒌一堂好课应该是真实的课,也就是有缺憾的课。

?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只要是真实的东西就会有缺憾。

?公开课、观摩课要是上的没一点点问题,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

?这样的预设会给教师增加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做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往往是出不了“彩”。

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之为真实的课。

?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应该是真实的、不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这种课可以称为真实的课。

?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五实”并不是一个完善的评价标准,但是教师在追求“五实”的过程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说起来好像很容易,真正做起来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开阔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三)评课的内容

?1.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坏的主要尺度。

?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

首先,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

?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

?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

?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其次,从目标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评教材处理

?评析老师一节课上的好与坏,不仅要看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落实,还要看授课者对教材的组织和处理。

?在评析教师一节课时,既要看教师知识教授得是否准确、科学,更要注意分析教师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要看:教学目的的确定是否明确、全面,有针对性、导向性。教学重点是否把握准确,教学过程是否做到突出重点。教学难点是否把握准确并得到突破。教材的组织、处理是否精心。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必然、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

3.评教学程序

?教学目标要在教学程序中完成,教学目标能不能实现要看教师教学程序的设计和运作。

?因此,评课就必须要对教学程序做出评析。

?教学程序评析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看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

?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

?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

为此,评教学思路

?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

?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

?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

?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平时听课,有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一个程度就是教学思路不清,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

?所以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2)看课堂结构安排

?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

?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

?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

?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

?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计算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能较好地了解授课者的授课重点。

?授课时间设计包括: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是否恰当。

?①计算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要看教学环节时间分配和衔接是否恰当,要看有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要看讲与练时间搭配是否合理等。

?②计算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

?要看是否与教学目的和要求一致,有没有教师占用时间过多,学生活动时间过少的现象。

?③计算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

?要看学生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集体活动过多,学生个人自学、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作业时间太少的现象。

?④计算优差生活动时间:

?要看优、中、后进生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有没有优等生占用时间过多,后进生占用时间太少的现象。

?⑤计算非教学时间:

?要看教师在课堂上有没有脱离教学内容,做别的事情,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的现象。

4.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

?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

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

?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教学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裁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

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

?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教育手段。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应该有所改变。

?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电脑、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评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评课,还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1)看板书:

?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紧扣课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

(2)看教态: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

?人的表达=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

?教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

(3)看语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