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考点72-79)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地形成-现代科学技术

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考点72-79)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地形成-现代科学技术

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考点72-79)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地形成-现代科学技术
2005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教案(考点72-79)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地形成-现代科学技术

第七十二课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地形成(考点72)

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美国作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在军事、经济上的表现;苏联军事、政治实力的壮大;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及实质;联合国的成立、主要机构和宗旨;纽伦堡审判和苏、美、英、法对德实行分区占领;美国军队占领日本和东京审判;丘吉尔演说;美国发动“冷战”;“马歇尔计划”;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德国分裂;美国侵略朝鲜和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两极格局形成的背景、两极格局的建立、影响等史实的分析,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纽伦堡审判与东京审判的异同点,形成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深入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①战后的国际关系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②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

③两极格局的形成

复习过程:

基础知识点拨

1、战后初期国际力量的对比

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①法西斯德国被彻底摧毁,国土被盟军占领,殖民地被剥夺殆尽,国外市场和海外投资全部丧失。

②英国赢得了战争却输尽了财富,黄金储备几乎枯竭,昔日的威风一扫而光。

③法国更是元气大伤。战争使法国经济遭到极大破坏,贝当政府的卖国投降,更使法国的国际威望急剧下降。总之,旧的欧洲衰落了,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独占鳌头:

①在军事上,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事力量;垄断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②在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关税和贸易总协定的成立又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从而实际上形成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③在政治上,美国一度操纵联合国,把它作为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的工具;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唯美国马首是瞻。

苏联空前强大:

①经过二战,苏联的军事力量空前壮大。

②政治影响和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二战中苏军是抗击德军的主要力量;在战争中苏联扩展了疆土,解放了东欧大片领土;战后初期苏军驻扎在东欧、南欧、中国的东北和朝鲜北部等广大地区。总之,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西欧的衰落,美苏战时军事实力的均势,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2、雅尔塔体系

(1)概念: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2)形成背景:

①二战后初期,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②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强大,成为战后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3)基本原则: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

(4)主要内容:

①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

②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

③建立联合国;等等。

(5)形成过程:

①成立联合国。1945年春天,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筹划建立联合国。10月《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联合国成立。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合作的强烈愿望,是战后世界的一大进步。

②审判战犯。纽伦堡审判是人类有史以来对战争罪犯的第一次法律制裁,是一次正义公正的审判,起到了警世作用。东京审判从整体来讲,是一次正义和公正的审判,但在美国的庇护下,一些侵华战犯得以逃脱,留下缺憾。

③划分势力范围。二战后,苏、美、英、法对德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蒙古依照苏联和当时中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举行全民投票,根据投票结果,中国政府承认蒙古人民共和国独立;苏美军队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进驻朝鲜的北部和南部;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等。

(6)实质:雅尔塔体系是美、苏、英相互让步、妥协的产物,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7)影响:

①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和维持以欧洲大国均势为主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现代国际关系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②有利于战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

③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④有利于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以及美国在全球的势力扩张;

⑤有利于美苏称霸和争霸;

⑥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大国之间的相互制约,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3、联合国的建立

(1)背景:

①世界众多国家政府和人民对战争痛苦的深切感受和对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索;

②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以避免战争的重演,共谋和平与发展。

(2)筹划过程:

①其建立最初由战时盟国发起的,中小国家广泛支持;

②1941年8月美英公布的《大西洋宪章》,最初提出了建立联合国的设想;

③1942年1月,26国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

④1944年8月,美、苏、英、中四大国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讨论和草拟联合国章程。

⑤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由以上四大国发起建立联合国;建立:1945年春,中、美、英、苏等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开会,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6月26 日通过了《联合国宪章》。10月24日宪章生效(后来这一天被定为“联合国日”),至此联合国正式建立。(3)主要机构:有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六个主要机构。其中,安全理事会(又称安理会)最为重要。它由5个(中、法、苏、美、英)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联合

国宪章》规定,安理会是联合国中惟一有权采取行动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又规定安理会在决定实质问题时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因此,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对安理会决议拥有否决权。

(4)主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5)认识:联合国建立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它曾一度成为美国对外侵略扩张、推行世界霸权的工具。尽管如此,联合国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有权威性最有影响性的全球性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仍然是不可代替的,特别是在中小国家和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作用的今天,更是如此。

4、两极格局的形成

(1)两极格局的含义: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国际关系格局中取得了主导地位,分别成为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东方社会主义阵营的盟主,形成了两极格局。

(2)形成原因: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双方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冲突加剧,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3)形成过程: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苏反共演说(“铁幕”演说),主张遏制苏联,对抗共产主义运动。

②1947年,美国以希腊、土耳其受到威胁为由,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

③美国实施对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所谓的“马歇尔计划”。

④1949年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成立。

⑤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4)形成标忠: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成立,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5)直接后果:

①德国的分裂;

②南北两个朝鲜的出现。

(6)影响:

①美苏从“冷战”到对峙,一方面美苏争霸,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另一方面,相互制约,在近半个世界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

重点难点问题

1、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比较

相同点:

①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②都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体系;③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内容体现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破坏。

不同点:

①凡-华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②前者调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资本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③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后者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

④前者是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破产,而后者则是两个战胜国的妥协;

⑤前者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⑥体系的性质不同。前者的本质是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后者则是由于二战后反法西斯性质

和社会主义的介入而是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以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质。

2、美国的“冷战”政策

(1)美国实施冷战的原则

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原因:

①战后,美国凭借军事、经济、政治上的优势,企图称霸世界。

②当美国的实力和野心达到空前高度时,苏联的影响和各国人民的革命运动也在世界范围日益扩大。

③美国把称霸的障碍归罪于共产主义和苏联,但又不敢贸然越过美苏划定的势力范围界限。美国在战略重点地区欧洲,采取以遏制苏联为中心的冷战政策。

(2)冷战政策的定义和表现

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是指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的政策。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等都是冷战的表现。

a.杜鲁门主义

指美国总统杜鲁门1947年国会咨文的主要思想。在咨文中,杜鲁门以维护美国的安全为幌子,公然把干涉他国内政作为既定方针。因此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在全球扩张势力的宣言书。美国开始由局部扩张转变为全球扩张。在咨文中,杜鲁门公开把昔日的盟友苏联作为美国的主要敌人,并采取非战争的方式进行遏制。所以杜鲁门主义是对苏联发动全面冷战的宣言书,是冷战全面开始的标志。也是美苏战时同盟彻底破裂的标志。

b.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及其作用

美国从1946年秋开始发生了生产过剩的危机。而饱受战争浩劫的西欧经济困难,工人运动蓬勃发展,资产阶级惶恐不安。在这种形势下,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帮助西欧恢复了经济,从而防止了革命的爆发,巩固了资本主义秩序;西欧受援国家被迫接受了附加条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受到美国的控制;西欧国家及其殖民地还成为美国商品输出的市场。因此,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它既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具体表现,又以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c.北约的建立

1949年,西方12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矛头针对苏联,实行集体防卫的原则,是遏制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是美国实施冷战的手段。北约成立后,美国控制了北约,把西欧各国纳入了美国全球战略的轨道。从军事上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

3、两次世界大战后对德处置的不同及影响

(1)在经济、领土方面

一战后,战胜国集团对德国进行了严酷的掠夺。在领土问题上,德国不仅丧失了其全部海外殖民地,还要将其一部分领土割让给邻国;在赔款问题上,德国也要支付巨额赔款。

这种严酷的掠夺政策在德国引起了广泛的复仇心理,最终为法西斯所利用。

二战后,战胜国集团则避免了对德国进行这种严酷的掠夺,也就避免了一战后的那种民族间的仇恨。

(2)在政治军事的处置方面

一战后,战胜国集团对德国进行军事上的严格限制,却不摧毁德国军事组织的潜力。为其军国主义复活埋下了种子。

二战后,战胜国集团采取了彻底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惩办战犯、实现战后德国民主化的政策。这一政策使德国避免了重蹈法西斯主义覆辙而走上民主化的道路。

第七十三课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考点73)

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70年代以后经济发展放缓和衰退,经济霸主地位动摇;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滞胀”;80年代的经济复苏;90年代的经济繁荣;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欧洲共同体;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原因;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缓和与矛盾;美国社会危机的加深;德日法西斯主义与军国主义极右势力的活跃。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学习二战后至9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变化的历程,形成运用辩证唯物主

义的观点全面分析和评价历史事物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二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外因素,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外因是

事物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的决定因素。

3、通过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矛盾与问题的分析,提高自己对资本主义全面的辩证的

认识,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矛盾的缓和,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重点、难点、考点:

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西欧、日本、矛盾与问题

复习过程:

基础知识点拨

1、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

2、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背景:二战中,西欧各国经济都遭到破坏;战后各国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经济。

措施:①密切同美的联系,利用美国援助。

②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③发展高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结果:①50年代初,工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水平。

②50年代~60年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上升,呈现繁荣景象。

③西欧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1967年欧共体成立,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作用。④

70年代以后,与日本冲击美国霸主地位。

3、战后德国经济的发展

条件:

①与西欧其他国家措施基本相同。

②其他的具体措施和原因:

a、政局趋向稳定,推行政治改革、清除法西斯主义、实行非军事化。

b、美国的扶植,不仅保留雄厚的工业基础,还通过马歇尔计划提供经济援助。

c.政府强调经济按市场规律运行,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

d、高素质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经济奇迹”。

结果:50年代,德国经济进入繁荣时期。6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已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4、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1)背景

①战后,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废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②随着冷战加剧,美国开始扶植日本;1951年美国结束对日占领。

(2)措施

①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②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

③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④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爆发,美国的大批军事及后勤物资订货,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经济的

发展。

(3)结果

①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②60年代末,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③80年代,日本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推动经济稳步增长。

④1987年,日本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

⑤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70年代中期以后,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

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和问题

重点难点问题

1、不同时期影响美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1)战后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

①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②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③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2)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的主要原因。

①战后西欧经济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挑战。

②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

③石油危机的冲击。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1)概况:

①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

确立的原因: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经济实力最强大,19世纪中期,英国煤、铁、纺织品的产量超过了法、美、德三国的总和;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确立: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丧失的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家不愿采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美、德经济的迅速发展。

丧失: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

②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

原因: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

表现:“二战”后,美国操纵了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在国际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

③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原因:欧共体和日本的崛起。

表现: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史学界一般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战后初期到70年代;70年代到80年代后期;80年代末以来。这三个阶段各自发展状况及形成的原因可作如下的分析:

战后初期至70年代:美国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和丰富的黄金储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国家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起来。

原因:通过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大发横财。而欧洲在世界大战中损失惨重,处于普遍衰落的时期。

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开始向多极化方向演变。日本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竞争。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原因: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

80年代后期,世界经济呈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趋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加速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进程。

原因: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晚期到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的特点及产生的根源。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形成垄断,以私人垄断为主,垄断资本开始渗透到社会经济各部门各领域,并影响到政治生活。这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要求。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生产获得高度发展,产品结构日益复杂,因而对生产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生产和资本的集中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

30年代大危机以后,西方国家纷纷加强国家的干预。美国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新局面,而德、意、日的经济军事化则形成了世界大战策源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对资本主义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大危机也迫使各国加强国家职能以求出路,但各国国情差异导致了其不同的经济体制。

二战以后,西方各国普遍加强国家干预,并使之成为经常性手段,西方国家普遍进入国

家垄断阶段。二战后各国经济严重困难是导致其加强国家干预的直接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导致生产进一步发展,对经济体制和国家职能提出更高要求,以协调各种矛盾和开拓国内外市场,这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3、战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50年代初,经济迅速恢复阶段。

第二阶段:5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70年代以来的经济低速增长阶段。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的原因:

①虽受战争影响损失巨大,但有较高生产力水平的基础(或各国针对性地实施了一些

经济措施);

②战后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马歇尔计划)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迅速稳定。

第二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

科技革命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利用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获取了廉价的能源、原材料和海外市场;西欧各国经济的联合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经济低速增长的原因:

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滞胀”状态下经济政策的稳定。

欧共体的形成,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也是欧美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结果。战后各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要求西欧各国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协调经

济政策。

其次,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较接近,贸易往来密切,促进了经济上的联合。

再次,美苏争霸世界,对西欧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威胁。对于这种威胁,西欧任何一国都无法单独应付。生存与发展促成了西欧经济走向了联合。

2、历史上美欧关系的发展

问题:世界现代史上,美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概括每一阶段的基本特征并简析其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但在政治上,欧洲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中心。一战期间美国利用中立地位赚取丰厚利润,战后欧洲国家的经济复兴为美国提供了有利的海外市场,美国出现了“柯立芝繁荣”。而英国盛极而衰,战后经济发展缓慢,许多殖民地爆发了民族解放运动。但在政治上,美国的军事力量还无法和英法等欧洲强国相抗衡,英法操纵了国际联盟,建立了有利于它们的新国际格局。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名符其实的霸主,欧洲国家处于从属地位。经过二战,欧洲削弱,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进一步加强,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其对货币金融领域的领导地位。政治上,美国拉拢西方成立了“北约”,并一度操纵了联合国。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唯一的核武器。

六七十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初步形成。二战后,经过五六十年代的迅速发展,西欧国家和日本的经济实力得到壮大。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提高了在世界事务中的影响力。与此同时,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相对下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欧共体国家和日本在经济领域同美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也开始积极摆脱美国的控制,奉行相对独立的政策,美国丧失了独霸资本主义世界的绝对优势。

3、战后美日关系的变化

(1)美国同日本的关系

战后初期,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开始按照自己的意图改造日本,在日本实行政治经济民主化改革。为了把它变成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美国结束对日占领状态,大力

扶植日本经济。从50年代起,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美经济竞争和日本反对美国

控制的斗争逐渐激化。进入80年代后,日美经济竞争继续扩大。

(2)关于美国对日改革影响的评价

史学界传统观念对此持完全否定态度。美国为适应战后它在全球的扩张需要,把日本扶植成为美国侵华反苏与对付共产主义的战略堡垒。

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史学界对此有了新的认识,认为美国占领日本并进行改革,在当时情况下具有客观的进步性。首先,修改宪法,革除封建专制主义、法西斯主义因素,确立了三权分立政体,建立了与共和制近似的君主立宪制,为其政治制度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其次,在经济上解散财阀的措施,革除日本垄断资本主义的封建因素;在农村消灭了地主阶级,从而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6、欧洲共同体

(1)含义: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组成的国际化一体组织。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形成的国家联合。

(2)背景:①西欧各国因美苏争霸而要求加强合作以维护自身利益,并希望改变欧洲长期战乱不已的局面。

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进程。

(3)过程:

①1951年,法国、意大利、联邦德国、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六国建立欧洲煤钢联营,把各自的煤钢工业置于共同管理之下。

②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

③1967年,三个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4)地位及其影响:

①70年代以来,欧洲共同体在很多经济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不愿受美国控制,开始积极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而努力。在经济领域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美、欧、日三足鼎立的局面。

②80年代中期,欧洲共同体的年国民生产总值已占世界的1/4,与美国相当。但是,美国仍然是经济政治实力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第七十四课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考点74)

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战后初期苏联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东欧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八个国家及取得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亚洲人民民主政权的四个国家;中国革命胜利和新中国诞生的世界历史意义;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它在国际舞台上产生的巨大影响;苏共“二十大”;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勃列日涅夫的经济改革;南斯拉夫的改革;波兹南事件和波兰的改革;匈牙利事件和经济体制改革;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利弊,形成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

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分析东欧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形成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分析历史

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的分析,形成运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

建筑起决定作用的观点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战后初期的苏联;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东欧的变革;

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复习过程:

基础知识点拨

1.战后初期苏联在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

①1950年工业总产值超过1940年的73%

②农业总产值接近战前

③国防工业取得重大成就,1946年建成原子能反应堆,1949年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

④完成了第四个五年计划(1946年~1950年)。

⑤人民生活有了一定的改善;

⑥文化教育事业有了一定进展。

2.苏联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存在的问题

①国家体制方面,采用的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弊端日益暴露,利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使企业丧失了生机和活力,阻碍了经济发展。

②国家体制方面,由于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增无减,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继续遭破坏。

③在思想文化方面,把许多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批判,给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3.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建立的背景。

a.东欧国家在战前都是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对帝国主义垄断资本有很大依赖性。

b.二战中,东欧各国人民先后展开了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成立各种名称的民族解放阵线,其中坚力量多为共产党,为东欧各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内部条件。

c.战争后期,苏联军队进入东欧各国,铲除了那里的法西斯势力,为东欧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创造了外部条件。

(2)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3)东欧人民民主政权取得胜利的原因。

内因: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的革命斗争。

外因:帝国主义力量的严重削弱;苏联强有力的援助。

(4)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的原因

a.东欧各国除苏联外无所借鉴。

b.苏联将东欧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强行推行自己的模式。

(5)政权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6)特点:

A、其前提是在东欧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

B、解放的方式有四种:

①主要依靠本国的反法西斯武装力量,苏军只起配合作用(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

②反动武装起义,推翻反动政权转向同盟国。在苏军协助下解放(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③主要依靠苏军的力量铲除法西斯势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④在苏军占领区建立人民政权(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C、人民民主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本国革命和苏联援助相结合的结果。

4.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的积极作用

①对内,加强各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互相支援和合作,有利于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②对外,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继护世界和平曾起过很大作用,在国际舞台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5.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成长:

(1)蒙古人民共和国

①由来:历史上称“外蒙古”,属中国的一部分;1911年脱离清政府管辖,宣告自治;1924年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1945年10月,举行全民投票。1946年初,中国政府承认其独立。

②成就:蒙古人民革命党于1958年宣称,蒙古已转变为农业工业国。1959年又宣布,99%以上的牧户已加入合作社,从而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2)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①背景:日本投降后,美、苏军队分别进驻朝鲜南部和北部,其分界线是北纬38度线。1948年8月,在朝鲜半岛南部成立了大韩民国,以汉城为首都。

②成立:1948年9月,在朝鲜北部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以平壤为首都,金日成为首相。

③直接后果:朝鲜半岛从此处于分裂状态。

(3)越南民主共和国

①背景:1945年8月,越南人民的民族民主革命获胜。

②成立: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胡志明任共和国主席。

③巩固:法国重新入侵越南,1945年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为界,越南北方获得解放。

(4)中华人民共和国

①成立:1949年10月1日。

②世界意义:中国人民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增强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给帝国主义以沉重打击。

6.苏共“二十”大

(1)时间:1956年2月

(2)参加国家:中国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列席会议。

(3)主要内容:赫鲁晓夫作党中央的工作总结报告,在内政外交上提出了一些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尽符合的观点;赫鲁晓夫还作了揭露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秘密报告。

(4)影响:

①推动了会后苏联全国开展的批判斯大林的活动和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

②解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的迷信,开始进行了改革。

③末全面评价斯大林,对斯大林的指责,震惊了世界。

④帝国主义借此掀起了反苏反共的浪潮,一度造成了东欧政局动荡。

⑤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分歧、分裂。

7.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1)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农业方面)

时期:1953——1964年赫氏当政时期

内容:a.取消集体农庄对国家的义务交售制,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组机器拖拉机站,把原属国家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

c.开展大规模的垦荒工作,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认识:①解决粮食问题,具有相当的现实性,符合苏联社会需要。

②有利于摆脱教条主义的束缚,对打破个人崇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③从根本上说改革是失败的。

失败原因: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对斯大林的批判虽然严厉,但不深刻;没有把主要精力用来探讨斯大林模式产生的根源和弊端,而是用在对斯大林的人身攻击上;对斯大林的继承多于批判,对斯大林体制也是延续多于改革。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时期:1964———1982年18年的执政时期

(2)内容:把经济改革的重点转移到工业方面,仍坚持把发展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3)效果:执政前期改革取得了某些成效;执政期间,苏联的军备力量大为增长,人民生活有所改善;执政后期,由于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政治生活的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丛生,国家陷入困境。

(4)实质:其改革只是对苏联原有经济体制的某种修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注:两者改革受挫的根源在于都末突破原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重点难点问题

1、社会主义阵营

(1)形成:苏联、欧亚各人民民主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开始在各方面开展广泛的合作。

(2)组成:苏联、东欧的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中国、朝鲜、越南、蒙古等12国。

(3)作用:对巩固社会主义成果,支持民族解放斗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在国际舞台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4)解体:

①原因:苏联的大党主义和大国主义所致。社会主义阵营是适应苏联对外政策需要建立起来的。一开始苏联就推行大党主义、大国主义,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控制和干涉,这就埋下了日后冲突、分裂的种子。

②过程:1948一1949年的所谓“南斯拉夫事件”是第一次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它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裂痕。1956年的“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是对苏联控制的又一次抵抗,这动摇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基础。60年代中苏两党的大辩论和两国关系的破裂,是对苏联大国主义的强烈反抗和斗争,它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1968年苏联出兵入侵捷克斯洛伐克是其大国霸权主义的大暴露,从此社会主义阵营已完全崩溃而不复存在。

③启示: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不是偶然的,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苏联的战略利益,而随着苏联大国主义、霸权主义的恶性发展,它的解体就不可避免了。

2、东欧的变革

背景:照搬苏联模式的教条主义所造成的错误和困难。

概况:

(1)南斯拉夫:

①背景:1948年被开除出共产党情报局,处境十分困难。

②内容及成效:实行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逐渐走上了一条结合本国国情、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③问题: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出现了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民族问题也尖锐起来。

(2)波兰:

①背景:人民群众对经济状况不满,1956年发生了波兹南事件。

②改革概况:进行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哥穆尔卡提出实行中央计划和企业自治相结合的方针,扩大企业自主权。但改革成效不大。

③问题:60年代末出现了经济困难,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2)匈牙利:

①背景:人民强烈要求改革,裴多菲俱乐部十分活跃。匈牙利国内的反共势力利用人民提出正当要求,在外国势力支持下发动武装叛乱,酿成1956年匈牙利事件。

②概况:事件后,卡达尔政府实行了一些新的经济政策。从1968年,又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础上,把国民经济按计划发展的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有机地联系起来。

③成效:在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较快,市场比较繁荣,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

(4)捷克斯洛伐克:

①背景:60年代经济发展遇到严重困难,党内斗争激烈。

②概况:1968年初,杜布切克为首的捷共公布革新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提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方针。捷进入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新时期。

③结果:1968年8月苏联出兵占领捷克斯洛伐克,改革中断。

3、二战后初期苏联的内外政策

(l)二战后初期,苏联始终把保卫国家的安全放在内外政策的首位。对内尽快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为国家的安全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任务,并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对内政策方面

①在国家体制方面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虽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了有效作用,但其缺陷和弊端,却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并严重影响到人民正常的民主生活。

②在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由于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及对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破坏,造成国家政治生活的不正常。

③在开展思想批判运动中,又混淆了政治和学术界限,给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

(3)对外政策方面

①战后与美国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两极格局。

②在不导致美苏冲突的前提下,对各国革命运动以一定的支持。

③顶住西方威胁,维护其势力范围,如柏林危机、华约组织的建立等。

④把苏联模式强加给东欧,为日后埋下严重隐患。

第七十五课美苏争霸(考点75)

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的美苏争霸;对奥和约;赫鲁晓夫访美;“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苏联出兵阿富汗;尼克松调整美国对外战略;80年代的美苏争霸;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划”;戈尔巴乔夫裁减军备。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形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后果和影响,形成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战美苏争霸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复习过程:

基础知识点拨

1、美苏争霸过程的图示

l、美苏争霸三个阶段不同特点形成的原因

(1)第一阶段:美苏争霸局面形成的原因。

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

(2)第二阶段:美守苏攻局面形成的原因。

苏:a、加紧发展与军事有关的重工业。

b、保持巨额的军事开支。

c、建成一支能对美国造成威胁的远洋海军,洲际导弹的数量多于美国。

d、勃列日涅夫推行和美国争夺霸权的进攻战略。

美:经济增长趋缓,经济危机的打击,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3)第三阶段:美攻苏守局面形成的原因。

苏:a、经济下降和陷于停顿。

b、侵略阿富汗,成为沉重负担。

c、戈尔巴乔夫放弃争夺策略。

美:a.经济复苏。

b、里根政府政策转变,采取强硬态度。

美苏争霸中对华政策的变化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中苏关系经历了友好合作,关系变化,关系改善的过程,中美关系经历了对抗解冻,时冷时热的过程。

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霸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的原因

(1)越南战争把美国拖得筋疲力尽,引起国内政治、经济局势的动荡不安。

(2)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地位严重下降。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的地位发生动摇。

(3)美苏军事力量发生了不利于美国的变化。

(4)西欧日本的独立自主倾向不断发展。

(5)第三世界的崛起动摇了美国称霸世界的根基。

3、二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几个阶段特征及形成原因

第一阶段(二战结束到60年代末):中美关系处于对抗状态。主要原因:美推行反共、反社会主义和反人民民主国家的全球霸权政策。期间,支持蒋反共内战、侵朝、入侵台湾海峡、侵越等,把侵略矛头指向社会主义中国。

第二阶段(70、80年代):中美关系缓和,结束对抗,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主要原因:美国国内严重的经济危机、侵越失败,在苏美争霸中相互削弱并处于劣势,迫使美调整战略和对华关系;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美霸权政策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中国得到世界人民特别是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1978

年,中美正式建交。

第三阶段(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时而紧张,时而缓和。主要原因:美“和平演变”在东欧、苏联得逞,使之加紧对中国的“和平演变”,不断制造矛盾和摩擦,这是由其本性所决定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不断提高,中美经济交流日益增长。

6、两极、两霸及其斗争

(1)两极与两霸:两极是两个不同社会性质国家的政治集团;两极分别以两霸为首;两霸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首先要成为本集团的霸主,即牢牢控制本集团的成员,并不断扩大本集团的势力范围;两霸均利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加强对本集团的控制。

(2)两霸的争夺:

直接目的;扩大本集团的势力范围;

最终日的:称霸世界;

美苏两霸争夺的重点在欧洲,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各个领域展开争夺;争夺重点放在欧洲的原因:

①在政治上,谁控制欧洲就在一定意义上具备了控制世界格局的能力;

②在济上,美苏两家的最大经济利益都在欧洲,美国的传统市场、主要盟国、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和对外文化援助都以欧洲尤其是西欧为主,苏联则在东欧有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③在战略上,西欧是美国通向欧亚非大陆的门户和向东欧推进的桥头堡,东欧则是苏联的屏障和安全带。美苏争夺的主要对象是两极之间的“中间地带”。

(3)两极内部的矛盾和斗争:

随着各国经济力量的增长,两个集团内部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

两极内部的斗争必然冲击两极格局,影响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欧洲共同体、日本、美国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则是其具体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破了雅尔塔体系的安排,随着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中国参加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企图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开始逐渐形成美苏争霸的格局后,中苏意识形态分歧日益加深;

赫鲁晓夫为达其争霸世界的战略目标。企图抑制中国,遭到中国的拒绝,中苏关系恶化以及破裂。

第七十六课亚洲经济的发展(考点76)

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新加坡独立后的经济发展;韩国经济的发展;泰国、马来西亚经济的发展;印度经济的发展;西亚经济的发展。

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对比新加坡与韩国经济的发展,形成归纳、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亚洲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所存在的问题,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

主义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亚洲经济的发展韩国和新加坡经济的发展;

印度经济的发展;

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

复习过程:

基础知识点拨

1、东亚和东南亚经济起飞原因

①二战使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为亚洲经济发展铺平道路。

②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外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大力吸收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根据国情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技术产业和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重点难点问题

1、新加坡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成功经验

不利因素:

①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②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资源匮乏,市场狭小。

成功经验:

①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占略,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60年代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70年代又制定了“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外向型出口工业。

②着手进行工业技术升级,建立高技术、高资本和高增值的新兴工业企业。

③利用自己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优越地理位置,建设港口和机场,使新加坡成为国际贸易中心,还重点发展通讯、金融等服务业。

④发挥政府主导职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重视道德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⑤稳定社会秩序,重视法制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调整各种矛盾关系,高新养廉。

2、韩国发展经济的具体做法

①以五年计划来确定经济发展目标,大力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

②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状况,不断调整发展战略,鼓励出口,促进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③政府实行“不均衡增长”战略,以使在发展中求得均衡。先工业现代化,后农业现代化;优先发展出口工业;重点支持大型企业;首先发展先进工业区。

3、印度的经济政策成就及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济政策:推行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政策。所谓私营经济就是印度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它是印度在反对英国殖民掠夺过程中,伴随着民族独立运动而发展起来的,主要分布在农业、消费品和服务业生产领域,公营经济由三类组成:继承英国殖民当局的遗产;赎买本国或外国的私人企业;政府直接投资兴建的企业。公营经济多在能源、交通、国防、重工业、金融等核心经济部门。

成就:建立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粮食的基本自给;科技成就较大。

存在问题: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

4、西亚经济的发展

特点:经济发展方式不同;发展进度不平衡;产油国日益富裕。

表现:

①发起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进行斗争。

②大部分或全部控制本国的石油工业,利用石油发展本国经济。

③提高石油价格,建立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体系,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粮食自给率。

④沙特、科威特等国进入世界富国行列,伊拉克、伊朗富裕程度较低。

5、亚洲有关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

①新加坡:“进口替代”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60年代)→“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70年代)→资本的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略(70年代末80年代初)。

②韩国:“进口替代”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战略→“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不均衡增长”经济发展战略。

③印度: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混合”发展战略(政策)。

④西亚:利用石油资源发展本国民族经济的战略。

6、亚洲经济发展的原因

首先:是摆脱了殖民统治,走上了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道路;

其次:亚洲经济迅速发展地区都靠自己抓住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有利时机发展的;第三:这些地区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使自己发展起来。

7、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

第一,环境因素,包括周边国家与本国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与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经济上加强联系与交流,可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使本国政府可以全力致力于经济建设,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的国内环境,可以刺激本国经济的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吸收也是一个较大的贡献。

第二,科技教育因素,国际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科教可以兴国。第三,世界市场与本国特点,一国的经济必然要与世界市场相联系,必然要靠外向型经济拉动国内经济的发展。

第四,同时,各国制定经济政策也必然要按照本国国情,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

8、亚洲四小龙的共同点

(1)均位于亚洲东部,土地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不多,但密度很高。又因韩国和新加坡与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关系密切,它们都属于儒家(龙文化)文化国.人们通常称他们为亚洲“四小龙’’或亚洲“四小虎”。

(2)它们均属于海岛型或半海岛型国家或地区,拥有较长的海岸线和较多的港湾。面向海洋的有利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3)战后初期,“四小龙”的经济都存在经济基础薄弱的问题,属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的国

家或地区虽获得美援,但经济状况变化不大。从60年代开始,四小龙经济腾飞,实现了工业化,国际上称它们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4)“四小龙”成功的原因:所处地理位置优越,利用面向海洋、拥有较长海岸线与良好的海港等条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重视教育投入,劳动力的素质较高;选择了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50年代普遍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着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60年代先后完成从“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的战略转换,一直到70年代。

第七十七课世界政治的发展与冲突(考点77)

复习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东欧剧变的实质和方式;东欧剧变的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八一九”事件,苏联的解体和原因。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世界上各种力量的分化和组合;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国际裁军和军控的进展;《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韩朝首脑会晤。

能力培养目标

1、分析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培养运用内因和外因、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的辨证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分析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变化特点,培养综合、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美国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的背景和目的的分析,培养分析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的能力。

重点、难点、考点:

(1)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冲突冷战后的国际形势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复习过程:

基础知识点拨

1、东欧剧变

时间:80年代后期起。

途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领导人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政治多元化,反对派通过大选取得政权。

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概况:

①波兰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②除罗马尼亚以外的东欧国家都通过和平方式发生剧变。

③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爆发地区性战争;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原因:

①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

②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酿成危机,使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

③外部原因:

A、戈尔巴乔夫的建设“民主社会主义”纲领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

B、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2、苏联解体

(1)过程:

1985年:戈尔巴乔夫任总书记,经济领域改革无法打开局面。

1988年:进行政治改革,提倡“民主化”、“公开性”,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引起思想的动乱。

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多党制;国民经济开始大滑坡;民族分离运动愈演愈、烈;党内斗争日趋尖锐、公开化。

1991年:

a、《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的公布,表明该联盟要将苏联变为一个松散的邦联。

b、“八一九”事件,苏共被排出政权,国家政权性质发生根本的质变。

c、《阿拉木图宣言》,表明“独联体”扩大,苏联完全解体。

(2)原因:

a、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b、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治改革的消极影响。

C、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3、冷战后国际形势:

(1)总趋势及形成原因:

总趋势:两极格局结束,世界走向缓和,但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和动荡并存的局面。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形成原因:

①美俄关系转向对话和缓和。

②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势必导致国际关系中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

a、俄罗斯不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

b、两极格局下被压抑的地区性军事强国扩张的愿望,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纠纷等问题也会随着两极格局的结束而暴露出来并发生冲突,使世界动荡不安。

(2)世界各种力量新的分化组合

俄罗斯: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美国:企图独霸世界。

日本:提出以日美欧三方为主导的国际新秩序,并积极建立政治大国。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欧洲地位和实力提高,在国际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在新格局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上因素将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超多强”。美国为一超,多强指欧盟、日本、俄国、中国等国家。近期“一超多强”将继续下去,长期多极化为趋势。

4、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

(1)霸权主义: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借助北约进行干涉,严重干扰了和平与发展。

(2)地区冲突:

①原因:两相对立的旧格局被打破后,一些地区、国家内部长期存在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土等矛盾随即爆发。

②范围:局部性、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

③典型冲突:a、1991年海湾战争;b、南斯拉夫解体后出现的地区性战争

5、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

(1)国际裁军的进展

①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通过,把国际裁军和军控推向一个高潮。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全国、上海、广东等地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近几年试卷愈来愈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络信息等。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4.处理好几对关系,加强复习教学的实效: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方法,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出发点,但试题的呈现往往灵活多变。如果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是浮于表必须做到两点:①透彻,那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学好化学双基,面的”死”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②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双基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会”,这才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化学问题。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化学高考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备考中要注重方法、改进教法,从而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②如何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答案为BC 例3.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溶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瓶移取)量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瓶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填写字母)____,_____,_____,D,_____。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_________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终点时溶液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先配置250mlNaOH溶液,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用H2SO4进行滴定,以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滴定管应用所盛液

体润洗,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等。 答案:(1)C,A,B,D,E。 (2) 滴定管应垂直;装液或放液后需等一会儿,待液面上下不发生变化时才能 读数;读数时目光不能俯视或仰视,视线应与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应读到0.01ml。 (3)便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4)零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充满溶液,无气泡。 (5)终点时,pH约为3.1~4.4;指示剂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6)偏高。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一、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 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推论 (1)同温同压下, V 1/V 2=n 1/n 2 同温同压下, M 1/M 2=ρ 1/ρ2 注意:①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②使用气态方程 PV=nRT 有助于 理解上述推论。 3、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 1.01 ×105Pa 、 25℃时等。 ②物质状态: 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 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 如 H 2O 、 SO 3、已烷、辛烷、 CHCl 3 等。 ③物质结构和晶体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 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希有气体 He 、Ne 等为单原子组成和胶体粒子, Cl 2 、N 2、 O 2、 H 2 为双原子分子等。晶体结构: P 4、金刚石、石墨、二氧化硅等结构。 二、离子共存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 CO 3 2-、 SO 32-、 S 2-、HCO 3-、 HSO 3- 、HS -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 + 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 如 Ba 2+、Ca 2+、Mg 2+、Ag +等不能与 SO 42- 、CO 32-等大量共存; Mg 2+、Fe 2+、 Ag +、 Al 3+、 Zn 2+、 Cu 2+、 Fe 3+等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Fe 2+与 S 2-、Ca 2+与 PO 4 3-、 Ag +与 I - 不 能大量共存。 ( 3)有弱电解质生成。 如 OH -、CH 3COO -、PO 4 3-、HPO 42- 、H 2PO 4-、F -、ClO -、AlO 2-、SiO 32- 、 CN -、C 17H 35COO -、 等与 H + 不能大量共存; 一些酸式弱酸根如 HCO 3 -、HPO 42- 、 HS -、 H 2PO 4-、 HSO 3-不能与 OH -大量共存; NH 4+与 OH - 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容易发生水解的离子, 在溶液中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如 AlO 2-、S 2- 、CO 3 2-、C 6H 5O - 等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在;如 Fe 3+、Al 3+ 等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在溶液中存 在。这两类离子不能同时存在在同一溶液中,即离子间能发生“双水解”反应。如 3AlO 2-+Al 3++6H 2 O=4Al(OH) 3↓等。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 如 S 2-、HS -、SO 32- 、 I -和 Fe 3+不能大量共存。 (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 MnO 4-、Cr 2O 7-、 NO 3 -、 ClO -与 S 2- 、 HS -、 SO 3 2-、 HSO 3-、 I -、 Fe 2+等不能大量共存; SO 32- 和 S 2- 在碱性条件下 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则由于发生 2S 2-+SO 32-+6H +=3S ↓ +3H 2 O 反应不能共在。 H + 与 2 32-不能大量共存。 S O 3.能水解的阳离子跟能水解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双水解)。 例: Al 3+ 和 HCO 3-、 CO 32-、 HS -、 S 2- 、 AlO 2-、 ClO - 等; Fe 3+ 与 CO 32-、 HCO 3- 、 AlO 2-、 ClO - 等不能大量共存。

高三语文复习作文训练教案1

《作文训练》 课型:新课 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2.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重点:赏析范文,积累事例和优美语句。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材料,学会选题立意方法。 疑难预设:选题立意方法。 模式与方法: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流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间,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像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自立文意,自选文体,自拟文题,全文不少于800字。 教师学生共同分析立意 ①凡事都不能凭主观臆断,更应该提倡大胆实践的精神。 ②莫为假象所蒙蔽。 ③要敢于质疑,尤其是要敢于向权威质疑。 题目 ①有时,我们离成功就只差一英尺

②莫为浮云遮望眼 ③自缘身在最高层 好的段落 质疑是开创的发端。 比萨斜塔上,就曾经有一位年轻的勇士,用他的质疑推翻了一座已经耸立了千年的巨峰;百花广场上,也曾经有一位“为真理而战”的斗士,用他的质疑,推翻了统治了天文学界一千三百年的托勒密体系——一座从未有人怀疑过的“地心说”的山峰,拓展了人类的视野;有人断言,“水稻是不能杂交的”,可是却有人就楞是不信邪,他——袁隆平,不仅成为世界公认的“水稻杂交之父”,而且他的雄心又使他向着新的高度攀越,他要实现“小麦”的杂交…… 一英尺的距离 高三学生苑菲 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沙漠,面对未知的恐惧让你跋涉的脚步变得踌躇,可是对生的期冀却令你挣扎着做最后的奋进;这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沼泽,沉沉的泥泞让你想到过放弃,可是笃定的信念却在支撑着你,因为你深知“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菩提”。当走出沙漠,爬出沼泽,你会发现,那个曾经被自认为不可逾越的界线与最后的终点却只有一英尺! 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复杂,不要再放大困难,吓唬自己了!迎接这个生命的礼物! 面对未知,有的人迷茫,有的人沮丧,有的人屈服,有的人退却。但要记得——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一英尺! 我们习惯一事当前,先为自己布下巧妙逃遁的理由。我们善于发挥悲哀的想象力,制造可资逃避的借口。很多时候,我们活在自设的樊笼里。殊不知行动比单纯的猜想、主观的臆测、消极的等待更有力量!一味的顺从与观望,办法与机会绝对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一定还记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那声怒吼:“我们没有退路,只能前进!”的确,所有的禁锢都可以打碎,所有的网络都可以冲破,人世间最可怕的是走不出自己的阴影,最大的悲剧在于自我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反思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有效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转入了第一轮复习后,我经常在课堂地遇到这种的尴尬情景: 我环视了一下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第一个问题,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我边说边转身,面对黑板,奋笔疾书。身后一片悉悉索索的声音。转过身来,发现正对讲台的几个学生做长颈鹿状,视我如无物,目光直达黑板。我下意识地向讲台边挪动了一下。“背景一是……”“背景二是……”二十分钟后,随着教学进度的不断推进,许多学生笔尖移动的速度逐渐放缓,直视黑板的目光也渐渐和课桌形成45度角,神思恍惚。我决定提问。 我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手腕,问:“下面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一下,儒家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有哪些?”低垂的脑袋立刻应声而起,目光的转动速度也明显加快,快速翻书,轻声交流,凝眉思考。接下来我问学生答,注意力终于又集中了,效果还不错。但十分钟后,我发现如果这样问答下去,这一节的教学内容将无法完成,无奈我只好又转回到讲述法。 最终临近下课时,一些学生在老师冗长的讲述和连续机械的抄录笔记的袭击下,显现出满脸的疲惫与茫然。 回到办公室后,学生疲惫与茫然的神情依然在我眼前闪现,我陷入了深思…… 自2011届开始,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老教材的通史教学模式,将其分成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同时以25个学习专题为串联,中外史混编,将高中历史内容重新排列组合。这种课程设置的板块模式,一定程度上改革了以往一些初中和高中知识重复的问题,但却造成了现实课堂教学中的诸多不便。如,这种设置方法,分割了历史知识间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使同时期密切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割开来,造成了时序和因果关系上的混乱,也容易造成学生知识学习的混乱,学生整理知识时普遍感觉无从下手;同时,这种模块排列与高考突出综合能力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研究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试题比较重视对历史阶段特征相关知识的考查。正因为如此,我认为在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中采用模块整合、通史复习的教学方法,是目前解决现有教材诸多弊端的一项较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但是,由于采用模块整合的通史复习教学模式,没有现成教材,再加上本届学生在高二阶段没有结束全部高中阶段基础教学内容的教学任务,造成了高三复习阶段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现状。所以我一直以为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学生当然都需要记笔记,并且为了能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一轮复习任务,老师也只能使用传统的讲述方法进行教学。我从未想过学生会因为既要跟着老师思路走,又要快速完整的记录笔记而疲于奔命,失去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也未认识到学生笔记的内容实际上仅仅是对老师讲解内容的机械复制,学生们一般没有时间及时将课堂所讲进行归纳总结,等到课后再想总结,则事过境迁,对授课内容记忆已经不再完整,课堂笔记便成为残缺不全的、不系统的知识记录了。最后的结果老师和学生都感觉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课堂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出现典型的低效教学。 那么,当一轮复习遭遇课时不够,教学任务重,学生笔记压力大的时候,我们如何精讲教学内容,减轻学生的笔记压力?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避免低效,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呢?下面针对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出发,浅谈一下自己的一点体会,请同仁批评斧正。 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四步走的教学环节设计应该是解决低效教学的方法之一。第一步,避免以往第一轮复习中“多而全”、只注重细微的知识,而忽略了知识体系的连贯性的做法,按照世界史、中国史两条线索,时空结合,整合原来的三个专题模块的知识,在正确解读《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有关参考资料和教学经验,综合整理人教、岳麓、人民、大象几个版本的知识体系,删繁就简,提纲挈领,突出主干,绘制出完整且力求精炼的知识结构图表,尽量减少学生重复记忆的工作量,给学生提供出清晰的知识线索,为进行高效率复习打下基础。第二步,为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参与互动,可采取填空题的形式。主要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高考化学如何做好一轮复习 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考试的化学试题,可发现其难度并不大,体现了源于课本,覆盖全面的特点。而第一轮复习阶段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复习和整理,使之系统化和深化,把握学科基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建立学科知识网络,复习内容要细致全面。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无机元素化合物——概念和理论(二)——有机化学——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

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页 1 第 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

整理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教案

监利中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A4打印/ 修订/ 内容可编辑

监利中学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 《第四讲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编写人:王民生 新课标导航: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2、了解溶度积的意义。 3、知道沉淀生成、沉淀溶解、沉淀转化的本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课前预习探究: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饱和溶液:在下,在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3、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 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也是,同样可以通过使平衡移动。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简称请写出氢氧化铜、硫酸钡、氢氧化铝、硫化铜的溶度积表达式: 5、通过比较与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在给定条件下沉淀能否生成或溶解。 合作探究: 一、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问题1、难溶电解质的定义是什么?难溶物的溶解度是否为0?你如何理解溶解性表中的“溶”与“不溶”? 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当沉淀____的速率和沉淀____的速率相等时,形成溶质的________溶液,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称为沉淀溶解平衡。 问题2、请写出AgCl的溶解平衡表达式,与电离方程式有何区别? 问题3、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有哪些?

加水稀释 加入少量AgNO3 通入HCl 通入H2S 思考:加入盐酸溶解平衡如何移动? 二、溶度积常数及应用 1、溶度积常数 溶度积和离子积:以A m B n(s)m A n+(aq)+n B m-(aq)为例 溶度积离子积 概念 符号 表达式 应用 问题1、溶度积常数有什么意义?能否说K SP越小,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小? 2、Ksp的影响因素 (1)、内因: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这是决定因素 (2)、外因: ①浓度:加水稀释,平衡向方向移动,但K sp 。 ②温度:绝大多数难溶盐的溶解是过程,升高温度,平衡向方向移动,K sp 。 ③其他: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可与体系中某些离子反应生成更难溶物质或更难电离物质或气体的离子时,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但K sp不变。 练习1.AgCl的K sp=1.80×10-10,将0.002 mol·L-1的NaCl和0.002 mol·L-1的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AgCl沉淀生成? 练习2.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 s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 sp减小 B.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减小 C.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增大 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 sp不变

2019版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微题型微考点训练微考点18 Word版含答案

1.(2017·湖南娄底期末)下列关于金属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氧气过量时,钠转化为Na 2O 2 B .打磨的铝箔加热至熔化时,铝会滴落 C .点燃镁之前,应先用砂纸打磨 D .铁在纯氧中燃烧生成Fe 2O 3 2.(2017·太原模拟)“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四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 .Mg ――→HNO3Mg(NO 3)2 B .Mg ――→Cl2MgCl 2――→NaOH Mg(OH)2――→稀硝酸Mg(NO 3)2 C .Mg ――→O2MgO ――→稀硝酸Mg(NO 3)2 D .Mg ――→浓硫酸MgSO 4――→Ba (NO 3)2Mg(NO 3)2 3.(2018·湖北荆州中学质检)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的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会逐渐褪色;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镁粉与液溴反应 B .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C .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的 D .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4.镁在工业、医疗等领域均有重要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硼砂工厂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Al 2O 3和Fe 2O 3等),设计了回收镁的工艺流程:

(1)酸浸前,将固体废弃物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达到此目的,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酸浸时,生成滤渣1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次调节pH的目的是_______。当加入氨水使Al3+开始沉淀时,溶液c(Fe3+)/c(Al3+)为________。(已知K sp[Fe(OH)3]=4.0×10-38,K sp[Al(OH)3]=1.0×10-33,K sp[Mg(OH)2]=1.8×10-11) (4)设计简单方案分离滤渣2中的成分,简述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滤液3中可回收利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化学式),其阳离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 ____。 (6)写出工业上从滤渣3中获得镁锭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018·重庆八中月考)Mg(OH)2可用于制造防火材料。工业上,以蛇纹石为原料制备氢氧化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蛇纹石的主要成分为3MgO·2SiO2·2H2O,还有少量Fe2O3、FeO、CaO和Al2O3。 ②几种金属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 (1)酸A宜选择________(填字母);加入酸A适当过量,但不宜过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a.硝酸b.稀硫酸 c.盐酸d.氢碘酸 (2)试剂B可选择NaCl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ClO的目的_______________。 (3)试剂C可能是MgCO3或MgO,加入过量试剂C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滤液A中含有的阳离子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向过滤Ⅱ所得滤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水,镁离子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写出镁离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高于50℃时,Mg2+的转化率降低,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作文系列教案之演讲稿doc

2010年咼考作文系列教案之演讲稿 [训练目的] 学会写演讲稿 [复习指导] 演讲稿也叫演说词,是在群众集会上或一定场合中口头发表的讲话文稿。它是演讲的书面依据,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常用的一种应用文体。 写好演讲稿,最关键的一条是你心中必须时时装着听众,时时想着你的演讲稿是写给听 众听的。 演讲稿的特点:①针对性。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作演讲稿一定要根据不同听众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心理状态以及兴奋点来确定演讲的内容。无的放矢,舌L 写一通,是万万不行的。②情感性。“动人心者,莫先于情”(白居易)。演讲是一种有声音的感染艺术,既要以理服人,又要以情感人。演讲者要把火热的激情洋溢在讲词里,抒发在 声调里,才能感染人、打动人。③传声性。演讲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口头语言,这就要求演讲稿应具备传声性的特点。演讲稿的句子要简短,句式要变化,语意要明白,声 调要顿挫,语气要自然,便于演讲者调动声音技巧来表情达意。④鼓动性。在思想内容方面, 议题要与听众休戚相关,主张要与听众痛痒与共,感情要与听众喜怒相通。在表达形式方面,要调动修辞手段,如设问、反问、比喻、对比、排比、反复等,借以增强感情色彩,激发听众情绪。这样,演讲稿就会富有鼓动性。另外,演讲稿还有宣传性的特点。 演说内容应该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但如何在演讲稿中呈现,还需要把握听的规律。就层 次性而言,你不能在大的一、二、三底下再用小的1、2、3来标明次序,使听众一头雾水, 听得吃力费劲。你要用明白易懂的语言形式表达演说的内容。就衔接过渡而言,不必太在意 承上启下时细针密线地缝合,内容板块之间有时可以直接拼合。 增强演讲的鼓动性、感染力,需要一定的技巧,写演讲稿时要注意把这些技巧预设暗含于文稿中。例如,开场的技巧。语言设计要能迅速抓住听众的注意力,使听众产生强烈的倾 听欲望,收取“镇场”的效果。形成气势的技巧。语言设计上可以大量地使用排比、呼告、反问、设问、感叹等表现手法,强化听觉效果。演讲稿中既要力避平铺直叙,也要避免高潮迭起,要在能引发听众强烈反响和共鸣的地方合理设置高潮,从而达到“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的境界。 [典题探究]2008 ?高考北京卷 课堂上,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小实验。”随后,他拿出一个装满石块的玻璃广口瓶,放在讲台上,问道:“瓶子满了吗?”所有学生答:“满了!”“真的?”老师从桌下拿出一小桶沙子,慢慢倒进去,填满石块的间隙,“满了吗?”学生们若有所思。老师又拿过 一壶水倒了进去,直到水面与瓶口持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老师问道。课堂活跃起来。一个学生说:“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一个学生说: “顺序很重要。先放这桶沙子,有些石块肯定就放不进去了。” 一个学生说:“对,得先放石块。有些分量重的东西就得优先安排。” 一个学生说:“也不一定,先放沙子和水就一定 不行么?”…… 请就以上材料,展开联想,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不少于800字。 [试题解读]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作文的写作要点就在于如何挖掘题目所提供材料所具有的内涵,然后挑选你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提炼出一个写作中心。具体对本题而言,首先是审读材料。 在认真审读材料后会发现,这个作文题的写作范围是非常广阔的。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二氧化硫等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教案二氧化硫等 一、SO2及O3 1、二氧化硫 (1)强还原性、氧化性〔与H2S〕。常见氧化剂均可与SO2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2)酸性氧化物通性 (3)漂白性 例1、为降低SO2对大气的污染,工业用煤可伴入少量生石灰,可减少污染,另一种方法是将烟道气通入石灰乳中,既起到〝固硫〞的作用,防治酸雨,又能制得石膏,请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解析:SO2+CaO=CaSO3SO2+Ca (OH)2= CaSO3+H2O 2CaSO3+O2+4H2O=2CaSO4·2H2O 例2、白色的亚铜化合的Cu〔NH4〕SO3难溶于水,假设与足量的10mol·L-1的硫酸溶 液混合并微热,生成铜和SO2气体及溶液。 (1)完成并配平化学方程式:Cu〔NH4〕SO3+H2SO4-Cu+SO2+CuSO4+_________ (2)按上述操作,铜的最高转化率是多少_______________ (3)有人设计让上述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结果铜的转化率大大提高,咨询在密闭 容器中进行反应,铜的最高转化率是多少?请讲明理由。 解析:〔1〕上述反应打用逆向配平〔歧化反应,铜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缺项明显为(NH4)2SO4,各计量系数依次为2,2,1,2,1,2,1。 〔2〕2molCu (NH4)SO3中的铜1mol转化为单质铜,1mol转化为CuSO4,因此,转化率为50%。 〔3〕假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为何铜的转化率会提高?明显Cu〔I〕自身岐化转化率只能为50%,必有其它还原剂才能提高其转化率。由于产物中含SO2,SO2具有强还原性,能将Cu〔II〕还原为零价。其最高转化率可达100%,缘故是:每生成1molCuSO4可生成2molSO2,它可提供4mol电子,完全可将CuSO4还原且SO2仍过量。 2.臭氧 (1)同素异形体 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臭氧和氧气是氧的同素异形体。 (2)性质、用途 ①物理性质 在常温常压下,臭氧是一种有专门臭味的淡蓝色气体,它的密度比氧气的大,也比氧气易溶于水。液态臭氧呈深蓝色,沸点为-112.4℃,固体臭氧呈紫黑色,熔点为 -251℃。 ②化学性质

高考英语作文训练教案

高考英语作文训练教案 (一)话题议论类作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体裁,它主要用于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作者可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笔者通过仔细研究近几年全国各地和湖北高考试卷,发现此类文章的考查是热点,深受命题老师的喜爱和推崇。所涉及的话题不外乎是关于学校或社会存在的某些现象及焦点问题,要求学生就此问题表明见解,进行论述。笔者认为此类文章重在阐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将二者不予以划分,只侧重于议论文在技术形式及内容上的点拨,“以篇盖全”,从中掌握二者的共性。笔者认为在写议论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条理要清晰,观点明确。 2. 注意运用基本的论据来阐明观点,同时切记用5句话表达全文。 3. 上下文要连接自然,适当运用连词,副词,短语等来衔接句子。 4. 注意时态,议论文形式还是以现在时为主。 通常议论文的考试形式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1)对立观点式;(2)批驳观点式;(3)现象评论式;(话题类) 附常用短语结构: 实例: (一) 在即将举行的中美高中生夏令营活动中,你和你的美国朋友将讨论学生中的“追星”问题,

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篇发言稿。 注意:1.根据要点可适当发挥但内容要连贯、完整。 2.词数:120左右。 3.文章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 4.参考词汇:idol 偶像 Ladies and gentlemen, Nowadays, star-worshiping(追星) is popular among teenagers, especially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at’s all. Thank you. One possible version: Ladies and gentlemen, Nowadays, star-worshiping(追星) is popular among teenagers, especially many middle school students. Thousands of fans are on fire for the handsome appearances, beautiful songs and perfect acting skills of their idols, and they imitate whatever stars do, including their clothes, hair style and hobbies. As a result, some of them forget what they should do and even spoil their study. In my opinion, having idols is not a bad thing. However, we should make it clear who are the real “heroes”.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real heroes are those who are making the most contributions to our society, such as teachers, doctors and scientists. As young students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m.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become useful men and be real popular stars in the future. That’s all. Thank you. 点评:本篇文章充分的表达了文章要求和作者自己的意思,自由发挥得当。用到了下列结构:(二) 面对中学生“出国热”,社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请你以Studying Abroad为题,根据以下提供的信息,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1.第一句已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2.词数120左右 3.参考词汇:媒介,中间人mediator In recent years, studying abroad has been popular…..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教学反思 新课改后,对学生的要求在课程目标、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动。教材由传统的以时间为线索变为以专题模块为主体,高考的模式也有所调整,在原来题型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新情景型试题增加,还新设置了选做题。那么,新课标下的高三历史如何复习,如何在高三一年的时间里复习好这三本必修和几本选修课本,让每个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的成绩,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时间是有限的,提高复习效率是搞好复习的关键。 一、两次月考成绩和存在问题分析 1. 客观题答卷分析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基础知识不过关,知识点混淆,对历史问题的实质、性质掌握不清楚。(2)文字表达缺乏层次性、条理性和内在的逻辑性,概念把握不清。 (3)审题能力差、解题不熟练,会而不对,对而不会,出现所答非所问和草草答题现象,反映在平时学习中缺乏一定量的训练和相应技能的积累,阅读能力差,许多考生读不懂题意或理解不到位,丢失了不少分。 (4)思维不严谨,解答不规范,许多考生是主要分析过程,不能做到史论结合。(5)应变能力较弱,心理素质不强。

二、确立复习模式 第一步,课前根据学案巩固基础; 第二步,课件中运用材料呈现复习要点; 第三步,去细留粗、归纳线索; 第四步,精选习题,突破重难点 三、后期的复习中注意的问题 1.认真、细致的研读大纲,关注考纲变化,适时调整,增强备考的实效。通过研读2007——2012年大纲及高考题,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就可以参照样卷展示的题量题型的大致比例分布,帮助学生了解高考试卷的分布,同时它又是往年高考题的精选,是可以借鉴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考点。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不管在新课教学或是在第一轮复习中就将考点置之其中,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训练,提高答题技巧。 (1)注重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取有效的信息,两类材料的阅读迷惘,一类是文言文,另一类是外交辞令,平时复习与训练时应加大阅读的力度,提取有效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提取选择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这三个要素(特别是时间要素),另一类是提取主观题的有效信息,关键是要明确题目“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2)做选择题时,既要保证正确性,又要节省时间。因此就应找准中心词,再慎审待选答案,对不确定的可以第一感觉为主。答题卡的涂写最好在做非选择题前进行。 (3)对非选择题也就是主观题部分,这在高考复习中是需要下大力气训练的。纵观近几年高考,由于新课程改革的进行,出现了各地教材版本不一的现象问题,为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高考命题者在主观题命题时,往往会先给出一段材料,依据材料设置问题。为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利用材料对历史事件加以说明、解析,同时,在练习或者是考试中也相应加强练习。 (4)在训练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历史材料的题材是多种多样的,有纯文字材料题、有图形的、有图表等。因此必须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如:文字题材,首先看问题带着问题读材料,做到有的放矢,其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水溶液酸碱中和滴定三教学设计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授课题目 课题: 《水的电离 溶液的酸碱性》 拟3 课时 第 3课时 明确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2、了解溶液的酸碱性与pH 的关系, 3、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 4、掌握pH 相同的强酸与弱酸的几个规律, 5、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填写学案回归课本,加深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 难点:学会计算酸碱的pH 值以及氢离子浓度和pH 值的互算,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它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师生活动设计 【高考知识点梳理】 一.关于pH 值的计算类型及计算方法 1.强酸或强碱溶液的PH 值 〖练习〗求室温时的PH (1)0.1mol/LH 2SO 4 (2)0.0005mol/LCa(OH)2 2.酸碱混合(一般稀溶液密度相近,体积可简单加和) 酸性→求C (H +)→pH 一定要先判断溶液酸碱性 碱性→先求C (OH -)→再根据K w 求C (H + )→pH (1)酸I+酸II :C (H +) = II I II I V V H n H n ++++) ()( (2)碱I+碱II :C (OH -) = II I II I V V OH n OH n ++--) ()( (3)酸I+碱II : 完全中和:C (H +) = C (OH -) = 17 10-?mol/L 教师评讲例题,师生总结。 学生回顾相关内容,并练习《金版学案》对应内容

2016高考化学一轮考点集锦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知识点的认识】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1)比较典型的计算有:求氧化剂、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 (2)计算的依据是:氧化剂得电子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数,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物质失电子必有物质得电子,且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或者说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且化合价升高总数必等于降低总数.有关得失电子守恒(化合价守恒)的规律有如下应用: (1)求某一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原子个数之比,或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3)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2.强弱规律 较强氧化性的氧化剂跟较强还原性的还原剂反应,生成弱还原性的还原产物和弱氧化性的氧化产物.应用:在适宜条件下,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制备氧化性较弱的物质,或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制备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也可用于比较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只有氧化性;元素处于最低价,只有还原性;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但主要表现一种性质.物质若含有多种元素,其性质是这些元素性质的综合体现.4.转化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以元素相邻价态之间的转化最容易;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发生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只靠近,不交叉;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 5.难易规律 越易失去电子的物质,失去后就越难得到电子;越易得到电子的物质,得到后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 同时与多种氧化剂相遇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命题方向】 题型: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目的计算: 典例1在下列反应过程中,有3mol电子转移的是() A.1mol钠与水反应B.27g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C.22.4L氧气(标准状况)与足量镁反应D.1.5molNaO与足量水反应22分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 B、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C、金属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D、NaO与足量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2O═2NaOH+H↑,反应转移2mol电子,lmol钠与水反应,转移1mol电2Na+2HA、解答:22子,故A错误;

高考作文训练教案1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高考作文训练教案 张广祥作于2003年4月13日 一、【考纲说明】要求: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1、基础等级D 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④结构完整,语句通顺; ⑤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D ①深刻透彻(如: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 ③生动形象(如: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形象丰满,细节生动,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如:用词生动,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的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如: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材料新鲜,见解新颖,有个性特征)。 二、复习指导思想 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均只考一篇大作文。特点是文体宽泛,题材宽泛,考生有话可说,而且这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基本上得到了社会各界与国家教委的肯定。 那么,以后是否沿袭这种命题方式?我们不能肯定。我们只能根据考纲进行全面训练,以不变应万变才为上策。 1 关于小作文是否需要练习的问题。我们认为无需多加练习,理由有三: 一)、1999年考纲规定写作内容有“整篇文章”与“单项能力”,结果并未考“单项能力”,2000年只规定“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删除了“单项能力”的考查。估计高考命题组

认为“单项能力”主要还是考的语言表达,可以在第五大题“语言表达”部分考查,而无需再考小作文。 二)、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写两篇作文,不利考生写作能力的正常发挥,写两篇作文的结果,往往导致两篇作文的水平都不高,因而使考生的写作能力的评分趋于接近,拉不开分距,不利选才。 三)、即使考小作文,但我们相信,只要考生的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基本的表达方式能过关,能写好大作文,就不怕写不好小作文。只要考场上审准小作文题,按题意要求写,平时不多练习小作文,同样能拿高分。 2、关于要不要进行各种文体分类训练的问题。有人认为近年来淡化文体,因此高三复习时不要进行分类训练,也不要进行文体模式训练。我们认为这种观念是错误的。理由有二:一)、淡化文体,并不是说没有文体。考题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也就是说可以让考生发挥自己的长处,长于写记叙文的就写记叙文,长于写议论文的就写议论文。因此掌握各种文体的基本模式及创新形式,很有必要。 二)。学生进人高三时,写作能力差异很大,说有的学生的作文已达高考优秀作文水平,而有的只相当于、甚至于低于高一新生水平,绝非危言耸听。比如给学生一个话题,要他展开分析,把道理讲得透彻一点,如果议论文基本模式不掌握,恐怕很难写好这篇议论文。为了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所以有必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模式训练。 3、关于复习训练内容如何安排的问题。考纲要求几种主要文体都考,而且作文评分分为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因此,我们上学期的训练内容主要是议论文与记叙文的基本套路与审题训练,力图通过训练让学生作文达到基础等级。下学期是不限文体的作文练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长处,确定某一文体进行强化训练,力图通过训练使其作文达到基础等级的上限或创新等级。鉴于历年高考大作文都没有考说明文(考场说明文很难做到材料具有客观性),所以没有安排说明文的大作文训练。 三、具体实施方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