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吸光光度法习题

吸光光度法习题

吸光光度法习题
吸光光度法习题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

10.1.1 在光度分析中,以1cm的比色皿测量透光率为T,若比色皿的厚度增加一倍,透过率为()

A、T/2

B、T2

C、2T

D、

10.1.2 相同质量Fe3+和Cd2+(Mr(Fe)=55.85,Mr(Cd)=112.4),各用一种显色剂在同样体积溶液中显色,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前者用2cm比色皿,后者用1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相同,则两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为()

A、基本相同

B、Fe3+为Cd2+两倍

C、Cd2+为Fe3+两倍

D、Cd2+为Fe3+四倍

10.1.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摩尔吸光系数ε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B、吸光度A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C、透过率T随浓度增大而增大

D、透过率T随比色皿加厚而减小

10.1.4 Ni(NH3)42+络离子为绿色溶液,其吸收最大的光的颜色为()

A、绿色

B、红色

C、紫色

D、黄色

10.1.5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吸光度A与浓度C成直线关系

B、透光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C、当透过率为“0”时吸光度为∞

D、选用透过率与浓度做工作曲线准确度高

10.1.6 分光光度计检测器直接测定是()

A、入射光的强度

B、吸收光的强度

C、透过光的强度

D、散射光的强度

10.1.7 某金属离子M与试剂R形成一有色络合物MR,若溶液中M的浓度为1.0?10-4mol/L,用1cm比色皿于波长525nm处测得吸光度A为0.400,此络合物在525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为()

A、4.0?10-3 L*mol-1*cm-1

B、4.0?103 L*mol-1*cm-1

C、4.0?10-4 L*mol-1*cm-1

D、4.0?105 L*mol-1*cm-1

10.1.8 测定纯金属钴中锰时,在酸性溶液中以KIO4氧化Mn2+成MnO4-光度测定,测定试样中锰时,其参比溶液为()

A、蒸馏水

B、含KIO4的试样溶液

C、KIO4溶液

D、不含KIO4的试样溶液

10.1.9 一有色溶液对某波长光的吸收遵守比耳定律。当选用2.0cm的比色皿时,测得透过率为T,若改用1.0cm的吸收池,则透过率为()

A、2T

B、T/2

C、T2

D、

10.1.10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比色分析所用的参比溶液又称空白溶液

B、滤光片应使用使溶液吸光度最大者为宜

C、一般说,摩尔吸光系数ε在105—106 L*mol-1*cm-1

D、吸光度具有加和性

10.1.11 在光度分析中,采用有色显示剂测定金属离子时,一般采用的参比溶液是()

A、蒸馏水

B、待测溶液

C、试剂空白

D、加入显色剂后的待测夜

10.1.12 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比色皿的厚度

B、入射光的波长

C、有色络合物的浓度

D、络合物的稳定性

10.1.13 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一有色溶液通过1cm比色皿,测得透过率为80%,若通过5cm比色皿,其透过率为()

A、32.7%

B、40.0%

C、67.3%

D、80.5%

10.1.14 摩尔吸光系数ε的单位是()

A、L*mol-1*cm-1

B、L*mol*cm

C、L*mol-1*cm

D、L*mol-1*cm

10.1.15 桑德尔灵敏度与摩尔吸光系数ε成()

A、反比

B、正比

C、不确定

D、S∝ε2

10.1.16 分光光度法的吸收曲线的坐标体δ为()

A、A—λ

B、A—C (标准曲线)

C、T—ε

D、A—ε

10.1.17 分光光度法测高浓度溶液时常用示差法定量,其选用的参比液为(D )

A、蒸馏水

B、试剂空白

C、去离子水

D、待测离子的低含量标准液

10.1.18 分光光度法的对比度指显色体系的λmax与试剂空白的λmax之差,其差值应( B )

A、<60nm

B、≥60nm

C、<40nm

D、≥40nm

10.1.19 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与浓度C是成比的,但实际情况中,若条件不适宜,往往A不正比于C,这种现象称( A )

A、朗伯—比尔偏离

B、光源不稳定

C、溶液不纯

D、溶液无色

10.1.20 在分光光度法中,显色剂有颜色,可选择下列哪种溶液作参比溶液(B )

A、蒸馏水

B、不加试样溶液的试剂空白液

C、不加显色剂的被测试液

D、被测试液

10.1.21 当吸光度A在(C )时,才能保证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

A、0.2—0.5

B、0.1—0.8

C、0.2—0.8

D、0.5—1.0

10.1.22 当吸光度A为( D )时,测量的相对误差最小。T=36.8%

A、0.289

B、0.325

C、0.879

D、0.434

10.1.23 示差吸光度法常用于测定( C )

A、微量组分

B、痕量组分

C、浓度过高及过低组分,一般高浓度多示差吸光度法应用最多

D、常量组分

10.1.24 在分光光度法中,摩尔比法和等摩尔连续多化法多用于测定(A )

A、络合物组成

B、络合物含量

C、络合物的结构

D、络合物吸光度

10.1.25 一般紫外分光光度法所用光源为(),而可见分光光度法光源为( B )

A、钨灯—氘灯

B、氘灯—钨灯

C、钠光灯—氘灯

D、能斯特灯—钨灯

二、填空题(20题)

10.2.1分光光度计的仪器部分组成为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数据处

理装置

10.2.2互补光是指两种特定波长的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得白光的这两种光10.2.3一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浓度为C时,透过率为T,若其

他条件不多,浓度为C/3时,T为————————,浓度为2C时,T为——————

——。

10.2.4在相同条件下,测定某物质浓度,当浓度为C时,T=80%,若浓度为2C

时,T=————————。

10.2.5光电比色法中单色器为滤光片,其选择原则为滤光片的颜色与被测试液

的颜色互为互补色。分光光度计中光量调节器的作用是放入参比液后,

调节透射光的强度,使检流计的指针在透过率为100%处

10.2.6含磷0.35u g/ml的标准液显色后,测得吸光度为0.450,同条件下测含磷

未知液吸光度为0.540,则未知液中磷的浓度为————————mg/ml。

10.2.7在分光光度计上分别读出透光率(T%)和吸光度(A),将其对应值填

入空格处。

10.2.8为降低测量误差,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吸光度值范围为0.2——

0.8,吸光度值为0.434时误差最小。

10.2.9朗伯比尔定律A=Kbc中,浓度以g/L为单位时,K称为吸光系数,其单

位为L*g-1*cm-1,当浓度以mol/L为单位时,K称为摩尔吸光系数,其

单位为L*mol-1*cm-1

10.2.10在分光光度计的检流计上刻有透光率为T和吸光度A,两者的关系为——

——————,当T=10%时,A为————————。

10.2.11为降低测量误差,吸光光度分析中比较适宜的透过率为15%--65%,透过

率为36.8%时误差最小。

10.2.12在分光光度法中所有的有机显色剂结构可大致分为生色团;因体;助色

10.2.13在分光光度法中吸光度A与浓度C成正比,称比耳定律,吸光度A与

盛液池厚度成正比称朗伯定律。

10.2.14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A与浓度C及盛液池厚度b成正比,入射光为平

行的单色光,被测试液为均匀、透明、无散射等

10.2.15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可用————————、————————及————————表示,一般用

摩尔吸光系数ε。

10.2.16分光光度法中测定条件的选择包括————————波长————————、————————、—

———————、————————、————————及————————等。

10.2.17在分光光度法测量中,引起以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主要有①————

————②————————③————————等。

10.2.18在消除引起朗伯—比尔定律偏离的因素时,引起吸光度测量误差的原因

主要有——————————————————————————————————————、————————————————

——————————————————————及—————————————————————————————————————

—。

10.2.19光度分析方法主要有————————法————————法及————————法。

10.2.20在分光光度法中,常用的参比液为①———————————————————————————②—

——————————————————————————③———————————————————————————④—————

——————————————————————。

三、简答题(5题)

10.3.1分光光度法的仪器部分有哪些?其作用各是什么?

10.3.2分光光度法中为什么含引起朗伯—比尔定律偏离及引起偏离的因素主要

有哪些?

10.3.3简述何为互补光?测定高锰酸钾液时应选用什么滤光片作单色器?为什

么?

10.3.4引起分光光度法测量误差的原因有哪些?为什么测量时要控制吸光度A

值在0.2—0.8之间?

10.3.5在分光光度法测量中,为什么要选用参比液?其选用原则是什么?

四、计算题(10题)

10.4.1以邻二氮菲(以R表示)作显色剂,用光度法测定Fe,显色反应为:

Fe2++3R=FeR3㏒K FeR3=21.3

(1)若过量显色剂的总浓度为[R’]=1.0?10-4mol/L,问在PH=3.0时能否使

99.9%的Fe2+络合为FeR32+?(PH=3.0时,㏒αR(H)=1.9)

(2)称取0.5000g试样,制成100ml试液,从中移取10.00ml显色后稀释为50ml,用1.0cm比色皿,在510nm处测得透过率T=60%,求试样

中Fe2+的百分含量。

(已知:ε510=1.1?104L/mol*cm,Mr(Fe)=55.85)

10.4.2欲测定某有机胺的摩尔质量,先用苦味酸(M=229g/mol)处理,得到苦

味酸胺(1:1的加合物)。今称取此苦味酸胺0.0300g,溶于乙醇并配制

成1L溶液,用1.00cm的比色皿,于其最大吸收波长38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800(已知苦味酸胺在380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ε=1.3?104L/mol*cm)。试求该有机胺的摩尔质量。

10.4.3某试液用2cm吸收池测量时,T=60%,若改用1cm或3cm吸收池,T及

A等于多少?

10.4.4某钢样含鎳约0.12%,用丁二酮光度法(ε=1.3?104L*mol-1*cm-1)进行测

定。试样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显色,并加水稀释至刻度。取部分试液于波长470nm处用1cm吸收池进行测量。如要求此时的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10.4.5浓度为25.5 μg*(50ml)-1的Cu2+溶液,用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光度法进行测

定,于波长600nm处用2cm吸收池进行测量,测得T=50.5%,求摩尔吸光系数ε、桑德尔灵敏度S。

10.4.6用一般吸光光度法测量0.0010mol/L锌标准溶液和含锌的试液,分别测得

A=0.700和A=1.000,两种溶液的透射比相差多少?如用0.0010 mol/L锌标准溶液作参比溶液,试液的吸光度是多少?与示差吸光光度法相比,读书标尺放大了多少倍?

10.4.7以示差吸光光度法测定KMnO4溶液的浓度,以含锰10.0mg/ml的标准溶

液作参比溶液,其对水的透射比为T=20%,并以此调节透射比为100%,此时测得未知浓度KMnO4溶液的透射比Tx=40.0%,计算KMnO4的质量浓度。

10.4.8Ti和V与H2O2作用生成有色络合物,今以50ml1.06?10-3mol/L的钛溶液

发色后定容为100ml;25ml6.28?10-3mol/L的钒溶液发色后定容为100ml。

另取20.0ml含Ti和V的未知混合溶液经以上相同方法发色。这三份溶液各用厚度为1cm的吸收池在415nm及455nm处测得吸光度值如下:

求未知溶液中Ti 和V 的含量各为多少。

10.4.9 NO 2-在波长355nm 处ε355=23.3L*mol -1*cm -1,ε355/ε302=2.50;NO 3-在波长

355nm 处的吸收可忽略,在波长302nm 处ε302=7.24 L*mol -1*cm -1.今有一含NO 2-和NO 3-的试液,用1cm 吸收池测得A 302=1.010,A 355=0.730,计算试液中NO 2-和NO 3-的浓度。

10.4.10 某有色络合物的0.0010%的水溶液在510nm 处,用2cm 吸收池以水作参

比测得透射比为42.0%。已知ε=2.5?10311L mol cm --??.求此络合物的摩尔质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练习题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单项选择题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A、760~1000nm B、400~760nm C、200~400nm D、小于400nm E、大于760nm 2.下列关于光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具有波动性 B、只具有粒子性 C、具有波粒二象性 D、其能量大小于波长成正比 E、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 3.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 A、白光 B、红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E、紫色光 4.测定Fe3+含量时,加入KSCN显色剂,生成的配合物是红色的,则此配合物吸收了白光中的 A、红光 B、绿光 C、紫光 D、蓝光 E、青光 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波长范围是 A、200~1000nm B、400~760nm C、1000nm 以上 D、200~760nm E、200nm以下 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灵敏度高,准确度好,一般其相对误差在 A、不超过±% B、1%~5% C、5%~20%

D 、5%~10% E 、%~1% 7.在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之比,即I t / I 0称 为 A 、吸光度 B 、透光率 C 、吸光系数 D 、光密度 E 、 消光度 8.当入射光的强度(I 0)一定时,溶液吸收光的强度(I a )越小,则溶液透过光的 强度(I t ) A 、越大 B 、越小 C 、保持不变 D 、等于0 E 、以 上都不正确 9.朗伯-比尔定律,即光的吸收定律,表述了光的吸光度与 A 、溶液浓度的关系 B 、溶液液层厚度的关系 C 、波长的关系 D 、溶液的浓度与液层厚度的关系 E 、溶液温度的关系 10.符合光的吸收定律的物质,与吸光系数无关的因素是 A 、入射光的波长 B 、吸光物质的性质 C 、溶 液的温度 D 、溶剂的性质 E 、在稀溶液条件下,溶液的浓度 1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如果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改变溶液的浓度,则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和峰的 高度将 A 、峰位向长波方向移动,逢高增加 B 、峰位向短波方向移 动,峰高增加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试题和参考答案解析

吸光光度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 (A)200~400nm (B)400~750nm (C)750~1000nm (D)100~200nm 2.一束(B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C ) (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D )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A )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 (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 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D )因素有关 (A)比色皿厚度(B)该物质浓度 (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

8.已知KMn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κ545nm=×103,今在545nm处用浓度为% KMnO4溶液,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 ) (A)15% (B)83% (C)25% (D)53% 9.有AB两份不同浓度的有色溶液,A溶液用吸收池,B溶液用吸收池,在同一波长下测得的吸光度值相等,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D ) (A)A是B的1/3 (B)A等于B (C)B是A的3倍(D)B是A的1/3 : 10.某有色溶液,当用1cm吸收池时,其透射比为T,若改用2cm吸收池,则透射比应为(D ) (A)2T (B)2lgT (C)T1/2 (D)T2 11.用常规分光光度法测得标准溶液的透射率为20%,试液的透射率为10%,若以示差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液,以标准溶液为参比,则试液的透过率为(C )(A)20% (B)40% (C)50% (D)80% 12.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有色化合物,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D )(A)(B)(C)(D) 13.在分光光度测定中,如试样溶液有色,显色剂本身无色,溶液中除被测离子外,其它共存离子与显色剂不生色,此时应选(B )为参比。 (A)溶剂空白(B)试液空白(C)试剂空白(D)褪色参比 14.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D )缓冲溶液较合适。 (A)邻苯二甲酸氢钾(B)NH3—NH4Cl (C)NaHCO3—Na2CO3(D)HAc—Na Ac — 15.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C )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 (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二、填空题 1.在可见光区,物质的颜色是由(透射光的波长)决定的。已知姿色和绿色是一对互补色光,则KMNO4溶液吸收的是(绿)色光。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习题答案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 1.与化学分析法相比,吸光光度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①灵敏度高 ②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③ 准确度较高 ④ 应用广泛 。 2.何谓复合光、单色光、可见光和互补色光?白光与复合光有何区别? 答:⑴复合光指由不同单色光组成的光; 单色光指其处于某一波长的光; 可见光指人的眼睛所能感觉到的波长范围为400-750 nm 的电磁波; 将两种适当颜色的光按照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就可形成复合光,它们称为互补色光; ⑵ 白光是是一种特殊的复合光,它是将将各种小组长的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而成。 3.简述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前提条件及物理意义,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答:确定前提为:①入射光为平行单色光且垂直照射;② 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③吸光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④辐射与物质之间的作用仅限于光吸收过程,无荧光和化学现象发生。 其物理意义如下:当一束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其吸光度A 与物质的浓度c 及吸收层厚度 b 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Kbc T I I A t ===1lg lg 0 4.摩尔吸收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有什么意义?如何求出κ值?κ值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答:⑴摩尔吸光系数κ在光度分析中的意义:当吸光物质的浓度为1mol/L 和吸收层厚度为 1cm 时,吸光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度。 (2)在适宜的低浓度时,测其吸光度A ,然后根据bc A =κ计算而求得。 (3) κ值受入射光的波长,吸光物质的性质、溶剂、温度、溶液的组成、仪器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 5.何谓吸光度和透射比,两者的关系如何? 答:吸光度A 是指入射光强度与透射光强度的比值的对数值。 透射比T 是指透射光强度I t 与入射光强度I 0的比值。 两者的关系如下:T I I A t 1lg lg 0== 6.在光度法测定中引起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有那些?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 答:⑴物理因素:①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②非平行入射光引起的偏离 ③ 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 ⑵化学因素:①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的偏离 ② 化学反应引起的偏离。 消除这些影响的方法:采用性能较好的单色器 采用平行光束进行入射,吸光物质为均匀非散射体系,溶液较稀,控制解离度不变,加入过量的显色剂并保持溶液中游离显色剂的浓度恒定。 7.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答: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系统、信号显示系统。 光源能提供具有足够发射强度、稳定且波长连续变化的复合光。 单色器的作用是从光源发出的复合光中分出所需要的单色光。 吸收池是用于盛装参比溶液、试样溶液的器皿。

第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

第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 习题11-1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溶液的吸光度A 与液层厚度b 成正比,与溶液浓度c 成正比,即kbc A = 。 习题11-2 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摩尔吸光系数ε数值上等于吸光物质浓度为1.0mol·L -1, 液层厚度为1.0cm 时溶液的吸光度。它与吸光物质的性质有关。 习题11-3 将下列透光度换算成吸光度 ① 10% ② 60% ③100% 解: A = -lg T ① T =10% A = –lg10% = 1 ② T = 60% A = –lg60% = 0.22 ③ T =100% A = –lg100% = 0 习题11-4 某试液用2.0 cm 的比色皿测量时,T = 60%,若改用1.0 cm 或3.0 cm 比色皿,T 及A 等于多少? 解:① T 1 = 60% A 1 = 0.22, 若改用1.0 cm 比色皿 A 2 = 0.11 T 2 = 10-A = 10-0.11 = 78% ②若改用3.0 cm 比色皿 A 3 = 0.33 T 3 = 10-A = 10-0.33 = 47% 习题11-5 5.0×10-5 mol·L -1KMnO 4溶液,在λmax = 525 nm 处用3.0 cm 吸收皿测得吸光度A = 0.336 ① 计算吸光系数a 和摩尔吸光系数ε; ② 若仪器透光度绝对误差ΔT = 0.4%,计算浓度的相对误差 c c ?。 解:① ε =A/bc = 0.336/(5.0?10-5 ?3.0) = 2.2 ?103 L·mol -1·cm -1 c = 5.0 ? 10-5 ? 158.04 = 7.9 ? 10-3 a = 0.336 / (7.9 ? 10-3 ? 3.0) = 14 L ·g -1·cm -1 ② T = 10-0.336 = 0.461 %1.1461 .0lg 461.0% 4.0434.0-=??=?c c 习题11-6 某钢样含镍约0.12%,用丁二酮肟比色法(ε =1.3×104)进行测定。试样溶解后,显色、定容至100.0 mL 。取部分试液于波长470 nm 处用1.0 cm 比色皿进行测量,如希望此时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解: 154 L m o l 103.310 3.11434 .0--??=??= c m = 3.3 ? 10-5 ? 0.100 ? 58.69 = 1.94 ? 10-4 g %12.01094.14 =?-m m = 0.16 g 习题11-7 5.00×10-5 mol·L -1的KMnO 4溶液在520 nm 波长处用2.0 cm 比色皿测得吸光度A = 0.224。称取钢样1.00 g 溶于酸后,将其中的Mn 氧化成4MnO -,定容100.00 mL 后,在上述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314。求钢样中锰的含量。

吸光光度法知识点

第九章吸光光度法知识点 吸光光度法是基于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一种分析方法,包括比色法、紫外一可见吸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等。 1.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①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当光照射到物质上时,会产生反射、散射、吸收或透射。若被照射的物质为溶液,光的散射可以忽略。当一束白光照射某一有色溶液时,一些波长的光被溶液吸收,另一些波长的光则透过,溶液的颜色由透射光的波长所决定。吸收光与透射光互为补色光(它们混合在一起可组成白光)。 分子与原子、离子一样,都具有不连续的量子化能级,在一般情况下分子处于最低能态(基态)。当入射光照射物质时,分子会选择性地吸收某些频率的光子的能量,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较高能级),其能级差E激发态一E基态与选择性吸收的光子能量hv的关系为Hv=E激发态一E基态 分子运动包括分子的转动、分子的振动和电子的运动。 分子转动、振动能级间隔一般小于1 eV,其光谱处于红外和远红外区。 电子能级间的能量差一般为1~20 eV,由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位于紫外及可见光区,其实验方法为比色法和可见-紫外吸光光度法。 ②吸收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收光的强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图,也称吸收曲线。它能清楚地描述物质对不同

波长的光的吸收情况。 ③光的吸收定律——朗伯一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一厚度为b、非散射的均匀吸光物质溶液时,吸光物质吸收光能,致使透射光强度减弱。 若用I。表示入射光强度,I t表示透射光强度,I。与I t之比称为透光率或透光度T,T=I。/I t,吸光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还常用吸光度A表示,A=lgT=log I。/I t。 实验证明,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某一均匀的非散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b的乘积成正比,此即朗伯一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 A=lgT=log I。/I t =abc 式中,a为吸收系数。溶液浓度以g·L-1为单位、液层厚度以cm 为单位时,a的单位为L·g-1·cm-1。当溶液浓度以mol·L-1为单位、液层厚度以cm为单位时,此时吸收系数称为摩尔吸收系数,用符号k表示,其单位为L·mol-1·cm-1。 此时朗伯一比尔定律可写为A—Kbc。 摩尔吸收系数k是吸光物质在给定波长和溶剂下的特征常数,k越大,表示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越强,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也就越高。 根据朗伯一比尔定律,当吸光物质光程一定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直接比较法和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样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

第十一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思考题和习题 1.名词解释:吸光度、透光率、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百分吸光系数)、发色团、助色团、红移、蓝移。 2.什么叫选择吸收?它与物质的分子结构有什么关系? 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光吸收程度不同,往往对某一波长(或波段)的光表现出强烈的吸收。这时称该物质对此波长(或波段)的光有选择性的吸收。 由于各种物质分子结构不同,从而对不同能量的光子有选择性吸收,吸收光子后产生的吸收光谱不同,利用物质的光谱可作为物质分析的依据。 3.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跃迁所需的能量大小顺序如何?具有什么样结构的化合物产生紫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有何特征? 电子跃迁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σ→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n →σ*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大,π→π*跃迁,跃迁所需能量较小;n→ π*跃迁,所需能量最低。而电荷转移跃迁吸收峰可延伸至可见光区内,配位场跃迁的吸收峰也多在可见光区内。 分子结构中能产生电子能级跃迁的化合物可以产生紫外吸收光谱。 紫外吸收光谱又称紫外吸收曲线,是以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所描绘的图线。在吸收光谱上,一般都有一些特征值,如最大吸收波长(吸收峰),最小吸收波长(吸收谷)、肩峰、末端吸收等。 4.Lambert-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说Beer定律只适用于单色光?浓度C 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 与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成正比。 Beer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单色光。也就是说物质对单色光吸收强弱与吸收光物质的浓度和厚度有一定的关系。非单色光其吸收强弱与物质的浓度关系不确定,不能提供准确的定性定量信息。 浓度C与吸光度A线性关系发生偏离的主要因素 (1)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定律适用于浓度小于0.01 mol/L的稀溶液,减免:将测定液稀释至小于0.01 mol/L测定 (2)化学因素:溶液中发生电离、酸碱反应、配位及缔合反应而改变吸光物质的浓度等导致偏离Beer定律。减免:选择合适的测定条件和测定波长 (3)光学因素: 非单色光的影响。减免:选用较纯的单色光;选 max的光作为入射光 杂散光的影响。减免:选择远离末端吸收的波长测定 散射光和反射光:减免:空白溶液对比校正。 非平行光的影响:减免:双波长法 (4)透光率测量误差:减免:当±0.002<ΔT< ±0.01时,使0.2

分析化学 第九章 吸光光度法

第9章吸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 1.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A)200~400nm(B)400~750nm(C)750~1000nm(D)100~200nm 2.一束()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B)平行单色光(C)白光(D)紫外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伯-比尔定律,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是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B)朗伯-比尔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稀溶液,与是否单色光无关 (C)最大吸收波长λmax是指物质能对光产生吸收所对应的最大波长 (D)同一物质在不同波长处吸光系数不同,不同物质在同一波长处的吸光系数相同 4.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A)向长波方向移动(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D)无任何变化 5.标准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可能的原因是() (A)显色反应得酸度控制不当(B)显色剂得浓度过高 (C)吸收波长选择不当(D)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6.某物质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 (A)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光能力很强 (B)该物质浓度很大 (C)测定该物质的精密度很高 (D)测量该物质产生的吸光度很大 7.吸光性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因素有关 (A)比色皿厚度(B)该物质浓度 (C)吸收池材料(D)入射光波长 8.已知KMnO 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8.04,ε 545nm =2.2×103 L/(mo l·cm)今在545nm 处用浓度为0.0020% KMnO 4 溶液,3.00cm比色皿测得透射比为()(A)15%(B)83%(C)25%(D)53%

第十章 吸光光度法课后习题及答案教学文稿

第十章吸光光度法 9.1 0.088 mg Fe3+.用硫氰酸盐显色后,在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50 mL,用1 cm 比色皿,在波长480 nm处测得A=0.740。求吸收系数α及κ。 9.2 用双硫腙光度法测定Pb2+,Pb2+的浓度为0.08mg/50mL,用2cm比色皿在520nm下测得T=53%,求κ。 9.3 用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微量铁。标准溶液是由0.2160gNH4Fe(SO4)2·12H2O溶于水中稀释至500mL配制成的。根据下列数据,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铁溶液的体积V /mL 0.0 2.0 4.0 6.0 8.0 10.0 吸光度0.0 0.165 0.320 0.480 0.630 0.790 某试液5.00 mL,稀释至250 mL。取此稀释液2.00 mL,与绘制标准曲线相同条件下显色和测定吸光度。测得A=0.500。求试液铁含量(单位:mg/mL)。铁铵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2.178。

9.4 取钢试样1.0 g,溶解于酸中,将其中锰氧化成高锰酸盐,准确配制成250mL,测得其吸光度为1.00×10–3 mol·L-1 KMnO4溶液的吸光度的1.5倍。计算钢中锰的百分含量。

9.5 用普通光度法测定铜。在相同条件下测得1.00×10-2 mol·L-1标准铜溶液和含铜试液的吸光度分别为0.699和1.00。如光度计透光度读数的相对误差为0.5%,测试液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如采用示差法测定,用铜标准液为参比,测试液的吸光度为多少?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为多少?两种测定方法中标准溶液与试液的透光度各差多少?示差法使读书标尺放大了多少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 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 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 A. CH2CHCH O B. CH C CH O C. C O CH3 D. CH CH2 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 1,3-丁二烯 B. 1,4-戊二烯 C. 1,3-环已二烯 D. 2,3-二甲基-1,3-丁二烯 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 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 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 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 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H2SO4溶液 C. K2Cr2O7的水溶液 D. K2Cr2O7的硫酸溶液 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 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 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 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 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A. 40.2% B. 37.1% C. 35.1% D. 30.2% 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 A. 蒸馏水 B. 试剂空白 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 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 12.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或棱镜)+狭缝 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 13.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 14.假定ΔT=±0.50%A=0.699 则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A. ±1.55% B. ±1.36% C. ±1.44% D. ±1.63%

仪器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20分,1分/空) 1、朗伯定律是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光径长度成正比;比尔定律是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溶液浓度成正比,二者合为一体称为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表达式为A=Kbc。 2、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L·mol-1·cm-1,它表示物质的浓度为1mol·L-1,液层厚度为1cm时,在一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度,常用符号ε表示。 3、分子的运动包括三种,它们是电子运动、分子振动和分子转动。其中能量最大的是电子运动,能量最低的是分子转动。 4、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来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吸光度的加和性。 5、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在可见光区使用的光源是钨灯,用的棱镜和比色皿的材质可以是玻璃;而在紫外光区使用的光源是氢或氘灯,用的棱镜和比色皿的材质一定是石英。 6、影响有色配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波长。 二、单选题(共20分,2分/题) 1、人眼能感觉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A)。 ~780nm ~400nm ~1000nm ~1000nm 2、物质吸收光辐射后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这是由于(C)。 A.分子的振动 B.分子的转动 C.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D.分子的振动和转动 3、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CuSO4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C)。 A.蓝色光波 B.绿色光波 C.黄色光波 D.青色光波 4、符合吸收定律得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D)。 A.向长波移动 B.向短波移动

C.不移动 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 5、当吸光度A=0时,τ为(C)。 % % D.∞ 6、高吸光度差示法和一般的分光光度法不同点在于参比溶液不同,前者的参比溶液为(D)。 A.溶剂 B.试剂空白 C.比被测试液浓度稍高的待测组分标准溶液 D.比被测试液浓度稍低的待测组分标准溶液 7、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B)。 A.试样在λ1吸收和参比在λ2吸收之差 B.试样在λ1和λ2吸收之差 C.试样在λ1和λ2吸收之和 D.试样在λ1吸收和参比在λ2吸收之和 8、在分光光度分析中,常出现工作曲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下列说法中不会引起这一现象的是(C)。 A.测量和参比溶液所用吸收池不对称 B.参比溶液选择不当 C.显色反应灵敏度太低 D.显色反应的检测下限太高 9、在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有色物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B)。 A.增加,增加,增加 B.减小,不变,减小 C.减小,增加,增加 D.增加,不变,减小 10、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D)。 A.光源的种类 B.检测器的个数 C.吸收池的个数 D.使用的单色器的个数 三、简答题(共25分,5分/题)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什么特点 答:①具有较高的灵明度,适用于微量组分的测定; ②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 ③仪器设备不复杂,价格低廉; ④应用广泛,大部分无机离子和许多有机物质的微量成分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测定。 2、分光光度计由哪几个主要部件组成各部件的作用是什么

仪器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红外吸收光谱法 一.填空题 1.一般将多原子分子的振动类型分为伸缩振动和变形振动,前者又可分为对称伸缩振动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后者可分为面内剪式振动(δ)、面内摇摆振动(ρ) 和面外摇摆振动(ω)、面外扭曲振动(τ) 。2.红外光区在可见光区和微波光区之间,习惯上又将其分为三个区: 远红外区,中红外区和近红外区 ,其中中红外区的应用最广。 3.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偶极矩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单原子和同核分子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4.在红外光谱中,将基团在振动过程中有偶极矩变化的称为红外活性 ,相反则 称为红外非活性的。一般来说,前者在红外光谱图上出现吸收峰。5.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主要有能斯特灯和硅碳棒。 6.基团一OH、一NH;==CH的一CH的伸缩振动频率范围分别出现在 3750—3000 cm-1, 3300—3000 cm-1, 3000—2700 cm-1。 7.基团一C≡C、一C≡N ;—C==O;一C=N,一C=C—的伸缩振动频率范围分别出现在 2400—2100 cm-1, 1900—1650 cm-1, 1650—1500 cm-1。 8.4000—1300 cm-1 区域的峰是由伸缩振动产生的,基团的特征吸收一般位于此范围,它是鉴最有价值的区域,称为官能团区;1300—600 cm-1 区域中,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不同,犹如人的指纹一样,故称为指纹区。 二、选择题 1.二氧化碳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A) A. 3,2,4 B. 2,3,4 C. 3,4,2 D. 4,2,3 2.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C) A. 2,3,3 B. 3,2,8 C. 3,2,7 D. 2,3,7 4.下列数据中,哪一组数据所涉及的红外光谱区能够包括CH 3CH 2 COH的吸收 带?(D) A. 3000—2700cm-1,1675—1500cm-1,1475—1300cm一1。 B. 3300—3010cm-1,1675—1500cm-1, 1475—1300cm-1。 C. 3300—3010cm-1, 1900—1650cm-l,1000——650cm-1。 D. 3000—2700cm-1, 1900—1650cm-1, 1475——1300cm-1。 1900—1650cm-1为 C==O伸缩振动,3000—2700cm-1为饱和碳氢C—H伸缩振动(不饱和的其频率高于3000 cm-1),1475——1300cm-1为C—H变形振动(如—CH 3 约在1380—1460cm-1)。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

分光光度法(习题库)

————————————————————————————————作者:————————————————————————————————日期:

7 分光光度法 一、单项选择题 ( B )1、一束( )通过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A、平行可见光 B、平行单色光 C、白光 D、紫外光 ( D )2、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入射光的强度 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 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 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 A )3、__________互为补色 A、黄与蓝 B、红与绿 C、橙与青 D、紫与青蓝 ( C )4、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是由于它吸收了白光中的 A、红色光 B、橙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 C )5、某溶液的吸光度A=0.500;其百分透光度为 A、 69.4 B、 50.0 C、 31.6 D、 15.8 ( C )6、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说明 A、该物质的浓度很大 B、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 C、该物质对某波长光的吸收能力强 D、测定该物质的方法的灵敏度低。 ( C )7、符合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的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降低 D、无任何变化 ( C )8、下述操作中正确的是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B、手捏比色皿的磨光面 C、手捏比色皿的毛面 D、用报纸去擦比色皿外壁的水 ( A )9、某有色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用2cm吸收池测得其吸光度为0.750,若改用0.5cm和3cm吸收池,则吸光度各为 A、0.188/1.125 B、0.108/1.105 C、0.088/1.025 D、0.180/1.120 ( D )10、用邻菲罗啉法测定锅炉水中的铁, pH需控制在4~6之间,通常选择()缓冲溶液较合适。 A、邻苯二甲酸氢钾 B、NH3—NH4Cl C、NaHCO3—Na2CO3 D、HAc—NaAc ( C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适合检测波长范围是 A、 400~760nm; B、 200~400nm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及答案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试比较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 不同点: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原子吸收分子吸收 (2) 线性光源连续光源 (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 (4) 需要原子化装置(吸收池不同)无 (5) 背景常有影响,光源应调制 (6)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7) 干扰较多,检出限较低干扰较少,检出限较低 2.试比较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有哪些异同点? 答:相同点:属于原子光谱,对应于原子的外层电子的跃迁;是线光谱,用共振线灵敏度高,均可用于定量分析. 不同点: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 (1)原理发射原子线和离子线基态原子的吸收自由原子(光致发光) 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发射光谱 (2)测量信号发射谱线强度吸光度荧光强度 (3)定量公式lgR=lgA + blgc A=kc I f=kc (4)光源作用不同使样品蒸发和激发线光源产生锐线连续光源或线光源 (5)入射光路和检测光路直线直线直角 (6)谱线数目可用原子线和原子线(少)原子线(少) 离子线(谱线多) (7)分析对象多元素同时测定单元素单元素、多元素 (8)应用可用作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量分析 (9)激发方式光源有原子化装置有原子化装置 (10)色散系统棱镜或光栅光栅可不需要色散装置 (但有滤光装置) (11)干扰受温度影响严重温度影响较小受散射影响严重 (12)灵敏度高中高 (13)精密度稍差适中适中 3.已知钠蒸气的总压力(原子+离子)为1.013 l0-3Pa,火焰温度为2 500K时,电离平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 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 A. CH2CHCH O B. CH C CH O C. C O CH3 D. CH CH2 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 1,3-丁二烯 B. 1,4-戊二烯 C. 1,3-环已二烯 D. 2,3-二甲基-1,3-丁二烯 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 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范围内,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 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 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 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H2SO4溶液 C. K2Cr2O7的水溶液 D. K2Cr2O7的硫酸溶液 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 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 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 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 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A. 40.2% B. 37.1% C. 35.1% D. 30.2% 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 A. 蒸馏水 B. 试剂空白 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 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 12.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或棱镜)+狭缝 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 13.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 14.假定ΔT=±0.50%A=0.699 则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A. ±1.55% B. ±1.36% C. ±1.44% D. ±1.63% 15.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精选】紫外吸收光谱法练习题

第二章:紫外吸收光谱法 一、选择 1. 频率(MHz)为4.47×108的辐射,其波长数值为 (1)670.7nm (2)670.7μ(3)670.7cm (4)670.7m 2. 紫外-可见光谱的产生是由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所致,其 能级差的大小决定了 (1)吸收峰的强度(2)吸收峰的数目 (3)吸收峰的位置(4)吸收峰的形状 3. 紫外光谱是带状光谱的原因是由于 (1)紫外光能量大(2)波长短(3)电子能级差大 (4)电子能级跃迁的同时伴随有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的原因 4. 化合物中,下面哪一种跃迁所需的能量最高 (1)σ→σ*(2)π→π*(3)n→σ*(4)n→π* 5. π→π*跃迁的吸收峰在下列哪种溶剂中测量,其最大吸收 波长最大 (1)水(2)甲醇(3)乙醇(4)正己烷6. 下列化合物中,在近紫外区(200~400nm)无吸收的是 (1)(2)(3)(4) 7. 下列化合物,紫外吸收λmax值最大的是 (1)(2)(3)(4) 二、解答及解析题 1.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吸收带波长与吸收强度主要由什

么因素决定? 2.紫外吸收光谱有哪些基本特征? 3.为什么紫外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 4.紫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分子结构信息?紫外光谱在结构 分析中有什么用途又有何局限性? 5.分子的价电子跃迁有哪些类型?哪几种类型的跃迁能在紫 外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6.影响紫外光谱吸收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带有几种类型?它们与分子结构有什 么关系? 8.溶剂对紫外吸收光谱有什么影响?选择溶剂时应考虑哪些 因素? 9.什么是发色基团?什么是助色基团?它们具有什么样结构 或特征? 10.为什么助色基团取代基能使烯双键的n→π*跃迁波长红 移?而使羰基n→π*跃迁波长蓝移? 11.为什么共轭双键分子中双键数目愈多其π→π*跃迁吸收带 波长愈长?请解释其因。 12.芳环化合物都有B吸收带,但当化合物处于气态或在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 中时,B吸收带的形状有明显的差别,解释其原因。 13.pH对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带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苯胺在酸性介质中它的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蓝移,而苯酚在碱性介质中其K吸收带和B吸收带发生红移,为什么?羟酸在碱性介质中它的吸收带和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14.某些有机化合物,如稠环化合物大多数都呈棕色或棕黄色,许多天然有机 化合物也具有颜色,为什么?

紫外_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答案与解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选择题(其中1~14题为单选,15~24题为多选) 1.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吸收带、K吸收带和R吸收带的是() A. B. C. D. 2.在下列化合物中,π→π*跃迁所需能量最大的化合物是() A. 1,3-丁二烯 B. 1,4-戊二烯 C. 1,3-环已二烯 D. 2,3-二甲基-1,3-丁二烯 3.符合朗伯特-比耳定律的有色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A. 向短波方向移动 B. 向长波方向移动 C.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降低 D. 不移动,且吸光度值升高 4.双波长分光光度计与单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光源的种类及个数 B. 单色器的个数 C. 吸收池的个数 D. 检测器的个数 5.在符合朗伯特-比尔定律的围,溶液的浓度、最大吸收波长、吸光度三者的关系是() A. 增加、增加、增加 B. 减小、不变、减小 C. 减小、增加、减小 D. 增加、不变、减小 6.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输出信号是() A.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差 B. 样品吸收与参比吸收之比 C.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差 D. 样品在测定波长的吸收与参比波长的吸收之比 7.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 A. 调节仪器透光率的零点

B. 吸收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 C. 调节入射光的光强度 D. 消除试剂等非测定物质对入射光吸收的影响 8.扫描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 A. 蒸馏水 B. H2SO4溶液 C. K2Cr2O7的水溶液 D. K2Cr2O7的硫酸溶液 9.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应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是() A. 显色反应产物的ε值愈大愈好 B.显色剂的ε值愈大愈好 C. 显色剂的ε值愈小愈好 D.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ε值相差愈大愈好 10.某分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节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 95.0%,测得某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正透光率为() A. 40.2% B. 37.1% C. 35.1% D. 30.2% 11.用分光光度法测定KCl中的微量I—时,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过量的KMnO4将I—氧化为I2,然后加入淀粉,生成I2-淀粉蓝色物质。测定时参比溶液应选择() A. 蒸馏水 B. 试剂空白 C. 含KMnO4的试样溶液 D. 不含KMnO4的试样溶液 12.常用作光度计中获得单色光的组件是() A. 光栅(或棱镜)+反射镜 B. 光栅(或棱镜)+狭缝 C. 光栅(或棱镜)+稳压器 D. 光栅(或棱镜)+准直镜 13.某物质的吸光系数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 溶液浓度 B. 测定波长 C. 仪器型号 D. 吸收池厚度 14.假定ΔT=±0.50%A=0.699 则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 A. ±1.55% B. ±1.36% C. ±1.44% D. ±1.63% 15.今有A和B两种药物的复方制剂溶液,其吸收曲线相互不重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吸光光度法

第六章吸光光度法 一、大纲要求及考点提示 大纲内容与要求:了解分光光度计基本原理,光度计的基本原件及其作用。理解光吸收基本原理:朗伯–比耳定律,物质颜色与吸收光颜色的互补关系,以及偏离比耳定律的原因。掌握常用的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构造,显色剂、显色反应、显色条件、吸光度测量条件,以及光度计的应用。 知识点:分光光度法基本原理,光度计的基本元件及其作用,以及分光光度计的应用。 二、主要概念、重要定理与公式 (一)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1. 光的基本性质:光是一种电磁波。 2. 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 吸收光谱有原子光谱与分子吸收光谱。原子吸收光谱是由原子外层电子选择性地吸收某些波长的电磁波而引起的。分子吸收光谱由价电子跃迁而产生的分子光谱称为电子光谱。通常比原子的线状光谱复杂的多,呈带状光谱。由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成为振动–转动光谱或红外吸收光谱。故红外光谱法可应用于分子结构的研究。3. 目视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的特点 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应用广泛,仪器简单、操作简便、快速。 (二)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 朗伯–比耳定律 溶液的透射比越大表示它对光的吸收越小,反之亦然。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与溶液浓度液层厚度及入射光波长等因素有关。 2. 摩尔吸收系数 ε反映吸光物质对光的吸收能力,也反映用吸光光度法测定该吸光物质的灵敏度,是选择显色反应的重要依据。 3. 桑德尔灵敏度 桑德尔灵敏度也可表示吸光光度分析的灵敏度。 (三)比色法和吸光光度法及其仪器 1. 目视比色法 仪器简单,操作简便,适宜于大批试样的分析。但准确度不高,标准系列不能久存,需要在测定时临时配制。 2. 吸光光度法 入射光是纯度较高的单色光,利用吸光度的加和性,可同时测定溶液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许多无色物质,只要它们在紫外或红外区域内有吸收峰,都可以用吸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3. 分光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 按工作波长范围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应用与无机物和有机物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计又可分为单光束和多光束两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