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个性化阅读“四环节”课堂模式

个性化阅读“四环节”课堂模式

个性化阅读“四环节”课堂模式
个性化阅读“四环节”课堂模式

衡龙桥镇学校

个性化阅读教学“四环节”课堂模式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把‘平等+个性’当作新世纪的追求”、“教育在今天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把个性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等等。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的本性要求,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个性化阅读教学,就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注意弘扬学生主体意识,努力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多向对话,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多元解读,注重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

在一年多的研究实践中,镇学校课题组依据学生阅读常态、课堂呈现状态、教学环境现状以及“个性化阅读教学”践行的理念,形成了学校个性化阅读的基本模式,即:情境导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究——建构生成“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每个环节又有其自身的结构内容及相关程序的启进作用。

一、“四环节”模式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所谓情境,就是“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要真正实现“个性化阅读”就要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直观手段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等方式,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学习情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氛围中充分地和老师、文本展开对话。那么,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更好地运用情境激活课堂呢?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首先要注意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好的导入语可以奠定整堂课的基调,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激昂、幽默、淡雅、愉悦等气氛中学习。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其他部分更能安定学生情绪,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的情境中。导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下面列举几种:

1、创设问题,导入新课

问题最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如人教版第三册教材中的《我

是什么》一文,就可以这样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是

《我是什么》,我到底是什么呢?快快到书中去找找答案吧!

2、播放音乐,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先播放一段音乐,把学生的思维锁定唤起客体心中

感受,调动以往的经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在兴奋的状态下,在一种艺术的享受中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哪能再走神?如:

教学《二泉映月》一文,就可以让学生在《二泉映月》的旋律中走

入本。

3、讲故事,导入新课

孩子都爱听故事,各种与课文有关的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

勃进入课文的学习。在教授《鸿门宴》一文时,我们可以先给学生

讲述一个有关项羽和刘邦第一次看见秦始皇的故事,或者是学生熟

悉的楚汉之争的故事,都能使学生迅速引起学习的兴趣。

二、情境体悟,感受文本

课文是每个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

情境中去,仅仅象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

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

学生的心理,结合课文内容,拓展教学思路,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使学生深刻感悟课文。

1、依据实践,创设情境

教师善于创造条件,让学生丰富的实践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使

学生的知识鲜活起来、动起来。如教学《清澈的湖水》一课,我首

先让学生画出文中描写“景”美的语句,然后让学生回忆曾去过的风

景优美的地方,并想象现在自己就和小洁一起坐在船上游览这美妙

绝伦的人间仙境,然后在来品读文本。这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

实践,巧设情境,为学生进一步感悟语言搭了一个台阶。这样,有

了生活的感受,自然理解起来心中有物,读起来声中有情。

2、利用课件,创设情境

多课件为课堂教学提供诸多便利,阅读课利用它,将生动、鲜

活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变抽象为形象。例如教学《四个太阳》

让学生感悟金色的太阳带来的丰收的情景。

师:秋天来了,该送给秋天一个什么样的太阳呢?

生:应该送给秋天一个金黄色的太阳,因为秋天是丰收的季节,金黄的太阳能给人们带来香甜的水果。

师:秋天是什么样的呢?(放课件)

你们看金黄的叶子正忙着邀请小伙伴,去果园品尝水果呢!这

一片片飞舞的落叶就像一张张请贴来到我们小朋友中间,谁愿当落叶?(戴头饰)

师:落叶你好,听说你们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你能向我们介

绍一下都有什么水果吗?

生:介绍各种秋天成熟的水果。

师:我想去你们果园尝尝水果的香甜,可以吗?

生:欢迎光临,欢迎咱们班的小朋友都去。

师:好,那我们就出发吧!(放课件:果园里,各种成熟的果子,在金黄的太阳的照耀下,那么大,那么多。)

师:多热情好客的落叶呀!多香甜的水果呀!让我们带着高兴

的心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可以邀请你的同桌与你合作读,展示读,挑战读,指名读。)

教师两次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丰收景象,并选择了具有代表性

的事物——落叶作为情境创设,让儿童充分幻想,既训练了学生的

语言,又让人文的拓展得到落实,然后顺情而引,让学生走进文本,在课件的引领下,很轻松就读出了心中的快乐与喜悦。

3、展开想象,进入故事情境

生动活泼充满美感的童话、故事形象和富有诗意的场景构成了

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童话世界是令孩子们想入非非的天地,只有

让孩子进入童话故事的世界,才能感受童话故事的童心童趣,才能

领略童话的奇妙和神秘。而我们的孩子是处在最富有想象的年龄段,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行为往往就充满着童话的色彩。他们听见

小鸟的叫声,会说:“小鸟在对我唱歌呢”;看见孔雀开屏了,会说“孔雀要和春姑娘比美”;挎着玩具小篮摘小草,说是“我上街去买菜啦!”……由此可以想见孩子是喜欢想象的。教学时稍加启发、点拨,孩子是很容易凭想象进入童话世界的。

4、巧用语言,创设情境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老师绘声绘色的语言渲染

也是创设情境的很好方式。例如教学《美丽的公鸡》,当公鸡的图

象出现在孩子眼前时,老师若以富有情感色彩的形象化的语言加以

描绘:“看,这是一只多么美丽的大公鸡,它红红的冠子,漂亮华丽

的外衣,脚上还穿着一双金黄色的高筒皮靴,多酷啊!”学生听了老

师的描绘,便能充分感受公鸡的美丽。

总之,采用多种手段创设阅读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想象、思维和朗读,促使语文素养的发展。这是一种自主的学习。同时,教师创设的富于感情色彩的情境能使学生容易收到情感

的震动,自身体验,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受到熏陶,达到“润

物细无声”之效。在情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使学习变成一

种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动。知识、能力、情感多方面的培养糅

合在一起,得到了和谐发展的整体效应。

第二环节:感知体验

这是情景导入的自然走向:走进文本、感知文本、体验文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在感知体验中得以个性阅读。此时此境的感知体验是真正个体意义上的阅读。经过课题组成员长达一年的共同努力,整体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操作体系。在“感知体验”环节又形成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和若干变式。基本流程:

1、初读——给学生个性化阅读提供最大限度的空间

①激活学生的潜在经验,提高“阅读期待值”。初次与文本对话,由于学生的知识层次、经验积累、个人爱好等均不相同,他们阅读期待值的原始呈现会有高有低,但又都没有达到各自的“最大”,此时,教师的策略就是千方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值,激发学生个性阅读的欲望和潜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期待值”。

②抓准对话的切入点,扩大思维的空间度。针对不同的课文,作为教师,不仅要站在教的角度,更要站在学的角度来审视——如何抓准文本与学生个体对话的切入点,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把学生带入一个自读、自悟的学习阶段,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阅读文本、感悟语言、领会意义、重塑形象,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2、精读——在对话中引导个性思维的碰撞。

①有效组织小组讨论,展示个性阅读成果。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受其智力结构的限制,有其片面性,有效地组织小组讨论,不仅可以使每位学生有展示个体学习成果的机会,获取阅读快乐和成功之感,而且有利于他们在与同伴的对话中,让自我体验或得到充实,或得到启迪或得到修正,或产生冲撞,在个性思维碰撞中不断丰富深刻的自己体验。

②巧妙引导,不断催生新的个性理解。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师应是一名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要求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精心组织各种能激活学生内在体验的形式,巧妙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让自己的体验由单一走向全面,由朦胧走向清晰。

3、赏读——在整合中得到个性体验的升华。

对于空间开放度大的课堂教学,如何做到该放就放,该收就收,依靠的仍是教师的巧妙引导。在赏读课文这一阶段,教师适时点拨,对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加以整合,使之得以升华。

两种变式:

1、自主合作探究模式:(1)呈现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发现欲望;(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3)交流探究成果,共享学习的成功喜悦;(4)拓展练习,激励学生探究创新。

2、网络阅读模式:(1)教师启导;(2)自主阅读;(3)交流协作;(4)检测反馈。

第三环节:对话探索

对话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个性化阅读中体现个性的殿堂。孩子从感知体验中得到的收获、乐趣、思想,需要在对话探究中沟通交流;对感知体验中产生的疑难、设想,需要在对话中互相质疑、碰撞、争论、辩白,甚至还有必不可免的争吵,这是孩子发表的丰富多彩的不同意见的撞击,在撞击中闪现智慧的火花,产生奇思异想。因此,对话探究的过程是最丰厚的个性化阅读的过程,这是个性化阅读课堂最期盼诞生的美妙境界。镇学校课题组在实验班形成了常态下的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2355策略体系。

1、两个教学设计策略

①变教本为学本,创造性地处理教材。个性化阅读教学理念下的教材处理必须坚守“两个原则”、“四点要求”、“六种方法”。

两个原则一是以标准为纲,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必须遵循《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二是以生为本。处理教材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据此进行合理有效地重组和整合教材,并能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直观因素、情感因素和想象因素等。

四点要求一是巧,即教材处理要巧妙,要能抓住教材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巧妙因素作巧妙处理;二是新,即教材处理有新意,要有创新的地方;三是精,即在处理教材时要注重提取教材中的精华;四是活,即在处理教材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既不能游离于教材又不能囿于教材的桎梏,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应树立“借用”观念,合理地去驾驭、开发、活用教材。

六种方法一是品,能抓住语言文字的七要素(音、形、意、道、境、情、采)进行品析揣摩,嚼出文本的真滋味来;二是补,能抓住文本的简约处、空白点和延伸点增补教材,使教材更丰盈,更厚实;三是联,“联”即联系,要注意实现文本间的联系和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四是删,删去教材中非重点的内容,以求课堂教学更有效地去落实教材重点,解决教材的难点;五是调,指调整,根据教学

的实际需要调整教材,实现教材之间的优化组合;六是融,即适度地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实现多学科间的交融和多文本的整合。

②变教案为预案,创造性地设计教案

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量分析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认知技能、学习动机、情感态度、学习准备状态等。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多元化、层次性和生成性。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开放性和人本化。教学流程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和非线性。教学方法的设计要突出地体现为重自感自悟和重质疑探究。教学练习的设计则要一改以往“大统一”的刻板现象,体现出梯度性、开放性和综合性。

2、三个课堂组织策略

①教学氛围的创设。一方面教师要摘掉教参权威的“紧箍”,走出教条主义的“陷阱”,摆脱标准答案的“束缚”,拆除壁垒森严的“樊篱”,创设宽松平等的氛围,营造自由民主的环境,尊重学生独有的“文化背景”和“阅读期待”,引导学生与文本真诚的晤对,使学生思维的灵性激情飞扬,创新的火花灵动闪耀。另一方面要巧妙地运用各种“竞争”和“激励”的手段,催化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强化他们成功的欢悦,不断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②阅读权利的回归。教师要把提问的权力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责任感,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期待值,进而达到个性化阅读的理想境界。同时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还要求我们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处于最大限度的主动状态,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

③教学过程的生成。实施个性化阅读必须从“预设”走向“生成”,要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要摆脱“预设”的消极思维定势,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言,善待并开发学生的发言,走向以学定教,这样才能实现学生、教师、文本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使个性在课堂中灵动飞扬。

3、五个教师引导策略

①选择开放的话题。在教学中要注重对问题的设计,注意选择开放的话题,拓展“问题的空间”,不能在低效、狭隘的话题空间里让学生因为去追寻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遏制了个性的张扬。这种开放的话题可以是在形成期待时、填补空白时、探求文意时、评价人物时、品味语言时。

②激活学生的积累。首先要激活学生的语言积累,要在潜心地揣摩中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之精妙、之神韵;其次要激活学生的表象积累,须以“勾连生活”、“直观演示”、“媒体渲染”、“语言描述”等多种有效的方法激活学生的想象或联想,将语言文字还原为语言形象,变语言的感知为形象意境的感受,使文章所描绘的人、事、景、物

立体丰满起来,活生生地“站立”在学生思维的屏幕上;再次要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要有意识地以教材文本为轴心向生活相关的领域拓展,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架设一条沟通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桥梁,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铺垫,以此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感悟和掌握。

③挑起“矛盾冲突”。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引发认知的冲突,激起思维的矛盾,在“学、问、思、辩”中张扬个性,提高思辩能力。挑起思维的矛盾冲突可以是语言文字上的冲突,可以是表现手法上的冲突,可以是情意层面上的冲突,还可以是理解层面上的冲突等。

④引导敢于求异。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树立独立、自信的意识,不满足于“从众”、“趋向”与成说,不人云亦云,乐于表达与众不同的看法,乐于表达对课文理解的不同见解,或者是乐于与同伴分享新的发现,启发他们对文本进行自主性分析与建构。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地探究和多角度地深入思考。

⑤突出因势利导。教师首先是要关注生成,合理引导,要能正确地判断学生思维的“节外生枝”和“偏离轨道”,既要保护好学生的个性见解和创新思维,又要把握好个性和共性的平衡点,注重文本价值的取向。其次要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拓展空间,有效铺陈。要能抓住课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诱发点”来拓展文本的空间,为学生构造一个立体、多维、丰满的语言环境,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思维。再次要注重勾联、避“乱”避“浅”。要谨防课堂教学的无序与散乱,教师要能提炼出一条研读的主线,像串糖葫芦一样,勾住学生语言的“枝枝节节”,联起文章的“主旨内涵”。

4、五种自主阅读策略

①自主感悟。感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个性化阅读也不例外。它的基本方式有:揣摩咀嚼、诵读体味、联系语境、比较品评、激活想象(空间补白)、切己体察(联系生活、角色体验)、引入资源、情境创设等。

②质疑问难。质疑问难的阅读策略最能调动学生读书、思索、答问的积极性,促进对语言的感悟,升华对文本的情感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它的基本方式有:初读,对课题质疑;精读,对重点质疑;再读,回顾全文质疑。

③圈画批注。所谓圈画,就是边读边思圈圈画画,做上各种符号。所谓批注,即在课文中左右空白处,写上简短的批注,这些批注是在读者设身处地地与文本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全方位的亲密

对话中取得的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阐释、发现与点评,是读者读书时思维的轨迹和认识的烙印。它强烈地体现了自主感悟的特征,具有鲜明的独立性、个体性。

④讨论争辩。阅读教学中的讨论是指学生间或师生间就某个阅读主题相互表明见解或论证,它是阅读主体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灵魂融合的载体。争辩是指学生间或师生间就某个阅读主题进行争论、辩答,摆明自己观点,批驳对方或他人的观点,是阅读主体情感交锋、心灵碰撞、灵魂问答的载体。它强烈地体现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思辨性。

⑤自主选择。首先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我们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内容进行研读。由于选的是自己喜欢的,并适合自己智力水平和感悟能力的,就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其次是学习方法的选择。学生在情绪、兴趣、注意、思维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同种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学生,在长期的母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因此,学生独立学习时,就应当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符号,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适宜的表现方法去开展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第四环节:建构生成

建构生成是情景导入、感知体验、对话探究的个性化阅读课堂

全程的顺理入情的结果。建构生成什么,这是设计课堂模式时早先

预设的个性化阅读目标。建构生成的过程是拓展、是检验,又是新

的建构生成。课堂上要创设新的情境,让孩子已生成的知识、智力、智慧实现新的“个性化”。同时要构建了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

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个性化阅读教学评价是以个性化为目标,以评

价为手段,通过优化阅读教学评价来培养学生积极个性,在语文教

学中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重要作用。在实践和探索中我

们根据《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这个子课题构

建了《小学语文个性化课堂教学评价表》(评价表附后),其设计

理念主要有:(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个性培养;(2)着力体现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展现个性魅力;(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发展学生个性;(4)体现动态发展性,彰显教学个性。在阅读教学中,我们着力进行个性化评价的探索,

力图体现以下理念:(1)评价的目光面向个性,评价中充分注意学生显现出来的独特个性;(2)评价的内容指向个性,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同时针对学习行为的不同方式和个性的不同表现来

进行合理的评价;(3)评价的方法展示个性,采取教师评、学生自

评、互评等方法有益于情感、意志与个性交流,使学生能充分表现

独特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4)评价的结果激励个性,每个人都有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较高评价的追求。(5)在评价中体现“人文

关怀”:评价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让不同层次的

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让课堂评价体现出一种浓浓“人文情怀”。

二、倡导“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收获。

1、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通过课题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更多的学生会学习了。语文课上学生会动笔做批注了、会与学习伙伴争论了、会向老师同学陈述自己理解感悟的心得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量数增加了,对读物的选择变得宽泛,形成了全校性的良好阅读氛围。课题组在行动研究的观察、测试和历次调研中,都发现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明显优于非实验班学生,尤其见长于理解、感悟、表达的独特,善于想象、联想,以及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合作探究的能力方面。同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实践探索,建构知识已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且深入平时的学习、活动中,表现出较强的求知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首先促进了课题组全体教师观念的更新。三年多的实

践和研究,课题组教师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得到普遍提高,

通过学课标,学理论,深深感受到课标关于阅读新理念的巨大魅力,自觉转变教学方式,努力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拓展学生

学习时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课题组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得

到锤炼和提高。

总之,教学是多侧面的多层次的过程, 它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

艺术。作为教师, 要遵循教学规律, 不断地总结和借鉴, 以使阅读个

性化的课堂科学而又自然地生成,这既是教学需要, 也是教学享受!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流程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五环节”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包括“五环节”:即目标导学、自主学习、分组展示、合作探究、当堂达标五个教学环节。 一、目标导学环节 【操作】1.巡视检查预习作业; 2.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看或读投影或导学案。 【时间】2分钟左右。 【目的】学生在自学前,让他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主动围绕目标探索性学习。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看投影或导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 【教师的主导地位】准确揭示目标,引导学生追求目标。 【注意点】 ①学习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模糊不清。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容易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知识能力和方法目标,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一般不作为向学生揭示学习目标的内容。 ②要准确地设定学习目标,在广度和深度上与教材、课程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既不能降低,也不拔高,该“会运用”的,就要能当堂运用,不能人为地降低到“知道”的要求上。 ③学习目标要具体,不要抽象,要简明扼要,不宜内容太多,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目了然。 ④出示学习目标的时间要适当,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⑤要始终围绕学习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学习目标。一节课,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环节 【操作】1、教师进行自学指导; 2、学生自学、操作,教师巡视; 3、学生完成自学检测。 【时间】8-10分钟。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的基础上,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完成自学检测。 【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究知识。 【教师的主导地位】指导学生自学方法,端正学生自学态度,确保人人自学高效。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在课堂上全过程精心地组织、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尤其要盯住班内的后进生,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变得认真起来。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二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就是为下一步的检测和点拨讲解做准备。 【注意点】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有的教材内容单一,一般一次性自学;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自学,但每次自学前都必须写清楚自学的内容。教师的功夫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自学指导和检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案例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新案例 王秀琴 高中英语(SEFC)阅读课文具有题材广泛、体裁各样、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渠道。然而,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模式常常是单一的自下而上模式,教学方式只是把课文作为单纯向学生传授语法及语言知识的载体,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传统的阅读理解提问方式也常常停留在对所阅读文章的表层理解层次上。那么,如何借助这些课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水平呢?经过教学实践和不断尝试,笔者发现:不同阅读活动阶段,必须采用不同阅读理解模式以求不同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下面以SEFC Book 1A Unit 7 "Earthquakes" 单元阅读课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析。 一、First–reading 采用自上而下模式,侧重培养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哥德曼(Goodman)1971年提出的阅读理论模式。这一理论反对把阅读看成是对一系列词句的知觉,认为阅读者不必使用全部文本中的提示,他们在文章中挑选和选择足够的信息来作出预测,用他们自己的经验和有关客观世界的知识去验证他们的预测。按这个模式,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是逐字、逐句地去理解,而是结合自己的预测,在文章中找出有关的信息,来验证自己的预测。该模式有利有弊,弊在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利,容易造成学生语言基本功不扎实。然而,由于强调整体篇章理解,在阅读时采取跳跃式搜索、猜测等方法,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速度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目前,中学生阅读能力在速度上与可能达到的指标相比普遍要低几倍,甚至十几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急需尽快获取各种信息资料,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与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理解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训练学生阅读速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文章内容处于陌生状态的基础上,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阅读课文时,应该采用自上而下阅读模式,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快速阅读习惯、快速阅读理解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设计主要如下: 1、引入题材。可采用设疑悬念、直观导入、故事导入等引入方式。 2、进行快阅。可向学生介绍组读法、察读法、浏读法、略读法、跳读法等快速阅读方法。 3、检测理解。可采用问答题、判断题、选择题、做笔记、填图表等检测形式。 附SEFC Book IA Lesson 26 & Lesson 27 阅读理解问答题: 1) Which was the USA's strongest earthquakes ? 2)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and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homes in the 1906 earthquake ? 3) How many people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1989 earthquake? 4) When the 1906 earthquake happened, how many metres did the Pacific plate jump to the north ? 5) How many measures(措施) can we take in order to deal with earthquakes ? 6) What is " The Big One"? 经过一读课文及完成表层信息捕捉问题后,学生对文章有了肤浅的认识,阅读速度也得到训练。然而,阅读包含两个阶段:一是辨认文字符号的感性认识阶段;二是理解内容,吸收信息,创造性思维译码的理性认识阶段。因此,二读课文,加深文章的理解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个性化阅读教学】阅读思考个性化

【个性化阅读教学】阅读思考个性化 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文本会有共性的认可,但更多的是个性的感受。为此,语文新课程的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独特性,实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一、指导学生多元化解读文本 解读文本要建立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情感基础上,就一般来说,教师的阅读视野可能会比多数学生要宽广一点。但学生有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验,在某些知识领域或知识点上可能比老师涉猎更广,理解更深。所以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感悟,实施多元化解读文本的阅读教学策略。 我主要按照“自主阅读文本――引发独特感受――交流感受――共同积累”的模式进行多元化解读文本。首先,我给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文,进行思考,以引发独特性感受。然后师生一起讨论,平等地对话,交流各人的阅读心得。最后再由师生一起总结阅读规律,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品读《故乡》时,大家对文本的主题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生认为是对辛亥革命不__的批判,有的认为是对迷信、庸俗生活理念的讽刺,也有的认为是对黑暗社会制度的鞭挞,更有的认为是反映了命运轮回的悲剧。这些解读,都是由于阅读个体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具体感受,都有其可取

性,充分体现了多元化解读文本的可能性,我们教师应该尊重、鼓励他们。又如,在学习纪伯伦的散文诗《浪之歌》时,我在课前不对学生介绍有关这篇课文的任何评论,而是首先让学生反复吟咏、品味文本。由于个体经验和体会的不同,学生欣赏到的美点也不同,有的认为美在轻灵的语言,有的认为美在浪与海岸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有的认为美在抒情的笔调……当全班同学将自己的心得进行交流时,每个人都拥有了多种体验,开阔了自己的阅读视野,多元化解读课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指导学生“变式”解读文本 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作品与作者产生共鸣的过程。由于某些文本会以“陌生化”的面孔出现,共鸣就会出现障碍,这时候往往需要某一种介质。对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变式”解读文本,以帮助他们找到这种介质,走上个性化的阅读之路。同一个文本有许多介质,就看阅读者个人的阅读修为和阅读方向。如在《孔乙己》中,有人以“笑”为介质来解读,有人以孔乙己的矛盾身份来解读,有人以猜测掌柜的心理来解读。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浅析与心得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浅析 龙潭双语实验小学许晓燕阅读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阅读,教予学生阅读的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理解其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获取信息,理解大意,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学生则处于被动的地位。下面简单谈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课始——整合教材,形式多样 教师仅仅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收集资料,为学生提供能够增长见识、提高阅读能力的语篇材料。教师只有跳出英语教英语,跳出教材教教材,不断开发与创新语篇,实现拓展化、实践化和趣味化,才能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得以发展,使知识在被拓宽的同时,被接受、被消化和被吸收。 1. 创编教材,灵活多变 众所周知,教材只是我们教学中的辅助工具。那么如何才能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呢?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教师对教材进行有效整合。比如,仔细研读教材,弄清楚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什么地方的内容需要填补,什么地方的内容需要剔除,什么内容可以灵活变换出示的顺序。教师只有灵活地处理教材,才能更好地促进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

2. 结合图片,降低难度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毕竟有限,阅读储蓄毕竟不多,因此,在遇到比较难理解的阅读材料时,教师可以将复杂的阅读材料转换成图文并茂的形式予以呈现。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阅读的难度。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有一个视觉上的冲击,让学生在图片的指引下更快地了解阅读材料的大意。 3. 挖掘生活,为我所用 由于某些教材内容离学生相对比较遥远,所以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课之初就要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加以整合。比如,在学习pep版四年级family单元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将father, mother, brother和sister等家庭成员单词加以成串,并组合成篇。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There are four persons in my family. They are my father, mother, sister and I. My father likes reading. My mother likes singing. My sister likes watching TV. And I like watching TV too. 由于谈论的是学生们自己的家庭,他们特别地感兴趣,更加有话可说。 二课中——感知内容,练做结合 1. 听力入手,知其大意 (1)浏览后相机提问,目标明确 学生在听阅读材料的录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提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围绕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当然,要引起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问题提出不能过于细化,而应该是大多数学生基本可以回答的,

阅读教学模式

“激合展结”四部曲 ——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高效课堂”是指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通过组织、引起、维持、促进和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后,师生得到的最大化的发展。简单说,“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高效不仅是教师高效的讲解,更多的是指向学生高效的学习,指向师生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的最大化发展。 而在城关区全面推广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以来,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课堂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自主参与,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一般采用的是激----合--- 展----结的四部曲教学模式。 一、激 在学习中,我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又有情趣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研究问题,努力使学生更多更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创设情境,激发求知就是为了知识学习作准备,同时养

成一种习惯。 1.激疑求知 教学新课时,教师宜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大脑处于积极思维状态,通过潜心阅读课文去思考问题。“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其可贵之处在于探理求源,继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只要学生产生了疑问,教师便可因势利导,引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仔细揣摩文章的内涵。 2.激趣求知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教师抓住文章趣处,进行巧妙点拨,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3.激情求知 教师充满激情的讲述,同样可以调动起学生美好的情感,使他们感同身受,带着愉悦的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中去。比如在教学六年级《中华少年》时,教师以饱含深情的语调,用诗一般的语言去感染学生:“同学们,我们所生活的国度,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勤劳淳朴的人民,富饶美丽的土地,我们可以观赏景色秀丽的祖国山河,可以倾听万马奔腾的前进号角。祖国啊,你如此伟大,请允许我们唱出心中的骄傲——中华少年”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对祖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提倡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彰显个性,张扬自我,将使课堂焕发生命的精彩。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以下策略:珍视学生独特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差异,鼓励学生质疑争辩,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以此,为凸现学生个性铺设一片绿地,让学生富有个性地阅读,让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一、珍视学生独特体验 生命的美丽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在于它的独特性。“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每个生命个体对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而,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我们就应该有开放的意识、民主的态度,允许学生对同一文章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描述和说明,对同一情境的刺激有不同的反映和表现。我们要珍视学生对教材、对问题的体验、理解和独特感受,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火花。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待到山花烂漫时”,梅为什么在“丛中笑”?一石击起千层浪。我没有搬出教学参考用书中现成的答案,而是用期待的目

光望着学生。有的说:“梅为战胜严寒而笑,是胜利的笑。”有的说“梅迎来百花盛开,是欣慰的笑。”也有的说“冬天总会过去,春天一定会到来,梅的笑是乐观的笑。”……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学生打开了思维的空间,交流中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这样的语文课,充满了活力和魅力,显现出生命多姿多彩的美丽。 学生在独立研究教材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感悟,带有浓重的个性化的倾向,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进行阅读时,有着各自注重的焦点,每一位学生的理解,都与其本身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课文中哪些地方的描写最让你动感情?说说你的体会。”“从课文中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和感受。”这些阅读要求,无不在于关注阅读理解的个性化,尊重学生个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正是学生这种独特的阅读感悟,对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对课文问题设计,应摒弃强调“答案惟一性”的限定性问题,多设置一些能促进学生多向思维、个性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为学生驰骋思维、放飞思想、张扬个性提供广阔的时空。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有的思维迟缓,有的思维敏捷;有的好静,好的好动,有的喜欢一个人独立解决问题,有的喜欢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这些心理和行为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学生的个性差异。

“四环节”教学法

“四环节”教学法 “四环节”是一种教学模式,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也是一种教学法。它包括四个主要环节: 1.导入环节。导入环节就像高速公路旁的“引桥”,主要环节好像高速公路。导入环节包括:板书课题、出示目标、自学指导。 2.先学环节。即学生看书(读书)、检测; 3.后教环节。即学生更正、学生讨论、最后教师点拨; 4.训练环节。即完成作业、互改作业、公布结果。 “四环节”教学法给了老师们具体的操作方法,让中、小学生各学科老师灵活运用,很快通过“引桥”,奔驰在自学的快车道上,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四环节”课堂结构的实质是:全过程学生自学。 四环节课堂教学方法重点提示 教师提前3—5分钟到教室门前候课。 师生互致问候后、进入教学环节。(特殊班级特殊学段还要进行必要的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导入环节(共3点)控制在2分钟以内 1. 板书课题(要求) 引入一句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 板书课题字迹要工整。 时间要求20秒完成。 2. 出示目标要求: 目标必须用课件或小黑板出示。 目标必须明确、实在、单一,忌模糊、空泛、复繁。 目标必须谈由点学生读、全班默读老师范读均可。 这节课没结束,目标不能撤下。 3. 自学指导(要求) 围绕目标设置2—4个问题 每个问题都必须具体、有针对性、有明确的答案,不能假、大、空。 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 所有问题都必须集中精力读一遍。 自学指导提示也不能随便撤下。 第二个环节——先学环节,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两个步骤) 1. 读书看书(要求) △先看自学提示,后读书看书。带着问题读书看书。 △一般只能带一个问题读书,多了无效。 △独立在书上做些批注找出答案 2. 检测练习或提问 △点学生演牌几道习题,其他学生在座位上做同样的检测题。

浅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1]

浅谈英语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一:结构图 阅读在英语的听、说、读、写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而在中国大量的中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后,仍看不懂英文报刊书信,究其原因,这与我们多年陈旧的教学模式有关。在此,经过多年的教学,我尝试出一个新的模式,分为三个阶段:读前活动——读中活动——阅后活动。 二模式解读 1、读前活动(5分钟),也就是导入,通过问题,讨论或多媒体导入新课,提出指导性问题,让学生了解课文的话题内容和梗概,让其构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语义图像,帮助学生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机制。 2、读中活动(15分钟)。分略读、细读和研读,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其次让学生细读和研读,使学生

获取较详细的篇章信息,了解和熟悉课文中生疏的词汇,短语结构等语言现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老师应对语言作整体处理,并结合意义和语法讲解,可按整体到部分,自下而下的方法即篇章——段落——句子——词组——单词。从整篇入手,捕捉重要语言线索,对所读文章有一个总体印象,再找出中心思想,主题句,把长句和难句放在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讲授和训练,使学生在语境中掌握语言表达方式,词组和词汇。 3、阅后活动(20分钟)。目的在于使学生活用,老师创设活动环境,组织和指导学生在练习和活动中自由、实际地运用语言,可运用关键词或图片,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和改写,课后拓展性的阅读。 三:教学案例: What’s Cool? Step1:标题预测 首先引导学生通过文章题目对语段内容进行预测 Show the title of the passage: What’s Cool? T:Do you think what’s cool? (Ask some students。) S1:I think the sunglasses are very cool。 S2:The wallet is cool.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计划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计划》 一、研究课题:《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实践与探索课题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着眼学生的课外阅读领域,不断探索,努力构建科学性、普及性、操作性较强的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全面、健康地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生个性化阅读理论的再学习,再认识。 2、小学生个性化感悟文本策略的研究。重在探索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如何在老师的有效指导下自读、自误、自得的课堂教学形态,努力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积极、向上的课内阅读环境。 3、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课外方法指导的研究。着力探索如何以课堂为阵地,拓展较为固定的课外阅读实践平台,以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拓宽阅读教学途径,促进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智力”背景。 三、研究要点: 1、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有效指导的研究。课堂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的最佳、最有效、最关键的场所,教师如何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水平,寻求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阅读的有效指导?朱熹曾说:“读书之法,在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遵循作品的“序”和学生认知的“序”,教师又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的“序”?这将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讨的。 2、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氛围营造的研究。良好的氛围能产生“场”效应,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入自主个性化阅读状态,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营造阅读“场”,它具体表现为良好的读书氛围,读书环境,以及相互吸引、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的伙伴关系等,同时“场”还要存在于学生的心中,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3、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课堂结构的研究。钟启泉曾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阅读策略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与阅读策略 ——————I’ll send you a photo of Lucky教学案例分析 十五中学实验校区莫叶青 摘要:本文讨论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优化阅读课的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以及综合英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阅读导入阅读练习阅读策略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难点。阅读是吸收语言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它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以及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知识。尽管我们很重视阅读教学,但学生阅读能力仍然不尽如人意。 一、教材分析 Go for it 教材从八年级(下)开始在各单元增加了Reading这个模块,并且有意识地根据篇章的特点,注重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形成较系统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Reading的阅读材料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Section 1 Before you read, Section 2 While you read, Section 3 After you read, Section 4 Go for it! Section 5 If you have time! 生词短语多。每一单元的生词大部分都是阅读语篇中出现的,学生不仅阅读起来不能很流畅,而且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二、教学设计 Lead-in Pre-reading Prediction First reading (deal with new words) While-reading Second reading deal with activity 3a retell the story Anderson(2003)提出了三类阅读策略:认知阅读策略、元认知阅读策略和补偿阅读策略。其中认知策略有11种,分别是:预测、运用语法知识帮助理解难句、理解文章大意、扩展词汇和语法知识、猜测生词、分析文章主题与风格及篇章结构、区分个人看法与事实、讲打的语言单位分解成晓得单位以便帮助理解文章、对于单词建立母语与英语之间的联系、讲文中概念与单词的练习用图标活画图表示,以及写间断概括。 1. 精心设计导入,激发阅读兴趣,合理进行预测 在本节课中,本人现在课前空余时间,播放了一首《we are the world》,

阅读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使比较抽象的教学理论,转化成教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实施方案,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教学模式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为日常教学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框架。“自主交互式”模式是在课改期间,经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研究,提炼出来的比较适合小语课堂教学实际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 一、模式的含义 “自主交互式”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人人都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议、自得,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二、模式的目标 1.着力体现“三个维度”目标 教师要围绕“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2.坚决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措施,创设吸引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及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切实提高个人的语文能力。 3.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构建语文知识,形成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及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模式的指导思想 1.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动口、动脑,完善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结构。通过读,能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通过思,能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品味文章的思想内涵;通过记,能消化吸收课文中的字、词、句、段、篇等知识要素。 2.在参与中发展智能。即发展学生的能力。语文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在参与中完善人格。参与是一个人生存的一种基本能力。对小学生进行长期的、正确的参与行为训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对他们将来形成良好的生活工作态度、道德情感、社会责任感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参与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存在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参与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完善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因此,参与过程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此教学模式意图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交流互动的同时,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最终能主动发展。 四、模式的基本特征

个性化阅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共5页

个性化阅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个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阅读介质的反映。在课题实验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永远都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主阵地,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强调读出自己的感想,才能促使学生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个性化阅读氛围。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营造民主、和谐的个性化阅读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消解老师和学生之间尊卑长幼的“师道尊严”;有利于充分利用学生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使我们的教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互惠”。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绝不能越俎代庖,要给学生增加阅读空间,要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从而读出感觉来,读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自然地产生或喜或悲、或爱或憎的情感体验。要给学生提供说出自己阅读体验的机会,交流时只有师生双方的地位没有高下之分,进行平等的“心灵对话”,学生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由于学识的限制,学生自然会产生体验的局限性,教师不能轻易用教材惟一的答案去否定学生个性的感受,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利用、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其个性得以弘扬,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二、注重个性化阅读的课堂教学设计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还发现:要使个性化阅读教学设计的指导有效,一定要根据课程目标,尊重文本意义,关注言语形式;一定要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一定要有多元的预设;一定要选择多种阅读方法的互融;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灵活多变,才能使课堂阅读更见个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的教学设计主要体现了自主性、完整性和多元性。 教学设计的自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自主选定阅读主题、学生自主取舍阅读内容、自主选择阅读方式。 教学设计的完整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既要考虑教学过程,又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及准备状态,教学设计还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此外还有情境、资源、工具、评价、反思等要素及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还要考虑完善课堂阅读教学成效考评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利用学生差异设计差异教学,开发个性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不同表现引导课堂教学朝不同的方向发展、运用“生活联系”、“逆向思维”、“审视批判”等多种阅读方法阅读,取得多样的阅读效果。 三、注重个性化阅读的课堂教学活动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课堂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1、激情导趣促进学生感受体验

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固墙小学基于教学“五环节”创建高效课堂开展教研行动实施方案 一、课堂改革的宗旨 为适应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决定进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此次改革,以“人本教育、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革课堂课堂教学模式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学生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创设教师乐教,学生爱学的育人环境,确保我校教育教学稳步发展。 二、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说明 “备课、上课一体化、教与学一体化”的五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用学案和预案代替了教案。以“学习周期”为基本单位,将一个周期切分为五个时段,明确了每个时间短属性,成为备课、上课的五个环节。具体这五个环节是:“预习----展示—反馈---巩固---达标”。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确定教学的“目标”、转化成“问题”形成学案;在课堂上师生互动实施学案。学习周期因人、因内容而宜,可以是一个课时,也可以十几个课时。这个教学模式是比较固定、相对闭合的程序,一个周期内几个环节必须要有,顺序固定,周而复始。一般情况下,程序的几个环节在学习一个知识单元的整个过程中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现,但不一定在每节课中都体现出来。一个环节可以是一节课,可以是几节课,也可以是几分钟。每个环节有特定的任务和学习方法,不能随意改变。单位时间内,紧扣任务,周密安排。 三、“五环节”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要求及说明 (一)备课阶段 目标引领 即确定一个学习周期的学习目标。 确定目标要求: (1)、在备课之前,要求所有教师要熟悉或基本熟悉教材知识体系。 (2)、通过各种途径,或调查,或座谈,熟悉学生的现有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接受水平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张自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初探 历城区工业北路小学张自立 一、什么是阅读课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人们往往认为小学生的词汇少,知识面窄、语法欠缺,不易开展阅读教学。有不少老师对于阅读课采用“讲解式”的呆板陈旧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技巧,无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事实上,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学会在英语阅读中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并能对它们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毕业时的阅读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阅读课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语篇阅读为主,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体正确输入与否为标准进行的教学。即学生是否能正确理解全文意思,深入理解重点词、词组和句子的意思,并能就文章进行口、笔头理解练习。对于阅读课我们不能以词汇课、对话课的标准去衡量是否完成了几个词的教学,是否达到了“x会”的要求,更不能以是否具有花样繁多的教学活动如:TPR,玩游戏等为衡量标准,因为它的教学目的不是“点”而是“面”。对话课就是听说领先,让学生尽量地多听多说,最后达到能交际,而阅读课则要在阅读的基础上不断扩展一些知识。 阅读课文是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最好的综合教学材料。只有通过阅读课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及持久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到了高年级后如只停留在句型教学(对话课)上,学生会因没有提高而感到单调乏味,从而使英语学习没有后劲。这如同《英语九百句》不适合作为中小学教材一样。阅读课不像句型课那么单一,它是各种句型、语言现象构成的“杂烩”,因此抓好重点是个关键,抓住了关键句或词组,以点带面,很多非重点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有些自命话题阅读课容量大,生词多,新句型多,在40分钟内要处理好的确不容易。遗憾的是个别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学目标定位偏差。教师将目光更多放在了学生词生句上,导致花费了大量时间用来呈现、学习、领读、练习生词上,进入课文后所剩时间无多。这样,一节课的主体放在了新授生词、句上,文本阅读理解反而成了附属,这就把阅读课的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000字)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1000字)

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内容提要】本课题是我组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前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而提出的,也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新课程标准实施作出的积极响应。课题依据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点,试图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以诵读感悟——合作交流——体验探究为核心的阅读教学新模式,力求在教学中解放和激活学生的个性,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并形成了本研究报告。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探究自主合作感悟体验多元 一、课题的提出 当前的社会,正处于一个弘扬个性的时代,建筑追求个性,着装追求个性,思维追求个性??因而,发展学生个性已经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同,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应“把‘平等+个性’当作新世纪的追求”,“教育在今天只有赢得了‘个性和个性发展’,才能赢得社会发展的未来”,“要把个性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发展和完善,这是人的本性要求,更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没有个性,也就谈不上素质教育的发展。但是审视当前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尽管课程改革的春风不断吹拂,我们依然不难发现:“满堂灌”及“满堂绕”的现象还普遍存在,课堂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许多教师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在师生关系上依旧是从教师的主观出发,无视学生认识的客观规律和他们的知识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英语阅读在初中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改革教学方法、重视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把这几个问题真正科学地解决好,英语阅读教学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英语课程标准》的日益完善,为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将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变成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已经成为所有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在关心的问题。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的应付考试,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作为一线教师,想就如何在初中课堂开展阅读教学,浅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1.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改革英语阅读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现代语言教学理论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不单纯是要学生学习掌握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发展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英语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认知方式、学习方式、英语水平、性格特点、情感态度、对老师的态度,学习环境等方面。这些因素决定了学生的英语水平及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因此,从初一开始,我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就特别注意,难易一定要适度。材料过分容易,学习起来没有成就感;过难,学生就会丧失兴趣和阅读信心。我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为他们选择难易不同的读物。而且阅读材料的内容必须多样化,故事、传记、历史、地理知识等都能培养初中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及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极大的增加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是有区别的。课文一般是一个主题一个篇章。在教学中,老师常会对课文进行很细的分解,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纯粹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多的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教材中的那些浅显易懂的课文,我从不花大量时间去精讲,通常会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排成课本剧进行表演;一些有难度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分组讨论后在全班进行讲解,有时候也会要求学生写英文的读后感。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日后的高层次学习打下了基础。 2.抓好课堂教学,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获。 从初一起,教师就应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明确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目标和应采用的措施。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把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细化到每一个教学模块,避免阅读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无论是哪种课型,我们都必须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才是针对这些目标考虑采取哪种教学模式。阅读有多种目标,包括寻找信息(read for information)、提高阅读技能(read for skill)、获得语言知识(read for language)、增加生活乐趣 (read for enjoyment)等。对于中学阶段的英语课程来说,其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学生read for skill和read for language两种能力,这是英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①。

ACTIVE阅读教学模式介绍

ACTIVE阅读教学模式介绍 美国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TESOL教授Neil J. Anderson编著的Active Skills for Reading(《积极英语阅读教程》,第二版包括预备级和1~4级五个级别)是一套以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训练词汇学习技能为特色的英语教程。 那么,什么是ACTIVE reading 呢?其实,ACTIVE reading是Anderson 教授倡导的一种阅读方法(an approach to reading),它包含以下六个部分,ACTIVE正是这六个部分的首字母: A = Activate Prior Knowledge (激活先前知识) C = Cultivate V ocabulary (培养词汇学习技能) T = Think About Meaning (思考理解意义) I = Increase Reading Fluency (提升阅读速度) V = Verify Strategies (运用阅读策略) E = Evaluate Progress (评估进度与质量) 这个阅读(教学)模式是符合外语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的,因而操作起来也是最自然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该教材每单元有2篇课文,每篇课文有明确的阅读技能和词汇学习技能训练项目,如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训练Predicating和Antonyms,第二篇课文训练Scanning和Irregular Past Tense Verbs。每个单元开头有个Getting Ready(一般是提供几个问题供讨论)单元最后还有一个Real Life Skill训练。

语文(心得)之探索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语文论文之探索个性化阅读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审美乐趣。”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虽然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在不断的重新定位,但每当我我们翻开学生的一本本作文,千山一形、千人一面的文章比比皆是。语言运用更不乏千篇一律、假话连篇。究其根源,这和课堂上教师繁琐的提问和讲解关系甚密。新的课堂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不同的生命的个体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经验重组、释放活力、展示成长过程的空间。实践中,我们清晰地认识道,要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主动积极,富于个性化,必须彻底破除公式化、标准化、概念化的固定模式,走自主阅读的道路。 一、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近几年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情况有所改善,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加大了语言文字训练的份量,即教师的训练意识在增强。但是语文教学中的“三个为主”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还得不到充分贯彻,课堂上训练的全过程是由教师控制的,理解教师为主导是重“主”而不重“导”,教学过程大多是学生的被动参与,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事实上,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抄、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我们知道,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个体,教师不厌其烦的分析和讲解,严重影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个人的高度民主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压抑了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封闭着学生思维与智慧的头脑,扭曲学生的人格。而只有个性化的阅读,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创设民主、和谐,人人参与活动课堂。教师只有“蹲下来”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