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九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九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九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九  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专题九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2)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

2、纵观三次科技革命,你有何感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科技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等;科技又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同时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2)世界各国经济的关系: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相互依存、互相竞争。

(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积极: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间经济往来的障碍逐步减少,企业可以越来越多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世界范围内组织经济活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消极: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例如:1997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引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亚洲很多国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政局动荡。

(5)中国的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6)应对举措:2001年,为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趋势,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巩固练习】

1、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子孙后代和民族未来。近年来,中国部分地区频频发布雾霾天气黄色预警,这其实就是警示着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1)以上三则材料所处时期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什么时代?

(2)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一重大发明密切相关?这一发明又引发了交通工具的新发明,请举出二例。

(4)材料三反映的原子能的利用,为原子能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打开原子时代大门的科学家是谁?他在物理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什么?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能源利用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6)减少雾霾天气,从你我做起!请你为减少雾霾提出几条合理建议?

2、画里话外:论从史出,理性思考,全面客观评价事物。

某班进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探究活动时,搜集到如下素材,请你参与探究。

(1)观察图①中的漫画,你认为它反映的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什么现象?

(2)解读图②中的数据,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3)图③游行队伍的标语上写着“JUNK(废弃,丢弃) WTO!”,这反映了有些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一种什么态度?(4)依据图④中材料回答:中国吉利与沃尔沃在“联姻”中是如何实现互利共赢的?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认识。

图②

图①

图③

司总部。温家宝表示,沃尔沃和吉利的“联姻”在中瑞两国成为一段佳话……

这种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不仅是资本的合作,也是技术、管理和市

专题九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1、(1)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时代.(3)

(2)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应用(2分)

(3)内燃机;汽车,飞机的发明(3分)

(4)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2分)

(5)新能源的使用,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引发能源危机,威胁人类生存。(2分)

(6)少开汽车,低碳出行;禁止焚烧秸秆;开发并使用清洁能源。(2分)(至少写出两点)

2、画里话外(18分)

(1)①经济全球化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

②加速了发达国家的资本扩张,使贫富差距拉大;

③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的境地。

(上述,有类似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可,4分)

(2)信息:①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2分)

②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2分)

(3)反对(2分)

(4)进行资本合作、技术合作、管理合作、市场合作、人才交流。(4分)

(5)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也有弊,我们要趋利避弊。全球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我们要积极参与。(类似意思即可,4分)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求实 2000.12 经济理论与实践 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经济变革 徐顺梨 (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 南昌 330003) [摘 要]马克思说过:科学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现代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当今世界经济体系正发生 着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迅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本文从社会生产力系统(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结构)、社会 产业结构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三个方面分析了现代科技革命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科技革命;经济发展;生产力;产业结构;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G 303 F0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87(2000)12-0032-02[收稿日期]2000-10-27 [作者简介]徐顺梨,女,中共南昌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副教授。 科技革命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总体上看,现代科技革命正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神奇力量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特别是改变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面貌。它使社会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等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一、科学技术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综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人类的任何经济活动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即蒸汽机技术革命,不仅使人类的双手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引起了从手工工具到机械化生产的飞跃,而且使人类从农业经济社会步入到工业经济社会。从此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大生产;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即电力技术革命,出现了电动机、内燃机,用电力作为新的能源逐步取代了蒸汽动力,使人的体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解放,从而使社会的经济得到了更快速的发展。这两次技术革命的发生和发展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是无比巨大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还要大。” ① 而20世纪中叶以来所发生的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的现代科技革命,不但在内容上较之从前更为先进,而且其规模上也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只是在个别的科学理论上、个别的生产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而是在各门科学和技术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已经对现代社会生产力发生了全面的渗透和影响,使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跃迁,并最终使科学技术本身成为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力。 1、现代科技革命使生产工具系统加速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由于规模的宏大及成果物化为生产工具过程的加快,使生产工具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 我们知道,生产工具的进步程度是由制造材料、结构、动力、操纵与控制四个要素来决定的。这四个要素的革新就形成生产工具系统的革新。在现代科技革命发生以前,生产工具系统中的操纵与控制要素还未发生过革命性的变革。而这次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却使生产工具系统的操纵与控制要素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出现了数控机 床、智能型机器、超级机器人、自动控制机器体系等等。现代生产工具的操纵与控制系统正在形成以电脑为核心,由电脑控制机取代人工对生产机器进行操纵与控制,从而使劳动者从手的解放、人力的解放发展到大脑的解放。这是生产工具系统迄今为止发生的最革命性的变革。 2、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对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劳动对象无论在种类、性能与用途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其一,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经历了从陆地资源到海洋资源,再到大气层资源,并且正在向外层空间资源扩展;其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合成新的物质材料,扩大劳动对象的来源,使劳动对象更加广泛。如非晶态金属材料、高温超导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陶瓷材料、功能各异的新型玻璃材料等等。现在全世界人工合成材料已有800多万种,并且仍以每年5%的速度在增加。这意味着劳动对象已不再是生产过程的被动因素,而是变成了生产的推动者。在当代,劳动对象已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现代科技革命使劳动者自身结构发生巨大变化。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机器人和计算机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生产的自动化系统越来越完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现代劳动者正朝着与智能型工具相适应的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智能型劳动者的方向发展,大量的体力劳动者已经从传统的机器体系中解放出来。现代化生产系统,直接从事生产的,只需要人数有限的工程师、高水平技术人员、信息技术人员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这就使得劳动者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出现了劳动者高学历、高知识的趋势。据统计:在机械化初期,物化在生产中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比为9∶1,而在现代高度机械化生产中则为1∶9。从9∶1到1∶9,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在生产中的比重刚好对调了位置。 总之,现代科技革命通过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的品质及其结合方式进行改造和综合,使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生产力的诸要素当中,从而使生产力系统发生革命性变革,并使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结构达到空前优化。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科学技术自身的经济功能也得到越来越充分、越来越全面的体现。据统计: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20世纪初仅为5%-20%,到50-60年代,其比重上升为50%,80年代后则高达60%-80%。有的生产 部门,如电子工业部门则高达90%,有的甚至达到100%。 ② 2 3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复习 姓名:张霞单位: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专题解读: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生产力进步作为认识和评价历史的根本尺度,从人类文明演进的高度看历史,关注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变迁,是当前史学研究的热点,也是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的重要选点。(二)“神五”、“神六”的飞天成功及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构想,使科技革命与自主创新愈来愈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内容。 (三)在2006年高考中,全国卷Ⅱ考了“苏联工业化资金的来源”题和“10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的差异”题;江苏卷考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题;天津卷考了“两次科技革命中科学发明的区别”题。不难看出近年高考主要集中在对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和特点考查。 命题预测: 本专题是高考命题的重点部分。命题重点主要集中在三次工业革命的时代背景、主要成就、主要特点及重大影响。各种题型都有,尤其是图片、文字题经常涉及。 从专题角度看,本专题内容可同中国史联系在一起,考查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可联系现实生活考查与三次工业革命的关系以及三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等,这些极有可能成为命题的着眼点。 预测2007年高考中可能会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背景来设计题目,所以对于三次工业革命及相关内容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复习。 高考点击(近五年高考题统计):

复习目标: 1.通过专题复习,系统掌握三次科技革命的背景条件、主要成就、特点和影响;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整合能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应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能力; 3.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复习设计: 运用投影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复习容量;采用学案导学,以学生自学为主,进行分层递进教学;采用比较法推进课堂教学,展开知识的纵横迁移,帮助学生形成对三次工业革命的整体认识;精选高考典例剖析,渗透学法、解法指导。 复习时数:一课时。 复习流程设计: (一)自主温故,构建知识结构 利用《学案》,检查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指导学生从5个方面把握每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情况。 (二)知识迁移与整合 设计一:请学生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的必要性条件?又为什么会首先在英国展开?(由具体到一般) 投影表格一:“三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易考知识点 12-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选择题最可能考的13个知识点 十二.两次工业革命时期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推荐理由】2015-2019五年高考14套全国卷,本知识点共出现选择题11道,考查频率79%。【真题例证】 1.(2019全国I卷,35)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 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据所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项;抒发了浪漫情怀是浪漫主义,排除A项;遵循了写实原则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项;突出了理性思维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C项。 2.(2019全国III卷,33)33.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是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人间喜剧》属于现实主义文学,故选C项;《哈姆雷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和人的价值的尊重,排除A项;《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期特征是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自我感受,故事背景模糊不清等,排除B项;《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更强调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排除D 项。 3.(2018·全国Ⅰ卷·3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这一变化说明( )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2017年三次科技革命(含答案)

3.(2013·广东)20.1765年哈格里夫斯制造出“珍妮纺纱机”,1785年瓦特改良

. 的蒸汽机投入使用。这些成果出现在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4.(2015·广东)18世纪后半期,在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的同时,在英国正进行着一场其意义毫不逊色甚至更大的革命。“意义更大的革命”指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C.英国工业革命 D.英属北美殖民地独立 5.(2016·广东)18世纪80年代后,英国工业品产量增长迅速,积累了大量资金,工业革命持续加速.推动工业革命“持续加速”的动力是() A.畜力、水力 B.改良蒸汽机 C.石油 D.电力 6.(2010·广东东莞)詹姆士·布恩是一位生活在18世纪40~90年代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地方。詹姆士·布恩搬迁工厂是因为() A.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瓦特改良蒸汽机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7.(2010·广东东莞)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速铁路新时代。此时我们不能忘记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爱迪生 D.史蒂芬逊8.(2010·广东湛江)2010年中国吉利汽车集团正式收购了沃尔沃,那么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谁发明的?() A.瓦特 B.史蒂芬孙 C.富尔顿D.卡尔·本茨 9.(2006·揭阳)20世纪初,东京街头普遍出现电灯,你认为应该感谢()A.爱因斯坦B.爱迪生 C.牛顿 D.达尔文 10.(2008·揭阳)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有人这样描述:“它的出现,是人类智力解放的里程碑”。这里的“它”是指() A.航天技术的诞生B.电子计算机的应用C.空间技术的进步D.“多利”羊的诞生11.(2010·揭阳)于1945年在美国制成,成为人类智力解放里程碑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是() A.手机 B.克隆羊C.电子计算机 D.核电站 二、问答题: 12.(2005·揭阳)阅读下列材料: “资产阶级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选自《共产党宣言》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 (1)“不到一百年”内生产力迅速发展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1分) 答:工业革命; (2)这一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1分) 答:英国; (3)这一事件中交通工具方面的发明有哪些?(2分) 答:火车(蒸汽机车),汽船。 13.(2007·揭阳)简答题(共8分) 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历史先后发生了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请回答: (1)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列两个)?(2分)它们的动力是什么?(1分)说说这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1分) 答: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交通工具有汽船、火车等;它们的动力是蒸汽(或蒸汽机);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造成的影响是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2)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在日常生活中,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有哪些我们至今还在继续享用(列两个)?(2分) 答:我们至今还在继续享用的有:汽车、飞机、电灯、电话、摄影机、发电机、电动机、蓄电池、油印机等。 (3)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哪个国家?其核心是什么?(2分) 答:第三次科技革命起源于美国;其核心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14.(2009·揭阳)材料分析题(11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的机器引起了第一次工业生产的革命。 材料二: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特别是电力的发明,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

三次科技革命与第四次科技革命

三次科技革命与第四次科技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结束了吗?第四次科技革命是什么?这个问题,我们一般没思考过,也没研究过。但现在我们似乎有研究的必要了。因为,科技的发展,正处于饱和时期,新的科技革命正在酝酿。我们的研究,有利于为科技研究与发展、为我们的强盛,指引方向。 我们回顾一下前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是随西方殖民扩张,海外殖民市场迅速膨胀,生产要求迅速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它从当时市场广阔的棉纺织业开始的;以工人与技师的工具改革为载体,以蒸汽机发明与创制为标志,以动力为主要目的;它的完成,在生产领域,主要解决了当时的动力问题,实现了生产的机器化;也使工业生产摆脱了传统自然条件的限制。 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是自然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与新发明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的结果。它主要以电发现与电力广泛应、内燃机的发明与创制、通讯工具的创制为主要内容;仍以动力的更新为主要特征,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更便捷的动力;同时交通、通讯工具的发明,一定程度上解决生产与市场的距离,缩短了世界的距离,使世界市场统一完成。这次革命,也推动了科学研究由宏观走向微观,并深入了量子科学层次,为科学研究开拓了视野,并指明了方向。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基础上,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产生的。它以信息技术、原子能应用、航天技术、分子合成技术与生物工程为主要内容,它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同时,动力的更新

仍然是核心内容。这次革命,以微观世界的研究为核心和主要手段,进一步解决了人类的动力问题,并努力解决自动化的问题。它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面貌,同时,使世界向地球村发展,世界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世界市场向纵深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地域间的语间交流、信息交流、人与人之间交通,自由程度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基本实现,智能化生产、生活也正在兴起。 纵观前三次革命,我们不难发现,革命的核心内容离不开三个内容:一是生产的动力问题,二是生产的机器化与自动化问题,三是交流手段问题。,一切的科技研究,最都在为它们服务。其中研究的前导,都以动力的研究为核心和源泉。 当前,这三个领域研究,正处于饱和阶段。说它饱和,并不是说它不发展,而是说它的研究水平与层次暂没有新的突破,而仅在于量的发展与普及的程度。从动力来说,核能的研究与应用,基本稳定,现在研究的任务主要是其实用性能与普及推广(国家部门间与世界的国家间);从生产的自动化来看,主要是机器化的普及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自动化普及,所谓的智能化也只是自动化的复杂化;从交流通讯来看,现在的现实交通速度,也只能在声速左右(实验与军事的可以三倍音速左右),无线通讯与信息也只能停留在电波水平与网络化水平,研究的主要任务也只能是性能与普及程度方面。因此,现在科技研究,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总结与推广阶段和新的科技革命的酝酿阶段。 那么,新的科技革命是什么?第四次科技革命核心又是什么?从什么部门开始?给人类的生活面貌又会带来什么变化?我们的未来生活是什

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兼论IT革命的地位和作用 安岗 内容提要本文将科技革命放在世界经济史的长河中分析其影响世界经济的规律,在技术—经济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技术—经济—社会范式来解释这种影响的路径,并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演变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等方面详细探讨,最后还就IT革命的地位和作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作者的看法,算作本文的结论部分。 关键词科技革命世界经济 IT革命 一、科技革命的概念及阶段划分 1.科技革命的概念。科技革命是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的合称。科学革命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技术革命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上质的飞跃。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时间上往往是交错展开的,社会发展中产生技术突破的需要,人们便会利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和实践活动有能极大的推进科学的发展。二者的互动关系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日益明显,为了研究上的便利,便将两个概念合起来称为科技革命。 按照欧洲中心论者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内生地发源、发生于西方世界。这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什么是科学和技术?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和技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算什么?中国古代文明对世界文明有没有贡献? 科学是建立在事实检验基础上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按照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的观点,中国灿烂的文明中有先进的科学和技术,当然不乏具有革命性的科学和技术。中国在十六世纪以前已具有了较完备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沈括在1086年完成的《梦溪笔谈》有五分之三的篇幅记述了当时的科学成就,自然科学有数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工程学、冶金学、建筑学、生物学、农艺学、医药学等学科,人文科学有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音乐等。可见科技知识之丰富。 依附理论代表人物之一的贡得·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用大量的史实说明十五至十八世纪,中国及印度的技术和科学思想传播到了西方,并构成了西方世界兴起的重要原因。这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世界经济史和科技革命的问题。 2.科技革命的阶段划分。考虑到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在时间上的不同步,科技革命阶段的划分便以技术革命是否发生为标准,因为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科学革命的成果仍要通过技术革命来体现。以16~18世纪西方世界的兴起为界,科技革命大体上分为两个大的时期:古代农业文明的科技革命和近代以来工业文明的科技革命。后者是在前者基础上的扬弃,二者之间是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根据李约瑟的研究,公元1世纪到18世纪,至少有26大项超前约十个世纪的技术发明由中国传到西方,而同时西方传到中国的技术发明只有4大项。这足以说明近代以来的科技革命是站在古代东方先进科技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 古代科技革命由于本身零散的特点和缺乏资料,很难细分出阶段来。我国朱宁等学者在《变乱的文明》一书中提出,古代文明中有三个技术性标志:炼铁、造纸和印刷术。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古代科技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凝聚了古人的实践和智慧,并且构成了近代以来科技革命的重要基础。 近代以来科技革命按传统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第一次科技革命,又称为产业革命或工业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前后开始,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二次科技革命,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40 年代开始,以电子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二、科技革命影响世界经济的范式和规律 1.技术—经济范式(tech-economic paradigm)。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科学学专家托马斯·库恩在其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来的,本意是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演进方式。1982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G·多西将这个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之中,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1983年,C·佩雷兹(C. Perez)在发表于《未来》杂志的论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结构变迁与新技术吸收》中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1988年,技术创新经济学家弗里曼与佩雷斯在合作发表的《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又发展了这一概念,认为其重要特征是“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利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的几乎每个其它领域,即它是一个‘亚模式’”。我国学者王春法(2001)将技术—经济范式定义为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主导技术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经济生产的范围、规模和水平。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其一,以相互关联的各种技术所组成的一个或者几个主导技术群构成了不同时代经济增长的技术基础;其二,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方式、轨道和规模也随着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一国乃至世界技术—经济增长范式的更迭。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过程就是打破常规和建立新范式的过程,而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范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技术—经济范式的结构图标如下:

2018中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

中学历史中考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复习资料 专题一三次科技革命与经济全球化 18世纪后期到20世纪末,世界先后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发生 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引起了社会的革命。人类从手工工场时代走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再到“信息时代”,每一次科技创新都伴随着社会飞跃发展,从蒸汽机到电动机、内 燃机,再到电子计算机,生产和生活实践一再表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第三次科 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和政治上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加强,地球日益变 小,被成为“地球村”。 一、经济全球化的历程 1.萌芽阶段(16——18世纪)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商业资本主义殖民高潮,整体世界开始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开始形成。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近代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使 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英国在殖民扩张中,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 和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了欧洲工业、亚非拉原料的国际分工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 场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一次高潮。(可联系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理解) 2.形成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联系《马关条约》理解),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潮流(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出 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 3.制度化阶段(二战后——90年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欧洲走向联合,亚洲新兴国家兴起, 第三次经济全球化高潮逐渐出现,把全球化推进到制度化阶段。区域性国际组织、世界贸 易组织起重要作用。 (1)出现的原因:由于高科技发展迅猛,信息化、知识化速度加快,使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席卷全球,跨国公司的推动等原因。 (2)具体表现:出现了世界贸易组织、欧洲联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 突出表现:国际贸易大幅增长,国际巨额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出现。

中考历史压轴题专题练习三次科技革命强化冲刺卷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压轴题专题练习三次科技革命强化冲刺卷新人教版 三次科技革命强化冲刺卷 一、选择题 1.人工智能的兴起是这个时代势不可挡的趋势,它的迅速发展利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A. 原子能技术 B. 航天技术 C. 生物工程技术 D. 计算机网络技术 【答案】D 2.“科技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以下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 B. 电子计算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发明 C.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 D. 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答案】B 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作为新能源登上历史舞台的是() A. 电力 B. 水力 C. 蒸汽机 D. 核能 【答案】A 4.导致汽车和飞机试制成功的重要发明是() A. 有轨电车研制 B. 内燃机发明 C. 有线电报的发明 D. 可用的发电机 【答案】B 5.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多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

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关于三次工业革命说法正确的是() A. “机械化”是指世界范围内机器广泛应用 B. “规模化”是指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C. “个性化”是指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D. 三次工业革命都依赖新能源开发和利用 【答案】B 6.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他对美国与人类文明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A. 改良蒸汽机 B. 发明碳丝灯泡 C. 发明汽车 D. 制成飞机 【答案】B 7.某论文把“巴拿巴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论据。可见该论文的题目是 A. 美国经济的崛起 B. 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展 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D. 英国“世界工厂.的确立 【答案】C 8.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生活的质量。下列发明创造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A. 美国瓦特改良蒸汽机 B. 美国史蒂芬孙火车 C. 德国卡尔·本茨三轮汽车 D. 英国贝尔有线电话 【答案】C 9.科技的进步,不断为人类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同时也不断催生新的职业。以下按照出现的职业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 火车司机——汽车司机——计算机工程师 B. 汽车司机——铁路工人——计算机工程师

0jt%zrye2010年中考历史三次科技革命与世博会专题复习

①我们II打〈败〉了敌人。 ②我们II〔把敌人〕打〈败〉了 三次科技革命与世博会专题 第一次科技革命 (工业革命或产业革 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电力 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新 的科技革命) 理论基础牛顿的力学法拉第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政治前提—资产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1、政治保障-资本主义发 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展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 立;立;本主义发展; 2、资本一海外贸易、2、生产技术-自然科学2、先决条件-相对论等科 背景条件奴隶贸易和殖民掠的突破性进展;学理论的迅速发展并取得 (出现原因夺;3、资金一资本的积累和重大突破; 分析)3、技术—工场手工对殖民地的掠夺;3、社会保证-科学技术的 业积累丰富生产技术4、市场一世界市场的出社会化; 知识;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4、推动力—社会需要(二 4、市场—先后打败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战中的军事需求、战后军备 西、荷、法,国外市对商品的需求。竞争和发展经济的要求)。 场不断扩大。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 兴起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国、苏联、日本、欧等 珍妮机的发明(开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原子能、航天技术、计算机、 主要标志始)、蒸汽机的广泛应应用生物工程等的应用 用(主要) 实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气化到自动化、智能化 动 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原子能时代、知 时代特征(纺织时代、钢铁时识经济时代、电子时代、太 代)空时代 重大发明 《成果》 珍妮机、蒸汽机、汽 船?火车 内燃机、汽车、飞机、 电话?电报 计算机、(核心技术)于宙 飞船、航天飞机、人造卫星、 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 '动力水力、蒸汽机电动机、内燃机核动力 能源 煤炭、水电力、石油原子能、核能、太阳能、风 能等 机器制造业、火车制电力工业、石油化学工计算机工业、核工业、航空 新型工业部造业、轮船制造业、、业电器制造业、汽车航天工、业牛物工程、业激 门交通运输业、金属冶制造业、飞机制造业等光业、海洋开发、信息工业 炼业等等 交通工具汽船(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

三次工业革命知识梳理

两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及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 1690 —法国—活塞 1705 —英国—纽可门—大气活塞式蒸汽机 1733 —英国—凯伊—飞梭 1765 —英国—哈格里夫斯—手摇纺纱车(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 —英国—阿克莱特—水力纺纱车 1769 —英国—瓦特—单动式蒸汽机 1771 —阿克莱特在德比设立第一座水力纺纱厂—近代机器大工业诞生 1779 —英国—克隆普顿—骡机 1782 —英国—瓦特—联动式蒸汽机(万能蒸汽机) 1785 —英国—卡特莱特—水力织布机 1794 —英国—莫兹利—移动刀架 1797 —车床—刀具制作实现机械化 1798 —美国—使用通用部件制造滑膛枪—推动美国机床工业的诞生和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19世纪初(1800---)—刨床、磨床、汽锤—机械加工制造业诞生了,近代工业生产体系最终确立;1803 —美国–-富尔顿—汽船;1807 —“克莱蒙特”号在美国试行(蒸气轮船) 1814 —英国—史蒂芬孙—蒸气机车,昭示着铁路时代的到来 1825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的禁令 1831 —英国—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 1837 —美国—莫尔斯—有线电报(电信) 1838 —俄国—雅可比—电动机 19世纪中期(1850—):日本“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殖民地、中国的“门户开放”—世界市场形成1851 —横跨英吉利海峡电缆——第一条海底通信电缆 总结: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厂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国家。 为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以英国为首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抢占商品市场,强占原料产地,倾销工业品,将亚、非、拉广大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而清政府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且程度进一步加深。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造成中国长期贫困落后。 中国人民英勇抗争 两次鸦片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 中国新思想萌发 魏源、林则徐等开明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中国近代化起步

三次科技革命专题练习

三次科技革命 1、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利用GPS 定位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行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它运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①原子能技术 ②航天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 ④计算机网络技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下列欧洲国家电力技术发展走在最前面的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德国 /3、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A .蒸汽时代 B .电气时代 C .工业时代 D .信息时代 4.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 .瓦特 B .爱迪生 C .法拉第 D .卡尔·本茨 5.题25图是小米手机的零部件世界采购图。此图反映出( ) A .中国的零部件质量最好 B .世界各地科技水平一致 C .世界各地经济联系紧密 D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建立 6.下面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飞机试飞成功,人类实现了飞天梦想 B .人类 进入信息时代 C .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克隆技术 D .它具 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 7.科技发明促进了社会进步,也催生了许多新兴的职业。下列职业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的是( )D A .火车司机 B .轮船司机 C .飞行员 D .网络工程师 8.右边图示反映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 ) A .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不断加快 B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与结合 C .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发展最活跃的因素 9.“科技是把双刃剑”,科技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给人 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祸害。下列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带来消极影响的是( ) A .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了核泄漏 B .美国通过网络大量窃取中国经济和军事信息 C .北约使用精确制导导弹在阿富汗造成平民伤亡 D .中国多地因大量使用煤炭而使空气污染加剧 10.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由此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珍妮机的动力是 A .水力 B .畜力 C .蒸汽 D .人力 11.18世纪末,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态度多以侮辱和谩骂取代以前的尊重和颂扬,这是因为英国在这一时期 A. 与中国签定了《南京条约》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三次科技革命试题

“三次科技革命”复习题 一.选择题部分 1.第一届世博会于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展会期间可能出现在的先进交通工具是: 2.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海外殖民战争 B .工业化及城市化 C .资产阶级革命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3.如今汽车已逐渐走进中国寻常百姓家。追根溯源,这得益于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中诞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由此开始大批量生产汽车。为汽车的发明作出突出贡献,被称为“汽车之父”的是: A .卡尔·本茨 B .亨利·福特 C .莱特兄弟 D .法拉第 4.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其中属于右图中人物的创造是: A .改良蒸汽机 B .研制汽车 C .发明白炽灯 D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5.1820年7月18日,美国商人乔治·麦卡尔前往英国洽谈一笔业务,下列行为他能够做到的是: A .出发前他给客户发了一份电报 B .他预定了去英国的船票 C .因时间关系,他后来改乘飞机 D .他给客户送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6.1945年8月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听到消息后说:“人类打开了潘多拉这个魔匣”。那么,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A .牛顿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B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 .网络信息技术 7.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向世界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交融,它所应用的现代科技核心成果是: A .航天技术 B .生物工程技术 C .电子计算机技术 D .电灯照明技术 8.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以上史实说明: A .战争客观上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B .科技革命是战争的导火索 C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D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9.第三次科技革命似惊雷闪电迅速席卷整个世界,其影响之大是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可比拟 A B C D

三次科技革命练习题有答案

三次科技革命练习题有答案 [2012bull;雅安]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由此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珍妮机的动力是 A.水力 B.畜力 C.蒸汽 D.人力 [2012bull;南京]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引发这场革命的发明是 A.珍妮机 B.火车机车 C.发电机 D.内燃机 [2012bull;滨州]“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场革命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英国宪章运动 D.英国工业革命 [2012bull;潜江、仙桃、天门、江汉油田]18世纪末,随着英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态度多以侮辱和谩骂取代以前的尊重和颂扬,这是因为英国在这一时期 A. 与中国签定了《南京条约》 B. 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 C.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正在进行工业革命 [2012bull;佛山]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指出:“这一革命性的、纯属英国本土的特征,是煤的应用越来越广,烧煤成为英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烧煤经济”在英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煤的储存丰富 B.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C.采掘技术提高 D.煤的出口量激增 [2012bull;成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对各行业机器大生产起了重要推动作用的创造发明是 A.珍妮纺纱机 B.改良蒸汽机 C.火车机车 D.内燃机 [2012bull;白银]1776-1780年间,英国棉纺织品出口每年为670万英镑,1797-1800年则增加到4143万英镑;煤产量1770年为260万吨,1790年增至760万吨,1836年又增至3000万吨。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 D.电力的广泛应用 [2012bull;四川内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②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③欧洲工人队伍的壮大④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的发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三次科技革命的三个时代及标志

考点:三次科技革命的三个时代及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第三次科技革命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信息时代 例题1从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后又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核心是() A.原子能技术 B.航天技术 C.生物工程技术 D.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答案:D 解析:“信息时代”的核心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答案D。 例题2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工业时代 D.信息时代 答案:D 解析:互联网的出现是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答案D。 1.蒸汽机的改进,使人类第一次完成了在生产劳动中以“热”力代替人的体力的革命性飞跃,开创了崭新的() A.蒸汽时代 B.钢铁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2.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3.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了() A.蒸汽时代 B.钢铁时代 C.电气时代 D.信息时代 4.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是() A.蒸汽机的应用 B.原子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1.A解析:蒸汽机的改进出现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答案A。 2.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广泛运用,成为时代的标志,答案A。 3.D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答案D。 4.D解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产生和发展,并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时代,答案D。

中国与三次科技革命

中国与三次科技革命 一、三次科技革命知识梳理 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20世纪 四五十年代至今 2、理论基础:牛顿力学;法拉第电磁学;爱因斯坦相对论 3、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4、标志:蒸汽机广泛应用;电力广泛应用;计算机广泛应用(核心)、原子 能、生物技术、航天工程 5、成果:略 6、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金属冶炼;电力、化工、汽车制造;电子工业、 核工业、航天工业、信息产业 7、对生产方式的影响: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 8、特点:见下 9、影响:见下 二、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1、第一次:①首先从英国开始,后来扩展到美法等国。

②首先从轻工业开始,后来扩大到重工业。 ③重大发明大多来自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和技师,科技含量不高。 2、第二次:①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②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有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日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第三次:①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物质财富的 过程。 ②科学技术的各领域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 的革命。 ③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中最活跃因素。 三、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第一次: ①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②生产关系: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 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③国际格局: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 “世界霸主”。 (其它影响: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环境污染 和交通堵塞等状况出现。) (2、第二次: ①生产力: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②生产关系: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开始向 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③国际格局:东西方差距加大,联系更加密切;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尖锐,形成两大对立集团,最终 导致一战爆发。 3、第三次: ①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 ②生产关系: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③国际格局: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四、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

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摘要: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经济社会发展十分迅速,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面临了各种的挑战,所以在这种环境下科技革命形成了正反两个方面效应。就像计算机的发明,它不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商机,创造了丰厚的财富,而且应运而生出现了计算机病毒、计算机信息安全泄露、计算机沉迷等负面效应;也像生物工程的发现,它不仅为人类解决了生理上的各色疾病,提高了粮食的产量,也带来了各种转基因的蔬菜水果、克隆人的形成、生物病毒等,给人们带来各种困扰。所以,本文就主要讨论了在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下,科技革命后,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来进一步探讨这把“双刃剑”。关键字:科技革命,经济社会,双刃剑 引言: 在经历了三次的科技革命后,经济社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不但对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产生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 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随着科学实验手段不断进步,科研探索领域也不断开阔。以往的技术革命,科学和技术是相对分离的,这就造成研究成果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导致生产过程的深刻变化,或者是在技术革新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才能有科学理论的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科学、技术、生产形成了统一的革命过程。在自然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的,而重大的技术革命的成果,又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自然科学的理论,二者相辅相成。 就在这种科技革命下,科技革命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尤为重要。对经济社会不但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也依旧不忽视其负面的影响,下面主要就这把双刃剑好好谈谈。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信息技术革命的核心成果是电子计算机发明和互联网通信技术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应用,彻底改变了传统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生产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将计算机用于生产管理,使管理人员从烦琐的事物中解放出来,将主要精力用于企业决策和开发性工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推动了生产力发展。通信技术特别是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是大批量数据传输成为可能。光纤通讯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信息高速公路,真正实现了人类“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人们可以及时查阅遍及世界的最新资料,使世界“缩小”。网络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开发人智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网络娱乐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使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但是,当人们早已习惯了用电子计算机写文章和完成复杂计算,通过互联网聊天、打游戏和发电子邮件时,却发现自己握笔写字和动脑计算的本领退化,与人面对面交谈的语言沟通能力和从事户外集体活动能力下降。大量青少年迷恋网络不能自拔,一些青少年出现自闭症和电脑综合症,这些现象难道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深思吗?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但绝不能成为我们人类本能退化丧失的理由。 还有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生物工程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是生物工程再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好处的时候,也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效应。 生物工程技术一般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五个方面,其中以基因工程技术应用成就最大。1983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例含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生物,标志着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基因工程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遗传育种只能利用生物雌雄个体交配的有性杂交格局,打破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的物种界限,使不同物种之间的结合成为可能。应用转基因技术将有特殊经济价值的基因引入动植物体内,对家畜、家禽及农作物进行品种改良,从而获得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将烟草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植株培育出抗病毒马铃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