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同结构-丁洁明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同结构-丁洁明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同结构-丁洁明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同结构-丁洁明

Architectural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Shanghai Tower

上海中心大厦之建筑与结构

撰文 丁洁民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丁洁民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总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中国勘察设计协

会建筑设计分会副会长,英国结构工程师协会中国分会主席。设计代表作品: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世博会主题馆、温州市大剧

院、东方体育中心、北京大学体育馆、复旦大学正大体育馆、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等。

1 工程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工程位于上海市银城中路501号,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1,Z3-2 地块。建成后的上海中心将成为上海新的制高点,同时,与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组成“品”字形关系的建筑群,构成陆家嘴金融商业贸易区新的天际线。

2 建筑设计

2.1 建筑布置与功能划分

上海中心为一多功能的摩天大楼,主要用于办公用途,同时配有酒店、商业、观光等其他公共设施。塔楼地上124层,地下5层,建筑高度为632m,裙房地上7层,建筑高度为38m,整个建筑地上总面积约38万m2,地下总面积约14万m2。塔楼地上部分沿竖向共分为9个区,其中,1区(包括裙房)是高档商场、餐饮以及大型会议厅,2~6区为办公楼,7区和8区为五星级的酒店,9区为观光层。

上海中心建筑组成包括以下几部分:内部主体楼层、内层玻璃幕墙、外层玻璃幕墙和柔性支撑体系。其中,塔楼内部主体标准楼层呈圆形,圆心沿高度方向对齐,楼面半径逐渐收缩。在每个区段的顶部外侧与内侧玻璃幕墙之间,布置有一个空中大堂。

上海中心突出了“垂直城市”的高层建筑设计理念,采用了创新的中庭解决方案,在每个区布置了空中花园,类似于城市中的广场,这些中庭为建筑提供了互动交往的空间,内部布置有餐厅、咖啡厅、商店等,同时,中庭内种植了大量的绿色植物,提高了交流的品质。这种新型中庭的布置方式对传统的层叠式功能结构理念提出了新的挑战,从而将高质量的空中城市生活概念引入到高层建筑中,打造了一座立体城市。

陆家嘴地区鸟瞰图

2.2 建筑外立面造型设计

上海中心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思考内容是如何与金茂大厦的节节宝塔、环球金融中心的锐利边角造型形

成完整而和谐的关系。建筑师采用旋转上升的建筑造型,这一构思来源于哲学中“螺旋式发展”的逻辑概念。在此理念的基础上,上海中心与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形成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联系。

建筑外立面的基本几何图形为倒圆角的三角形,通过改变三角形沿竖向的旋转角度和缩放比例实现整个

外立面的变化,因此,如何确定三角形的旋转角度成为参数化设计的关键。

由于上海地区的风荷载较大,同时,风荷载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影响巨大,所以建筑师与风工程专

家对上海中心外立面幕墙进行了多方案的对比。比较发现,当外幕墙采用120°的旋转角度时,整个塔楼不仅具有动态的美感,而且相比普通的方形塔楼,旋转塔楼承担的风荷载减小了24%,从而大大降低了塔楼的结

构造价。

竖向功能布置上海中心双层幕墙剖面图

建筑组成

塔楼5区标准层平面图

塔楼一个区段轴测图

塔楼一个区段剖面图外立面几何图形塔楼4区标准层平面图

3 结构设计

3.1 结构体系选型

上海中心独特的建筑造型、超高的建筑高度、复杂的建筑环境给塔楼的结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许

多结构设计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寻。同时,上海中心结构设计不仅要保证其安全性,而且需要综合考虑结构造价以及施工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如何满足建筑理念以及使用功能的要求,真正成就建筑之美。

上海中心建筑高度632m,结构高度580m,底部外圈直径83m,结构高宽比7.0,内部核心筒尺寸为

30m×30m,核心筒高宽比19.3,核心筒占底层平面面积的16.6%。经过对国内外多个超高层建筑进行分析,发现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结构整体高宽比、核心筒高宽比和核心筒所占面积比例是影响超高层建筑的关键因素。对于上海中心来说,由于核心筒尺寸较小,导致核心筒的抗侧刚度较弱,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外部框架结构参与塔楼整体工作,成为了结构体系选型的一个关键问题。

通过对多方案的比较,上海中心采用了“巨型框架-核心筒-伸臂桁架”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突出的

优点是一方面结构效率很高,可以充分利用结构材料抵抗重力和水平荷载,从而降低结构造价,另一方面,该体系为建筑创造了外立面大空间的感觉,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外立面的通透度。

结合建筑“垂直城市”的概念,结构设计从下到上也分为9个相同区段。塔楼内部的核心筒与外围的巨

型框架柱通过结构加强层(建筑设备层、避难层)中的伸臂桁架有效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结构体系。

设计过程中采用BIM 技术将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以及机电设计结合起来,从而大大提高了多个专业之间

沟通的效率,降低了出错率。

结构体系剖面图和组成图从结构ETABS 模型到建筑REVIT 模型的转化

风洞试验模型

外立面幕墙旋转角度变化210°180°150°120°90°

4 外幕墙支撑结构设计

4.1 外幕墙支撑体系选型

如何实现上海中心扭转上升的外立面幕墙是整个塔楼设计的一个关键,该幕墙突出的特点是几何造型非常复杂,同时,幕墙的视觉效果要求很高。在幕墙支撑体系的比选阶段,结构曾提出了刚性三向网格支撑方案,该方案的优点是结构变形小,施工难度较低,但是,该方案对建筑外立面影响较大。

基于建筑幕墙轻盈的要求,最终采用了柔性吊挂支撑结构体系。幕墙支撑结构体系采用分区吊挂的形式,分设底部1区幕墙、中部2~8区幕墙(典型区)、顶部塔冠幕墙共三个独立区段。采用分区布置后,可有效降低幕墙支撑结构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减小结构构件内力,优化构件截面与形式。

各区幕墙支撑体系均为独立的基本单元,并且采用相同的结构体系,具体为“悬挂钢结构+径向撑杆+水平斜撑”的幕墙支撑体系。根据建筑平面扭转形态,支撑结构为相应在平面尺寸向上逐步缩小并每层旋转1°的径向支撑,并通过环梁与吊杆悬挂于各区的设备层。

4.2 关键节点设计

该方案的优点是结构支撑构件布置与建筑幕墙分隔合二为一,结构与建筑协调统一,但是,该方案对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由于采用柔性体系,幕墙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在重力荷载以及水平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差,如果不能有效地释放该变形差,将会导致幕墙结构与主体结构发生碰撞,最终导致玻璃幕墙发生破坏。

为解决变形差问题,结构设计在幕墙水平支撑以及吊杆底部采用了伸缩支座,该支座有效地释放了幕墙支撑结构与主体结构之间的变形差,从而保护了幕墙支撑结构自身的结构安全性。为了准确确定该伸缩支座的滑移量,结构分析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外幕墙在重力荷载、风荷载、地震作用、温度变形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内力和变形情况,经过大量的分析与试验研究,最终完成了伸缩支座的设计,从而保证了上海中心外幕墙的安全性。

5 结论

上海中心大厦作为上海陆家嘴地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体现了建筑师独特的设计理念和大胆的设计创新,同时,结构工程师结合结构概念以及高性能的分析与设计手段,积极地与建筑师配合,从业主、建筑师的角度出发,不断寻求解决建筑与结构矛盾的方法,并有效地利用建筑师给予的条件,创新性地优化了整个塔楼的受力性能,丰富了结构表现手法,从而实现了结构即是建筑的目标。

AT

外幕墙三向网格支撑方案

外幕墙吊挂支撑方案

一个独立区段的幕墙支撑体系重力荷载下外幕墙变形 幕墙水平支撑与吊杆底部伸缩支座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目录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1) 摘要 (2) 1 工程概况 (3) 2 结构体系 (4) 3 主要分析结果 (6) 3.1 结构动力特性 (6) 3.2 地震作用分析结果 (6) 3.3 风荷载分析结果 (7) 4 关键设计问题 (8) 4.1 巨柱受力性态分析及设计 (8) 4.2 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 (11) 4.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12) 4.4 风工程研究 (13) 4.5 结构控制 (13) 4.6 弹塑性动力分析 (14) 4.7 考虑施工过程的非荷载效应分析 (15) 4.8 抗连续倒塌分析 (16) 5 结论 (17) 6 参考文献 (18)

摘要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为632m,位于台风影响区和7度抗震设防地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由于高度超高、建筑形态复杂、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显著,为实现其高效和安全的结构设计,需解决众多的技术难题。本文对上海中心大厦的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定位及功能、设计团队构成、建筑形态特征以及采用的基础形式。其次对结构体系构成和主要的结构分析结果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采用的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的各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地震和风荷载分析结果。最后对项目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巨柱受力性态分析、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风工程研究、结构控制、弹塑性动力分析、非荷载效应分析以及抗连续倒塌分析等。 关键词: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体系、混合结构

1 工程概况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区Z3-1地块,基地邻近有上海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多幢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建成后将成为满足公众审美层面与专业审美层面的标志性、地标性建筑,成为商务活动中心,商务交流休憩中心和市民休闲娱乐中心。该项目用地面积30370平米,地上建筑面积38万平米,地下建筑面积16万平米,建筑总高度为632m,结构高度为574m。上海中心大厦地下5层,地上124层,大楼沿竖向划分9个区,底部为1个裙房商业区,上部包括4个办公区、2个酒店/服务公寓区、1个全球企业馆和顶部的观景区,每个区由两层高的设备层及避难层分隔。 图1 垂直分区及建筑形态 本项目设计团队体现了较强的国际化和专业化特征。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总包为美国GENSLER事务所,设计咨询及施工图阶段设计总包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方案及初步设计阶段结构专业及机电专业的设计顾问分别为美国的THORNTON TOMASETTI和CONSENTINI公司。此外,设计团队还包括各专项设计咨询公司如美国SWA(景观设计),加拿大RWDI(风工程咨询),香港利比工料测量师事务所(工料测量)和美国高纬环球(垂直交通)等等。

上海金茂大厦工程应用新技术情况

上海金茂大厦工程应用新技术情况上海金茂大厦工程应用新技术情况 2006-06-30 , 简介: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 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为目前已建工程的国内第一、亚洲第二、世界 第三高度。 一、工程概况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为目前已建工程的国内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高度。 金茂大厦是一幢集办公、旅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其1,52层为办公楼,53,87层是五星级的金茂凯悦大酒店,距地面340米的88层是观光层;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的小区。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金茂大厦基坑面积近2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米,主楼基础承台为4 米厚。13500立方米的00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主楼泵造混凝土高度达到382(5米,在24—26层、55,57层、85,87层有三道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八根巨型往连接成一个整体。工程结构设计独特,并获世界结构工程协会颁发的国际建筑结构设计最高奖。

金茂大厦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承包商的青睐,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携日本大林组、法国西宝公司、香港其士集团,一举中标总承包该幢大楼的建筑施工,开创了国内大型企业集团首次总包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建筑,也首次实践了运用总包的总管理总协调的手段和高新施工技术完成了该幢大楼,为上海浦东地区及外滩沿线增加了新景观。 二、应用新技术情况 1、商品砼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 该技术应用于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基坑围护、支撑,主楼核心商、复合巨型柱。楼板等工程部位。应用的总量达到了157000立方米。金茂大厦使用的商品砼用散装水泥。机械上料、自动称量、计算机控制技术,外加剂和掺合料“双掺”技术,搅拌车运输和泵送浇筑技术,不但提高了土建施工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而且增强了施工现场的文明标准化程度。并创下了一次性泵送混凝土 382(5米高度的世界记录。 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金茂大厦的核心筒和巨型柱的模板均采用定型加工的钢大模,所以在核心筒与楼面梁的钢筋连接处,主楼旅馆区环板与核心筒钢筋连接处,巨型柱与楼面梁的钢筋连接处,采用锥螺纹连接的施工技术。 整个工程锥纹接头共计58296只,通过对接头的试验及抽检结果均符合A级水平。应用数量见下表: 新型钢筋冷轧锥螺纹工艺从七个方面改进了钢筋冷轧锥螺纹工艺:改进刀具、滚丝轮的材质;改进了工具夹;增加自动定位装置;设置滚动上料架;端头冷处理,提高强度,保证A级接头标准。使应用达到了高速、优质、低耗的目的。 3、新型模板与脚手架应用技术

工程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技术解读

超级工程---上海中心大厦施工技术解读一,工程简介: 上海中心大厦位于陆家嘴金融中心,是一座集商业、办公、酒店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摩天大楼。建筑总占地面积约为30370㎡,总建筑面积574058㎡,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410139㎡,建筑高度:632米。地下5层,基坑深度,。 主楼为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组合而成的混合结构体系。竖向结构包括核心筒和巨型柱,水平结构包括楼层钢梁、楼面桁架、环状桁架、伸臂桁架及组合楼板。 二,施工技术中的重点及措施: 1,主楼基坑工程: 主楼区基坑采用明挖顺作法先行施工。塔楼围护结构采用121m直径的环 形地下连续墙(厚)加6道环形圈梁支撑体系。土方开挖后形成内部无 遮蔽的“井筒”,便于结构顺作。 随后逆作法施工裙房区结构。 ,降水方案: 、基坑内每25m设置25m深真空管井井点疏干降水井42口,25m深的观察井4口; 、主楼坑内设置55m深的减压降水井12口,45m深的观察井3口; 、基坑外设置65m深的减压降水井28口; 、裙房两墙合一的地下连续墙内侧设置45m深的观察井4口、外侧设置45m深的观察井3口。 ,土方工程: 总土方量约38万m3。采用先开挖中部土方,再挖环边土方的顺序, 分6层开挖。流程如下: 第一、二层土方()→第三层土方、第二道围檩()→第四层土方、 第三道围檩()→第五层土方、第四道围檩()→第六层土方、第五 道围檩()→第七层土方、第六道围檩() 2,桩基工程: ,基桩采用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强度C50,单桩承载力特征值10000KN。桩径1m分A、B两种;A桩长86m有效长度56m,247根桩位于核心筒区; B桩长82m有效长度52m,708根桩位于扩展区; ,桩端后注浆施工,每根桩预设3个灌浆管,桩端水泥用量每根4000kg,桩端注浆终止标准采用注浆量和注浆压力双控制,以注浆量为主; ,后注浆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成孔方式:正循环钻进,反循环清孔; 、泥浆制备:采用专用膨润土和外加剂人工拌制; 泥浆除砂:ZX-250型泥浆净化装置(除砂机)除砂; 、钻头形式:三翼双腰钻加钻具配重;

建筑赏析 - 金茂大厦建筑赏析(得了94分)

金茂大厦建筑赏析 姓名: 学号: 班级: 金茂大厦 金茂大厦(Jin Mao 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13年)、中国大陆第5高楼。上海金茂大厦第88层观光厅,高度为340.1米,面积为152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观光厅。观光厅装饰豪华,全部采用进口天然大理石,其中墙面石材厚度只有3毫米;玻璃幕墙视野开阔,凭栏远眺,黄浦江两岸的都市风光以及长江口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两台每秒运行9.1米的直达电梯,只需45秒就可以将游客从地下一层到88层观光厅。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妙不可言的朝霞与落日,与瞬息万变的蓝天白云友好握手。 图:金茂大厦的外观

基本信息 金茂大厦(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是上海第3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13年)、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 Smith设计。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大厦设计成这样。 建造历史 1999年三月18日,上海市又一座标志性建筑傲然屹立黄浦江畔,人们期待已久的世界第四、亚洲第二、中国内地第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刷新的历史)的88层金茂大厦(Jinmao Tower)终于推向市场,这幢集现代办公楼、豪华五星级酒店、商业会展、高档宴会、观光、娱乐、商场等综合设施于一体,深富中华民族文化内涵,溶汇西方建筑艺术的智慧型摩天大楼,现已成为上海最方便舒适、最灵活安全的办公、金融、商贸、娱乐和餐饮的理想活动场所。 金茂大厦于1992年12月17日被批准,1994年5月10日动工,1997年8月28日结构封顶,至1999年3月18日开张营业,当年8月28日全面营业。金茂大厦占地2.3公顷,塔楼高420.5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 图:上海金茂大厦门厅

上海金茂大厦工程应用新技术情况

上海金茂大厦工程应用新技术情况 2006-06-30 简介: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为目前已建工程的国内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高度。 一、工程概况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为目前已建工程的国内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高度。 金茂大厦是一幢集办公、旅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其1~52层为办公楼,53~87层是五星级的金茂凯悦大酒店,距地面340米的88层是观光层;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的小区。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金茂大厦基坑面积近2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约20米,主楼基础承台为4米厚。13500立方米的00高标号大体积混凝土,主楼泵造混凝土高度达到382.5米,在24—26层、55~57层、85~87层有三道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八根巨型往连接成一个整体。工程结构设计独特,并获世界结构工程协会颁发的国际建筑结构设计最高奖。 金茂大厦的建设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承包商的青睐,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携日本大林组、法国西宝公司、香港其士集团,一举中标总承包该幢大楼的建筑施工,开创了国内大型企业集团首次总包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型建筑,也首次实践了运用总包的总管理总协调的手段和高新施工技术完成了该幢大楼,为上海浦东地区及外滩沿线增加了新景观。 二、应用新技术情况 1、商品砼和散装水泥应用技术 该技术应用于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桩,基坑围护、支撑,主楼核心商、复合巨型柱。楼板等工程部位。应用的总量达到了157000立方米。金茂大厦使用的商品砼用散装水泥。机械上料、自动称量、计算机控制技术,外加剂和掺合料“双掺”技术,搅拌车运输和泵送浇筑技术,不但提高了土建施工生产的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而且增强了施工现场的文明标准化程度。并创下了一次性泵送混凝土382.5米高度的世界记录。 2、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金茂大厦的核心筒和巨型柱的模板均采用定型加工的钢大模,所以在核心筒与楼面梁的钢筋连接处,主楼旅馆区环板与核心筒钢筋连接处,巨型柱与楼面梁的钢筋连接处,采用锥螺纹连接的施工技术。 整个工程锥纹接头共计58296只,通过对接头的试验及抽检结果均符合A级水平。应用数量见下表:新型钢筋冷轧锥螺纹工艺从七个方面改进了钢筋冷轧锥螺纹工艺:改进刀具、滚丝轮的材质;改进了工具夹;增加自动定位装置;设置滚动上料架;端头冷处理,提高强度,保证A级接头标准。使应用达到了高速、优质、低耗的目的。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丁洁民,巢斯,赵昕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目录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1) 摘要 (1) 1 工程概况 (2) 2 结构体系 (3) 3 主要分析结果 (5) 3、1 结构动力特性 (5) 3、2 地震作用分析结果 (5) 3、3 风荷载分析结果 (6) 4 关键设计问题 (7) 4、1 巨柱受力性态分析及设计 (7) 4、2 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 (10) 4、3 基于性能得抗震设计 (11) 4、4 风工程研究 (12) 4、5 结构控制 (12) 4、6 弹塑性动力分析 (13) 4、7 考虑施工过程得非荷载效应分析 (13) 4、8 抗连续倒塌分析 (14) 5 结论 (16) 6 参考文献 (16) 摘要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高度为632m,位于台风影响区与7度抗震设防地区,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由于高度超高、建筑形态复杂、风荷载及地震作用显著,为实现其高效与安全得结构设计,需解决众多得技术难题。本文对上海中心大厦得结构设计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定位及功能、设计团队构成、建筑形态特征以及采用得基础形式。其次对结构体系构成与主要得结构分析结果进行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本项目采用得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得各组成部分与主要得地震与风荷载分析结果。最后对项目结构设计得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巨柱受力性态分析、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基于性能得抗震设计、风工程研究、结构控制、弹塑性动力分析、非荷载效应分析以及抗连续倒塌分析等。 关键词: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巨型框架-伸臂-核心筒体系、混合结构

上海中心大厦从开工到封顶全记录(土木)知识分享

上海中心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其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总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上海最高的摩天大楼。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2013年8月3日,上海中心大厦580米主体结构封顶。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地址和建设单位 (1)本项目名称为“上海中心大厦”。 (2)项目地址:本工程选址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功能区,具体建设地点为陆家嘴金融中心区黄浦江 沿岸E14单元Z3-1、Z3-2地块,地块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 (3)建设单位: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内容和规模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工程占地面积30370m2,建筑高度为632m,结构高度565.6m。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为558806m2。 方案和效果图:

陆家嘴集团曾安排该项目进行过三次招标,其中一次招标吸引了美国SOM建筑设计事务所、美国KPF建筑师事务所及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等多家国内外设计单位提交设计方案。于最后一次招标,两个设计方案获得入围资格, 分别为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的“龙型”方案及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尖顶型”方案。经过评选,“龙型” 方案中标,大厦细部深化设计将以“龙型”方案作为蓝本。 在经过多番投标及筛选后,上海中心的建筑设计方案最终被确定为“龙型”方案,该方案由美国Gensler建筑设计事务所提供。从外观上看,“上海中心”像一条盘旋上升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580米的“身高”将成为上海新高度。 三维模型图: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土木1301班班玄威U201315###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工程概况: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

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 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 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 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 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 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第 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超五 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其中 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筒内 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可透过 下班折射进来的净空高达 142米的空中中庭。环绕中庭 四周的是大小不等,风格各异 的555间客房和各式中西餐 厅等,第86层为企业家俱乐 部;第87层为空中餐厅;距 地面341米的第88层为国内 迄今最高的观光层,可容纳 1000多名游客,两部速度为 9.1米/秒的高速电梯用45秒 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1层直 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周,极 目眺望,上海新貌尽收眼底。 裙楼部分有6层,内设大小 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的小区。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处,那不是容易建造超高层建筑的地方,该处的土质条件极差,以至于建在浅基础上的许多建筑最大沉降可达到254mm;永久的地下水位是地面下1m之内。地基条件很困难--砂粘土,且100m(328英尺)以内达不到基岩层。此外,影响结构设计之额外因素还有该地区会经常受台风袭击和发生地震。台风季节,在建筑物的顶部平均的风速在十分钟之内可达到201km/h。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达到UBC标准地区的2A。 大厦采用超高层建筑史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技术,整幢大楼垂直偏差仅2厘米,楼顶部的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是世界高楼中最出色的,还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倒,同时能抗7级地震。大厦的外墙由大块的玻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非银、深浅不一、变化无穷的色彩。该玻璃墙由美国进口,每平方米500美金,玻璃分为两层,中间有低温传导器,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内部。 评价地震是对金茂大厦的影响。采用反映塔楼动力特征的现场特定反应谱分析出最可能

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 ——中国第一高楼,高度632米 工程投资额:148亿元 工程期限:2008年—2014年 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将构成上海陆家嘴天际线的塔尖。 20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宣布正式启用。与此同时,毗邻环球金融中心,正在准备开工建设一幢更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根据规划,上海中心大厦的主楼为124层,总高度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65.5米(原公布为580米),这两个高度均超过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大厦将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的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5,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5.88万平方米——远远超过毗邻的环球金融中心(38万m2)。不过,在总建筑面积中,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7.9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达到约17.92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车库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0个停车位)。另外,上海中心大厦规划有5层的裙房,高度约35米。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曾经公布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为580米,此次,报告中提及其主楼高127层,结构高度约为565.6米,而建筑高度将达到惊人的632米。 上海中心大厦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由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于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它将超过20.5米的金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也将成为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摩天大楼。

2010年7月19日,上海黄浦江两岸风景。 项目地块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坐落在小陆家嘴的黄浦江沿岸,地块的正式名称是E14单元Z3-1、Z3-2地块,其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北对金茂大厦,东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陆家嘴金融城最重要的标志性功能建筑。根据制定于1993年的《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所在地以及陆家嘴Z3-2地块,将建设3幢超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品”字形布局。其中,陆家嘴Z3-2地块是“上海中心”所在地,Z3-2地块座落在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的东泰路、银城南路和花园石桥路交界处。地块北侧是金茂大厦,东侧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南侧是滔滔黄浦江。 项目所在地块曾被称作“小陆家嘴核心区域最后一块待建地块”,被用作陆家嘴高尔夫练习场,目前租期已满的土地早已被收回,土地收回等准备工作也都完成,只待“上海中心”方案确定、择日动工的消息。

上海金茂大厦的建筑文化解读

上海金茂大厦的建筑文化解读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它的高低错落,负载着历史的抑扬顿挫;建筑是时代的语言,它的曲直起伏,带着文明的诗歌词赋。 金茂大厦以其独特的东方塔形建筑风格,当代建筑科技的完美融合,中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的摩天高度,而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跨世纪的标志。金茂大厦作为20世纪中国高层建筑水平的代表作,它的标志性地位不仅仅是由于它的物化高度,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一流的设计思想、高科技含量和文化品味。 金茂大厦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实难一一尽述。在本文中,我们只是想试着从一本书说起,换一个文化角度去解读一下金茂大厦。 清末民初的鸿儒辜鸿铭在其名为《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写到:他要向西方人介绍什么是“真正的中国人”(“real Chi-naman”),在他那个时代美国人不能充分了解中国人,是因为美国人比较豁达和单纯,但不够深刻;英国人是深刻、单纯,但不够豁达;德国人则也是比较豁达和深刻,但不够单纯;只有法国人的民族性和中国人相近,他们具有以上三种个性。另外,中国人和法国人都有一种以上三个国家所没有的特点,那就是“纤致性”,而且中国人比法国人更为显著。这种纤致性是从中国几千年的文明、文字、书法、绘画中都能读到的特性。 借着辜鸿铭的这种对中国文化和民族性的洞察力,我们可以从中国古典的园林、建筑和各种视觉艺术中,从中国人的群体性格中体会到这种纤致性。每个第一次看到金茂大厦的人,都会惊叹到:金茂大厦很好看、很耐看、很中国、很……我们试着找了一大堆形容词去形容金茂 但似乎没有一个词能表达心中那种呼之欲出的感觉。但当我们读到辜鸿铭的这本书中的话时,我们马上就被“纤致性”这个词深深吸引住了。在金茂大厦身上,我们读到的不正是这种感觉吗?也许是因为当下有太多粗制滥造的建筑充斥着周围的世界,使我们一时间竟然淡忘了这个词。但当金茂出现在面前时 我们才找到心中真正想要的东西。也许是这种纤致性生来就根植于中国人的心中,使金茂对于我们总有着某种莫名的吸引力。金茂大厦的平面构图是双轴对称的正方形,立面构图是13个内分塔节,由下而上、四角内收。从平面正方形对角线上看,构成两个最佳的视角。金茂大厦上小下大,逐节加快,似摩天宝塔一尊,巍峨神奇,兼有保俶塔和大雁塔的视觉意象。从正方形轴线上看,金茂大厦两边垂直,又似通天丰碑,顶天立地,兼有东岳秦王碑的永恒和乾陵无字碑的丰富。环顾仰望,金茂大厦似塔似碑,形体不断变化,母题不断重复。层层向上收的体形使得它充满中国古塔的神韵,但高科技的材料却使它随着昼夜更替,阴晴变化,远近高低视点的改变而或金或银,或蓝或灰,或隐或现 拥有东方美人般的细腻感。也许正是这种纤致性,使得我们在接近它时从未感觉到压迫。金茂的体量非常巨大,但并非大而无物,事实上,金茂大厦总在给予我们惊喜,我们可以看到九曲桥飞跨在中庭中,可以看到江南月洞门从后院深处走到前厅中庭,可以看到北方民居花格窗由百姓门面变成金拱顶饰;可以看到铜雕壁饰龙凤虎,演绎5000年汉字进化。金茂大厦所表述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充满个性,相互陪衬,珠联璧合。 金茂找到了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纤致性,更进一步地讲,其实是找回了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失落已久的原创性和文化品味。SOM的主要设计人阿德兰。史密斯(Adrian Smith )在谈到自己是如何进行构思的时候说道:“我在研究中国建筑风格的时候,注意到了造型美观的中国塔。高层建筑源于塔,中国的塔又是源自印度,但融入了中国文化和艺术之后,中国的塔比印度塔更美。我试着按比例设计新塔。金茂大厦不宜简单地被划为现代派或后现代派,它吸收了中国建筑风格的文脉。”于是,他设计金茂大厦就是要体现中国塔的神韵,他真的做到了 钢和玻璃同样能演绎出有中国文化品味的建筑!这让我们想起了贝聿铭先生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道,中国古代没有高层建筑,所以在现代高层建筑上,要有中国文化的内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上海金茂大厦——结构分析 建筑结构类型:框筒结构 建筑概况:占地2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8.95万平方米。高420.5米,88层。建筑特点:金茂大厦的设计师是美国芝加哥著名的SOM设计事务所。设计师以创新的设计思想,巧妙地将世界最新建筑潮流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结合起来,成功设计出世界级的,跨世纪的经典之作,成为海派建筑的里程碑,并已成为上海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1998年6月荣获伊利诺斯世界建筑结构大奖。1999年10月容膺新中国50周年上海十大经典建筑金奖首奖。金茂大厦的设计令人联想起中国古代的宝塔造型,随着楼高往上,一步步渐渐地向里退缩,构成一个有韵律的构图。根据大厦的设计者:基于多处重复出现中国传统上认为是吉祥之"8"这个数字,它可以说是一个"中国化的装饰派艺术"风格的建筑。大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现代高新科技相融合的特点,既是中国古老塔式建筑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海派建筑风格在浦东的再现。金茂大厦主楼1~52层为办公用房,53~87层为五星级宾馆,88层为观光层。大堂内的办公区专用候梯厅造型独特,犹如金碧辉煌的古埃及金字塔。专为办公设置的五组26台高速电梯采用独特的玻璃轿厢,玻璃门厅,宽敞明亮,可迅速而又舒适地把客人送达各办公楼层而又不必中转。每十层5-6部电梯的配置可保证客人在上下班高峰时,候梯时间不超过35秒,给人以便捷的交通。 结构分析说明:本工程主楼结构形式是框筒结构,中间的核心筒为八角形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在53层下内设井字型隔墙,外侧有8根钢巨形柱和8根复合式巨形柱,在24~26层、51~53层、85~87层设3道钢结构的外伸桁架将核心筒与复合巨形柱连成整体以提高塔楼侧向刚度。5层裙房采用一般的多层框架钢结构体系. 整体结构高宽比达9:1,总用钢量18500吨。本工程主楼、裙房与 广场地面之下都为3层地下室,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下部为满堂4m 厚基础板,裙房及广场下部为普通筏式基础。由于本工程基础底部采用盲沟集流,人工排水系统,因此基底不考虑浮力,基础板相对较薄。本工程主楼桩采用900mm 钢管桩一直打到地质构造中的第9层土,即地下83m处,裙房采用小型钢管桩,打到第7层土。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研究分析

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作者:————————————————————————————————日期:

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结构体系分析 土木1301班班玄威 U201315### 我国对高层建筑的定义:中国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原则 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建筑、设备和施工密切配合,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应重视结构选型和构造,择优选择抗震及抗风性能好而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与平、立面布置方案,并注意加强构造连接。在抗震设计中,应保证结构整体抗震性能,使整个结构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延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及适用范围 目前国内的高层建筑基本上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工程概况: 金茂大厦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工程占地面积2.3万m2,地下三层、地上八十八层,建筑面积约29万m2,金茂大厦建筑总高度为420.5m

金茂大厦是融办公、商 务、宾馆等多功能为一体的 智能化高档楼宇,第3-50层 为可容纳10000多人同时办 公的、宽敞明亮的无柱空间; 第51-52层为机电设备层。 第53-87层为世界上最高的 超五星级金茂凯悦大酒店, 其中第56层至塔顶层的核心 筒内是一个直径27米,阳光 可透过下班折射进来的净空 高达142米的空中中庭。环 绕中庭四周的是大小不等, 风格各异的555间客房和各 式中西餐厅等,第86层为企 业家俱乐部;第87层为空中 餐厅;距地面341米的第88 层为国内迄今最高的观光层, 可容纳1000多名游客,两部 速度为9.1米/秒的高速电梯 用45秒将观光宾客从地下室 1层直接送达观光层,环顾四 周,极目眺望,上海新貌尽 收眼底。裙楼部分有6层, 内设大小宴会厅、百货商场和休闲娱乐等;6万m2的三层地下室内设有各类大型机电设备、服务设备、地下停车库和食街。整幢大楼如一座综合性的小区。其总投资约45亿人民币。 上海金茂大厦位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处,那不是容易建造超高层建筑的地方,该处的土质条件极差,以至于建在浅基础上的许多建筑最大沉降可达到254mm;永久的地下水位是地面下1m之内。地基条件很困难--砂粘土,且100m(328英尺)以内达不到基岩层。此外,影响结构设计之额外因素还有该地区会经常受台风袭击和发生地震。台风季节,在建筑物的顶部平均的风速在十分钟之内可达到201km/h。地震时的地面加速度达到UBC标准地区的2A。 大厦采用超高层建筑史上首次运用的最新结构技术,整幢大楼垂直偏差仅2厘米,楼顶部的晃动连半米都不到,这是世界高楼中最出色的,还可以保证12级大风不倒,同时能抗7级地震。大厦的外墙由大块的玻璃墙组成,反射出似银非银、深浅不一、变化无穷的色彩。该玻璃墙由美国进口,每平方米500美金,玻璃分为两层,中间有低温传导器,外面的气温不会影响到内部。 评价地震是对金茂大厦的影响。采用反映塔楼动力特征的现场特定反应谱分析出最可能发生的100年一遇的地震概率是10%,而在最大风力和最大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该建筑的桁架机器连接部位的受力情况均在弹性范围内。 结构体系选择及特点:

【BCW】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设计

BCW 】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工程设计 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外观呈螺旋状上升。由主楼底部起始做平面旋转的建筑表皮,因建筑平面设计有一处凹口,使得在外幕墙上呈现V 形凹槽,就此由底部旋转至顶部塔冠。从空中俯瞰, 632m 上海中心大厦非对称的卷折式顶部造型,与421m 高金茂大厦的点状皇冠顶部及492m 高环球金融中心的现状合拢顶部相互辉映,刷新和重组了上海的天际线(图1)。 图 1 上海中心大厦效果图上海中心大厦优美的建筑形态究竟如何成形?又有哪些特点?真正承担建筑外围护的外幕墙各系统究竟如何构成?又有哪些关键数据?基于这些问题,本文从幕墙设计的角度分析上海中心大厦的建筑几何形态成形以及幕墙系统组成。 1 建筑几何形态分析上海中心大厦外幕墙(A 幕墙)形态复杂,其成形过程是依据建筑设计定义的一套成体系的原则及公式,幕墙设计必须正确理解建筑几何形态成形理念,并以此为基础作为整个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幕墙设计的原点,才能正确地深化设计出塔楼外幕墙体系。根据对建筑形态组成的理解,整个形态成形可以分部分项地拆解为:建筑基准平面成形(含V 形口)、分格尺寸成形、实际楼层平面成形、单元板块成形、凹凸台面成形等。此外结合结构设计要求,与 外幕墙匹配的幕墙支撑钢结构也有一套完整的成形及定位原则,此问题将在后续文章中详述。 1.1 塔楼外形整体几何分析如图2 所示,上海中心大厦塔楼外形整体几何形态可简单描述为以下 5 个

控制要点。图 2 塔楼外形整体几何分析(1)确定四个基准平面的外形尺寸。根据建筑所给的定位原则及参数确定± 0m、45m、605m 和632m 标高处的典型标高平面外形。(2)确定建筑的起始旋转方位。要求塔楼± 0m 标高处建筑平面外形“ V ”口的起始角度为正南方向顺时针旋转50°。(3)确定建筑的旋转角度。把建筑总高632m 等分为632000 份,得到每一个单位高度建筑旋转角度为120/605 000 = 0.000 214 286 °,建筑自身总体旋转 135.429。,相应标高Z的旋转角度R = Z X 0.000214 286°。 (4)确定幕墙板块标高处平面外形缩放。根据招标图平面缩放公式丫= EXP (Z X S)(其中Z =(幕墙定位标高一45), S = -0.001 096),计算出缩放比率丫值,依次类推,完成所有层的平面外形尺寸建模。(5)在已有平面外形图的基础上完成 A 型幕墙的平面分格定位,通过定位点最终生成带立面分格线的精准三维线框图。1.2 塔楼建筑几何形态成形过程简述塔楼建筑几何形态分为基准平面成形与实际标高平面成形,基准平面及平面分格成形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选取平面上一点定为WP1 ,由WP1 画直线47 565mm 确定WP2 点,分别由WP1、WP2 两点作夹角 为60°、23.3°射线,交点定为WP3 点。(2)以WP2 点为圆心、88380mm 为半径作夹角为46.6 °圆弧段,再以WP1 为圆心,将圆弧段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120°, 形成三段圆弧。(3)以WP3 点为圆心,以R2 为半径作圆弧段,确定三段小圆弧与大弧段连接,形成类三角平面。(4)利用软件取基准外形轮廓线等弦长均分138份X TSL ;在基 准层平面TSL=2 104.093mm 。(5)选取下方的小圆弧段,以 小圆弧中点为基准起点作半径R = 2104.093mm的圆,等

上海金茂大厦建筑评析

上海金茂大厦建筑评析 摩天大楼是现在建筑史上的奇迹,楼厦林立的高密建筑模式顺应了城市地理规模的相应增 大,摩天大厦甚至被人看做规模经济的代表和象征。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幢前所未有的大楼,88层, 420米。很多人对于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高度提出疑惑? 超高层摩天大厦涉及到多个学科,是现代科技集大成的 产物。建筑这样一个大厦,对于中国建筑界而言,是一 次空前的挑战。 那么该用什么形式表现21世纪中国建筑的巅峰之作 呢?这座昂首屹立在中国经济热土的现代化大厦,该如 何表现中国深邃的建筑文化内涵?又是什么人让这枚 世界之钻永远闪耀在上海的天空? 美国SOM设计事务所首席设计师史密斯,调查中国建筑,特别是与高层建筑有联系的,从而发现佛塔的形式其实是最早的高层例子之一,塔高和宽的比例很像今天的塔楼结构,塔的层层叠叠的形式,向天空的运动中逐渐收进,他认为这种模式很适合金茂大厦。 而塔作为佛教一种纪念性建筑,早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便由印度传入中国,再融入中国传统的楼阁性质之后,宝塔成为中国本土建筑范本之一,自下而上,层层推进的梯状结构,不仅在技术和视觉上满足了人们对高度的向往,也表达了人们登高远眺的本能冲动。金茂大厦的外形设计充分体现了建筑师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从金茂大厦第一节的十六层开始,每节减少二层,逐步收进到第五节的八层,此后每节减去一层,最终形成了与中国宝塔相近的外观造型,完美的比例关系使建筑有着丰富轮廓线,建筑由此有了成长的动感。塔是一种象征标志,在中国的村镇,象征着村镇的中心,它很高,很远就能看到,各种活动在塔的周围展开,正如此,金茂大厦也可以作为世纪的最后的天际线的象征。在上海,作为中国的最高建筑,有着周围社区聚集起来的意义。 金茂大厦显然并不是对塔的表面记忆,这是一幢带有纪念碑品质的建筑,在充满了金属质感的外观下,包含了中国面向世界打开胸襟的自信,成为这片新兴金融贸易区宏大叙事的主旋律,设计师将外形和结构之美天衣无缝的融合在一起,精致的立面构图体现了建筑师天才的想象力和专业的设计品质。两条对角线的端点由下而上,逐渐内收,但四个立面却直上直下。从不同的角度看金茂大厦,都有着不同的建筑立面,这是建筑师为我们留下的一个视觉魔术。特别是45°方向看的转角,可以看到二个不锈钢构成的点,构成了一个框,从而特别能反射光线,形成一幅强有力的图像。设计师并不想让这个建筑是全玻璃反射的建筑,而是想让这个建筑显得坚实,所以采用了钢和金属。 那么这个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四的大厦是靠什么站立在浦东稀松的地基上呢?在深达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1)

上海中心大厦结构设计 (1)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 丁洁民,巢斯,赵昕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目录 上海中心大厦塔楼结构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结构体系.........................................................................................................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主要分析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动力特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震作用分析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荷载分析结果......................................................................................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关键设计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 巨柱受力性态分析及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组合钢板剪力墙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工程研究..............................................................................................错误!未定义书签。 结构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弹塑性动力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考虑施工过程的非荷载效应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抗连续倒塌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筑结构选型案例分析(1)

1 混合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体系概述 混合结构是指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和砖木建造的。如一幢房屋的梁是用钢筋混凝土制成,以砖墙为承重墙,或者梁是用木材建造,柱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的承重结构所共同组成的结构体系均为混合结构。混合结构,又可以说是砖混结构.虽然也用钢筋浇柱\梁,但墙体具是承重功能,不能乱拆. 特点:质量较框架略差,质量较好,寿命较长.造价略低,适合6层以下,横向刚度大,整体性好,但平面灵活性差。 分类:型钢柱+混凝土梁+混凝土筒归入混凝土结构 型钢柱/钢管混凝土+钢梁+混凝土筒归入型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实例工程项目概况 金茂大厦(JinMaoTower),又称金茂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米,是上海目前第2高的摩天大楼(截至2008年)、中国大陆第3高楼、世界第8高楼。大厦于1994年开工,1999年建成,有地上88层,若再加上尖塔的楼层共有93层,地下3层,楼面面积27万8,707平方米,有多达130部电梯与555间客房,现已成为上海的一座地标,是集现代化办公楼、五星级酒店、会展中心、娱乐、商场等设施于一体,融汇中国塔型风格与西方建筑技术的多功能型摩天大楼,由著名的美国芝加哥SOM设计事务所的设计师Adrian Smith设计。因为中国人喜欢塔所以中国才把金茂大厦设计成这样。 实例工程项目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分析

其结构体系为巨型型钢混凝土翼柱+ 内筒混合结构体系。这种混合结构体系的巨型型钢混凝土柱和钢筋混凝土内筒通过刚性大梁构成一个整体的抗侧力体系, 而且其抗侧力体系的力矩很大, 效率很高。这种体系还可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 其外围洞口可以做得很大。 2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体系概述 框架结构是利用梁柱组成的纵、横向框架,同时承受竖向荷载及水平荷载的纯框架结构。其主要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够较大程度地满足建筑使用的要求。但框架结构的侧移刚度小,水平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在强震下结构顶点水平位移与层间相对水平位移都较大。为了同时满足承载能力和侧移刚度的要求,柱子截面往往很大,很不经济,也减少了使用面积。所以在地震区的框架结构不宜太高。 分类:房屋的框架按跨数分有单跨、多跨;按层数分有单层、多层;按立面构成分有对称、不对称;按所用材料分有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框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胶合木结构框架或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等。 应用范围:框架钢结构常用于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多层工业厂房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建筑物中,如剧场、商场、体育馆、火车站、展览厅、造船厂、飞机库、停车场、轻工业车间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