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

(游光明,2015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1504035)

一、基本版本书目信息

《贝弗里奇报告》全称《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由贝弗里奇爵士发表于1942年,是福利国家理论和实践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该书出版以来在中国一直没有翻译本,后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组织翻译,其底本为伦敦英国文书局1995年再版的本子,2004年6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一版一印,为中英对照本去,全书共252页。书前有译者序,在目录前还有“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致威廉姆·周伊特阁下”两封书信,正文共分为6个部分,内容部分详述。

二、贝弗里奇其人

威廉·亨利·贝弗里奇(WilliamHeonyBeveridge,1879一1963)生于印度的一个英国法官家庭。青年时期,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取得了数学和古典研究的学位。此后,他在汤因比会馆(ToynbeeHall)里从事对伦敦东区贫困社会状况的研究。这种早期的研究对他终生同情穷人打下了基础。后来,他担任过记者,在政府里担任过文职人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被任命为伦敦经济学院院长。他担任这一职务近20年(1919一1937)。离开伦敦经济学院后,

他回到早年就读的牛津大学,担任了一所学院的院长。

贝弗里奇一生担任过不少重要的领导职务,除了在两所著名大学里任过职以外,他还分别担任过英国上下两院的议员,并且担任过二战期间英国政府的劳工部次长。20世纪20-30年代,贝弗里奇曾经长期担任失业保险法定委员会主席,并发表了著名的《失业:一种工业的问题》、《全民保险》等重要著作,为英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失业救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贝弗里奇一生致力于社会保障建设,富于正义和良知,希望在战后建立一个新社会。他秉持自由、开放、市场竞争的自由主义精神的同时,以追求社会正义,消除社会贫困,建立自由民主的“美好新社会”为期一生奋斗的目标,值得敬仰。

三、《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

《贝弗里奇报告》第一次在全社会建立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的福利国家思想。从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来分析,福利国家思想的产生是英国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长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中广大英国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对战后建立一个平等博爱国家的理想的表达。同时,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其背后的重要原因。

从英国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来看,1536年,英国颁布《亨利济贫法》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标志着英国政府开始为解决社会贫困问题承担一定的责任。正是在上述各种社会立法的基础上,1601年,英国颁布了世界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济贫法》。1834年,英国颁布了新济贫法《济贫法修正案》。1908年,英国议会正式批准养老金法,英国建立了国家养老金制度,这是一种免费的养老金制度。1925年,缴费养老金办法的实施,实现了养老金问题上权力和义务相结合的原则,使英国的养老制度开始真正具有现代社会保障的性质。1909年《劳动介绍所法》被英国议会批准实施。1911年,英国颁布《国民保险法》,《失业保险法》作为该法的第二部分被议会批准实施,英国正是建立起失业保险制度。

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劳动人民的呼声来看,1914年1曰4日的《邮政画刊》写到:“我们关于新的英国的计划不是战争之外的事情,也不是在战争结束以后的事情,它是我们正在进行的战争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它正是我们最积极的战争目标,新英国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的英国。1942年12曰30日的《泰晤士报》也写到:“有理智的人们不能不看到,人类不仅要经历世界大战的战火,而且要经历社会革命的烈火,并且还将看到由此产生的新世界,这个新世界在思想、信仰和行为等许多方面,都会和旧世界迥然不同。1941年2月,英国工会联合会提出了改革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要求。1942年5月,英国工党年会明确宣布有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主张和观点。1942年,120名著名工业家联合发表声明,提出改革社会保障的十大主张。这些呼声给英国政府施加了一定压力。

透过现象看本质,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的背后原因。莫尔在其名著《乌托邦》一书中,除了对当时社会的不平等进行了抨击,而且影响广泛。而贝弗里奇处于动荡和转型时期的英国,此时工业化完成,资本主义发展正处在表面繁荣而实质问题很多的阶段。马克思主义者的革命学说和19世纪的工人运动对英国及其他西欧国家的统治阶级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为了保持在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发展成果,保持社会的稳定,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缓和矛盾也是必然的。与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当时英国的社会改良运动,例如C.布斯对伦敦贫民的调查和B.S.朗特里在约克郡所做的调查,这些结果使政府和公众都明确地认识到贫困问题的严重存在,并且认识到贫困的注并不像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由于懒惰等个人原因,而更多地是由于社会的不合理。贝弗里奇也深受此影响。从他早年对伦敦东区贫困问题的研究起,他对社会福利问题的研究兴趣一直持续终生。当他还是一名记者时就开始研究失业问题,并提出了建立失业保险的主张。同时,当时流行的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也对其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四、《贝弗里奇报告》的内容

《贝弗里奇》报告共有6个部分,第一份部分是导言和概论,分为“委员会的调查及结果、提出建议的三条指导性原则、摆脱贫困之路、社会保障计划概述、社会保险的性质、临时费率和待遇标准、统一的社会保障计划以及涉及的改革、委员会的工作过程、报告签名”,第二部分为主要改革建议和理由,第三部分为三个特殊问题,分别是“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赔偿途径问题”,第四部分为“社会保障预算”,第五部分为“社会保障计划”,分为“假定、方法和原则、人口和保障需求、保险金和其他保险给付、强制保险缴费、国民救助、自愿保险、管理以及临时费率和待遇标准”,第六部分为“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有“假定A:子女补贴、假定B:全方位医疗和康复服务、假定C:维持就业、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可行的目标”四个小部分。最后,全书附有后记。

本人学力不逮,在阅读全书后,将自己的思考以及书本的重要和要点记录如下:

第一部分导言和概论

(一)委员会的调查和结果

总体来说,英国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在以下两个方面比较突出,给人印象深刻。

首先,英国已经出台的福利足以满足现代工业社会中人们因收入中断或其他原因导致的绝大数需求,而且福利规模之大、水平之高,其他国家难以匹敌。但在医疗服务方面,不论是依法提供的治疗项目的范围还是就服务对象的阶层而言,英国所取得的成就都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此外,英国在现金福利待遇、生育和丧葬方面的规章不是很健全,在工伤赔偿制度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除此之外,不论是数量的充足性还是就涉及的领域的全面性而言,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就足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媲美。

其次,英国现行的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管理机构众多,这些机构相互独立,奉行不同的原则,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对同样的问题的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对这样一个从整体来说几乎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先进的社会保障制度而言,这些缺陷是相当眼中的,亟待完善。

(二)提出建议的三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是,在规划未来的时候要既要充分利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不要被这些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部门利益所限制。

第二条原则是,应当把社会保险看成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系列良策之一。第三条原则是,社会保障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合作

(三)摆脱贫困之路

要消除贫困,首先要改进国家保险,扩大对象范围、扩大覆盖风险范围,提高待遇标准。其次要根据家庭需求调整收入。

(四)社会保障计划概述

英国社会保障计划的主要特征是,它是一个抵御因谋生能力中断或丧失而造成的风险,或覆盖因出生、婚嫁、死亡而产生的特殊支出的社会保险方案。6项基本原则:基本生活待遇水平统一;缴费率统一;行政管理职责统一;待遇水平适当;广泛保障;分门别类。结合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等辅助措施,社会保障计划提出,其目标是要确保英国民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陷入贫困。

社会保障计划的主要条款可以归纳如下:(1)该计划覆盖所有的公民并且没有收入上限规定,但是充分考虑了不同收入人群的生活方式差异;该计划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但它在实施中是分门别类的。(2)就社会保障而言,所有的人群可以被划分为六大类:其中四类在工作年龄以内,一类在工作年龄以上,还有一类在工作年龄以下:①雇员,指那些根据合同受雇为他人工作的人员②其他从事有酬工作的人员,包括雇主、商人和其他各类自由职业者③家庭主妇,指工作年龄的已婚妇女④其他在工作年龄段内却没有从事有酬工作的人员⑤尚未达到工作年龄的人员⑥超出工作年龄的退休人员。

第六类人超出工作年龄的退休人员将可以领取退休养老金。第五类人,即尚未达到工作年龄的人员将可以享受子女补贴,该补贴由国家财政支付,覆盖所有父母领取社会保险待遇或养老金的儿童。其他四类人也是各有所保。所有这六类人都享有全面的医疗和康复服务以及丧葬补贴。隶属于类别一、二或四的所有人每周或几周要缴纳一次专门的社会保险费,其方式是在一份专门的保险文件上贴一张印花,以此证明自己已按期缴费。对于隶属类别一的人员来说,他们不仅自己要缴纳社会保险费,他们的雇主也要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缴费方式也是贴保险印花,其中雇员的缴费从其薪水中扣除。缴费的数量随人员类别待遇水平的不同而变化,而且男性的缴费要高于女性,以此来保障家庭主妇的福利待遇……

(五)社会保险的性质

社会保障的核心是社会保险方案。第一个观点是,英国人渴望社会保险实行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他们认为,社会保险待遇应当是缴费的回报,而不是政府的免费午餐。

第二个观点是,社会保险提供的福利待遇应当由专项基金提供,该基金由待遇享受者缴纳,如果基金收不抵支,则待遇享受者要提高缴费标准。

社会保险:这种制度是强制的;这种制度遵循团结互助原则

(六)临时费率和待遇标准

按照一些中立的专业机构对生存需求的理解。在这些暂定的福利待遇中,最主要的规定是:一对夫妇的失业、伤残及过渡后的退休养老金为每周40先令。此外,每个子女还可得到每周8先令的补贴。

第二部分:主要改革建议及理由

(1)统一社会保险缴费,也就是说,使每个参保人只要每周在一份专门的保险文书上贴上一张印花缴费,就能享受所有的保险福利待遇。注:①节约40万英镑。②增强基金的抗风险能力。

(2)社会保险和国民救助由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在地方设立分支机构,为所有参保人提供便捷的服务。注:①提高效率。②更加满意。

(3)废除现行的对缴费相同的强制性参保者实行不同福利待遇的批准社团制度(同时保留互助会和工会作为疾病福利待遇的负责机构,管理其会员的国家福利待遇和自愿性福利待遇)注:①批准社团制度与国家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不一致(各个社团盈余资金不同,待遇不平等)。②批准社团制度对与参保人的不利影响(更换工作和居住地;维持现有必须将一般疾病保险、工伤事故、职业病保险以及失业险分开;程序不同;双方检查的麻烦;无法正确选择)。③互助会和开展互助保险的工会可以列为国家强制保险的认定机构,但是简易寿险公司和收缴社团不在此列。

(4)废除现行的工伤赔偿计划,将工伤事故或职业病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险方案,条件是:①通过特殊途径来解决该规定所需的费用②向长期伤残者提供特殊养老金,对因工伤或职业病死亡的人员的家属提供补助金。注:①工伤倍偿制度于1897年开始实行,1906年全面展开。缺点:威胁和起诉;索赔困难;赔偿金支付不牢靠;一次性赔偿金基本生活保障;不同机构支付;供养亲属的定义;管理费用比实际需要高;某些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纳入不合理;无法保障所有事故伤亡人员;谈判索赔-完全统一的保险制度。②在长期伤残的情况下,赔偿金与本人工资挂钩,这就意味着必须建立赔偿金确定机制。这样的机制应该改为行政机制,即由工伤保险机构决定赔偿额的多少,对决定不服的上诉至特别法庭裁决,以代替现行的司法机制。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的保险金、养老金和补助金所需要的基金,一部分来自每个雇员,不管其工作性质如何,以保险印花形式按周缴纳的保险费;另一部分则来自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风险大大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某些规定行业的雇主所缴纳的工伤附加费(可调)六个属于规定的危险行业:采矿、采石、码头装卸、航运、建筑、铁路(不包括文案工作人员),其他根据试点和经验纳入。④法定协会应由各行业劳资双方共同组成,在社会保障总体框架范围内,利用有关行业积累的经验,调动其积极性,以尽可能促进安全生产,并尽力而为地将难以预防的事故和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原则上同意将工伤赔偿问题纳入社会保障总体计划,且工伤养老金应相当于损失工资的66.7%,最高暂定为每周不超过3英镑,最低不能低于伤残保险金,受伤的雇员的每一个孩子都能领到子女补贴。

(5)将医疗服务和现金待遇分开管理,建立一个由卫生部负责监管、覆盖全民、涵盖所有诊疗项目及各种伤残的综合性医疗服务体系。注:为所有的公民提供全方位医疗和康复服务。

(6)将家庭妇女作为受雇人群中的一个特定保险阶层,并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来调整福利待遇,包括:①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享受[结婚补助金]生育补助金、孀居和分居待遇以及退休养老金;②对没有从事有酬工作的家庭妇女,在其丈夫失业或者伤残期间提供福利待遇;③对从事有酬工作的家庭妇女,废除《已婚妇女特殊规定》,不仅提供生育补助金,还提供额外的生育保险金和较低水平的失业及伤残保险金。注:①已婚妇女(成年被抚养人)尽管没有报酬,但如果没有她们,丈夫和国家都难以为继,所以将其视为特殊参保阶层,并与丈夫视为整体。②失业、伤残保险金低于正常水平,特殊生育保险金。

(7)将长期伤残保险的范围扩大到所有从事有酬的人员,将退休养老保险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工作年龄人口,无论其是否从事有酬工作。

(8)对所有失去生计的人员,无论其从事的工作是否有报酬,都提供培训保险金,以帮助他们顺利转向新职业。

(9)统一失业、伤残(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造成的长期伤残除外)和退休的福利待遇及养老金水平。注:收入中断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并没有什么差别,避免因某种待遇高去申请其他待遇。

(10)统一享受失业和伤残(包括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造成的伤残)福利待遇的等待时间。注:等待时间:现行做法是三天不发保险待遇,但各个险种又有不同,临时等待时间。

(11)统一享受失业和伤残(因工伤事故或职业病造成的长期伤残除外)福利待遇的缴费条件,修订享受养老金的缴费条件。注:捍卫保险原则、确定参保人、个人利益挂钩。

(12)取消全额失业保险金的享受期限制,条件是失业者失业一段时间后要从事制定的工作或到制定的培训中心接受培训。

(13)取消伤残保险金的享受期限限制,条件是伤残者符合特殊行为规定。注:对收入的需求提高而不是降低、防止思想颓废;培训(6个月)

(14)规定只有从工作岗位退休后才能领取养老金(工伤养老金除外),对达到最低退休年龄(即男65岁、女60岁)后继续连续缴费者,每缴费一年,养老金提高一定数额。注:退休作为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弹性退休制度:特殊职业提前退休、根据劳动力需求调节劳动力供给,推迟增加养老金。

(15)将为农业、银行、财政和保险业人员专门设立的失业保险计划并入社会保险中的普通失业保险计划。注:①保险业和金融业可以作自愿保险作为强制保险的补充。②区分对待农业三个原因:①农民不应当为当时的基本方案的债务缴费②农民年收入低,无法承担规定的缴费③失业率低于工业,应享受失业率带来的好处。

(16)废除下列人员的社会保险豁免权:(a)特殊职业人员,如公务员、地方政府工作人

员、警察、护理人员、铁路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从事有资格领取养老金的职业人员;(b)年收入高于420英镑的非体力劳动人员。

(17)取消为寡妇无条件提供低水平养老金的做法,转而根据寡妇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一是对各种情况按特殊标准发放临时寡妇保险金;二是必要時发放培训保险金;三是对有子女需要抚养的,发放监护人保险金。注:所有寡妇都按相当于生育保险金的标准享受13个月的寡妇保险金;实际情况调整;培训

(18)将丧葬补助金纳入强制保险的范畴,并面向全民。

(19)将目前由地方机构管理的公共救助职能(慈善性医疗服务除外)移交社会保障部。注:支持缴费的国家社会保险和由政府负责的公共救助;救助职责应移交给社会保障部,而制度规定的待遇发放工作原则上仍由地方管理机构负责,

(20)将保障盲人生活的职责移交给社会保障部,并通过社会保障部、地方机构和自愿团体之间的相互合作,为盲人构建一个新的生活保障和福利计划。

(21)国民救助署的职责、关税和消费税部管理的管理的非缴费性养老金工作、劳动和兵役部管理的就业服务工作、失业保险以及其他部委涉及各种现金福利待遇(包括工伤赔偿)的管理职责交给社会保障部。

(22)社会保险法定委员会取代失业保险法定委员会,后者管理范围更广。注:①社会保险法定委员会每年也做财务报告,却不必每年都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进行调整,或不必每年都提出改变费率和待遇标准的建议。②社会保险法定委员会必须处理在失业保险领域涉及不到的两个问题,即:根据币值变化相应调整保险待遇和缴费水平;在不低于最低待遇的情况下,使不同险种待遇水平之间保持合理关系。

(23)[将原来商业化运作的简易寿险变成一项公共服务,并由简易人寿保险委员会负责管理]注:①简易寿险机构分为两类:简易寿险公司和收缴社团组织;简易寿险公司本身又分为向股东分配红利的控股公司和互济公司两类。管理成本较高,增加了投保人的负担;保证了机构和代理人的利益,却忽视了公众的利益。②第一,人寿寿险是一种终生合同或长期合同,而不是一般商品。第二,简易寿险和其他保险的联系已经十分紧密(国家经营或管理)。第三,对资本进行投资的需求很少(甚至不需要)这个建议是用括号括起来的,也就是说,这些建议对于整个社会保障计划来说并非必不可少。

第三部分:三个特殊的问题

(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和赔偿途径问题)

(一)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

维持基本生活所需最低收入定为多少(社会保险方案开始实施时生活费究竟为多少;各个家庭或英国不同地区生活费并不相同)与其他生活费相比,房租有三个迥然不同的特点:不同地区的房租相差悬殊;即使是同一地区、人口相同的各家庭之间,房租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在暂时中断收入期间,家庭能够削减用于衣着、燃料和照明方面的开支,但是无法减少

房租支出。固定花费;超过平均水平的房租是否代表租住人的意愿或生活必须。保险待遇随实际房租的变化调整会增加额外的行政管理工作量。最大的实际困难是,当申请人并不是家庭中唯一挣工资的人时(比如申请人只是全家若干个有工资收入者中的一个,或者是出租给若干寄宿者住房的房东,或申请人本身也是寄宿者),如何确定申请人应负担的房租额。

对英国不同地区、对各种不同的职业,统一缴费和待遇标准是否正确?对于养老金,由于缴费相同,在达到最低领养老金年龄退休后,待遇标准也相同,这样做既正确又必要。工作年龄内的人:工作年龄内的人们在工资收入中断期间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最低收入应定为多少?(食品开支、衣着开支、燃料、照明和家庭杂项开支、富余额)退休人员:建议按战前价格,一对夫妇退休基本生活养老金每周29先令8便士,必失业或伤残保险待遇标准低2县令4便士。年轻人和工作年龄内的未成年人、被抚养子女。

(二)老年问题

为老年人提供的待遇,其性质和范围最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保障中最难决定的问题。这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成年人会因多种原因丧失收入能力,年老作为原因之一,其重要性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原因的总和。第二个原因是,每个人年老后的社会经济后果大相径庭。年老可能引起尖锐的贫困问题,也可能根本就不会产生贫困。

老年问题的第一个特点,即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一方面,老年人的待遇发放水平比如让人满意,否则会有很多人挣扎在贫困边缘,生活困难。另一方面,养老金标准每增加1先令都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在其他所有重要的保障需求(如预防疾病和为年轻人提供充足的营养等)得到充分的保障之前,对老年人任何形式的慷慨行为都是非常危险的。

将来的问题是,一个辛勤工作了一辈子的人怎么样才能保证晚年的基本生活,而不至于陷入贫困。国家应怎样最大限度地鼓励自愿储蓄,以满足基本生活最低需要之外的要求,同时避免没有花到刀刃上或者避免大把钱而给社会留下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

社会保障计划必须基于缴费原则。该原则本身既无懈可击,同时又迎合了公众对失业、患病和类似不安全情况提供保障待遇的情绪,是解决现行养老金制度存在问题的“特殊药方”。(1)提高养老金标准的过渡期:研究表明需要设置过渡期,在此期间,逐步实现从现行由待遇水平明显偏低的缴费养老金与经济状况调查享受的养老金相结合的旧制度,向面向全体公民。待遇标准适当的新缴费养老金制度的转轨。

(2)把退休作为领养老金的条件:养老金年是为退出工作的人提供的待遇。以退休作为领养老金的条件并不是鼓励或催促人们退休。鼓励人们推迟退休的正确做法是吸引那些达到最低领养老金年龄所能享受的基本待遇之外,再享受附加待遇。

(三)赔偿途径问题(工伤事故、其他事故、非因丈夫死亡导致的婚姻破坏情况)

第四部分:社会保障预算

本报告提出的社会保障计划在具体操作时以社会保险为主,以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为辅,旨在保证人们有满足基本生活的收入。具体操作办法是按周发放待遇和养老金,且各种待遇数额精准、相互独立。假定A:建立子女补贴制度;假定B:实行全方位医疗和康复服务,为所有公民提供治疗,不收治疗费。假定C:维持就业。

(一)1945年和1965年各项待遇总支出情况

1945年到1965年社会保障支出的全部增加额基本都来自退休养老金,主要是由于养老金领取者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和待遇标准向全额缴费养老金过渡的两个原因导致养老金的增长。总预算主要来自:国家财政(公民根据本人收入状况作为纳税人缴的税)、社会保障方案未来的待遇享受者(公民根据本人收入状况作为参保人缴费)、签订劳动合体并据此

雇佣劳动者的雇主。

(二)税和费

税和费之间的差别在于,税和纳税人,也应当与纳税人的支付能力挂钩,而与其将来享受的待遇高低无关;而缴费则与,也应当与缴费者享受的待遇高低相关,而与其支付能力无关。

(三)三方缴费方案、三方分担比例、缴费与待遇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参保热缴费、工伤保险费筹资问题、比例变化等。

(四)、社会保障物有所值

本社会保障预算的数字比以前算要大一些,但与国民总收入相比并不大。社会保障计划只不过是一种国民收入再分配方式,以便以这样或者那样的形式公开满足那些必须得到满足的需要。就在战前,英国社会物质财富就已丰富得可以避免真正的贫困,这似乎毫无疑问。如果不希望英国社会还一如既往地按重新富裕后的日子进行组织管理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社会保障预算只不过是用货币的形式把这个现实、这个民族希冀表达出来的方法。

第五部分:社会保障计划

(概述在其他部分已有详述,不赘述)

第六部分: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

本报告中的社会保障是指一定水平的收入保障。本报告所描述的社会保障蓝图是通过维持收入水平摆脱贫困的计划。但是仅有充足的收入是不够的,因为摆脱贫困只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任何社会保障计划从狭义上讲都是为了实现多方面社会政策的协调一致,当然,其中大部分政策都不宜在这里讨论。本报告提出的社会保障计划共有三个假定,由于这些目标都比较特别、且与社会保障密切相关,为深刻理解社会保障计划本身,有必要对其进行简要讨论。这三个假定是子女补贴、全方位医疗和康复服务、维持就业。在讨论这三个假定后,提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应当立即实现的紧迫目标,其可操作性如何?是否需要重建社会服务系统,甚至在战争期间?

(一)假定A:子女补贴

即直接为被抚养子女提供生活费,生活费补贴发给负责抚养该子女的成人,其依据下面两个互有联系的观点:第一,如果人们上班挣钱时都不能保证有足够的收入,又因失业或伤残收入中断需要保障其基本生活时,追求超出部分基本需要的标准是不合理的。第二,如果人们在失业或伤残期间享受的保险待遇等于甚至高于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那将非常危险。子女补贴在一方面应视为帮助父母尽抚养义务,另一方面也可理解为由社会承担了这项过去并未承担的责任。

子女补贴应当由国家财政出资,当父母挣工资时,发给除第一个孩子外的所有其他子女,而当父母不挣工资期间连第一个孩子都要发;除现有的实物待遇外,子女补贴平均8先令/周。实际补贴应根据子女年龄分几档发放。如实物待遇发放数量超过现有规模,则现金补贴应相应扣减;子女补贴现金待遇由社会保障部负责管理。

(二)假定B:全方位医疗和康复服务

一是预防并通过医疗医治疾病、伤残;二是在医疗过程中和医疗后进行康复和适应工作方面的治疗。保险待遇的方式发出。社会保险缴费是不管参保人收入高低都要缴纳的,而享

受医疗服务却设置了收入限制,两者的性质不同,不宜统一。

康复必须从医后治疗阶段开始,直到最大限度地恢复上班挣钱能力,且这项服务应惠及所有残疾人,而不管其致残原因;个人在接受康复服务期间的现金补贴与培训保险待遇相同,也包括所有的交通和食宿补贴;与医疗服务一样,参保人一经缴费,即有资格享受康复服务,不许就要再付费。

(三)假定C:维持结业

一个令人满意的社会保险计划应当能够维持就业和预防大规模失业。之所以这么说,是由于:1、2、3和社会保险的细节有关;4是基本原则,最为重要;5是费用问题。1.在一定期限后享受失业保险待遇附加前提条件是到指定的工作场所或培训中心参加工作或接受培训。2.提供工作是对失业唯一令人满意的检验方法。3.从劳动力市场来看,伤、病者的康复和治疗费用已由社会直接承担,社会还有可能让部分残疾者(如耳聋)有机会从事令人愉快、有所作为的职业。4.完全由社会保险提供收入保障不足以保证人们的幸福,因此,把社会保险作为唯一的或主要的社会保障重建措施看起来还很不够。与此同时,还应当下决心利用国家权力,把所有人的就业保障到必要的程度,当然并不是要达到绝对的连续工作,而是保障每个人都可能实现合理的生产就业。5.尽管社会保障全部费用没有超出社会的承受能力,但负担还是太重,如果再加上难免会有的一些浪费,整个费用负担就难以承受了。

(四)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的可行目标:

社会保障计划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公民只要各尽其能,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收入尽自己的抚养职责,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五)战争期间出笼的和平计划:

社会保障计划是以工作和缴费为前提条件,对基本生活所需要的收入给予保障,以便使参保者能适合工作。如果没有参保意愿,也不付出努力,是不可能得到它的。为何在战争期间还出台:一是我们赢得胜利的目的是为了生活在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不是继续生活在旧世界中;二是如果每个公民要是知道政府已在准备制定实现美好生活的计划,那么他们就更有可能倾力于这场战争;三是要想为这些计划及时做好准备,现在就必须着手进行。

五、对西欧各国的影响

《贝弗里奇报告》在法国社会产生极大反响。为激励法国民众争取战争胜利的信心,1944年,法国全国抵抗委员会发布了《全国抵抗委员会纲领》,纲领关于社会生活方面的主要内容如下:(1)劳动权和休息权,重建和改善劳动契约制度;(2)大幅度调整工资,保证工人及其家庭享有安全、尊严和充分享受人类应有生活的可能;(3)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险制度,目的在于保证公民的生存手段,协同国家和有关方面管理情况,使那些不能用劳动获得生存手段的人也有社会保险;(4)建立就业安全制度;(5)通过立法给与农业工人以工业部门工人同样的权利;通过保险制度防止农业自然灾害;(6)给受灾户补偿,给法西斯恐怖政策受害者补贴。

《全国抵抗委员会纲领》成为战后法国施政纲领,它给战后法国描绘一幅社会发展进步的蓝图。曾对战后法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皮埃尔·拉罗克总理指出,《全国抵抗委员会纲领》体现了三个不同政策的结合:(1)充分就业的经济政策;(2)一种预防和治疗为主的健康政策;(3)旨在弱化收入差距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正是在纲领的指导下,法国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方面基本上形成一种共识:(1)保证全体公民免受生活中的社会风险之苦,确保每个公民通过必要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获得至少维持生存所必要的收入;(2)将各种多样性的以及职业性社会保险统一到一种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框架之中,以便在全

国基础上实现成本与收益的平等;(3)将社会保障管理委托给被保险人与国家的代表实施。

《贝弗里奇报告》在瑞典同样产生强烈反响。1944年,瑞典社会民主党提出《工人运动战后纲领》。纲领把社会民主党战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方面的任务加以具体化,并提出了如下几个重要目标:(1)失业人员由国家提供保障,并努力实现充分就业;(2)推行养老金制度改革,改善退休人员的养老条件;(3)改革瑞典的教育制度,使得每一个瑞典人都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4)实行住房制度改革,努力改善瑞典民众的住房条件;(5)通过劳资集体协议制度,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实现同工同酬等。

《贝弗里奇报告》在德国的反应则明显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很快进入恢复和重建时期。占领国当局对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恢复和重建提出各自主张。1944年,美国当局指出,只要德国社会保险基金依然能够发挥效能,社会保险将继续按照现行法律和规定运行。英国最初也认为德国所有现行社会保障应尽可能保持,此后,英国的态度开始有所改变,希望按照《贝弗里奇报告》的基本原则对德国社会保障进行改造,贝弗里奇本人也在1946年亲赴英国在德国的占领区并在几个城市散发英国提出的社会保障改革计划。1946-1947年,联合管制委员会起草一份德国强制社会保险法案,该法案目的在于在德国推行统一和综合性的社会保险模式,改变德国社会保险制度中传统的多元化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的社会保险机构实行管理,但委员会同时指出:“我们的观点是,对德国社会保险未来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的社会保险组织的再发展,应该由德国人自己决定。”

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为避免委员会将来提出的报告充满分歧,英国政府断然做出决定,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委员会的最后报告将由贝弗里奇本人签署,委员会中各部门的代表一律视为贝弗里奇的顾问。而其实在1941和1942备忘录已经确认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基本原则。而且英国社会的各种反应不太一样,有支持也有不那么支持的。内阁首相丘吉尔对《贝弗里奇报告》表示冷淡。他认为,有关社会改革的一切行动应该等到战争结束以后再进行,他担心报告有可能在民众中引起过分乐观情绪,并由此导致社会不安,并在内阁声明中指出:“关于战后社会生活的一种危险的乐观主义情绪正在增长,依我看,各部大臣应该留心,不要引发一些虚假的希望,我不希望用虚假的希望以及难以实现的许诺来欺骗民众。”

此外,报告中所提出的建立社会保障部的建议一直没有变成现实,只是建立一个国民保险部以及一个独立的国民救济局。《贝弗里奇报告》提出建立一种基于民众不同需求的最低收入保障制度。贝弗里奇报告主张社会保险制度实行统一缴费和津贴标准的原则,贝弗里奇还主张养老金制度参加者应该在参加该项制度20年后才可领取全额养老金,贝弗里奇的传记作家哈里斯在总结《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时这样写道:“看似矛盾但是正确的是,尽管英国被认为是贝弗里奇所提出的综合性社会保障制度的发源地,相反的情况几乎也是一种事实,正是欧洲大陆国家全面采用缴费社会保障制度,而英国却保留了附带家庭收入情况调查的、直接传承于济贫法制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七、对我国的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为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贝弗里奇》报告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建设和社会保障立法活动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原则:

(1)公平原则

贝弗里奇报告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公平性,强制性的社会保险,统一缴费,统一待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应坚持公平原则。这种公平性表现在:首先,应在制度和事实上使社会保障覆盖到每一个公民。其次,基本待遇公平。即依靠财政所享有的保障待遇一定要公平,如医疗待遇,养老金待遇、失业待遇、工伤待遇、生育保险待遇等。城市之间的待遇要统一,农村的也要统一。农村和城市之间应在横向上公平。再次,待遇享有者的身份地位要公平,应取消居民身份,以公民身份对待每一个享有对象。不论城市还是农村,不论机关事业还是企业单位都应平等地承担义务,平等地享有权利。

(2)差别化原则

贝弗里奇报告考虑到不同收入人群的生活方式差异,考虑到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建议实施分门别类的保险方案,充分体现了差别化原则。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也应实行差别化原则。首先,应考虑到城乡生活的差别,社会保险的缴费标准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应该有所区别,建立统一的城市缴费标准、农村缴费标准。其次,应该考虑到不同人群收入

(3)量力而行原则

我国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据世界第二位,2011年世界人均GDP排名89位,属中等收入国家。一方面,我国已经有一定财力实施社会保障;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广度和深度又必然受制于经济发展的水平,福利项目和待遇水平只能逐步提高。量力而行原则应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一个重要原则。

(4)尊重历史原则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改革、完善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经采取过不同的策略。因此,必须历史地看待今天社会保障中的“城乡二元分割”、“双轨制”等现实问题。“双轨制”是历史遗留问题,必须理性地看待。“一步到位”可能等于遥遥无期,分步走可能会极大地减小阻力。因此,必须尊重历史,逐步实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

(二)社会保障立法的启示

(1)深入贯彻并落实公民的社会保障权

《贝弗里奇报告》首次将社会保障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力予以阐明,并将之贯彻在具体的建设之中。从国际层面而言,获得社会保障的权利被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列入人权之中,“以最庄严的形式被肯定下来”。《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1966年)及《儿童权利公约》(1989年)等对于社会保障权均有所规定。同时,这项权利也受到许多国家宪法的承认,如法国1946年10月27日宪法序言第10条和11条的规定。

(2)确定社会保险法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

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过程中,也应当合理地定为社会保险法。在肯定其中心作用的同时,也不能过于夸大其作用。在我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四个方面。立法过程中应注意其协调发展,应加紧制定高层次的《社会救助法》、《社会优抚法》、《社会福利法》。

(3)明晰社会保险中国家、社会和个人的责任

英国的社会保障过度依赖政府,忽视了市场和社会的功能,始终将公平置于首位,而对于效率的侧重则显著不足。由此带来的结果就是抑制了经济的增长,难以有效解决社会的贫困问题。1985年6月,英国保守党政府在其所提出的一份题为《社会改革—变革的计划》绿皮书中明确指出: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建立在公众对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功能的正确理解上,建立在对国家和个人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和责任的正确理解上。社会保险制度应遵循这样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并不是国家的责任,它应该是个人与国家共同的责任,是国家和个

人之间的合作,应该是建立在国家责任和个人责任双重支柱上的社会保障制度。绿皮书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明确这样的观点,那就是国家应该鼓励而不是取代个人在为其提供生活保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同时国家对有需求的人提供帮助将会继续保持并不断发展。因此,我国的社会保障立法中“国家、社会和个人适度责任应当被社会保险法确立为核心理论基础”。

八、参考文献[1](按音序排列如下)

(一)学术论文

鲍捷,英国社保制度对我国“社保法”的启示——基于《贝弗里奇报告》,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陈界,援助导向保障:福利国家社会建设的轴心——《贝弗里奇报告》的地位与影响,北方论从,2009年第1期

陈信勇,我国养老保险问题及其法律对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戴建兵,王建云从贝弗里奇报告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丁建定,《贝弗里奇报告》评价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0期

丁建定,《贝弗里奇报告》及其评价,社会保障研究,2007年第1期

丁建定,白洪刚,重解《贝弗里奇报告》,中国社会保障2008年第5期

关信平,西方“福利国家之父”一贝弗里奇一—兼论《贝弗里奇报告》的诞生和影响,社会学研究,1993年第6期

雷晓康,英国养老保险的普适性:贝弗里奇原则与政治经济的取舍,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姜红明,唐文彰,《贝弗里奇报告》与现代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孙祁祥,锁凌燕,郑伟,社保制度中的政府与市场——兼论中国PPP导向的改革,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尚晓援,“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再认识,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王素芬,继承与超越:《贝弗里奇报告》对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借鉴与启示,行政与法,2011年第9期

周爱国,《贝弗里奇报告》研究,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周俊,社会保障理念与预算的完美结合——评《贝弗里奇报告》,中国社会保障,2011年第9期

(二)学位论文

林俏,基于法律视角的中国城乡统筹社会保障研究,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博士论文

楼清清,贝弗里奇社会保障思想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李正焕,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探析(17世纪-20世纪中叶),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彭莉莉,《贝弗里奇报告》视角下“新农保”制度研究——以湖南省郴州市为例,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1]本读书报告通过精读以及略读,摘抄和转写以下资料写成,且一般只列出重要刊物的代表论文。

王波,《从摇篮到坟墓》—《贝弗里奇报告》的历史考察,吉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袁琳,《贝弗里奇报告》的理念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袁姝姝,从社会保险到国家福利—1906-1948年英国社会福利政策研究,南京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庄园,《贝弗里奇报告》与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山东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三)专著

贝弗里奇,《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陈信勇,《中国社会保障法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8

陈信勇等,《社会保障法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8

王梦奎等,《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地质工程学科(专业)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地质工程学科是地球科学领域中应用为主的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具体要求如下: 1 、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精神 文明和较高的综合素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作风正派,服从组织分配,愿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2、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地质学、数学、力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或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必要的实验技能和较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在地质工程领域的某个方向上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实际问题;能独立组织地质工程项目的施工或工程评价。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前沿领域具得较深入的了解;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并能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科学研究、大学教学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具有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风。 3、坚持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2-3年,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的时间各占一半。 硕士生应在规定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若提前完成培养计划,经院校学位委员会审查,学校批准,可进行论文答辩毕业,通过者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本学科专业当前发展的方向,可设置出学科、专业的研究方向。地质工程学科共设置下列4个研究方向。 1、油气地质工程 2、地质工程信息化 3、水文地质与环境工程 4、地质灾害防治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包括学位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总学分为35或以上。学位课为必修课,含公共课、专业 基础课,学分不低于21学分;选修课不低于12学分;实践课为必修课,含学术活动、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和教学实践,学分为3学分。 理科硕士生选修数学课程的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其中学位课中数学课等于或大于2学分;外语课总学 分为6学分,提倡加强更多的外语课,通过考试取得相应学分,但不计入35学分内。 (一)学位课10门(共21学分) (1)公共学位课5门,10学分 包括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英语读写、英语听说、英语选修课程(第1、2学期各开2门,每生必修1门)。 (2)专业学位课5门,11学分 本学科点的专业学位课包括地质统计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数值分析、工程地质学。 (二)选修课19门(37学分) 选修课由指导教师和研究生根据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以及研究生原有的基础和 特长,爱好共同确定,给研究生留有充分的自学时间和选修的灵活性,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以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但所选课程学分不低于12学分。 在导师指导下研究生应阅读60篇以上的中、外文文献资料,且外文资料比例应占三分之一以上,并做到有检查,有考核。

清华大学学生必读书目

清华大学所列的大学生应必读的书籍 博通类(总计280种) 一、必读(40种) *《共产党宣言》 《国家与革命》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鲁迅选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国史大纲》钱穆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美的历程》李泽厚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乡土中国》费孝通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钟书河《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陆健东 *《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与赖肖尔 《剑桥晚清史》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古诗源》沈德潜 *《史记选》王伯祥 《傅译传记五种》 *《荒芜英雄路》张承志 *《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吴伯凡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科学史》丹皮尔 *《世界史纲》韦尔斯 《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

*《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 *《西方哲学史》罗素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理想的冲突》宾克莱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权力的转移》阿尔温;托夫勒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与霍华德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 《唐吉河德》塞万提斯,杨绛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幻灭》巴尔扎克,傅雷译 二、选读(80种) 《网络创世纪》郭良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第三次浪潮》托夫勒 《企业之魂》乔治.吉尔德 《庄子浅注》曹础基 《论语译注》杨伯俊 《诗经注析》程使英、蒋见元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愕 《中古文人风采》何满子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词赏析》沈祖荣 《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夏志清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走出中世纪》朱维挣

地学空间分析课程报告

地学空间分析课程报告未来72h内火箭弹袭击预警 报告人: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7年6月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军事行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因为作战本质上与空间性质相关。军队在情报,战场管理,地形分析,军事部署,军事安装管理,可能的恐怖主义活动监测等各种行动中使用地理信息系统,为指挥官提供地理空间信息可视化作战区域并尽快做好战斗决策以增加胜算和减少损失。本文介绍了利用GIS分析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附近一个前线作战基地(FOB)Rookie在未来72h内可能受到叛军的火箭弹袭击的方式和可能的发射地点。 1. 引言 军事自人类文明开始以来一直扮演着主导角色,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统治着世界的主要部分。现代技术的使用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方式,而且成为军事通知地位占优势的关键因素。军队如今以各种方式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包括情报,战场管理,地形分析,军事安装管理和可能的恐怖活动监测等,其中GIS在情报分析工作尤为重要,快速准确的情报分析可以为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战模拟太平洋安全组织(MPSO)与蒙特雷解放阵线(MLF) 叛军进行交战,MPSO的前线作战基地(FOB)Rookie设置于加利福尼亚州蒙特雷附近,它是叛军常年运用游击战袭击的目标。自20.5.1.1以来,蒙特里解放阵线内一直在有叛军攻击FOBRookie,其中火箭弹危害较大。当地时间2015.3.31凌晨0:30和4点,叛军发射的共发生两枚枚火箭弹,造成MPSO一些人员的伤亡和物资的损失,火箭弹型号当时有待确认。 最初,蒙特里的叛军的网络是一个个打了就跑的独立实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网络开始协同作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不同网络之间的派系斗争也十分显著。历史上,一些叛军的网络往往回到相同的地点进行敌对活动,如伏击,简易爆炸装置(IED)攻击或火箭弹袭击等。这些网络中黄色和绿色网络可以发射火箭弹。其中,黄色网络位于西部滨海地区;绿色网络总部设在萨利纳斯。 图1.2015.1.1~2015.3.31期间MPSO遭受叛军的攻击和攻击类型 经过对有关敌人进攻FOB Rookie 区域的信息的表格,此表格涵盖了敌军在三个月内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 贝弗里奇报告分析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反思,并对战后英国的社会保障做了高度概括。报告通过对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及关于伤残赔偿的的分析,贝弗里奇先生在大量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供养子女等不同群体对房租、食品、衣着、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由此得出了战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最低需要所需的保险待遇标准;根据英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当前养老金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养老金标准、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建议,并且提出在20年时间内将旧制度逐步过渡到新制度的具体设想以及把退休作为享受养老金的必要条件的意见。 贝弗里奇首次提出了由财政、雇主、参保人三方共同缴费的缴费方案,且就各方应承担的比例作了具体划分;同时,还专门论述了工伤保险费的筹资问题,明确了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行业应承担额外的工伤附加费的原则和比例。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计划,首次论述了社会保障计划所赖以存在的三个假定,提出通过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次保障人们不同同时《贝弗里奇报告》在社会保险计划中提出了涵盖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全方位的完整的社会保障规划。这种全方位覆盖所有公民的社会保险计划使福利国家思想从人们的理想转变成为一种具体可行的社会行动方案。《贝弗里奇报告》提出了构建福利国家社会保险计划的六项原则:一是基本社会待遇标准统一;二是缴费率统一;三是行政管理职责统一;四是待遇标准适当;五是广泛保障;六是分门别类,适合不同人群。这六项原则集中表达了福利国家思想的社会保障政策主张。概括起来,福利国家思想的政策主张主要是:一是社会保障应以保障居民拥有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为出发点,二是社会保障应惠及全体居民并实行全民的全面保障。 需要的重要观点。同时,在明确养老金、保险金、补助金及补贴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全部国民分为雇员、从事有酬工作的人员、家庭妇女、其他有酬工作的人群、退出工作的老年人、低于工作年龄的子女等六个群体,分析了各群体的不同保障需求,并就其参保的待遇、缴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且在社会保障方面详细讨论了子女补贴、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和维持就业问题,提出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的基本目标,即社会保障计划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公民只要尽其所能,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收入尽自己的抚养责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在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英国政府于1944年发布了社会保险白皮书,基本接受了贝弗里奇报告的建议,并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家庭津贴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律。使英国建成了第一个福利国家。报告和英国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成功实施,影响到了整个欧洲。瑞典、芬兰、挪威、法国、意大利等国也纷纷效仿英国,致力于建设福利国家。 贝弗里奇报告虽然致力于建设福利国家模型,但是对于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健全的中国来说仍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对中国社保制度的改革有很大的启示作用。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保

遥感地质学报告

遥感地质学报告 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班级:地信111 学号:1108100013 学生姓名:王才妹 指导教师:刘沛 2015年1月10日

一、对ENVI软件的认识 启动ENVI软件: 双击击桌面上的ENVI图标,就能成功的打开ENVI软件。 打开影像文件: 1、选择File→Open Image File。屏幕弹出对话框“Enter Input Data File”。 2、选择进入envidsta目录中的can_tm子目录,从列表中选择can_tmr.img文件然后点击OK。随即弹出可用波段列表(Available Band List)。在列表中可以选择特定的光谱波段显示影像或者对其进行处理。此时就可以选择打开灰阶影像或RGB彩色影像了。 3、使用鼠标左键点击对话框中所列波段名,选中某个影像波段。所选波段会在标有“Selected Band”的区域中显示出来。 4、点击Load Band,将影像加载到一个新的显示窗口中。 打开的影像窗口有三个,包括主图像窗口(Image Window)、滚动窗口(Scroll Window)、缩放窗口(Zoom window)。 显示影像剖面廓线 可以交互式地选择和显示X轴(水平)、Y轴(垂直)和Z轴(波谱)的剖面廓线图。这些剖面廓线图显示了穿过影像的横线(X)、纵线(Y)或者波谱波段(Z)的数据值。 从主图像窗口菜单栏中,可作以下操作:Tools → Profile → X Profile → Y Profile → Z Profile

分别显示数据值与列号(sample number)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数据值与行号(line number)之间的关系曲线图;波谱剖面廓线图。 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 我们可以使用主图像窗口、缩放窗口或者滚动窗口中的默认参数和数据来进行快速对比度拉伸。 Enhance菜单中可进行各种各样的对比度拉伸:线性拉伸,0-255之间的线性拉伸,2%的线性拉伸,高斯拉伸,均衡化拉伸以及平方根拉伸。 显示交互式的散点图 ENVI可以绘制出两个所选影像波段的数值关系图,即分别选定这两个波段为X、Y轴,在平面坐标上绘制两者的散点图。 1、在主图像窗口菜单栏中,选择Tools → 2D Scatter Plots。接着Scatter Plot Band Choice对话框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在该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比较的两个影像波段。 2、选择其中一个波段作为X轴,另一个波段作为Y轴,然后点击OK。 3、一旦打开了散点图绘制窗口,就可以将鼠标光标放在主图像窗口中任意位置,并可以按住鼠标中键来拖动光标。此时,十字丝光标周围10×10范围内的像素在散点图中所对应的点将会用红色突出显示出来。

《乡土中国》读书会总结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乡土中国》读书会总结 本月十号下午四点到六点,我社在教学楼E区举行了本学期第 一次读书活动,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辛林强老师为我们做读书指导。《乡土中国》一书以14篇小论文的形式主要考察了中国乡村的社会 结构,并以西方的社会形态和中国的社会形态相比较,阐释了中西 方文化的异同。而我们这次讨论的目的,不仅仅是研讨《乡土中国》中的书本内容,更想以书本关照、显示、思考我们现在的乡村建设 工作。 辛林强老师,曾在西安求学,后赴外地参加工作,参与乡村建设工作,具有非常丰富的乡村建设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由于我们对具 体的乡村建设工作缺乏清晰的认识,因此辛老师首先为我们介绍了" 乡建"的前沿历史和现状。 历史上的乡村建设始于上世纪20-30年代。救济农村即拯救国家的 普遍认识,是知识界投身乡村建设运动的强大动力,当时一大批仁 人志士从自身出发探索中国的出路。梁漱溟在山东邹平,晏阳初在 河北定县,卢作孚的北碚实践,陶行知的教育实践等都对现代的乡 村建设起到了深远影响。体系不全,活动不规范是目前"乡建"工作 的弊病。从2000年前的"支农调研"开始,乡村建设的志愿者队伍就 开始慢慢壮大并进行着不同领域的实践探索。 在谈到自己的经历时,辛老师说,他在江苏的乡下放过一个月的电影,给儿童们免费上过课,他说,虽然是一些看起来简单的行为, 但实质上却联系了人与人。老师说,"乡建"工作中会有很多的阻力,比如说召集村民们开会的时候没有人来,于是就有一个值得深思的 问题:为什么在以前的农村,如果通知开会大家会立即放下手中的 事情赶到开会的地点,而现在就算你发东西鼓励他们来开会却也不 一定有人来?老师认为,在苏南等富庶区域,乡村建设的脱贫价值 在事实层面是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民组织化等活动来联结 乡村文化。而农村的文化载体功能是城市所不具备的。 下面是本书社成员对《乡土中国》中若干个问题的感想: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doc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 学科门类:理学(07) 一级学科:地理学(070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属地理学一级学科,是在地图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该专业以地图、遥感影像和统计数据为信息源,利用地图学、地理学、信息论、系统论等相关理论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S技术进行地理认知和地理信息传输、分析与应用的一门学科。随着信息技术、知识工程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该学科在深化地理认知的同时,已逐步成为全球变化,区域资源与环境、城市及区域规划管理,土地利用管理、水利、交通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河海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科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应用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流域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为特色,着重研究地理信息认知理论、空间数据模型和数据管理、地理信息的遥感提取,专题信息制图与数据更新技术;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决策支持原理与方法;为全球变化,区域资源环境、数字流域以及防灾减灾等重大问题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地理学、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基本理论,掌握地理信息分析技术、空间数据结构及信息处理技术、遥感信息提取技术、地图可视化等基本技能和方法,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及应用、遥感数据分析及处理、空间决策支持等方面具有较深造诣,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主要研究方向 1、GIS及应用 2、遥感及应用 3、地图学 4、数字流域 5、GPS及应用 三、学制与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 (游光明,2015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1504035) 一、基本版本书目信息 《贝弗里奇报告》全称《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由贝弗里奇爵士发表于1942年,是福利国家理论和实践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该书出版以来在中国一直没有翻译本,后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组织翻译,其底本为伦敦英国文书局1995年再版的本子,2004年6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一版一印,为中英对照本去,全书共252页。书前有译者序,在目录前还有“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致威廉姆·周伊特阁下”两封书信,正文共分为6个部分,内容部分详述。 二、贝弗里奇其人 威廉·亨利·贝弗里奇(WilliamHeonyBeveridge,1879一1963)生于印度的一个英国法官家庭。青年时期,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取得了数学和古典研究的学位。此后,他在汤因比会馆(ToynbeeHall)里从事对伦敦东区贫困社会状况的研究。这种早期的研究对他终生同情穷人打下了基础。后来,他担任过记者,在政府里担任过文职人员。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被任命为伦敦经济学院院长。他担任这一职务近20年(1919一1937)。离开伦敦经济学院后,他回到早年就读的牛津大学,担任了一所学院的院长。 贝弗里奇一生担任过不少重要的领导职务,除了在两所著名大学里任过职以外,他还分别担任过英国上下两院的议员,并且担任过二战期间英国政府的劳工部次长。20世纪20-30年代,贝弗里奇曾经长期担任失业保险法定委员会主席,并发表了著名的《失业:一种工业的问题》、《全民保险》等重要著作,为英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失业救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贝弗里奇一生致力于社会保障建设,富于正义和良知,希望在战后建立一个新社会。他秉持自由、开放、市场竞争的自由主义精神的同时,以追求社会正义,消除社会贫困,建立自由民主的“美好新社会”为期一生奋斗的目标,值得敬仰。 三、《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历史背景 《贝弗里奇报告》第一次在全社会建立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的福利国家思想。从长久的历史发展

遥感地质读书报告——遥感环形影像的示矿意义

遥感地质学读书报告 班级:地质0903班姓名:甯濛 学号:200901627

遥感环形影像的示矿意义 摘要:遥感信息的地质应用发现了大量的环形影像和其全球性普遍性,使人们不得不考虑把它列为新的构造类型,对其进行研究已经成为构造地质学的新课题。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环形影像与某些矿种的矿床、矿化集中区相吻合,引起了矿产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各种环形构造反映原生地质作用及后期改造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也是矿化的直接体现。本文总结了不同地区环形影像的分布特征,并划分了地质成因类型。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讨论环形影像与矿产资源的相关关系,探讨寻找矿产资源的新途径,以促进矿床构造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环形影像特征成因示矿意义 0引言 遥感资料(卫星图象、航空 象片以及与其有关的计算机CCT 磁带数据等)除能反映出地球深 部、浅部及表壳的大量线性构造 外, 还反映一些圆形、圆环形、弧 形封闭形以及半圆形影象特征。 有关它们的命名不一, 主要有: 环形构造、圆形构;造(Cireular struetures),环形特征, 圆形特征 (Circular features);对一些半 环(圆)形构造称为曲线性特征 (Curvilinear features);或称为环 (圆)形(状)图象特征(Cireular imagefeatures);环块构造等。这 类构造在遥感图象上的表现形形 色色, 主要据其构造形式、色调 (彩)、地貌及水系特征加以识别。 它们有的边界清楚, 极为醒目; 有的则很隐晦, 甚至几经增强处 理才能识别[3]。 遥感图像中的环形构造, 其 形态多姿, 成因多样, 众说纷纭 我们把那些在地壳表面有与之对 应的, 具独立地质意义的地质体或图1 鄂尔多斯盆地环形影像[10] 地质单元的环形影像(环形构造)称之为环块构造即环块构造具有遥感影像和地质的双重含意, 既有遥感影像环状异常的概念, 又有区别于区域地质域而具独立地质意义的近等轴状或环状地质体的地质概念显示赋存矿床的地质体或地质构造的环块构造为赋矿环块构造。[1] 20世纪50年代以来,遥感地质工作者对环形构造的成因、分类及其与成矿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刘登忠将环形构造归纳为隐伏岩体型等10种类别,并总结了环形构造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成因类型、环体结构、规模及影像异常等标志[2];秦小光等通过对桂西北地区遥感环形构造的研究,将该区的环形构造分为岩体型、地块型、热液晕型和断裂交汇型,通过对环形构造与成矿关系的统计分析后认为,环形构造是该区寻找金矿的有利标志[3];何国金等开展了德兴地区遥感环形构造的分形分维研究,利用分维值对不同成因的环形构造进行了归类,进而圈定了成矿远景区。据统计,几乎所有的斑岩型铜矿都与环块构造(环形构造)有关,环形构造控制了斑岩铜矿的定位,但并不是所以的环形构造都控制着矿床的形成。

读书工程心得体会1500

读书工程心得体会1500 篇一:读书工程心得体会1500 江财现经管党字〔XX〕 13号关于开展读书活动的通知院属各党支部: 为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书香校园,打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努力培养学 习型、创业型人才,培养阳光自信具有文化内涵的高素质人才,营造和形成重视读书学习、 崇尚读书学习、坚持读书学习的浓厚氛围,全面提高我院教育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在全 院师生中开展读书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以贯彻落实“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 扩大师生阅读视野、丰富阅读内容、形成阅读习惯、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亲近书本,增广学识,启迪思想,

打造书香校园文化,构筑大学人文精神。 二、活动对象 学院全体师生,以党支部组成读书小组。 三、活动内容与要求 1、认真开展读书活动,重点阅读学院推荐的读书书目(见附件),并做好读书笔记。 3、学院组织专家组对各党支部上交的读书心得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将在“七一”期间公 布,并颁发奖项。 四、活动措施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读书小组要认真组织读书活动,从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造优秀教育品牌的高度,认识本次读书活动的重要性,把本次读书活动抓实抓好。 2、营造氛围,更新理念各读书小组要创新学习载体、优化学习内容,创造学习条件,营造人人、时时、处处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强化“创新始于学习,成功源于读书”的理念,逐步形成学习、反思、

提高的良性循环。 3、丰富内容,抓好结合丰富学习内容,把本次读书活动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把学习理论与能力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于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及学习实践,不断提高素 质,拓宽视野。 特此通知 附件:参考读书书目二○一一年五月六日主题词:读书活动开展通知抄报:江西财经大学学院董事会抄送:校党校院领导 中共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委员会 XX年5月6印发共印25份 附件:参考读书书目 1、天下第一奇书——《周易》 2、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3、欧洲第一部文学巨著——《荷马史诗》 4、史书之祖——《尚书》 5、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免费下载】遥感学习书籍大全

遥感学习书籍大全 《遥感》 作者:赵振远 《遥感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研究》 作者:[日]卡农公司图象研究室 《遥感地质学》 作者:陈华慧 《遥感地质学》 作者:李永颐李斌山陆成 《遥感概论》 作者:马蔼乃 《遥感文选》 作者:国家遥感中心 《农业遥感》 作者:寇有观萧鉥 《遥感专辑(第三辑)矿产勘查中的遥感方法》 作者:地质矿产部情报研究所 《遥感与非遥感地质信息复合应用中的计算机处理》 作者:谭海樵余志伟 《微波遥感第二卷雷达遥感和面目标的散射、辐射、理论》作者:[美]F.T.乌拉比R.K.穆尔冯健超 《遥感研究文集》 作者:吉林省遥感学会论文选编 《大气微波遥感》 作者:张瑞生 《微波遥感理论》 作者:王宝发 《遥感精解》 作者:[日]遥感研究会 《宇航遥感物理基础》 作者:孙星和 《航天多光谱遥感》 作者:韩心志 《高等学校教材水文遥感》 作者:武汉水利电力大学魏文秋 《环境遥感技术简介》 作者:龚家龙阎守邕 《遥感手册第一分册》 作者:汤定元陈宁锵等 《资源遥感研究文集》 作者: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编辑 《国外遥感技术的发展》 作者: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 作者:马鸿良等 《遥感地震地质文集》 作者: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编 《航空物探遥感论文集》 作者:熊盛青唐文周姚正煦 《巡天千里眼遥感入门》 作者:[加]D.D.哈珀 《英汉遥感地质学词汇》 作者:张世良张炯姚彦之 《环境遥感与地理制图》 作者:中国科学院成都地理研究所 《航空摄影测量及遥感》 作者:西南交通大学刘文熙许伦北方交通大学魏志芳吴景坤《遥感图像对地定位研究》 作者:李树楷 《地球物理勘探遥感原理》 作者:R.D.里根J.V.塔拉尼克S.I.古特曼 《遥感地质学实习指导书》 作者:刘允良邢立新杨德明 《遥感地学分析》 作者:陈述彭赵英时 《遥感图象的数字处理》 作者美)J.G.莫伊克 《遥感图像处理与应用》 作者:宁书年等 《遥感手册第八分册》 作者:[美]吉尼·索利查尼斯·波尔顿等 《遥感图象信息处理》 作者:许殿元丁树柏 《遥感手册第五分册》 作者:[美]迪特尔·斯坦纳等 《遥感手册第七分册》 作者:[美]罗伯特G.里维斯等 《遥感手册第三分册》 作者:[美]理查德K.穆尔等 《遥感手册第六分册》 作者:[美]约翰 E.埃斯蒂斯弗雷德里克J.多伊尔 《遥感手册第四分册》 作者:奥尔登P.科尔沃科雷塞斯等 《遥感中的自适应雷达》 作者:[美]D.T.吉辛 《全球环境、资源遥感分析》 作者:李树楷

遥感地学分析期末整理(部分)

第一章 广义的遥感:广义的角度来理解遥感,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等的探测。 狭义的遥感:狭义的角度来理解遥感,指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是一种以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分析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遥感技术系统一般由四部分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遥感资料分析处理系统。遥感信息源的类型①按遥感平台划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②按探测的电磁波段划分 可见光遥感:波段在0.38-0.76μm 红外遥感:波段在0.76-1000μm 微波遥感:波段在1mm-1m 紫外遥感:波段在0.05-0.38μm 多光谱遥感:多光谱摄影机、多光谱扫描仪等 高光谱遥感:成像高光谱和非成像高光谱 ③按电磁辐射源划分:被动遥感,主动遥感 ④按应用领域划分:地质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水利遥感、海洋遥感、环境遥感、灾害遥感等。 遥感的特点 ①大面积的同步观测:遥感平台越高,视角越宽广,可以同步探测到的地面范围越大,从而可观测地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②时效性:遥感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 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技术获取的数据反映地表的综合特性,包括自然、人文等方面。 ④经济性: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⑤局限性:波谱的有限性、电磁波段的准确性、空间分辨率低等。 遥感信息源的综合特征:①多源性②空间宏观性③遥感信息的时间性④综合性、复合性⑤波谱、辐射量化性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①像元大小(pixel size):针对传感器或图像而言,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 ②地面分辨率(Ground resolution):针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地面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 空间分辨率的表示形式 ①象元(pixel size)——瞬时视域所对应的地面面积象元(pixe1),即与一个象元大小相当的地面尺寸,单位:米(m)。 ②瞬时视场(IFOV),指遥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野,单位:毫弧度(mrad)。IFOV越小,最小可分辨单元(可分像素)越小,空间分辨率越高。一个瞬时视场内的信息,表示一个象元。 线对:成像平面上1毫米间距内能分辨开的黑白相间的线条对数 光谱分辨率:传感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及波长间隔的大小(带宽) 光谱分辨率在遥感中的意义: 开拓遥感应用领域; 专题研究中波段选择针对性; 图像处理中多波段的应用提高判识效果 时间分辨率:对同一地区遥感影像重复覆盖的频率 时间分辨率的意义: 动态监测与预报;自然历史变迁和动力学分析;利用时间差提高遥感的成像率和解像率;更新数据库 辐射分辨率指传感器对光谱信号强弱的敏感程度、区分能力。即探测器的灵敏度(遥感器感测元件在接收光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或指对两个不同辐射源的辐射量的分辨能力),一般用灰度的分级数来表示,即最暗—最亮灰度值(亮度值)间分级的数目——量化级数。

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影响世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 ?它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它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 ?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 ?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 一、报告的起草过程 1941年,英国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着手制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受英国战后重建委员会主席阿瑟·格林伍德先生委托,出任部际协调委员会主席,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 委员会受命成立后,首先向所有相关业务机构调查了现行社会保险制度所涉及的各项业务,在此基础上构思设计了专门的问卷进行调查,并与相关机构的代表进行了多次会谈,还请纳菲尔德学院的社会改革调查小组收集社会保险待遇享受者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为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委员会又专门邀请国际劳工组织的官员来英国进行指导,听取他们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第二年,贝弗里奇提交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 二、报告的主要内容 (一)报告六个部分内容介绍报告正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言和概论”,概要介绍了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过程和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主要改革建议及理由”,审视了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论述了报告所建议的二十三项改革的理由及具体建议,如废除批准社团制度、改革工伤赔偿制度、统一社会保险制度及缴费和待遇标准、将医疗和康复服务作为公共服务向国民统一提供等。第三部分“三个特殊问题”,重点讨论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及关于伤残赔偿的途径问题。第四部分“社会保障预算”,主要论述了社会保障预算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问题。在分析社会保险支出状况及各方的缴费能力和意愿之后,提出了由财政、雇主、参保人三方共同缴费的缴费方案,且就各方应承担的比例作了具体划分;同时,还专门论述了工伤保险费的筹资问题,明确了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行业应承担额外的工伤附加费的原则和比例。第五部分为“社会保障计划”。首先论述了社会保障计划所赖以存在的三个假定,提出通过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次保障人们不同需要的重要观点。同时,在明确养老金、保险金、补助金及补贴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全部国民分为六个群体,分析了各群体的不同保障需要,并就其参保的待遇、缴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第六章为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详细讨论了子女补贴、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和促进就业问题,提出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的基本目标,即社会保障计划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公民只要尽其所能,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收入尽自己的抚养责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二)制订社会保障计划所遵循的工作原则贝弗里奇在勾画社会保障计划时遵循三条指导原则。其一,既充分运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不拘泥于这些经验,避免被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部门利益所限制和驱动;其二,把社会保险作为提供收入保障、消除贫困的一项基本社会政策;其三,确定了国家提供福利的原则是基于国家利益而不是某些群体的局部利益,社会保障必须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通过国家和个人共同的合作来实现。国家在承担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地质学》读书笔记 遥感,泛指从遥远处感知,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 .是指使用某种遥感器,不直接接触被研究的目标,感测目标的特征信息(一般是电磁波的反射或者发射信息),经过传输、处理,从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信息。遥感技术为人类观测地球表层系统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各圈层之间的动态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提供了全面、系统、快速、准确的信息获取手段,它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为地学研究、地质工程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学期所学《遥感地质学》主要掌握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遥感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地质解译标志的建立以及遥感地质图像的判读等等。 1.概述 遥感地质学是在地质与成矿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与矿产资源调查研究的学科。是遥感技术与地球科学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地球表面和表层地质体(岩石、构造…),研究目的是有效识别地质体的物性与运动状态,服务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研究、矿产资源勘查、环境与灾害地质监测等工作。有人说遥感资料是别人赠送给地质学者的礼物,人们可利用地表各种特征信息--影像特征与地质体、地质现象的直接关系和内在的相关关系进行地质研究,还可用外推法、对比法等逻辑推理方法,与物探资料结合的方法推测地球深部情况,通过地质分析及与地、物、化等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进行成矿预测,扩大矿产远景区段。遥感地质学具体研究内容主要有: 1.各类地质体的电磁辐射(反射、吸收、发射)特征及其测试、分析与应用; 2.遥感图像的地质解译与编图; 3.遥感数字资料的地学信息提取原理与方法; 4.遥感技术在地质各个领域的具体应用和实效评价。 遥感地质,是综合应用现代遥感技术来研究地质规律,进行地质调查和资源勘察的一种方法。它从宏观的角度着眼于由空中取得的地质信息,即以各种地质体对电磁辐射的反应作为基本依据,结合其他各种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判断一定地区内的地质情况。其工作原理,就是利用传感器拍摄物体的不同波段图像,再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图像处理和判读。由侧重点的不同,效果也不完全相同。如可见光波段的图象,对于分析判读具有明显特征的地质体、植被情况、地形差异等可取得很好效果;而红外摄像和热幅射计测量,对于找

《精神分析导论讲演》评析

读书报告 通过阅读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所著的《精神分析导论讲演》一书,使我对于精神分析学说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对于艺术心理学的学习能力。《精神分析导论讲演》一书总共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部分,动作倒错。第二部分,梦。第三部分,神经症通论。这三部分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做具体的分析。 第一部分。 动作倒错,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他认为精神分析是治疗神经症患者的一种程序,并通过例证说明了说多事情在此领域怎样以不同的途径发生,即实际上采用的是与其它疗法相反的方式,当我们在别的地方给病人引入一种对他来说全新的疗法时,我们经常夸张这种疗法的便利,给病人成功治疗的信心保证。弗洛伊德认为这种方法很对,即他可以增加医疗成功的可能性。但是他认为当我们对神经症患者进行精神分析治疗时,使用的方法截然相反。我们告诉患者这种途径的困难:疗程长,还需要患者的极力配合和牺牲;至于疗法是否成功,我们告诉患者我们不能确定,并告诉他这依赖于患者本人的行为、理解、适应性和耐心。这种针对于精神症患者的动作倒错行为的治疗方法就是弗洛伊德对于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实例运用,并由此提出的两个命题:第一个命题是,自身的心理过程是无意识的,整个心理活动只有部分和某些个别的行为才是意识的。第二个命题,是精神分析的创建之一,它主张一切本能的冲动可描述为性冲动,而且无论从广义

和狭义上来说,都是神经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更近一步说,弗洛伊德认为同样的性冲动为人类精神的最高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一些特殊的例子里,动作倒错似乎暴露出了他们自身的意义。动作倒错不是随随便便发生的事情,而是重要的心理活动,它包括了两种基本的意图,其一称之为干扰的意图,其二称之为被干扰的意图。被干扰的意图不会引起更进一步的问题。同时也有许多其他的现象与动作倒错的关系密切,但不适宜称之为动作倒错,我们将它们称之为偶然和证候性动作。与其他现象相同,他们具有无动机、无意义、和无足轻重的特点,而且他们显然是多余的。他们不同于动作倒错,因为他们缺乏导致冲突和干扰的别一种意图,他们习而不察的出现于我们称为情绪表达的姿态和运动当中。而且这些偶发性的动作都是没有目的的,例如各种以我们的衣饰、身体部位和我们达到的目标而作出的行为举止,就好像在游戏一样。 第二部分 梦,弗洛伊德通过探索某种神经症患者的病理症候,发现了其具有某种重要意义,根据这个方式他建立了精神分析治疗方法,这种治疗过程中患者提供的不是他们的症候而是他们的梦。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梦也同动作倒错一样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梦就成了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同时,梦和动作倒错一样也是习以为常的并为健康人所具有的现象,虽然没有价值和实际的用途,也没有其固有的模式。梦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在于梦的模糊性,同其他精神病学研究对象所

遥感地学分析读书报告

成像光谱技术研究动态 王立平刘洪博 1 引言 地物的反射辐射光谱特征是遥感的主要物理基础,是开展地球表层物质的物性和空间结构分析,进而加以识别的主要依据。成像光谱技术具有高光谱分辨率、超多波段和图谱合一的特点,在大尺度范围内探测地表物质连续光谱特性的同时,还获取了地物的空间形态和状态信息。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分辨率越高,所反映地物光谱特征就越精细,甚至可获取与实验室或地面实测光谱类似的曲线,为地物或地物成份的遥感识别奠定了基础。 2 成像光谱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成像光谱遥感所用的仪器是成像光谱仪。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的成像技术发展较早,也最具代表性。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美国已经研制了三代成像光谱仪。 第一代成像光谱仪的代表是航空成像光谱仪AIS。它由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所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JPL设计,已于1984-1986年装在NASA的C-130飞机上飞行。这是一台装有二维、近红外阵列探测器的实验仪器,128个通道,光谱覆盖范围从1.2~2.4μm,并在内华达Cuprite地区的应用中取得很好的效果。 第二代成像光谱仪的代表是机载可见光/近红外成像光谱仪AVIRIS,它有224个通道,使用光谱范围为0.41~2.45μm,每个通道的波段宽约为10nm。曾放在改装后的高空U2飞机上使用.为目前最常用的航空光谱仪之一。 基于NASA仪器的成功应用,也基于采矿工业及石油工业的需求,在AVIRIS之后,地球物理环境研究公司GER又研制了l台64通道的高光谱分辨率扫描仪GERIS。其中63个通道为高光谱分辨率扫描仪,第64通道是用来存储航空陀螺信息。该仪器由3个单独的线性阵列探测器的光栅分光计组成。它与其他仪器的区别是在不同的光谱范围区内,通道的光谱宽度是不同的。

贝弗里奇报告的重点内容和概括

贝弗里奇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世界社会保障,它是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是素有“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士的传世经典,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发展历程 1941年,英国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着手制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受英国战时内阁财政部长、英国战后重建委员会主席阿瑟·格林伍德先生委托,出任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主席,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包括工伤赔偿)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第二年,贝弗里奇爵士根据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成果提交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 报告内容 报告分析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反思,并系统勾画了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的宏伟蓝图。报告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要介绍了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过程和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审视了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论述了报告所建议的二十三项改革的理由及具体建议。 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及关于伤残赔偿的途径问题。在本部分,贝弗里奇先生在大量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供养子女等不同群体对房租、食品、衣着、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由此得出了战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最低需要所需的保险待遇标准;根据英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当前养老金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养老金标准、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建议,并且提出在20年时间内将旧制度逐步过渡到新制度的具体设想以及把退休作为享受养老金的必要条件的意见。 第四部分主要涉及社会保障预算问题。在分析社会保险支出状况之后,分析了各方的缴费能力和意愿,提出了由财政、雇主、参保人三方共同缴费的缴费方案,且就各方应承担的比例作了具体划分;同时,还专门论述了工伤保险费的筹资问题,明确了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行业应承担额外的工伤附加费的原则和比例。 第五部分为社会保障计划。首先论述了社会保障计划所赖以存在的三个假定,提出通过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次保障人们不同需要的重要观点。同时,在明确养老金、保险金、补助金及补贴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全部国民分为雇员、从事有酬工作的人员、家庭妇女、其他有酬工作的人群、退出工作的老年人、低于工作年龄的子女等六个群体,分析了各群体的不同保障需求,并就其参保的待遇、缴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第六部分为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在该部分,作者详细讨论了子女补贴、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和维持就业问题,提出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的基本目标,即社会保障计划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公民只要尽其所能,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收入尽自己的抚养责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三条原则 贝弗里奇在勾画社会保障计划时遵循三条指导原则。 其一,既要充分运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不拘泥于这些经验,而被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