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图解五蕴六入十二缘起

图解五蕴六入十二缘起

图解五蕴六入十二缘起
图解五蕴六入十二缘起

色 眼识

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眼识(视觉反应)

蒲 眼根

流 流

出 进

色尘(外境)

法尘(心相)

…留影相充实于心

眼识生后刹那灭去 ……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进行对比和辨认(认识) 当眼睛见到外面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根尘触,心理活动随即产生,也就是所谓的俱生受、想、行;比如见到鲜花,当下生起喜欢,就是所谓的乐受;见到肮脏就生起厌恶之心,就是苦受;见到不相干的人或物无动于衷,即是所谓的不苦不乐受。

见到花心里生起‘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这是想;决定近前观赏或离开这是行;只要眼睛在看即是当下的根尘触,必然会产生受、想、行。如果在受的当下生起贪爱、取著,必然有有、生、老病死,这就是缘起流转的一面。因此每个刹那都有眼根触对外境,然后俱生受、想、行。这即是五蕴的生死轮回。

因缘不会常恒不变,因此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是在缘生缘灭中相续。通过对眼根触对外境而生起受、想、行,一轮生起又灭去、灭去一轮又生起,这样生灭、生灭、生灭……,从这里可以体会到自己五蕴身心的当下、它的迁流变化,生死轮

耳 声 耳识

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耳识(听觉反应)

声尘 (外境)

耳根

流 进

出 法尘(心相)

耳识随音声缘生缘灭 ……

音声虽

然灭

了,却

留影相充实于心。成为记忆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用于识别。 耳根的根门是一直开着的,只要因缘俱足,

就会如实的反应音声,当我们静下心来,

回到听只是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声音的生起与灭去只是如此而已,它就是因缘生,因缘灭,没有人可以主宰它的生灭,想留也留不住,声音它只是在根尘触的当下生起,缘生缘灭、缘生缘灭……,它只是这样的如实,当下生起,当下灭去,因为它是缘生的,所以它不是耳根自生,也不是外境他生,也不是耳根与外境共生,也不是无因生,声音是缘生。缘生就无自性,即是无我。缘生的当下即缘灭,即是无常,声音是缘起无自性的,所以它法性空寂。

见法在哪里见?就在根尘触的当下,现见法:六识及受、想、行诸法的缘生缘灭,体悟诸行无常,从法法缘生,生灭不住体悟诸法无我,(现象其实就是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没有一个实体在生生灭灭(法是条件的组合,本质空,故无生灭的实体)体悟法性空寂。

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鼻识(嗅觉反应)

受的生起

鼻根

流 流 出 进

香尘 (外境)

法尘(心相)

气味 臭豆腐好香噢!鼻识生后刹那灭去… …留影

相充实于心,成为记忆。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用于识别和辨认。

与耳根一样,鼻根的门也是一直开放着,不论白天黑夜都开着。在因缘俱足的当下,嗅觉功能自然起用,辨认与识别各种气味。当我们对所嗅的气味生起喜欢时,即是乐受生起;对气味产生厌恶时,即是苦受生起。喜欢就是贪爱,执取的心;厌恶就是抗拒、排斥的心,就是嗔心。不管生起哪一种心,说明我们的五蕴已经在运作,一轮又一轮的交替进行即是轮回生死,这即是生灭法。每一位都可以体会得到,每一根都可以体会得到。我们的五蕴就是在这样在轮回生死。 根尘触缘生受、想、行,是五蕴的功能,我们每天都在根尘触缘生受、想、行生死轮回中,却不自知,其实每个当下可以体会到生死轮回。

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舌识(味觉反应)

舌根 流 流 出 进 能尝

法尘(心相)

味尘(外境)

鼻识生后刹那灭去… …留影

相充实于心,

成为记忆。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用于识别和辨认。

舌根——我们的味觉神经,根尘触对的当下能生起种种味觉,如识别:甜、酸、苦、辣、涩、辛、麻、木、淡……等;触生则受生,触灭则受灭,这在用餐时很容易观察,通过对各种菜肴的品味而知道咸淡、

酸辣、甜苦粗糙、细软等等,

味觉也同时在生灭、生灭、生灭……。这就是根尘触,受、想、行的轮回生死,而且味觉也是随触缘在迁流变化,即生即灭,没有一个常恒不变的味可以永驻舌根而不退。当根尘触生起时味觉知就生起,触缘灭时味觉知灭,那么是谁在品味?又是谁在觉知呢? 慧缺无静虑(静思维), 静虑缺无慧,

是二俱足者, 去涅槃不远。

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身识(触觉反应)

神经中枢

出 触 觉

进 法尘(心相)

身根

感觉表皮有触感、刺痛…痛觉消失…神经有感觉酸…麻…胀…

表皮刺痛…痛觉消失…酸… 麻…胀……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识别和辨认 身识生后刹那灭去…

…留影相充实于心,成为记忆。 法尘(心相)

身根——触觉神经

根尘触对的当下能够识别现起的身受:如皮肤针刺的疼痛、经络酸、胀、麻等感觉。身体感受到冷、热、心跳、脉动、打嗝、放屁、大小便、饿……等。生起心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触生受生,触灭受亦灭,找不到永恒不变的受,只有触觉神经的功能在因缘触对的当下现起的生灭现象而已;此现象纯属缘起,没有实体的生灭可言。

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法尘(心相)

所想 能想

潜意识发露

……这是什么地方……?

那人是谁……?为什么到处 是水……?寂静无声……

意根的功能与作用:当作用在前五根时能起前五识,产生识别(了别)作用;也能依意处生识能知受、想、行;又能在表面意识不起时显发潜意识。并生起受、想、行。

心意识功能示意图:

色 声 香 味 触

根尘触

眼根 耳根 鼻根 舌根 身根

产生识刹那灭去 六 识

生 留影像充实于心成为记忆 意

根 取记忆与外境比对辨识

流进 流出

受 想 思 心

别法处

曾习境

(影像或称

法尘)

神经中枢

「别法处」∶佛约六根引发六识而取境来说,所知境也分为六。其中,前五识所觉了分别的,是色、声、香、味、触。

意识所了知的,是受、想、行三者──法。受是感情的,想是认识的,行是意志的。这

三者是意识内省所知的心态,是内心活动的方式。这只有意识才能明了分别,是意识所

意处是精

神的源泉,依五处发前五识,能见五尘; 依意处生识能知受、想、行(别法处),也能知过去未来,假实等一切法。

六处(根)

六处是介於对象的所识,与内心的能识中间的官能。有眼方能见色──此

色为眼所见的,与色蕴的色,含义不同;有耳方能闻声…如没有六处,能识与所识失去联络,

也就不能成为认识。

8

(万花筒)

虚线表示虚幻(现象只是因缘条件的组合)、动态(迁流变化不断)、

生命之万花筒 涅磐(在缘起的动态中体悟法法无自性,契入寂静涅磐)。

无自性就是实相不可得.

眼等六根 色等六尘

把它比喻成心镜

能够显现六识

同时俱生受、想、思

心镜 是比喻,就是说我们把心比作一面镜子,把六根触六尘缘生的六识(见、闻、觉、知)当作镜中的影像(心相)。在一期生命中,

只要六根健全,每个刹那都在根尘触中,因此每个刹那都在缘生六识,也就是说这面心镜无时不刻在显现影像。因为生命是动态的,因此 镜中显现的影像也是动态的,而且必然是迁流变化不断。由这些因缘所生法(见、闻、觉、知)缘生受、想、思(身、口、意三行),即 是根尘触当下的身心反应,成为生命的整体。这就是根尘触缘生受、想、思,念念相续,相依相缘的必然性(所谓缘起),从这里也可以体 悟到念念不住的实相。只要是缘起的必然是无自性(我)的、无常(必归于灭)的、虚幻的现象其性空寂。

「如实观照」就是「如实知」, 「如实知」不离当下, 就是当下的「觉知」,就是「看」,是用心在看(体验、感受):所见的现象,所听 的音声,所嗅的气味,所尝的味道,所触的感受(冷、热、暖;硬、软;风拂面,痛、痒、酸、麻、胀、舒适等等),因此而缘生的受、 想、思(行为的跟进),必然是在当下才能体会到(照见),这些都是觉知(看、体验)的内容,就在这些现象的生生灭灭的过程中,直接 体会它们的无常,无我(自性);不用想象的,思维的,而是直接照见,直接觉知因缘变化的过程,明白了,就是证入空性,体证到空性

法 触 味

根 尘 触

9 就是具足空慧,就是般若智慧。当我们从五蕴六处中跳脱出来,返观这些因缘变化时,悟入「但见于法(缘起),不见有我(自性)」。

五蕴轮回生死示意图: 此三法和合 触(六入处)

1、(识:说的就是觉知,就是视觉、听觉、嗅觉、 六识 六根 六境 味觉、触觉跟意觉,所以叫六识。)

2、根、境、识三者俱足名为触。

3、六根、六境称为色法,受、想、行称名法。 所以色跟受、想、行加起来称名色。 所谓识攀缘色、受、想、行就是

十二因缘里面讲的‘识缘名色’。

也即是所谓的‘四识住’。

4、生死轮回并非仅仅是指

三世生死因果,更重要 四识住

的是在每一个当下的因缘 中去体会刹那生灭的五蕴: 根尘触俱生受、想、行, 识生后刹那灭去 这是五蕴生死轮回的实相, 留影像充实于心 法法的缘生缘灭,在我们 六根门头显现,在作无声 的呐喊!只要用心观察体 受 识

行 想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声 香 味 触

色 眼识 耳识

鼻识 舌识

身识

意识 识

五蕴说的安立,由‘四识住’而来。佛常说有情由四识住,四识住即是有情

的情识,在色上贪著——住,或于情绪上、认识上、意志上起贪著,执我执 我所,所以系缚而流转生死。

会,当下即能自己证明。

10

五遍行(又称为遍一切心所)

(只要一有起心动念,就会引发‘触、作意、受、想、思’,故称为遍一切心所。每一个修行人,通过实践都可以体会到。)

眼耳鼻舌身意相对色声香味触法缘生受想行是生命运行的真相,也是缘起的实相,它有过程,无自性,迁流变化,相续不断,因此佛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从本图的循环模式认识五蕴六处相依相缘的关系以及功能作用,体会身心非我非我所,破除我我所见,达到熄灭贪嗔痴,荡尽我执我慢,顺向涅磐而究竟解脱,从思维、观察、分析的角度来看,是可行的,但是否如此?还得亲历亲为,回到当下去体验和体证,才能确认。

作意

12

过去生的无明为因缘行,行就是贪爱、执取(造作), 也就是过去生五蕴在无明的驱使下不断造业,

因 所产生的业力(后有),成为我们生死轮回的因。 果

只要有生就必然有老死,这是自然界 果

的因果法则,佛陀也不能违背这个法则。

因 因 因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果 果 五蕴身心相依相缘,如三芦苇相依 而立,去一则余二不立。

产生投生三界生死轮回的业, 果 因 因 果 称为后有业,或称为三有。

果 果 现在的五受蕴。 因 因 果 因 因

由于无明,在六根触六尘的当下 为现在世的果报。

对五欲的(乐受)贪爱、执取。 果 果 因

老死 取 生 爱

六入 行 受

无明

名色

有 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

苦受、乐受

有强烈的冲击力,容易觉知,若于受不染著,当下即离苦,这里是众生解脱生死

轮回,趋向涅磐的下手处。

不苦不乐受容易忽略,忘失(痴),若于三受觉

知无间等,离断贪嗔痴烦恼,究竟解脱不远矣!

13

由于无明而起造作,行就是造作,分身、口、意三行,也就是 三种造作;造作须依五蕴身,这里已经具备五蕴六处。 因

果 行缘识,造作不能离开识,

在无明中必然要承受所生的苦果 果 造作的同时也缘生识,如缘生六识。 这就是五蕴身心炽燃之苦。

生起的乐受必归于灭,五蕴 因 因 因 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身心必归于败坏,无常法则 果 果 五蕴身心相依相缘,如三芦苇相依而 带来的必然是痛苦的产生。 立,去一则余二不立。受想行是心法,

称为名,色身是色法,简称名色。

对当下的乐受落在实有感里 果 因 因 果

对当下的苦受落在实在感里 色的展开就是六根, 不知当下的因会引申后续的 根尘触的开展即是六入。

痛苦烦恼之苦果。 果 果 因 因 果 因 因

由于无明,在六根触六尘的当下 六根与六尘是相依相缘的关系,只要是

就会对五欲的(乐受)贪爱、执取。 果 果 健全的六根,它必然与六尘触对。 因

从缘起法的理则观察,有触就必然产生受,六根触六尘 缘生六受,即六种触受,随之缘生名法,即是三种受,

即: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

识 老死 取 生 爱

六入 行 受

无明 名色

有 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

苦受、乐受有强烈的冲击力,容易觉知

,若于受不染著,当下即离苦,这里是众生解脱生死轮回,趋向涅磐的下手处。

不苦不乐受容易忽略、忘失(痴),若于三受觉

知无间等,离断贪嗔痴烦恼,究竟解脱不远矣!

14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佛 法——觉悟之法 见法 理上(闻薰,分析,思维)

事上(观察,体验,确认) 觉者 真相(实相、空相、如来) 下手处(当下觉知,即如实知)

缘起(无常、无我、寂静涅磐)

如实观照,体证法法缘起,迁流不住。

世间

五蕴名世间,六处名世间, 三界名世间,烦恼名世间。

色 眼 耳

鼻 舌

名 法

造作 认识

情绪

声 香 味 触

15

蕴、处、界的定义与功能:

识 行 想 色耳 鼻 舌

生理机构,是色法。此色,经中称为清净色,是物质中极精妙而不可以肉眼见的细色,近于近人所说的视神经等。

意处是精神的源泉。依五处发前五识,能见五尘;依意处生意识,能知受、想、行——别法处,也能知过去未来,假实等一切法。我们的认识活动,根源于六处,而六处即有情的一切,所以佛陀

常说六处法门。

精 神 造作 认识 情绪 物 质 「受」的定义是「领纳」,即领略境界而受纳于心的,是

有情的情绪作用。合于自己身心的,即引起喜乐,不合意的,即感到苦痛或忧愁。受就是内心的情绪作用。 「想」的定义为「取像」,即是认识作用。认识

境界时,心即摄取境相而现为心象;由此表像作

用,构成概念,进而安立种种名言。

「行」的定义是「造作」,主要是思心所,即意志作用。对境而引生内心,经心思的审虑、决断,

出以动身,发语的行为。因此,凡以思——意志

为中心的活动,所有一切复杂的心理作用,除了受想以外,一切都总括在行蕴里。 「识」是明了识别,从能知得名。我们的内心原是非常复杂的。把不同的心理作用分析起来,如

受、想、思等,叫做心所。而内心的统觉作用,

叫做心。此心,从认识境界的明了识别来说,叫

做识。所以,识是能识的统觉。

常人及神教者所神秘化的有情,经佛陀的慧眼观

察起来,仅是情识的能知、所知,仅是物质与精

神的总和;离此经验的能所心物的相依共存活

动,没有有情的实体可得。

「色」的定义是「变碍」,如「杂含」(卷二、四六经)说「可碍可分是名色。」有体积而占据空间,所以有触碍;由于触对变异,所以可分析,这与近人所说的物质相同。但从物质生起的能力,佛法也称之为色。虽然所说能力化的色,指善恶行为的潜能,然与现代所说的「能」,也很有类似的见地。

地、水、火、风四界,为物质的四种特性。《杂含》(卷三六一经)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一切物质,不外乎四大界及四大所造的五根,五尘。地是物质的坚性,作用是任持;水即物质的湿性,作用为摄聚;火即物质的暖性,作用为熟变;风为物质的动性,作用为轻动。随拈一物,莫不有此四大的性能,没有即不成为物质。

16

(精选)六道轮回和十二因缘

六道轮回和十二因缘 殊胜见闻解脱,佛像法音宣流 六道轮回图是一件很好的艺术作品,常在各种媒介中看到,却也只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并不了解其神秘背后的含义。之前了解小乘佛教的须弥山图,发觉其中理念和视觉上的互补性,于是试着归纳与了解六道轮回图的含义。 在阅读的过程中,特别的感概,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宗教文化形态,而是从中感悟到众生的纷繁和存在的不易,存在,本质原来是一种苦难。而修得上善至欲天,仍是要堕入轮回之中,继续这种苦难,近于无休无止。

六道轮回图画面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丰富的象征意义,这里分解图片做最为简单的介绍。 六道轮回图显示凡夫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回的图解,它也阐明了苦的来源、脱苦的方法及脱苦的自在境界。 六道轮回图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轮回理论的昭示图。图右上方佛手指日月开示灭苦及脱出轮回苦海的方法。 六道众生透过佛法的修行,最後终得解脱轮回、登佛净土。

包含了六道在内的大轮,由无常死主手持及口咬,表示六道内的有情众生,无 一可逃离死主的掌握。 生死之轮可以分为四层圆圈排列: 从最内圈开始,在图的正中央,亦即大轮的轴心部份,是一个小圆圈,圈内有 三种畜牲:鸽、蛇及猪;这三种动物,分别表义贪、瞋、痴这三毒。三毒念是 烦恼的根源,也是令我们不断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而痴为根本,而生贪、瞋,所以蛇及鸽由猪口而出。

内第二圈,是有关生、死及中阴(在这个肉体灭亡后,我们的意识会先进入一个“中阴”的阶段,然后便再次轮回投生,得到新的肉身,以另种生命形式延续生存。)的教法图示。环的半边是黑暗的,另半边则是光明的。在黑暗的半边环中,有人被分为三串绑住拉扯,这是代表了将投入畜牲、饿鬼及地狱道的中阴身。光明的另半环中,代表将生于天道、阿修罗道及人道这三种生命形式的中阴身,甚至,更高的修行可解脱轮回、登佛净土(有一小白线与净土相联穿于十二因缘的生以作暗示)。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shíèr yīn yuán] 百科名片 梵语dva^das/a^vgaprati^tya-samutpa^da。十二种因缘生起之意。又作二六之缘、十二支缘起、十二因缘起、十二缘起、十二缘生、十二缘门、十二因生。即构成有情生存之十二条件(即十二有支)。(一)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avidya^)、行(梵sajska^ra)、识(梵vijn~a^na)、名色(梵na^ma-ru^pa)、六处(梵sad-a^yatana)、触(梵spars/a)、受(梵vedana^)、爱(梵trsna^)、取(梵upa^da^na)、有(梵bhava)、生(梵ja^ti)、老死(梵jara^-marana)。 目录 佛说摘录 经论开示 解读 二种观法 编辑本段佛说摘录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摘录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我当为汝说一实道,汝当思惟,守护一念,一念者谓菩提心,菩提心者,名曰大乘。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别说三。汝当念念常勤守护是菩提心,勿令忘失。纵有五阴四蛇,三毒六贼,一切诸魔,来所侵娆,终不能变是菩提心。因获如是菩提心故,身如金刚,心如虚空,难可沮坏,因不坏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常乐我净具足而有,即能远离此无常杀鬼,生老病死诸地狱苦。 编辑本段经论开示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入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 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除如实智。其余十智。皆是二乘共得。今一往明。若声闻人。但约一世。总观四谛。成十智则智劣。智劣故。不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减少。若缘觉人。通约三世。细分别观十二因缘。若成十智则智强。智强故。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广。是以大圣教门。别开出中乘之道。意在此也。通称因缘者。是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也。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知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

十二缘起与生死轮简介

十二缘起与生死轮简介 ---摘录自益西彭措堪布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一、十二缘起名称: 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二、释词 1、无明 我们五蕴的躯体上本来没有我,故“无明”是指不了达或倒执无我义。 缘起图中画了一个盲人走在危险的山道上,表示无明的体相。 2、行 “行”,是指能造作自果五取蕴或后有的业。换言之,能感召后世五取蕴的因,即是行。“行”分为能引恶趣非福业及能引善趣业二种。 缘起图中画了一名陶工,表示“行”。勤劳的陶工每天一早起来投入工作,用作坊中的泥、水、绳、火等,不停地制作种种陶器。三界众生都是轮回工厂中的“陶工”,其身口意是造作种种业的工具,而工作就是不断地随种种因缘,造集种种业。 3、识 “识”是了知别别境的心,主要指阿赖耶识。 缘起图中以猿猴表示识。如同猿猴不停地上下跳跃,识不断地随种种业习而在上下诸趣中轮转。 4、名色 名色当中,名是指受、想、行、识四种非色法的蕴,色是指色蕴,名色是指五蕴。

缘起图中画了一条船,上面载有许多乘客。船表示色蕴,众乘客表示受、想、行、识四蕴。 此图还表示名与色的关系:船无人推动不能行,人不坐在船上也不能前进,二者互相起作用,缺一不可。比喻单有业识不依靠精血,并不能形成身体;而神识不加入,精血也不会形成具有眼等六根的身体。只有识与精血结合成名色时,才开始名、色互为助缘,一方面由识的功能力,使精血逐步孕育成胎中五位,另一方面随着色蕴演变,名也相继出现受、想、行三者。 5、六处 六处,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缘起图中以空屋表示“六处”。图中画了一间有六扇窗户的屋子,空荡荡地没有人,表示最初形成六处时,尚未生起六识,就像屋中没有主人;而后一刹那,六识顿时生起,开始能了别外境,就像屋中住有主人了。 6、触 所谓触,就是由根境识三者和合而分判可意境、非可意境、中庸境。 缘起图中,以男女交合表示“触”。 7、受 所谓受,是指以“根境识和合分别三种境”为因缘而生起的苦乐舍三受。 缘起的涵义是“此有则彼有”,以取境为因缘,受便随即产生,而且取可意境则生乐受,取非可意境便生苦受,取中庸境现前舍受,毫不紊乱。 缘起图中,以箭刺入眼球表示受。箭刺入眼球的苦受特别强烈,由此表示受的行相。 8、爱 所谓爱,就是心缘于乐受发起不离爱,缘于苦恼发起乖离爱。 从爱这一支就开始有修行的主动权。由受是否生爱,生爱是强还是弱,都观待于无明。在领受时生起非理作意,随着就会生起爱;而生起如理作意,就

卓顶精文2019图解地理五诀.doc

图解地理五诀 《地理五诀》一书著于清乾隆年间,主要论述阴宅(坟墓)风水。作者赵玉材还著有《阳宅三要》一书,论述阳宅(房屋)风水。在作者写本书的时候,风水学“立法种种,各持一家,分门愈多而道理愈晦,地理失传。”于是赵九峰师徒三人“讨论研究,遍拣诸书;慨然有救正之心;尽所秘而笔之”,用了七个月时间写成此书。目的是“尽洗近今支支离离之说”。此书是风水学三合派的著作,很多民间风水师入山看地时会随身带一本。有人称此书是风水典籍中的扛鼎之作。准确地说,此书是三合派风水入门并值得精读的著作。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赵九峰,原名赵玉材,字九峰,清代滏阳人氏,著名风水大师,民间广为流传的《阳宅三要》也是他所作。清朝乾隆年间,赵九峰师徒三人“讨论研究,遍拣诸书;尽所秘而笔之”,用七天时间写成《地理五诀》。此书和《阳宅三要》都被收录在《四库全书》之中,对后世风水学影响极大。 编辑本段目录 地球的三大龙脉 罗盘:高精度的风水百科全书 《地理五诀》:峦头风水的最高境界 原序 凡例 客问九条 导读风水学的扛鼎之作 1.《地理五诀》三合派入门之作 2.五诀:龙、穴、砂、水、向 3.龙:变化无常的山脉 4.穴:山脉所止之处 5.砂:穴附近的山 6.水:吉地的主要标志 7.气:有聚有散的万物之源 8.罗盘:术数的大百科全书 编辑本段部分章节

2.五诀:龙、穴、砂、水、向 把风水理论总结为“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是对居住环境的一种高度概括。本节中简单介绍这五个概念的含义。 1.龙:蜿蜒而至的山峦就是龙,通常为气脉流贯的山体。平原虽没有山体,但也有龙,此时的龙已转入地下,即有走向的岩土层。从地质构造来看,水往低处流,岩层的走向也一样。龙有走向,气依附于龙。龙分吉凶,吉龙为光肥圆润、尖利秀美、势雄力足的山脉,称之为真龙。崩石破碎、歪斜臃肿、势弱力寡、枝脚瘦小、树木不生的山脉,称为“老?、死龙”,它们迎到的气也是凶气。龙不能断,龙断则气断。其实,从地质学角度说,龙断之处就是地壳断裂带。 2.穴:气随着龙而来所聚集的点就是穴,而明堂是指穴前靠山近水的平坦之处。穴与明堂是点与面的关系。穴起到一个控制点的作用,是明堂的前提,明堂可以起到聚气的作用。 3.砂:穴的前后左右的山称为砂。风水学以中华传统文化中代表四方的四神兽来命名穴场周围的砂山:前(南)朱雀,后(北)玄武,左(东)青龙,右(西)白虎。好的房宅除了有靠山外,左右两侧还应该有起护卫作用的砂山,使整个穴场成兜抱状?抵挡风对气场的破坏,达到聚气的作用。 4.水:龙之血脉。“穴外之气,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穴非水界,无以明其止。”气是随着水而走的,有水必有气。“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民间有“阴宅重山,阳宅重水”的说法。气是贯通于水的,水的流动带动气的流动,水的走向就是气的走向。不同的水聚到的气的性质也不同。水质清明,味觉甘甜为吉;水质浊暗,味觉苦涩为凶。 5.向:朝向,它具有矢量性。同一物体,随着参照物的不同,其方位也不同,不能单纯地说某一物体的方位是什么向。用罗盘选址,或进行定向分?时,就是以罗盘建立起一个相对的坐标系,看周围的环境是否能够满足聚气的要求。

佛教中所指的四、五蕴和十二因缘

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据俱舍论卷八载,即:(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以上四生,以化生之众生为最多。 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 四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向是正向其果位迈进的意思。 四摄:(名数)四摄法,又四摄菩萨也。即(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四世:诸经论中每将教法住世之变迁,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称为正像末三时;若再加释尊在世时之‘圣世’,则称四世 四印:即大印、三摩耶印、法印、羯磨印等四种印 四有:有情众生之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 四机:指人天、二乘、菩萨、佛等四类机缘、根机。 四尘: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 四众: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四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四佛:指贤劫之初所出现之四佛,即:俱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波佛、释迦牟尼佛 四苦:生、老、病、死。 四果: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之四种证果。其阶段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四轮:指成立器世间之金轮、水轮、风轮、空轮。轮,持载之义。 四施: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也。出于菩萨戒经。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四智: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四障:惑障、业障、报障、见障。惑障就是贪嗔痴慢疑等之思惑;业障就是身口意三业所造成之恶业;报障就是三恶趣所受之苦报;见障就是各种颠倒执着与邪见。 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色受想行识。 十二因缘”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行缘无明、识缘行、名色缘识、六入缘名色、触缘六入、受缘触、爱缘受、取缘爱、有缘取、生缘有、老死缘生。

地理风水理论断诀

地理风水理论断诀(二) 十五、丁山癸向 丙午丁山高,在众房旺丁财,主人高寿。壬、子山高起峰,生人文武双全。 庚酉山高,长房旺丁财。 乾山高,长房不利。 坤山近凹,风后化出麻疯,戌伤刑杀众房。艮山高,出人眼瞎,犯官非口舌。 巽山高,三房财奴旺。 亥山高,长房男得贵妇,女得贵夫。 寅山高,三房伶俐,人丁不旺。 甲山高,四房财吉。 巳山高,三、六房财旺。 癸山落空,二房贫寒。 余山不论。 十六、未山丑向 丁山高大,二房人丁大旺。 戌山高大,主好朋好友。 辛山高大,长房人丁财两旺。 辰山高大,三房吉利。 乙山高大,三房旺财。 亥山高大,破财败家业。

癸山高大,长、七房旺丁财。 寅山高大,二、七房败家。 巳山高大,二房不吉 申山高大,长房有丁无财。 丙午山高,三房绝嗣。 壬子山高,长房半凶半吉。 庚酉山高,长房人丁不旺。 甲卯山高,有人破相。 十七、坤山艮向 坤申甲同高,三房丁财两旺 丑山高,犯官非口舌,其它山带红绝,出麻疯人,又主火烧屋。 未山高,二房绝嗣招婿。 戌山高,长房换妻绝嗣。 辰山高,三房绝嗣。 亥山高,长房人丁兴旺。 巳山高,三房兴旺。 癸山高,长房财丁旺盛。 辛山高,四房旺丁财。 庚山高,四房退败不吉。 乙山高,三房男得贵妇,女得贵夫。 丁山高,二、六房男清女秀。

乾山高,长房父母双寿。 巽山高,三房父母双寿。 酉山高,长房父兴子败。 卯山高,三房吹牛、嫖赌饮酒全。 甲山高,众皆不吉。 十八、申山寅向 丙午辰山高,三房财丁旺。 戌山高,长房旺财丁。 丑山高,长、七房丁财旺。 未山高,二房兴旺。 辰山高,房房旺财丁。 亥山高,长房吉利。 巳山高,三房贫苦。 丁山高,三、六房绝。 癸山高,犯官非口舌,出人破相。 丁辛山高,三、六房绝子。 乙山高,三房犯官非口舌、绝嗣、败财。白虎射青龙长房嗣不平。 坤山高,房房父兴子财,多换妻子。 乾山高,长房人财两弱。 巽山高,二房凶败。 申、子、壬山高,长房男清女秀。

十二因缘——三世两重因果图

無明 名色 因位識 行 識 所生支 觸 受 愛 生 老 死 取 有 六入 果位識 能生支 所引支 能引支 1 2 3 5 4 6 7 8 9 10 11 12 (報障) 過去世二因 現在世五果現在世三因 未來世二果 集諦所攝苦諦所攝 生死流轉緣起(流轉門) 解脫還滅緣起(還滅門) (1)龍樹菩薩【緣起心要頌】:「十二支差別,能仁說緣起,煩惱業及苦,盡攝三種中,初八九煩惱,二及十是業, 餘七皆是苦,十二法三攝,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 (2)【華嚴經(十地品)】云:「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 惑(煩惱)業 苦 一重因果二重因果 兩世圓滿(第一世) 兩世圓滿(第二世) 三世圓滿(第二世) 三世圓滿(第一世) 三世圓滿 (第三世) (引果苦諦) (生果苦諦)愛取不斷滋潤增長 斷愛取則不生後有能引所引之間快則兩世慢則無量多劫 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

無明 名色 因位識 行 識 所生支 觸 受 愛 生 老 死 取 有 六入 果位識 能生支 所引支 能引支 1 2 3 5 4 6 7 8 9 10 11 12 (報障) 過去世二因 現在世五果現在世三因 未來世二果 集諦所攝苦諦所攝 生死流轉緣起(流轉門) 解脫還滅緣起(還滅門) (1)龍樹菩薩【緣起心要頌】:「十二支差別,能仁說緣起,煩惱業及苦,盡攝三種中,初八九煩惱,二及十是業, 餘七皆是苦,十二法三攝,從三出生二,從二而生七,從七復生三,數轉三有輪。」 (2)【華嚴經(十地品)】云:「此中無明愛取不斷是煩惱道,行有不斷是業道,餘分不斷是苦道。」 惑(煩惱)業 苦 一重因果二重因果 兩世圓滿(第一世) 兩世圓滿(第二世) 三世圓滿(第二世) 三世圓滿(第一世) 三世圓滿 (第三世) (引果苦諦) (生果苦諦)愛取不斷滋潤增長 斷愛取則不生後有能引所引之間快則兩世慢則無量多劫 若無無明雖有諸受愛終不生

《地理五诀》封面

风水经典著作 地理五诀 作者:赵九峰(清) 校注:赵梦麟(清) 整理: 吾为 中国古代术数全书 前言 《地理五诀》系清代赵玉材所著。赵玉材,字九峰,清代滏阳人氏,著名堪舆大师,民间广为流传得《阳宅三要》也系她所作。 《地理五诀》系我国古代勘舆学中具有权威性得扛鼎名作。其吸取先贤之精华,集各家之成法于一体。此书在纷乱繁复得典籍中,化繁为简,总括出龙、穴、砂、水、向五大要素。作者认为,龙、穴、砂、水四科,虽然在堪舆学中十分重要,但这些都就是建筑材料,能把这些建筑材料按图纸建成宏伟得建筑,最终就是由“向”来决定得。由于“向”在堪舆学中起着提纲挈领、总括全局得作用,因此,掌握“立向”得学问至关重要。 此书之所以能在林林总总得堪舆名著中,独占鳌头,鹤立鸡群,就是因为此书代表了相度阴阳二宅得最高境界,后世无从企及。该书立论正确,讲解深入浅出,所以,此书一出,即在堪舆界引起地震般得震憾效应。并被后人作为堪舆界得典型教材,而广为流传。 当前街市上,流通得《地理五诀》版本较多,而几乎没有一本内容就是完整得;而且大多数就是盗版,其将《地理五诀》妄加篡改,弄得面目全非,实在无法卒读。有心学堪舆学问得人,读了此种书,无疑把自己引入岐途。 鉴于上述原因,此次编辑、整理、校订过程中,以民国上海会文堂书局

《绘图地理五诀》足本为依据,并参考其它古代权威版本(如: 上海进步书局印行得《校正增图地理五诀》, 光绪戊申孟海左书局石印得《绘图地理五诀》),秉乘风水界得权威学者对该书得点校,并白话释意,力争以原汁原味奉献于读者。 由于水平毕竟有限,所以错误在所难免,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整理:吾为 公元二00六年八月仲秋日于合肥初稿 公元二00九年仲夏于武汉修改稿

十二缘起与四圣谛

生死轮回图 画中正中心的地方,说出了根本问题,格内有三种动物,猪、蛇和鸽,猪代表根本无明,也就是愚痴,这种无明不仅是无法理解事物真相的无明,而且是对于包括自己身心在内的万物真相的一种主动误解,错误的执着事相,有一种比其自身更加具体化的存在。猴子捞月最后全部落水的故事是对无明的解说的故事之一,故事告诉我们迷惑于无明,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由于我们很容易被无明愚痴驱使,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产生贪爱心,贪爱由鸽来表示,进而对任何讨厌或阻挠欲望的事物,产生僧恶感,嗔恚由蛇来表示,这三项烦恼,贪嗔痴被称为三毒,他们扭曲了我们心灵的外观,这三种烦恼每时每刻都在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和结果,这三项烦恼也正是我们不断流转轮回生死的根本原因。 现今科学发现人的大脑每秒可接4000亿比特的信息,而人们能够分辨识别的信息仅仅只是2000比特,就是和自己当前利益相关最大化的2000比特,如果用一个佛教名词来读解这个科学结果,那就是“我执”,人的贪、嗔、痴构成和强化着每时每刻的我执,于是人们就会不断的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做出或善或恶的行为,包括起心动念,这就是造业,业也叫业行,就是一个人起心动念和行为的结果,每一个的业都会在未来成熟,造成结果,自种善因,自得善果,自种恶因,自得恶果,真实不虚的因果关系其实就是自然界构成的最基本规律,比方说有时表现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或者瓜熟蒂落,正因如此,业也就成为了导致生死之轮轮转不息的推动力。 紧绕着正中心的两个半圆代表源自“贪嗔痴”三毒的白业和黑业,也就是善业和恶业,在黑色半圆的众生在忙着制造恶业,在白色半圆里的人们从事着善行,他们的脸朝上,象征善行会将他们提升至较高的善道,行善和造恶的不同结果形成六道,六道中每一道都不断处于轮转状态之中,没有任何一道可以超脱轮回的生死流转,哪怕天道的众生们一旦福报享尽仍会下五道沉沦。 我们现在明白了由于根始于轮转圆心的三只动物所代表的根本无明,让我们陷入了由第二圈里两个半圆所象征的善恶两业的业海之中,我们的业行从这里推动我们在六道,也就是第三圈中的不断的轮回。那么轮回的发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过程?其中又牵扯到什么样的因果关系?最外圈的十二个图格,详细

地理五诀十二水口吉凶

地理五诀十二水口吉凶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地理五诀:十二水口吉凶 壬山丙向、子山午向。壬山兼亥丁亥分金。兼子辛亥分金。子山兼壬丙子分金。兼癸庚子分金。一:左水倒右。水出辛戍。爲正旺向。名'三合联珠贵无价'。合杨公救贫进神生来会旺。玉带缠腰。金城水法。大富大贵。人丁昌炽。忠孝贤良。男女高寿。房房无异。发福绵远。若得旺山肥满。旺水朝聚富比石崇。二:左水倒右。出丁未。爲自旺向。名'惟有衰方可去来'。发富发贵。寿高丁旺。三:右水倒左。从甲卯沐浴方消水。名'禄存流尽佩金鱼'。富贵双全。人丁兴旺。犯寅卯二字。非淫即绝。不可轻用。四:水出巽巳方爲冲破。向上临官。犯杀人大黄泉,伤成才之子立主败绝并犯软脚。风瘫、痨疾、吐血等症。先伤二门。次及别房。五:水出乙辰方。流破向上冠带。主伤年幼聪明之子。并闺中幼妇少女退败田産。久则败绝。六:水出癸丑方。冲破向上养位。主伤儿败财乏嗣。犯退神沐浴不立向。七:水出壬子方。冲破胎神。主坠胎伤人。初年丁财稍利。久则败绝。此名过宫水。有寿无财。八:水出乾亥方。名过宫水。惰过而亢。太公八十遇文王。即此水法。初年有丁有寿无财。水不归库故也。九:水出庚酉方。爲交如不及。犯顔回夭寿水。败産乏嗣。初年亦有稍利者。先伤三门。有丁无财。有财无丁。有功名者,即失血夭亡。福禄寿不齐全。死方消水故也。十:水出坤申病方。犯短命寡宿水。男人寿短。必出寡居五、六人。败産绝嗣。并犯咳嗽、吐痰、肺痨等病症。先败三门。次及别门。凡病死二方。消水发凶相似。十一:水出艮寅方。爲旺去冲生。犯虽有财。而何爲小儿难养。富而无子。十有九绝。先败绝长房。次及别门。十二:右水倒左。从向上丙字出去。不犯午字。犹须百步转栏。合水局胎向胎方出水。谓之出煞。不作冲胎论。主大富大贵。人丁兴旺。但内中间有寿短者。出幼妇寡居。癸山丁向、丑山未向。癸山兼子丙子分金。兼丑庚子分金。丑山兼癸丁丑分金。兼艮辛丑分金。一:右水倒左,出巽巳方,爲正养向。名'贵人禄马上御街',丁旺两旺。功名显达,发福绵远,忠孝贤良,男女高寿,房房皆发,三门九盛,并发女秀。地理中第一吉向。二:左水倒右,出坤方,爲木向。书云:'丁坤终是万斯箱',

十二缘起

选择字十二缘起如何理解 号答:佛教的缘起论主要是以人生问题为中心来谈的。对人生问题一般说十缘起或十二缘起。十二缘起是:无明缘、行缘、识缘、名色缘、六入缘、触缘、受缘、爱缘、取缘、有缘、生缘、老死缘。现在简单地解释一下:(1)老死,这是观察人生的起点,老死忧悲苦恼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缘何而有老死忧悲苦恼呢?是由于有(2)生。如果没有生,则没有老死,也没有忧悲苦恼。生的条件虽有种种,但是最重要的条件是(3)有。‘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简单地说,身口意所造的善业恶业对招引自己的后果潜伏著一种力量叫做‘有’。有了业力为缘,必然有后果的生与死。‘有’又是缘什么而起的呢?有的缘是(4)取。取是追求执著的意思,追求色、声、香、味、触五欲,执著可爱事物为我所有,这叫做取。由于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执著,就能引发身口意三业的活动。取又以(5)爱为缘。爱的简单解释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动的本源力。有生命欲才有追求执著,有追求执著才有种种身口意的活动而有业力的存在,招引生死之果。所以爱、取、有同是生死的因。说到这里,已经说明了惑、业、苦的因果关系。为了进一步考察生命欲(爱)之所以发生,则必须说明(6)受、(7)触、(8)六入的关系。受是感觉,即对客观境物所起的快感(乐受)、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乐感(舍受)。由于苦乐的感觉,激发和冲动著生命的欲求。感觉来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所以依存于触,触是根、境、识三者会合而有的心理活动的开始。如眼(根)对红色(境)时,红色剌激眼根,因而司掌视觉的眼识生起活动。根境识三者会合,才发生红色的触(反应),所以触依存于六入。六入,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传递色、声、香、味、触、法(法,即前五种事物遗存下来的印象,是意根的物件)六境的机能。再进一步考察六入依何存在的问题,因而说到(9)名色。名色的意义前面已经讲过,即身心(色、受、想、行、识五蕴)合成的组织。六根是依存于身心全体组织的东西,有名色

六道轮回的原因----十二缘起

六道轮回的原因(十二缘起) 来源网络甘露法师编辑 有情生命循环的过程分为十二步,依次是:1.无明 2.行 3.识 4.名色 5.六入 6.触 7.受 8.爱 9.取 10.有 11.生 12.老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十二缘起。 一.无明: 就是有情生命体在没有建立完善的心意之前,由于对自身真如本性的忽略,使的自己处在了对宇宙生命的科学真理的,愚昧无知的状态之中。这种原始的愚昧无知的状态,就是无明。 二.行: 由于无明的愚昧无知,导致了有情生命盲目地随缘妄动与变异的行为,这种盲目随缘妄动与变异的行为就是行。 三.识: 由于行导致了有情生命心识的生起。心识蕴藏着有情生命解脱法和烦恼法的种子。心识的力量可以使“行”现行。 四.名色: 由于识导致了名色的生起。心识要想在宇宙物质中显现出来,并做种种的情感活动,就必要依附于四大假合的色身。心识依附差异不同的色身,就有不同物种的生命现象(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也就是,心识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盲目地随缘寻找所依附的色身,这个寻找色身的过程,就是“名色”。 五.六入: 由于名色导致了六入。色身具有眼.耳.鼻.舌.身.意(大脑)六大官能,才能称为完备的.具有精神力的有情生命。因为有情生命在世间做的种种行为,必要靠色身的六大感觉器官。,这六大感觉器官就是“六入”。 六.触: 由于六入导致了触的生起。触是完备的有情生命体对外界的刺激与接触。完备的有情生命体有了心识的精神力和六种感觉器官,便能对自身的内外和世间的物质起官能的接触。 七.受: 由于触导致了受的生起。完备的有情生命体与外界的接触与刺激,就会有种种的心意感受,

而生起种种的情感波动。这种种的感受,就是“受”。 八.爱: 由于触导致了爱的生起。有情生命体与外界的接触.刺激,使自身感到舒服.愉悦的情感,就是“爱”。 九.取: 由于爱的生起导致了取。取是有情生命体,对爱的事物产生占有.眷恋的行为,就是“取”。 十.有: 由于取的行为导致了有的生起。有情生命体对内外事物的种种占有.眷恋的行为与情感,导致了误认为宇宙一切或有或无的执着就是“有”。 十一.生: 由于有情生命体对内外事物的或有或无的执着,造成有情生命体自身不断地生起各种念头。 十二.老死: 由于各种念头的生起,导致了今后各种念头的破灭。以至于有情生命体四大假合色身的败坏.破散与完结,这就是“老死”。 由于这一期生命体的愚昧无知的经历与执着,又导致了下一期生命体的无明,由无明又导致了行,由行又导致了 识,由识又导致了名色,直至老死。 就这样,我们的生命就在这十二缘起中不断地生灭,从无明到老死,在由老死到无明,永无休止地循环不息。每一次的生死循环都要受着世间种种无常.无我不实现象的逼迫,而起种种的烦恼与痛苦。我们修行佛法,就是要使我们自己和所有众生都能脱离这个生死循环的圈子,而找到真实不虚.永恒常住的愉悦。 我最初接触佛法的时候,根本不相信“十二缘起”,可现在我是深信不疑了。我对“十二缘起”的深信不疑,是我从对我儿子行为的观察而明白这“十二缘起”的。 那是在一个冬季里,我的儿子刚刚会走路。有一次他靠近了暖气,我害怕暖气烫着他。就指着暖气告诉他:“不要碰,会热!会烫手!”并做出了烫手的表情与动作给他看,他似乎明白了,就走开了。 可我感觉他并没有死心,反而增加了他的好奇心。他在屋里转了两圈,就又走到了暖气旁,盯着暖气琢磨了好半天,终于伸出了手,去摸暖气。我看着他的举动并没有阻止他,结果被烫了一下。他马上就缩会了手,转身就走开了,从那以后他在也不摸暖气了。 当时我就从我儿子摸暖气这一行为过程中,就联想到了“十二缘起”!我儿子摸暖气这一行为

图解五蕴六入十二缘起

眼 色 眼识 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眼识(视觉反应) 蒲 眼根 流 流 出 进 色尘(外境) 法尘(心相) …留影相充实于心 眼识生后刹那灭去 ……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进行对比和辨认(认识) 当眼睛见到外面的境界,即是所谓的根尘触,心理活动随即产生,也就是所谓的俱生受、想、行;比如见到鲜花,当下生起喜欢,就是所谓的乐受;见到肮脏就生起厌恶之心,就是苦受;见到不相干的人或物无动于衷,即是所谓的不苦不乐受。 见到花心里生起‘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这是想;决定近前观赏或离开这是行;只要眼睛在看即是当下的根尘触,必然会产生受、想、行。如果在受的当下生起贪爱、取著,必然有有、生、老病死,这就是缘起流转的一面。因此每个刹那都有眼根触对外境,然后俱生受、想、行。这即是五蕴的生死轮回。 因缘不会常恒不变,因此色、受、想、行、识(五蕴)也是在缘生缘灭中相续。通过对眼根触对外境而生起受、想、行,一轮生起又灭去、灭去一轮又生起,这样生灭、生灭、生灭……,从这里可以体会到自己五蕴身心的当下、它的迁流变化,生死轮

耳 声 耳识 根 境 识 三和合缘生触,触缘生受、想、行。 耳识(听觉反应) 声尘 (外境) 耳根 流 进 流 出 法尘(心相) 耳识随音声缘生缘灭 …… 音声虽 然灭 了,却 留影相充实于心。成为记忆 当因缘触对时提取记忆 用于识别。 耳根的根门是一直开着的,只要因缘俱足, 就会如实的反应音声,当我们静下心来, 回到听只是听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声音的生起与灭去只是如此而已,它就是因缘生,因缘灭,没有人可以主宰它的生灭,想留也留不住,声音它只是在根尘触的当下生起,缘生缘灭、缘生缘灭……,它只是这样的如实,当下生起,当下灭去,因为它是缘生的,所以它不是耳根自生,也不是外境他生,也不是耳根与外境共生,也不是无因生,声音是缘生。缘生就无自性,即是无我。缘生的当下即缘灭,即是无常,声音是缘起无自性的,所以它法性空寂。 见法在哪里见?就在根尘触的当下,现见法:六识及受、想、行诸法的缘生缘灭,体悟诸行无常,从法法缘生,生灭不住体悟诸法无我,(现象其实就是因缘的聚合与离散),没有一个实体在生生灭灭(法是条件的组合,本质空,故无生灭的实体)体悟法性空寂。

《地理五诀》(中)

《地理五诀》(中) 卷三穴分阴阳富贵贫贱[清] 赵九峰穴分阴阳富贵穴诀贫贱葬口何以称为穴?顾名思义有深说。譬如人病当炙艾,不是孔窍烧不得,取象取名书万卷,阴阳老少只八穴。开面开口复开手,窝钳乳突纷纷列,金术水火土五行,形象分辨若已清。不如得位更为佳,犹如归上又添花。(如老阳穴居乾,老阴穴居坤,太阳穴居震,太阳穴居巽,中阳穴居坎,中阳穴居离,少阳穴居艮,少阴穴居兑。以及木穴在东,火穴在南,金穴在西,水穴在北,土穴在伸、艮,并四墓之地皆为得位,真如归上添花)。至其作用非不备,盖粘依撞是起例。又有吞吐饶减法,一一说来均仔细。木节火焰上排角,合窝水泡合人说。又记开穴看穴晕,满地挖土实杀人。总无一定之准则,后学如何辨得清?我将万法一笔扫,砂水龙种齐取到。面前水口先看真,吉砂吉水尽有情。后面束气要短细,丰肥圆满真气象。前是旺水后旺龙,后龙生兮前水生。就于其中开金井,不偏不倚穴方真。即已下穴乘生气,诸般形象任君名。(此下穴之后,看其在上,称为盖穴.在下,称为粘穴。或撞或依,以及吞吐饶减,随在人意称之而已)。此是以我用他法,何必当场乱找寻。灵光自古不轻传,(书云:葬口所在必窝藏,不见头而见灵光.灵光如何揭而示,只有凡夫元上苍。)我今妄把天机泄。[简释]这一卷

是总论地理五要素中的“穴”的。穴就是墓穴,墓穴有入葬之口,凡人j、=也营建阴宅,也如阳宅要留一个穴口,这样就产生了各种穴象。在五行已经辨清的前提下,使穴得其正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穴有千形万象,有吉有凶,以下均有图示,学者可以比照参阅,解悟其中真谛。不论何种穴象,都要首先看清龙、砂、水是否舍度合法,前水石龙,吉砂吉水,龙生水生,一切具备,则依下图所示阴、阳,老、少八种吉穴l、葬,便可有禄有寿,大吉大利。穴诀并言地理书每云:“寻龙容易点穴难。”又去:“三年寻龙,一年点穴。”予向甚不然其说,以为龙之结作,近则数里,远则数百里千里。自起祖以至结穴,其间有太祖、少祖、穿帐、过峡、束气等处。既恐脉气不真,又怕风吹脉露。至于穴场,至大不过数十丈,若小则不过二二丈已耳。于此十丈、二三丈之间,求一八尺之地以作穴,而谓难,千百里千里之寻龙,其远近大小为何如耶?及后遍现诸旧茔,见龙身活动、砂水秀丽之地不一,其间有发着,亦有不发者。于是临穴细求其故,乃知穴得其真,断无不发;穴不得真,将龙身活动、砂水秀丽尽委之无用,不但不发,而反招祸矣。是穴也者,砂水与龙之大关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谈有不易言者也。故古人于此立有成法在焉,如盖粘、依撞、吞吐、浮沉、饶减之类,在古人立法虽多,其中自有一定之法。而后世愚人见其名也甚多,心无把握,临穴乱点,以古人种种成法,反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无明灭即行灭,行灭即识灭,识灭即名色灭,名色灭即六入灭,六入灭即触灭,触灭即受灭,受灭即爱灭,爱灭即取灭,取灭即有灭,有灭即生灭,生灭即老死忧悲苦恼灭。颠倒当知,一切众生,不能见于十二因缘,是故轮转生死苦趣。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汝今得闻我说此十二因缘,汝今以得佛性清净,堪为法器。我当为汝说一实道,汝当思惟,守护一念,一念者谓菩提心,菩提心者,名曰大乘。诸佛菩萨为众生故,分别说三。汝当念念常勤守护是菩提心,勿令忘失。纵有五阴四蛇,三毒六贼,一切诸魔,来所侵娆,终不能变是菩提心。因获如是菩提心故,身如金刚,心如虚空,难可沮坏,因不坏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常乐我净具足而有,即能远离此无常杀鬼,生老病死诸地狱苦。 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 次十一智而辩十二因缘者。除如实智。其余十智。皆是二乘共得。今一往明。若声闻人。但约一世。总观四谛。成十智则智劣。智劣故。不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减少。若缘觉人。通约三世。细分别观十二因缘。若成十智则智强。智强故。能侵除习气功德。神用亦广。是以大圣教门。别开出中乘之道。意在此也。通称因缘者。是十二法。展转能感果。故名因。互相由藉而有。谓之缘也。因缘相续。则生死往还无际。若知无明不起取有。则三界二十五有生死皆息。是为出世之要术也。教门十二因缘。有三种不同。一者约三世明十二因缘。二者约果报二世辩十二因缘。三者约一念一世辩十二因缘。今无明三世十二因缘者。初二过去世摄。后二未来世摄。中八现在世摄。是中略说三事烦恼业苦。是三事展转。更互为因缘。是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苦烦恼因缘。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是为展转。更互为因缘故。云三世十二因缘也 一无明过去世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故。则一切烦恼得起故。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 二行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也 三识从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犊子。识母自相识。故名识。即是父母交会初。欲托胎时之名四名色从识生非色四阴及所任色阴。是名名色。即是歌罗逻时之名也 五六入从名色中。生眼等六情。是名六入。从五疱初开已来。即是六入名也 六触由入对尘情尘识合。是名为触。以六尘触六根故。即有六识生。故名情尘识合也 七受从触生受。故名为受。即是因六触。触六根即领受六尘。为六受也 八爱从受中心著。名之为爱。谓于所领受六尘中。心生渴爱也 九取从渴爱因缘求。是名为取。谓求取所爱之尘也 十有从取则后世业因成。是名为有。因能有果。故名为有 十一生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是名生。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十二老死从生五众身熟坏。是为老死。老死则生忧悲哭泣。种种愁苦。众恼合集。若正观诸法实相清净。则无明尽。无明尽故行尽。乃至众苦和合皆尽。若能如是。正观三世十二因缘。发真无漏。成辟支佛 次明从果报。约二世观十二因缘相。具出大集经。今略出经文。是十二因缘。从歌罗逻而辩无明。故云果报也。约二世明者。前十因缘属现在。后二因缘属未来。二世合为十二也 一无明大集经言。云何名为观于无明。先观中阴。于父母所生贪爱心。爱因缘故四大和合。

地理五诀:十二水口吉凶

地理五诀:十二水口吉凶 壬山丙向、子山午向。壬山兼亥丁亥分金。兼子辛亥分金。子山兼壬丙子分金。兼癸庚子分金。一:左水倒右。水出辛戍。爲正旺向。名'三合聯珠貴無價'。合楊公救貧進神生來會旺。玉帶纏腰。金城水法。大富大貴。人丁昌熾。忠孝賢良。男女高壽。房房無異。發福綿遠。若得旺山肥滿。旺水朝聚富比石崇。二:左水倒右。出丁未。爲自旺向。名'惟有衰方可去來'。發富發貴。壽高丁旺。三:右水倒左。從甲卯沐浴方消水。名'祿存流盡佩金魚'。富貴雙全。人丁興旺。犯寅卯二字。非淫即絕。不可輕用。四:水出巽巳方爲沖破。向上臨官。犯殺人大黃泉,傷成才之子立主敗絕并犯軟腳。風癱、痨疾、吐血等症。先傷二門。次及别房。五:水出乙辰方。流破向上冠帶。主傷年幼聰明之子。并閨中幼婦少女退敗田産。久則敗絕。六:水出癸醜方。沖破向上養位。主傷兒敗财乏嗣。犯退神沐浴不立向。七:水出壬子方。沖破胎神。主墜胎傷人。初年丁财稍利。久則敗絕。此名過宮水。有壽無财。八:水出乾亥方。名過宮水。惰過而亢。太公八十遇文王。即此水法。初年有丁有壽無财。水不歸庫故也。九:水出庚酉方。爲交如不及。犯顔回夭壽水。敗産乏嗣。初年亦有稍利者。先傷三門。有丁無财。有财無丁。有功名者,即失血夭

亡。福祿壽不齊全。死方消水故也。十:水出坤申病方。犯短命寡宿水。男人壽短。必出寡居五、六人。敗産絕嗣。并犯咳嗽、吐痰、肺痨等病症。先敗三門。次及别門。凡病死二方。消水發兇相似。十一:水出艮寅方。爲旺去沖生。犯雖有财。而何爲小兒難養。富而無子。十有九絕。先敗絕長房。次及别門。十二:右水倒左。從向上丙字出去。不犯午字。猶須百步轉欄。合水局胎向胎方出水。謂之出煞。不作沖胎論。主大富大貴。人丁興旺。但内中間有壽短者。出幼婦寡居。癸山丁向、丑山未向。癸山兼子丙子分金。兼醜庚子分金。醜山兼癸丁醜分金。兼艮辛醜分金。一:右水倒左,出巽巳方,爲正養向。名'貴人祿馬上禦街',丁旺兩旺。功名顯達,發福綿遠,忠孝賢良,男女高壽,房房皆發,三門九盛,并發女秀。地理中第一吉向。二:左水倒右,出坤方,爲木向。書雲:'丁坤終是萬斯箱',即此是也。發富發貴,人丁大旺,福壽雙全。三:水出丙午方,沖破向上祿位,名沖祿小黃泉,主窮乏夭亡,出寡居。予驗過無數間有壽高者,有五、六弟兄者。有乏嗣者亦有乞丐者,總之窮困者多,發富者少。若未字上,再有槍刀惡名,出人橫暴,争鬥好勇。四:水出乙辰方,犯退神,初年發丁不發财。亦無大兇。五:水出甲卯方,初年間,或發丁,久則壽短絕嗣,退敗田産。六:水出艮寅方,主退财,小兒難養。男女夭亡乏嗣。先敗長房,次及别房。

[五蕴,十二,因缘]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 键词:佛教;哲学;五蕴;十二因缘;关系 摘要:作为佛教哲学基础理论的“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之间是具有逻辑结构的对应关联的,但并不是在同一层次上的一一对应。五蕴是十二因缘的十二支的共同基础。它们之间具有源流的关系,即五蕴是比十二因缘更原始的理论。从五蕴到十二因缘的传承不是一种直线的发展,而是发生了从朴素存在论向精致人生论的根本视角转换。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a?caskandha and 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 And its Philosophical Meanings Key words: Buddhism, philosophy, Pa?caskandha, Dvādasāngpratītyasamutpāda, Rel ation Abstract: There is some corresponding link of logical structure, but not the r elation of correspondence one by one at the same level, between Pa?caskandha a nd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both of which is the fundamental theory of Bud dhist philosophy. As the source, Pa?caskandha is a theory more primeval than D 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as the cource. Each branch of Dvadasang-pratityasam utpada takes Pa?caskandha as its fundamation. The development from Pa?caskandh a to Dvadasang-pratityasamutpada was not a straight line. The essential turn o f visual angle from naive ontology to profound theory on life had took place. 如果不理解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的佛教,就既不可能全面理解世界文化,也不可能透彻理解中国文化。这里首先要求的是理解佛教的“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因为它们构成了全部佛学的基础理论。但是迄今为止,我们对五蕴和十二因缘各自的宗教哲学意义、尤其是这两套理论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都还不是十分清楚。这里所说的“关系”既指它们之间的共时的逻辑关系,亦即两者是否在同一层次上一一对应的问题;也指两者之间的历时的启承关系,亦即孰先孰后的问题。 这里的分析将从“佛教哲学-宗教哲学-哲学”的角度入手,因为五蕴说和十二因缘说都属于“佛教哲学”这个理论层面。佛学较之其它宗教理论的特点之一,在于哲学理性思维的特别发达,因为它之追求解脱的道路,乃在于“佛”(Buddha)即“觉”或者“觉悟”。如果说基督教是“因信称义”的,那么佛教就是“因觉称义”的:真正的佛教并不是“信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

十二緣起禪觀體系 惠空 臺灣慈光禪學院院長佛教眾多經論,都是佛陀契應不同眾生根性所說。根據各經論理論,又推演出眾多修行法門。行者在修學過程中,多有面臨法門抉擇的困擾,故長時關心:怎樣厘清眾生根器差異,將各宗派、法門做一定位?此問題關鍵,是要找出一共通的基準點為衡量尺寸。故在此提出以佛陀根本教法“十二緣起”,做為定位所有法門修行理論的基準,並從兩角度論證此觀點:一、從教理上解析十二緣起理論特質,說明其為何可做為禪觀法門的衡量標準?二、具體將現有各宗派的禪觀修行法門,定位在十二緣起架構中,說明各禪觀與十二緣起之相應關係,如台、賢、禪、淨、密、唯識、中觀、如來藏思想,乃至頓漸之說及聲聞乘禪觀。 一、十二緣起禪觀理論 佛法禪觀是從迷入覺之路,而十二緣起正是示現覺迷之返源過程。經論中“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對覺迷流轉義的不同教說,分別相應於大乘禪觀與聲聞乘禪觀之理論。又于此十二緣起支中,無明支做為有情生命流轉的根源,經論對無明有淺深、粗細的不同指陳,各宗派禪觀對無明亦有淺深、粗細的不同契入,即構成各宗派差異。 以下分三點說明:一、覺迷流轉義之禪觀意義;二、三世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差別;三、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定位。 一)、覺迷流轉義之禪觀意義 佛者覺也。禪觀共通要義,在於如何發起覺明、去迷返覺,此即本文提出“覺迷流轉”概念之理由。十二緣起始從無明,終至老死,每一支各代表著有情生命不同層次的覺迷順逆流轉狀態。除十二緣起外,《起信論》中“三細六粗”思想、《禪源諸詮集都序》的“迷悟十重”及圓覺、楞嚴、唯識之識變、圓鏡之旨,乃至禪宗門下《十牛圖頌》等,都是大乘說明覺性流轉的代表思想,各有詮表善巧不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