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ay syndrome,TOBS)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治疗预后。方法:对19例确诊为TOBS 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OBS的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危险因素以高血压最常见,临床特点多样化,以意识障碍、眼球运动障碍和瞳孔改变为主,头颅MRI为TOBS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结论:TOBS的预后较差,但早期诊断,早期综合有效的治疗仍能提高生存率。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特点;MRI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ay syndrome,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系因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径2cm范围的血液循环障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防治症,由Caplan 1980年首次报道。现将近年来收治的19例TOBS患者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4例,女5例,男女比例是

2.8∶1。年龄35~78岁,平均60.2岁,其中55~75岁有12例,占6

3.2%,病程3~40天,平均23.2天。既往高血压病12例(63.2%)、糖尿病5例(26.3%)、高血脂7例(36.8%)、心脏病9例(47.4%)、脑血管病8例(42.1%),其中椎—基底A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15.8%),吸烟饮酒史9例(47.4%)。

1.2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组以意识改变,视觉障碍,眼动异常最多见,其次为眩晕、恶心呕吐及肢体不全瘫痪,小脑症状及感觉障碍亦不少见。19例中意识改变15例(78.9%):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嗜睡。5例起病时意识丧失,2例病程中出现昏迷,嗜睡6例,睡眠倒转2例。视觉障碍12例(63.2%):视物模糊2例,偏盲6例,皮层盲4例。眼动障碍11例(57.9%):其中双眼垂直注视麻痹5例,睑下垂3例,眼球分离3例,眼震8例(4

2.1%),水平眼震5例,垂直性眼震3例。眩晕、恶心呕吐9例(47.4%),肢体瘫痪7例(36.8%):其中一侧肢体瘫痪5例,两侧肢体不全瘫痪2例。共济失调6例(31.6%):单侧5例,双侧1例。感觉障碍5例(26.3%):对侧偏身痛觉减退4例,单侧面部痛觉过敏1例。瞳孔改变5例(26.3%):瞳孔散大3例,椭圆性瞳孔2例。病理反射阳性11例(57.9%)。

1.3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在3处以上12例(63.2%),余为2处病灶,单侧病灶4例(21.1%),双侧病灶15例(78.8%),其中脑中(中脑)梗死伴其它部位梗死11例占57.9%,丘脑梗死伴其它部位梗死9例占47.4%,双侧丘脑梗死4例,小脑梗死8例占4

2.1%,双侧小脑梗死3例,枕叶梗死5例占26.3%,双侧2例,出血性梗死3例,枕叶梗死5例占26.3%,双侧2例,出血性梗死3例(双侧枕叶1、一侧枕叶2),颞叶梗死2例。19例患者共有病灶数约60处,平均每例患者有病灶数为

3.2个,最多

基地动脉尖综合症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首先由Caplan于1980年提出,约占脑梗死的7.6%.Caplan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两组,即中脑和丘脑受损的脑干首端梗死和颞叶内侧面、枕叶受损的大脑后动脉区梗死。随着影像学的发展,特别是MRI的临床应用,确诊的TOBS越来越多。本文就其有关的问题加以综述。 1相关的局部解剖小脑上动脉起于基底动脉尖端,沿小脑幕腹侧向外,分布于小脑的上面、小脑髓质深部和齿状核等中央核团,以及脑桥首端被盖部、脑桥中脚、中脑尾端被盖外侧部。大脑后动脉在脚间池内行向外侧,环绕大脑脚转向被侧面,越过海马旁回沟,沿海马沟向后,直到胼胝体压部的后方进入距状沟始段分为两终末支:顶枕动脉和距状沟动脉。大脑后动脉皮质支分布于颞叶底面和枕叶内侧面,包括海马旁回及海马旁回沟、枕颞内侧面、舌回、扣带回峡、楔叶、楔前叶后1/3和顶上小叶后部。大脑后动脉中央支起自其环部和主干,支配丘脑的主要有丘脑穿动脉,供应丘脑内侧核与中线核的下半部分,以及中央中核和脑后内侧核,丘脑膝。TOBS是因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直径2cm范围内的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交叉部位的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的,膝状体动脉一般有1~6支,供应丘脑枕、丘脑外侧核群;脉络膜后动脉分内侧和外侧两组,供应丘脑背外侧核、丘脑枕和膝状体。支配中脑的血管与脑干的其他部位略有不同。

旁正中动脉先由大脑后动脉环部或后交通动脉根部发出的小支在脚间窝形成一动脉丛,再从丛上发出分支进入后穿支,供应中脑旁正中区。短旋动脉起于大脑后动脉环部、小脑上动脉近侧段和脉络膜后动脉,供应脚底外侧黑质和被盖的外侧部、外侧丘系和其周围的网状结构。长旋动脉为小脑上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四叠体动脉发出的分支,供应上、下丘。 2.病因及其危险因素TOBS的主要病因为脑栓塞,约占61.5%,栓子主要为心源性,其次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所致。有学者对10例由小脑上动脉阻塞造成的单纯小脑梗死病人进行病因学研究,7例有心房纤颤病史,1例有心肌梗死病史,此8例经血管造影未见动脉硬化的证据。Finocchi等报道一组TOBS病人均有心房纤颤病史,经Doppler 对颅内外动脉检查未见有意义改变。其次为脑血栓形成。部分病人病因不明。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相似,以原发性高血压最常见,其次为心脏病(心房纤颤、心肌梗死等)、糖尿病、动脉炎、吸烟、酗酒、高脂血症等。 3临床特点TOB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TOB区局部解剖的特点,此区血循环障碍常出现2个或2个以上梗死灶,且临床表现多样。大部分学者将其表现分为两组:脑干首端梗死和大脑后动脉区梗死。由于供应脑干首端的血管多为深穿支或终末支,并直接从

1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112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标签: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护理;体会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BS)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1980年由Capland [1]首先进行了报道。基底动脉尖端分出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两对动脉,经其分支动脉供应枕叶、颞叶内侧、小脑上部、丘脑及中脑。TOBS大部分由于脑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源性或心源性栓塞引发,小部分也可因动脉瘤、动脉炎等引发[2]。因基底动脉尖特殊的解剖特点,此部位血循环障碍常可引起两个或两个以上梗死灶,同时临床表现不一,国内报道TOBS占脑梗死的4.3%~5.0%[3],国外Sato等[4]报道为7.6%;但徐惠琴等[5]尸检研究显示TOBS占7.8%,与国外报道相近。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12例TOBS患者资料,男57例,女55例。最小33岁,最大85岁,平均60岁。发病至入院时间最短30 min,最长2 d。88例有高血压病,64例有2型糖尿病,63例有脑梗死病史,56例心房颤动,45例存在血脂异常,23例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45例长期吸烟,12例酗酒。 1.2临床表现112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发病时80例肢体瘫痪,35例意识障碍者,32例偏盲,24例瞳孔异常(两侧瞳孔不等大),18例眩晕,14例核间性眼肌麻痹,13例眼球运动障碍,13例眼球颤动。根据患者急性起病,肢体运动障碍,突发意识障碍,瞳孔异常,病情进展迅速,及合并眼球运动障碍疑为TOBS,经MRI检查确诊。 1.3影像学所有患者均存在后循环供血区的梗死,47例患者三个以上病灶(双侧丘脑、中脑、枕叶及小脑),35例患者三个病灶(小脑、双侧枕叶为主)。26例患者进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发现基底动脉严重狭窄。2结果所有TOBS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积极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呼吸衰竭;给予适当脱水;积极防治并发症;脑细胞保护剂、抗自由基、活血化瘀、促醒、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其中88例恢复良好,生活部分自理,其余24例长期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18例遗留有单眼复试,14例出现继发性癫痫。3护理 3.1观察内容密切观察患者的肢体运动、瞳孔、眼球运动、意识等指标,及时掌握患者病情的变化。意识可经对外界刺激(疼痛、声音、语言等)的反应了解患者意识障碍的深浅程度,随着患者病情的逐渐稳定,意识也逐渐得到恢复,当病情逐渐恶化时意识障碍程度则加深;TOBS患者多存在程度较轻的肢体瘫痪,有偏瘫、四肢瘫、不全瘫,因大脑后动脉分支和基底动脉闭塞或缺血引起;视觉障碍(全盲、偏盲、视物模糊)与双侧或单侧枕叶梗死有一定的关系,黄昏多出现幻听、大脑脚性幻觉,其为此病的特征之一;部分患者往往以共济失调、眩晕为首发症状;TOBS患者因脑疝或脑干及丘脑受损时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当出现此症状时表示患者病情危重,常常表现为抽泣样双吸气、失调性呼吸、潮

神经系统常见综合征

神经病学第六版 1.Foster-kennedy syndrome:额叶底面肿瘤(常见于嗅沟脑膜瘤)可出现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对侧视乳头水肿,称为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P7) 2.Gerstmann syndrome:古茨曼综合征。为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所致,主要表现有:计算不能(失算症)、手指失认、左右辨别不能(左右失认症)、书写不能(失写症),有时伴失读。(P7) 3. Parinaud syndrome:帕里诺综合征。又称上丘脑综合征,中脑顶盖综合征,或者上仰视性麻痹综合征。由上丘脑病变(多为松果体肿瘤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导致的眼球垂直同向运动障碍,向上凝视麻痹、瞳孔对光反射消失(上丘受损);神经性聋(下丘受损);小脑性共济失调(结合臂受损)。症状多为双侧。(P13,37) 4. Wallenberg syndrome:瓦伦贝格综合征,又称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常见的原因为小脑后下动脉、椎基底动脉或外侧延髓动脉缺血性损害。表现为:1.眩晕、恶心、呕吐及眼震(前庭神经核损害);2.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表现为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低垂及咽反射消失(疑核及舌咽、迷走神经损害);3.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损害);4.霍纳综合征(交感神经下行纤维损害); 5.交叉性偏身感觉障碍,即同侧面部痛、温觉缺失(三叉神经脊束及脊束核损害),对侧偏身痛、温觉减退或丧失(脊髓丘脑侧束损害)。(P15) 5. Horner syndrome:霍纳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神经中 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患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的综合征。据受损部位可分为中枢性障碍、节前障碍及节后障碍的损害。(P15) 6.Dejerine syndrome:延髓内侧综合征。主要表现:1. 椎体束受损导致对侧肢体痉挛性瘫痪。2. 内侧丘系损伤导致对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3. 舌下神经核或舌下神经根损伤导致同侧舌肌无力,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P15) https://www.wendangku.net/doc/987120938.html,lard-Gubler syndrome: 米亚尔-居布勒综合征,脑桥腹外侧综合征。病变位于脑桥腹外侧部,接近于延髓,损伤了外展神经、面神经、锥体束、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表现为:1.病灶侧外展神经麻痹导致同侧眼球外展受限,面神经核损害导致同侧周围性面瘫;2.锥体束损害导致对侧中枢性偏瘫;3.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损害可出现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多见于小脑下前动脉梗塞。(P15) 8.Foville syndrome:福维尔综合征,脑桥腹内侧综合征。病变波及脑桥内侧,损伤了外展神经、面神经、脑桥侧视中枢、内侧纵束、锥体束。表现为:1.病灶侧外展神经麻痹导致眼球外展受限,面神经核损害导致同侧周围性面瘫;2.锥体束损害导致对侧中枢性偏瘫;3. 脑桥侧视中枢及内侧纵束受损导致两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多见于脑桥旁正中动脉梗塞。(P15) 9. Raymond Cestan syndrome:蕾蒙-塞斯唐综合征,脑桥被盖下部综合征,病变 累及前庭神经核、展神经核、面神经核、内侧纵束、小脑中脚及下脚、脊髓丘脑侧束和内侧丘系,见于小脑上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阻塞,又称小脑上动脉综合征。表现为:①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前庭神经核损害); ②病侧眼球不能外展(展神经损害);③病侧面肌麻痹(面神经核损害); ④双眼患侧注视不能(脑桥侧视中枢及内侧纵束损害);⑤交叉性感觉障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基底动脉尖是指以基底动脉顶端为中心的2cm直径范围内5条血管 交叉的部位,即左右大脑后动脉、左右小脑上动脉和基底动脉顶端,形成一个“干”字。任何原因造成该区循环障碍,即构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脑干血管病,病变累及的供血部位包括丘脑、中脑、小脑、枕叶、颞叶内侧以及丘脑下部等,其病死率、致残率高,发病迅速,治疗效果差,发病率约占脑梗死的4-10%,其中以丘脑及中脑缺血最为常见。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血栓形成,以栓塞居多,其次为解剖变异,血流动力学改变,动脉痛和动脉尖等起。危险因素与一般缺血性卒中相似,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吸烟等。 211 眼部特征 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最常见特征。顶盖区和后连合梗死引起上视麻痹,红核的内侧和背侧梗死引起下视麻痹;患 者动眼神经完全麻痹伴对侧上视障碍引起假性Parinand 综合征,是核 性损坏最具特征的表现。中脑导水管下方中线处受累导致眼睑下垂,上睑抬高或退缩,内侧受损可出现核间性眼肌麻痹及眼震。若导水管腹侧中腹背盖内侧缺血,瞳孔及射弧传入纤维,在视束E-W核段受损,出现瞳 孔不圆或偏离中心。若为间脑病灶切断了瞳孔及反射弧的传入纤维及双侧交感神经纤维功能障碍,可出现小瞳孔及会聚障碍或假性外展神经麻痹。 212 意识障碍 病变累及中脑或大脑上行网状结构激活系统,不能将外界的刺激上传入大脑皮质, 发生率为77%~100%,一般持续6h~3d。还有睡眠障碍、大脑幻觉等,主要表现为幻听、幻视。

213 肢体活动障碍 大脑的动脉近端深穿支闭塞或发生缺血,可能引发大脑脚梗死而产生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双侧病变可致四肢瘫。 214 视觉障碍 表现为同向性象限者,偏音或皮质音,少数为闪光幻觉、视物变形,在临床上占一定比例,有的报告可出现嗅觉功能下降,主要是丘脑内侧核受损。 215 影像学特点 对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MRI对发现后窗病变更具优势,显示双侧丘脑、小脑、枕叶、颞叶内侧面及中脑等部位,同时存在两个以上部位病灶,即提示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主要表现以丘脑和中脑梗死为主,如出现双侧丘脑“蝶形”病灶,则更具有特征性,CT 检查仅供参考,脑血管造影可直接显示闭塞的动脉,同时能为寻找病因提供依据,对 急性期患者还可以同时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 216 治疗与预后 脑疝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次为并发症如脑部感染、中枢性发热、应激溃疡、压疮等。此综合征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多进行性加重,尤其是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对于这种病人,与患者家人沟通十分必要,要详细讲清病情告知和治疗预后,以避免家庭缺乏心理准备,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大脑后循环障碍,溶栓治疗效果差。如果在发病12~48h ,其他指标符合溶栓标准的,要及时溶栓,可以减轻症状,同时应用其他治疗如抗凝、改善循环、脑保护剂等。注意并发症的控制,如伴意识障碍,应及时给予鼻刺。胃管注入胃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可避免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也有必要,注意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发表时间:2017-01-03T15:27:32.47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下第22期作者:金娟 [导读] 实际开展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对疾病知识、护理知识等熟练掌握,确保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3]。(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康复科;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目的: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医院收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56例,均给予吸氧、营养支持、抗凝以及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并辅以一般护理与并发展护理措施,对治疗与护理后患者治疗与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影像学检查下,MRI与DSI结果均显示患者有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经过治疗与护理,18例治愈,35例好转,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结论: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治疗中需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治疗效果与预后达到最佳,帮助患者改善病情。【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治疗;护理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又被称之为top of basilar syndrome,TOBS,围绕基底动脉顶端,在2cm直径范围内有5条血管交叉,该范围内出现的动脉闭塞成为临床综合征出现的主要原因。该综合征的出现,使小脑上部、丘脑以及中脑等血液供应无法保证,对预后将带来极大影响,若未能及时控制治疗,很可能对患者生命健康带来威胁。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治疗的同时,做好并发症观察与护理,有利于患者症状的改善。本次研究将就此进行分析。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医院收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52~73岁,平均(64.5±3.6)岁。临床诊断,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的分别为23例、19例、10例、6例,均为急性起病,临床症状以不同程度的眩晕、意识障碍、神志模糊、四肢瘫痪等为主。 1.2方法 1.2.1一般护理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营养支持、改善微循环、抗凝治疗、应用脱水剂等,同时行一般护理措施,根据医嘱帮助患者进行血压控制,氧气吸入,并及时做好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呼吸机辅助通气等。另外,护理中也要求帮助患者叩背、翻身等,降低压疮出现的可能性,若患者昏迷症状严重或吞咽困难,可给予鼻饲流质等[1]。 1.2.2并发症护理 并发症护理主要涉及出血性疾病与凝血功能异常、肺部感染、脑心综合征、呼吸衰竭以及废用综合征等。具体如下几方面。(1)出血性疾病与凝血功能异常护理。护理内容包括:①脑出血护理,抗血小板集聚治疗、抗凝治疗下,需对患者肢体活动、呕吐症状、瞳孔变化以及各项生命体征情况进行观察,避免有血压高低变化过于明显问题,将血管痉挛、脑水肿发生率控制到最低。同时需给予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使患者在疾病知识上强化,控制患者不良情绪;②消化道出血护理,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大便、呕吐物观察,若有呕血、便血以及血压、脉速下降等症状,可能为胃肠道出血。护理中要求以禁食、止血药物应用等方式为主,且注意在鼻饲流质上进行控制,如鼻饲液的温度。 (2)肺部感染护理。护理中主要强调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生门下分泌物引流方式,将局部细菌繁殖所带来的肺部感染问题进行预防。同时对于机械通气患者,要求进行按需吸痰、湿化用水更换、呼吸机管路更换、撤机指证评估等,并唤醒患者。(3)呼吸衰竭护理。部分患者有呼吸暂停、潮式呼吸等表现,护理人员护理中应对患者呼吸节律、呼吸频率以及SPO2密切观察,适时行氧气吸入,且将负压吸引装置备于床旁,便于吸痰处理。同时,部分呼吸衰竭患者伴有严重痰液粘稠情况,护理时需每2h进行翻身叩背,或直接给予雾化吸入、震动排痰仪等。 (4)废用综合征护理。患者在急性脑血管病症影响下,很可能致残,需在患者入院起便给予健康指导与康复训练,如在急性期,应注意良肢位的控制,避免有肢体水肿、痉挛以及变形等情况出现。而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可引导患者功能锻炼,将肌肉萎缩、肢体挛缩畸形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另外,康复训练中,需做到循序渐进,结合患者肌力情况进行训练,且辅以其他针灸、按摩理疗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 (5)脑心综合征。该症状表现主要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为主,护理时需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等变化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告知医生及时处理。同时,由于部分患者治疗中需利用脱水剂,应注意对输液量、输液速度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因脱水剂的应用引起肾衰竭、低血容量以及严重脱水等[2]。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入院后行影像学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同时对治疗与预后情况观察。 2结果 56例患者行影像学检查,MRI检查下有枕叶、丘脑、中脑与小脑异常信号,T2高信号、T1低信号,判定为多发性脑梗死。影像学检查中DSA检查结果,基底动脉尖区血管有局部狭窄表现,尤其末端狭窄表现明显。通过治疗与护理,56例患者18例治愈,35例好转,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 3讨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对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严重下将有致死可能,要求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中发现,在并发症观察与护理下,56例患者好转情况极为显著,充分说明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实际开展护理中,护理人员需对疾病知识、护理知识等熟练掌握,确保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3]。 综上所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治疗中,应将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引入,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刘娟,毛颖,刘夕珍,史广玲. 16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 全科护理,2015,10(21):2055-2057. [2]金焰.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个体化护理干预[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1(17):96.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