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1.简述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种类(P11-12)

①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研究其中的心理行为规律。

②调查法: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③心理测验法:以心理测验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

④实验法:对某一变量进行系统的操作,从而研究这种操作对于心理、行为或生理过程的影响规律。

2.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P20)

相互关系感觉知觉

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外在联系

区别是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是多个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

是最简单的认知过程是较复杂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

联系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

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

3.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P21)

①知觉的选择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

4.简述记忆的过程(P23-25)

①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识记: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是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进行编码的过程。

保持:对识记的进一步巩固,是把输入的信息牢固地贮存在大脑的过程。

再认与再现:记忆的两种表现形式,以识记为前提,检验保持的指标,也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②信息加工的过程:按信息论观点,记忆的形成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可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三个阶段。一般认为,每一阶段都包括编码、贮存和提取三个环节。

5.简述改善记忆的方法(P25-26)

①集中注意、增强记忆②及时复习③反馈④背诵⑤过度学习⑥记住要点⑦分散识记⑧意义识记⑨性质形似的材料不安排在一起学习⑩多样化复习

6.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P28)

①定势②情绪、情感与动机状态③迁移④功能固着与变通⑤个性⑥策略

7.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P29)

相互关系情绪情感

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区别表现为外显性表现为内隐性

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想联系

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

联系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

8.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P30)

情绪状态指在特定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速度和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

①心境:一种持久而微弱的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特点为倾向性、微弱、平静、持久。

②激情:一种在短时间内猛烈而爆发的情绪,特点为猛烈、短暂、爆发。

③应激:一种出乎意料的在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特点为由巨大精神或躯体压力引起。

9.简述情绪的理论学说(P31-32)

①詹姆斯-朗格的情绪外周理论,观点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该理论的缺点是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控制。

②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观点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该理论的缺点是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控制。

③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观点为对于特定情绪而言,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因素的制约。

④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观点为情绪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有其自身的机制,同时在个体心理活动中有着适应社会环境的独特作用。

10.简述意志行动的特征(P35-36)

①具有明确的目的(前提)②具有调节行动的作用③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核心)④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基础)11.简述意志的品质(P37)

①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的(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②果断性:明辨是非,决断迅速合理,实现目的(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③坚韧性:保持精力,不屈不挠实现既定目标(动摇性和顽固执拗)

④自制力:自觉控制情绪动机,约束行动和语言(任性和怯懦)

12.简述人格的特点(P38)

①独特性与共同性②社会性与生物性③稳定性与可塑性④整体性

13.简述人格心理结构(P38-39)

①个性倾向性,主要包含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②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含能力、气质和性格

③自我调节系统,其核心为自我意识

14.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40)

原则:人类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不容易产生

①生理的需要: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需要

②安全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随之产生了安全的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群体中发展,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和给予他人爱的需要

④尊重的需要: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包括自我尊重和受到他人尊重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最高层次是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自身的价值

15.简述动机冲突的形式(P41)

①双趋冲突:指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由于这两个动机同样强烈,受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无法同时实现的矛盾冲突,需两者选其一。

②双避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个目标影响,都想避开,但迫于情景,只能避开一个目标时,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状态。

③趋避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事物同时产生两种动机,既向往它,同时又想拒绝或避开它。

④双重趋避冲突:指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

16.简述气质的分类(P43-44)

17.简述性格的特征(P45)

①对现实态度方面的性格,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以及对自己的态度。

②性格的情绪特征,包括情绪活动的强度、情绪的稳定性、情绪的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

③性格的意志特征:个体对自己行为自觉调整和控制的水平特点。

④性格的理智特征:人们在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

18.简述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理论(P51-52)

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

①意识是与语言有关的、人们当前能够注意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但只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很小一部分,相当于海平面以上的冰山之巅部分。

②潜意识又称无意识,是个体自己不能觉察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是心理活动的极大部分,相当于冰山在海平面以下、始终无法看见的庞大的山体。

③前意识包括目前未被注意到或不在意识之中,但有需要时可以重新进入意识的关于事件和体验的记忆,相当于冰山的介于海平面上、下的部分,会随着波浪的起伏时隐时现。潜意识的欲望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19.简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P52)

人格包含有三个基本系统:本我、自我和超我。

①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人格部分,遵循着“快乐原则”。本我与外部世界不能直接接触,其唯一出路就是通过自我。

②自我从本我转化而来,可转化为超我,其动力来自本我,即要满足各种本能的冲动和欲望;但又在超我的监督下去适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遵循着“现实原则”调节和控制本我的活动。

③超我由自我转化而来,包括自我理想和通常所讲的良心,按“至善原则”行事。

20.简述精神分析的性心理发展理论(P53)

①口欲期:0-1.5岁,此时关注吸吮和吃,主要从口腔部位的刺激中得到快感。

②肛欲期:1.5-3岁,此时性本能专注于肛门区,肛门区是快乐的主要源泉,儿童从自身大小便中得到快感。

③性蕾期:3-5岁,此时开始注意两性之间的差别,性本能转向生殖器,生殖器是快乐的来源。

④潜伏期:6-12岁,此时儿童的性本能从自己的身体转移到外界的各种活动。

⑤生殖器期:青春发育开始,持续至终生,性本能的关注点朝向异性成员而不是朝向自我。

21.简述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P55)

①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

②泛化:反复强化的结果,即不仅条件刺激本身能够引起条件反射,而且某些与之相近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效果。

③消退:如果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即取消强化作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22.简述操作条件反射的类型(P57)

①正强化:某种行为发生后,导致了积极刺激的增加或积极刺激强度的增加,则该行为会趋向于增强。

②负强化:某种行为发生后,导致了消极刺激的减少或消极刺激强度的降低,则该行为会趋向于增强。

③消退:某种以前被积极刺激强化的行为不再产生具有强化作用的结果,则该行为会减少直至消失。

④惩罚:在某种行为发生后带来的是一个消极刺激,则该行为会减少直至消失。

23.简述应对的方式(P82)

①采用“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从根本上消除应激源;

②采用“再评价”的应对方式,使之改变认知评价;

③采用“求助”的应对方式,提供和帮助寻求社会支持;

④采用“转移”的应对方式,分散注意;

⑤采用“松弛”的应对方式,进行一定的放松训练。

24.简述心理防御机制的分类(P82-83)

按对现实的歪曲程度

①较大的现实歪曲:否认、投射等

②中度的现实歪曲:压抑、倒退、转移、反向形成、合理化等

③轻度的现实歪曲:升华、幽默等

按出现先后及与心理障碍的关系

①精神病性的防御机制:婴幼儿期即开始使用,精神病患者常为极端应用,如否认、曲解、投射

②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出现于婴幼儿期,多见于轻度的精神障碍患者,如倒退、幻想、内投射

③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少儿期得到充分利用,多见于神经症患者,如合理化、抵消、反向形成、隔离、转移

④成熟的防御机制:出现较晚,是成功的、有效的适应方式,如升华、幽默、理智化

25.简述心理防御机制表现形式(P83-84)(需要细化吗?)

①合理化②潜抑③转移④反向形成⑤幻想⑥否认⑦升华⑧退行⑨幽默

26.简述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条件(P103)

①信度反映心理测验的一致性或可靠性,指同一被试者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用“相关系数”来表示。包括重测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评分者信度。

②效度指一个心理测验的准确性,指所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点之间符合的程度,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必备条件。包括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

③常模与标准化:常模指测验的参照分数,是解释测验结果的依据。

27.简述心理治疗的基本要素(P125)

①治疗师方面:治疗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

②被治疗者方面:一般为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有一定精神、躯体或行为问题的人,也包括一些希望改变个性或认知、行为习惯的人。

③治疗过程:以各种医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灵活使用各种专业技术,按一定的程序规范地进行,以达到治疗目标。

④治疗环境:环境安静、整洁,有合适的空间与面积,空气流通。

28.简述心理治疗的原则(P126-127)(应用于论述题中的案例分析)

①和谐性:指患者、医生、治疗方法之间的和谐,环境与整个治疗之间的和谐。

②针对性:针对性是心理治疗取得疗效的保证,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合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案。

③计划性:心理治疗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设计治疗的程序。

④灵活性: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医生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身变化,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随时准备根据新的情况灵活地变更治疗程序和方法。

⑤保密性:为保证资料的真实,维护患者的切身利益,必须在心理治疗工作中坚持保密原则。

⑥综合性:进行心理治疗时,应综合考虑其他可利用的能增加疗效的方法和手段。

⑦中立性: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应该保持中立,不能替患者作出任何选择或决定。

⑧回避性:心理治疗过程中,一般回避为亲友或熟人进行心理治疗。

29.简述心理治疗的基本过程(P129-130)

①筛选与准备阶段②问题探索与判别阶段③分析认识阶段④治疗行动阶段⑤疗效评价阶段⑥结束巩固阶段30.简述精神分析的原理(P131)(需要吗?)

采用精神分析治疗的方法和技术,通过帮助患者将早年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经历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挖掘出来,在意识层面加以分析与澄清,从而能使患者重新认识,并改变原有的心理行为模式,达到消除症状的目的。

31.简述精神分析治疗的技巧(P131-132)

①自由联想:治疗者要求患者随意且毫不保留地向治疗师描述所想象的事件或情景,从而把潜意识中存在的心理冲突带入意识领域,使患者对此有所领悟,从而重新创建现实的、健康的心理。

②分析阻抗:阻抗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抗拒或干扰治疗的力量,其往往是患者心理症结所在,治疗师必须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断辨认,揭示和分析阻抗,帮助患者克服困难。

③处理移情:移情出现在把患者早年生活经历中的重要人际关系带到治疗过程中,包括正移情和负移情,治疗师对正移情做因势利导,对负移情做分析处理,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冲突和防御,促使内省的建立。

④诠释梦境:梦是潜意识冲突或欲望的象征,因此患者有关梦的报告可以作为自由联想的补充和扩展,帮助了

解患者真正的动机和要求。

⑤阐释和疏泄:阐释是医生在心理分析过程中,对患者的一些心理实质问题加以解释,引导或劝阻,通过阐释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认识自己,从而到达治疗目的,称为疏泄。

32.简述系统脱敏法的方法(P134-135)

适应证:用于治疗恐怖症和焦虑病人

①松弛训练:指导患者学会松弛条件反射,有助于调节焦虑和恐惧。

②划分焦虑等级:通过与患者的讨论,将引起患者不良行为反应的情景刺激作详细的等级划分,并由弱而强按次序排列成焦虑等级表备用。

③脱敏训练:逐步按焦虑等级表进行脱敏训练。

33.简述ABC理论(P145)

ABC理论是理性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A指诱发事件;B指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系统;C指继该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其主要观点:对于A,每个人会产生不同的B,而B是产生不同情绪和行为的主要原因,即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所造成,这也是情绪障碍和神经症的根本原因。

34.简述理性情绪疗法的方法(P146)(需要吗?不明确答案)

1、分析A和C;

2、探讨B;

3、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4、理性情绪想象技术;

5、认知家庭作业

35.简述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相同点与不同点(P166)

相互关系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遵循发展与教育的模式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疗模式

区别针对有现实问题或心理困扰的正常人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的患者

侧重于对来访者的支持、启发、教育和指导侧重于分析与矫正,消除症状,重建人格

具有哲学社会学倾向具有医学倾向

都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都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实施

相同服务对象都是需要给予心理帮助者

都要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下进行

目的都是为了改变不良认识和行为,增强身心健康等

36.简述心身疾病的心理学理论分析以及综合的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P183-184)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理论分析包括心理动力理论、心理生物学理论和行为学习理论。

①心理动力理论:心身疾病的发病主要取决于个体潜意识中有未解决的心理冲突、某些身体器官对疾病的易感性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过度活动性。如果找不到恰当的途径疏泄,潜意识心理冲突就会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改变,而引起某些脆弱器官的病变而致病。

②心理生物学理论:心理-神经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重要心理生理中介机制。

③行为学习理论:心身障碍有一部分是习得的,其中有的属于条件反射性学习,有的通过观察或认知而习得。综合的心身疾病发病机制:

心理社会刺激物传入大脑→大脑皮层联合区的信息加工→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心身疾病

37.简述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P185)

①有明确的躯体症状。

②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③排除神经症等心因性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

38.简述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P185)

强调心、身同治原则,以躯体治疗为基础,心理治疗为主导进行综合治疗,根据病情的缓急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来施策,针对具体患者应各有侧重。

39.简述与内科疾病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

与内科疾病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

①人格特征:A型人格

②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吸烟饮酒易引起脑血管疾病,肥胖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

③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

④情绪因素如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

⑤心理应激:a.生活事件包括职业紧张(如溃疡、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和负性生活事件(如癌症、应激性溃疡和心梗);b.实验应激;c.社会支持缺乏。

⑥心力憔悴:指与工作有关的心理-生理-情绪枯竭状态。

与癌症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

①人格特征:C型人格

②负性生活事件引起心理应激,然后通过心理-神经-免疫途径影响癌症。

③缺乏社会支持加重癌症的病情。

④不良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可通过影响内分泌和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癌症。

⑤不良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加重癌症的病情。

⑥心理干预使癌症患者平均生存期延长。

⑦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结果是促进还是抑制癌症取决于心理社会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以及个体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及心理生理的耐受。

40.简述病人的角色转换问题(P212)

①角色行为缺如:病人没有进如病人的角色,主要表现为意识不到自己有病,或否认自己有病(精神病除外)。

②角色行为冲突:同一个体总是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当患病需要当事人从目前的角色转换为病人角色时,病人常会一时难以放弃原有的角色,左右为难,陷入角色的冲突之中。

③角色行为减退:病人已经进入病人角色,但由于其他更加重要的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自己的病情不够重视,从而影响治疗。

④角色行为强化:病人对病人角色呈现过度的适应,安心于病人角色的现状,依赖性增强,自信心下降,对承担原有的社会角色感到惶恐不安,不愿意从病人角色中走出来。

⑤角色行为异常:病人患病后不能接受患病的现实,而夸大疾病的影响和可能的严重后果,对治疗悲观失望。

⑥角色认同的差异:医护人员往往强调病人的义务,而病人往往强调自己的权力,容易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41.简述影响病人求医行为的因素(P213)

①对症状的认识程度:当个体根据自己的医学知识储备,判定自己所具有的症状是严重疾病时,容易发生求医

行为。

②经济因素:医疗费用远远超过自己的支付能力时,难以发生求医行为。

③求医条件:医院的医疗水平,服务态度,交通的便利程度等都可能对求医行为产生影响。

④心理因素:对医院的检查手段以及诊断结论的惧怕等都可能对求医行为产生影响。

⑤社会文化因素: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也会影响个体的求医行为。

42.简述病人的心理需要(P214)

①被认识和接纳的需要:病人入院后,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其需要被新的群体接纳,需要与病友和医护人员沟通。

②接受信息刺激的需要:病人需要了解自身疾病以及医院内医院外的信息。

③安全与早日康复的需要:因为病人的生命安全受到疾病的威胁,所以原有的安全需要变得更加强烈,他们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给医护人员,渴望得到早日康复。

④关心、体贴、尊重的需要:病人作为“弱者”,在与医护人员及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由于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尊重的需要会变得更加强烈,医护人员应当无条件地尊重病人。

43.简述医患关系分类(P224)

①主动-被动型:一种支配服从模式,其特征是“医生为病人做什么”,适用于危重昏迷病人。

②指导-合作型:一种医患都有主动权,但以医生为主的模式,其特征是“医生教会病人做什么”,适用于急性病病人的医疗过程中。

③共同参与型:一种医患平等互动,医生注意调动病人积极性的模式,其特征是“医生帮助病人自我恢复”,适用于慢性疾病中或急性疾病的康复期。

44.试述医护人员心理素质的培养(P228-229)

①树立崇高的理想:医务人员都要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增强服务意识。

②积极乐观的情绪:医护人员都要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做到遇事不慌、纠缠不烦、悲喜有度,保持稳定的情绪。

③良好的性格:医护人员需对人热情、诚恳、平易近人、乐于助人;对工作耐心细致、认真负责、沉着冷静、作风严谨;对自己开朗、朴实、自尊、稳重等。

④敏锐的观察力: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是医护人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标志,也是临床操作的一项基本功。

⑤坚强的意志:医护人员需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良好的自制力等方面表现出坚强的意志。

⑥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助于医护患三者之间步调一致、配合默契,从而使诊疗、护理过程中大家心情舒畅、保证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同时可以促进心身健康,提高心理调控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⑦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原则: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社会生活实践、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45.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P250)

①智力正常②人际关系和谐、积极③情绪正常,情感生活健全④适应环境⑤人格完善⑥有一定的自知力,能正确评价自己⑦行为符合年龄和性别特征

46.如何促进乳儿心理健康发展?(P252)

①保证乳儿生长发育的营养:早期营养不良是造成儿童弱智的原因之一,而非特异性食疗——提供各种各样的

营养是一种改善智力的有效方法。

②满足乳儿的情感需求:乳儿期出现了极为强烈的依恋需要,依恋的缺乏对其日后的成长有消极影响,父母应与乳儿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经常给予乳儿身体接触。

③经常与乳儿进行言语交谈:言语交谈提供了儿童理解言语的机会和学习言语的榜样。

④重视感官功能和动作训练:经常给予乳儿感官刺激,可明显提高乳儿的感觉动作能力。

⑤选择断奶时间和注意断奶方式:断奶行为会使乳儿因与母亲肌肤接触一定程度的剥夺在心理上产生强烈反应。

⑥避免养成不良习惯,及时矫正不良行为:父母要及时纠正乳儿期乳儿要大人抱着,走着入睡这种不良的习惯。47.如何促进婴儿心理健康发展?(P253)

①运动技能训练:提供宽松的穿着训练婴儿的运动技能,促进走,跑,跳,攀登等基本动作,训练手的精细动作等。

②口头言语训练:大脑言语中枢的发展已为婴儿掌握言语具备了物质基础,应与婴儿多交流,鼓励其说话。

③注意婴儿智力的开发:婴儿期已有求知欲,父母亲应该对婴儿所提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耐心地运用儿童能理解的言语给予解释。

④培养婴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婴儿时期应注意培养的生活习惯主要有睡眠习惯,进食习惯和卫生习惯。48.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P253-254)

①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训练儿童各种运动技能

②口头言语的进一步训练和书面言语开始培养:幼儿期是培养儿童口头言语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发展连贯性言语,完善句子结构的重要阶段。

③注意数概念的培养:抽象的数概念的掌握是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儿童是否掌握抽象的数概念是衡量儿童思维发展的指标之一。

④注意幼儿的社会化训练:幼儿期是个体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为了适应自身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应该让儿童与同伴进行各种游戏交往等。

⑤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1.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2.养成乐意帮助别人的好品质3.学会单独处理一些简单的人际关系等。

⑥及时矫正幼儿常见的不良行为:对咬手指,作怪相等使用强化,惩罚,消退等行为治疗方法。

49.简述青年期的心身特点(P254-255)

①身体发育完全成熟:这一时期身体各方面均已达到成熟,并呈现稳定状态,各种生理功能都处于全盛状况。

②认知能力发展显著:青年期由于大脑功能的不断增强,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其认知能力获得了长足发展。

③自我意识增强: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我的认识,在青年时期,随着对外界认识的不断提高,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以及重视对自己的评价,学会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言行。

④性意识的发展:包括青年早期的疏离阶段,接近异性阶段,恋爱阶段,选择配偶建立家庭这四个阶段。

⑤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主要包括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情感与理智的矛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意识的发展与性道德的矛盾这五个矛盾。

50.简述中年期的心理特点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P256-257)

中年期的心理特点

①整体心理状况稳定:中年人的体力,精力,智力和性格都比较稳定,其知识积累和思维能力发展到了最佳水

平。

②适应能力减弱:中年人心理稳定,但适应能力减弱。他们不易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不易变换工作,不易改变生活方式。

③心理压力超负荷:中年人肩负着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④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中国社会是个人际社会,中年人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从上级到下级,从家庭老人到小孩,还有各种亲戚好友等等。

⑤家庭和婚姻矛盾:中年人的婚姻不是夫妻俩的事情而是整个家族的事情,一旦婚姻出问题,常常碍于诸多社会因素而僵持着。

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①情绪的调适:这一时期中年人很多人际关系开始减弱,情绪往往表现单一甚至郁闷,为此此时期情绪的调节很重要,中年人首先应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对待出现的心理问题,把精力放在工作及业余爱好上。

②智力和体力的协调:这一时期中年应该处理智力与体力的关系,发挥自己的智慧,注意智能的使用和发挥来弥补体力的不足。

③处理好各类人际关系:对于因性格不合而产生矛盾的人我们提倡相互谅解,尽量减少接触;对于处理工作的观点意见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产生矛盾的人我们因心理置换,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

④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此时期应该做到夫妻间的交流和注重子女的教育方式。

⑤平静地度过更年期:应该做到学习有关更年期的知识,提高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保持正常的性活动。51.简述老年期的心理特点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P258-259)

老年期的心理特点

①认知功能减退:感知觉随感觉器官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减弱。

②情绪的改变:老年人情绪趋于不稳定。常表现为易兴奋,激惹,喜欢唠叨,好与人争论,一旦强烈的情绪发生后又需较长时间才能平静下来。

③人格特征:老年人的不良人格特征主要有:1.健康及经济的不安全感2.对身体舒适的兴趣增大3.对新的情景学习和适应的困难4.猜疑心,嫉妒心加重5.喋喋不休,爱发牢骚。

老年期的心理健康

①脑功能锻炼:我们可以通过运动训练,语言能力训练,反应速度和记忆力训练,手的操作训练来锻炼大脑的功能。

②寻找学习机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预防和减缓心理衰老。

③减轻老年人的失落感

④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

⑤适应离退休后的社会职能和生活变化:离退休前,老年人要计划好退休后的生活工作安排,淡化权力观和金钱观,以身体健康为最主要目标。

⑥社会关怀,建立和健全老年活动场所

⑦预防和降低老年痴呆的发生率: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和训练是预防老年痴呆的关键。52.简述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P260)

①以经验为标准:凭借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去评价自己或他人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判断是否正常,其主要缺点是有主观性和局限性,且只能用作定性判断,不能量化。

②社会适应性标准:通常是社会群体采用的判断标准,其主要缺点是该标准在地域之间的差异很大,难以进行跨地区,跨文化的比较。

③症状和病因学的标准:以是否存在症状和病因为判断心理异常的标准,同时通过躯体检查找到相应的生物学改变,从而确定异常心理。其主要缺点是大部分异常心理尚无法用该标准作出正确判断。

④统计学标准和心理测量的标准:对人群的心理现象进行调查和测量,用统计学方法处理,可得到某些群体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正态分布曲线,根据测量是否偏离常态来检测是否存在心理障碍。

⑤其他标准:马斯洛和密特尔曼提出的10条健康心理标准可作为异常心理的鉴别标准。

53.简述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式(P261)

①医学模式:异常的心理产生与生物因素有关,包括:先天遗传因素,脑或机体遭受损害,代谢失调,个体素质存在缺陷。

②心理动力学模式: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冲突时产生异常心理的原因。

③行为模式: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异常行为也是后天习得的,并不断地得到强化而固定下来。

④人本主义心理学模式:人天生具有发挥自己潜能的“自我实现倾向”,但是这些倾向受到削弱或阻碍时,就可以导致心理和行为的错乱。

⑤社会文化模式:个体在各种社会文化关系的综合影响下,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并且以相对恒定的形式固定下来。当这些关系发生变化,其强度和速度使人无法承受,就出现了社会文化关系失调的现象,固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显得无所适从,由此引发心理变态。

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外界的社会因素或个体的生物因素都必须通过个体的心理反应才能主动调节人际关系和自身的身心关系,而这两个关系的和谐程度在健康与疾病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异常心理的产生也应该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54.简述异常心理的分类(P261-262)

①异常心理学将异常心理分为心理过程障碍和人格障碍;

②临床医学将异常心理分为神经症、心身疾病、人格障碍和精神病;

③医学心理学将异常心理分为轻性心理障碍、重性心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大脑损害导致的心理障碍、行为问题和人格障碍以及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2018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2018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1) 第一章主要理论 (4) 第二章人的心理 (7) 第三章心理应激 (12) 第四章心理评估 (16) 第五章心理治疗 (19) 第六章心理健康 (22) 第七章临床心身相关问题 (24) 第八章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27) 第九章临床其它心理问题 (31) 第十章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33) 第十一章医学心理咨询 (36)

绪论 一、单选题(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I 易;II 较易;III 较难;IV 难)1.从教材的概念描写,医学心理学最象是:()I A 交叉学科 B 心理学学科 C 医学学科 D 精神病学科 [答案] A 2 .医学心理学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涉及:()I A 康复医学与预防医学 B 临床医学 C 基础医学 D 几乎所有医学领域 [答案] D 3 .医学心理学理论与技术可以在以下部门工作中得到应用:()I A 医院 B 康复与预防机构 C 心理门诊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4.医学模式是:()II A 某一时代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 B 某一时代各种医学学派的集中反映 C 对医学各门类的总称 D 对医学知识和技术的总称 [答案] A 5.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不包括:()I A 现代人心身素质降低 B 心脑血管病等已成为人类主要死亡原因 C 社会发展对人的适应要求提高 D 现代人对健康的要求提高 [答案] A 6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I A 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 B 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关注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 C 认为人是多层次的和完整的连续体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7.以下不符合医学心理学观点的是:()II A 强调心理因素在临床的主导作用 B 强调个体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临床的意义 C 强调疾病过程中心身相关作用的意义 D 强调临床医学模式改变的迫切性 [答案] A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温州医科大学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P1)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即疾病防治;2.简述医学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P9) ①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②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 ③心理测量法 ④个案法 ⑤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和临床实验法) ⑥相关研究法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知觉感觉相互关系 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外在联系事物的个别属性 是多个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区别 是较复杂的认知过程简单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联系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 P16)4.简述知觉的特性(①知觉的相对性②知觉的整体性③知

觉的理解性④知觉的恒常性).简述思维的过程(5P20- 2 -班杨露欣11级第二临床2010温州医科大学 ①分析和综合 ②比较 ③抽象与概括 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P21) 情感情绪相互关系 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表现为内隐性表现为外显性区别多与人的社会需要想联系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 人所独有,发生较晚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 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联系

常常蕴涵着情感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 P24)7.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①心境:是指持久而微弱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不适对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②激情:一种猛烈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③应激: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P27) 8.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①采取决定阶段:动机斗争目标确立 行为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②执行阶段:克服个人消极品质,采取有效行动克服外部困难的过程- 3 -班杨露欣11级第二临床2010温州医科大学 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其他动机和干扰 9.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P27) 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②与克服困难相联系④与随意活动为基础10.简述意志的品质(P27) ①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②果断性:明辨是非,迅速合理决断,并实现目的的品质

计量经济学试题

06A卷 一、判断说明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实际中,一元回归没什么用,因为因变量 的行为不可能仅由一个解释变量来解释。(×) 4.在线性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是原因,被解 释变量是结果。(×) 7. 给定显著性水平 及自由度,若计算得到 的t 值超过t的临界值,我们将拒绝零假设。 (√) 8.为了避免陷入虚拟变量陷阱,如果一个定性 变量有 m类,则要引入m个虚拟变量。(×)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计量经济学:融合数学、统计学及经济理论,结合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理论和实务。 2.最小二乘法:使全部观测值的残差平方和为最小的方法就是最小二乘法。 3.虚拟变量:在经济生活研究中,有一些暂时起作用的因素。如战争、天灾、人祸等,这些因素在经济中不经常发生,但又带有相同特性,经济学家把这些不经常发生的、又起暂时影响作用的称为虚拟变量。 4.滞后变量:用来作为解释变量的内生变量的前期值称为滞后内生变量,简称为滞后变量。 5.自回归模型:包含有被解释变量滞后值的模型,称为自回归模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应用最小二乘法应满足的古典假定有哪些?(1)随机项的均值为零; (2)随机项无序列相关和等方差性; (3)解释变量是非随机的,如果是随机的则与随机项不相关; (4)解释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步骤一般是什么? (1)建立模型; (2)估计参数; (3)验证理论; (4)使用模型。 3.你能分别举出三个时间序列数据、截面数据、混合数据、虚拟变量数据的实际例子吗? (1)时间序列数据如:每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各年商品的零售总额、各年的年均人口增长 数、年出口额、年进口额等等; (2)截面数据如:西南财大2002年各位教师年收入、2002年各省总产值、2002年5月成都市 各区罪案发生率等等; (3)混合数据如:1990年~2000年各省的人均收入、消费支出、教育投入等等; (4)虚拟变量数据如:婚否,身高是否大于170厘米,受教育年数是否达到10年等等。 4.随机扰动项μ的一些特性有哪些? (1)众多因素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代表的综合体; (2)对Y的影响方向应该是各异的,有正有负;(3)由于是次要因素的代表,对Y的总平均影响可能为零; (4)对Y的影响是非趋势性的,是随机扰动的。 四、分析、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根据下面Eviews回归结果回答问题。Dependent Variable: DEBT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5/31/06 Time: 08:35 Sample: 1980 1995 Included observations: 16 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 Erro r t-Statist ic Prob . C() INCOME() COST() R-squared Mean dependent var Adjusted R-squared () . dependent var . of regression Akaike info criterion Sum squared resid Schwarz criterion Log likelihood F-statistic()Durbin-Wats on stat Prob(F-statisti c) INCOME——个人收入,单位亿美元; COST——抵押贷款费用,单位%。 1. 完成Eviews回归结果中空白处内容。 2. 说明总体回归模型和样本回归模型的区别。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4级临床本科《医学心理学》试卷 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 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 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 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A、B 两项都是 D.A、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 8.A 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D.预防 9.护士职业要求其情绪必须( ) A.积极而稳定 B.心境平静 C.乐观 D.悲喜有节制 10.在个性形成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环境因素 C.教育因素 D.家庭因素 11.办事见异思迁的人,其意志活动属于( ) A.缺乏自制性B.缺乏果断性C.缺乏坚韧性 D.缺乏独立性 12.下列哪类患者不适宜进入特殊学校进行教育康复( ) A.智力残疾 B.视力残疾 C.肢体残疾 D.听力和语言残疾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基础知识题库: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推荐阅读:全国卫生人才招聘卫生事业单位面试技巧1.关于医学心理学研究中的晤谈法,正确的是 A 晤谈法是与来访者交谈、并作观察、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B 晤谈法可应用于心理评估、诊断、治疗、咨询各领域 C 晤谈法与访问法、座谈法、问卷法等属于医学心理学的调查法 D 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2.现代心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研究涉及 A 心理神经内分泌学 B 心理神经免疫学 C 现代分子生物学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3.在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 再现 B 想象 C 思维 D 幻想 正确答案:B 4.应激生理反应的神经机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调节A 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 丘脑下部-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 C 丘脑下部-垂体后叶轴 D 丘脑下部-垂体前叶-甲状腺轴

正确答案:A 5.卡特尔人格因素测验将人格根源特质分为多少种A 8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23号汉华世纪大厦B座。 12种 C 16种 D 18种 正确答案:C 6.认知治疗重视的是 A 个体适应不良的行为 B 个体潜意识的冲突 C 个体童年的创伤经历 D 个体对现实事件的评价 正确答案:D 7.以下不是心身疾病特征的一项是 A 神经症 B 有器质性的病变或功能障碍 C 疾病发生发展与应激存在时间关系 D 疾病的发生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正确答案:A8.指出以下不符合疼痛特征的一项描述 A 引起疼痛的刺激范围很广 B 刺激与痛觉之间存在必然的关系 C 疼痛具有积极意义 D 疼痛具有消极意义 正确答案:B 9.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要包括

医学心理学试题

医学心理学试题

1 .前额叶的主要功能不包括:()Ⅲ A 语言的理解能力 B 负责有意识的行为活动 C 与工作记忆有关 D 与自我意识有关 [答案] A 2 .关于左、右大脑半球高级功能,正确的说法是:()Ⅱ A 左大脑半球是优势半球 B 右大脑半球无语言功能 C 两半球机能的侧向化与年龄和利手无关 D 两半球机能相互分工、协同和补充 [答案] D 3 .人的心理是:()Ⅰ A 人脑的功能 B 人脑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C 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 D 以上都是 [答案] D 4 .人的社会化主要影响因素为: ()Ⅰ A 遗传家庭社会环境 B 家庭和父母学校社会环境 C 父母老师朋友 D 家庭学校单位[答案] B 5 .认知过程包括:()Ⅰ A 感觉、知觉、记忆、意志、思维 B 知觉、记忆、注意、兴趣、思维 C 感觉、记忆、思维、想象、表象 D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 [答案] D

6 .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Ⅱ A 理解性 B 对比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 [答案] C 7 .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Ⅰ A 再现 B 识记 C 保持 D 再认 [答案] D 8 .在大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Ⅱ A 再现 B 想象 C 思维 D 幻想 [答案] B 9 .思维的两大特征是:()Ⅰ A 复杂性、逻辑性 B 逻辑性、概括性 C 分析性、抽象性 D 间接性、概括性 [答案] D 10.强、平衡、不灵活这种神经活动类型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Ⅱ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答案] C 11.“人逢喜事精神爽”指的是:( ) Ⅱ A 心境 B 激情 C 美感 D 应激 [答案] A 12.情感是与人的一种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这种需要是:()Ⅰ A 自然需要 B 生理性需要 C 社会性需要 D 精神性需要 [答案] C 13 .较之情感,情绪的特点是:()Ⅰ A 持久而强烈 B 持久而微弱 C 短暂而稳定 D 短暂而强烈 [答案] D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1、比较普通最小二乘法、加权最小二乘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异同。 答: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思想是使样本回归函数尽可能好的拟合样本数据,反映在 图上就是是样本点偏离样本回归线的距离总体上最小,即残差平方和最小 ∑=n i i e 12min 。 只有在满足了线性回归模型的古典假设时候,采用OLS 才能保证参数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在不满足基本假设时,如出现异方差,就不能采用OLS 。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对原 模型加权,对较小残差平方和2i e 赋予较大的权重,对较大2i e 赋予较小的权重,消除异方差,然后在采用OLS 估计其参数。 在出现序列相关时,可以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这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小二乘 法。 最小二乘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的特例,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加权最小二乘法是广义 最小二乘法的特列。 6、虚拟变量有哪几种基本的引入方式? 它们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答: 在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的主要方式有加法方式与乘法方式,前者主要适用于 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产生影响的情况,后者主要适用于定性因素对斜率项产生影响的情况。除此外,还可以加法与乘法组合的方式引入虚拟变量,这时可测度定性因素对截距项与斜率项同时产生影响的情况。 7、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中结构式方程的结构参数为什么不能直接应用OLS 估计? 答:主要的原因有三:第一,结构方程解释变量中的内生解释变量是随机解释变 量,不能直接用OLS 来估计;第二,在估计联立方程系统中某一个随机方程参数时,需要考虑没有包含在该方程中的变量的数据信息,而单方程的OLS 估计做不到这一点;第三,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系统中每个随机方程之间往往存在某种相关性,表现于不同方程随机干扰项之间,如果采用单方程方法估计某一个方程,是不可能考虑这种相关性的,造成信息的损失。 2、计量经济模型有哪些应用。 答:①结构分析,即是利用模型对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研究,分析当其 他条件不变时,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发生一定的变动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程度。②经济预测,即是利用建立起来的计量经济模型对被解释变量的未来值做出预测估计或推算。③政策评价,对不同的政策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对比,从中做出选择的过程。④检验和发展经济理论,计量经济模型可用来检验经济理论的正确性,并揭示经济活动所遵循的经济规律。 6、简述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模型的主要步骤。 答:一般分为5个步骤:①根据经济理论建立计量经济模型;②样本数据的收集; ③估计参数;④模型的检验;⑤计量经济模型的应用。 7、对计量经济模型的检验应从几个方面入手。 答:①经济意义检验;②统计准则检验;③计量经济学准则检验;④模型预测检 验。

最新2020年医学心理学完整题库158题(含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15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常见的性偏好障碍有那些、、、: 2.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人格形成要经过五个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自我心理学与自我一适应镇型,客体联系理论和人际关系摸型. 4.医生劝告病人“你应该参加一些晨间锻炼”这种医患关系属于___。 5.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6.病人角色 7.被动求医行为 8.晤谈技术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9.认知偏差主要有两种:对自我认知的偏差和对他人认知的偏差. 10.拒绝执行医嘱,部分地执行医嘱,诊疗过程中擅自停止执行医嘱 11.焦虑,退化,主观感觉异常 12.观察资料的记录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事件记录。 13.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与的相互关系,研究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 14.行为疗法的常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5.森田正马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心理治疗方法是______。 二、解答题 16.)按事件的影晌分类:正性生活事件、负性生活事件

17.除了生物遗传物质的质和量之外,人格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晌。一个成熟的 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晌下,通过实践活动逐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 种经历在人生的前30年中田显作用于人格. (1)生物因素即遗传因素一个近期开展的双生子的研究表明,人格中盗 传部分的贡献约占30写-50%。说明先天物质对人格形成的重要,这部分 包括早期学者们所定义的气质和现今仍然被关注的智力。然而思维模式,尤 其价值观或信念相关的部分财很少受其影晌。其次,神经系统的特性不同, 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不同,内分泌系统分泌教素的水平不同,也会使人们人 格的形成和发展显示出不同的特点。此外,人的体态、体后和吝貌,也是影 晌人格形成和发展的生物因素.例如有些人因容貌出众而自负,有些人因先 天不足而自卑。但是,生物因素只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不能决定宪整人格的发展。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晌占到50%-70%,主要指社会 环境,如家庭、学校和社会文化环境等. 18.第一类属于行动上的,即行为反应,包括针对自身的行为币应和针对应衡源 的行为反应。第二类属于认识上的,即自我防御反应,它是对自己或自己的 应对效果重新作出解释,以缓解应教所引起的紧张和不适。第三类属于求助 形式的。 19.①应教源,它们有着破坏有机体平衡的倾向性,可以是生物的、心理的、社 会的和文化的;②中介因素,起调节应教源影晌的作用,认知评价在其中起 着关健作用;③应教的体验本身,是应教源同中介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④ 有机体9力应对应激源;⑤个体对应教源作出的反应,表现为生理的、心理 的和行为的适应和不适应。 三、单选题 20.下列疗法中,除()外,均属操作性行为治疗D A.奖励法 B.惩罚法 C.生物反馈法 D.行为塑造法 21.请论述心理咨询的依赖性原则如何建立 V.问答题(共5题,0分) 22.决定评估内容,确定评估目标,迭择测量参照标准,收集评估资料,判断与决策,交流评沽信息 23.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2、愚者人格特征常构成其发病基础3、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改变 4.意识的心理冲突(自相矛盾、为难自己、无力自拔)5.病人有相当自知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盐城教学点 ) 《医学心理学》试卷考试日期:2011年1月23日考试时间100分钟 专业:_______学号:__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9小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1.个体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就是() A.条件反射 B.感知觉 C.遗传 D.环境与教育 2.把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称为() A.感觉 B.知觉 C.幻觉 D.意识 3.下列关于疼痛的描述哪项正确?() A.愉快、兴奋时痛阈降低 B.焦虑、依赖的人比孤僻、死板者对疼痛的敏感性低 C.性格外向比性格内向的人更易产生疼痛行为与表现 D.黄种人比黑种人更能耐受疼痛 4.创造性问题解决过程中,灵感出现于下列哪一阶段?() A.准备阶段 B.酝酿阶段 C.豁朗阶段 D.社会性需要 5.交往属于哪一种需要?() A.物质性需要 B.生理性需要 C.生物性需要 D.社会性需要 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社交需要属于下列哪一层次?()

A.归属与爱的需要 B.尊重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 7.意志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就是() A.认识过程 B.情绪过程 C.意志过程 D.努力过程 8.关于性格、气质与能力的表述,以下选项正确的就是() A.性格就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B.气质就是个人的稳定的态度体系与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C.性格对气质的影响表现为性格可以影响气质特征的形成与发展速度 D.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受性格特征的制约 9.下列关于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表述正确的就是() A.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中包括共同经验 B.遗传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 C.每个人独特的经验就是人格形成的最关键因素 D.遗传潜能对人格的形成起最重要的作用 10.下列哪项就是儿童最重要的心理需要?() A.喂奶 B.温暖 C.音乐 D.爱抚 11.关于心身疾病的特征,以下哪项不符合?() A.发病与情绪障碍有关 B.发病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C.常常有家族史 D.病程持续迁延 12.以下哪种性格特征与冠心病危险密切相关?() A.A型性格 B.B型性格

医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题姓名:专业:年级: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 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B.不争强好胜 C.慢性应激状态 D.高度紧张职

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 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B 两项都是、B 两项都不是 7.关于求医行为,哪项最正确( ) A.求医行为的人肯定自觉有病 B.一个人身体出现病变时就会产生求医行为 C.求医行为主要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D.求医行为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型行为与冠心病的关系最早集中在哪方面研究( ) A.病因 B.诊断 C.治疗 D.预防 9.护士职业要求其情绪必须( ) A.积极而稳定 B.心境平静 C.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43378

简答: 1、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有何不同? 时间序列数据是一批按照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的调查数据。这两类数据都是反映经济规律的经济现象的数量信息,不同点:时间序列数据是含义、口径相同的同一指标按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列;而横截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不同统计单元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 2、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赖以成功的三要素。P16(课本) 成功的要素有三:理论、方法和数据。理论:即经济理论,所研究的经济现象的行为理论,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主要包括模型方法和计算方法,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与手段,是计量经济学不同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科学的主要特征;数据:反映研究对象的活动水平、相互间以及外部环境的数据,更广义讲是信息,是计量经济学研究的原料。三者缺一不可。 3、什么是相关关系、因果关系;相关关系与因果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以上的变量的样本观测值序列之间表现出来的随机数学关系,用相关系数来衡量。 因果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在行为机制上的依赖性,作为结果的变量是由作为原因的变量所决定的,原因变量的变化引起结果变量的变化。因果关系有单向因果关系和互为因果关系之分。 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之间一定具有数学上的相关关系。而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之间并不一定具有因果关系。 4、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区别与关系。P23-P24(课本)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首先,两者都是研究非确定性变量间的统计依赖关系,并能测度线性依赖程度的大小。其次,两者间又有明显的区别。相关分析仅仅是从统计数据上测度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而无需考察两者间是否有因果关系,因此,变量的地位在相关分析中饰对称的,而且都是随机变量;回归分析则更关注具有统计相关关系的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变量的地位是不对称的,有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分,而且解释变量也往往被假设为非随机变量。再次,相关分析只关注变量间的具体依赖关系,因此可以进一步通过解释变量的变化来估计或预测被解释变量的变化,达到深入分析变量间依存关系,掌握其运动规律的目的。 5、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模型的区别。 答:数理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计量经济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6、从哪几方面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P6(课本)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医学心理学基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8题) 1、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2、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E】 A、心身是统一 B、心理对健康和疾病有能动作用 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 D、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 E、以上都是 3、下列哪项不属于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 A、动物的心理发育 B、病人的焦虑 C、人际关系紧张 D、人的不良行为 E、人群心理健康水平 4、不属于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的是【E】 A、健康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神经心理学 D、药物心理学 E、教育心理学 5、心理科学诞生的标志是【C】 A、希波克拉底提出气质体液说 B、弗洛伊德提出精神分析理论 C、冯特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D、詹姆斯等人提出新心理学理论 E、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 6、《黄帝内经》提出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理学观点属于医学心理学发展的哪一阶段【B】 A、神灵医学心理学时代 B、哲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C、科学医学心理学时代 D、现代医学心理学时代 E、以上都不是 7、弗洛伊德提出五个阶段的性发展理论,“肛门期”在【B】

A、出生至一岁半时期 B、一岁半至三岁时期 C、四至六岁儿童期 D、七至十二岁的儿童期 E、十三岁以上青春期及成人期 8、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9、行为主义学派认为,人的异常行为、神经症的症状主要是通过什么得来的【D】 A、外界刺激 B、生理反应 C、人的认知 D、学习过程 E、遗传因素 10、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11、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法了解一些人对某一事件的感受、态度和行为,在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属于【A】 A、调查法 B、临床观察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E、心理测验法 12、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靠力比多(libido)推动的,它属于精神分析理论体系中的哪种理论【C】 A、潜意识理论 B、人格理论 C、性欲学说 D、释梦学说 E、心理防御机制学说 13、人的行为不是由本能决定,也不简单是外部刺激的结果,而是人的理性评价的结果,这种观点符合【D】 A、精神分析理论 B、行为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认知理论 E、心理生理学理论 14、弗洛伊德认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哪一层次运行【C】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1)

医学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 1、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E】 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 B、情景、心境、条件反射 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 D、认知、反应、结果评价 E、情景、认知、生理变化 2、从心理或行为角度研究躯体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该项工作属于以下哪个范畴【B】 A、临床心理学 B、健康心理学 C、行为医学 D、心身医学 E、神经心理学 3、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感受、认识、情感和行为,调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称之为【B】 A、心理诊断 B、心理治疗 C、心理卫生 D、心理咨询 E、心理适应

4、人类能创造出“猪八戒”这一并不客观存在的文学形象,这恰好说明了【D】 A、心理是脑的功能 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C、心理是极其复杂的 D、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E、动物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才有了心理机能 5、H.Selye认为对机体有害的各种应激源,可引起以什么为主的非特异性反应【B】 A、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 B、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C、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D、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E、下丘脑-垂体后叶轴 6、给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指导和帮助的过程,叫做【E】 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治疗 D、心理支持 E、心理咨询 7、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已的理想与抱负的需要是【E】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被爱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8、医学心理学是哪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C】 A、医学 B、社会学 C、心理学 D、生理学 E、生理心理学 9、儿童病人的求医行为属【B】 A、主动型 B、被动型 C、强制型 D、参与型 E、合作型 10、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属于【A】 A、人格测验问卷 B、智力测验 C、人格投射测验 D、评定量表 E、神经心理学测验 11、一男性,某省厅干部,平时不嗜烟酒,生活规律;但性情急躁,易激动,工作认真,争强好胜,雄心勃勃。一年前单位减员时调入某厂工作,常因小事上火,发脾气。三日前因心绞痛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病前病人的人格类型是【A】

第五《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作者:————————————————————————————————日期:

温州医科大学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P1)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即疾病防治; 2.简述医学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P9) ①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②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 ③心理测量法 ④个案法 ⑤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和临床实验法) ⑥相关研究法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相互关系感觉知觉 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外在联系区别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是多个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简单的认知过程是较复杂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 联系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 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4.简述知觉的特性(P16) ①知觉的相对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5.简述思维的过程(P20)

①分析和综合 ②比较 ③抽象与概括 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P21) 相互关系情绪情感 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区别表现为外显性表现为内隐性 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想联系 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联系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7.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P24) 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①心境:是指持久而微弱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不适对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②激情:一种猛烈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③应激: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 8.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P27) ①采取决定阶段:动机斗争 目标确立 行为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②执行阶段:克服个人消极品质,采取有效行动 克服外部困难的过程

计量经济学简答题整理版

1. 请问自回归模型的估计存在什么困难?如何来解决这些苦难? 答: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 出现了随机解释变量Y ,而可能与随机扰动项相关; (2) 随机扰动项可能存在自相关,库伊克模型和自适应预期模型的随机扰动项都会导致自相关,只有局部调整模型的随机扰动项无自相关。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使用工具变量法;对于第二个问题的检验可以用德宾h 检验法,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模型尽可能的设定正确。 2. 为什么要进行广义差分变换?写出其过程。 答:进行广义差分变换是为了处理自相关,写出其过程如下: 以一元模型为例:Y t = b 0 + b 1 X t +u t 假设误差项服从AR(1)过程:u t =ρu t-1 +v t -1 ≤ρ≤1 其中,v 满足OLS 假定,并且是已知的。 为了弄清楚如何使变换后模型的误差项不具有自相关性,我们将回归方程中的变量滞后一期,写为: Y t-1 = b 0 + b 1 X t-1 +u t-1 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ρ,得到:ρY t-1 = ρb 0 + ρb 1 X t-1 +ρu t-1 现在将两方程相减,得到:(Y t -ρY t-1 ) = b 0 ( 1 -ρ) + b 1 (X t -ρX t-1 ) + v t 由于方程中的误差项v t 满足标准OLS 假定,方程就是一种变换形式,使得变换后的模型无序列相关。如果我们将方程写成:Y t * = b 0* + b 1 X t * +v t ,其中,Y t * = (Y t -ρY t-1 ) ,X t * = (X t -ρX t-1 ) ,b 0* = b 0 ( 1 -ρ)。 3. 什么是递归模型? 答:递归模型是指在该模型中,第一个方程的内生变量Y 1仅由前定变量表示,而无其它内生变量;第二个方程内生变量Y 2表示成前定变量和一个内生变量Y 1的函数;第三个方程内生变量Y 3表示成前定变量和两个内生变量Y 1与Y 2的函数;按此规律下去,最后一个方程内生变量Y m 可表示成前定变量和m -1个Y 1,Y 2、,Y 3,…、Y m-1的函数。 4. 为什么要进行同方差变换?写出其过程,并证实之。 答:进行同方差变换是为了处理异方差,写出其过程如下: 我们考虑一元总体回归函数Y i = b 0 + b 1 X i + u i 假设误差σi 2 是已知的,也就是说,每个观察值的误差是已知的。对模型作如下“变换”: Y i /σi = b 0 /σi + b 1 X i /σi + u i /σi 这里将回归等式的两边都除以“已知”的σi 。σi 是方差σi 2 的平方根。 令 v i = u i /σi 我们将v i 称作是“变换”后的误差项。v i 满足同方差吗?如果是,则变换后的回归方程就不存在异方差问题了。假设古典线性回归模型中的其他假设均能满足,则方程中各参数的OLS 估计量将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量,我们就可以按常规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了。 证明误差项v i 同方差性并不困难。根据方程有:E (v i 2 ) = E (u i 2 /σi 2 ) = E (u i 2 ) /σi 2 =σi 2 /σi 2 = 1 显然它是一个常量。简言之,变换后的误差项v i 是同方差的。因此,变换后的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我们可以用常规的OLS 方法加以估计。 5. 简述逐步回归法的基本步骤。 答:先用被解释变量对每一个解释变量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这个过程会出现3种情形:①若新变量的引入改进了R 2 和F 检验,且其它回归系数的t 检验在统计上仍是显著的,则可考

新版精编2020医学心理学完整题库58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医学心理学考试题库588题[含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有哪些? 2.会谈按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式和_______式 3.一级 4.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5.昏迷病人、精神病人的求医属于_____。 6.医患交往水平主要包括___、___、___。 7.医患交往的形式有___、___。 8.病人的心理需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 9.医患的三种关系模式是______ 10.病人角色适应不良表现为___、___、___、角色行为强化和角色行为异常。 IV.简答题(共7题,0分) 11.影响社会认知主要因素有什么? 12.社会认知的特征是什么? 13.经典条件反肘、操作条件反肘、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14.病人角色 15.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16.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和人际交往的经验,人际吸引的规律有那些? 名词解释

17.病人的认知活动特征是什么?病病人的认知活动特征病人的认知活动特征人的认知活动特征 18.医患关系的含义? 19.病人的意态行为特征是什么? 20.病人的个性改变是什么? 正确答案 ABCD XX√XX√ 填空题 21.缺如,强化,消退,恐俱 22.技术水平的交往,非技术水平的交住,病人的依从性。 23.主动-被动型医愚关系,指导-合作型医患关系,共同参与型医患关系 24.临床心理评估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方法。 25.观察法基本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临床上常用的观察法可分为随机观察法和_______法 27.何为病人角色?其特点如何? 28.精神分析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9.医学心理学是_____和_____的交叉学科。 30.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与的相互关系,研究在疾病的发生·预防·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的科学。 31.2.现代医学模式是··。 32.躯体性应激源,生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 33.文化性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完整

单选题 1. 下列哪一项是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B ) A临床心理学B变态心理学 C心身医学D健康心理学 E以上都是 2.心理活动的实质是心理活动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以及(E ) A是人的兴趣物B是物质的内容 C是客观现实D使人感觉到的事物 E是脑的功能 3.( D )医学模式认为医学强调身心一元论的观点,人的身(肉体或生理)新(精神或心理)两个方面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双向的,其相互作用的模式是环形的,而非线性。A.神灵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以上都不是 4.事先将各种需调查的内容列成调查表,当面或邮寄等方式被调查者填写,收集后对结果逐条进行分析,在医学心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叫做(B ) A.测验法 B.问卷法 C.座谈法 D.以上都对 5.所谓医学模式的转变是指( D ) A.中医模式向西医模式转变 B.西医模式向中西结合模式转变 C.自然哲学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 D.生物医学模式想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6. 现代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B A.布罗卡的大脑一机能定位研究; B.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C. 1913年华生提出的行为主义学说; D. 1883年魏特曼建立的第一个儿童心理实验室; E.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理论。 7.办事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的人,其意志活动缺乏(C)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韧性 D.自制性 8. 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的学科(A) A.心理学 B.思维 C.心理过程 D.人格 E.心理现象 9. .促进医学模式转变的因素(A) A.现代心身素质降低 B.心脑血管疾病等已成为人类死亡的主要因素 C.人预期寿命的逐建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节奏的加快,带来了新的健康和疾病问题 D.精神病和其它功能性疾病发病率高,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对医学提出更的要求 E.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不仅要求没有疾病,同时要求有好的心情,即使在躯体治疗过程中.也要求治疗方案能保证个体一定的生活质量 10.以下不符合心理学观点的是:(A) A.强调心理因素在临床中的主导作用 B.强调个体内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在临床中的意义 C.强调疾病过程中心身相关作用的意义 D.强调临床医学模式改变的迫切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