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的产地环境、反应堆建造工艺和生产管理技术。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保护地园艺作物(蔬菜、果树等),尤其适用于化肥农药用量大污染严重、土壤次生盐渍化、重茬障碍突出、病虫害严重的温室大棚作物,适宜于长江以北地区以绿色有机食品生产为主体的园艺作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名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版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国家微生物产品使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规程:

3.1生物反应堆:微生物与基料,在一定设施条件下发生链锁式反应,产生巨大的生物能和生物能效应,进而极大地改变另一种生物的生长环境。它类似于原子反应堆,所以,称其为生物反应堆。

3.2秸秆生物反应堆:生物反应堆用秸秆作原料,通过一系列转化,能改良优化植物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故称秸秆生物反应堆。

3.3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将秸秆在微生物菌种的作用下,通过一定的工艺设施,定向转化成植物生长需要的CO2、热量、抗病孢子、酶、有机和无机养料,进而获得高产、优质的绿色有机食品的生物工程技术,实现资源科学利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生态环境友好的目标。

3.4内置式反应堆:利用植物叶片主动吸收的特性,在作物种植行下、行间或树冠下建造的反应堆,由反应系统、贮存系统和交换系统组成。其反应系统、贮存系统同在反应堆沟内;交换系统就是通气孔。分为行下内置式反应堆、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和树冠下内置式反应堆。

3.5外置式反应堆:利用植物叶片能够被动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性,在地上建造的反应堆。由地上秸秆反应堆、地下贮气池和气体交换部分组成。反应系统,包括秸秆、菌种、盖膜、氧气、隔离层等;贮存系统,包括贮气池、取液池;交换系统,包括交换机、输送带、进气孔、输气道。

3.6秸秆生物反应堆菌种:由16种有益微生物、催化剂、净化剂组成,其作用是加速秸秆分解和定向产生二氧化碳和热量等,防止毒害气体的产生。

3.7植物生防疫苗:由病毒和有益菌两部分组成,病毒杀死线虫或其他土传病菌,有益菌进入蔬菜、果树机体内部,激活其免疫功能,产生抗体,对病虫害实施防疫,解决了当前大棚菜果生产急待解决的病虫害泛滥、剧毒农药用量日增、农产品残毒超标等问题。

4产地选择

产地选择秸秆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没有或不直接被工业“三废”以及农业、城镇生活垃圾、医疗废弃物污染的农业生产区域;大气质量符合GB3095

要求;产地以及产地周围1000m内无污染源;土壤重金属元素背景值正常,产地内无金属矿山,未受到人为污染,土壤中无超标农药残留,符合GB15618要求;具有一定的灌、排条件,地表水质量符合GB3838要求;地下水质清洁、无污染,灌溉用水或上游水没有对产地构成污染的污染源。

5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

5.1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方式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内置式反应堆、外置式反应堆和内外置结合式反应堆三种。其中,内置反应堆又分为行下内置式反应堆、行间内

置式反应堆和树下内置式反应堆;外置式反应堆又分为简易外置式反应堆和标准外置式反应堆。选择应用方式时,主要依据生产地种植品种、定植时间、生态气候特点和生产条件而定。

5.2菌种处理方法

使用前一天或者当天,将菌种进行预处理。方法是:在阴凉处,将菌种和麦麸混合拌匀后,再加水掺匀,比例按1千克菌种掺20千克麦麸,再加18千克水掺匀。然后将50~150千克饼肥(蓖麻饼、豆饼、花生饼、棉籽饼、菜籽饼等)加水拌匀,比例按1:1.5,最后将菌种、饼肥再掺和匀,堆积4小时后使用。如菌种当天使用不完,应将其摊放于室内或阴凉处,散热降温,厚度8~10cm,第2天继续使用。寒冷天气要防冻。

5.3植物疫苗处理方法

在阴凉处,将植物疫苗和麦麸混合拌匀后,再加水掺匀,比例按1千克疫苗掺20千克麦麸,加18千克水。将50千克饼肥、100~150千克草粉(没有草粉的可用75千克麦麸代替)单独加水掺匀。再与用麦麸拌好的植物疫苗混匀,堆放10小时后,在室内或阴凉处,将其摊簿8cm,转化7~10天后再用。期间,要翻料3次,料堆温度不能高于50℃。料上不要盖不透气的塑料薄膜。寒冷天气要防冻,秋天注意防苍蝇。

5.4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

5.4.1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种类选择

5.4.1.1行下内置式反应堆:一般无电力供应、长江以北的越冬或早春茬作物保护地种植区,宜采用行下内置式反应堆。

5.4.1.2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在高温季节生长的作物,以及作物定植前无秸秆的区域,宜采用行间内置式反应堆。

5.4.1.3树下内置式反应堆:果树、经济林以及绿化苗木等种植区,宜采用树下内置式反应堆。

5.4.2内置式反应堆秸秆、菌种、疫苗以及辅料用量

5.4.2.1行下内置式反应堆:每667平方米用料量:秸秆3000~5000千克、菌种6~10千克、植物疫苗3~5千克、麦麸180~300千克、饼肥100~200千克。所用秸秆为整秸秆或整碎结合的均可。

5.4.2.2行间内置式反应堆:每667平方米用料量:秸秆2500~3000千克、菌种5~6千克、麦麸100~120千克,饼肥50千克。

5.4.2.3树下内置式反应堆:每667平方米用料量:秸秆3000~4000千克、菌种6~8千克、果树疫苗2~4千克、麦麸160~240千克、饼肥60~90千克。

5.4.3内置式反应堆建造时机

5.4.3.1行下内置式反应堆建造时机:一般在定植或播种前10~20天操作,早春拱棚作物可提前30天建好待用。抢茬种植的反应堆也可现建现用。

5.4.3.2行间内置式反应堆建造时机:一般在定植后至开花结果前进行。

5.4.3.3树下内置式反应堆建造时机:大棚果树在12月中下旬,果树休眠期结束后操作,露地果树在2月到3月期间,土壤解冻后,果树开花前操作。

5.4.4内置式反应堆建造流程

5.4.4.1行下内置式反应堆操作

5.4.4.1.1开沟:采用大小行种植,一般一堆双行。大行(操作行)宽90~110cm,小行宽60~80cm。在小行(种植行)位置进行开沟,沟宽70~80cm,沟深20~25cm。开沟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的土按等量分放沟两边,集中开沟。

5.4.4.1.2铺秸秆:全部开完沟后,向沟内铺放干秸秆(玉米秸、麦秸、棉柴、稻草等),一般底部铺放整秸秆(如玉米秸、棉柴等),上部放碎软秸秆(如麦秸、稻草、食用菌下脚料等)。铺完踏实后,厚度25~30cm,沟两头露出10 cm 秸秆茬,以便进氧气。

5.4.4.1.3撒菌种:将处理好的菌种,按每沟所用量,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锨轻拍一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新棚要先撒100~150千克饼肥于秸秆上,再撒菌种。有牛马羊兔粪便的,可先把菌种的2/3撒在秸秆上,铺施一层粪便,再将剩下的菌种撒上。

5.4.4.1.4覆土: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成垄,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20cm,然后将土整平。

5.4.4.1.5浇水、撒疫苗:在大行内浇大水,水面高度达到垄高的四分之三,水量以充分湿透秸秆为宜。隔3~5天后,将处理好的疫苗撒施到垄上与10 cm土掺匀、整平。撒疫苗要选择在早上、傍晚或阴天时,要随撒随盖,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以免紫外线杀死疫苗。

5.4.4.1.6打孔:在垄上用打孔器(用12#钢筋,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一般长80~100cm)打三行孔,行距20~25cm,孔距20cm,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进氧气促进秸秆转化。孔打好后等待定植。

5.4.4.2行间内置式反应堆操作

5.4.4.2.1开沟:一般离开苗15cm,在大行内开沟起土,开沟深15~20cm,宽60~80 cm,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的土按等量分放沟两边。

5.4.4.2.2铺秸秆:铺放秸秆20~25cm厚,两头露出秸秆10cm,踏实找平。

5.4.4.2.3撒菌种:按每行菌种用量,均匀撒接一层菌种,用铁锨拍振一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

5.4.4.2.4覆土:将所起土回填于秸秆上,厚度10cm,并将土整平。

5.4.4.2.5浇水:在大行间浇水湿润秸秆。以后浇水在小行间进行。

5.4.4.2.6打孔:浇水4天后,离开苗10cm,用12#钢筋打孔,按30cm一行,20cm一个,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

5.4.4.3树下内置式反应堆操作

从树干向外四周起土清果树根盘,深度由浅到深,靠近树干深10 cm左右,果树外缘深15~20 cm,使大部分毛细根露出或有破伤,不要伤果树大根。然后,在坑内按行距30cm,穴距25cm刨穴,穴深5cm,每穴撒一把处理好的植物疫苗,再在根盘上均匀撒一层植物疫苗。此后铺放秸秆,厚度30 cm左右,再将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用锨轻拍一遍,注意坑四周露出四捆秸秆茬,长度10 cm,以便进氧气,然后将土回填于秸秆上,土层厚10 cm。隔3~4天浇足水,湿透秸秆,晾晒3天后盖地膜,用12#钢筋按30 cm×25 cm见方打孔。以后下雨孔被堵死后要再打孔,使孔保持通畅状态。

5.5外置式反应堆应用方式及选择

5.5.1外置式反应堆应用方式

5.5.1.1简易外置式反应堆

挖好沟,铺设一层厚农膜,用水泥杆、树枝做隔离层,用砖泥砌垒通气道和交换机底盘,投资小,使用期为一年。

5.5.1.2标准外置式反应堆

用水泥、砖、砂子砌垒池子通气道和交换机底盘,水泥杆、竹坯、纱网做隔离层,使用期为15年。按其建造位置又分棚外外置式反堆应和棚内外置式反应堆。低温季节一般建在棚内,高温季节和南方省份一般建在棚外。棚外外置反堆应上料方便,棚内外置反堆应上料麻烦,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每种建造工艺大同小异,而共同点是定植前建好,定植后上料,安机使用。

5.5.2外置式反应堆的建造工艺

一般越冬和早春茬作物,建在大棚进口的山墙内侧处,距山墙60cm,自北向南挖一条上口宽120~130cm,深100cm,下口宽100~110cm,长6~7米的沟(储气池),将所挖出的土分别均匀放在沟的四周,摊成外高里低的坡形。用厚农膜铺设沟底、四壁直至沟上沿80~100cm宽。再从南北沟的中间位置向棚内开挖一个宽60cm,深50cm,长100cm的出气道,出气道末端建造一个下口直径为50cm(内径),上口内径为40cm,高出地面20cm的圆形交换机底座。沟壁、气道和上沿用单砖砌垒,水泥抹面,沟底用沙子水泥打底,厚度6~8cm。南北两头各建造一个长50cm,宽高20 cm×20 cm的进气道,单砖砌垒或者用管材替代,然后在沟上南北向每隔40cm东西排放一根20 cm宽,10 cm 厚的水泥杆,在水泥杆上南北纵向每隔10 cm用细竹竿或竹坯固定,这样外置式反应堆基础就建造好了。待水泥硬化后,就可进行铺放秸秆、撒接菌种以及上堆操作,每放50 cm厚秸秆接一层菌种,连续铺放3层,淋水浇湿秸秆,淋水量以下部沟中有1/4积水为宜,最后用农膜覆盖保湿,靠近交换机的一侧要盖严,交换机底座要密封。安装交换机抽气,以便促进反应堆快速反应转化。

5.5.3秸秆、菌种和辅料的用量

第一次秸秆用量1500千克左右、菌种3千克、麦麸60千克、饼肥20千克。越冬茬作物全生育期上料3~4次,秋延迟或早春茬作物上料2~3次。每次用秸秆500~750千克,菌种1~2千克,饼肥10千克。

5.5.4外置式反应堆使用与管理

5.5.4.1用气:外置式反应堆上料加水当天,要开交换机2个小时,以后不分阴晴天,每天都要开机。开机时间,苗期每天开机4~5小时,开花期每天开机6~7小时,结果期每天开机8小时。每日上午9时开机,盖草帘前半小时停机。

5.5.4.2用液:上料加水后第2天,及时将沟中的水抽出,浇淋于反应堆的秸秆上,连续3天循环浇淋3次。每隔10左右往反应堆上淋1次水,湿润秸秆。然后,

将浸出液及时取出,按1份浸出液对2~3份的水,喷施叶片和植株,或结合每次浇水冲施。反应堆浸出液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矿质元素、抗病孢子,既能增加植物的营养,又可起到防治病害的效果。

5.5.4.3用渣:秸秆在反应堆中转化成大量CO2的同时,也释放出大量的矿质元素积留在陈渣中,它是蔬菜所需有机和无机养料的混合体。将从外置反应堆中清理出的陈渣,收集后堆积起来,盖膜使其继续腐烂成细粉状物,在育苗、定植或者播种前拌疫苗,进行接种,对作物生长、防治病虫害有显著作用。

5.5.4.4补水:补水是反应堆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建堆上料加水,循环3次后,8~10天向反应堆补一次水,使秸秆保持湿润。缺水会降低反应堆的效能。

5.5.4.5补气:氧气是反应堆产生CO2的先决条件,除保持进出气道通畅外,随着反应堆的进行,反应堆里的秸秆沉实,通气状况越来越差,反应速度慢,应该及时揭膜,用木棍或者钢筋打孔通气,每平方米5~6个孔,每月要打一次孔。

5.5.4.6补料:外置反应堆一般使用50~60天,秸秆消耗在60%以上。此时应及时补充秸秆和菌种。一次补充秸秆750~1000千克,菌种2千克,饼肥10

千克,

浇水湿透后,用直径10cm尖头木棍打孔通气,然后盖膜。一般越冬茬作物补料3次。

6生产管理技术

6.1大棚前期的准备

6.1.1清洁田园

清除前茬作物的残枝烂叶及病虫残体。

6.1.2温室消毒

硫磺熏蒸:种植时间1~3年的大棚,或病虫害发生不重的温室,每667m2用硫磺粉2~3千克加敌敌畏0.25千克,拌上锯末分堆点燃,密闭熏蒸一昼夜后放风。可用45%百菌清烟剂熏蒸,一亩250克。操作用的农具同时放入室内消毒。

土壤消毒:对首次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的大棚要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对由于种植时间长,大量使用鸡猪鸭等非吃草动物粪便,造成线虫病等土传病害发生重的大棚,可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收获完作物后,清除秧秸,不去棚膜,将98%必速灭颗粒剂按20~30克/平方米,撒到土壤表面,加600~750千克

碎麦秸,翻地20~25cm,然后灌大水,地表积水,覆盖地膜,盖严棚膜,使地表温度达70 ℃,20cm土壤温度达35~40 ℃,高温闷棚30~40天,杀死线虫及其他土传病菌效果突出。此外,土壤消毒还可用药剂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00配成药土,每平方米用药土0.5千克,撒于地面与土壤混匀。

6.2定植:先在做好的反应堆垄上开沟或穴,放苗定植后,浇缓苗水,打孔。这次浇水要浇小水。苗定植当天,每棵苗浇1碗水,高温季节隔3天再浇1次;中温季节隔5天要再浇1碗水。定植后不要盖地膜,等10多天苗缓过来后再盖地膜,并要及时打孔。

6.3密度:大行一般90~100 cm,小行一般60~70 cm,株距适当缩小,总密度比常规降低10%~15%。一般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早春作物宜密。

6.4定植后管理

6.4.1肥料管理:对于新建大棚,地力相对瘠薄的土壤,结合整地施50千克氮、磷、钾(15:15:15) 硫酸钾型复合肥;对于种植3年以上的大棚,定植前不施化肥、不使用鸡猪鸭等非草食动物粪便。定植至坐瓜前,不追肥。但可结合喷药,用0.3%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或0.3%氮、磷、钾(15:15:15) 硫酸钾型复合肥溶液进行叶面喷肥2~4次,收获期可以每隔30天喷施一次。此后,可根据地力情况,适当追施少量有机肥和氮磷钾(15:15:15)硫酸钾型复合肥。每次每亩冲施浸泡7~10天的豆粉、豆饼等有机肥15千克左右,复合肥10千克左右)。化肥用量,第一年应用该技术,减少60%,第二年减少70%,第三年减少80%。连续应用该技术3年后,可基本不再冲施化肥,仅进行适当的叶面喷施即可。进行有机食品生产的要适当增加饼肥的使用量,不再使用任何化肥。

6.4.2浇水:一般常规栽培浇3次水,用该项技术只浇一次水即可,浇水不能过多。在第一次浇大水湿透秸秆的情况下,定植后,一般间隔70天再浇水。该不该浇水,可用如下方法判断:揭开作物周围的地膜,将表层2cm土拨边,用手下抓一把土,用手一攥,如果不能攥成团应马上浇水,能攥成团不要浇水。

浇水方式:可在种植行膜下浇水,浇水后2天要及时打孔。提倡在大管理行内浇水,向种植行内渗水,这样可保持作物根系水分适中,土壤疏松。浇水后的3

天中午时,将风口适当放大去湿。可在管理行内撒碎麦秸吸潮降湿。早春大拱棚作物和露天果树浇水,必须分段浇,10~15米一段,否则会浇水过大,闷苗烂根。有条件的最好采用微滴灌技术膜下灌水,水量控制的好,效果最好。

浇水时机。冬春季浇水要“三看”(看天、看地、看苗情)和“五不能”(一不能早上浇,二不能晚上浇,三不能小水勤浇,四不能阴天浇,五不能降温期浇)。尤

其是进入12月份,一定要选好天气(浇水当天及后几天的天气要好),在上午9点半以后,下午2点半之前浇水。

6.4.3病虫害防治:在病虫害防治上,要注重农业措施、物理化学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以防为主。严禁使用鸡猪鸭等非草食动物粪便,杜绝线虫等病虫害的传播源。保护地内设置杀虫灯,设置黄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美洲斑潜蝇等,用蓝板诱杀蓟马等害虫。也可释放丽蚜小蜂控制白粉虱。日光温室通风口处加防虫网。灌水前后,667平方米用250克45%百菌清烟剂熏蒸防病。一旦有病虫害发生,采取化学农药防治要严格按照GB 4285、GB/T 8321、DB37/T 332安全使用农药。有烂根烂秧发生的,不要大水漫灌冲施农药,要将所需农药按规定稀释后直接灌根,每棵0.25千克。要避开采摘时间施药,应先采摘、后施药,采收前7d严禁使用化学杀虫剂。农药用量,第一年应用该技术,减少60%,第二年减少70%,第三年减少90%。连续应用该技术3年后,可基本不再用农药防治病虫害。进行有机食品生产的不再使用农药,可选生物制剂或天敌进行控制。

秸秆生物颗粒饲料简介(精)

秸秆生物颗粒饲料简介 国家专利受理号:200510107281.1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微生物的作用来生产畜禽微生物颗粒饲料的生产方法。 二、技术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每年在生产5亿多吨粮食的同时,也生产7亿多吨秸秆资源,其中稻草2.3亿吨,小麦秸1.2亿吨,玉米秸2.2亿吨,花生豆类,高粱荞麦秋粮作物秸秆1亿吨,各种藤蔓类1亿吨。这是一个巨大的饲料、肥料资源宝库,人类尚未充分开发、利用。目前用来做家畜饲料及肥料的仅占15-20%,而80%左右作为能源被烧掉或供他用,有相当数量的秸秆甚至被毁弃在田间。如果能把秸秆通过科学的加工、调制、生化,即可用来饲养猪、牛、羊、鸡、鸭、鹅、兔、鱼等家畜家禽及水产动物,同时可制造有机肥,发挥秸秆畜牧业,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绿色事业”。第一,用秸秆饲养牛羊猪等家禽家畜,是解决“人畜争粮”和“猪牛争料”的重要途径;第二,秸秆饲养猪牛羊等家禽家畜,过腹还田,可提供大量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第三,能增加牛、羊、猪等家禽家畜肉、蛋产量,有利于改善我国人民的肉食结构,有益于身体健康;第四、可增加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另外还有促进屠宰与皮革等加工业以及运销等二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利用生物科技技术开发秸秆资源作为牛、羊、鸡、鸭、鹅、兔、鱼等家畜家禽及水产动物的主要粗饲料资源来促进畜牧业、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和生产有机肥,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秸秆生物颗粒饲料的生产方法,即运用现代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对秸秆进行处理,把秸秆中的木质素、纤维素经分解为糖类、脂类和乳酸,经科学配方使作物秸秆变成畜禽喜食的酸、香、甜、咸酥的饲料,使秸秆变废为宝。其技术方案是:将秸秆粉碎,加入酵母菌、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等30多种有益菌进行发酵为成品。本发明生产方法简单,应用广泛,秸秆、树叶、杂草等均可用,原材料丰富,生物饲料质量好,畜禽喜食用,其推广应用,开辟了秸秆应用的广泛前景,为畜禽养殖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原理及现状

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原理及现状 一、秸秆生物反应堆研究的依据和原理 所渭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就是采用生物技术,将秸秆转化为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热量、生防效应、矿质元素、有机质等,进而获得高产、优质、无公害的农产品。该项技术的实施,可加快农业生产要素的有效转化,使农业资源多层次充分再利用,农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秸秆反应堆的技术原理是:植物光合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形成的秸秆,通过加入微生物菌种、催化剂和净化剂,在通氧的条件下定向重新产生二氧化碳、水、热和矿质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出大量的抗病虫的菌孢子,再通过一定的工艺设施,提供给作物,使作物更好地生长发育。这样植物光合合成有机物,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二者在物质转化,重复再利用的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物圈。这就是秸秆生物反应堆的依据和原理。 二、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效能与作物生长表现 (一)技术效能,生物反应堆对作物生长产生四大效应: 1.二氧化碳效应可使浓度提高4~8倍,光合效率提高50%以上,水分利用率提高127%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60%以上。 2.热量效应可使晚秋、冬季、早春20厘米地温增加4~6℃,气温增加2~3℃。 3.生物防治效应可减少发病率80%~96%。 4.有机改良土壤效应可使土壤有机质提高10倍以上,根条数增加136%,根系鲜度增加1.25倍。 在以上四大效应的影响下,农产品上市期提前15~20天,收获期延长30~45天,综合投资成本下降60%,增效65%以上。结果证明,该技术是一项兼具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创新技术。 (二)作物生长表现,在反应堆产生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农作物在生理生态、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的显著变化:根茎比增大,日增长量加快,生育期提前,主茎变粗,节间缩短,叶片面积增大,叶片变厚,叶色加深,开花结果增加,千粒重显著增高,果实明显增大,个体差异缩小,整齐度提高,果皮着色加深,含糖量升高,口感变甜,抗病虫害能力增强。若用于花卉,可使花卉的花朵增大,花期延长,花色更鲜艳,观赏价值更高。 三、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的基本结论 (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显著增加农民收入。生物反应堆技术进入大田生产示范已2年,累积在7000个大棚、67公顷果园上推广应用。实践表明:使用该技术,每1/15公顷(1亩)平均增产50%以上,成倍增产的典型也很多。东阿县姚寨镇刘海洋村刘培明60米长的黄瓜大棚应用此技术收入18400元,增产106%,增收9000元;该县铜城镇大周村的周广新70米长大棚黄瓜应用此技术收入21000元,增产145%,增收12000元;济阳县曲堤镇阎家村周强60米长大棚油桃应用此技术收入16000元,增产135%,增收9000元;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延北村左建宝拱棚土豆应用此技术增产126%;枣庄市峄城区榴园镇北刘庄孙丛银的石榴园应用此技术比对照增产215%;商河县杨庄铺乡前王村王家军甜椒大棚应用此技术,收入14000元,增产50%以上,增收6000元。多点应用效果显示,该项技术的投入产出比可达1:14~16。 (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应用该技术后,二氧化碳供应充足,气温、地温提高,有益微生物大量繁殖,生成的抗病孢子和秸秆腐熟后产生大量的有机、无机养分,使作物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增强。各地应用情况表明,一般情况下町节省化肥50%以上,节省农药70%左右,每个大棚可减少投入300元以上。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可显著提高果菜

秸秆的用途

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稻草)综合利用: 20、稻壳水泥混凝土21、废旧聚乙烯和植物秸秆粉再生板材及其生产工艺22、高强轻质稻壳灰保温砖及其制法23、户用秸秆气化炉燃气灶24、化学秸秆固体燃料25、秸秆处理的方法及其设备26、秸秆高效全价生物饲料生产方法27、秸秆立体栽培草腐类食用菌高产新技术28、秸秆利用的方法与装置29、秸秆煤气发生炉30、秸秆气化燃烧炊事水暖炉31、秸秆人造板32、秸秆饲料氨化装置33、秸秆饲料稀酶速效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34、秸秆饲料造粒机35、秸秆碎丝水泥中空隔墙条板及其制备方法36、节粮型秸秆生物饲料添加剂制造及其使用方法37、苛化煮解稻壳灰制备的高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38、空心稻草板及其制法39、利用稻壳或木屑制造木炭的方法40、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信用菌的方法41、秸秆压块燃料或秸秆压块饲草秸秆综合利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农作物秸秆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新源头。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际,总有大量的小麦、玉米等秸秆在田间焚烧,产生了大量浓重的烟雾,不仅成为农村环境保护的瓶颈问题,甚至成为殃及城市环境的罪魁祸首。据有关统计,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每年可生成7亿多吨秸秆,成为“用处不大”但必须处理掉的“废弃物”。在此情况下,完全由农民来处理,就出现了大量焚烧的现象。对此,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怎么办?其实,依笔者看,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及其利用率。从国外情况看,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通过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找到了多种用途,除传统的将秸秆粉碎还田作有机肥料外,还走出了秸秆饲料、秸秆汽化、秸秆发电、秸秆乙醇、秸秆建材等新路子,大大提高了秸秆的利用值和利用率,值得我们借鉴。如北美以耕种玉米、小麦为主,每年产生大量的秸秆。在加拿大的农业区,当玉米成熟时,人们就用玉米收割机一边收割一边把玉米秆切碎,切碎的玉米秆作为肥料返到田里。在美国,有24个农业州,每年能收集大约4500万吨秸秆,被用作饲料,或者用来盖房,将整捆的秸秆高强度挤压后填充新房的墙壁;此外,美国还积极推动再生能源事业,把秸秆作为新兴的替代燃料特别是生物燃料,从中提取乙醇进行开发利用,使秸秆综合回收利用有了新发展。当然,这些活动得到了政府补贴等政策的鼓励与支持。在欧洲,则开创了秸秆发电的新途径。丹麦是世界上首先用秸秆发电的国家,农民将秸秆卖给电厂发电,满足上万户居民的用电和供热需求,电厂降低了原料成本,居民获得了实惠的电价,而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又无偿地还给农民作了肥料,从而形成了一个工业与农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圈。在日本,人们主要是把秸秆翻入土层中还田用作肥料,也把秸秆用作粗饲料喂养家畜;此外,对部分难以处理的秸秆,则通过专门组织、采取统一地点和时间进行就地焚烧。现在,日本也在积极挖掘秸秆的燃料转化潜力,已研制出从秸秆所含纤维素中提取酒精燃料的技术,向着秸秆的科学化、实用化迈出了新步伐。从国内看,目前情况仍然不能令人乐观。秸秆还田要影响作物生长,秸秆焚烧污染大气环境,综合开发利用又面临着技术不成熟、投资比较大、效果比较差的窘境。现在是农民急于焚烧,而政府急于封堵,二者就打起了游击战。实际上,秸秆综合开发的前景非常好。有学者算过一笔账:如果我们能将秸秆在农村就地变为国家急需的工业原料,实现产业化,吸纳农村劳动力,将给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0.5吨秸秆/亩,增收150元/亩)。可以设想:如果能转化我国每年7亿多吨秸秆的50%,将是一个巨大的新兴产业;如果能创建以秸秆为原料的新型生态工业,实行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秸秆生态工业四业相结合的高级阶段生态农业的生产模式,则农用生物柴油燃料、寡糖植保素生物农药、秸秆有机肥、秸秆生物饲料等都是秸秆转化的产物,有望形成比传统“石油农业”劳动生产率更高、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这种前景十分诱人。在实践中,我国也有不少地方积极探索,创造性地采用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办法。如利用秸秆造纸;或者利用秸秆生产无甲醛系列秸板,广泛用作高档家具、高档包装、高档建筑材料以及高档音箱等基材,既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出口增加外汇收入,使秸秆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鼓励农民扩大养殖规模,使秸秆成为

图解秸秆生物反应堆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图解1拌菌种 1:拌菌种和兑料菌种:麦麸=1:20 2:干拌菌种与麦麸混合均匀 3:加水搅拌水:麦麸=1:1 4:遮阴堆积4小时后使用,2天内用完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图解2内置式操作 1:开沟宽60-80cm,深20-25cm 2:铺秸秆厚度 30-35cm

3:撒菌种均匀等量 4:轻拍用铁锹拍,使菌种均匀分布 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图解3 内置式操作 5:覆土土层厚度20-25cm 6:覆土两头露秸秆10cm 7:起垄浇水水量足,湿透秸秆 8:打孔12#钢筋穿透秸秆孔距20cm×20cm

外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操作图解 1、挖沟距山墙60-80cm,挖上口宽120-130cm,深100cm,下口宽90-100cm,长6-7米的沟(储气池)将所挖出的土壤分别均匀放在沟上四周,摊成外高里低的坡形。 2、贮气池与交换机底座的建造用旧农膜铺设沟底、四壁直至沟上沿80-100cm宽。中间位置向棚内开挖一宽65cm,深50cm,长100cm的出气道,出气道末端建造一个下口直径为50cm(内径),上口内径为40cm,高出地面20cm的圆形交换底座。沟壁、气道和上沿用单砖砌垒,水泥抹面,沟底用沙子水泥打底,厚度6-8厘米。南北两头各建造一个长50cm,宽高20×20米的进气道,单砖砌垒或者用管材替代。

3、交换机安装与反应堆底部构造安装交换机,底端固定且保证密封不漏气,连接电源。在沟上南北向每隔40cm东西排放一根水泥杆(20 cm宽,10 cm厚),在水泥杆上南北纵向每隔10 cm用铁丝、细竹竿或竹坯固定。 4、秸秆铺放与安机抽气铺放秸秆先横后纵,交叉重叠摆放整齐。每40 cm厚撒一层菌种,连续铺放3—5层,淋水浇湿,水量以下部沟中有一半积水为宜,最后用农膜覆盖保湿,农膜覆盖不易过严,安机抽气。 5、气带打孔与开机抽气气带连接机器后,注意气带方向,分别在两边和下方打孔,朝南、朝下孔距30cm,朝北电话两边各打一个。上料当天要开机苗期5—6小时,开花期7—8小时,结果期10小时以上。

微生物菌种保藏及复壮

微生物菌种保藏及复壮 5.1. 微生物菌种保藏 在发酵工业中,具有良好性状的生产菌种的获得十分不容易,如何利用优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使菌种经长期保藏后不但存活健在,而且保证高产突变株不改变表型和基因型,特别是不改变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生产的高产能力,即很少发生突变,这对于菌种极为重 要。 微生物菌种保藏技术很多,但原理基本一致,即采用低温、干燥、缺氧、缺乏营养、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剂等方法,挑选优良纯种,最好是它们的休眠体,使微生物生长在代谢不活泼,生长受抑制的环境中。具体常用的方法有:蒸馏水悬浮或斜面传代保藏;干燥-载体保藏或冷冻干燥保藏;超低温或在液氮中冷冻保藏等方法。 5.1.1. 蒸馏水悬浮法 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菌种保藏方法,只要将菌种悬浮于无菌蒸馏水中,将容器封好口,于10℃保藏即可达到目的。好气性细菌和酵母等可 用此法保存。 5.1.2. 斜面传代保藏 斜面传代保藏方法是将菌种定期在新鲜琼脂斜面培养基上、液体培养基中或穿刺培养,然后在低温条件下保存。它可用于实验室中各类微生物的保藏,此法简单易行,且不要求任何特殊的设备。但此方法易发生培养基干枯、菌体自溶、基因突变、菌种退化、菌株污染等不良现象。

因此要求最好在基本培养基上传代,目的是能淘汰突变株,同时转接菌量应保持较低水平。斜面培养物应在密闭容器中于5℃保藏,以防止培养基脱水并降低代谢活性。此方法一般不适宜作工业生产菌种的长期保藏,一般保存时间为3~6个月。如放线菌于4~6℃保存,每3个月移接一次;酵母菌于4~6℃保存,每4~6个月移接一次;霉菌于4~6℃保存,每6个月移接一次。 5.1.3. 矿物油中浸没保藏 此方法简便有效,可用于丝状真菌、酵母、细菌和放线菌的保藏。特别对难于冷冻干燥的丝状真菌和难以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孢子的担子菌等的保藏更为有效。是将琼脂斜面或液体培养物或穿刺培养物浸入矿物油中于室温下或冰箱中保藏,操作要点是首先让待保藏菌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生长,然后注入经160℃干热灭菌1~2h或湿热灭菌后120℃烘去水分的矿物油,矿物油的用量以高出培养物1cm为宜,并以橡皮塞代替棉塞封口,这样可使菌种保藏时间延长至1~2年。以液体石蜡作为保藏方法时,应对需保藏的菌株预先作试验,因为某些菌株如酵母、霉菌、细菌等能利用石蜡为碳源,还有些菌株对液体石蜡保藏敏感。所有这些菌株都不能用液体石蜡保藏,为了预防不测,一般保藏菌株 2~3 年也应做一次存活试验。 5.1.4. 干燥-载体保藏 此法适用于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的保藏。是将菌种接种于适当的载体上,如河砂、土壤、硅胶、滤纸及麸皮等,以保藏菌种。以沙土保藏用得较多,制备方法为:将河砂经24目过筛后用10%~20%盐酸浸泡

有限公司秸秆生物颗粒饲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小)

有限公司秸秆生物颗粒饲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承担单位:有限公司 项目联系人: 联系电话: 报告日期: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名称 承办单位名称: 法定地址: 法定代表人: 项目负责人: 项目建设地点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 二、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项目研究工作的依据 (1)《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畜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3)《草饲料“十二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4)内蒙古自治区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2.研究工作的范围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市场预测; (3)建设条件及基地选址; (4)项目设计方案; (5)环境保护 (6)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7)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9)效益分析和财务评价 (10)风险分析 三、项目承办企业概况 公司是一家集养殖,燃料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公司位于京哈高速、102国道与京哈铁路贯穿南北的内蒙古历史文化名城——乌兰察布市。公司自创建以来,始终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率的原则,秉承“爱国爱民、回报社会、服务大众”的企业纲领,发扬“勤俭、诚信、敬业、拼搏”的企业精神,使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已成为高村镇燃料加工及畜牧养殖重点企业,挤身于乌兰察布市强者之林。 公司占地30亩,其中建有生产车间4栋,办公用房900平方米,公司拥有固定资产数百万元,现在员工数十人,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性能和质量,振兴农业经济,带动农业产业升级。 四、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内蒙古人民政府明确了推广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在确定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根据乌兰察布市农牧业产业政策,将不断提升饲草产业比重,以国家实施”奶业振兴,”联动相关产业,努力拉长产业链条,以农副产品为突破口,抓住培植

[反应堆,秸秆,生物]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及其创新应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及其创新应用 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现阶段我省主要推广的一项农业新技术,它能够很好地解决北方地区冬春季地温低、二氧化碳不足、以及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生态恶化、土传病害严重等问题。但在推广过程中,也受到生产后期畦面下陷、前期温度高作物徒长、操作繁琐、秸秆资源等问题的困扰。因此我们在生产实践中,对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进行创新,农户能够根据栽培茬口选择秸秆反应堆类型,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能够得到更好地推广与应用。 一、秸秆生物反应堆行下内置式此方式是主要应用形式。对于提高地温、补充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效果明显,主要应用于冬茬、冬春一大茬栽培。 1.1、挖沟配置微型挖沟机作物定植或播种前,按20cm~50cm宽挖沟槽,槽沟宽度要小于畦上的定植行10cm左右。温室挖沟槽深20cm~30cm,每条沟槽中间的间距等于畦距。温室冬茬生产在8月下旬~9月上中旬开始挖沟(先定值、后启动) 1.2、铺秸秆 主要选用玉米秸秆,也可选用稻草、稻壳、酒糟、圪囊、杂草等。秸秆用量2000―3500kg/亩,玉米秸拆开捆(不用整捆)铺满入槽沟,每畦30kg~50kg,即每个槽沟内铺用6捆~10捆玉米秸。铺实、踩实。秸秆铺施厚度比沟深高出10-15cm,畦沟两头的秸秆露出10cm~15cm,利于氧气的输入。或利用废矿泉瓶底部打开插在玉米秸两头,输入氧气,减少了铺秸秆两头必须露出所带来的不便。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秸秆上施农家肥农家肥4000 -5000kg/ 亩,每畦50kg~60kg。化肥混到农家肥中,或在做畦复土中间层撒施。当土壤已经施完农家肥时,可向每畦秸秆上施15kg左右农家肥。 喷施菌液将宏扬秸杆菌8公斤配2瓶活化剂与80公斤温水搅拌化开,发酵2个小时即可使用。 1.3、做畦 先撒填少量土后,用锹拍打。随后回填土,不断用铁锹拍打秸秆和床面,让土壤和肥进入秸秆空隙当中。覆土厚度18cm~20cm,不能超过25厘米。使畦高25cm~30cm。畦面适当拍打。畦面进一步调平。采用软管滴灌,在畦定植行附近铺双根软管带。低温季节覆盖白色透明膜地膜。采用整畦覆盖,边覆盖边压严。禁用畦垄上对缝条型覆盖和漂浮膜覆盖,防止气害发生。 1.4、浇水启动原则:温度需要提升时才可启动。秆杆浇大水,水面达畦高的三分之二,使上层所覆盖的土壤被水洇湿。日光温室冬茬栽培,10月底向沟中灌大水启动。日光温室早春茬,在作秸秆反应堆时,撒完菌种覆土前就浇水启动。棚室冬茬、春茬作过秸秆反应堆的当年秋茬不再作。秋茬作反应堆时,在需要提高地温时向秸秆灌水启动。 1.5、防虫秸秆藏有越冬害虫的,覆盖地膜前,畦面喷杀虫剂防治地下害虫、虱虫和玉米螟。每亩用40%辛硫磷(黄瓜、菜豆不宜)1000倍液喷撒畦面,或用50%敌百虫乳油800倍

最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3篇

最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3篇最新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总结1县以建立生态名县为目标,采取多种措施,调动群众积极性,把秸杆还田综合利用落到实处,通过秸秆直接还田、秸秆过腹还田、秸秆气化、秸秆氨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秸杆还田综合利用步伐,合理地利用了秸秆资源。同时我们通过大力宣传、明确任务、制定目标、典型示范、加大投资等措施,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组建“强”的班子。县政府多次召开全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会议,专门部署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并且成立了“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成员由农机局、农业局负责人组成,主要职责是制定全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对乡镇(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同时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宣传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好处,使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是推广“新”的技术。我县农机、农业部门积极进行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的课题研究,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宣传玉米秸秆还田的好处,并充分发挥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的作用,实施秸秆直接还田,9月14日,泗水县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在金

庄镇卞家庄村召开,市农机局局长姜勤芝、县委常委、副县长时爱东、县人大副主任王衍桐、县政协副主席谢安明、市农机局农机科科长韩安顺、县农办、农业局负责人、各乡镇(办事处)分管乡镇长(办事处主任)、农机站站长、农机局及金庄镇有关人员、2个厂家技术人员、农机大户代表和附近村民共计150余人参加了会议,县电视台记者现场进行了采访。市农机局局长姜勤芝、县委常委、副县长时爱东作了重要讲话,通过现场观摩,群众对玉米联合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有了直观的认识,普遍认为此项技术不仅抢农时,而且大大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避免了秸秆焚烧带来的污染环境问题,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肥了地力,促进了作物生长,提高了土地产出率,是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很有必要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XX年我县利用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17万元,市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0.43万元。购置大型拖拉机16台,背负式玉米联合收获机5台,自走互换割台玉米收获机2台,旋耕机16台,深耕双向翻转犁3台,小麦免耕播种机1台,共计43台套。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越来越受到农民的欢迎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XX年我县共推广秸秆还田机6台,保有量达到46台,玉米联合收获机7台,保有量达到32台,我县玉米联合收获1.8万亩,纯秸秆还田1.5万亩,实施保

微生物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 (一)、菌种保藏的目的 微生物在使用和传代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染、变异甚至死亡,因而常常造成菌种的衰退,并有可能使优良菌种丢失.菌种保藏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尽可能保持其原有性状和活力的稳定,确保菌种不死亡、不变异、不被污染,以达到便于研究、交换和使用等诸方面的需要. (二)、菌种保藏的原理 无论采用何种保藏方法,首先应该挑选典型菌种的优良纯种来进行保藏,最好保藏它们的休眠体,如分生孢子、芽孢等.其次,应根据微生物生理、生化特点,人为地创造环境条件,使微生物长期处于代谢不活泼、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这些人工造成的环境主要是干燥、低温和缺氧,另外,避光、缺乏营养、添加保护剂或酸度中和剂也能有效提高保藏效果. (三)、菌种保藏的方法 1、斜面低温保藏法 将菌种接种在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待菌种生长完全后,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保藏,每隔一定时间(保藏期)再转接至新的斜面培养基上,生长后继续保藏,如此连续不断.此法广泛适用于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等大多数微生物菌种的短期保藏及不宜用冷冻干燥保藏的菌种.放线菌、霉菌和有芽孢的细菌一般可保存6个月左右,无芽孢的细菌可保存1个月左右,酵母菌可保存3个月左右.如以橡皮塞代替棉塞,再用石蜡封口,置于4℃冰箱中保藏,不仅能防止水分挥发、能隔氧,而且能防止棉塞受潮而污染.这一改进可使菌种的保藏期延长. 该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容易推广,存活率高,故科研和生产上对经常使用的菌种大多采用这种保藏方法.其缺点是菌株仍有一定程度的代谢活动能力,保藏期短,传代次数多,菌种较容易发生变异和被污染. 2、石蜡油封藏法 此法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灭过菌并已蒸发掉水分的液体石蜡倒入培养成熟的菌种斜面(或半固体穿刺培养物)上,石蜡油层高出斜面顶端lcm,使培养物与空气隔绝,加胶塞并用固体石蜡封口后,垂直放在室温或4℃冰箱内保藏.使用的液体石蜡要求优质无毒,化学纯规格,其灭菌条件是:150~170℃烘箱内灭菌lh;或121℃高压蒸汽灭菌60~80min,再置于80℃的烘箱内烘干除去水分. 由于液体石蜡阻隔了空气,使菌体处于缺氧状态下,而且又防止了水分挥发,使培养物不会干裂,因而能使保藏期达1~2年,或更长.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它适于保藏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好氧性细菌等,对霉菌和酵母菌的保藏效果较好,可保存几年,甚至长达10年.但对很多厌氧性细菌的保藏效果较差,尤其不适用于某些能分解烃类的菌种. 3、砂土管保藏法 这是一种常用的长期保藏菌种的方法,适用于产孢子的放线菌、霉菌及形成芽孢的细菌,对于一些对干燥敏感的细菌如奈氏球菌、弧菌和假单胞杆菌及酵母则不适用. 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砂与土分别洗净、烘干、过筛(一般砂用60目筛,土用120目筛),按砂与土的比例为(1~2):1混匀,分装于小试管中,砂土的高度约1cm,以121℃蒸汽灭菌1~1.5h,间歇灭菌3次.50℃烘干后经检查无误后备用.也有只用砂或土作载体进行保藏的.需要保藏的菌株先用斜面培养基充分培养,再以无菌水制成108~1010个/ml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滴入

秸秆生物饲料

秸秆生物饲料、生态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销售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 一、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成立的必要性 合作社组织是一种经济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是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体部署,在成员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引导农民自愿合作,加快经济体制和组织的创新,提高成员市场的竞争力,维护成员合法权益,增加成员收入。 目前,我市的畜牧业养殖总体现状是各家各户分散养殖,人畜不分;猪、鸡等畜禽混合养殖,品种杂乱;防疫程序混乱或是不防;饲料、药品非常随意,极不规范,产品质量差别很大。造成养殖数量不少、成活率不高,疾病瘟疫经常发生;品质不好,价格低,销路困难。致使养殖户一年忙个不停,最终结果却是不挣钱,或者塌个大窟窿。这种局面势必阻碍我市的畜牧业健康发展,为了改变这种养殖不挣钱的局面,我们成立了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 二、合作社给社员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我市各级政府以及信用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适逢其时,应运而生。合作社下设的辉县市莲花生物饲料有限公司利用太行山丰富的农作物秸杆,各类树叶,无毒野草等20多种资源,天然中

草药,蒲公英、车前草、血参、柴胡、板兰根、黄芩、白头翁、天然益生素等十几种药材和蚯蚓粉、黄粉虫、无菌蝇蛆粉、土元、蛴螬、晰蝎、壁虎、虫蛸等十种昆虫类药材,大力开发与研究生物饲料,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绿色生物颗粒饲料10000余吨;莲花种猪场从美国丽来公司引进的父母代种猪,经过精心培育,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品种猪4000余头;种兔场从山东、江苏、北京名优种兔场引进的优质品质兔经选育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种兔3000余只;蚯蚓场从天津蚯蚓进出口公司引进日本爱胜2号高产新品种,每年可向社会提供高蛋白蚯蚓品种1000多公斤,带动了周边5000多户农民发展各种养殖业、加工业、运输等致富(其中残疾人员30多人),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750多万元,每户平均增加收入1500多元。 合作社向社员提供各种养殖信息、技术、品种、饲料、药品、防疫、疾病诊断、购销等各方面服务,实行统一品种、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药品保健、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服务标准,并对社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引导养殖户进行规范、标准化生产,最大限度降低了养殖风险,增加了农户收入。 目前,该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483万元,年产值1150多万元,实现利税177万元。 以养猪为例: 加入辉县市太行生态农牧合作社的养殖户,利用本饲料公司生产的生物颗粒饲料成本低、猪吃了不生病、生长快、肉质好、价位高、效果好,再另上合作社对成员的“五统一”服务,每头育肥猪可在原来不规范喂养的基础上净增值100-150元钱,每户每年在原来喂养的基础上多增加收入5000元。

益生菌原液简介

第一章益生菌原液简介 1、益生菌原液的用途 ◆用于养殖:饮水、拌料、消毒 ◆用于种植:堆肥、浸种、浇灌、喷洒 ◆用于环保:公厕、家庭、景观、河、湖、污水、土壤、垃圾厂等 ◆用于发酵物料:发酵饲料、肥料、垫圈料、青贮等; 2、益生菌原液功能作用 益生菌原液是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在引进、消化、吸收日本、美国先进复合微生物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不断改进、创新,而培养出来的适合各种复杂环境的复合活性益生菌菌群。产品功能最强大,各种益生菌在生长过程中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它们的代谢产物能促进动、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生长,抑制病害发生。 益生菌原液用于养殖上可以消除氨、臭味,减少蚊蝇,净化池塘水质,还具有养活畜禽、鱼虾疾病和应激反应,提高肉品质、蛋品质、奶品质,增加牧草产量,提高青贮饲料品质等多种效果。用于种殖各种植物、树木上,可改善土壤板结,减少植物、树木病虫害,对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发挥了显著作用。用于环境保护上可治理水体、淤泥的污染,消除家庭卫生间、公厕的骚臭味,清除屋内装修异味等。 益生菌原液中的微生物广泛生存于自然界,大部分菌种被用于食品、医药、饲料等行业,对人畜无害。 3、益生菌原液特点 益生菌原液是原菌种,为降低使用成本,可制作成“活性液”使用。 ◆“活性液”的制作与作用 (1) (2)制作方法 ①先取1公斤营养剂加入3公斤的热水(70—80℃)进行搅拌溶化后,再加入5公斤的凉水搅匀,水温降到35℃以下(水温不烫手)时加入1公斤益生菌原液混合均匀,装入塑料桶内密封厌氧发酵。 ②益生菌活性液发酵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5-35℃,发酵标准时间为3—7天。 ③益生菌活性液的判断标准:PH值4.0以下,产生酸甜的发酵味即可。 (3)活性液使用 * 使用益生菌活性液时要加入同等数量的红糖(如益生菌活性液1公斤、红糖1公斤) 先将红糖加入热水溶化,再加入适量的凉水,手感水温(35℃以下)不烫时,再加入益生菌活性液混合均匀后及可使用。 *使用方法:同益生菌原液的使用方法。 *用量:在益生菌原液的使用数量上增加1倍。

设计实验: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纯化、培养、、鉴定 以及保藏技术

设计实验: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纯化、培养、、鉴定以及保藏技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大肠菌群分离纯化、鉴定的原理。 2.掌握平板表面涂布法、平板划线法的分离技术。 3.学习掌握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菌种的分离纯化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1.涂布平板法 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 2.平板划线法 最简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划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 大肠菌群的培养鉴定 大肠菌群能在乳糖胆盐液体培养液中生长,并且产气产酸,使培养液变色。还能在伊红美兰固体培养上生长,形成黑紫色的菌落,有的还有金属光泽。其他病原菌的菌落呈粉红色。再做镜检观察是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呈红色)。即可鉴定是有大肠菌群的菌存在。 菌种保藏 菌种保藏是将微生物的菌种经长时间的保存,不污染其它杂菌,及可保持其形态特征和生理性状,减少变异,防止衰老,以便于将来使用。 保藏菌种一般是选用它的休眠休,如孢子;芽孢等等,并且要创造一个低温;干燥;缺氧;避光和缺少营养的环境条件,以利于休眠体能长期地处于休眠状态。对于不产孢子的微生物,应使其新陈代谢处于最低状态,又不会死亡,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污水中的大肠菌群、酵母菌和霉菌 2、培养基:乳糖胆盐液体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EMB)、营养琼脂培养基、麦芽汁固体斜面培养基 和马铃薯固体斜面培养基。 3.器材:接种环、安培瓶、干燥器、冰箱、产气管、试管、培养皿、无菌平皿、无菌玻璃涂棒移液管、电炉、双目显微镜、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高压灭菌锅、恒温干燥箱等。 4.试剂:革兰氏一(草酸铵结晶紫)、革兰氏二(路哥氏碘液) 、革兰氏三(95%乙醇)、 革兰氏四(蕃红);试剂:医用液体石腊(比重0.83~0.89)。 四.试验方法及步骤 1.大肠菌群的分离纯化 第一天 a.涂布平板法:将已熔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含大肠菌群的污水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置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第二天 b.平板划线法: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菌落,在无菌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进行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

秸秆饲料的开发应用及前景完整版

秸秆饲料的开发应用及 前景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秸秆饲料的开发应用及前景 秸秆饲料的开发应用现状及前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长期以来,畜牧业发展主要是依靠粮食和牧草,这已成为广大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认识,特别是近几年来,以粮食为主要饲料的猪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人畜争粮的矛盾日益尖锐,难以协调。然而,我国每年生产的6亿多吨农作物秸秆仅有20%左右被用作草食家畜的饲料,其余大部分被作为能源燃料或就地焚烧还田,或白白地焚烧掉弃之不用,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大量焚烧污染环境,甚至带来其他社会损失。因此,充分开发应用农作物秸秆饲料养畜,实行过腹还田,对于缓解人畜争粮矛盾,发展节粮型、桔秆型的畜牧业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秸秆饲料的开发应用现状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应用青贮和氨化处理技术,把作物秸秆作为牛、羊等大家畜的饲料,加大了秸秆的利用率。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项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在广大农村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秸秆总饲用率已由20%提高到25%左右,其中秸秆处理利用率由42%提高到8.2%,为缓解我国粮食供需矛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在农作物秸秆饲料的开发应用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在广大农村除大力推广秸秆的氨化、碱化、青贮等技术外,还研究和开发应用了许多新技术,如利用新型高效秸秆生物饲料转化剂能将玉米秸秆、小麦秸秆、稻草等秸秆所含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转化成家畜极喜欢吃的蛋白生物饲料,从而取代了部分粮食,有效地降低了饲料成本。用该种饲料饲养的家畜表现出生长快、疾病少、活泼健壮、适应性强等优势。 二、桔杆饲料的种类及营养成分(一)禾本科作物桔秆饲料麦秸:麦类秸秆是一类难消化、质量较差的粗饲料,主要包括小麦秸、大麦秸、燕麦秸和黑麦秸等。小麦秸的数量在麦类秸秆中最多,粗纤维含量最高。从营养价值和粗蛋白质含量看,大麦秸比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实施方案

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 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玉米秸秆颗粒饲料加工项目 建设单位:民和金宝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民和县核桃庄乡 二〇一六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要 (3) (一)项目名称 (3) (二)建设性质 (3) (三)项目主管单位 (3) (五)项目承担单位 (3) (六)项目建设单位及责任人 (4) (七)建设地点 (4) (八)建设期限 (4) (九)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4) (十)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5) (十一)效益分析 (5) 二、项目建设地点选择及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6) (一)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6) (二)公司概况 (7) 三、项目建设目标 (10) (一)总体目标 (10) (二)具体目标 (10) 四、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11) (一)建设规模 (11) (二)建设内容 (11) 五、技术工艺、设备选型和工程方案 (12) (一)玉米秸秆颗粒饲料生产工艺及流程 (12) (二)秸秆颗粒饲料加工设备购置方案 (14) (四)土建工程方案 (17) (四)人员培训方案 (19)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9) (一)投资估算依据 (19) (二)投资估算 (20) (三)资金筹措方案 (21) 七、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 (21) (一)项目建设期限 (21) (二)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21) 八、环境影响评价 (22) (一)养殖场环境现状 (22) (二)项目建设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2) (三)环境保护措施 (25) 九、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27) (一)项目组织管理 (27) (二)项目资金管理 (28) (三)经营管理措施 (28) (四)环保制度 (28)

秸秆生物反应堆示范技术

大棚葡萄内置式秸秆生物反应堆示范技术总结 农环站 从2008年起,农环站充分利用乡村清洁工程载体,结合优势作物大棚葡萄,进行了以大棚葡萄内置式生物秸秆反应堆为主的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原理 1、利用秸秆资源,在微生物菌种、疫苗的作用下,将秸秆定向、快速地转化为葡萄生长所需的高纯度二氧化碳、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2、秸秆在转化过程中释放热量、有效提高地温,促进葡萄提早萌芽; 3、秸秆在转化后形成抗病微生物孢子和有机、无机的养料,从而减少化肥使用量 4、通过接种植物疫苗,增强葡萄植株抗性,减少葡萄病虫害发生,达到减少农药使用量的目的 2008年在xx村大棚葡萄开始试点内置式反应堆,试验面积20亩,当年表现出明显效果,2009年实施面积104亩,2010年示范面积达到208亩,农环站对重点技术指标进行了对照比较。二月地温比对照平均提高5.8℃;二氧化碳浓度(4月份)高达1300-2100 ppm;比对照提高3-5倍;葡萄上市平均提早5-7天;肥料使用降低40-53%;农药使用量减低50%;产量增加40-45%;葡萄落果率降低8%-10%; 二内置式生物反应堆技术在设施葡萄栽培中的应用 1、技术参数:秸秆3000~5000㎏、菌种6~10㎏、植物疫苗3~5㎏、麦麸180~300㎏、饼肥100~200㎏;葡萄种植密度为150株/亩、每亩平均产量为2000㎏。 2、种植葡萄品种:红地球、美人指、夏黑、维多利亚等。 3、工艺技术说明: ①、菌种和疫苗使用前的处理:使用当天按1千克菌种对掺15千克麦麸,13千克水,三者拌和均匀,堆积5小时开始使用。如当天使用不完,摊放于阴暗处,厚度5-8厘米,第二天继续使用,疫苗1千克对掺20千克麦麸,18千克水,处理方法同上。 ②、应用时间:每年10月至翌年1月。 ③、反应堆构建步骤: A、开沟:在葡萄园每个行间起土15㎝,宽度150㎝(距离葡萄植株50厘米),靠近树干浅,中间深,使部分毛细根露出并有断伤,开沟长度与行长相等,开挖的土按等量分放沟两边,集中开沟。 B、铺秸秆:全部开完沟后,向沟内铺放干秸秆(玉米秸、麦秸、棉柴、稻草等),一般底部铺放整秸秆(如玉米秸、棉柴等),上部放碎软秸秆(如麦秸、稻草、食用菌下脚料等)。铺完踏实后,厚度25~30cm,沟两头露出10cm秸秆茬,以便进氧气。 C、撒菌种:将处理好的菌种,按每沟所用量,均匀撒在秸秆上,并用锨轻拍一遍,使菌种与秸秆均匀接触。新棚要先撒100~150㎏饼肥于秸秆上,再撒菌种。有牛马羊兔粪便的,可先把菌种的2/3撒在秸秆上,铺施一层粪便,再将剩下的菌种撒上。 D、浇水、撒疫苗:先按每行疫苗用量,均匀撒接地面上,并与根系接触,接着铺放秸秆,待秸秆铺完成后大水浇透,水面高度达到垄高的四分之三,水量以充分湿透秸秆为宜。撒疫苗要选择在早上、傍晚或阴天时,要随撒随盖,不要长时间在太阳下曝晒,以免紫外线杀死疫苗。 E、覆土:将沟两边的土回填于秸秆上成垄,秸秆上土层厚度保持20cm,然后将土整平。 F、打孔:在垄上用打孔器(用12#钢筋,在顶端焊接一个T型把,一般长80~100cm)打三行孔,行距20~25cm,孔距20cm,孔深以穿透秸秆层为准,以进氧气促进秸秆转化。

关于有效推进我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关于有效推进我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建议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求“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加 快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支持高效肥和低残留农 药使用、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使用有机肥、推广高标准农膜 和残膜回收等试点“。加快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步伐是贯彻落实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 具体体现。农业废弃物主要是指在整个农业生产过程中被丢弃的有机类物质主要包括畜禽粪 便和农作物秸秆两大类。农业废弃物产生与农产品的生产过程相伴而生,是一种特殊形态的 农业资源,其资源化利用对于缓解农业资源不足,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 农业综合效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苏农业废弃物利用现状与特点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废弃物的种类多,总量大。据估算,2011年农作物秸秆总量为3968.95万吨,主要来源于稻谷、麦类、玉米和油料的种植。上述四种作物产生的农业废弃 物占秸秆总量的88.06%。2011年江苏省秸秆总养分含量达98.31万吨,农作物秸秆中的养分以含钾量最多,为 58.54万吨,含氮量为 33.84万吨,含磷量为 5.92万吨。2011年江苏省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为337.21万吨,作物秸秆中的氮、磷、钾养分数量占到当年化肥施用量的29.15%。 假定所有秸秆能完全实现能源化利用,江苏省2011年秸秆总量转换为能源相当于1913.03万吨标准煤,相当于同期江苏省能源消耗总量的 6.93%(2011年江苏省能源消耗总量为27588.97万吨标准煤);可转化为沼气87316.90万立方米。 江苏省2011年禽粪便总量为5402.64万吨,总营养成分含量为67.34万吨(氮含量 33.49万吨,磷含量14.19万吨,钾含量19.66万吨),占到当年化肥施用量的19.97%。 近年来,江苏省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把农业废弃物综合利 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着力推进农业废 弃物的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和工业原料化等多种形式的综合利用。 为减少乃至消除夏秋两季农作物收获季节农民禁烧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我省各级政府 除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禁烧农作物秸秆外,还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 化利用。2009—2012年三年省财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8180万元、1.9亿元、2.4亿元和3亿元,重点扶持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能源化、肥料化、基料化以及秸秆收集贮运体系建设。 在全面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畜禽粪便排放的同时,我省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加快向广 度和深度转变。 一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领域不断扩大。采取机械化还田、稻麦双套还田、覆盖还田、快 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等多种方式,扩大秸秆全量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转变畜牧饲养方 式,实施秸秆粉碎畜养工程,加快秸秆饲料化利用;利用农业废弃物作为基料的食用菌产业 蓬勃发展;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由沼气向气化、固化成型、炭化和秸秆发电发展;秸秆工 业化加工发展势头良好。 二是农村废弃物收储网点逐步增多,秸秆收储经纪人、废弃物利用企业不断涌现,废弃 物收储体系加快建设。 三是涌现一批农牧结合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典型,如兴化市联富食品有限公司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