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调研报告:关于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关于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的调研报告

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是新创业总要求的延续与深化,是未来发展的总战略。市委市政府在深刻领会上级决策部署、科学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系统分析区域竞争态势、准确把握发展方位和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这一重大发展战略,根本出发点就是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贯彻落实中央五大发展理念和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部署,更好地壮大发展优势、补齐发展短板、夯实发展根基、赢取发展竞争。

一、开放强市产业立市的战略意义

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适应环境变化的现实要求,更是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紧迫任务,我们必须因势而谋、顺势而为。

1.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是顺应历史规律的科学决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不开放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竞争力,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对外开放是世界强国迅速崛起的共同选择,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教训与发展经验的最好诠释。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饱受长达百年的深重苦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清朝的闭关锁国。在同样的土地上,因为实行改革开放,我们仅用30多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其他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和制造业竞争力第一大国。十八大以来,面对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增长动力不足、贸易投资低迷等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并发出“一

带一路”倡议,开启了新一轮的全面开放之路。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无论是现在和将来,要想走在时代前列,都必须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2.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是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主要指向。党的十八大提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并相应提出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一核三极四带多点、五个对接等重大举措。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若干意见》。这些重大决策部署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走开放崛起之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走产业振兴之路,不断夯实产业根基。从政策层面看,支持产业、支持创新、支持开放、支持实体经济的趋势已非常明显。在新一轮发展热潮中,我们只有顺应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把扩开放、强产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才能更好地推动发展。

3.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是赢得区域竞争的迫切需要。从省内来看,全市经济总量曾长期排名全省第一,到1985年和2005年才先后被超越,之后也一直位居全省第三。2016年,全市经济总量2956亿元,排位进退仅在伯仲之间。更让人忧心的是,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幅,大多已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从周边外省区域来看,我市与湖北的宜昌、襄阳等地过去发展水平大致相当,但现在却被远远的甩在后面。2010年,宜昌、襄阳和我市三市的经济总量分别为1547、1538和1492亿,与宜昌、襄阳分别相差55和46亿,占比为3.5%左右;2016年,三市经济总量分别为3709、3695和2956亿,与宜昌、襄阳的差距分别扩大到了753和739亿,占比已接近或超过20%。严峻的

现实告诉我们,要在新的区域发展竞争中不落下风、抢占先机,开放强市、产业立市已是时不我待、别无选择。

4.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是实现既定目标的必由之路。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一三五”的发展目标。近几年,我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基层党建、民生改善等方面,打造了不少亮点,积累了不少经验,但离“一三五”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区域现代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还未显现,高铁新贵城市的规划蓝图变成现实还任重道远,烟草、生物科技和健康食品、现代装备制造等3个千亿产业的发展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是开放不够,最大的短板是产业不强。

开放方面:一是思想观念陈旧。开放思想、合作理念、服务意识缺乏,对开放型经济重数字、轻培育,重布置、轻引导,缺长远和整体的规划,缺部门间、市县间的联动配合,有的领导甚至认为外贸出口退税增加财政负担,影响地方发展。二是外向型经济不大。2016年,我市GDP总额列全省第3,但外贸总额仅48.5亿元,仅排第10,外向度仅1.64%,大大低于全国32.7%和全省5.7%的平均水平。三是开放主体不强。400多家有进出口资质的企业,仅129家有出口实绩,其中加工贸易实绩企业仅15家。四是口岸平台不完善。是全省极少数没有成立口岸办的市州,仅有一个水运口岸,没有公路、铁路、航空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经常出现“有货无船、有船无货”的现象,不少外贸企业都“孔雀东南飞”,借道长沙、江苏、上海等地报关出口,导致外贸业绩大量流失。

产业方面:一是结构不优。三次产业结构为13:42.8:44.2,一产业偏高、二三产业偏低问题仍然突出。全市前十大主导产业,除烟草外,前九大产业占比仅为30%。增长动能转换慢,2016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仅260亿元,占GDP比重不到全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