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容量限制的交通分配优化方法研究

容量限制的交通分配优化方法研究

容量限制的交通分配优化方法研究
容量限制的交通分配优化方法研究

某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化方案(doc 8页)

某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化方案(doc 8页)

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化方案 一、摘要 对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进行优化,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检验,数据记录、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是否安装红绿灯,以及如果安装红绿灯应如何控制提出分析和参考性的建议,结合实际的状况对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进行优化。 二、关键词 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交通优化 三、前言 郑密路是省道316郑州市至新密市路段,简称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位于郑密路郑州市南距三环7.95km(地图测量)处,与郑密路相交叉的为乡级公路,此段郑密路为东西走向,乡级公路为南北走向,乡级公路南部连通侯寨小学,乡政府,侯寨一中以及侯寨乡9个行政村,北部连通郑州市农博园、尖岗水库以及尖岗村,刘庄村,八卦庙村三个行政村,由于男婚女嫁,邻里关系,以及政府单位和学校的位置,确定了这个十字路口为侯寨乡的重要的交通路段。行人的东行西走、南来北往以及一些车辆不遵循交通规则造成了此十字路口时有交通事故发生,所以有必要对这个十字路口的交通进行优化,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检验,数据记录的方法,确定信号灯安装的必要性以及通过分析交通和人流状况来确定信号灯安装后的信号实施方案来优化交通,同时通过本次的研究也希望给关注郊区交通优化的人们带来一

五、研究结果 问卷结果: 知道路口状况看法优化方案建议 知道:100人 不知道:0人好:2人 不好:98人 红绿灯:68 过街天桥:16 立交桥:2 地下人行道:14 83人无优化建议 17人有优化建议 表1-1 实地检验结果 时段7-8 8-9 10-1 1 11-1 2 12-1 3 14-1 5 15-1 6 16-1 7 南北人189 15 6 88 145 134 89 96 126 东 西 人 25 32 21 12 21 34 9 27 郑密车104 5 89 9 1123 1452 1324 842 1431 1321 1-80 70 80 80 80 80 80 80

高速路交通导行优化方案

***公司 ****工程交通组织导行方案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因施工造成的交通影响,特制定辅道交通组织导行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程施工概况 ******工程属于******区路网,本次施工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辅路改造及地下市政管线的实施工程,二是现况******在本段辅路范围内一对进出口的改造。辅路工程设计起点为新华南北路,设计终点与东关大道交,北辅路道路长******米,南辅路道路长******米(辅路设计起点0+000对应通燕高速1+940.44)。 100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工程:******路宽15米,两侧设置3米宽机非隔离带和3米非机动车道和4米宽人行道,本工程包括:道路、排水、给水、中水、信息管道工程。 排水工程:根据雨水规划,沿南、北两侧设计辅路分别新建一道雨水、一道污水。设计南侧辅路雨水位于辅路中心线位置南侧 m,北侧辅路雨水

位于辅路中心线北侧米,管沟断面 mm,自西向东接入北运河,埋深 m;设计南侧污水位于辅路中心线南3米位置,北侧污水位于辅路中心线北米,管道断面 mm,下游向东接入温榆河西滨河路现况φ1350污水截流干线,管道埋深 m。 二、******路现状交通情况 ******路()是******的一部分,为通州区进出******的主干道,是连接北京市区与通州区的主要通道,机动车辆通行量较大,桥下辅路************河西滨河路相接。 根据《******新城运河核心区综合交通规划》中相应规划路网调整方案,******北关桥以东出入口方向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式为:南侧调整为主路出口(西向东驶离主路),北侧调整为主路入口(东向西进入主路)。 三、交通疏导设计原则及思路 1、交通疏导设计原则 1.1、确保车辆安全顺利绕行通过施工区域,交通导行方案按照“少影响、确保高速路出入通行畅通”的总方针组织。施工期间应保持高速路出入口道路畅通,辅路交通通过布设安全警告设施、施工标志、行车标志等组织引导交通。为减少施工与交通间的干扰,施工区域实行全封闭作业,即在施工作业区域设置围挡,做到互不干涉。 1.2、保证交通需要。施工准备阶段必须对施工地点附近道路路况做实地调查,作为确定相应有效的施工部署和交通疏导的依据。 1.3、本方案需获得市政工程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交通部门的批准后,方可实施。 1.4、本方案如有与总体施工方案冲突处,以服从总方案为原则作适当调整。

DTA动态交通分配

( 2005) 西安交通大学对具有排队的多模式动态交通分配问题及其相关应用进行研究。本文对动态交通分配模型发展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详细讨论了模型中的路段动态函数、流量传播约束、FIFO等相关特性。 将单一交通模式的点排队路段动态模型扩展到多模式动态路段模型,并且证明了各种模式的路段行程时间函数合乎模式内的FIFO特性,以及在拥挤情况下各模式车辆的速度收敛 特性。 将多模式随机动态同时的路径与出发时间选择平衡条件描述为变分不等式问题,提出了两个不同的算法用于求解变分不等式问题: 算法一是基于路段的算法,这个算法给出了基于logit 的同时的路径与出发时间选择的随机动态网络配载方法,并证明了这个方法的正确性; 算法二是基于路径的启发式算法。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以及两个算法的有效性。提出了多模式多用户动态交通分配模型,用于评估ATIS对不同模式出行者和交通系统的影响。将每一模式的出行者分为两类:一类是装配ATIS的出行者,另一类是未装配ATIS的出行者。由 于所能获得的交通信息质量的差异,他们将遵循不同的动态用户平衡条件。同时,每一种模式出行者在选择路径和出发时间时,不但考虑出行费用和进度延误费用的影响,而且还考虑 油耗费用的影响。将多模式多用户动态用户平衡条件描述为统一的变分不等式问题,利用对角化算法计算相应的平衡流量状态,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使用nested-logit 模型模拟ATIS的市场渗透率与服从率,模型的上层模拟了驾驶小汽车出行者的购买行为(市场渗透率),底层主要描述了装配ATIS设备的小汽车出行者的服从行为(服从率)。设计了固定点算法计算ATIS的平衡市场渗透率与服从率。并在简单的路网上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证明算法与模型是正确和有效的。提出了组合模式动态交通分配模型,模型中假设有两类出行者:一类是纯模式出行者,他们自己驾驶小汽车完成一次出行。另一类是组合模式出行者,在其一次出行的第一部分是自己驾驶小汽车完成的,剩余部分是乘公交车完成的。使用nested-logit 模型模拟出行者的复杂出行选择行为。将各种不同的选择行为描述为一个变分不等式问题。并给出了启发式算法求解相应的变分不等式问题。最后,利用仿真研究验证了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 交通分配:(2005)所谓交通分配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将各OD (Origin-Destination) 对间的出行量分配到具体的交通网络上去,从而得到各路段的交通量,以判断各路段的负荷水平。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交通分配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不少交通流分配模型与软件。总体来看,这些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 平衡分配模型:遵循War drop 用户最优(UO, User Optimum) 准则或系统最优(SO, System Optimum)准则。它们或者使得个别交通参与者的出行费用最低,或者使得交通网络上所有出 行者的总出行费用最低。 非平衡分配模型:运用启发式解法或其他近似解法的分配模型则统称为非平衡分配模型,如全有全无分配模型、容量受限分配模型、多路径概率分配模型、随机分配模型和嫡分配模型等。静态模型不能反映交通流的时变特性,相反,动态交通分配考虑了交通需求随时间变化和出行费用随交通负荷变化的特性,能够给出瞬间的交通流分布状态。 DTA( Dynamic Traffic Assignment ) 所谓动态交通分配, 就是将时变的交通出行合理分配到不同的路径上, 以降低个人的出行费用或系统总费用。动态交通分配是在交通供给状况以及交通需求状况均为已知的条件下, 分析其最优的交通流量分布模式, 从而为交通流管理、动态路径诱导等提供依据。交通供给状况:网络拓扑结构、网段特性、既定控制策略等。 交通需求状况:在每时刻产生的出行需求及其分布。 动态交通分配的意义建立在动态的交通流模型基础上的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为解决交通控制与诱导问题提供了思路。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解决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解决方案 1概述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是借助专业团队对交通信号控制方面进行挖掘,以更加有效地缓解目前由于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而造成路网交通运行压力增大,道路硬件资源增长严重失衡这一问题。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对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及相关技术进行总结,规范信号优化工作流程,落实责任,建立统一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交通信号管理模式,保证交通信号合理运行,满足各种条件下道路交通参与者的通行需要。 ?通过对相关路口进行周期性调查,及时发现存在不足并予以改善、跟踪,从而不断提高其运行水平。 ?通过路口排查和调研,对有条件进行协调控制的路口设计协调控制方案,降低协调控制路口的行车延误,提高交叉口服务能力。 ?以周报、月报和专项分析报告总结归纳工作开展情况及完成效果,有计划性的回检评价历史优化路口,提炼可取之处及考虑不周的地方,对未来将有可能发生变化的交叉口或路段有一定预测性。 2服务内容 2.1交通信号管理基础工作 (1)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及相关技术总结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及相关技术的总结包括对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理论的总结和对现今主流信号控制模式及方法的总结2部分内容。 ?对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理论的总结 包括对信号控制涉及的相关参数的总结、对通过能力的总结及对信号路口对车流停滞作用的总结3部分内容。 ?对现今主流信号控制模式及方法的总结 包括对单点信号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交通信号子区划分的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同类型交通信号路口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长距离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以及

对区域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六大类涵盖点、线、面三个层次的信号控制与协调方法的相关技术理论的总结。 在对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理论的总结基础上,根据各地市信号路口特点,重点对适用该地信号控制特点的信号控制模式及方法进行总结。 ?单点信号控制 主要包括单点定时信号控制、单点感应信号控制和单点自适应信号控制三种方式。针对信号控制路口常用的单点信号控制方法有Webster等方法。 ?交通信号子区划分 主要基于距离原则、车流特征原则、周期原则的子区划分原则及其相关的关联度判断方法、合理周期范围判断方法的划分方法总结。 ?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 主要包括单向绿波协调控制、对称双向绿波协调控制、非对称双向绿波协调控制的方法。针对不同地市信号控制路口不同的流量特征可选用相对应的主干道信号协调控制方法。 ?同类型交通信号路口协调控制 主要针对信号路口饱和度同类型及其基础上的潮汐特征同类型进行交通信号路口同类型的判定分析,归纳与其相对应的信号控制适用方法。 ?长距离交通信号协调 主要对相邻路口间距离较长的信号路口及交通信号路口数较多的整体距离较长的协调控制方法进行研究,针对长距离交通信号协调的分类归纳相对应的协调模式及方法。 ?区域协调控制 交通区域协调控制是二维上的控制,它通过将绿波协调控制的路口利用组合叠加的方式,对各信号控制路口的信号周期、绿信比以及路口间的相位差进行优化,以减小延误、提高路网通行效率的信号控制方法。当前交通信号区域协调控制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结合调控的协调方法、基于延误的协调方法和基于绿波带优化的协调方法。 通过全面深入的了解信号控制的基础理论及信号控制主流模式及技术方法,掌握前沿技术,归纳出适用性强的主流核心技术规范,为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提供

(完整版)《交通规划原理》习题一(1-6章)作业

《交通规划原理》第1-6章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交通规划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答:交通规划是有计划地引导交通的一系列行动,即规划者如何提示各种目标,又如何将提示的目标付诸实施的方法。 交通规划的构成要素分为:需求要素、供给要素和市场要素三部分。 2.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通常,交通设施的建设使得两地间和区域的机动性提高,人们愿意在交通设施附近或沿线购买房屋、建立公司或厂房,从而拉动土地利用的发展;相反,某种用途的土地利用又会要求和促进交通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交通与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的变化及其产生的交通量,同时研究交通设施的建设对土地利用的作用。 3.试叙述交通规划的发展阶段。 答:第一阶段(1930 年~195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由新的代替道路的规划缓和政策或消除交通拥挤。采用的技术方法是道路交通量调查,以机动车保有量为基础的交通量成长预测,基于经验方法的交通量分配。 第二阶段(1950 年~196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主要解决市内汽车交通急剧增加带来的交通阻塞,为汽车交通的道路交通规划。其特点是以高通行能力道路为对象的长期性道路规划。采用的技术特征方法是家庭访问调查、道路交通量调查,以道路交通为对象的三阶段预测法。使用的社会经济技术参数为个人收入、社会人口结构、汽车保有量。 第三阶段(1960 年~1970 年)。该阶段的道路交通状况是美国汽车保有量激增,在市中心高峰时必须进行汽车通行限制,刘易斯·曼福特对当时的道路的交通状态进行了精辟总结,即“美国人都为汽车教信徒,美国是靠高速公路发展起来的”。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综合交通规划,合理分配交通投资(私人交通对公共交通),征收停车费,进行长期性交通规划。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为四节段预测法,分析单位由车辆至人;交通方式划分阶段被导入到了交通需求预测之中;一般化费用开始使用和个人选择模型的提出也是其特征。 第四阶段(1970 年~1980 年)。该阶段交通规划的条件是交通问题开始多样化,例如,大气污染、噪音、拥挤、停车难、交通事故、公共交通衰退、交通弱者问题,变更工作时间,规划过程中的住民参加,公共交通问题等。因此,当时交通规划的目的是强调局部性,注重短期性规划,低成本交通营运政策。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研究趋于多样化,主要表现在:a.集计模型的精炼化和简化;b.非集计模型的出台和应用;c.渐增规划、反应规划等。 第五阶段(1980 年~1990 年)。该阶段的交通规划条件是城市环境问题恶化,交通事故、堵车、交通弱者问题受到重视。交通规划的目的变为强调微观性和局部性。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将计算机等尖端科技用于交通规划。主要有:①计算机的急速发展导致了仿真技术;②静态到动态;③ ITS等高科技(行驶线路导向、GPS 、GIS 、ETC 等)的研制;④非集计模型的重视;⑤四阶段法的静态问题向动态方向发展。 第六阶段( 1990 年~现在)。该阶段的交通规划条件是环境问题、交通事故、交通阻塞等。因此,本阶段交通规划的目的是环境保护、复苏城市公共交通。采用的技术方法特征是:① ITS 的重视及产品化;②动态预测技术与方法;③重视老年人与伤残人;④重视交通环境;⑤路面电车、轻轨的复苏;⑥重视研究旅游交通。

关于交通分配方法作业

题目:设图示交通网络的OD 交通需求量为t=200辆,各径路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 1110.05h c +=,22025.010h c +=,33015.015h c += 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二等分)和均衡分配法(迭代步长分别取0.618和0.0291)求出分配结果,并进行比较。 设目标函数表示车辆受到的总阻抗,即令交通阻抗函数对h 求积分,函数如下: 2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 1.全有全无分配法 1.1方法介绍 全有全无分配法是将OD 交通需求沿最短经路一次分配到路网上去的方法,也被称为交通需求分配。顾名思义,全有(all )指将OD 交通需求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最短径路上。全无(nothing )指对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不分配交通需求量。 全有全无分配法应用于没有通行能力限制的网络交通交通量分配等场合。在美国芝加哥城交通解析中,首次获得应用。另外,后述增量分配法和均衡分配法中频繁使用。 1.2 解:由路段费用函数可知,在路段交通量为零时,径路1最短。利用该方法的以下结果: 15,10,2520010.05,0,200321321===?+====c c c h h h 因为,25,13 2=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实施方案(最新)

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市X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全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有效解决运输结构、机动车管控等交通运输领域的污染防治问题,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全面落实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措施,优化交通运输领域大气污染防治组织结构,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公共交通,强化重型运输车辆监督管理,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能力建设,严格机动车尾气超标治理,鼓励在用车污染防治技术改造,加快油品质量升级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建立机动车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提升机动车监督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力推进全市道路、车辆、能源等领域污染防治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着力强化道路运输组织和管理 根据国家、省公路规划,结合X道路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实际,认真做好高速公路、普通公路绕城路段规划、建设,加快货运等重型车辆绕城通道建设,改善绕城公路通行条件;制定重型车辆绕城通行方案措施,加强重型车辆进城设卡监管;制定进我市重型车辆疏导办法并向社会公布。 (二)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公共交通

以智能运输技术和节能环保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和提高运输组织效率为目标,加快构建高效顺畅的多式联运系统。大力发展铁路货运和多式联运,优化完善国内外通道网络,实现跨境多式联运通道更加便捷;完善提升物流枢纽功能,强化互联互通;组织实施“多式联运+”工程,进一步提高跨运输方式资源整合能力,提高运输效率。积极开展公交品质提升活动,完善公交出行服务网络,加快公交场站、候车站亭、公交专用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可靠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三)提升机动车污染防治水平 X年1月1日全面实行国家第六阶段轻型汽油车排放标准,从汽车制造源头控制尾气排放。X年7月1日,全面完成城市机动车遥感监测设备安装任务,加大对重型柴油车的监管力度。X年5月底前,全市高速、国道和省道沿线的加油站均需销售符合产品质量的车用尿素。X年3月底前,出台我市城区机动车限行禁行措施,全面禁止达到报废标准及黄标车进入城市主城区。 (四)推广新能源汽车利用 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与管理新模式,做好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工作,完善新能源汽车保养维护网络。X年底前,全市新增城市公交车辆中新能源公交车辆车比重不低于75%;建成各类集中式充电站超过3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60个。 三、主要措施

交通分配方法作业

题目:设图示交通网络的OD 交通需求量为t=200辆,各径路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 1110.05h c +=,22025.010h c +=,33015.015h c += 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二等分)和均衡分配法(迭代步长分别取0.618和0.0291)求出分配结果,并进行比较。 设目标函数表示车辆受到的总阻抗,即令交通阻抗函数对h 求积分,函数如下: 2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 1.全有全无分配法 1.1方法介绍 全有全无分配法是将OD 交通需求沿最短经路一次分配到路网上去的方法,也被称为交通需求分配。顾名思义,全有(all )指将OD 交通需求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最短径路上。全无(nothing )指对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不分配交通需求量。 全有全无分配法应用于没有通行能力限制的网络交通交通量分配等场合。在美国芝加哥城交通解析中,首次获得应用。另外,后述增量分配法和均衡分配法中频繁使用。 1.2 解:由路段费用函数可知,在路段交通量为零时,径路1最短。利用该方法的以下结果: 15,10,2520010.05,0,200321321===?+====c c c h h h 因为,25,13 2=

慢行系统优化策略

慢行系统优化策略 1. 解读相关政策、法规和规划 搜集各层面、各部门所发布的与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划,包括用地规划、交通运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相关规定、以及道路设计规范等。 2. 优化线路设计 最大程度串联各类公共空间优先建设现有绿道之间的连接段,并且选择最大程度串联车站、景点和居民区等设施的线路。 应优先建设的路段,包括景点和公园的周边、联系社区和换乘站点的路线等。 3.完善与公共交通系统的接驳 重点在4 类地点建设停车设施,包括公交车站点、居民区、景区、酒店和商业中心,以及一般道路,重点完善公交车站的停车设施。 4.与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 与旅游发展部门一起,识别自行车线路,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在一定范围的历史街区内,融合步行交通需求,建立具有文化艺术特色的国家自行车路线。 5.优先在改造条件好的路段建设慢行交通系统 通过测量改造的难易程度,相关要素包括用地混合程度、街道网络的连续性、与学校、公交站点、景点、商业中心等场所的距离,以及其他规划对该路段的定位和设计。 6.规划协调 将自行车绿色通道纳入整体的城市规划,以防止线路被新建设项目阻断。与各种设施的主管部门逐个协调,以获得自行车道穿越公园、文化和体育设施、地铁站点,以及住宅区相连接的支持。建立一套设计导则,使自行车和步行交通设施建设能够与道路改造工程同步进行。 7.提供公共自行车租赁 以广告收入作为经费来源,出资的厂商可以将广告漆于自行车体上,公共自行车的维护与就业培训相结合。 8.公众宣传和信息发布 及时发布路段的维护和建设信息,提供使用者多种选择路线。定期组织“交通与环境周”,其间,以鼓励市民放弃小汽车而改用自行车。发布骑自行车和步行的地图和指南,告知公众已有的自行车和行人设施和服务。

第三章_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第一节道路路网现状及道路服务水平评价 庐山区道路主要由十里大道、长江大道、外环路、学府路、学府二路,前进东路,并与周边的城市外围主干道长虹大道、庐山大道、芳兰大道、金凤路,九莲南路联系。 由于现有主要道路兼有区内交通、对外交通、以及生活性、交通性多重功能,虽在目前区域交通量并非十分巨大,但作为XX市区的规划范围,随着土地开发利用,规划道路应按城市道路“人车分离、机非分离”的原则规划设计。随着土地的开发利用,对道路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路网的不完善,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现状道路的服务水平将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区域路网规划 一、交通运输规划调查 道路系统历来被称为城镇的动脉和骨架,是一个城市能否规划合理的重要因素。因此道路的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镇能不能经济合理的发展。 道路规划本着“快速、顺畅、通达”的原则,合理调整布局,合理布置集镇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等级分为三级,即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主干道间距大于500米,红线30—60米;次干道间距为250—500米,红线宽度为20—40米;支路间距150—250米,红线宽度为9—20米以下。 二、路网规划

项目建设区域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个等级。其中主干道有十里大道、庐山大道、濂溪大道、芳兰大道、长江大道、欣荣路、外环路,道路宽度为30—50m;次干道学府路、学府二路,前进东路,道路宽度20—30 m;支路道路宽度15—20 m。 三、道路新建必要性论证 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有导向作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以道路的修建为基础。濂溪大道为XX市庐山区道路骨架中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本工程(濂溪大道延伸线)是濂溪大道的一部分。它的建设是城区土地资源使用开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对加强人居环境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了能更好地改善XX市投资环境,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就成为必然。 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征集土地,拆迁房屋,造成建设区人口动迁,劳动力重新安置等社会问题。对农村居民而言,由于道路建设占用一定农田,菜地等耕地,由此会使农民的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受到影响;且对农民的劳作带来不便。但随着城镇建设发展,农民也将从务农为主转变成服务、务工、务商为主,故由此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从长远来看,道路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推进XX的城市化建设进程。 本次工程沿线地势较起伏,因土地、规划部门工作到位,全线道

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化方案

十字路口的交通优 化方案

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优化方案 一、摘要 对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进行优化,经过问卷调查,实地检验,数据记录、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是否安装红绿灯,以及如果安装红绿灯应如何控制提出分析和参考性的建议,结合实际的状况对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进行优化。 二、关键词 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交通优化 三、前言 郑密路是省道316郑州市至新密市路段,简称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位于郑密路郑州市南距三环7.95km(地图测量)处,与郑密路相交叉的为乡级公路,此段郑密路为东西走向,乡级公路为南北走向,乡级公路南部连通侯寨小学,乡政府,侯寨一中以及侯寨乡9个行政村,北部连通郑州市农博园、尖岗水库以及尖岗村,刘庄村,八卦庙村三个行政村,由于男婚女嫁,邻里关系,以及政府单位和学校的位置,确定了这个十字路口为侯寨乡的重要的交通路段。行人的东行西走、南来北往以及一些车辆不遵循交通规则造成了此十字路口时有交通事故发生,因此有必要对这个十字路口的交通进行优化,经过问卷调查,实地检验,数据记录的方法,确定信号灯安装的必要性以及经过分析交通和人流状况来确定信号灯安装后的信号

实施方案来优化交通,同时经过本次的研究也希望给关注郊区交通优化的人们带来一种新的解决郊区交通优化的思路。 四、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行人、车辆以及目测车辆时速(家长协助下) 2、问卷调查:经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周边的人们对郑密路凤 凰楼十字路口的交通关注程度以及应该如何优化的问题。 【100份问卷:十字路口附近30份问卷,郑密路南行政村40份问卷,郑密路北行政村20份问卷,问卷过程中路遇行人10份问卷】 设计问卷:1、是否知道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 □知道□不知道 2、对于这个十字路口的交通安全状况有什么看法? □好,不需要优化□不好,需要优化 3、假如需要优化的话,你认为什么方式比较合适? □红绿灯□过街天桥□立交桥□地下人行道 4、对于十字路口的优化还有什么建议? 3、实地检验:在郑密路凤凰楼十字路口对于行人以及车辆和车速,进行时间段的监控,记录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

交通分配及其算法

V 为网络节点集,即:道路交叉点;A 为路段集,即:道路 交通量—人的个数—OD 矩阵 ,a C a A ∈:路段a 的通行能力 ()a a t x :路段a 的阻抗,a x 为流量,通常以时间记,假设仅与路段a 有关 系统最优是系统规划者所期望得到的一种平衡状态,其前提是所有网络用户必须互相协作,遵从网络管理者的统一调度,所以是计划指向型分配准则。 出行者的出行决策过程是相互独立的,路网上的交通流的状态是出行者独立选择的结果。出行者必然转向费用较小的路径.其结果,路网上的交通量分布最终必然趋于用户平衡状态。所以,用户平衡状态最接近实际的交通状态。 Wardrop 准则的提出标志着网络流平衡分配概念从描述转为严格刻画,不但假设司机都力图选择阻抗最小的路径,而且还假设司机随时掌握整个网络的状态,精确计算每条路径的阻抗,还假设了司机的计算能力与水平是相同的。 在这些假设条件下进行的配流被称为确定性配流,得到的用户平衡条件被称为确定性平衡条件,简称UE 条件。User Equilibrium System Optimal rs k rs a f q ∑=且0rs k f ≥(rs k f —O-D 对r-s 之间路径k 上的流量)rs q 等于连接rs 之间 各路径上的路段的交通量的总和。 ,rs rs a k a k r s k x f σ=∑∑∑(,rs a k σ—如果弧a 在连接O-D 对r-s 的路径k 上,其值为1,否则为0)路段a 上的流量等于通过a 的路径上分配到a 上的交通量的总和。 1. 目标函数本身并没有什么直观的经济含义或行为含义。 2. 没必要直接求解用户平衡条件方程组,平衡状态可以由求解等价都极小值问题得到。 3. 模型的解关于路段流量唯一,关于路径流不唯一 4. 等价性与唯一性证明略

关于优化慢行交通策略的研究

关于优化慢行交通策略的研究 城市道路改造中,往往以车为本,牺牲慢行交通空间,弱化慢行交通地位。文章以佛山中心城区为例,细化慢行策略分区,布设慢行通道,通过压缩机动车断面,协调与停车系统之间的关系,实现人性化、精细化设计慢行空间。同时,通过改变慢行铺装,完善公交接驳等措施,吸引和拉动私人交通转向“公交+慢行”的绿色出行方式,从而达到优化居民出行方式、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目的。 标签:慢行交通;以人为本;绿色出行;优化策略 1 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慢行道覆盖有待提升,慢行空间宽度不充分 目前,佛山市中心城区次干道以上道路基本实现了人行道覆盖(89%),但自行车道覆盖率仅为67%,部分外围片区仍存在覆盖空白。慢行空间路权不明确,常常是机非混行,秩序杂乱,且慢行空间宽度不足,难以满足出行需求。 1.2 机非未隔离,私人交通常常占据自行车道行驶 部分主、次干道为机非共板断面,但未采用物理隔离设施将非机动车道隔离,交通拥堵情况下,私人交通多占据自行车道行驶,或被违章停车侵占慢行空间,导致自行车骑行安全性、连续性较差。 1.3 慢行空间在道路改造当中被侵蚀,道路资源分配“以车为本” 随着小汽车的不断增长,道路资源分配以车为本,慢行空间受侵占,公交出行比例增长缓慢,慢行比例不断下降,居民出行向小汽车转移[1]。未来几年,随着佛山市轨道建设的全面铺开,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形势将越发严峻,若不改变传统的“以车为本”的设计理念,慢行空间将逐步被侵蚀。 2 发展慢行交通的优势 2.1 组团式城市空间,出行距离相对较短,适合慢行交通发展 佛山市是一个典型的组团型城市,中心城区为“一老三新”的组团式结构,全方式和机动化平均出行距离分别为3.3km和4.6km,慢行交通方式更具有竞争力。 2.2 地理条件良好,天气适宜,文化底蕴浓厚,提升慢行交通吸引力 佛山气候比较温和,地形平坦,适宜骑行。河道水系资源丰富,纵横交错,可以充分利用构筑绿色交通走廊,极大地提升了慢行交通品质与吸引力。底蕴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传统风貌更为自行车交通的发展增添一抹亮丽的色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第三章交通量分析及预测 3.1现状交通调查及分析 3.1.1项目影响区的确定 项目影响区根据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为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一般按行政区域划分。根据对各地区经济和交通的影响程度以及区域内物流和车流集散的特点,结合各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和路网状况,本项目直接影响区为彭山区,间接影响区包括眉山市、新津县等。 3.1.2交通现状分析 1、交通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仍然是居民的主要交通方式,但重要性有所下降,两轮电动车的出行比例已上升至10.1%,汽车出行增长较快,达到12.5%,公交车比例仅为14.7%。彭山区私家车发展势头强劲,将成为未来城市机动车增长的主要因素。 2、项目影响区交通现状及规划条件 城市交通状况的恶化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关系十分密切,当然这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当前我们正处在快速城市化和快速机动化交织的历史时期,城市交通压力急剧增加,过去五年彭山区机动车每年以10.8%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道路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此。彭山区城范围内现状主次干道路网密度2.44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支路路网密度更低,而城市主干道和支路的平均容积率要达到规划水平,还存在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大路网建设力度仍然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3.2 交通量预测方法 交通量预测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片区路网的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给片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在当前这种交通路网的承载能力下的影响,能否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道路断面的设置形式是否合理,满足交通功能的要求是最基本的条件。设计通行能力低于设计交通量的道路形式是不合适的,因为它容易造成片区路网的交通拥挤,甚至发生交通堵塞,要求设计通行能力必须大于设计交通量。另一方面,通行能力也不能过大,否则使道路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必然造成大量的浪费。

TransCAD交通分配方法介绍

交通分配方法 The following are traffic assignment methods encountered i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practice, all of which are available in TransCAD: All-or-Nothing Assignment (AON) 全有全无分配法 Under All-or-Nothing Assignment, all traffic flows between O-D pairs are assigned to the shortest paths connecting the origins and destinations. This model is unrealistic in that only one path between every O-D pair is used, even if there is another path with the same or nearly the same travel time or cost. Also, traffic on links is assigned without considering whether or not there is adequate capacity or heavy congestion; travel time is a fixed input and does not vary depending on the congestion on a link. 在全有全无分配模型中,OD点之间的交通量全部分配到起讫点之间的最短路上。这个模型是不切实际的,因为每个OD对的数值只分配到一条路径上,即使存在另外一条时间、成本相同或相近的路线。同样,交通量分配的时候没有考虑是否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即使已经出现严重的拥堵;路线的运行时间为一个输入的固定值,它不因为路线的拥堵而变化。 STOCH Assignment STOCH分配法 STOCH Assignment distributes trips between O-D pairs among multiple alternative paths that connect the O-D pairs. The proportion of trips that is assigned to a particular path equals the choice probability for that path, which is calculated by a logit route choice model. Generally speaking, the smaller the travel time of a path, compared with the travel times of the other paths, the higher its choice probability would be. STOCH Assignment, however, does not assign trips to all the alternative paths, but only to paths containing links that are considered "reasonable." A reasonable link is one that takes the traveler farther away from the origin and/or closer to the destination. The link travel time in STOCH Assignment is a fixed input and is not dependent on link volume. Consequently, the method is not an equilibrium method. STOCH分配法将交通量分配到OD点对之间的多条路径上。各条路线的分配比例根据路线的选择概率确定,而此概率用一个logit路线选择模型来计算。一般而言,运行时间更短的线路被选择的概率就更高。事实上,STOCH分配模型并不是将交通量分配到所有可供选择的路线上,而只分配到包含“可行路段”的路径上。一个合理的路段应该让旅行者离起点更远,而且/或者离终点更近。在STOCH分配模型中,路段运行时间是一个输入的固定值,与交通量无关。因此,这种方法不是一个平衡的方法。 Incremental Assignment增量分配法 Incremental Assignment is a process in which fractions of traffic volumes are assigned in steps. In each

道路与交通设计优化方案

背景 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道路上各类交通汇合、转换、通过的地点,是管理、组织道路各类交通的控制点。在整个道路网中,交叉口成为通行能力与 交通安全上的瓶颈。据统计,在交叉口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20%左右,有些甚至 高达40%,其原因是多面的,比如交叉口的进口道设置不合理,缺乏恰当的交通渠化设施, 信号配置不合理。城市主干道沿线的大型交叉口,对存在拥堵的城市道路网,影响较大。 我们所调研的竹塘西路芙蓉南路交叉口是一处位于高架桥下的平面交叉口,高架桥 匝道和桥墩的设置对交叉口的通行影响较大,我们将对现状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较为可行案。 优化设计理念与目标: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城市道路与交通,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对芙蓉南路与竹塘西路交叉口 进行了调研分析,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该交叉口设计总体可以满足使用需求,但是仍然存 在一些小问题,需要进一步改善。 本次优化设计,我们本着“以人为本、高效便捷”的理念,对交叉口进行了一定的优化,希望不仅可以提高机动车的通行,还可以保证围行人的安全与便捷。 概述 芙蓉南路交叉口的南北向为芙蓉南路,是交通的主要向,该道路的路幅南段为两块 板(由高架桥隔开),北段为三块板(由绿化带隔开),路段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红线宽度约为50米。 竹塘西路——交叉口的东西向为竹塘西路,是交通的次要向,该道路的路幅为一块板,路段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红线宽度约为36米。 芙蓉南路为城市主要干道之一,机动车交通量大,但是北段由于匝道口和高架桥桥墩的 干扰,通行能力降低,未来可能造成拥堵。竹塘西路交通量较小,机动车的通行设计可以满 足需求,但是行人由于要横穿交通环境较为复杂的芙蓉南路,危险系数较高,并且为了照顾 芙蓉南路交通量的需求竹塘西路信号灯期中红等比例较高,因此也需要改进。 交叉口平面图和横断面图 现状分析 围土地使用现状分析 交叉口位于天心区,附近建筑较多,有商场、学校等等,紧邻路口的高层建筑建筑有剑桥名门住宅楼(东北)、新芙蓉家居建材市场(西南)、南国嘉苑(西北)。 路口道路分析 本交叉口为十字交叉,但是两条道路不是正南正北向,南北向为主干道。四个向的进口 道均为双向六车道(不考虑上高架的匝道),进口道均有两条直行车道与一条左转车道组成,右转车道与外侧直行车道合并,没有非机动车和公交车的专用道。 路面有多处修补,但不影响使用。交叉口中无行人穿越的安全岛。 交叉口交通量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道路交通量迅速增加,目前,本交叉口的交通量较大(尤其是芙蓉南路),早高峰小时交通量为3659 pcu/h ,晚高峰为2982 pcu/h 插早晚高峰的流量流向图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解决实施方案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解决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解决方案 1概述 交通信号控制优化服务是借助专业团队对交通信号控制方面进行挖掘,以更加有效地缓解目前由于机动车数量过快增长而造成路网交通运行压力增大,道路硬件资源增长严重失衡这一问题。具体服务内容包括: ?对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及相关技术进行总结,规范信号优化工作流 程,落实责任,建立统一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交通信号管理模式,保证交 通信号合理运行,满足各种条件下道路交通参与者的通行需要。 ?通过对相关路口进行周期性调查,及时发现存在不足并予以改善、 跟踪,从而不断提高其运行水平。 ?通过路口排查和调研,对有条件进行协调控制的路口设计协调控 制方案,降低协调控制路口的行车延误,提高交叉口服务能力。 ?以周报、月报和专项分析报告总结归纳工作开展情况及完成效果, 有计划性的回检评价历史优化路口,提炼可取之处及考虑不周的地方,对 未来将有可能发生变化的交叉口或路段有一定预测性。 2服务内容 2.1交通信号管理基础工作 (1)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及相关技术总结 交通信号控制理论及相关技术的总结包括对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理论的总结和对现今主流信号控制模式及方法的总结2部分内容。 ?对交通信号控制相关理论的总结 包括对信号控制涉及的相关参数的总结、对通过能力的总结及对信号路口对车流停滞作用的总结3部分内容。 ?对现今主流信号控制模式及方法的总结 包括对单点信号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交通信号子区划分的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主干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同类型交通信号路口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对长距离交通信号协调控制模式与方法的总结以及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