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外校园科学教育探新

国外校园科学教育探新

国外校园科学教育探新
国外校园科学教育探新

国外校园科学教育探新

当今时代,科学素养对个人和全社会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了解科学,才能领略在领悟自然界事理之后油不过生的充实和兴奋;有了良好的

科学素养,才能够加入到涉及全社会的各种科学问题的讨论之中,才

有可能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个人的各种决策;有了扎实的科学

基础,人们才能增强思维能力、协作能力、有效运用技术的能力和创

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正是有了对科学与科学教育价值的合理

定位,科学教育才能够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有

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够成为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一个新

的世界即将来临之时,美国人慎重地把未来的幸福押在科学教育之上。美国科学取向的基础教育改革

(一)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内容

1.重视国防教育。“二战”以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以电子计算机

的问世与应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科技的发

展要求教育做出相对应的调整和改革。对于美国人来说,1957年苏联

人造卫星上天无异于引爆了一颗重型炸弹,美国朝野一片震惊。美国

政府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在培养人才、发展尖端技术方面远远落后于苏联。此后,美国的教育受到空前的关注,并于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

育法》。该法案的核心内容是由联邦政府增加教育经费,增强科学技

术方面的教育。20世纪60年代,美国掀起了以增强科学教育为主要目的的基础教育改革运动,其主要特征是科学课程现代化。所谓科学课

程现代化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更新中小学科学课程的内容,使其反映

20世纪上半叶以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让新的科学理论知识进

入中小学科学教材;二是在科学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以布

鲁纳提出的学科结构课程理论为指导,强调科学课程的学科结构化、

理论化和发现教学法。探究性科学教学便是在布鲁纳提倡的“发现教学”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随后,这次科学课程改革运动蔓延到很多

国家,形成了“二战”后第一次国际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浪潮。

2.重视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

特别是日本和德国的经济快速增长,美国科技的领先地位再一次受到

了极大的威胁。教育质量的滑坡又一次成了美国在国际竞争中地位下

降的原因之一。1983年,美国国家优异教育委员会发表的题为《国家

处于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引发了美国历史上第三

次教育改革及全民教育大讨论,使美国举国上下皆认识到,所有中小

学的学生都需要接受更好的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1989年,美国公

布了题为《2061计划:为了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以下简称《2061计划》)的报告。这是一份关于中小学教育中的科学、数学和技术知识

目标的研究报告。它详细论述了全面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的设想、步骤、目标和科学依据,提出了未来儿童和青少年从小学到高中应掌握

的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基础知识的框架。该计划是想通过科学教

育的普及和完善来改革美国教育,它实际上有助于人们认清一个问题,即对于下一代人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知识及如何帮助下一代人掌握

这些重要知识。

3.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1996年,在《2061计划》精神的鼓励下,美国国家研究院主持修订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SES)正式

出台,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教育标准。它不仅对具有科学素养

的人作出了十分具体的构想,也为美国教育系统地规划出实现这一构

想所应采取的具体步骤,使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得到了更多关于国家科

学教育改革的细节性指导。这部标准可以说是《2061计划》关于造就

未来高科学素养人才原则的具体实施方案。作为美国全国科学教育的

一个纲领性文件和基本标准,其追求的目标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标准。尽管学生对事物的理解方式以及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都会因人而异,但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这部标准中所描述的那些知识和技能。制定这部

标准的前提是:中小学生学习科学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在这

一过程中要手脑并用,探究是这一过程的中心环节。学生在进行探究

时要能够对事物和事件进行描述,能够提出问题,作出解释,并根据

现有的科学知识对所做的解释进行检验,而且能够把自己的看法和想

法传达给别人。学生们能提出自己的假设,能进行逻辑思维和作出判

断,能考虑到各种可能的解释。这样做可以把科学知识与推理和思维

的能力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因为这部标准

的出台,美国各州、各地方的学校和社区便有了实行科学教育的依据,具备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准绳,各地的科学教育便可以步调一致、

目标一致、首尾相贯、全面统一地进行下去。

(二)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成功因素

美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科学教育的目的是把每个学生

培养成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以适应科技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此,改革者制定了明确的科学素养标准,为改革指明了方向。改革者

以人本主义为教育学基础,强调科学是一种人类事业,相信每个学生

都能学好科学,鼓励学生追求自我实现;以建构主义为心理学基础,

要求学生积极地、社会性地和创造性地学习,以掌握科学知识,发展

科学技能,形成科学态度,从而使改革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

2.合理的改革方式。美国的科学教育系统庞大、结构复杂、权力分散,为了处理好规模、差异性及权力这3方面的问题,以保证改革取得成功,采取了如下方式:所有科学教育工作者包括师范教育工作者、科

学家、工程师、决策人士、研究者、教师等都要在改革中发挥作用,

对改革负责,先对科学教育有一个共同的构想,接着制定包括长、短

期目标的实施计划,然后密切配合,进行实际改革。这场以科学教育

标准为基础的改革正是采用这种方式,到目前已将近20年。这与20

世纪60年代那场由科学家编制课程,而把其他教育工作者排斥在外的

学科结构运动相比,无疑更加合理。

3.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这主要表现在:通过多方协作制定了明了而

具体的统一标准,各学区可据此进一步制定反映不同侧重点、体现地

方特色的科学课程和教育计划,学生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达到《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其配套措施符合实际,灵

活多样,教师在接受适当培训和指导后,便可掌握之。整个改革显得

井然有序,阵脚不乱。

美国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

美国人对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视,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科学知识,

而在于教给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从小就能通过科

学教育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自1996年出台《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之后,美国进一步加大了科学教育改革的力度,其课程设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呈现出如下特点。

1.课程设置方面注重对儿童的科学教育启蒙。美国对学生的科学教育

从幼儿园便开始了。他们对如何开展幼儿阶段的科学、数学和技术教

育进行的研究表明,儿童学前阶段的经历会影响他们以后在科学、数

学和技术学习中成绩的优劣。在这一研究结果的影响下,美国从幼儿

园阶段就开始重视丰富儿童对自然和社会的初步认识,培养他们在这

些方面的兴趣和求知欲,注重他们的智力开发,引导他们形成对人与

自然的准确态度。幼儿园教师将幼儿科学课程内容分为自然科学、生

物科学和综合科技3个部分。其中,自然科学又分为天文、气象、化

学和物理;生物科学又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和人体知识。美国幼

儿园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针对幼儿的心理特征及认知规律组织

教学活动,注重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儿童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重

要的是养成了科学探索与发现的志趣。

2.课程目标方面尤为重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关注学生科学探

究精神与科学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美国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强调保

证所有学生具备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其中包括:借助于计算器或计算机进行计算和判断的能力;在处

理日常技术问题时能仔细观察各种现象并运用常用材料和工具解决问

题的能力;能准确、清楚地阐述和交流科学观点的能力;能用准确的

方法鉴别真理与谬误的能力等。在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的方法上,尤其

重视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使学生通过科学课程,学会发现他

人和自己论点的可疑之处,能用批评的眼光去审视那些论点,并使学

生懂得科学不依赖权威,科学不是一成不变的绝对真理,要养成敢于

质疑的勇气。学生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也是美国科学课程改

革特别关注的一个方面,它要求教师在教授科学课程的过程中,让学

生懂得世界的可认知性,科学设想是知识变化的原因,科学知识既具

有持久性也有着不定性,科学不能为所有问题提供完整答案,科学需

要预见与验证,科学研究要遵循道德规范,等等。科学课程改革要求

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准确判断科学领域正在发生的事情中哪些更

多地受到道德、人性及自然规律的制约,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现在和未

来生活的影响,能对科学技术的优缺点及伦理意义进行准确评价。

3.课程内容方面注重基础性、实用性、生活性、综合性以及所选知识

能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科学课程改革致力于改变近些年来课程内容

持续膨胀的现象,减少内容的绝对数,以确保所有学生牢牢掌握科学

基础知识。因此,学校应当选择那些对现在和数十年以后仍然具有重

大影响、有助于为人生构建知识大厦打下永久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

既包括基本的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定律、科学模型等,也包括这些知识之间的基本关系。就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生活性

而言,要求所选内容有助于学生对日常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各种事物能

够提出、发现、回答由好奇心引发出来的各种问题,描述、解释甚至

预言一些自然现象,读懂报刊登载的通俗科学文章,并能参与评论科

学结论的社交谈话,根据信息源和产生信息所用的方法来评估科学信

息的可靠水准,识别国家和地方决策所基于的科学问题,并能提出有

科学根据的见解,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明智地参与相关科学技术的社

会决策和政治决策。在内容的综合性上,主张软化或消除僵死的科目

界限,更多地注重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尽可能围绕一系列主题来组织

内容,把各学科知识融合贯穿在相关的情境和主题之中。此外,所选

知识能否能够满足、引导和强化学生的好奇心,能否适应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和亲身经历,能否丰富学生的孩童时代,也是课程改革重点

关注的对象。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是亲自动手去做的过程,是

探究知识、发现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描述物体及其

作用的过程,提出问题,获取知识,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以多种不

同方式对所做解释进行检验,最后把自己的看法传递给别人。要完成

这一过程,学生必须亲自动手进行访问、调查和进行民意测验,必须

做笔记、绘制草图、筛选和分类,必须使用放大镜、显微镜、温度计、照相机和其他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必须借助相关的试验设备

对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对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动手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会科学研

究方法、形成科学思维习惯和科学世界观的过程。

科学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的新要求

美国中小学的科学课程改革所采取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就是教师培训。

改革者认为,教师培训在教育改革中至关重要,没有它,任何教育改

革都注定要失败。因此,他们从实际出发,对科学教师进行了多种形

式的培训。例如,在各州的很多学区大量设立“工作室”“辅导站”;或者在大学里举办假期研讨班,就如何按照标准的要求对课程、教学、评价进行系统改革的问题,定期对在职科学教师进行培训;或者向教

师展示如何使用探究法。他们还举办电视专题讲座,举行现场教学等。总而言之,美国中小学的科学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1.教师要持续更新科学知识和科学教学知识,成为终生学习者。因为

人类掌握的科学知识会持续增加,科学的内容也会有所变化,因此,

教师对科学的了解必须能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不仅如此,随着人们

对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重新认识,教师对这方面的新知识也要有所

了解。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持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持续掌

握新的教学知识。这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

2.教师既要把自己的科学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又要用自己对科

学的情感、态度与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承担着让学生掌握科学

知识与促进学生完整人格成长的双重责任。

3.教师应能全面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从经验中学会对科学的学习

目标、教学策略、评价要求、课程教材等方面的问题作出恰当的决断,持续加深自己对科学教学实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持续提升自己。

4.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校内的科学教育资源,还要善于开发和鉴别校

外学习资源,包括通信、计算机技术、机修、运输、保健服务等领域

的人力资源,以及学校所在地的高等学府、研究机构、实验室、科技

密集型企业、科学中心、公园、博物馆、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等。教

师要善于同当地的相关人士一起,把这些资源变成学生学习科学所需

的财富。

对我国科学教育的启示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改革,其目的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如何使我国的科学素质教育办得成功,自然是值得研究的。我们似乎可以从美国中小学的科学教育改革中找到一些启示。

1.处理好科学与人的关系。科学不仅是一种专业或学科,更是一种人

类事业或人类活动。亦即是说,科学是人们观察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科学离不开人。因而无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科学教育,都要充分体

现人性,在强调科学概念、科学过程和科学思维的同时,还要重视情

感和价值观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在内的全

面的科学教育计划。

2.增强科学与社会的联系。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已渗透到社会和个人

生活的方方面面,学校再也不能脱离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实际而单纯地

进行科学教育,而是应当理论联系实际,把科学发展史、科学技术在

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作用以及相关的科技问题融入科学教育中,增强

探究学习。教师应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兴趣和需要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这样,系统而全面的科学教育方能

落到实处。

3.就科学教育改革的方式而言,要把“自上而下式”与“自下而上式”结合起来。所谓“自上而下式”是指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发起,作出

相关决定和部署,而后要求各学校贯彻执行;“自下而上式”是指由

个人或学校自发发起,进行探索或实验,取得成功后向社会推广。为

了保证科学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应当进行

大量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提出指导性建议,确定改革的基本框架,鼓励科教实践中的优秀分子积极参与改革设计。同时,中央和地方政

府不仅要在政策上支持改革,也要为率先进行改革的试点学校提供资

金扶持。这样,既可以避免“自上而下”式可能出现的官僚主义或形

式主义,又可以避免“自下而上”式可能出现的无政府状态,从而使

改革得以持久而深入地进行下去。

国外校园科学教育探新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书

郑州市财税学校扩建项目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由业主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 2. 国家相关规范与规定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 50352-2005)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6.《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7.《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 31-2003) 8.《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 38—99) 9.《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10.《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 64-89) 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 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 二、总体规划设计 1、项目概况: 区域位置:该项目位于郑州市金岱路以南,岗南路以北,尚庄路东西两侧区域。总征地面积67540平方米(合101.3亩)其中城市道路面积17540平方米(合26.3亩),建设用地面积50000平方米(合75亩)。 建设规模:本次主要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53810平方米,包括行政办公楼7946平方米(地上6176平方米,地下1800平方米),学生宿舍19500平方米,学生食堂783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10684平方米(地上9184平方米,地下1500平方米),体育馆5930平方米,体育看台1800平方米,锅炉房120平方米。 2、规划原则与设计理念: 规划原则: 1)分析周边环境,延续校园原有的肌理,做好扩建的衔接与发展。 2)提倡一种弹性规划思想,弹性的规划结构是一种规划的宏观结构和发展方向。一方面,这种规划具有开放性,尽量包含今后的发展可能。另一方面,规划结构具有清晰的空间逻辑,使空间在不断的发展中保持结构的完整性。考虑校园今后的发展,提供一种分步骤,有弹性的空间需求。 3)合理分区,合理布局,集约用地。 4)建筑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强调多层次的交流空间,为人的活动、停留、交往创造不同尺度的空间:如各种形式的庭院、入口灰空间、休息连廊、共享空间等,“围而不堵、透而不疏”的空间设计既有空间的围合感又具有层次丰富的室内外空间。 5)智能型校园是21世纪校园的必由之路,智能型校园的特征,校园即是交流信息的场所,又是教育生活的地方,同时校园的设施应多用途、频繁地、高效率地利用。规划设计充分体现智能型校园的特征,为学校建筑的多功能和对外开放的半公共服务留有充分的余地,创造更多富有人性色彩的信息交流场所及设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 类别:科技创新论文 单位:丰城市蕉坑初级中学 姓名:廖建兵 电话: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前进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而科学技术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培养一批懂科技的专业人才和富于创造的创新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靠的是科学的教育,靠的是专业的师资队伍、科学创新的理念和教育方法。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明天的希望,我们国家也一直提倡“科教兴国”,科技创新从娃娃抓起,通过青少年的科学教育对促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小、偏、散、穷等客观因素造成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受阻。农村信息相对闭塞造成观念守旧,学校以应试为指导的教学,师资水平不够或教师专业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设备简陋,教材适应性较差等原因也严重约束农村科学教育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科技兴农宣传,改变学校工作考核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交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改进装备,开发校本课程等措施来解决面临的问题。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农村科学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关键词:问题原因对策机遇 浅谈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后备人才须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和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教育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素养的养成要从基础教育抓起。课程改革着眼于青少年素质的全面发展,开设了《科学》这门学科,旨在开启少年儿童认识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逐步培养他们相信科学、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对于引导青少年进行科学探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

是农村中小学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村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印证,农村落后的生产力源于农业科技水平不高,而农业科技人才的短缺正是问题的根源。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落实新课程的要求,着力做好中小学科学教育,从基础抓起,提高农村中“懂科学,爱创新”的人口比例,从科技后备人才的培养入手,为农村和农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重视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还可以引导更多的农村学子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不仅改变了个人命运,还充实了国家的人才储备。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课程改革形势下,许多农村学校对科学课程认识不清,重视不够而导致的中小学科学教育乱象丛生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像救治病人一样,我们且为新课程改革中的科学教育把把脉,以便让农村小学科学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一、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之问题呈现 近几年,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一定的进步和改善,但城乡间的教育水平却日益拉大,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边缘化和泡沫化的风险。农村的孩子从来不缺乏想象力和创新力,但从近几届科技创新大赛来看,从参赛到跻身决赛的学校几乎都是城区重点校和实验校,已难觅农村中小学的身影。要想全面了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真实情况,必须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学生、教师座谈了解,据我们的了解和调查,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存在这么一些问题: (一)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农村中心校尚能按要求比较规范地开设科学教育课程,在一些规模较小、相对偏远的中小学,科学教育课程的开设则严重缩水,有的学校学生根本不知道还有这门课程。在对某乡镇23所小学的调查中发现能够按省标课时数开设科学课程的只有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一虽然有开设但是课时根本不够,其它的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设。对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条件好的学校落实程度比较好,能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有些学校只能放任学生自由活动。 (二)课程开设弄虚作假;部分农村中小学虽然按照课时数开设科学教育课程,但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还有一些农村中小学会将一些教学能力较弱、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安排教授科学教育课程,科学课程成了一种摆设;有的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参与很少,课程的有效性比较差;有些科学教育课已经演变成为学生的自习课,教学没有介入,缺乏指导和规范。为应付上级检查,假功课表、假成绩并不鲜见。科技创新活动很少组织,即使能够组织的,创新成果的技术水平也普遍较低,学校整体科学创新氛围很差。 (三)科学教育舍本逐末;在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课堂上,有些教师能够用心钻研,将科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有些课堂则不免令人昏昏欲睡。农村中小学科学课程在开设的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教学和处理方式相当重要,科学课程应该重事实、重实践、重能力的课程,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教材使用、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上都出现一些舍本逐末的做法。(1)从教材使用看,重课标教材,轻校本开发。(2)从课堂教学看,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3)从评价

国外大学校园规划调研报告

都柏林理工大学 ——国外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一学校介绍 都柏林理工学院(DIT)是爱尔兰共和国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都柏林理工学已被爱尔兰政府批准成为唯一一所具有独立大学资质的理工学院,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学院现已发展成为爱尔兰最大的高等学府,现有学生21000多人。目前理工学院由应用艺术学院、商学院、建筑与环境学院、工程学院、理学院和旅游及食品学院六个学院组成。 二校园规划 爱尔兰都柏林区总体规划方案为都柏林理工学院(DIT)和爱尔兰国家医疗保健服务中心(HSE)设计了一个新的可持续性校园环境。

周边道路和交通图 规划成果 大学校园内的建筑形成四方围和的布局模式,手掌的形状穿插其中,掌心即为绿意盎然的操场,五根手指即为穿插在方院建筑中的五条绿色通廊。 生机勃勃的城市发展保留了这里悠久的历史背景,并加强了这一地区同城市环境的联系,一条贯穿东西向的步行大道上融入了许多条

绿化带。 将这一区域规划成城市的一部分,同时,保留这里的自然景观和开放空间,以及现有的十一处历史建筑。古老的圣?布兰登医院现存的11座建筑均被纳入都柏林保护建筑的名单之内。它们将根据总体规划被用于保留运用于教育、卫生、文化。

在校园内有两个主要的活动中心:一处是图书馆广场,这个广场通向西面,是校园的心脏部位。 另一处是艺术论坛,旁边有剧院,博物馆和展览画廊。而一条主路将校园内各处重要地点连接了起来,主路旁边通往各个建筑的小路绿意盎然。 教学部门聚集分布在四方围和的空间并与城市相连接,美化循环路线的景观,围绕四边形布置这样的分组模式旨在为每个教学楼提供独特的识别标志使得整个大学维持以一个有凝聚力的整体。

高校校园总体规划概述

高校校园总体规划 概述

高校校园总体规划概述 高校分类 一、高校类型: 普通高校:专科,多科,综合——国家统招、委托代培、干部进修、教师进修、自费。 成人高校继续教育:广播电视、职工大学、函大、夜大、进修班提高班自学考试证书制度。 二、高校类别: 综合; 理工:附属科研生产开发基地; 农林:附属农林、畜牧、实验基地; 医药:附属医院; 师范:附属实验中小学; 语文财经政法; 艺术:附属艺术展示、演出场馆; 体育:附属体育场馆; 其它 高校组织机构 校务委员会:校长,副校长——秘书长,总务长,教务长。 校级机关院系机构 1、各种常设委员会

2、校办、外办、教务、科研、生产、人保、财会、行政、基建、档案: 校刊、学报、编辑部;出版社;设计院;研究所;学院-系-专业-教研室与实验室;技术、劳动服务公司、街道办事处、校医院(医务室)、附中、附小、托幼。 3、继续教育学院 4、研究生院 5、图书馆 高校学制 国家统考,保送推荐。 校园规划的基本依据——事业规划主要内容 一、有关上级部门批文及主要规划依据文件、规范、规定。 二、学校性质(综合、多科、专科、住读、走读)。 三、学校类别(综合、理工、农林、医药、师范、财经、政法、艺术、体育等)。 四、学制(学习年限:大专、本科、研究生部)。 五、学校规模(折合全日制本科生学生人数、起始规模、长远规模)。 六、学校组织机构(教学、科研、生产、后勤等)。 七、教职员工编制。 八、重要固定资产估算。 九、建设资金来源,基建标准与控制总投资。 十、建设进度计划。

校园规划的广度与深度 一、广度 1.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高校战略布局。 2.省、市、区、县高校校址选择。 3.校园总体综合规划。 4.校园局部详细规划。 5.老校园的重建、改建与扩建规划。 二、深度 1.规划期限及图纸比例 控制时间图纸比例 近期规划 5年 1 : 500 中期规划 lO年 1 :—1:1000 远期规划 1:10000—1;5000 近期规划:管网设计、竖向设计、单体设计、环境设计。 中期规划:群体布局;道路座标定位、边缘线;分区建筑系数;容积率;建筑层数高度;建筑红线划定。 远期规划:校园主要出入口、道路结构、功能分区、土地利用(近期、远期) 高校校址选择 一、校址选择的基本原则

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 策略研究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 萧山区云石小学沈辽 论文摘要: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必须把握科学概念的清晰与模糊,注意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做好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注重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关注小学生科学习惯的养成,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更好的融合与发展。我们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衔接作用,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关键词: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知识体系 对于科学学科来说,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科学是入门课程阶段,两者存在着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但目前存在的现状是: 1、相互之间的忽视 对小学科学老师来说,很多时候可以一句话:“这些东西到初中,你们就会学到的。”初中科学教师则认为:“不管你小学科学教师怎么教,我初中科学教师都是重头再来,当你小学没学过。”课程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中小学科学教师相互之间的陌生不信任,导致中小学科学教师变成两个陌生的团体,互不往来,互不探讨,互不研究。 2、知识体系的重叠 中小学科学有些课文题目甚至是一样的,内容也很相同,或者很有联系,如《月相变化》等课,初中也有这课,小学也有这课,甚至教学内容都很相仿。如何衔接中小学科学知识体系,怎么考虑这些知识体系的重叠和互补,需要老师们的探讨,但由于团体之间的陌生,导致小学学得过深,或者学得过浅,初中或者重复小学的教学,或者初中脱节于小学科学教学。 从科学的本体知识看,小学知识需要跟初中接轨,不能在小学阶段给学生建构一些错误的科学概念。初中老师对“重量”一词非常的敏感,而学生就是带着“重量”进入初中段的。 小学教师本体知识的缺乏,教育程度的参差不齐,也使一些科学概念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3、能力之间的断层 初中由于教学指向性,往往侧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缺失。而小学科学目前很侧重于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概念上,并不多,整个小学阶段才142个科学概念。小学科学很在意探究,很在乎实验,但往往受条件限制,存在实验器材的不规范,实验过程的不严谨,探究过程的不合理。 4、情感态度的错位 从情感态度来看,小学科学塑造学生一种科学习惯,养成学生对待科学的兴趣、态度。这种情感态度的培养很重要,很多小学教师认为,对小学科学学科来说,培养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是第一位的。但进入初中科学后,情感态度价值观被漠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会从天堂掉到地狱。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国外中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发达国家的中小学课程设置 英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国家课程为12门:英语、数学、科学、设计和技术、信息和交流技术、历史、地理、现代外语、艺术和设计、音乐、体育、公民。在12门必修课之外,学校还有义务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社会性的养成、健康教育、升学与就业指导等。此外,社区活动、劳动体验等活动课程也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日本的课程改革突出设立综合学习时间,国家不规定其具体内容,而由各学校创造性地组织跨学科的学习活动,例如自然体验、社会参观、制作与生产活动等。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压缩必修课内容和课时,扩大选修学科,鼓励学校创造有特色的课程。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教育地方分权国家,各州都有自己的课程标准及相应的课程设置,但各州课程标准都包括4门核心学术科目:英语、数学、科学和社会。美国中学课程设置相当

广泛,主要包括英语语言艺术、公民与政府、数学、科学、音乐与艺术、外国语、实践技能等。其综合中学一般分为3科:学术科、职业科、普通科,每门课程在教学时都分解成讲座、课堂实践、工场—实验室实践等3个部分。 国外中小学的创造教育 一、什么是创造教育 这门学科诞生迄今已有61年历史。创造教育是创造学的一个分支,它是根据创造学的原理,结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人才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有关学科,通过探索与实践而发展起来的,创造教育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家庭教学、社会教学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和人们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坚定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发明、创造技法和创造性方法,从而开发人的潜在的创造能力,因此,创造教育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方法。1.创造教育的目标 创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创造型人才。李政道讲:“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创造能力”。尤其是全面发展的创造型人才,各国提法不同,但基本目标是相同的。如美国的“和谐发展的人”日本的“协 调发展的人”。其核心是培养创造能力。 2.创造教育的内容 (1)创造哲学教育

大学校园规划分析

大学校园规划分析——大学文化与园林景观的营造 “当东方的朝阳将第一缕晨光洒向路咖山麓,承载着110年历史和文明的武汉大学立刻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一片厚重的土地,历经了百余年的沧桑:这是一片骄傲的土地,见证了百余年的传奇;这更是一片希望的土地,在数代伟人和学者的耕耘下,武汉大学跨越了三个世纪的历史长河,秉承传统、开拓创新,续写着中国教育史上一页页辉煌的篇章。”具有百余年历史的武汉大学,得天独厚的选址使洛咖校园依山傍水,素以风景之秀丽、校园之博大、建筑之精美、文化之浓郁而享誉海内外。校区环拥洛咖山,凭临东湖水,碧波万顷,登楼远眺满目苍翠。宫殿式的建筑群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轮美灸,是至20世纪四十年代惟一完整规划且一气呵成的中国大学校园建筑,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佳作与典范。其建筑风格之新颖,设计思想之先进,首开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之先河。 20世纪初叶,东湖一带尽为荒山秃岭,乱石丛生,林木极少。当年,王世杰校长亲自带领师生从东厂口步行至洛枷山造林,半年植树50万株。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武汉大学林木葱笼,鸟语花香,被誉为花园式、园林式的大学,其间中西合璧的校园建筑群更为秀美壮观人。 ?——山水赋予园林景观的人文特色 ?一。山水骨架构筑校园景观不同的界面 ?校园景观空间的界面是校园景观空间界定的元素,可以是建筑实体的外墙,屋顶平台、一段防护栏、一排柱廊,也可以是自然的一排行道树、一段缓坡、一座山头、一汪水面。景观空间的界面有虚实、刚柔之分。由柱廊、植被界定的户外空间的界面是柔的、虚的,而由实体的建筑外墙围合的界面是刚的、实的。山水环境条件下地势的起伏、地形的多变、植被的多样,促成了许多天然的“不烦人事之工”的围合空间界面,如倾斜的草地,植被良好的山丘,具有多方向、多层次的立体感。不仅在水平方向,而且在垂直方向成为一种空间向另一种空间的过渡。再如山地中常常有许多天然的冲沟,巧妙的利用这些冲沟形成变化的水体,也可以成为分割界定空间的元素。这些“天赋的财宝”,无论从校园整体空间的界定,还是空间的细部划分,均对一所大学空间特色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 ?二。山水格局主导校园景观丰富的类型 ?山水条件下的校园景观空间,不同的山水部位往往具有不同空间属性。山顶上的空间,中心性、标志性较强;而在山脊上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对山脊两侧的空间有分割的作用;山腰处空间方向明确,可随水平方向的内凹或外凸形成内敛或发放空间,并随坡度的陡缓产生紧张感或稳定性;而山麓,类似于山腰,只是稳定性更强。山谷具有内向性、内敛性和一定程度的封闭感。武汉大学将校园图书馆置于视觉最为开阔的山顶,以图书馆的广‘场、平台形成户外空间的氛围或者以其控制中心区,能很好地显示一所大学校园的气质。这些只是山地立面的空间特征。而在水平方向上,山的走势形成了大小、形状、方向、长短不同的地块空间,这些均是我们塑造新空间形式的良好素材。 ?山地的原始空间的多样化特点为创造校园开敞、半开敞、内敛的户外空间提供了契机。地势走向的多样化形成了校园景观用地平面形式的多样化,使校园景观同这些地形有机的融合,从而创造出多样的校园形式,这从另一方面也丰富了校园的景观空间。 ?三。山水情趣赋予景观空间深远的意境 ?山水条件下,校园无论从平面还是剖面,呈现出来的都是“曲线”。山水校园中,曲线 ?形道路空间、蜿蜒流转的校园水体空间,均显示了山地校园中独特的品质,每经过一次曲折,便可以产生一种新的境界,而随着境界的层出不穷,便会产生一种玩味不尽的妙趣。为了缓解山地高差引起的高程上的变化,校园中可能会出现大量的解体和平台,使之具有适宜的宽度和坡度,在满足交通的同时,也能创造出富有趣味的校园交往空间。山地相比平原而言,最大的优势在于人的视点和视高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不断变化,校园景观随着人视点的变化而呈现跌宕起伏的景观,因此屋顶的设计便显得至关重要,这同时也增加?了校园空间的趣味性;山地校园因为有远山的衬托,景观空间的视觉层次将更加丰富,如能巧妙的组织,便能形成近景、中景、远景犹如一副山水画般的景观意象。国内外许多旅游景区设在山地条件中,也反映了山地条件所带来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便?是对事物的“猎奇”心理,带有强烈趣味性的景观空间往往会吸引大学生的聚集,这间接的增加了学生交流的机会和激情。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城市大学)校园总体规划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城市大学) 校园总体规划 设计说明 一、现状分析 1.项目背景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是天津市重点发展的高校之一。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现实情况下,高等学校面临着全面培养对城市发展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拥有全新城市经营思想和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理论与方法、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结构和综合人文科学素质的城市建设人才的历史重任。而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是一所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设置、培养目标等方面拥有独特个性的大学,具备发展成为现代“城市大学”的优越条件,随着学校校园建设的进一步展开,必将在为天津、以至全国培养城市建设所需各类高素质人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2.现状条件分析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位于天津市西南部、外环线外津静公路北侧、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天津市第三高教区内。规划用地范围东至天津城市建设学院与天津农学院之间的规划路、南至津静公路、西至滨渠路、北至大学道延长线,规划总占地面积为1,100,000平方米(约110公顷)。根据建设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联合批准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规定,可以满足规划15,000在校

学生的使用要求。 规划用地周围有津静公路、大学道延长线、城市外环线等交通干道,与城市中心和城市外部的交通联系十分便捷。校园东、西侧分别与农学院、宝德学院相比邻,西侧与南侧与华苑产业园区(环外)相临,东侧紧邻城市外环绿化带,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 用地范围南北长约1,800米,东西宽约650米,基地地势较为平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现有老校区位于规划范围的南端,占地约20公顷;本次规划扩大的校园用地位于规划范围的北部,现状为农田和鱼塘、沟渠,进行适当的平整后适于校园建设。校园西侧现有的水渠和校园用地内部的水塘为新校区的水景规划和水系整合提供了可资利用的资源条件。 现有老校区的主要入口位于南侧的津静公路一侧,校园南部为教学、办公区,北部为学生宿舍区,中部为服务设施及水塘、球场等。校园内现状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其中大部分建筑质量较好,可以满足未来的使用要求,因此在本轮规划中建议保留,并可以对部分建筑进行功能调整。现有一个400米标准运动场,条件较好,建议保留,作为未来南部老校区学生的体育活动场所。 南侧老校区内部的东侧和西侧分别有一条12米和6米宽的现状道路,通过适当的改造后可以与北侧的新校区联系。根据未来整个校园的使用要求,本规划建议对南部老校区的中部、现状保留运动场西侧的道路进行适当的改造、拆除部分建筑,以打通与新校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国外校园建设的一些经验

国外校园建设的一些经验 2013-02-25 第09版:文化教育 作者:李艳肖来源:学习时报字数:1978 我国近年发生的许多校园安全事故,其原因是在学校布局、校园管理等方面没有以学生利益为先,没有以学生为本。在日本、德国等地,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为宗旨的理念,已经在学校和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共识,被贯彻到一些具体行动上,这些做法对我们有一定启示。——编者 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显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过度撤点并校给学校教育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巨型班级学生被忽视,校车事故频发,学校食宿制度不合理,家庭教育和温暖缺失……孩子们还没有从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

中缓解过来,这个寒假之前,国内又连续发生数起校园恶性伤害事件,让本来就已如惊弓之鸟的孩子们心里又加上了一层霜。 实证调查表明:合并学校与未合并学校学生成绩的差异并不显著,许多学生因为撤并学校带来不便,学习质量没有提高反而有下降趋势。撤点并校的意图在于压缩教育财政开支;校园安全事故频发的背后是校园安全保卫措施不完善、安全教育缺失问题。总之,我国校园建设质量偏低。在校园建设方面,可以借鉴国外几个范例。 学校设置方面 在日本,每个学校的规模都不大,只要能招满10名以上儿童,就可以开办一个幼儿园或学校,并由国家补贴。因为是就近上学,步行上学基本上不会超过15分钟,小学生们每天都是徒步往返。 在韩国,幼儿园、小学和特殊学校等校园主要出入口半径300米以内的道路区域是政府划定的“儿童保护区域”。在校园出入口半径300米以内道路区域,交通违章行为将受到双倍处罚。为了防止周边的小卖部、小吃部向儿童销售不卫生食品和劣质产品,规定学校周边半径200米以内为“儿童食品安全保护区域”。 日本和韩国的国土资源虽然有限,为了学生就近入学,在学校设置和校园周边区域管理上投入却很多。在我国,撤点并校的确降低了当地政府用于办学的成本,但学校撤并把部分政府

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国外中小学的学校结构 美国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都设有董事会,它是学校的最高权力机关。美国学校董事会成员大多由校外人士组成,董事会必须代表不同社会集团和阶层利益,其成员往往包括各方面的代表,有政府官员、企业家、法官、律师、牧师、校友、其他社会名流等。在美国的学校管理结构中,州正席虽然掌握着学校教育立法权和学校教育大政决定权,但美国的学区是直接、具体实施州教育政策和管理公立中小学的最基层的教育行政机构。尽管美国各州、各学区赋予校长的职权明显不同,但是,中小学校长是负责学校全面工作的法人代表的地位在全国则是相同的。无论美国中小学校长自身怎样定位,与欧美其他国家中小学校长权力相比,美国中小学校长不仅工作职权大——对内负责全校工作,对外代表学校,而且职权范围十分宽泛。 法国属于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法国的教育行政机构,独立于一般行政体系之外。教育部对下属大学区、省、县、区实行垂直的教育行政领导。法国中小学实施校长负责制。学校理事会是协助校长工作、参与学校管理的学校内部组织。它由校长、行政和服务部门代表、教育教学人员代表、学生家长、学生代表和地方人士各5人组成,校长为理事会主席。学校理事会的主要职责有:讨论和研究校内的规章、教师和家长互通的方式、教学班的定额、学生上学交通、学校食堂管理、课外活动等问题。另外,法国中小学还设置教师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共同参与学校管理。法国中小学校长还具有双重作用:他们既是国家的代表,拥有权力,又是执行工具,负责准备、执行学校行政会议的决议。校长的职责包括检查教学进度;负责维护秩序和安全卫生;对违纪先为进行惩戒,并向司法主管机构提起诉讼;监督和评价教师业绩等。 英国中小学的学校结构,从总体上讲属于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因此,校董事会可以说是学校最高权力机构,在英国,无论是私立学校还是树立学校都有董事会。私立学校董事会由于承担着学校投资的责任,因此拥有更大的权力。公立学校董事会可以看作是吸收社区、教育局、学生家长和教职工共同参与学校管理并对学校实施集体领导和广泛监督的一种机构。校董事会在人员构成上坚持公平的原则,即家长代、社区代表、教育局代表和学校教职工代表的人数应大体相等。私立学校董事长原则上由社区代表担任。董事会下设各种专门委员会,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预算委员会、课程计划委员会和从事管理委员会。英国学校董事会的具体职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办学方向;(2)讨论通过学校内部的管理规章制度;(3)讨论通过学校财政预算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意义与作用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1、校园历史与发展 2、现状基地与评价 二、规划设计思想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2、道路交通组织 3、绿地空间系统 4、景观风貌规划 5、建筑群体设计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2、排水规划 4、电力规划 5、电信规划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8、环境卫生保护 六、经济技术指标

分区用地表: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正文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 1、校园历史与发展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 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 2、现状基地与评价 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大学城围绕丽人湖呈发散式布局,成为经济技术开发区“知识+生态”的绿蕊。安徽大学新校区位于大学城的中西部,翡翠路以北,九龙路和汤口路以东,容城路以南,丽人湖环湖西路以西,西侧怀抱丽人湖及公园景区。用地与周围交通便利,并可与开发区形成良好的功能联系。基地内地势主体平缓,略有起伏由丽人湖伸展出的三道低凹湿地似指状自东向西插入基地,形成起伏相间的地貌。基地内最大高差约11、50M,零星散布许多池塘,植被及生态环境较好;东面的丽人湖的滨水绿带为基地提供了难得的景观资源。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利用地形,将伸入基地的低凹湿地转变为提高校园环境质量的宝贵条件;正确处理新校区与大学城的整体关系,合理规划校园与周围道路交通、开发区的关系,以及组织具有安徽大学传统特色与未来精神的校园空间。 二、规划设计思想设计依据: ①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招标说明书 ②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③安徽大学新校区地形图 ④安徽大学新校区市政管线设计资料和环保意见书 ⑤安徽大学新校区岩土工程地质初勘报告 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的规划设计条件

小学科学(心得)之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

小学科学论文之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 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策略研究萧山区云石小学沈辽论文摘要: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必须把握科学概念的清晰与模糊,注意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做好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注重小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关注小学生科学习惯的养成,使中小学科学教育更好的融合与发展。我们重视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衔接作用,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关键词:中小学科学教育衔接知识体系对于科学学科来说,小学科学是启蒙课程阶段,初中科学是入门课程阶段,两者存在着相互依靠、前后延续的关系。但目前存在的现状是: 1、相互之间的忽视对小学科学老师来说,很多时候可以一句话:“这些东西到初中,你们就会学到的。”初中科学教师则认为:“不管你小学科学教师怎么教,我初中科学教师都是重头再来,当你小学没学过。”课程缺乏相互之间的沟通,中小学科学教师相互之间的陌生不信任,导致中小学科学教师变成两个陌生的团体,互不往来,互不探讨,互不研究。 2、知识体系的重叠中小学科学有些课文题目甚至是一样的,内容也很相同,或者很有联系,如《月相变化》等课,初中也有这课,小学也有这课,甚至教学内容都很相仿。如何衔接中小学科学知识体系,怎么考虑这些知识体系的重叠和互补,需要老师们的探讨,但由于团体之间的陌生,导致小学学得过深,或者学得过浅,初中或者重复小学的教学,或者初中脱节于小学科学教学。从科学的本体知识看,小学知识需要跟初中接轨,不能在小学阶段给学生建构一些错误的科学概念。初中老师对“重量”一词非常的敏感,而学生就是带着“重量”进入初中段的。小学教师本体知识的缺乏,教育程度的参差不齐,也使一些科学概念出现理解性的错误。 3、能力之间的断层初中由于教学指向性,往往侧重于科学知识的传授,而在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缺失。而小学科学目前很侧重于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科学概念上,并不多,整个小学阶段才142个科学概念。小学科学很在意探究,很在乎实验,但往往受条件限制,存在实验器材的不规范,实验过程的不严谨,

浅谈国内外小学教育的不同点

浅谈国内外小学教育的不同点 苏州市崇道小学汤巧玲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以及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走出国门,到国外工作、生活、旅游和学习,当然也包括小学生。作为一名小学教师,通过与出国的亲戚朋友们的交流、通过互联网,我特别对了解到的关于小学教育方面的信息感兴趣。我认为,国内外小学教育的不同点很多,归纳起来,叙述如下。一.作为指导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小学生守则》侧重点不同。 不管是外国的还是中国的《小学生守则》,总是代表了学校的指导理念、纪律观和规章制度。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国内外的文化差异及其从小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就拿美国的《小学生守则》来说吧。美国的守则很具体,每一条孩子们都可以遵照着执行。看起来琐碎,却是维护学校纪律的最基本要求。孩子们就在执行这些细致规矩时,不知不觉地学会了遵守纪律。举例来说: 1.Get to class on time or a little earlier. (按时或稍提前到课堂);2. Raise your hand when you want to ask a question. (提问时举手);3.Never cheat on a test. (考试不许作弊)。中国的守则比较宏观,有些条款缺乏具体实施方式,小学年龄的孩子恐怕执行起来不得要领。比如: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年纪越小的学生,不能给出太抽象笼统的规则,那会使他们在实施行动时感到困惑。有人指出两国小学生守则的要点:“美国小学生守则没有一条是笼统的;中国小学生

守则没有一条是具体的。” 二.本国小学教育资源、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平等性存在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国家对小学教育的理念不同,因此国内小学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如国外,甚至国内东西部地区也存在不平衡。在日本,小学不分重点与非重点,学校的设备是全国统一标准的,即山区的小学的设备和东京都的小学的设备是一样。每个孩子就近入学,每个年级分两个班,每班20到30人左右。每所学校都有一栋教学楼,一个体育馆,一个运动场,一个游泳池。日本私立小学很少,收费很高,国家不鼓励发展私立中小学。为了保证智力障碍儿童的上学,每所小学设有向日葵班,保证他们的教育。在日本全境不分地区,种族,国籍,性别,必须接受免费小学教育,其中包括教材费,设施费。不向孩子的家长收取分文。这就很自然保证了中小学就学率100%。再比如,英国政府到 2003 年已经做到: 在小学平均每 11 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在中学平均每 7 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所有学校联入因特网, 最少 20%的学校达到宽带水平。然而在我国, 2 亿中小学生中每年接受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不足 3000 万人, 国内如青岛、上海及天津等较发达城市的中小学人机比例也都在 10∶1 以上。据统计,我国平均每 121 名中小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在贫困山区,甚至连像样的教室都没有,不要说电教化了。总体来讲, 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三.小学生教室的布置、学生学习的氛围不同。 国内国外学生教室的布置、课桌的排放不一样。国内喜欢把课桌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 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规模的发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造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 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 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 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2、相互制约的循环思维过程 校园整体设计的思维过程多向循环的综合过程,即从建筑设计出发考虑规划,从外部空间结构考虑规划,再反过来从规划要求考虑建筑,景观和外部空间。在整体设计中这四个部分,应该是相互制约的,在每一个设计阶段都要兼顾其他设计阶段。 (二)中观层次——优化群体建筑外部空间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应使群体建筑外部空间与其周边达到整体性的效果。优化外部空间的形式: 1、外部空间主体化在群体建筑设计中,应当时常将建筑作为配角,将外部空间作为主体,根据建筑和

校园美国俚语50则

校园美国俚语50则 1. a big letdown 大失所望的事 It was a big letdown that I didn't pass the final exam. 2. max out 累惨了 Max out! Finally I finished my assignment. 3. a spate of words 语无伦次, 废话连篇 When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do the presentation, a spate of words poured out from my lips, for I didn't prepare it at all. 4. all bark and no bite 光说不练 All bark and no bite will do you harm. 5. take a shine to 有好感 You are a lucky dog. You are one of the few whom she takes a shine to. 6. all thumbs 一窍不通 When it comes to advanced math, I am all thumbs. 7. apple polish 拍马屁 His promotion lies in his great apple polishing skills. 8. ask for the moon异想天开 Poor Smith wants to build a great business after his graduation, I am afraid he is asking for the moon. 9. stick in the mud 保守的人 My grandmother is a stick in the mud. 10. get off it 别胡扯, 别瞎说 Oh, get off it; he is my cousin, not my boyfriend. 11. at one's own charge自费 I'll have a trip during the National Day at my own charge. 12. bag (v.) 逃课 It is not your fault that she bagged class. 13. pull some strings 走后门 I'll have to pull some strings if I can't buy the concert tickets. 14. at the bottom of fortune's wheel倒霉透顶 My PC was broken again; I'm at the bottom of fortune's wheel. 15. be a good sport 来点高兴的,提神的事 Be a good sport, let's sing a song together. 16. overgrown 孩子气 She is an overgrown girl and is apt to get angry with her boyfriend. 17. a heavy course load 繁重的课程负担 Nowadays in China, most of the school students have a heavy course load. 18. act the lord 装阔,摆阔 We should criticize some college students who act the lord. 19. spoil the show 大刹风景 It will spoil the show if my parents come into my room when I am dancing crazily. 20. the third wheel 累赘,电灯泡 You two go to see the movie alone, I don't want to be the third wheel.

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

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的意见 为落实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未来创新型人才,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小学生为主体,以中小学校为主要阵地,以基础教育为依托,认真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科技知识普及、科技能力提升和科学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奠基。 二、基本原则 (一)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为根本宗旨,因校制宜,分类指导,讲求实效。坚持普及基础性科学知识、科学常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提高科学素养及科技创新能力相结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基础科学素养与兼顾发展科技特长、培养创新人才相结合。 (二)校内和校外相结合。中小学科技教育要坚持发挥学科科技教育主渠道作用,尤其要充分运用科学类课程发挥科技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相关学科课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通过学校现有课程体系发挥学科科技教育作用。同时,要充分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由校内向校外进行有效延伸,促进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 (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坚持知行统一,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实践紧密结合、科技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科技理论与时代生活紧密结合,在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培育学生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实践能力。 三、目标任务 通过3-5年的努力,全市中小学生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科技辅导教师能力明显增强,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科技教育资源有效整合,科技教育成果逐步显现,初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 ——全面落实中小学科技教育课程,科技教育全面展开。城市和农村学生参与科技教育活动的比例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建成50个优秀科技教师工作室,培养800名“重庆市中小学优秀科技辅导员”。 ——改善科技教育基础条件,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所有中小学拥有科技教育功能室和科技教育活动基地(场所),建成100所市级科技特色学校,命名50个学生科技实践基地,创建100所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校外科普基地逐步免费向中小学生开放。 ——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高,科学创新意识普遍增强,涌现一批具有较好创新素质和潜质的优秀中小学生。培养300名市级“小科学家”、科技“小发明家”、“小能手”。 ——社会各有关方面关心、支持、参与学校科技教育的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初步形成全社会重视、各界支持、家长关心学校开展科技教育工作的环境和氛围。 四、重点工作 (一)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以保护和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为起点,以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科技知识为载体,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围绕科技与人文、材料与工具、设计与制作、探究与体验等四个教学模块,大力加强学校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要通过课程建设,着力营造学生主动创新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体验学习与探究的实践过程,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与训练,积极倡导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大力开展“研学旅行”科技教学实践活动、科普基地主题实践体验活动、主题科学实验与探究活动和地方特色科技教学活动,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