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为什么要提倡养老改革

中国为什么要提倡养老改革

中国为什么要提倡养老改革

毫无疑问,中国将面临最大社会问题,即由于人口比例严重失调而引起的老龄化过速。目前中国老年人基数庞大,60岁以上老人数量在2015年已达到2.21亿,占总人口比例16%。至2020年,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而日渐庞大的市场需求,养老机构却依旧匮缺。据《2009中国老龄国情与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公布数据,我国现有养老机构230万余张,实际入住率150万左右,实际入住率65%左右。面对我国1.5-1.6亿老龄人口严峻的形势,机构床位严重不足,缺口巨大。

同时传统的“家庭养老”观念,无形中让本已背负医疗、教育、房价、子女的中国80后增添巨大压力,使得社会中坚力量的重负愈发不堪。

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问题,现行的中国养老制度却又存在着诸多弊端。

最根本的弊端,无非是国家养老金赤字不断的加大带来的养老压迫感。由于不同统筹层次的基金无法调剂使用,严重制约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调剂功能的发挥。同时也因为中国特殊的人口政策,在老龄化急速加剧的同时,人口生育率逐步降低。而现收现付制度本身的是从工作的一代向上一代再分配养老金。我国不得不面对工作的人口减少,而退休人口正在增加的困局。工作一代人已经不能为退休一代人提供足够的养老金,保障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此,不得不提到男性老年人安度晚年的窘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男性寿命短,退休时间晚,能够享受的老年时光相对来说被压缩了很多。如何提高老年男性的晚年生活质量,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并且,实际上社会基本养老金管理机构在对民服务方面的不足也是养老制

度弊端之一,现社会基本养老金管理机构在对民服务上普遍存在养老金的提取手续异常繁琐、断交的养老金补交时需要缴纳一定的滞纳金这类服务“烦”情形。

这些弊端问题造成了养老制度根本无法百姓做好“养老”服务,反之带给退休人员的是财政赤字的压迫感,保障标准低的窘迫感,服务不利民的疑惑感。

面对这些情况,愈渐庞大的老年人群将用什么钱养老?在现行的养老金制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的情况下,养老保险制度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养老保险制度该如何进行改革呢?这些颇为尖锐的问题已经成为国人和国家关注的重点。

国务院副总理、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回良玉曾指出需将老龄化问题提升到“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的高度”。业内人士指出,中央对老龄化问题的高度重视,将有利于促进有关部门在养老、医疗、福利、社区服务等应对措施上的完善。化解老龄社会日益逼近所带来的潜在危机,相关应对策略就应尽早走向机制化、体系化、并可进一步上升到法律的层面。面对养老政策的发展,老百姓可依靠国家养老金政策作为基础养老来源,再根据健全的体系发掘多元化养老方式。

其实,当今世界已有50多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主要是欧美发达国家。一直以来,发达国家秉承着体制化、健全化的养老方式,让“老有所依”,而国内当前的养老标准与养老形式却远差于这些国家。发达国家秉承的养老方式多元化理念,在国内却不那么理想。

多样化养老方式包括:1.居家养老:老人自己照顾自己,或者由子女、亲属、保姆、护理师等人照顾起居。2.托老所:顾名思义,就是采用“托儿所”的形式。白天老人来托老所吃、活动、休息,晚上回自己家里睡觉。3.家庭式养老院:有些人把自己的房子改装成养老院,招收附近的老人提供养老和基本护理服务。

4.老年公寓:通常选址在风景好,空气好的郊区。周边环境优美,配套休闲娱乐

设施齐全。5.普通养老院:公立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与私立的养老院都有,是目前国内养老机构的主体。6.护理院:通常是半医疗性质的、比较专业的老人护理康复机构。比住医院便宜很多,又能满足患病老人的护理需求。7.旅游度假式养老:比较健康富裕的老人,根据季节,到不同的城市的老年公寓养老。

而国内养老为何迷路重重?主要因为政府缺乏清晰政策去指引国内养老工作,而中国老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认为养老院是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去的地方,中国子女又认为养老机构设施不齐全还会被人说闲话。从而导致多元的的养老方式,进入中国仅仅只能依靠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但实际上,大部分中青年背负着工作、子女、经济压力的情况下,并不能在物质上、心理上为居家老人提供老人想要的。甚至于部分中青年人群的道德缺失,使得居家老人过着苦不堪言的“养老”生活。

秉承传统观念的中国人,却忽略了国家养老政策体制化号召。其实是现在养老专业护理已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可信度高、专业度强的养老机构除了能满足老人生活起居方面的问题,完全可以为老人提供专业权威的健康咨询及护理,并且优越的娱乐设施和环境,让老人在安逸的环境里安度晚年解决老人和子女的后顾之忧。

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的同时,也需要建立一个良性的养老机制。第一步,构筑一个普惠的保障底线,由政府的税收支付,保障中国所有老年人最低收入水平,无论其就业或供款记录。第二步,让整个社会来承担基本养老制度中无资金承担的成本,即由中央政府直接承担起这一成本。第三步,把目前的双层基本养老制度转变成这样一个全国性的制度:政府监管,私营机构管理,个人账户用来投资。第四步,通过中国的企业年金制度来扩大补充养老保险的覆盖率。此外,为缓解当下因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危机对国家政治改革、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所形成的巨

大冲击,国家应采取如下对策:1、适当提高退休年龄,降低当期支付规模。2、不断扩大参保人数的覆盖面。3、拓宽养老保险基金的融资渠道。4、对养老保险基金进行有效运营使之保值增值。5、加强养老保险基金管理。

一直以来,为了弥补基本养老保险的不足,各国正在探索使养老保险形式多样化的作法。如匈牙利,养老保险系统分为四个部分:国家负责的、非福利性基本保险;起补充作用的、自愿互助保险公司;以保证老年人基本生活水平为目的的社会福利系统;参与市场竞争的商业性机构。捷克大力提倡和推行补充养老基金制度。个人自由投保,国家实行鼓励政策,按投保额多少给予补贴。

如今,“银发浪潮”席卷而来,我国已开始步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老年人的比重日益增大,老年群体在社会中的地位亦与往日大不相同,不少城市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个老年社区,许多地方的有些社会事务已逐渐地由老年“当家作主”。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条件的大为改善,“人生古来七十稀”早已成为过去,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比皆是。老龄、高龄队伍的不断扩大,要求全社会越来越关照老人。同时,老年人也需要加强对自我的,根据社会的发展形势定夺适合自己的养老政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