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如何看待“神童”现象

如何看待“神童”现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55552417.html,

如何看待“神童”现象

作者:

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3年第10期

“神童”现象,可谓古已有之。甘罗12岁为宰相出使秦国,大诗人白居易5岁就能作诗,著名诗人歌德8岁就能用德、法、意、拉丁语和希腊语阅读和写作。今天,10多岁的“神童”考入名牌大学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这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还是父母拔苗助长的结果?大家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赵忠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有些人宣称能把普通孩子打造成“神童”,这是犯了教育万能论的错误。你只能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很好的生长环境,给他最适宜的教育,顺其自然发挥他最大的潜能。所以家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值,给孩子造成莫名的负担。曾经是“神童”,长大后不一定能成才;不是“神童”,长大后也有可能成为伟人。

王永梅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

有些孩子可能在能力方面会比同龄人早熟,比如8岁就可以达到15岁孩子的能力,30岁就取得了50岁才能取得的成果,但是家长要考虑一个问题,像这样的孩子,他以后要干什么?人到了一个顶点后要再突破是很困难的。一路绿灯的“神童”,心理承受能力、抗压力可能较常人低,到了那个时候,如果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他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杨一彪福建泉州培元中学校长

某些孩子或许小时候在某些方面比同龄人表现更突出一些,但社会因此就给他们贴上“神童”的标签,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事实上,很多所谓的“神童”,在成年后未必有出息。应该说,所谓的“神童”,只是家庭教育超前一些,天资聪明一些。如果在基础教育中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而是一味超前教育,很可能会让他们的优势很快就消失殆尽。

孙宏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

超常儿童只是在某个方面超常,而不是在综合素质上超常,希望老师、家长要客观看待,不要“众星捧月”。这些年龄很小就生活在光环下的孩子,容易在心态上任性、自我。但社会是复杂的,他们将来走上社会后,周围人不会因为他曾经是“神童”就一味让着他,如果超常儿童心理上适应不了这种“落差”,反而有可能成为工作岗位上的“弱势群体”。

施建农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