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

编号:

黄浦区

教育科学研究项目

申请书

项目名称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区级课题学科分类数学

申请人赵玉梅联系电话 53070037-1115 申请人单位上外附属大境中学联系电话 63128743

申请人电子邮箱 chgcat22@https://www.wendangku.net/doc/9e2010009.html, 单位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保屯路210号邮政编码200011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

黄浦区教育局

填表说明

1. 每项课题限报负责人一人。课题申请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并在

该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

2.每一申请人同一时间内只能承担一项教育系统区级研究课题。以前申报的区级课题尚未结题者,不能再次申报。

3.本表数据申请人必须逐项认真填写。

项目名称:应准确简明,反映研究内容,最多不超过25字。

主要成员:必须是真正参加本课题的研究工作,不含课题负责人。4.“课题类别”指的是“招标课题”、“区级课题”或“专项课题”,请在以上三类课题中选择一项填写。

5.本表用请用A4纸打印,一式二份,于左侧装订成册,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按期交区科研室。

6.本表格电子稿需要发送至区科研室电子信箱hpkeyan@https://www.wendangku.net/doc/9e2010009.html,。

一、数据表

课题名称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策略的

实践研究

完成

时间

1年

学科分类1.高等教育 2.基础教育√ 3.学前教育 4.职业技术教育 5.成人教育6.教育发展战略 7.教育管理 8.德育 9.美育 10.体育 11.综合12.其他

研究类型 1.基础理论√ 2.应用研究 3.应用理论研究 4.开发研究 5.综合研究课

题负责人

姓名赵玉梅性别女年龄41 职称中学高级

工作单位上外附属大境中学职务教导主任

助理

课题组主要成员

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单位专长分工

张琰

高虹

李红

李文斌

王兆海

许劲松

郎贵华

米新亮

温长远

汤晓炯

胡琛

陆赑顺

卢晓宇

杨华

潘文俊

陈国平

石嘉伟

董洁

27

35

42

35

41

41

53

45

32

32

46

24

32

47

46

47

38

48

中二

中一

中高

中一

中一

中高

中高

中高

中一

中一

中高

中二

中一

中高

中高

中一

中一

中高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

科研

计算机

上课

上课

写作

查资料

上课

理资料

上课

上课

策划

上课

上课

上课

上课

上课

上课

上课

策划执笔

数据处理

课堂实践

课堂观察

撰写资料

课堂实践

课堂实践

调查研究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实践

学生调研

学生调研

课堂观察

课堂实践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

课堂实践

二、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果名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

三、立论依据

(本项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附主要的参考文献。)

理论价值:

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的心理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交织着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倡导和促进作用,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结构在不断的建构与重构中得到发展。

实践意义:

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成”、“既定”的概念,《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数学课堂中常常会产生超出教师预设方案之外的新问题、新情况,即“生成”问题。课堂“生成”教学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教学形式。它反对教师对学生的一味“塑造”,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师生教与学个性化建构的成分。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地探究性和创造性学习,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产问题。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并给予正确合适的引导和回应,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也只是较多的停留在“教师——学生”单一交流形式上。在单向传播的课堂教学中,“提问”被看成是激发学生思维,进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从提问的方式看,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少有“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回避学生提出的问题。新课程标准革新了传统师生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数学教学情境中平等地进行学习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甚至充当学生的助手、合

作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国内的教育工作者们普遍认为及时抓住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是新课标下的有效教学,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及师生互动性,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真实性。研究者还针对如何有效回应课堂中“生成”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经验总结。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的第二步即在回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近年来,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提出了“使用数学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的口号。交流的活动有:有关数学概念和学习经验的师生相互讨论、提问、解释、说明和表达。国外不少研究者认为重视课堂生成的问题能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更符合建构主义和最近发展区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1] Ellen. D. Gagne. 1989.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Published Simultaneously in

Canada.

[2] Likert. R & Liken. J. G. 1976. New ways of management conflict. NewYork: Mc Graw-Hill.

[3] Slavin. R.E. 1995. Cooperrative Learning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4]李士琦. 2000. 数学教育心理.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李晓文、王莹编著. 2000. 教学策略[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6]吕传汉,汪乘井. 2001. 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数学教育学报. 10(4).

四、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本项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特色创新之处)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式下,课堂教学中多数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启问,学生回答,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难以进行真正的数学交流,使得大多数高中生不敢或不善于表达自己对数学问题的感受和体验,更不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学习很被动,这既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也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很不利。因此,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和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迫在眉睫。此外,我们还需解决如下一系列问题:如何界定“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和有效的教师回应”?从教育学和心理学角度来看,“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何作用及价值?如何在课堂内进行有意义的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等等。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本文选定“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策略的实践研究”作

为课题。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对“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和有效的教师回应”进行界定;其次,通过调查研究把握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和教师回应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第三,对促进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和有效的教师回应进行探讨;最后,重点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切实可行的生成问题和教师回应策略(类型)的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实证研究。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

1. 文献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高中数学课堂生成问题与教师回应策略的研究现状,为自己的研究提出参考模式,并与自己的研究结果作比较。

2. 行动研究法:

根据一定的教学意图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通过观察、反思等活动了解执行有关理念的程度,并对实施方案加以调整,从而促进目标的达成。

3. 问卷法:

了解师生对于课堂“生成”教学的感受和体会。问卷调查完成后,进行详细的统计,然后根据不同程度的回答情况,特别是理由说得不够充分或模糊不清或前后矛盾的,抽取个别被试在一个星期内进行访谈。

五、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

(包括现有的研究工作基础、研究的外部条件,课题组人员结构,研究经费、设备等) 上外附属大境中学是一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有着优良的学习和研究氛围,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领导十分重视教师的教研教育能力的培养,积极倡导和支持教科研工作。

参加本课题研究的人员结构合理,并且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本课题组的成员都是从事高中学生数学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具有数学教育的专业素质,并且对数学教育有着执着的专业热情,他们具有有较宽的数学阅读面和丰富的数学阅读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多位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在各级各类的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目前,研究小组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在校的高中生普遍学习习惯较好,一部分学生也有较强的钻研能力,可以作为本研究的实施对象。

本学期又在全校范围内积极开展了以“有效导学、提升学养”为主题的教学研究系列活动,旨在聚焦教学过程,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这对本课题的研究起着一定的促进

作用。

六、成果形式

(主要研究阶段,最终成果形式)

主要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时间:2009年10月——2010年3月

主要工作:确定课题,文献学习,撰写课题设计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时间:2010年3月——2011年1月

主要工作:(1)计划、修正行动方案,构想教学行动。

(2)教学实施,及时组织听课评课,收集课堂现场资料。

(3)通过问卷以及访谈的形式进行教学观察和发现。

(4)统计、分析、讨论资料,反省教学并改进。

(5)以上4个步骤循环实施。

(6)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时间:2010年12月——2011年3月

主要工作:撰写论文

最终成果形式:论文、教案、案例分析

七、经费预算

1.课题经费估算(包括研究所需的出差、调查、实验、资料、上机和小型会议等,分项填报)

(1)资料费:800元

(2)调查费:2000元

(3)上机费:800元

(4)论证研讨费:3000元2.申请经费资助的数额:

申请人单位意见和信誉保证

该课题以数学教研组为团队基础,关注课堂教学的实际,对于一线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高度的关注度,相信关于课堂的研究定会对数学的课堂教学以及教师的教学有实际的意义。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章)

年月日

有关管理部门推荐意见

单位(盖章)审批人(签章)

年月日

区教育科研学术委员会区教育局审核意见

审批人(签章)年月日

年月日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数 学课堂教学策略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主要源于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观念,结合教学及学生实际,有效引导,着力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数学教学推至一个新的高度。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构成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中形成的关键能力和素养,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在于教会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掌握数学思想及方法,学会用数学知识或数学视角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方面,其中数学抽象思维反映了数学的本质,是构成数学理性思维的基础,贯穿数学发展应用的全过程;逻辑推理则是构建数学体系、得出结论的重要方式,保证了数学的严谨性;数学建模则将数学和外部世界有机地联系起来,是实现学以致用的基本手段;数学运算是演绎推理并得出结果的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其科学严谨的精神;直观想象则是进行逻辑推理、数学论证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数据分析是应用数学知识的重要方

法,这一能力尤为重要。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主要源于课堂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观念,结合教学及学生实际,培养并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加强学法指导 古人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会学”比让学生“学会”更为重要,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条件。“会学数学”通常包括阅读理解、梳理总结、质疑提问和表达交流,如数学阅读理解,就需要知道数学的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会读符号、图形(表格)。 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高中生学法的指导。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帮助学生制订数学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既有长远打算,也有短期安排,做到学习目的明确,不慌不忙,稳扎稳打。也可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使学生能够把握重点,克服难点。二是加强学生独立学习意识的锻炼。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独立作业,让学生自主思考。三是加强总结回顾。数学学习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就是温故而知新。如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以后,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回顾探讨、分析和总结,这是学生再次学习认知的过程。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 略研究开题报告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课堂的导向在于提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领会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课堂提问是否得法,课堂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课堂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4)提问的形式和内容陈旧、老套,问题缺乏新意;(5)提问对象太盲目,有些学生浑水摸鱼说“懂了”老师也不再深挖,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每个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与发展,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都面临的难题。笔者仅立足于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感悟,从“课前预习,提高课上效率”、“数学人文,激发学生兴趣”和“分层作业,促进学生发展”这三方面入手,就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发表个人的认识与看法。 标签: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学科,但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对数学都十分畏惧,因此学习效果较差。基于此,教师应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从多方面促进转变学生的思想。综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笔者认为课前预习、数学人文、分层作业可以有效提高课上效率、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以下,笔者将围绕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展开详细的分析与阐述。 一、课前预习,提高课上效率 课前预习指的是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有效的课前预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为课上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数学教师都忽视了课前预习这一环节,直接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学生听课时经常会抓不住重点,从而学习效率较差。 基于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要提前准备学生的预习内容,设计预习教案。例如,在教学“集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给学生们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首先是概念感知,请结合教材内容,写出集合的定义,并可以用集合语言来描述具体问题;了解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掌握集合的基本运算,并掌握集合符号的书写方式。其次是经典例题:①三角形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其中的元素为();②不等式的解的全体构成的集合,其中的元素为()。接着是由经典例题引发探究思考,笔者提出了以下问题:你能指出各个集合的元素吗?各个集合的元素和集合之間是什么关系呢?……通过初步的预习,学生可以比较明确地掌握集合内容的重点,在教师课上讲解的过程中,重点听自己不太理解的部分。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目标变得十分明确,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所提升。 二、数学人文,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中曾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以知识的整合、发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为基点。”由此可见,数学人文教育也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还应将数学教育与人文教学结合起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知识,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小学教师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容易成功的。”事实上,课堂提问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又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自然而然地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遗憾的是,在我们身边,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还远远没有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1)问题多而质量低,不具启发性。教师提出很多不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如“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发,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 (2)教师满堂问,有些教师一堂课要提50—60个问题,一问一答,问题接连不断,不利于学生理解核心的问题和所要学习的内容,大大消弱了教学效果。 (3)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不能够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直面这样的现实,作为教师,我们有理由为学生创社一种有效提问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每天在轻松、愉悦、有效的氛围中思考与学习,减

缓他们的压力、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技能。 2、课题研究的意义 课堂有效提问,就是教师通过对提问问题的整合,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一种学习的需要,形成学习内驱力,激发学生“快乐地、有价值地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美国教学专家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知识、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目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师对提问还缺乏科学的认识,还不能有效地运用提问来达成高层次的教学目标,现在的语文教学课堂提问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给学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在有效提问中,学生能与教师共同探讨新知,教师通过提问使课程内容持续地生成和转换,而不仅仅传授特定的课程内容。也就是说,有效的提问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新问题,分析解决新问题,实现学生自我建构不可缺少

重点高中结题报告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重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结题报告 一、选题的缘由及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层面上来说,本课题的选择是基于以下的一些主要因素: (1)新课程实施以来,特别是省新课标教学要求颁布以来,由于新教材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不少老师对现在新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的把握以及在课堂中有效地落实好教 学目标和要求还存在着“新教材老要求、新要求老套路”等问题,这些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度的达成。 (2)课堂教学中,教师讲的多,包办的多,许多本该达到解释水平的课,不少教师将此下降为记忆水平,“满堂灌”或“满堂问”(填空式问答,懂的要问、不懂的不问);有的课把教学混同于学科习题机械训练和简单强化,“表面上像探究,实际上是讲解”,大部分学生还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思考力水平明显下降。不少老师对一些主要课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的层 面上。 (3)课堂教学的预设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性调控脱节。当堂的学习质量和效益明显偏低。 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中学数学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近期还逐渐趋热。有的侧重于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有的侧

重于有效学习方式的研究。特别是郑毓信教授的研究文章“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开放性”(见课程?教材?教法2007 第7期P.28),从新课程实施以来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兴起,什么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需注意的问题等角度,进行了阐述和剖析。这些研究对本课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从总体上看,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成功模式还远没有建立起来,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缺少成功的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本课题着力于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案例剖析,从微观的操作层面入手,通过对案例的收集、分析、反思、提炼等,形成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具体策略和方式方法。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理论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这一阐述为本课题研究的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提供了实质性理论支撑。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组组长:蔡炳良 课题组组员:蔡炳良张来祥李桢赵宝琴 王进赵宏强李艳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的研究》 结题报告 课题组组长:蔡炳良 课题组组员:蔡炳良张来祥李桢赵宝琴王进赵宏强李艳 一、课题的提出 1.问题的由来 新课程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更主要的是对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体系出现缺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没有能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些状况导致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混乱,也造成了教师教学的混乱,严重妨碍了新课程的实施和课堂有效性的提高。这种状况只有得到根本改变,方能促进教师的加速成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迫切需要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评价作研究。探讨和制定科学有效而又符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师生间教与学互动的各个层面,不仅可以更好的渗透新课标所倡导的先进教学思想,而且也可以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成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平台。 公正客观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体系,能打破课堂教学的传统习惯。在科学的评价体系指导下,以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为指导核心,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将新思维和新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那么这将成为新的突破。有助于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本课题试图解决的问题及其意义 对于教师,需要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老师自觉养成经常反思与总结的好习惯,做到天天反思、堂堂反思,对照有效性教学的评价表,不断地追向“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能借助这个标准,达到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能力的目标,让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机制。对于学生,需要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减少课外因无效或低效教学而被占用的学习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真正做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实现素质教育。从学校角度来看,优化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整体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构建创新课堂搭建良好的平台,使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与可持续化发挥作用。

浅谈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11-09-06T08:43:25.530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50期供稿作者:邹维臣[导读] 知识的学习不应局限于本身,这是一种求知行为,应赋予其灵活的方法。 乐陵市第一中学高一数学组邹维臣数学教学是是一门非常注重课堂的学科,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和思想教育外,还必须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在讲授过程中直接显示出思考的过程和方法。我们应高度重视实践教学 1、新课标下的教师定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对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去选择、决定,去思考、去体验、感悟,去创造、实践、应用。”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的机会,让学生尝试着自我探究,自我控制。 2、课堂上多媒体的应用 随着电脑的普及,多媒体逐渐融入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成为很好的传播手段,能够更生动、更直观的展示数学的魅力。多媒体教学,其优点是可以更快的集中学生的视线,带学生进入数学领域;节省板书时间,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课堂利用率。和传统教学相比,摆脱了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展示信息的单调,声音和动画可以更好的演示各种静态图形和动态的三维空间等。通过感官调动学生, 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3、课堂教学方法的优化 知识的学习不应局限于本身,这是一种求知行为,应赋予其灵活的方法。可利用朗朗上口,易记易懂的口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二次函数平移中的“上加下减,左加右减”;图像中的“a>0,尾巴翘,a<0,戴小帽”;完全平方式中的“首末两项带平方,乘积2倍在中央”。还要注意知识的引导,如“等比数列中等长的连续片段的和也是等比数列吗?”,“等比数列中奇数项或偶数项提出来单独构成的新数列也是等比数列吗?”。为学生创造问题,增强提问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提问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4、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数学的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基本运算能力、三维空间想象能力都是很必要的,而这些能力不是通过老师的一遍遍讲解和推理就能掌握的,它需要在教学数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主要应从教学内容、课堂形式、课后辅导这三个环节着手:首先,学习是一种文化需求,并不是为了考试而学,单一的考试知识点的教学内容的讲解是一种僵硬化的数学。使课堂内容多元化,适当的可以渗透一些数学建模等方面的相关问题,将学生们的求知因子全部调动起来,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之建立信心,并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 ,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 其次,改变课堂上教与学的方式。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不要给学生造成“老师即是真理”的错误假象,也要避免模板式思维。学生是我们教学任务中的主体参与者,师生互动,讨论交流,并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拓展、延伸的空间和时间 ,对有关课题作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最后,答疑和辅导也是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主要方面。在答疑和辅导时 ,一定要避免有问必答 ,适当向学生说不,或者给学生一个疑难问题的解答线索,尽量不要全盘托出。老师的答案有时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一些同学对问题还没经思考或没深入思考便要求老师帮助 ,而老师就给出答案 ,因而滋长了学生的依赖性。 5 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是课程思维实施者,是课堂各教学环节的设计者,是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因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没有笨学生只有不愿意用心的老师,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太难的问题会打消能力一般的学生的积极性,而一般性的问题又会使得那些更有数学天分的学生过于自满,从而不认真对待数学的学习。摒弃精英教育和所谓的优质生,避免对学困生的忽略,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提高,是高中数学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普及化。 6 教师素质的提高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身为人师,解学生之疑问,是最基本的职责。面对五花八门的问题,以及学生们膨胀的好奇心,对一个教师的学识储备也是要求颇高的,这就需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不断地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才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7 自主学习的多元化发展 自主学习扩展,包括对数学领域最新发现的领会学习,数学相关产业链接实例的分析,数学应用发展的前景,还有数学教育方法成功举措的借鉴,这些方向都是数学学习的多元化发展。为学生与学科前沿之间建立一个平台,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无惧感。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张祥

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初探张祥 发表时间:2019-06-10T17:23:25.427Z 来源:《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作者:张祥 [导读] 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应着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张祥重庆市酉阳第一中学 409800 【摘要】课堂教学的有效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获得了应有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协调发展。我们应着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课堂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187-01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追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追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出价值。如何通过有效教学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合理、准确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问题,典型习题及其变式、引申与拓展等,创设问题情境,深刻挖掘知识的内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设计学生活动时,教师应考虑活动的方式和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适合学生的能力,紧扣教学内容,并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从而使学生乐于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活动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做到学生人人有任务。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活动的目的、方式、任务、时间和角色等。 二、丰富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有时害怕学生走弯路浪费时间,将一些经过处理的规律性结论和现成的漂亮解法直接奉献给学生,省去了学生探求问题解决的思路的艰辛历程,然而这些最佳的方法学生有时很难想到,甚至无法想到。对此,教师要能因势利导,引导学生“退而结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励学生做问题的探究者,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在学生进行数学探究时,教师应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数学探究课题的案例和背景材料,然后鼓励和帮助学生独立地发现和提出问题,组织和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查阅相关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在计算机网络上查找和引证资料的习惯;一方面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另一方面应该指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用各种方式寻求帮助;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平等的合作者。 三、强化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有效性 反思是有效教学的生长点,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指出:“反思是数学化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活动,它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只有这样的数学教育——以反思为核心——才能使学生真正深入到数学化过程之中,也才能抓住数学思维的内在本质”。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受阻是常有的事,此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反思,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思想,确定解题关键。每一次解题以后,学生可以对自己是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如何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思路,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反思,逐步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思维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解题质量和学习效率,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发现,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差别不大,学习效果却千差万别。其实,这种现象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情感、兴趣、动机、意志和性格等有着直接的关系。重视并做好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水平同步协调发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重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从课堂评价入手,提高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树起信心的风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更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这能震撼学生的心灵,激发学习的激情。然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地进行客观评价、指正,使其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必不可少。可是,课堂上,部分教师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不论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只要学生发了言就给予表扬,这样下去,表扬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会使个别学生产生思想的惰性。成功只有在失败的衬托下才显得更加耀眼光彩,表扬也只有在客观评价的指正下才更有价值和张力。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有效性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快速显示功能,不仅能解决课堂内大量板书的问题,还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容量,高效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再如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如果只通过简单、枯燥的讲解,很难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表象,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能把教学时难以解释清楚的知识直观地显示出来,有助于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和对难点内容的突破。在实践中我们应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整合,采用现代的多媒体组合教学,并继承传统教学媒体的有效成分,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各取所长,互为补充。 总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课堂有效教学与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王喜春 一、课题研究背景 首先,从现代社会及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来看,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需要我们具备高质量的教学水平,而现代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还学生学习的真正主体地位”,“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培养良才”。 其次,从理论依据来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就已十分重视少年儿童们的能力的培养。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到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纵观全球教育改革的走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突破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所以,从实际意义上来说,研究教学的有效性或者研究有效的教学最终是从研究课堂教学行为表现来获得的。现代化社会,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课堂

活动的中心,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所以,现代教学论研究主张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还可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调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也应不断地调整、优化、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来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当前教学模式可谓千姿百态。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虽基本观点一致,但也各有所侧重。我认为好的教学策略就是要通过教学这个过程,在学习知识,方法运用的同时,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出新问题的能力。下面我从数学的三个重要课型;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出发,谈一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构建; 一、新授课的教学策略; 新授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一个一个全新的知识要在新授课中给学生以展示,一个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要靠新授课给学生以体会。关于过程我认为可以这样来设计: (一)目标引领下的教学切入 1.创设情境。紧扣新课题知识实质,用学生熟悉的知识、实例、故事或者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入新课。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全身心的投入的新课之中。 2.揭示目标。在创设情境的基础上,教师要抓住时机,由此及彼,由浅及深地揭示课题。 (二)学习新课,达到目标 这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我们要通过这个时间让学生来发现、领悟、进而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这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依据大纲和学生实际,写出可行的教案,控制好教学全过程。在总体安排上,这一环节一般要在2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可从以下方面人手。 1.领悟教材实质。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从具体到抽象的内容。如概念、性质、法则、公式,这类教材应按照“先给学生提供数量足够的、有意义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积累感性经验,形成清晰的表象”,“再引导学生共同抽象概括结论”两步组织教学过程;另一种是属于从已知到未知的内容。这类教材与前类相比难度较大,问题的焦点比较集中,所以教师的指导应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学习的迁移。思维的转折点上点拨、分析、讲解。 2.理清学导思路。为使探讨新知的过程既具有条理性、逻辑性,又具有启发性,教师应根据新知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连续性启发题,以启发题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浅人深、由此及彼地理解深知,使学习的过程思路清晰、设问恰当、演示规范、引导得体。 3.展现学生思维过程。也就是,不但要让学生知道怎样解,还要明确为什么要这样解,要着重让学生掌握实质,暴露思维过程,要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三)应用练习,巩固目标,评估目标 这是新知的练习应用阶段。总的应掌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重点突出,全面系统的原则。形式上可采用以下方式。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e2010009.html,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作者:黄海英 来源:《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9年第04期 【摘要】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结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注重学生“四基”和“四能”的提升。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展开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21-02 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始终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结合高中数学的特色,在核心素养教学中,不仅要做到潜移默化,而且还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尤其是要结合当代高中生的特点,确保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1;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新要求 目前的高中生大都是“00”后,而高中数学教材,则是基于当前的信息化时代,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不仅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时代特点相符,站在学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并将学生学习的难点作为突破口,条理清晰、思路明确地解决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在学生思维转变过程方面有着较大的突破,严格按照国家新课标和国家教育大纲,注重学生学习技巧的提升,有着严谨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促进学以致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方面,也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对各种繁杂的局面处理具有一定的能力,对传统认知能力的外延,在综合认知与情感以及技能方面的多元化发展,具有综合性、习得性、抽象性、生成性、阶段性、持续性。要求学生学会基于数学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学会基于数学语言来表达世界,树立敢质疑、勤思考、科学严谨的求实精神,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切实注重核心素养的教学,采取多元化的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1]。 2; ;对策分析 2.1; 明确核心素养的教学思路,提高核心素养教学的针对性 第一,引导学生借助数学思想促进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处理。由于生活中的数学随处可见,在处理现实的问题时,需要应用数学思想,如抽象、化归、空间、演绎推理等数学思想,才能促进实际问题的处理,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第二,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及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背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课堂,课堂的导向在于提问,课堂提问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是帮助学生学习新知、领会新知、探索新知、巩固新知的重要途径,因此,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课堂提问是否得法,课堂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作为一项可操作、可演示、可评价、可把握的课堂教学技能、已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依然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4)提问的形式和内容陈旧、老套,问题缺乏新意;(5)提问对象太盲目,有些学生浑水摸鱼说“懂了”老师也不再深挖,导致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扎实。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效益的提高,如何增强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是值得每个教师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研究价值:纵观全球教育改革的走向,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突破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社会,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中心,是自己学习的主人。所以,现代教学论研究主张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必须既研究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通过提问,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反馈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还可以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性提问指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主要研究教师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以主体的身份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内容,积极地、主动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促使个体积极思维,增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师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9T16:57:37.383Z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10期作者:沙贵明 [导读] 随着人们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不断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刻不容缓,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老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数学教学创新,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讲一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应措施,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民族中学校沙贵明 摘要:随着人们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不断重视,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刻不容缓,在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下,老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通过数学教学创新,从而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本文主要讲一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对应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策略 引言: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两个极端,有的学生逻辑思维理解能力比较强,因此该类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一般是比较理想的,与之对应的就是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有一定的不足,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比较多,因此该类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学习被动的进行学习 虽然说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创新环境下,多数的数学老师已经认识到了灌输式教学模式的落后,以及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在实际的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稍不注意就会走进自己的教学“老路”,从而直接给学生进行讲解灌输。这样的教学情况是实际存在的,因为毕竟应试教育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很多的数学老师为之备半生进行的就是灌输式的教学,并且学生也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应试教育体系的培养,因此学习的习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也都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 新课标的教学改革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枷锁”,通过老师给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个性和优势,并且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再过分的依赖老师进行数学学习,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1]。 (二)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学知识严重的脱离了生活实际,也就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了课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联系的非常的紧密,而有的数学知识与一些科研项目具有一定的关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也是接触不到的。例如数学函数的线性回归率和数据模拟函数关系等,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根本没有进行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观念,且不论高深的数学概念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太多的影子,就是简单的数学知识老师也没有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很好的融合。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盲目的加强数学理论的分析研究,而忽略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了高学分、低能力的一种情况出现。这样的教学理念是落后的,并且与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是南辕北辙的,在今后的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该加强与生活实际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一)分组小组学习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学习思维能力,与其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单打独斗”,不如让学生组成数学学习小组,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并且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集体团结的力量。这个在目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国目前的高中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从小就是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的,由于这样的成长背景,因此导致了学生的自我认知价值观非常的狭窄,学生主观的认为所有的事物和生活都是需要以自己为中心进行开展,因此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学生首先会考虑到自己的思想感受,根本没有意识去对别人进行关心帮助。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很多的学生不会主动的去请问其他学生的帮助,自己的也不会主动的去帮助其他的同学,并且其他学生对自己提出的意见,自己也是非常拒绝的。但是在数学小组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逐渐的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价值观,发现了学生之间思想交流的重要性,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弥补自己数学学习中的短板,并且还有效的拓展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视野。因此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分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能力具有很好的帮助,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也是非常有益的。(二)引导学生主动研究数学知识 在新课标的教学改革中明确的指出了要转换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老师不能成为学生学习道路上的主宰,引导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盏指路明灯,引导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而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将自己局限在被动学习的环境下,要努力的跳出这样的“人设”,要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中,但是在学习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还需要数学老师的有效的帮助。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中绝大多数的数学知识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课程的设计、假期的延误、老师教学能力的不同,导致了学生学习到数学知识成为了断开的知识点,而不是完整的数学知识。就好比一张完整的布匹,但是由于外界不同的原因,学生拿到手里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条一条的小布片,这样还需要学生将零碎的布片进行整理,最终才能得到一张完整的布匹,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一样的,学生在归纳总结建立自己数学知识网络的时候,是非常耗费学生的精力的,因此笔者认为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直接接受完整的数学知识面。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渐的从过去被动式的学习模式中转变为主动学习,并且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我们上文说的小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有效的提高,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发掘数学知识的乐趣,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在需要其他人的督促,学生就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中,这样的教学效果才是新课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2]。 三、结束语 在今后的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老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从而逐渐的引导学生改变学习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的

蔡久明论文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中数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在高中数学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策略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策略、设置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的题型策略、现代教学技术与高中数学整合策略等几方面实施有效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推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 关健词: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并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从表面上看似乎走进了新课改的最佳状态,但认真的品味也折射出另人深思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真正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研究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一、师生互动策略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因此课堂活动应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积极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在传统的课堂活动中,信息的传输不是双向,只有老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没有互动。结果整堂课死气沉沉,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采取策略,实现师生互动。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在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展开、练习的安排等过程中,尽可能要让所有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然后有意识地进行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对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学生在这样的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策略 把数学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正的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创设促进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认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其次,积极开展合作探讨、交流得出很多结论。当学生所得的结论不够全面时,可以给学生留下课后再思考、讨论的余地,这样就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的动机,培养他们自主动脑、力求创新的能力。如在讲解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采取实例设疑导入法。先提出一个通俗而有趣的问题:用一张报纸(厚0.1毫米)对折30次,想一想,这叠纸大概有多厚?如果对折100次呢?在学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