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考研政治逻辑图【马原、毛概、思修、史纲、时政】——直接背诵版

2016考研政治逻辑图【马原、毛概、思修、史纲、时政】——直接背诵版

2016考研政治逻辑图【马原、毛概、思修、史纲、时政】——直接背诵版
2016考研政治逻辑图【马原、毛概、思修、史纲、时政】——直接背诵版

本部分的重要内容:

一、认识和判断

(一)当今世界局势

1.两极格局解体

(1)世界经济格局

核心内容: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

——

——

——

1

2

P20

‘ ’

P21

P22

P23

P27

P32

P33

P35

P35

——

P36

P37

P38

——

2

P13

1.

(m)

c

,v

m' m'=m/v

c+ v+ m v m

P89

C:V

P91

A Pm

P93

I 4000c+1000c+1000m=6000w

II:2000c+500v+500m=3000w

P94

I(v+m)=II c

I(c+v+m)=Ic+IIc

II(c+v+m)=I(c+m)+II(v+m)

w=c+v+m. c+v

P'=m/(c+v)

=m/(c+v)

= +

1848 2

1917 11 7

6 P125

&{MAP_NAME} - 2010/3/19 - Mindjet

‘ ’ ‘ ’

20

P144

‘ ’

2019年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

2019年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 考研的复习非常重要,在复习的时候多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考研马原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于他们不仅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揭示出弊端的根源,发现资本主义矛盾运动中孕育着新社会因素,并对未来社会作出预见。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马克思恩格斯在展望未来社会时,总是只限于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以上述科学方法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一些基本的方面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 人类对美好境界的追求,从广义上讲有两类:一类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一类是完全脱离客观发展规律而陷入虚幻,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2018年考研政治马原(超完整完美排版)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一、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与控制。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金融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包括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 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金融寡头通过掌握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层层控制企业的制度)来实现的;在政治上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亲自担任或指派代理人担任政府要职)来实现的。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和实质(1)基本特征: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统治;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领土分割完毕。(2)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二、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难点) 第一,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第二,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 第四,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 背诵提点 资本主义整体而言在积极改善,也在积极改变一些形式,但2018年考研小伙伴只需要记住,资本主义只是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在社会主义面前还是不堪一击。经济全球化的考点,同学们重点拿下。 2018年考研秋季 2018年考研秋季马原必背——唯物史观 一、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不适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生产力是最基本的动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及其重要意义(新增考点)

大学马原第一章要点整理

第一章 * (名)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 * (名)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方法论。万事万物:物质现象精神现象活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名)哲学的基本问题 : 1、物质和意识、思维和存在,谁是世界的本源(第一性) 2、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研究一般、共相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会成为哲学基本问题?宏观角度:世界由物质和思维这两类现象构成微观角度:个人的“精神”和“物质”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是贯穿人一生的问题. *(名)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特征:强调外在力量的客观性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的本原由某种或几种“初始元素”构成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世界的本原是原子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名)唯心主义 :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特征:强调精神力量的创造性 主观唯心主义:个人的主观精神(心灵、感觉、观念、意志)是世界的本原客观唯心主义:世界的本原是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 )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只有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才能全面的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马义哲学的伟大变革: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实现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 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 (名)物质: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通过感觉感知,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感觉所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存在于人意识之外,为人意识所反映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本质看时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马义哲学基石)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名) 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 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出发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可知论和能动反映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理论意义: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现实意义: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事实、认识客观事实、利用客观事实才能达成我们的目的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函数,随物质运动的改变而改变

2020考研政治必背资料:马原经典语

2020考研政治必背资料:马原经典语 录(三) 11.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xx意识形态》 本段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本段话既可以联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联系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知识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指出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指出不同于建国之初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建设力量除了工农和知识分子,还包括个体工商业者、在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等,指出我国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2.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的明证,亦即它的实践能力的明证,就在于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一个法国人对草拟中的养犬税发出的呼声,再恰当不过地刻画了这种关系,他说:“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马原是政治中知识点最多,考察面最广的一个科目。在主观题出题中都会考察哪些知识点呢?小编为大家梳理了一些考察原理,希望大家复习时熟记: 2019考研马原必背主观题答题原理: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五对范畴) 整体与部分:整体与部分的存在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没有部分便没有整体;反过来,整体制约着部分,没有整体就没有部分。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反映整体。整体与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总是首先把整体区分为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弄清他们的性质、特点和功能,然后再经过综合达到对整体的认识。 原因和结果: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性和现实性: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应当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我们能够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同时由于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又要求人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人们正是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才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内容和形式: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2020年考研政治马原部分重要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考点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可以从它的创作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它的阶级属性,它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等不同角度去理解。 (2)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地讲,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地讲,马克思主义还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者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分割。 考点2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客观条件: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及其对科学理论指导的强烈需求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考点3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1)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自身的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2)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考点4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以及社会理想 (1)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政治立场: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①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③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4)社会理想: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5)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①目的: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②方法: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把马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提示:(1)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4)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③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马原及毛概前十章框架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唯物论、辩证法)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论)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历史唯物论) 五、资产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本质论)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发展论)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八、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唯物论考点 辩证法考点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时空是运动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空绝对性和相对性——时空无限性 社会的物质性——从实践出发理解世界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论考点

两大现象 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本质论考点 历 史 唯 物 论 社会基本结构 社会存在结构——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结构——社会心理 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 非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意义——“两个划分两个归结” 现实的人 人的属性 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章节结构和逻辑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 三、新主义革命理论 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五、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七、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九、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十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二、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十三、国际战略和外交策略 十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 十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论

马原逻辑关系图

马原逻辑关系图(看图回忆内容,是又快又好的复习方法) 1.经济社会历史条件:资 2.思想渊源:ABC 无斗(三大起义) 3.实践基础 马革(马恩的革命实践) 1.产生(从哪来) 4.两大发现:AB 5.阶级基础:无(A) 1. 6.标志:A 第1章 2.发展:(到哪里去):展开为毛邓三科 1.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哲 3.内涵(什么是) 2.政治立场:劳苦大众 3.理论品质:ABCD 4.本质属性:科学、革命、实践、阶级、人民 1.哲学定义 2.哲学基本问题 地位(基石) 2.唯物论 3.物质观列宁的定义:内容、特点(物质和意识关系角度)、意义 物质的唯一特性 4.意识观:定义、本质(内容(依赖于物质)、形式)、形成过程 社会是物质的:三点理由 5.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运动是物质的:定义、地位、与静止的关系 时空是物质的:属性与特点、与运动的关系 1.定义 2.特点:四个 3.实践观 3.地位:人的存在方式(个体)、社会生活的本质(群体) 4.形式:三个(生产(人与自然)、社会(人与社会)、科学(人与意识)) 5.内容与结构::经济、政治与文化 1.主题:世界怎么样 2.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1)对立统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4.辩证法 3.关于发展:三大规律(2)质量互变:发展的动态和形式 (3)否定之否定:发展的动向和趋势 4关于联系:五大范畴 5.意义:矛盾分析法

提出者:恩 内容:2个 5.哲学基本问题 意义:划分派别 两大关联问题:唯物唯心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6.矛盾=对立统一=辩证统一同一性=统一性=依存、包含、转化 矛盾性=斗争性=区别、排斥、分离 三可:认识、发现、利用规律 7.人在规律面前有 8.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共性是:可知论 区别是:反映还是先验(从物出发还是从精神出发)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性:都是反映论 区别:能动还是直观,是坚持实践、辩证观点还是相反 1.认知:理性因素:感性和理性认识--------------------------------理性因素 9.意识 2.情感:非逻辑主体心理形式:幻想、灵感、直觉、顿悟 3.意志:-------------------------------------------------------------- 非理性因素 1.认识的基础:实践的构成与作用 2.认识的本质:三种认识观(唯物、旧唯物和唯心) 10.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3.认识的形式:AB(感性和理性) 4.认识的运动过程:2次飞跃 5.认识的作用:主观能动性 6.认识的规律:否定之否定(实-认-实) 11.主体﹥主观(主体的观念)客观﹥客体 客体首先指客观事物,但又并非一定是客观事物,实践的精神客体不是泛指任何精神现象,而是特指人类精神生产的结果以物的形式存在并成为人们实践活动的对象。如以书籍为物质载体的各种理论、学说等等;不具有物的形式、只存在于人们脑海中的精神现象,只是认识活动或意识活动的客体,不能成为实践的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 1.认识的两种结果:真理(真理、本质、属性);谬误;二者的关系 2.检验真理的标准(原因、确定与否) 11.真理与价值 3.真理与效用:真理与价值(价值的定义、价值的特性、价值评价的内容 与特点 4.价值与真理的关系

2020年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一)

2020年考研政治马原必背知识点(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考点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1)一切哲学都不能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这是哲学的党性 (2)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精神第二,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说明世界,不附加外来成分。 (3)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把握唯心主义的两个基本形态) 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唐刘禹锡唯物) ②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脱离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的存在,作为世界本原和万物创造者。 (4)唯心主义产生的根源:(感觉是屏障,不可知论)(马克思和旧唯物最主要区别:唯物史观) ①阶级根源:在阶级社会,唯心主义哲学受到反动没落的社会阶级的拥护和利用,所以得到保存和留传。根源不能说主观和客观相背离,因为它是认识错误的原因,可以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错误 ②社会根源:社会分工、脑体劳动分离,为片面夸大精神意识的作用提供了条件。 ③认识论根源:在认识过程中,将认识的某一特征、方面、部分加以夸大。将认识过程中的感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主观唯心主义。将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夸大、绝对化,导致客观唯心主义

(5)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没有确立科学的实践观(重点把握) (6)马克思主义的特点:(马克思最伟大的贡献:创立唯物史观;) (旧唯物半截子是因为自然观唯物,历史观唯心;) ①阶级性---公开申明为谁服务;(一切辩证法都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没有认为世界统一) ②实践性---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反过来又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实践) ③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革命性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之上,即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之上。 (7)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普遍与特殊。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 ①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②解放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不符合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③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④解放思想是前提,实事求是是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目的,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019考研政治马原重点归纳:必须掌握的24个“根本”_考霸联盟

考霸联盟 考研一次过! 2019考研政治马原重点归纳:必须掌握的24个“根本” 考研政治考察有一定的规律性,核心、重要、唯一和最之类的表述常常都是出题点,小编下文特别分享马原必须掌握的24个根本,大家来巩固记忆: 1.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2.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马克思主义政党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5.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6.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7.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8.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9.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10.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11.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12.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源头活水。 13.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14.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另一种是唯心史观。 15.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还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根本分歧。 16.人们对于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最终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根本意愿以及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和顺应程度。 17.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18.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19.阶级斗争根源于阶级之间物质利益的根本对立,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冲突。 20.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 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 23.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 24.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根本依据。

2019年考研马原冲刺笔记整理

考研政治马哲易错点归纳一 1、物质与物质范畴的关系应该是客观与主观、第一性与第二性的关系。 2、意识与主体是有区别和联系的两个概念。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主体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意识是主体的属性或功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没有意识的机体并非主体。没有主体的意识也是不 存在的。 3、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但不能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 4、时空与时空观念不同,时空随物质运动而转移,是客观的。而时空观念因人而异,是主观的,是人们对时空的反映。否认时空存在的绝对性、客观性,是唯心主义的时空观,否认时空具体特性的相对性、可变性,是机械唯物主义 的时空观。 5、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不是意识的源泉,也不是意识的产物。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错误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歪曲反映。即使是荒诞的意识,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其客观原型。 6、“存在”是个多义词,哲学基本问题中与思维相对立的存在,是物质存在,这是正确的说法;另一方面,笼统地讲存在,既可以是物质存在也可以是精神存在。因此,“世界统一于存在”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7、“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存在”的说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8、世界上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例如精神活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任何运动都有物质承担者,精神活动同样存在物质载体,同时 其反映的内容也具有客观性。 9、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既不是纯精神的,也不是纯物质的。 10、人类世界就是精神世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人类世界是指人类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它是客观世界,而不是精神 世界。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24个知识点

考研政治马原必背24个知识点 编辑:凯程中传考研 马原部分是考研政治很难的一部分,很多同学都觉得概念过于多。下文整理了马原重点的24个概念,希望2019年考研的同学在冲刺阶段能够深刻理解,灵活运用。 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又称机器思维,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 16.唯物主义一元论:凡是把世界万物的本原归于物质的,都是唯物主义一元论。

(必看!)马原分析题审题答题技巧

(必看!)马原分析题审题答题技巧 这篇文章中给大家介绍一下马原分析题的审题答题技 巧以及复习方法。此前还有8套卷使用方法、分析题复习方法、形势与政策复习方法等文章,还没有看过的同学可以往前翻微博。【复习方法】马原分析题的难度就在于提问不 明确考哪个原理,要从众多原理中自己去匹配,这个思维模式是要培养的,因为一旦原理选错,写得再好也没用,而其他学科分析题多少还是能够围绕材料来写的。从练习角度讲,有两个资料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一个是真题,一个是8套卷。首先是做真题,学习审题答题技巧(后面有实例),而 且从中也可以看到哪些原理是容易命题、经常命题的。比如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在08、09、11、12年连续命题,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原理,在头脑里搭建的框架图中也必须明确这个原理的位置。之前我已经多次强调,做马原分析题,头脑中必须有一个哲学框架,最怕的就是到考场上,看完材料完全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连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中的哪一快都搞不清楚。或者是明明看到材料应该是讲的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但是这一块有哪些原理脑子里一片空白,这就是框架没有建立起来,头绪没有整理清楚。我建议同学们自己画一个框架图,或者直接参考我在《知识点提要》中给出的12页哲学逻辑图,自己把过去10年的马原分

析题认真研究之后,标出各个原理所在的位置,你会发现很多原理都是重复在考的,在复习框架图的时候就要尤其注意这些原理的应用。比如说关于认识与实践,在《提要》逻 辑图的第7页,需要掌握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客体(2013年),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4点,其中①在08、01年考查,③在01年考查,④在13年考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2013年)。同时,还要关联到其他一些知识点,比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见《提要》逻辑图第8页),需要把握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2013年)、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2012年)。再进一步扩展,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是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那么又涉及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002年)。实际上,在真题的标准答案里,我们经常会看到把这些知识点串在一起的情况,比如“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按规律办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创新”,这些也是同学们要通过研究真题,从真题的标准答案中学习的。把这种常见的“套话”记住,在结合材料组织 语言的时候就不怕没有素材可用,可以让回答更加“丰满”。【审题技巧】马原分析题要在审题上下功夫,不要怕浪费 时间,如果原理找不准,写的再多再好也没用。如果点踩到了,自己围绕知识点再加一些“套话”(比如前面提到的,要 按规律办事,采取科学的方法,勇于创新等),10分就可以

2020考研政治必背马原知识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1、含义:马克思主义包括三个部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社会主义由空想成为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二、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2、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2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 2这是一脉相承的表现; 3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体现。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物质世界和实践 1、世界的物质性 (1世界观、方法论和哲学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恩格斯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与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考研初试复习马原一定要背熟的知识点汇总

2017考研初试复习:马原一定要背熟的 知识点汇总 1.哲学 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 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 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 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 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 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15.人工智能

马原知识点图文稿

马原知识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2-P3) (1)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有机统一基本组成部分。 (2)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既包括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2、思考并归纳意识能动作用及其表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P29-P33)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①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的同时,又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表现为如下四个方面:第一,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反映世界时会表现出主体选择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非凡创造性。人能在思维中建构一个现实中没有的理想世界。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可变客观为现实。第四,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其次,只有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必然导致对人的价值性的否定,导致对历史发展动力的否定。 3、当前中国一再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试结合有关矛盾原理谈谈看法。(P42-P43) (1)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的基本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掌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

马原大题基本原理

马原大题基本原理 唯物论 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 1.总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世界是物质的,一切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不仅可以能动的认识世界,还可以能动的改造世2.相互区别 物质不依赖与人的意识,只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相对于人的意识而言具有客观实在性 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不等同也不能代替物质 & 3.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意识与物质的对立,超出一定的范围,物质与意识就是相对的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根源是物质 意识能能动的反映物质 意识和物质能相互转化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本源只有一个,一元论 世界统一于物质,客观实在性 : 是多样性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 三.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原理 1.相互区别: 从定义上讲: 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和普遍存在方式 静止是物质运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状态

从特点上讲: —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相互联系: 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相互统一 (工作与休息的关系) 四.主观能动作用原理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为: 1.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2.能动的创造 3.能动的对客观物质改造 4.… 5.对其他生理活动的调节控制 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1.正确估计能动性:强调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物质,意识的能动性有限 2.前提: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3.途径:实践 4.条件:一定的物质基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五.意识的主观与客观统一原理(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形式是主观,内容是客观的 2.对于同一种客观物体,主体的反映能力有差异,但都有客观根源,反映由主体的实践状态有关 ` 3.意识的主观特征不同,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都是对客观原型的反映六.主观能动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原理(谈环境问题) 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遵循客观规律 2.社会的发展是合乎目的性和合乎规律性的统一 3.正确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关系,处理人和自热的关系,对自然的 改造既不能对自然造成危害,又能为人类自身造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要求

考研政治考点解读之马原必背概念

考研政治考点解读之马原必背概念 考研考前必背:马原需熟记的45个概念,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1、哲学 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 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 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 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 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 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 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 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