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法庭话语言据性策略选择中的交际目的及权势关系

法庭话语言据性策略选择中的交际目的及权势关系

2017年9月第44卷第5期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ep., 2017

Vol.44 No.5

法庭话语言据性策略选择中的交际目的及权势关系

邓彦

(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摘要]法庭话语言据性是法庭话语参与者对话语信息来源及可靠性态度的语言表征。基于信息来源主体、方式和途径三个维度,法庭话语言据性的语义模式包括自述型、转述型、感官型、推断型、个体认知型和普遍认知 型。法庭话语中言据性策略的选择体现了话语主体间不同的交际目的:目的一致、目的冲突和目的中性。法庭话语参与者对言据性策略的选择也反映了他们之间的权势关系,而权势关系又反作用于他们对言据性语言策略的选 择。因此,对法庭话语言据性进行探讨,能明确法庭话语的特点,促使话语主体准确、有效地选择言据性策略达成 其交际目的。

[关键词]法庭话语;言据性策略;交际目的;权势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4799(2017)05-0151-07

—、弓I言

言据性(evidentiality)是“用于预示说话人设想某事物有理由是真实的,但不能以自己直接观察的经 验保证的语言范畴”21314。它是指说话者在提供某一信息时,表明信息的来源及其对此信息真实性的态 度。以Chafe为代表的学者对言据性作广义理解,认为言据性包括信息的来源以及说话人对信息真实 性的态度22]2ffl。而狭义上的言据性主要指信息的来源。言据性意义在词汇、句法等方面的具体表征称为据 素(evidential)。据素是表明信息信度的话语标记,可分为形态据素和词汇据素2_?!75。言据性能让说话人 更好地利用据素表达其对信息来源真实性的态度,从而有利于说话人交际目的的实现。

1986年出版的《言据性:认知的语言编码》是国外最早关于言据性研究的论文集。2001年《语用学学 刊》将第六届世界语用学大会有关言据性的研究成果汇编成专辑出版243。此后,关 于言据性的研究迅速展开,其范围日益广泛,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交叉学科。胡壮麟是国 内最早介绍国外言据性研究的,他把言据性称为“传信”,并对当时国外学者有关言据性的界定进行了梳 理。他还指出,汉语言据性的类型和表现形式可以从知识来源和认知两方面进行讨论253。近年来,国内关 于言据性的研究从对国外成果的介绍转向对汉语中言据性现象的自觉考察,注意到言据性涉及到交际 主体的交际观,言据性信息来源的构建与说话人的交际目的相关联,言据性使用策略与话语主体间的不 同目的以及话语主体间权势关系密切相关。

法庭话语是一种典型的表达人际意义的交际互动话语。在庭审过程中,诉讼主体各方就相关问题 的立场观点进行交互式的立论、驳论和问答,形成由“辩护”、“辩论”以及“答辩”等形式交互出现的言语 行为的类聚,具有多重性、嵌套性和更迭性的特征[6]。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法庭话语参与者为了实现各自 的目的,运用各种语言策略对他方言论进行辩论、反驳,并使己方语言做到“言而有信、言之有据”,这正 是言据性理论探究的核心内容。法庭话语中使用言据性来说明证据的来源,表明对证据来源可靠性的 态度是最常见的现象。然而,关于法庭话语言据性的研究成果很少。本文拟以2014年和2015年《庭审 现场》的30场有关言据性话语转写以及16篇法庭庭审记录为语料,探讨以下问题:第一,分析法庭话 语言据性的语义模式;第二,分析法庭话语言据性使用的交际目的;第三,探讨法庭话语权势主体的言[收稿日期]2016-02-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6BYY068

[作者简介]邓彦(1979-),女,山西中阳人,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法律语言学研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