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满族

满族

满族

目录

一发祥辽东 (2)

二传统文化 (6)

三生活礼俗 (11)

四文学艺术 (16)

四民间工艺 (19)

五世界遗产“一宫三陵” (20)

六跨入新时代 (25)

一发祥辽东

在当今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是唯一诞生在辽宁这片土地上,并从这里发展壮大、走向全国的。

(一)古老的先世

在满族人历史传说和家藏的古老族谱中,大都说自己的祖先原本生活在长白山的峻岭密林中。这也是被普遍承认的历史事实。因为满族的先人至晚从两千多年前起,就世代生息繁衍于东北地区“白山黑水”之间广袤的沃野丛林,主要依靠狩猎、捕鱼和采集人参、榛蘑等山货野果为生。汉文古籍在不同的年代里,分别称这一民族为“肃慎”、“挹娄”、“勿吉”、“袜褐”等。到了公元12世纪初的辽代末年,他们已经改族名为“女真”,并且逐渐由分散的各部聚集为以完颜部为中心的统一的民族力量,并日趋强大,于公元1115年建立了大金地方政权,先后灭掉辽和北宋,统治中国北方一百多年。直到1234年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所灭,辽宁境内至今还可以看到许多金代的建筑遗址和出土文物。

此后三、四百年间,仍然有许多女真部落生活在他们的传统领地,而且有一部分逐渐由北向南迁徙,从黑龙江、乌苏里江、牡丹江流域,来到吉林东南部和辽宁东部山区,到了16世纪时的明朝中、后期,基本形成三大部落集团,即位于今辽宁抚顺以东的新宾、清原、桓仁以及吉林东南部的建州女真,今辽宁铁岭和吉林梨树、吉林、辉南等地为中心的海西女真(或称扈伦四部),以及位于更北区域的“野人升女真(或称东海女真)。

这些女真人中的建州部和海西部,就是后来满族民族共同体的核心组成部分。他们当时除了传统的渔猎、采集经济之外,已经有了初步发展的农业,并在抚顺、开原两地的“马市”用兽皮、人参等与明朝汉人进行贸易,换取铁器,布匹等生产和生活用品。

当时的明朝统治这一地区的地方机构称为“辽东都司”,其首府设在辽阳城。这里的汉族官员并不是以平等、友善的态度对待女真人,对他们进行欺压、勒索甚至杀戮都是屡见不鲜的事。而女真人各部落之间,也为了争权夺利长期内斗不息,甚至借助明朝地方政府的力量打击和削弱本民族其他部落,致使这个有着十多万人口的民族,在几百年中一直处于互不统属、分散落后的混乱状态。他们希望自己民族能早日强大起来。

(二)从统一到建国

改变女真人这种命运的开端——也可以说是女真族发展为满族的历史序幕,缘于1583年五月的一桩惨案。当时因建州女真首领阿台不愿听命于汉族地方官员,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军包围了阿台居住的古勒山寨(今新宾县上夹河乡古楼村境内),将寨内包括阿台在内

的女真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部杀死。被屠杀者中,有觉昌安、塔克世父子二人,他们是从几十里外来接寨中接孙女(侄女)的,却被明兵不问青红皂白夺去性命。此二人即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

当时年方25岁的努尔哈赤,闻知父祖无辜遇害,怒不可遏,拿出家中遗存的1 3副盔甲,率领数十人起兵报仇。但他当时并没有力量去直接与明朝对抗,于是把矛头指向协助明军攻破古勒寨的建州女真图伦城主尼堪外兰,在取得初步胜利后,很快便把复仇争斗转化为统一战争,先是征服了建州女真诸部,在佛阿拉城(今永陵镇老城南)自立为王,随后又逐步灭掉海西女真各部,并使东海女真的一些部落纳降臣服,初步实现了女真民族各部落的统一。

在此基础上,公元1 6 1 6年,努尔哈赤在诸大臣的拥戴下,于今辽宁新宾的赫图阿拉山城登基称“汗王”,建国号为“大金”,立年号为“天命”,这就是历史上称为“后金”的地方政权。它的出现使“女真”人在金朝灭亡三百多年后重新形成强盛统一的民族势力,并向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转化。

女真人的重新崛起引起了明朝政府的恐慌。1 6 1 9年初,明朝皇帝从各省调集近30万军队齐聚辽东,从抚顺、铁岭、本溪、宽旬四个方向出兵合击,企图一举攻下赫图阿拉,剿灭新生的女真政权。当时努尔哈赤麾下只有六、七万军队,面对数倍于己的明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术,在几天内击溃东、西北三路明军,南路明军不战自退,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因为其决定性的一战发生在今抚顺以东的萨尔浒山一带,因此被称为“萨尔浒之战”。

此次战役后,明朝在辽东地区的军队再也无法抵御后金的进攻,铁岭、开原、沈阳、辽阳、盖州等几十座大小城市和堡寨相继失守,1621年4月,后金进占辽东、辽南,并将都,城迁至辽阳。1 62 1年,又定都沈阳。新生政权下的女真人开始走出他们世代生活的山林丘壑,迁入辽东汉人居住的腹地。

(三)新共同体的确立

后金统治中心迁移辽沈地区后,隶属于这个政权下的大多数女真人也随之进入新占领的地区,致使其社会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当时后金政权统治的核心地带,即南至渤海、西至锦州、东至抚顺、北至开原的广大地区,从汉代至明代,基本上都是汉族文化占主导地位,即使是在明代末年,汉族人口的数量也远远超过女真人。生活在当地的汉人世代以农耕为业,以儒家文化为生活和道德准则,与擅长骑马射猎的女真族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作为新迁入的征服民族,女真人不可避

免地要与汉文化发生联系。比如,在进入辽沈地区之初,努尔哈赤就下令将本国官职改用明朝的总兵、副将、参将、游击等称谓,皇太极继位后更是主动吸收汉族文化,对国家制度的许多方面进行改革,使后金国的制度具有“参汉酌金”的特色。

其次,当时已经有许多汉、蒙古等民族的成员,以各种身份成为后金政权的“臣民”,他们当中既有明朝降将和经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的汉官,也有众多沦为女真人奴仆的汉人。经过长时期的杂居共处,这些汉族人不仅对女真人的文化和生活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而且其中有许多后来成为满族共同体的成员。

更为重要的是,后金政权下的女真人,都被编入“八旗”组织之中,与其他仍然散处在原住地的同族人具有明显的区别。

八旗制度是努尔哈赤利用本民族狩猎时的“牛录”组织加以改造而创立的。按照规定,每300名男丁(包括他们的家属和奴仆)编为一个牛录,五个牛录编为一个甲喇,五个甲喇编为一个固山,固山就是满语的“旗”。1601年居住在佛阿拉时期,先编立了四旗,分别以黄,白、红、蓝四种颜色的旗帜相区别。至1615年,由于归附人口又有增加,再将四旗扩充为八旗,除原有四种纯色旗帜之外,又增加了四种镶边的旗帜,即红旗镶白边,其他三色旗镶红边,纯色旗称为整旗(后来汉字中多写作正旗),加异色边的称为镶旗,于是便有了整黄旗、镶黄旗、整红旗、镶红旗、整白旗、镶白旗、整蓝旗、镶蓝旗,合称八旗。

“八旗”是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组织。在清朝入关前,其政权统辖下的全部土地、人口和财物都纳入八旗组织的管理之下,连努尔哈赤、皇太极本人都不例外。它既能适应出兵作战的需要,也便于平时的生产和生活管理,即所谓“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力”,“上马为兵,下马为民”,所以这种制度成为后金政权下女真人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而后来成为满族主体部分的正是身处八旗制度中的女真人,与其同种族的其他民族成员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满族既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又是一个新兴的民族。

受以上各方面的因素影响,至16世纪二三十年代,后金政权统辖的数万女真人,已经与本民族分散于各地时的部落成员有了非常显著的区别,而且他们原来用作族名的“诸申”(即“女真”的异译),也很难代表新政权下包括汗王、贝勒和普通百姓在内,地位相差悬殊的各阶层民族成员。于是天聪九年(1635)农历十月十三日,清太宗皇太极在沈阳发布谕旨,禁止再使用“诸申”(女真)的旧族名,而以新族名“满洲”代之。后来人们把这一天作为满族新的民族共同体诞生的标志。

其实,当时决定更改族名,还有另一方面的重要原因,即为了缓和汉族与女真族间的民族矛盾。因为皇太极作为深谋远虑的政治家早已把入主中原、取代明朝作为奋斗的目标,并

且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历史上金代女真人曾给黄河流域的汉人带来不小的灾难,金兀术等女真将帅的名字,在中原汉族人民中与抗金英雄岳飞同样家喻户晓。新兴的女真族后金政权进入辽沈地区后,已激起当地汉人的强烈反抗,如果将来再以曾给中原汉族带来不愉快回忆的族名进入中原,更容易增加汉族人对其产生的民族仇恨,改称满洲可以使这种仇视情绪有所缓解。

(四)清入关后的发展

改族名为“满洲力”的第二年(1636),皇太极正式登基称帝,改“大金”国名为“大清”,既有正式与明朝分庭抗礼,争夺天下之意,也有与更改族名同样的缓和民族矛盾的期望。在稍后的几年中,清政权逐渐在辽西地方取得军事优势,为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1643年八月皇太极病逝,第九子福临继位,改年号为顺治。次年五月,清军入关,迁都北京,满族也开始从辽宁走向全国,从此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清朝初年,由于大量八旗军民“从龙入关”,辽宁地区满族人口锐减。除一些因看守皇陵等特殊需要而留居原地的家族外,在各州、县的驻防人数很少。据康熙初年的统计,当时奉天府(约相当于今辽宁省)境内各城满、蒙、汉八旗官兵,总共只有1000多人。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平定“三藩之乱”大功告成,出于充实东北故里和抵抗沙俄入侵等方面的需要,清政府陆续由关内北京等各地调拨部分八旗兵回到辽宁(时称盛京或奉天)地区,直至乾隆、嘉庆年间都有成批的八旗人丁由北京迁回山海关外。这些重新回到故乡的满族人,并非回到本家族在入关前居住的地方,而是被按照八旗建置安排于辽宁各地,以“跑马占荒”的方式获取土地,重建家业,开垦山林荒地,世代繁衍生息,成为定居当地的开发者和建设者。

清入关后辽宁地区的行政管理机构比较特殊。沈阳因为是清入关前的都城,尊为国家“陪都”(或称“留都,陪京”),设有户、礼,兵、刑,工五部,管理东北地区相关事务,其官员以八旗人担任为多。对各地的管辖有“旗民分治”两套体制。顺治十四年(1657)设立奉天府,只负责管理各州县八旗之外的“民人”事务,而八旗军民统归盛京将军衙门管辖。将军之下设副都统(驻沈阳、锦州、熊岳、兴京、金州等地),一些县城则设有城守尉、防守尉、防御等官。此外,各地还有许多归皇宫内务府或各王府管辖的皇庄,王庄、官庄、旗地、牧场等。各地旗人的隶属关系虽有差异,但都在八旗系统内。

清入关后的另一方面变化,是满、蒙、汉八旗在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的待遇相同,蒙古和汉军八旗在生活习俗方面也与满洲八旗日趋接近,而满洲八旗则在不断吸收和借鉴汉族文化,这样就使“旗人”成为与未入旗的“民人”在各方面有所区别的一个特殊群体,甚至

一些本来是汉族“民人”,后来沦为旗下奴仆或官庄庄丁的人户,其生活习惯也效仿其旗人“主子”,旧称这部分人的身份为“随旗”。在近现代的辽宁满族人中,有许多是这些原本并非女真人的汉、蒙民族成员,因其祖先或自身曾经处于八旗的管辖之下,并与满洲八旗人有联姻关系,所以也自愿申报而加入满族,并得到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说,满族是经过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二传统文化

(一)语言文字女真人原本有自己的语言。在国际流行的科学语言学分类中被列为“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力,与共同生活在东北地区的鄂伦春、赫哲等民族属于同一系统,而与汉语(属汉藏语系)截然不同。在金代,女真人还曾发明和使用过女真文字,但由于其学习掌握比较困难,流传不广,至明代已经很少使用。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进程中,不仅注重军事上的强盛,也认识到发展文化对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1599年,鉴于对外交往和对内传达政令、记录史事、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努尔哈赤亲自召见文臣(满语称为“巴克什力)额尔德尼、噶盖二人,命其用蒙古文字母加以改造,记录本民族语言,创立了“老满文”(又称“无圈点满文”)。现存于世的后金时期钱币、玺印和沈阳、辽阳等地的城门门额以及碑刻等,都是使用这种早期满文后形成的实物。清太宗年间在沈阳整理形成的《满文老档》,更是以老满文记录的关于清入关前历史最重要的文献资料。“国书”,不仅用于书写政府公文、档案,而且以之翻译了大量的汉文书籍、“四书五经”和文学作品,对于提高满族的文化水平和记录清朝历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时至今日,在辽宁各地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以满文书写的清代碑刻和宫殿、陵寝、庙宇门额,在辽宁的图书馆、档案馆中也收藏着大量的满文文献,在民间还保留着许多用满文记录的宗谱资料,都成为富有特色的地方历史文化遗存。

清朝中期以后,由于满族人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文化影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满语满文的人逐渐减少,至民国年间,辽宁地区的满族人大多使用汉语,但却是与关内(除清代满族人口较多的北京和河北部分地区外)明显不同的“满化”汉语方言,不仅在表达方式上有许多满语的习惯特征,而且夹杂着大量的满语词汇或“满式汉语”。例如:讷讷(或讷)——母亲阿玛(或玛)——父亲哈拉巴——肩胛骨(多用于猪、牛等家畜)嘎啦哈——畜,兽的胫骨哈什玛——林蛙妈猴子——妖怪(解释详见舞蹈部分)胳肢窝——腋下之处喀巴裆——裆下咕拐——脚踝骨嬷嬷——旧称乳母,俗指妇女乳房或乳汁抖搂——因着凉而感冒克碜—

—难看格叽——挠上身痒处使人发笑各央——讨厌,招人烦啥么——四下张望磨叨——说个没完,办事拖拉嗄咕——个别、与众不同牙碜——吃的食物中有沙土哈喇——食物油变质的味道察楞——厉害,沙楞——办事干脆利落索罗——用嘴吸吮嘎旦——某处、地方磨叽——说话不简练、做事不果断嘞嘞——不停地说没用的话得色——炫耀得得——说个没完爽神——简便克——去额淋——布、纸等物上存留的水渍格色——不合群

恨叨——斥责、喝斥

叨登——把物品从一处移向另一处

央咯——哀求

咯能——垃圾

勒特——穿着不整齐

喇呼——办事不认真,丢三拉四

砬碜——霸道,不知羞耻

类似的满式词汇至当代还有很多在民间口语中沿用,都是从过去流行满语的时代保留下来,并掺杂到汉语方言之中,成为辽宁民间语言的一大特点,也可以折射出满族文化的遗存和影响。

(二)萨满祭祀

萨满信仰是满族先世在狩猎时代形成的原始习俗,也是辽宁地区许多满洲八旗家族,从清入关前至民国年间始终沿袭的祭祀风俗,并成为满族在宗教信仰方面突出的传统特点之一。

满族的传统祭祀有“家祭”和“野祭”两种形式。在辽宁地区,土著的满族以“佛满洲”(或称“陈满洲”,指在清太祖时期加入八旗的女真人)为多,而康熙年间回到盛京驻防的满族八旗人则很少有本家族的萨满,所以流行的形式以家祭为主。“萨满”是祭祀的主持者,在民间一般称作“察玛”或“叉玛”,是某一姓氏家族中通晓祭祀内容和仪式的成员,或男或女,都是师徒相传。在家祭的过程中,有萨满的就以萨满为主持人,祭祀时边唱神歌边跳舞,俗称“跳神”。没有萨满的则由家族的族长(或家庭的男主人)主持,仪式过程虽然基本一致,但只有念诵祝词而无萨满的唱、跳,俗称为“磕哑吧头”。

在清入关前,满族宫廷和民间的萨满祭祀都很频繁。现存的沈阳故宫清宁官室内西侧数间,就是清太宗时期宫中举行萨满家祭的“神堂”。在沈阳旧城的抚近门外,直到民国时期还保留着皇太极时皇家祭天的专门场所“堂子”。在满族民间,一般每年都要举行较隆重的祭神仪式,称之为“春秋大祭",富足殷实的人家春、秋各一次,境况稍差的家族则只于秋

季举行。这种祭祀的目的,原本有很强的神话色彩,但后来则大多是为了祈求和感谢神灵赐予阖家安康、子孙满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使这种原始的信仰更接近现实生活。

祭祀仪式一般分三天举行。事先家族中妇女聚集到主办祭祀的人家(一般是本家族的族长,满语称为“穆昆达”),备办祭礼所用的面食(民间称“饽饽”或“糕”)、酒等供品以及所用香碟、酒杯等器具。

首日祭祀在室内,早晨祭正室西墙所供佛祖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羽等;晚上的祭祀因有熄灯的仪节,也称为“背灯祭”,所祭对象为室内西北墙角或北墙所供的部落神和祖先神等。其中很著名的一位女神是“万历妈妈”,据民间传说,她是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小妾,曾救过少年时的努尔哈赤。

次日是祭天,场所在院内的“索罗杆”前,祭祀的对象是满族人最崇拜的天神“阿布凯恩都哩”。过去也称此项祭祀为“还愿”或“立杆大祭”,其间有树杆、吃“小肉饭”(或俗称为“鞑子粥”)等仪式,并可邀请路过的外姓人参加,且吃肉后不准言谢,颇有狩猎时代的遗风。

第三日称为“换索”,祭祀的主要对象是满族传说中主管生育的女神“佛陀妈妈”,主要为乞求家中子孙繁衍,人丁兴旺。其间要把“子孙绳”从室内神位拴到院内的柳树枝上,还有为家中的小儿换戴五彩线结成的“索”和让小孩们“抢福”(挂在柳枝上的面饼)等有趣的仪式。

供神的主要祭品是自家饲养的毛色纯黑且无疾病的祭猪,宰杀之前要有“领牲”的仪式,即由萨满将水或酒灌进猪耳内,如猪摇头则认为是被神收领,然后宰猪割肉酌酒献神,其间由.萨满戴神帽、系腰铃、舞神刀、击神鼓,边唱边舞领祭,最后全家共同吃“福肉”。

以上只是简述一般的祭祀程序。据调查,辽宁境内的满族各姓氏甚至是同姓之间,祭祀仪式细节也不完全相同。比如祭祀所用的木制香碟,就有三、四、五、六不同的数目,按民间的说法,用几块香碟就说明来自长白山的第几道沟(或岗),反映出满族各家族虽信仰相同,但因历史状况等原因也存在习俗的差别。

(三)姓氏与族谱

满族人姓氏有“老姓”和汉式姓之别。所谓“老姓”,就是女真族的传统姓氏。翻译成汉字一般都要用两个以上的字,如人们熟悉的爱新觉罗、瓜尔佳等。其产生的源流,有的是以地为姓,比如生活在佟佳地方的称佟佳氏、生活在董鄂地方的称董鄂氏、生活在舒穆禄地方的称舒穆禄氏,等等;还有的是以图腾(原始氏族崇拜的动、植物)为氏,如梅赫勒(蛇)、尼玛察(羊)钮祜禄(狼)等等。根据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所记,满

洲八旗人所用的这种女真姓氏约有400个左右。由于明末女真人分布地区十分广阔,所以同一姓氏的人并非都是同一宗族、同一祖先。如瓜尔佳氏,就有来自苏完、安褚拉库、尼玛察、瓦尔喀、嘉穆瑚、蜚优城等十几个地方的氏族;纳喇氏也至少有乌喇、叶赫、哈达、辉发四个大的分支。满语中称姓氏为“哈拉”,其本意为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地域的、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家族,但后来由于来自不同地区的氏族都在辽东一带混居杂处,清入关后则分布的地区更为广大,所以“哈拉”则多是指同一老姓者,而更小的血缘集团“穆昆”,才是真正具有亲近血缘关系的同姓家族或氏族。

至于“汉式姓”,则是满族人在民国以后才有的姓氏习俗。由于清代以前的满族人,习惯上只称名而不称姓,基本上没有姓名联写(或称呼)的现象。而清帝退位后,满族人的境遇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为便于生存,免受歧视,才采用单个汉字为主的汉式姓冠于名前。根据对辽宁地区满族的调查,其姓氏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老姓”的第一个字或读音相近的字。如瓜尔佳——关;富察——富、傅;伊尔根觉罗氏——伊;舒穆禄氏——舒、徐、孙;他塔喇氏——唐、陶、谭;赫舍理氏——赫、何;佟佳氏——佟;马佳氏——马,等等。

2.用“老姓”的汉字译音字。如爱新觉罗氏——金;钮祜禄氏——郎;尼马察氏——杨;宁古塔氏——刘,萨克达氏——翁,等等。

3.随名姓。即用前代某人名字的第一个字为后代的姓,如前代有人名保柱,后代就姓保;前代有人名盛章,后代就姓盛,等等。用这种随名姓的人在辽宁满族中比较多见,所以沈阳等地民间谚语称满族“父子不同姓,男女一双鞋”(后一句话意为满族女子均为大脚,详见服饰部分)。还有另一些类似的冠姓方法。如一些满洲八旗人直接用族名的第一个字“满”为姓辽宁有相当多的爱新觉罗氏人因其始祖孟特穆在清代被迫封为“肇祖原皇帝”,故以“肇”为姓。

过去辽宁民间有“满洲八大姓”之说,即以佟(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齐(齐佳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钮祜禄氏)为满族最著名的八个姓氏。据在辽宁地区的实际调查资料统计,其中的佟、关、马、富、那、郎确实都是满族中人多族繁的大姓,当代人口都在万人以上。

下面列举一些辽宁地区满族老姓与汉式姓对照的一般情况:

爱新觉罗——肇、金、赵、海

佟佳——佟

瓜尔佳——关

马佳——马

索绰罗——索、曹

富察——富、傅

纳喇——那、南

钮祜禄——郎、钮

舒穆禄——舒、孙、徐

吴札喇——吴

乌雅——乌、吴

伊尔根觉罗——伊、肇、赵

他塔喇——唐、陶、谭

章佳——章、张

尼玛察——杨

宁古塔——宁、刘

完颜——王、汪

觉尔察——肇、赵

穆尔察——穆

赫舍哩——赫、何

清代的八旗人因为有“铁杆庄稼”(固定俸禄),所以户籍管理比较严格,各家族也都很注重修撰族谱,一方面证明自己的旗籍身份,另一方面也作为记录家族源流、祖先功绩及家族成员居住地迁徙变动的记载。这种修家谱的习俗直至民国年间仍很盛行,而且民间特别愿意选择生肖为龙、虎的年份修谱,以期盼本家族人丁兴旺,生龙活虎。

满族修家谱是一项十分郑重严肃的事情。按照过去的风俗,要召集阖族各支系的代表,在族长(穆昆达)主持下共同杀猪备酒,祭祀祖先。然后公推出参与修谱之人,并由各家族成员捐纳修谱费用。旧时满族家谱的内容,一般包括谱序、谱表和附录三个部分。其中谱序主要记载本家族(姓氏)的源流、旗属和迁徙发展经历,也包括本次修谱的缘起和过程。谱表则是按辈分排列的本家族各代人物;附录部分各家族详略不一,主要有族规族训、人物事迹、相关碑文契照、祖坟位次、祭祀仪节等。清末以后,由于满族人普遍采用汉式名姓,修撰家谱时还要把排辈用字组成的辈分歌收录在内,以便日后家族中为新生育的孩子取名所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国家民族政策的落实和辽宁境内新宾等八个满族自治县的成立,许多满族家族开始重修家谱。较早见到的如凤城满族自治县北红旗乡瓜尔佳氏、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