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选择使用与表述论据

如何选择使用与表述论据

如何选择使用与表述论据
如何选择使用与表述论据

如何使用与表述论据

写作目标

1发掘现有生活积累,多角度理解材料的意义

2、学会一材多用,提高灵活使用论据的能力

技法指津

论据选好了,就得考虑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它。使用时,一定要表述得法,否则,会影响事实论据的论证效果。那么,表述论据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要简,即语言简洁。用简明的语言,作必要的交代,尤其叙述事例时要概括,要着力突出论点或分论点所需要的侧面,不宜有过多生动细腻的叙述或描写,否者会模糊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使之变成记叙文。

第二,要明,即清楚明了。要恰当地切合论点,选择适合的角度,凡是和中心有密切关系的内容,一定要叙述具体,交代完整,但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或使论据游离于论点之外,造成事实论据和论点油水分离。

第三,要议,即边叙边议或寓议于叙。叙述中突出与论点吻合的某一个侧面之后,还要善于分析和发掘。事实论据和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还是间接的联系只有把事实论据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发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真正发生内在联系,直接证明论点。

事实上,中学生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该简时长篇大论,冲淡文体,不该简时却一带而过,缺乏对事例进行有效地分析,致使文章形成观点加事例的格局,使事实论据中包含的典型意义不能发挥其论证论点的作用。

使用并表述论据,有哪些适用的方法呢?

1、学用评述法

有的同学在使用事实论据时,喜欢不厌其烦地完整叙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其实,这正犯了议论文之大忌。议论文以议论、说理为主。那么如何将叙事与说理有机地统一起来?办法就是在引述论据时运用评述的方法。

例文展示:让纪念闪耀理性光芒

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就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者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德意志民族向世界展示了理性的力量,也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但纪念一旦脱离理性的制约,它就会变成不可控制的魔鬼。日本在60年前那幕惨剧中同样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亚洲地区的主要刽子手,日本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往者已矣,大和民族的纪念却是如此这般:右翼势力大肆鼓吹

“中国威胁论”,还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更有首相一年一度的靖国神社“拜鬼”……日本这种偏离理性范畴的“纪念”活动,自然得到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

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巨大的代价才取得胜利,中国人民自然无法容忍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于是各地都掀起了声势壮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在少数激进分子的鼓动下出现了打砸抢日货商店的不理智举动。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但纪念并不是感情的挥霍,非理性举动无益于解决问题。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但同时并不关闭中日会晤的大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无疑就是对过去痛苦最理性,也是最深刻的祭奠。

人不能忘本,“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而高贵的心灵在铭记苦难,咀嚼苦难过后,方能理智地纪念苦难。当纪念的洪波涌动时,勿忘用理性的“闸门”控制情感。

点评:文章择用了三个事实论据,都是边叙边评,述中有评,以评带述,使论据与论点充分地糅合到一起。比如,在引用中国抗日战争的事实时,作者先引述议论:“中国在抗日战中……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议和纪念活动。”然后非常简洁地引出事实:“但近来这些纪念活动……的不理智举动。”接着又“评”:群众爱国的赤子之心可以理解……无益于解决问题。段末又来一个先述后评:“我国领导人多次表达出严正立场……也是最深刻的祭奠。”就这样,作者将述与评有机地结合,充分显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本质联系。

2、择其一端,舍弃其余

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它并非事先就为我们写议论文而准备的,特便是一些复杂的事实论据,涉及人、事、物等多方面,内容丰富,含意深广,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做不同的理解,可以证明不同的观点,那么,要如何使“这个论据”能有效、准确地论证“当前论点”呢?方法是择其一端,舍弃其余。即精心选择论据中与论点最具本质联系的“那一端”,那个侧面,然后就从“那一端”“那个侧面”来引出事例,而其余内容舍弃不用。

伟大导师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在数十年的时间内写完了经济学的扛鼎之作——《资本论》。每天清晨马克思都早早地到大英博物馆图书馆门前等候开门。在近十年时间里几乎读遍了图书馆所有的经济学参考书。伦敦冬天阴冷,马克思一边读书,一边抖动身子来抵御寒冷,久而久之,水门汀下磨出了“马克思脚印”。为了节省时间,他有时连午饭都不吃。长期的坚持,终于才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

这个例子从不同角度看至少有以下几个论点是可以证明的:①;②③珍惜时间是事业上前进的关键;④不断的积累是辉煌大厦的基石。

如果想用它证明上述某论点时,就可以在材料中有关这方面的叙述上多下些功夫,多扩张一点。譬如文章要论述时间的重要,那末就可以在马克思一早就等图书馆开门,有时连午饭都不吃这方面多叙述一点;譬如要证明不断积累对事业上的作用时,我们就可以在马克思近十年时间里几乎读遍了图书馆所有的经济学参考书,做了大量的卡片这一点上多叙述一点,等等。

再如,用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来写关于“自信”话题的作文,就在叙述分析材料时,就必须突出詹天佑是如何自信;要用它来写关于“不崇洋”方面的作文,

在叙述和分析材料是,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是如何在外国人的嘲笑中修筑来的,如要用来写“聪明”的话题的作文,就在叙述和分析材料时,就必须突出京张铁路的创新设计。

可见,平时使用论据是,详略取舍,合理剪裁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取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找准材料与论点的吻合点;

二、要通过合理想象和合理扩充来强化和突出这个吻合点,从而有力证明论点。

三、对材料中无关紧要的内容要大胆舍弃,仅择取与论点吻合的“那一端”;

四、可以采取详果略因或详因略果的方法来完成。

这里,将以“谈‘伯乐’精神”为题,结合下面的病文对这个问题加以说明。

论点:奖掖后来者,正当新时代的伯乐。

材料: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原来家里很穷,年过三十还在一个小学里替别人代课。他很爱画画,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卖。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徐悲鸿高度地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他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病例呈现: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是对人才被埋没的感叹。一匹千里马,无缘驰骋疆场建功立业,一个人才被无端埋设,能不令人惋惜吗?所以当代领导者应该学做伯乐争做伯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多发现人才多举荐人才。

著名画家傅抱石先生,原来家里很穷,年过三十还在一个小学里替别人代课。他很爱画画,由于生活所迫,他常常拿自己的作品到街上去卖。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徐悲鸿高度地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他终于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如果没有徐悲鸿这个伯乐哪有傅抱石这只千里马驰骋于中国当代画坛。

病因:照抄材料,没有根据证明论点的需要“择其一端,舍弃其余”

取舍思路:找准徐悲鸿发现人才这个吻合点,进行扩充,对无关内容要略述概述升格文段:

(第一段略)

著名画家傅抱石因穷困不得不卖画为生。有一次,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画被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发现了,就像伯乐发现了千里马一样,徐悲鸿眼睛一亮拍案惊呼,高度地评价了傅抱石的绘画技巧。后来,徐悲鸿冒雨拜访了他,并且为他申请了留学经费,送他去日本留学深造,这只千里马终于找到了纵横驰骋的疆场,找到了建功立业大好时机。成为享誉中外的画家。

(第三段略)

3、多想发掘,一材多用

(1)选好使用角度

一则材料希望运用到什么话题中,要根据话题或论题迅速找到材料与文题的内在联系,生发出论点的契合点,并在行文中对这个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有意识地使之向论点靠拢,以达到自己写作的目的。

(2)用好使用论据的方法

①把已知材料往话题或论点、主旨上“拉一拉”,“靠一靠”(但不是强拉!)

有些论据看似与题目或论题无关,但经过巧妙的艺术处理,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为我所用。请看下面一则材料

材料:唐太宗食蝗虫

原文: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为灾。

文段一:《贞观政要》中有记载,唐太宗视察庄稼的长势,却看到蝗虫带来的灾害。宗遂向上苍乞求,希望将百姓面临的灾难转移到自己身上,要用自己的生命安全换取百姓的安居乐业。(叙例)太宗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心铭记着百姓的哀乐。在这种“忘记和铭记”之间,唐朝日益兴盛,太宗终成一代名君。(议例)《忘记与铭记》

文段二:《贞观政要》中记载,唐太宗视察农田时,见蝗虫蚀苗,不顾自身安全吞食蝗虫让其蚀己心而不危害百姓。(叙例)太宗的祷告和希冀令人感动。岁乃民之根本,民乃国之根本,唐太宗舍一己之“安”,求万家之“安”,可敬可佩。农业乃国之根本,安泰之源泉,抓住了根本,方有社稷之安稳,方可享百年之盛世、万代之容光。“贞观之治”,得民心者得天下(议例)《“说‘安’”》

文段三:《贞观政要》中记载:“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遂吞之。”(叙例)李世民乃是一代封建君王,肯于吞食蝗虫确是出人意料,似乎令人不可思议。但这看似出人意料的举动细细想来却又在情理之中。作为一国之君,李世民不但非常清楚粮食与百姓、人民与国家的密切联系,更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而这样贤明的君主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更在情理之中。只此一事便可看出,大唐之兴亦实属必然。(议例)《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②挖掘材料深度或稍微调整角度

第一:由现象到本质;

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意蕴总是深远的,通过由表及里的开掘能获得全新的角度。

第二:由普遍到独特;即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察和思索客观事物,见人所未见,获得新的意蕴。它打破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不拘于一孔之见,或一隅所感,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从新的侧面切入,使立意别具一格。有时反弹琵琶,反求其意,别出心裁。

第三:由结果到原因;

作业

1、把上次的关于“品“这个话题材料的作文写完整,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论据,并且运用到本次作文中。

2、请写出此次作文对你最大的启示(成功或失败的一点)。(50字以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