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徐景藩治疗胆胃同病验案分析及辨治特色_徐景藩诊治脾胃病经验之三

徐景藩治疗胆胃同病验案分析及辨治特色_徐景藩诊治脾胃病经验之三

徐景藩治疗胆胃同病验案分析及辨治特色_徐景藩诊治脾胃病经验之三
徐景藩治疗胆胃同病验案分析及辨治特色_徐景藩诊治脾胃病经验之三

2010年总第42卷第3期(徐景藩诊治脾胃病经验之一、之二已分别刊登

于本刊2008年第12期和2009年第9期)

1验案分析

案1.刘某,女,53岁。2003年10月18日初诊。

主诉:上腹隐痛1年余,伴口苦。

初诊:患者1年多来常感上腹隐痛,痛无规律,

胃脘痞胀,食后尤甚,口苦嘈杂,时有泛酸,初起未予

诊治,嗣后症情渐剧,甚则终日不缓,于2003年3月

查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中度萎缩性胃炎,服雷

尼替丁、胃苏冲剂等药未效。刻诊:胃脘隐痛痞胀,得

嗳则舒,胃中嘈杂、泛酸,晨起吐苦水,口干口苦,纳

呆不振,情绪不畅则诸症加重。诊查:形体偏瘦,面色

萎黄,舌红、苔薄黄,脉细弦,腹软,中脘轻压痛,肝脾

不肿大。肝胆、脾胃互为表里,肝主疏泄,脾主运化,

胃主和降,胆随胃降,情志不畅,肝胆失疏,气机郁

结,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胆液逆胃,故见胃脘疼痛、

作胀、纳呆食少、吐苦水等症;气机不畅,郁而化热,

故见口干口苦、嘈杂不适。先拟疏肝利胆,和胃降逆

治之。处方:

柴胡10g,枳壳10g,青皮6g,法半夏10g,广郁

金10g,黄芩6g,刀豆壳30g,柿蒂15g,代赭石15g

(先煎),石见穿15g,白芍15g,甘草3g。水煎服,每日

1剂。

二诊:服上方7剂,胃痛稍减,脘中仍嘈,口苦咽

干。胆热未清,治从原法出入。原方加桑叶10g、丹皮

10g、煅瓦楞30g,以清泄肝胆制酸。

三诊:服药14剂,胃中嘈杂、口苦消失,但食欲

不振,腹鸣矢气,大便易溏。乃肝脾失调,当培土泄

木,疏利通降。处方:

太子参15g,炒白术10g,茯苓15g,山药15g,白

芍15g,柴胡10g,枳壳10g,佛手10g,鸡内金10g,谷

麦芽(各)30g,炙甘草3g。

服用7剂,诸症缓解。以后隔日1剂,巩固疗效。

2004年3月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消

失。

分析:胆汁反流常因胆道功能障碍、幽门括约肌

关闭不全,碱性胆液由十二指肠反流入胃,损伤胃黏

膜,引起慢性炎症。若胆液反复刺激,日久可致胃黏

膜固有腺体减少而产生萎缩性胃炎。据其临床表现,

可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泛酸”等范畴,

其病机总属脾胃升降失调所致,与肝胆关系尤为密

切。《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

苦,胃气逆则呕苦。”针对胆汁反流,徐老认为应从疏

降入手。疏即疏泄肝胆,调畅气机;降即理气和胃,降

其气逆。方中以柴胡为君,轻清升散,伍枳壳、白芍、

甘草,取四逆散之意,疏肝解郁,配郁金以增疏肝利

胆之功;黄芩苦寒,善清少阳,与柴胡相配,一散一

清,疏清肝胆,也寓小柴胡和解少阳之意;青皮、法半

夏、刀豆壳、枳壳、柿蒂、代赭石理气和胃降逆;石见

穿行瘀通利,防久病入络,血行不畅。服药7剂,胃痛

虽缓,然口苦咽干未减,徐老又加桑叶、丹皮以加强

清泄胆胃之热,煅瓦楞制酸行瘀。再服14剂,诸症消

失,然见食欲不振便溏等症,此时从培土泄木,缓图

其本,终收全功。

案2.吴某,女,42岁。2006年3月30日初诊。

主诉:低热间作3年余,上腹痞胀隐痛1年。

初诊:患者1992年因胆囊息肉行胆囊切除术,

2002年11月以来无明显诱因出现低热不清,体温

37.5℃~37.8℃,无干咳,无夜间盗汗,无关节疼痛,无

尿频尿痛等症,无明显消瘦,曾查甲状腺功能正常,

结核菌素试验阴性,CRP、ESR、ASO、RF、ANA等均

正常。1年来上腹痞胀隐痛,夜间尤甚,嗳气不遂,得

嗳则舒,兼酸苦水,经常口苦,手掌色红,抖动,大便

日行2~3次,仍时有低热。2005年7月1日在江苏

省人民医院查胃镜示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并行胃

息肉摘除,迭进中西药治疗未效。既往有眩晕史。舌徐景藩治疗胆胃同病验案分析及辨治特色

——

—徐景藩诊治脾胃病经验之三

陆为民周晓波周晓虹徐丹华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胆胃同病中医药疗法验案

中图分类号R256.3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10)03-0001-03

1

2010年总第42卷第3期

质偏红,舌苔薄白,脉细小数。此为阴虚阳亢,内风暗动,肝气犯胃,肝胃郁热。治拟泄肝和胃,兼以平肝,化肝煎加减。处方:

青陈皮(各)6g ,丹皮10g ,山栀10g ,象贝10g ,白芍15g ,炙甘草3g ,白蒺藜15g ,菊花6g ,桑叶15g ,夏枯草10g ,橘叶15g ,蝉衣3g ,木瓜10g ,煅瓦楞30g ,茯苓15g ,麦芽30g ,合欢花10g ,白薇10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7剂,胃脘痞胀隐痛缓而未除,泛酸已少,低热依然,体温在37.6℃左右,3月31日复查甲状腺功能、血糖等正常。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沉细小弦。胆热犯胃,胃气上逆,少阳不和。治当清胆降胆,理气和胃为主,兼清虚热。拟方清胆和胃汤加减。处方:

青蒿10g ,炒黄芩6g ,青陈皮(各)6g ,法半夏6g ,白芍15g ,炙甘草3g ,刀豆壳20g ,柿蒂15g ,黄连2g ,苏梗10g ,香附10g ,藿香10g ,焦白术10g ,白薇10g 。水煎服,每日1剂。

三诊:服药14剂,疼痛已止,脘腹痞胀好转,但时有反复,自觉胃中酸,口苦,饮水不多,大便已渐正常,唯畏寒,时有夜间痛醒,近日体温在37.4℃左右,无烦躁,无手足心汗,伸手而抖。甲状腺不肿大,血压偏低。舌质红,少苔,脉细。徐老辨为胆囊切除术后,少阳不和,胆经郁热,肝虚有风。治法和解少阳,清胆除蒸,养胃理气,佐以平肝。处方:

青蒿15g ,黄芩6g ,白薇15g ,麦冬15g ,白芍15g ,煅瓦楞30g ,煅牡蛎15g ,鸡金10g ,佛手10g ,香附10g ,三棱10g ,麦芽30g ,橘络5g ,百合20g ,建曲10g ,白蒺藜12g 。水煎服,每日1剂。

四至六诊:患者胃脘痞胀隐痛时有反复,情志不畅易发,胃中酸苦,低热渐退,手抖依然。徐老根据病情,在上述清胆和胃的基础上,又先后加入秦艽、地骨皮、银柴胡、鸭跖草以清虚热而除蒸,桑叶枝、煅牡蛎等清热平肝潜阳,坚持治疗2月,诸症渐平。

分析:化肝煎出自《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寒阵》,全方融疏肝、柔肝、清肝、泻肝诸法于一体,使肝气得舒而阴血不伤,郁火得泻而魂魄复宁。化肝煎是徐老临床运用而疗效卓著的方剂之一。本案患者原有胆囊疾患并行胆囊切除术,情绪时有波动,肝属甲木,胆为乙木,肝胆失于疏泄,气机不畅,久郁化热,而“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故见上腹痞胀隐痛,兼酸苦水,经常口苦等肝胃郁热之候;肝胃郁热,肝阴渐耗,阴虚阳亢,肝风内动,故见手抖;胆经郁热,少阳不和,故时有低热。徐老抓住主证,初诊时认为以肝胃郁热为病机关键,治疗以泄肝和胃为大法,兼以平肝,方选化肝煎加减治之。方中用青皮长于破气开郁散结,陈皮长于理气化痰运脾,二者合用共奏

疏肝理气解郁之功;白芍养阴柔肝,既制气药之燥性,又缓筋脉之挛急;栀子清肝宣郁,为治“火郁”之要药;丹皮清肝凉血散瘀;贝母(常用浙贝母)化痰散结,疏利肺气,有“佐金平木”之意;合白蒺藜、夏枯草、菊花、桑叶、橘叶、麦芽、合欢花、蝉衣、木瓜增平肝清肝疏肝缓肝之力,煅瓦楞清热行瘀以制酸,茯苓健脾化湿,寓“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白薇兼清虚热。二诊时胃脘痞胀隐痛明显缓解,低热未退,乃随证而治,改投清胆降胆,和胃理气,兼和少阳。药后脘痛渐止,低热渐退,仍从原法加减巩固治疗而收效。

案3.张某,女,54岁。2005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脘胁疼痛1年半,近发5月余。

初诊:患者起病1载半,今夏以来,不慎多食,以致脘胁痞胀,隐痛不适反复,嘈杂泛酸,纳呆食少,咽中不适,自服中西药物,未能缓解,10月28日南京鼓楼医院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活动性),幽门螺杆菌阳性(++),B 超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0.3cm ×0.4cm ,予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后症状不减,反见加重,遂求治中医。患者形体偏瘦,面色萎黄,舌苔薄白腻、质淡红,脉细弦。查:腹软,右上腹及中脘均有压痛,肝脾不肿大。平素情绪急躁。徐老认为患者以脘痛、胁痛所苦,参合四诊,当属“胃痛”、“胁痛”范畴。患者饮食不节,戕伤中土,胆囊结石,胆腑湿热,气机郁结,胆胃不和,胃气上逆,故见脘胁痞胀、隐痛、嘈杂泛酸等症。治当疏肝利胆,理气和胃。处方:

苏梗10g ,制香附10g ,枳壳10g ,郁金10g ,鸡内金10g ,金钱草30g ,海金沙15g ,白芍15g ,佛手10g ,炒陈皮6g ,法半夏10g ,茯苓15g ,陈香橼10g ,焦山楂15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药14剂后,脘胁胀痛减轻,嘈杂不著,偶有泛酸。予前方加煅瓦楞30g 制酸行瘀止痛。

上方加减,继服1月,诸症消失。嘱患者饮食清淡,调畅情志,中药隔日1剂,坚持治疗。2006年5月复查B 超,胆壁毛糙,未见结石。随访1年,诸症尚平。

分析:徐老曾统计2000多例患者,原有胃病,兼胆病者占35%,其中属于肝胃不和证的胃病兼有胆病者占71%;已确诊胆病者,经内镜或X 线钡餐检查兼有慢性胃炎、溃疡病者占40%。由此可见,胆胃同病甚为常见。本案为典型的胆胃同病,既有胃炎活动,幽门螺杆菌感染,又兼胆囊结石。患者平素情绪急躁,肝胆失疏,胆胃不和。治当胆胃兼顾,疏肝利胆,理气和胃。方中以苏梗、制香附、枳壳、白芍、佛手、陈香橼疏肝理气,和胃止痛;郁金、鸡内金、金钱草、海金沙为四金汤,功能清利肝胆排石;配合陈皮、

2

2010年总第42卷第3期

半夏、茯苓和胃健脾化湿,以杜生湿之源,为本案用

药之精要;焦山楂助运消坚。全方用药虽属平常,但

抓住病机之关键,胆胃同治,坚持1月,症情痊愈。加

之患者配合,饮食情志调节,复查B超,结石消失,实

乃意外。

2辨治特色

2.1辨识痛胀,当分轻重缓急胆胃同病的主症是

上腹部痛胀,徐老认为有其明确的特点,当加以识

别,以助辨治。部位在上腹心窝、上脘,及于右胁下,

自觉痛与腹部触痛、压痛基本相应,有的引及右背、

肩部;疼痛性质一般为隐痛、胀痛。发作明显时出现

剧痛、绞痛,有时改变体位可使症状减轻;疼痛一般

无规律性,有时表现为空腹时痛,进食适量后可缓解

片刻,但移时又痛,或入睡后疼痛,或黎明时疼作,起

床早餐后痛可减轻;疼痛的发作或加重,常与饮食不

当、情志不畅、劳累等因素有关。胆胃兼病时,一般常

伴有嗳气多、得嗳觉舒、食欲差、脉象弦或细弦等症

状。

胆病湿热互阻,肝胆失疏,胆液不循常道之时,

可以出现目黄、溲黄、皮肤色黄。湿热充斥,营卫不

和,可见寒热发作。出现上述诸症,说明胆病重。若伴

有脘痛持续多日,突然缓解而大便色黑如漆,乃由气

滞而中焦脾胃气虚,气郁化热,损及阴络,或脾气虚

不能摄血。因此,胆胃俱病者在病程中尚需细心诊

查,注意病情变化。往往由于病理因素尚存在,未经

妥为调养,更因种种原因而使疾病发展。故应分别轻

重缓急,提高警惕,及时作出针对性的处理。

2.2祛湿务尽,和降相合为要诸凡影响胆液(精

汁)的生理形态及胆腑之功能,均与湿浊、湿热有关。

复加饮食不慎,食滞内停,湿滞相合,常致病情发作

或加重。因此,治当以祛湿为要,而祛湿力求务尽。否

则,湿浊不祛,或祛之不尽,易致反复。胃宜降则和,

胆亦属腑,胆随胃降,故和降之法亦为胆胃同病之主

要治则,祛湿与和降应相辅运用。具体运用,徐老强

调应注意以下要点:

(1)胆病祛湿,常与清热合法。因胆腑之湿多从

热化,与热相搏,成为湿热病理因素。湿热相合,氤氲

难解,相互滋长,互相黏滞,可以成石。甚则瘀热不

清,及于营卫,或酿成痈脓。

祛湿与清热相合,亦即清胆化湿,适用于胆病发

作较重之时,苔腻不渴,黄疸,胁痛,小溲黄。药如茵

陈、碧玉散、青蒿、黄芩、厚朴、炒苍术、薏苡仁、金钱

草、海金沙、茯苓、芦根之类。待症状改善,还需再用

一段时间,务求湿热廓清,结合饮食调护,防其湿邪

再生。若属热盛者,酌配黄连、银花、蒲公英、大黄等

药。

(2)理气之品,能行气滞。徐老认为,胆胃有病,

必有气滞。一般宜选用苏梗、枳壳(或枳实)、青皮、陈

皮、广木香、佛手片、香附等微辛微温药以理气。配用

白芍、甘草,一则酸柔、和缓,制其辛温之味,以免耗

气;二则舒挛定痛,可解脘胁之痛。此外,腑中有滞,

理宜导之,有积宜消,有滞宜化。现代药理研究,大黄

不仅能增加胆汁的分泌,又能使肝胰壶腹括约肌舒

张,且能促进肠管蠕动及胆囊收缩,是胆道炎症、结

石疾患的常用药。可根据病情,掌握药量,煎剂后下,

或另用沸水泡服。也可研成细粉过筛,每次1g,可根

据病情增减其量,1日1~2次,以腑气通畅为度。芒

硝利胆软坚,消除胆腑及肠中之燥结,可以煎剂后

下,或以药汁趁热冲溶即服,也可兼作外敷之药,以

上腹胁下疼痛痞硬好转或消失为度,是方便、有效、

价廉的辅助治疗措施。

(3)至于胆病有少数湿从寒化,胃病脾胃气虚

者,自当据证而治以温通或补益脾胃等法,佐以消

滞、理气之品,内脏得以温养,气旺而腑行亦畅。胃阴

不足者,用滋养胃阴,常可配用川朴花、佛手花、广郁

金、绿萼梅等理气利胆,微辛不燥。若肝病及胆,肝阴

不足,酌配枸杞子、炒生地、紫丹参、当归、川楝子等,

寓一贯煎之意而更胜一筹。为了不致碍湿,又能泄降

阴虚所生之热,芦根、茵陈、金钱草、薏苡仁、蒲公英

之类,亦可据证参用。

2.3调理升降,纠正胆汁反流慢性胆囊炎、胆石

症,或胆囊切除后,由于胆道功能障碍,伴有胆汁反

流入胃者甚为多见,甚至从胃反流至食管,此乃引起

慢性胃炎、食管炎之重要因素。徐老多年临床体会,

运用辨证施治结合降胆和胃方法,疗效较好。前述理

气和降之法可以参考。而配用柿蒂、刀豆壳、旋覆花、

代赭石、怀牛膝等,也颇有效验,可纠正胆汁反流。对

某些顽固性病例,还需重视调理升降,善为配伍,俾

升降相须,升中有降,降中有升,以降为主。如胃阴不

足而兼胆汁反流,可于滋阴养胃方药中,据证选加木

蝴蝶配佛手片,杏仁配青皮,竹茹配瓜蒌,代代花配

刀豆壳,或加入桔梗、牛膝等等。能在升降法中认真

推敲,相伍配用,每可收意外之效。

第一作者:陆为民(1967-),医学博士,副主任中医师,硕

士研究生导师,中医消化内科专业。

收稿日期:2009-12-10

编辑:王沁凯

3

中医诊断:肠胃病辨证的主要内容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或痞胀,按之觉舒,食欲不振,或得食痛缓,食后胀甚,嗳气,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气短懒言,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二)胃阳虚证 临床表现:胃脘冷痛,绵绵不已,时发时止,喜温喜按,食后缓解,泛吐清水或夹有不消化食物,食少脘痞,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口淡不渴,倦怠乏力,畏寒肢冷,舌淡胖嫩,脉沉迟无力。 (三)胃阴虚证 临床表现:胃脘嘈杂,饥不欲食,或痞胀不舒,隐隐灼痛,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四)胃热炽盛证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拒按,渴喜冷饮,或消谷善饥,或口臭,牙龈肿痛溃烂,齿衄,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五)寒饮停胃证 临床表现:脘腹痞胀,胃中有振水声,呕吐清水痰涎,口淡不渴,眩晕,舌苔白滑,脉沉弦。 (六)寒滞胃肠证 临床表现:胃脘、腹部冷痛,痛势暴急,遇寒加剧,得温则减,恶心呕吐,吐后痛缓,口淡不渴,或口泛清水,腹泻清稀,或腹胀便秘,面白或青,恶寒肢冷,舌苔白润,脉弦紧或沉紧。 (七)食滞胃肠证 临床表现: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厌食,嗳腐吞酸,呕吐酸馊食物,吐后胀痛得减,或腹痛,肠鸣,矢气臭如败卵,泻下不爽,大便酸腐臭秽,舌苔厚腻,脉滑或沉实。 (八)胃肠气滞证 临床表现:胃脘、腹部胀满疼痛,走窜不定,痛而欲吐或欲泻,泻而不爽,嗳气,肠鸣,矢气,得嗳气、矢气后痛胀可缓解,或无肠鸣、矢气则胀痛加剧,或大便秘结,苔厚,脉弦。 (九)肠热腑实证 临床表现:高热,或日哺潮热,汗多,口渴,脐腹胀满硬痛、拒按,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大便恶臭,小便短黄,甚则神昏谵语、狂乱,舌质红,苔黄厚而燥,或焦黑起刺,脉沉数(或迟)有力。 (十)肠燥津亏证 临床表现:大便干燥如羊屎,艰涩难下,数日一行,腹胀作痛,或可于左少腹触及包块。口干,或口臭,或头晕,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 (十一)肠道湿热证 临床表现:身热口渴,腹痛腹胀,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泻如水,或腹泻不爽,粪质黄稠秽臭,肛门灼热,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中医)小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中医: 小儿湿疹的中医治疗进展 杜锡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博士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皮疹多样性,瘙痒剧烈,易复发。小儿湿疹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皮肤起红斑、丘疹、水疱等,常反复发作,湿疹急性期剧烈瘙痒,尤其在晚上致小儿烦躁哭闹而影响睡眠和进食,严重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中医药因能缓解临床症状,有效改善皮损,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疾病复发,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就中医对小儿湿疹的认识及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中医对小儿湿疹的认识 古代医藉记载的“奶癣”、“胎敛疮”、“四弯风”等相当于小儿湿疹,如明代陈实功的《外科正宗》云: “奶癣,儿在胎中,母食五辛,父餐炙煿,遗热与儿,生后头面遍身发为奶癣,流脂成片,睡卧不安,瘙痒不绝。”《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 “胎敛疮,此症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又名乳癣,痒起白屑,形如癣疥,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缠绵,此系干敛,有误用烫洗,皮肤起粟,搔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即成湿敛。”明确指出本病多因胎中遗热遗毒,或饮食失调、脾失健运、内蕴湿热、外受风湿热邪而致。认为其病机“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四弯风》又载: “此证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人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诸病源候论》认为小儿发病乃“五脏有热,熏发皮肤,外为风湿所折,湿热相搏身体……”,“……是心家有风热”。清《外科真诊》记载: “奶癣生婴儿头顶,或生眉端,由胎中血热,落草受风而成,有干湿之分。干者形如癣疥,痒起白屑;湿者皮肤起粟,瘙痒无度,黄水浸淫,延及遍身。”

治脾胃病“三味”方

治脾胃病“三味”方 禄保平孙巧玲河南省中医院名医工作室 藿香、佩兰、砂仁(芳香三味饮) 三味为芳香健胃化湿之主药。藿香与佩兰配伍出自《时病论》,功效相仿,均有化湿、解表、止呕作用。唯佩兰对脾经湿热之口中甘腻多涎最为合拍,而砂仁化湿醒脾作用明显。三味用于中焦湿浊不化之胃炎,症见胃脘痞闷,口淡乏味,或口有秽浊之气,肢体疲倦,脉缓舌白润腻等,起效快。略予加减,对上消化道疾病颇有效验。 代代花、厚朴花、佛手花(芳香三花汤) 三花均为芳香理气化滞药。代代花偏于开胃宽胸,厚朴花偏于理气消胀,佛手花偏于疏解肝胃之郁。三味合用,对肝胃气郁于胸胁、脘腹,出现痞闷、胀痛、食后有堵塞不消化之感者,投之多效。三味泡水代茶饮,还有消胀减肥之效。 大麦芽、稻芽、谷芽(开胃三芽饮) 三芽亦具芳香气味,有疏肝健脾开胃之用。麦芽为消食药,但有明显的疏肝作用;稻芽功用与麦芽相似,帮助消化,但药力缓和;谷芽是指北方小米的芽,性温和而暖胃,且有安神作用。三味药合用,舒达肝气,开胃进食,并有温散湿邪的功效。 半夏、黄连、黄芩(辛开苦降散) 此三味为半夏泻心汤的君臣药,为辛开苦降之代表组合,又为苦寒与苦温之相反配伍。具有辛开湿浊散,苦降热邪除之功效。凡见心下痞满,隐隐作痛,泛泛欲呕,舌苔湿腻者,此三味为必选之药。唯其用量,当视湿与热孰轻孰重而定,而湿热之孰轻孰重,又当以舌苔为标尺。 竹茹、生姜、芦根(清胃三味汤) 此三味为清胃降逆组合。吸取北京脾胃病专家步玉如先生的经验,善用竹茹清胃止呕,一改过去单纯清肺化痰之用;芦根清胃生津的作用显著,凡胃热之呃逆、呕吐,常取竹茹30克,芦根30克,对胃热之逆,效果明显。但竹茹略有克伐胃气之弊,加入辛温之生姜,既加强降逆作用,又可预防竹茹克伐胃气之虞。 砂仁、白蔻仁、公丁香(开胃醒脾方) 此三味均有芳香气味。砂仁与白豆蔻功效相仿,均有化湿、行气、温中止呕的作用;公丁香为温中降逆药,于胃寒之呕吐、呃逆、嗳气有益。三味合用,对中焦寒湿不化所致的胃痛、泛泛欲呕、呃逆不断、时时吐浊者,每有良效。 青皮、陈皮、大腹皮(理气三皮饮) 此三味为理气消胀之品。指出,青皮疏肝达下,陈皮调脾达中,大腹皮行气达三焦。小腹胀痛者,以青皮为主药;胃脘胀痛者,以陈皮为主药;脘腹皆胀而痛者,以大腹皮为主药。三味合用,在舒理气机的基础上,又有健脾开胃之功效。服用后常有肠鸣下气之感。 鸡内金、鸡矢藤、神曲(二鸡神曲散) 此三味为健胃消食之药。鸡内金消食化石为百姓所公认,神曲的消食化积的作用比较强,特别是小儿吃多了不消化,晚上睡不好觉,又感冒,神曲应为首选药。鸡矢藤是非常好的助消化药,此三味研粉冲服,或煎汤服均可,于老人、小儿服用效果更好。 神曲、山楂、大麦芽(三仙饮) 此三味为“三仙饮”,在广大农村几乎都知道,是健胃消食的常用品。只是三味功效不同,神曲消面积,山楂消肉积,麦芽消果积。有的地方加上鸡内金,名为“四消散”,其消食作用更强。但对于年老体弱者,还要加一点健脾药,如白术、山药、陈皮、白扁豆等,以防消而不化。 黄连、吴茱萸、刀豆子(左金豆子汤) 黄连、吴茱萸为左金丸,是苦寒与苦温组合,是清肝与暖胃结合。主药是黄连,“实则泻其子”,泻心火即清肝火,肝火不亢,无犯乎胃,则胃痛、呕吐、嘈杂吞酸,自行消失。但苦寒有伤胃气,故佐以吴茱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 脾胃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之脏腑辨证脾胃病辨证 脾位居中焦,与胃相表里。脾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外应于腹。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水谷、水湿,输布精微而藏营,为气血生化之源,故有后天之本之称。脾又主统血,其气主升,喜燥恶湿。胃居中焦,与脾相表里。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胃气以降为顺,喜润恶燥。脾的病变主要以运化、升清功能失职,致使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水湿潴留,化源不足,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为主要病理改变。因此,临床以腹胀或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为脾病的常见症状。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为常见症状。脾病的证候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饮食、劳倦、思虑过度所伤,或病后失调所致的脾气虚、脾阳虚、脾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实证多由饮食不节,或外感湿热或寒湿之邪内侵,或失治、误治所致的湿热蕴脾、寒湿困脾;实证多由饮食倍伤,或误食不洁之品,或寒邪、热邪犯胃而成的脾之特性:(1) 六腑之氣皆降,唯脾性上升。(2) 喜燥惡濕。

氣下陷之病歸屬脾,濕之證亦常屬於脾。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風掉眩,皆屬於肝。 病變範圍: (1)運化遲鈍(脾者運化),水和穀,出現 1. 吃的東西不消化,吸收不良,水穀不化,化源不足,水詩瀦留。 2. 營養不足,出現營血虧損,生血無源。 脾氣升,然清陽不升。清陽為何?混濁之物不會升,清的陽氣(指好的物質,有營養的物質)。清陽不升,統血失職,脾主統血。脾的功能還包括小腸的吸收。 脾有問題常出現的症狀: (1)腹脹隱痛,肚子脹。脾的功能可能主要指小腸的吸收消化功能。小腸分清別濁。 小腸即在肚臍周圍。小腸(脾)功能減退可出現腹脹,隱痛。不欲食而納少(納少除了與脾有關,也與胃有關)。由於消化吸收不好,胃納減退,或腹瀉便溏(不是新起腹瀉,新起的屬腸的問題)。長期慢性的腹瀉便溏,浮腫,身重,乃因脾主

王霞芳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咳喘经验

王霞芳应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咳喘经验 标签:名医经验;王霞芳;小儿咳喘;苓桂术甘汤 本院王霞芳教授是首届著名中医儿科专家董廷瑶学术经验继承人,第三、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证施治,每获良效,尤其对小儿咳喘研究深入,应用经方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咳喘经验颇丰。笔者有幸随师学习,侍诊于侧,亲聆教诲,受益良多。现将王师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1 理论基础 苓桂术甘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具有温阳化气、健脾利水的作用,适应于脾阳不足、气不化水、聚湿成饮的痰饮病。张仲景首先提出“痰饮”病名,认为该病的形成与肺、脾、肾功能失调有关,在“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法则下,创制了从脾治饮的苓桂术甘汤, 主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等。本方虽四味,配伍严谨,温而不热,利而不峻,确为痰饮之和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云:“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又“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稠者为痰,清者为饮”。痰饮为患,流动不拘,涉及范围广泛,从内到外,从上到下,均可因痰饮停聚而成病,故苓桂术甘汤作为治疗痰饮病的基础方剂,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王师认为,肺、脾、肾三脏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协调的作用。肺在上焦,主宣发肃降,肺气充足,则能促进脾气的正常运化;脾在中焦,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升清,将精微物质上输于肺,以资肺气旺盛布散;肾在下焦,主水,只有肾气旺盛,人体内水液才能正常地吸收、输布和排泄,才能协助肺、脾保 持水液代谢的平衡。若发生病变,肺、脾、肾三脏则相互影响。如肺病迁延不愈,日久则必然肺气虚弱,影响脾肾气机调节,导致脾的运化和升降功能失调,气滞湿郁,清阳不升,则清窍不利,故见胸闷、头晕等症。若脾病失治误治,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停滞而生痰,痰湿上逆,分清泌浊功能减弱,影响肺的宣发和肃降,咳喘由此而生;脾虚升降失调,水谷不分,合污而下,则为泄泻;若肾阳亏虚,肾气不足,肾不主水,关门失利,水湿乘机泛滥。王师临床观察发现,一些咳喘病,如慢性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病情持续发展至某一阶段,会出现肺脾两虚兼有阳虚之证,或脾肾两虚之证,出现咳喘痰多、气短乏力、纳呆腹胀、大便稀溏等,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2 苓桂术甘汤应用分析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模拟题

[ 模拟] 中医内科学脾胃系病证(三) A3 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 五个备选答 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男,25 岁,突然上腹部疼痛,喜温拒按,遇寒加重,欲加衣被,蜷卧,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第 1 题: 其应辨证为 A. 脾胃虚寒 B. 饮食伤胃 C. 肝气犯胃 D. 寒邪客胃 E. 痰气交阻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 第 2 题: 宜选何方 A. 附子理中汤加减 B. 黄芪建中汤加减 C. 少腹逐瘀汤加减 D. 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加减 E. 香苏散合良附丸加减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女,38 岁,曾患崩漏经治已愈,现患者自觉腹中空空,似饥非饥,似辣非辣,难以形容,伴失眠多梦,舌质淡,脉细弱。 第 3 题: 其应辨病辨证为 A. 胃阴不足胃痛 B. 胃阴不足痞满 C. 湿热阻胃痞满 D. 胃热嘈杂

E. 血虚嘈杂参考答案:E 1 答案解析: 第 4 题: 其治法为 A. 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B.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C. 清热化痰和中 D. 健脾益胃和中 E. 益气养血和中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第 5 题:应首选何方治疗 A. 益胃汤加减 B. 一贯煎加减 C. 温胆汤加减 D. 君子汤加减 E. 归脾汤加减参考答案:E 答案解析: 某男,20 岁,患者于一天前出现恶寒发热,继之腹痛,泻下赤白脓血便,肛门灼热。现病人已无寒热症状,腹痛剧,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滑。第 6 题: 应以何方为基础治疗 A. 白头翁汤 B. 芍药汤 C .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D. 葛根苓连汤 E. 不换金正气散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第7 题:若病人痢下赤多白少,口渴喜冷饮,应加 A. 地榆、丹皮、苦参 2

辨方证用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3则_丁红平

中医杂志,2009,36(12):2095-2097. [3]田明,赵彦欣,徐强,等.桂枝加葛根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3,30(5):118-120.[4]王诗忠,黄龙生,陈少清,等.桂枝加葛根汤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蛋白多糖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11):2543-2547. [5]宋毅,黄尧,张志勇,等.夜交藤抗炎抑菌的实验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2):112-114.(本文承蒙李妍怡教授指导,特此谢忱!) 通信作者:李妍怡,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中医院,Liyanyi800119@sohu.com *基金项目:李妍怡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4〕20号) 收稿日期:2014-11-03;修回日期:2014-12-23 (编辑颜冬) 文章编号:1001-6910(2015)02-0034-02·名师高徒·辨方证用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3则 丁红平 (武汉市洪山区中医医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胡希恕先生积多年学验,提出“先辨六经,后辨方证”“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的经方运用思路与原则。宗其用方思路,以半夏泻心汤治痞满、大柴胡汤治食管瘅、《外台》茯苓饮治泄泻案为例,详细分析辨识方证过程与用方施药细节,借此揭示辨识方证运用经方的临证思路在脾胃疾病辨治中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经方;思路;脾胃疾病/中医药疗法;验案;半夏泻心汤/治疗应用;大柴胡汤/治疗应用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志码:B doi:10.3969/j.issn.1001-6910.2015.02.17 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在伤寒学界独树一帜,创立了“八纲—六经—方证体系”,提出了“先辨六经,后辨方证”的用方思路,以及“方证是辨证的尖端”的独到见解。笔者认真学习胡老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将其辨方证用经方的思路运用于临床脾胃病的治疗,兹举验案3则,介绍如下。 1半夏泻心汤案 患者,女,67岁,2014年6月4日初诊。主诉:胃脘胀满20d。患者20d前感觉胃脘胀满,烧心,纳食减少,并逐渐加重,但凡饮冷食凉或进食辛辣则感胃脘不适,胃镜检查提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及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未见明显好转。现症:胃脘胀满,烧心,纳食减少,腹部畏寒,口干,乏力,大便数日1次,无口苦、四逆,舌淡红,舌面干,苔薄白,脉弱。体征:上腹无压痛。西医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诊断:痞满。中医辨证: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治宜益气健脾,平调寒热,消痞散结。给予半夏泻心汤中药颗粒剂,处方:黄连3g,黄芩10g,干姜9g,清半夏12g,大枣10g,党参10g,陈皮12g,浙贝母10g,煅瓦楞子15g,炙甘草9g。1剂/d,温开水冲服。同时嘱患者禁食生冷、辛辣、油腻、刺激、不易消化之食物。服药5剂,患者胃脘胀满、纳差、烧心、口干明显减轻,但大便难解,仍腹部畏寒,舌淡少津,苔薄白,脉弱。上方去浙贝母、煅瓦楞子,加生白术18g,易干姜为12g。继服5剂,患者烧心消失,腹部畏寒减轻,略感胃胀、口干,食欲较好,大便通畅,舌淡润,苔薄白,脉细无力。二诊方去生白术。再服5剂,患者诸症消失,舌淡润,苔薄白,脉细稍有力。给予四君子汤7剂以善后。 按冯世纶教授认为厥阴病是半表半里的阴证,并指出其实质为“寒饮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郁而化热,因呈上虚下寒、上热下寒之证”[1]。本例患者上有口干、舌面干,乃上热无疑;中有心下痞满、纳差、乏力,下有腹部畏寒、大便不畅(非大便闭结),脉又见阴象,乃中虚下寒已显。上热下寒,虚实并见,既非表之太阳、少阴,又非里之阳明、太阴,亦不是半表半里之少阳,唯属半表半里阴证之厥阴病最为恰当。本例厥阴之痞证,无寒湿下注之“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非甘草泻心汤证,无胃气上逆之“干噫食臭”,非生姜泻心汤证,故笔者辨为半夏泻心汤证,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味。方中辛温之半夏散结除痞,降逆止呕;辛热之干姜温中散寒;苦寒之黄芩、黄连泄热开痞;寒热错杂,缘于中虚失运,故以甘温之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健脾。全方寒热互用和其阴阳,辛苦并进调其升降,补泻兼施顾其虚实,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自除。二诊时腹部畏寒无改善,提示下寒偏重,故适当增加干姜用量;便干,加大剂量生白术以温中健 · 43 ·中医研究2015年2月第28卷第2期TCMRes.February2015Vol.28No.2

中医治疗胃病

中医治疗胃病和西医不同,中医将胃部不适分为胃寒、胃热。胃寒湿者较明显的病症是舌苔白腻,也就是舌苔白白的,厚厚的,不易刮除。西医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及胃粘膜脱垂等疾患均属中医“胃脘痛痛”的范畴。如表现为胃痛连绵,喜温喜按,没有食欲,神疲乏力,舌淡白,多属虚寒。 胃寒的主要病因与饮食习惯有关,如饮食不节,嗜食生冷等等。经常冷热食物一起吃,吃饭不按时或者饥饱不均,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胃寒。再加上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精神紧张,饮食不规律,造成脾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对胃痛的治疗,中医以“理气止痛”为临床上通用之法,但是,还须进一步审证求因,辩症施治,不能在这里以偏概全,以免产生误导。但是,我国医学和民间验方,素有食疗调理胃寒的办法,兹向各位介绍一、二。 胃痛者的饮食调理特别重要,对于脾胃寒湿,便溏,舌苔白腻者应该少吃或是禁止吃生冷的食物,从冰箱取出的水果,尤其是橘子类,应该隔一个时候才吃。同时,不论任何人,都不要在生气后立即进食。 脾胃虚寒者应多吃温胃散寒的食物,如胡椒、大枣、黑豆、老姜、狗肉、猪肚等。而且一定要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多食清淡、少刺激性食物,谨防过酸、过甜、过咸、过苦、过辛,过热、过凉的食物。 推荐食疗膳食—— 1,茴香狗肉汤(引自《民间药膳方》)—— 备料:大茴香10克,桂皮5克,陈皮6克,草果6克,生姜2片,狗肉250克,酱油适量,大蒜头4枚。 制作:将大回香、陈皮、桂皮、草果、生姜洗净;大茴香、桂皮、草果槌碎;大蒜头去皮;狗肉洗净,切小块,放鼎内热油炒去膻味。将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煮至狗肉熟烂即成,饮汤吃狗肉。每天1料,分2次食完,连服5天为1疗程。 2,糖姜片、糖姜水: 糖姜片即超市所售成品,而且价格不高,比自己制作要省事,直接买来零食即可。 糖姜水则是将生姜切片,加红糖共煮,胃寒疼痛不断时,趁热饮用有效。 3,姜制枣豆(源自《民间验方》):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试题

◎<名词解释>◎<是非题>◎<填空题> ◎<简答题>◎<问答题>◎<病案分析> ◎<答案> ※<标题一> 一、A型选择题 1.胃的主要病变脏腑在胃,与那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肝肾 B.肝脾 C.胆肾 D.脾肾 E.心肺2.肝胃郁热胃痛的特点是() A.隐痛 B.灼痛 C.胀痛 D.暴痛 E.刺痛3.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胃失温养 B.胃失濡养 C.气机不畅 D.胃腑积滞 E.瘀血内停 4.胃脘疼痛,如针刺、似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痛时持久,食后加剧,入夜尤甚,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治方应首选() A.血府逐瘀汤 B.桃红四物汤 C.桃仁红花煎 D.芍药甘草汤 E.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5.周某某,男,18岁,前日因食过饱后即胃脘胀痛,嗳腐吞酸,大便不畅,苔厚腻,前医曾用保和丸不效,现胃脘痛而便闭,当用保和丸合下列何方治疗为最佳() A.小承气汤 B.大承气汤 C.枳实导滞丸 D.小陷胸汤 E.理中汤 6.胃痛病名在唐宋以前中医文献中最常与何病混淆() A.心痛 B.胃痞 C.胁痛 D.胆胀 E.腹痛7.外邪犯胃胃痛的发病以何邪最为常见() A.风邪 B.暑邪 C.寒邪 D.湿邪 E.热邪8.胃痛发病的关键病机是() A.气虚 B.气怯 C.气陷 D.气滞 E.气逆9.下列症状对胃痛和胁痛的鉴别诊断最具有价值者为() A.疼痛的部位 B.疼痛的性质 C.疼痛的持续时间 D.疼痛的兼症 E.疼痛的诱因 10.患者张某,男,27岁,聚餐后出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

脾胃病六经辩证治疗是什么

脾胃病六经辩证治疗是什么 我好几年了胃不好,经常会发病,妈妈说可以看看脾胃病六经辩论治疗,这是现在医学上术语,听说这种看脾胃有很好的疗效,我的胃部不好是几年前当服务员的时候患上的,饭店服务员的工作就是在别人吃饭的时间工作,等我要吃饭的时候已经饿过劲了,就这样患上了胃病,一犯胃病就感到胃痛,还有胃胀感,恶心,疼的我全身出虚寒,不知道妈妈说的脾胃病六经辩证治疗是什么啊。 是有关脾胃病辨证治疗的经方进行整理归类,按照六经辨证分类,共收载92首方剂。论述了六经起源及六经脾胃病的辨证特点。介绍了太阳脾胃病、阳明脾胃病、少阳脾胃病、少阴脾胃病、太阴脾胃病、厥阴脾胃病的治法、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痉挛,胃粘膜脱垂,十二指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病),是指剑突以下,脐以上发生经常性疼痛或突 发性疼痛为主的胃脘部疾病.临床证候非常复杂,本文就作者近 年来用六经辩证指导治疗,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所取得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该病的临床经验进行了介绍. 脾胃病六经治法具有以下特点:太阳脾胃病,治当发表祛邪,

鼓邪外出;阳明脾胃病,治当通下祛邪;少阳脾胃病,当以和解为法;太阴脾胃病,当以理中为法;少阴脾胃病,治当扶阳抑阴;厥阴脾胃病,治当土木两调,清上泻下。 一、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二、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有些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三、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禾厶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有些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四、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五、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六、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七、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介绍

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介绍 经方非独为外感而设,其治疗内伤杂病亦有良效,临床体会运用经方必须在抓主证、明辨阴阳前提下方能取得满意疗效,并介绍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验案三则。 标签:经方;脾胃病;经验 经方配伍严禁,经过千余年临床实践检验,备受医家推崇。不仅适用于外感病,治疗内伤病亦有良效,笔者临床中运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疗效满意,兹择数则验案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小陷胸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案 李某,女,58岁。反复近剑突下隐痛8年余。初起剑突下疼痛作胀,反酸嗳气频频,心电图正常,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示萎缩3+、肠化2+、异型增生+、HP3+,行HP根治治疗后反酸稍轻,余症不减,转投中医。来诊时剑突下隐痛,时觉胃胀,嗳气频频,口干口苦,胃纳尚可,大便粘腻,小便如常,剑突下压之疼痛转剧,舌淡红,苔黄厚腻,脉弦略滑。证属湿热中阻、胃气不降。治以化湿清热,斡旋气机,方选小陷胸汤加减,黄连12 g,制半夏12 g,全瓜蒌30 g,炒枳壳12 g,柴胡9 g,煅瓦楞(先)30 g,太子参9 g,炙甘草3 g 7剂。二诊,剑突下隐痛基本消失,食后稍觉胃胀,口干口苦略减,上方加苏梗12 g 以增强降胃功效,再进7剂。如此加减调治3个月,已无明显不适症状。半年后复查胃镜:慢性胃炎。病理示萎缩1+、肠化-、异型增生-、HP-。随访一年未发。 按:小陷胸汤见于《伤寒论》”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功能除痰热,开气结。余以该方化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满意,总结其临床适应症必须具备:①病位必须以剑突下为主;②剑突下有压痛,压痛阴性者不可用之;③必须兼有湿热征象。正如《成方便读》云”此则因痰热互结,未成胃实。观其脉浮滑,知其邪在上焦,故但以半夏之辛温散结豁痰,栝楼之甘寒润燥涤垢,黄连之苦寒降火泄热。此方以之治伤寒亦可,以之治杂病亦可,即表未解而里有痰热者,皆可兼而用之”。 2小建中汤合黄土汤治疗消化性溃疡案 周某,女,82岁。因”纳差伴胃脘隐痛3年余”来诊。3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胃纳不振,胃脘隐痛。行胃镜检查示胃角胃窦多发溃疡,病理未见恶性病变。长期服用制酸剂,后两次复查胃镜均见溃疡灶未完全愈合。证见纳谷不馨,进食少量半流质,胃脘隐痛绵绵、畏寒喜暖,乏力明显,口干不欲饮,夜寐欠佳,大便努挣难出,小便尚调。舌暗,苔少,脉沉细。证属中焦虚寒、气血两亏。治以温中健脾。方选小建中汤合黄土汤:太子参15 g,炒白芍15 g,桂枝12 g,饴糖20 g,灶心土(包)30 g,黄芩12 g,熟地黄12 g,炒白术15 g,炮附片6 g,阿胶(烊)12 g,炙甘草6 g 14剂。1剂/次,早晚各1次口服。服后胃脘畏寒稍减,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试卷2

中医内科学【脾胃病证】-试卷2 (总分:60分,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30,score:60分) 1.下列选项中,不属肝气犯胃型胃痛主症的是【score:2分】 【A】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 【B】胃脘胀满,痛连两胁 【C】胸闷嗳气 【D】舌苔薄白 【E】脉象弦数【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肝气犯胃型胃痛多因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克脾伤胃,其主要有气滞表现,而无热象,脉象当弦,而非弦数。 2.治疗胃痛瘀血停胃证的主方为 【score:2分】 【A】保和丸加减 【B】丹参饮加减 【C】血府逐瘀汤加减 【D】桃红四物汤加减 【E】失笑散合丹参饮【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瘀血内停证胃痛治以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当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3.痞满的基本病位在 【score:2分】 【A】肝脾 【B】脾胃 【C】胃脘【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心肾 【E】肝胆 本题思路: 4.治疗痞满痰湿中阻证的主方是 【score:2分】 【A】二陈平胃汤加减【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保和丸加减 【C】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D】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E】枳实消痞丸加减 本题思路:痞满痰湿中阻证治以除湿化痰,理气和中,方用二陈平胃汤加减。

5.治疗痞满肝胃不和证的主方是 【score:2分】 【A】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B】保和丸加减 【C】泻心汤合连朴饮加减 【D】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枳实消痞丸加减 本题思路: 6.呕吐的病因不包括 【score:2分】 【A】外邪犯胃 【B】饮食不节 【C】情志失调 【D】病后体虚 【E】跌仆损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呕吐可因外感邪气或内伤饮食等因素致病,而无外伤因素。 7.下列选项中,不属胃阴不足型呕吐主症的是【score:2分】

陈文中温阳学术思想析微_朱杰

J OURNAL OF NEW CHINESE MEDICINE Setember 2013Vol.45No.9 [ 收稿日期]2013-04-03[基金项目]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编号:国中医药发(2012)19号] 陈文中,字文秀,南宋医家,生卒年不详,宿州符离(今安徽宿县)人,后迁居涟水(今属江苏涟水)。医名卓著,时人称之宿州陈令。为传播经验,使“目之所不见、力之所不及者”亦能免遭夭横之痛,遂于公元1241年及公元1254年,先后著成《小儿痘疹方论》与《小儿病源方论》(以下原文引用均引自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陈氏小儿病源·痘疹方论》),篇幅虽非巨制,学术特色鲜明。尤以温补见长,认为小儿“五脏未实,肌肉尚虚”,“药性既温则固养元阳,冷则败伤真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宋以来吴之专家者,曰陈曰钱二氏,陈以热,钱以凉,故有火与水喻者”(语出明·刘凤),陈文中与钱乙齐名[1]而异军突起,无忝为儿科温阳学派之开山。笔者试就其温阳学术思想作一浅析,以就正于方家。1温阳之由1.1 胎禀怯弱,譬犹阴地草木 胎孕之时,尤其在豪门,常 恣意坐卧慵懒,不劳力,不运动,饮食生冷辛辣,五味偏嗜,先天元阳不足,导致脏腑虚寒,胎受软弱。加之儿生之后,藏于帏帐,不见风日,因而少有坚实。阳气具推动、温煦、气化、卫外、固摄、营养功能,阳虚胎弱之象可见:外肥里虚, 。宜预服长生圆以防慢惊风。长生圆以槟榔、枳实、木香、砂仁、半夏、丁香、肉豆蔻(面裹煨),全蝎(去毒尖)组成。功能补脾益肾,行气化痰,宽上实下,熄风定惊。药物分别用麸炒、姜制、面裹,并以乳汁或粥汤下,以护胃气。同时反映了把握先机、治病之先的治未病思想。1.2 摄养失和,冷则败伤真气 陈文中指出,“吃热、吃软、 吃少,则不病。吃冷、吃硬、吃多,则生病。”现代社会普遍使用空调、冰箱,贪凉饮冷,寒伤阳气,卫阳、脾阳、真阳受戕者比比皆是。养子若要无病,关键在乎摄养调和。人之所生,犹树木而有根本。若根本壮实,则耐风寒,免得中年之后元气更衰,脾运失健,不能克化,才不得不服脾胃药、灸丹田和足三里,其为时已晚矣。在“养子十法”中,重视温养元气,以助长养发育。如:背暖,防肺经受寒;肚暖,冷则不消谷;足暖,防寒从下起;脾胃要温,盖脾胃属土而恶湿冷,过用表解宣利,或以凉药镇心,致脾土虚弱,肝木盛冷,徒败伤真气。至于“频揉肚”,是因为脾健在于运,脾阳不振,则运化无力;“少洗浴”,旨在防止冷热失宜,或囿于卫生条件,“肌肉宽缓,腠理开泄,包裹失宜,复为风邪所乘”。1.3 治不对证,药物伤脾败阳 陈文中论下胎毒:小儿始生 落草之时(古人称产妇为蓐妇,蓐者,陈草复生也,引申为草垫子,草席。如《高僧传·四》载针灸助产:“妇人在草甚急……针之须臾,羊膜裹儿而出。”故小儿始生,谓之落草),便服朱砂、轻粉、白蜜、黄连水,欲下胎毒,反伤脾元,吐泻痰喘,后患蜂起,腹胀惊悸,变证丛生。特别是轻粉损心气,朱砂损神气,性皆寒冷,多致损害。良言劝告病者:“有病不乱服药,先当择医,若不择医,恐不死于病,而死于药”。又岂是死于药,实乃死于医者失察、用药差舛,能不慎欤!即使是痘疹,“若小儿首尾平和,自有勿药之喜”,盖小儿脏腑柔弱,易为虚实,必不得已,才施药物,折其太过的同时,更要益其不足。经云:谈方论药易,明脉识证难。而“最莫难于小儿也”。若迷邪谤正,则顺同恶异,病淹日久,缠绵难愈。当代儿科临床,过度治疗、妄用寒凉屡见不鲜,滥用抗生素于今尤烈,伐生无数,令人忧心忡忡。2温阳之施2.1 惊风:非独热而生风 陈文中谓,热极生风而外,寒、 暑、燥、湿之极,亦能生风,“非独热而生风也”。若不察形气虚实,一例用牛黄、朱砂、脑、麝之类凉药镇心宣导,误之深矣!“急惊属阳,属腑,当治以凉”,“慢惊属阴,属脏,当治以温”。如小儿面青白,身无热,口中气冷,多啼不寐,目睛上视,项背强直,牙关紧急,呕涎潮,或自汗,此慢惊风证。多因惊怖,风冷之气蓄于咽喉,气机阻滞,痰涎壅闭,因而作搐。惊风具体治法宜先去痰涎,次固元气,灵活变通。冀元气盛则津液行,血气流转,自然不搐。服药次序为:先服芎 陈文中温阳学术思想析微 朱杰 兴化市中医院,江苏兴化225700 [ 关键词]陈文中;儿科;温阳;学术思想[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6-7415(2013)09-0161-02 161··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脾胃病证-痢疾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考点练习题:脾胃病证-痢疾 一、A1 1、关于痢疾基本病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络受伤 B、腐败化为脓血 C、邪滞于肠 D、气血壅滞 E、肠道传化失司 2、下列哪一项不是痢疾的必有症状 A、里急后重 B、下痢赤白黏冻 C、完谷不化 D、腹痛 E、大便次数增多 3、下列哪项不是痢疾与泄泻的鉴别要点 A、有无里急后重 B、有无因情志不舒诱发引 C、有无排便次数增多 D、有无脓血便 E、有无腹痛肠鸣 4、根据刘河间治疗痢疾的理论,里急后重症状显著者可加用

A、补气药 B、升提中气药 C、养血药 D、活血药 E、理气药 5、治疗寒湿痢首选的方剂是 A、驻车丸 B、真人养脏汤 C、芍药汤 D、不换金正气散 E、白头翁汤 6、若痢疾初起,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者,首选的方剂是 A、《活人》败毒散 B、香连丸 C、葛根芩连汤 D、藿香正气丸 E、芍药汤 7、下列关于痢疾治疗原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 B、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 C、忌过早补涩

D、热痢清之,寒痢温之 E、分利小便 8、疫毒痢的治法是 A、清热和中化湿 B、清热除湿调气 C、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D、清热化湿和中 E、温中燥湿调气 9、痢下白多赤少,一般多重用 A、温药 B、寒药 C、气药 D、血药 E、补药 10、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湿热痢的主症 A、腹痛,里急后重 B、下痢赤白相兼 C、肛门灼热 D、小便短赤 E、苔白腻,脉濡缓 11、寒湿痢的表现是 A、痢下赤白脓血,不甚臭秽

B、痢下鲜紫脓血 C、痢下纯为白冻 D、痢下赤多白少 E、痢下脓血黏稠 二、A2 1、患者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微黄,脉滑数。其治法是 A、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B、清热化湿,理气止痛 C、清热凉血,和胃利湿 D、清肠和胃,利湿解毒 E、清胃利湿,和胃通降 2、某患者,下痢2天,现下痢赤白黏冻,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选用 A、葛根芩连汤 B、白头翁汤 C、连理汤 D、芍药汤 E、以上都不是 3、患者症见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证属

脾胃科中医病历范文

中 入院记录 姓名:郑×职业:保安 性别:男工作单位:常州市奇丰机械电子厂 年龄:23岁住址:江苏省金坛市社头镇前春村委芦巷村28号婚姻:未婚供史者(注明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 出生地:江苏金坛入院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6:45时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7:00时 发病节气:秋分后“” 主诉:胃脘隐痛1年,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xx年xx月中旬饮入凉啤酒后出现胃脘部隐痛,自服药物后缓解(具体不详)。此后间断出现胃脘隐痛,餐后胀满,畏寒,服用雷尼替丁胶囊、香砂养胃丸后缓解。近一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隐痛加重。于xx年xx月于xx医院行胃镜示:;病理示:。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口服及中药汤剂症状可缓解,今日为求系统治疗收住我院,刻下症:胃脘隐痛,喜按,畏冷恶风,食后胀满,无恶心呕吐,纳可,夜眠安,二便可。 既往史:双膝关节骨质增生xx年,左膝稍重,外敷药物好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个人史:原籍出生,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病等疫水接触史,无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区居住史,无工业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生活较规律,居住环境一般,无潮湿之弊,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史。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T:37.5℃,P:67次/分,R:18次/分,BP:118/72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表情自如,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主体位,步行入院,步态正常,查体合作,语声正常,无异常声音如呻吟、呃逆等,无特殊气味。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球结膜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无异常,鼻中隔无偏曲,口唇无紫绀,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正常,甲状腺血管无杂音,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搏动正常,双侧无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两肺语音传导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叩诊双侧浊音界正常,心率6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胃脘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氏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正常,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_宋辰斐

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宋辰斐 潘燕君 1 夏以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0071) 【关键词】厌食;中医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2;R4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619(2014)10-1580-03△通讯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00711 上海市闸北区中医医院儿科,上海200072 作者简介:宋辰斐(1988—),女,2011级硕士研究生在读,学士。研究方向:儿童肺系疾病。 小儿厌食症是儿童摄食行为异常的一种疾病,多发于1 6岁儿童,常表现为较长时间食欲缺乏或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拒食,若长期得不到改善,可导致患儿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并可造成患儿免疫力下降,从而使其他系统疾病的易感性增加[1] 。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呈上升 趋势 [1] 。目前,小儿厌食症的发病机 制及中西医治疗方法都缺乏统一标准,有待进一步研究。兹将小儿厌食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认识1.1病因及发病机制 小儿厌食症 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杨丽 娟等 [2] 认为,厌食症的病因与多种因 素有关。家长未及时添加辅食,小儿断乳年龄过大可导致小儿偏食,饮食习惯不良或饮食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的病因。另外精神、药物及季节等因素均可造成小儿厌食。孟宪敏等 [3] 认 为,全身或局部疾病、喂养不当是导致 小儿厌食症最主要的后天因素,各种原因造成的先天不足也是厌食的因素之一。另外,精神因素及药物影响也可造成厌食,但所占比例较低。 胃运动功能的异常是小儿厌食症最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张寅等 [4] 对 30例厌食症患儿进行液体胃排空、胃动力学指标测定,结果证实患儿确实存在胃运动功能障碍的情况。蒋丽蓉 等 [5] 认为,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小儿厌食症密切相关。对此类患儿及早治疗有利于改善患儿营养及发育[6] 。姜 永红等 [7] 通过实验研究发现, 脑肠肽与小儿厌食症密切相关。多种神经肽能刺激或抑制下丘脑弓状核神经肽Y (NPY )和刺鼠相关蛋白(AgRP )的表 达释放,从而影响食物摄入,导致脑肠肽-摄食中枢紊乱。微量元素与厌食密切相关,尤其是锌的缺乏在小儿厌食症的发病因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肖满田 [8] 将厌食症患儿的血锌、血硒、血铁、血钙、血镁与正常儿童比较,发现厌食症患儿的血硒及血锌明显低于正常儿童(P <0.05)。表明硒的缺乏可导致患儿味觉异常,缺锌则使患儿味觉的敏锐度降低,导致患儿摄食量减少。蒋少华等 [9] 研究厌食症 患儿的血清微量元素,发现厌食症患儿除缺锌外还可出现镁、钙、铁的降低及铜的升高,提示厌食可能还与其他微量元素的失调有关。 1.2诊断标准临床发现大部分厌 食症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可无异常表现,为功能性厌食,仅有小部分患儿有器质性疾病。许多西医书籍并未将小儿厌食症列为单独的病种,而是作为 其他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症状。2002年第7版《实用儿科学》[10]将小 儿厌食症归为一个独立病种,并定义 为: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2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研究概况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脾胃疾病。中医古籍对此病记载较少,至宋代将其列为儿科独立病证,称为“乳食不下” 。后世医家又有恶食、食不下、不能食等多种病名 [11] 。 2.1病因病机小儿厌食症的病位 主要在脾,脾失健运,胃纳失司为主要病机。正如《灵枢·脉度》所云“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脾胃健运才可知饥欲食。各种原因使脾失健运均可导致厌食。古代文献中有许多针对厌食病因病机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指出“甘者令人中满”,《素问·痹论》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幼幼集成》指出“或因病有伤胃气,久不思食”,可见古人对厌食一证 已有较全面的认识[11] 。 现代医家对厌食症的病因进行统计研究,也颇有所获。胡爱国 [12] 对临 床300例厌食症患儿进行统计,发现厌食症的病因主要与喂养不当、先天不足、久病伤脾、思虑过度、暑湿熏蒸等有关。其中喂养不当占47.9%,先天不足占20.8%,久病伤脾占27.1%,为最主要的三大病因。王霞芳 [13] 经过 20余年的临床实践,将厌食症辨证分 为湿食里滞型、脾胃气虚型、肝胃不和型、营卫不和型及胃阴不足型。曾静雯 [14] 认为, 夏季暑湿较重,暑湿熏蒸,脾更易为湿所困,脾阳失展,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则不思纳谷,故部分患儿夏令时症状可进一步加重。2009年出版的《中医儿科学》[15] 将厌食症的病因 归纳为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及情志失调,与临床统计结果基本相符,病机则归纳为脾胃不和,纳化失职,主张以健脾开胃为治疗大法。陈明英 [16] 认为,小儿厌食症与肝的疏泄 失常密切相关,虽然部分医家认为小儿情志病少,然清代《冯氏锦囊秘录》 指出小儿“魂魄神志意之五志既全,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七情便有”,临床肝旺的厌食症患儿也屡见不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