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笔记。

第一章:绪论

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范畴:个人与社会(终点范畴);思想与行为(起点范畴);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中心范畴)内化与外化(结果范畴);教育与管理(中介范畴)

学科特征:阶级性,实践性,综合性。

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研究意义:1,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

2,有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3,有助于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更好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地位和功能

地位:1,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2,为社会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 3.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

功能特点:客观性,多方面性,层次性,发展性。

个体性功能:个体生存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引导政治方向,约束规范行为,激发精神动力,塑造个体人格)

个体享用功能

社会性功能:政治功能:1,传导主导意识形态,调节社会精神生产

2,传播主导政治意识,引导人们政治行为,再生产社会的政治关系。

3,沟通社会信息,确保社会有机联系,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经济功能:1,是经济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可靠保证。

2,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精神动力。

3,是营造经济建设发展的和谐社会环境的重要手段。

文化功能:文化传播,选择,创造功能。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根本目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确立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根本任务:用马列主义,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原因: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目的:在一元的根本目的的指导下具多元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功能: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检验依据。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党的奋斗目标;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1、理想信念教育是核心;2、爱国主义教育是重点3、道德教育是基础4,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如何实现:坚持理论教育;突出主旋律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现代化意识)

这章多看书,结合课本。此处不多说。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一、环境对人的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人发展的前提与契机,环境是人格的支柱

二、特点:广泛性,动态性,特定性,可创性。

三、类型:从影响范围看:宏观环境、中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从性质上看:良性环境和恶性环境

从状态上看:开放环境和封闭环境

从内容上看:社会物质环境和社会精神环境

功能:强化功能;导向功能;感染功能

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经济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政治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文化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微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微观环境影响:

家庭环境影响(普遍性、特殊性、长期性;渗透性;针对性;亲和性和权威性。)

学校环境影响(全面性,阶级性,渗透性,导向性)

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的影响(计划性,权威性,持久性,全面性)

社区环境影响(社区生活秩序和经济发展度,社区风气,道德规范,人际交往)

同辈群体的影响(自由性,渗透性,独特性)

良性环境的作用:感染,促进,约束。

思政教育环境的优化:

优化原则(整体性,互利性,自主性)。方法:环境选择实验法,环境选择隔离法。

方面(措施):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舆论环境。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思想品德结构:是以世界观为核心的心理,思想和行为的综合系统,是心理,思想,行为其要素和功能相互联结而成的三维立体结构。(心理是思想品德基础,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思想是核心,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行为是外显因素。)人的思想品德是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其形成与发展过程是内在转化与外部制约过程的辨证统一。

外部制约与内部转化,详见ppt。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

一,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二,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一为内在诸要素的发展矛盾;二为社会要求与原由思想品德的矛盾)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概念注意:1、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展开、运行、发展的流程。2、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

3、是教育双方互动的双主过程

PS: 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一个属教育活动,一个是属人的发展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是影响思想品德形成的一个关键要素(自觉的教育要素),不是全部的要素(还有自发的环境要素等)。同时二者关系密切。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方案的制订(搜集信息,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制定计划,优选方案);方案的实施(传导观念,实施影响,促成转化);评估(信息反馈,评估控制)。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特征:1.明确的计划性和鲜明的正面性。

2,突出的复杂性和广泛的社会性实践性。 3.积极的引导性和明显的长期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和规律:

基矛: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1、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

2、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Ps:具体规律: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外化规律,协调控制规律,自我教育规律,反复递进规律,主体差异规律。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教育者:

特征: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

职能:教育职能;管理职能。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的特殊性:

工作对象的特殊性-----能动的人

工作过程的特殊性----难以计量的精神生产活动

工作手段的特殊性----劳动工具以个人的个性品质为主

工作成果的特殊性----劳动成果取得具长期性复杂性

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要素质:

政治素质----政治立场;政治信念;政治品德;政治水平;政策水平

思想素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思想作风

道德素质----爱党、爱国、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热爱和尊重教育对象;强烈的事业心和奉献精神。

知识素质----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工作对象和所处环境所需的知识;相关知识。

能力素质----调查观察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决策计划能力;宣传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激励能力;运用新科技能力。

生理心理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特征:广泛性,层次性,可塑性,主体性(能动,自主,创造性),时代性,复杂性。

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历史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立体分析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科学地认识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意义: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出发点;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是调动教育对象内在积极性、实现其思想转化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领导干部。(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优劣对群众有极大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青年。

青年的生理特点:1、身体形态迅速发展。2、身体机能趋向成熟

青年的心理特征:1,个性发展2、智力发展3、情感发展4、性心理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联系:相互规定和相互依存;变化不居相互转化。

区别:角色不同;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不同;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平等;理解;尊重;共享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一个基本要素,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定应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为客观依据,以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状况为现实依据。因此具有丰富多样性,动态发展性。

确定思政治教内容原则:整体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目的原则;重点要素原则。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

具体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世界观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政治观教育:基本国情教育;基本路线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人生观教育:人生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人生态度教育。

道德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美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法制观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教育;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社会主义纪律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健康与心理健康;现实状况;解决方法。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是教育者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的体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起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辨证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确立的主要依据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及原则体系就是由这些联系或关系决定的。)

原则确立依据:

1、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上位规律,决定了从属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性质与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各平行系统的关系(反映的是中位规律,是确立关联层次原则的依据)3、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下位规律,是确立运行原则的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疏与导相结合原则;科学性与方向性相结合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主要原则:方向原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规律,是根本原则。如何贯彻:统一认识,讲求科学,一贯到底)

求实原则: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如何贯彻:1、尊重事实2、讲究方法3、勇于创新)

民主原则:提倡原因:(1、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2、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规律决定的:3、是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决定的;4、时代特点的要求;5、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

坚持民主原则的要求:1、正确认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2、要敢于和善于发扬民主

3、要科学地实行集中

渗透原则:实施意义:产生教育合力,易于接受,适应思想政治社会化要求;更好发挥效能。

如何实施:强化渗透意识;协调关系,组成合理的系统教育结构;寓教于无形,

循循善诱,倚重人格塑造,循序渐进,促进教育对象思想的良性循环。

层次原则:实施的意义:符合教育对象多层划特征;克服教育中的一刀切;满足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如何贯彻层次原则:1、调查研究,科学分层,2整体筹划,统筹安排。3、创造良好条件和适宜氛围,依据层次特点正确选用教育内容与方法,满足教育者个性发展需求。激励原则:实施原因:1、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决定2、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3、符合人的行为规律。

如何坚持激励原则: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坚持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以

精神为主,正反面教育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表扬与批评相结合,以表扬为主。

2、激励手段的运用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

主体原则:实施原因:1、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3、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特质的要求

如何实施(实施要求):1、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2、力促自我教育3、将自我教育与集体成员间的互帮互较结合起来。

示范原则:如何实施:1、教育者以身作责,为人师表。2、身体力行

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思政教方法: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

意义: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纽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条件。

特点:以马列理论为指导;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依据;吸纳其他学科成果。讲求应用性、针对性、综合性、创造性。

基本方法:理论灌输法,

实践锻炼法(劳动教育,社会考察,社会服务活动),实施要求:1、完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2、选择合适的实践锻炼方式3、实践锻炼要持之以恒

自我教育方法:方式----自我修养;反思;自我改造;自我管理。(包括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

典型教育法:正面典型与反面典型

要求----典型的真实性、层次性、代表性、时代性。学习典型要有创新性;关心爱护典型。比较教育法:比较鉴别法;回忆对比法;类比法。

感染教育法:形象感染;艺术感染;群体感染。

咨询辅导法:具体方法----疏导咨询法;交友谈心法;自我调控法。

要求:人员要专业;诚信;工作要循序渐进;活动应普及;多途径预防教育法:重要性----增强先导性;提高主动性;强化有效性。

具体方法----普遍预防与重点预防;明示与暗示;启示与警示。、思政教育方法的要求:针对性,综合性,创造性。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

含义: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主要艺术----疏通引导缓解冲突的艺术;语言文字表达的艺术;选择时机的艺术;选择突破口的艺术;把握适度的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运用制度的艺术;奖惩的艺术;组织

会议的艺术;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的艺术。

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涵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目的、任务、原则、内容等信息),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促使教育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形式或物质实体。

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综合组织形式或具体的活动形式。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各要素相互联系的枢纽,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实现的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征:客观性和主观性;实践性和发展性;承载性和传导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

管理载体----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管理活动中,并与管理手段相配合,渗透到人们的具体工作中,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规范人们的行为、调动人们工作、学习、生产积极性的目的。

其特征:普遍性、强制性、阶级性、组织性、规范性(制度化)

思想政治教育何以管理为载体:

1,管理活动的普遍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外在条件。

2,管理活动以人为本的实质为思想政治教育将其作为载体提供了内在根据。

3,我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对以管理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提出了客观要求。

作用:1,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结合

2,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和效果提高

3,有利于人们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管理载体的运用要求:1,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管理载体的自觉性

2,提高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3,健全制度(一岗两责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管理目标和内容)。

4,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要求和内容制度化。

5,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的环境。

文化载体:

含义: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教育者充分发掘利用各种文化产品的教育因素,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项文化建设中,让各种文化活动承担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达到提高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特征:形式多样;对人影响全面;影响方式具渗透性。

作用:1,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面,实现教育目的。

2,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利于全民一致的价值观的形成

运用要求:保证文化建设的方向性;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大力加强群体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

活动载体:

涵义: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有意义的活动中,使人们在活动中受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特征:明确的教育目的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突出的社会实践性。

功能:内容的潜移默化功能;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功能;促进教育客体主体化功能。

要求:活动应有目的有指导;因地制宜;具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能有效发挥参与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大众传媒载体:

涵义:以大众传播工具为载体向广大群众传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人门在接受社会信息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特征:覆盖面广;传递快、时效性高;增殖性、促进力强。

类别;印刷类载体;广播载体;电视载体;网络载体等。

功能:1,能直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民树立共同理想,2,能满足人们社会化需求,促进人们与时俱进,3,能提升人的精神生活质量;能营造良好的氛围,强化教育效果。

运用要求: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及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注意不同传媒的优势互补,发挥综合效应。

3,注意大众传媒的局限性,消解其负面影响

网络载体特征:信息海量化专门化;信息传播和更新快捷;传播手段多媒体化;传播方式互动平等。劣势:真实性、权威性差,网络安全无保障;虚拟性下的网络道德问题严重。

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含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构与管理者,运用计划、组织、指挥、调控和评价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功效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特征:方向性,民主性,开放性。

手段: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思政管理内容:目标管理(科学、渐进、有效);计划管理(系统、联系、预见、可调);规范管理(制度、法规);信息管理(科学、真实);队伍管理(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性、动态性)。

过程:决策形成过程,决策执行过程,总结反馈过程。

决策执行过程:决策执行的保障:人、财、物

决策执行的机制:责任制度;考评制度

总结反馈过程: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制建设的重点。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笔记整理.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整理 简答题: 一、思想工作、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三者之间的辨析? 答:1.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如阶级斗争、政权建设、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等。 1.思想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们的思想更符合客观实际,以便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 3.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是思想工作中的政治部分性部分。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和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的叠加、融合。 二、古代思想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其局限? 答:特点:一是在道德教育思想上,强调以育人为中心,德育至上; 二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修身为本”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圣贤”、“君子”; 三是在教育途径上,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如学校、家庭等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四是在教育方法上,注重教化与修身的统一。 局限:第一,灌输式教育方法在道德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公私德不分的倾向突出; 第三,“重规范”、“轻人格”的倾向严重。 三、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 答: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是互相规定和互相依存的,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变化不居、互相转化。虽然两者紧密联系,但是他们的角色不同,任务侧重点和活动方式也不同,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最后,它们两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必须是互相理解的,必须是共享两者的精神的。 四、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答:过程:个体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经过社会实践,使思想品德诸要素不断平衡发展,知与行从旧质到新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从而形成社会要求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外部制约与内在转化有机统一的矛盾运动过程。 规律: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西方政治思想史读书笔记

。 导论: 1、西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1)、政治思想的主要和基本内容集中反应人们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政治实践,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上各阶级、阶层、社会集团及其代表人物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的主张、观点、理论和学说。(2)、正式思想是由政治实践规定的,是其直接反应,并为其服务。 2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方法: (1)、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2)、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各种思想意识的基本方法。(3)、坚持具体的历史的分析方法;(4)、坚持寓评于介的方法。 3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1)、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时期的基本政治观;(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3)、权力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4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的意义: (1)、首先,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认识,提高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水平,提高我们全民族的政治文化素质。而政治素质是民族素质的核心。(2)、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了解西方社会文化,有助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促进我们包括西方在内的世界文化交流。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3)、学习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启发我们的思考,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史 1、西方政治思想的产生: 古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公元前8世纪,氏族制度开始解体,阶级关系开始出现,进入城邦时期。因为是海洋文明,所以具有开放、活跃和多样性的特征。 之后众多的思想家政治家及立法家开始对城邦进行管理和改革,并提出了优秀的理论和主张。其中梭伦改革坚持中庸的原则,建立了有限的温和民主制,为日后民主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中叶,人们开始研究自然及与自然有关的政治观念。 2、城邦制度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从外部特征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小国寡民;城邦从本质上来说是公民的自治团体,是公民在法律之下分享权利和义务的政治体系。但是其中只有自由公民可以享受到民主政治权利。奴隶和妇女外邦人都无法享受民主权利,表明了小国寡民下民主权利的狭隘性。通知城邦政治也是多元的,一是城邦主权实体的多元化,即城邦政治格局林立。二是城邦政治制度的多样化。 雅典民主是非常狭隘的的民主,具有局限性,政治权利仅限于公民享有,占人口大多数的努力,外邦人和妇女被排除在外,民主权利只是公民集团的特权,但是其对西方的民主观念产生了十分积极地影响。 3、古代希腊的政治思想: (1)、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思想:个人只有融合与整体,是国家的工具,只有为其献身才能体现其价值。(2)、理性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第1章~第3章 【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学 答: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指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公共管理在实施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管理活动的内容与范围、公共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在某种程度和范围内,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可以互相替代,但公共管理并不能替代公共行政的全部。 2.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在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这个定义包括“谁在管理”、“如何管理”、“管理什么”三个方面。 ①国家行政组织或公共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的主体,由于各国国家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各不相同,行政管理的主体也不相同; ②行政管理的主体并不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而是与立法、司法部门相对而言的行政执行部门或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突出了“公共”的特性,涉及到公共权力的运用、公共利益、

公共政策、公共服务等问题。 3.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是指拥有合法权威的,包括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内的政府,以及由其授权的有关机构或部门为了解决公共资源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等社会问题所作出的正式的决定或安排,这种决定或安排是确立一定社会生活的行为准则和行为依据。通常可以表现为法律、政令、计划、方案、程序等形式。 4.政治—行政二分 答:政治—行政二分由威尔逊最早提出,他认为执行宪法比制定宪法更要困难。为了使政府不走弯路,应把政府划分为两个领域,即“政治”与“行政”,认为就政府应当做什么而言,政治领域就是由大多数选举出来的代表来决定各种选择;行政领域就是政府贯彻执行经过合法程序所通过的各种规定,这种执行过程不是政治干预。 ①行政学科应当建立在单一的组织原型的基础上,能普遍运用于一切政治制度; ②任何良好的行政科学必须使其从政治学领域中分离出来; ③行政科学的指导价值是效率; ④有效的公共行政要求政府权力有单一的领导中心; ⑤建立独立的公共行政学的目的就是“使政府不走弯路,使政府专心处理公务和少作政治干预,加强和纯洁政府的组织机构,为政府的尽职尽责带来美誉”。 5.B途径 答:B途径是公共管理学研究途径之一。B途径重视的不再是内部行政管理的机制与过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 论基础。(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 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它通常是一个社 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 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人的绝大 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 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分类:默认栏目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推荐下载

公共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公共治理是由多元的公共管理主体组成的公共行动体系; 第二,公共管理的责任边界具有相当的模糊性 第三,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权力依赖和互动的伙伴关系; 第四,治理语境下的公共管理,是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基于伙伴关系进行合 作的一种自主自治的网络管理。 第五,治理语境下的政府在社会公共网络管理中扮演着“元治理”角色。 4、新公共服务理论主要观点: 第一,政府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掌舵; 第二,公共利益是目标而非副产品; 第三,在思想上要具有战略性,在行动上要具有民主性; 第四,为公民服务,而不是为顾客服务; 第五,责任并不简单; 第六,重视人,而不只是重视生产率; 第七,公民权和公共服务比企业家精神更重要。 第三章:公共组织 1、公共组织概念:是指不以营利为目标、以追求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以协调 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 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 准政府组织:介于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之间的一种过渡型公共组织,即非营 利的以增进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但通过授权等行使一定的行政权力,对公共 事务的管理具有一定强制性的公共组织。 2、非营利组织的含义和特征: 含义:是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组织目标,且是非官方的,即本身并不具有行 政权力的公共组织,具有非强制性和服务性。 特征:萨拉蒙和安黑尔:正式组织性、非政府性、非利润分配、自主管理性、 志愿性和公共性 沃尔夫:有服务大众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有一个不致令任何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_考试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一、填空题 1.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客体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心概念 3.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27. 思想政治教育被经济基础决定又为其服务。 28. 有无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区别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及其他剥削制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29. 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30. 思想政治教育是民主政治建设的必备条件。 31.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32. 以环境构成要素的性质为划分标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3. 以环境构成范围的大小划分,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34. 宏观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

35. 经济环境是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 36. 微观环境主要是指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 37. 校园文化是以学校为依托的“社会亚文化”。 38. 思想政治教育所说的研究对象,广义角度研究是指一切人。 39. 青少年和领导干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40.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成功,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目标。 42. 按教育对象的范围,可将目标分为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 41.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双重的功能,它既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又是教育活动的终点。 42.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史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内容。 1. 2. 3. 4. 5. 6. 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有思想政治教育。(错误。在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极为丰富。) 7. 行为支配思想。(错误:思想支配行为。思想是行为的先导,人的绝大的多数行为都是受思想支配的。) 8. 人的思想支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不一定反映人的思想。(错误。人的行为反映人的思想。) 9. 管理带有明显的强制性。 10. 主体因素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错误。客体因素) 11. 客体因素在思想政治品德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能动作用。(错误。主体因素) 12. 自我教育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新型的有控影响。

西方政治思想史

绪论 ——《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一讲 一、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政治 ?三种政治观的演进 ◇西方政治观 ◇中国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当前学术界的观点 关系说 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所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过程说 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活动说 一定阶级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经济利益所进行的夺取、组织、巩固并运用国家政权进行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的全部活动。 制度说 处理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物中关于权力与服从关系的一般原则、制度和策略。 现象说 一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为实现其利益和目标,运用特殊公共权力,根据一定的原则、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使社会纳入一定的秩序,并得到稳定和发展的社会现象。总和说 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政治的要素 ◆政治的原动力是利益 ◆政治的核心是公共权力 ◆政治作用在于整合社会、协调矛盾 ◆政治目的在于社会的稳定、有序和发展 ?政治的界定 基于一定的利益,社会共同体及其成员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什么是政治思想 ?界定 人类对于政治现象的认识、对于政治问题的主张和观点 ?特征 ?以国家为核心主题 ?关于如何认识国家、组织国家、管理国家的观点主张和理论体系 ?政治思想不断变化(政治本身、研究方法以及研究者观念) ?如何理解 ?认识国家 对国家的一般看法,如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前途等,属于对历史和现实中国家的

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王乐夫版本 第一章:导论 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差别: 联系:第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第二: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 含义: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 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 第一,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行使公共权力为基础,是一个公共领域。工商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或者个人对从原材料购买、加工生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是工商企业自己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二,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

序为目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工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工商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了“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 6、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标志) 背景:第一、执行研究将问题的焦点由组织转移到公共项目及其产生的结果上。执行研究把项目放到了核心地位并要求研究组织如何对项目作出贡献。 第二、执行研究超出了公共行政学以及政治学的范围,而达到了更广泛、更综合的跨学科的程度。 正是这种由组织结构与过程向项目与绩效的焦点转移的趋势以及不同学科者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兴起。 产生标志:1991年,美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被看作是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产生的标志。 7、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选择题) 美波齐曼公共政策途径企业管理途径 戴维。H。罗森布鲁姆管理途径政治途径法律途径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1、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选择题)(主要掌握人物、著作、及代表性的观点)

西方政治思想史复习题.修订版doc

填空题 柏拉图---《理想国》(《国家篇》)、《政治家篇》和《法律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雅典政制》、《家政学》《尼各马科伦理学》、《修辞学》波利比阿----《历史》 西塞罗-------《论国家》(又译作《论共和国》)、《论法律》、《论官吏》 阿奎那-----《反异教大全》《论君主政治》《神学大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释》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论提图·李维的前十卷》 布丹---《国家论六卷》 格老秀斯-----《论海上自由》《基督教的实质》《战争与和平法》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霍布斯---《利维坦》《自然法与政治体原理》、《论公民》 洛克---《论宗教宽容》《政府论》《人类理解论》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社会契约论》 潘恩----《常识》、《人权论》 托马斯·杰斐逊-----《独立宣言》、《英属美洲权利概观》、《弗吉尼亚笔记》 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 名词解释 1、自然政治观: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 第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思想家们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的建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政治秩序是自然的一部分。

第二,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自然法思想。即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 第三,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2、基督教神学政治观:基督教神学政治观是西方中世纪的基本政治观。 第一,政治思想以神学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国家是上帝的产物,教会高于国家,教权高于俗权。 3、权利政治观:权利政治观是西方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的主流。 (1)十七、十八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是“应然”阶段。 这时,各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先进思想家们认为,人们应该在理性(也 就是自然法)的指引下,通过协议(也就是契约)重新建立一个能够保 护个人“天赋权利”的外部力量政治体(即国家)。人权的基本内容:生 命、财产、自由、幸福和安全 (2)十九世纪直到二十世纪前期,是“实然”阶段。 一方面居于主流地位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已是论证现实的合理性,说明现实政权是“怎样的”(实然)以及现政权应如何运作问题。“秩序”和“安全”已成为主要口号。 另一方面无产阶级要求建立一个更为美好的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甚至要求用暴力推翻现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 (3)西方政治思想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然”向“将然”转变的阶段。 一方面仍以维护和发展现存政权的思想为主。 另一方面,有的派别和思想家,开始揭露并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弊端并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答案 【篇一: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试题3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有两个方面,即()和教育 科学文化建设。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主要方式有()、理论学习法、()、演讲报告法。 5、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 教育的根本任务。 6、我国现阶段的道德可分为社会主义道德和()道德两个层次。 7、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有疏通引导艺术、语言文字表达艺术、()艺术、个别谈心的艺术、()的艺术、运用制度、规范的艺术 奖惩的艺术、组织会议的艺术。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2、思想品德结构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2、简述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4、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哪些? 5、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四、论述题(15分) 1、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思想政治品德教育专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思想道德建设 2、实施影响,促成转化 3、马克思主义哲学 4、理论讲授法;理论宣传法 5、有道德;有文化 6、共产主义 7、报告、演讲;协调人际关系 二、名词解释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为完成一定的思想政治 教育任务,在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 方式、办法或手段的总和。 2、指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具 体而言,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 为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 3、思想政治教育微观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小环境”,一般包括家庭 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三、简答题 1、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 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 2、答: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 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思想道德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往往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2)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 的矛盾;(3)受教育者与教育介体之间的矛盾;(4)教育者与教 育环体之间的矛盾;(5)受教育者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6) 教育介体与教育环体之间的矛盾 3、答: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有:(1)社会发展的客 观需要;(2)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3)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 的需求以及思想实际。 4、答: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有:(1)管理载体;(2)文化载体;(3)活动载体;(4)大众传媒载体。 5、答: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重要性体现在:(1)思想政治教育 者的素质是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主观作用的基础;(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保证;(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四、试论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规律。 答:(1)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主客体因 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结果。客体因素能否产生预期作用,不在 于客体因素本身,而在于接受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因素与 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只要在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都与一定 社会的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相互一致、相互协调的条件下,才肯形成 良好的思想品德。(2)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主体内在的思

徐大同 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基本线索 人类社会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各领域都反映社会的不同方面,含有各自的内容。关于政治领域,我觉得恩格斯的一段话很能说明。他说:“在全部纷繁和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问题的中心始终是社会阶级的社会和政治的统治,即旧的阶级要保持统治,新兴的阶级要争得统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40页)这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只有掌握统治权,才能按照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整合社会,协调矛盾,稳定秩序,促进发展。因此,如何夺取统治权,建立什么样的统治权,如何维持统治权,对现有统治权的态度等就成为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从一定意义讲,政治思想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各阶级或集团实现上述目标“出谋献策”。这种“谋”或“策”,可因民族、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也可因阶级、集团的不同而相异。由于各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可能表现为不同形式,如理性的,科学的;抽象的,实践的,等。 西方政治思想的诞生地是古代的希腊。由于受希腊文化,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希腊政治思想从开始时起就是以探索社会政治秩序建立的基础为出发点,研究社会政治秩序产生的根源和性质就成为西方政治思想的传统特点之一。这种抽象的理论的思维模式,从回答为什么和是什么入手的政治观,在西方一直沿续到十九世纪才有所改变。 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说是多元演变型的。从横向看,他在各个历史时期基本都是派别林立,诸家杂陈;从竖向看,他则是经历了不同的政治观的演变。综观西方政治思想史,我认为大体经历了:自然政治观、神学政治观和权利政治观几个阶段。各种政治观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时期,而只是反映某一时期的典型政治观。 自然政治观是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基本政治观。古代希腊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发源地,是西方政治思想的奠基时期。希腊从一开始,就形成神人分治的二元格局。就是说人们按照人类世界的结构又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而且二者各自独立存在,互不干扰。思想家们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本源和规律,以后又发展到探索社会、国家的本源和规律,政治秩序建立的原因。他们的基本答案大体都认为政治秩序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说,无论认为社会、城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如柏拉图)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亚里斯多德)他们都是把政治秩序的建立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而形成的。 罗马是一个务实的民族。他的思想观点包括政治思想基本是接受了希腊的思想用于罗马实际。有人说西赛罗是“希腊化的拉丁人”是将希腊文化传入后世的“中介”是有道理的。罗马人除提出共和国思想外,其他思想远远不如法律思想之发达和对后世影响之大。 作为自然政治观的另一体现就是关于自然法思想。早在希腊古代自然哲学时,就提出“逻各斯”思想,要探索事物的规律。这是西方自然法思想的萌芽。到希腊化和罗马时期,形成了系统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人能够通过理性认识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法则)。这种思想成为西方政治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而延续到后世。 人们把西方古代政治观归结为伦理政治观、整体政治观、自然政治观等,我们也曾这样提法。我认为这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政治思想的特色,都是可以的。但为了使归纳古代、中世纪、近代政治观都统一于政治秩序建立的来源,故用自然政治观。

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王乐夫版本 第一章:导论 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差别: 公共行政公共管理 更加重视目标的设计更加重视目标的运作 更加强调管理的、经济的手段 更加强调政治的、法律的和行政 的手段 更加关注过程、程序以及内部取 更加关注结果、责任以及外部取向向 联系:第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第二: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

含义: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 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 .....以及收费困难 ....等特征 ....、自然垄断性 .......和非排他性 的物品。 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 .......和非.排他性 .....、收费困难、规模效 ........ ...、自然垄断性 益大、 ....... ...初始投资量大。 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 第一,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行使公共权力为基础,是一个公共领域。工商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或者个人对从原材料购买、加工生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是工商企业自己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二,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序为目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工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工商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了“善治”口号,合法、 ... 法治、负责、透明、有效 ...........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

西方政治思想史整理笔记

哲学王: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柏拉图以社会分工理论为基础,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少数哲学家。他把现实国家的改造和理想国家实现的希望,完全寄托于真正的哲学家能够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上。根据柏拉图设计的社会政治结构,哲学家垄断城邦全部政治权力,被置于等级结构的顶端,即哲学家为王(哲学王),其他各等级则完全被排斥在城邦权力体系之外。他认为,这体现了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与绝对的最高权力的结合。这样城邦才会发展,个人才会完善。这个观点是柏拉图理想国家的核心内容。 1.城邦的理念是至善。城邦的正义体现在社会分工上。 2.哲学家治国要做到:1建立社会分工制2在哲学家和军人内部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3教育等出于政治目的,靠人治,忽视法治。 3.整体主义思想,文化专制主义的始作俑者。 评价:1.把政治统治权完全交给哲学家,是对希腊民主制度的否定。2.体现了文化专制主义精神。3.忽视了法律的作用 阿奎那: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神学合身权政治理论的最高权威,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神学大全》是他最重要最系统的着作。坚持基督教信仰,致力于调和信仰和理性的矛盾,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他论证了教权高于俗权,以阐释教会与国家的关系。他对中世纪乃至近现代的基督教神学具有重大影响,有“神学界之王”之称。 上帝之城:奥古斯丁依据人类原罪说“恩典”理论,区分了所谓“上帝之城”(天上之城)和世人之城”(地上之城)。他认为,上帝之城可以由教会来代表,世人之城可以由异教国家来代表。它们分别是圣者与不义者之城,是注定要得救者与注定会受惩罚者之城。双城理论是古罗马时期奥古斯丁政治理论中最具影响的内容。奥古斯丁依据双城论所提出的教会与国家关系的主张,成为中世纪教会的基本信条,对中世纪的政教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奥古斯丁本人也因此在基督教会内享有巨大的声望。 神学政治观: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思想一直是西欧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神学思想的统治在政治上的表现是神学政治观。神学政治观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和巩固教会的地位。神学政治观以《圣经》为信仰的绝对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以爱“上帝”作为人们首要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主张王权神授,教权高于王权。神学政治观改变了古代观察政治问题的立足点,改变了古代的道德伦理观念。 马基雅维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奠基人之一。《君主论》是他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作。马基雅维利明确地将政治与道德分开,从权力的角度和从人的角度来理解政治和研究现实的政治和国家问题,从而为权力政治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他还从权力的角度出发研究和总结了君主统治的方略,全面地架构了权力政治观的体系。 自然状态:在古希腊,“自然”概念是政治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自然”概念中又衍生出“自然状态”、“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等概念。近代,霍布斯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自然法、自然状态、自然权利。自然状态是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解释国家权力产生的出发点。他认为,在国家成立以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中。在自然状态下,人们具有同等的自然权利,因此,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不仅是平等的,而且每个人又都是自由的。但是,人都有一种利已的本性,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则。利益上的竞争、对他人可能伤害自己的猜忌以及对名誉的追求都可能使人们从自由而平等的自然状态进入一种战争状态。因此,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状态。洛克发展了霍布斯的思想。他认为,自然状态是和平、自由的状态。他明确提出人权是自然权利,人人都有,与生俱来,不可剥夺。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由中古向近代转型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展示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的革命热情和首创精神。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世纪向欧洲传播,16世纪达到高潮。在欧洲历史上,它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首次向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发起猛烈进攻,在文化诸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对日后欧洲文化和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文艺复兴运动使西方进一步摆脱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极大地推动了思想解放。 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用科学批判神学,用人权反对专制,要求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权力,以求自身利益得到保障。 洛克: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初期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早期自由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着有《政府论》上下篇等着作。洛克将霍布斯等人的理论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进一步将人的自然权利充实为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并阐释了法治和分权理论,主张建立议会主权的君主立宪政体,为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奠定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也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政府论》被奉为资产阶级的“圣经”,而洛克本人亦被奉为资产阶级“自由的始祖”。 社会契约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理论观点。以社会契约的理论来探讨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解体,论证权力的来源以及个人权利的保障是资产阶级革命早期政治思想的基本方法,如17世纪英国政治思想家霍布斯通过描述社会契约论的发生过程,得出了国家的本质以及权力产生的过程。卢梭亦使用社会契约的方法来阐发其政治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论证了人民主权的基本思想。社会契约的理论在17、18世纪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近现代的西方政治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边沁:英国18、19世纪时的政治思想家,功利主义学说的创立者和主要代表。1776年,他发表了第一部着作《政府片论》,阐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和改革主张。1789年发表了《道德与立法原理》一书,该书使他名声大震。边沁把“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他功利思想的根本原则,也成为衡量国家法律和制度的根本价值标准,功利思想是他政治思想的基础,由此提出他的政府理论和改革主张,这反映了当时英国社会的进步要求。边沁认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是人的根本道德原则,求乐避苦是人的本性和个人利益之所在。因此,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政府行为都应以增加人和社会的幸福、减少人和社会的不幸为目的。 功利主义:由边沁阐述的功利主义,是一种把个人利益看做一切人类行为的动因,吧“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作为根本道德原则的哲学论理学说。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 1.是政治学的开创者。通过对古希腊政治生活的总结和升华,留下了丰厚的理论遗产,对后世西方政治理论的发展产 生深远影响。 2.是西方较为开放、进步、理性主义的政治传统的先驱。 3.是古希腊政治理论的集大成者。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公共部门改革)【圣才出品】

王乐夫《公共管理学》课后习题 第13章公共部门改革 一、名词解释 1.公共部门改革 答:公共部门改革是指对利益关系、权力格局、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调整和建立的一种政治行为,涉及公共部门自身的改革和公共部门在整个社会的职能定位方面的改革两个方面,其目的是为了优化公共组织结构及其职能,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要求。 2.政府职能 答:政府职能是指根据社会需求,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管理中承担的职责和功能,包括管理的公共事务的范围(管什么)以及采取什么方式进行管理(怎么管)这两个方面。政府职能具有整体性、执行性、多样性、动态性、程序性、依法性等特点。 3.行政体制 答:当代中国的行政体制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行政体制。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关于组织管理政治、经济、文化事务的权力划分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综合体。社会主义行政体制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这是政治层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它又要反映古今中外行政活动、行政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技术层面的内容。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公共管理问题不同、要解决的社会矛盾和根本任务不同,因而,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行政研

究与行政发展实践也就存在不同的着力点。一般而言,在创建社会主义理论和取得社会主义政权时期。比较多地从政治层面上思考问题,因而较多地重视行政体系政治层面的内容;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则比较重视在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从技术层面上思考问题。因此,当代中国行政改革,既要强调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又要从技术层面上完善和改进行政体制、政府职能定位、管理方式和机构设置等问题。 4.业务流程再造 答:流程再造是指对公司的流程、组织结构和文化等进行彻底的、急剧的重塑,以达到绩效的飞跃。流程再造的优点:a.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流程再造技术可以提高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效率和质量;b.帮助组织应对风险和变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创造性的新途径,使组织能够在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变革中生存。流程再造的缺点是:公共部门的成本难以量化,难以评估提高服务和降低成本的比例关系,与企业相比较,在政府机构中打破部门界限和壁垒难度更大。 5.法治政府 答:法治政府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权责统一等六个方面的要求。对于行政体制改革而言,法治政府意味着:用法律手段推动改革进程,把机构改革过程和改革成果法制化;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坚持和自觉地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群众监督,实行行政复议制度,加强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 6.服务型政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