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学.docx 复习资料

教育学.docx 复习资料

教育学.docx 复习资料
教育学.docx 复习资料

《教育学》部分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

第一节:教育与社会经济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结构

二、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可实现劳动能力的再生产,是提高劳动着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4、教育还可以生产心得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第二节:教育与政治制度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对教育领导权和享受权的制约

2、政治对教育目的的制约和影响

3、政治对教育内容的制约和影响

4、政治对教育制度的制约和影响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1、促进年青一代政治社会化的发展

2、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3、制造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

4、促进政治民主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

2、文化观念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3、文化模式制约着教育模式

二、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传递文化

2、教育传播文化

3、教育选择文化

4、教育创造和更新文化

第四节:教育与社会人口

一、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2、人口的质量制约教育的质量

3、人口的迁移和分布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二、教育优化人口的功能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使人口的社会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阶段

第五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

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体发展

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

一、人的发展的内涵

人的发展包括个体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二、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首推孟子。西方是威尔逊。

高尔顿(英)--《遗传的天才》,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

根本性错误:否定了后天学习、经验的作用。

2、外砾论(环境决定论)

中国代表人物:荀子。

英国洛克:白板说。美国:华生。

根本性错误:否认心理反应的能动性,是机械主义的发展观。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人的遗传不是遗传和环境之和,而是二者的乘积。

实际上,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先天遗传与后天社会影响以及主

体在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在身心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基

本特点,不是某一因素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遗传

二、环境

三、学校(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具有主导作用)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与教育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教育

皮亚杰(瑞士):个体认知按照感知运动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顺序发展。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根据身心发展这一特点循序渐进的进行。揠苗助长、陵节而施都是违背发展规律的。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教育

它指的是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身心发展不同的整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因此要求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与教育

表现: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与教育

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来得到部分的补偿。

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与教育

聪明早慧、大器晚成反映了这个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

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标(国家或思想家理想中的)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

教育目的课程目标(学校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综上可知,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总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核心,教学目标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手段。

三、教育目的的功能

1、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

2、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3、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活动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一、不同价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观

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文化本位论

生活本位论

二、在确立教育目的观取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了解即可)

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

1、社会价值取向确立应注意: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问题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问题

2、人的价值取向应注意: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问题

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问题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4、为经济建设和全面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

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我国教育目的确定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人的发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

历史必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一方面为我们科学的

认识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方法论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人的全面

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社会主义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四、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

1、德育: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

教育者世家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

质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他们智力的教育活动。

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等,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3、体育: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养人、塑造人的过程。

4、美育:美育是通过现实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化形式打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心灵深

处受到感染和感化,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是学生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5、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念和习惯的教育。

第三节:当代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实质: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容:民族素质教育、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文化科学素质教育、劳动素

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

第五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一、欧美现代学制的形成:现代学制最早出现在欧洲。19世纪末,现代学制逐步

形成。

二、欧美现代学制的类型

1、西欧双轨制:英国为代表,还有法国、联邦德国。包括学术性的一轨(贵

族)和生产性的一轨(平民)。两轨之间互不想通、互不衔接。

2、美国的单轨制:美国最初也是双轨制,后来,学术性一轨没有得到很好的

发展,形成了小学至大学,形式上任何人都可以入学的单轨制。

3、苏联型学制:单轨制,不同于美国,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学制。

三、我国学制的形成与发展

1、我国现代学制到清朝末年才出现,比欧洲晚。

2、1902年,张百熙制定现代学制《钦定学堂章程》,史称“壬寅学制”,虽然

没有实行,但由此形成了旧中国现代学制。

3、1904年,张百熙、荣庆、张之洞等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

制”,其最大特点是修业年限长,要长达21或26年。

4、1912年,蔡元培对学制进行了修订,称:壬子癸丑学制,但是对旧学制改

动不大。

5、1922年,教育者参照美国的“六三三制”颁布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一

直沿用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四、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五、义务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1、义务教育起源与德国。国民教育之父:马丁。路德。

2、义务教育的开端:1619年德意志魏玛公国颁布学校法令。大规模实施是在

19世纪50年代以后。

3、1904年,在《奏定学堂章程》中的《学务纲要》中最先出现“义务教育”

一词。1906年,《强迫教育章程》是实行义务教育的第一条法令。“壬子癸

丑学制”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的问题。

4、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中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

法律形式确定在我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5、198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六、终身教育:保罗。朗格朗提出的。

第六章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学生

一、学生:指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进行学习的人。

二、学生的权利:1、生存的权力、

2受教育的权利、

3、受尊重的权力、

4、安全的权力、

5、人身自由的权力。

三、学生的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及其职业素养

一、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

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二、教师角色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

3、管理者

4、示范者

5、父母与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2、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

3、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4、教师劳动具有长期性

5、教师劳动具有群体和个体的统一性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质:包括热爱教育事业,忠于教育,敬业乐业;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团结

协作、关心集体;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知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学知识、教育技能

3、能力素质:良好的教学能力和讲课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良好的书面语言表

达能力;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第三节: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内容

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

2、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

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师生关系的模式:放任型、专制型、民主型

二、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

1、教师本身(道德素质、人格魅力、知识水平、教学方法)

2、学生

3、家长和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与态度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特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第七章:中学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二、课程的类型

1、根据任务的不同: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

2、据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学科课程、经验课程(活动课程)

3、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4、课程内容开发、设计、管理的主体不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5、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不同:必修、选修课程

6、课程的表现形式:显性和隐性课程

三、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1、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文化遗产和科学基础组织起来的各门学科中分别选择适合学生

发展阶段的内容,并按照各自所具有的逻辑和系统独立的、并列的安排它的顺序、学习时数和期限。源自中国古代的六艺和西方的七艺。

2、儿童中心课程论: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和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用儿童(学习者)

的兴趣、需要、问题等组成的课程,其学习形式是通过儿童的活动解决问题。又称

活动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以杜威为代表。

3、形式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和作用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官能心理学是它的

依据。主张设立拉丁文、希腊文、文法和数学等形式的学科。代表是瑞士教育家裴

斯泰洛奇,被称为形势教育之父。

4、实质教育论: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于向学生传授实用知识,认为在知识的传授中

包含了官能的训练,联想主义心理学是它的依据。主张开设几何、物理、化学等实

用课程,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斯宾塞。

三、课程目标:包括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

四、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第三节: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一、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共享性、经济性、实效性、因地制宜原则

二、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

教师层面、学生层面、学校层面、社会层面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课程组织的原则

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提出的: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四、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课程创生取向。

第八章:中学教学

第一节:教学概述

一、教学: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下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

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二、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

2、上课(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得当、教学组织严密、教

学语言清晰、双边活动积极)

3、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

4、课外辅导和答疑

5、学业成绩的评定

四、测验的质量指标

信度:测验结果的可靠程度

效度: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难度: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

区分度: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

能力。

第二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目的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与发展理论思维结合的原则

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二、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和实验法、练习法

二、教学过程: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

四、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3、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身心发展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

2、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3、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六、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

一、班级授课制

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首先确定了班级授课的基本轮廓。

2、德国赫尔巴特使其进一步完善而基本定型

3、苏联凯洛夫使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4、我国于清代开始使用班级授课制在京师同文馆。

二、班级授课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优点在于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展开和达到一定的质量

2、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

3、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4、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三、个别化教学:为了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学习进度和认知方式的特点等而

设计的教学方式,但它并不单纯的意味着个体独自学习。

四、分组教学: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有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

第五节:教学模式

一、常见的教学模式

1、传递---接受式:源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基本教学程序: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讲授新课—巩固学习—检查评价—间隔性复习

2、自学—辅导式

教学程序:自学—讨论—启发—总结—练习巩固

3、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4、范例式教学模式:适合原理、规律性的知识,是德国M.瓦根舍因提出来的。

教学程序:阐明个案—范例性阐明类案—范例性的掌握规律原理—掌握规律原理的

方法论意义—规律原理运用训练。

5、发现式教学模式: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为主要目标

6、探究式教学模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

7、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参与各类活动—总结转化

二、教学评价的类型

1、评价时间的角度: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教学评级资料的处理方式: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3、评价功能: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

4、评价的严谨度: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第四节:教学基本技能与教学智慧

一、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1、导入技能(衔接导入法、悬念导入、情境导入、激疑导入、演示导入、实验导入、

典故导入)

2、提问技能(拟题阶段、引入阶段、陈述阶段、介入阶段、评价阶段)

3、讲授技能(讲授的科学性、适应性、教育性、启发性、情感性)

4、板书技能(提纲式板书、线索式、图画式、分析综合式板书)

5、结课技能(认知型结课、开放型结果)

6、三笔字:钢笔、粉笔、毛笔)

二、说课

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说学法、说教学过程

三、教学智慧的基本属性:实践性

教学智慧的生成要素:教学经验、教学思维力、教学执行力

第九章:中学德育

一、中学德育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道德、民主与法制、理想、心理品质教育。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品的水平之间的矛盾。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发展和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由道德认知、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道德认知是基础,道德行为

是关键。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具有多样性。

3、德育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各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征

五、中学德育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访问)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欣赏文艺作品)自我教育法、道德体验法(社会实践、社会活动)

德育的途径:教学、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的活动

第十章: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服务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因为班主任同时肩负着教书和育人两种职责。育

人职责更为重要。

3、班主任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连接学校教育、家庭教

育和社会教育的纽带。

4、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骨干力量。

二、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了解学生

三、班主任的角色期待

1、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2、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4、班主任是各教育主体的协调者

5、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四、班主任的角色冲突

1、社会“楷模”与“普通人”角色冲突

2、“令人惊羡”的职业与教师地位低下的实况冲突

3、教育者与研究者的角色冲突

4、班主任角色同家庭角色的冲突

五、班主任工作原则

主体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原则、民主公正原则、严慈相济原则、以身作则则六、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高尚的思想品德、坚定地教育信念、对孩子炽热的爱、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交往与合作能力、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

第二节: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和艺术

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说理教育法、激励法、榜样示范法、角色模拟法、暗示法、契约法

二、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1、引导的艺术性:因人而异

2、批评的艺术性:一事不再理

3、交往的艺术性:冷静、恰当

4、转化的艺术性:相融、梯度

5、惩罚的艺术性:适度、有情

6、评价的艺术性:多元、肯定

三、良好的班集体特征

1、共同的班级奋斗目标(基础)

2、一个健全的组织系统(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

4、平等、民主的班级氛围

四、班集体的教育价值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全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五、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人物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第十一章:中学教育活动

第一节:课外活动概述

一、课外活动的特点

自愿参与、自主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开放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往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体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社会活动

四、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报告会、讲座、收看广播、黑板报、看电影、表演等

2、小组活动(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

3、个人活动:阅读课外书刊、写读书心得、书法、绘画、摄影、小制作等

五、学校课外活动的实施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