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从)材料采购按实际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会从)材料采购按实际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会从)材料采购按实际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会从)材料采购按实际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

材料采购业务实际成本的账务处理

一、材料的采购成本

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注意1】入库后的仓储费不算采购成本。

【注意2】对于进项税额,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则可以抵扣,即直接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则不可以抵扣,即直接将进项税额计入其采购成本中。

二、实际成本法核算的账务处理(均以一般纳税人为例)

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实际成本计价。使用的会计科目有:

“原材料”科目。

“在途物资”科目。

“应付账款”科目。

“预付账款”科目。

1.购入材料时

(1)货款已经支付或开出商业汇票,材料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例题】甲公司购入A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250 000 元,增值税额42 500元,另对方代垫包装费5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A材料 2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

贷:银行存款 293 000

【注意】

支票、汇兑通过“银行存款”核算;

银行汇票、银行本票通过“其他货币资金”核算;

商业汇票(即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通过“应付票据”或“应收票据”核算。

【例题】甲公司持银行汇票937 000元购入B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800 000元,增值税额136 0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 000 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B材料 80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 000

贷:其他货币资金 937 000

【例题】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E材料一批,货款20 000元,增值税3 4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2 500元,款项在承付期内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E材料 22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 400

贷:银行存款 25 900

(2)货款已经支付或已开出商业汇票,材料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例题】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F材料一批,发票及账单已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10 000元,增值税额1 700元。支付保险费500元,材料尚未到达。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在途物资 1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2 200

【例题】承【上例】,上述购入的F材料已收到,并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F材料 10 500

贷:在途物资 10 500

(3)货款尚未支付,材料已经验收入库。

【例题】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G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250 000元,增值税额42 5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500元,

银行转来的结算凭证已到,款项尚未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G材料 250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2 500

贷:应付账款 293 000

【例题】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H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

月末发票账单尚未收到也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值为15 000元。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H材料 15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5 000

下月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5 000

贷:原材料——H材料 15 000

(4)货款已经预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例题】根据与某钢厂的购销合同规定,甲公司为购买J材料向该钢厂预付50 000元货款的80%,计40 000元,已通过汇兑方式汇出。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预付账款 40 000

贷:银行存款 40 000

【例题】承【上例】,甲公司收到该钢厂发运来的J材料,已验收入库。有关发票账单记载,该批货物的货款50 000元,增值税额8 5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1 500元,所欠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材料入库时:

借:原材料——J材料 51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 500

贷:预付账款 60 000

(2)补付货款时:

借:预付账款 2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2.发出材料

【例题】甲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2012年5月份基本生产车间领用B材料500 000元,辅助生产车间领用B材料40 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B材料5 00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B材料4 000元,计549 000元。

【正确答案】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500 000

——辅助生产成本 40 000

制造费用 5 000

管理费用 4 000

贷:原材料——B材料 549 000

【复习例题】

1、 12月3日,企业从志远工厂购入甲材料15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单价5元,计买价75 000元,进项税额12 750元,志远工厂代垫运费1 50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采购实际成本=买价+运费=75 000+1 500=76 500元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76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2 750

贷:银行存款89 250

2、 12月6日,从志远工厂购进的材料已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甲材料76 500

贷:在途物资-甲材料76 500

3、 12月8日,从东方工厂购进乙材料20吨,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单价为1 800元,计买价36 000元,进项税额6 120元,东方工厂代垫运费2 000元,款未付。材料尚未入库。

采购实际成本=买价+运费=36 000+2 000=38000元

借:在途物资-乙材料38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 120

贷:应付账款-东方工厂44 120

4、 12月12日,企业以银行存款偿还东方工厂乙材料款44 120元。

借:应付账款-东方工厂44 120

贷:银行存款44 120

5、 12月16日,从东方工厂购进的乙材料已运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乙材料38 000

贷:在途物资-乙材料38 000

6、 12月20日,从新华工厂购进丙材料8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单价7元,计买价56 000元,进项税额9 520元,供方代垫运费2 400元,企业开出期限为3 个月的不计息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材料尚未运到。

采购实际成本=买价+运费=56 000+2 400=58 400元

借:在途物资-丙材料58 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 520

贷:应付票据-新华工厂67 920

7、 12月22日,企业从南方工厂购入甲材料1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单价5元,计买价5 000元,同时购入丙材料3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所列单价10元,计买价30 000元,进项税额共计5 950元,对方代垫运费2 0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货款35 000元,其余款暂欠。

运费的分配率=2 000/(1 000+3 000)=0.5

甲材料应负担的运费=1 000╳0.5=500元

乙材料应负担的运费=3 000╳0.5=1 500元

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买价+运费=5 000+500=5500元

乙材料的实际成本=买价+运费=30 000+1 500=31 500元

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5 500

-乙材料 31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 950

贷:银行存款35 000

应付账款7 950

8、12月23日,企业预付给宏达工厂甲材料款共计30 000元。

借:预付账款 30 000

贷:银行存款 30 000

9、12月25日,收到宏达工厂的材料和专用发票时,全部货款为36 000元,税金为6 120元。企业通过银行存款补付12 120元。

借:原材料——甲材料 36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120

贷:预付账款 42 120

借:预付账款 12 120

贷:银行存款 12 120

材料采购的会计处理

材料采购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通过“在途物资”科目核算。 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商品的加工成本,通过“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企业购入的工程用材料,通过“工程物资”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三、材料采购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等时,按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款项,贷记“银行存款”、“现金”、“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科目。 小规模纳税人等不能抵扣增值税的,购入材料按应支付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二)购入材料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如分期付款购买材料),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按购买价款的现值金额,借记本科目,按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按应付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三)月末,企业应将仓库转来的外购收料凭证,分别下列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1.对于已经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收料凭证(包括本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的上月收料凭证),应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分别汇总,按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按实际成本贷记本科目;将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本科目;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对于尚未收到发票账单的收料凭证,应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包装物及低值易耗品”等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科目,下月初用做相反分录予以冲回。下月付款或开出、承兑商业汇票,借记本科目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票据”等科目。 四、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已经收到发票账单付款或已开出、承兑商业汇票,但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完整版本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 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 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e,年销售额Kf,年产值 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2、物资材料成本的计算 a 材料成本F(2)=A*B 3、存货成本F(3)的计算 a 年保管费用为Kb b 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 c 每1元的材料的年保管费用=Kb/ Kh d 每件材料的年保管费用=B* Kb/ Kh e 每件材料的天保管费用=B* Kb/ Kh/365 f 每批材料的天保管费用=A* B* Kb/ Kh/365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区别及材料成本差异计算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1.账户使用的不同:实际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在途物资”科目,计划成本法下,购买的尚未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入“材料采购”科目,同时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 2.计入成本费用时,实际成本可以直接转入,但是计划成本法首先要将计划成本转入,然后将“材料成本差异”转入到相关的成本费用中去。 账务处理: (1)实际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在途物资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等 贷:在途物资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实际成本法: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实际成本) (2)计划成本法: 未入库时: 借:材料采购 贷:银行存款 入库时: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贷:材料采购 分配到成本费用中: 借: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月末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借或贷)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企业已入库(关键点,未入库的不算)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属于资产类) 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期末如为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超支差异); 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即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应计入贷方。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应计入借方。材料成本差异转出差异,不管超支还是节约差异都从贷方转出,超支差异用蓝字,节约差异用红字,当然也可以节约差异从借方转出,会计慎用红字,但红字结转的方法还是存在的。看情况,材料成本差异是一个调整科目,也就是双重性质。采购成本大于目录价时,材料成本差异就在借方,反之,则在贷方。“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是“原材料”科目的调整科目,它又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科目,当它反映超支差异时和原材料科目的方向一致,这时它就是原材料的附加调整账户;如果它反映的是节约差异,这时它就和原材料的方向相反,它就成了原材料的备抵调整科目了。 1.支付货款 借:材料采购【实际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票据) 2.验收入库并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1)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等【计划成本】 贷:材料采购 (2)结转入库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金额(+超支差异;-节约差异) 会计分录: 借:材料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或 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3.发出存货并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发出材料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2)分配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计算:分配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差异率 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等 贷: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生产成本等【节约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账户用于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超支额)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增加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差异额(节约额)以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以及调整库存材料计划成本时,调整减少的计划成本。(节约用红字,超支用蓝字)。“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借方登记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指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间的差额。实际成本大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超支;实际成本小于计划价格成本为节约。外购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材料采购业务的工作的质量。

年均成本法

平均年成本法的基本原理,这种方法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不能计算完整现金流量,从而 不能计算净现值或其他指标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但不限于固定资产 更新决策。 【知识点】更新项目现金流量估计及其决策方法 ――平均年成本法的应用 一、平均年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这种方法解决的问题主要是不能计算完整现金流量,从而不能计算净现值或其他 指标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固定资产更新改造决策,但不限于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下面以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为例介绍其基本原理(为了与教材内容一致,暂不考虑所 得税问题)。 所谓更新决策是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购置新设备的选择。 平均年成本法把继续使用旧设备和购置新设备看成是两个互斥方案,并且假定将 来设备再更换时可以按原来的平均年成本找到可代替的设备。 平均年成本=未来使用年限内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1. 教材中介绍了三种具体的方法,只需要掌握第一种方法即可。另外,教材例题 中没有考虑所得税,如果存在所得税,还应该考虑所得税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2. 如果新旧设备使用年限相同,则不必计算平均年成本,只需计算总成本即可。 这种方法也可称为“总成本法”。 二、平均年成本法的应用(考虑所得税影响) 「【例9-3】某公司有一台设备,购于3年前,现在考虑是否需要更新。该公司所得税率为40%其他有关资料见表5-11。假设两台设备的生产能力相同,并且未来可使用年限相同。 表9-3 单位元

表9-4 单位:元 更新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比继续使用旧设备的现金流出总现值多3134.80元,因 此,继续使用旧设备较好。 【提示】本题中,新旧设备尚可使用年限相同,因此,比较现金流出总现值,如果尚可使用年限不同,则需要计算年均总成本,然后进行比较。 【总结】考虑所得税的固定资产更改决策现金流量确定要点 1.折旧与折旧抵税的计算

材料采购业务按计划成本法的核算综合题

材料采购业务按计划成本法的核算综合题 目的:练习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 资料:某企业本月发生下列材料采购业务 1.企业从盛大公司购入A材料6000千克,单价1.8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0 800元,增值税额1 836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2.购买A材料发生运费、包装费等计420元,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3.按计划成本办理A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A材料每千克计划成本为2.00元。 4.企业从黎明公司购入B材料16000千克,单价1.2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原材料价款为19 200元,增值税额3 264元。全部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 5.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购买B材料的运费2 400元。 6.按计划成本办理B材料的验收入库手续,每千克计划成本为1.25元。 7.企业生产部门领用A材料3000千克用于产品生产,计划成本为6 000元;生产车间管理部门领用B材料1000千克用于管理性耗用,计划成本为1 250元。 8.月末,计算并结转A、B两种材料的成本差异。 9.月末,计算并结转领用材料应分配的材料成本差异。 要求:根据上面所给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所涉及的"物资采购"总账账户及其明细账户。 参考答案 一、编制会计分录

本例A、B两种材料的成本差异率为: A材料成本差异率=(0-780)÷(0+12000)= -6.5% B材料成本差异率=(0+1600)÷(0+20000)=8% 本例生产部门和车间管理部门领用A、B两种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额为:生产部门领用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6 000×(-6.5%)=-390元(节约差)车间管理部门领用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 1 250×(8%)=100元(超支差)二、登记账户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产品成本核算方法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和财务核算中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之一。 一、中小企业的管理特点决定其适用简易的成本核算方法 中小型企业一般指资产规模不大、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的、管理(含财务人员)较少的企业,组织体系通常利用垂直式管理体系,管理跨度较小。中小型企业因数量众多而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掌握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员创办新兴的科技企业将呈不断增长趋势,其中将有为数众多的小型企业。中小型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财力和人力的限制,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一般不完整,不系统,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信息数据采集不准确。 在生产方面具体表现为: 1.没有专职的成本核算人员; 2.辅助核算部门不独立核算; 3.车间划分不明显或虽明显但传递手续不完善,经常失真; 4.车间管理人员与行政管理人员不易区分——说到这,是否有人会说,那还能核算准,核算不准核算又有何意义?我也有这要样的疑问,也正是如此才更想通过介绍这样一种简单的方法以期能对中小企业成本核算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中小企业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他们应对成本核算方法进行简化,使成本核算方法能适应其管理现实的需要;也同时决定了他们多数应使用的是实际成本法,而做不到使用标准成本法或作业成本法。 二、核算方法的选择 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同时因小企业一般不对外筹集资金,(待查措词)不向公共部门报送报表,所执行的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企业会计制度》或《小企业会计制度》,执行的是参照税法规定的一种四不像的尽量能起到一些避税效果的会计政策。这在本文所要介绍的核算方法上也能体现出来。 三、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不再分别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科目,将其合并为一个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账,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燃料动力)、制造费用等几个二级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因为一般中小企业经营范围有限,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及所耗原材料大致相同,除了主要原材料能归属到具体产品外,其它项目并不能归属到具体产品,核算到产品没有实际意义。但当所用原料及所产产品区别较大,可以按产品设明细账;也可不设,而用成本核算表代替,即所谓的以表代账。

作业成本计算(1).docx

作业成本计算 第一节作业成本法的概念与特点 【考点1】作业成本的概念与特点 【掌握要求】重要考点。 理解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作业成本法如何克服其缺点;理解2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理解作业和作业动因的概念以及分类;理解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的含义 1.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缺点 (1)将固定成本分摊给不同产品 按照这种做法,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下降,即使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平均成本也会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 在销售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量可以使部分固定成本被存货吸收,减少当期销货成本,增加当期利润,从而刺激经理人员过度生产。 变动成本法是针对这个缺点提出来的。 (2)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下,制造费用通常按直接人工等产量基础分配。实际上,有许多制造费用项目不是产量的函数,而与生产批次等其他变量存在因果关系。全部按产量基础分配制造费用,会产生误导决策的成本信息。 作业成本法是针对后一个缺点提出来的。 2.作业成本法 将间接成本和辅助费用更准确地分配到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在计算成品成本时,首先按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作业来归集成本,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按各项作业成本与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之间的因果关系,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过程。 二、作业成本法的核心概念(作业和成本动因) (一)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中特定组织(成本中心、部门或产品线)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 一项作业可能是一项非常具体的活动,如车工作业;也可能泛指一类活动,如机加工车

间的车、铣、刨、磨等所有作业可以统称为机加工作业;甚至可以将机加工作业、产品组装作业等统称为生产作业(相对于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等作业而言)。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具体作业组成的作业集合,被称为作业中心。 执行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耗费一定的资源。资源是指作业耗费的人工、能源和实物资产(车床和厂房等)。任何一项产品的形成都要消耗一定的作业。作业是连接资源和产品的纽带,它在消耗资源的同时生产出产品。 (二)成本动因 1.成本动因含义 成本动因是指作业成本或产品成本的驱动因素。 例如,产量增加时,直接材料成本就增加,产量是直接材料成本的驱动因素,即直接材料的成本动因。再例如,检验成本随着检验次数的增加而增加,检验次数就是检验成本的驱动因素,即检验成本的成本动因。 【说明】传统成本法直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成本采用单一标准(人工工时或机器工时等)进行分配。没有详细思考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 2.成本动因分类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动因分为资源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动因两类。 (1)资源成本动因 资源成本动因是引起作业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用来衡量一项作业的资源消耗量。依据资源成本动因可以将资源成本分配给各有关作业。 例如,产品质量检验工作(作业)需要有检验人员、专用的设备,并耗用一定的能源(电力)等。检验作业作为成本对象(亦称成本库),耗用的各项资源构成了检验作业的成本。其中,检验人员的工资、专用设备的折旧费等成本,一般可以直接归属于检验作业;而能源成本往往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根据设备额定功率(或根据历史资料统计的每小时平均耗电数量)和设备开动时间来分配。这里,“设备的额定功率乘以开动时间”就是能源成本的动因。设备开动导致能源成本发生,设备的功率乘以开动时间的数值(即动因数量)越大,耗用的能源越多。按“设备的额定功率乘以开动时间”这一动因作为能源成本的分配基础,可以将检验专用设备耗用的能源成本分配到检验作业当中。 (2)作业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动因是衡量一个成本对象(产品、服务或顾客)需要的作业量,是产品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作业成本动因计量各成本对象耗用作业的情况,并被用来作为作业成本的分配基础。 例如,每批产品完工后都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如果对任何产品的每一批次进行质量检验所发生的成本相同,则检验的“次数”就是检验作业的成本动因,它是引起产品检验成本增加的驱动因素。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检验作业总成本(包括检验人工成本、设备折旧、能源成本等)除以检验的次数,即为每次检验所发生的成本。某种产品应承担的检验作业成本,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 许多人都认为成本核算是ERP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正在选型的公司也往往对成本功能非常关注。我也认为其十分重要,甚至认为应该把成本核算能否自动完成作为ERP实施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 ERP软件中一般都有多种成本核算方法可供选择,通常分为两大类:标准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实际成本法中一般再分为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等等。说起来各种方法并无优劣之分,然而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为什么企业中(尤其是国有企业)却总有人不喜欢标准成本法?这就成了不得不解释清楚的问题了。 先说说为什么顾问常常推荐采用标准成本法,原因是外资企业多采用标准成本法,或者说在西方国家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法。我常常听到看到有人这样解释,有时还会加上一句“这是先进管理思想的体现”。更多的人可能是更糊涂了,因为他们不明白标准成本法何处体现“先进”二字。我不认为标准成本先进,实际成本落后,前面说过各种方法无优劣之分。我认为西方多数企业采用标准成本的原因是: o§标准成本简单 o§标准成本有效 说标准成本简单,对应的就是说实际成本复杂。事实确实如此,假定遇到以下业务:物料A库存数量为0,有两个采购订单,价格分别是1元和1.1元,数量都是100个。两个订单到货后,物料A被生产消耗160个,库存剩余40个。发票收到后,价格略有不同,分别是1元和1.05元。这样的情景是经常遇到的,来看看标准成本和实际成本是如何进行帐务处理的,假定相关科目的初始余额都为0。 先看标准成本,首先假定物料A标准成本是1元。那么在入库时,分录如下: 领用时,分录如下: 收到发票后,分录如下: 这时相关科目的余额分别为存货40,在制品160,应付款-205,采购价格差异5,材料采购0。 再看一下实际成本,以移动加权平均法为例。入库时分录如下:

采购成本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采购成本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 e,年销售额Kf,年产值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及其核算

实际成本是购买原材料并验收入库前的所有支出,包括买价、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运输途中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计划成本是企业根据以往的经验,对某中材料物资所制定的固定入账成本,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的差额计入“材料成本差异” 。意义在于:如果按照实际成本入账,由于市场价格的波动,前后批次买入的同种原材料,价格总是不一样的,因而发出材料的之后就得考虑发出材料的计价问题(先进选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而采用计划成本入账,则入账的材料成本是固定的,所以发出材料的计价很容易确定(如何确定?) 采用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用的科目就是不一样的。 采用实际成本时,购买的材料如果是发票帐单和材料同时到达企业则直接借记原材料,如果只有发票帐单到而材料未到则记在途物资。 采用计划成本时,不管购买的材料是否已经入库,在购买时一定是使用的材料采购,而不是直接记原材料。 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是企业材料收发成本核算的两种方法。 实际成本在收发时要逐笔核算材料的实际成本,因为每批材料的进价不同,发出时的成本也不同,比如收入时要算它的结存成本,要用到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计算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对于规模大,业务量大,材料收发频繁的企业,工作量大,难度大。 计划成本不需要那么麻烦,根据一般的价格水平,核定一个计划单价,计算出计划成本,在材料收入时,因为“材料采购”科目核算的是材料收入的实际成本,这个时候,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就有了差异,这个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根据全月的差异情况算出材料成本差异率,可以算出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计划成本剔除了价格变动因素,有利于统一考核车间的用料情况和工作效率,但是没有实际陈本核算准确,特别是在价格变动大的情况下,比较明显。 实际成本法和计划成本法,是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选择的两种不同的购入原材料的入账方法。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购货不多的中小企业。因为是按购货金额直接计入帐户,所以可以直接的反应每一次进货的金额。缺点是工作量太大,不适合大型企业。

比较与应用三种成本核算方法

比较与应用三种成本核算方法 【摘要】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成本核算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文章对比了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和资源消耗会计三种方法在成本核算上的特点、优势、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举例进行论证、评价、分析,揭示了成本核算方法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制造成本法,作业成本法,资源消耗会计,成本核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成熟,竞争愈发激烈,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久竞争优势,成本信息的有效性和相关性不可忽视。而成本核算是企业获得成本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成本核算方法的选择非常重要。本文就我国目前采用的制造成本法、西方广泛采用的作业成本法,以及成本会计的新发展——资源消耗会计的理论与应用作一比较和分析。 一、制造成本法 (一)制造成本法的核算特点 制造成本法是制造企业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该核算方法将企业一定期间的费用划分为为产品生产而 发生的生产费用和与产品生产过程无关的期间费用两部分。只有生产费用才能最终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与当期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 1.核算内容。制造成本法将企业的制造成本划分为三个基本制造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当然,在企业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增加成本项目,例如,废品产生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废品损失”成本项目;燃料消耗较多的企业,可以增加“燃料”成本项目等等。制造成本法在核算时,主要是将企业的生产费用划分为料、工、费三个基本的成本项目,然后进行核算,继而计算出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2.核算方法。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包含三种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即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以及期末生产费用的分配上各有不同。因此,不同的企业,其生产特点不同,生产工艺和生产组织的差别导致了企业在采用制造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时,选择成本计算方法的不同。 3.核算过程。成本核算过程,也称成本核算流程,即从费用的发生到产品成本的得出这一过程的核算。一般说来,制造成本法下,无论是哪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其核算过程都应该是类似的。生产费用可以分为为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和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两种。在成本项目中,如果可以辨清某项费用的发生是专属于某一个成本计算对象,那么这项费用即属于直接计入该成本计算对象的生产费用;反之,则是间接计入的生产费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中。计入某一成本计算对象的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之和便是该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 (二)制造成本法成本核算的弊端 1.制造费用的核算。采用制造成本法核算成本时,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等。制造费用属于企业的间接费用,按照基本生产车间来归集,并于期末分配至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里,直接人工所占的比重较大,制造费用占的比重较小,因而用上述分配方法来分配制造费用,即便有不合理之处,但因为比重较小,通常也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材料计划成本核算例题

【例题】A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率17%,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10年4月初有关账户余额如下: “材料采购”科目余额:218万元; “原材料”科目余额:980万元; “材料成本差异”科目余额20万元(贷方余额); 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5万元。材料验收入库时,材料成本差异即时结转。 本月发生下列有关业务: (1)5日购进材料100公斤,价款500万元、进项税额85万元;运杂费5万元, 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 (2)10日购进材料一批,账单已到,价款300万元,增值税为51万元,签发并承兑商业汇票,票面金额351万元,材料尚未到达。 (3)15日,购入材料60公斤,已验收入库,当日未收到结算凭证。 (4)20日,月初在途材料全部到达共计44公斤,已验收入库。货款已于上月支付。 (5)30日,根据领料凭证汇总表,共领用320公斤,其中产品生产耗用220公斤,车间一般耗用100公斤。 (6)30日,本月15日购入60公斤材料结算凭证仍未到达,按计划成本暂估料款入账。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1) 借:材料采购(500+5)50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贷:银行存款 590 借:原材料 500 贷:材料采购 500 实际成本505-计划成本500=5(万元)超支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 5 贷:材料采购 5 (2) 借:材料采购 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 贷:应付票据 351 (3)不编制会计分录。 (4) 借:原材料(44×5)220 贷:材料采购 220 实际成本218-计划成本220=-2(万元)节约差异 借:材料采购 2 贷:材料成本差异 2 (5) 借:生产成本 220×5=1 100 制造费用 100×5=500 贷:原材料 1 600 (6) 借:原材料 3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00 (7)30日,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20+5-2)/(980+500+220)×100%=-1% (注意:分母不含暂估料款金额)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结转方法

成本核算方法、成本结转方法 痛感于各会计教材上对成本核算这块介绍得过于烦琐而不切实际,特结合自身经验写一点出来,可能过于简化,不过应该更实用。 一、适用范围 适用财务人员较少的中小企业,适用一般制造业。不适用于特殊制造业(如造船等)。不适用于已实施ERP的企业(其各种模式已定,也不需再参考)。特别适用于刚学或刚做会计又要做主管会计的朋友。 二、相关科目设置及核算思路 1.生产成本科目,不按产品设明细帐,直接设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电力、制造费用四个明细科目对大项费用进行归集。 2.制造费用科目。不按车间设明细帐,直接设机物料、修理费、折旧三个明细科目对车间费用进行归集。车间人员的差旅费、办公费记入管理费用。 3.原材料范围。在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只把在产品构成比例较大的几种做为原材料,这样即能减少工作量,又可起到一点避税作用(非主要原材料提前进入了成本)。 4.车间月末已领未用的原材料,酌情处理:若价值较低,归入当

月即可;若价值较高,算入下月。 5.废品损失只在管理上做处理,不单独做成本核算。 6.若管理上或生产工艺上非常有必要,设自制半成品科目。(我只设过一家,本文中按不设描述) 7.不设在产品科目。生产成本科目月末余额即为其成本(分配方法见下)。 三、日常工作及成本资料的取得 1.日常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费用归入生产成本或制造费用科目。 2.月底计提折旧,结转制造费用科目到生产成本科目。 3.取得原材料库月报表,先比对已帐原材料与其所报购入数量是否有出入,若有应属发票未到者,要估价入帐。原材料发出采用加权平均法。 4.取得产成品库月报表,计算工资(这块可能各企业不一,有的由财务计算,有的由车间计算),计提工资及福利费 5.由生产车间提供各工序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 四、成本计算分配方法 除能直接归属到某产品的原材料外,其它成本费用一律采用产值比例法分配,即按各产品的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进行分配,在产品按约当产量计算产值(这块不知怎么估计才科学,我心里没底,不过每次结果也没离过谱,很接近实际)。

供应过程材料采购业务_会计分录_练习题

习题二 目的:练习供应过程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该公司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1.8月5日,购入原材料A材料4 000千克,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为80 000元,增值税额13 600元,全部价税款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另以现金支付该批材料的市内零星运杂费850元,A材料己运到并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A材料 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 600 贷:银行存款 93 600 借:管理费用 850 贷:库存现金 850 2. 8月7日,从外地丙公司购入原材料B材料2 5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 为100 000 元,增值税额为17 000元,丙公司代垫运杂费5 000元。全部价税款及运杂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材料尚未运到。 借:在途物资——B材料 10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 000 贷:银行存款 122 000 3. 8月10日,上述外购的B材料已全部运到并已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105 000 贷:在途物资——B材料 105 000 4. 8月19日,从乙公司赊购C材料6 000千克,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为30 000元, 增值税 额为5 100元,乙公司代垫运杂费1 900元。材料运达本公司并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已到,但材料价税款及运杂费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C材料 31 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 贷:应付账款 37 000 5. 8月23日, 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所欠乙公司款项37 000元。 借:应付账款 37 000 贷:银行存款 37 000 6. 8月25日,开出支票63 670元,通过银行直接发放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 63 670 贷:银行存款 63 670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

材料采购成本计算 一、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及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二)设置的账户及其对应关系 (三)业务举例 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供应过程的主要经济业务及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1、从购买单位取得所需的各种材料并验收入库; 2、与材料供应商发生材料的买价和增值税的款项结算业务; 3、发生并支付各种采购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和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4、计算并结转材料的采购成本(买价+采购费用)。 (二)账户的设置及其对应关系 1.“物资采购”账户——反映材料采购资金的支出、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和采购成本结转情况的成本费用类账户。 ◆发生的材料的买价和采购费用,记借方; ◆验收入库转入“材料”账户借方的实际采购成本,记贷方。 ◆期末如有余额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实际采购支出。 ◆该账户应按材料品种设置明细账。 2.“材料”账户—核算库存材料成本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资产类账户。 ◆已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记借方;

◆发出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记贷方 ◆期末借方余额,表示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该账户应按材料的种类、名称等设置明细类账。 3.“应付账款”账户——反映和监督企业因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结算债务 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负债类账户。 ◆应付材料供应单位的款项(包括价款、增值税和代垫运杂费),记贷方; ◆偿付的供应单位的款项,记借方; ◆期末贷方余额,表示企业尚欠供应单位的款项。 ◆该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4.“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简称“应交税金—进项税额”)账户—核算企业因购买材料或劳务而应向供应单位连同买价一起支付的、代下一环节(最终为消费者)预先垫支的增值税额——用来抵减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负债类账户。 ◆预先垫支并用来抵减增值税销项税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记借方。 ◆购货退出或折让应收回并冲销的进项税额用红字记在该账户的借方。 ◆该账户没有贷方发生额。 5.“预付账款”账户—核算企业因向供应单位预付材料价款,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债权结算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的资产类账户 ◆预付的货款,记借方,表明企业的资产被对方占用,与“银行存款”账户发生对应关系; ◆冲销预付款(一般为收到材料)时,记贷方,与“物资采购”账户发生对应关系; ◆期末借方余额,表示未收到材料的预付款项; ◆该账户应按供应单位设置明细账。 6.“应付票据”账户—核算企业采用商业汇票采购材料而与供应单位发生的债务结 算的增减变动及其余额的情况的负债类账户。

2020年初级会计实务考试 第14讲 材料的采购成本、材料采购账户设置、材料采购账务处理

第二部分具体业务大集合 第五章借贷记账法下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知识点七】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的采购成本是指企业物资从采购到入库前所发生的全部合理的、必要的支出,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不包括准予扣除的增值税)、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采购成本的费用。 【例题·单选题】 某一般纳税人企业外购一批原材料,实际支付的价款为3000元,支付增值税390元,同时发生运杂费50元,则原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A.3000 B.3050 C.3510 D.3560 【答案】B 【解析】外购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一般包括采购价格、进口关税和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因此,本题中原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3050(3000+50)元。 【知识点八】材料采购账户设置 企业通常设置以下账户对材料采购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1.“原材料”账户 “原材料”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企业收到来料加工装配业务的原料、零件等,应当设置备查簿进行登记。 该账户借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贷方登记发出材料的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 该账户可按材料的保管地点(仓库)、材料的类别、品种和规格等进行明细核算。 2.“材料采购”账户 “材料采购”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借方登记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以及材料入库时结转的超支差异。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该账户可按供应单位和材料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不同的会计分录

总结计划成本法和实际成本法的会计分录的区别

(一)投资性房地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企业应当设置“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等科目进行核算。 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企业主营业务的,应当设置“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成本”科目核算相关的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科目核算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还应当分别设置“成本”和“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折旧或累计摊销,可以单独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或“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科目,比照“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等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发生减值的,可以单独设置“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比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进行账务处理。 “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科目分别核算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取得租金收入、处置投资性房地产实现的收入和投资性房地产计提的折旧或进行摊销、处置投资性房地产结转的成本。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取得 确认投资性房地产的条件: ①与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②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 (2)自行建造的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房地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包括土地开发费、建筑成本、安装成本、应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支付的其他费用和分摊的间接费用等。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银行存款 (3)内部转换形成的投资性房地产 ①企业将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应当按照该项存货在转换日的账面余额或公允价值进行核算。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模式) 投资性房地产——成本(公允价值模式)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情况下,亏)

原材料的核算习题及答案.

原材料的核算 1、某企业月初结存“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4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是176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月初贷方余额300元,本月收入材料的超支差4300元,则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A、-3000 B、3000 C、-3450 D、3450 2、判断:企业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时,月末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时,超支差异计入“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节约差异记入“材料成本差异”的贷方()。 3、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4、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700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元,那么领用材料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A、-300 B、300 C、-460 D、460 5、材料采购的实际成本大于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超支差异,应从()。 A、“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 B、“材料采购”科目的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C、“材料采购”科目的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 D、“材料采购”科目的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 6、某企业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0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70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7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60000元。当月生产车间邻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