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遗传学

遗传学

遗传学
遗传学

1.遗传(heredity):生物沿着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建造自身,从而形成亲代复本的一种繁殖过程。

2.变异(variation):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称为变异。

3.什么是遗传学

①遗传学是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

②遗传学是一门研究DNA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③DNA上的功能区域称为基因,因此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一门科学。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结构、信息传递、基因表达和调控的科学。遗传学就是研究生物的遗传结构、信息传递、基因频率以及基因表达调控的科学。

③不仅仅遗传学研究DNA,许多其它学科,如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发育学、分类学、形态学、甚至于生态学都离不开DNA的研究。

4.性状(character):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代谢类型和本能行为等,主要由遗传基础决定,其具体表现还与环境条件有关。

5.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某一种可以区分的性状,可用于遗传分析。

6.相对性状(contrast/relative character):由等位基因所决定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型。

7.显性性状(dominant character):为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杂合体中得以表现。

8.隐性性状(recessive character):等位基因中隐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只有在隐性基因纯合时才得以表现。

9.纯系(pure line):经多代自交或长期近交(动物)所获得的高度自交系。

10.亲本世代(parental generation, P):杂交时的双亲世代。

11.子一代(first filial generation, F1):由亲本世代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

12.子二代(second filial generation, F2):由F1代自交或杂交所产生的下一代。

13.正反交(reciprocal cross):第二个杂交与第一个杂交的双亲相同只是性别互换。

14.等位基因(alleles):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类性状的基因(遗传因子)。

15.基因型(genotype):又称遗传型,指细胞或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总合。

16.表现型(phenotype):简称表型,指特定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的性状。

17.纯合体(homozygote):指纯合基因型的细胞或个体,其等位基因呈同质状态,可真实遗传。

18.杂合体(heterozygote):即杂合基因型的细胞或个体,一个或几个座位的等位基因呈异质状态。

19.测交(test cross):被测个体与纯合隐性亲本的杂交。一方面,验证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另一方面,检测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数量。

20.自交(selfing):基因型相同个体之间的交配。与测交的目的相同。可以推导F2代需要获得的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数

21.概率(probability):是指某一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大小。遗传学中通常指反复实验中预期某一结果出现的几率。

22.家(系)谱(pedigree):用来表示祖先或血缘关系的格式。是人类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23.先证者(propositus):家系中最先发现遗传疾病的个体。

24.受累者(affected):家系中遗传疾病的患者。

25.染色质(chromatin):在细胞处于不分裂状态时,这种无定形的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DNA和蛋白质复合物,称为染色质(chromatin).

26. 染色体(chromosome):当细胞处于分裂期,染色质经过一系列缠绕折叠过程,凝缩成有固定状态的棒状

物,则称为染色体(chromosome)。

27.核仁组织中心:次缢痕一般具有组成核仁的特殊功能,在细胞分裂时,紧密联系着一个球形的核仁,所以次缢痕又称为核仁组织中心。

28.随体(satellite):某些染色体,次缢痕的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形的突出体。

29.染色体组型分析或称核型分析: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包括染色体长度、着丝点位置、

臂比、随体有无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列表示。

30.无丝分裂(amitosis)也称为直接分裂,细胞核拉长,缢裂成两部分,接着胞质分裂→2个子细胞,看不到染色体和纺锤丝。高等动植物一些专化组织或病变组织中发生。

31.减数分裂(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由于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称为减数分裂。

32.二价体是指同源染色体对应部位相互紧密排列,并纵向联结在一起,这样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就称为二价体。

33.二分体(dyad):染色体移到两极后,松散变细,逐渐形成2个子核。同时细胞质分为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称之为二分体(dyad)

34.四分体(tetrad):染色体形成新的子核,同时细胞质又分成两部分。这样经过两次分裂,形成四个子细胞,称为四分体(tetrad)或四分孢子(tetraspore)。

35.生活周期(life cycle):从合子到个体成熟和死亡之所经历的一系列的发育阶段。

36.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生活周期包括一个有性世代和一个无性世代,这样二者交替发生就称为世代交替.

37.孢子体世代(sporophyte generation):从一个合子发育成为一个孢子体(到减数分裂之前)的世代(合子开始--减数分裂开始之前)。也称无性世代。

38.配子世代(gametophyte generation):减数分裂形成减数的配子开始至卵细胞受精前的世代。也称有性世代。

39.胚乳直感(xenia):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40.果实直感(metaxenia):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41.反应规范(reaction norm):指某一基因型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所能显示出来的全部表现型,即基因型对环境的反应范围。不同生物的反应规范差异较大。

42.一因多效(pleiotropism):一个基因影响多个性状的发育。

43.多因一效(multigenic effect):多个基因一起影响同一性状的表现。

44.表现度: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称为表现度。

45.外显率(expressivity and penetrance):具有特定基因的一群个体中,表现该基因性状的个体的百分率。

46.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F1所表现的性状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而非中间型或同时表现双亲的性状, 称之。

47.不完全显性(incomplete dominance):F1表现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之。又称为半显性(semidominance)

48.共显性(codominance):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而不表现单一的中间型。

举例:镰刀形贫血症

49.隐性致死基因(recessive lethal gene):在纯合时才能致死的基因。

50.多效基因(pleiotropic gene):具有一种以上效应的基因。如,AY在两方面起作用,在毛色上表现为显性,在致死上表现为隐性。

51.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在二倍体生物的个体中,一种基因(在一个基因座位上)只有两个等位基因,而在群体中可能存在两个以上等位基因,这些基因被称为复等位基因。

52.复等位性(multiple allelism):存在复等位基因的这种现象,称为复等位性。

53.等位基因族(multile series):一套复等位基因称为等位基因族。

54.基因互作:两对或两对以上的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独立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称之为基因互作。

55.累加基因:对于同一性状的表型来讲,几个非等位基因中的每一个都只有部分的影响,这样的几个基因称为累加基因或多基因。

56.上位性基因(epistasis):一个基因干扰另一非等位基因表型之表现,当这两个基因作为基因型一起出现时,由前者决定表现,该基因称为上位性基因。而另一基因称为下位性基因(hypostasis)。(若基因A对a为显

性;基因B对b为显性,且基因B与b之功能被基因A所抑制不得表现,仅表现A的特性。基因A称为显性上位性基因。)

57.隐性上位性基因(epistasis of recessive gene):隐性基因c在纯合时可抑制基因B和b的表现。该隐性基因称为隐性上位性基因。

58.修饰基因(modifier gene):任何基因通过交互作用而影响到其它基因座上基因表型的表现,称为修饰基因。

59.增强基因(enhancer):修饰基因中的一种,它可以增强其它基因的表型效果。又称为扩大基因(intensifier)或延伸基因(extension)。

60.减弱基因(reducer):修饰基因中的一种,它可以减低其它基因的表型效果。又称为限制基因(restriction gene)。

61.抑制基因(inhibitor):当减弱基因达到完全阻止其它基因表达时称为抑制基因。

62.重叠作用(duplicate effect):也称重复基因(duplicate gene):位于不同染色体上产生同样表型的两对相同等位基因。具有三对相同等位基因时称为三重复基因(triplicate gene)。四对时称为四重复基因(quadruplicate gene)。

63.DNA分子的一级结构是DNA 分子内碱基的排列顺序;

64.DNA变性:双螺旋DNA熔解成单链的现象称DNA变性。

65.DNA的复性:变性DNA在一定条件下重新恢复双链的过程称复性。

66.顺反子(作用子)(cistron):是指决定一条多肽链合成的功能单位。

67.突变子(Muton):指性状突变时,产生突变的最小单位。一个突变子可以小到只是一个核酸对。

68.重组子(recon):指在发生性状重组时,可交换的最小单位。一个交换子只包含一个核酸对。

69.互补:是指两个隐性突变型可以互相弥补对方的缺陷,呈现野生型的表型。

70.有丝分裂交换:指体细胞在有丝分裂时发生的染色体交换。或体细胞交换是指有丝分裂过程中局部染色体片段交换的现象。

71.操纵子是原核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基因表达调控的单位,由调节基因、启动子、操纵基因和结构基因等序列组成。

72.重叠基因(overlapping gene):两个基因共有一段重叠的核苷酸序列。

73.假基因(pseudogene):具有与功能基因相似的序列,但是由于有许多突变以致于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的基因,称为假基因,常用Ψ来表示。

74.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由若干个编码区和非编码区互相间隔开但又连续镶嵌而成,去除非编码区再连接后,可翻译出由连续氨基酸组成的完整蛋白质,这些基因称为断裂基因。

75.外显子(exon)和内含子(intron):两编码序列之间有一段不编码蛋白质的非编码序列,编码序列称为外显子,非编码序列称为内含子。

76.跳跃基因(转座因子)(jumping gene,transposon):是一类DNA序列,它们能够在基因组中通过转录或逆转录,在内切酶(Nuclease)的作用下,在其他基因座上出现。

77.超基因(supergene)指作用于一种性状或作用于一系列相关性状的几个紧密连锁的基因,例如:人16号染色体上的血红蛋白基因簇。

78.基因家族(gene family):一个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而产生的一组基因,组成了一个基因家族。

79.基因簇(gene cluster):这些基因家族中的基因聚集成簇。

80.孤独基因(orphan gene):基因家族中原来成簇的基因通过染色体重排而分散到其他位置上的成员。

81.基因超家族: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通过各种各样的变异,产生了结构大致相同但功能却不尽相同的一大批基因,这些基因分属于不同的基因家族,但可以总称为一个基因超家族。

82.基因工程:是一种操作,它不是通过一般传统的有性杂交方法,而是采取类似于工程建设的方式,按照预先设计的蓝图,借助于实验室的技术,将某种生物的基因或基因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中去,使后者定向地获得新的遗传性状,成为新的类型。这实际上就是目前讲的转基因技术。

83.cDNA文库:某一时期的组织基因转录形成mRNA总体反转录成cDNA,这些cDNA总体就称为cDNA

文库。

84.基因组文库:将基因组DNA通过限制性内切酶部分酶解后所产生的基因组DNA片段随机地同相应的载体、重组、克隆,所产生的克隆群体代表基因组DNA的所有序列。

85.转化(transformation):以质粒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

86.转染(transfection):把重组噬菌体或重组病毒DNA引入受体细胞。

87.质粒是一种独立于染色体而存在并能独立自我复制和决定某些性状的环状DNA。

88.转化:是指某些细菌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自己的染色体组过程。

89.接合(conjugation)是指遗传物质从供体(donor)—―雄性‖转移到受体(receptor)—―雌性‖的过程

90.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体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称转导

91.共转导,并发转导(cotransduction):是两个以上的基因同时转导。

92.共转导频率:是指两个基因并发转导形成转导子在所有转导子中所占的频率。

93.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表现不连续变异的性状。如红花、白花。

94.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

95.修饰基因(modifying factors):是指有一些性状虽然是受一对或少数n对主基因控制,但另外还有一组效果微小的基因能增强或减弱主基因对表现型的作用,这类微效基因在遗传学上称为修饰基因。

96.超亲遗传:杂种后代在某个(些)性状的度量值超过双亲。

97.遗传率:广义遗传率(h2B):遗传方差占表型总方差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狭义遗传率(h2N):基因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总方差的比值,称为狭义遗传率

98.近交和近交系数概念:也称近亲交配,或简称近交,是指血统或亲缘关系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也就是指基因型相同或相近的两个个体间的交配。

99.近交系数(F):一个个体从其某一祖先得到一对纯合的、且遗传上等同的基因的频率。

100.回交:利用亲本之一与杂种后代杂交。

101.杂种优势(heterosis):是生物界的普通现象。它是指两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上比其双亲优越的现象。

102.假显性(psedodominance):(缺失片段较短)是指缺失部分如果包括某些显性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其对应的隐性等位基因就得以表现的现象。

103.顺接重复(tandem duplication):染色体某区段按照自己染色体的正常直线顺序重复。Ab. cdef→ab.cdcdef 104.反接重复(reverse duplication):染色体某区段在重复时颠倒了自己在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顺序。Ab. cdef →ab.cdeedf

105.基因的位置效应:即重复区段的位置不同,表现效应也不同。

106.倒位(inversion):染色体的某区段的正常直线顺序颠倒了。

107.臂内倒位(paracertric inversion):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个臂的范围内。

Abc.defg→abc.dfeg

108.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粒,即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Abc.defg→abed.cfg

109.平衡致死系(balanced lethal system):永远以杂合状态保存下来,不发生分离的品系(permanent hybrid).110.易位(translocation):指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个染色体上。

111相互易位(recirocal translocation):两个非同源染色体都折断了,而且这两个折断了的染色体及其断片随后又交换地重新接合超来,称之。Ab.cde和Wx.yz→ab.cz和wx.yde就是相互易位染色体。

112.简单易位(simple translocation):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的现象,如Wx.ydez。少见

113.一倍体(monoploid):具有一组基本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一倍体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目称为一倍体数,以1x表示一倍体数。

114.整倍体(euploid):具有多个一倍体数的生物。例如,具有两套一倍体数的整倍体称为二倍体(diploid),二倍体记为2x。

115.多倍体(polypoloid):多于两套一倍体数的整倍体称为多倍体。三倍体(triploid)记为3x,四倍体(tetraploid)记为4x,五倍体(pentaploic)记为5x,六倍体(hexaploid)记为6x等。

116.单倍体(haploid):由单性生殖所产生的个体。

117.单倍体数(haploid number):在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称为单倍体数,记为n,在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记为2n。人类和动物的n = x,而在植物中经常会遇到n≠x的情况。如普通小麦2n = 6x = 42,n = 21,x = 7。

118.非整倍体(aneuploid):只是基本染色体组内的个别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个体(不是基本染色体组数目的增加或减少)。

119.超倍体(hyperploid):染色体数目增加的非整倍体。

120.亚倍体(hypoploid):染色体数目减少的非整倍体。

121.单体(生物)(monosomic):在二倍体生物中缺少一条染色体(2n – 1)的个体。

122.三体(生物)(trisomic):在二倍体生物中多出一条染色体(2n + 1)的个体。

123.缺体(生物)(nullsomic):在二倍体生物中缺少一对同源染色体(2n – 2)的个体。

124.双三体(生物)(double trisomic):在二倍体生物中两对同源染色体各多出一条染色体(2n + 1 + 1)的个体。

125.二体(生物)(disomic):在一倍体生物中多出一条染色体(n + 1)的个体。

126.同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由同一个物种的几套染色体所组成的多倍体。

127.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由不同物种的几套染色体所组成的多倍体。异源多倍体仅在亲缘关系密切的种间形成。由于亲缘关系密切,不同的染色体组是部分同源(homeologous)染色体。

128.基因突变:是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座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129.突变体(mutant)或称突变型。由于基因突变而表现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

130.重演性:同一突变可以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间多次发生,称突变的重演性。

131.显性基因A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a,反之亦可。通常把A→a称为正突变,a→A为反突变。

132.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座位上的各个等位基因。

133.伴性致死(sexlinked lethal):即致死突变发生在性染色体上。

134.中性突变:控制一些次要性状基因,即使发生突变,也不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仍能保持其正常的生活力和繁殖力,为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称之,如水稻芒的有无等。

135.突变的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称突变的平行性。

136.大突变:突变效应表现明显,容易识别。质量性状的突变大都属之。

137.微突变:效应表现微小,较难察觉。数量性状的突变属之。

138.生化突变,由于诱变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物代谢功能的变异。

139.营养缺陷型(auxotroph):诱变而导致生物在特定的营养下才能生长。

140.外照射:即辐射源与接受照射的物体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射线从物体之外透入物体之内,在体内诱发基因突变。χ射线、r射线和中子都适用于―外照射‖。

141.内照射:即用浸泡或注射的方法,使其渗入生物体内,在体内放出β射线进行诱变。

142.辐射剂量及表示方法:单位质量被照射的物质所吸收的能量数值,称为辐射剂量。

143.辐射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照射的剂量数,即剂量率,倘若照射剂量不变,不管单位时间内所照射是多还是少,基因突变率总是保持一致。

144.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一个碱基对被另一碱基对代替。

145.转换(transition):碱基替换时嘌呤由嘌呤代替,嘧啶由嘧啶代替。

146.颠换(transversion):碱基替换时,嘌呤由嘧啶代替,嘧啶由嘌呤代替。

147.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由一种密码子变为终止密码子后造成肽链合成的中断的突变。

148.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指由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另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的突变。

148.无义突变抑制基因:指一种tRNA反密码子环上发生突变的tRNA基因,发生突变的tRNA反密码子能识别mRNA上的一个无义密码子,从而将携带的氨基酸在无义密码子处插入,使转译顺利通过无义密码子而继续。

149.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由于密码子存在兼并性,某一碱基改变后所形成的新密码子决定的AA与原来密码子决定的AA相同。

150.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由于DNA分子的某一位置上一对或二对核苷酸的缺失或插入而造成的遗传密码的移位突变。

151.基因转变(gene conversion):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一个基因使相对位置上的基因发生相应的变化,称为基因转变。又称非相互交换或非相互重组。

152.转座子(transposons)是基因组中可移动的独立的一段DNA序列。一个转座子由基因组的一个位置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称为转座。促进转座的酶称转座酶(与易位的不同)。

153..母性影响(maternal influence):子代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响,而与母本的表型相同或相似。154.核遗传:染色体基因组所控制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155.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也称为非孟德尔遗传,核外遗传。

156.不育(sterility):一个个体不能产生有功能的配子(gamete)或不能产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存活的合子(zygote)的现象。

157.雄性不育性(male sterility):当不育性是由于植株不能产生正常的花药、花粉或雄配子时,就称之。158.持续饰变:介于母性影响与细胞质遗传之间.一般是用环境因素引起表型改变,这种改变可通过母亲细胞质而连续传递好几代,但不能隔代遗传,而且不论在后代中进行怎样的选择,性状总是逐渐消失.

159.基因(gene):是DNA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顺序,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包括编码蛋白质和RNA的结构基因,以及具有调节控制作用的调控基因。

160.基因组(genome):是一个细胞中所有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基因序列和基因间序列。

161. C值:一种生物的单倍体基因组的DNA总量称为C值,每种生物都具有特定的C值。

162.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指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以大规模实验方法及统计与计算机分析,全面系统地分析全部基因功能的学科。

163.基因芯片(Genechip):是利用原位合成法或将已合成好的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以预先设定的排列方式固定在固相支持介质表面(硅片、玻片、尼龙膜等),形成高密度寡核苷酸阵列,与样品进行杂交。164.cDNA微阵列:把cDNA、EST或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固定于固相膜,分别与来自不同细胞或组织及整个器官的mRNA逆转录生成的第一条链cDNA探针进行杂交。

165.顺式调控元件(cis-regulatory element):是指能够调节同条染色体上结构基因的表达的一段DNA序列,通常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提供一个DNA位点。包括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绝缘子、基因座控制区、基质结合区等。

166.增强子(enhancer):是一种远端调控元件,可以通过调控启动子区域DNA转录起始复合物组装来提高基因转录效率。

167.沉默子也称为沉默子元件,是真核基因中的一种特殊的序列,与增强子有许多类似之处。沉默子能够同反式因子结合从而阻断增强子及反式激活因子的作用,并最终抑制该基因的转录活性。

168.绝缘子本身对基因的表达既没有正效应,也没有负效应,其作用只是不让远端调控元件对基因的活化效应或失活效应发生作用。

169.基因座控制区(locus control region,LCR):位于基因(尤其是基因簇)的上游,通常由DNA酶超敏感位点组成,它的特点是可以同时调控下游一个基因簇内的全部基因的表达,兼有增强子和绝缘子的活性。170.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也称为基质附着区,是与核基质或核骨架特异结合的DNA 控制序列,长度一般为30~1000bp,有的更长,富含A T,也具有特定的保守序列。

171.反式调控元件是转录模板上游的一类蛋白调节因子,包括激活因子和阻遏因子等,它们与顺式调控元件中的上游激活序列(元件)、应答元件、启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等序列特异性结合,对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分别起促进和阻遏作用。

172.中介子(mediator):能够介导特异性转录因子与转录起始复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候特异性转录因子不能直接与转录起始复合物的蛋白质组分直接结合,中介子起到协助作用。

173. CpG岛:动物基因组DNA约2%~7%胞嘧啶被甲基化形成m5C,所有m5C与其3’鸟嘌呤以5’mCpG 3’形式存在,占全部CpG 50%~70%。这个区域成为CpG岛。

174.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是因亲本来源不同而导致等位基因表达差异的一种遗传现象,DNA 甲基化是基因组印记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175.微小RNA(miRNA):是能够引起基因转录后沉默的重要RNA分子。

176.个体发育是指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组织分化和器官的形成,直到发育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胚的发育和胚后发育。

177.受精(fertilization):是卵子和精子融合为一个合子的过程。受精过程包括卵子激活、调整和两性原核融合3个主要阶段。

178.卵裂(cleavage):卵裂是指受精卵的早期分裂。卵裂期内一个细胞或细胞核不断地快速分裂,将体积极大的卵子细胞质分割成许多较小的有核细胞的过程叫做卵裂。

179.图式形成(pattern formation):卵裂形成的细胞团发育成为有序的结构体的过程。图式形成包括体轴的建立和胚层的特化。

180.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在这个发育阶段,球状细胞团的囊胚将经历显著的形态变化,成为具有细胞层分化的胚胎,这个形变的过程称为形态发生。

181.裂隙基因(gap gene):是一些受到母体效应基因调控的合子基因,在胚胎一定区域内表达。这类基因如果突变,会使胚胎体节图式出现裂隙。

182.基因重排:将一个基因从远离启动子的地方移到距离它很近的位点,从而启动转录的调控方式。典型例子是免疫球蛋白结构基因的表达。

183.哈代-温伯格定律(遗传平衡定律):由英国数学家Hardy,G. H(1908)和德国医生Weinberg,W(1909年)分别证明的理论。

Hardy-Weinberg定律:

(1)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其它因素的干扰,则各代基因频率保持不变。

(2)在任何一个大群体内,不论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何,只要一代的随机交配,这个群体就可达到遗传平衡。

(3)一个群体在平衡状态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是:D=p2,H=2pq,R=q2。

184.平衡群体:在生物个体随机交配,且没有突变,选择等情况下,群体的基因频率世代保持不变,这样的一个群体称为平衡群体。

185. 微进化:群体在世代过程中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称为微进化(microevolution),即发生在物种内的遗传变化。

186.大进化(macroevolution)指从现有物种中产生新物种的过程,是微进化的扩展、累积的结果。

187.遗传漂变(genetic drift):或遗传漂移,S. Wright效应。群体内由于不能随机交配造成的等位基因频率的随机波动或由于抽样误差产生的基因频率的改变。

188.遗传漂变的效应∶对适合度无影响的新等位基因一般迅速从群体中丢失(图中红、绿线);极少新等位基因的频率增加(图中兰线)

189.奠基者效应(founder effect):遗传漂变的一种形式,指由带有亲代群体中部分等位基因的少数个体重新建立新的群体

190.迁移:群体间个体移动或基因流动叫做迁移(migration) 。迁移实质上就是两个群体混杂。

191. 种质渐渗:个别基因而不是整个个体迁入群体后,对群体遗传组成的影响,这是指一物种的基因引进

到另一物种的基因库中的现象,称为种质渐渗。

192.孟德尔群体(Mendelian population) :是由随机交配的个体繁殖组成的集体,也可称为随机交配群体。

在这个群体中,基因的分配、交换、重组都服从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193.随机交配(random matting):在孟德尔群体内个体之间具有同等机率进行交配。

194.基因库(gene pool):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的等位基因的总和。

195.基因文库(gene library, bank):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将一个基因组DNA用限制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片段,并进行克隆化,包括每一种片段的汇总。或是通过某个基因组所形成的总mRNA逆转录形成的cDNA片段,构建的文库。

196.基因频率(gene frequency):一个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在该基因座上可能出现的等位基因总数中所占的比率。任一基因座的全部等位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

197.基因型频率(genotype frequency):一个群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全部基因型频率的总和等于1。198.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自然界中逐渐淘汰适合度低的个体,选择适合度高的个体作为下一代亲本的过程。

199.适合度(fitness,w):群体中一个个体相对于其他个体存活并传递其基因到下一代的能力。适合度具有两个基本成分:存活力(viability)和生殖成功(reproductive success)。

200.选择系数(selection coefficient,s):在选择的作用下降低的适合度。

201.同源染色体是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并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参考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中彼此联会(若是三倍体及其他奇数倍体生物细胞,联会时会发生紊乱),最后分开到不同的生殖细胞(即精子、卵细胞)的一对染色体,在这一对染色体中一个来自母方,另一个来自父方。

遗传学第一章遗传学细胞基础知识点

第一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本章要点 ?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与染色体的高级结构模型。 ?多线染色体的形成原因。 ?有丝、减数分裂染色体形态、结构、数目变化及遗传学意义。 ?无融合生殖及其类型。 ?高等动植物的生活周期。 ?染色质、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异固缩现象、核型、核型分析、双受精、直感现象、世代交替。 ?真核细胞的结构及功能: 1.细胞壁。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及穿壁胞间连丝。 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质。 功能:对细胞的形态和结构起支撑和保护作用。 2.细胞膜 成分:主要由磷脂和蛋白分子组成。 功能:选择性透过某些物质;提供生理生化反应的场所;对细胞内空间进行分隔,形成结构、功能不同又相互协调的区域。 3.细胞质 构成:蛋白分子、脂肪、游离氨基酸和电解质组成的基质。 细胞器:如线粒体、质体、核糖体、内质网等。 线粒体:双膜结构,有氧呼吸的场所,有自身的DNA,和植物的雄性不育有关。 叶绿体:双膜结构,光合作用的场所,有自身的DNA,绿色植物所特有。 核糖体:蛋白质和rRNA,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 内质网:平滑型和粗糙型,后者上附有核糖体。 高尔基体:单膜结构,分泌、聚集、贮存和转运细胞内物质的作用。 中心粒:动物及低等植物,与纺锤体的排列方向和染色体的去向有关。 4.细胞核 功能:遗传物质集聚的场所,控制细胞发育和性状遗传。 组成:1. 核膜;2. 核液;3. 核仁;4. 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体的形态特征: 间期细胞核里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网状结构称为染色质。 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卷缩成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碱性染料染色很深的物质,染色体。 二者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不知道是什么

大学高校通用遗传学11套试题及答案

遗传学试题一试卷 计算题: 1、 基因型为AAbb 和aaBB 的个体杂交,F i 自交得F 2, (1 )若两基因之间 距离为a 问aabb 占多少? (2)若Aabb 占B,问两基因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8分) 2、 在果蝇中,有一品系对三个常染色体隐性基因 a 、b 和c 是纯合的,但不一 定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另一品系对显性野生型等位基因 A 、B 、C 是纯合体,把 这两个个体交配,用F i 雌蝇与隐性纯合雄蝇亲本回交,观察到下列结果: 表型 数目 abc 211 ABC 209 aBc 212 AbC 208 问:(1)这两个基因中哪两个是连锁的? (2)连锁基因间的重组值是多少? (15分) 3、 a 、b 、d 三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得到 试分析:(1)各配子所属的类型并填于表上。 (2 )三个基因的排列顺序。 (3)计算遗传距离绘出基因连锁图。 卜列结果。 F 1配子种类 实验值 +++ 74 ++d 382 +b+ 3 +bd 98 a++ 106 a+d 5 ab+ 364 abd 66 配子所属类型

(4 )计算符合系数。 4、用P i进行普遍性转导,供体菌为pur冷ad +Pdx「,受体菌为pur _nad _Pdx 十。转导后选择具有pur十的转导子,然后在100个pur十转导子中检查其它基因的情况: 基因型菌落数 nad十pdx十1 nad十pdx —24 nad—pdx 十50 nad—pdx —25 (1)pur和pdx的共转导频率是多少?( 2分) (2)哪个非选择性标记离pur近? ( 2分) (3)nad和pdx在pux的两侧还是同侧? ( 4分) 5、在番茄中,基因O(olbate) ,P(peach)和S(compound inflorescenee) 是在第二染色体上。对这三个基因是杂合的F i用三隐性个体进行测交,得到下 列结果: 测交于代类型数目配所属类型 +++73 ++S348 +P+2 +PS96 O++110 O+S2 OP+306 OPS63 试问: (1) 这三个基因在第2染色体上的顺序如何? (2) 两个纯合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3) 这些基因的图距是多少?并绘图。 (4) 并发系数是多少?

第四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遗传学课后答案

第四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1.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交换值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或等于交换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0~50%之间。交换值越接近0%,说明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少。当交换值越接近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多。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遗传距离。交换值越大,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小,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近。 2.在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散穗(L)对密穗(l)为显性。 今以带壳、散穗与裸粒、密穗的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纯合体测交,其后代为: 带壳、散穗 201株裸粒、散穗 18株 带壳、密穗 20株裸粒、密穗 203株 试问,这2对基因是否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中多少株? 答:F1表现为带壳散穗(NnLl)。 测交后代不符合1:1:1:1的分离比例,亲本组合数目多,而重组类型数目少,所以这两对基因为不完全连锁。 交换值% =((18+20)/(201+18+20+203))×100%=8.6%

F1的两种重组配子Nl和nL各为8.6% / 2=4.3%,亲本型配子NL和nl各为(1-8.6%) /2=45.7%; 在F2群体中出现纯合类型nnLL基因型的比例为: 4.3%×4.3%=18.49/10000, 因此,根据方程18.49/10000=20/X计算出,X=10817,故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10817株。 3. 在杂合体ABy/abY,a和b之间的交换值为6%,b和y之间的交 换值为10%。在没有干扰的条件下,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在符合系数为0.26时,配子的比例如何? 答: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ABy、abY、aBy、AbY、ABY、aby、Aby、aBY 8种类型的配子。 在符合系数为0.26时,其实际双交换值为: 0.26×0.06×0.1×100=0.156%,故其配子的比例为:ABy42.078: abY42.078:aBy2.922:AbY2.922:ABY4.922:aby4.922:Aby0.078:aBY0.078。 3.设某植物的3个基因t、h、f依次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已知t-h 相距14cM,现有如下杂交:+++/thf×thf/thf。问:①符合系数为1时,后代基因型为thf/thf的比例是多少?②符合系数为0时,后代基因型为thf/thf的比例是多少? 答:①1/8 ②1/2 5.a、b、c 3个基因都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让其杂合体与纯隐性亲本测交,得到下列结果:

遗传学(终极版)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就是遗传。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与子代之间,总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现象就叫做变异。 2、遗传学研究就是以微生物、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他们的遗传和变异。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而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没有遗传,不可能保持性状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没有变异,不会产生新的性状,也就不可能有物种的进化和新品种的选育。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3、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分子结构模式理念,这是遗传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4.(分离规律)(Mendel’s first law) (孟德尔第一定律) 一对基因在杂合状态互不干扰,保持相互独立,在配子形成时,各自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正常情况下,配子分离比为1∶1,F2代基因型比是1∶2∶1,F2代表型比为3∶1。 5.(独立分配规律,自由组合规律) (孟德尔第二定律) 控制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则自由组合。 6.遗传的第三定律------连锁遗传规律 1910年以后,摩尔根(Morgan TH)同样发现性状连锁现象,并提出--连锁遗传规律。 7.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 第二章遗传的物质基础 1.染色质:在细胞尚未进行分裂的核中,可以见到许多由于碱性染料而染色较深的、纤细的网状物,这就是染色质。 2.染色体:含有许多基因的自主复制核酸分子。细菌的全部基因包容在一个双股环形DNA 构成的染色体内。真核生物染色体是与组蛋白结合在一起的线状DNA双价体;整个基因组分散为一定数目的染色体,每个染色体都有特定的形态结构,染色体的数目是物种的一个特征。 3.染色单体:由染色体复制后并彼此靠在一起,由一个着丝点连接在一起的姐妹染色体。 4.细胞的膜体系包括哪些膜结构?细胞质里包括哪些主要的细胞器?各有什么特点? 答:细胞的膜体系包括膜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质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核膜。细胞质里主要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中心体。 5.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哪些部分?染色体形态有哪些类型? 答:一般染色体的外部形态包括:着丝粒、染色体两个臂、主溢痕、次溢痕、随体。 一般染色体的类型有:V型、L型、棒型、颗粒型。 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表示并加以说明。 答:有丝分裂只有一次分裂。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细胞分裂为二,各含有一个核。称为体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第二次染色体等数分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核内,染色体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最后分裂成为4个子细胞,发育成雌性细胞或者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也称为性细胞分裂。 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合称二价体。粗线期时非姐妹染色体间出现交换,遗传物质进行重组。双线期时各个联会了的二价体因非姐妹染色体相互排斥发生交叉互换因而发生变异。有丝分裂则都没有。 减数分裂的中期I 各个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散在赤道板的两侧,并且每个同源染色体

(完整版)大学遗传学试卷—计算题

第二章遗传学的细胞学基础 1.小鼠在下述几种情况下分别能产生多少配子?(1)5个初级精母细胞; (2)5个次级精母细胞;(3)5个初级卵母细胞;(4)5个次级卵母细胞。 答:(1)20 (2)10 (3)5 (4)5 [解析](1)每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继续分裂产生4个精子即雄配子,所以5个产生5×4=20; (2)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个雄配子,所以5个产生5×2=10; (3)每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1个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即雌配子,所以5个产生5×1=5; (4)每个次级卵母细胞分裂产生1个卵细胞即雌配子,所以5个产生5×1=5. 2.果蝇的基因组总共约有1.6×108个碱基对。DNA合成的数率为每秒30个碱基对。在早期的胚胎中,全部基因组在5min内复制完成。如果要完成这个复制过程需要多少个复制起点? 答:需要约1.77×105起始点。 [解析]在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的情况下,果蝇基因组复制一次需要的时间为: 1.6×108个碱基对/(30个碱基对/s)=5.3×107s; 如果该基因组在5min内复制完成,则需要的复制起始点为: 5.3×107/5×60≈1.77×105(个起始点) 3.如果某个生物的二倍体个体染色体数目为16,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可以看到多少个染色体单体?在有丝分裂后期,有多少染色体被拉向细胞的每一极? 答:32条染色体单体16条染色体被拉向每一极 [解析]从细胞周期来讲,一个细胞周期包括物质合成的细胞间期和染色体形态发生快速变化的分裂期,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所以,在细胞分裂前期,每一条染色体都包括两条单体。因为该二倍体生物2n=16,所以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可以见到16×2=32条单体。 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复制完成,此时,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单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即每一极都有16条染色体分布,且每条染色体都只包含一条单体。

普通遗传学连锁遗传自出试题及答案详解第一套

连锁遗传 一、名词解释 1、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2、相引性与相斥性 3、交换 4、连锁群 5、基因定位 6、干涉 7、并发系数 8、遗传学图 9、四分子分析 10、原养型或野生型 11、缺陷型或营养依赖型 12、连锁遗传 13、伴性遗传

14、限性遗传 15、从性遗传 16、交换 17、交换值 18、基因定位 19、单交换 20、双交换 二、填空题 1、有一杂交:CCDD ×ccdd,假设两位点是连锁的,而且相距20个图距单位。F2中基因型(ccdd)所占比率为。 2、在三点测验中,已知AbC和aBc为两种亲本型配子,在ABc和abC为两种双交换型配子,这三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 3、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1)三对基因皆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中两对基因连锁,交换值为0,一对独立遗传_________种,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三对基因都连锁_______________种,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和B两基因座距离为8个遗传单位,基因型AB/ab个体产生AB和Ab配子分别占%和%。 5、当并发系数C=1时,表示。当C=0时,表示,即;当1>C>0时,表示。即第一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二次交换机会的。C>1时,表示,即第一次见换后引起邻近第二次交换机会的。常在中出现这种现象。 6、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应该等于,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其连锁群数目应于。 7、如果100个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60个发生了交换,那麽形成的重组合配子将有个, 其交换率为。 8、在脉孢菌中,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分离产生的子囊属型的,第二次分裂分离产生的子囊 属型的。 三、选择题 1、番茄基因O、P、S位于第二染色体上,当F1 OoPpSs与隐性纯合体测交,结果如下: +++ 73,++S 348,+P+ 2,+PS 96,O++ 110,O+S 2,OP+ 306,OPS 63 ,这三 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顺序是() A、o p s B、p o s C、o s p D、难以确定 2、如果干涉为%,观察到的双交换值与预期的双交换值的比例应为()

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理论讲义讲解

遗传学研究方法与技术讲义(理论教学部分) 王晓雯 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遗传教研室 二O一四年二月

第一讲植物染色体的常规制片技术 第一节染色体制片技术概述 1.染色体制片技术的意义 对染色体的观察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说,细胞遗传学之所以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是通过对染色体行为观察,由些去解释一些遗传现象而发展进来的。观察染色体的目的有两个: 观察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数目的变化; 观察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联会行为,了解染色体之间的同源性,判断物种间亲缘关系的远近。 2.染色体制片的技术流程 2.1概念 染色体的常规制片技术:是指显示染色体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的技术。 2.2技术类型 压片技术和去壁干燥技术是染色体制片的主要类型。 压片法是以人工外加的机械压力而使染色体分散。 去壁低渗法则是以酶分解细胞壁,以低渗液使细胞膜吸胀和火焰干燥及水表面张力而使染色体自行展开。 图1.1染色体常规制片技术流程图

压片法的优点是操作快速简便,节省材料。 去壁低渗法,染色体易于展开而不易导致染色体变形,尤其对一些含较多成熟细胞的组织,如芽、愈伤组织等效果较好。 两种技术成功的基础和关健是应获得大量染色体缩短适宜的分裂细胞。 第二节取材 一般来说,凡是能进行细胞分裂的植物组织或单个细胞,例如,植物的顶端分生组织(根尖和茎尖),幼小的花,居间分生组织,愈伤组织,幼胚及胚乳,大、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时期,以及小孢子发育成雄配子过程中的两次细胞分裂等,都可以作为观察染色体的适宜材料。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器官的分生组织或细胞的分裂活动,既有其自身发育的阶段性,又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只有充分掌握这些组织的一般结构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了解每个具体植物的生长发育特性,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才便于取得合适的材料。而准确的取材,是制作优良的染色体标本的基础。 1.取材部位 1.1根尖 根尖可以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图1.2根尖结构模式图 分生区:此部分约1~2mm长,多为等直径的细胞,细胞质浓厚、细胞核较大并约占整个细胞体积的3/4。分生区细胞均可进行不断的分裂活动,但是,不同部位的细胞分裂的频率是有明显差别的。此外,细胞分裂也是不同步的。 在植物体细胞染色体的研究中,根尖分生组织为最主要的材料,因为取材方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二、填空题 (7) 二、填空 (10) 三、判断 (12) 四、简答题 (14) 四、简答题 (16) 五、计算题 (20) 五、计算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名词解释 1、遗传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工选择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核的过程。 13、花粉直感13、在杂交的情况下,母株新结种子的胚或胚乳直接表现父本某些性状的现象。 14、孤雌生殖14、卵细胞未经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5、孤雄生殖15、雄配子体未与卵结合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16、单性生殖16、未经雌雄两性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17、不定胚同17、珠心或珠被的双倍体细胞,不能经过配子体阶段即分化而成的胚 18、单性结实18、卵细胞没有受精不形成胚,但雌蕊受花粉的刺激而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19、无融合生殖19、生殖虽涉及性分化但却是雌雄配子不发生融合的一种生殖方式。

遗传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 A. 家族性 B. 先天性 C. 终身性 D. 遗传物质的改变 E. 染色体畸变 2.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发生中作用不同,对疾病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B.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 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 D.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作用同等 E. 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3.揭示生物性状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科学家是 A.Mendel B. Morgan C.Garrod D.Hardy.Wenberg E.Watson,Crick 4.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单基因病所累 B.人群中约有%~1%的人受染色体病所累 C.人群中约有15%~20%的人受多基因病所累 D. 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 E. 女性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5% *5.研究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及其与遗传效应关系的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称为: A.细胞遗传学 B.体细胞遗传学 C. 细胞病理学 D.细胞形态学 E.细胞生理学 6.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 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 A. 人类细胞遗传学 B.人类生化遗传学 C. 医学分子生物学 D. 医学分子遗传学 E.医学生物化学 7.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Sutton 8.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9.1902年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10.1949年首先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Paullng E.Boveri,Sutton *11.1956年首次证明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的学者是: A. Feulgen B.Morgan C.蒋有兴和Levan D.Avery E.Garrod 12.1966年编撰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的“圣经”--《人类盂德尔遗传》一书的学者是: A.McKusick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13.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4.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成员罹患的疾病一般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 C先天畸形 D.家族性疾病 E.后天性疾病 15.婴儿出生时正常,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6. 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为: A.遗传病 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7.遗传病特指: A.先天性疾病 B.家族性疾病 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 E.既是先天的,也是家族性的疾病 18.环境因素诱导发病的单基因病为: A.Huntington舞蹈病 B.蚕豆病 C.白化病 D.血友病A E.镰状细胞贫血 19.传染病发病: A.仅受遗传因素控制 B.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需要环境因素的调节 C.以遗传因素影响为主和环境因素为辅 D.以环境因素影响为主和遗传因素为辅 E.仅受环境因素影响20.Down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21.脆性X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22.Leber视神经病是: A.单基因病 B.多基因病 C.染色体病 D.线粒体病 E.体细胞病 23.高血压是:

第八章 群体遗传学(答案)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基因库是: A.一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E.一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 2. 一个有性生殖群体所含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 A.基因组B.基因文库C.基因库D.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 *3. 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机交配()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B.2代C.2代以上D.无数代E.以上都不对 4. 在10000人组成的群体中,M型血有3600人,N型血有l600人.MN型血有4800人,该群体是: A.非遗传平衡群体B.遗传平衡群体C.χ2检验后,才能判定 D.无法判定 E. 以上都不对 *5.遗传平衡定律适合: A.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常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C.X-连锁基因D.A+B E.A+B+C *6.不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是: A.群体的大小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E.选择 7.已知群体中基因型BB、Bb和bb的频率分别为40%,50%和10%,b基因的频率为:A.0.65 B.0.45 C.0.35 D.0.30 E.0.25 8.先天性聋哑(AR)的群体发病率为0.0004,该群体中携带者的频率是: A.0.01 B.0.02 C.0.0002 D.0.04 E.0.1 9. PTC味盲为常染色体隐性性状,我国汉族人群中PTC味盲者占9%,相对味盲基因的显性基因频率是: A.0.09 B.0.49 C.0.42 D.0.7 E.0.3 *10.下列哪项不会改变群体的基因频率: A.群体变为很小B.群体内随机交配C.选择放松 D.选择系数增加E.突变率的降低 11. 最终决定一个体适合度的是: A.健康状况B.寿命C.性别D.生殖能力E.生存能力 12.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某种遗传病患者经治疗,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存活并生育子女,若干年后,该疾病的变化是: A.无变化 B.发病率降低 C.发病率升高D.突变率升高E.发病率下降到零 13. 选择放松使显性致病基因和隐性致病基因频率: A.同样的速度增加 B. 同样的速度降低 C. 显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快,隐性致病基因频率增加慢D.显性致病基因频率降低快,隐性基因频率降低慢 E. 二者那不变 14. 近亲婚配后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提高的倍数与致病基因频率q的关系是: A. q越大,提高的倍数越多 B. q越小,提高的倍数越多C.提高的倍数与q无关D.无论q的大小,提高的倍数都一样E.以上都不对 *15.遗传平衡群体保持不变的是: A.基因频率B.基因型频率C.群体的大小D.群体的适合范围E.A十B *16.一对夫妇表型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白化病(AR)患者。假定白化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这对夫妇生下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 A.1/4 B.1/100 C.1/200 D.1/300 E.1/400 17.下列处于遗传平衡状态的群体是: A.AA:0.20;Aa:0.60;aa:0.20 B.AA:0.25;Aa:0.50;aa:0.25 C.AA:0.30;Aa:0.50;aa:0.20 D.AA:0.50;Aa:0;aa:0.50 E.AA:0.75;Aa:0.25;aa:0

现代遗传学教程配套幻灯片(共329张)

现代遗传学教程配套幻灯片(共329张) §1 绪论 1-01MODERN GENETICS 1-02What’s GENETICS?1-03遗传学基因1-04遗传物质来至父母1-05孟德尔1-06selective breeding1-07果实1-08鸡 1-09猪牛1-10水稻1-11T-DNA1-12花 1-13花蕊1-14苔1-15棉花1-16玉米 §2 遗传的三大基本定律 2-01现代遗传学教程2-02孟德尔 2-03豌豆杂交实验2-04plants 2-05豌豆杂交实验结果2-06香豌豆杂交实验(一) 2-07紫茉莉花色的遗传2-08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2-09植物自交不亲和性图解2-10基因互作-鸡冠形状的遗传 2-11互补效应-香豌豆花色的遗传2-12狗毛色的显性上位遗传 2-13家鼠毛色隐性上位遗传2-14基因相互作用的机理 2-15遗传的染色体学说2-16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17互引相与互斥相2-18果蝇的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 2-19对果蝇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的解释(一)2-20对果蝇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的解释(二)–完全连锁2-21对果蝇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的解释(二)– 不完全连锁 2-22在减数分裂前期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可见交叉点 2-23交换是产生基因重组的基础-交换模式图 §3 染色体与遗传 3-1雌雄果蝇及其性染色体3-2雌雄果蝇及其性染色体 3-3果蝇Sxl性决定开关3-4果蝇Sxl性决定开关 3-5人的XY型性别决定3-6人类探索睾丸决定因子的进展示意图 3-7人类睾丸决定因子位于Y染色体短臂的证明3-8雌、雄螠虫示意图 3-9蜜蜂的性别决定3-10扬子鳄的卵在不同的温度下可发育为不同的性别3-11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3-12用纯系白眼果蝇证明伴性遗传 3-13白眼雄蝇与纯系红眼雌蝇杂交及红眼雄蝇与 纯系白眼雌蝇杂交的结果 3-14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 3-15用纯系白眼果蝇证明伴性遗传3-16白眼雄蝇与纯系红眼雌蝇杂交及红眼雄蝇与纯系白眼雌蝇杂交的结果 3-17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不正常分离示意图3-18对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交配3-19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异区域和同源区域3-20伴X连锁遗传

大学遗传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1 考试题库及答案 、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 7 二、填空 .............................................................................. 11 三、判断 .............................................................................. 13 四、简答题 ............................................................................ 14 四、简答题 ............................................................................ 17 五、计算题 ............................................................................ 20 五、计算题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名词解释 1、遗传 1、亲代把成套遗传物质传给子代并致使亲子相似的过程。 2、变异 2、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子代发挥的作用发生变化, 致使亲子间和子代个 体间性状相异的过程。 3、可遗传变异 3、遗传物质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变异。 4、不遗传变异 4、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性状变异。 5、生物进化 5、某一物种或某一完整的生物类群或整个生物界的历史发展过程。 6、自然选择 6、针对自然条件的变化,生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 7、人类按自身的需要, 利用各种自然变异或人工创造的变异, 从中选择人类所需的种或品 7、人工选择 种的过程。 8、原核生物 8、细胞中仅有核物质,而没有形成核结构的一类原始生物。如病毒、细菌、蓝藻等。 9、真核生物 9、细胞中具备核结构的已进化的生物。 10、同源染色体 10、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他们有着共同的起源。 11、非同源染色体 11、在大小、形态、结构上彼此不同的染色体,他们起源也不同。 12、双受精 12、种子植物胚囊中,同时发生的卵与精子结合为合子,两个极核与精子结合为胚乳细胞 核的过程。

8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高考总复习8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考纲要求】 1.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思路。 2.能够推导分析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有关比例概率方面的问题。 3.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遗传学应用题时的方法和技巧。 【考点梳理】 考点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 孟德尔在研究基因分离规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手段之一; 学完课程以后,别的都可以忘记,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考纲也明确要求:能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生物学现象。 在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时,他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可出现的具体事例(测交后代会出现1:1),并以实验去验证,这一发现过程就是“假说一演绎法”基本思路的完整体现。 1现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代全为高茎,高茎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其他6对相对性状均如此。 2提出问题 (1) F1代中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 (2)为什么后代的比值都接近3:1? 3分析问题 (1)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 (2)高茎相对于矮茎来说是显性性状。 (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隐之分。 4 形成假说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演绎推理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6实验验证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l:1 7得出结论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三、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 所谓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在教学中,我们利用这一科学方法证明了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在染色体上等事实。其实,这一科学方法在解题中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只是在解题中没有实验的过程,我们可以把题干中的事实作为实验的结果来支持假设。 下面举例说明:用亲本黄色圆粒豌豆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产生F1,F1自交产生F2,F2中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15∶15∶25.请判定亲本黄色圆粒基因型.对学生来说,这是一个不熟悉的比例,一时无从着手。 首先我们分别分析一对相对性状。黄色∶绿色=(9+15)∶(15+25)=3∶5,圆粒∶皱粒=(9+15)∶(15+25)=3∶5。 然后利用假说-演绎的方法分析,亲本黄色基因型为YY或Yy。假设亲本黄色为YY,则F1为Yy,F1自交后代应为黄∶绿=3∶1,与事实不符。假设亲本黄色为Yy,则F1为Yy∶yy=1∶1,自交结果为3∶5,与结果相符。同理可假设圆粒的基因型,所以亲本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YyRr. 【高清课堂:02-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应用】 考点四、杂交实验法及其应用

南开大学遗传学练习题-第5章答案

1.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案要点:交换值与连锁强度成反比,与基因间的距离成正比。即交换值越大,基因间的距离越大,连锁强度越小;反之,交换值越小,基因间的距离越小,连锁强度越大。 2.试述独立遗传与连锁遗传的表现特征及细胞学基础 答案要点: 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分别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表现为独立遗传且没有相互作用时,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表现亲本显性性状的F1代,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类型F2代,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9:3:3:1。如果n对独立基因,则F2表型比例为(3/4+1/4)3展开式的各项系数。独立遗传的西剥削基础是控制两对或n对性状的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等位基因均等分离,不同对的等位基因间自由组合。 连锁遗传的表现特征:如果两对相对性状表现为不完全连锁遗传,那么将这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代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具有四种表现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和亲本型,但其比例不符合9:3:3:1,亲本组合的实际数多于该比例的理论数,重组型的实际数则少于理论数。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形成两个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发生交换而引起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从而打破原有的连锁关系而产生新的重组类型。 3.大麦中,带壳(N)对裸粒(n)、散穗(L)对密穗(l)为显性。现以带壳、散穗与裸粒、 密穗的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性纯合体侧交,其后代为:带壳、散穗201株,裸粒、散穗18株,带壳、密穗20株,裸粒、密穗203株。试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要种多少株? 答案要点:F1表型为带壳散穗,基因型为NnLl。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后代大大偏离1:1:1:1的比例,说明N和L两基因连锁,交换值为(18+20)/(18+20+201+203)= 8.6%。 要使F2代出现20株纯合的裸粒散穗(nnLL),至少需要种植20/(4.3%×4.3%)= 10817株。 4.连锁基因a和b之间的交换值为16%,连锁基因d和e位于另一染色体上,两者之间的 交换值是8%。假设ABDE和abde都是纯合体,杂交后的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如何? 答案要点:根据交换值推测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42%AB:8%Ab:8%aB:42%ab)×(46%DE:4%De:4%dE:46%de),故其测交后代基因型即比例如下: 19.32%AaBbDdEe:1.68%AaBbDdee:1.68%AaBbddEe:19.32%AaBbddee:3.68%AabbDdEe: 0.32%AaBbDdee:0.32%AabbddEe:3.68%Aabbddee:3.68%aaBbDdEe:0.32%aaBbDdee: 0.32%aaBbddEe:3.68%aaBbddee:19.32%aabbDdEe:1.68%aabbDdee:1.68%aabbddEe: 19.32%aabbddee。

遗传学应用

遗传学应用 定义:通过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从而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DNA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 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 原理:基因重组 应用:1在生产领域,人们可以利用基因技术,生产转基因食品二、在环境保护上 基因工程做成的DNA探针能够十分灵敏地检测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等污染。三、在医疗方面基因治疗即是基因工程的一种技术方法。此外运用“DNA探针”检测肝炎病毒等病毒感染及遗传缺陷,不但准确而且迅速,在医疗上也应用广泛,四、在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方面将生物合成相应药物成分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内,让它们产生相应的药物,不但能解决产量问题,还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一.遗传学与农牧业的关系

无论是农林还是畜牧水产业都是和国济民生紧密相关的,其中心的问题就是“种”的问题。所谓的优良品种主要体现在产量、质量、抗病害三大指标上。改良品种,甚至创造新的品种,人们都是依据遗传学原理,利用诱变、杂交、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法来实现的。如我国的杂交水稻、小黑麦等大大地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品质,还以基因工程的方法培养了抗病害的棉花、抗除草剂的作物等。人们还期望把固氮基因转入非豆科的粮食作物中,以节省肥料提高产量。另一途径是培养高光效植物,以充分利用光能。克隆羊的成功给无性繁殖优良家畜带来了曙光。 二.遗传学与工业的关系 和遗传学关系密切的有生物制药、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发酵工业等。人们可以利用遗传原理来进行工业微生物的育种,用基因工程的途径制备各种工程菌,还可以改变酶的分子结构以提高其活性。重组的生物制品现已发展成为一项支柱产业,干扰素、胰岛素、白细胞介素—2等重组产品已正式投入市场。人们还想把蜘蛛丝蛋白基因克隆出来,用于生产高强度的丝纤维。 三.遗传学在能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利用工程菌可以水解植物的茎杆,产生乙醇,变废为宝。还可以通过厌氧发酵使工业废水产生沼气;利用工程菌来富积废水中的重金属,不仅节约资源,还可清除污染;还可用于三次采油,以及消除海洋中

大学遗传学第二章孟德尔定律

第二章 1. 为什么分离现象比显、隐性现象更有重要意义? 答案: 分离现象反映了遗传现象的本质,而且广泛地存在于各生物中,也是孟德尔定律的基础。显隐性现象是随条件、环境而改变,它不过是一种生理现象,因此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说,分离现象更有重要意义。 2. 在番茄中,红果色(R)对黄果色(r)是显性,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 哪些表现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RR×rr(2)Rr×rr(3)Rr×Rr(4)Rr×RR(5)rr×rr 答案: (1) Rr 红(2) Rr rr 红黄 1∶1 (3) RR Rr rr 1 ∶2∶1 红黄 (4) RR Rr 1∶1 全部红 (5) rr 黄 3 ∶1 3. 下面是紫茉莉的几组杂交,基因型和表型已写明。问它们产生杂种后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怎样? (1)Rr×RR(2)rr×Rr(3)Rr×Rr 粉红红色 答案: 白色粉红粉红粉红 (1) RR∶Rr (2) Rr∶rr (3) RR∶Rr∶rr 红粉红粉红白红粉红白 1∶1 1∶1 1 ∶2∶1 4. 在南瓜中,果实的白色(W)对黄色(w)是显性,果实盘状(D)对球状(d)是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问下列杂交可以产生哪些基因型,哪些表型,它们的比例如何? (1)WWDD×wwdd 答案: (2)WwDd×wwdd (3)Wwdd×wwDd(4)Wwdd×WwDd (1) WwDd (2) WwDd Wwdd wwDd wwdd 全部白盘白盘白球黄盘黄球 1 ∶1∶ 1 ∶ 1 (3) WwDd wwDd Wwdd wwdd 白盘黄盘白球黄球 1 ∶1∶ 1 ∶ 1 (4)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wwdd 1 ∶ 2 ∶ 1 ∶2∶ 1 ∶ 1 3(白盘) ∶3(白球) ∶1(黄盘)∶1(黄球) 5. 在豌豆中,蔓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圆种子(R)对皱种子(r)是显性。现在有下列两种杂交组合,问它们后代的表型如何?

第五章 连锁遗传和性连锁《遗传学》

第五章连锁遗传和性连锁 本章习题 1.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答:交换值是指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发生交换的频率,或等于交换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交换值的幅度经常变动在0~50%之间。交换值越接近0%,说明连锁强度越大,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少。当交换值越接近50%,连锁强度越小,两个连锁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数越多。由于交换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通常以这个数值表示两个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的相对距离,或称遗传距离。交换值越大,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远;交换值越小,连锁基因间的距离越近。 2.试述连锁遗传与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及细胞学基础。 答:独立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独立遗传且无互作,那么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产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其比例分别为9:3:3:1。如将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的四种类型比例应为1:1:1:1。如为n对独立基因,则F2表现型比例为(3:1)n的展开。 独立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或n对性状的两对或n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每一对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之间可以自由组合。 连锁遗传的表现特征:如两对相对性状表现不完全连锁,那么将两对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其F1表现其亲本的显性性状,F1自交F2产生四种类型:亲本型、重组型、重组型、亲本型,但其比例不符合9:3:3:1,而是亲本型组合的实际数多于该比例的理论数,重组型组合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如将F1与双隐性亲本测交,其测交后代形成的四种配子的比例也不符合1:1:1:1,而是两种亲型配子多,且数目大致相等,两种重组型配子少,且数目也大致相等。 连锁遗传的细胞学基础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形成两个非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上的两个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各对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的对应区段间会发生交换,由于发生交换而引起同源染色体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从而打破原有的连锁关系,出现新的重组类型。由于F1植株的小孢母细胞数和大孢母细胞数是大量的,通常是一部分孢母细胞内,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某两对连锁基因相连区段内;而另一部分孢母细胞内该两对连锁基因相连区段内不发生交换。由于后者产生的配子全是亲本型的,前者产生的配子一半是亲型,一半是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