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外最低工资制度理论研究及启示

国外最低工资制度理论研究及启示

《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年14期48

低工资制度甫诞生,经济学家便

就其对经济的影响展开了深入的

理论探讨,赞成者认为,最低工资

制度可以保证工人购买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可以防止雇主剥削工人,维护社会公平;最低工资会使雇主更注意技术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传统经济理论所预期的失业后果。但是,反对者认为它增加了低技术工人的失业并带来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国外最低工资经济效应模型的理论研究

斯蒂格勒1946年发表的《最低工资立法经济学》是传统最低工资经济理论的代表,他指出为减轻贫困制定的这种政策不仅未能对减轻贫困起到作用反而扭曲了资源配置。其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相信,最低工资法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

斯蒂格勒认为在完全竞争性的劳动要素市场,如果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劳动力的供给会大于劳动力需求,企业愿意招用的劳动者人数少于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数量,社会将会出现失业。如果政府采取扩展性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并以此减轻失业的压力,这些措施会导致价格水平提高使实际最低工资下降,就业暂时增加;

当物价上升,实际最低工资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政府不得不提高最低工资,结果形成恶性循环,这一循环的代价,是经济和就业的波动,工人遭受失业之痛苦,价格水平螺旋上升。而如果最低工资低于均衡工资,虽然对就业不会产生影响,却会严重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在斯蒂格勒后,许多学者不断深化最低工资的经济效应模型,人们逐渐认识到,最低工资对就业和收入的影响并不完全如斯蒂格勒所言,而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随后提出的一些理论包括: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中两部门问题。在两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中(即一部门企业适用最低工资规定,另一部分企业不适用最低工资规定),如果最低工资标准高于不适用最低工资制度企业的工资水平,并促使适用最低工资制度的企业提高工资,这会导致该种企业,劳动力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从而增加这一部门就业竞争的强度。竞争性市场中的冲击效应。理论界还认为竞争模型中有一定的冲击效应,即指在某些情况下,工资率的提高将增加劳动的边际产品,因而增加了劳动需求。这种可能性适用于强制实行法定最低工资的情况,其原因是:工资率的提高将冲击厂商,使其从雇用低工资的劳动力转到提高管理水平,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或者更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本。从理论上来讲,最低工资引起的冲击效应能够完全抵消任何对失业和资源分配的负面影响,但这种可能性很小。劳动力市场中的垄断模型。在雇主垄断的情况下,即在买方决定的市场,如果是非歧视性的雇主垄断,理论界认为在这

国外最低工资制度

理论研究及启示

■魏章进1 韩兆洲2 教授(1、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信息学院2、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广州 510420)

本文为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重大科研项目《广东省最低工资研究》的部分成果

内容摘要:最低工资制度的实行曾备

受争议,国内也有学者对其提出质疑。本文归纳了国外最低工资理论研究结果,对我国最低工资的理论研究和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提出有益启示。关键词:最低工资 理论研究 启示

种市场中当最低工资过低时,它对就业没

有影响,恰当的最低工资会增加就业,但是过高的最低工资反而增加失业。总之,在良好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模式中,最低工资的作用一般是减少就业,而在买方市场模式中,则要根据最低工资确立的水平来预言其对就业的影响。在存在歧视性垄断雇主时,最低工资要么无效,要么减少就业,而不可能增加就业。

效率工资。在最低工资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中,很多学者也应用了效率工资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认为由最低工资造成的失业对于抑制整个经济中低工资工人的怠工将产生有效影响。由于最低工资造成了大量失业,怠工将减少,意味着厂商能够减少效率工资的支付,但仍然能够促使

其雇员付出最佳的工作努力,而较低的效率工资反过来减少了与较高的效率工资相关的均衡失业水平。减少的失业数量将超过因最低工资而引起的增加的失业数量,因此,最低工资能够减少总失业水平。

企业反应模型。最近理论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比如企业对最低工资的反应模型。1999年,Fraja 认为最低工资的提高将会促使企业主给工人提供更加差的工作条件,更繁重的工作任务,由此转移企业主的“损失”。在设有最低工资法后,企业会要求工人提供更多的劳动,而不一定解雇工人,这也能部分地说明为什么最低工资的适度增加并不一定出现明显的失业效应。

家庭供给反应。理论界还认为家庭供给也会某种程度上抵消最低工资的失业效应,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由于收入的适度增加,有些家庭可能会减少劳动力的供给,从而也能部分抵消失业的表现。

总之,在最低工资的研究中提出的垄断模型、冲击效应、效率工资、家庭供给和企业反应模型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的实证分析无法得到最低工资增加失业率的明显证据。

最低工资除了对失业产生影响外,也对贫困产生影响,其对贫困的效应来自三个方面:一些工人将会失去工作,得不到收入;存在未被覆盖的部门,一些工人在已覆盖部门失去工作,在未覆盖部门找到工作。取决于两部门的工资差别;一些工

下转50页

分内容构成,其他各种转移支付均归属于这三类。优化是指,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大幅度提高具有均等化意义的转移支付所占比重,逐步建立起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体的政府间转移支付体系,充分发挥其均等化作用。深化是指,完善省级以下纵向转移支付和横向转移支付,增强其均等化功能。深化省级以下纵向转移支付的重点是,在以县为支付对象的基础上,进行县对乡镇的过度期转移支付试点,以此增强乡镇财政实力。深化省级以下横向转移支付的重点是,改变“对口支援”方式,建立起公式化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使我国省级以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增强横向转移支付的约束力和均等化功能。公式化是指,在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积极引入“因素法”,通过找出影响关键因素建立起公式化的转移支付制度。

加强农村内部管理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诸多内容都具有合作制的性质,许多农村地区仍然实行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因此,农村社会保障能力的提高,依赖于一个良好的农村内部管理环境,特别是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环境和农村公共服务环境。

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

针对目前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推行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站代理记账制度,具体办法是:建立权威性的工作机构,设立挂靠农经站的乡镇会计服务站,明确会计服务站的职责与任务,按照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由镇农经站与各村签订农村集体资产财务集中代管协议,各村委会与各社签订财务集中代管协议和监督协议,农经站统一代村集体经济组织记账。推行农村集体资产农经站代理计帐制,有利于加大农村集体资产财务行为的监管力度,控制村级各项支出,制止铺张浪费。同时,由于取消了村社专业会计,只设一名村总出纳,能有效精简财会人员、降低行政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规范实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证。目前重点是提高农村干部的公共服务意识,建立起规范化的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的监督反馈机制,加大上级政府对乡镇

政府公共服务的监督力度。同时,要不断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道德素质和知识

文化素质,培养和选拔一些思想素质好的

大学生到农村从事公共服务事业并为他们

提供优厚的待遇。只有农村内部管理规范,

农村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村社会保障

能力才会随其内部管理环境的优化而不断

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力,蒙慧著. WTO与中国农业

发展对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2002

2.丛树海主编.财政支出学.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郑成功等著.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变迁与评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2

《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年14期5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