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较教育学

比较教育学

苏格拉底与孔子教育思想比较

摘要: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孔子则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是处于同一时代东西方先哲,虽彼此相互隔绝,但它们的教育思想却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关键词:苏格拉底孔子教育思想

正文:

一、在教育对象上,都提倡“有教无类”

在教育思想中,孔子明确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认为应该扩大受教育的对象,只要诚心求教,不分贵贱贫富,都应热心教诲。在孔子的3000弟子中,有鲁国当政的贵族子弟孟懿子,也有被人称为“贱人”的仲弓父和“鄙家”子弟子张;有以货殖致富、家累千金的子贡,也有蓬户瓦牖、捉襟见肘的原思和穷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渊。南郭惠子曾问子贡说:“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回答说:“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隐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荀子?法行》)这说明孔子门下的确是良莠不齐的,他相信通过教育可以化愚为智、化恶为善。孔子扩大教育对象,创办私学,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

由“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四夷”,使一部分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有教无类”的可贵之处,在于在当时学在官府的情况下,它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教育事业的垄断,不仅在理论上,也在实践中促进了文化下移,扩大了教

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开辟了中华民族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的途径。尽管几千年来它不为封建政权所采用,但在民间学者的尊崇下,它对整个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上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同样,苏格拉底在教育对象上也主张“有教无类”的平等教育。苏格拉底作为一位教师,也是一位智者,但是苏格拉底与其他的智者不同的是,他的教育活动

是不收报酬的,他从不收取任何学费。“对于那些渴望听他讲学的人,他自己也没有索取过金钱的报酬。”[3]苏格拉底的教育活动也是教无定所、教无定规。公共场所、市场、店铺、私宅、餐桌都是他进行教育活动的地点,或作公开演讲,或个别交谈,或进行辩论。色诺芬记述道:“苏格拉底经常出现在公共场所,他在早晨总往那里去散步并进行体育锻炼,当市场上人多起来的时候,总可以看到他在那里。他

常作演讲,凡喜欢的人都可自由地听。”[3]苏格拉底的门徒中有富豪子弟、、贫寒之士、手工业者。他自称:“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和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4]据柏拉图记载,苏格拉底曾和一个目不识丁的奴隶讨论过几何问题,通过问答法,苏格拉底引导这个奴隶得出了一个几何学上的结论。

孔子和苏格拉底在教育对象上都没有把受教育看作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而以一种博大、平等的胸怀将教育推而广之,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下移,确立了最初的平民教育和普及教育的思想,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东、西方的办学思想。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至今还是我们教育活动中极为重视的一面,对今天的教育活动依然有借鉴的意义。

二、教育的目的上,都是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指的是人的天赋资质,天性,是人生来具有的共同本性。相近,指既不是完全相同,又不完全相异。“习”是指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新特点,也就是指人性的社会化方面。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先天之性,人类是很相似的,差别不大,但由于后天环境不同,使人与人之间的习性发生了重大差异。正是由于认识到这一点,孔子非常重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通过与冉有这段对话,孔子扼要地阐明了他的“庶—富—教”的治国施政大纲。从庶、富、教三者的关系上看,孔子已直观地认识到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即劳动力、发展生产、进行教化和发展教育事业。孔子的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一般的专业人才,而是要培养有德行,能够推行德政礼治的治国人才。在一个国家推行德政礼治,要靠圣君、贤臣和良民。圣君、贤臣、良民不是天生的,但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出来。

苏格拉底也高度重视教育的价值。他认为:“只有愚人才会自以为不用学习就能分辨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事情。也只有愚人才会认为,尽管不能分辨好歹,但凭财富就可以取得自己梭向往的,并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只有呆子才会认为,尽管自己一无所知,但由于有财富就会被认为是个有才德的人,

或者尽管没有才德,却会受到人们的尊敬。”④在苏格拉底眼里,人与人的差别不在于财富拥有的多少,而在于是否受过良好的教育,是否拥有知识和智慧。在教育目的上苏格拉底也与孔子观点相类似,认为教育重要的目的是培养治理国家的人才。苏格拉底认为,治理国家者应当是德才兼备,具备各种知识。所以,苏格拉底特别重视各种专门知识的学习。他认为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是正确的,在判断是非善恶时应当受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意见所支配,对有专门知识的人的敬畏要甚于其他所有的人。

孔子和苏格拉底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为后世尊师重教树立了典范。

三、教育方法上,都注重启发式的教学

“启发”一词,最早源于孔子的经典性论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⑤孔子意思是说:一个人不到了因自己所知不足而愤懑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一个人没有到为求知而惆怅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告诉他一种道理,他不能举一反三,那我就不再教他了。孔子在这里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和“悱”,都是形容受教育者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

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被称为“苏格拉底问答法”。它由讽喻法、归纳法、助产法等几个步骤组成。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他经常佯装无知,向受教育者设下巧妙的诘问,通过对话暴露对方观点的破绽和自相矛盾之处。第二步是定义,在反复诘难中引导受教育者进行归纳,从而对探寻的问题得出明确的定义或概念。第三步称为助产术,引导受教育者自己进行进一步的思索,自行得出要探寻问题的结论。苏格拉底自谦说,他虽无知,却能够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就像自己的助产婆母亲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够帮助别人诞生新的生命。因此,苏格拉底这种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又被称为“产婆术”。苏格拉底倡导的问答法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今天,问答法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卢梭、布鲁纳等人提倡的“发现法”,也明显受到苏格拉底问答法的启发。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有很多的共同之处,比如他们都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都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孔子与苏格拉底都如此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是与他们对道德问题的关注以及对人的心理或认识的见解紧密相联的。他

们通常把这种方法运用于道德的教诲之中。今天,启发式教学仍是一种十分重要和有效的教学方法,追根溯源,自然要归功于东、西方这两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

四、总结

通过以上对孔子和苏格拉底教育思想的简单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东西方当时还处在相互隔绝状态,但是两位先哲在教育思想上竟然不谋而合,或许这就是教育的“自然法则”。孔子和苏格拉底这两位东西方先哲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在探寻教育真谛之时,在厌倦了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刺激之时,不妨去重温一下久远的先哲们对教育的质朴而又充满睿智的看法,或许我们会从中顿悟许多道理。

参考文献:

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

贺国庆外国教育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