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徐州市四星级高中必修2解析几何初步导学案(含答案)

徐州市四星级高中必修2解析几何初步导学案(含答案)

徐州市四星级高中必修2解析几何初步导学案(含答案)
徐州市四星级高中必修2解析几何初步导学案(含答案)

解析几何

2.1. 1 直线的斜率

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的斜率,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知道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

3.掌握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 学生活动

1.确定直线位置的要素有哪些?

2.直线的倾斜程度如何来刻画?

二 建构知识

1.直线的斜率的定义:

(1)已知两点()11y x A ,、()22y x B ,. 如果21x x ≠,那么直线AB 的斜率为=k ; 如果21x x =,那么直线AB 的斜率_______.

(2)对于与x 轴不垂直的直线AB ,它的斜率也可以看作是

==

横坐标的增量

纵坐标的增量

k = .

注意:直线斜率公式与两点在直线上的位置及顺序无关. 2.倾斜角的定义: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便是直线的倾斜角. 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 . 因此该定义也可看作是一个分类定义. 3.倾斜角α的范围是 . 4.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当直线与x 轴不垂直时,直线的斜率k 与倾斜角α之间满足 ; 当直线与x 轴垂直时,直线的斜率k ,但此时倾斜角α为 . 5.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变化规律:

当倾斜角为锐角时,倾斜角越大,斜率 ;且均为正; 当倾斜角为钝角时,倾斜角越大,斜率 ;且均为负;

并规定=αtan ;但我们不能错误的认为倾斜角越大,斜率越大. 注意:任何直线都有倾斜角且是唯一的,但不是任何直线都有斜率. 三 知识运用 例题

例1 如图,直线l 1,l 2,l 3,都经过点P (3,2),又l 1,l 2,l 3分别经过点Q 1(-2,-1),Q 2(4,-2),

Q 3(-3,2),试计算直线l 1,l 2,l 3的斜率.

例2 经过点(3,2)画直线,使直线的斜率分别为:

(1)43

; (2)5

4-.

例3 证明三点A (-2,12),B (1,3),C (4,-6)在同一条直线上.

变式:已知两点A (1,-1),B (3,3),点C (5,a )在直线AB 上,求实数a 的值.

例4 已知直线经过点P (a ,1),Q (3,-3),求直线PQ 的斜率.

例5 已知过点()32 ,

m A 、()12- ,B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45,求实数m 的值.

一变:若过点()32 ,

m A 、()12- ,B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135,求实数m 的值.

二变:若过点()32 ,

m A 、()12- ,B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90,求实数m 的值.

三变:实数m 为何值时,经过两点()32 ,m A 、()12- ,B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

过两点(-3,1),(0,b )的直线l 的倾斜角介于30°与60°之间,

求实数b 的取值范围.

已知两点A (m ,3),B (2,3+23),直线l 的斜率是

3

3

,且l 的倾斜角是 直线AB 倾斜角的

3

1

,求m 的值.

例8 设点),(,,23)32(- - - B A ,直线l 过点)21

( ,P ,且与线段AB 相交, 求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

巩固练习

1.分别求经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1)()()5432 ,,,; (2)()()1232 -,,,; (3)()()1213- - -,,,;

(4)()31 -,,(33- ,)

2.根据下列条件,分别画出经过点p ,且斜率为k 的直线. (1)()21 ,P ,3=k ;

(2)()42 ,P ,4

3

-

=k ; (3)()31 -,P ,0=k ; (4)()02 -,P ,斜率不存在.

3.分别判断下列三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1)()()()735220 ,,,,,; (2)()()()521241 - -,,,,,. 4.判断正误:

(1)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均有倾斜角和斜率. ( ) (2)若一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此直线的斜率为αtan . ( ) (3)倾斜角越大,斜率越大. ( ) (4)直线斜率可取到任意实数. ( ) 5.光线射到x 轴上并反射,已知入射光线的倾斜角?=301α,则斜率=1k ________, 反射光线的倾斜角=2α_____________,斜率=2k ____________.

6.已知直线l 1的倾斜角为α,则l 1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l 2的倾斜角为____ _. 7.已知直线l 过点P (1,2)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直线l 的斜率. 四 回顾小结

例7 例6

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掌握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之间的关系. 五 学习评价 双基训练

1. 经过(0,0),(1A B 的直线l 的斜率______,______.l k α==的斜率倾斜角

2.ABC A ABC ??的三个顶点为(

3,2),B (-4,1),C (0,-1),写出三边所在直线的斜率:_____;_____;_____.AB BC AC k k k ===

3.已知过点(1,2),(,3)_____.m m m l m --+的直线的值为

_____,_____b =4.若三点A(3,a),B(2,3),C(4,b)在一条直线上,则a=(写出满足条件的一组解).

5.设直线l 的斜率为(0)αα≠,则它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的倾斜角是__________.

6.设a ,b ,c 是两两不等的实数,直线l 经过点P(b,b+c),Q(a,a+c)与点,则直线l 的斜率是___________.

7.已知M(2, m+3),N (m-2 ,1).

(1)当为m 何值时,直线MN 的倾斜角为锐角?

(2)当为m 何值时,直线MN 的倾斜角为直角?

(3)当为m 何值时,直线MN 的倾斜角为钝角?

8.已知A(4,5),B(-2a,-3),C(1,a)三点共线,求a 的值.

拓展延伸

9.(1)线段PQ 的两个端点的坐标为P (2,2),Q (6,PQ ,并写出线段PQ 上的另3点A ,B ,C ,的坐标(答案不惟一); (2)分别计算A ,B ,C 和原点连线的斜率;

(3)若过原点的直线l 与连接P (2,2),Q (6,l 的斜率和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2.1.2 直线的方程——点斜式

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能根据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方程;

2.感受直线的方程和直线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习过程

一 学生活动

若直线l 经过点)3,1(-A ,斜率为-2,点l P 在直线上运动,那么点P 的坐标),(y x 满足什么条件?

二 建构知识

1.(1)若直线l 经过点()000y x P ,,且斜率为k ,则直线方程为 ;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上 及其 确定的, 所以叫做直线的 方程. (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①一般形式:

②适用条件:

2.(1)若直线l 的斜率为k ,且与y 轴的交点为()b ,0,代入直线的点斜式,

得 ,我们称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 .

这个方程是由直线l 的斜率和它在y 轴上的 确定的, 所以叫做直线的 方程. (2)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①截距: ②一般形式: ③适用条件:

注意:当直线和x 轴垂直时,斜率不存在,此时方程不能用点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表示. 三 知识运用 例题

例1 已知一直线经过点P (-2,3),斜率为2,求此直线方程.

例2 直线052=+y 的斜率和在y 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 )

A .0,-25

B .2,-5

C .0,-5

D .不存在,-2

5

例3 将直线l 1:023=-+-y x 绕着它上面的一点)32( ,按逆时针方向旋

转?15 得直线l 2,求l 2的方程.

已知直线l 的斜率为

4

3

,且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6,求直线l 的方程.

巩固练习

1.根据下列条件,分别写出直线的方程: (1)经过点()24- ,,斜率为3; (2)经过点()13 ,,斜率为

2

1

(3)斜率为2-,在y 轴上的截距为2-;

(4)斜率为

2

3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7-;

(5)经过点()33- -,,与x 轴平行;

(6)经过点()33- -,,与y 轴平行.

2.若一直线经过点()21 ,P ,且斜率与直线32+-=x y 的斜率相等, 则该直线的方程是 . 四 回顾小结

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斜截式,能根据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方程. 五 学习评价 基础训练:

1.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 经过点(2,3)A -

: ; (2)

经过点(B -,倾斜角是60

: . 2.写出下列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1)

y 轴上的截距为1-: ; (2) 斜率是-2,与x 轴的交点为(3,0): . 3.直线32(1)y x +=--的斜率是 ;在y 轴上的截距是 .

例4

4.直线(1)2y k x =-+经过一定点,该定点的坐标为 .

5.若ABC ?在第一象限,(1,1),(5,1)A B ,且点C 在直线AB 的上方,60CAB ∠=?,

45B ∠=?,则直线AC 的方程是 ;直线BC 的方程是

6.直线1l 的方程为21y x =+,若2l 与1l 关于y 轴对称,则2l 的方程为 ; 若2l 与1l 关于x 轴对称,则2l 的方程为 ;

7.经过两点(,3),(6,)A a B a --的直线斜率为2,求直线AB 的方程.

8.求倾斜角是直线1y =的倾斜角的1

2

,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方程:

(1)经过点1)-; (2)在y 轴上的截距为5-.

拓展延伸:

9.求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周长为9,且斜率为4

3

-的直线l 的方程.

10.已知直线l 经过点(1,4)P ,且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求直线l 的方程.

2.1. 2 直线的方程——两点式

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式、截距式,能根据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方程;

2.能正确理解直线方程一般式的含义;能将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转化成一般式.

学习过程

一 学生活动

探究 如果直线l 经过两点),(),,(222111y x P y x P )(21x x ≠,求直线l 的方程。

二 建构知识

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 (1)一般形式: (2)适用条件:

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 (1)一般形式: (2)适用条件: 注:“截距式”方程是“两点式”方程的特殊形式,它要求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都不为0. 3.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4.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的优缺点及相互转化:

思考: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是否都可以用形如()

00不全为,B A C By Ax =++的方程

来表示?

三 知识运用 例题

例1 三角形的顶点()()()303405 - -,,,,,C B A ,试求此三角形所在直线方程.

例2 求直线01553=-+ y x l :

的斜率以及它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并作图.

例3 设直线l 的方程为062=+-+m my x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确定m 的值: (1)直线l 在x 轴上的截距是3-; (2)直线l 的斜率是1; (3)直线l 与y 轴平行.

例4 过点()21 ,的直线l 与x 轴的正半轴、y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B A ,两点,

当AOB ?的面积最小时,求直线l 的方程.

巩固练习

1. 由下列条件,写出直线方程,并化成一般式:

(1)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2

3

,-3;

(2)经过两点P 1(3,-2),P 2(5,-4).

2.设直线l 的方程为()

00不全为,B A C By Ax =++,根据下列条件,

求出C B A ,,应满足的条件:

(1)直线l 过原点; (2)直线l 垂直于x 轴;

(3)直线l 垂直于y 轴; (4)直线l 与两条坐标轴都相交.

四 回顾小结

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式、截距式,能根据条件熟练求出直线的方程;能将点斜式、斜截式、两点式转化成一般式. 五 学习评价 双基训练:

1经过点1(,3)2A ,和4(,2)3

B -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在x 轴、y 轴上的截距分别是2,3-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线方程24x y -=的截距式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两点(1,1)-和(3,9)的直线在x 轴上的截距是_________________.

5.直线22(23)(2)41m m x m m y m -+++=+在x 轴上的截距为1,则m 等于_________.

6.直线l 过点(1,3)P 且与两坐标正半轴轴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为6个平方单位,则该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7.求过点(3,4)M -,且在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拓展延伸:

8.已知直线(31)(2)10a x a y -+--=且该直线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9.已知直线kx+y+2=0和以M (-2,1),N (3,2)为端点的线段相交,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10.在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为A (0,3),B (3,3),C (2,0).若直线x a =将ABC ?分割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求实数a 的值.

2.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1)

学习目标

1. 掌握用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

2. 感受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思想。

学习过程

一 学生活动

探究:两条直线斜率相等,它们平行吗?两条直线平行斜率相等吗? 二 建构知识

1.当两条不重合的直线21,l l 的斜率都存在时,若它们相互平行,则它们的斜率______, 反之,若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互相___________,即1l //?2l ____________. 2.当两条直线21,l l 的斜率都不存在时,那么它们都与x 轴_________,故21_____l l . 3. 已知l 1:A 1x +B 1y +C 1 =0 ,l 2:A 2x +B 2y +C 2 =0若l 1‖ ?2l _________________ 三 知识运用 例题

已知两直线052074221=+-=+-y x l y x l :,: ,求证:1l //2l .

求证:顺次连结)4,4()3,2()2

7,5()3,2(---D C B A ,,,所得的四边形是梯形.

例3 求过点)3,2(-A ,且与直线052=-+y x 平行的直线的方程.

例1 例2

求与直线0143=++y x 平行,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

3

7

的直线l 的方程.

巩固练习

1.如果直线022=++y ax 与直线023=--y x 平行,则=a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点)2,1(-且与直线01=--y x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直线)(02R k k y x ∈=+-和0563=+-y x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直线1l 与经过点)6,3(P 与)3,6(Q 的直线平行,若直线1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 则直线1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2

7,31()5,5()1,1()2,4(----D C B A ,,,,求证:四边形ABCD 是梯形.

四 回顾小结

两条直线平行的等价条件 五 学习评价 双基训练:

1. 根据条件,判断直线1l 与2l 是否平行;

1l 的方程y=2x+1, 2l 经过点A (1,2)

,B (4,8):____________; 1l 的斜率为1

2

,2l 在x 轴、y 轴的截距分别为1,2:___________.

2. 已知过点()2,A m -和(),4B m 的直线与直线230x y +-=平行,则m 等于________

3. 直线1:30l mx y +=与直线2:2(1)40l x m y +++=平行,则m 等于__________

4. 已知点(2,3)P -,点(1,1)Q -,则过点(1,4)M 与直线PQ 平行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

5.已知点(2,1)P -,直线:2310l x y -+=,则过点P 且与l 平行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6.当直线()052:1=-+-+n y x m l 与x 轴平行且与x 轴相距为5时,=m ;=n .

7.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其中A (-1,1),B (2,3),C (1,0),D (-2,-2).

例4

拓展延伸:

8. 求与直线2100x y -+=平行,且在x 轴、y 轴上截距之和为2的直线l 的方程.

9. 已知两直线12:40,:(1)0l ax by l a x y b -+=-++=平行,并且它们在y 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求,a b 的值.

2.1.3 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2)

学习目标

1. 掌握用斜率判断两条直线垂直的方法.

2. 感受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性质的思想。

学习过程

一 学生活动

1.过点)3,2(-P 且平行于过两点)5,1()2,1(--N M ,的直线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2.直线1l :04)1(2=+++y m x 与直线2l :023=-+y mx 平行, 则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点)322,2()322,6()2,4()2,0(++D C B A ,,,,判断四边形ABCD 的形状, 并说明此四边形的对角线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 建构知识

1.当两条不重合的直线21,l l 的斜率都存在时,若它们相互垂直,则它们的斜率的乘积等于_____________,反之,若它们的斜率的乘积_____________,那么它们互相___________,即1l

⊥?2l 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一条直线的斜率为零且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则它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直线1111:0l A x B y C ++=与直线2222:0l A x B y C ++=垂直的条件是12120A A B B +=, 与直线0Ax By C ++=垂直的直线可设为0Bx Ay m -+=

三 知识运用 例题

(1)已知四点)11,6()4,3()6,10()3,5(--D C B A ,,,,求证:CD AB ⊥;

(2) 已知直线1l 的斜率为4

3

1=

k ,直线2l 经过点)1,0()2,3(2+-a B a A ,, 且1l ⊥2l ,求实数a 的值.

如图,已知三角形的顶点为),3,2(),2,1(),4,2(--C B A 求BC 边上的高AD

所在的直线方程.

例3 在路边安装路灯,路宽m 23,且与灯柱成

120角,路灯采用锥形灯罩,灯罩轴线与灯杆垂直,

当灯柱高h 为多少米是,灯罩轴线正好通过道路路面的中线?

(精确到m 01.0)

巩固练习

1.求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l 的方程:

(1)过点)1,3(且与直线0323=-+y x 垂直;

(2)过点)7,5(且与直线03=-x 垂直;

(3)过点)4,2(-且与直线5=y 垂直.

2.如果直线0=+y mx 与直线012=++y x 垂直,则=m ___________________. 3.直线1l :062=++y ax 与直线2l :0)1()1(2

=-+-+a y a x 垂直, 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直线1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且与直线2l :023=-+y x 垂直, 则直线1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 例2

x

5.以)4,1()1,2()1,1(C B A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回顾小结

两直线垂直的等价条件 五 学习评价 基础训练

1. 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为2,且与直线320x y +-=垂直,则l 方程为_________

2. 根据条件,判断直线l 1与2l 是否垂直:

1l 的倾斜角为45

,2l 的方程为1x y += __________________;

1l 经过点M (1,0)

,N (4,5),2l 经过点R (-6,0),S (-1,3):__________. 3.若直线10ax y -+=和直线210x by +-=垂直,则,a b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两点(1,3),(3,1)A B -,点C 在坐标轴上.若ACB ∠=

2

π

,则这样的点C 有_________个. 5. 已知点(0,1),A -点B 在直线10x y -+=上且直线AB 垂直于该直线,则点B 的坐标是_________ 6.若原点在直线l 上的射影为(2,1)P ,则直线l 的方程为______________.

7. 求与直线0734=+-y x 垂直,且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6的直线的方程.

拓展延伸

8.若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是A (2,3),两条高所在的直线的方程为230x y -+=和40x y +-=,试求此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的方程.

9.已知直线l 方程为34120x y +-=,l '与l 垂直,且l '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求直线l '的方程.

2.1.4 两条直线的交点

学习目标

1. 会求两直线的交点;

2. 理解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与相应的直线方程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对应关系.

学习过程

一 学生活动

问题: 两条直线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是否有交点?若有交点如何来求解?

二 建构知识

设两条直线的方程分别是0022221111=++=++C y B x A l C y B x A l :,::

方程组???=++=++00222

111C y B x A C y B x A

一组 无数组 无解 直线211,l 的公共点个数 直线211,l 的位置关系

三 知识运用 例题

直线l 经过原点,且经过另两条直线010832=--=++y x y x ,的交点,求直线l 的方程.

(1)已知直线l 经过两条直线020332=++=--y x y x ,的交点,且与直线013=-+y x 平行,求直线l 的方程.

(2)已知直线l 经过两条直线024301022=-+ =+-y x y x ,

的交点,且垂直于直线0423=+-y x ,求直线l 的方程.

例1 例2

例3 某商品的市场需求量1y (万件),市场供应量2y (万件)与市场价格x (元/件)

分别近似地满足下列关系:701+-=x y ,2022-=x y .

当21y y =时的市场价格称为市场平衡价格,此时的需求量称为平衡需求量.

(1)求平衡价格和平衡需求量;

(2)若要使平衡需求量增加4万件,政府对每件商品应给予多少元补贴?

巩固练习

1.与直线032=--y x 相交的直线的方程是( ) A .0624=--y x B .x y 2= C .52+=x y D .32+-=x y 2.若三条直线010832=--=++y x y x ,和02

1

=+

++k ky x 相交于一点, 则k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3.(1)两条直线0=-y x 和02=++y x 的交点,且与直线013=-+y x 平行的直线 方程为_______________.

(2)过直线042=+-y x 与直线05=++y x 的交点,且与直线02=-y x 垂直的

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4.已知直线1l 的方程为03=++C y Ax ,直线2l 的方程为0432=+-y x ,若1l ,2l 的交点在y 轴上,则C 的值为( )

A .4

B .4-

C .4±

D .与A 有关 四 回顾小结

会求两直线的交点,以及两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的解的个数与直线位置关系的联系 五 学习评价 双基训练

1.直线1:2312l x y +=与2:240l x y --=的交点坐标为

2.如果两条直线230x y m +-=和120x my -+=的交点在y 轴上,则m 的值为

3.若三条直线2380,10,0x y x y x ky ++=--=+=相交于一点,则实数k 的值等于

4.若直线l 经过两条直线210,2390x y x y -+=++=的交点,且与直线3420x y +-=垂直,则直线l 的方程为

1

5.直线420ax y +-=与直线250x y c -+=垂直并且相交于点(1,m ),则a = ,c = ,

m =

6.若直线21y kx k =++与直线1

22

y x =-

+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 . 7.已知P 是直线l 上的一点,将直线l 绕P 点逆时针方向旋转角(0)2

π

αα<<

所得直线的1l 的方程为

3x-y-4=0.若继续绕P 点逆时针旋转

2

π

α-,则得直线2l 的方程为210x y ++=.求直线l 的方程.

拓展延伸

8.若三条直线440,10,10x y mx y x y ++=++=-+=不能围成三角形,求实数m 的值.

9.(1)当λ变化时,方程21(239)0x y x y λ-++++=表示什么图形?图形有何特点?

(2)求经过直线210x y -+=和2390x y ++=的交点,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

2.1.5 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

学习目标

1.掌握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中点坐标公式;

2.能运用距离公式和中点坐标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 学生活动

问题

1. 如何求)2,3()3,1(--B A ,两点间的距离?

2.如何求),(),,(222111y x P y x P 两点间的距离?

二 建构知识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2.中点坐标公式:

三 知识运用 例题

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为)7,4()1,2()5,1(C B A ,,---,

求BC 边上的中线AM 的长和AM 所在直线的方程.

一条直线l :12

1

-=x y ,求点)4,3(P 关于l 对称的点Q 的坐标.

例1 例2

x

例3 已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斜边BC 的中点为M ,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证明:BC AM 2

1

=

巩固练习

1.已知两点)5,8(),0(-B m A ,之间的距离是17,则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2.已知两点)2,3()4,1(A P ,-,则A 关于点P 的对称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 3.已知ABC ?的顶点坐标为)31,32()0,1()2,3(-+C B A ,,,那么AB 边上的 中线CM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

4.点A 在x 轴上,点B 在y 轴上,线段AB 的中点M 的坐标是)1,2(-,求线段AB 的长.

四 回顾小结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坐标公式.

五 学习评价 双基训练

1.已知点A (7,4),点B (3,2),则AB= ,AB 的中点M 的坐标是

2.已知A (1,2),B (-1,1),C (0,-1),D (2,0),则四边形ABCD 的形状为

3.点P (2,-3)关于点M (4,1)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

4.若过点B (0,2)的直线交x 轴于A 点,且4AB =,则直线AB 的方程为

5.已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 (2,8),B (-4,0),C (6,0),则AB 边上的中线CD 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6.若直线l 过点P(2,3),且被坐标轴截得的线段的中点恰为P ,则直线l 的方程为

7.已知点A (-1,2),B (2

,试在x 轴上求一点P ,使PA=PB ,并求此时PA 的值.

拓展延伸

C x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预备知识】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容。

[思考与交流] 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归纳与整理]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 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归纳小结]:(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2、。 3、。 (二)、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的结构:。 族的结构:。[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试卷

地理期末测试题 第I 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及附近地区略图(图1 ),回答1-2题: 1.自来水厂将移到黄浦江上游的H 处,这是因为( ) A.距中心城区近 B.交通便 C.水质较好 D.接近旅游区 2.I 是金山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属于( ) A.基本无污染工业 B.轻度污染工业 C.重污染工业 D.污染土地工业 3.图6中反映出该城市形成和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河流和自然资源 C.河流与铁路运输 D.政治和军事 4.计划在①-③地建火电厂、自来水厂、服装厂,下列布局的最佳案是( ) A.①火电厂②服装厂③自来水厂 B.①自来水厂②服装厂③火电厂 C.①自来水厂②火电厂③服装厂 D.①火电厂②自来水厂③服装厂 读甲、乙、丙、丁四幅图(图3),回答5-6题。 5. 若箭头所示为河流流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A .电视机厂 B .造纸厂 C .电镀厂 D .炼油厂 6.若箭头所示为风向,而四幅图的布局均合理,则工厂可能是 ( ) A .钢铁厂 B .印染厂 C .化工厂 D .水泥厂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是一个地势平坦的平原,可种植花卉、蔬菜、稻米和甘蔗等四种农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某一市场消费,且地价相同,回答7-8题。 图2 图1 图3

作 物 项 目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率(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7.这一地区可能是我国的 A.三江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8.根据该表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如果土地距离城市(消费市场)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以下作物中最适宜种植的两种是 A.水稻、甘蔗 B.花卉、蔬菜 C.花卉、甘蔗 D.蔬菜、甘蔗 图4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9-11题 9.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 .市场指向型 B .劳动力指向型 C .原料指向型 D .动力指向型 10.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 .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 B .产品科技含量高 C .以航空运输为主 D .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11.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 .环渤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地区 C .珠江三角洲 D .中、西部地区 12.假定下表反映了德国、中国、美国、尼日利亚四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状况,那么A 、B 、C 、D 代表的依次是 地区 出生率(%) 死亡率(%) A 1.71 0.66 B 1.0 1.2 C 4.0 1.4 D 1.5 0.9 A .美国、德国、中国、尼日利亚 B .中国、德国、尼日利亚、美国 C .尼日利亚、德国、中国、美国 D .美国、德国、尼日利亚、中国 图5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投资建厂。回答13-14题。 13.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 ( ) A .自行车厂 B .汽车制造厂 C .彩色电视机厂 D .手表厂 14.选择在中国建厂的原因是 ( ) 图4 图5

鲁教版高中高一地理必修二导学案全套(全册)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编写:刘龙华 审稿:陆其勇考试要求考点人口增长模式 ①知道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②结合实例,说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1、在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 人口的增长十分; 2、18 世纪产业革命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3、二战后,由于科技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大大, 国际大环境相对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国家人口增长。 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 又称,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率率和 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不同人口增长阶段的比较发展阶段 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增长阶段人口出生率和死亡人口出生率仍保持人口出生率开始下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都比较高,自然在较高水平,但死降,死亡率继续下率、自然增长率都增长率低,且波动亡率迅速下降,人 降,并达到低水平,很低。人口增长缓人口增长特点较大。人口增长处口自然增长率提自然增长率逐渐降慢,有些国家甚至于相对静止或低速高, 人口急剧增长。低。人口增长的速度已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开始减缓 增长。高、、低高、、高高、低、高低、、低人口增长模式(型)(型)(型)(型)出现在工业化初欧美发达国家一般期,发达国家一般开始出现的在 20 世纪 50 年代前农业社会时期 18 世纪末到 19 世国家时间、国家 后开始进入这个阶纪初开始进入这个段阶段生活在热带原始森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大多数大多数目前分布地区林深处的一些土著 亚、肯尼亚等国家国家发达国家居民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1、当今世界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人口增长、数量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等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 2、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势头,而发达国 家人口数量已保持。 3、人口问题的不同表现自然增人口问题典型国长率水平表现后果对策家举例人口增长劳动力、采取鼓励发达保持较和人口 青壮年负担的政策,并接国家水平化等纳来自大多面临人口不利于 出生率、自发展大多赞同实行然增长,以中国、印度、巴中水平较及 0∽14 岁的基斯坦国家政策少儿比重等等问题 问题的解决练习巩固1.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 A.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 B.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 C.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D.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2.在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中,最先转变的是()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读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图,回答3--4 题: 3.1950 年后的人口增长特点是() A.十分缓慢 B.迅速增长 C.速度加快 D.保持稳定4.从图示来看,1770 年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其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③平均寿命延长④人口出生率上升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5.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B.没有战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6.目前世界大多数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原始低增长阶段B.加速增长阶段 C.增长减缓阶段 D.低速增长阶段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第四阶段的是()

【 精品导学案】高中化学 2.3.2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知道化学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2.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 本课时宜从日常生活和实验中的化学现象引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 1.可逆反应 (1)在同一条件下,①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和②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能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的特点有“四同”:同一反应;(反应处于)同一条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3)可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时,不用“”,而用“③”。 2.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2和1 mol I2发生反应: H2(g)+I2(g)2HI(g) 对于以上反应: ①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④最大。 ②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⑤最大。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④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达到平衡时,v(正)=v(逆)。 ⑤反应进行到⑥v(正)=v(逆)时,宏观上处于“静止”状态。 ⑥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⑦这个状态称为⑦化学平衡状态。 ⑧此时反应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任何一种物质反应掉的速率和生成的速率相等。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0。 3.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在生产、生活中,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主要是促进有利反应和控制有害反应两个方面: ①促进有利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加快有利反应的速率; ②控制有害反应,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减慢有害反应的速率。 (2)为加快煤燃烧的反应速率,对煤炭颗粒的要求是⑧越小越好,对空气的要求是保持适当过量,并保证煤炭与空气中的氧气⑨充分接触。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一学期期末文科测试

开始输入x f(x)>g(x) h(x)=f(x)h(x)=g(x) 输出h(x)结束 是否 第4题图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文科数学测试 参考公式:回归直线的方程是:a bx y +=?, 其中1 2 2 1 ?,;n i i i i i n i i x y nx y b a y bx y x x nx ==-= =--∑∑g g 其中是与对应的回归估计值. 一、选择题 1.集合{}{}4,5,3,9,3M m N =-=-,若M N ?≠?,则实数m 的值为() A .3或1-B .3C .3或3-D .1- 2.若直线1ax by +=与圆2 2 1x y +=相交,则点(,)P a b 与圆的位置关系是() A.在圆上B.在圆外C.在圆内D.不能确定 3.若函数()y f x =的反函数是2x y =,则(2)f =() A.4B.2C.1D.0 4.如图所示的算法流程图中,若2 ()2,()x f x g x x ==则(3) h 的值 等于() A.8 B.9 C.1- D.1 5.若抛物线2 2y px =的焦点与椭圆22 162 x y +=的左焦点重合,则p 的值为() A.-2 B.2 C.-4 D.4

6.在ABC V 中,已知2cos c a B =,()()a b c b c a +++-3bc =,则ABC V 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腰直角三角形C.等边三角形D.无法判断 商店名称 A B C D E 销售额x (千万元) 3 5 6 7 9 利润额y (百万元) 2 3 3 4 5 根据此表可得回归直线方程为 A.0.50.4y x =+ B.0.41y x =+ C.28.6y x =- D.8.655y x =-+ 8.若函数123+++=mx x x y 是R 上的单调函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31 (+∞B .]31,(-∞C .),31[+∞D .)3 1,(-∞ 9.函数2 ()2f x x x =--在[]55x ∈-,内任取一点0x ,使0()0f x ≤的概率是(). A . 110 B . 23 C . 310 D . 45 10.生产一定数量商品的全部费用称为生产成本,某企业一个月生产某种商品x 万件时的生 产成本为2 1()2202 C x x x =++(万元),一万件售价是20万元,为获取最大利润,该企业 一个月应生产该商品数量为() A .36万件 B .18万件 C .22万件 D .9万件 二、填空题 11.设单位向量12,e e u r u u r 的夹角为120°,向量1222,a e e b e =+=-r u r u u r r u u r ,则a b =r r g _______ 12.下列命题不是真命题的是_________________ ①平行六面体一定是直棱柱; ②一个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的直观图的面积为64 ; ③空间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④若//,,l l m αβαβ?=I ,则//l m ; ⑤若,,,l m l n m n α⊥⊥?,则l α⊥. 13.已知0,0x y >>,若 22832y x m m x y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高中地理必修二湘教版 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模式: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2、某个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数量受生物学规律的制约和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根本原因: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老龄化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负担加重。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保 (2)人口增长过快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医疗卫生、教育就业、住房交通困难 措施:计划生育,发展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第二节人口合理容量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土地、矿产资源、森林、淡水。 2、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自然资源(首要因素、成正比)、科技发展水平(成正比)、受教育水平(成正比)、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成反比)。 3、人口容量三个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4、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第三节人口迁移(人口机械增长影响特定地区人口数量,对全球总人口无影响) 1、人口迁移的判断(三要素):空间位移;变更居住地;永久性。 2、人口迁移的类型 按迁移的空间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从农村→农村;从农村→城市(城市化、主要类型);从城市→城市; 从城市→农村(逆城市化) 3、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对人口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联系,缓解人地矛盾 弊,人才、劳动力的流失 对人口迁入地:利,劳动力增加,人才的流入,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弊,增加生态环境的压力、公共设施负担和城市管理难度 4、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自然:气候,土壤,水源,地形,资源,自然灾害 经济(越来越重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讯发展

辽宁省示范校北票市尹湛纳希高级中学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导学案:10.2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版(最新

温馨提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不是起决定作用。议题:发挥创新作用,跨入“高铁时代” 学习目标: 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导学案 使得人类思维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实现的。 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我们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 请思考: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文化创作生产是在精神领域搞创造, 1.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2.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3.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说明创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学习重点: 识记创新在民族和社会进步中的巨大作用。 学习难点: 理解创新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 预习任务: 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实现的。 试判断:创新就是科技创新。( ) 提示错误。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创新。 2.具体表现 (1)更新了人们的,促进了生产技术的进步。 (2)提高了的素质。 (3)开辟了更广阔的。 (4)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1.地位 实践基础上的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2.作用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创新、创新、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1.人的实践方式决定人类的变化。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也最需要创新精神。这体现了创新具有什么作用? 提示文化创新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课堂活动】 探究点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按“八横八纵”铺网构架,打造东西南北互通的高速铁路网,完工 后的每条八横八纵高铁网将覆盖广袤的国土面积。预计到 2020 年,中国 200 千米及以上时速 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 2.5 万千米,届时真正的高铁时代将来临。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一场商业格局的变革也随之而来,各地以全新的面貌灵活机动地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1)请运用创新的作用的知识,说明我们如何应对高速发展的“高铁时代”。 (2)你知道中国高速铁路建设规划的“八横八纵”吗? 答案(1)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们要抓住高铁发展带来的机遇,增强创新意识, 推陈出新,引进高新人才,运用新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依据“高铁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调整与此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部分和环节。③创新推动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发展。在实践中变革思维方式,运用高铁发展带来的便利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 (2)①八横是绥满通道,京兰通道,青银通道,陆桥通道,沿江通道,沪昆通道,厦渝通道, 广昆通道。 ②八纵是沿海通道,京沪通道,京港(台)通道,京哈~京港澳通道,呼南通道,京昆通道,包(银)海通道,兰(西)广通道。 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 (1)科学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不接受任何未经实践检验的理论,也不承认有绝对完成了的科

高中地理必修2导学案汇总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班级:姓名:使用时间: 第一节工业的区位选择 第1课时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编写人:徐进峰赵承生审核人:董园园宋艳敏完成水平评价: 【学习目标】 1.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辨析影响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 2.比较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分析钢铁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学习过程】 〖预习探究〗:参考课本58页图4.2,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那些是自然因素,哪些是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讨论探究〗:参考课本58页,讨论五类工业企业的布局: 制糖厂、啤酒厂、铝厂、普通服装厂、飞机制造厂 问题:(1)这类工业应该布局在材料二图中何处?(标在图上) (2)影响这类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有那些?主导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附:参考材料: 材料一: 1.制糖厂:原料为糖料作物(甘蔗或甜菜)。产品为白、红砂糖或粗糖。生产1吨糖 需要10吨甘蔗。甘蔗的糖分随生长期而逐渐提高,成熟时达到最高点,然后逐渐下降。因此,甘蔗不能储存,因尽快送糖厂加工,收获后不超过两天即加工为宜。 2.啤酒厂:产品主要为玻璃瓶装啤酒。玻璃是易碎品,不适合长距离运输,成本非常 高。为了保持啤酒质量,减少紫外线的影响,一般用棕色或深绿色的玻璃瓶做容器。 3.铝厂:铝的电解炼制是一项耗费能量很大的工业。生产1吨铝耗用电能19000度。 因为水电廉价,无污染,所以炼铝工业多用水电作为能源(或动力)。 4.普通服装厂:原料为布(纺织业的产品),这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很大,对 技术的要求不高。 5.飞机制造厂:对技术和环境的要求很高。 材料二:

工业类型 主导 因素 主要部门 区位选择原则 选择原因 原料导向型 工业、 水产品加工业、 加工业 应接近 产地 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 成本较高 市场导向型 家具制造业、 厂 应接近 不便于长途运 输或运输 成本 较高 动力导向型 工业 应接近 或 需要消耗大量 劳动力导向型 服装工业、 工业 应接近具有大 量 的地方 需要投入大量 技术导向型 飞机、 、 等 工业 应接近 地区 要求高 〖反馈练习〗:下面4图为“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度表示影响程度大小, A :西安市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及许多科研院所。 B :河南为农业和人口大省,郑州市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京广、陇海铁路交汇于此,107、310国道从此穿过、新郑国际机场离此距离较近) C :贵阳能源资源充足,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0.7万千瓦,可开发量为87.3万千瓦,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大型的有乌江、南盘江、北盘江水电站等。 D :广西甘蔗总种植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1/3,已成为全国甘蔗种植中心。从1992年至今,广西甘蔗种植面积已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位。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有机化学

人教版高二化学必修二 第三章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1) 【学习目标】 1、了解甲烷在自然界的存在和用途,初步认识甲烷分子的空间结构。 2、掌握甲烷电子式、结构式的正确写法。 3、了解甲烷的化学性质,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并掌握甲烷的取代反应原理。 【学习重点】甲烷的结构特点和取代反应 【预备知识】 1、组成有机物的元素除外,常有、_____,还含有、、、_ 等。其中仅含和两种元素的有机物称为,也可称为,该类物质中组成最简单的是。有机物种类繁多,迄今已发现种。【基础知识】 一、甲烷的结构与性质 1、甲烷的存在:。 2、甲烷的分子式:,电子式:, 结构式:。 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为:, 对应的CH2Cl2有几种结构? 常用的分子模型有两种。 3、物理性质: 甲烷是色、味、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或小)。用或收集甲烷。 4、化学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甲烷稳定,与不反应,与也不反应。因为有机反应比较复杂,常伴有副反应发生,所以在书写有机反应方程式时一般 用箭头而不用等号。 (1)甲烷的氧化反应 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反应式:。 有机方程式与无机方程式写法的区别:。(2)甲烷的取代反应 (教材实验3-3)将一瓶甲烷与一瓶氯气混合, 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高压汞灯照射, 观察到什么现象? 化学反应现象:光照时,氯气的黄绿色

逐渐,瓶壁上有 生成,液面, 试管中有少量。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①常如何验证HCl的生成呢? ②常温下,除了CH3Cl是气体外,其他三种都是无色液体,为什么我们看到黄色油珠呢? 。其实,在该反应中,生成的有机产物除一氯甲烷外,还有 。 [课堂练习] 请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取代反应的定义: [思考与交流] 1.取代反应和置换反应是不是相同的呢?它们之间的差别为: 2.历史上,科学家们在测定了甲烷分子组成为CH4后,对甲烷的分子结构曾提出了两种猜想:正四面体型与平面正方形,科学家如何判断出甲烷分子是哪种空间构型的? [归纳小结]:甲烷取代反应 条件: 特点: 【过关检测】 1、下列关于甲烷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烷分子中的化学键都是共价键 B. 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结构 C.甲烷分子为正四边形结构 D. CH2C12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通常情况下,甲烷跟强酸、强碱都不反应 B. 甲烷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点燃前不必验纯

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4.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两部分。概念多、理论性强,知识间联系紧密。 在“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可持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迫切性,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作铺垫,从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如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入手,让学生直观形象地通过分析数据、案例等,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通过“阅读”,让学生首先了解《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主要内容,知道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通过学习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行动。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教材“活动”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逐渐递进,由材料理解推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核心思想、追求目标及基本内涵。四个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发展: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最后教师列举各年代“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说明其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决心和美好希望。 教学重点 1.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课件、填充图册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联系《21世纪议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分析可持续发展思想本质的方法。 2.通过阅读分析案例学会归纳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逐步树 导入新课 师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激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所有这些环境问题直接威胁到整个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就必须寻求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协调之路,即可持续发展之路。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概念及其基本内涵等。 板书: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 资源预期寿命图 图的右侧表示世界14种重要资源的预期寿命,其中深色条框表示按指数增长的预期寿命,浅色条框表示消费水平不增长条件下的预期寿命。左侧条框表示各种矿物消费的年增长率。据图谈一谈你对未来资源环境状况的看法。 板书: 历史背景及必然性 生(合作探究)维系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自然资源,在不久的将来被消耗殆尽,人类将出现严重的资源短缺现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导学案

第四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核心素养 1.识记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属性。 2.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3.理解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科学精神:正确理解真理,正确对待错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综合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过去的房地产调控之所以难见成效,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房子的定位,混淆了房子的投资属性与消费属性。中外研究和实践表明,房子尽管既有消费属性,也有投资属性,但主要功能是用于居住,不是用于投资。长期以来,由于人们背离了这个常识,产生了各种问题、矛盾和风险,由此形成的房地产泡沫化、经济泡沫化将会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 运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知识,分析人们对房子的属性和功能认识上的变化。 【易错易混点】 1.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因此,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谬误 2.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客观性 4.认识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5.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翻已有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 6.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意味着人们不可能获得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检测提升】 1.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民主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文明的新鲜符号,大多数同学认为网络民主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信真理不会在网络热议中走失。因为( ) ①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唯一的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必然不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霍金以其“黑洞理论”闻名于世,但他并未因此获诺贝尔奖。有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认为,原因在于霍金这一理论还没有得到验证;霍金也承认是因为他的黑洞蒸发还没有被观测或者被实验所证实。这说明( ) 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认识的真理性必须由实践检验 D.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导学案(3)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 2019.5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导学案 1.理解新工业区的含义、特点及其代表性的工业区。 2.了解意大利新工业区的生产特点、发展的主要条件及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借鉴意义。 3.知道美国硅谷的生产特点、发展的主要条件及对我国乡镇企业的借鉴意义。 4.通过对意大利和美国新工业区的学习,以及与我国相关工业区的比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1.结合新工业区的发展历程,了解新工业区的概念,并分析新工业区新在哪里,知道新工业区不等同于高新技术工业区;复习传统工业区的生产特点,列表比较新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的不同。 2.结合教材案例4“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的条件、特点及工业小区的优势。结合我国温州乡镇的发展模式,分析二者的异同及发展中的问题,探讨意大利新工业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结合教材案例5“美国‘硅谷’”,分析高新技术工业的特点、硅谷发展的区位优势,知道科技和交通是高新技术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而军事订货是硅谷特有的条件。对于硅谷的气候特征,要结合必修1中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和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我国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发展,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硅谷的发展经验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1.新工业区的特点。 2.意大利新工业区和美国硅谷的生产特点、发展的主要条件及对我国相关工业区的借鉴意义。 本节课要充分利用案例分析和比较法教学,因此教师要准备有关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萨索洛瓷砖生产、美国硅谷、我国温州乡镇企业、北京中关村、微软、斯坦福大学的资料,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和分组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工业区的特点、区位优势。 对比传统工业区,引导学生分析新工业区的“新”,列表比较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不同,注意区分新工业区与高新技术工业区的不同。结合教材图4.15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形成的国内和国际环境;结合教材图4.17“萨索洛瓷砖工业小区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分析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的优点;同时对比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发展,引导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美国“硅谷”是高新技术工业区的典型代表,对于高新技术工业的发展,要结合教材案例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导学案2.2.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学案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2)了解发展中的原电池; (3)能依据原电池原理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自主学习 1.请写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能源分类 (1)一次能源: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2)二次能源: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等。 课内探究 一、原电池原理深化认识 【例题】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的是() [练习1] 下列组合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有() [练习2]

由X、Y两种金属和稀硫酸组成一个原电池,结果发现X表面无气泡而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与Y分别作什么极?哪个金属性更强? [练习3] 用镁、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 [练习4] 用铜、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浓硝酸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并写出相关电极反应方程式。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常见的化学电池是锌锰电池,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锌):(反应) 正极(石墨):2N+2e-2NH3↑+H2↑(反应) 2.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 负极(Pb):; 正极(PbO2):; 总反应:。 (2)镍镉碱性蓄电池。 (3)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锂离子电池。 特点:电压高、质量轻、寿命长等。 用途:作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的电源等。

3.燃料电池(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 (1)用酸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2)用NaOH等碱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三、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中含有、、、等大量毒性很强的重金属,随处丢弃会对、等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通过人类的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另一方面,废旧电池中的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回收再利用这些废旧电池,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节约。 随堂检测 1.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硫酸中,锌片() A.发生氧化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 C.为正极 D.为负极 2.某金属能与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为() A.Mg B.Fe C.Al D.Cu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另一组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4.如图所示的装置,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稀硫酸中S-移向M极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5.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 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6.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

高中数学苏教版必修4三角恒等变换练习题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 3.1.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一.选择题 1、sin750= ( ) A、14 2、tan170+tan280+tan170tan280 = ( ) A、-1 B、1 D、 3、若12sin x x =cos(x +φ),则φ的一个可能值为 ( ) A、6π- B、3π- C、6π D、3 π 4、设α、β为钝角,且sin α,cos β=α+β的值为 ( ) A、 34π B、54π C、74π D、54π或74 π 5、1tan 751tan 75+- = ( ) C、 D、* 6、在△ABC 中,若0

11、已知tan(4π+x )= 1 2 ,求tan x 12、化简2cos10sin 20cos20- 13、已知4π<α<34π,0<β<4π,且cos(4π-α)=35,sin(34π+β)=513 ,求sin (α+β)的值。 * 14、已知α、β为锐角,sin α= 8,17cos(α-β)=21 29 ,求cos β. 3.1.3二倍角的正弦、余弦与正切公式

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最全)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导向 一、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产生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的作用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3、哲学的任务 哲学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4、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哲学就是智慧或智慧之学即追求智慧之学。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活的灵魂”。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根本方法。 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二者区别:含义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二者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用来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区别: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本质);个性、特殊性 哲学:对个别的规律和特征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抽象的、共性、普遍性 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就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德国康德;英国休谟)。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它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 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 ②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唯物主义 基本观点: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基本形态: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知识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评价: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但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静止、片面、孤立)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评价: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现时代的思想指挥,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2、唯心主义 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东西,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王阳明“心外无物”、贝莱克“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决定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物在理先”、黑格尔。) 唯心主义哲学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着或多或少的借鉴意义

高中地理必修2精品学案2:4.3.2 新工业区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2课时 『预习目标』 1.了解新工业区概念及其分布。 2.识记不同新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及其特点。 『自主预习』 二、新工业区 1.兴起的时间:20世纪____年代之后。 2.典型地区: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______”等。 3.典型案例——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1)形成条件:大批______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______;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 (2)主要特点:以______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________。 (3)实例:萨索洛瓷砖工业小区。 4.美国“硅谷”新工业区: (1)高技术工业的生产特点:从业人员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 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产品面向市场。 (2)主导产业:。 (3)区位优势:地理位置;气候;交通;市场;环境和文化。 『自我检测』 1.美国“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技术工业区比较,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A.知识密集,人才集中B.交通便捷C.军事订货多D.环境优美 2.美国把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迁到东南亚、墨西哥等地,主要是为了() A.分利用当地廉价的劳动力 B.充分利用当地便宜的土地、住房 C.扩大市场,增加销售额 D.传播新技术、新工艺 3.高技术工业部门比传统工业() A、增长速度慢 B、更新换代周期长 C、生产规模大 D、研究开发费用高 4.有关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必修二(新教材) 全书导学案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1课时原子结构 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学业要求 通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深化对原子 结构的认识。 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明确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学生自主学习 原子核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 ? ?原子核 ? ? ? ? ? ? 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决定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量很小 2.原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原子序数=□0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02质子数(Z)+□03中子数(N)。 3.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 如16 8O表示质量数为□0416,质子数为□058的氧原子。 核素同位素 1.核素 具有相同数目的□01质子和相同数目的□02中子的一类原子。

氢元素有氕、氘、氚三种核素,分别用□0311H、21H、3 1 H表示。 2.同位素 □04质子数相同而□05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例如 1 1 H与□0621H、31H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分为□07稳定同位素和□08放射性同位素。 课堂互动探究 一、原子的构成 1.离子的质量数是否等于其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提示:是。因为离子是通过得失核外电子形成的,而质量数只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有关,与核外电子数无关。 2.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 提示:不一定。11H中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不含有中子。 1.原子的相对质量(M)=原子质量 m(126C) 12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离子组成中的数量关系 (1)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阳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4)阴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知识拓展 核力是使核子组成原子核的作用力,属于强相互作用力的一类。原子核中有中子、质子,质子是带正电的,所以质子之间会互相排斥。是非常强大的核力将它们吸引在一起,使它们在非常小的区域形成原子核。核力是短程力,只有在原子核尺度上才显现出来。 1.已知R2+核外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b a R B.a+b-2 a+2 R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