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02 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书)

02 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书)

02 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书)
02 西方经济学(学习指导书)

第一部分西方经济学习题及其解答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习题

一、单项选择

1.经济资源与非经济资源的区别主要在于()。

a.它们是否有用;b.获取它们时,是否要付出一定的费用;

c.它们价格的高低;d.它们的效用高低。

2.资源稀缺性的含义是指()。

a.资源的数量较少;b.获得一定量资源所必须耗费的成本相当高;

c.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显不足;d.资源的价格很高。

3.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收入的短期波动;

c.收入的长期增长;d.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4.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

a.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b.一国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c.如何生产;d.为谁生产。

5.西方学者认为,现在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都是()。

a.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b.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

c.自然经济体制;d.混合经济体制。

6.下列四个命题中,与微观经济学相关的命题是()。

a.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b.技术水平影响经济增长;

c.石油价格影响汽车需求;d.预算赤字影响储蓄水平。

7.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实证经济学的命题为()。

a.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失业率高达10%;b.高失业率在短期没有下降的趋势;

c.我国的高失业率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d.失业率应该降低到8%。

8.下列命题中不属于规范经济学命题的是()。

a.将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支付给穷人能提高社会福利;

b.不完全竞争市场不能合理配置资源;

c.资本家的利润来源于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d.收入分配应该公平。

9.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的主要区别在于()。

a.它们的数值是否由模型本身决定;b.它们的定义域不同;

c.它们的变化速度不同;d.它们是由经济因素决定还是由非经济因素决定。

10.存量与流量的关系是()。

a.流量决定存量;b.流量来源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

c.存量来源于流量;d.存量来源于流量又归之于流量。

11.()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a.亚当·斯密;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c.米尔顿·弗里德曼;d.阿弗里德·马歇尔。

12.()是微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a.亚当·斯密;b.约翰·梅纳德·凯恩斯;c.米尔顿·弗里德曼;d.阿弗里德·马歇尔。

13.如果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原因。这种推理所犯的错误被称为()。

a.类比谬误;b.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c.合成谬误;d.后此谬误。

14.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总体或全局。这种推理所犯的错误被称为()。

a.类比谬误;b.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c.合成谬误;d.后此谬误。

15.在经济学中,均衡的最主要特征是()。

a.模型中的各决策主体都有正确的预期;b.模型中各种对峙的力量势均力敌;

c.资源被合理配置;d.资源被充分利用。

二、名词解释

1.经济人假定;2.经济学;3.微观经济学;4.宏观经济学;5.均衡;6.实证分析法;7.规范分析法;8.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9.存量和流量;10.静态分析法;11.比较静态分析法;12.动态分析法。13.后此谬误;14.合成谬误。

三、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价格理论?

2.宏观经济学为什么又叫做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静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法有哪些异同点?

4.计划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方面存在哪些主要弊病?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经济学根源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稀缺性之间的矛盾?

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3.为什么说“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4.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效率高于计划经济体制?

5.萨缪尔森认为,人们在研究经济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犯哪些思维方面的错误?

6.学习经济学的主要意义有哪些?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习题解答

一、单项选择

1.b;2.c;3.d;4.a;5.d;6.c;7.d;8.b;9.a;10.b;11.b;12.a;13.d;14.c;15.a。

二、名词解释

1.经济人假定是指经济学假定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最终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经济主体在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时,能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正确判断,理性从事。

2.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便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其中,“合理配置”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利用”是指最大限度地使用现有的一切生产要素,不让它们处于闲置状态。

3.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

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

4.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

5.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模型中的所有经济主体都选择了最优决策(人们预期这种决策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从而不再改变自己决策时的状况。

6.实证分析法是描述与预测经济事物的方法,它研究或回答经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等问题。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以用经验数据加以证实或证伪。

7.规范分析法是一种对经济事物进行主观评价的方法,研究“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解决”等问题,带有一定的价值判断。使用规范分析法研究所得到的结论,不能证实或证伪。

8.一个变量究竟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取决于该变量值是否由某个模型本身决定。内生变量是指变量值由模型本身决定的变量;数值不能由模型本身决定而由模型以外的因素决定的变量叫做外生变量。

9.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变量的数值。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变量变动的数值。流量来自于存量又归之于存量。

10.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主要研究变量的某种均衡状态与均衡机制。它假定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花费时间。

11.比较静态分析撇开时间因素,对变量在不同的均衡状态进行比较研究。它假定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几乎不花费时间。

12.动态分析法考虑时间因素,研究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的时间轨迹。

13.如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引起后者发生的原因。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后此谬误。实际上,前后发生的两种事情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

14.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整体。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合成谬误。总体不等于局部的机械的加总,有利于局部的事情不一定有利于总体。例如,一位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货币,他的境况肯定会改善。但如果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整个社会的境况不仅得不到改善,甚至将变得更糟。

三、简答题

1.答: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研究产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解释“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与“为谁生产”即收入如何分配等问题,说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稀缺资源如何在各部门和各经济主体之间得到合理的配置。

实际上,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收入的分配过程。因此,微观经济学也叫价格理论。由于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叫市场理论或市场经济学。

2.答: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通货膨胀;有时萧条,

失业率上升),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并为减轻国民收入波动,促进国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答:静态分析法和比较静态分析法的共同点是都撇开了时间因素,假定变量从一种状态走向另一种状态是瞬间完成的。它们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研究的内容上。静态分析法主要研究变量从非均衡状态走向均衡状态的机制,描述变量在某种均衡时的状态;比较静态分析法研究变量从一种均衡状态走向另一种均衡状态的原因,并对新旧两种均衡状态进行比较。

4.答: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公有制与集中决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主要由政府占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经济增长等4个基本经济问题由政府通过指令性计划解决。这种经济体制存在技术与激励两方面的弊病。

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社会供求信息十分庞杂且瞬息万变,人们无法及时地制定正确的将产品供求衔接好的计划。由于计划赶不上变化,按计划生产,必然导致产品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并存的弊病。

计划经济体制更严重的弊病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人们的收入与工作业绩没有多大关联,当局即使能够及时地制定出将产品的供求衔接得很好的计划,也无法激励人们按照计划进行生产。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必然缺乏效率。

四、论述题

1.答:经济学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欲望来说,满足欲望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不足的。资源的稀缺性与人类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导致以下四个基本经济问题的产生。

(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生产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产品,而只能生产那些在当前人们最需要的产品。但是,什么是当前最需要的产品呢?这些产品生产多少最适当呢?这就是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的问题。

(2)如何生产

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就必须考虑选择最有效的生产方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果。但是,什么样的生产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呢?是多用劳动少用资本还是相反?是大规模生产还是小规模生产?是使用A种技术还是使用B种技术?是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还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这就是如何生产的问题。

(3)为谁生产

产品在进入消费之前,先必须进行分配,以确定每个社会成员所能得到的份额。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产品不能按照人们的需要或欲望来分配。那么,社会产品应该按照哪种方式在社会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呢?这就是为谁生产的问题。

(4)经济增长

资源稀缺性带来的产品的有限性,使得人们目前的生活水平总是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人们必须谋求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

经济学就是为了解决上述四个基本经济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在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和经济如何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等问题上,必须做出选择,以便对现有的稀缺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由此,便引出了经济学的定义。所谓经济学就是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

欲望的科学。

2.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假定前提、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等三个方面。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对单个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的分析,即通过个量(某种产品的价格、某种要素的价格等等)分析,研究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资源的配置过程。一方面,人们总是根据产品价格的高低对“生产什么”、“如何生产”等问题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就是收入的分配过程。因此,微观经济学也叫价格理论。由于价格是在市场上形成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又叫市场理论或市场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经被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通过总量(一般价格水平、失业率、国民收入、货币存量等等)分析,研究社会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以促进一国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常常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衡量。任何国家的收入在短期总是具有波动的趋势(有时繁荣,有时萧条),在长期则不断增长。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国民收入短期波动(失业与通货膨胀)和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并为减轻国民收入波动,促进国民收入长期稳定增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故宏观经济学也称作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互相将对方的研究对象当作自己研究的假定前提。因此,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经济学。第二,由于总量分析必须建立在个量分析基础之上,故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答:经济人假定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所有经济决策主体的行为动机和最终目标,都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2)经济主体在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时,都能利用所有可以获得的信息以最小的成本追求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他们精于计算,理性从事,不会犯任何错误。故经济人假定常常被叫做理性人假定。

(3)经济主体追求私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行为,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能够极大地增进整个社会的福利,其效果比个人直接追求社会福利最大化时的效果还要好。

“经济人假定”是经济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选择,以便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欲望的科学。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从本质上来说,根源于个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无限的欲望。如果人们都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那么,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就不复存在,进而也就没有经济学了。

4.答: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与集中决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生产资料或社会资源在宪法意义上归全体公民所有,实际由政府代表全体公民行使资源的所有权,所有的企业归政府所有。因此,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基本经济问题,由政府通过编制庞杂的指令性计划决定。国有企业是政府编制的指令性计划的实施者,本质上是政府机构的延伸,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的决策主体。这种经济体制由于存在计划不完善与缺少激励机制等两方面的弊病,资源的配置效率很低。

为了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各种产品的供给和需求都必须相等。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由于社会供求信息十分庞杂且瞬息万变,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需要较长的时间,人们不可能及时地制定出正确的能够将各种市场供求都衔接好的计划。由于计划本身的缺陷,企业按计划来生产,必然导致市场上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同时长期并存的弊病。计划经济体制更严重的弊病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的收入是固定的,不与企业完成计划的情况好坏挂钩。因此,即使计划当

局能够及时地制定出科学的生产计划,也无法保证人们有足够的积极性来完成计划。由于计划常常不符合现实情况,企业可以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不能完成计划任务进行辩护。因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的配置必然缺乏效率。

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与分散决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主要由私人占有,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等基本经济问题,主要由私人部门自己决定。相对于社会总体生产规模来说,单个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可以灵活地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调整生产决策,使得各种产品的供求持续相等,即各种市场持续出清。另外,由于企业归个人所有,为了最大化私人利润,企业主一定会努力经营企业。因此,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避免计划体制下存在的计划不完善与缺少激励机制等两大弊端,其资源的配置效率必然大大地高于计划经济体制。

5.答:在萨缪尔森看来,人们在研究经济事物的过程中,常常会犯后此谬误、不能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和合成谬误等三种错误。

如果仅仅因为一件事情发生在另一件事情之前,就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这样的逻辑思维错误叫后此谬误。实际上,前后发生的两种事情之间可能没有什么因果关系。例如,在美国,一些人观察到,在商业周期扩张之前夕与扩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工资和价格上升的现象。因此,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这些人主张采用提高工资和价格的方法来治疗大萧条。然而这是无效率或低效率的政策建议。一方面在萧条时期,由于产品卖不出去,厂商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失业率上升,厂商既不会提高产品价格,也不会提高工资。另一方面,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提高也不可能推动经济复苏。因为它们会相互抵消,使得实际总需求保持不变,从而就业率与产量不变。

有时,人们在分析经济问题时,不能保持其他相关条件不变。例如,土豆的需求量受其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如肉、蛋等食物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和预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土豆的需求量与其价格负相关。但在其他因素也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土豆的需求量不一定与价格负相关。如果在土豆价格上升的同时,一方面,肉、蛋、大米和白面等相对高档的食物的价格也相应上升;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收入大大减少。那么,土豆的市场需求量不仅不会减少,而且会增加。如果一些人由此得出土豆是吉芬商品,其需求量与价格正相关的结论,显然是犯了不能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这个思维错误。

有些人认为,既然整体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那么有利于个体或局部的事情,也一定有利于整体。这种思维所犯的错误,被称为合成谬误。总体不等于局部的机械的加总,因此,有利于局部的事情不一定有利于总体。例如,在一个国家中,一位经济主体获得更多的货币,他的境况肯定会改善。但如果所有的经济主体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就会发生通货膨胀,整个社会的境况不仅得不到改善,甚至将变得更糟。

6.答:学习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1)了解现实世界中的经济运行机制

在生活中,你可能对这一事情惊奇不已:在没有任何人指挥与计划的情况下,各地的人们在市场上竟能够轻易地买到每天所需要的各种东西。学习经济学可以使我们理解现实的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比其他经济体制在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方面更有效率,并弄懂通货膨胀、财政赤字、汇率变动、失业率上升和政府对经济为何干预以及为什么这样干预等很多重大经济问题,增加知识。

(2)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增加自己的效用

人在一生中,无论是学习、工作、休闲与娱乐,还是进行其他活动,都要时刻做出选择。经济学本

质上是有关如何正确选择的科学。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3)经济学理论是应用经济学与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

国际经济学、比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管理学、会计学等研究领域都以经济学理论作为基础。经济学理论甚至被引入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中,用于研究人的各种决策行为。学好“经济学”,对于更好地学习各种应用经济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

(4)经济学除了有用以外,它本身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科学

经济学广泛运用数学和统计工具,借鉴历史经验,经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对各种经济现象和其他社会问题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与预测。经济学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博大精深,被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称为社会科学的皇后。越学经济学,人们对经济学的兴趣常常会越加浓厚。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之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右移的原因,可能是()。

a.该商品价格上涨;b.该商品价格下跌;

c.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下降;d.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2.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消费者收入变化; b.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

c.其他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 d.消费者偏好变化。

3.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保持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该商品价格的上升,将导致()。

a.供给增加; b.供给量增加; c.供给减少; d.供给量减少。

4.小麦歉收导致小麦价格上升,按照供求原理来分析是()。

a.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b.小麦供给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

c.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量下降;d.小麦供给量的减少引起需求下降。

5.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供给; b.需求; c.价格; d.均衡价格。

6.如果政府利用商品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这意味着()。

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

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d.政府通过同时移动供需曲线来抑制价格。

7.()情况下,均衡价格将只会上升。

a.需求和供给都增加;b.需求和供给都减少;

c.需求增加,供给减少;d.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8.农产品价格过低,主要原因是()。

a.政府调价的措施不力;b.供应的增长超过需求的增长;

c.需求的增长超过供应的增长;d.农业人口过多。

9.对于低档商品而言,其需求的收入弹性值为( )。

a.大于1; b.等于0; c.小于0; d.大于0。

10.若X和Y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值为-2.3,则说明()。

a .X 和Y 是替代品;

b .X 和Y 是正常商品;

c .X 和Y 是劣质品;

d .X 和Y 是互补品。

11.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4元降到3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3单位,则该商品卖者的收益将 a .增加; b .减少;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12.若需求曲线为正双曲线,则商品价格下降将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上述三种情况均可能。

13.若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从高到低不断变动时,卖者的总收益会( )。

a .不断增加;

b .不断减少;

c .先增加后减少;

d .先减少后增加。

14.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下降;

d .不变。

15.对一斜率为正且从右向左先与价格轴(纵轴),再与数量轴(横轴)相交的直线型供给曲线,其供给价格弹性值( )。

a.等于0 ;

b.等于1;

c.大于1;

d.小于1。

16.若政府对卖者出售的每一杯啤酒都征收5元的税,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 )。注:已知啤酒的供给和需求曲线分别具有正常的斜率。

a.价格上升5元;

b.价格的上升小于5元;

c.价格的上升大于5元;

d.不确定。

二、名词解释

1.需求; 2.供给; 3.均衡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 5.需求收入弹性; 6.需求交叉弹性; 7.供给价格弹性; 8.恩格尔定律; 9.支持价格; 10.限制价格。

三、简答题

1.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是如何决定的?列出决定牛奶需求的诸因素,并运用这些因素讨论需求量与需求变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说明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以及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3.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和总收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4.“谷贱伤农”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如何理解这种现象?

5.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

1.什么是供给规律?它有没有特例?谈谈你对经济学中经济规律的看法。

2.试述商品的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3.某国政府准备在每辆汽车销售时征收1000美元的税,请问,向购买者和销售者征收后果是否相同?请画图加以说明。

五、计算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5P -50=d Q ,供给函数为5P -10+=s Q 。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5P -60=d Q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5P -5+=s Q 。求出相应的均衡

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

2.已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2P -10=d Q ,供给函数为:2P -2s +=Q

(1)求此时的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需求价格弹性与供给价格弹性;

(2)若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元的定量销售税,在这1元的税收中消费者与生产者各承担多少?

3.美国的小型企业乐于建立煤碳的供给和需求快速估计曲线,公司的研究机构提供的供给弹性约等于0.5,需求弹性约等于1.5,当前的价格和交易量是40元/吨,1200吨/星期。

(1)在当前的价格和交易量下,建立线性供给和需求曲线;

(2)如果需求增加600,对均衡价格和数量有何影响?

(3)在第(2)问中,如果政府禁止涨价,将有多少不足?

4.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价格弹性 1.3E =d ,需求收入弹性 2.2E M =。求: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习题之解答

一、单项选择题

1.d ; 2.b ; 3.b ; 4.c ; 5.b ; 6.b ; 7.c ; 8.b ; 9.c ; 10.d ; 11.a ;

12.c ; 13.c ; 14.c ; 15.c ; 16.b 。

二、名词解释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3.均衡价格: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市场价格。

4.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5.需求收入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消费者收入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6.需求交叉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与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7.供给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与该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之比,用来衡量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恩格尔定律:是指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其饮食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随着收入的增加而降低。

9.支持价格: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10.限制价格:指政府规定的某种产品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三、简答题

1. 答:和对其他商品的需求一样,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也与其价格负相关:随着早餐牛奶价格的下降,我们对它的需求会有所增加。除此之外,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还与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因素有关。例如,当早餐牛奶价格不变时,我们对早餐牛奶的需求随我们对它的偏好、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又例如,如果预期将来的收入会增加(即使

目前收入没有增加),我们也会增加对早餐牛奶的需求。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由早餐牛奶价格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而把由所有其他因素(包括偏好、收入水平、预期、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政府的政策等)变动引起的早餐牛奶购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并用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和需求曲线本身的移动来分别表示它们。

2.答:(1)商品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

商品需求量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由商品本身价格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变动是指由于非价格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在图形上体现为需求曲线本身不动,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发生移动;需求变动在图形上体现为需求曲线发生移动。

(2)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

供给量变动是指其他因素不变,由商品本身价格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变动是指由于非价格因素变动所引起的商品供给量的变动。供给量变动在图形上体现为供给曲线本身不动,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发生移动;供给变动在图形上体现为供给曲线发生移动。

3.答: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总收益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1)当dp E >1时,即需求富有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负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减少,随价格的降低而增加。

(2)当dp E =1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没有关系。这是因为当d E =1时,厂商变动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价格的变动率是相等的,因此当厂商降价或涨价时,其总收益不变。

(3)当dp E <1时,即需求缺乏弹性时,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价格呈正相关,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

(4)当dp E =0时,降价使厂商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的下降而减少,涨价使厂商销售收入同比例与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5)当dp E =∞时,既定价格下,厂商销售收入可以随着销售量的增加而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涨价收益会减少为零。

4.答:农民在农产品上收入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农产品的产量及其价格,是二者的乘积。但这两个变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其关联性由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来决定。一般来说,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即两者负相关。

“谷贱伤农”是指农业丰收以后,农产品产量增加,价格下降。由于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价格下降时,农产品需求量(销售量)增加的幅度要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农民的总收益会减少。所以说“谷贱伤农”。

5.答: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1)商品价格水平的高低。一般而言,价格越高,需求弹性越大;反之,价格越低,需求弹性越小。(2)商品的可替代性。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多,则需求弹性越大;反之,一种商品的替代品越少,则需求弹性越小。(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相反,用途越狭窄,它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小。(4)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越是生活必需品,则其需求弹性愈小。(5)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一种产品的消费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其需求弹性愈大。(6)所考察的时间长短。一般说来,所考察的时间越长,在商品价格变动时,消费者越能充分调整其需求量,则需求价格弹性就

越大。

四、论述题

1.答:与需求一样,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的数量与价格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关系。一般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生产者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就越大;反之,商品的价格越低,供给量就越小。这一特征被称为供给规律。

供给规律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的关系,因而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供给规律存在一些例外。有时供给曲线可能是一条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无论商品的价格有多高,商品的供给量不变,例如已经去世的艺术家的作品。供给曲线也可能是一条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这类形状的供给曲线表明,在一个特定的价格下,生产者愿意供给任意数量的商品。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都满足供给规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经济学中的规律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精确。正如马歇尔所说,经济学中的规律“不过是一种多少是可靠的和明确的一般命题或倾向的叙述而已”。

2.答:均衡价格的形成机制可以表述为:

(1)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与市场供给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下的商品供求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2)均衡价格的形成。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供求机制或市场机制将使非均衡价格自动地回复到均衡价格水平: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出现商品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商品的价格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为止。

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出现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商品价格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为止。

3.答:先来看政府向销售商征税的情况。假定无论现有市场价格有多高,政府对销售商按每单位商品征收固定数额的销售税。参见图2-1。

图2-1 销售税分摊

在图2-1中,设征税前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为D和S,政府征收的定额销售税为T=1 000美元。那么,政府征税将导致供给曲线向上垂直移动T到S'。于是,征税前后的市场均衡点分别为E和E',而均衡价格则由P E提高到了P'E。对消费者来说,征税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P E,而在征税后市场价格为P'E,因此在每单位商品上,消费者多支付(P'E-P E)。对销售商来说,征税前,销售价格为P E;征税后实际获得的销售价格为P''E,减少(P E-P''E)。因此,在每单位商品征收的税收T中,原有的均衡价格P E成为消费者和生产者分摊税收的分界点。基于此,从税收总量来看,政府获得税收总

额为TQ'E ,在图中为长方形P'' E P'E E'A 的面积,其中消费者负担的部分为P E P'E E'B 的面积,总额为(P'E -P E )Q'E ,而销售商负担的部分为P''P E BA 的面积,总额为(P E -P'')Q'E 。

再来看政府向消费者征收消费税的效应。在图2-2中,设设初始的均衡价格为P E ,政府向消费者每单位商品征收消费税T=1 000美元,则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为(P E +T ),此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 1。也就是说,对于征税前的任意市场价格P ,在征税后该价格对应的需求量恰好是(P +T )对应的需求量,即征收消费税T 导致原先的需求曲线D 向下垂直移动T 个单位到D'。新的市场需求曲线D'与市场供给曲线S 在E'处形成新的均衡。比较E'与E 后发现,每单位商品征收消费税T ,导致市场均衡数量由Q E 减少到Q'E ,价格由P E 下降到P'E 。由于价格下降到了P'E ,故销售商承担的税负为(P E -P'E ),而消费者承担的税负为剩余的(P''E -P E )。

图2-2 消费税分摊

由此可见,无论是向销售商征收销售税还是向消费者征收消费税,都是在买者支付的价格与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镶嵌了一枚楔子,这枚楔子由买者和卖者共同分担,且在两种情况下分摊比例相同。

五、计算题

1.解:(1)根据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定义,当商品的供求数量相等时有: d Q =s Q 。

根据题中已知的供求函数,有:-10+5P=50-5P ,求解得到:e P =6。

将e P =6带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中得到:e Q =20。

(2)在新的需求函数确定以后,在新的条件下供求将实现新的均衡。

根据均衡的定义有,d Q =s Q ,即-10+5P=60-5P ,求解得到:e P '=7。

将e P '=7代入已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得:e Q '=25。

(3)在需求函数不变的情况下,新的供给函数与原需求函数将决定新的均衡状态。

根据均衡的定义,得到-5+5P=50-5P ,求解得到:e P ''=5.5。

将e P ''=5.5代入已知需求函数或供给函数得到:e Q ''=22.5。

2.解:(1)由市场均衡条件s d Q Q =得:43==Q P ,

5.14

3)2(=?--=d E ,5.1432=?=s E (2)政府对每单位产品征收1元的定量销售税后的供给函数为 P Q s 24+-='。根据市场均衡条件'

=s d Q Q 得:35.3==Q P ,。 所以,消费者承担的税收为3.5-3=0.5元;生产者承担的税收为1-0.5=0.5元。

3.解:(1)假设线性需求曲线为Q d =a -bP ,则当P=40,Q d =1200时

需求弹性E d =d

Q P b ?=120040b ?=1.5,可得b=45。 又由需求函数得:1200=a -45×40,则a=3000。

因此,线性需求曲线为Q d =3000-45P 。

假设线性供给曲线为Q s =-c+dP ,则当P=40,Q s =1200时,

需求弹性E s =s

Q P d ?=120040d ?=0.5,可得d=15 又由供给函数得:1200=-c+15×40,则-c=600。因此线性供给曲线为Q s =600+15P 。

(2)如需求增加600,则需求函数变为Q d ’=3000-45P+600=3600-45P 。

根据均衡条件Q d ’=Q s 得:均衡数量Q ’=1350,均衡价格P ’=50。

可见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3)若需求增加600,价格维持在40,则需求量Q d ’=3600-45×40=1800。

而供给量Q s =1200,则Q d ’-Q s =600。可见产品供不应求,有600吨的不足。

4.解:(1)由于E d =P/P

Q/Q ??-,于是有P P E ??-=?d Q Q =%.62%)2(.31=-?-。 即商品价格下降2%使得需求数量增加2.6%。

(2)由于E M =M/M Q/Q ??,于是有:

M M E ??=?M Q Q =%11%5.22=?。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使得需求数量增加11%。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之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人们常说的“多多益善”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是指随着所消费的商品数量的增多,( )。

A.总效用递增;

B.边际效用递增;

C.总效用递减;

D.边际效用递减。

2.假设在同一时间内,甲消费的X 商品为3单位,乙消费的X 商品为5个单位,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

A .甲的边际效用大于乙的边际效用;

B .甲的边际效用等于乙的边际效用;

C .甲的边际效用小于乙的边际效用;

D .两者的边际效用的相对大小不能确定。

3.某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为10元,某人在购买第一到第五个单位的该商品时分别愿意支付的价格为18、16、14、11和9,如果购买4个单位,该消费者在消费该商品中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 )。

A.18

B.19

C.68

D.50

4.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 ,下列( )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

A.X=20,Y=5和X=10,Y=10;

B.X=20,Y=5和X=10,Y=15;

C.X=10,Y=10和X=30,Y=4;

D.X=10,Y=15和X=30,Y=4。

5.若甲的MRSXY 小于乙的MRSXY ,对于甲说,若想有所得,就可以( )。

A .放弃X ,用以与乙交换Y ;

B .放弃Y ,用以与乙交换X ;

C .或者放弃X ,或者放弃Y ;

D .都放弃。

6.假定咖啡的价格为10元一杯,苹果汁的价格为5元一杯,当咖啡对苹果汁的2 MRS 时,消

费者为了达到最大的满足,会选择()。

A.增购咖啡,减少苹果汁的购买; B.增购苹果汁,减少咖啡的购买;

C.同时增加咖啡、苹果汁的购买; D.同时减少咖啡、苹果汁的购买;

7.假定以横轴度量商品X的量,以纵轴度量商品Y的量,预算线绕着它与横轴的交点逆时针转动是因为( )。

A.X的价格上升;

B. Y的价格上升;

C.消费者收入下降;

D.以上三者都不对。

8.若无差异曲线上一点的斜率为-1/2,意味着为了维持效用水平不变,消费者有更多的X时,他愿放弃( )单位的X而获得一单位Y。

A.O.5;

B.2;

C.1;

D.15。

9.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

A.停止购买;

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

C.减少X的购买量,增购Y;

D.同时增购X和Y。

10.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

A.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

C.商品的价格;

D.效用的大小。

11. 消费者剩余是( )。

A.消费过剩的商品; B.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

C.消费者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用减去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D.支出的货币的总效用。

12.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A.需求曲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3.消费品价格变化时,连结消费者诸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

A.收入—消费曲线;

B.需求曲线;

C.价格—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14.恩格尔曲线从( )导出。

A.价格—消费线;

B.收入—消费线;

C.需求曲线;

D.差异曲线。

15.需求曲线从( )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无差异曲线;

D.预算线。

16.随着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其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产生影响,主要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其

中,()。

A.替代效应总是正的,收入效应可正可负;

B.替代效应总是负的,收入效应可正可负;

C.收入效应总是正的,替代效应可正可负;

D.收入效应总是负的,替代效应可正可负。

17.低档商品的需求量可能随以下哪种情况而增加?()

A.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或收入提高;

B.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或收入下降;

C.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或收入提高;

D.该商品的价格上升或收入下降。

18.若某种商品为吉芬商品,则表明()。

A.该商品为低档商品;

B.其替代效应超过收入效应;

C.其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D.其为低档商品且收入效应超过替代效应。

19.在下列期望效用函数中,代表风险偏好的是()。

A.U=100+3C;

B.U=lnC;

C.U=C2;

D.U=aC-bC2。(其中C代表消费)

20.下列条件中符合风险规避者条件的是,其中W代表收入,P代表发生的概率()。

A.U{PW1+(1-P)W2}=P?U(W1)+(1-P)?U(W2);

B.U{PW1+(1-P)W2}

C.U{PW1+(1-P)W2}>P?U(W1)+(1-P)?U(W2);

D.都不符合。

21.下列陈述中错误的是()。

A.风险溢价是指风险规避者为规避风险而愿付出的代价;

B.多样化可以降低风险;

C.保险可以降低风险;

D.获取更多的信息不能降低风险。

22.甲拥有一个可以获取一笔期望收入为100元的彩票,他愿意最低以80元价格卖出这个彩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风险溢价为20元;

B.100元和80元给甲带来的效用相同;

C.乙最多愿意出100元购买这个彩票,则乙是风险中立者;

D.没有人出100元以上的价格购买这个彩票。

23.若某人是风险规避者,两种不同工作的期望收入相同,则他会选择()。

A. 方差较大的工作;

B. 方差较小的工作;

C. 与方差大小无关;

D. 无法判断。

24.若某人是风险偏好者,则()。

A. 期望效用大于期望值效用;

B. 期望效用小于期望值效用;

C. 期望效用等于期望值效用;

D. 无法判断。

25.一般说来,经济活动中规避风险的方式主要有()。

A. 投资多样化; B 购买保险; C. 获取更多的信息; D. A、 B、 C 。

26.风险规避程度较低的投资者倾向于在他们的资产组合中包含较大比例的()。

A. 风险资产;

B. 银行存款;

C. 国债;

D. 货币基金。

二、名词解释

1.效用

2.边际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消费者均衡

5.消费者剩余

6.无差异曲线

7.边际替代率

8.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9.预算线 10.收入-消费曲线 11.价格-消费曲线 12.恩格尔曲线 13.希克斯替代效应 14.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15.收入效应 16.不确定性 17.厌恶风险者

18.喜欢风险者 19. 风险中性者 20.风险溢价

三、简答题

1. 无差异曲线有哪些特征?

2. 边际替代率MRS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

3.基数效用论者是如何解释消费者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

4.序数效用论者是如何解释消费者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

5.简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

6. 简述风险规避者、风险偏好者和风险中立者的判断条件。

四、论述题

1.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具有极大使用价值的东西往往只有很少的或没有交换价值,相反,那些具有极大交换价值的东西往往很少或没有使用价值。再没有比水更有用的东西了,但水却不能购买任何东西,没有东西和水交换。相反,钻石几乎没有使用价值,却十分昂贵”。请你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释水与钻石的“价格之谜”。

2.对正常物品而言,为什么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运用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加以说明。

3.对低收入者的补助方法有两种:一是实物补助,二是货币补助。如果两种补助的价值量相等,试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哪种补助方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效用。

4.为什么说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价格的比率是消费者的均衡条件?

5.我国一些地方水资源严重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用经济学原理为此设计一种简单且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

(1)该方案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该方案对资源的配置有何影响?

(3)该方案对城市居民的收入有何影响?

五、计算题

1.假设某人将全部收入用于购买商品X 和Y ,且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另一商品无关。X 、Y 的价格都为2元,收入为20元。求

(1)每种商品的消费量以及最大总效用。

2.若某人效用函数为24Y X U +=,原先他消费4单位X 、4单位Y ,现在Y 降到3单位,问他需消费多少单位X 才能达到与使原效用相同的水平?

3.设某人的消费偏好函数为7.03.0Y X U =,且3=X P 、7=Y P 。试求:

(1)X 、Y 的均衡值。

(2)效用水平为8时所需支出的金额。

4.某人仅消费X 、Y 两种商品,他的效用函数为22100

5.050Y Y X X U -+-=,4=X P 、收入M

=672元。试计算:

(1)求出他对Y 商品的需求函数。

(2)若14=Y P ,他将购买多少X 商品?

5.某人的效用为XY U =、M=80,用于购买X 、Y 两种商品,2=X P ,3=Y P ,求效用最大化时购买X 、Y 的数量及货币的边际效用。

6.消费X 、Y 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XY U =,X 、Y 的价格均为4,消费者的收入为

144。

(1)求该消费者对X 、Y 商品的均衡需求量及效用水平。

(2)若X 的价格上升为9,他对两种商品的需求有何变化?

(3)X 的价格上升为9后,若要维持当初的效用水平,消费者的收入最少应达到多少?

(4)求X 的价格上升为9所带来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7.已知U=XY ,P X =2,P Y =1,收入I=40,求当P X 由2降到1时的价格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8.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5.0W U =。假设初始的财富为900000=W ,发生火灾时的财产损失为80000=l ,发生火灾的概率为05.0=p 。若保险公司向消费者索取的保费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保险费h ,且保险公司除赔付保险者的财产损失以外的经营成本为零,求保险公司的利润。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习题之解答

一、单项选择

1.A ; 2.B ; 3.B ; 4.A ; 5 .A ; 6. A ; 7.B ; 8.B ; 9.C ; 10.A ; 11.C ; 12.C ; 13.C ;

14.B ; 15.A ; 16.B ; 17.B ;18.D ;19.C ;20.C ; 21.D ;22.D ;23.B ;24.A ;25.D ;26.A 。

二、名词解释

1.效用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欲望的能力。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物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总效用。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用一定的收入购买与消费各种物品,使自己的总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

5.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总额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总

6.无差异曲线是指在偏好既定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组合的轨迹。

7.边际替代率是指在偏好与效用水平既定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8.在偏好与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

9.预算线是指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的轨迹。

10.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收入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

11.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的变动轨迹。

12.恩格尔曲线是表示家庭或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与其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

13.希克斯替代效应是指其他因素不变,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调整消费者的收入,使他现在获得的效用与价格变动以前曾经获得的效用无差异条件下,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4.斯勒茨基替代效应是指其他因素不变,当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调整消费者的收入,使他现

在仍然买得起原先购买的商品束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15.收入效应是指在消费者货币收入和偏好既定的前提下,由于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和总支出水平发生了变动,进而促使消费者改变商品的购买量的效应。

16.不确定性是指一事物发展的结果有多种可能性,但每种可能性的概率是未知的。

17.厌恶风险者对确定性收入的偏好甚于对有风险条件下期望收入的偏好。

18.如果消费者对于有风险条件下期望收入的偏好甚于对于确定性收入的偏好,则该消费者是喜欢风险者。

19.如果消费者对于确定性收入的偏好与对于有风险条件下期望收入的偏好是无差别的,则该消费者是风险中性者。

20.风险溢价是厌恶风险者为了躲避风险而愿意支出的货币数额。

三、简答题

1.答:无差异曲线是指在偏好既定条件下,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的两种商品组合的轨迹。无差异曲线具有以下四个重要特征:

第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值。

第二,在同一平面坐标图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第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第四,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递减,即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2.答:边际替代率是指在偏好与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英文缩写为MRS 。

边际替代率绝对值递减,是由于随着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逐步增加,消费者想要消费更多的该种商品的愿望就会递减,从而他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的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会越来越少。实际上,由于Y

X XY MU MU MRS =,边际替代率绝对值递减的根本原因是边际效用递减。 3.答:基数效用论者以消费者均衡条件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基础,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

(1)消费者总是按照消费者均衡原则购买某种商品:

Y Y X X Y Y X X P MU P MU P MU P MU =?=。令λ=Y

Y P MU 为一常量,则有:X X P MU λ=。 (2)某种商品价格变动时,受MU 递减规律的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必然与其价格负相关:

若X X X X X X P MU MU X P MU P λλ=↑→↓→→↑→d ;

若X X X X X X P MU MU X P MU P λλ=↓→↑→→↓→d 。

因此,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行为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共同决定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答:序数效用论以消费者均衡条件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为基础推导需求曲线。

(1)消费者总是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Y

X Y X XY P P MU MU MRS ==)购买各种商品。 (2)由于商品的边际替代率XY MRS 递减,在Y P 、收入与偏好不变,X P 变动时,X 的需求量必然与X P 负相关: ↑→X P ↓→→d Y X Y X X P P MU MU ↑→Y X MU MU Y

X Y X P P MU MU =; ↓→X P ↑→→d Y X Y X X P P MU MU ↓→Y X MU MU Y

X Y X P P MU MU =。

因此,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准则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共同决定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5.答:(1)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

首先假设不同。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故效用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而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主观的感受是无法用基数来衡量其大小的,故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顺序。效用的大小及特征表现在无差异曲线中。序数效用论的假设更科学。

其次,使用的分析方法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MU 及其递减规律作为分析工具。而序数效用论则使用无差异曲线作为分析工具。 最后,均衡条件的表达式及其含义不同。基数效用论使用的均衡条件的表达式为Y Y X X P MU P MU =,其含义为购买任意两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等;序数效用论使用的均衡表达式为Y

X Y X XY P P MU MU MRS ==,其含义为在偏好、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愿意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正好等于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购买所必须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购买量。

(2)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联系

首先,序数效用论建立在基数效用论基础之上。因为序数效用论中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根源于基数效用论中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其次,结论相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根据不同的分析工具,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需求规律,说明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故两种理论是殊途同归。

6.答:人们对风险的偏好或者说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是指人们承担风险的意愿。一般把人们对于风险的偏好情况分为三类:厌恶(回避)风险者、喜欢风险者和风险中性者。

下面以消费者面临某张彩票],;[21W W P L =的情况为例,来说明消费者风险偏好类型的划分。假定消费者在无风险条件下(即不购买彩票的条件下)可以持有的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等于所购买的彩票的期望值,即等于21)1(W P PW -+。若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彩票的期望效用,即:

)()1()(])1([2121W U P W PU W P PW U -+-+ ,则该消费者为风险回避者。

若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小于在风险条件下的彩票的期望效用,即)()1()(])1([2121W U P W PU W P PW U -+-+ ,则该消费者为风险爱好者。

若消费者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量的效用等于在有风险条件下的彩票的期望效用,即)()1()(])1([2121W U P W PU W P PW U -+=-+,则该消费者为风险中性者。

也可用不同性质的效用函数)(W U U =来划分对风险的偏好种类:风险厌恶者、风险爱好者和风险中性者的效用函数)(W U U =,分别具有严格凹、严格凸和线性的性质。

四、论述题

1.答:水与钻石的“价格之谜”,可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说明。

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水的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同理,钻石的消费量少,其边际效用很大,故钻石也就相应地昂贵。

从供给一方看,水源充足,且水的生产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钻石很稀缺,且生产钻石的成本很大,因而钻石很昂贵。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可以看到,虽然水是生命之源,使用价值极大,但水的价格很低;而相对于水来说,尽管钻石的使用价值较小,但钻石的价格远高于水。

2.答: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可以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个部分,即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这是因为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常常会产生两种结果:第一,商品的相对价格(或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发生变化。消费者总是增加相对便宜的商品购买,减少相对昂贵的商品购买。这种现象叫替代效应;第二,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化,引起对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收入效应。

根据定义,任何商品的替代效应都与商品的价格负相关,所以,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业与商品的价格负相关。另外,正常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零,当正常商品的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正常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故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也与价格负相关。由于正常商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都与价格负相关,因此,正常商品的价格效应与价格负相关,即正常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答:一般来说,给低收入者的现金补助会使低收入者获得更大的效用。其原因在于:在现金补助情况下,低收入者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购买商品,以获得效用最大化。而实物补助时,低收入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其效用往往小于现金补助带来的效用。只有在政府补助的实物正好是低收入者所喜欢消费的物品时,实物补助与货币补助的效用才相等。如图3-1所示。

X Y

图3-1 实物救济与货币救济效用大小的比较

在图3-1中,AB 为低收入者初始的预算线,CF 为低收入者得到政府一定量的X 实物补助

(BF X X ==?0)以后的预算线,由初始的预算线AB 向右平行移动BF 或者0X 得到。HF 为低收入者得到与一定量的X 实物补助等价的货币补助以后的预算线。如果低收入者喜欢消费X 商品,即初始的均衡点为1E ,则实物补助与货币补助都使低收入者的效用水平从1U 提高到2U ,两种补助无差异。若低收入者不喜欢消费X 商品,即初始的均衡点为3E 。那么,在货币救济下,低收入者的效用水平将从3U 提高到4U ;而在实物救济下,低收入者的效用水平无法达到4U 。

4.答:(1)消费者均衡是指在偏好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用既定的收入购买各种商品,使自己的满足或者效用达到最大时的状态。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购买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所对应的商品组合,就能获得最大效用,处于均衡状态。在切点,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斜率相等。因此,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经济学形考任务一答案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A. 以上各项都正确 2劳动二重性是指()。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3价值是()。 B.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4价值规律的作用是()。 C. 以上各项都正确 5生产关系是指()。 C.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6货币的职能不包括()。 A. 价值符号 7商品是()。 正确答案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8政治经济学是()。 A. 以上各项都包括 9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B. 以上各项都有可能 10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A. 以上各项都包括 11政治经济学是()。 A.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12由抽象到具体是()。 A.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13经济学家应该()。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4货币流通速度是指()。 D. 同一货币用于买卖的次数 15矛盾分析是为()。 B. 解决矛盾 16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B. 多重目的 17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18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D. 生产方式 19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是()。 B. a和b 20商品的二重性是() B. 价值和使用价值 多选题 21资本主义生产是() 剩余价值的生产, 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的统一, 延长了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2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等价交换和价值增殖的矛盾, 剩余价值既不在流通领域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23原始积累是指() 正确答案是:资本的最初来源, 前资本主义初始资本的形成 24剩余价值来源于() 正确答案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工人的无酬劳动 2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正确答案是:维持劳动者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劳动者的教育培训费用 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26交换价值不过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比例(对) 27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分是马克思创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必要前提(对) 28商品生产者首先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然后再用抽象劳动创造价值(错)2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旧价值转移和新价值创造的统一(错) 30价值规律是社会总劳动按比例分配规律的特殊形式(对) 31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对) 32相对剩余价值是单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而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错) 33只有用于交换的产品才是商品(对) 34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并非意味着一无所有(对) 35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是由马克思首先划分的(对) 36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错) 37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既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又是商品学研究的对象(错) 38复杂劳动就是脑力劳动,简单劳动就是体力劳动(错) 39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关系即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关系(错)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高 D.价格下降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 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3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服装 C.食盐 D.化妆品 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A.递增 B.递减 C.先减后增 D.增后减 5.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高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 6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A.递减 B.不变 C.递增 D.先增后减 7.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 A.产量增加 B.产量减少 C.产量不变 D.价格提高 8.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 A.外在经济 B. 内在经济C. 规模经济 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9.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A.折旧 B.正常利润C.管理人员的工资 D.生产工人的工资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 A.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充分就业 E.通货膨胀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A.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C.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D.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E.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有() A.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B.厂商之间的合作C.综合利用 D.行业扶植E.管理水平提高 4.通货膨胀理论包括() A.需求技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B..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C.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D.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E.滞胀理论 5.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 A.生产迅速增加 B.投资增加C 信用扩张 D.价格水平上升E.失业严重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供给的变动 2.规模收益递增 3.结构性失业 4.需求管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 2.说明牙膏社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3.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经济学基础作业(第四章)

第4章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说法是(B ) A.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 B.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减少; C.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将趋于下降,其中边际产量的下降一定先于平均产量的下降; D.边际产量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C.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 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 3.对于生产函数Q=f(L,K)成本方程C=PLL+PKK 来说,在最优生产组合点上,( D )。A.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相切B.MRTSLK=PL/PK C.MPL /PL= MPK/PK D.以上说法都对 4.在规模报酬不变阶段,若劳动的使用量增加10%,资本的使用量不变,则( D )。A.产出增加10% B.产出减少10% C.产出的增加大于10% D.产出的增加小于10% 5、等成本线围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逆时针移动表明( C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 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 D.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 6、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划分取决于( D ) A.时间长短; B.可否调整产量; 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 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7、生产函数衡量了(B ) A.投入品价格对厂商产出水平的影响;B.给定一定量的投入所得到的产出水平;C.在每一价格水平上厂商的最优产出水平;D.以上都是。 8、一个厂商在长期中可以完成下列哪些调整( D ) A. 采用新的自动化生产技术,节约生产线上30%的劳动力; B. 雇用三班倒的员工,增员扩容; C. 中层管理者实行成本节约法; D. 以上措施在长期内都可行。 9、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D ) A.生产技术既定;B.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同时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D.A和C. 10、等产量曲线上的各点代表了(C ) A.为生产相同产量,投入要素的组合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B.为生产相同产量,投入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 C.生产相同产量的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 D.为生产相同产量,成本支出是相同的。 11、一条等成本线描述了(C ) A.不同产出价格下的产量; B.投入品价格变动时成本相同的两种投入品的数量;

《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任务01-05

01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政治经济学是()。 A. 原初的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A. 阶级性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由抽象到具体是()。 A. 由理论到实践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 由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为()。 A. 调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决矛盾 D. 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A. 现实是什么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 A. 社会科学的皇后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门社会科学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9. 经济学家应该()。 A. 认识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C)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A )。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3. 价值是()。 A.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B. 交换价值的基础 C.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14. 劳动二重性是指()。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 1.线性需求曲线中点的点弹性为单一弹性,中点以下部分任何一点的点弹性为(B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2.如果某商品价格变化引起厂商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是(A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完全弹性; D.完全无弹性。 3.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弹性系数(B )。 A.不相同; B.相同; 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D.根据切点位置而定。 4.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 )。 A.需求量相对变动对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5.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 B )。 A.需求曲线将向左方移动; B.供给曲线向左方移动; C.供给曲线向右方移动; D.需求曲线将向右方移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80%时,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0%,则该商品极可能是(A )。 A.必需品; B.奢侈品; C.低档商品; D.吉芬商品。 7.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B )。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8.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C )。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D.化肥价格上涨。 9.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3-9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5-9P后,均衡价格将( A )。 A.大于4; B.小于4; C.等于4; D.无法确定。 10.某类电影现行平均票价为4元,对该类电影需求的价格弹性为1.5,经常出现许多观众买不到票的现象,这些观众大约占可买到票的观众的15%,采取以下(B )项方法,可以使所有想看电影而又能买得起票的观众都能买到票。 A.电影票降价10%; B.电影票提价10%; C.电影票降价15%; D.电影票提价15%。 11.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部分,总效应为负值的商品是(C )。 正常物品; B.低档物品; C.吉芬物品; D.必需品。 12.已知一元钱的边际效用为3个单位,一支钢笔的边际效用为36个单位,则消费者愿意用(A )来买这支钢笔。 A.12元;B.36元;C.3元;D.108元。 13.若消费者消费了两个单位某物品之后,得知边际效用为零,则此时(B )。 A.消费者获得了最大平均效用;B.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大; C.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最小;D.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负 14.若商品X的价格发生变化,X的替代效用小于收入效应,则X是(C )。 A.正常品或低档品B.低档品C.正常品或吉芬商品D.必需品。 15.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B )。 A.第Ⅰ阶段; B.第Ⅱ阶段; C.第Ⅲ阶段。

政治经济学01任务02任务参考答案(供参考)

01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0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政治经济学是()。 A. 原初的社会科学 B. 政治学与经济学的交叉 C. 从政治的角度研究经济学 D. 我国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 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具有()。 A. 阶级性 B. 科学性 C. 实践性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政治和经济 B. 生产力 C. 生产关系 D. 生产方式 4. 生产关系是指()。 A. 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人与人的自然关系 C. 人与自然的关系 D.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5. 由抽象到具体是()。 A. 由理论到实践

B. 由一般到特殊 C. 由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 D. 由宏观到微观 6. 矛盾分析是为()。 A. 调和矛盾 B. 揭示矛盾 C. 解决矛盾 D. 把矛盾双方对立起来 7. 实证分析是为了说明()。 A. 现实是什么 B. 将来是什么 C. 过去是什么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8. 政治经济学是()。 A. 社会科学的皇后 B.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C. 一门社会科学 D. 以上各项都包括 9. 经济学家应该()。 A. 认识世界 B. 改造世界 C. 既认识又改造世界 D. 做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10. 学习政治经济学是为了()。 A. 多重目的

B. 掌握知识 C. 获得必修学分 D. 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 11. 商品的二重性是() A.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B. 交换价值和价值 C. 价值和使用价值 D. 费用和效用 12. 商品是()。 A.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B. 具有社会使用价值的物品 C. 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D. 为他人而生产的劳动产品 13. 价值是()。 A. 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B. 交换价值的基础 C. 调节价格运动的规律 D. 以上各项都正确 14. 劳动二重性是指()。 A. 死劳动和活劳动 B.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C.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 以上各项都不正确 15.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A. 成正比

西方经济学试题答案

题目答案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B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将 A 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将 C 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C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C 需求曲线是一条 A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C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B 均衡价格是 A 均衡价格随着 C 供给的变动引起 B 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 C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 B 必须 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 C 整条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 C 下列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 C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 A 欢迎下载 2

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C 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 C 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 B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C 下列哪种情况是边际效用 A 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B 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 A 无差异曲线 B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C 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表示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 C 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消费可能线 A 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A 欢迎下载 3

经济学基础作业答案

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如何区分?假定马丽原来生产产品A,无须人工费和材料费,利润收入为40元。现在改生产产品B,花费人工费50元和材料费30元,总收入为100元。马丽生产产品B的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第三单元) 答题要领: (1)解释会计成本含义 (2)解释机会成本含义分析生产B的机会成本 答题要领: (1)解释会计成本含义 答:会计成本也称历史成本,是企业为购买生产要素实际支付的成本,直接反应在账目中。会计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实际发生的一切成本。包括工资、利息、土地和房屋的租金、原材料费用、折旧等 (2)解释机会成本含义分析成产B的机会成本 答: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个特定的用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大利益。 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如何区分? 答:经济意义上与会计意义上的成本在于在处理工资和折旧方便的区别。 马丽生产产品B会计成本和机会成本各是多少? 答:马丽生产产品B的会计成本是80元,机会成本是400元 分析:马丽生产产品B所得到的利润为20元,如果把马丽生产B产品的成本80元投入生产产品A将得到320元的利润,因此马丽生产产品B所产生的隐形成本为320元,显性成本为80元,所以生产产品B的机会成本为400元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关系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然字面意思相似,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价值取向。按照国内外公认的解释,经济增长偏重于数量的概念,主要是对不同时期投入变化导致产出数量的增加而言,包括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和更高的生产效率所带来的产品的增加。它的核算常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GDP增长率”和“人均GDP”三个指标。经济增长方式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包括生产数量增加、质量改善和组合优化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这些理论对当今相关研究仍有指导价值。现在经济学界结合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给予的解释是按照要素投入方式划分,将经济增长方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通过增加生产要素占用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等粗放型增长方式;二是通过提高生产要素质量,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和提高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即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质量等集约型增长方式。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都非常关注经济增长指标,但如果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就会造成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调和重大损失。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从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从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可循环、可持续的增长是其发展目标也是其实现的重要途径。这在相当大程度上寻求的依然是一种经济上“量”的变化,用来衡量其变化的尺度还是一定时间段中“GDP(GNP)”或“人均GDP(人均GNP)”的增长率,基本上还是在经济活动数量变化的旋涡中兜圈子,尚未能有足够力量使人们从“GDP”崇拜或“GDP中心主义”的窠臼中走出。由此有的学者评价说,经济增长是指更多的产出,显现为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具有物本性、片面性、短视性、极端功利性等特点。 经济发展的内涵比经济增长复杂得多,内容更丰富。它强调经济系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阶段性变化,是一个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概念。可以理解为实现经济发展的方法、手段和模式,其中不仅包含生产要素投入后更多的产出和变化,同时,还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上的改变,意味着产业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间投入分布的改变,这里有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要素和质的变化过程,涵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包括众多方面在内的经济社会进步过程,其所指向的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核心的。 增长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只有增长才能发展,但增长并非必然带来发展,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仅重视经济规模扩大和效率提高,其与“经济增长”相别的鲜明特征就在于:顾及可持续性,顾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顾及就业、消费、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需要,也即更强调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成果的共享性。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价值取向的核心是落实在经济发展的“质”上。它蕴涵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更含有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程度、工业化水平以及现代化过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不仅突出经济领域中数量变化,更强调经济运行的质量提升和社会的和谐,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西方经济学课后答案第二章需求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 =-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50-5P=-10+5P 得P e=6 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 Q e=50-5×6=20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 (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 60-5P=-10+5P 得P e=7 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 Q e=60-5×7=25 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 Q 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辩析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错是社会生产关系 2,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与生产力没有任何关系。错18页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 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促进作用,因此,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错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作用体现在适合的生产关系能够适当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经济规律总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生作用的,因此,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错他离不开人类的经济活动人类可以利用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资源,符合客观地改造世界) 5,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没有区别。错经济规律有历史的范畴,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起作用而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6,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运动中经济运动规律的,因此,它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无关。错政治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的 二、简答题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2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 3社会生产力是如何构成的? 4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社会生产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6为什么说经济规律是客观的? 7怎样理解经济规律体系? 8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论述题 1,试述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2,试述社会生产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间的相互关系。 3,试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和特点。 4,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二章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三、辩析题 1,商品经济产生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分工,而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两者没有渊源关系。错 2,各种商品能够按一定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 错是价值(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3,价值是人类劳动的凝结,因而它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错(不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4,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从商品交换的一开始就有货币。错(首先出现的是一般等价物) 5,具体劳动是一定具体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因此,工厂工人劳动是具体劳动,科研人员的劳动是抽象劳动。错(是相对的所有劳动者若生产了一种商品肯定同时进行了) 6,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的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总是不变的。 错(时间减少,总的价值量不变,单位时间的价值量增加)

西方经济学试题与答案.doc

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 A.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价格提高 D .价格下降 2.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 不变 C .增加 D .难以确定 3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 A.小汽车 B. 服装 C .食盐 D .化妆品 4.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 A. 递增 B .递减 C .先减后增 D .增后减 5.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A.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B.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交之点 C.高原点最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D.离原点最近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任何一点 6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A.递减 B .不变 C. 递增 D .先增后减 7.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 A. 产量增加 B. 产量减少 C. 产量不变 D .价格提高 8.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 U 型,是因为() A.外在经济 B.在经济C.规模经济D.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9.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A.折旧B.正常利润C.管理人员的工资D.生产工人的工资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 A.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B.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 .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 10分。) 1. 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 A. 生产什么 B .如何生产 C. 为谁生产 D .充分就业 E. 通货膨胀 2.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 A.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B .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C. 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 D .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E. 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3. 引起在经济的原因有() A.使用更先进的技术 B .厂商之间的合作 C.综合利用 D .行业扶植 E. 管理水平提高 4.通货膨胀理论包括() A.需求技上的通货膨胀理论 B. .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C. 供求混合推动的通货膨胀理论 D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E. 滞胀理论 5. 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 A.生产迅速增加 B .投资增加 C 信用扩 D.价格水平上升 E. 失业严重 三. 名词解释 ( 每小题5分 , 共20分 ) 1 . 供给的变动 2 . 规模收益递增 3.结构性失业 4.需求管理 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 ,共 20分 ) 1 .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有什么影响? 2 . 说明牙膏社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条件. 3 . 简述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支出法.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新

西方经济学模拟试题一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2.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 A.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相同 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 C.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也不同 D.效用水平不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相同 3.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下列哪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A.企业数量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企业忽略其竞争对手的反应 5.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6.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7.由一种工作转换到另一种工作而导致的失业称为:() A.总需求不足的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8.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D.总供给减少 9.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工资 10.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D.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四、计算题(每小题 5 分,共10 分) 1.某种商品在价格由8元下降为6元时,需求量由20单位增加为30单位。用中点法计算这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并说明属于哪一种需求弹性。 (1)已知P1=8,P2=6,Q1=20,Q2=30。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 (2)根据计算结果,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该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 2.某国的人口为2500万人,就业人数为1000万人,失业人数为100万人。计算该国的劳动力人数和失业率。 (1)劳动力包括失业者和就业者,即该国的劳动力为1000+100=1100万人。(2分) (2)该国的失业率为:100/1100=0.09,即9%。(3分) (以上两个计算题仅列出公式或列出式子可给一半分,也可以不写公式,但要列出式子,没有式子不给分) 五、问答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总产量、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根据这种关系确定一种要素的合理投入? (1)总产量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平均产量指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边际产量指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3分) (2)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以后,当边际产量为负数时,总产量就会绝对减少。(4分) (3)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递增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是

经济学基础作业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作业题 一、填空题 1.稀缺性就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2.在需求的价格弹性的条件下,卖者适当价格能增加总收益。 3.消费可能线的限制条件可用公式表示为: 。 4.在分析技术效率时, 就是指企业不能全部调整( M=Px·Qx+P Y ·Q Y) 的时期。 5.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竞争。 6.劳动的供给曲线就是一条的曲线。 7.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8.自然失业率就是衡量自然失业状况的指数,可以用之比来表示。 9.利率效应就就是物价水平通过对利率的影响而影响。 10.选择就就是如何使用的决策。 11.价格机制包括以及。 12.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13.会计成本就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 14.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就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价。 15.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与。 16.摩擦性失业就是经济中由于而引起的失业。 17.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就是要说明与的决定的。

18.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 就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9.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 ,利率。 20.经济周期的中心就是。 21.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贸易收支状况。 二、单项选择题 1.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就是:( ) A、互相对立的 B、没有任何联系的 C、相互补充的 D、完全相同的 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 ) A、大于1 B、大于0小于1 C、等于1 D、为0 3.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 A、成本增加 B、产量增加 C、产量不变 D、技术水平提高 4.企业每增加销售一单位的产品获得的收益叫做:( ) A、平均成本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详解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价格 二、思考题 1.什么是需求和供给?影响需求和供给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2.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及供给量变动和供给变动的区别。 3.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市场价格机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如何理解弹性原理在价格机制理论中的作用? 5.运用供求原理解释“丰收悖论”(即丰收通常会降低农民的收入)。 6.什么是供求定理?结合现实经济生活的实例给予说明。 7.分析价格管制政策的原因及其影响。 8.什么是恩格尔定律?分析该定律所具有的经济意义。 9.运用蛛网定理解释对农产品的支持价格政策。 三、计算题 1.根据统计研究结果,1998年美国小麦生产的供给曲线为:Q s=1944+207P。对美国生产的小麦的需求曲线为:Q D =3244—283P。式中,价格是以美元/蒲式耳为单位来计算的;数量是以百万蒲式耳/年为单位的。 (a)该年每蒲式耳小麦的均衡价格是多少?小麦的均衡数量是多少? (b)小麦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c)假设干旱使小麦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导致小麦的价格上涨至每蒲式耳3美元,计算的需求量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是多少? 2. (a (b)计算价格在80元~100元之间和在100元~120元价格之间的需求价格弹性。 (c)计算价格在80~100元之间的供给价格弹性。 参考答案: 二、思考题 1.答:(1)需求(Demand)是指消费者在某个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以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为基础。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如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高低,与该商品相关商品的价格高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市场流行的时尚和消费者的偏好,人口以及由此决定的市场范围,历史传统、民族风俗、社会风尚、地理气候、文化习惯、消费示范和攀比、广告的影响,等等。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多数商品来说,如果消费者的收入提高,即使价格不变,消费者也有能力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购买更多的商品。因此,收入提高将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然而,对某些商品来说,情况恰好相反。这些商品主要是穷人赖以为生的食品,如土豆、面包等等。收入水平提高后,对这些物品的需求量反而会下降,因为当穷人变得更有钱时,他们将

《经济学基础》作业1-6

《经济学基础》思考集 第一章《西方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实证经济学 2.规范经济学 3.内生变量 4.外生变量 二、选择题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费光 B、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数量很少 2.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D、资源配置 E、资源利用 F、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 3.在研究投资与利率和产量的关系时,外生变量是() A、利率的变动 B、产量的变动 C、政府政策的变动 4.生产可能性线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A、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 B、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C、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三、判断正误题 1.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2.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3.一定是先有经济理论,后有经济政策。()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 5.“人们的收入差距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6.2005年的农业总产值是存量。() 7.2005年的出口量是流量。()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联系是什么?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需求 2.供给 3.均衡价格 4.价格机制 5.需求的价格弹性 二、选择题 1.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A.是一回事B.都是由于同一种原因引起的 C.需求的变动由除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引起D.以上都不正确 2.均衡价格随着()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B.需求的减少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C.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上升D.以上都不正确 3.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 A.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B.非价格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C.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D.需求曲线的移动 4. 当某消费者的收入上升20%,其对某商品的需求量上升5%,则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 () A.大于1 B.小于1 C. 等于1 D. 等于0 5.假定某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函数Qd=400-5P时的均衡价格为50,当需求函数变为 Qd=600-5P时,(供给不变)均衡价格将() A.低于50 B.高于50 C.等于50 D.上升 6.影响一种商品需求数量的因素包括() A.商品本身的价格 B.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C.相关商品的价格 D.消费者的偏好 7.供给的变动引起()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D.以上都不正确 8.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 A.产品大量积压B.消费者会随时可以购买到自己希望得到的商品 C.黑市交易D.以上都不正确 三、判断正误题 1. 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2.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3. 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4. 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5. 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6. 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 需求曲线运动。() 7. 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量。() 8. 价格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四、简答题 1.什么是需求定理,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2.什么是供给定理,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支持价格,什么是限制价格? 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 =50-5P ,供给函数为Q s =-10+5p 。 (1) 求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 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 =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3) 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 =-5+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 和均衡数量Q e ,并作出几何图形。 (4)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d Q = 50-5P 和供给函数s Q =-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 s Q ,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 d Q =50-5p ,得: Qe=50-5206=?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 s Q =-10+5P ,得: Qe=-10+5206=?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图略)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d Q =60-5p 和原供给函数s Q =-10+5P ,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60-5P=-10=5P 得7=Pe 以均衡价格 7=Pe 代入d Q =60-5p ,得 Qe=60-5257=? 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s Q =-10+5P , 得 Qe=-10+5257=? 所 以 ,均 衡 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7 =e P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5+5P 得 5.5=e P Q d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政治经济学形考任务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资本主义商品的价值构成是() B. W=k+p 2企业主收入是()。D. 扣除利息之后的利润的转化形式 3利息是()A. 对储蓄行为的奖励 4产业资本要实现连续不断的循环,其三种职能形式必须()B. 两个条件必须都具备 5利润是剩余价值的()C. 转化形式 6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C. I(v+m)=IIc 7资本周转时间是流通时间和生产时间的()D. 总和 8商业利润来源于()。 C. 商业资本按比例参与的产业剩余价值的分 9流动资本不包括()B. 工具 10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B. 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11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与() D. 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 12固定资本是指以下列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 C. 都包括 13产业资本循环的第一阶段是() B. 购买阶段 14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 以上三种划分都不对

15平均利润率是() D. 总剩余价值与总资本的比率 16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形式之一是() C. 以上三种都对 17生产价格是() D. 价值的转化形式 18生产价格与价值() A. 数量可能相等但性质不同 19级差地租产生于() A. 土地经营的垄断 20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的() A. 周而复始 2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表现为()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失衡, 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 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22资本主义人口过剩是相对于()而言的 资本有机构成保持不变时同量资本积累能够吸收的劳动力, 资本和土地的绝对人口承载力 23阻碍平均利润率下降的因素包括() 不变资本节约, 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 24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