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通过对乌梅丸的分析讨论五行学说在中医方剂学中的作用.

通过对乌梅丸的分析讨论五行学说在中医方剂学中的作用.

通过对乌梅丸的分析讨论五行学说在中医方剂学中的作用.
通过对乌梅丸的分析讨论五行学说在中医方剂学中的作用.

医学信息

·2212·

No.05

2011

MEDICALINFORMATION

中西医汇讲

2]张红燕.38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诊断和治疗[J].中国中医药咨讯,热、肝经湿热、肝胆火炽、风湿夹热等,在临床治疗上,需仔细辨证治疗[5]。[2010,02(17):56-59.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将46名患者分为风湿夹热型、虚火上炎型、肝胆火炽或

3]王正芹.中西医结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46例[J].医学信息,2010,8:肝经风热四种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中药治疗,同时辅以西医[肝经湿热、

;4629,63%,97.8%,269-670.治疗例患者治愈例占总有效率达与西医对照组对,、,[4]李巧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44例临床观察[D].2005比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提升同时复发率也显著下降。

2005:241-243.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值得推广应用。国际中西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5]史炜,万明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34例[J].中国民间参考文献

2002,10(12):67-69.疗法,[1]何守志.临床眼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

通过对乌梅丸的分析讨论五行学说在中医方剂学中的作用

后立新

石屏仁和医院,云南

*

石屏662200

【摘要】《黄帝内经》、《伤寒卒病论》、《临证指南医案》通过分析乌梅丸的组方原理,论述五行学说在等中医经典著作中对方剂学的指导作用,进一步强

。调五行学说在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乌梅丸;五行学说;方剂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5.631文章编号:1006-1959(2011)-05-2212-02《伤寒论》,“厥阴之为病,乌梅丸来源于本为厥阴主证之主方消渴,气上撞

。厥阴主证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乌梅丸主之”

中有肝风内动,横犯脾胃之机,证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脾肾虚寒,土不培木,加之水不涵木,导致肝经血虚,化火上炎,而肝经发病又会木郁克

致使土不制水,如此相互影响而形成虚实并见、上热下寒之证。名为厥土,

阴主证,实属三阴同病,唯以厥阴风木为主而已。仲景以乌梅丸化裁治之,其意异常深远,包含了全部中医五行学说的原理。

方中以乌梅酸敛补肝,助厥阴春木之气为君药。乌梅味酸入肝,梅得先春之气,主生阳而杀阴类;臣以当归、桂枝辛甘性温以养血补肝,疏木达郁,其中当归启少阴之血液,以资肝脏所藏之荣;桂枝制风木,疏肝郁;佐使人参、干姜、附子、蜀椒、细辛温补肾阳,暖脾和中。其中干姜佐人参,补中焦而止呕;细辛发少阳之初阳,以助厥阴之化;更反佐黄连、黄柏味苦性寒以清上热;黄连配蜀椒,助心火以杀蛔,益子气也;附子配黄柏,资肾气以回厥,助母气也。阴阳和而厥逆回,风邪散而气血足。诸药合用,三阴并治,以泄木安土之法,治木之病。真正做到了使肾水暖、脾土和、肝木达。

《黄帝内经》其实早在中,古人已将五行学说成熟地应用于方剂学,配伍

的基本原则如下:①病有表里盛衰,方有大小奇偶;②选药有主次轻重,方制有君臣佐使。

《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宜缓,补下治下制宜急,急则气味

。指出了心肺同居上焦,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心属火主血,肺属金主气,气血以通为用,故治上焦之病,无论扶正还是祛邪,当随心火肺金之性,补宜通补,使补而不碍通,泻以轻泻,使散邪而不伤正,在组方配伍时用药宜轻宜缓,当选气薄味薄之类;肝肾同居下焦,肝属木藏血,肾属水藏精,精血为人体生命之本,肾中水火为人体阴阳之根,皆以固藏为和,故治下焦之病,无论扶正还是袪邪,当随肝肾之性,补以守补,使精血充沛,元阴元阳固藏而不泄,泻宜急泻,使邪速去而正不伤,在组方配伍时用药宜重宜急,

。,《黄帝内经》当选气厚味厚之属乌梅丸中用药大热大寒大辛大苦,正是这“,”。种理论补下治下制宜急急则气味厚指导下的运用《伤寒论》:“夫肝之病,在中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经曰:虚虚实实,补

”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藏准此。乌梅丸中,虽药仅仅十味而备酸苦辛甘,但重心未离治肝与安中。方中①补用酸,重用乌梅之酸,以酸属木味入肝,且酸属阴味而与风属阳邪相对,酸性收敛而与风性疏散相反。故以乌梅为君而名方,即是敛肝风之意。②助用焦苦,以黄连、干姜之类辛开苦降相伍,可升降脾

胃、谓和中焦;③益用甘味之药以调之,以人参、当归之类,可补虚安中。总体构成,一泄风木之有余,一安中土之不足。风木得静,则中土

:“见肝之自安;脾胃得和,则扶土抑木。源流并治、其病易除。因此,仲景曰,“补(体制用而)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不可)惟治肝也”用药则当。用酸助用焦苦(以泄用而益体)、益用甘味之药(扶土抑木而)调之”

《临证指南医案》在中,叶天士曾创造性地将乌梅丸运用于木土不和的

各类病症中。根据现存医案的有限统计来看,其以乌梅丸进退治疗的41例

病案中,属于木土不和者竟占15例以上,其中木乘土位者9例、土伤木乘者3例、呕吐者2例、湿热久痢者1例……。并在这些病案的讨论中,一再强调“肝风犯胃”、“致动肝木,:“邪陷……伤及厥阴,乘其中土”之理;指示症见

”,“消渴、……全是肝胃受饥不能食,腹病,全是肝病呕逆、自利,气上撞心,,“肝病犯胃,;故于治法,“制木安病”且为呕逆腹痛,乃定例也”称乌梅丸为”、“泄肝和胃””,“酸以制肝,土之法,用药“以苦降辛宣酸泄之治甘以安”、“或寒热互用”,“风木得和,。肝主风木,胃共使脾胃可安”脾胃属土,木

,“土得木而达之”,“木能疏土而脾滞以行”能克土,故生理上此是克以制

,“风木一动,用;而病理上,则因肝性刚强而易亢、脾性柔弱而易衰必乘脾

”(《临证指南医案》)。胃

《黄帝内经》《伤寒论》《临证指南医案》从等经典著作中我们总结了中五行学说对方剂学的指导作用:1.据五行特性配伍用药

此种配伍用药规律,主要是根据人体五脏六腑所属五行各自的特性,以配伍相适应的方剂药物。如肝木以温柔为体,曲直为性,所以我们常常用木郁达之之四逆散来治疗。心火以明热为体,炎上为性所以我们以大黄泻心汤等直折其火。又如肺金以强冷为体,从革为性,有沉降、肃杀、收敛等特性,故在方剂中多配伍肃降、收敛之品,如白虎汤。脾土以敦阜为体,稼穑为性,故用六君汤调之养之。肾水以寒虚为体,润下为性,故用金匮肾气丸温而补之。

2.据五行属性归类配伍用药

此种方剂的配伍规律,亦主要是指导脏腑用药。五行学说根据药物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人体脏腑的相互关联,将药物分为木、火、土、金、

“五色”;以气味辨,水五大类一方面,以颜色分,有青、赤、黄、白、黑则有酸、

“五味”;以药性辨,“五性”。药物的五苦、甘、辛、咸则有寒、热、温、凉、平、、,色五味五性与五脏的关系是以天然色味为基础以其不同性能与归经为依据,按照五行归属来确定的。如乌梅丸中乌梅味酸入肝经以敛肝补肝;磁朱丸中朱砂色赤入心经以镇心安神;白虎汤中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三黄汤中黄连味苦以泻心火;补中益气汤中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六味地黄丸中生地色黑味咸入肾经以滋养肾阴等。3.据五行相生规律配伍用药

此种配伍用药规律,主要是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法,并按其治法配伍

《证治准绳》用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制定的治法与方药:①益木助火法:如用于治心血不足,惊悸怔忡,不寐健忘的养心汤中用当归、白芍、熟地等养肝阴的药,即是据补肝即所养心之理。②益火补土法:恩师吴生元常于补脾土之香砂六君汤中加公丁肉桂或附片即是此理。③培土生金法:如泻白散(《小儿药证直诀》)用甘草、;《和剂局方》粳米补脾以扶肺气的参苓白术散,以四君加山药、扁豆、莲肉、苡仁培补脾土,配以砂仁调气行滞,以桔梗载诸药上行,使脾土健旺,水谷精气得以上养肺金。④金水相生法:肺金受损则要影响肾水之源,故在劳瘵症中,不但肺阴不足,且肾阴也亏损,治以百合固

(《慎斋遗书》)重用百合、金汤生地黄、熟地黄滋养肺肾,金水并调。⑤滋水*

作者简介:后立新,男,生于1973年2月,云南石屏人,中西医结合主治医,主要研究心脑血管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现任石屏仁和医院院长、中西医

结合科主任。

医学信息

中西医汇讲

MEDICALINFORMATION

No.05

2011

·2213·

(《续名医类案》)以生地黄、涵木法:用一贯煎枸杞子等滋补肾水而涵养肝木;或用滋肾阴之六味地黄丸则效显,此即为滋水涵木之理……。4.据五行相克规律配伍用药

此种配伍用药规律,主要是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法,并按其治法而配。():(伍用药①抑木扶土疏肝健脾法如痛泻要方刘草窗方)以白术补脾扶

(《重订严氏济生白芍柔肝抑木。②培土制水(敦土利水)法:如实脾散土、)用茯苓、(《丹溪心法》)主用方》白术健脾利水。③佐金平木法:如左金丸(《丹溪心法》),以制肝木。④清金制木法:则有咳血方黄连清心火保肺金,用青黛、栀子清肝,并以瓜萎仁、海蛤粉清润肺金以平肝木。⑤泻南补北(泻(《伤寒论》)以黄连等清心火,火补水)法:如黄连阿胶汤阿胶、鸡子黄补肾水,以洽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之心肾不交证。⑥壮水制火还常用知柏地黄丸

泻白散等……。等治疗法则与方剂。⑦泻火清金法:方用泻心汤,

总之,遣药组方的目的是运用药物的阴阳五行之偏性来调整人体脏腑阴阳五行的偏胜偏衰,从而使人体整体功能趋于平衡协调,使人的身体和精神达

“和”-即健康的境界。中医方剂治疗疾病的关键就在于围绕五行学说的理到

论精华,热者寒之,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使药病相得,人体安康。参考文献[1]ISBN:978-7-5080-4394-4中华中医药学会.医经卷.北京:华夏出

2007:10.版社,

[2]ISBN:978-7-5080-4242-8中华中医药学会.伤寒卷.北京:华夏出2007.6.版社,

[3]ISBN:978-7-5080-4600-6中华中医药学会.金匮卷.北京:华夏出2008.4.版社,

[4]ISBN:7-117-07615-1/R.7616.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人民卫生出2006.6.版社,

[5]ISBN:9-62854-782-8/R.1.高中祖.儒家思想对中医基础理论构建2004.1.的重大影响.国际统一出版社,

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思路

连云港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江苏

【摘要】中药的炮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不同的要求对药物进行加工,现在中药炮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中药炮制的现状是文献研究重

视不够,炮制原理的研究需进一步加强,中药炮制的质量标准尚不完善。针对中药炮制的问题,加强文献的研究,继续探索炮制原理,完善饮片质量标准,炮制工艺的现代化等发展思路是中药炮制发展的未来。

【关键字】中药炮制;研究现状;发展思路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1.05.632文章编号:1006-1959(2011)-05-2213-01中药炮制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依照辨证论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特性、质地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药物加工技术,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中药经炮制对药物的主要作用有增效、减毒、纠性、纠味、保质、除杂、便于贮存等,使药物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

,,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中药材在使用前必须根据病情和实际需

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处理。中药炮制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药饮片的疗效,而饮片的优劣也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的治疗效果。近年来中

炮制化学、炮制药理等方面有很大提高,本文旨在药炮制研究在方法工艺、

探讨中药炮制研究的现状和发展思路。1.中药炮制的现状

1.1中药炮制文献的研究。文献研究是研究最基本的途径,现代炮制方法来源于古代,其经验丰富,文献浩繁,研究时应加以分析和整理,可以避

还应辨证的看待,不应一味的免走弯路。在对文献研究有足够重视的同时,

全盘照搬。对药物的炮制历史沿革进行整理,并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搞清古人炮制用药的原始意图和历代用药的主体,方可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见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进传统力法,为现代炮制研究提供线索和理论。

1.2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即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和这些改变所产

,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做出一定的科学评价[1]。现在主要是利用

中药化学的理论和药理学理论和实验方法来解释中药炮制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并以此来规范炮制方法,太过注重于生品性能和有效成份等的研究,反而不注重炮制对药性、药效、成份的影响。

化学方面多围绕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开展研究,此法已取得不少成果,但尚未进一步研究这些变化所生的药理意义。由于中药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多未知,以其中的单个成分的炮制前后的定量变化来研究所得结果尚带有片面性,以至不能全面揭示其炮制意义,也影响和制约了合理炮制工艺的确定及炮制品的质量标准的研究。

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就是中药经过合适的炮制并配伍组成方剂入药,使药物整体上起到转化、调整和相互协调的效应。药物通过配伍方可起到增效、减毒、缓和药性或产生新药效等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单味中药的研究结果往往与组成方剂后的结果不完全一致,甚至相反。中医药理论的显

“症”著特点是辨证论治,而中炮制药理研究中,多数以为基础,而不是中医“证”。中药的临床治疗,的主要是取其偏性来调整机体的阴阳、寒热虚实而起效。若只对单味药物的炮制作研究,就说明中药炮制的作用机制,似乎有失偏颇。

1.3中药炮制辅料和工艺和质量标准的研究。中药药性与辅料密切相关,中药饮片加辅料炮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目前

中药的炮制加工仍以各自的地方特色、企业特色甚至个人技术等为主,并在

市场中流通。炮制方法直接影响炮制质量,现关于中药炮制工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某一具体药物探索最佳方案,亦有就某一方法专题研究,较少研究针对于规范市场所急需的炮制品标准和辅料标准则,这非常不利于中药炮

[2]

制规范化发展。资料显示,部分药房或企业炮制辅料质量十分粗劣,炮制

。工艺亦是日趋简单化

2.中药炮制研究的发展思路

2.1重视文献研究,强化对中药传统炮制。对中药大量古籍文献的系统整理研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分析,探讨炮制的原始意图、历史演变及这些变化的优缺点。同时,加强经验的整理汇编,结合古籍文献的研究的同时,分析找出己有炮制经验的优缺点才能确定研究提高的方向。

2.2探索炮制原理,完善饮片质量标准。炮制机制的不明确严重限制了中药炮制加工工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中药炮制原理的明确可以为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保证临床的安全有效,使中药独特技术的科学性。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途径就是按照一定的炮制方法确立统一的质量标准。采用多学科知识,选取多指标,多为与中药传统药效相关的化学指标和药理指标,对炮制的原理加以阐释,这样不仅可以指导中药炮制工艺的改进,还有助于炮制品质量标准的统一。在继承传统的饮片质量标准及鉴别方法的同时,还需要完善一些基础参数,从生产的各个环节做到质量可控。

2.3中药炮制研究应该结合方剂学进行。中医理论的整体观念体现在中药的复方配伍。仅从单一化学成分通过炮制或药理指标来研究和评价中药炮制的作用显然不够。从化学成分上来看,中药的复方作用可能存在

[3]

着炮制过程的复合作用和体内过程的复合作用。通过遵循中药的配伍规律,可以使单味中药的多种功效中的某一种功效发挥的更明显。因此,中药炮制研究绝不能离开临床疗效,应在复方中考察。

2.4炮制工艺的现代化。炮制设备的原始、落后是造成工艺不稳定、炮制品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应立足传统炮制工艺与现代加工技术的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多学科研究中医药理论的成果结合。同时还应针对中成药原料药的前处理,围绕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饮片质量的可控性,生产成本的合理性等内容开展炮制研究。

参考文献[1]张明生.近年来中药炮制研究新进展[J].医药信息,2005,22(5):41

-43.

[2]陈亚艺.中药炮制研究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海峡药学,2002,14 (4):104-106.[3]严永清.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149-150.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考点总结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阴阳五行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要点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心—夏—阳中之阳,肺—秋—阳中之阴, 肝—春—阴中之阳,肾—冬—阴中之阴, 脾—长夏—阴中之至阴 要点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人体阴阳二气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过程。《素问》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要点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 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要点四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用于诊断 2.用于治疗 (1)确定治疗原则 阴胜的实寒证,用“寒者热之”的治则; 阳胜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则。 阴虚(虚热证)宜用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阳虚(虚寒证)宜用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2)药物性能 四气: 寒、凉属阴;热、温属阳。 五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降浮沉: 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细目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要点一说明五脏生理功能及相互关系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主要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余依此类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郝万山教授对五行学说的精彩解读 主讲人简介: 郝万山,教授,主任医师,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系主任。中国老教授协会边缘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名中医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方向:六经辨证的理论和应用研究。经方防治常见病和疑难病的研究。《伤寒论》文献研究。当前为负责人的在研课题是教育部名牌课程建设研究项目。 主编有《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 21 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学辅导丛书 ?伤寒论》等 8 部著作,副主编或合编有《实用经方集成》、《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解》、《伤寒论诠解》等 12 部著作,发表《论伤寒学科的确立及其内涵建设》、《伤寒论用方思路》、《伤寒论字词训释札记》、《柴桂温胆定志汤治疗精神抑郁症》、《论少阳腑实证和仲景用大柴胡汤》等论文 60 余篇。 内容简介: 人为什么会得季节病?大树又为什么会有深深浅浅的年轮?一年四季的寒来暑往和生命体 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中医学采用了五行学说,来解释刚才所提出的几个疑问。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中医把它和大自然以及人体的健康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中医的特色理论。千百年来,指导着中医的理论思维和临床实践。然而这种五行学说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说成是迷信?在现代社会,古老的中医学说还能发挥作用吗? 我们民间,我们很多人对五行,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的有许多误解。张仲景用五行生克的理论,通过脉象和病证的关系,来判断病证。用五行生克的思想,来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他曾经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伤寒杂病论》。什么意思呢?你要见到肝病的话,那你就会知道,这个肝病容易影响消化系统,容易影响脾胃,你要先把脾胃,给它补好了,肝病就不容易犯脾胃了,这个病就容易好,这都是运用的五行理论。五行大家都知道,是木火土金水。那么这五个字,是指的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的五种东西呢?还是另有所指?要我说,古人说得很清楚,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有两个层次的概念,一个层次叫五材,五种具体的材料,五种具体的物质,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千百年来,人们对五行学说存在着很多的误读。那么中医学中的五行究竟指的是什么?郝万山教授又是如何理解五行的呢? 汉代医学家张仲景说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天就是大自然,敷布了春季气的展放,夏季气的上升,长夏,就是夏季的末尾,这段时间,中医把它叫做长夏,长夏气的平稳,秋季气的内收,冬季气的潜降,大自然敷布了,气的五种运动方式,才使万事万物,有了生长化收藏的生命节律,才使人有了五脏系统。大自然有木、火、土、金、水五行,在人体化育了肝心脾胃肾五脏,而五脏又分别配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等五腑,而五脏又分配配合筋、脉、肉、皮毛、骨这五体。请听北京中医药大学郝万山教授在千古中医故事系列节目中讲述张仲景之五行生克。 [郝万山][千古中医故事](十四)《张仲景》五行生克(文稿)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证和阳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阴阳和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概括了古人对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为原始的归纳 辨证法。早在约两千年前,阴阳学说就被引用于医学领域,成为中国医学的一种理论。在我国医学中,无论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阴阳五行学说。为了完整地理解我国医学的精华,有必要了解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学说 一、基本概念: 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之两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正反双方的概括。中医用这种正反两面 的观点来说明人体和疾病现象的属性。一般凡具有热的、动的、兴奋的、强壮的、明亮的、无形的、轻的、在上的、在外的、向上的、增长的等等特性者都属于阳;与此相反的则属阴。例如人的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背侧属阳,腹侧属阴:六腑属阳,五脏属阴;机能活动属阳,组织结构属阴;机能亢进属阳,机能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的功效与作用: 乌梅丸来源 《伤寒论》。 乌梅丸组成 乌梅300枚细辛84克干姜140克黄连224克当归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 蜀椒56克(出汗) 桂枝(去皮)84克人参84克黄柏84克 乌梅丸用法 上十味,各捣筛,混合和匀;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于米饭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空腹时饮服10丸,一日三次,稍加至20丸。 乌梅丸功用 温脏安蛔。 乌梅丸主治 蛔厥。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至吐蛔,手足厥冷,或久痢不止,反胃呕吐,脉沉细或弦紧。现用于胆道蛔虫病。 乌梅丸禁忌 服药期间,忌生冷、滑物、臭食等。 乌梅丸方论 本方所治蛔厥,是因胃热肠寒,蛔动不安所致。蛔虫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故方中重用乌梅味酸以安蛔,配细辛、干姜、桂枝、附子、川椒辛热之品以温脏驱蛔,黄连、黄柏苦寒之品以清热下蛔;更以人参、当归补气养血,以顾正气之不足。全方合用,具有温脏安蛔,寒热并治,邪正兼顾之功。 乌梅丸实验研究 排胆及驱蛔等作用《中成药研究》1986(3):33~35,本方能促进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有利于胆汁引流,减少或防止胆道感染及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胆石核心,减少胆石症发生。加大乌梅剂量作用更为明显,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众所周知,肝肺两脏有相克关系,其中“肺禀坚金之性,而体反虚,肝禀柔木之性,而体反沉实,故肺养其娇,易遭侵克,肝凭其悍,每肆欺凌,是肺称娇脏,肝为刚脏”(《潜斋医学丛书》)。因此,病理上每因肝旺生发有余,肺弱肃降不及而产生肝病乘肺之证。其中,属肝火犯肺、肝气犯肺者,诊治较易,而属肝风犯肺者,因其临床相对少见,同时又缺少成方,易于漏诊失治。作者在对乌梅丸的专题研究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doc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一 )五行的相生相克 五行构成了万事万物,但五行之间仍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在正常状态下,有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两种机制。 1.五行相生 生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 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 生木。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 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难经》称为母子关系。以木为例,由于土生木,而木又生火。 也就是土是木之母,木为土之子。而火为木之子,木为火之 母。 2.五行相克 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 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 克木。与五行相生一样,也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五行 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与“我克”两种关系。“克我”者为

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内。经》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以土为例,克我者是木,故木为土的“所不胜”; 我克者是水,故水为土之“所胜”。 3.五行制化 制,即制约、克制;化即生化、变化。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生克 的动态平衡关系。《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相生,助长、促进事物的发生与成长。相生太过,就必 须克制,所以才有五行相克,以抑制、制约事物的过分亢盛 为害。这样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正常 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二 )五行的反常生克 五行在正常范围内,虽有量的变动而引起生克平衡的波动, 但不致出现质的变化。若因某种原因,对立统一的生克制化 关系失去了动态平衡,就会导致反常的生克关系。常见的有 相生太过、相生不及、相克太过与反克四种情况。 1.相生太过 五行中任何一行相生太过,若无有效及时抑制,必定会亢盛 为害。例如水气盛,生木特旺,木偏亢,若为金气及时有效 制约,必导致过克与反克,也就是乘土侮金。同时,木气偏 旺,生火也偏亢,导致火气上炎。 2.相生不及

最详细的乌梅功效作用介绍(全文)

最详细的乌梅功效作用介绍(全文) 导语: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Prunus mume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份最详细的乌梅功效作用介绍,欢迎阅读。 乌梅 性味归经:酸,平.归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乌梅的作用: 1、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2、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3、增加能量 当血液净化时,新陈代谢就增强,身体自然会恢复能量。乌梅里的柠檬酸酸帮助吸收维他命及酵素,还有能预防疾病及消除疲劳。

4、保护消化系统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5、消除疲劳 当你觉得疲倦时,在身理上只是因为身体里过多的酸素致使。所以当你下班被困在车阵里,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时,觉得累毙了,建议你吃一个乌梅,倦意很快就会消除。 6、消除便秘 乌梅里的苹果酸把适量的水分导引到大肠,形成粪便而排出体外。 7、增进食欲 长期性的无食欲是身体里的一些器官操作得不好,食欲因为压力,吃过量,也因为肝脏,胃及大肠的功能不好,生病后食欲也差了。若要康复得快,需要吃东西,能帮助恢复食欲的就是每天吃一个乌梅。 8、解酒功能 乌梅对治口臭及宿醉的效果也很好,在兴高采烈欢庆佳节时,难免会喝多几杯,睡醒时头痛欲裂时,可尝试喝一杯乌梅番茶。做法是这样的:用一个乌梅,泡在一杯温水里约5分钟,然后加入一茶匙番茶叶,慢慢地喝完。 9、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应。妇女怀孕时,血液偏酸了,胃及肝脏功能及能量也减少了。当身体偏酸时,钙质会流失,所以有些孕妇的牙齿会变的松的,更有一些孕妇的情绪会上下波动不已,建议孕妇每日吃一个乌梅来调和。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在古代,这一学说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古人用其解释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涉及到天文、地理、历法、农学、医学等许多领域。而其中运用最广泛也是最成功的,当数其用在中国古代的医学的理论框架之中。因为在中医学里不仅把阴阳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主要说理工具,而且在临床诊治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赋予其极其丰富的实际内容。自从在《内经》中广泛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论述医学理论后,在二千余年来,这一学说一方面经受着临床实际的检验,另一方面也在大量的临床实际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并直到现在仍在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但对于中医学里的阴阳五行学说长期以来存在重大的争议,特别是对五行学说,废止之声时有所闻,有的则提出要打破阴阳五行学说的框架,有的认为该学说有神秘性和模糊性两大弱点。所以对该学说的讨论关系到中医学的科学性及其发展的重大问题。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 1、运用举例 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和宇宙世界万物都具有阴阳的不同性质和“对立统一”的阴阳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 生理方面:在中医学里,运用阴阳学说阐述了人体的各种解剖、生理、功能现象如,《内经》中提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生之本,本于阴阳”等。总的来说,人体功能多属阳,而形体实质多属阴,即《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所说:“阳化气,阴成形”。而生理结构中又可分阴阳,功能活动中也有阴阳。现把其内容举例如下:

(2)病理方面:在中医学里,阴阳学说被广泛用于分析各种病理现象,其中阴阳辨证被作为中医各种辨证方法的总纲,同时,从对全身的阳虚、阴虚的分析及各种脏腑阳或阴的虚实进行病理的具体分析。如“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中医学概要阴阳五行学说练习题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阴阳的最初的含义是 A、日月 B、动静 C、日光向背 D、气候寒暖 E、水火 2、阴阳的属性是 A、绝对的 B、不变的 C、相对的 D、量变的 E、质变的 3、阴阳相互制约的条件是 A、阴阳互跟 B、阴阳互用 C、阴阳对立 D、阴阳交感 E、以上都不是 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 A、绝对的 B、有条件的 C、偶然的 D、必然的 E、量变的 5、五行“木”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E、稼穑 6、一昼夜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中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7、下列哪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肺 B、大肠 C、皮毛 D、惊恐 E、鼻 8、脾病传肾是属于 A、相克 B、相侮 C、母病及子 D、相乘 E、子病及母 9、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土和金 B、火和金 C、水和火 D、土和木 E、木和金 10、心为 A、阳中之阳 B、阳中之阴 C、阴中之阳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11、言人身脏腑之阴阳,则脾为 A、阴中之阴 B、阴中之阳 C、阴中之至阴 D、阳中之阴 E、阳中之阳 12、五味中属于阳的是 A、酸 B、苦 C、咸 D、辛 E、涩 13、以下属于阴的功能是 A、推动 B、温煦 C、滋润 D、兴奋 E、升散 14、五行学说中“土”的特性是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15、“肝火犯肺”属于 A、子病犯母 B、相克 C、相乘 D、相侮 E、母病及子 B1型题 16、“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描述的阴阳的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相互转化 C、互根互用 D、消长平衡 E、相互交感 17、天地阴阳二气交感是万物发生和变化的 A、形式 B、物质 C、现象 D、根由 E、结果 18、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的关系,下列哪项不符合五行的相生规律 A、木为水之子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子 19、“见肝之病,知先传脾”的病机传变属于 A、木克土 B、木乘土 C、土侮木 D、母病及子 E、子病犯母 20、水气有余导致土气衰弱的传变属于 A、制己所胜 B、侮所不胜 C、己所不胜侮而乘之 D、已所胜轻而侮之 E、以上皆不是 21、下列情志相胜中,错误的是 A、惊胜恐 B、恐胜喜 C、怒胜思 D、喜胜忧 E、思胜恐 22、依据五行相克乘侮的关系,肾病及脾者属于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乘 D、相侮 E、相克 B2型题 A、阳中之阳 B、阴中之阳 C、阳中之阴 D、阴中之阴 E、阴中之至阴 23、以时间来划分阴阳则上半夜属于 24、以脏腑部位来划分阴阳则肝属于 A、实热证 B、虚寒证 C、阴阳两虚证 D、虚热证 E、真寒假热证 25、阴阳互损可形成 26、阴盛格阳可形成 A、阴中求阳 B、阳中求阴 C、阳病治阴 D、阴病治阳 E、阴阳双补 27、补阴时适当配以补阳药属于 2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 A、相乘 B、相克 C、子病犯母 D、相侮 E、母病及子 29、“一行”过于强盛对“所不胜”的“一行”进行克制属于 30、“一行”过于虚弱,以致受到“所胜”的“一行”克制属于

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最近我感到没有食欲,胃酸,朋友让我吃干乌梅,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啊,我胃部不舒服吃干乌梅有用吗。朋友告诉我干乌梅不仅是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还可以治疗一些身体上的不适,我这种没有食欲。胃酸可以缓解症状,夏天的时候可以生津止渴,解暑,但是在感冒的时候可不能食用,会加重病情,具体的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现在就告诉大家。 乌梅是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的没有成熟的果实,其中含有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糖类、谷甾醇、维生素C等成份,具有非常理想的抗菌的作用。然后乌梅做的乌梅汁,气味很香,味道更是酸甜可口,在烦躁的时候可以多喝一点,有生津去火的功效,是这炎热的夏季必备的饮品。 乌梅,又称春梅,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性温,无毒,具有安心、除热、下气、祛痰、止渴调中、杀虫的功效,治肢体痛、肺痨病。乌梅泡水喝能治伤寒烦热、止吐泻,与干姜一起制成丸子服用,止痢效果最好。 1、它的功能主治 乌梅可以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崩止血,生津止渴,安蛔。经常是用来治疗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痢疾,便血,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钩虫病等,功效明显。 2、它可以抗病原微生物 经过研究实验证明,乌梅对炭疽杆菌、白喉和类白喉杆菌、

枯草杆菌、葡萄球菌(金黄色、柠檬色、白色)、肺炎球菌皆有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宋内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也有效。它的抑菌作用与其制剂呈酸性有一定关系。 3、它可以利胆 乌梅汤对胆囊有促进收缩和利胆的作用,可以引流胆道中的胆汁,减少和防止胆道干扰,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中。 4、它可以改善消化不良 乌梅可以促进笑话,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也有整肠作用,促进肠蠕动,消除炎症。它还可以增加食欲,治疗腹泻等。 以上是我给朋友们讲的就是干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平时和我一样喜欢吃干乌梅的朋友你知道我今天介绍的这些内容吗?如果不知道可以多看看,干乌梅适合大多数人食用,但也有人是不可以食用的就像女性朋友月经前后就要少食用。有咳嗽和多痰的时候也要少食用。

刘渡舟:乌梅丸治疗很多疑难杂证的钥匙分析

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刘渡舟:乌梅丸治疗很多疑难杂证的钥匙 刘渡舟老师说:乌梅丸治厥阴病的寒热错杂之证很好,调理肝胃不和。效果也是挺好的,常用来治疗肝胃不和所致的呕吐、胃痛、下利。乌梅丸又主久利。乌梅有酸敛的作用,又有附子、人参,所以久利不止,寒热错杂,脏腑冷暖,下焦不约,适合用乌梅丸。 乌梅丸方证变化多端,是很难把握的方证,临床应用较少,关键在于证据难以综合辨析。本人总结了有效的病例,分析乌梅丸存在的共性,希望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遵循黄师的“不求其全,但求其真”的原则,依据“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律,除了寒热错杂的症状,乌梅丸方证有以下三个特点: 1.杨桃皮 乌梅丸方证患者的脸色,青黄混杂,兼有少许光泽,仿如杨桃皮的颜色。杨桃从初熟至熟透的颜色变化,与乌梅丸方证患者面部皮肤颜色变化有一定的相似度。久病患者,脸色呈焦黄而有少许光泽,犹如熟透而坠地的杨桃,焦黄而伴有斑点,那是典型的乌梅丸脸色;初病之人,虽脸色青黄混杂,或青多黄少,或黄多青少,必具二个要素:一是四肢厥冷,二为面色有少许光泽。与蒌黄有差别。

从青黄混杂发展至黄多青少,最终至焦黄,其脸色均具有少许光泽,预示寒热错杂中寒与热的比例变化,但总属于寒多热少。 至于为什么乌梅丸方证患者会出现青黄混杂、少许光泽的脸部皮肤颜色,从传统医经中的五行理论、寒热错杂的表现,也许可以想通一些道理,大家不防思考。 2.冰棍手 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厥阴病,常见四肢厥冷。临证中,把脉时不防触觉双手皮温,往往发觉乌梅丸方证的厥冷线索。当然,四肢厥冷,夸张的形容似冰棍,是乌梅丸方证的典型表现,很多患者往往只表现四肢欠温或冬天睡不暖,如果再结合其它虚寒症状体征,冰棍手对乌梅丸的使用就具有指导意义。四逆散方证虽具有四肢不温,但没有虚寒内症;而太阴虚寒却没有热象。 3.气球脉 李土懋先生总结乌梅丸的脉象是脉弦无底里,弦为寒属肝,无底里即无力,是虚。其对乌梅丸的使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歩。为形象表达脉弦无力,我称之为气球脉,轻按则弦,重按无力,便于临床使用。虽是无力,终究脉弦,非太阴少阴所具,是乌梅丸扩大应用的关键点之一。 杨桃皮、冰棍手、气球脉是乌梅丸方证中的三种典型表现,对初学者而言,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有助于快速准确应用乌梅丸。临证时,当患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对于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人们一般了解的还是很少的,特别是乌梅的禁忌,这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空白的,是没有任何的了解的。因为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没有吃过新鲜的乌梅的,有的只是商店里面真空包装的乌梅,而这些乌梅都是经过处理过的,营养价值和新鲜的乌梅比起来差得很远的。 乌梅也是一种水果,子啊古代的时候,人们就开始食用乌梅。乌梅不仅可以单吃,而且也可以做菜入汤,可见乌梅的食用价值是非常高的。乌梅有一个作用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解渴的作用。下面就来说说乌梅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功效 1、乌梅止渴 乌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来治疗口渴多饮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热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乌梅煎汤作饮品,能去暑解渴。 2、乌梅止咳 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而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对实证要慎用。 3、乌梅止泻 乌梅能涩肠止泻痢,可用于脾虚久泻、久痢或大肠滑泻不止甚至脱肛不收。近年有人用《伤寒论》中的乌梅丸作基本方加减

治疗非特异性结肠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4、乌梅止痛 一能安蛔止腹痛。蛔虫得酸则伏,用乌梅配细辛、川椒、黄连、附子等可治疗胆道或肠道蛔虫引发的腹痛、呕吐甚至四肢厥冷。二能活血止瘀痛。乌梅可软化骨刺,改善血液循环,减轻水肿而疗足跟痛。取乌梅200克,加水2000毫升煎40分钟,过滤去渣,加食醋200毫升,待药液温度适宜时,浸泡足跟,每晚1次,每次1小时左右(药液可重复加热使用)。 5、乌梅止血 乌梅炒炭可疗便血、崩漏属虚证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重用炒乌梅至30克配人参、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粮等煎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经久不消者,在辨证方中加入乌梅炭、蝉蜕各6~10克功效显着,这与实验证明乌梅可助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质的能力等功能有关。 作用: 乌梅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亦有显着的整肠作用,促进肠蠕动,消除炎症;同时又有收缩肠壁的作用,因而可以用于治疗腹泻. 1、乌梅用于肺虚久咳。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适用於肺虚久咳少痰或乾咳无痰之症。常与罂婴壳、杏仁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一服散。 2、乌梅用于虚热消渴。乌梅味酸生津,故有生津止渴之功。治虚热消渴,可单用煎服,或与天花粉、麦冬、人叁等同用,如

《妇人大全良方》中乌梅的应用特点《妇人

《妇人大全良方》中乌梅的应用特点 【摘要】从适应症、配伍、用法和剂量等方面整理总结宋代医家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中乌梅的临证用药特点。乌梅适应症范围广,可用治月经、妊娠及产后诸症,其配伍、炮制和用法多样,对于现代妇科临床合理配伍用药诊治疾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乌梅/治疗应用;《妇人大全良方》;陈0明;宋代 宋代医家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简称《良方》)总结了宋以前医家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提出了“夫人之生,以气血为本。人之病,未有不先伤其气血者”的基本观点,记述的妇人经带胎产病证特点和治疗方法,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全书共有20余种疾病用到乌梅,大致出现40余次。其用乌梅之道,遵古而不泥古。笔者试从适应症、配伍、用法和剂量等方面对乌梅的应用进行探讨。 1乌梅的适应症 乌梅味酸性平,归肝、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功效,可治久泄久痢,尿血血崩,牛皮癣,蛔虫病,肺热久咳等疾病。《良方》中还通过用乌梅与他药配伍,对闭经、妊娠腹痛、阴挺、乳痈等有较好疗效。 1 1室女经闭成劳 《良方?室女经闭成劳方论》云:“世有室女……积想在心,思虑过当, 多致劳损”,终致“女子月水先闭”,缘T “忧愁思虑则伤心,心伤则血逆竭, 血逆竭则神色先散而月水先闭……此一种于劳中最难治” [1] 22 。在治疗中强调:“室女月水久不行,切不可用青蒿等凉药。医家多以为室女血热,故以凉药解之。殊不知血得热则行,冷则凝”[1] 23,因此常用养心血健脾药,以补心、脾二脏之气,并佐清虚热药物。乌梅与延胡索、木香和滋阴养血药物配伍,可提高整体疗效。室女经闭成劳的病因为热扰神明。心主神明,心安则神安,心火消,月事则至。正如《素问?评热论》:“胞脉者,……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神农本草经》[2]注乌梅能“除热、烦满、安心”,《汤液本草》[3]记述其能“去骨间热”,《御制本草品汇精要4]记载其治“虚劳瘦羸”等,在《食疗本草》[5]中则有“食之除闷,安神”的记载。可见乌梅有除心火、养心阴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证。 1 2妇女崩暴下血不止 妇人崩漏多为经旺血热型或是正气虚衰型,根据《良方》记载,虚实证中乌梅均可加减运用。乌梅味酸,色黑,酸有收涩之功,且血见黑则止。根据急治标、缓治本的原则,乌梅常烧炭存性,与棕榈炭、血余炭等均有止血作用。 亦可单独“用乌梅烧灰为末,乌梅汤调下”。查《良方》中,唯独血崩症时乌梅用炭品。《本草纲目》[6]有“血崩不止:乌梅肉七枚,烧存性研末,米饮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 2.说明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 (3) 3.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 (4) 4.用于指导疾病防治 (4)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四柱五行生克中对应需补的脏腑和部位 木: 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筋骨和四肢.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肝, 胆,头, 颈, 四肢, 关节, 筋脉, 眼, 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 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小肠, 心脏, 肩, 血液, 经血, 脸部, 牙齿, 腹部, 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 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脾, 胃, 肋, 背, 胸, 肺, 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 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大肠, 肺, 脐, 咳痰, 肝, 皮肤, 痔疮, 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 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 又属脑与泌尿系统. 过旺或过衰, 较宜患肾,膀胱, 胫, 足, 头, 肝, 泌尿, 阴部, 腰部, 耳, 子宫, 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2)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1)以五脏配五行,五脏又联系着各自的五腑、五体、五官、五志等,从而把机体各部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中医学的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体系,体现了人体的整体观。 ①以五脏配五行,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如:自然界的水有生发、条达、舒畅的作用(一方面生长向上,另一方面还要充满柔和),而肝主疏泄,有喜条达恶抑郁的特性,故以肝属木。 自然界的火有温热、炎上的作用;而心对人体有温照的作用,故以心属火。 自然界的土性敦厚,有资生、助长万物的作用;而脾主运化,可以输送水谷的精微,以营养脏腑组织以人体气血的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自然界的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而肺主气,具有清肃、下降、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 自然界的水寒凉、滋润、下行,而肾主水藏精,对人体具有滋养的作用,故以肾属水。 ②五脏又各自联系着自己的五腑、五体、五官、五志等,从而形成了以五脏以中心的五大系统,体现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2)以五行之间的克制化,阐释机体肝、心、脾、肺、肾五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

中药乌梅功效与作用

中药乌梅功效与作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中药乌梅功效与作用》的内容,具体内容: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味酸、微涩,性平。归肝、脾、肺、胃、大肠经。质润敛涩。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乌梅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乌梅的... 乌梅是药食同源的制品,是青梅经过加工后的中药材之一。味酸、微涩,性平。归肝、脾、肺、胃、大肠经。质润敛涩。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乌梅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乌梅的功效和作用 敛肺止咳。用于肺气虚所致的久咳、干咳。 涩肠止泻。治疗脾气虚弱、久泻久痢。 生津止渴。适用于虚热引起的消渴、热病伤津的口干渴。 安蛔止痛。治疗蛔虫引起的胆绞痛。 《随息居饮食谱》中讲:"梅,酸温,温胆生津,孕妇多嗜之。"《本草新编》提及"乌梅止痢断疟,每有速效"。 《本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 《别录》:"止下痢,好唾口干。""利筋脉,去痹。" 乌梅的药理作用 保护肠胃。 乌梅有消毒的功能,也防止食物在肠胃里腐化。

止血。 乌梅炒炭可疗便血、崩漏属虚证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重用炒乌梅至30克配人参、茯苓、木瓜、赤石脂、禹余粮等煎服;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所致血尿、蛋白尿经久不消者,在辨证方中加入乌梅炭、蝉蜕各6——10克功效显著,这与实验证明乌梅可助肾小管上皮细胞增生,增强肾小管重吸收精微物质的能力等功能有关。 止渴,止咳。 乌梅的酸味可刺激唾液分泌,生津止渴。常用来治疗口渴多饮的消渴(如糖尿病)以及热病口渴、咽干等。夏天可用乌梅煎汤作饮品,能去暑解渴。乌梅酸涩收敛,能敛肺止咳而用于肺虚久咳少痰或干咳无痰之症,常配半夏、杏仁等。但对实证要慎用。 防老化。 若要真正的享受长寿,就不应该受老化病的折磨。吃乌梅会刺激腮腺荷尔蒙的分泌,而这种荷尔蒙能预防老化。所以从今天开始就每天吃一个乌梅吧。 清血。 现代人喜欢吃的食物不外是精制食品如精白谷类、精白面包、精白面条、精白糖、化学调味料及动物性食物。吃了这些食物会致使血液里的毒素剧增,日子久了,血液循环恶化而产生酸素。每天吃一个乌梅可帮助清扫血液,使血液流动量正常化,排除过量的酸素。 孕妇止吐。 很多孕妇想要吃酸味的食物而不碰油腻食物及甜食,这是一个自然的反

04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中医学利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归属于五行。从五脏的资生来看,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这说明了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来看,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中医学还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及气候、饮食等的关系。 人体在病理情况下的改变,也是可以用五行学说来说明的。由于脏腑分属五行,脏腑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依据五行学说的规律的。如肝病传脾,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间的相互病理影响,则为木郁土虚或土雍木郁。肝病影响到心,为母病及子;影响肺,即木侮金;影响肾,即子病及母。 依靠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均有其五行归属,据此,可以综合判断患者的疾病。比如,患者面色发青,喜食酸食,脉弦,则可诊为肝病;面色红,口中苦,脉洪大,可诊断为心火旺。又如,痉挛拘急抽风,根据五行归类属木病,从人体脏腑来看,可诊断为肝病;全身水肿,小便不利,五行归类属水病,而病位可定为肾。 根据五行学说,治疗疾病时不仅要考虑发生病变的脏腑本身,还应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控制疾病的传变。正如《难经》所论述的:“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当先实脾。” 中医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提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治疗原则: 1. 补母,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虚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虚证,可以补其所属的母经或母穴,如治疗肝虚证时,选取肾经合穴阴谷。此即虚则补其母,补母则子安。 2. 泻子,主要用于母子关系的实证。在针灸疗法中,凡是实证,可泻其所属的子经或子穴。如肝实证可取心经荥穴少府,或本经荧穴行间治疗。此即实则泻其子,泻子则母安。 根据母子相生的关系,提出以下治疗原则: 1.滋水涵木法,即滋养肾(水)阴以养肝(木)阴的方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导致的肝阴不足之证。 2.益火补土法,即温肾阳(火)以补脾(土)阳的方法,适用于肾阳衰微而导致的脾阳不振之证。在五脏配属五行中,火指心,但自命门学说兴起,对机体的温煦多指为命门之火的作用,即肾阳的作用。 3. 金水相生法,即滋养肺(金)肾(水)阴虚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精气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4. 培土生金法,即补脾(土)益气而达到补益肺(金)气的方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而致肺虚脾弱之证。 中医根据五行"相克"规律,创建了以下治疗原则: 1.培土制水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土和水,指脾肾两脏,培土制水,指温运脾阳,或温肾健脾,以治疗水湿停聚为病,又称温肾健脾法。若肾阳虚不能温脾阳,则肾不主水,脾不制水,水湿不化,治当以温肾为主,兼顾健脾。 2.抑木扶土法,适用于肝的疏泄太过,木旺乘土之证。木和土,乃肝脾两脏。抑木扶土,

乌梅核功效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乌梅核功效有哪些 导语:我相信很多人将乌梅吃完了之后会将乌梅核扔掉,但是却不知道这样的举动是一种浪费的习惯,因为乌梅核对我们身体有很多用处和作用的,经常给 我相信很多人将乌梅吃完了之后会将乌梅核扔掉,但是却不知道这样的举动是一种浪费的习惯,因为乌梅核对我们身体有很多用处和作用的,经常给自己吃乌梅核的话还要改善身体不良状态,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平衡,给自己吃乌梅核还有帮助肠道排毒,减少便秘习惯,那么乌梅核有哪些功效呢? 1.化学成分:本品主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酒石酸、碳水化合物、谷甾醇、蜡样物质及齐墩果酸样物质。 2.药理作用:本品水煎剂在体外对多种致病性细菌及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能抑制离体兔肠管的运动;有轻度收缩胆囊作用能促进胆汁分泌;在体外对蛔虫的活动有抑制作用;对豚鼠的蛋白质过敏性休克及组胺性休克有对抗作用,但对组胺性哮喘无对抗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3.临床研究::据临床报道,用乌梅枯痔注射液注射于内痔核内,治疗初期内痔、叶状内痔、花圈状内痔、曲张型混合痔平均于2周内治愈(江苏中医杂志,1980,5:29)。用乌梅浓煎,顿服,同时口服维生素B、C等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74例,均获良效(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1:694)。另外,本药尚用于慢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婴幼儿腹泻、胆道蛔虫症、胆囊炎、胆石症等。 上面我们介绍了关于乌梅核的好处和功效,大家都是可以试试的,将乌梅吃完了不要将核扔掉,相信大家了解了之后也不会浪费掉这么好的食材了,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核对我们的身体都有如何好的功效吧,将乌梅吃完了,里面的核可以晒干,然后用来泡酒或者是泡水喝。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天山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天山乌梅的功效与作用 天山乌梅属于一种水果,这种水果吃起来酸酸的,但是里面含有很多营养物质,很多人都喜欢这种美味。乌梅还可以用来做成果脯。平时多吃一些乌梅或者乌梅果脯,能够很有效起到抗过敏的作用,而且吃乌梅还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病变可能。下面就来看一下天山乌梅的功效和作用。 天山乌梅,酸甜可口,口味独特,还可护发养发。天山乌梅为蔷薇科植物欧洲李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春、夏间果实近成熟时采摘。果肉柔软,椭圆形,内含淡黄色果核1枚,天山乌梅以个大、体重、肉厚、鲜美·完整、为佳。即为美味。天山乌梅味道功效与乌梅类似而得名。南方真正的乌梅别名酸梅、黄仔、合汉梅、干枝梅,为蔷薇科落叶乔木植物梅prunusmume的近成熟果实,经烟火熏制而成。若用青梅以盐水日晒夜浸,10日后有白霜形成,叫做白霜梅,其功效类似,宜忌相同。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2.对蛔虫的作用研究表明:在5%乌梅丸溶液中,蛔虫活动明显受到限制,在30%的溶液中,蛔虫呈静止状态,若将其移至生理盐水中,即能逐渐恢复活动.亦有实验证明:乌梅对蛔虫有兴奋、刺激蛔虫后退的作用 3.对平滑肌的作用100%乌梅煎剂或乌梅合剂(乌梅、防风、炙甘草、银柴胡、北五味子)煎液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对奥狄括约肌表现弛缓作用.

4.利胆作用实验证明:乌梅汤对胆囊有促进收缩和利胆作用,利於引流胆道的胆汁、减少和防止胆道感染,亦有利於减少蛔虫卵留在胆道内形成而形成胆石核心,从而减少胆石症的发生;加大乌梅剂量,对胆囊的上述作用明显加强,但单味乌梅的作用又不及复方强,表明乌梅汤有协同作用.乌梅还能增加胆汁的分泌,并能使胆汁趋於酸性. 5.抗过敏作用乌梅煎剂(1:1)及其合剂能减少豚鼠的蛋白性休克的动物死亡数.有人认为,乌梅有脱敏作用,可能由於非特异性刺激产生了更多的游离抗体、中和了侵入体内的过敏原所致. 6.其他作用体外实验表明:乌梅对人子宫癌细胞JTC-26株的抑制率在90%以上. 7.乌梅有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刺激唾液腺、胃腺分泌消化液的作用; 1.净制:拣净杂质,筛去灰屑,洗净,晒干。 2.乌梅肉:取净乌梅微淋清水湿润,使肉绵软,略晾,敲碎 ,剥取净肉即成。或置蒸笼内蒸至极烂,放箩内揉擦,去核,取肉,晒干。 3.乌梅炭:取净乌梅用武火炒至皮肉鼓起,出现焦枯斑点为度,喷水焙干,取出放凉。 4.醋制:取净乌梅或乌梅肉,用醋拌匀,闷润至醋被吸尽时,置适宜的容器内密闭,隔水或用蒸气加热2-4小时,取出干燥。 5.蒸制:取乌梅放入瓶内盖紧,置开水锅中蒸至上气后,停火间5小时,取出晒干。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现象。人的一切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所以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宝命全形论》)。 (二)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分析人体健康和疾病的矛盾,提出了维持人体阴阳平衡的理论。阴阳匀平谓之平人。机体阴阳平衡标志着健康。健康包括机体内部以及机体与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 (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机体阴阳平衡是健康的标志,平衡的破坏意味着生病。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阴阳的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而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因此,阴阳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四)用子指导疾病的诊断 中医诊断疾病的过程,包括诊察疾病和辨别证候两个方面。“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学说用于诊断学中,旨在分析通过四诊而收集来的临床资料和辨别证候。 (五)用子指导疾病的防治 1〃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不仅用阴阳学说来阐发摄生学说的理论。而且摄生的具体方法也是以阴阳学说为依据的:阴阳学说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就可以延年益寿:因而主张顺应自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精神内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做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素问,上古天真论》)。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界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2,用于疾病的治疗: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阴阳学说用以指导疾病的治疗,一是确定治疗原则,二是归纳药物的性能。

中医五行学说及其应用

内蒙古医科大学 题目中医五行学说及其应用 姓名:闫志诚 专业:中医内科学 学号:2013110040 班级:科研一班

中医五行学说及其应用 闫志诚 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 摘要:中医五行学说,即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与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广泛相联系,通过“取象 比类”“推演络绎”的方法,把它们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之中,用以阐释人体脏腑 组织在生理病理方面的复杂联系,以及人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五行学说;相生;相克;制化;疾病 “五行学说”是对中医影响最大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一。所谓五行学说,即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抽象特性来归纳概括各种事物,并以五行 之间的“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 互联系及协调平衡。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将五行学说应用 于医学,使哲学理论与医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医学的五行学说。 1 中医五行学说的起源 1.1 哲学五行学说的起源 关于哲学五行学说的起源,贺娟[1]总结了五材说、五方说、五时说、五星说、五指说等五种不同的观点。其中五材说观点源于古人对木、火、土、金、 水五类物质本身属性的概括。魏睦森[2]等认为五行学说源于五方说,是五方代 名词。郝万山[3]和王强芬[4]等倾向于五时说,认为从时令季节更替顺序来解释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更贴近中医的精髓。当前大部分学者比较赞同五行学说源于“五方说”以及“五材说”。《尚书·洪范》载: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闰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啬。润 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啬作甘。” 1.2 中医五行学说与哲学五行学说的关系 哲学五行学说是一个稳态系统,但这个稳态也只是相对的,它处于五行稳 态模式和五行非稳态模式之间的动态平衡,因为有两种不同的力量制约着它的 平衡。五行学说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属于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认识、解释和 探索世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各个研究领域的发展,医学也不例外。秦汉时期,五行学说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和医学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三大哲学基石之一,其重要标志是《黄帝内经》的出现。从此,中医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解释工具和诊疗疾 病的重要指导思想,广泛地运用于认识和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疗、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