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林功成传播理论期末考试ppt笔记

林功成传播理论期末考试ppt笔记

林功成传播理论期末考试ppt笔记
林功成传播理论期末考试ppt笔记

一.传播学的学科定位

1.泛化的解释: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及其运行

发展规律的学问

2.产生的背景:本世界30年代以来跨学科研究的产

物。它的产生有几个背景:媒介的发展——大

众报纸和广播电台的出现;市场经济;民主政

治——媒介在总统选举中的重要作用;大众社

会的出现;科技进步和其他科学的发展(社会

学,心理学,政治学)

3.经验学派VS批判学派:

经验学派:以经验性方法的社会科学学派,着眼于传播过程及有关要素与环节,特别是传播效果的微观研究。维护现有的传播制度。受心理学和社会学影响,注重定量分析。有实证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

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主张用整体化的方法研究传播学,注意大众传播制度和政治结构之间的关系。着眼于突破现有秩序的变革。又有定性分析,又有定量分析

二.传播学是什么

1.传播学是什么:核心问题——媒体传播在人类社会

生活中扮演的行使何种角色?媒介和传播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生活

三.传播学研究方法

1.方法的好处:量化效果,趋势,分布,模式;辨明因果关系,排除无关要素;将结论普遍化到整体;

推断未来

2.传播学研究的模式:个案式和通则式,演绎与归纳,定量与定性

3.个案式和通则式:

A.个案式:视野局限在个案之上,很难将个案的

解释扩大到其他情况

B.通则式:解释某一类的状况或事物,而非某个

个案。可是要付出一些代价

4.演绎与归纳:

A.演绎:先逻辑思考(理论),然后用观察来检验理论期待的效度——从理论到数据检测。先一般

再特定。先“为什么”,再“是否”。理论——

假设——观察

B.归纳:从具体的特定的观察(数据),然后形成理论——从数据到理论。先特定再一般。先“是

否”,再“为什么”。观察——普遍化——理论

5.定性vs定量:

A.定性研究:关于事物构成和性质方面内容的研究,

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的描述和理

解。通过对社会现象发展过程及其特征的深入

分析,对社会现象进行历史的、详细的考察,

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和变化发展的规律B.定量研究:关于事物数量方面的研究,依赖于对事

物的测量和计算。在数学方法的基础上,研究

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

预测社会发展趋势

C.定量研究的基本方式:问卷调查,实验,内容分析

D.定性研究的基本方式:焦点小组,深度访谈,实地

考察

E.定量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优势:用数据——清晰准

确,答案标准化结构化——研究者方便收集分

析比价数据,省时——容易得到受试者同意—

—自由控制样本规模——更具代表性可以普遍

化;不足:“刻板”,缺乏深度

F.定性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优势:参与者可以更自由

地回应,更加深度的数据;不足:耗费时间,

很难取得参与者同意,样本太小,不一定具有

代表性

6.如何使用这些方法:研究过程的主要步骤

A.概念化:对研究关键概念进行梳理,假设其关系,

区别,联系

B.可操作化: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被问卷或其他方法

量化的概念

C.抽样: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D.数据收集:收集受试者的反应

E.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比较,推断总体

F.报告结果

7.研究的伦理要求:自愿参加,不得损害受试者利益,

匿名和保密,如需欺骗受试者需要有说服力的

理由,忠实于自己的数据

四.传播学的基本模式

1.什么是模式:对真实世界理论化和简约化的一种表

达方式,将复杂的现象简单化,模式化,多用图表来表示。模式是事实和理论的中介,是理论的具象化。模式与现实对应,而又不是单纯的描述,而具有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模式与理论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解释描绘。一种理论可以对应多种模式

2.模式的功能:构造功能(提示各系统的关系和次序,

为特殊状态提供一般图景);解释功能(用简洁的方式提供信息);启发功能(引导研究者关注某一过程和功能);预测功能(对事件进行预测,便利研究假说的建立)

3. 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式:拉斯韦尔的5W 模型;香农—

韦弗数学模式;奥斯古德— 施拉姆模式;纽科姆的对称模式;麦克劳德与查菲的互向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型

4. 拉斯韦尔的5W 模型——线性模式:1948 A. 模式内容:谁(who ),说了什么(Say whati ),

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B. 质疑:将传播视为劝服,认为传播总能影响受众

(因为是从研究政治宣传入手的);忽略了反馈;忽略了外部过程的影响;只分为5个部分,忽略传播行为的复杂性,也忽略了5个部分间的关联

5. 香农—韦弗数学模式:信号传输的统计学观念(信

源——编码,渠道,信宿——解码,反射者,接受者,反馈)

A. 最大贡献:传播过程是有噪音干扰的,因

此传播效果不一定能实现,会走形,失真,导致传播失败。传播的信宿所接收到的信息与信源所发出的信息不一定一致 B. 讯息=信息+冗余+噪音。熵(对随机度的

测量——一种情景的不确定性和无组织

性——与选择自由度有关)。冗余(使用符号的控制规则决定,不是有发送者自由选择——对确定性和可预测性的预测——易读性)。噪音(不是信源有意传送而附在上面的东西,增加了不确定性,又增加了信息)。有效传播中熵与冗余必须保持平衡,噪音越多,越需要冗余,这样可以降低熵

C. 缺陷:直线单向过程,没有双向和互动,缺乏

反馈

6. 互动模式:德福勒传播与反馈模式。在香农模式基

础上发展,克服了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渠道,使传播带有互动。不足:

认为唯一的外部因素是噪音,这不能说明环境因素的全部复杂性

7.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循环互动模式

A. 传播双反都可以作为传播主体,通过讯息授受

处于你来我往的相互作用中;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

角色功能;每一方在不同阶段依次扮演译码者,解释者和编码者角色

B. 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

看作传播主体

C. 局限:传授双方平等,与现实不符;比较适用

于人际面对面传播,不太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

8.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A. 内容:具有双向传播性质;体现了两级传播;受众

对内容有选择性接收

B. 意义:充分体现了大众传播的特点,构成双方是媒

介与受众,存在传达与反馈,一定程度揭示大众传播的连接性和交织性

9. 纽科姆的对称模式:

A. 模式内容:图中 A 、B 代表相关的两个人,X 则表

示沟通的客体。四种关系:A 对X 的倾向(喜欢或不喜欢);A 对B 的倾向(正面或负面);B 对X 的倾向;B 对A 的倾向

B. 理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

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A 与B 之间对X 的意向差异将导致传播的发生,这种传播效果将趋于恢复平衡。在X 上的看法A 与B 的对称越不足,则A 就X 与B 进行沟通的可能性越大

10. 麦克劳德与查菲的互向模式:在纽科姆模型之上建

立。对于人的行为而言,他们在想什么不重要,他们怎么想他们的同伴的想法反而更重要。传播可以增加对于他人估计的准确性,但是也可能降低他们之间的同意度或一致性

11. 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型:信息选择具有多样性,

传播来源可以在各种事物中选择,也可以通过大众媒介

五. 扩散理论——扩散是指某项创新在一定的时

间内,通过一定的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的成员之间传播的过程 1. 二级传播:

A.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流行的观点赋予大众传播像皮

下注射器和子弹一样灵验的功能——不管媒介接触任何人,都具有直接,迅速,强有力的效果 B. 拉扎斯菲尔德于1940年,在伊犁县的选举研究,发

表《人民的选择》:原本试图研究哪些因素最大程度的影响了选民的决定。试图证明大众传播媒介所起到的作用是不是真的是那么强烈。结果却发现:人际接触的影响比大众媒介更为经常,也更为有效——来自媒介的消息首先抵达意见领袖,接着由意见领袖传递给其追随者——这一过程被称为二级流动传播。每一个阶层都有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比非意见领袖更为频繁的接触媒介 C. 优点:说明在创新散布中,大众媒介在获知阶段(知

会)来说更重要,而人际渠道在劝服阶段更为有力;宣告了魔弹论(皮下注射理论)的破产,开创传播学研究的第二阶段——有限效果论

D. 缺点:并不是所有新闻都要二级传播,有的要多级,

有的直接到达;一般受众和意见领袖经常会互换; E. 两级流动传播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多级传播模式,经

常被用于散布研究——对社会创新成果怎么样为人知晓并推广的研究

2. 创新扩散理论

A. 理论内容:大众传播能够有效地提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而在说服人们接受和使用创新方面,人际传播则

显得更为直接、有效。

B. 扩散过程中五类群体:创新者(勇敢自觉推动创新),早期采用者(通常是受人尊敬的意见领袖),早期采用人群(有思想可是谨慎,比一般人容易接受新事物),

后期采用人群者(疑虑众多,采用创新往往由于经济必要或者其他人都采用了),滞后者(保守传统,当创新成为主流,成为传统时才接受)

4. 影响创新扩散的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技术因素,感知特点,传播因素

A. 个人因素:有关创新的知识(教育),使用创新所需要的技巧(教育培训),拥有新媒体的能力(收入),好奇和冒险(性格因素),对于创新的需要(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产物)

B. 社会影响:来自团体的压力,主流社会规范、文化、价值(对创新的支持和容忍程度),法律规定政策,其他(市场,人口分布,财政)

C. 技术特点与感知特点:有较多的相对优越性,兼容性,可试验性,可观察性以及更少复杂性的创新会比其他创新更快被人采用

D. 传播因素:传播渠道和时间。

5. 对创新扩散理论的批评:

A. 决策除了需要判断性的态度以外还需要别的因素促发决策。

B. 态度改变是否优先于行为改变存在争议,往往难以分离甚至行为改变在先,进而导致态度改变。

C. 决策过程存在很多偶然性与变动因素,未必会有“劝服”过程。

D. 知晓、劝服和决策之间情况复杂,应该增加可能的解释,并且讨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反馈。

六. 媒介效果理论概述

1.媒介效果理论关注的是whether,how和why媒介信息能创造,改变或加强人们的:知识,感觉/态度,价值,行为

2. 媒介效果理论一览:议程设置,铺垫/框架理论,第三人效果,涵化理论,沉默的螺旋,知沟理论,媒介依赖理论

3. 效果理论的推进:子弹理论——有限效果模式——适度效果模式(知识沟,议程设置,电视暴力)——强大效果模式(沉默的螺旋)

4. 魔弹论

A. 兴起背景:火星人入侵,广播的兴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民众普遍失望,大众社会理论

B. 火星人入侵:万圣节前夜广播剧,用现场新闻报道的方式播报外星人入侵,听众听到后反应跑走,互相通知,祈祷。。。。成为了媒介效果强的证据

C. 广播的办公室研究:普林斯顿广播研究室,采用对邮件,报纸的文本分析,个人访谈,问卷调查火星人入侵的广播之所以那么多人相信的原因是:新闻报道、专家的使用;真是地名;信任的广播;习惯广播被中途打断。。。。为什么有人没被骗:没有注意电台的声明,中间转台,内在证据检查,与其他信源的比照等等

D. 大众社会理论:特征是天然的,鼓励的,单一的,attentive;认为工业化导致原子化,鼓励和分散的,被异化的大众出现——人们很容易被暴力和宣传动员

加以操纵

5. 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和传媒研究的批评和跨学科方法。对媒介的六种假说:媒介像癌症一样有害——净化重构;媒介有直达并影响普通人头脑的作用;一旦人被媒介不良影响,会产生大规模社会问题;受媒介影响的人因为他们从传统机构关系中脱离;促进大众社会崛起的媒介增加了极权社会的可能性;大众传媒不可避免地降低文化高度——文明衰落

七. 魔弹理论时期的相关研究:拉斯韦尔研究,耶鲁大学态度改变计划

1. 拉斯韦尔研究:1927年,发表了论文《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术》,采用了定性的访谈和文本分析

2. 拉斯韦尔提出的宣传策略:宣传本身无好坏,“通过故事谣言报道等控制意见”

A.辱骂法:给某种思想赋予一个不好的标签,使

我们不检查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政治领

域,公开演讲)

B.光辉泛化法:也称粉饰法。宣称自己代表了

时代精神,大众利益和最高品质,借好事物

的光,使我们不经证实而接受或赞同另一个

事物

C.转移法:将某个受到尊重或具权威性地对象

嫁接到其他事物上,暗示公众同理可证,也

可将某个可憎事物转移到对手身上

D.证词法:让某些令人尊敬或者使人讨厌的人

说出特定观念,节目或产品,或说某人的好

话或坏话——政治宣传中的常用技巧

E.平民百姓法:某讲话者企图让受众相信他或

她的想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民的”

想法,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

F.洗牌作弊法:选择性利用某些事实,谎言和实

例等可以令人分心误解的符号,让他们有逻辑

或毫无秩序的呈现,以使意欲宣传的事物处于

有利地位

G.乐队花车法:每个人——至少我们中的所有人

——都在做他。。。。说服属于团体中的我们所

有成员接受他的计划

3. 耶鲁大学的态度改变研究计划:1946——1961.霍夫兰。以传播者,传播内容,受众和受众反应四个基本范畴理解。分析传播来源的可信度,诉诸恐惧,问题提出的先后效用,一面和两面叙述,明示还是暗示等内容A. 一面提示和两面提示的效果:一个研究室由评论员对太平洋战争进行分析(单方面信息和双方面信息的对比),另一个是主张减少孩子的看电视事件。结论是:单方面信息对最初赞成该信息者更有效,正反两方面信息对最初反对该信息者最有效;单方面信息对受教育程度较低者更有效,正反两方面消息对受教育程度较高者更有效

B. 预防接种理论:通过苏联是否在进行原子弹研究的实验。发现——有意识地向受众灌输一些反面的信息,使他们的思想先对这类反面信息产生抵抗性,这样一旦当他们真正面临反面信息的大规模侵袭时,便不会轻易发生动摇。可是后来发现,两者区别不大。最有效的是明示结论,以两面提示方式给出——讯息给出的先后顺序没有影响

C. 信息的可信度研究:有一种理论叫做睡眠者效应——说话者因威信因素产生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相反效应的现象,称之为睡眠者效应。一是说话者刚结束时,如果说话者威信高,那么当时的影响颇大,但一段时间后,由于听话者忘记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明显有了降低;二是说话者刚结束时,如果说话者是威信差,那么当时的影响很低,但隔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听话者忘了说话者而只记得说话的内容,结果其影响有了明显的提高

D. 恐惧诉求:也称诉诸恐惧。意图让人产生恐惧或偏见,进而采取某些抵抗恐惧的措施、或接受某些信念。过分的恐惧——过分焦虑——影响人对传播的注意——适得其反

八. 有限效果理论

大众传播只有少量效果的观点

1. 拉扎斯菲尔德的伊犁选举调查: 53%的人较早已经做好了决定;15%属于摇摆不定,但最后回归自己决定;8%改变立场;28%坚定自己想法——很少人受到大众传播竞选宣传影响

2. 迪凯特研究:滚雪球式问卷调查,对象为800家庭主妇。关键发现了两级传播和意见领袖

3. 克拉伯《大众传播的效果》1960年2个普遍原则:大众传播一般不能成为产生受众效果的必要和充足的东西,而是通过其他因素产生影响;强化现有条件过程中,相互强制的中介因素一般作为对传播效果有所贡献的

代理者,但不是唯一原因在起作用

4. 传播与选择性过程:选择性接触——个人倾向于接触那些与自己原有态度一致的大众传播,避免接触预计不和的传播;选择性注意——特别关注信息中于己相合的内容;选择性理解——人们的理解容易受愿望,需求,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影响;选择性记忆

九. 议程设置理论

1. 背景:电视的普及;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注意——信息——态度——行为;认知的革命);60年代的美国社会(越战,青少年犯罪,社会运动,政治动荡);对有限效果论持怀疑态度

2. 理论基本假设:是指媒介的这样一种能力,通过反复播出某类新闻报道,强化该话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若某一问题被大众媒介所关注,那么该问题在公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便得以提升——告诉人们去想

什么

3. 早期的议程设置理论:李普曼《公众舆论》——人们必须依赖媒介提供的“外部世界”信息,从而形成我们“头脑中的图像”

4. 查普尔希尔的研究:1972年,研究1968年总统竞选期间的议程设置,假定大众媒介为每一项政治竞选活动设置议程并影响公众支持与否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大众媒介具有议程设置功能。公众议程和媒介议程相关性很高。缺点:样本并非随机抽样,而是目的抽样;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5. 芬克豪斯的研究:研究60年代的美国社会(《时代》《新闻周刊》《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主要集中三个三面,媒介议程,公众议程,真实世界。发现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有对应关系,可是媒介议程与现实世界不吻合。媒介议程并非对现实议程的客观反映。

6. 夏洛特的研究: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因果关系。

A. 研究方法:固定样本连续访问;比较时段1的报纸与时段2的选民议程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时段2的报纸和时段1的选民议程之间的相关系数

B. 研究结论:的确是媒介议程影响着公众议程;大众媒介对于抽象议题(难以理解,难以感受)可能不具备为公众设置议程的能力;广告的议程设置强度不如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对有“引导需要”(对议题的兴趣,问题的不确定性)的受众议程设置功能更强

7.谁设置媒介议程

A.韦斯特利表示,在某些情况下,压力集团或者特殊的利益集团可以人为地将议题纳入媒介议

B.芬克豪泽认为,除了实际事件的真实流程之外,媒介影响公众对某些议题关注的程度取决于一

些机制:媒介顺应事件的流程,过度报道重要

并罕见的事情,伪事件,事件的总结报道C.最近研究表示,影响媒介议程一支很重要的力量源自于其他媒介,特别是精英媒介的影响,

成为媒介间议程设置

D.休梅克和瑞斯提出了影响媒介内容的因素: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来自媒介日常工作

惯例的影响(版面形式,截稿日期等),媒介组

织方式对内容的影响(如盈利的目标),来自媒

介之外组织对媒介的影响,意识形态的影响

8. 中国的议程设置

A. 个人议程和媒介议程相关性低,个人议程与国家议程相关性低,国家议程和媒介议程相关性高

B. 中央机关报能影响地方性报纸,反过来影响有限

9. 议程设置如何发生:议程设置并非一个机械的或者自动的过程,而是与受众个人的信息处理活动紧密关联的。人们会对从媒介获得的信息做出评估,而这一评估对议程设置效果发生与否因人而异

10. 铺垫理论

A. 理论内容:艾英嘎。1987。媒介专注某些问题而忽视其他问题,从而改变选民对候选人的评估标准。

B. 与议程设置的关系:议程设置仅要求人们去判断一系列媒体议题孰轻孰重,描绘的现象发生在受众和媒介之间;而铺垫理论则要求公众从议题重要性的判断过渡到对政治人物的判断,发生在个人心理层面。议程设置的第二层次。

C. 认知心理学:铺垫效果与被启动东西的短暂易得性,习惯易得性,和应用性有关

十. 第三人效果

1. 主要概念:理论假设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基本思路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会受到很大影响。”

2.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第三人效果认知=媒介对别人影响的认知-媒介对自己影响的影响

3. 第一人效果:如果媒介内容都是负面或不需要的,受访者会认为对别人影响较大;如果是正面的,会认为对自己影响较大,或者差别不大

4. 第三人效果的起因和结果:

A. 起因:归隐谬误——将自己的错误归结为环境影响,将别人的错误归结为个人原因;自我膨胀——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能抵御不良信息;自我服务——结果好时扩大自己功劳反之会设法避难

B. 结果:导致人们支持审查控制或者抑制一些信息的传播

5. 第三人效果的条件

A. 信息需要性和不需要性:不需要的内容对别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需要的内容对自己的影响大于对别人的影响

B. 正负性

C. 社会距离或者亲和力:媒介内容对比较像自己或比较接近自己的人影响较小——原因:自我投射,人们倾向于将自己的想法投射在与自己社会背景相近的人身

十一. 涵化理论(教养理论):

1. 理论假设:人们接触电视越久,所形成的社会价值观与电视内容的一致程度就越高。电视实际上主宰和包容了其他信息,观念,意识的来源,所有接触这些信息所产生的效果——教导了共同的价值观,角色观

2. 涵化理论研究方法:对电视进行内容分析,问卷调查观众对真实情况的了解

3. 第一级和第二级涵化效果:第一级是指电视观众对真实世界中事件或事件发生频率或概率的估计。第二级涵化针对的是受众判断或价值观,评估受众对于社会现实的一般信念,不涉及量化。长时间看电视会影响第一级(对事实比例的估计);进而微弱影响第二级(扭曲的社会期望)

4. 涵化的条件:收视时间,收视动机,个人直接经验,节目内容,社会结构

5. 对涵化理论的修改:主流化:发生于不同社会团体的大量看电视者,他们意见趋同。共鸣:发生于人口中的某些特定族群,教养效果在那里非常突出。这两种理论表明电视和其他变量是相互作用的,看电视只是对次级团体有作用,不是对所有人都有作用

6. 对涵化理论的批评:背后心理机制是什么;因果关系可能是由第三种力量加入的伪因果;个人方面也有很大原因;只能得到小规模

十二. 沉默的螺旋

1. 最初的发现:对德国联邦议会选举的研究

2. 理论内容:人们害怕孤立—估计社会的观点—影响自己表达的观点和公众场合的行为

在具争议性的议题上,人们对民意的散步形成印象。他们试图判断,自己的意见是否与大多数人站在一边,民意是否会朝着他们的意见转变。如果发现自己站在少数人的一边,或者舆论与他们的意见远去,他们会倾向于保持沉默。他们越沉默,其他人便觉得某种特定看法不具代表性,然后他们便越是保持沉默

3. 图示

4. 大众媒体的作用:大众传播媒介在沉默的螺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主要有三个方面: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多数人支持)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受孤立形成印象。。。。。一个人是否愿意发表意见,取决于人们对意见气候的理解

5. 批评:忽视人际网络作用;对主流舆论的恐惧是否那么强;其他变量也起作用;文化差异

十三. 知识沟理论

1. 从科尔曼《教育机会平等》报告——20世纪70年代对启蒙电视《芝麻街》研究——发现,富人家庭更倾向于收看这个节目,即使收看频率一样富人家庭孩子知识增长也更高——大众传播实际上可能会扩大社会各阶

层的知识差距——知识沟假说

2. 知识沟与新技术:新技术由于其昂贵的价格,可能会导致知识沟的进一步扩大,入互联网。数字鸿沟——因为认知经济因素拒绝使用互联网;数字选择——因为偏好拒绝互联网

3. 知识沟学说的改进:知识沟扩大和缩小的影响因素

A. 知识沟缩小的条件:人们对议题存在冲突时会缩小;同质性的社区较多元化社区相比,由于信源较单一,所以知识沟扩大的可能性较小;当议题与人们相关性增大时知识沟容易缩小。一个议题引起社会关切的程度是一个重要变量

B. 个人动机是寻求信息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当寻求信息动机非常强烈时,知识沟会缩小

4. 艾特玛对知识沟学说的修正

A. 缺陷解释:某一现象归结为与具体情境无关的基本认知能力上的缺陷;

B. 差异解释:把原因归于具体情境造成的差异现象——不同阶层有不同的能力

C. 经典知识沟理论倾向缺陷解释;忽视了个体获取信息的动机和信息使用性需求——各阶层都有潜能,但只是不同程度发挥潜能而已

5. 可能导致知识沟的因素:研究者的五项理由

A. 社会经济状况较好和较坏的人在传播技能上存在区别(阅读,理解,记忆等)

B. 现存的信息数量和获得的背景知识存在差异,往往富人对某些问题有更为深入地理解

C. 富人可能有更多的相关社会联系——更可能与公共事务以及科技新闻等人讨论相关问题

D. 选择性接触,接收和记忆发挥作用:穷者找不到与其价值观相关的公共话题,兴趣索然

E. 大众媒介系统自身的本性就是为较高社会阶层的人而用的,以其口味为取向

6. 消除知识沟的条件:四大类因素

A. 个人的:如社经地位、教育程度、动机、兴趣、需求、缺陷

B. 社会的:社会结构、人际网络

C. 媒介的:媒介性质、报导频率、报导技巧

D. 问题性质:大众关注程度、冲击性

7. 上线效果:爱蒂玛和克莱因(1977)提出,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并不是无止境的,达到某一上限(饱和点)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下来。后来者不断缩小知识沟的差距。

8. 对知识沟理论的批评:将知沟的产生归因于个人

知沟的真正原因在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关键在于动机和相关性;合适的动机和相关性,知沟可以缩小,

而并不一定扩大

9. 关于知识沟的研究:

A. 测量的四个变量:大众媒介报道量,受众的社会经济地位,知识,知识差距

B. 测量的两种方法:横剖调查(静态的一次性测量);纵贯调查(动态的一段时间测量)

10. 动机研究的三种模式:

因果联系模式

对立解释模式

动机制约模式

十四. 使用和满足理论

1. 媒介使用理论的核心问题:人们使用哪些媒体,人们怎么使用媒体,为什么人们使用媒体

2. 与大众媒介使用动机有关的理论:使用与满足,媒介选择理论

3. 使用和满足研究的开始:首先在卡茨(1959)的文章中提到,这是对贝雷尔森“传播研究看来将要死亡”的说法做出回答的。当时很多人都致力于调查这样的问题:媒介对人们做了什么(说服)。卡茨建议,如果这个领域将研究的问题改为人们“用媒介做了什么”就可以解救自己,面与死亡。

4.赖利1951关于孩子怎么阅读冒险故事的研究发现:人们会基于不同的目的使用媒体

5. 竞选宣传中的使用与满足:布拉姆和麦奎尔以使用和满足理论作为总体研究策略,对1964年英国的大选进行了研究。假设社会和心理起源——需求——对大众媒体期望——媒介接触——需求的满足

6. 使用满足理论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焦点小组;基本假设——对媒介的使用是选择性的有目的的;预期的基础上主动选择媒介满足他们的需求;媒介和其他替代性来源间是竞争关系;人们可以清醒的认识他们的需求和动机并能准确报告出来

7. 麦奎尔对需求的分类:转移注意力,人际关系,个体特征或个人的心理,监视

8. 卡茨等人与1973年将大众传播视为个人用以联系(或不联系)他人的工具,把人们使用大众传播分为五类:认知的需要(获得信息),情感的需要(愉悦的感情等),个人整合的需要(加强可信度,信心,稳固性和身份地位),社会整合的需要(加强与朋友家人的接触),纾解压力的需要(转移和逃避注意力)

9. 对使用满足理论的批评:功能主义取向;将对媒介的使用合理化,忽视了消极的作用;人们使用媒介可能是习惯性的;太过个体主义,忽视了社会结构的影响;研究过于分散

10. 使用和满足理论的意义:从媒介对人做什么——人对媒介做什么;在媒介扩散使用过程中,受众的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指导新媒体研究——对观众需求的分析仍面临挑战

十五. 媒介选择理论

1. 原本用来解释经理人在处理组织内部、外部的需要时,如何挑选不同类型的媒介。这一理论被移植来解释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挑选媒体。

2. 通常来说,一个人之所以选择这个媒介,而不是其他的媒介,受到了如下影响:主观因素,社会因素,个人或技术因素

3. 与媒介使用不同,媒介选择注重的是某时期的特殊用途,特定环境的影响

4. 客观因素:讯息的模糊程度;情境因素(说者与接收者的距离,接收者的数量)

十六. 媒介生产

1. 信息经济:传媒产品是体验经济,高昂的制作成本,低廉的复制成本;传媒产品具有很低的边际成本,即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对供给者带来的服务成本增量几乎为零;传媒产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品质(value)上,而不是成本

A. 锁定和换台成本:一旦选择了一种技术或产品,换另外一个技术所带来的成本损耗会变得极其昂贵

B. 网络效果:产品的价值在于有多少其他人在使用这一项产品

2. 传媒经济学基本概念:媒介产品双重属性(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媒介同时服务于观众和广告主;观众和广告都是有限资源——媒介竞争;规模经济原则导致了媒介合并

A. 资源稀缺:观众稀缺(时间,金钱);媒介产品中也存在边际效益效益递减,即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传媒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变化;广告的稀缺

B. 规模经济:规模大——便宜的原料,低廉的分销成本,高劳动生产率;规模经济是促使媒介融合的原因;

3. 媒介的所用权类型:独立媒体,连锁经营,跨媒体经营,媒介集团

4. 媒介的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同一产品许多买家),垄断竞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产品),寡头垄断,完全垄断

5. 媒介集中地影响:传媒经济地位的提高会使其较少受到政府控制和其他政治压力;全媒体发展可能造成人们更加依赖媒介;降低媒介多元性,提高信息同质化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攻略 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 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 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 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3、人际 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 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 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 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 名词解释: 第三章: 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 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 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 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4.传播者: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是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5.大众传媒、大众传播者: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其生产规模巨大,受传者广泛。 6.技术:技术即达到实践目标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其中包括操作手段和工具。 7.把关人:传媒组织的一道关口,是一个取舍的标尺,使到达受众的新闻只是众多新闻素材中的少数。

苏州大学 大众传播学 效果分析 笔记

第七章 大众传播的效果分析 要点提示: 传播效果的基础认知 有限效果论 多元效果论 传播效果的内涵与层次 传播效果的发展阶段 信息流程研究 劝服理论研究 议程设置理论 知识沟理论 培养理论 沉默的螺旋理论 传播效果的类型与研究课题 传播效果(effect) 一般指传者发出的讯息,通过一定的媒介(渠道)到达受众后,对受众的思想(包括认知、态度、情感等)与行为造成的影响。 传播效果的层次 认知层面 心理或态度层面 行为层面 传者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传播渠道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受众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传播方法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传播效果的研究课题 枪弹论 适度效果论 有限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 时间 效果 枪弹论(Bullet Theory) 即子弹论,也叫“皮下注射论”或“刺激-反应”论。 软弱的受众像射击场的靶子一样,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地等待和接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媒介有着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媒介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 Eg.潘恩基金会研究、火星人入侵地球

有限效果论(The Limited-Effects Theory) 又称“最小效果定律”。大众传播通常并不是一个可以对受众发生影响的充分且必要的起因,它其实是通过许多中介因素的联络环节,而发挥着各种功能。 Eg.拉扎斯菲尔德的两级传播与意见领袖研究 霍夫兰与耶鲁学派的劝服传播研究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研究 适度效果论 强大效果论 多元效果论 议程设置理论 培养理论 “沉默的螺旋” “知识沟”理论 信息流程 也叫传播流程,指信息从传到受的“流动”过程,包括信息流动的状态、特征、方向和作用等。也可以说是一种结构、过程研究。 大众媒介 构成“传播流”研究的代表性成果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择》 卡兹等人的《个人的影响》 罗杰斯的《创新与普及》 克拉帕的《大众传播效果》 《人民的选择》 《人民的选择》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194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围绕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对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实证调查的研究报告。这次调查在俄亥俄州的伊里县进行,所以又称“伊里调查”。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辅导用书(理论和研究范式)【圣才出品】

第三章 理论和研究范式 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理论与范式 1.理论 (1)含义 理论,是指为解释某个现象,按照一定的规范所抽象出来的概念体系。 (2)特点 ①理论的目标是对某个现象做出解释。 ②理论是一个概念体系。理论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概念,二是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 理论 理论与范式 库恩和范式理论 三种范式对比 大众传播理论的三种范式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 批判理论范式 理论研究的逻辑 理论研究的程序与工具 实证研究的程序 关于因果性 获取数据的具体方法 一般评估标准 如何评估理论 客观经验主义范式的评估标准 诠释经验主义范式和批判理论范式的评估标准 理 论 和研 究 范式

是为帮助人们思考而对某些现象或现象的集合所赋予的标签。 ③理论的建立必须遵循规范的程序。 (3)概念 一类是具体的概念,一类是抽象的概念。 ①具体的概念,是指人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比如身高、商品购买等。 ②抽象的概念,是指无法直接观察的现象,比如智商、态度等。 (4)命题 命题是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概念之间的关系很多,比如相关、因果关系等。 (5)假说 在没有得到完全证明之前,这些命题只能称为假说。假说是提出来供人们思考的命题,有关其真与假的判定要到这种思考完成后才能做出。 2.库恩和范式理论 (1)范式的概述 ①含义 库恩把不同的学者之间所持有的,这种不可通约的研究范例称为范式。 ②特点 a.它是指导一个学术群体中大部分成员的范例和前提假设,它指导人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b.范式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公认并共享的世界观,围绕着某个范式会形成“无形的学院”。范式本身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如果一个范式的拥护者压倒多数,那么这个范式会成为主流范式。 c.不同学术共同体之间的范式不可通约,它们相互矛盾、针锋相对。

最新传播学期末考试题目!

课后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是建立在何种传播层次上的(C )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2.受众对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主要是通过(C)来实现的 A.抵制B .来电、来函C .反馈D .质询 3.(B)事实上是传播研究的最集中的领域之一 A.传播媒介B .传播效果C .传播对象D .传播发展 4.控制研究是对“ 5W'模式中第几个因素的研究和探讨(A ) A. 一 B.二 C.三 D.四 5.“把关人”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首先提出的

A.卢因 B.德弗勒 C.施拉姆 D.波特 6.媒介中的广告对媒介而言属哪种控制形式(B ) A.政治控制 B.经济控制 C.文化控制 D.受众控制 7.(C)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人内传播 D.大众传播 8下列(D)属于循环化的传播模式 A.施拉姆模式B .申农——韦弗模式 C.守门人模式D .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 9.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D ) 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10.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C)。 A .卡尔?霍夫兰 B .拉扎斯菲尔德 C.哈罗德?拉斯韦尔 D .施拉姆 11.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B)为研究对象 A.社会 B. 一切传播行为 C .心理D .信息交流

12.赖特对传播社会功能的重要补充和阐述是(A) A.娱乐功能 B.文化传递功能 C.授予地位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13.“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B ) A.“镜子”式的反映 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C.权利的工具 D.群众的喉舌 1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B)来影响和制约舆 论。 A.意见领袖 B.意见环境 C.议程设置 D.两级传播 15.拉扎斯菲尔德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是(C ) A.《理解媒介》B .《舆论学》 C.《人民的选择》D .《传播与说服》 16.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总结出传播的三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学者是(A ) A.拉斯韦尔B .赖特

传播学期末考试题目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课后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及参考答案 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理论是建立在何种传播层次上的( C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组织传播 C.2.受众对大众传播的社会控制,主要是通过(C)来实现的 A.抵制 B.来电、来函 C.反馈 D.质询 3.(B)事实上是传播研究的最集中的领域之一 A.传播媒介 B.传播效果 C.传播对象 D.传播发展4.控制研究是对“5w”模式中第几个因素的研究和探讨( A) A.一 B.二 C.三 D.四 5.“把关人”这个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A)首先提出的A.卢因B.德弗勒C.施拉姆D.波特 ( B ) .媒介中的广告对媒介而言属哪种控制形式6.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B.经济控制A.政治控制 受众控制C.文化控制 D.

是所有传播活动的基础即最基本的层次7.(C)大众传播 C.人内传播 D.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属于循环化的传播模式 D )8.下列(.申农——韦弗模式.施拉姆模式 B A D.奥斯古德与施拉姆模式.守门人模式C .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D )9 D.施拉姆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A.拉斯韦尔 B. 。(C)10.传播学“五个W”公式的创始人是.拉扎斯菲尔德.卡尔·霍夫兰 B A D.施拉姆.哈罗德·拉斯韦尔C 为研究对象).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B11A.社会 B.一切传播行为 C.心理 D.信息交流 12.赖特对传播社会功能的重要补充和阐述是( A) A.娱乐功能 文化传递功能B. 下笔如有神读书破万卷 C.授予地位功能 D.麻醉精神的功能失调 13.“议程设置功能”假说暗示的媒介观是( B ) A.“镜子”式的反映 B.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C.权利的工具 D.群众的喉舌 1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通过营造( B)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A.意见领袖 B.意见环境 C.议程设置 D.两级传播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

《传播学概论——大众传播》读书笔记这个月读了《传播学概论》这本书中关于大众传播的内容,了解了大众传播的发展,什么是大众传播及其特点,以及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对传播又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大众传播的世道。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活动不仅普及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上各利益集团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同时又是社会文化和娱乐的提供者。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的信息系统。 大众传播的定义 大众传播是一个特殊的社会信息系统,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具有其他类型的传播所不具有的性质和特点。理解这些性质和特点是我们把我大众传播的本质出发点。 那么什么是大众传播呢?简单的理解就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就是大众传播,我们每天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就是在接触大众传播。不过这种简单的理解不能帮助我们把握大众传播的实质,要把大众传播作为社会科学考察的对象,就必须为它下一个较为严谨的定义。 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定义是“大众传播是即现代印刷和广播、电视等影像和声音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向未知的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产品的实践活动。” 关于什么是大众传播,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澳大利亚学者苏利文提出的这个定义将大众传播的主体表述为“媒介组织”更为确切。 实际上,由于大众传播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任何一个简短的定义都不可能概括出它的全部特征,结合传播学的宗旨,对这一概念作出的界定是: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特点 从以上定义出发,与其他类型的传播活动相比,大众传播具有的特点可以从以

大众传播理论复习题

大众传播理论 绪论 1.传播的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结合社会学和信息科学的视 点)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在社会传播中,传播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②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作用对象一词并不意味着受传者是一种完全被动的存在,相反,他可以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传播者。 ③讯息:讯息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讯息是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通过讯息,两者之间发生意义的交换,达到互动的目的。 ④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⑤反馈:指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2.人内传播:内向传播、内在传播、自我传播。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 信息处理的活动。 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活动)

群体传播: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结构,并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 组织传播: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组织内传播,二是组织外传播,这两个方面都是组织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3.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 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 趋同心理:也叫做遵从性,指的是个人希望与群体中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很多情况下,个人被迫接受群体意见,正是出于这种担忧。 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 1.四大先驱(传播学四大奠基人): 拉斯韦尔宣传与传播研究美国现代政治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宣传分析研究: 1927年《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此书刺激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宣传研究,使之成为当时学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传播过程研究:1948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此书中拉斯维尔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并提出了传播基本过程的五个主要环节和要素。这个过程模式虽然具有单向性和直线性的缺陷,但它明确勾勒出了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卢因“把关人”研究德国社会心理学家

传播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传播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 小题 *3=30) 1.传播定义强调传播是() A.讯息的共享 B.信息的共享 C.消息的独享 D.讯息的影响 2.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 A参与者即传播者 B.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 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 D.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 3. 1948 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A.大众传播学的概念 B.传播的5W模式 C.政治传播的概念 D.内容分析 法 4. 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 A.流行文化 B.民间文化 C.精英文化 D.媚俗文化 5.提出传播主要的四大社会功能中的娱乐功能的美国社会学家是() A.帕森斯 B.默顿 C.赖特 D.拉斯韦尔 6.“街头访谈”这种抽样形式属于() A.简单随机抽样 B.偶遇抽样 C.判断抽样 D.机械抽样 7. 5W模式被后人称作是典型的传统的() A.控制论模式 B.线性模式 C.申农一一韦弗模式 D.社会系统模式 8.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强调“媒介即讯息”,其着眼点是() A.受众 B.传播内容 C.传播效果 D.传播渠道 9.因家人、朋友的影响而改变个人对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决策,这种情况印证了( ) A.社会关系论 B.社会分类论 C.社会结构论 D.个人差异论 10.英国心理学家威廉 ? 斯蒂芬斯提出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主要观点是() A.社交性功能 B.游戏说 C.自我中心性功能 D.工具性功能 二、多项选择题( 5 小题 *5=25) 1 传播学研究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做到() A 为我所用 B 中西结合 C 尽量吸纳 D 批评为主 E 批判吸收 2 卡尔 ?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A 倡导并亲身实践内容分析法 B 创立传播学的耶鲁学派 C 由微观入手,对传播技巧进行开拓性的研究 D 运用控制实验法研究 E 首创群体动力学和场论 3 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三大类是() A 线性模式 B 控制论模式 C 社会系统模式 D 信息系统模式 E 电子模式 4 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价值在于() A 将媒介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背景中去考察 B 揭示媒介在传递的内容意义之外的意义——媒介的出现带给文化和文明的影响 C 激起人们对各种媒介及其作用关注 D 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因 E 开拓内容分析以外的媒介影响研究领域 5 通过立法对大众传媒实施控制,其法律主要有() A 新闻法 B 广告管理法 C 诽谤罪法 D 保障隐私权法 E 证券交易法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早期理论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 尽管新媒介日益进步,大众媒介并没有处于衰落中,相反,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 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民主政治过程的基本要素;成为权力行使的手段,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进行广泛宣传使它们所拥有的权力合法化。 二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社会现实的定义者与形象构成的主要来源,以及社会认同的主要表征;二是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最大的聚合场所,为人们提供共享的文化环境; 三是在经济层面上,随着媒介产业的成长,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呈现多样化与稳固化。 二、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依照自身的法则和实践,在社会内部建构一种单独的社会以机构,但媒介在本质上仍然是依赖社会的。 三、方法的基本差异 批判理论:试图揭露隐藏在媒介实践之下的问题,并且根据某些特定的价值,将这些问题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实用性传播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大众传播的运用更有效率。 另两个层面的理论取向: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并由此区分出四种主要方法。图见书P6页 四、不同类型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对媒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客观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运作和影响做总体阐述。 规范性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下,检查并规定媒介应如何运作。 操作理论:指媒介从业者在其工作中积累和运用的实践思想。 日常理论:从我们自己与媒介接触的经验中得出的知识。 四、传播科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传播的层次:根据传播发生的不同社会组织层次,大众传播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诸传播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它位于其他传播过程金字塔式分布的顶层。见图P9 在全社会这一层次下,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传播网络。一种是在地区、城市、乡镇层次下所建立的媒介机构;一种是在公司或行业组织内的传播网络;三是传播网络通过一些机构表现出来: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司法机构等。 五、不同的分析传统:结构分析、行为分析、文化分析 结构分析: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出发点是社会中心论,其首要关注目标包括媒介系统和组织,以及它们和社会的关系。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和媒介系统对内容的影响上。

传播学概论重点 郭庆光版 期末考试版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传播学通论背诵笔记 一、总论 1.历史上关于传播的定义大体上有共享说、劝服说、反应说三种: (1)共享说:认为传播就是信息共享的过程。 不足:人类传播是借助符号传播信息,人们共享的不是符号,而是符号所代表的意义,许多传播是无法达到共享的。 (2)劝服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传播是有目的的行为,突出了传播的功利性。 不足:在传播过程中影响是相互的,传播的角色关系会发生变化,传播者和受传者有时是相互转换的,传播者在影响他人的同时,也在受他人影响。 (3)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不足:刺激反应不仅是人类的传播行为,动植物都有刺激反应问题。 2.通论的传播定义:传播是信息在时间和空间的移动和变化。 3.对通论传播定义的认识: (1)传播具有信息性质(2)传播具有可流动性和可测度: (3)信息具有可转换性 4.传播学产生的诱因和基础: (1)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2)政治与战争的需要 (3)新闻学的发展 5.传播学的研究内容: 传播学的发展基础是20世纪崛起的行为科学和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三论是传播学的方法论。 6. 传播学四大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1)拉斯维尔(政治学家):①他首先用政治学的观点对传播进行系统的研究。②他提出了著名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的三功能说。③他用定量语义学的方法,比较了有意义的政治符号在不同时间和地点在主要新闻机构的分布。 (2)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学家):①他把社会学实地调查的方法和研究社会实际问题的范围扩大到传播学领域。②他是首先从受众角度研究大众传播效果的社会学家之一。③在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效果的过程中,提出了两级传播论、有限效果论和使用与满足论等著名观点。主要著作:《人民的选择》1944 (3)库尔特-卢因(社会心理学家):①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②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中,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③他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提供了圆满的解释。 (4)卡尔-霍夫兰(心理学家):①他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实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②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③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这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些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研究这个当代传播学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主要著作:《大众传播实验》1949 《传播与说服》1953 (5)施拉姆:①施拉姆是第一位从新闻专业角度,并把新闻学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结合起来,把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研究。他编著的《大众传播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步系统提出传播学理论的奠基之作。②一生30多部传播学著作。③积极推动各国传播学者的交流,扩大传播学在教育及学术界的影响,培养众多知名学者,形成“施拉姆学派” 11.传播学源于美国的必然性: 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社会基础: (1)科学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2)文化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为美国大众传播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3)美国经济发展使人口激增,向大城市大规模迁移,使美国形成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社会。传播学在美国产生的学术基础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一.名词解释 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 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7. 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或组织。 9.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 1948 年提出。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1.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 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1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5.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6.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

传播学概论重点__郭庆光版_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

大众传播学笔记

二、媒体分析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P118-121 关于媒介技术的历史和社会影响的著名理论,由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 著作:《理解媒介:人的延伸》、《媒介即讯息》、《地球村》等。 (1)“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这三个观点构成了麦克卢汉媒介学说的主要内容。 ①媒介即讯息。 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们所开创的可能性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诞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 ②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是人的感官能力的延伸或扩展。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综合的延伸。每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反应方式。 ③“热媒介”和“冷媒介”。 麦克卢汉关于媒介分类提出的两个概念。“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冷媒介”则相反,传递的信息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这个观点,在于说明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不同。 把关理论(结合实际)P131-134 (1)“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即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最早是卢因1947年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提出的,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出现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1950年,怀特将其引入新闻研究领域,明确提出了新闻筛选过程的“把关(gate-keeping)”模式。但怀特的“把关”模式只强调编辑的“把关”作用,而没有意识到把关是一种组织行为,是一个整体过程。 (2)“把关”过程的实质: 大众传播对新闻”把关”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考虑新闻价值或新闻要素分析,而是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考虑进来. ①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②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 ③传媒的“把关”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3)“把关”标准 时间跨度、强度、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连续性、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 把关标准: 新闻信息由两个本质属性: (一)新闻信息必须有真实性,它传达的是客观的事实而不是虚构或捏造的事物 (二)新闻信息必须具有及时性和新意,这时的事件、历史的回忆等等,不能成为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新传4班陈佳琪 2

目录大众传播理论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把关人理论 3.使用和满足理论 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5.沉默的螺旋理论 6.培养理论 7.知沟理论 8.大众传播的虚拟环境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作者介绍: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1980年),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他于1933年在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1934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到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1942年获得剑桥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其间出过许多巨著,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1951年)和《理解媒介》(1964年)。在社会上有莫大的影响。于1980年12月31日去世。 产生背景: 麦克卢汉早期关于媒介的思想建立在他的导师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的研究基础上。英尼斯与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文明的精髓,两人都认为历史是由各个时代占据地位的媒介引导前进的。 理论内容: (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 (二)媒介即讯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带来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会后果。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1)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接受者无须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就是"热的",如照片、广播、电影等。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 (2)冷媒介:提供给受众的讯息模糊、不充分,需要受众予以补充、联想,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高,如漫画、电视、电话等。 (四)地球村 在自然社会,口语是主要以传播媒介,人的交往受距离的限制,文学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进入"眼睛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疏远。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们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部分。 理论应用案例: 以印刷媒介理论为例,麦克卢汉如此分析印刷媒介的社会功能:由于印刷媒介“侧重于通过眼睛接收的信息而不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通过所有感官接收的信息,从而在我们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由于阅读和书写基本上是私人的活动而且涉及是又是抽象化的经验,它们因而使人们‘摆脱部落习惯’,把他们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相10播《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大众传播: 3.非语言符号: 4 象征符: 1内向传播: 2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 3.语言符号: 4 人际传播: 二.选择题。(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 1.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大夫b君子 2.()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文字语言B口头语言 3、.在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每个人b有些人 4、.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扭曲信息的效果。 A 必然会 b 必然不会 5.、短短的(),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A半个世纪b一百年间 6.、对大众传播的()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娱乐功能B社会功能

7.“两级传播论”和()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 “5W模式” B “把关人” 9.()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议程设置”B“沉默的螺旋” 10.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的。 A无选择B有选择 1.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影响b传播 2.()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A孔子B孟子 3.批判学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流派,最早可追溯至()中叶欧洲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引发的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A十七世纪b十八世纪 4.从十九世纪20年代开始,有4位学者的研究和学术活动对传播学的建立产生了典范的作用,传播学作为一门完整的学科也在这时开始逐渐成型。这四位学者被称为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他们分别是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和()。 A 施拉姆 b 拉扎斯菲尔德 5.()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和延伸,广播是人的听觉能力的延伸,文字印刷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的延伸。 A麦克卢汉b施拉姆 6.人类传播活动经历了(),图像,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等几个阶段,传播是人类历史演化的主要标志与动力。

大学《传播学概论》试卷及问题详解

实用标准 《传播学概论》课程期末考试 (2011—2012学年 第1学期) 本科 专科□ A 卷□ B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 ) A.群体传播 B.人际传播 C.自我传播 D.组织传播 2.著名的“三论”当中,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下面哪位( ) A. 香农 B.库利 C. 威纳 D.米德 3. 传播学研究的内容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 A.大众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自我传播学 D. 组织传播学 4. “媒介即讯息”这一著名论断是谁提出的( ) A.拉斯维尔 B.麦克卢汉 C.施拉姆 D.香农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 ) A.谁 B.对谁 C.通过什么渠道 D.说了什么 6. 最早提出来“把关人”理论的是( ) A.拉斯维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7.小米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看电影吧?”这句话中,小米是一个基本 传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 A.反馈 B.媒介 C.传者 D.受传者 8.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 B.“意见领袖” C.主我与客我理论 D.休眠效果 9.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 A.“传播流” B.“信息流” C.“沉默的螺旋” D.“媒介即讯息” 10. 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 A.拉斯维尔 B.拉扎斯菲尔德 C.库尔特·卢因 D.卡尔·霍夫兰 11. 在香农—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 A.反馈 B.噪音 C.媒介 D.讯息 12. 下面哪一类传播活动是其它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人内传播 13.“一人大哭,全场大哭;一人大笑,全场大笑”这一现象属于下面哪一种情况() A.群体感染 B.群体暗示 C.群体压力 D.群体模仿 14. 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的最根本特征是() A.灵活性 B.经济性 C.具体性 D.能动性和创造性 15.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称作对社会起“瞭望哨”作用的是哪一个() A.环境监视功能 B.娱乐功能 C.社会协调功能 D.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16.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 A.非语言符号 B.体态符号 C.伴生符号 D.形象符号 17.被德国社会学家林格斯称为“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之一 的是() A. 网络 B.广播 C. 电视 D.报纸

传播学原理笔记详细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就是物质或能量,就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她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与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就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与精神内容、主体与客体符号与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与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就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就是社会科学与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就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就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就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就是否合理、传播渠道就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就是否正常。 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与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与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与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就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②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的独立性与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与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 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就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