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省、地工业大会精神传达提纲

省、地工业大会精神传达提纲

省、地工业大会精神传达提纲

一、省工业大会的主要精神

10月26日,全省工业发展大会在贵阳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栗战书,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克志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王富玉主持会议。省委常委王晓东、龙超云、李军、张少农、张群山、黄康生、崔亚东、谌贻琴、宋璇涛,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华祥,副省长禄智明、蒙启良、孙国强、刘晓凯、谢庆生,省政协副主席陈海峰出席会议。各市(州、地)、县党委、政府(行署)主要负责同志、分管工业的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有关部门、各人民团体、省政府驻外办事机构,部分中央驻黔单位,部分企业、大专院校、职业学校、科研单位、行业协会主要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省委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就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作出部署。会议强调,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事关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进一步理清思路,满怀信心谋工业;进一步振奋精神,满怀激情抓工业;进一步增强耐力,满怀执著兴工业,全力推进工业强省战略,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努力奋斗。

栗战书指出,要统一对工业强省战略在全省发展全局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就我省目前发展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来看,

必须把工业强省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抓好。第一,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第二,工业是实现三次产业加快提速、协调发展的关键。第三,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工业经济,工业在贵州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其他任何产业代替不了的。现在我省站在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重要起始线上,一定要抓住机遇,果断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助推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实现跨越。

栗战书要求,全省上下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我省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具有贵州特点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当前,我省工业发展存在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合理、布局不合理、创新能力极弱、工业总量太小等四个突出问题,主要矛盾是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总量严重不足。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要把做大总量放在重要位置,作为重要任务,坚持在做大总量中完善结构,通过完善结构实现结构优化。因此,我省“十二五”时期发展工业的总体思路应是:千方百计加速发展、扩大总量;在扩大总量中调整优化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完善区域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强化创新能力,提升整体竞争力。

栗战书强调,要强化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在各级党委、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动员各方面力量,共同加以推进。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加快工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地位,党政

一把手必须亲自抓。各级领导干部特别要学习工业、钻研工业、熟悉工业,真正成为抓工业的行家里手。把熟悉工业、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放到抓工业的第一线,把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工业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二是进一步坚定信心。必须敢闯、敢试、敢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推进发展。这问题,那问题,不发展、慢发展是最大的问题;这风险,那风险,不发展、慢发展是最大的风险。三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解决交通、用地、水利、信息、环保等贵州工业发展瓶颈问题上积极向国家争取有利政策,认真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各级各部门要强化保障和服务意识,改进为企业的服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我省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相关配套政策,为工业发展“保驾护航”。四是加强要素支撑。解决工业用地问题,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工业运行保障措施。五是积极营造良好氛围。让工业强省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省营造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培育企业家精神,坚决破除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小绩就守、小挫就收等思想的束缚,以干大事、创大业的气魄,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务实求新、开拓奋进。

赵克志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经过全省

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工业持续增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但对照新形势下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丰富内涵和总体要求,我省工业发展还存在较大差距。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要统一思想认识,全面贯彻省委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要坚持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统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全过程,突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这两个重点,加快工业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转变,膨胀总量,做优产品、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加快从原材料粗加工向精深加工、配套加工转变,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加快工业经济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发展转变,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集聚、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确保到2015年全省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

赵克志强调,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着力点。围绕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是要把扩大产业投资作为膨胀工业总量的前提,加快工业项目库建设,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拓宽投资渠道,按照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抓好工业项目的推进。二是要围绕原材料精深加工、生物资源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我省现有机械制造业的基础,着力打造10条重点产业链。把发挥央企和省属国有企业在资源开发方面的优势与民营企业在资源精深加工方面的优势结合起来,切实解

决制约发展精深加工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提高加工配套能力,切实拓宽产业幅。三是要科学编制规划,加快园区建设,加强园区管理,促进东西合作,实现工业经济集群发展、集聚发展和集约发展。四是要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降低生产要素成本,通过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五是要推进科技创新,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化科技平台支撑、科技人才支撑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支撑,不断提高我省工业经济的竞争力。六是要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加快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活力。

赵克志要求,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全省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的共同使命,要调整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工作重点,不断提高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执行力。要高度重视工业经济发展,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加强学习研究,做抓工业经济的行家里手;建立工作责任制,加强督促考核;坚持统筹协调、系统推进,充分发挥工业的带动作用,拉动三次产业全面提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会议结束时,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要求,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落实栗战书和赵克志同志的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要高度统一思想,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上

来,统一到栗战书和赵克志同志的讲话精神上来,深刻认识工业发展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工业发展在缩小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工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制定措施,把工业经济发展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与谋划本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要真抓实干,做到“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空论”,在真抓实干中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解决问题、创新经验、求得实效。要强化服务,各级领导机关要树立为基层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群众服务的服务理念,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地区工业大会的主要精神

为学习贯彻全省工业发展大会精神,迅速落实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11月6日,地委、行署在毕节市政府礼堂隆重召开全区工业发展大会,会议深刻分析我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明确提出了工业强区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主要原则和需要突破的重点,勾画了全区工业发展的宏伟蓝图,强调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加速推动试验区跨越发展。

地区领导秦如培、张吉勇、李文德、杨继红、安金黎、李莉、吴勇、杨华昌、林永菁、周荣、吴维方、沈绍翔、阳成俊、陈彤、路鸿、杨海琰、张光奇、王祺、谭亚林、宋丽丽、吴安

玉、周应华、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王建新、地区检察分院检察长徐坤、毕节学院党委书记陈永祥在主席台就座。地委书记秦如培、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张吉勇作重要讲话。地委副书记安金黎主持会议。

地委各工作部门、地级国家机关各工作部门、人民团体、地直副县级以上行政、事业、企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毕节织金循环经济新区、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地区人大工委、政协工委各处室负责人、各民主党派毕节地区工委主要负责人、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长和分管工业的副县市长、各县(市、区)发展改革局、工业能源局、环境保护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负责人,全区各乡镇(办事处)党委书记、乡镇长(主任),以及全区60多家工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地委书记秦如培作了重要讲话,他用“三个充分认识”指出了我区实施工业强区的历史机遇、问题与差距、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要充分认识实施工业强区的历史机遇。省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了全省“十二五”时期的主基调是“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突破性目标是要力争实现生产总值五年翻番,使“十二五”时期成为我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主战略是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一轮发展中抢抓历史机遇,追赶发达地区作出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决策。

二要充分认识我区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他说,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我区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总体上仍然处于工业发展初期的起步阶段,在全省也属于“第三梯队”。我区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总量太小。2008年我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国414个地级单位中排292位,距离全国地级单位中间水平570亿元差317亿元。二是结构单一。2009年,在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按产值结构分析,重工业的比重达86.9%,全区煤炭、电力、“两烟”比重达83.9%,除此之外的产业大多小而散,竞争力低下。三是增长方式粗放。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低,资源开发较粗放,资源利用率低,能耗比较高,环境污染较重。资源的深加工严重不足,产业链极短,产品附加值很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极弱,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差。2009年在356个规模工业企业中只有一家企业的产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一家企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有170个是亏损企业,亏损面达47.8%。四是企业规模小带动力弱。全区3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没有一家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只有47家,不到14%,小型企业309家, 带动力较弱。五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差。从交通条件来看,目前全区没有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除威宁外其余各县(市)都没有通铁路;从工业的聚集程度来看,目前全区没有一个达到“五通一平”的像样的工业园区,企业分布东一个西一个,“散、乱”情况严重;从软环境来看,人才队伍缺乏、资本市场发育迟缓、体制机制不活、办事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十分突出。

三要充分认识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我区的情况来看,2009年全区人均GDP仅为7111元(即1040美元),仅为全国的28.2 %、全省的69.3%,2008年在全国414个地级单位中排378位,在西部153个地级单位中排136位。当前,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央和各方对我区的关心支持、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强省的战略、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移、我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加之这几年来我们谋划的一些大的产业项目即将进入实施阶段,都给我区加快工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我们要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实现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赶超进位,全区上下一定要发扬“拼、抢、争”的精神,切实增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最大的力度促进工业经济的快速崛起。

秦如培的讲话还提出了我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总体思

路和基本原则。

“十二五”时期,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总体思路是:突出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为统领,坚持能快则快,迅速扩大总量,加快实现膨胀;突出在扩大总量中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突出依托资源禀赋和交通条件,科学布局工业园区,做强做大支柱产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突出发挥后发优势,注重自主创新,促进产、学、研结合,增强整体竞争力;突出按照“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循环型发展、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的要求,加速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主要目标是:“十

二五”期间,全区工业总产值力争突破1800亿元,工业投资累计力争突破2500亿元;把我区初步建成全省重要的能源、资源深加工、装备制造业、特色农产品加工、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秦如培用四个并举指出了我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基本

原则。一是要坚持市场主导与政策引导并举。二是要坚持发展新兴产业与提升传统产业并举。三是要坚持加快工业发展与加强生态建设并举。四是要坚持推进工业化与推进城镇化并举。

秦如培指出实施工业强区应抓好三个方面的突破。一是要在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上有重大突破。二是要在实施大项目带动上有重大突破。三是要在培育产业集群和大企业上有重大突破。

在加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领导问题方面,秦如培要求要突破三个方面的束缚:首先,要彻底破除唯条件论的束缚。其次,要彻底破除唯困难论的束缚。第三,要彻底破除唯成绩论的束缚。

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秦如培要求:一是强化一把手负责制。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三是不断加大投入。

秦如培强调,一定要大力改善发展环境和一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秦如培最后说: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事关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早日实现跨越的大局。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按照战书书记提出的“进一步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工业;进一步理清思路,满怀信心谋工业;进一步振奋精神,

满怀激情抓工业;进一步增强耐力,满怀执著兴工业”的要求,敢闯敢冒,敢为人先,以超常规的思维去想,超常规的举措去抓,千方百计在工业发展上迈大步、迈快步、迈好步,为实现“强区升位、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

张吉勇指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是地委、行署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推动“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我区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

张吉勇要求,要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必须明确重点,强化措施,全力开创加快工业发展的新局面。到201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要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30%以上,在全省位次提升1位;工业投资年均增速35%以上;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要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创新思路,细化措施,强力推进。具体来说,就是要围绕地委、行署即将出台的《关于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决定》,通过做大做强十大新型工业产业,实施十大行动计划(园区建设、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矿产资源勘探、五十亿企业培育、企业上市助推、万户小老板创业、工业带动就业倍增、工业人才队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循环经济发展)来确保“突破两个千亿、壮大五个支柱、形成五个百亿产业集群、打造五个基地”的目标实现。

突破“两个千亿”即“十二五”期间,累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2500亿元以上;到201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800亿元以上。壮大“五个支柱”即到2015年,煤炭、电力、化工、装备制

造、烟酒等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值达1600亿元以上,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形成“五个百亿产业集群”即到2015年,形成能源、装备制造、化工、轻工、建材及新材料等五个产值均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其中能源产业集群超过1000亿元。打造“五个基地”即力争用5—10年时间,把我区建成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全省重要的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基地。

张吉勇指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主要任务是要通过五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区工业经济总量明显扩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竞争实力明显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新兴产业迅速成长,初步建成具有毕节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到2015年,全区煤炭产量达1亿吨,力争1.2亿吨,煤炭工业总产值实现700亿元以上;电力产业确保全区电力总装机容量接近1400万千瓦,实际发电800亿千瓦时,总产值实现300亿元;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实现300亿元;化工产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建材产业总产值实现40亿元。冶金产业总产值实现50亿元。烟酒产业总产值实现90亿元;药业食品产业总产值实现80亿元;纺织服装、旅游商品产业总产值超过10亿元;新兴产业总产值超过30亿元。

张吉勇提出了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主要措施,第一,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第二,要千方百计抓好规划布局。第三,要千方百计推进园区建设。第四,要千方百计培育大企

业、大集团。第五,要千方百计加大招商引资。第六,要千方百计发展非公经济。第七,要千方百计打造融资平台。第八,要千方百计改善工业发展条件。

张吉勇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必须形成合力,努力营造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张吉勇要求,要勇于先行先试,要加大扶持力度,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要完善工作机制。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开创我区工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地委委员、常务副专员吴勇作会议总结。吴勇说:经过二十二年的艰苦奋斗,毕节试验区已站在新的起点上,基础条件逐步改善,发展态势日益看好,正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时期,做好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让我们高举发展、团结和奋斗的旗帜,按照大会的安排和部署,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实现强区升位,跨越发展的目标,为促进毕节试验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而不懈奋斗!

省、地工业发展大会的召开,吹响了我省及我们毕节地区工业发展的号角。省地领导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情理交融、振奋人心,是符合我县实际的发展理念的升华。因此,我们要着力增强讲政治、识大体、顾大局的意识,通过超前思考,提前谋划,加强对我县工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找准发展我

县工业发展的思路。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推进,就一定够把我县工业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跃上一个新台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