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垂径定理选择题及解析

垂径定理选择题及解析

垂径定理选择题及解析
垂径定理选择题及解析

垂径定理选择题30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5?大庆)在⊙O中,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AB长度的一半,则弦AB所对圆心角的大小为()

A.30°B.45°C.60°D.90°

2.(2015?广元)如图,已知⊙O的直径AB⊥CD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错误的是()

A.CE=DE B.AE=OE C.=D.△OCE≌△ODE

3.(2015?甘南州)⊙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内部,∠BAC=90°,OA=1,BC=6,则⊙O的半径为()

A. B.2C. D.3

4.(2015?玉林)如图,在⊙O中,直径CD⊥弦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C=AB B.∠C=∠BOD C.∠C=∠B D.∠A=∠BOD

5.(2015?遂宁)如图,在半径为5cm的⊙O中,弦AB=6cm,OC⊥AB于点C,则OC=()

A.3cm B.4cm C.5cm D.6cm

6.(2015?泰安)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60°,⊙O的半径为4,则AC的长等于()

A.4 B.6C.2D.8

7.(2015?潍坊)将一盛有不足半杯水的圆柱形玻璃水杯拧紧杯盖后放倒,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水杯的底面如图所示,已知水杯内径(图中小圆的直径)是8cm,水的最大深度是2cm,则杯底有水部分的面积是()

A.(π﹣4)cm2B.(π﹣8)cm2C.(π﹣4)cm2D.(π﹣2)cm2

8.(2010?湖州)如图,已知⊙O的直径AB⊥弦CD于点E,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AE=OE B.CE=DE C.OE=CE D.∠AOC=60°

9.(2015?宜州市二模)如图,在等边△ABC中,AB、AC都是圆O的弦,OM⊥AB,ON⊥AC,垂足分别为M、N,如果MN=1,那么△ABC的面积为()

A.3 B.C.4 D.

10.(2015?安顺)如图,⊙O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垂足为E,∠A=22.5°,OC=4,CD 的长为()

A.2 B.4 C.4D.8

11.(2015?大庆模拟)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A.cm B.9 cm C.cm D.cm

12.(2015?武汉模拟)如图,在⊙O内有折线OABC,点B、C在圆上,点A在⊙O内,其中OA=4cm,BC=10cm,∠A=∠B=60°,则AB的长为()

A.5cm B.6cm C.7cm D.8cm

13.(2015?湖州模拟)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0,弦AB=12,M是AB上任意一点,则线段OM的长可能是()

A.5 B.7 C.9 D.11

14.(2015?来凤县二模)在半径为1的⊙O中,弦AB,AC分别是、,则∠BAC的度数为()

A.15°B.15°或75°C.75°D.15°或65°

15.(2015?涉县模拟)如图,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且与半径OC垂直,垂足为H,已知AB=16cm,sin∠OBH=,则⊙O的半径为()

A.6cm B.10cm C.12cm D.cm

16.(2015?富顺县一模)已知⊙O的半径为13cm,弦AB∥CD,AB=24cm,CD=10cm,则AB,CD之间的距离为()

A.17cm B.7cm C.12cm D.17cm或7cm

17.(2015?杭州模拟)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E,连接BC、BD、AC,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ACB=90°B.OE=BE C.BD=BC D.△BDE∽△CAE

18.(2012?枣阳市校级模拟)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上半圆上的一点,弦CD⊥AB,∠OCD的平分线交⊙O于P,则当弦CD(不是直径)的位置变化时,点P()

A.到CD的距离不变B.位置不变

C.等分D.随C点的移动而移动

19.(2012?合山市校级模拟)如图,大半圆O与小半圆O1相切于点C,大半圆的弦AB与小半圆相切于点F,且AB∥CD,AB=6cm,CD=12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B.C.D.

20.(2010?西藏)如图,⊙O的直径CD⊥弦AB于点P,且点P为OD的中点,已知AB=2,则CD的值为()

A.2 B.4 C.D.

21.(2009?长春校级模拟)如图,点P是半径为5的⊙O内一点,且OP=3.过点P任作一条弦AB,则弦AB的长不可能为()

A.7.9 B.8.5 C.9 D.10

22.(2007?牡丹江)已知半径为5的⊙O中,弦AB=5,弦AC=5,则∠BAC的度数是()

A.15°B.210°C.105°或15°D.210°或30°

23.(2001?宜昌)如图,DE是⊙O的直径,弦AB⊥ED于C,连接AE、BE、AO、B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有()

A.3对B.2对C.1对D.0对

24.(1998?金华)如图,在⊙O中,P为弦AB上一点,PO⊥PC,PC交⊙O于C,那么()

A.OP2=PA?PB B.PC2=PA?PB C.PA2=PB?PC D.PB2=PA?PC

25.(1999?福州)在⊙O中,半径R=1,弦AB=,弦AC=,则∠BAC的度数为()A.75°B.15°C.75°或15°D.90°或60°

26.(2001?内江)已知⊙O的半径为3,△ABC内接于⊙O,AB=3,AC=3,D是⊙O 上一点,且AD=3,则CD的长应是()

A.3 B.6 C.D.3或6

27.(2004?连云港)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5,点A到圆心O的距离为3,则过点A的所有弦中,最短弦的长为()

A.4 B.6 C.8 D.10

28.(2012?天台县校级模拟)如图,已知点A是以MN为直径的半圆上一个三等分点,点B是的中点,点P是半径ON上的点.若⊙O的半径为l,则AP+BP的最小值为()

A.2 B.C.D.

29.(2012?婺城区校级模拟)已知⊙O的半径为10,P为⊙O内一点,且OP=6,则过P点,且长度为整数的弦有()

A.5条B.6条C.8条D.10条

30.(2006?兰州)在⊙O中,弦CD与直径AB相交于点P,夹角为30°,且分直径为1:5两部分,AB=6厘米,则弦CD的长为多少厘米()

A.B. C. D.

垂径定理选择题30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2015?大庆)在⊙O中,圆心O到弦AB的距离为AB长度的一半,则弦AB所对圆心角的大小为()

2.(2015?广元)如图,已知⊙O的直径AB⊥CD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错误的是()

A.CE=DE B.AE=OE C.=D.△OCE≌△ODE

3.(2015?甘南州)⊙O过点B,C,圆心O在等腰直角△ABC内部,∠BAC=90°,OA=1,BC=6,则⊙O的半径为()

=

4.(2015?玉林)如图,在⊙O中,直径CD⊥弦AB,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C=AB B.∠C=∠BOD C.∠C=∠B D.∠A=∠BOD

根据垂径定理得出==,根据以上结论判断即可.

=

对的圆周角是∠对的圆心角是∠

5.(2015?遂宁)如图,在半径为5cm的⊙O中,弦AB=6cm,OC⊥AB于点C,则OC=()

AB=×

==4cm

6.(2015?泰安)如图,⊙O是△ABC的外接圆,∠B=60°,⊙O的半径为4,则AC的长等于()

COD=

OC=2,

AC=2CD=4

7.(2015?潍坊)将一盛有不足半杯水的圆柱形玻璃水杯拧紧杯盖后放倒,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水杯的底面如图所示,已知水杯内径(图中小圆的直径)是8cm,水的最大深度是2cm,则杯底有水部分的面积是()

A.(π﹣4)cm2B.(π﹣8)cm2C.(π﹣4)cm2D.(π﹣2)cm2

OAC==,

=2

﹣×π4 8.(2010?湖州)如图,已知⊙O的直径AB⊥弦CD于点E,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AE=OE B.CE=DE C.OE=CE D.∠AOC=60°

9.(2015?宜州市二模)如图,在等边△ABC中,AB、AC都是圆O的弦,OM⊥AB,ON⊥AC,垂足分别为M、N,如果MN=1,那么△ABC的面积为()

A.3 B.C.4 D.

×=

10.(2015?安顺)如图,⊙O的直径AB垂直于弦CD,垂足为E,∠A=22.5°,OC=4,CD 的长为()

CE=OC=2

CE=OC=2

CD=2CE=4

11.(2015?大庆模拟)如图,两正方形彼此相邻且内接于半圆,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cm2,则该半圆的半径为()

a OA=OB=OE=a

DC=AD=acm

OA=OB=OE=

中,由勾股定理得:=4

a=4

12.(2015?武汉模拟)如图,在⊙O内有折线OABC,点B、C在圆上,点A在⊙O内,其中OA=4cm,BC=10cm,∠A=∠B=60°,则AB的长为()

OD

5=

13.(2015?湖州模拟)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10,弦AB=12,M是AB上任意一点,则线段OM的长可能是()

OM=

14.(2015?来凤县二模)在半径为1的⊙O中,弦AB,AC分别是、,则∠BAC的度数为()

,.

=,,

15.(2015?涉县模拟)如图,直线l与⊙O相交于A、B两点,且与半径OC垂直,垂足为H,已知AB=16cm,sin∠OBH=,则⊙O的半径为()

A.6cm B.10cm C.12cm D.cm

OBH=可设

AB=8cm

OBH=

16.(2015?富顺县一模)已知⊙O的半径为13cm,弦AB∥CD,AB=24cm,CD=10cm,则AB,CD之间的距离为()

17.(2015?杭州模拟)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于E,连接BC、BD、AC,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18.(2012?枣阳市校级模拟)如图,AB为⊙O的直径,C是上半圆上的一点,弦CD⊥AB,∠OCD的平分线交⊙O于P,则当弦CD(不是直径)的位置变化时,点P()

A.到CD的距离不变B.位置不变

C.等分D.随C点的移动而移动

19.(2012?合山市校级模拟)如图,大半圆O与小半圆O1相切于点C,大半圆的弦AB与小半圆相切于点F,且AB∥CD,AB=6cm,CD=12cm,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B.C.D.

S=

BO=

OB

S=

π×+×

π×

π×

﹣π

S=(π×

20.(2010?西藏)如图,⊙O的直径CD⊥弦AB于点P,且点P为OD的中点,已知AB=2,则CD的值为()

A.2 B.4 C.D.

x

AP=AB=

OP=PD=OD

OP=x

x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2016-2017学年八上数学单元测 《勾股定理》 (时间:8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明在一个矩形的水池里游泳,矩形的长、宽分别为30米、40米,小明在水池中沿直线最远可以游( ) A .30米 B .40米 C .50米 D .60米 2.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5、13、12,则△ABC 的面积为( ) A .30 B .60 C .78 D .不能确定 3.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同时扩大2倍,得到的三角形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 腰三角形 4.下列每一组数据中的三个数值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3、4、5 B .6、8、10 C .4、2、9 D .5、12、13 5.暑假期间,小明的妈妈趁电器打价格战之机在网上购买了一台电视,小明量了电 视机的屏幕后,发现屏幕93厘米长和52厘米宽,则这台电视机为________英寸(实际测量的误差可不计)( ) A .32(81厘米) B .39(99厘米) C . 42(106 厘 米 ) D .46(117厘米) 6.如图,点D 在△ABC 的边AC 上,将△ABC 沿BD 翻折后,点A 恰好与点C 重合.若BC =5,CD =3,则BD 的长为( ) A .1 B . 2

C .3 D .4 7.如图,一圆柱高8 cm ,底面半径 2 cm ,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是( ) A .20 cm B .10 cm C . 14 cm D .无法确定 8.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 积为( ) A .4 B .8 C .16 D .64 9.小明准备测量一段河水的深度,他把一根竹竿直插到离岸边 1.5 m 远的水底,竹 竿高出水面0.5 m ,把竹竿的顶端拉向岸 边,竿顶和岸边的水面刚好相齐,则河水 的深度为( ) A . 2 m B . 2.5 m C . D .3 m 10.△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是( ) A .42 B .32 C .42或32 D .37或33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为a 、b , 且满足(a -3)2+|b -4|=0,则该直角三 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 12.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12 cm , 16 cm ,20 cm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________cm 2. 13.在Rt △ABC 中,∠C =90°,AC =9, BC =12,则点C 到AB 的距离是________. 14.课间,小聪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 板玩,不小心掉到两墙之间(如图),∠ACB =90°,AC =BC ,从三角板的刻度可知AB =20 cm ,小聪很快就知道了砌墙砖块的厚

理论力学选择题第一组

理论力学选择题第一组 1、楔形块A、B自重不计,并在光滑的mm和nn 平面相接触,若其上分别作用有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相同的力F和F',如图所示,则A、B两个刚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题1图 A.A、B都不平衡B.A、B都平衡C.A平衡,B不平衡D.A不平衡,B平衡 2、如图,x轴和y轴的夹角为,设一力系在xy平面内,对y轴上的A点和x轴上的B点有,且但 已知OA = l则点B在x 轴的位置为: 题2图 3、如图所示若尖劈两侧与槽之间的摩擦角均为,则欲使尖劈被打入后不致自动滑出, 角应为多大? 题3图 4、点作圆周运动,如果知道其法向加速度越来越小,则点的运动速度:

A.越来越小B.越来越大C.大小不变D.不能确定 5、如图所示机构中曲柄O1A一端连固定支座O1,另一端铰接一滑块A,滑块A可在摇杆 O2B上滑动。已知:相对速度Vr,杆O1A的角速度1,杆O2B的角速度2。试求滑块A的科式加速度: 题5图 A.方向垂直O1A向上B.方向垂直O1A向下 C.方向垂直O2B向上D.方向垂直O2B向下 6、如图所示的曲柄连杆机构中,已知曲柄长OA=r,角速度为,连杆长AB=2r,则在图示位置时,连杆的角速度为: 题6图 7、如图所示长2的细直杆由钢和木两段组成,各段的质量各为m1和m2,且各为均质,问它们对z轴的转动惯量Jz等于多少? 题7图

8、半径为R的固定半圆环上套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环M,曲杆ABC的水平段BC穿过小环,AB段以匀速u在倾角600的导槽内滑动,如图所示,试问在图示位置时,小环的动量P 等于多少? 题8图 9、如图所示,均质正方体ABCD,质量为m,边长为b,对质心的转动惯量,已知点C的速度,则刚体对转动轴A的动量矩大小L A为 题9图 1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A相对于三角块B以加速度沿斜面下滑,三角块B 又以加速度相对于地面向左运动,则物块A的惯性力F I为: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戴维南定理 班级:17信息姓名:张晨瑞学号:20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掌握测量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 3.初步掌握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的方法。 4.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Multimeter、Voltmeter、Ammeter等仪表的使用方法以及DC Operating Point、Parameter Sweep等SPICE仿真分析方法。 5.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6.初步掌握Origin绘图软件的应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的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子的床帘组合来等效置换,去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效电阻等于该一端口网络中所有独立源都置为零后的输入电阻。这一定理成为戴维南定理。 三、实验方法 1.比较测量法 戴维南定理是一个等效定理,因此应想办法验证等效前后对其他电路的影响是否一致,即等效前后的外特性是否一致。 实验中首先测量原电路的外特性,在测量等效电路的外特性,最后比较两者是否一致,等效电路中的等效参数的获取,可通过测量得到,并同根据电路结构所推到计算出的结果相比较。 实验中期间的参数应使用实际测量值。实际值和期间的标称值是有差别的,所有的理论计算应基于器件的实际值。 2.等效参数的获取

等效电压Uoc:直接测量被测电路的开路电压,该电压就是等效电压。 等效电阻Ro:将电路中所有电压源短路,所有电流源开路,使用万用表阻挡测量。 3.测量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 测试过程中测量的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与测量特性和形状有关。对于直线特性,应使测量间距尽量平均,对于非线性特性应在变化陡峭处多测些点。测量的目的是为了用有限的点描述曲线的整体形状和细节特征。因此应注意测试过程中测量的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 为了比较完整地反映特性和形状,一般选取10个以上的测量点。 本实验中由于特性曲线是直线形状,因此测量点应均匀选取。为了办政策亮点分布合理,迎新测量特性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再根据点数合理选择测量间距。 4.电路的外特性测量方法 在输出端口上接可变负载(如电位器),改变负载(调节电位器)测量端口的电压和电流。 四、实验仪器与器件 1.计算机一台 2.通用电路板一块 3.万用表两只 4.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5.电阻若干 五、实验内容 1.测量电阻的实际值,填表,并计算等效电源电压和等效电阻 2.Multisim仿真 (1)创建电路; (2)用万用表测量端口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并计算等效电阻; (3)用万用表的Ω挡测量等效电阻,与(2)比较,将测量结果 填入表1中;

电路实验报告1--叠加原理

电路实验报告1-叠加原理的验证 所属栏目:电路实验- 实验报告示例发布时间:2010-3-11 实验三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 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六、思考题 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 2.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一、相信你的选择 1、如图,在Rt △ABC 中,∠B =90°,BC =15,AC =17,以 AB 为直径作半圆,则此半圆的面积为( ). A .16π B .12π C .10π D .8π 2、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为3和4,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2 B .7+7 C .12或7+7 D .以上都不对 3、如图,梯子AB 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为2m , 梯子的顶端B 到地面的距离为7m ,现将梯子的底端A 向外移动到A ′, 使梯子的底端A ′到墙根O 的距离等于3m .同时梯子的顶端B 下降 至B ′,那么BB ′( ). A .小于1m B .大于1m C .等于1m D .小于或等于1m 4、将一根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15cm ,高8cm 的圆柱 形水杯中,如图所示,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 cm ,则h 的取 值范围是( ). A .h ≤17cm B .h ≥8cm C .15cm ≤h ≤16cm D .7cm ≤h ≤16cm 二、试试你的身手 5、在Rt △ABC 中,∠C =90°,且2a =3b ,c =213,则a =_____,b =_____. 6、如图,矩形零件上两孔中心A 、B 的距离是_____(精确到个位). 7、如图,△ABC 中,AC =6,AB =BC =5,则BC 边上的高AD =______. 8、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某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 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元. 三、挑战你的技能 9、如图,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以对角线AC 为边作第二个正方形ACEF ,再以对角线AE 为边作第三个正方形AEGH ,如此下去. (1)记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a 1=1,按上述方法所作的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a 2,a 3,a 4,……,a n ,请求出a 2,a 3,a 4的值; 150o 20 米 30米

理论力学复习题

1.图示结构中的各构件自重不计。已知P =5 kN ,M=5 kN. m,q = 2.5kN/m 。 试求固定端A及滚动支座B处的约束反力。 2、一重W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α的斜面上,若摩擦系数为f, 且tgα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 班级:14电信学号:1428403003 姓名:王舒成绩:一实验原理及思路 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二端网络,其对外作用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串联电阻的. 等效电源代替,其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效内阻是将该二端网络中所有的独立源都置为零后从从外端口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这一定理称为戴维南定理。 本实验采用如下所示的实验电路图a: 等效后的电路图如下b: 测它们等效前后的外特性,然后验证等效前后对电路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及结果

⒈计算等效电压和电阻 计算等效电压:电桥平衡。∴=,33 1131R R R R Θ Uoc=3 11 R R R +=2.609V 。 计算等效电阻:R= ??? ??? ? ?+++ ??? ??? ??++3311111221 3111121 R R R R R R =250.355 ⒉用Multisim 软件测量等效电压和等效电阻 测量等效电阻是将V1短路,开关断开如下图所示: -+ Ro=250.335O Ω 测量等效电压是将滑动变阻器短路如下图 V120 V R11.8kΩ R2220Ω R112.2kΩ R22270Ω R33330ΩR3270Ω 50% 2 4 J1Key = A XMM1 6 a 1 7 Uo=2.609V ⒊用Multisim 仿真验证戴维南定理 仿真数据

等效电压Uoc=2.609V 等效电阻Ro=250.355Ω 电压/V 2.6 09 2.4 08 2.3 87 2.3 62 2.3 31 2.2 9 2.2 36 2.1 58 2.0 41 1.8 41 1.4 22 电流/mA 0 0.8 03 0.8 85 0.9 84 1.1 1 1.2 72 1.4 9 1.7 99 2.2 68 3.0 68 4.7 4 电压/V 2.6 09 2.4 08 2.3 87 2.3 63 2.3 3 2.2 91 2.2 36 2.1 58 2.0 41 1.8 41 1.4 22 电流/mA 0 0.8 03 0.8 85 0.9 85 1.1 1 1.2 72 1.4 9 1.7 99 2.2 68 3.0 68 4.7 5

理论力学复习题

1.物体重P=20KN,用绳子挂在支架的滑轮B上,绳子的另一端接在绞D上,如图所示,转动绞,物体便能升起。设滑轮的大小,AB与CD杆自重及摩擦忽略不算,A,B,C三处均为铰链链接。当物体平衡时,求拉杆AB和支杆CB所受的力。 2.在图示刚架的点B作用一水平力F尺寸如图,钢架重量忽略不计,求支座A,D的约束力 Fa和Fd。 3.已知梁AB上作用一力偶,力偶矩为M,梁长为L,梁重不计,求在图a,b,c三种情况下,

支座A,B的约束力。 4.无重水平梁的支撑和载荷如图a,b所示,已知力F,力偶矩M的力偶和强度为q的均布载荷,求支座A,B处的约束力。

5.由AC和CD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链C链接,它的支撑和受力如图所示,已知均布载荷强度q=10kN/m,力偶矩M=40kN·m,不计梁重,求支座A,B,D的约束力和铰链C处的所受的力。 6.在图示构架中,各杆单位长度的重量为300N/m,载荷P=10kN,A处为固定端,B,C,D,处为铰链,求固定端A处及B,C铰链处的约束力。

7..杆OA长L,有推杆推动而在图面内绕点O转动,如图所示,假定推杆的速度为v,其弯头高为a。求杆端A的速度大小(表示为x的函数)。

8.平底顶杆凸轮机构如图所示,顶杆AB课沿导槽上下移动,偏心圆盘绕轴O转动,轴O 位于顶杆轴线上。工作时顶杆的平底始终接触凸轮表面。该凸轮半径为R,偏心距OC=e,凸轮绕轴O 转动的角速度为w,OC与水平线成夹角φ。当φ=0°时,顶杆的速度。 9.图示铰接四边形机构中,O1A=O2B=100mm,又O1O2=AB,杆O1A以等角速度w=2rad/s绕轴O1转动。杆AB上有一套筒C,此套筒与杆CD相铰接。机构的各部件都在同一铅直面内。求φ=60°时,杆CD的速度和加速度。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 学号:1128403019 姓名:魏海龙班级:传感网技术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掌握测量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 3、初步掌握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4、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multimeter、voltmeter、ammeter 等仪表的使用以及DC operating point、paramrter sweep等 SPICE仿真分析方法。 5、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仪表的使 用。 6、初步掌握Origin绘图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 计算机一台、通用电路板一块、万用表两只、直流稳压电源一台、电阻若干。 三、实验原理: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一端口网络,对 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来等效置 换,其等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一端口网络的开路电压,其等 效电阻等于该一端口网络中所有独立源都置为零后的数日电 阻。 四、实验内容: 1、电路图:

2、元器件列表: 2、实验步骤: (1)理论分析: 计 算等效电压: 电桥平衡。∴=,331131R R R R Uoc=3 11 R R R +=2.6087V 。 计算等效电阻:R= ??? ??? ? ?+++ ??? ??? ? ?++3311111221 3111121 R R R R R R =250.355

(2)测量如下表中所列各电阻的实际值,并填入表格: 然后根据理论分析结果和表中世纪测量阻值计算出等效电源电压和等效电阻,如下所示: Uc=2.6087V R=250.355Ω (3)multisim仿真: a、按照下图所示在multisim软件中创建电路 b、用万用表测量端口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并计算等 效电阻,结果如下:Us= 2.609V I= 10.42mA R=250.38Ω

叠加原理 实验报告范文(含数据处理)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中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三、实验设备 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01:直流稳压电压、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DGJ-03。 四、实验步骤 1.用实验装置上的DGJ-03线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图3-1,将两路稳压电源的输出分别调节为12V和6V,接入图中的U1和U2处。 2.通过调节开关K1和K2,分别将电源同时作用和单独作用在电路中,完成如下表格。 表3-1

3.将U2的数值调到12V,重复以上测量,并记录在表3-1的最后一行中。 4.将R3(330 )换成二极管IN4007,继续测量并填入表3-2中。 表3-2 五、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 对图3-1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计算机进行方程求解,或直接用EWB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数据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都在可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验证叠加定理:以I1为例,U1单独作用时,I1a=8.693mA,,U2单独作用时, I1b=-1.198mA,I1a+I1b=7.495mA,U1和U2共同作用时,测量值为7.556mA,因此叠加性得以验证。2U2单独作用时,测量值为-2.395mA,而2*I1b=-2.396mA,因此齐次性得以验证。其他的支路电流和电压也可类似验证叠加定理的准确性。 对于含有二极管的非线性电路,表2中的数据不符合叠加性和齐次性。

第一单元 勾股定理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 勾股定理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 ) A .3 B .4 C .5 D .6 2.如图,正方形AB CD 的边长为1,则正方形ACEF 的面积为( ) A .2 B .3 C .4 D .5 3.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10,两直角边的比为3∶4,则较短直角边的长为( ) A .3 B .6 C .8 D .5 5.△ABC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记为,,,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 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A +∠B =∠C B .∠A ∶∠B ∶∠ C =1∶2∶3 C . D .∶∶=3∶4∶6 6.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为6,8,m ,则的值为( ) A .10 B .100 C . 28 D .100或28 7.在Rt △ABC 中,∠C =90°,AC =9,BC =12,则点C 到斜边AB 的距离是( ) 2 cm 2 cm 2 cm 2 cm a b c ()2 2 2a b c ab +=+a b c 2 2 2 a c b =-a b c 2 m

B 169 25 C B A 5cm A . B . C .9 D .6 8.如图,在Rt△ABC 中,∠B =90°,以AC 为直径的圆恰好过点 B .若AB =8,B C =6,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 B . C . D . 9.如图所示为一种“羊头”形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①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再以其直角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②和②',…,依此类推,若正方形①的面积为64,则正方形⑤的面积为( ) A .2 B .4 C .8 D .16 10.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长方形内得到的,∠BAC =90°,AB =3,AC =4,点D ,E ,F ,G ,H ,I 都在长方形KLMJ 的边上,则长方形KLMJ 的面积为( ) A .90 B .100 C .110 D .121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如图,字母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36 5 12 5 100π24-100π48-25π24-25π48-③' ④' ④ ③ ②' ② ①

理论力学选择题集含答案

《理论力学》 1-1.两个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和作用线沿同一直线。这是 (A)它们作用在物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B)它们作用在刚体系统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C)它们作用在刚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D)它们作用在变形体上,使之处于平衡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2. 作用在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F1和F2,若F1 = - F2,则表明这两个力 (A)必处于平衡; (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一定平衡; (D)必不平衡。 1-3. 若要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一组平衡力系,而不改变原力系的作用效果,则它们所作用的对象必需是 (A)同一个刚体系统; (B)同一个变形体; (C)同一个刚体,原力系为任何力系; (D)同一个刚体,且原力系是一个平衡力系。 1-4. 力的平行四边形公理中的两个分力和它们的合力的作用范围 (A)必须在同一个物体的同一点上; (B)可以在同一物体的不同点上; (C)可以在物体系统的不同物体上; (D)可以在两个刚体的不同点上。 1-5. 若要将作用力沿其作用线移动到其它点而不改变它的作用,则其移动范围 (A)必须在同一刚体内; (B)可以在不同刚体上; (C)可以在同一刚体系统上; (D)可以在同一个变形体内。 1-6. 作用与反作用公理的适用范围是 (A)只适用于刚体的内部; (B)只适用于平衡刚体的内部; (C)对任何宏观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D)只适用于刚体和刚体系统。

1-7. 作用在刚体的同平面上的三个互不平行的力,它们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这是刚体平 衡的 (A)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B) 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C) 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D) 非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1-8. 刚化公理适用于 (A)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变形体; (B) 只适用于处于平衡状态下的变形体; (C) 任何受力情况下的物体系统; (D) 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物体和物体系统都适用。 1-9. 图示A 、B 两物体,自重不计,分别以光滑面相靠或用铰链C 相联接,受两等值、反 向且共线的力F 1、F 2的作用。以下四种由A 、B 所组成的系统中,哪些是平衡的? 1-10. 图示各杆自重不计,以下四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的BD 杆不是二力构件? 1-11.图示ACD 杆与BC 杆,在C 点处用光滑铰链连接,A 、B 均为固定铰支座。若以整 体为研究对象,以下四个受力图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1-12.图示无重直角刚杆ACB ,B 端为固定铰支座,A 端靠在一光滑半圆面上,以下四图中 哪一个是ACB 杆的正确受力图。 B ( F B ( C B ( B (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四戴维南定理 一、实验目的 1、验证戴维南定理 2、测定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和戴维南等效电路的外特性。 二、实验原理 戴维南定理指出:任何一个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对于外电路而言,总可以用一个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形式来代替,理想电压源的电玉等于原一端口的开路电压Uoc,其电阻(又称等效内阻)等于网络中所有独立源置零时的入端等效电阻Req,见图4-1。 图4- 1 图4- 2 1、开路电压的测量方法 方法一:直接测量法。当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eq与电压表的内阻Rv 略不计时,可以直接用电压表测量开路电压。 方法二:补偿法。其测量电路如图4-2所示,E为高精度的标准电压源,R为标准分压电阻箱,G为高灵敏度的检流计。调节电阻箱的分压比,c、d两端的电压随之改变,当Ucd=Uab 时,流过检流计G的电流为零,因此

Uab=Ucd =[R2/(R1+ R2)]E=KE 式中 K= R2/(R1+ R2)为电阻箱的分压比。根据标准电压E 和分压比Κ就可求得开路电压Uab,因为电路平衡时I G= 0,不消耗电能,所以此法测量精度较高。 2、等效电阻Req的测量方法 对于已知的线性有源一端口网络,其入端等效电Req可以从原网络计算得出,也可以通过实验测出,下面介绍几种测量方法: 方法一:将有源二端网络中的独立源都去掉,在ab端外加一已知电压U, 测量一端口的总电流I总则等效电阻 Req= U/I总 实际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具有一定的内阻,它并不能与电源本身分开,因此在去掉电源的同时,也把电源的内阻去掉了,无法将电源内阻保留下来,这将影响测量精度,因而这种方法只适用于电压源内阻较小和电流源内阻较大的情况。 方法二:测量ab端的开路电压Uoc及短路电流Isc则等效电阻 Req= Uoc/Isc 这种方法适用于ab端等效电阻Req较大,而短路电流不超过额定值的情形,否则有损坏电源的危险。 图4 – 3 图 4-4 方法三:两次电压测量法 测量电路如图4-3所示,第一次测量ab端的开路Uoc,第二次在ab端接一已知电阻RL (负载电阻),测量此时a、b端的负载电压U,则a、b端的等效电阻Req为:

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叠加定理与置换定理 二、实验原理 1、根据叠加定理,实验数据应满足当电路中只有U s1单独作用时流过一条支路的电流值加上电路只有Us2单独作用时流过该支路的电流值等于电路中Us1与Us2共同作用时流过该支路的电流值。 2、置换定理:若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和I,用Us=U的电压源或Is=I的电流源来置换该支路,如置换后电路有唯一解,则置换前后电路中全部支路电压与支路电流保持不变。 三、实验内容 1、测量并记录电阻的实际值(数据见实验数据表1) 2、根据下面电路图,在实验板上连接此电路实物图。将一万用表串联接入R3的那条支路中,并将万用表打在电流档上;将另一万用表并联在R33两端并打在电压档上。 3、选择一支路,记录两个电源同时作用时的两万用表的读数;单个电源作用,分别短路另一个电源(不是不接电源也不是将电源的值降为0,而是直接短路),记录两万用表的读数。(数据见实验数据表2) 四、实验数据 表1 器件R1 R2 R3 R11 R22 R33

阻值(Ω) 1.799k 219.5 267.8 2.173k 267.5 327.6 表2 电源电压/V 支路电压/V 支路电流/mA Multisim 实验板Multisim 实验板 Us1=10 Us2=15 8.250 8.35 31.0 31.70 Us1=10 Us2=0 0.632 0.636 2.337 2.35 Us1=0 Us2=15 7.728 7.72 29.0 29.33 两电源共同作用时仿真图: Us1单独作用时的仿真图: Us2单独作用时的仿真图:

将直流电源换成交流电源时的分别三张波形图: U1=10 U2=15交流波形图 U1=10 U2=0 交流波形图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如果∠C﹣∠B=∠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如果c2=b2﹣a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且∠C=90° C.如果(c+a)(c﹣a)=b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如果∠A:∠B:∠C=5:2: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2.下列各组数的三个数,可作为三边长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1,2,3 B.32,42,52C.,,D.0.3,0.4,0.5 3.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E,F,G,H,I都在矩形KLMJ的边上,则矩形KLMJ的面积为() A.90 B.100 C.110 D.121 4.在Rt△ABC中,斜边长BC=3,AB2+AC2+BC2的值为() A.18 B.9 C.6 D.无法计算 5.在Rt△ABC中,a,b,c为△ABC三边长,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2+b2=c2 B.a2+c2=b2 C.b2+c2=a2 D.以上关系都有可能 6.△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A.42 B.32 C.42或32 D.37或33 二.填空题 7.已知a,b,c分别是Rt△ABC的两条直角边长和斜边长,且a+b=14,c=10,则S△ABC=.8.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200m后,又走了150m,再走250m回到原地,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200m后,又走150m的方向是.

理论力学重点复习题-2020.04

理论力学重点复习题整理(2020.04) 一.填空 1.力是物体间相互的作用,这种作用使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 2.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任选一点O简化,一般情况下,可得一个力和一个力偶,这个力等于该力系的,这个力偶的矩等于该力系对于点O的。 3.力偶矩的大小与的位置无关。 4.止推轴承的约束反力有个正交分量。 5.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的科学。 6.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 7.计算桁架杆件内力的方法通常有法和法两种。 8.在平面力系情况下,固定端的约束反力可简化为两个约束力和一个约束。 9.作用于刚体上的力的三要素是:、、。 10.约束反力的方向必与该约束所能够阻碍的位移方向。 11.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构件,称为。 12.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或作运动。 13.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14.工程中常见的力系,按其作用线所在的位置,可以分为力系和力系。 15.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所有各力偶矩的代数和。 16.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 17.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力多边形。 18.常见的约束类型有:柔索、、、等。(任写三种即可) 19.由两个相等,方向相反且的平行力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力偶可在它的作用面内任意移转,而不改变它对刚体的作用。 20.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一般规律的科学。 21.空间任意力系向任一点简化后的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 22.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的数目为;而平面力偶系则只有个平衡方程。 23.力螺旋就是由一个力和一个力偶组成的,其中的力力偶的作用面。 24.力对点的矩矢在通过该点的某轴上的,等于力对该轴的。 25.当主动力的合力作用线在之内时发生现象。 26.刚体内任意一点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某一平面保持的距离,这种运动称为刚体的平面运动。27.当刚体作平动时,刚体内各点的形状都相同,且相互平行;同一瞬时各点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和。28.运动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性质的科学。 29.刚体的平面运动是和的合成运动。 30.动点相对于定参考系的运动,称为;动点相对于的运动,称为相对运动;动参考系相对于的运动,称为牵连运动。 31.点的切向加速度只反映速度的变化,法向加速度只反映速度的变化。 32.角速度ω和转速n的关系为。 33.刚体的平面运动可简化为在它自身平面内的运动。 34.刚体在运动时,其上或其扩展部分有两点保持不变,则这种运动称为刚体。 35.转动刚体内任一点的切向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刚体的与该点到轴线垂直的乘积。 36.角加速度矢为角速度矢对时间的。 37.当牵连运动为任意运动时,动点在某瞬时的绝对加速度等于该瞬时它的相对加速度、加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和。 38.在某一瞬时,平面图形内速度等于零的点称为。 39.研究点的运动学通常有三种方法:、和。 40.牵连点是指在参考系上与动点相的那一点。 41.平面运动可取任意基点而分解为平移和转动,其中平移的速度和加速度与基点的选择,而平面图形绕基点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与基点的选择。42.作平面运动的刚体的动能,等于随质心的动能与绕质心的动能的和。 43.质点系仅在有势力的作用下运动时,其保持不变,此类质点系称为保守系统。 44.如果约束方程中不包含坐标对时间的导数,或者约束方程中的微分项可以积分为形式,这类约束称为完整约束。 45.质点的达朗贝尔原理是:在任一瞬时,作用在质点上的主动力,约束反力和虚加的____ 在形式上组成平衡力系。 46.如果作用于质点系的外力的主矢恒等于零,质点系的动量。 47.质点系在某瞬时的动能与的和称为机械能。 48.回转半径(或惯性半径)定义为。 49.对于具有理想约束的质点系,其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作用于质点系的所有主动力在任何中所作虚功的和等于零。 50.质点动力学可分为两类问题:(1)已知质点的运动,求作用于质点的;(2)已知作用于质点的力,求质点的。 51.如果物体在力场内运动,作用于物体的力所作的功只与力作用点的初始位置和终了位置,而与该点的轨迹形状无关,这种力场称为。 52.力在虚位移中所作的功称为。 53.质点系重力作功仅与其质心运动始末位置的有关。 54.当外力对于某定点(或某定轴)的主矩等于零时,质点系对于该点(或该轴)的动量矩。 55.质点系中每个质点上作用的主动力、约束力和它的在形式上组成平衡力系,这称为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 56.能够静平衡的定轴转动刚体不一定能够实现平衡。 57.在某瞬时,质点系在约束允许的条件下,可能实现的任何无限小的位移称为。 58.机械效率是功率与功率的比值。 59.质点系重力作功与质心的运动轨迹形状。 60.转动惯量是刚体转动的度量。 61.约束力作功等于零的约束称为约束。 62.不受力作用的质点,将保持或作运动。 63.质点系动能定理的积分形式为:质点系在某一段运动过程中,起点和终点的动能的,等于作用于质点系的全部力在这段过程中所作的和。 二.选择题 1.根据题图(不计杆件的重量),AB杆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C) (B) (A) A F F A 题图 2.根据题图(不计杆件的重量), AB杆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A F A 题图(A)(B)(C) 3.根据题图(不计杆件的重量),AB杆的受力图正确的是:()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戴维南定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深刻理解和掌握戴维南定理。 2.掌握和测量等效电路参数的方法。 3.初步掌握用Multisim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 4.初步掌握Multisim软件中的Multmeter,Voltmeter,Ammeter等仪表的使用以及DC Operating Point,Parameter等SPICE仿真分析方法。 5.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以及直流电源、万用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 6.初步掌握Origin绘图软件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三、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 一端口网络,对外电路来说,可以用一个 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等效置换、其等 效电压源的电压等于该一端口网络的开路 电压,其等效电阻等于将该一端口网络中 所有独立源都置为零后的的输入电阻,这 一定理称为戴维南定理。如图实验方法 1.比较测量法 2.戴维南定理是一个等效定理,因此想办法验证等效前后对其他电路的影响是否一致,即等效前后的外特性是否一致。 3.整个实验过程首先测量原电路的外特性,再测量等效电路的外特性。最后进行比较两者是否一致。等效电路中等效参数的获取,可通过测量得到,并同根据 电路结构所推导计算出的结果想比较。 实验中期间的参数应使用实际测量值,实际值和器件的标称值是有差别的。 所有的理论计算应基于器件的实际值。 4.等效参数的获取 5.等效电压Uoc:直接测量被测电路的 开路电压,该电压就是等效电压。 6.等效电阻Ro:将电路中所有电压源 短路,所有电流源开路,使用万用 表电阻档测量。本实验采用下图的 实验电路。 7.电路的外特性测量方法8.在输出端口上接可变负载(如电位器),改变负载(调节电位器)测量端口的电压和电流。 9.测量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 10.测试过程中测量点个数以及间距的选取,与测量特性和形状有关。对于直线特性,应使测量点间隔尽量平均,对于非线性特性应在变化陡峭处多测些点。测量的目 的是为了用有限的点描述曲线的整体形状和细节特征。因此应注意测试过程中测 量点个数及间距的选取。 四、实验注意事项 1.电流表的使用。由于电流表内阻很小,放置电流过大毁坏电流表,先使用大量程(A) 粗侧,再使用常规量程(mA)。

叠加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来验证线性电路中的叠加原理以及其适用范围。 2、学习直流仪器仪表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器材 序号名称数量备注 1稳压、稳流源1DG04 2直流电路实验1DG05 3 1D31-2 直流电压、电流表 三、实验原理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多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小K 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线路如图3-4-1所示。 图3-4—1 1、按图3-4-1,取U1=+12V,U2调至+6V。 2、U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拨至U1侧,开关S2拨至短路侧),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接电流插头)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的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3、U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拨至短路侧,开关S2拨至U2侧),重复实验步骤2的测量和记录。 4、令U1和U2共同作用时(将开关S1和S2分别拨至U1和U2侧),重复上述的测量和记录。 五、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线性叠加定理数据记录表 实验内容I?I?I?Uab Ucd Uad Ude Ufa U?单独作用8.360 -2.274 6.313 2.378 0.845 3.26 4.351 4.379

U?单独作用-1.06 3.586 2.422 -3.46 -1.24 1.245 -0.59 -0.537 U?,U?共同作 7.423 1.231 8.761 -1.248 -0.411 4.413 3.797 3.783 用 非线性叠加定理数据记录表 实验内容I?I?I?Uab Ucd Uad Ude Ufa U?单独作用8.556 -2.23 6.296 0.38 0.663 3.161 4.395 4.397 U?单独作用0.041 0.041 0.045 -0.002 5.872 0 0 0 U?,U?共同作 7.82 0 7.836 -0.002 -2.089 3.957 3.974 3.953 用 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另外一出开关投向短路侧,不能直接将电压源短接置零。电阻改为二极管后,叠加原理不成立。 六、实验总结 测量电压、电流时,应注意仪表的极性与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一致,这样纪录的数据才是准确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