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机波谱期末考试试题大全

有机波谱期末考试试题大全

有机波谱期末考试试题大全
有机波谱期末考试试题大全

1、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 (A) 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C )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2、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 )

A、σ→σ﹡

B、π→π﹡

C、 n→σ﹡

D、n→π﹡

3、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B)

A、分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B、分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C、原子外层电子、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外层电子的能级跃

4、并不是所有的分子振动形式其相应的红外谱带都能被观察到,这是因为(B )

A、分子既有振动运动,又有转动运动,太复杂

B、分子中有些振动能量是简并的

C、因为分子中有 C、H、O 以外的原子存在

D、分子某些振动能量相互抵消了

5、一个含氧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在3600~3200cm-1有吸收峰,下列化合物最可能的是( C )

A、CH3-CHO

B、CH3-CO-CH3

C、CH3-CHOH-CH3

D、CH3-O-CH2CH

6、在红外光谱中,通常把4000~1500 cm-1的区域称为 (官能团 ) 区,把1500~400 cm-1的区域称为(指纹 ) 区。

7、某化合物经MS检测出分子离子峰的m/z为67。从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可以判断分子式可能为( C )。

A、C4H3O

B、C5H7

C、C4H5N

D、C3H3N2

8、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 B )

A、偶数

B、奇数

C、不一定

D、决定于电子数

9、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 C )

A、1:1:1

B、2:1:1

C、1:2:1

D、1:1:2

10、质谱分析中,能够产生m/z 为43的碎片离子的化合物是( B )。

A. CH3(CH2)3CH3

B. CH3COCH2CH3

C. CH2=CHCH3

D. CH=CCH2CH3

11、去屏蔽效应使质子的化学位移向 [ 左(增加) ] 移动,屏蔽效应使质子的化学位移向 [右(减小)] 移动。

12、在核磁共振波谱中,共振频率与外磁场强度 (有关),偶合常数与外磁场强度(无关) 。

13、下列哪种核不适合核磁共振测定:( D )

A、12C

B、16O

C、19F

D、31P

14、哪种取代基存在时,使其相邻碳上的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 B )。

A、–CH2CH3

B、–OCH3

C、–CH=CH2

D、–CHO

15、在多谱图综合解析化合物结构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核磁共振和红外)

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1.有机化合物成键电子的能级间隔越小,受激跃迁时吸收电磁辐射的()

A 能量越大

B 波数越大

C 波长越长D频率越高

2. 下列哪种简写表示核磁共振波谱()A UV B NMR C IR D MS

3. 下列测试方法在测试过程中必须要破坏样品结构的是()

A红外光谱 B 核磁共振波谱C有机质谱D分子发光光谱

4.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奇数的是()

A C8H6N4

B C6H5NO2

C C9H10O2

D C9H10O

5.某一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区相对丰度近似为M:(M+2 )= 1:1,则该化合物分子式中可能含有一个() A F B Cl C Br D I

6. 下列哪种断裂机制是由正电荷引起的()

A α-断裂

B σ-断裂

C i-断裂

D Mclafferty重排

7. EI-MS表示()

A 电子轰击质谱

B 化学电离质谱

C 电喷雾质谱

D 激光解析质谱

8.氢谱主要通过信号的特征提供分子结构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不是信号特征的是()

A峰的位置 B 峰的裂分 C 峰高 D 积分线高度

9. 下列各类化合物中碳核化学位移最大的是()

A苯环上的碳 B 酸酯羰基碳 C 醛酮羰基碳 D 与氧相连的饱和碳

10.在下列分子中,不产生红外吸收的是()A CO B H2O C SO2 D H2

11..红外光谱给出分子结构的信息是()

A 相对分子量

B 骨架结构

C 官能团

D 连接方式

12.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3NO2Cl2,其不饱和度是()

A 6

B 5

C 4

D 3

13. 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K带是指()A n→σ* 跃迁 B 共轭非封闭体系的n→π*跃迁 C σ→σ*跃迁 D 共轭非封闭体系的π→π*跃迁

14. 下列化合物中在1HNMR波谱中出现单峰的是

A CH3CH2Cl

B CH3CH2OH

C CH3CH3

D CH3CH(CH3)2

15.CH3CH2COOH在核磁共振波谱图上有几组峰?最低场信号有几个氢?

A 3(1H)

B 6(1H)

C 3(3H)

D 6(2H)

1、发生麦氏重排的一个必备条件是(C )A) 分子中有电负性基团B) 分子中有不饱和基团C) 不饱和双键基团γ-位上要有H原子D) 分子中要有一个六元环

2、质谱(MS)主要用于测定化合物中的(C )

A) 官能团B) 共轭系统C) 分子量D) 质子数

3、分子离子峰,其质量数与化合物的分子量(A )

A) 相等B) 小于分子量C) 大于分子量D) 与分子量无关

4、氮律指出: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与其含N原子数的关系是(B ) A) 含奇数个N 原子时,分子量是偶数;B) 含奇数个N原子时,分子量是奇数;C) 含偶数个N原子时,分子量是奇数;D) 无关系

5、异裂,其化学键在断裂过程中发生(A )A) 两个电子向一个方向转移B) 一个电子转移C) 两个电子分别向两个方向转移D) 无电子转移

6、某化合物的质谱中,其分子离子峰M与其M+2峰强度比为约1:1, 说明分子中可能含有(B )A) 一个Cl B) 一个Br C) 一个N D) 一个S

7、对于断裂一根键裂解过程,下列哪个说法是对的?(D )

A) 在所有的化合物中,直链烷烃的分子离子峰最强。B) 具有侧链的环烷烃优先在侧链部位断裂,生成环状游离基。C) 含双键、芳环的化合物分子离子不稳定,分子离子峰较强。

D) 在双键、芳环的β键上容易发生β断裂,生成的正离子与双键、芳环共轭稳定。

8、下列化合物中, 哪个能发生麦氏重排? (D )

9、采用“氮律”判断分子离子峰是质谱解析的手段之一,“氮律”说:(C )A) 分子

量为偶数的有机化合物含奇数个氮原子,分子量为奇数的有机化合物含偶数个氮原子B) 分子量为奇数的有机化合物不含氮原子。C) 分子量为偶数的有机化合物不合或含偶数个氮原子,分子量为奇数的有机化合物含奇数个氮原子D) 有机化合物只能含偶数个氮原子

10、某芳烃(M=120)的部分质谱数据: m/z 120 (M+) 丰度40%, m/z 92 丰度50%, m/z 91 丰度100%,试问该化合物结构如何? (A )

11、某一化合物(M=102),质谱图上于m/z 74 (70%)处给出一强峰,其结构为(C )

A) (CH3)2CHCOOCH3 B) CH3CH2CH2CH2COOH C) CH3CH2CH2COOCH3

D) (CH3)2CHCH2COOH

12、某烷烃类化合物MS图如下右图,该化合物的结构为(B )

A) C7H14 B) C2H5Br C) C3H7Cl D) C2H5F

《波谱分析》期末考试题B

一、判断题正确填‘R’,错误的填‘F’(每小题2分,共12分)

1. 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是有机结构分析的四种主要的有机光谱分析方法,合称四大谱。()

2. 电磁辐射的波长越长,能量越大。()

3. 根据N规律,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为奇数,M一定是奇数;N为偶数,M也为偶数。()

4. 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5. 当分子受到红外激发,其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吸收的光子数目越多。()

6.(CH3)4Si 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核都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光或电磁辐射的二象性是指()

A电磁辐射是由电矢量和磁矢量组成。B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

C电磁辐射具有微粒性和光电效应 D 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2. 光量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的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

A 频率

B 波长

C 周期

D 强度

3. 可见光区、紫外光区、红外光区和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A紫外光区和无线电波B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

C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D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

4. 在质谱图中,CH2Cl2中M:(M+2):(M+4)的比值约为:()

A 1:2:1

B 1:3:1

C 9:6:1

D 1:1:1

5.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核比为偶数的是()

A C8H10N2O

B C8H12N3

C C9H12NO

D C4H4N

6. CI-MS表示()

A电子轰击质谱B化学电离质谱 C 电喷雾质谱 D 激光解析质谱

7. 红外光可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

A 分子的电子能级的跃迁,振动能级的跃迁,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分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C 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

D 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

8. 红外光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

A 质核比

B 波数

C 偶合常数

D 保留值

9. 某化合物在1500~2800cm-1无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

A 烷烃

B 烯烃

C 芳烃D炔烃

10. 在偏共振去偶谱中,RCHO的偏共振多重性为()

A 四重峰

B 三重峰

C 二重峰

D 单峰

11. 化合物CH3-CH=CH-CH=O的紫外光谱中,λmax=320nm(εmax=30)的一个吸收带是()A K带 B R带 C B带 D E2带

12. 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称为()

A 分子离子峰

B 基峰C亚稳离子峰D准分子离子峰

13. 化合物CH3CH2CH3的1HNMR中CH2的质子信号受CH3偶合裂分为()

A 四重峰

B 五重峰

C 六重峰

D 七重峰

14. 分子式为C5H10O的化合物,其NMR谱上只出现两个单峰,最有可能的结构式为

A (CH3)2CHCOCH3

B (CH3)3C-CHO

C CH3CH2CH2COCH3

D CH3CH2COCH2CH3

15. 在偏共振去偶谱中,R-CN的偏共振多重性为()

A q

B t

C d

D s

《波谱分析》期末考试题答案B

一、判断题

1 R

2 F

3 R

4 R

5 F

6 F

二、选择题

1 D

2 A

3 A

4 C

5 A

6 B

7 C

8 B

9 A 10 C 11 B 12 B 13 D 14 B 15 D

波谱分析试卷A

1、波长为670.7nm的辐射,其频率(MHz)数值为()

A、4.47×108

B、4.47×107

C、1.49×106

D、1.49×1010

2、紫外光谱的产生是由电子能级跃迁所致,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D、电子能级差大

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σ→σ﹡

B、π→π﹡

C、n→σ﹡

D、n→π﹡

5、n→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

6、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νC-C

B、νC-H

C、δas CH

D、δs CH

7、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

峰这是因为:()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结体

9、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 B、3 C、2 D、1

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

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

A、不变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随原核而变

11、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A、12C B、15N C、19F D、31P

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值最大()

A、–CH2CH3

B、–OCH3

C、–CH=CH2

D、-CHO

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

其原因为:()A、诱导效应所致B、杂化效应所致

C、各向异性效应所致

D、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

A、全去偶谱

B、偏共振去偶谱

C、门控去偶谱

D、反门控去偶谱

15、1J 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变化无规律

D、无关

16、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

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

A、从大到小

B、从小到大

C、无规律

D、不变

17、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

A、偶数

B、奇数

C、不一定

D、决定于电子数

18、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

A、1:1:1

B、2:1:1

C、1:2:1

D、1:1:2

19、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值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A、α-裂解产生的

B、I-裂解产生的

C、重排裂解产生的

D、γ-H迁移产生的。

20、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C、红外和核磁

D、质谱和核磁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题4分,共20分)

1、摩尔吸光系数;

2、非红外活性振动;

3、弛豫

4、碳谱的γ-效应;

5、麦氏重排。

参考答案:一、ACCAD ACDBB ADDDB BBCBC

二、1、摩尔吸光系数;浓度为1mol/L,光程为1cm时的吸光度

2、非红外活性振动;分子在振动过程中不发生瞬间偶极矩的改变。

3、弛豫:高能态的核放出能量返回低能态,维持低能态的核占优势,产生NMR谱,

该过程称为弛豫过程

4、碳的γ-效应;当取代基处在被观察的碳的γ位,由于电荷相互排斥,被观察的碳周

围电子云密度增大,δC向高场移动。

5、麦氏重排:具有γ-氢原子的不饱和化合物,经过六元环空间排列的过渡态,γ-

氢原子重排转移到带正电荷的杂原子上,伴随有Cα-Cβ键的断裂。

1、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A、670.7nm

B、670.7

C、670.7cm

D、670.7m

2、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D、电子能级差大

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σ→σ﹡

B、π→π﹡

C、n→σ﹡

D、n→π﹡

5、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

6、CH3-CH3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νC-C

B、νC-H

C、δas CH

D、δs CH

7、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

这是因为:()

A、诱导效应

B、共轭效应

C、费米共振

D、空间位阻

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9、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 A、4 B、3 C、2 D、1

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随原核而变

11、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A、12C B、15N C、19F D、31P

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

A、–CH2CH3

B、–OCH3

C、–CH=CH2

D、-CHO

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

其原因为:()

A.导效应所致

B.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

D. 杂化效应所致

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

A、全去偶谱

B、偏共振去偶谱

C、门控去偶谱

D、反门控去偶谱

15、1J 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变化无规律

D、无关

16、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

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

A、从大到小

B、从小到大

C、无规律

D、不变

17、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

A、偶数

B、奇数

C、不一定

D、决定于电子数

18、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

A、1:1:1

B、2:1:1

C、1:2:1

D、1:1:2

19、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A、α-裂解

B、I-裂解

C、重排裂解

D、γ-H迁移

20、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C、红外和核磁

D、质谱和核磁

二、ACCAA ACDBB ADBDB BBCBC

分子离子可以是奇电子离子,也可以是偶电子离子。()

1、在紫外光谱分析谱图中,溶剂效应会影响谱带位置,增加溶剂极性将导致K带紫移,R带

红移。()

2、苯环中有三个吸收带,都是由σ→σ*跃迁引起的。()

3、指纹区吸收峰多而复杂,没有强的特征峰,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这一区域吸收

峰的变化。()

4、离子带有的正电荷或不成对电子是它发生碎裂的原因和动力之一。()

5、在紫外光谱中,π→π*跃迁是四种跃迁中所需能量最小的。.()

6、当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要释放能量,从原来

的基态振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动能级。()

7、红外吸收光谱的条件之一是红外光与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即分子振动时,其偶极矩必

须发生变化。.()

8、在核磁共振中,凡是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原子核都没有核磁共振现象。()

9、核的旋磁比越大,核的磁性越强,在核磁共振中越容易被发现。()

二、选择题(2*14=28分)

1、含O、N、S、卤素等杂原子的饱和有机物,其杂原子均含有未成键的()电子。由于其所占据的非键轨道能级较高,所以其到σ*跃迁能()。

1 A.π B. n C.σ 2. A.小 B. 大 C.100nm左右D. 300nm左右

2、在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为偶数的是()

A.C9H12N2

B.C9H12NO

C.C9H10O2

D.C10H12O

3、质谱中分子离子能被进一步裂解成多种碎片离子,其原因是.()

A.加速电场的作用。

B.电子流的能量大。

C.分子之间相互碰撞。

D.碎片离子均比分子离子稳定。

4、在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中,哪些情况可以使化合物的π→π*跃迁吸收波长蓝移()A.苯环上有助色团 B. 苯环上有生色团

C.助色团与共轭体系中的芳环相连 D. 助色团与共轭体系中的烯相连

5、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可用来测定化合物构型,在几何构型中,顺式异构体的波长一般都比反式的对应值短,并且强度也较小,造成此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溶剂效应 B.立体障碍 C.共轭效应 D. 都不对

6、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当质子核外的电子云密度降低

..时.()

A.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大,峰在高场出现;

B.屏蔽效应增强,化学位移值大,峰在低场出现;

C.屏蔽效应减弱,化学位移值大,峰在低场出现;

D. 屏蔽效应减弱,化学位移值大,峰在高场出现;

7、下面化合物中质子化学位移最大的是()A.CH3Cl B.乙烯C.苯D. CH3Br

8、某化合物在 220—400nm范围内没有紫外吸收,该化合物可能属于以下化合物中的哪一类?()A.芳香族类化合物B.含双键化合物C.醛类 D.醇类

9、核磁共振在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

A.化学位移 B. 质荷比 C.保留值 D. 波数

10、红外光谱给出的分子结构信息是.()

A.骨架结构 B.连接方式 C.官能团 D.相对分子质量

11、在红外吸收光谱图中,2000-1650cm-1和900-650 cm-1两谱带是什么化合物的特征谱带()A.苯环B.酯类 C.烯烃 D.炔烃

12、在红外吸收光谱图中,下列数据哪一组数据能说明某化合物中含有苯环()A.3000~2700 cm-1 3100~3000 cm-1 1100~1000 cm-1

B. 1650~1450 cm-1 3100~3000 cm-1 1100~1000 cm-1 C.1650~1450 cm-1 3100~3000cm-1 900~650 cm-1

D. 3000~2700 cm-1 2000~1750 cm-1 900~650 cm-1

13、在1H核磁共振中,苯环上的质子由于受到苯环的去屏蔽效应,化学位移位于低场,

其化学位移值一般为.()A.1 ~ 2 B. 3 ~ 4 C.5 ~ 6 D. 7 ~ 8

14、下列基团不属于助色团的是()A.—NH2B.—NO2C.—OR D.—COOH

三、填空题(除第三小题2分,其余1分,共10分)

1、在红外吸收光谱中,分子的振动形式可分为和两大类。

2、根据红外光谱四个区域的特征及应用功能,通常把前三个区域,即区域称为特征频率区。把的区域称为指纹区。

3、简述氮规则:。

4、在核磁共振中,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

波谱解析法期末综合试卷答案

一.判断题1~5 ×√××√6~10××√×√

二.选择题1~15 BA ,A, D, B, B 6~10 C, C, D, A, C A, C, D, B

三.填空题1、伸缩振动;弯曲振动2、4000~1500 cm-1 ;小于1500 cm-1

3、一个化合物中不含氮或含有偶数个氮,则其分子离子的质量(即分子量)一定是偶

数;如果分子中含有奇数个氮分子,则其分子离子的质量必定是奇数。

4、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立体效应、磁各异效应、氢键效应等

二、选择题:

1、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A、670.7nm

B、670.7

C、670.7cm

D、670.7m

2、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A、吸收峰的强度

B、吸收峰的数目

C、吸收峰的位置

D、吸收峰的形状

3、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A、紫外光能量大

B、波长短

C、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D、电子能级差大

4、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A、δ→δ﹡

B、π→π﹡

C、n→δ﹡

D、n→π﹡

5、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A、水

B、甲醇

C、乙醇

D、正已烷

6、CH3-CH3 的哪种振动形式是非红外活性的()

A、νC-C

B、νC-H

C、δasCH

D、δsCH

7、化合物中只有一个羰基,却在1773cm-1和1736cm-1处出现两个吸收峰这是因为:()A、诱导效应B、共轭效应C、费米共振D、空间位阻

8、一种能作为色散型红外光谱仪的色散元件材料为:()

A、玻璃

B、石英

C、红宝石

D、卤化物晶体

9.预测H2S分子的基频峰数为:()A、4 B、3 C、2 D、1

10、若外加磁场的强度H0逐渐加大时,则使原子核自旋能级的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所需的能量是如何变化的?()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随原核而变11 、下列哪种核不适宜核磁共振测定

()A、12C B、15N C、19F D、31P

12、苯环上哪种取代基存在时,其芳环质子化学位移值最大()

A、–CH2CH3

B、–OCH3

C、–CH=CH2

D、-CHO

13、质子的化学位移有如下顺序:苯(7.27)>乙烯(5.25) >乙炔(1.80) >乙烷(0.80),其原因为:() A.导效应所致 B. 杂化效应和各向异性效应协同作用的结果

C. 各向异性效应所致

D. 杂化效应所致

14、确定碳的相对数目时,应测定()A、全去偶谱B、偏共振去偶谱C、门控去偶谱D、反门控去偶谱

15、1JC-H的大小与该碳杂化轨道中S成分()

A、成反比

B、成正比

C、变化无规律

D、无关

16.在质谱仪中当收集正离子的狭缝位置和加速电压固定时,若逐渐增加磁场强度H,对具有不同质荷比的正离子,其通过狭缝的顺序如何变化?()

A、从大到小

B、从小到大

C、无规律

D、不变

17、含奇数个氮原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离子的质荷比值为:()

A、偶数

B、奇数

C、不一定

D、决定于电子数

18、二溴乙烷质谱的分子离子峰M与M+2、M+4的相对强度为:()

A、1:1:1

B、2:1:1

C、1:2:1

D、1:1:2

19、在丁酮质谱中,质荷比质为29的碎片离子是发生了()

A、α-裂解

B、I-裂解

C、重排裂解

D、γ-H迁移

20、在四谱综合解析过程中,确定苯环取代基的位置,最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和核磁

B、质谱和红外

C、红外和核磁

D、质谱和核磁

二、ACCAA ACDBB ADBDB BBCBC

波谱分析期末考试题

一、判断题正确填‘R’,错误的填‘F’(每小题2分,共12分) 1. 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是有机结构分析的四种主要的有机光谱分析方法,合称四大谱。() 2. 电磁辐射的波长越长,能量越大。() 3. 根据N规律,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为奇数,M一定是奇数;N为偶数,M也为偶数。() 4. 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5. 当分子受到红外激发,其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吸收的光子数目越多。() 6.(CH3)4Si 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 核都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光或电磁辐射的二象性是指() A电磁辐射是由电矢量和磁矢量组成。B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C电磁辐射具有微粒性和光电效应 D 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2. 光量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的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 A 频率 B 波长 C 周期 D 强度 3. 可见光区、紫外光区、红外光区和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A紫外光区和无线电波B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 C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D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 4. 在质谱图中,CH2Cl2中M:(M+2):(M+4)的比值约为:() A 1:2:1 B 1:3:1 C 9:6:1 D 1:1:1 5.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核比为偶数的是() A C8H10N2O B C8H12N3 C C9H12NO D C4H4N 6. CI-MS表示() A电子轰击质谱B化学电离质谱 C 电喷雾质谱 D 激光解析质谱 7. 红外光可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

有机波谱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一、选择 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1)670.7nm (2)670.7μ(3)670.7cm (4)670.7m 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 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 (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1)ζ→ζ*(2)π→π*(3)n→ζ*(4)n→π* 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 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 (1)(2)(3)(4) 值最大的是 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 max (1)(2)(3)(4) 二、解答及解析题 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 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 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 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 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 11.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12.芳环化合物都有B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中时,B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 13.pH对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苯胺在酸性介质中它的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蓝移,而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其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红移,为什么?羟酸在碱性介质中它的吸收带和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14.某些有机化合物,如稠环化合物大多数都呈棕色或棕黄色,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也具有颜色,为什么? 15.六元杂环化合物与芳环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光谱,请举几个例子比较之,并解释其原因。 16.紫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7.摩尔吸光系数有什么物理意义?其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试举出有机化合物各种吸收带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数值范围。 18.如果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有K吸收带、B吸收带和R吸收带,能否用同一浓度的溶液测量此三种吸收带? 19.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所组成?它是怎样工作的? 20.计算波长为250nm、400nm的紫外光频率、波数及其所具有的能量(以eV和kJ·mol-1为单位表示)。 21.计算具有1.50eV和6.23eV能量光束的波长及波数。 22.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有两吸收带,其波长分别为189nm 和280nm,分别属π→π*跃迁和n→π*跃迁,计算π,n,π* 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23.画出酮羰基的电子轨道(π,n,π*)能级图,如将酮溶于乙醇中,其能级和跃迁波长将发生什么变化?请在图上画出变化情况。 24.化合物A在紫外区有两个吸收带,用A的乙醇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λ 1=256nm,λ 2 =305nm,而用A的己烷 溶液测得吸收带波长为λ 1=248nm、λ 2 =323nm,这两吸收带分别是何种电子跃迁所产生?A属哪一类化合物? 25.异丙叉丙酮可能存在两种异构体,它的紫外吸收光谱显示 (a)在λ=235nm有强吸收,ε=1.20×104,(b)在λ>220nm区域无强吸收,请根据两吸收带数据写出异丙丙酮两种异构体的结构式。

有机波谱分析考试题库与答案

目录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3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7第四章 NMR习题 .............................................................. 11第五章质谱.................................................................. 17波谱分析试卷A ............................................................................. 27波谱分析试卷B ............................................................................. 34波谱分析试卷C ............................................................................. 44二......................................................................................... 54第二章红外光谱............................................................................ 55第三章核磁共振.......................................................................... 57第三章核磁共振-碳谱...................................................................... 61第四章质谱............................................................................... 64第一节:紫外光谱(UV) ....................................................................... 69

有机波谱分析知识点

名词解析 发色团(chromophoric groups):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称为发色团,它们能产生π→π*和n→π*跃迁从而你呢个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吸收。 助色团(auxochrome):含有非成键n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本身不吸收辐射,但当它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的吸收峰向长波长移动并增强其强度的基团,如羟基、胺基和卤素等。 红移(red shift):由于化合物结构发生改变,如发生共轭作用引入助色团及溶剂改变等,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蓝移(blue shift):化合物结构改变时,或受溶剂的影响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增加的作用。 减色效应(hypochromic effect):使吸收强度减弱的作用。 吸收带:跃迁类型相同的吸收峰。 指纹区(fingerprint region):红外光谱上的低频区通常称指纹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并显示出分子特征,反映化合物结构上的细微结构差异。这种情况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因此称为指纹区。指纹区对于指认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而且可以作为化合物存在某种基团的旁证。但该区中各种官能团的特征频率不具有鲜明的特征性。 共轭效应 (conjugated effect):又称离域效应,是指由于共轭π键的形成而引起分子性质的改变的效应。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s):一些极性共价键,随着取代基电负性不同,电子云密度发生变化,引起键的振动谱带位移,称为诱导效应。 核磁共振:原子核的磁共振现象,只有当把原子核置于外加磁场中并满足一定外在条件时才能产生。 化学位移:将待测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与某基准物氢核共振峰所在位置进行比较,其相对距离称为化学位移。 弛豫:通过无辐射的释放能量的途径核由高能态向低能态的过程。 分子离子:有机质谱分析中,化合物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 基峰:质谱图中表现为最高丰度离子的峰。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麦氏重排(McLafferty rearrangement):具有不饱和官能团 C=X(X为O、S、N、C 等)及其γ-H原子结构的化合物,γ-H原子可以通过六元环空间排列的过渡态,向缺电子(C=X+ )的部位转移,发生γ-H的断裂,同时伴随 C=X的β键断裂,这种断裂称为麦氏重排。 自旋偶合:是磁性核与邻近磁性核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成键电子间接传递的,不影响磁性核的化学位移。 自旋裂分:因自旋偶合而引起的谱线增多现象称为自旋裂分。 1.紫外光谱的应用 (1).主要用于判断结构中的共轭系统、结构骨架(如香豆素、黄酮等) (2).确定未知化合物是否含有与某一已知化合物相同的共轭体系。 (3).可以确定未知结构中的共轭结构单元。 (4).确定构型或构象 (5).测定互变异构现象 2.分析紫外光谱的几个经验规律 (1).在200~800nm区间无吸收峰,结构无共轭双键。 (2).220~250nm,强吸收(εmax在104~2?104之间),有共轭不饱和键(共轭二烯,α,β-不饱和醛、酮)

波谱分析考试复习总结

波谱分析(spectra analysis) 波谱分析的内涵与外延: 定义:利用特定的仪器,测试化合物的多种特征波谱图,通过分析推断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特定的仪器:紫外,红外,核磁,质谱,(X-射线,圆二色谱等) 特征波谱图: 四大谱;X-射线单晶衍射,圆二色谱等 化合物:一般为纯的有机化合物 分子结构:分子中原子的连接顺序、位置;构象,空间结构 仪器分析(定量),波谱分析(定性) 综合性、交叉科学(化学、物理、数学、自动化、计算机) 作用:波谱解析理论原理是物理学,主要应用于化学领域(天然产物化学和中药化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在药物、化工,石油,食品及其它工业部门有着广泛的应用;分析的主要对象是有机化合物。 课程要求:本课将在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讲授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光谱(NMR)和质谱(MS)这四大光谱的基本原理、特征、规律及图谱解析技术,并且介绍这四大光谱解析技术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掌握解析简单有机化合物波谱图的能力。为学习中药化学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打下基础。 第一章紫外光谱(ultraviolet spectra,UV) 一、电磁波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1、波粒二象性 光的三要素:波长(λ),速度(c),频率(v) 电磁波的波动性 光速c:c=3.0 x 1010 cm/s 波长λ :电磁波相邻波峰间的距离。用nm,μm,cm,m 等表示 频率v:v=c/ λ,用Hz 表示。 电磁波的粒子性 光子具有能量,其能量大小由下式决定: E = hν = hc/λ(式中E为光子的能量,h为普朗克常数,其值为6.624× 10-34j.s ) 电磁波的分类

有机波谱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目录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 3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8第四章NMR习题 ................................................................................................................................................... 12第五章质谱............................................................................................................................................................... 19波谱分析试卷A ................................................................................................................................................................. 30波谱分析试卷B .................................................................................................................................................................. 38波谱分析试卷C ................................................................................................................................................................. 47二.......................................................................................................................................................................................... 56第二章红外光谱............................................................................................................................................................... 57第三章核磁共振........................................................................................................................................................... 59第三章核磁共振-碳谱................................................................................................................................................... 64第四章质谱..................................................................................................................................................................... 66第一节:紫外光谱(UV) .................................................................................................................................................... 72

有机波谱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有机波谱分析考试题库 及答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目录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一、选择 1. 频率(MHz)为×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1)(2)μ(3)(4) 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 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 (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1)σ→σ*(2)π→π*(3)n→σ*(4)n→π* 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 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 (1)(2)(3)(4) 值最大的是 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 max (1)(2)(3)(4) 20. 计算波长为250nm、400nm的紫外光频率、波数及其所具有的能量(以eV和kJ·mol-1为单位表示)。 ×1015Hz,40×103cm-1,,·mol-1; ×1015Hz,25×103cm-1,,·mol-1 21. 计算具有和能量光束的波长及波数。 827nm,×103cm-1;200nm,50×103cm-1 22. 已知丙酮的正己烷溶液有两吸收带,其波长分别为189nm 和280nm,分别属π→π*跃迁和n→π*跃迁,计算π,n,π* 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1)152kcal·mol-1;(2) kcal·mol-1

有机波谱综合谱图解析

综合谱图解析 1.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5H12O,它的质谱、红外光谱以及核磁共振谱如图,它的紫外吸收光谱在200 nm以上没有吸收,试确定该化合物结构。并解释质谱中m/z 57和31的来源。

2?待鉴定的化合物(I )和(II )它们的分子式均为C 8H 12O 4。它们的质谱、红外 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见图。也测定了它们的紫外吸收光谱数据:(I )入max 223nm , S 4100; (II )入max 219nm 2300,试确定这两个化合物。 未之物(I )的谱图 127 100-1 - 10 10 曲 凹 M 亠亲) ? 册 -J P 科 J S W

未之物(II)的谱图

3、某未知物的分子式为C 9H 10O 2,紫外光谱数据表明:该物入max 在26 4、262 I? 257、252nm (&maxIOI 、158、147、194、153);红外、核磁数据如图所示,试 0 LOtMio. sopoiggg 翌g 嚴效 却31卿]卿丄电00 uyo iw mo 推断其结构,并说明理 由。 ! \ \ 「 1 CCh 1 I J —' 1 1 _■ ____ __ _ ,B . _ ,- T J.亠」亠亠」亠 | * --------------- U 5>0 4. 0 d/ppm

4.某未知物C ii H i6的UV 、IR 、中NMR 、MS 谱图及13C NMR 数据如下,推导 未知物结构。 序号 S c ( ppm ) 碳原子个数 序号 S c ( ppm ) 碳原子个数 1 143.0 1 6 32.0 1 2 128.5 2 7 31.5 1 3 128.0 2 8 22.5 1 4 125.5 1 9 10.0 1 5 36.0 1 MS(E[] 100 so 30D A/tnn 350 血 >0624*68<)2 4 內 OS n 2 2 98765^43211 0SU 'H bMRfCDCI^

波普分析复习题

《波普分析》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助色团: 2.振动偶合: 3.指纹区: 4.化学位移: 5.质谱法: 6.发色团: 7.费米共振: 8.相关峰: 9.化学位移: 10.氮律: 二、判断题 1.质谱图上不可能出现m/z比分子离子峰小3~14的碎片离子峰() 2.共轭体系越长,吸收峰红移越显著,吸收强度增加。() 3.某化合物在己烷中最大吸收波长是307nm,在乙醇中最大吸收波长是305nm, 该吸收是由π~π*跃迁引起的。() 4.瞬间偶极距越大,红外吸收峰越强。() 5.含芳氨基的化合物,介质由中性变为酸性时,谱带红移。() 6.溶剂极性增大,K带发生红移。()7.在核磁共振中,偶合质子的谱线裂分数目取决于邻近磁核的数目。() 8.根据n+l规律,C1CH2CH2Br中的两个CH2质子均为三重峰。() 9.丙基苯质谱中,肯定出现92、91的强质谱峰。() 10.含零个氮原子化合物,经简单开裂后,子离子为奇数。() 11.键力常数越大,红外振动吸收频率越小() 12.相连基团电负性越强,化学位移值越大,出现在高场。()

13.在氢谱中,一氯乙烷裂分一组三重峰,一组四重峰。() 14.异丙基苯质谱中,肯定出现92、91的强质谱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化合物CH3Br的质谱中,M+2峰的相对丰度与M峰的相对丰度比值约为() A 1:1 B 1:2 C 1:3 D 1:6 2.紫外光谱中,引起K带的跃迁方式是( D ) A σ→σ* B n→σ* C n→π* D π→π* 3.在醇类化合物中,νOH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移动的原因是( ) A 形成分子间氢键随之加强 B 溶液极性变大 C 诱导效应随之变大 D 溶质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4.自旋量子数I=1/2的原子核在磁场中,相对于外磁场,有多少种不同的能量状态?() A 1 B 2 C 4 D 0 5.化合物Cl—CH2—O—CH3中,H a和 H b质子峰的裂分数及强度分别为() A H a:5和l:4:6:4:1, H b:3和1:2:1 B H a:2和1:1,H a:2和1:1 C H a:4和1:3:3:1,H b:3和1:2:1 D H a:1和2, H b:1和3 6.下面四个化合物质子的化学位移最大的是() A CH3F B CH4 C CH3Cl D CH3Br 7. 在100MHz仪器中,某质子的化学位移δ=l,其共振频率与TMS相差() A 100Hz B 60Hz C 1Hz D 200Hz 8. 某化合物中三种质子相互耦合成AM2X2系统J AM=10Hz,J XM=4Hz,它们的峰形为() A A为单质子三重峰,M为双质子4重峰,X为双质子三重峰 B A为单质子三重峰,M为双质子6重峰,X为双质子三重峰 C A为单质子单峰,M为双质子6重峰,X为双质子三重峰 D A为单质子二重峰,M为双质子6重峰,X为双质子三重峰 9.解析质谱时常根据某些离子的丰度比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这类离子是() A 分子离子 B 亚稳离子 C 重排离子 D 同位素离子 10.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102,红外光谱显示该化合物为一种酯类化合物。质谱图上m/z 74处出现一强峰。则该化合物为() A CH3CH2COOC2H5 B (CH3)2CHCOOCH3 C CH3(CH2)2COOCH3 D CH3COOC3H7 11.下列化合物中,其紫外光谱上能同时产生K带、R带的是() A CH3COCH3 B CH2=CHCH2CH2COCH3 C CH≡C—CHO D CH3CH2CH2CH2OH 12.由n→π*跃迁所产生的吸收带为() A K带 B R带 C B带 D E带 13.碳的杂化态对C—H键振动频率的影响是( )

有机波谱试题

3.一个只含有C、H、O 的酸甲,其MS:m/e104(M+ ),与苯肼不起作用,用硫酸处理后得另一化合物乙。乙的MS:m/e86(M+ ),与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能起作用。甲做次碘酸钠试验,除得到碘仿外,还得到一个MS:m/e104(M+ )酸丙。化合物乙在CDCl3 中的NMR 谱化学位移为:δ1.90,3H(双峰中双峰,J=8.2Hz);δ5.83,1H(两个四重峰,J=15.2Hz);δ7.10,1H(多重峰);δ12.18,1H(单峰)。推导甲、乙、丙的结构。写出有关推理过程(以反应式解释)。 4.一个只有C、H、O 的无色液体A,与苯肼有作用,与氯化乙酰不起反应,容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浓的氢氧化钠处理后加酸可以得到两种产物,一种是含氧物B,另一种是酸C。B 与氯化乙酰能起作用。C 与发烟硫酸有作用,将C 加热到200℃后,放出二氧化碳,生成含氧物C4H4O,此物(C4H4O)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金属钠和苯肼都不起作用。将A与氰化钾一起加热,产生另一种化合物D,D 能生成脎,用高碘酸氧化后又得A 和C。推断A、B、C、D 的结构,写出有关反应式并将1H-NMR 数据标明在结构式上。 各化合物NMR 谱中化学位移如下: 化合物A(CDCl3 ):δ6.63,1H(双峰中双峰,J=5Hz、2Hz);δ7.28,1H(双 峰,J=5Hz);δ7.72,1H(多重峰,J=2Hz);δ9.7, 1H。 化合物B(CDCl3 ):δ2.83,1H(单峰,化学位移随浓度而变);δ4.57,2H(单峰);δ6.33,2H(多重峰);δ7.44,1H(多重峰)。 化合物C(DMSO):δ6.88,1H(多重峰);δ7.78,1H(多重峰);δ8.32,1H(多 重峰);δ11.8,1H(宽单峰)。 分子式为C4H4O 的化合物(CDCl3 ):δ6.37,2H(三重峰);δ7.42, 2H(三 重峰)。 5.一个含溴、不含其它卤素的N2 组化合物I,与热的AgNO3/C2H5OH溶液、氯化乙酰、苯肼及Br2/CCl4 溶液均不起作用。与NaOH 溶液回流加热后即溶解,蒸馏此碱溶液不能蒸出有机物。于碱溶液中加磷酸呈酸性后,析出MS: m/e201(M+)的含溴物II,再于磷酸溶液中通入水蒸汽蒸馏,用氯仿萃取蒸馏液,萃取后蒸去氯仿,得一个Sa~A1 组无色液体III,III 不含溴,其MS:m/e102(M+)。水蒸汽蒸馏后,于残液中加碱呈碱性,然后加氯化苯甲酰,得一不含溴的N2 组化合物IV,其MS:m/e270(M+)。化合物II 的NMR 数据(DMSO-d6):δ7.3(1H,宽单峰),δ7.71(2H,双重峰,畸变),δ7.90(2H,双重峰,畸变)。化合物III 的NMR 数据(CCl4):δ0.93(3H,三重峰,畸变),δ1.2~1.8(4H,多重峰),δ2.31(2H,三重峰)。δ11.7(1H,单峰)。 推测化合物I、II、III、IV 的结构。 6.一个含硫的化合物A,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A 经猛烈氧化后产生MS:m/e202(M+)的含硫的酸B。此酸 B 用过热水处理后,生成一个不含硫的酸C。试推导A、B、 C 的可能分子式及结构式,并写推测理由。 化合物A 在CDCl3 中NMR:δ2.29(3H,单峰);δ3.37(1H,单峰);δ7.02(4H,单峰)。 将100mg 不含硫的酸C 在0.5ml 重氢丙酮中做NMR:δ7.00~7.75(5H,多重峰);δ8.00(1H,单峰,此峰化学位移值随浓度改变而变化)。 7.化合物(A)含N,A2 组,用PCl5/乙醚溶液处理后变为M 组化合物(B)。用酸回流加热(B)后,生成MS:m/e167(M+)的含N 酸(C)及一个盐(D)。

《波谱分析》期末考试例题

《波谱分析》期末考试题B 一、判断题正确填‘R’,错误的填‘F’(每小题2分,共12分) 1. 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是有机结构分析的四种主要的有机光谱分析方法,合称四大谱。() 2. 电磁辐射的波长越长,能量越大。() 3. 根据N规律,由C,H,O,N组成的有机化合物,N为奇数,M一定是奇数;N为偶数,M也为偶数。() 4. 核磁共振波谱法与红外光谱法一样,都是基于吸收电磁辐射的分析法。() 5. 当分子受到红外激发,其振动能级发生跃迁时,化学键越强吸收的光子数目越多。() 6.(CH3)4Si 分子中1H核共振频率处于高场,比所有有机化合物中的1H核都高。()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光或电磁辐射的二象性是指() A电磁辐射是由电矢量和磁矢量组成。 B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电磁性 C电磁辐射具有微粒性和光电效应 D 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微粒性 2. 光量子的能量与电磁辐射的的哪一个物理量成正比() A 频率 B 波长 C 周期 D 强度 3. 可见光区、紫外光区、红外光区和无线电波四个电磁波区域中,能量最大和最小的区域分别为() A紫外光区和无线电波 B紫外光区和红外光区 C可见光区和无线电波 D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 4. 在质谱图中,CH2Cl2中M:(M+2):(M+4)的比值约为:() A 1:2:1 B 1:3:1 C 9:6:1 D 1:1:1

5. 下列化合物中,分子离子峰的质核比为偶数的是() A C8H10N2O B C8H12N3 C C9H12NO D C4H4N 6. CI-MS表示() A电子轰击质谱 B化学电离质谱 C 电喷雾质谱 D 激光解析质谱 7. 红外光可引起物质的能级跃迁是() A 分子的电子能级的跃迁,振动能级的跃迁,转动能级的跃迁 B 分子内层电子能级的跃迁 C 分子振动能级及转动能级的跃迁 D 分子转动能级的跃迁 8. 红外光谱解析分子结构的主要参数是() A 质核比 B 波数 C 偶合常数 D 保留值 9. 某化合物在1500~2800cm-1无吸收,该化合物可能是() A 烷烃 B 烯烃 C 芳烃 D炔烃 10. 在偏共振去偶谱中,RCHO的偏共振多重性为() A 四重峰 B 三重峰 C 二重峰 D 单峰 11. 化合物CH3-CH=CH-CH=O的紫外光谱中,λmax=320nm(εmax=30)的一个吸收带是() A K带 B R带 C B带 D E2带 12. 质谱图中强度最大的峰,规定其相对强度为100%,称为() A 分子离子峰 B 基峰 C亚稳离子峰 D准分子离子峰 13. 化合物CH3CH2CH3的1HNMR中CH2的质子信号受CH3偶合裂分为() A 四重峰 B 五重峰 C 六重峰 D 七重峰 14. 分子式为C5H10O的化合物,其NMR谱上只出现两个单峰,最有可能的结构式为() A (CH3)2CHCOCH3 B (CH3)3C-CHO C CH3CH2CH2COCH3 D CH3CH2COCH2CH3 15. 在偏共振去偶谱中,R-CN的偏共振多重性为()

有机波谱分析参考题库及答案

有机波谱分析参考题库及答案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一、选择 81. 频率(MHz)为4.47×10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1)670.7nm (2)670.7μ (3)670.7cm (4)670.7m 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1)吸收峰的强度 (2)吸收峰的数目 (3)吸收峰的位置 (4)吸收峰的形状 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1)紫外光能量大 (2)波长短 (3)电子能级差大 (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 (1)ζ?ζ (2)π?π (3)n?ζ (4)n?π *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波长最大 (1)水 (2)甲醇 (3)乙醇 (4)正己烷 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 (1) (2) (3) (4) 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值最大的是 max (1) (2) (3) (4) 二、解答及解析题 1. 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2. 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 3. 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 4. 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

, 5. 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6. 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8. 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9. 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或特征, **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 *11. 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12. 芳环化合物都有B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中时,B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 13. pH对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苯胺在酸性介质中它的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蓝移,而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其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红移,为什么,羟酸在碱性介质中它的吸收带和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14. 某些有机化合物,如稠环化合物大多数都呈棕色或棕黄色,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也具有颜色,为什么, 15. 六元杂环化合物与芳环化合物具有相似的紫外吸收光谱,请举几个例子比较之,并解释其原因。 16. 紫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17. 摩尔吸光系数有什么物理意义,其值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试举出有机化合物各种吸收带的摩尔吸光系数的数值范围。 18. 如果化合物在紫外光区有K吸收带、B吸收带和R吸收带,能否用同一浓度的溶液测量此三种吸收带, 19. 紫外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哪几部分所组成,它是怎样工作的,

有机波谱分析_孟令芝_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质谱习题及答案 解:A 、C 2H 3Cl ,B 、C 2H 6S 分子离子峰为偶数表明含有偶数个氮或不含氮。 C x H y N z O w S S 不含氮 含氮 2 2 RI(M+1) 100 1.10.370.8RI(M) RI(M+2)(1.1)1000.2 4.4RI(M)200x z s x w s ?=++?=++ 2 2 RI(M+1) 100 1.10.370.8RI(M) RI(M+2)(1.1) 1000.2 4.4RI(M)200x z s x w s ?=++?=++ A 、 RI(M+1) 4.8 100 1.10.37100RI(M)100 x z ?=+=?,设z=1,则x=4.02,C 4N 分子量>62,不合理。所以无氮元素。 同理B ,设z=1,则x=3.11,C 3N 分子量>62,不合理。所以无氮元素。 同位素相对丰度表,p26表2.3。 对于A ,RI 相对丰度,M :(M+2)=3:1,则A 中有氯原子,推断其分子式为CH 2=CHCl 对于A ,RI 相对丰度,M :(M+2)=25:1,则A 中有硫原子,推断其分子式CH 3CH 2 SH 解:C 2H 2Cl 2,ClCH=CHCl m/z=98分子离子峰,M :(M+2)=6:1,有两个氯。同位素相对丰度表,p26表2.3。 M-35=98-Cl ,M-36=98-HCl , M-37=98-HCl-H 解:m/z 142=M -43(?C 3H 7),m/z 142=C 9H 20N ,(n-C 4H 9)3N, 分子离子峰为奇数表明含有奇数个氮。

有机波谱解析教学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 有机波谱解析是应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等现代物理手段研究有机化合物化学结构的一门科学,是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和分析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是药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本课程以紫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为重点,讲授波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使学生掌握综合运用四种主要的有机波谱分析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同时了解有机化合物立体结构测定的相关方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圆二色谱和旋光谱(CD、ORD)以及谱图的综合解析;同时介绍现代有机波谱的发展趋势和最新进展及其在新药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应用。 2.设计思路: 本课程讲授波谱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使学生具备利用四大波谱技术进行中等复杂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的能力。课程内容的选取基于学生具备了相关的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大学物理的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模块: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质谱、圆二色谱和旋光谱。 - 1 -

1)紫外光谱的主要内容包括紫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紫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紫外光谱的解析及应用。 2)红外光谱的主要内容包括红外光谱的基本原理,特征基团与吸收频率,红外光谱的解析及应用。 3)核磁共振波谱的主要内容包括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化学位移及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自旋偶合与裂分,偶合常数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氢谱和碳谱的解析及应用。 4)质谱的主要内容包括质谱的基本原理,分子离子与分子式,有机质谱中的裂解反应,各类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质谱的解析及应用。 5)圆二色谱和旋光谱的主要内容包括圆二色谱和旋光谱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D、ORD与UV之间的关系,CD和ORD的八区律及在有机化合物绝对构型测定中的应用。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四大光谱技术以及立体结构测定的相关方法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及应用。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分析化学》、《大学物理III-2》、《有机化学I-2》;后置课程:《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和《药物化学》。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之前需先修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相关课程,具备相关的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大学物理的相关专业知识。通过《有机波谱解析》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后置课程学习中对药物的结构进行分析和确证。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是药学类学科的基础课程,是药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专业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UV、IR、NMR、MS四种主要有机波谱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结构以及方法特点等;同时了解有机波谱解析方法在新药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应用; - 2 -

波谱分析期末试卷

波谱解析法期末综合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判断题(1*10=10 分) 1、 分子离子可以是奇电子离子,也可以是偶电子离 子。 ) ……………………… ( 2、 在紫外光谱分析谱图中,溶剂效应会影响谱带位置,增加溶剂极性将导致 K 带紫移,R 带红移。... ……. …………………………………………………………….............( ) 3、 苯环中有三个吸收带,都是由 σ→σ 跃迁引起的。 ……… …………….......…( ) 4、 指纹区吸收峰多而复杂,没有强的特征峰,分子结构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这一区域吸 收峰的变化。..........................................................................................................….. ( ) 5、 离子带有的正电荷或不成对电子是它发生碎裂的原因和动力之一。..................( ) 6、 在紫外光谱中,π→π 跃迁是四种跃迁中所需能量最小的。………………….. ( ) 7、 当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要释放能量,从 原来的基态振动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的振动能级。 ) ………………………….…( 8、 红外吸收光谱的条件之一是红外光与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即分子振动时,其偶极 矩必须发生变化。 ) ……………………………………..……… ………………….( 9、 在核磁共振中,凡是自旋量子数不为零的原子核都没有核磁共振现象。..........( ) 10、 核的旋磁比越大,核的磁性越强,在核磁共振中越容易被发现。……….......( ) 二、选择题(2*14=28 分) 1、含 O 、N 、S 、卤素等杂原子的饱和有机物,其杂原子均含有未成键的( )电子。 由于其所占据的非键轨道能级较高,所以其到 σ 跃迁能( )。 1 . A. π B. n C. σ * * *

最新有机波谱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

最新有机波谱分析考试题库及答案目录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 法 ..................................................................... ........................................................ , 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法...................................................................... ................................................... , 第四章 NMR习 题 ..................................................................... ........................................................ ,, 第五章质 谱 ..................................................................... ................................................................. ,, 波谱分析试卷 A ...................................................................... ................................................................. ,, 波谱分析试卷 B ...................................................................... ................................................................. ,, 波谱分析试卷 C ...................................................................... ................................................................. ,, 二 .....................................................................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