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微生物细菌

微生物细菌

微生物细菌

细菌: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杆菌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类型。

影响细菌形态的因素: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培养基成分、浓度、pH 等

细菌细胞的大小:

细胞的大小是细菌分类特征;不同细菌细胞大小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龄细胞大小不同;细菌细胞大小还与营养等因素相关;细胞大小的测量结果只是近似值或平均值。用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方法有活体观察和染色观察

细菌染色法:①死菌:分为负染色(荚膜染色法等)和正染色包括:简单染色法和鉴别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抗酸性染色法,芽孢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②活菌:用美篮或TTC等做活菌染色

革兰氏染色:

甲菌---初染(结晶紫)---媒染(碘液)---脱色(乙醇)---复染(沙黄)---紫色乙菌---红色球菌直径:0.2-1.5μm,

杆菌:长1-5 μm, 宽0.5-1μm。细菌细胞的一般构造(1)细胞壁 (2)细胞膜和间体(3)细胞质 (4)核质体细菌细胞的特殊构造(1)糖被(荚膜) (2)鞭毛(3)菌毛 (4)性毛 (5)芽孢

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由肽聚糖构成,有固定外形和保护细胞等多种功能。约占干重的10-25%

细胞壁的功能:固定细胞外形;协助鞭毛运动;保护细胞免受外力的损伤;为正常细胞分裂所必需;阻拦有害物质进入细胞;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和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化学组成:①肽聚糖(N--乙酰葡萄糖胺,N--乙酰胞壁酸,短肽)②磷酸壁③脂多糖

无壁细胞与原生质体:

缺壁细菌可以分为实验室中形成和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的(支原体),实验室中形成的又分为自发缺壁突变的L型细菌;人工方法去壁包括彻底除尽(原生质体)和部分去除(球状体)

糖被:某些细菌壁外存在着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

种类;微荚膜,荚膜,粘液层,菌胶团

荚膜的功能:

保护作用:保护细菌免受干旱损坏,防止噬菌体的吸附和裂解,使致病菌免收宿主白细胞吞噬;贮藏养料;作为透性屏障或离子交换系介质;附着作用;堆积代谢废物;细菌间的信息识别作用。

糖被的意义:鉴定菌种;提取葡聚糖--“代血浆”;胞外多糖,黄原胶用于石油开采;菌胶团用于污水处理。

鞭毛:某些细菌长在体表的长丝状、波曲的附属物。

鞭毛构成:

鞭毛细丝:鞭毛球蛋白三条丝状亚基一条鞭毛细丝

钩形鞘:蛋白质亚基组成

基体:套管作用

观察鞭毛的方法:染料沉积使之加粗后用显微镜观察;常用电镜观察

判断鞭毛有无的方法:半固体培养基平板培养菌落边缘

菌毛特点:纤细中空,短直,数量多

菌毛功能:作为噬菌体的吸附位点;作为附着到哺乳动物细胞或其他物体的工具

性毛构造和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数量仅一根至少数几根

性毛一般见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雄性菌珠中其功能是向雌性菌珠(受体菌)传递遗传物质。

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由于一个营养细胞内仅生成一个芽孢,无繁殖功能

芽孢是生物界中抗性最强的生命体芽孢在普通条件下可保持几年至几

十年的生活力

芽孢的耐热学说:DPA-Ca 吡啶二羧

酸钙盐学说;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

与芽孢抗性有关的是由芽孢化学组

成的特点决定的,含有吡啶-2,6

二羧酸钙盐(DPA-Ca),含有芽孢

特有的芽孢肽聚糖,芽孢平均含水

40%,皮层含水70%

芽孢中酶的分子量较营养细胞小

研究芽孢的意义:

细菌分类、鉴定中的重要形态学指

标;指导菌种保藏;制定灭菌参数

细菌的繁殖方式:

母细胞----- DNA复制 ----细胞伸

长----- DNA分配----- 隔膜开始形

成 -----隔膜完全形成------子细

胞分离

古细菌细胞壁的特点:

化学成分差别大

多糖细胞壁:假肽聚糖细胞壁;独

特多糖

细胞壁;硫酸化多糖细胞壁;

糖蛋白细胞壁

蛋白质细胞壁

无细胞壁:热原体属

无肽聚糖:(假肽聚糖中无D-Glu

和D-Ala);

溶菌酶和青霉素对其无作用

细胞膜的功能: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送,交

换;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以保证

屏障作用;合成细胞壁各种组分和

荚膜等大分子的场所;进行氧化磷

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许

多酶和电子传递链组分的所在部

位;鞭毛着生点和提供其运动所需

的能量等。

间体功能:细胞内陷形成,与细胞

壁合成有关,与DNA复制合成有关

细胞质与内含物:

聚-β-羟丁酸(PHB)

结构:膜包裹,大小0.2-0.7μm

功能:贮藏能量、碳源,降低细胞

渗透压。

异染粒:

结构性质:大小为0.5-1.0μm,无

机偏磷酸的聚合物;

功能:贮藏元素P和能量,降低细

胞渗透压。

藻青素:氮源和能源

磁小体:功能:导向作用,即借助

鞭毛游向泥、水界面微氧环境处生

羧酶体:存在于一些自养细菌内的

多角形或六角形内含物,大小约

10nm(与噬菌体相仿);内含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自养细菌

的二氧化碳固定中起关键作用。

气泡:是许多光合型,无鞭毛水生

菌中充满气体的泡囊状内含物;大

小为0.2--1.0*75nm;内由数排柱形

小空泡组成,外有2nm厚的蛋白包

裹;每个细胞中含几个或数百个气

泡。

功能:调节细胞比重以使细菌漂浮

在最适水层中获取光能,氧气和营

养物质。

质粒:

R因子:与抗药性有关

F因子:与有性接合有关

其他质粒:与抗生素,色素合成有

关,基因工程中作为目的基因载

体。

菌落:由一个或少数几个细胞在固

体培养基表面上繁殖而形成的肉眼

可见的子细胞群体。

菌苔: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

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

菌落特征是衡量菌种纯度、辨认和

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各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菌落

具有一定稳定性和专一性特征;其

特征取决于组成菌落的细胞结构和

其生长行为。

个体细胞形态的差异,会极密切反

映在菌落形态上,如荚膜、鞭毛、

芽孢。

叙述菌落特征大概涉及:菌落大

小、形状、边缘情况、表面状况、

颜色、质地、透明度等方面。

半固体培养基:含琼脂0.5~0.7%的

培养基。特征:是否扩散生长、

扩散形状等。

可以鉴定细菌的运动特征:

不能运动的(即无鞭毛的菌株)只

能沿穿刺方向生长;

能运动的菌株会向四周扩散,且各

种细菌运动扩散的形状不同。

核质体:

又称核质体,原核,拟核,核基因

组,是一个大型环状DNA分子,长度

为0.25--0.3nm;每个细胞所含的核

区数一般1--4个;细菌除在染色体

复制时间内呈双倍体外,一般均为

单倍体。

放线菌是一类具有丝状分枝细胞的

细菌

1.有原核

2.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3.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仿

4.有的放线菌产生有鞭毛的孢子,

其鞭毛类型与细菌相同

5.放线菌噬菌体的形状与细菌的相

6.最适生长PH接近,一般为微碱性

7.DNA重组的方式与细菌的相同

8.核糖体同为70s

9.对溶菌酶敏感

10.凡细菌所敏感的抗生素,放线菌

一样敏感

放线菌一般分布在含水量较低、有

机物丰富和呈

微碱性的土壤中。土壤:107个/g

孢子左右。

基内菌丝,

又称营养菌丝,功能是吸收营养,

直径 0.2-1.2um长度100-600um,

色素可有可无。

气生菌丝,

基内菌丝长到一定时期,长出培养

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直径1-

1.4um, 长短不一,形状不一,颜色

较深。

孢子丝

当气生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

气生菌丝上分化出的可形成孢子的

菌丝。

放线菌的繁殖方式:

分生孢子:大多数放线菌

孢子囊孢子:游动放线菌属

菌丝断裂:诺卡氏菌属

其他方式:嗜皮菌属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菌落质地硬而且致密,菌落小而不

广泛延伸;菌落表面呈紧密的戎状

或坚实,干燥多皱;接种针难以挑

取,有时可挑碎,有时可将整个菌

落挑起

放线菌生理:

绝大多数为异养性,能利用不同的

碳水化合物;氮源以蛋白胨,以及

某些氨基酸最合适,硝酸盐,铵

盐,尿素次之;一般都需要金属离

子;大多数放线菌是好气性的;最

适温度23-37℃

放线菌的作用:

绝大多数抗生素由放线菌产生;用

来生产酶,维生素;具固氮作用,

用于生产生物菌肥;少数寄生型放

线菌可引起动植物病害;有的放线

菌能破坏棉毛织品和纸张

原核微生物:广义的细菌,一大类

细胞核无核膜包被,只存在核区的

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

真细菌,古生菌。肽聚糖是由N-乙

酰氨基葡萄糖胺(NAG)和N-乙酰胞壁

酸(NAM) 以及带有交替排列的D-型

或L-型氨基酸短肽链(主要是四

肽)和肽桥组成的亚单位聚合而成

的大分子聚合物。

磷酸壁的功能:①因带负电核,故

可与环境中的镁离子等阳离子结

合,提高这些离子的浓度,以保证

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维持高活性的

需要②保证革兰氏阳性致病菌与其

宿主间的粘连③赋于革兰氏阳性细

菌以特异的表面抗原④提供某些噬

菌体以特异的吸附受体⑤贮藏磷元

素⑥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防止

细胞死亡

脂多糖功能: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

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与磷酸

壁相似,也有吸附镁离子,钙离子

等阳离子以提高这些离子在细胞表

面的浓度的作用;由于LPS结构的变

化,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胞表面抗

原决定簇的多样性;是许多噬菌体

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具有控制

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部分选择性屏

障功能。

革兰氏阳性与阴性肽聚糖组成比

较:肽尾第三氨基酸不同,革兰氏

阳性是赖氨酸,阴性是二氨基庚二

酸;G,M都是β-1,4糖苷键连接;

肽桥:阳性为5个赖氨酸,阴性为肽

芽孢萌发:由休眠状态的芽孢变成

营养状态的过程成为芽孢的萌发,

包括活化,出芽和生长

萌发剂:可显著促进芽孢萌发的化

学物质如葡萄糖,锰离子等

活化:使芽孢脱离休眠状态开始萌

发所进行的短时加热或低PH,还原

剂等处理过程。

其他细菌:

立克次氏体

是落基山斑疹伤寒的病源体;原

核,只能寄生于真核细胞中;无过

滤性;细胞形态多变;有不够完整

的产能代谢途径

蓝细菌生理:

是光能自养型生物:只需空气,阳

光,水分,少量无机盐;没有有性

生殖,以裂殖为主,也可出芽生

殖,极少数有孢子;已知蓝细菌有

20多种具固氮作用

支原体:

支原体的直径为150--300nm;缺乏

细胞壁;油煎蛋状菌落;二等分

裂;基因组很小;能在人工培养基

上独立生长;具有氧化型或发酵型

的产能代谢,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

生长对能与核糖体,细胞膜结合的

表面活性剂,抗生素敏感

衣原体:(汤非凡教授)

真核细胞内营专性能量寄生,过细

菌滤器;细胞内同时含有DNA和RNA

两种核酸;有革兰氏阴性菌特征的

含肽聚糖的有核糖体细胞壁;有不

完整的酶系统,尤其缺乏产能代谢

的酶系统;二等分裂繁殖;对抑制

细菌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磺胺等很

敏感

微生物大题重点

微生物大题重点

微生物 1、脂肪、蛋白质、脂质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转换的? 答:在同一细胞内,糖类、脂质、蛋白质的代谢是同时进行的,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糖类和脂质、蛋白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但是它们之间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1).糖类转化成血糖(葡萄糖),主要用于氧化分解,过量转化为糖原,再过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也可将分解中间产物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氨基酸合成蛋白质; (2)脂类在机体能量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氧化分解,或转化为血糖(葡萄糖); (3)蛋白质在机体能量供应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或病变情况下,氧化分解,转化 为糖类和脂肪,或者蛋白质摄取过多也会转化为糖类和脂肪储存起来。

异养微生物可以通过对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形成各种中间代谢产物;自养微生物则能够利用CO2和游离氮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糖类,蛋白质和脂质等。其中在微生物体内主要是通过以糖酵解途径以及三羧酸循环为中心来完成三大物质之间的转化的。其关系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糖类物质主要是通过糖酵解途径产生一些中间产物如磷酸二羟丙酮和丙酮酸等,丙酮酸脱羧后形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其中,各中间代谢产物经过一些列的生化反应可以形成以下转化: ①乙酰CoA可以转化成脂肪酸,磷酸二羟丙酮转化成甘油,二者结合形成脂肪。 ②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如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等能够转化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二者都可以进一步合成蛋白质。 ③其中,三羧酸循环中的草酰乙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催化下形成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并通过糖酵解的逆向途径从而形成葡萄糖。 综上所述,在微生物的分解与合成代谢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质是通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形成中间代谢产物进入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进而相互转化,相互制约。

微生物实验报告

微生物: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 现代定义: 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结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主要特征: 体小面大 一个体积恒定的物体,被切割的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微生物体积很小,如一个典型的球菌,其体积约1mm3,可是其表面积却很大。这个特征也是赋予微生物其他如代谢快等特性的基础。 吸多转快

微生物通常具有极其高效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据研究,乳糖菌在1个小时之内能够分解其自身重量1000-10000倍的乳糖,产朊假丝酵母菌的蛋白合成能力是大豆蛋白合成能力的100倍。 生长繁殖快 相比于大型动物,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生长繁殖速度。大肠杆菌能够在12.5-20分钟内繁殖1次。不妨计算一下,1个大肠杆菌假设20分钟分裂1次,1小时3次,1昼夜24小时分裂24×3=72次,大概可产生4722366500万亿个(2的72次方),这是非常巨大的数字。但事实上,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如营养缺失、竞争加剧、生存环境恶化等原因,微生物无法完全达到这种指数级增长。已知大多数微生物生长的最佳pH范围为7.0 (6.6~7.5)附近,部分则低于4.0。 微生物的这一特性使其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如发酵、单细胞蛋白等。微生物是人类不可或缺的好朋友。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微生物检验(完整版) 名解 微生物: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看见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种:亲缘关系较近的微生物群体在进化发育阶段上有一定的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 微生物学: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遗传变异特性及微生物的进化分类生态等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微生物之间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互相关系的一门科学 抗生素:是由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某些其他微生物和肿瘤细胞的微量生物活性物质 细菌素:是某些细菌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 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在宿主体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不致病 消毒:指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灭菌:指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无菌:指没有货的微生物的存在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也是环状闭合的双联DNA分子比染色体小存在于细胞质中可自主复制 突变:是指细菌遗传物质的机构发生突然而稳定的改变所致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给后代 基因转移:外源性物质由供体菌转入受体细胞内的过程 基因重组:供体菌的基因进入受体菌细胞并在其中自行复制与表达或矛受体菌DNA整合在一起的过程 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核酸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

非细胞型微生物 复制周期:病毒的增殖被人为分成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成熟与释放七个步骤的完整过程 缺陷病毒:是指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因基因某一点改变而不能进行正常增殖的病毒 顿挫感染: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若细胞缺乏病毒复制所需的酶能量和必要成分等则病毒无法合成自身成分不能够装配和释放子代病毒的现象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种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人工自动免疫:是将疫苗等免疫原接种于人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 人工被动免疫:是指注射含某种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的免疫血清等一系列细胞因子是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 干扰素:是由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成纤维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种糖蛋白 致病性:一定种类的病原微生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疾病的能力半数致死量:在规定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病原体数量或毒素量 急性感染:发作突然病程较短一般是数天或数周 局部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局限就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病变的一种感染类型 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液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毒性症状 内毒素血症:革兰阴性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大量繁殖崩解后释放出大量毒素也可有病灶

微生物细菌学部分复习要点

微生物细菌学部分复习要点 微生物根据其结构特征分为 ?原核微生物: 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放线菌和螺旋体,共6类微生物 ?真核微生物:酵母、霉菌、原生动物等 ?非细胞性微生物:病毒、朊病毒等 第1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几类? 其中球菌按分裂后排列不同分哪五种? 2.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及化学组成是什么?有何意义?(问答题) 3.细菌有哪些特殊构造?其作用及意义是什么? 4.革兰氏染色法的方法、步骤、结果和意义是什么? 5. 青霉素和溶菌酶杀细菌的机理是什么? 6.细胞壁缺陷细菌的形成原因及其意义是什么? 名词:(1)芽胞L-型细菌荚膜、鞭毛、纤毛 第2章细菌的生理 1.细菌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大标题)? 据细菌对氧气的需要不同分为哪四类?其特点和原因是什么? 2.细菌个体生长繁殖方式是什么?菌体生长繁殖分哪四个期??研究时取哪期的细菌? 3.IMViC试验代表哪四种实验?大肠杆菌和产气杆菌IMViC试验的结果是什么? 4.细菌的合成产物有哪些?有何实际意义? 5.人工培养细菌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名词:(1)热原质 第3章消毒与灭菌 1.物理消毒灭菌法有哪些具体方法? 2.高压蒸气灭菌法的原理、条件及适用范围是什么 3.紫外线杀菌的原理、适用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是什么? 名词:(1)消毒 (2)灭菌 (3)无菌 第4章噬菌体 1.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及化学组成是什么?其噬菌过程如何? 名词:(1)噬菌体 (2)毒性噬菌体 (3)温和噬菌体 (4)前噬菌体 (5)溶原性细菌 第5章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哪些? 2. 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如何? 3.细菌耐药性的控制策略有哪些? 名词:(1)质粒 (2)转化 (3)接合 (4)转导 (5)溶原性转换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1.细菌的毒力由哪些因素构成(物质基础)? 2.试述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感染?感染病?感染有几种类型?

微生物答案

微生物学 绪论 1什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所包括的种类: 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2简述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并举例说明。 微生物的主要特点: (一)比表面积大;如果把人的比表面积值定为1,则大肠杆菌(E.coli)的比表面积可高达30万! (二)代谢能力强,代谢类型多;大肠杆菌每小时可分解自重1000~10000倍的乳糖; 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是大豆的100倍,是肉用公牛的10万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极多,仅抗生素已发现9000多种。 (三)生长繁殖快,容易培养;大肠杆菌的细胞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每分裂1次的时间是12~20分钟,如按每20分钟分裂1次计,则每小时可分裂3次,每昼夜可分裂72次,后代数为:4 722 366 500万亿个(重约4722t) (四)适应能力强,易发生变异;海洋深处的某些硫细菌可在10O℃以上的高温下正常生长,一些嗜盐细菌能在32%的盐水中正常活动。青霉素生产菌产黄青霉1943年每毫升发酵液只含约20单位的青霉素。经过多年的变异积累,该菌目前每毫升发酵液青霉素含量已接近10万单位。 (五)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土壤、空气、河流、盐湖、高山、冰川、油井、地层下以及动物体内外等各处都有大量的微生物在活动。迄今为止,我们所知道的动物约有150万种,植物约有50万种,微生物约有15万种。 微生物的种类多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物种的多样性(2)微生物的生理代谢类型多(3)代谢产物种类多(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3为什么说巴斯德是微生物学的真正奠基人? 巴斯德的贡献: (1)用“胚种学说”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2)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证实了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作出重大贡献; (4)发明了“巴斯德消毒法”。 4科赫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和病因论方面有何贡献? 科赫的贡献: (1)创立了一套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如配制培养基技术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2)具体证实了炭疽病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和肺结核病的病原菌; (3)提出了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柯赫法则。 柯赫规则: (1)在患某一特殊病的动物体内发现某种微生物,而在健康个体中并不存在; (2)自病体分离出微生物并在动物体外纯培养成功; (3)将此微生物的纯培养接种到敏感的动物体后,应当出现原来这一特殊病害的疾病症状;(4)从再接种的病体可重新分离出这个微生物。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命名规则

细菌的分类与命名 细菌分类学 细菌分类学(taxonomy)是指对细菌进行分类、命名与鉴定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在全面了解细菌的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它们的种类,探索其起源、演化以及与其他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提出能反映自然发展的分类系统,并将细菌加以分门别类。它包括三个方面:分类(classification)、命名(nomenclature)和鉴定(identification)。 一、基本概念 1.细菌分类是根据每种细菌各自的特征,并按照它们的亲缘关系分门别 类,以不同等级编排成系统。分类有两种:①以细菌的形态和生理生化特性为依据的表型特征分类法,包括有传统分类法(classical classification)和数值分类法(numerical classification);②用化学分析和核酸分析,以细菌大分子物质(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称种系分类(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或自然分类(natural classfication)。 2.细菌命名在分类基础上,给予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称,使之在生产实践、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中相互交流成为可能。按照细菌命名的法规,能保证所有的科研工作者以同样方式给予细菌命名。 3.细菌鉴定将未知细菌按分类原则放入系统中某一适当位置和已知细菌比较其相似性,用对比分析方法确定细菌的分类地位。若与已知细菌相同即采用已知菌的名称,不同者则按命名原则确定一个新名称。 二、分类等级

细菌的分类等级和其他生物相同,依次为界(kingdom)、门(division)、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包括有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 分类等级拉丁字尾比较固定,表示方法如下:目-ales、亚目-ineae、科-aceae、亚科-oideaae、族-eae、亚族-inae。 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将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归成一个菌种;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相近的属归为一科;依次类推。在两个等级之间,可添加次要的分类单位,如亚门、亚纲、亚属和亚种等。群和组不是正式分类等级,是泛指具有某种共同特性的某个集体,任何等级都可借用。 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差异,可再分成亚种(subspecies),亚种以下的分类等级为型(type),以区别某些特殊的特征。例如抗原结构不同而分的血清型(serotype);对噬菌体敏感性不同的噬菌体型(phagetype);对细菌素敏感性不同的细菌素型(bacteriocin-type),生化反应和某些生物学性状不同的生物型(biotype)。 由不同来源分离的同一种、同一亚种或同一型的细菌,称为株(strain)。株的建立是从一次单独分离物的单个原始菌落传代的纯培养物,例如从10个肺结核患者的痰液中分离出的10株结核分枝杆菌。具有某种细菌典型特征的菌株称为模式菌(typical strain)或标准菌株(standard strain),它是该种菌株的参比菌株。在细菌的分类、鉴定和命名时以模式菌为依据,也可作为质量控制的标准。

医学微生物学第七版重点知识

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 1.微生物: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大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微生物的分类: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5、汤飞凡 6.诺贝尔奖

第一篇细菌学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1、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2、按细菌外形可分为: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第二节细菌的结构 1、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染色法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两类细菌细胞壁共有组分为肽聚糖,为原核生物所特有。聚糖骨架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交替排列,经β-1,4糖苷键联结而成。 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组分为磷壁酸(膜磷壁酸和壁磷壁酸) 磷壁酸的功能:①维持菌体内离子平衡,稳定细胞壁 ②抗原性强,是阳性菌表面特有抗原 ③与细菌的粘附作用有关 4、G-菌特有组分……外膜{脂蛋白、脂多糖(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脂质双层、} 脂多糖(LPS):即G-菌的内毒素。 ①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在G-菌的细胞膜与外膜的脂质双层之间有一空隙称为周浆间隙 5. 细胞壁结构革兰阳性菌G+革兰阴性菌G- 肽聚糖组成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 联桥构成坚韧三维立体结构 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构成疏 松二维平面网络结构 肽聚糖厚度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达50层仅1~2层 肽聚糖含量占胞壁干重50~80% 仅占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有无 外膜无有 6、细胞壁的功能:①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②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③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④有多种抗原决定簇,决定了菌体的抗原性 7、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原生质体: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层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不易成为细菌L型 原生质球: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易成为细菌L型 细菌L型的形态:①高度多样性,大小不一,有球形、杆状和丝状等 ②无论其为G﹢菌或Gˉ菌,形成细菌L型大多染成革兰阴性 ③具有可滤过性,能通过滤菌器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

什么是食品微生物检验 吴崇食质12级1班学号:20122629 微生物是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的一切微小生物之统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机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号那么大。想像一下一滴牛奶,每毫升腐败的牛奶中约有5千万个细菌,或者讲每夸脱牛奶中细菌总数约为50亿。也就是一滴牛奶中可能含有50 亿个细菌。 微生物能够致病,能够造成食品、布匹、皮革等发霉腐烂,但微生物也有有益的一面。最早是弗莱明从青霉菌抑制其它细菌的生长中发现了青霉素,这对医药界来讲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后来大量的抗生素从放线菌等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来。抗生素的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一些微生物被广

微生物细菌部分笔记整理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细菌(bacterium)的大小——微米(μm)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弧菌、螺菌) 二、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peptidoglycan) ▲肽聚糖(peptidoglycan)(粘肽/胞壁质)是一类复杂多聚体,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特有 组成及结构:革兰阳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革兰阴性菌G—: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2)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 分类:壁磷壁酸、膜磷壁酸(或脂磷酸壁LTA) 作用:1 G+菌重要表面抗原 2参与调节细胞外离子平衡 3与细菌粘附致病有关 (3)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外膜 组成: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LPS)(有些细菌为脂寡糖LOS) ▲脂多糖(LPS):脂质A(无种属特异性) 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 特异多糖(有种特异性,即G-的菌体抗原O抗原)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G+ G- 肽聚糖厚、多层,50层薄、层少,1-2层 糖脂含量糖多脂少糖少脂多 特殊成分磷壁酸外膜 意义:导致两类细菌在染色性、抗原性、致病性及药物敏感性等方面不同。 例如:青霉素(破坏肽聚糖),溶菌酶(破坏聚糖骨架)均作用于G+ (4)▲细胞壁的功能a. 维持细菌的固有形态、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b. 构成细菌的重要抗原 c.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A群链球菌膜磷壁酸——粘附作用 革兰阴性菌脂多糖——多种生物学效应 d. 参与营养物质的交换 (5)▲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 含义:细菌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作用后,可使其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破坏或合成抑制,在高渗环境下,多数细菌可存活而成为细胞壁缺损的细菌。 特点:细菌L型呈高度多形性; 独特的培养特性:高渗透压、高营养、低琼脂; L型菌仍有一定的致病性; 有些L型菌在去除诱发因素后,能回复为原菌。 2、细胞膜:1物质转运2呼吸分泌3生物合成4参与细菌分裂

微生物

1 、什么是微生物?它有哪些主要特征?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必须借助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个体极其微小。 主要特点是: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吸收快,转化能力强;生长旺,繁殖快;易变异,适应性强;数量和种类繁多,分布极为广泛。 2、在细胞水平对微生物如何进行分类?各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等;主要特点是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是:鞭毛,细胞壁中有肽聚糖。代谢途径比较单一。多生活在地球上极端的环境或生命出现初期的自然环境中,是地球上较早出现的生命群体之一;放线菌:能形成分枝菌丝和分生孢子,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群体;蓝细菌: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是一种自养生物;支原体:对抗生素不敏感,无细胞壁;衣原体:细胞内同时含有DNA 和RNA ,二等分裂方式繁殖; 2.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覃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特点:有核膜,进行有丝分裂,拥有线粒体或者叶绿体等细胞器;真菌的陆生性较强; 3.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阮病毒). 病毒的颗粒很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只有一种核酸;抗生素对病毒影响不大,但是干扰素可以抑制多数病毒的复制。 3、Koch postulates 的要点 答:科赫法则是罗伯特·科赫提出的,可以用来判断疾病的病原物是什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每个病人体内都有这种微生物,且健康的人体内不存在。 2.要从宿主中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纯培养。 3.这种微生物的纯培养与健康的人接触后,人会得同种疾病。 4.从试验发病的宿主中能再度分离出这种微生物。 满足所有条件,就可以确定病原物。但是这个判断准则有局限性,没有办法确定某些病毒的病原体是什么。

动物微生物—细菌

第一章细菌 一、名词解释 1.细菌 2.细胞壁 3.肽聚糖或粘肽 4.脂多糖 5.磷壁酸 6.细胞膜 7.中介体 8.质粒 9.荚膜 10.鞭毛 11.菌毛 12.芽胞 13.细菌L型 14.生长因子 15.生长曲线 16.培养基 17.细菌素 18.纯培养 19.菌落 20.菌苔 二、填空题 1.测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和。 3.细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有和两种,其中不是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4.细菌的菌毛有和两种,前者与有关,后者具有作用。 5.大肠杆菌长为2.0μm,宽为0.5μm,其大小表示为。 6.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和 。 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是由、构成。 8.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结构肽聚糖,是由、和构成。 9.培养基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 。 10.细菌群体生长的生长曲线可分为、、和 四个时期,细菌的形态、染色、生理等性状均较典型的是期。 11.大多数致病菌生长的最适PH值为,最适温度为。 12.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包括充足的、适宜的、合适的酸碱度和必需的气体环境。 13.以简单的无机物为原料合成复杂的菌体成分的细菌称为,只能以有机物为原料合成菌体成分及获得能量的细菌称为。 14.微生物各营养物质运输的主要方式为、、、。 15.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绝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而结核杆菌繁殖一代用时为。

16.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检测细菌。 17.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光滑型菌落、和。 18.细菌的营养类型有、、、。 三、选择题 1.细菌革兰氏染色法的发明人是() A Gram B Koch C Pasteur 2.一个细菌芽胞重新形成细菌繁殖体的数目是() A 一个 B 二个 C 三个 D 四个 3.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A 有丝分裂 B 二分裂法 C 出芽繁殖 D 复制方式 4.大多数细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其繁殖速度是() A 每15—20分钟繁殖一代 B 每小时繁殖一代 C 每天繁殖一代 D 7天繁殖一代 5.芽胞的形成是细菌的() A 休眠结构 B 繁殖形式 C 某一发育阶段 6.与细菌的运动有关的结构是( ) A.鞭毛 B.菌毛 C.纤毛 D荚膜 E轴丝 7.一般病原菌生长所需要的渗透压是() A 高渗 B 低渗 C 等渗 8.下列何种物质能使细菌的细胞壁缺失,形成L型细菌()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氨基酸 D 乳糖 9.细菌的“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 ) A.mRNA. B.核蛋白体 C.质粒D.异染颗粒 E.性菌毛 10.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 ) A.菌毛 B.荚膜 C.中介体 D.胞浆膜 E.鞭毛 11.无细胞壁结构的微生物是( ) A.革兰氏阴性菌B.真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螺旋体 12.不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 A.鞭毛 B.细胞质 C.细胞膜D.核质 E.细胞壁 13.细菌在微生物分类系统中属于() A 动物界 B 植物界 C 原生生物界 D 病毒界 14.细菌所具有的细胞器是( ) A.高尔基体 B.内质网 C.中介体 D.线粒体 E.核蛋白体 15.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 ) A.中介体 B.细胞膜 C.异染颗粒 D.芽胞 E.荚膜

微生物各种细菌存活条件

大肠菌群1、大肠菌群为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引起肠道外感染。若水中或食品中发现有大肠菌群,即可证实已被粪便污染,也可能就有肠道病原菌存在。据此,可以认为含有大肠菌群的水或食品是不安全的。2、生存环境大肠菌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在15—46℃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7℃.在水和土壤中大量存在,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主要污染的食品是肉类、水产品、蔬菜等。85℃热水1~3分钟内杀灭本菌。300ppm次氯酸纳溶液1~3分钟内杀灭本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条件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在12~45℃生长繁殖,最适生长温度为37℃,由于常引起人和动物化脓性疾病,又称化脓性球菌。杀灭条件加热80℃30分钟才能杀死,煮沸可迅速使它死亡。 沙门氏菌1、生存环境该菌在水中不易繁殖,但可生存2—3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在—25℃可存活10个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2、繁殖条件沙门氏菌最适繁殖温度为37℃,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因此,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生熟食品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也是防止该菌污染的至为重要的措施。沙门氏菌3、污染渠道沙门氏菌的来源主要是患病的人和动物,及人和动物的带菌者。,其中在肉类中最为多见。淡水鱼虾有时带菌,海产鱼虾一般带菌者较小。菌不耐热。4、杀灭条件沙门氏菌对热及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属于中等,60℃20—30分钟、75℃5分钟即被杀死,100℃条件下该菌立即被杀死。 真菌(霉菌、酵母菌)1、生存环境和繁殖条件霉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土壤、空气、水、和生物体内外到处都有,其最适生长温度是25℃,在20—30℃大部分霉菌都能生长,小于10℃和大于30℃时霉菌生长显著减弱,在0℃时几乎不生长2、污染渠道由于霉菌种类多且分布广,物体水分含量高时,容易滋生霉菌。霉菌中的毛霉常在果实、果酱、蔬菜、糕点、乳制品、肉类等食品上生长,引起食品的腐败变质。含水量高的粮食容易滋生霉菌。3、杀灭条件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87.8—90.6℃才能杀死霉菌,90℃10—30分钟可以杀死其中的孢子

微生物重点复习资料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

绪论1.微生物发展史重要人物+贡献: (1)列文虎克-观察到细菌——微生物学先驱者 (2)巴斯徳——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曲颈瓶试验推翻生命自然发生说,建立胚种学说。巴氏消毒法。 (3)约瑟夫·李斯特发明用石炭酸消毒手术器械、衣物和手术环境,可大大降低感染的机会 (4)R. Koch 柯赫——细菌学的奠基人 科赫法则:判定某种微生物引起特定疾病,必须同时满足: –相关性:这种微生物必须在所有患该种疾病的生物体内都存在,但在健康生物中不存在 –可分离培养:必须将这种微生物分离出来,作纯种培养 –可人工感染:当用这种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接种到一个健康寄主时,必须能够引起同样的疾病 –可再分离:必须能够从接种感染的生物体内再次分离得到这种微生物(5)布赫纳——生物化学奠基人 (6)弗莱明——青霉素之父

(7)Watson、Crick——分子生物学奠基人发现的DNA结构的双螺旋模型 2.微生物的五大共性:(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换快;(3)生长旺, 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 第一章 第一节细菌 1.原核生物三菌三体:细菌(狭义的)、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2.细菌概念: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径约μm,长度约μm)、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3.细菌形态:简单,基本上只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大类,仅少数为其他形状如丝状、三角形、方形和圆盘形。 4.细胞壁概念: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只要成分为肽聚糖,具 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主要功能: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 为细胞的生扎个、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须 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 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微生物检疫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微生物:指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检验:(microbiology detection):通过一定的实验方法测定食品中的微生物,特别是致病微生物的数量、种类、性质,从而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3、病原微生物:又可称为病原菌,是指能入侵宿主引起感染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等。 4、菌落:指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能被肉眼识别的生长物,它是由数以万计相同的细菌集合而成。 单菌落: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用于计算细菌数量的一种方法。 5、菌落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细菌培养,使每一个活菌只能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菌落,然后进行菌落计数所得的菌落数量。通常以lg或1ml或lcm2样品中所含的菌落数量来表示。 6、细菌总数:指一定数量或面积的食品样品.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显微镜下对细菌进行直接计数。其中包括各种活菌数和尚未消失的死菌数。细菌总数也称细菌直接显微镜数。通常以1g或1m1或lcm2—样品中的细菌总数来表示。 7、细菌相:指存在于某一物质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 8、指示菌:是在常规安全卫生检测中,用以指示检验样品卫生状况及安全性的指示性微生物。检验指示菌的目的,主要是以指示菌在检品中存在与否以及数量多少为依据,对照国家卫生标准,对检品的饮用、食用或使用的安全性作出评价。 9、动物性食品:又叫动物源性食品(Animal Derived Food)是指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包括肉类及其制品(含动物脏器)、水生动物产品等。 10、食源性疾病: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 11、食物感染:通常是指因摄入感染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而不是由细菌副产物引起的疾病。 12、食物中毒性感染:是指因食物中毒和食物感染共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 13、食物中毒: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是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患。 14、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入细菌性中毒食品所引起的食物中毒。 15、真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入真菌性中毒食品所引起的食物中毒。: 16、动物性食物中毒:是指摄人动物性中毒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17、有毒植物中毒:是指摄人植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18、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摄人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 19、微生物性食物中毒:食用被微生物或微生物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中毒称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发病原因多见于食用了食物中毒性微生物或其毒素,有毒化学物质等。 20、食品腐败变质(food spoilage):是指食品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其原有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发生变化,降低或失去其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发生腐效变质的根源。 21、毒素(toxin)生物在生长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对另一种生物体有毒性的产物,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22、外毒素是病原菌在生长繁殖期间分泌到周围环境种的一种代谢产物,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也能产生。其化学组成是蛋白质,抗原性强,毒性也强,但极不稳定,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容易受到破坏。 23、内毒素:大多数革兰氏阴性细菌能产生内毒素,实际上它存在于细菌细胞壁的外层,属于细胞壁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并不分泌到环境中,只有当细菌溶解后才释放出来,因而称为内毒素。内毒素性质稳定,耐热,毒理较外毒素弱。 24、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或人和动物之间引起流行的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侵入人体内引起,病原体在体内繁殖或产生毒素,并对正常细胞及其功能造成破坏,严重时可导致感染者死亡。 25、传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与宿主发生斗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26、灭菌:将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全部杀死或除去的措施 27、消毒: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28、防腐:采用理化或生物因素,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29、无菌:物体中无活的微生物存在 30、商业无菌:经过适度的杀菌后,不含有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这种状态叫做商业无菌。例:罐头食品

微生物学教程(周德庆第三版)重点1-7章

绪论微生物与人类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个体微小(一般小于0.1nm)、构造简单。 微生物种类:①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②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蕈[xun]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③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微生物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区。特殊构造:鞭毛,菌毛,性菌毛,糖被(包括荚膜和粘液层)和芽孢,伴孢晶体。 细胞壁是细胞的外被,主要成分肽聚糖。功能:①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②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③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④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⑤与革兰氏染色反应密切相关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磷壁酸,脂磷壁酸,肽聚糖。厚度大(20层),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 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肽聚糖,脂蛋白,磷脂,脂多糖,孔蛋白,外膜蛋白。壁薄,层次多,成分复杂,机械强度较弱。 革兰氏染色法:涂片固定→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覆染 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 缺壁细菌1.实验室中形成:①自发缺壁突变:L型细菌。②人工方法去壁:彻底除尽(原生质体)、部分去除(球状体)2.自然界长期进化中形成:枝原体。 L型细菌:专指稳定的L型即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损菌株。 芽孢形成:①DNA浓缩,形成束状染色体;②细胞膜内陷,细胞发生不对称分裂,其中小体积部分即为前芽孢;③前芽孢的双层隔膜形成,这时芽孢的抗热性提高;④在上述两层隔膜间充填芽孢肽聚糖后,合成DPA-Ca(吡啶2,6-二羟酸钙),开始形成皮层,再经脱水,使折光率提高;芽孢衣合成结束;⑥皮层合成完成,芽孢成熟,抗热性出现;⑦芽孢囊裂解,芽孢游离外出。 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芽孢的耐热性在于芽孢衣对多价阳离子和水分的透性很差以及皮层的离子强度很高,这就使皮层产生了极高的渗透压去夺取芽孢核心中的水分,其结果造成皮层的充分膨胀和核心的高度失水,正是这种失水的核心才赋予了芽孢极强的耐热性。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一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也可以将其定义为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枝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寄生性逐步增强,是介于细菌和病毒间的一类原核生物。 枝原体的特点:①细胞很小,光镜下勉强可见;②细胞膜含甾[zai]醇,比其他原核生物的膜更坚韧;③因无细胞壁,故呈革兰氏阴性细菌且形态易变,对渗透压较敏感,对抑制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不敏感;④菌落小(0.1~1.0mm),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呈特有的“油煎蛋”状;⑤以二分裂和出芽等方式繁殖;⑥能在含血清、酵母菌和甾醇等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上生

细菌是微生物

细菌是微生物 看到头你什么都明白了 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细菌是微生物,而病毒是DNA(脱氧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一样,是由氨基酸合成的。 病毒、细菌在结构与感染的方式不同所产生的。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微生物,它体积小,小到高倍数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无细胞器,由基因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基因组仅含一种类型的核酸,或者是核糖核酸(RNA)或者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在感染后的生存方式上,细菌与病毒有很大的区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在人体内合适的条件下,如各种粘膜上就可能自我繁殖使人致病。只要改变细菌的繁殖条件就可能杀死细菌把病治好。而病毒则是非细胞微生物,缺乏完整的酶系统,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因而不能像细菌一样进行自我繁殖。病毒感染后,先进入人体血液内,形成病毒血症。随后只能严格地寄生在人体靶细胞内,利用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器进行自身的复制并释放子代病毒。换言之,病毒只有进入了人体细胞内才能生存和复制,此时只要能识别病毒并能区分哪是被感染细胞哪是健康细胞,把病毒和被感染细胞杀死就能把病治好。可惜的是,到目前为止,现有的合成药物和治疗方法还不具备这种识别和区分功能,又不可能把人体所有细胞都杀死。而具备这种特异性识别功能的只有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如果感染者此时的免疫力低下,特异性抗体不足以清除病毒,病毒性疾病难治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而且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后,它还可改变肝细胞膜的性质。使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紊乱, 误把自身的肝细胞当做“敌人”来破坏, 而造成肝细胞损伤。即使你用抗病毒药物杀死了病毒,但自身的免疫功能仍会继续对肝细胞发生攻击。因此乙型肝炎比较难治愈, 除抗病毒治疗外, 还需进行免疫调节治疗。 细菌是一大类能独立生活的单细胞微生物,它们的新陈代谢就是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营养,以获得能量和合成自身组分的原料。 细菌的表面积大,新陈代谢活跃且多样化,生长繁殖迅速。 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不同菌可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有些产物对人有害,例如细菌产生的毒素和酶与其致病性有关;有些产物对人有利,例如细菌产生的维生素;

《环境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环境微生物学》重点总结 1、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 (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2、微生物有哪些特点?答:(一)个体极小。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二)分布广,种类繁多。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三)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是生存竞争的保证。(四)易变异。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者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 3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答: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结构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又分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内壁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含大

量肽聚糖,含独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含独脂多糖,不含磷酸壁。 4、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答:将一大类细菌染上色,而另一类染不上色,一边将两大类细菌分开,作为分类鉴定重要的第一步。其染色步骤如下: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3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4用中型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成无色5用蕃红染液复染1min,格兰仕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和格兰仕阴性菌即被区分开。 5、何谓放线菌?革兰氏染色是何种反应?答: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的菌种,成为放线菌。除枝动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红色外,其余全部放线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紫色。 6、什么叫培养基?按物质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类?按试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答: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即培养基。按物质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按试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基础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富集培养基。 7、什么叫选择培养基?那些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答:用以抑制非目的微生物的生长并使所要分离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培养基。麦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