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孙子兵法历年预官考题

孙子兵法历年预官考题

孙子兵法历年预官考题
孙子兵法历年预官考题

孫子兵法歷年預官考題

(C)1.我國戰爭理論之結晶,百代談兵之祖為:A司馬法B尉繚子C孫子兵法D李衛公問對(77年預官考題)

(C)2.孫子兵法始計篇中所謂軍人武德乃:A忠孝勇義嚴B恭寬信敏惠C智信仁勇嚴(78年預官考題)

(C)3.孫子兵法始計揭櫫以「五事」、「七計」估量勝算,五事係指:A智信仁勇嚴B天地君親師C道天地將法D地水火風空(79年預官考題)(D)4.孫子兵法始計篇旨在說明:A用間之法B統御之法C遠交近攻D廟算之勝(80年預官考題)

(D)5.孫子兵法中,以何者為戰爭之最上策?A伐兵B伐交C攻城D伐謀(81年預官考題)

(C)6.下列何者非孫子兵法的戰略原則?A兵者,詭道也B兵貴勝,不貴久C勝兵先戰,而後求勝D上兵伐謀,其下攻城(86年預官考題)(C)7.孫子兵法謀攻篇主張的作戰理念,正確的是:A破國為上B上兵攻城C知己知彼,百戰不殆D百戰百勝,善之善者也(88年預官考題)(B)8.有關孫子兵法理想,下列何者為非:A無恃敵不來,恃吾有以待之B勝兵先戰,而後求勝C兵貴勝,不貴久D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90年預官考題)

(B)9.西方兵聖是克勞塞維茲,東方兵聖為何人:A韓信B孫子C吳起D諸葛亮(91年預官考題)

(C)10.孫子兵法始計篇揭櫫以五事、七計估量勝算,五事中首重「道」,其原因為:A首重兵法B道德為要C得民心為要D兵者詭道也(91年

預官考題)

(C)11.《孫子兵法》云:「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說揭示何種觀念?A避戰B速戰C慎戰D好戰(92年

預官考題)

(A)12.〈秦晉殽之戰〉文中,燭之武遊說秦君時所言:「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相當於運用兵法上的何種策略?

A利而誘之B佚而勞之C怒而撓之D實而備之(92年預官考題)

(C)13.以下戰役,何者可做為兵法「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的例證?

A信陵君救趙B田單復國C曹操赤壁之戰D晉師假道滅虢(92年

預官考題)

(D)14.下列何者非造成〈謀攻篇〉所謂「亂軍引勝」之因?A縻軍B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C不知三軍之權,而同三軍之任D懸權而動(92年預官考題)

(B)15.三國時周瑜利用蔣幹傳言,使曹操殺蔡瑁、張允,運用的是何種間計?

A內間計B反間計C死間計D生間計(92年預官考題)

(C)16.〈軍形篇〉云:「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文意與下列何者相近?A五聲之變,不可勝聽B相守數年,以爭一日之勝C多算勝,少算不勝D戰勝,不過奇正(92年預官考題)

(D)17.曹劌指示魯軍必恃齊軍三鼓而後攻之的戰法,符合孫子所謂的:A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B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C勇者不能獨進,怯者不能獨退D避其銳氣,擊其惰歸(92年預官考題)

(D)18.孫子主張作戰時應採取何種措施,以減輕己方因戰爭所產生通貨膨脹的壓力?A堅壁清野B遠交近攻C簞食壺漿D因糧於敵(92年預

官考題)

(A)19.孫子曰:「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此處「司命」是指:」A掌握人民生死者B負責獄政者C教民武藝者D子嗣後代(92年預官考題)

(C)20.下列何人非先秦的軍事家?A孫武B孫臏C韓非D吳起(92年預官考題)

(B)21.孫子所主張的戰爭策略,由優而劣應為:A攻城→伐兵→伐謀→伐交B伐謀→伐交→伐兵→攻城C伐兵→伐謀→伐交→攻城D伐謀→伐

兵→伐交→攻城(92年預官考題)

(D)22.地略學上有謂「前有高山,後有大水,進則不得,退則有礙。」此種地形屬於〈九地篇〉中的:A爭地B重地C衢地D死地(92年預

官考題)

(B)23.〈軍爭篇〉云:「其疾如□,其徐如□,侵掠如□,不動如□,難知如陰,動如雷霆。」空格中字依序應為:A風、水、電、石B風、林、火、山C火、水、金、土D日、月、天、地(92年預官考題)

(C)24.以下有關〈孫子兵法〉的敘述,何者為非?A又名孫子十三篇B首注者為曹操C匯集秦漢時的戰爭經驗D末篇為用間篇(92年預官考

題)

(A)25.軍人應明瞭「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此觀念合於〈始計篇〉「五事」中的:A道B天C地D法(92年預官考題)

(D)26.「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為下列何種觀念之要旨?A兵貴勝,不貴久B非得不用,非危不戰C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D兵者,詭道也

(92年預官考題)

(B)27.下列那些提示,是與孫子有關的?(甲)一鼓作氣(乙)三令五申(丙)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丁)曾助闔閭,西迫疆楚,北威齊晉A甲丙丁B乙丙丁C甲乙丙D甲乙丁(93年預官考題)

(B)28.關於<始計篇>,下列敘述何者為非?A兵者,詭道也B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可先傳也C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D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也(93年預官考題)(D)29.有關孫子對將的論述,下列何者有誤?A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B善戰者,求之于勢,不責於人C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D上兵伐謀,其次伐兵,其次伐交,其下攻城(93年預官考題)(C)30.下列有關<地形篇>的引文,何者為非?A地形者,兵之助也B料敵制勝,計險阨遠近,上將之道也C知兵者,迷而不動,舉而不窮D知天知地,勝乃可全(93年預官考題)

(B)31.有關用兵之法,下列何者為錯誤?A高陵勿向,背邱勿逆B歸師勿遏,圍師勿闕C佯北勿從,銳卒勿攻D餌兵勿食,窮寇勿追(93年預官考題)

(C)32.下列各組引文,其意義相異的選項是:A犯之以事,勿告以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B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民可使樂成,不可與慮始C威加于敵,則其交不得分/三分軍事,七分政治D善戰者,勝于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曲突徙薪無恩澤(93年預官考題)(A)33.唐太宗曰:「朕觀諸兵書,無出孫武,孫武十三篇,無出□□,夫用兵識□□之勢,無不勝焉。」上列□□內文字正確選項皆為:A虛實B謀攻C軍爭D九變(93年預官考題)

(D)34.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此處「合」是指:A聯合演習B策略結盟C合作進擊D敵我交戰(93年預官考題)

(B)35.<謀攻篇>云:「用兵之法,十則□之,五則□之,倍則□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上列□內文字依序應為:A圍、拒、克B圍、攻、分C圍、拒、待D圍、攻、擒(93年預官考題)

(A)36.<用間篇>云:「先之者不可取於□□」,上列□□內文字應為A鬼神B敵情C內間D神紀(93年預官考題)

(C)37.三國赤壁之戰,周瑜火燒曹營水寨,符合<火攻篇>所謂的:(甲)以火佐攻者明(乙)火發於內,則早應之於外(丙)行火必有因,煙火必素具(丁)火發上風,無攻下風A甲乙丁B甲乙丙C甲丙丁D乙丙丁(93年預官考題)

(C)38.<作戰篇>云:「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此處「籍」之字意最適合者為:A籍貫B戶口C動員D鄰里(93年預官考題)(B)39.<軍爭篇>云:「懸權而動」,一意與下列何者相近?A避實而擊虛B因敵而致勝C兵無常勢,水無常形D兵以詐立(93年預官考

題)

(D)40.漢王用陳平計,致亞父見疑,漢王終脫滎陽之困,此計屬於<始計篇>中的:A實而避之B亂而取之C佚而勞之D親而離之(93年預

官考題)

(A)41.《孫子兵法?始計篇》一文中,認為在未作戰之前,必須有周密之計畫,周詳之準備,並以「五事」、「七計」為總綱,下列何者非屬「七計」?

A 詭道孰多

B 天地孰得

C 兵眾孰強

D 賞罰孰明(94年預官考題)(D)42.《孫子兵法?作戰篇》云:「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其中「兵」之意為: A 戰爭B 軍隊C 戰術D 武器(94年預官考題)

(B)43.《孫子兵法?始計篇》中談到「五事」,下列何者為非:A 道B 勝C 天

D 將(94年預官考題)

(C)44.《孫子兵法?謀攻篇》一文中,談到預測戰爭勝負,有五個方法,下列何者為非? A 識眾寡之用者B 上下同欲者C 君能而將不御者D 以虞待不虞者(94年預官考題)

(A)45.《孫子兵法?始計篇》云:「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其中「曲

制」之意為: A 部隊編制 B 人事制度C 軍需補給 D 財經制度(94年預官考題)

(C)46.《孫子兵法?謀攻篇》一文中,談到高明的用兵方略為: A 伐交B 伐兵 C 伐謀D 攻城(94年預官考題)

(B)47.《孫子兵法?形篇》一文中,認為用兵必須注意度、量、數、稱、勝五個事項,其中部隊兵員的戰鬥實力及人數的眾寡,是指:A 度 B 數C 量D 勝(94年預官考題)

(C)48.《孫子兵法?虛實篇》云:「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其中「無常勝」之意為: A 一定剋 B 一定勝C 無常剋D 一定敗(94年預官考題)(A)49.《孫子兵法?勢篇》云:「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虛實是也。」其中「碫」之音義為:A ㄉㄨㄢˋ,磨刀石 B ㄉㄨㄢˋ,綢緞 C ㄉㄨㄢˋ,手段 D ㄉㄨㄢ,用手端(94年預官考題)

(D)50.《孫子兵法?九變篇》云:「智者之慮,必雜於□□。」上列□□內文字應為:A 動靜B 天地 C 君命D 利害(94年預官考題)

(A)51.《孫子兵法?軍爭篇》云:「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上列□□內文字應為: A 行軍B 豫交C 與交 D 夜襲(94年預官考題)(D)52.《孫子兵法?九變篇》一文中,認為作將帥的,有五項危險的偏執性格,下列何者為非? A 必死,可殺也B 忿速,可侮也 C 愛民,可煩也D 愛色,可欺也(94年預官考題)

(D)53.《孫子兵法?形篇》云:「善守者藏於□□之下,善攻者動於□□之上」,上列□□內文字,依序應為:A 重地,陰天B 生地,陽天C 衢地,隆天 D 九地,九天(94年預官考題)

(C)54.《孫子兵法?用間篇》一文中,所提到的間諜,有五種名稱,下列何者為非? A 鄉間B 死間C 色間D 生間(94年預官考題)

(C)55.《孫子兵法?始計篇》一文中,所謂的「詭道」,下列何者為非? A 怒而撓之 B 卑而驕之C 懼而脅之D 親而離之(94年預官考題)

(A)56.《孫子兵法?地形篇》一文中,認為軍隊有走、弛、陷、崩、亂、北等六敗,其中「士卒強悍而將吏懦弱的軍隊」稱為:A 弛B 陷C 走 D 亂(94年預官考題)

(A)57.《孫子兵法.軍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

銖,敗兵若以銖稱鎰。勝者之戰,若決積水于千仭之谿者,□也。」其中空格文字應為: A 形B 量C 數D 度(95年預官考題)

(B)58.《孫子兵法.作戰篇》:「其用戰也貴勝,久則鈍兵挫銳……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由是可知〈作戰篇〉主旨為: A 天時地利人和 B 兵貴勝不貴久 C 知彼知己百戰百勝 D 勝可知而不可為(95年預官考題)(A)59.《孫子兵法.九變篇》:「故將有五危:……不可不察也。」下列何者不在「五危」之內? A 惡民,可煩也。B 必生,可虜也。C 忿速,可侮也。 D 必死,可殺也。(95年預官考題)

(A)60.《孫子兵法.始計篇》:「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句中「五事」為何? A 道、天、地、將、法 B 道、天、將、軍、法C 天、地、將、兵、法 D 時、事、地、將、法(95年預官考題)

(C)61. 孫子曰:「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善之善者也。」(〈謀攻篇〉)其中空格文字應為: A 仁者無敵 B 全國為上C 不戰而屈人之兵D 以寡敵眾(95年預官考題)

(A)62. 齊魯長勺之戰,曹劌深明「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之道而大勝齊軍。此乃符合孫子何種用兵之法? A 避其銳氣,擊其惰歸。〈軍爭篇〉B 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始計篇〉C 我不欲戰,畫地而守之。〈虛實篇〉 D 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地形篇〉(95年預官考題)

(B)63. 孫子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終而復始,日月是也;死而復生,四時是也。」又曰:「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于千仭之山者,勢也。」此二段文句出自《孫子兵法》那一篇? A 〈作戰篇〉B 〈兵勢篇〉C 〈謀攻篇〉D 〈九地篇〉(95年預官考題)

(A)64.《孫子兵法.軍爭篇》:「軍政曰:『言不相聞,故為金鼓;視不相見,故為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試問古代兵書記載夜間作戰以何物傳遞訊息? A 金鼓B 旌旗 C 馬匹 D 無線電(95年預官考題)(C)65.《孫子兵法.虛實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其中空格文字應為: A 道B 虛 C 神D 實(95年預官考題)

(C)66. 依據《孫子兵法.始計篇》的敘述,為將者應具備的條件為何? A 智、仁、勇、和、誠B 智、信、仁、勇、忠C 智、信、仁、勇、嚴 D 智、信、仁、惠、敏(95年預官考題)

(C)67. 孫子曰:「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又曰:「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此二段文句出自《孫子兵法》那一篇? A 〈軍形篇〉B 〈軍爭篇〉 C 〈行軍篇〉D 〈地形篇〉(95年預官考題)

(B)68.《孫子兵法.地形篇》:「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凡此「六者」為何? A 高、低、遠、近、險、平 B 通者、挂者、支者、隘者、險者、遠者 C 高、矮、寬、敞、闊、隘 D 散地、輕地、爭地、圍地、交地、重地(95年預官考題)

(C)69. 何者為「衢地」(〈九地篇〉)的正確解釋? A 平原廣闊交通便利之地。 B 山林錯縱,入口狹隘,敵方可依險設伏之地。C 與數國毗連的通衢要地。 D 山林險阻,沼澤潮溼,車馬進退困難之地。(95年預官考題)(C)70.《孫子兵法.火攻篇》:「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時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也。凡此四宿者,風起之日也。」其中空格文字應為: A 蒼龍、玄武、白虎、朱雀 B 火人、火積、火輜、火庫 C 箕、壁、翼、軫D 角、房、昂、星(95年預官考題)

(C)71.《孫子兵法.用間篇》:「三軍之事,親莫親于間,賞莫厚于間,事莫密于間。……微哉!微哉!無所不用間也。」下列何者非〈用間篇〉所述內容? A 非聖智不能用間 B 非仁義不能使間C 非勇武不能御間D 非微妙不能得間之實(95年預官考題)

(B)72.《孫子兵法.地形篇》記載,兵有六敗,非天之災,將之過也。下列何者不在六敗之內? A 崩者 B 淫者C 弛者D 北者(95年預官考題)

問答題

1.孫子始計篇之「五事」、「七計」、「十二詭道」內容為何?

2.學業即將結束,面對不同地方之多家公司招聘,始計篇提供哪些分析比較之策略?

3.大學生參與社團,社長如何領導社團「勝敵而益強」?

4.知勝之道有五,其內容為何?

5.孫子提出之「各種敵我兵力數量對比」之用兵之法為何?

6.孫子軍形篇之「勝兵先勝而後求戰」,對您求學啟示為何?

翻譯題

1.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2.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糧不三載,取用于國,因糧于敵,故軍食

可足也。

3.兵貴勝,不貴久。故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

4.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5.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6.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

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

7.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

8.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

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

智慧树2018孙子兵法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军志》当中“止则为营”的下一句是(行则为阵) 《孙子兵法》诞生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 第一章 计篇中所讲的“五事”第一事“道”,其含义是战争需要得到谁的支持(人民群众) 下面不是《孙子兵法》常用三大版本的是(孙子通典) 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参战多国部队共多少个国家组成(39 )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阿拉法特生前是哪国国家领导人(巴勒斯坦) 计篇当中对“将”的选拔标准排在第五位的是(严)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计篇当中“七计”的内容(智谋孰强) 春秋时代宋襄公战于泓水的“君子之战”是与哪个国家进行的(楚) 第二章 《作战篇》当中一辆革车由几匹牲畜来拉动( 2 ) 现代战争后勤保障的特点是(物资耗用量极为巨大) “巢车”在攻城战中的作用是(观察敌情) 在古代攻城战中,相比于守城方,攻城方一般而言相对需要兵力(较多) 《作战篇》当中孙子提出的“智将”判断标准是(务食于敌) 作战篇中“故杀敌者,怒也”,是让谁愤怒(己方士兵) 作战篇中“取敌之利者,货也”中的“货”是什么意思(奖赏) 对于《孙子兵法》中提出的“速战速决”与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抗战”理论所产生的矛盾,表述正确的是(两种理论都正确) 第三章 按照《司马法》记载“全旅为上,破旅次之”中的一“旅”为多少人(500 ) 兵学巨著《战争论》的作者是哪国人(德国)

下面不是美国“孙子核战略”主要手段的是(战争威慑) 现代电子产品相对较昂贵的价格主要来自于(科技含量) 《谋攻篇》认为若与敌人兵力相当则采用的战法是(战之) “百战不殆”的上一句是(知彼知己) 第四章 《形篇》认为,“败兵”的表现是(先战而后求胜) 《形篇》认为,在战争中使自己“不可胜者”是通过(防守)来实现的。 《形篇》认为,在战略运筹过程中,由“量”可以推导出(数) 《形篇》认为,在战略运筹过程中,由“称”可以推导出(胜) 《形篇》认为,“胜兵”的表现就好像(以镒称铢) 第五章 《势篇》认为,要达到“斗众如斗寡”的效果,则需运用(形名) 《势篇》提出的“奇正”概念,其中的“奇”是指(特殊战争规律) 下面不属于中国古代“五色”当中的是( purple ) 对于“奇正”作用表述正确的是(“奇正”都可以获得胜利) 《势篇》认为“认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而(圆石置于斜坡)造的“势”最强东汉末年至三国年代发生的合肥之战,交战军队属于哪两个方面(曹操与孙权) 第六章 虚实篇讲究“(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虚实篇讲究“(寡)之而知死生之地” “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的原因是(自己还没有做出最终作战方案)“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中“错”的含义是(措施)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第七章 “军争篇”两军相争的重点是(先发制人)

2017尔雅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期末考试答案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毛泽东所写的“老三篇”?()(2.0分)2.0 分 A、为人民服务 B、愚公移山 C、纪念白求恩 D、论持久战 正确答案: D 2毛泽东认为,革命事业的发展()。(2.0分)2.0 分 A、一靠正确的政治路线 B、二靠优秀的人才 C、领导者是整个人才队伍中最积极,最能动,最关键的因素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 D 3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句话的内涵是()。(2.0分)2.0 分 A、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人才 B、领导者用人时要因势利导 C、领导者用人时要善于授权 D、领导者要选贤任能 正确答案: C 4关于兵之虚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0分)2.0 分 A、兵之虚实,如以碫投卵 B、水避高而趋下,如用兵避实而击虚 C、李世民推崇虚实,认为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战无不胜 D、毛泽东认为虚实之势以实为重,倡导用血和汗水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

正确答案: D 5中国战略文化的巅峰之作是()。(2.0分)2.0 分 A、战国策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墨子 正确答案: B 6“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是《孙子兵法》的哪种价值取向?()(2.0分)2.0 分 A、哲学价值 B、经济价值 C、社会价值 D、政治价值 正确答案: D 7下列哪句话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2.0分)2.0 分 A、军争为利 B、静如处子 C、怯生于勇 D、饱能饥之 正确答案: D 8领导干部的应该成为用人的人,切忌()。(2.0分)2.0 分 A、瞎指挥 B、乱干预 C、错用人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9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这里的“政”为通假字,通“正”,意思是()。(2.0分)0.0 分 A、正确 B、政治 C、公正 D、方法 正确答案: C 10《孙子兵法》的战略目的是下面哪一项?()(2.0分)2.0 分 A、屈人之兵 B、攻城拔寨 C、国家权力 D、 长治久安 正确答案: D 11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这句话出自()。(2.0分)2.0 分 A、丘吉尔 B、毛泽东 C、拿破仑 D、司马迁 正确答案: C 12关于识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哪一项?()(2.0分)2.0 分 A、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

孙子兵法答案

崇尚武力,图强称霸的是以下哪个时期?()0分;A、;元王朝时代;B、;唐王朝时代;C、;春秋末期;D、;秦始皇时期;正确答案:C我的答案:A;2“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A、;行篇;B、;作战篇;C、;形篇;D、;军争篇;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3《军争篇》的核心是1.0分;A、;以迂为直,以患为利;B、;金鼓旌旗之制;C、;治兵崇尚武力,图强称霸的是以下哪个时期?()0 分 A、 元王朝时代 B、 唐王朝时代 C、 春秋末期 D、 秦始皇时期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A 2“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出自《孙子兵法》的哪一篇?()1.0 分A、 行篇 B、 作战篇 C、 形篇 D、 军争篇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军争篇》的核心是1.0 分 A、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B、 金鼓旌旗之制 C、 治兵四要 D、 用兵禁忌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吴国主动出战,追求的是()。1.0 分A、 顺应形势 B、 风向 C、 天时地利人和 D、 速战速决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八路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是()。1.0 分A、

百团大战 B、 神头岭战役 C、 雁门关战役 D、 平型关战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出自《孙子兵法》的哪一篇?()1.0 分 A、 行军篇 B、 军争篇 C、 火攻篇 D、 计篇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兵以诈立”出自《孙子兵法》的哪一篇?()1.0 分 A、 九变篇 B、

行军篇 C、 军争篇 D、 火攻篇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渴如江河。”讲述的是哪一种取胜方式?()1.0 分 A、 以谋取胜 B、 出奇制胜 C、 诡道取胜 D、 因敌制胜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9《势篇》的第三章讲的是()。0 分 A、 用兵 B、 势险节短

《孙子兵法》经典故事 PDF高清彩版

软件介绍 标签: 孙武兵法孙膑刘邦诸葛亮李世民岳飞朱元璋 以全新形式解读蜚声中外、名震古今的兵家圣典,全方位、多角度诠释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气象、地理;再现金戈铁马、剑拨弩张的战争场景与历史进程;精彩战例,详尽剖析千百年经典战略战术。 观赏:文饰精美的青铜兵器·穿甲贯胸的强弓劲弩,驰骋疆场的驷马战车·制作精七的攻守械具·威力巨大的火器石机·固若金汤的战阵城池,历经沧桑的战争遗迹。 学习:孙膑运筹帷幄擒庞涓·刘邦韬光养晦败项羽,诸葛亮神机妙算借敌箭·谢安谈笑风生挫苻坚,李世民叱咤风云统天下·岳飞披肝沥胆战金兵,朱元璋戎马倥偬灭强敌。 发现:利刃如何逐渐成为车战时代的主要兵器,火药在战场上的运用带来的结果·河河作战和陆上远征的决定性因素·纸张的发明对军用地图绘制的推动作用。 《孙子兵法》,史称《孙子》,又称《孙武兵法》,作者是春秋末期人孙武。《孙子兵法》是古代战争实践的产物,成书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现存最早、最有影响的军事理论巨着,被后世尊为“兵家圣典”、“武学奇书”、“东方兵学鼻祖”。《孙子兵法》全书共十三篇,包括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基本上是以权谋为经线,以战争一般进程为纬线来谋篇布局的,内容涉及战争规律、哲理、谋略、政治、经济、外交、天文、地理等。《孙子兵法》在军事实践中的运用更为普遍,对军事家指导战争、组织战役、启发谋略、增长才乾大有裨益。从春秋战国到近现代,几乎所有的军事家、战略家都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孙子军事思想和战术谋略的影响。 有别于一般的《孙子兵法》读本,《孙子兵法经典故事》最大的特色还在于全书选配了一千五百多幅珍贵的兵器图、战争史文物图和作战地图、战争遗迹照片、帝王名将画像以及精心绘制的再现历史场景的手绘图,使全书更添声色。看图读《孙子》,更加真实、直观、全面,于趣味之中阅读战史,于轻松之中了解军事,于简洁之中体味智慧,《孙子兵法经典故事》能带给读者的便是如此。 书籍目录: 第一篇计篇 兵法宝典 [兵法范例]吴越之战 [兵法范例]司马懿诈病夺取 [兵法范例]虞诩“增灶断追”败羌人 [兵法范例]杨行密诈瞎诛叛 [兵法范例]燕王装病起兵 [兵法范例]养城之战 [兵法范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兵法范例]绞国贪利遭败灭国 [兵法范例]秦国抛“金”诱蜀 [兵法范例]李景隆被诱战北平 [兵法范例]“利而诱之”破党项 [兵法范例]曹操趁乱破袁氏 [兵法范例]刘备混水摸鱼取南郡 [兵法范例]庞德设计下长安 [兵法范例]晋武帝乱中取吴 [兵法范例]张守圭战契丹 [兵法范例]多尔衮趁乱入主中原

孙子兵法原文及翻译

孙子兵法 始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谋攻篇 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

2013年《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期末考试

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 一.孙子兵法与人生智慧 人生不败第一计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人生取胜清凉剂 ---“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人生立身败身分水岭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把握人生航向两要则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正。” 争取主动的要诀 ---“先佚后劳” 行动计划上争取主动的计策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活动规律上争取主动的计策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利弊得失上争取主动的计策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虚实强弱上争取主动的计策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二.正胜的智慧 人生成功万事的正道 ---“五事七计” 人生治理百业的内功 ---“将帅五德” 管理教育的前提 ---“亲附” 管理教育的要旨 ---“合之以文,齐之以武” 管理教育的时机 ---“素行” 做人做官的高胆识 ---“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做人做官的高境界 ---“进不求名,退不避罪,惟民是保,而利合于主” 做人做官的高风范 ---“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 协同配合的灵丹妙药 ---“同舟而济” 齐心群力的要则 ---“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 性格情操修养的高标准 ---“静以幽,正以治。” 三.全胜的智慧 人生最小损失法 ---“破中求全” 排除万难最高境界 ---“不战而屈人之兵” 排除万难完整策略 ---“谋攻四策” 排除万难基本思路 ---“三非一全” 人生取胜的最高境界 ---“善战者之胜也,无奇胜,无智名,无勇功。”主宰对手的境界 ---“无形”、“无声” 四.迂胜的智慧 人生最快前进法 ---“以迂为直” 聪明人的思维 ---“以患为利”

孙子兵法复习重点

第一篇计篇 论述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探讨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提出了“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军事名言 1.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和军队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2.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如何考察研究?要从五个方面分析研究,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这五个条件分别是:政治、天时、地理、将帅、法制。 3. 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 哪一方国君的政治开明?哪一方将帅的指挥高明? 哪一方的天时地利有利?哪一方法令能贯彻执行? 哪一方的军事实力比较强大?哪一方的兵卒训练有素? 哪一方的赏罚比较严明? 本篇主要精神 1、竞争的第一步就是要有正确的目标和制定科学的计划。凡关系到竞争前途、生存、发展等重大事件,都要进行仔细的、周密的、全面的研究和探讨。

2、研究问题必须做到全面性。《孙子兵法》揭示了军事与政治的关系,揭示了军事与经济的关系,揭示了军事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揭示了事件与信息情报的关系,揭示了军事事件中的普遍规律 第二篇作战篇 提要: 本篇目是继《计篇》计“五事”,特别是从“道”的战略高度揭示最终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条件后,进而从用兵对国家经济实力的依赖关系阐明只宜“速”、不宜“久”的重要原则。 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 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孙子说:用兵作战的原则,一般要动用轻车千辆,重车千辆,步卒十万,还要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那么前方后方的经费,招待国宾使节的经费,胶漆器材的补充,车辆盔甲的补修,每天要开支“千金”,然后十万军队才能出动 2.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 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力量耗尽,财富枯竭,国内千里原野,家家空虚。“百姓”的财产要耗去十分之七; “公室”的耗费,车辆损坏,马匹疲蔽,

孙子兵法作战篇读后感

《孙子兵法·作战篇》读后感 从《孙子兵法·作战篇》中的“作战”两字中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以军事历史角度来写的。本文主要讨论物力、财力、人力与战争的关系,认为作战时要速战速决,不要打持久战,因为持久战对一个国家的国力、民力的消耗太大,即使一个强大、富饶的国家也有可能被持久战拖垮,导致国弊民穷。 作战篇的开头,写道,“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在孙子那个年代,一场大规模战争开始之前,要动员轻重战车千百辆和全副武装的十万大军,还要不远千里去远送粮草。这样,里里外外的开支,包括接待诸侯客使所需花销,维修保养各种战具所需胶漆等器材,以及供应补给车甲装备的费用,每天耗资都会有千金之巨。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由此可见,战争对物力、人力和财力消耗巨大。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例如,在朝鲜战争中,美国耗时3年,共消耗作战物资7500余万吨、弹药330万吨、开支200亿美元。在越南战争中,美国耗时8年,共支出1100亿美元。在历时7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耗费军费7630亿美元,超过朝鲜、越南战争的费用。从这三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战争对国力的消耗和损害,古今莫不如此。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孙子认为,用兵打仗,若靠旷日持久去取得胜利,那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强攻城邑,又必致兵力大量损耗。军队长期在外作战,就会使国家财力匮乏。是以要尽量避免持久战,因为持久战对军队士气、国家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消耗和损害太大了。正所谓“商场如战场”,持久的价格战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伤害。例如,在2000年以前,奥克斯集团就开始建立零配件企业,90%以上的零配件都是自己加工,自制零件减少了外包所带来的风险和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而且自制零配件成本外购成本较少了很多。奥克斯集团努力开发新技术以保证产品质量,又从国外引进新设备,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种低成本优势为奥克斯集团发动价格战提供了较好的前提条件,正是凭借成本优势奥克斯才实现了空调生产行业第三的目标。但这种低成本优势随着企业价格战在2003年进入“白热化”阶

孙子兵法考试答案整理

1 2政治:经济:军事:赤壁之战 3五胜: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4战争观念,战略思想,军事思想的层次,治军的理论 5孙子用间可以简要分为五类,即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因间:包括利用同学、同事、亲属、朋友等等具有渊源的关系,进行间谍工作。内间:就是收买敌人做间谍。反间:就是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死间:是指故意散布虚假信息,让我方逃跑到敌方的人员传达给敌人。生间:是指派往敌方侦察后亲自返回报告情况的人 6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译文: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是上策,用武力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 7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译文:所以,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坚持死拼硬打,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临阵畏缩,贪生怕死,则可能被俘;性情暴躁易怒,可能受敌轻侮而失去理智;过分洁身自好,珍惜声名,可能会被羞辱引发冲动;由于爱护民众,受不了敌方的扰民行动而不能采取相应的对敌行动 8①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之天之地,胜乃不穷。译文:所以,懂得用兵打仗的人,他行动起来不会迷惑,策略措施能变化多端而不会穷竭。所以说:了解对方,也了解自己,克敌制胜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再了解天时地利,那么,胜利的取得就有绝对把握了。 ②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译文:.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判断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得失;通过挑动敌人,可以了解敌方的活动规律;通过“示形”,可以弄清地形是否对敌有利;通过试探性进攻,可以探明敌方兵力布置的强弱多寡。 ③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弓广弩,节如发机。译文:所以善于作战的指挥者,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进攻的节奏是短促有力的。“势险”就如同满弓待发的弩那样蓄势,“节短”正如搏动弩机那样突然。 ④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译文:火攻形式共有五种,一是火烧敌军人马,二是焚烧敌军粮草,三是焚烧敌军辎重,四是焚烧敌军仓库,五是火烧敌军运输设施。 ⑤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译文:在战场上,军力耗尽,在国内财源枯竭,百姓私家财产损耗十分之七。公家的财产,由于车辆破损,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的损失,而耗去十分之六。

2016尔雅军事理论考试 期末考试

关于“顶放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分) A、实行运动战与坚守防御阵地战相结合的原则。B实行诱敌深入与坚守防御阵地相结合的战法。 C、全面发挥游击战的配合作用和战略作用。 D、作战形式不宜过多,民兵组织不宜长期存在。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2 《九变篇》指出克服将帅之“五危”,指的是()。(1.0分) 1.0分 ?A、 死拼、易怒、好冲、好名、不攻 ? ?B、 怕死、易怒、贪婪、好名、保皇 ? ?C、 死拼、怕死、易怒、好名、保民 ? ?D、 好冲、易怒、贪婪、死拼、好名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三个世界的理论是由谁提出的?()(1.0分)1.0分 ?A、 斯大林 ? ?B、 华盛顿 ? ?C、 毛泽东 ? ?D、 希特勒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毛泽东思想萌芽时期的代表作是()。(1.0分)1.0分 ?A、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B、

《论持久战》 ? ?C、 《井冈山的斗争》 ? ?D、 《论十大关系》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5 民兵的各种传统战法不包括()。(1.0分)1.0分 ?A、 麻雀战 ? ?B、 地雷战 ? ?C、 地道战 ? ?D、 步兵战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6 古代欧洲国家军事思想的典型代表不包括()。(1.0分)1.0分 ?A、 古希腊军事统帅埃帕米农达 ? ?B、 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 ? ?C、 迦太基军事统帅汉尼拔 ? ?D、 古罗马帝国凯撒大帝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第一颗带有军事意义的卫星产生在()。(1.0分)1.0分 ?A、 苏联 ?

分析《孙子兵法》的作战篇

析《孙子兵法》的作战篇 “作战”篇紧接于“计篇”之后,做好计算权衡之后,如果胜算大,就开始备战。“作战”的“作”字,是“启动”的意思,整篇还是处于一个宏观性观点的阐述,篇中提出了“用兵神速”、“因粮于敌”的观点。然而孙子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的使用计谋,而是要让每一个准备举行战争的人知道,战争的前提是什么?战争所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孙子说:“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并在最后得出:“故兵贵胜,不贵久。”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行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是作战篇中的第一句,总体概述了战争的规模与费用,其中的“千乘”、“十万”、“千金”等应该都是概举,只是言战争的规模之大,费用之高,没有实际数量的概念。春秋大国用兵,车不过数百乘,如果过于注重每车之人数及千驷千乘的兵力总数,是没什么意义的。这几句话和下文中的一些语句,如“近于师者贵矣”、“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等,论述了军队、战争与国家金融财政的关系,即战争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关系,进而论及军械、装备、粮食等军需物资及其潜力对于战争的影响,“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由此可看出孙武认为战争的胜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经济(国力)的强弱。 紧接着,作战篇的第二段又提出“取用于国,因粮于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即取用于国于敌,取用因粮于国于敌,如果不这么理解就变成了取用只能在国,因粮只能在敌,这大大降低了战争的灵活性。(难道从自己国家带走的粮食就不是粮食,从别国缴获的武器装备就不是武器装备?)“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既概括了从国内取得军需物资的方式,与上下文论述战争与国家整体经济的关系想照应,又直截了当地提出了以战养战的军事思想,以敌军、敌国的物资支持战争。“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一钟”、“二十钟”当然也不是实指,只是为了表明“因粮于敌”的优势,“取敌之货者,利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运输的不便和其他运输使得风险极易使国家贫困不堪,要解决这个,“因粮于敌”就成了绝佳的选择。这里的“用”与“粮”是指一切可用的物资,在战争时期就是一切军需物、民用物资等等,国内和占领地的一切物资都可以算在“用”之列。“国之贫于师者,远输则百姓贫”,取用于敌,以战养战可以很好的减少甚至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战争时间越长越好,相反,速战速决是千古不变的作战基本原则,“其用战也贵速,久之则钝兵挫锐”,一旦战争时间过长就可能会出现“力屈于斯,则若于彼”的情况。对进攻方或者侵略者来说,用兵如玩火,若不懂得适时收收,便会自取灭亡。“爱欲之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这话的意思是说:不明爱欲真谛而乱爱的人,就像拿着火炬逆风而行,必然存在烧手的隐患。其实两者大抵上的意思还是相通的。在秦国攻打邯郸时,想用白起,但他说:“邯郸不易攻也。且诸侯救日至。彼诸侯患秦之日久矣,今秦虽破长平,军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虚,远绝山河而争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孙武速战速决的观点都是针对进攻方提出的,是进攻方要想取得胜利且减少自身损失的好方法,而作为被攻击的国家,若没有足够的实力,可以使用持久战的策略,使对方无法实现速战速决,耗尽其实力与潜力,等待时机返攻,取得最后的胜利,这

《孙子兵法》与领导谋略(下)

《孙子兵法》与领导谋略(下) 第二篇讲的作战篇,它是战略评估已定,已经做出来了。评估得不错,不管有没有不确定性,虽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评估大致是可以的,就可以进行战争了,那么接下来对战略行动总筹划。因为进行战争是非常浪费资源的事情,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资源投入的问题。我们在战略筹划的时候,在每一件事情进行筹划的时候,都要坚持一个原则就是速胜和节约。战略谋划不能讲不惜一般代价赢得这一场战争,过去那是为了政权。今后打仗我们就讲代价了,代价不合算就不要打了。我们做事情也是这样的,你不要不惜一切代价完成这件任务,你要想代价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到节约问题,节约是我们战略筹划很重要的原则,就是速胜。因为拖的时间越长,越浪费资源,所以要坚持速胜的原则。 第三篇谋攻篇,它是讲筹划确定,接下来就是战略目标选择,孙子又给我们提供一个方法,就是不要一开始确定一个目标,我们要选择优化目标,从最理想的目标出发,落实到最可行的目标。要理想目标和可行性目标,所以孙子兵法在谋攻篇当中讲到全胜,就是全国为上,在对方保全的情况下,实现我的利益目标。用现在的话来讲军事就是双方都是零伤亡情况下赢得这场战争,这是最高目标。但是孙子讲这是一个理想状态的目标,我追求是一个理想目标,但是现实情况并不是理想目标能够达到的。理想和实际是不一样的,于是他提出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是一步一步来选择,最高目标理想目标是伐谋,不战而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二个,这种方式不一定能够实现,在外交上进行斡旋,进行一些联合结盟了能不能使对方屈服,我们进行外交经济谈判也是这样的,我怎么样用谈判方式使得对方屈服,不一定用硬的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是用谈判联盟的方式也难以使对方屈服的情况下,我只好进行兵战。兵站首先考虑要野战,最有利就是进行野战。其下攻城,攻城是下策,不得以情况再攻城。那如何攻城进行详细的准备。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城内的敌人引出来在野战条件来打。最好的方式十则围之,这种方式从战略不能起到不战而胜,战役战斗上来不能不战而胜,十则围之可能围起来自然就不战而胜,可能就迫使他投降。这目标有一个理想目标和可执行目标,逐步来评价有优选,我们有一个优先和优化的过程。 第四篇军行篇,行动目标一定,我们必须进行充分准备。进行准备的时候最重要就是要先胜而后求战。非常值得重视就是孙子用兵思想的一种境界,就是一种霸权争霸的境界,先胜而后求战,就叫先胜篇,就是要做好充分胜利准备的时候再打仗,而不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打起来再进行准备,有一些条件是来不及的。我们应该在筹划的时候做充分准备而后再进行。但是先胜也好,全胜也好,要树立一种境界,叫善战者无智名无用功。

2017《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期末考试

“管理最早是从军队学来的”,这句话出自()。
?
A、
马克思
?
B、
恩格斯
?
C、
毛泽东
?
D、
隆美尔
我的答案:A
2
孙子兵法的第()篇是间谍战的开山之作。
?
A、
6.0
?
B、
9.0
?
C、
11.0
?
D、
13.0
我的答案:D
3
美国对一百三十个成功人士做了调查,他们认为()是第一位的。
?
A、
诚实
?
B、

人才
?
C、
情报
?
D、
时间
我的答案:A
4
下面哪一项不是《孙子兵法》中“利”的体现?()
?
A、
进不求名
?
B、
退不避利
?
C、
唯民是保
?
D、
利于主
我的答案:B
5
度势其实强调的是下面哪一项?()
?
A、
战略定位
?
B、
自身优势
?
C、
外部环境
?
D、

相关资源
我的答案:A
6
“辞强而进驱者”体现了哪种特点?()
?
A、

?
B、
退
?
C、

?
D、

我的答案:B
7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当今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
A、
改革创新
?
B、
可持续发展
?
C、
稳中求胜
?
D、
锐意进取
我的答案:A
8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属于哪种军事理论?()

孙子兵法慕课答案

1 《孙子兵法》是一本修辞丰富的兵书。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错了! 答对率:20% 查看解析或评论(1)2 《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同一部书吗? A: 正确 B: 错误 正确答案:A 答错了! 答对率:11% 查看解析或评论(0)3 《三十六计》是谋略书,属于战术层面。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错了! 答对率:22% 查看解析或评论(0)4 1972年4月10日兵书出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错了! 答对率:20% 查看解析或评论(0)5 商战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是全方位的竞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答错了! 答对率:8% 查看解析或评论(0)

不同的战略思维主体的战略思维有境界差异吗? A: 有 B: 没有 C: 有正确和错误之分而无境界之别 正确答案:A 答对了! 答对率:43% 查看解析或评论(0)7 以下哪些问题属于战略思维决策观的内容? A: 关于战略决策的方法 B: 关于战略决策的目标 C: 关于战略决策思维活动的目标取向 D: 都是

正确答案:D 答对了! 答对率:76% 查看解析或评论(0) 8 官渡之战决策中曹操一方运用的核心战略思维方法是什么?A: 辩证思维方法 B: 系统战略思维方法 C: 逆向战略思维方法 D: 求同战略思维方法 正确答案:B 答错了! 答对率:22% 查看解析或评论(0) 9 战略思维活动本身有没有价值取向? A:

有 B: 没有 正确答案:A 答错了! 答对率:64% 查看解析或评论(0) 10 利德尔·哈特受到孙子以迂为直战略思维方式启发提出了什么战略思想?A: 直接路线战略 B: 间接路线战略 C: 大战略理论 D: 速决战战略思想 正确答案:B 答错了! 答对率:67% 查看解析或评论(0)

孙子兵法第一篇计篇

作者:孙武(春秋末期) 第一篇计篇 第二篇作战篇 第三篇谋攻篇 第四篇形篇 第五篇势篇 第六篇虚实篇————前六篇主要讲军事理论 第七篇军争篇 第八篇九变篇 第九篇行军篇 第十篇地形篇 第十一篇九地篇 第十二篇火攻篇 第十三篇用间篇————后七篇主要讲实践,讲述战争中的具体应用问题。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译文】孙武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是军民生死安危主宰,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是不能不认真考察的。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译文】因此,要通过敌我五方面的分析,比较敌我双方的情况,来取得对战争形势的认识。这五个影响战争胜负的方面是:道、天、地、将、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产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译文】所谓“道”,是指民众与国君有共同意愿,能够同心同德,可以同生共死,不怕危难。(人和) 所谓“天”,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等季节天候。(天时) 所谓“地”,是指道途的远与近,地势险峻与平坦,战地的宽广与狭窄,地形有利或有害。(地利) 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

果断勇敢。(领导) 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的编制、指挥信号的规定、将帅的职责、粮食来源和军需物品的管理情况和制度。(制度)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 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日: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舍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译文】凡上述五个方面,做将帅的不能不知道。能够深刻理解的就能取胜,否则就不能取胜。 所以,要通过双方几个方面来分析比较,以探索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就是说,哪一方国君政治贤明哪一方将帅指挥高明哪一方得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军队实力较强 哪一方士兵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贤明 我们根据以上分析对比,就可以判断谁胜谁负了。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译文】若能听从我的决策,用兵打仗必然胜利,我就留下。假若不听从我的决策,用兵打仗必然失败,我就离去。(希望得到吴王的重用)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夕卜。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译文】根据有利条件制定了战争决策而又能贯彻执行,就要在战场上创造有利的“势”,作为外在的辅助条件。所谓“势”,就是能够根据有利条件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与行动。

孙子兵法原文1-6篇

计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熟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筭胜者,得筭多也;未战而庙筭不胜者,得筭少也。多筭胜少筭,而况于无筭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以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双方五个方面、七种情况的分析和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五个方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利,四是将领,五是法制。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因此可以叫他们为君主死,为君主生,而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淡热。四时节候的变化。地利,就是指高陵洼地、远途近路、险要平坦、广阔狭窄、死地生地等地形条件。将领,就是指智谋、诚信、仁慈、勇敢、严明。法制,就是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将吏的管理、军需的掌管。凡属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帅都不能不知道。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打胜仗,不了解这些情况的就不能打胜仗。所以要通过对双方七种情况的比较,来探索战争胜负的情势。(这七种情况)是:哪一方君主政治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法令能够贯彻执行?哪一方武器装备精良?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公正严明?我们依据这些,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孙子兵法(答案)

1.《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是我国___春秋末期___时期人。 2.春秋末期诸侯国齐国乐安,现一般认为在___山东省东北部___。 3.孙武生长在齐国,主要军事活动在___吴国___。 4.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___大动荡、大变革___的时代。 5.春秋末期,诸侯之间的兼并,最主要最普遍的斗争形式是___战争___方式。 6.与孙武军事思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主要有___家庭影响___、___社会实践___。 7.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主要标志是___农业公社的土地所有制逐渐瓦解___、___土地私有制开始发展___、___新兴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正在形成___。 8.孙武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9.在我国春秋末期频繁而众多的战争中,发展得最多、最激烈的是______之间战争。 10.孙武主要活动在我国春秋末期的___吴___国。 11.春秋末期,处于我国历史___由奴隶制向封建制___转变时期。 12.孙武出生在___祖辈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___之家。 13.孙武先辈中正式被任为“卿”大夫的是___孙凭___。 14.孙武在吴国隐居期间与___伍子胥___曾一起切磋兵法。 15.吴王阖闾决心伐楚,但迟迟不敢起兵的主要原因是___无杰出的将帅统帅军队___。 16.由于___伍子胥___多次保举,吴王阖闾才见到孙武。 17.孙武到吴国后,在吴国都城___姑苏___潜心兵法的研究和著述。 18.孙武离开齐国投奔南方的吴国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 19.齐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___姜太公___的封地。 20.孙武的祖父田书立了战功,受到___齐景公___大赏,封赐乐安作为其食采之邑。 21.孙武辅助吴王阖闾首先攻打的是______。 22.吴王夫差继位后拒不听从___伍子胥___的劝谏。 23.吴王阖闾让孙武“吴宫教阵”是为了___确知孙武的军事才能___。 24.吴王阖闾命孙武为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5.孙武离开吴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26.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武晋见吴王阖闾时,携带的兵法为_十三_篇。 27.《孙膑兵法》佚失的时期在我国的___隋朝___。 28.《孙子兵法》在孙武晋见___吴王阖闾___时已成一部独立的军事著作。 29.除了孙武见阖闾以前所作的十三篇外,《孙子兵法》还有___《吴文》___、___《四变》___、___《皇帝伐赤帝》___、___《地形二》___等佚文。 30.山东省临沂___银雀山___出土的竹简《孙子兵法》是该著现存最古的版本。 31.孙膑是我国战国时期的___齐___国人。

尔雅有效沟通技巧答案

2016尔雅有效沟通技巧答案 一、 沟通能力在现在社会被称为宝贵的(C)。 A、高学历 B、判断力 C、软实力 D、控制力 2 沟通可以看作是一门技能,但不能说它是一门艺术。(错) 3 人际沟通是交流信息的过程,沟通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对) 二、人际沟通是有目的的活动 1 通过人际沟通实现的目的,不包括(D)。 A、学习知识 B、建立关系 C、发挥影响 D、实现自我 2 丹尼尔·戈尔曼认为若要获得成功,复杂的思考、沟通和社交技能通常比与传统的智商或者职业技能同等重要。(错) 人际沟通活动具有劝说的性质。(对) 正确答案:√ 三、沟通有多种形式 1 关于面对面交流的现象,表述正确的是(C)。 A、面对面交流时经常使用缩略语

B、说话时间没有一定的限制 C、面对面交流的对象是有机会遇见的人 D、通过面对面交流可以很快找到志趣相投的人 2 确保网络在线交流的安全性,需注意(D)。 A、保护好个人信息 B、不要轻信网络上的朋友信息资料 C、不要轻易将网友过渡到现实中 D、以上都是 3 面对面交流的一个特征是沟通双方在同一时间和地点,信息传递同时进行。(对) 4 在线交流沟通的渠道最基本的除文字外,还有语音、视频。(错) 四、沟通中潜在的需要 1 《潜在的劝说者》中提出频繁应用于产品销售中的迫切需要有(D)种。 A、五 B、六 C、七 D、八 2 《潜在的劝说者》作者是万斯·帕卡德。(对) 正确答案:√ 3 在沟通中应该了解沟通对象,做到知彼,但同时也要知己。(对)

正确答案:√ 五、信息是一个结合体 1 关于非语言信息的理解,错误的是(C)。 A、非语言信息可以控制语言信息 B、非语言信息补充着语言信息的容量 C、非语言信息是无法替代语言信息的 D、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可以互相强调 2 保持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巧妙搭配组织才能使信息成功的传递出去。(对) 正确答案:√ 3 人际交流中的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并不是同时发出的。(错) 正确答案:× 六、信息的意义因人而异 1 在沟通漏斗中提到,一个人虽然心里想的是100%,但用语言说出来的只有(D)。 A、50% B、60% C、70% D、80% 2 在交际中传递的所有信息其实都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对) 3 在表达时如果忽略信息意义是因人而异的会出现交流障碍。(对) 七、信息可以表达不同程度的礼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