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视频作品评分表

视频作品评分表

视频作品评分表

视频作品评分表

总得分_____________ 评价人_____________

专家打分表

专家打分表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我们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11级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最 近在做《浙江农田水利领域科技推广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的毕业论文,一部分数据需要各位老师打分得到。以下表格是我的研究指标体系,请各位老师根据您的经验赋予特定的分值。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我们。 第一部分打分依据 表一是浙江农田水利科技推广项目绩效评价的整体指标体系,由于本研究是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为此表一是为了让各位老师有个整体的印象,为下面各层级打分做铺垫。 表一浙江农田水利科技推广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表二分级比例表达参考表 本指标体系共设计了三层指标,需要各位老师根据经验对每一层次指标相对它所属上一级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然后结合上表的分级比例参考表由低到高进行打分。例如:针对第一层级的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重要性,如果实际绩效比技术绩效同等重要就填1而经济绩效比生态绩效强烈重要就填7,经济绩效比实际绩效明显重要填5,如果介于两者中间,就填2.468间的数字,以此类推,比较两两指标间的重要性。 如表格所示,红色与黑色是对称的,故只需要填对角线以上(上三角)或以下(下三角)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各层指标打分表 一级指标五个一级指标相对总目标的重要程度情况 二级指标以下两项是相对于实施绩效的重要程度情况 二级指标以下两项是相对于技术绩效、经济绩效的重要程度情况 二级指标以下两项是相对于社会绩效、生态绩效的重要程度

三级指标以下三项指标相对于项目管理指标的重要程度情况 三级指标以下三项指标相对于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程度情况 三级指标以下两项指标相对于农业增产的重要程度情况 三级指标以下两项指标相对于农民增收指标的重要程度情况 三级指标以下两项指标相对于社会效益指标的重要程度情况 三级指标以下两项指标相对于生态效益实现程度指标的重要程度情况

2008-2009中国优秀纪录片精选

2008-2009中国电视优秀纪录片作品精选 2008-2009是中国极不平凡的年度,在这感动与喜悦相互交融的年度里,中国电视记录了全国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和发展变革历程,呈现出一大批见证时代、记录文明进程的优秀纪录片作品。 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表彰活动将全面梳理这两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产生的优秀作品,探究纪录片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传播价值、学术价值,总结纪录片创作的宝贵经验,加强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力量,盘点现有资源,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搭建有效创作平台,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积极促进中国纪录片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一、系列片优秀作品9DVD DVD1、《生者》中央电视台《见证?影像志》栏目 《中国故事》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创作室 《毛泽东1949》五洲传播中心、中视影视制作中心 DVD2、《我爱你,中国》北京电视台 《澳门十年》中央电视台 《与祖国同行》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DVD3、《让祖国检阅》云南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 广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驻北京军区记者站 《哈军工》广东电视台海外中心 《大阅兵——回首六十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 DVD4、《淮军》安徽电视台 《八千里路走边关》内蒙古电视台汉语卫视节目中心 《成长的秘密》重庆广电纪实传媒责任公司、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 《长江大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政治部、宣传部、中国教育电视台DVD5、《我们的奥林匹克》中央电视台、中国奥委会 《大阅兵2009》中央电视台军事节目中心

《台北故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DVD6、《玄奘之路》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志愿者》广东电视台 《刺客令》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谁与问天》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电视台 DVD7、《新中国教育纪事》中国教育电视台 《大工程》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第一犁》中央电视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DVD8、《人与自然》五洲传播中心 《丝的旅行》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看中国》Discovery探索频道亚太电视网 DVD9、《忠贞》成都电视台、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史说汉字》山东电视台 《奠基——老一辈革命家与新中国体育》南京电视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二、长片优秀作品13DVD DVD1、《察卡洛(盐井)》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月球探秘》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2、《劫后》成都军区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 《洋海巫师》新疆电视台 DVD3、《寻找少校》深圳市越众影视有限公司 《松山·松山》云南电视台 DVD4、《盖叫天》上海文广传媒集团纪实频道 《莱茵河:人与自然的对决》广东南方电视台 DVD5、《留不住的一个月》天津电视台国际频道 《古田会议》中央电视台、福建省委宣传部 DVD6、《一瞥汾河湾——绛州纪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 《寂静山谷》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DVD7、《小人国》北京中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康巴人的三十年》四川广电集团海外社交中心 DVD8、《中国大工程——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五洲传播中心 《虾街十年》湖北广电总台电视经济频道

创新杯说课大赛评分标准及提交作品要求

创新杯说课大赛评分标准及提交作品要求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附件2:2014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评分标准及提交作品要求 一、“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和“课堂教学实录”评分标准

二、现场说课评分标准(以赛场颁发为准)

三、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思想:体现中职“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性,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贯彻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注重技能培养和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设计内容:可以选择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针对1~2课时或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一般包括授课班级的年级、专业、学生数和授课时间;授课使用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及要求;授课类型;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设计及资源准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学反思等。 四、教学课件 上课用教学课件的教学内容要与教学设计方案一致。 参赛课件不限制作软件(建议所用软件尽量采用常用版本,以保证课件在其他机器上能正常播放),不限风格形式。如图片可采用GIF、JPG、TIF等格式(图片分辨率要求在1024×768以上);视频和动画可采用MPG、MOV、ASF、RM、SWF等格式(视频文件要求能在1024×768分辨率下清晰、流畅播放);音频可采用MP3、WMA等格式。 五、微课视频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及设备,设计课程,录制成时长在6~8分钟的微视频。 1.微课制作要求 (1)分析研究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学业水平。借助多种媒体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和讲解知识内容。 (2)画面简洁,不要有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内容。 (3)字体和背景的颜色搭配合理。 (4)鼠标在屏幕上的移动速度不要太快,更不要晃动。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演递及其论争——为“中国纪录片20年论坛”而作

【内容摘要】本文就20年来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进行了梳理,包括三个部分:一,创作理念的演递;二,创作理念的论争;三,我的纪实理念。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理念;演递;纪实;论争 中国电视纪录片发轫于中国电视开播之时,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是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还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的事情。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我国进入一个社会的转轨期,我国的经济结构、伦理价值、道德观念都发生了重大的转移。这样,造就的社会普遍文化心态是:讨嫌“虚假”,渴求“真实”;厌恶“空谈”,崇尚“实际”;远离“梦幻”,尊重“现实”。也就是说,人们活得越来越“实在”,要求越来越“实际”。因此,人们对他们所生存的社会越来越关注,对变革的事态发展越来越倾心。而电视纪录片,则恰恰可以将真实的社会生存状态,通过小小的电视屏幕及时输送到每一个家庭,从而使人的个体融入到社会群体之中,使社会与人更靠拢,使人与社会更贴近。所以,以反映真实社会生活为己任的电视纪录片,才格外赢得观众的青睐。加之,此时我国的电视屏幕上的确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视纪录片,亦可称之为电视纪录片的精品,诸如《望长城》、《沙与海》、《藏北人家》、《远在北京的家》、《壁画后面的故事》……。正是靠这些作品本身,占有了屏幕,赢得了观众,成为中国电视屏幕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样,电视纪录片,就具有了其他任何电视节目难以替代的独特的存在价值和意义:电视纪录片成为当代人审视现实生活的重要窗口;电视纪录片成为电子时代高品格的文化代表;电视纪录片成为电视总体制作水平的标志。 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所走过的历史道路,我们发现也是其创作理念不断变化及其论争的历史,这对我们“温故而知新”,进一步推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颇有裨益。 一、创作理念的演递 在回顾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发现,其创作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文化背景、大众情绪的变化也发生着鲜明的变化。 1.60年代——80年代 此时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是——“教化与指导”。 其理论基础是列宁所说的:纪录片,“是形象化的政论”。其实,列宁的这段话,是指新闻影片而言:1921年,当时主管苏联宣传工作的卢那格尔斯基在回忆列宁关于电影的口头指示时说:“列宁当时是在看国际新闻影片时说的这番话,内容是:广泛报道消息的新闻片,这种新闻片要有适当的形象,就是说,它应该是形象化的政论。”然而,却被后人偷换概念,说成是纪录片的定义。⑴ 此外,就是爱森斯坦所说的:“纪录片,不仅是感性形象可以直接表现在银幕上,抽象概念,按照逻辑表达的论题,和理性现象也可以化为银幕形象。”⑵ 的确,“世界上绝没有脱离政治的生活,也没有脱离生活的政治。可是,我们有些同志却自觉不自觉地把生活和政治生离活剥,使政治变成简单的标签,原则变成空洞的口号。在这种思维模式的桎梏下,摄像机只能远远地在生活的表层推拉摇移,小心翼翼地寻找万能镜头,战战兢兢地罗织保险系数。”⑶ 此时的创作特征是: (1)重视文本。根据作品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事先设计完整的“文本”,作为拍摄的基矗 (2)依赖解说。借用广播的语言,通过播音或解说,将思想直接灌输给观众,达到耳提面命的说教目的。 (3)声画分离。解说为主,画面为辅,多是声画不搭界,构成简单的“声画两张皮”的节目形态。严格地讲,这种纪录片的创作,与其说是纪录生活,不如说是揭示思想、宣传观念。对广大电视观众进行思想教化和行为指导。 从我国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1958年,孔令铎、庞一农拍摄,中央电视

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瞥

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瞥 导读:本文中国电视纪录片一瞥,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纪录片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国民人文教育的一部分。但是,目前中国大部分电视台很少给纪录片安排独立的播出时间,更不用说在黄金时间段播出了。这实在是一个很大的缺憾。如今中国电视被分成了三大块,新闻、电视剧和娱乐节目。纪录片很少引起轰动。按照现在的状况,观众很难养成收视纪录片的习惯。虽然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节目在探讨中国纪录片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是,平心而论,大多数电视观众对纪录片的概念恐怕还是很生疏的。 从理论上说,所有严肃的人文观念都是需要普及的,新闻如此,纪录片也是如此。这个普及的过程也是培养观众收视习惯的过程。如果说新闻是一个社会非常态的真实写照,那么,纪录片则是这个社会常态的真实反映。也就是说,纪录片是非新闻化的、日常的、静态的、过程式的、讲述普通人生活的、可以有观点的电视作品形态。正因为如此,纪录片的真实和新闻的真实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1997年初,大型电视纪录片《邓小平》在中央电视台的播出时间可以说是非常及时的,这就增加了这个片子的影响力。纪录片的播放可以分为常规播放和非常规播放,前者是指日常的、固定时间的、便于观众按时收看的播放形式,后者则是指突发的、配合型的播放形式。英国是纪录片大国,有很长的纪录片历史传统,BBC广播公司

的纪录片是很有影响的,它经常围绕重大事件和突发事变来播放一些纪录片,并且常常是在黄金收看时间。 电视纪录片中,我认为记者采访的痕迹越少越好。因为在纪录片中,主观的色彩越少越好,越客观,越真实。在这一点上,新闻片的真实与纪录片的真实是不一样的。新闻片的真实本身就包括了记者参与的真实,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记者在现场本身就证明了新闻的真实性。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如今新闻界要强调加强现场新闻。让我不能理解的是,现场短新闻的概念是什么?因为从目前的新闻概念看,新闻绝大部分都是短时间内发生的,难道记者在现场还能延长新闻的过程吗?可以说,现在大多数长新闻都是媒介“创造”出来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深度报道,或者叫调查性新闻。 而纪录片的真实,倒是尽量让观众忘记记者的存在,换句话说,观众是通过摄像机这个眼睛去看纪录片中的人物。因此,我发现许多记者的提问显得意义不大,这种提问经常成为过于简单的话题过渡,有时甚至会变成一种主人公完整谈话的干扰。我觉得如果纪录片中记者的提问不是很有趣,或者不能激发主人公的某些观点,那么最好把记者的提问隐去。这样纪录片中的记者提问就成为一种电视的前期工作。这方面,北京电视台拍摄的有关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纪录片就处理得很好,在这个片子里,摄像机取代记者成为主人公最接近的无声伙伴。 中央电视台的《地方台30分钟》曾经是在中国有一定影响的纪录片栏目,但是这个栏目原来的定位有点问题,看上去像是中央电视

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研究.pdf

目录 摘要 (Ⅰ) Abstract (Ⅲ) 第一章绪论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三、研究方法 (2) 第二章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概述 (2)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的涵义 (3) 一、电视专题片与电视纪录片 (3) 二、电视纪录片的涵义 (4) 第二节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5) 一、1958——1977年间:政治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5) 二、1977——1992年间:人文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6) 三、1992——1998年间:平民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7) 四、1998年至今:社会化电视纪录片阶段 (8) 第三章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理念的发展 (9) 第一节政治文化背景下,电视纪录片“教化与指导”创作理念 (10) 一、“形象化政论”的中国化 (10) 二、“教化与指导”创作理念阻碍了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 (11) 第二节精英文化时代“形象化政论”创作理念的内在置换 (11) 一、精英文化的崛起 (11) 二、“形象化政论”创作理念的内在置换 (12) 三、《丝绸之路》等著名电视纪录片的产生 (12) 四、以《话说长江》为代表的这一时期作品的创作特征 (14) 第三节大众文化时代下“客观与再现”创作理念的形成 (15) 一、大众文化思潮在中国的出现 (15) 二、纪实主义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新的潮流 (17)

三、“客观与再现”创作理念的确立 (19)

第四节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中多元创作理念的共存 (22) 一、新世纪,我国的社会形态呈现出自由、开放、多元的特点 (23) 二、主流文化在新时期的回归 (23) 三、纪录片娱乐化的诞生和“主观与表现”创作理念的萌芽 (25) 四、在主流文化回归的过程中确立多元创作理念 (28) 第四章中国电视纪录片的未来发展走向 (31) 第一节创作理念更加自由更加开放 (32) 一、五十年创作理念发展回顾 (32) 二、未来创作理念前景展望 (33) 1、加强挖掘现实类题材与自然类题材 (33) 2、更加注重故事性、情节化等戏剧元素 (34) 3、采取国际化创作视野 (35) 第二节多元化的创作手法 (36) 结语……………………………………………………………………………………37注释…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8 参考文献 (39)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文) (42) 致谢 (43)

第十八届中国电视纪录片获奖名单(整理于2013年12月)

“走转改”优秀新闻作品:《马子硕的求医路》、《塔县蹲点日记》、《文化在基层》 “走转改”特别贡献奖: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 电视纪录片年度栏目奖:BTV《档案》“技术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真实第25小时》 年度频道: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青花瓷传承中华文化,立方体延伸国际眼光” 最佳创意:《故宫100》 最佳编导: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陈真《仰望星空》刘何雁《本色》 最佳摄像:张浩《金陵玉殿莺啼晓》、卫国海《吉木萨尔》“画面奔放而不失细腻,动情而充满温暖”、杨平道《金元厂纪事》 最佳撰稿:刘郎《故宫100》、《西湖》 年度人物:刘文(央视纪录片频道总监)、陈红(《走向海洋》制片人)、陈晓卿“以摄影家的敏锐,小说家的老辣,美食家的挑剔,社会学者的包容” 高峰、刘郞、张以庆、祝丽华(俞虹:“创新在于内容的挖掘”......) 纪录片“收藏与典藏的价值”——年度收藏作品:“典藏中央档案馆,为国家影像记录”仰望星空、丰碑、我的抗战2、雨花台、圆梦百年——中国义务教育百年纪实、为人民放歌、天下为公——孙中山1911(“堪称近几年来纪录片对历史资料的挖掘之最”“引用了已解密的全部文献资料”) 年度作品奖:金元厂纪事、西湖、走向海洋、滔滔小河 年度特别作品:旗帜——1921—2011、舌尖上的中国、辛亥 十佳栏目:军事纪实、远方的家、全景、讲述、纪录、泊客中国、海外中山人、大师、故事湖南、发现浙江

十优栏目:档案、经典人文地理、首播纪录、见证、走遍中国、中国NO.1、搜狐视频大视野、致富经、纪实、越乡 十佳短片:本色、我和生命有个约定、马克的胡同学校、螳螂传奇、兰清的故事、浮世白描、暖冬、剡西农民诗社、拖拉机上开个唱、山里边 “小切口、大背景” 十优短片:“大衣哥”——我有一个梦想、八毫米的爱、对话——最后的儒家、不费力、百年上下杭、羊倌、听禅、中山祠堂文化、大美阳刚——兰州太平鼓、金陵玉殿莺啼晓 十佳长片:深呼吸、造云的山、吉木萨尔、过河、麦田、迷失江湖、生命的钥匙、迟到五十年的情书、铁血侦察兵、马兰的歌声 十优长片:守镇之舞——不只是一场表演、活着、富春山居图、迟到的集结号、寻秦、岩中花树、腊湾舞者、海有多宽、南社、街匾人 十佳系列片:春晚、科学家的故事、大鲁艺、故宫100、教育能改变吗、长白山、宜万铁路、川婚、山区法官、四海同心——海外华侨与辛亥革命 黄浦江、问道楼观、黄河—一条文明长河的艰难跋涉、绍兴—一座名城的2500年、惠能大师、追梦—一个城市的心灵史、大型电视人物地理志——重庆、望海南、青春作伴、亚运在中国

评价模式专家打分表

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模式论证评价表(120分)评价项目5分3分1分 依据与培养目标制定方案的依据充分一般不充分 人才定位 很符合社会需求和学 院目标 符合社会需求不符合实际培养目标明确一般不清晰 就业岗位岗位就业充分岗位有限岗位少就业难个人职业发展空间大有限空间萎缩培养模式较适合一般不适合 分数小计5×3×1× 课程体系构建对目标的支撑作用足以支撑岗位目标和 职业发展需要 满足岗位基本需求不完善、不能满足 岗位要求 形成职业核心能力的 完整性 完整的职业核心能力大部分核心能力小部分核心能力 对职业核心能力形成 的支撑作用 作用明显作用一般无明显作用 职业素质结构合理一般不合理 职业知识结构合理一般不合理 职业能力结构合理一般不合理 职业证书对职业能力 的体现度 完整体现一般不能直接体现 分数小计5×3×1× 课程与计划课程设置完全覆盖职业岗位需 求 基本覆盖职业岗位 需求 不能覆盖职业岗位 需求 课时设置合理需要部分调整不合理 课序设置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 核心骨干课程定性准确基本准确不准确 核心骨干课程描述准确基本准确不准确 课程考核要求与岗位要求 一致 与岗位要求 基本一致 无或与岗位要求不 一致 毕业条件清楚明确基本明确不清楚 分数小计5×3×1× 实施与管理实习实训条件支撑足够基本满足缺乏 师资配备与教学能力强一般差 教学方法较适用一般不适用 教学过程管理与评价 方案 详细完备一般缺或可操作性差 分数小计5×3×1×

专家签名:总分: 正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意见投票汇总表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 专家组书面意见: 适用可行需修改后可行暂缓通过不通过投票结论 专家签名

会声会影视频制作大赛评分细则及评分标准

会声会影视频制作大赛评分细则及评分标准评分标准: 评价项目评价要点 视频内容(40分)1、视频为原创作品,有一定的创意。(15分) 2、思想内容能紧紧围绕主题,给人以启迪并与主题契合,内 容充实具体,生动感人(10分) 3、材料真实、典型、新颖,事迹感人、实例生动,反映客观 事实,具有普遍意义,体现时代精神(15分) 视频解说(10分)1、参赛者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圆润,解说时表达 准确、流畅、自然。(5分) 2、作者语言表达能力(讲述故事时是否能在一定时间内表达清楚视频内容,说出自己的心得体验)。(5分) 技术特效(40分)1、画面播放时是否清晰流畅,画面排布是否协调。(10分) 2、镜头切换是否自然,背景音乐是否搭调。(15分) 3、是否能应用一定的视频特效或音乐特效。(15分) 综合印象(5分)参赛者着装朴素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精神饱满,能较好地运用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富有艺术感染力。 会场效果(5分)表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现场效果;解说时间能很好的控制在5分钟之内。 评分细则 物电学院首届会声会影视频制作大赛评分细则表总分共100分,其中内容40分,解说10分,技术40分,效果10分

作品评比单项标准标准分值得分 内容40 原创与创意 参赛作品须为原创,有一定 创新意识,想法新颖,具有 个人特色 15分主题定位 参赛作品内容符合比赛主 题,作品主题明确、突出 10分思想含义 作品表现一定的含义,突出 了大学生应有的思想风貌 15分 解说 10 作品解说 解说者语言规范、吐字清 晰、声音洪亮圆润,能在 规定的时间内表达自己 的心得体会。 10分 技术与效果 40 整体效果 音乐与图片相适应,总体和 谐,富有美感,选用清晰素 材,一目了然 15分剪辑效果 画面清晰流畅,镜头切换自 然,背景搭配得体 10分滤镜特效 能适当正确地使用滤镜特 效进行编辑,使视频更加生 动有观赏价值 15分 会场效果 10 表达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吸引力和号召 力,能较好地与听众感情融合在一起,营 造良好的现场效果;解说时间能很好的控 制在5分钟之内。 10分 评语 综合 得分

挑战杯策划附评分表及评分细则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十二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赛事策划 校科协竞赛部 2011年3月6日

一、初评 时间:3月 由校内专家老师从全校申报的作品当中按照评审要求评选出一百份左右的优秀作品进入复赛。并在3月底通知进入复赛的团队,帮助他们了解秘密答辩各环节并帮助他们进行准备。 二、复赛 时间:三月下旬 复赛形式为秘密答辩,根据作品类别和团队参赛选手所属院系进行分组抽签,设置四个答辩现场,每个答辩现场设三位评审老师,并一位记时员和一位服务人员(由于答辩过程为秘密答辩,所以现场不设观众)。 另设四个等候教室,供参赛选手等候,每个等候教室设两名工作人员,并由工作人员按次序逐个引领参赛团队进入答辩现场。 答辩流程: 1、正式陈述:每团队由一名队员作为宣讲人,介绍团队成 员,并对宣讲作品进行陈述。陈述过程可借助PPT 等工具对作品进行讲解,本环节只由宣讲人进行陈 述,其他队员不做补充。陈述时间为八分钟。 2、答辩环节:此环节由评委根据团队参赛作品对团队选手 进行提问。评委可指定选手进行回答,由其他选手 进行补充。如未指定选手回答,可由选手自由回答

和补充。评委提问问题个数不限,提问和回答时间 总计为五分钟。 注:1、团队选手必须正装出席,否则将作扣分处理。 2、比赛中设有计时人员,陈述与回答环节最后一 分钟均有提示。时间终止,选手必须停止答辩。 三、决赛 时间:4月15日左右 地点:1—219 主持人:2名 嘉宾: 评审团:十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 参赛团队:十支左右进入决赛团队 形式:公开答辩 答辩流程:与复赛相同 礼仪:(4名) 计时员:(2名) 计分员:(4名) 后勤人员:(10名) 注: 1、十支团队根据抽签顺序依次上台进行陈述与答辩环节, 选手必须正装出席,否则予以酌情扣分。 2、决赛由评审团现场打分并由工作人员计算整理评选出前

微课大赛参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第三届xx杯微课大赛 参赛要求及评审标准 【基本定义】本次争霸赛所指微课定义为: ?用于公司培训的,以图文、音频、视频及H5方式呈现的多媒体学习资源(又称“微课”) ?参赛作品应基于“公司”应用场景,能够指导学员完成某项具体工作或解决公司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作品符合参赛技术标准要求,可通过PC和移动端播放(请参照技术标准要求) 【赛制安排】 ?报名:10月15日前,均可通过学习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及集团培训发展部报名,只接受部门团体报名 ?初赛:截止时间为10月15日,初赛于部门部举办,由部门决定个人或团队报名参赛。部门选送作品至集团培训发展部参加复赛 ?复赛:9月1日起,集团培训发展部接受提交作品,截止时间为10月31日。复赛以部门为单位进行,每部门需至少提交10门以上作品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 ?决赛:11月1日-15日为决赛阶段,各部门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决赛,决赛以作品为单位进行,设立作品奖、部门奖、个人奖三大类数十种奖项。部门可通过提交《微课大赛实践案例》参评组织奖项

?颁奖:获奖信息通过集团官方微信、在线学习平台、集团培训发展部等渠道公布。11月15日,,微课大赛总决赛及颁奖论坛期间,举办颁奖晚会 【技术规】 ?图文微课,提交JPG/PNG/GIF格式文件,其容可在5分钟左右完成阅读 ?视频微课,采用标清标准,MP4文件200M以 ?音频微课,提交MP3文件,音频时长不超过30分钟 ?H5微课,25P以,作品导出格式需与平台匹配,详情请咨询 ?参赛作品需有明确的作者信息、标题 【评审标准】 ?作品资格审核:所有参赛作品均应符合以下标准 ν课程容符合参赛围,主题明确 ν无国家法律容 ν符合技术标准 ?初赛评审: ν由各公司参照“大赛”标准,自主制定 ?复赛评审:

院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及专家打分表 - 中国科学院沙漠与沙漠化

附件:.院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及专家打分表 日期: 注:请专家在认真阅读评估指标说明后打分。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评估专家意见和建议 专家签名: 注:请各位专家对实验室在以上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如纸面不够,可另加附页. 院重点实验室评估指标说明 一、科研工作和成果水平(50分)

(一)实验室定位、研究方向和目标 实验室定位符合我院总体学科布局和研究所定位,符合院、所总体发展目标。研究方向、重点研究内容和创新目标明确。主要研究工作紧密围绕世界科学前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 基础研究应属于本学科研究领域的前沿、交叉学科的新生长点、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或属于新开辟的学术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应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属于高新技术或综合技术新的生长点。 (二)科研任务以及科研成果的水平和特色 科研任务。承担课题符合实验室学术研究方向,重点突出,具有创新性和研究特色。能够承担足够数量的国家重大任务。 科研成果。基础研究工作在学科前沿的探索研究或新开辟领域中应具有创新思想,能够在国际公认的优秀期刊上发表文章或出版学术专著,并引起反响,能够直接参与国际竞争与开展实质性国际合作;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在解决重大科技问题中应具有创新的思想与方法,或在实验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能够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储备。实验室应注意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转化。 二、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30分) (一)队伍建设 实验室主任应是本学科领域的优秀学术带头人,思想敏锐,能够掌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领导协调能力,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实验室从事科研和组织领导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学术带头人应为本学科领域或交叉学科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优秀科学家,能够在把握实验室研究方向、开展科研活动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实验室应有一支高素质的固定人员队伍。包括若干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一定规模的高素质中青年研究群体和精干稳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能够适应实验室参与国际竞争和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要求,并具备使实验室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实验室人员能够团结合作,具有献身精神和良好的学风。 (二)人才培养 具有吸引、培养和稳定学术接班人和优秀中青年的得力措施与良好业绩。能够培养具有较好科学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研究生。 三、合作交流和运行管理(20分) (一)实验室积极开展对外开放与合作交流工作,并注重层次、水平和效果,对本实验室的发展有实质性促进作用。 (二)科研条件与环境 实验室仪器设备能较好地满足研究工作需要,并具备必需的附设条件和技术人员,仪器设备能合理、高效运行。实验室能够根据自己的学术思想自主或在外部协助下开发、改造仪器设备。 实验室科研用房能满足现有科研工作的需要,并可为今后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实验室科研环境整洁。 (三)运行管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