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江医学基础知识: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坏死

九江医学基础知识: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坏死

九江医学基础知识: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坏死
九江医学基础知识: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坏死

九江医学基础知识:细胞和组织的损

伤-坏死

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称为损伤。细胞和组织发生损伤后,会产生一系列形态学变化和功能改变。根据损伤轻重程度不同,分为可逆性损伤和不可逆性损伤两大类,细胞死亡为不可逆性损伤。细胞死亡主要有两种类型:坏死和凋亡。其中坏死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考点,中公卫生人才网现将坏死的相关考点总结如下,希望帮助广大考生记忆。

以酶溶性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

1.形态学改变

(1)细胞核的改变:细胞核的改变是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主要有三种形式:①核固缩;②核碎裂;③核溶解。

(2)细胞浆的改变:胞浆嗜酸性增强。

(3)间质的改变:间质基质逐渐崩解液化,最后融合成片状模糊的无结构的红染物质。

2.类型

根据坏死组织不同的形态学变化,通常分为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和纤维素样坏死三个基本类型,此外还有干酪样坏死、脂肪坏死、坏疽等一些特殊类型的坏死。

(1)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因为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呈灰黄、干燥、质实的状态,称为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最为常见,多见于心、肝、肾、脾等实质器官。结核病时,因病灶中含脂质较多,坏死区呈黄色,状似干酪,称为干酪样坏死,是坏死更为彻底的特殊类型的凝固性坏死。

(2)液化性坏死:由于坏死组织中可凝固的蛋白质少或大量水解酶的参与,有些组织坏死后易发生溶解液化,称为液化性坏死。急性胰腺炎和乳房创伤时,可分别引起酶解性和外伤性脂肪坏死,也属液化性坏死的范畴。

(3)纤维素样坏死:旧称纤维素样变性,是胶原纤维和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见于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病、结节性多动脉炎、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急进性高血压、胃溃疡底部小血管等。

(4)坏疽:局部大块组织坏死后继发腐败菌的感染称为坏疽。坏疽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因动脉阻塞,静脉回流仍通畅,故坏死组织的水分少,再加上体表水分易于蒸发,致使病变部位干燥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且腐败菌感染一般较轻。

②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如肺、肠、子宫、阑尾、胆囊等,也可见于动脉阻塞及静脉回流受阻的肢体。此时局部明显肿胀,与健康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呈暗绿色或污黑色,有恶臭,由于坏死区域水分多,腐败菌易于繁殖,全身感染中毒情况较重。

③气性坏疽:也属湿性坏疽,主要见于深达肌肉的开放性创伤并合并产气荚膜杆菌等厌氧菌感染时。细菌分解坏死组织时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按之有捻发感。气性坏疽病变发展迅速,中毒症状明显,常后果严重。

3.结局

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

【例题】

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是:

A.肺

B.阑尾

C.膀胱

D.四肢

【答案】D。解析: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