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经典:化学必修二学案带答案(人教版全册最新)

经典:化学必修二学案带答案(人教版全册最新)

经典:化学必修二学案带答案(人教版全册最新)
经典:化学必修二学案带答案(人教版全册最新)

目录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2)

§1.1.1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

§1.1.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碱金属元素) (6)

§1.1.3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卤族元素) (10)

§1.1.4 核素、同位素 (15)

§1.2.1 核外电子排布 (19)

§1.2.2 元素周期律 (24)

§1.2.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运用 (28)

§1.3.1 离子键 (33)

§1.3.2 共价键 (37)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单元检测 (4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46)

§2.1.1 化学能与热能 (46)

§2.2.1 化学能与电能 (51)

§2.2.2 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55)

§2.3.1 化学反应速率 (59)

§2.3.2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62)

§2.3.3 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66)

§2.3.4 判断化学平衡的标志 (71)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测试题 (75)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80)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80)

§3.1.1 甲烷 (80)

§3.1.2 烷烃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84)

§3.1.3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87)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91)

§3.2.1 乙烯 (91)

§3.2.2 苯 (95)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99)

§3.3.1 乙醇 (99)

§3.3.2 乙酸 (104)

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 (109)

§3.4.1 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 (109)

§3.4.2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12)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单元测试题 (116)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120)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120)

第1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20)

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25)

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130)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单元检测试题 (135)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已知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该元素位于第二周期Ⅷ族B

D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不正确

...

族中无非金属元素B

D

下列各表中的数字代表的是原子序数,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

...的是()

.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材料的元素

用元素符号标出硫在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两种元素的单质分别投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反应较剧烈的是_____

的氧化物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Al2O3+6H+=2Al3++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中含三个原子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2H2O=2KOH+H2↑

科目:化学课时数:

§1.1.2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碱金属元素)

、认识碱金属元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

、能利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理解碱金属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规律;

、通过对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元素组成微粒结构的联系。从而认识事物变化过程中量变

引起质变的规律性,接受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某课外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发现钾和钠的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中能最好地解释这个事实的是(

A.原子半径相差不大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

、已知锂及其化合物的许多性质与碱金属差异较大,却与镁相似。下面有关锂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

.碳酸锂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锂的小

.锂在过量氧气中燃烧,主要产物是氧化锂而不是过氧化锂

(Li3N)

、碱金属元素是周期性表现得最鲜明和最规律的一族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质都能浮在水面上,都能保存在煤油中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都生成过氧化物

.单质都不能在自然界中稳定存在

.单质都是强还原剂,其阳离子都具有强氧化性

是稳定的核电荷数最大的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H2B.铯与硫酸反应,生成CsSO4与

.铯的氧化物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CsOH D.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s2O

、试管中装有足量的煤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投入一小块碱金属。可观察到金属在煤油和水的界面附近上下往复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现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定不含有K2SO4、

活动一原子构成

1.我们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组成,请根据以下数据讨论:

微粒电子质子中子

质量/Kg 9.109×10-31 1.673×10-27 1.675×10-27

相对质量 5.48×10-4 1.007 1.008

电量/C 1.602×10-19 1.602×10-190

电荷—1 +1 0

(1)原子的质量主要由哪些微粒决定?

答:质子和中子

(2)相对质量的计算

①原子的相对质量如何计算?

答:原子的质量/(m12C/12)

②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相对质量近似值分别为多少(1个12C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

答:1 1

③由第②问可知,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质子数、中子数有什么关系?

答: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质子数+中子数,这个数值称为质量数。即: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④如何根据原子的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中子数、质子数确定质子数?

答: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中子数

2.原子表示方法

A:质量数Z:质子数

±x:元素化合价m±:离子所带电荷数

n:分子中原子个数

例:下列关于原子的几种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18O与19F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B.16O与17O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C.12C与13C具有相同的质量数 D.15N与14N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例:已知元素R的某种同位素的氯化物RClx为离子化合物,其中该元素的阳离子的核内有y 个中子,核外有z个电子,则该同位素的组成可表示为()

A. B.C. D.

活动二了解核素及其相关概念

1.核素及其相关概念

元素同位素核素同素异形体

概念质子数相同

的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的核素之间的相互称谓

质子数中子数都一定

的原子

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单质之

间的相互称谓

范畴原子单质

决定因素质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构成元素结构

H、H、3

1H互为同位素H、H、3

1

H三种核

.三种不同的氢原子

原子符号质了数

H 1

H 1

3

1

H 1

①元素的相对质量=核素1×核素1的丰度+核素

氯元素在自然界中有35Cl和37Cl两种同位素;

36.966,丰度为24.23%;则氯元素的相对质量为:

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年诺贝尔化学奖。下面有关13C

N有相同的中子数 B.13

N互为同位素 D.15

b

Y m-两种元素的简单离子,若它们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m

.核电荷数Y<X

表示质子或电子,

.①②③互为同位素

.①②③是三种化学性质不同的粒子

活动二合作探究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试一试】完成下表,看谁做的快。

核电荷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注意: 中子(N个)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X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悉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①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②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③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一(能量最低)二三四五六七对应表示符号: K 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 ..。(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 2种元素 短周期第二周期 2 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 8种元素 元(7个横行)第四周期 4 18种元素 素(7个周期)第五周期 5 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 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 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表主族:ⅠA~ⅦA共7个主族 族副族:ⅢB~ⅦB、ⅠB~Ⅱ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Ⅷ族:三个纵行,位于ⅦB和Ⅰ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 .......... 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的必然结果。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及练习全册精编版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教学案及练习全册 精编版

必修2 教学案(全册按课时) 带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基础知识:一、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其期称为长周期,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 Ⅰ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 ⅦA称为元素零族称为元素 自主探究: (06广东高考)同主族两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的差值可能为()A、6 B、12 C、26 D、30 还有哪些可能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测试: 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Ⅰ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H3O+C.NaH D.H2O2

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1)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了解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学习重点】周期、主族序数和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预备知识】 一、原子序数 1.定义: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 2.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原子序数=== 【基础知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 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周期 ①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 ②周期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1、2、3周期称为,周期称为长周期, 第周期称为不完全周期,因为一直有未知元素在发现。 [课堂练习1]请大家根据元素周期表,完成下表容。

[思考与交流] 如果不完全周期排满后,应为几种元素? [归纳与整理] 2、族:元素周期表共有个纵行,除了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的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故元素周期表共有个族。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 ①族的分类 元素周期表中,我们把个纵行共分为个族,其中个主族,个副族,一个族,一个族。 a、主族:由元素和元素共同构成的族, 用A表示: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 b、副族:完全由元素构成的族,用B表示:ⅠB、ⅡB、ⅢB、ⅣB、ⅤB、ⅥB、 ⅦB c、第Ⅷ族:三个纵行 d、零族:第纵行,即稀有气体元素 ②主族序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③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零族称为元素 [归纳小结]:(一)、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1、。 2、。 3、。 (二)、周期表的结构,包括周期的结构:。 族的结构:。[课堂练习2]请描述出Na、C、Al、S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酯油脂》教案-新版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课时酯油脂 【学习目标】 1. 了解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酯、油脂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通常是把“油脂”两个字连在一起出现,那么“油”和“脂”是同一层含义吗?一般“油”是指从植物果实中榨取出来的,“脂”通常是固体物质,在动物体内含有脂肪。在“油”类中麻油是香气最浓的了,动物脂肪在烹饪过程中有香味逸出。我们知道花草也是有香味的,它的香气和油脂的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8的内容。 1. 许多水果、花卉有芳香气味,这些芳香气味是水果、花卉中含有的有机物——的气味。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就是一种。 2. 花生油、豆油或菜籽油是从中榨取出来的,牛油、羊油是动物体内含有的。植物油通常呈,动物脂肪通常呈,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思考】酯和脂一样吗?油脂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 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 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 引入概念: 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 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 油:植物的果实,液态 回顾酯的制备。 【学生活动】阅读自学教材第68页《信息提示》的“油脂的分子结构”。 【师】下面我们介绍高级脂肪酸、甘油的有关知识。

高级脂肪酸:有机酸RCOOH,烃基中的碳原子多达十几个; 如硬脂酸C17H35COOH。 甘油:丙三醇,能与水互溶,具有吸湿性,常作护肤品的保湿剂。结构简式为CH2-CH-CH2 OH OH OH 【师】我们知道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写出硬脂酸和甘油间发生的酯化反应。 【生】板演。 【板书】一、油脂: 1.组成元素:C、H、O 2.定义: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酯化反应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为液体; 脂肪,常温下为固态。 4.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 【师】大家平时在喝汤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油的什么地方?衣服上不小心沾上油渍,通常如何处理? 【生】思考,讨论。 【板书】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师】油脂也是一种酯类。那么什么是酯? 【生】酸和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师】我们知道酯化反应是个可逆过程: 酸+ 醇酯+ 水 所以,酯也可以和水反应生成酸和醇,这个过程我们称为酯的水解。 【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5g新鲜动物脂肪(如牛油)、6mL95%的乙醇,微热使脂肪完全溶解。 (2)在(1)的反应液中加入6mL40%氢氧化钠溶液,边搅拌边小心加热,直至反应液变成黄棕色粘稠状。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若无油滴浮在液面上,说明反应液中的油脂已完全反应,否则要继续加热反

高一化学_必修1_苏教版_专题_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笔记(完整版)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二同步 精品导学案:化学键学案2 Word版

科目高一化学课题第三节化学键(第二课时) 班姓 名 学习目标:(1)对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概念的理解;(2)电子式的正确书写 〔小组讨论、总结:〕 1.原子、阴离子、阳离子和离子化合物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写出下列电子式: Na Cl Mg S2- F- O2- Al3+ Na2S CaF2 MgO kI 2.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特点(判断方法) 【自我测试】 1.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 A.苛性钠 B.碘化氢 C.硫酸 D.醋酸 2.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 2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4.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 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 B.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NaHC0 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3 (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D.BaO 2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阳离子一定是金属离子,阴离子一定只含有非金属元素

B.某金属元素的阳离子和某非金属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后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 D.金属K不能从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金属单质 6. 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7. 下列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8、.下列关于离子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都含有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 C.离子化合物如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一定可以导电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9、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10、下列关于电子式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每种元素的原子都可以写出电子式 B.简单阳离子的电子式与它的离子符号相同 C.阴离子的电子式要加方括号表示 D.电子式就是核外电子排布的式子 11、用电子式表示。 ①铝原子_________________ ②硫离子_________________ ③硫化钾的形成过程 12、某化合物XY2中,各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且电子总数为54,则XY2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 13、X元素位于ⅡA族,原子核内有12个中子,它在最高价氧化物中的质量分数是60%,Y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X与Y能形成稳定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它是通过________键结合的,它形成过程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高中化学教案-苏教版化学必修二整理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结构:如: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A.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B. 原子序数=质子数 C.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最高正价数 D. 主族非金属元素的负化合价数=8-主族序数 E. 周期表结构 (2)元素周期律(重点) A.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难点) 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 (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B. 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D.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 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 (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 A. “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B.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 3. 化学键(重点) (1)离子键: A. 相关概念: 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AB,A2B,AB2,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 A. 相关概念: 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难点) (NH3,CH4,CO2,HClO,H2O2) 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1.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 精品导学案】高中化学 2.3.2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二

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知道化学反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2.了解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方法。 3.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对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的意义。 本课时宜从日常生活和实验中的化学现象引出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经过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推进,让学生认识化学反应是有限度的。 1.可逆反应 (1)在同一条件下,①正向反应(反应物→生成物)和②逆向反应(生成物→反应物)能同时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可逆反应。 (2)可逆反应的特点有“四同”:同一反应;(反应处于)同一条件;(正、逆反应)同时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3)可逆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时,不用“”,而用“③”。 2.化学反应的限度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 H2和1 mol I2发生反应: H2(g)+I2(g)2HI(g) 对于以上反应: ①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④最大。 ②当反应刚开始时,正反应速率⑤最大。 ③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增大。 ④随着反应的进行,v(正)逐渐减小,v(逆)逐渐增大,达到平衡时,v(正)=v(逆)。 ⑤反应进行到⑥v(正)=v(逆)时,宏观上处于“静止”状态。 ⑥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 ⑦这个状态称为⑦化学平衡状态。 ⑧此时反应未停止,仍在进行,只是任何一种物质反应掉的速率和生成的速率相等。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点 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限度,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0。 3.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1)在生产、生活中,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主要是促进有利反应和控制有害反应两个方面: ①促进有利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加快有利反应的速率; ②控制有害反应,减少甚至消除有害物质的产生,减慢有害反应的速率。 (2)为加快煤燃烧的反应速率,对煤炭颗粒的要求是⑧越小越好,对空气的要求是保持适当过量,并保证煤炭与空气中的氧气⑨充分接触。

最新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配套练习全集

[推荐]2020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汇 总 课时跟踪检测(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周期律 1.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 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低的电子层上 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 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 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 解析:选D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知,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第n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A、B、C正确,D错误。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半径、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B.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决定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C.从Li―→F,Na―→Cl,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均呈现从+1价―→+7价的变化

D.电子层数相同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最外层电子数均从1个到8个呈现周期性变化 解析:选B元素性质不包括核外电子排布,A错误;O无最高正价,F无正价,C错误;由H到He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2,D错误。 3.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选C A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B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 图为;D项中正确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Al<Na B.金属性:Na>Al C.原子序数:Na>Cl D.原子半径:Cl>Na 解析:选B A项中核电荷数大小关系为Al>Na,错误;B项中元素的金属性关系为Na>Al,正确;C项中Na是11号元素,Cl是17号元素,所以原子序数:Na<Cl,错误;D项中11~17号的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就越小,所以原子半径:Cl<Na,错误。 5.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钠>硫>氯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2SO4>H3PO4 C.最高正化合价:氯>硫>磷 D.热稳定性:硫化氢>氯化氢 解析:选D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则生成相应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应为氯化氢>硫化氢,故D项符合题意。 6.已知下列元素原子的半径为: N O Si P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半径(10-10 0.75 0.74 1.17 r m) A.1.43×10-10 m B.1.10×10-10 m C.1.20×10-10 m D.0.70×10-10 m 解析:选B P与N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序数P>N,则原子半径r>0.75,P与Si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学案汇总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册)同步学案汇总 核素 1、质量数 忽略的质量,将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质量数(A)= +

2、原子组成的表示方法 练习(1) (2)判断:任何微粒都有:质子( )、电子( )、中子( ) (3)1mol 下列物质的质量分别为:H 2O : D 2O : T 2O : 3、核素和同位素 核素:把具有 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同位素: 注意:(1)同位素 性质基本相同, 性质不同 (2)不论游离态、化合态,同位素所占原子百分比(物质的量百分含量)不变 同位素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用途,如考古时利用 测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用于制造氢弹,利用 育种,治疗癌症和肿瘤, 制原子弹、核反应堆原料。 4、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3)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4)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1、已知铀元素有235U等多种核素,则铀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235()2、B有两种同位素,一种核内有5个中子,另一种核内有6个中子,B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0.8,问在自然界中B的这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碱金属元素 课前 1、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钠与氧气常温: 钠与氧气加热: 钠和水(滴加酚酞):反应: 现象: 2、完成教材P5 碱金属元素表格,并总结碱金属元素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结合结构与化学性质的关系,思考:碱金属元素化学性质上有哪些相似性和递变性。(写在书上) 课上 1、碱金属元素符号: 名称: 2、碱金属结构和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3、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碱金属与水的反应 5、碱金属物理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全册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 2 课时) 本节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以及核外电子的排布的规律,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化合价等)的关系。同时,通过原子结构知识的学习,为后阶段学习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分子结构打下基础。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新教材(必修)与旧教材相比,删掉了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电子云;降低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要求;增加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的部分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的关系;调整了核素、同位素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使得它更符合知识的逻辑关系,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同时,新教材更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懂得质量数和A Z 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知道元素、 核素、同位素的涵义;掌握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引导学生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使他们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和化合价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氢元素核素等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尝试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质量、电性的认识,了解微观世界的物质性,从而进一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微观本质;通过原子中存在电性不同的两种微粒的关系,认识原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 2.通过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假说、模型等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历程,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与喜悦。 3.通过“化学与技术----放射性同位素与医疗”,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知识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中所起的作用。 4.通过“未来的能源----核聚变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书复习纲要(整理)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复习纲要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纲要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表示方法:X A Z ,其中X 是原子符号,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质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 + ≈相对原子质量 阳离子:(a A m+)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 B n-)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b+n (二)、同位素: 叫同位素。 (要点)两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不同原子.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到 ,能量是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把能量最 、离核最 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 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 、 、 、 、 、 、 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四)、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周期序数=;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O、F除外) 周期表结构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 周期:每个横行称为周期;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从1增加到8。(第一周期除外) 族:每个纵行称为族;同主族,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注意:一定要记住主族的表示方法。 (二)、元素周期律: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最高化合价与最低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元素的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叫做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是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一般说来,元素的金属性就是元素的原子失电子的能力(因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1、2、3个,容易失电子);元素的非金属性就是元素原子的得电子的能力(因为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4个,容易得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导学案2.2.2发展中的化学电源学案设计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2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学习目标 (1)加深对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理解; (2)了解发展中的原电池; (3)能依据原电池原理正确判断电池的正、负极以及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自主学习 1.请写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能源分类 (1)一次能源: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流水、风力、原煤、石油、天然气、天然铀矿等。 (2)二次能源: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电能(水电、火电、核电)、蒸汽等。 课内探究 一、原电池原理深化认识 【例题】下列各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的是() [练习1] 下列组合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有() [练习2]

由X、Y两种金属和稀硫酸组成一个原电池,结果发现X表面无气泡而Y的表面有气泡产生。X与Y分别作什么极?哪个金属性更强? [练习3] 用镁、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 [练习4] 用铜、铝作电极构成原电池,分别插入稀硫酸、浓硝酸溶液中,判断构成原电池的正极、负极,并写出相关电极反应方程式。 二、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 常见的化学电池是锌锰电池,写出电极反应方程式: 负极(锌):(反应) 正极(石墨):2N+2e-2NH3↑+H2↑(反应) 2.二次电池 (1)铅蓄电池。 负极(Pb):; 正极(PbO2):; 总反应:。 (2)镍镉碱性蓄电池。 (3)新一代可充电的绿色电池——锂离子电池。 特点:电压高、质量轻、寿命长等。 用途:作电脑、手表、心脏起搏器的电源等。

3.燃料电池(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 (1)用酸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2)用NaOH等碱性电解质时: 负极:; 正极:; 总反应:。 三、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 废旧电池中含有、、、等大量毒性很强的重金属,随处丢弃会对、等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并通过人类的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和危害。另一方面,废旧电池中的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回收再利用这些废旧电池,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是对资源的节约。 随堂检测 1.铜片与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硫酸中,锌片() A.发生氧化反应 B.发生还原反应 C.为正极 D.为负极 2.某金属能与稀盐酸作用放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该金属为() A.Mg B.Fe C.Al D.Cu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另一组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则在这两个原电池中,正极分别为()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D.铜片、铜片 4.如图所示的装置,M为活动性顺序位于氢之前的金属,N为石墨棒,关于此装置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N上有气体放出 B.M为负极,N为正极 C.稀硫酸中S-移向M极 D.导线中有电流通过,电流方向是由M到N 5.把a、b、c、d四块金属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 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6.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3.1.2 乙烯 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苏教版《化学2》必修专题3第一单元第2课时 乙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烯的来源。认识乙烯的结构特点。认识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了解乙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深化学习具体物 质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反应条件决定产物的思想,领悟内外因的辩证关系;结合加成反应强化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辩证认识。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培 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创新品质。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专题3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本节课与生产生活结合紧密,具有STS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和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和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乙烯的结构特点和主要性质。乙烯的加成反应。 【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实验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汇编

第1节元素周期表复习学案 一、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原子序数== =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七个横行,七个周期): 短周期长周期 (2)族(18个纵行,16个族): 【相关练习】 1.同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为_______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4Li + O 2 Li 2 O 2Na + O 2 Na 2 O 2 2 Na + 2H 2 O =2NaOH + H 2 ↑ 2K + 2H 2 O =2KOH + H 2 ↑ 2R + 2 H 2 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_____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即金属性逐渐。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 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延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呈增大趋势(K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 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原子半径增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 点燃点燃

高中化学必修二(新教材) 全书导学案

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1节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1课时原子结构 核心素养发展重点学业要求 通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深化对原子 结构的认识。 1.认识原子核的结构,明确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 2.掌握构成原子的微粒间的关系。 3.知道元素、核素、同位素的含义。 学生自主学习 原子核 1.原子的构成 原子 ? ? ?原子核 ? ? ? ? ? ? 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不带电) 决定原子质量 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质量很小 2.原子中各微粒间的数量关系 (1)原子序数=□0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02质子数(Z)+□03中子数(N)。 3.原子构成的表示方法 如16 8O表示质量数为□0416,质子数为□058的氧原子。 核素同位素 1.核素 具有相同数目的□01质子和相同数目的□02中子的一类原子。

氢元素有氕、氘、氚三种核素,分别用□0311H、21H、3 1 H表示。 2.同位素 □04质子数相同而□05中子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例如 1 1 H与□0621H、31H互为同位素。同位素分为□07稳定同位素和□08放射性同位素。 课堂互动探究 一、原子的构成 1.离子的质量数是否等于其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提示:是。因为离子是通过得失核外电子形成的,而质量数只与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有关,与核外电子数无关。 2.任何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吗? 提示:不一定。11H中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不含有中子。 1.原子的相对质量(M)=原子质量 m(126C) 12 ≈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离子组成中的数量关系 (1)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3)阳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4)阴离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电荷数。 知识拓展 核力是使核子组成原子核的作用力,属于强相互作用力的一类。原子核中有中子、质子,质子是带正电的,所以质子之间会互相排斥。是非常强大的核力将它们吸引在一起,使它们在非常小的区域形成原子核。核力是短程力,只有在原子核尺度上才显现出来。 1.已知R2+核外有a个电子,核内有b个中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 A.b a R B.a+b-2 a+2 R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

苏教版化学必修二 专题四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重难点 专题四 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第二单元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重难点】 1、金属的认识历程;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 2、认识化学创造新物质的方法与意义;认识合成氨、农药的更新及其粮食增产的关系。 3、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绿色化学的思想内涵; 4、利用已有知识,以具体事例说明化学对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 一、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讨论酸碱认识的发展 了解物质结构探索成就 讨论金属冶炼应用与其活动性关系 制作铜氨纤维 合成氨、农药发展在粮食生产中的作用、光合作用研究开辟粮食生产工业制作印刷电路板 讨论:信息、航天、能源开发需要化学科学 讨论:大气、水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化学科学 化学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大门的钥匙 了解物质合成技术的成就 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 了解二氧化碳回收、绿色化学的意义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化学 了解化学药物合成及其意义 认识化学与人类文明 的 关 系

化学科学发展史人类逐步深入认识物质组成、结构、变化的历史 人类合成、创造更多新物 质的历史 一、人类对金属的开发和利用 1、金属的制取 一定条件下,Mn+ 得电子,被还原为 M 部分金属的发现时间: 金属冶炼方法: 2、金属的特性 有特殊光泽,不透明,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3、人类对金属的使用 纯金属——金银首饰、铜芯电线…… 合金——青铜、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 K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Au 约200年前 约2500年前 约6000年前约6000年前 Ag Hg Cu (H) Pb Sn Fe Zn Al Mg Na Ca K 加热法热还原法电解法 Fe2O3+3CO 2Fe+3CO2 高温MgCl2=Mg + Cl2↑ 通电 举例举例举例 2HgO = 2Hg+ O2↑ △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全书复习纲要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 全书复习纲要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复习纲要 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复习纲要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一)、原子结构: 原子的表示方法:X A Z ,其中X 是原子符号,A 表示质量数,Z 表示质子数。 原子: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质量数= + ≈相对原子质量 阳离子:(a A m+)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 B n-)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 所带电荷数,即核外电子数=b+n (二)、同位素: 叫同位素。 (要点)两同:质子数相同,同种元素;两不同:中子数不同,不同原子. (三)、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中,能量低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能量高的电子通常在离核较 的区域内运动。据此可以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外距核由 到 ,能量是由低到高的方式进行排布。通常把能量最 、离核最 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由里往外以此类推,共有 个电子层,分别用字母 、 、 、 、 、 、 表示,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个。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 个(K 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得超过18个。 (四)、画出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 二、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核电荷数= = =原子序数 周期序数= ; 最高正价+|最低负价|=8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O 、F 除外) 周期表结构 现行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与特点:

2019化学人教版必修2学案第1章 第1节 课时3 核素 同位素含解析

课时3 核素 同位素 学习目标:1.了解质量数和A Z X 的含义。2.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3.了解原子的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以及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 1.原子的构成 (1)构成 原子????? 原子核?? ? 质子(相对质量为1,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相对质量为1,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原子的表示方法 即A Z X 代表一个质量数为A 、质子数为Z 的X 原子。 2 .质量数 概念— 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 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的数值叫做质量数 | 表示—用A 表示 | 两个 关系—?? ? 质量关系:质量数(A )=质子数(Z )+中子数(N ) 数量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核素 (1)定义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2)实验——氢的三种核素。

(1)概念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2)特点 (3)应用 ①考古中用146C测定文物的年代。 ②21H、31H用于制造氢弹。 ③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可用于育种、治疗恶性肿瘤等。 [基础自测] 1.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原子核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原子不带电() (2)所有原子均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3)质子数为17,中子数为18的原子为1817Cl() (4)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粒子互称同位素() (5)11H、D、T三种核素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 【答案】(1)√(2)×(3)×(4)×(5)√ 2.下列8种化学符号:11H2、21H2、146C、63Li、2311Na、147N、73Li、2412Mg。 (1)表示核素的符号共________种。 (2)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