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

(教案)离太阳最近的树

《离太阳最近的树》



&8482;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在文中蕴含着的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4.掌握速读的要领,能够在快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词、中心句

&8482;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8482;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8482; 教学方法

电教法、导读法、讨论法

&8482; 教学课时

两课时

&8482;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青藏高原(阿里)的风光,引出高原上唯一的绿树——红柳——“离太阳最近的树”

导语:这里是地球的第三极,是海拔最高的地方这里是沙漠和戈壁的世界,这里高寒缺氧,“鸟兽绝迹、驼马遁形”然而,即使是在这里,也曾有生命昂然不屈,那就是西藏阿里唯一的绿树——红柳——“离太阳最近的树”

二、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并回答问题

1.红柳是什么样的?结局如何?

2.请学生口述文中所讲的故事

三、跳读课文,感受红柳形象,体会作者感情

1.找出描写红柳形象的语句,并说说它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1)“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简析:拟人手法不仅写出了红柳生长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红柳生长的不易,而且写活了红柳那种从容不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

(2)“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3)“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

(4)“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

简析:以上3句运用比喻,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活灵活现地展现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描绘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象,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对生命的赞颂

2.抓住关键词,归纳红柳形象特点,感悟红柳精神,体会作者珍爱生命的感情










关键词句


表现手法


形象特点


作者情感




环境


酷寒 缺氧





珍贵、固住流沙、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


赞颂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




枝叶花


微笑


拟人









像巨大的章鱼脚爪

如同冰山

如盘卷的金属

好像傲然不屈的英魂


比喻




3.红柳的结局如何?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体会语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1)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

(2)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3)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4)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简析:文章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红柳被砍伐后触目惊心的形象,蕴涵着作者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4.作者着力描绘红柳形象,突出红柳在雪域高原的珍贵,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仅仅是为了歌颂红柳吗?

简析:不仅仅是为了歌颂红柳,更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悲剧色彩,加强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红柳越美越有价值,摧毁红柳的行为就越可悲

四、跳读课文,了解挖红柳事件,体会蕴涵在文章平静的叙述下的深刻意义

1.找出文中记叙挖红柳事件的语句

(1)“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2)“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

(3)“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

(4)“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子——用炸药!”

2.抓住关键词分析,理解作者用大量笔墨渲染挖红柳场面的用意

简析:

工作量越大,工期越长,劳动力越健硕,越衬出红柳的顽强;

队伍越浩大,工具越先进,越显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怕与可悲










关键词(特点)


作用




队伍


浩浩荡荡


衬托红柳顽强的生命力




工具


铁锨、镐头、斧、高技术的炸药




工作量


可怕




工期


几天时间、漫长


突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怕、可悲




劳动力


最有力气的男子汉,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




3.人们为什么要挖红柳?找出文中相关语句

“司务长回答,你要吃饭,对不对?饭要烧熟,对不对?烧熟要用柴火,对不对?柴火就是红柳,对不对?

我说,红柳不是柴火它是活的,它有生命做饭可以用汽油,可以用焦炭,为什么要用高原上唯一的绿色!

司务长说,拉一车汽油上山,路上就要耗掉两车汽油焦炭运上来,一斤的价钱等于六斤白面红柳是不要钱的,你算算这个账吧!”

4.你怎样看待司务长算的

这笔“帐”?

简析:司务长只是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算这笔帐,却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生态的破坏没有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和前提那些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急功近利行为,最终都会得到大自然最残酷的报复

5.文章详细记叙“我”和司务长的对话有何作用?

简析:司务长那副义正辞严、理直气壮的情态,反衬了人类挖掘红柳的可悲人们不仅亲手毁灭了这高原上唯一的绿树,破坏了生态平衡,还理直气壮,振振有词,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可悲

美被毁灭,可悲!

毁灭美而不自知,尤其可悲!

6.小结:

本文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借着平静的叙事、细致的描写和大胆的比喻,作者为我们唱响了一曲悲歌——为红柳傲然不屈的英魂而悲,更为人类的残酷和无知而悲

五、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这一曲悲歌也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不由得产生思考:是什么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人与自然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1.比一比,想一想:

30年前的阿里,人们为了生活需要而伐尽了高原唯一的绿树;

60年前的苏联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军队围困了整整872天,后来城中弹尽粮绝,每天有数以千计的人饿死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列宁格勒人没有为了生计而砍伐一棵树

2.列举过去我们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的观念:

①荀子:人定胜天

②毛泽东:战天斗地其乐无穷

③矛盾: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3.学生自由讨论:以“人类是主宰”这样的观念来指导人们对自然的行动,是否恰当?它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人类的需求和环境之间的矛盾?

(配合多媒体展示由于人类无节制开发等行为导致的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灾难频至的画面)

4.教师总结:人与自然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反思人类过去在环境问题上那种“人定胜天”、人类是主宰的错误观念,我们应该树立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所有物种生而平等,地球不仅属于人类,也属于全体生物即使现在地球已没有任何一种生物能从整体上与人类抗衡,人类也没有权力自封为地球的主人而对其他生物生杀予夺人类的伟大应该表现为顺应自然,谨慎地改造、利用自然,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与其他生物共享地球,共同发展

六、拓展延伸

找找身边的环境问题,想一想我们能为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做些


该文章转自[阿呆语文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4713656.html,/1007/102597.asp












《离太

阳最近的树》教案 [阅读:9966]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融冷峻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写作特色。
2、揣摩关键的语句,探究文章深刻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感情和保护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和含蓄隽永语言特点。
2、赏析文中的精彩比喻拟人。
教学难点:
理解文章含蓄、隽永的语言。
教学方法:导读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许多作家写文章,他们通常要把自己精心写成的文章宝贝一样看待,并给它拟写一个新颖独特的标题。我们今天要学的这一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离太阳最近的树”叫什么树?毕淑敏为什么不直接写成诸如“红

柳颂”、“红柳赞”、“高原红柳”、“可爱的红柳”、“红柳之歌”之类呢?学生试析题目。
课题的含义远远大于其它题目含义,要想理解它的真正含义,我们必须走进作者心灵深处。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漫漫走进作者心灵。
二、导读分析课文
1、红柳是怎样的一种树,课文是怎么写的?读讲第二段。
明确:生长环境不一样(屋脊的屋脊,高原的高原),所以它比垂柳更珍贵,生命力更强;长的样子不一样,也可以说是本质不一样:一为乔木,一为灌木
还有什么不一样?除了枝叶,作者还写了红柳的什么?读讲课文第11、12、13段。(红柳根,描写重点)
明确:内部力量也不一样,所以它比垂柳力量更大,而且有固住流沙的巨大贡献。
总之,这红柳与垂柳都是很美的树种,但它们的气质却很不一样:一个阴柔,一个阳刚。
2、作者对红柳持什么态度?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结: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包含感情地讴歌了红柳这一高原上的“精灵”。文中无一“赞”字,但却字字在赞,句句在颂,作者把自己的激情融注在字里行间,融注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拟人之中。
3、如此珍贵、如此可爱,如此被作者颂扬的高原精灵是不是得到了人们的重点保护?人们怎么对待它的?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吗?要说清记叙的六要: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你的心情如何呢?
明确:我们每一个人都禁不住会感到痛心和惋惜的。因为人类这是在自毁家园。
但是,有一个人比我们更痛心,她就是作者毕淑敏。
4、作者为什么这样细致描写挖红柳的艰难过程?
明确:这说明作者。她一方面照应上文,侧面描写了红柳的顽强,一方面营造出一种悲剧气氛。挖红柳的工程耗时越长,费力越大,结局越惨,

越说明红柳的坚强,越说明人类的可悲、可怜,悲剧色彩就越浓。所以说这又是一曲悲歌。这曲悲歌是通过冷峻的叙述唱出来的。

5、其实,让作者感到更悲伤的不仅仅是红柳的命运。请大家研读司务长和我的对话,想一想:司务长的经济帐算得好不好?他的话中连用四个“对不对”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司务长目光短浅,愚昧无知,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人们犯了错误,还浑然不觉;人们在自掘坟墓,还义正辞严。四个“对不对”写活了司务长理直气壮的情态,这是从反面从更深的层面上揭示出了事件的可悲之处啊!
6、齐读最后一段。读了这一段,你想到了什么?作者这样连续发问,给你以什么启迪?
提示:4月14日下午的沙尘暴天气还记得吗?还有近年来连续出现的暖冬现象,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人们终于遭到了报应。
7、人的生存发展与自然界的生存发展是相依相存的。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就应当有责任去保护它,保护它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新打算?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老师提示:最起码,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保护花草树木做起;我们还可以从节约做起,比如,节约一张纸,一滴水;我们还可以从良好的生活习惯做起,比如,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限量使用塑料袋,不乱扔垃圾,废旧电池等。
8、到此为止你体会到文章结尾的妙处了吗?——那就是不把话说完,而是提出一个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让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在字里行间去抒情议论。
三、总结课文写作特点。
明确本文写作特点:让平字见奇,让凡字生色,把记叙和描写巧妙结合,把强烈的感情蕴含在平静的字里行间,立意深刻,语言含蓄隽永,非常耐人寻味。
四、回应开关,分析题目特点。
现在,我们反回来再来看看文章这个题目究竟包含哪几层含义。
明确:海拔高、有气势、力量大、顽强、唯一、珍贵、无私的奉献。看来文章题目也很符合含蓄隽永的特点,很值得我们学习啊。
五、有感情地朗读比赛,看谁最能读出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激情。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作业。
2、仿照课文题目,拟写一个复杂记叙文标题,描述一种动物或植物,但不能出现这个动物或植物的名字。
附:板书设计

顽强的生命力精神
离 颂 巨大的贡献 (描写)
太 伟大的力量
阳 红柳
最 掘净烧光
近 悲 命运 (记叙)
的 理直气壮
树 唤 人类 环保意识(抒情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