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苗族锦鸡舞的特点及成因

浅谈苗族锦鸡舞的特点及成因

浅谈苗族锦鸡舞的特点及成因
浅谈苗族锦鸡舞的特点及成因

浅谈苗族锦鸡舞的特点及成因

王家明

摘要:锦鸡舞作为苗族民间舞蹈文化与苗族其他艺术文化一样,是苗族人民为了展现自己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及满足人们对美的爱好和追求而逐渐创造出来的艺术瑰宝,不论是从舞蹈的造型还是舞步的特点,无一不反映情、意、形三者的融合,尤其是用不同颜色的丝线,仿照锦鸡的羽毛刺绣而成的各种花纹图案的美丽衣裙和银饰的搭配,锦鸡觅食、嬉戏的生动舞步,主题尽显出苗族锦鸡舞无限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锦鸡舞;小学课堂;重要性

一、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没有“艺术教育”,就不是完备的教育。没有舞蹈教育,也就不是完整的艺术教育。由于艺术教育自身的特性,通过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强健小学生体魄、陶冶情操、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还可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由于校园舞蹈作为学校教育它正是我国各类小学以课外活动、少年

宫、舞蹈艺术团、培训班等形式方兴未艾,越来越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支持。

二、通过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民族舞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在民族舞蹈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旺盛的情绪和学习状态,增强教学的情感性,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尽力营造民族舞蹈氛围。

针对小学生年龄约在6-13岁左右,多未受过专业舞蹈训练,也很少接触少数民族舞蹈,基础较差的情况,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观看少数民族舞蹈音像资料,或亲自示范一段优美、舒展的民族舞蹈组合给学生看,调动他们热爱民族舞蹈的情绪,提高他们学习少数民族舞蹈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民族舞蹈的特点,向学生进行感性的描素和启发,以调动情绪,之后在教动作。比如教跳苗族锦鸡舞时,先向学生描述一幅美丽的画面:在教学生跳锦鸡舞时,眼前是炊烟袅袅的村寨、错落有致的梯田,梯田上有勤劳质朴的农民在耕作、可爱的孩子在嬉戏,幽静的山谷传来阵阵的鸟儿清脆的啼叫声,美丽的锦鸡正在枝头翩翩起舞。激起学生了解苗族风情兴趣,张开想象的翅膀,使学生能够理解该舞的意境,自然的拔直了后背、挺起了胸,视线也放远了。如果整堂课都能沉浸在这种氛围中,那么名族舞蹈教学的情感性就更强了。

三、通过教学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1)小学生有极其强烈的上进心。这个时期多数少年是“人小志大”,因而必须抓住这种心理特点和积极因素,能激励他们的进取意识。首先要告诉孩子们,他们学习少数民族舞蹈虽以“小”为特征,但却不能因其“小”而受人轻视,“小”舞蹈里有大文章。小舞蹈也是整个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青少年儿童、智、美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有道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不仅有助于陶冶孩子们的情操,而且能够开发少儿的智力,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从丰富的少数民族舞蹈中懂得什么是真善美的艺术,懂得通过民族舞蹈特殊的语汇如何去表现各民族人民的丰富生活、人生追求、道德和道理。(2)小学生理解能力弱、记忆力强。因此在民族舞蹈教学中一定要循循善诱,白说不厌,百做不烦。每个动作要一点一点地简介透彻,示范要一步一步地作准做好,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教会他们。(3)小学生好学习,模仿能力极强,但玩性也大。因此,教学时必须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青少年学习时注意力集中是有限的。好奇心使他们对许多事物感兴趣,却不能持久。因而对他们不能像要求成年人一样,一训练就是几小时,每天都不间断的训练。孩子们在学习时只能是练一会儿,玩一会儿又练一会儿。教新课是尤其要注意掌握在他们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教师抓住时机耐心细致地一个一个动作进行解说,一丝不苟地示范给他们,让他们在看懂看会的同时,自然而然

到产生浓厚的兴趣而跟着做动作,这时他们才能很快地把新动作要牢记在心。

四、学习民族舞蹈能让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苗族锦鸡舞舞蹈中,以表现锦鸡形象的锦鸡舞最典型最普片。苗族地区的大山中生活着许许多多美丽的锦鸡,身上的羽毛色彩为头青、颈绿、身红、尾毛麻花并且比身上长。锦鸡全身漂亮的羽毛百鸟无法相比。

传说苗族的祖先居住在东方大平原上,后来迁到一个叫“展坳对社”的沙滩地居住,又因洪灾而沿江上行来到丹寨县,在丹寨县定居后,苗族的祖先们一边开田,一边打猎充饥度日,因为是一只美丽的锦鸡帮助他们获得了小米种,帮助他们度过饥荒。所以苗族同胞为了纪念锦鸡,在每年的重大节日里举行隆重的吹笙跳月活动,敲响铜鼓,跳起“锦鸡舞”,以纪念先祖和怀念给他们带来自由、祥和与欢乐的美丽锦鸡。所以苗族锦鸡是苗家的吉祥物,图腾的象征。那七彩的颜色代表着苗家人向往五彩缤纷的生活,也表现了苗家人对锦鸡的崇拜。

五、学习民族舞能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校园舞蹈课堂中的少数民族舞蹈教学时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艺术教育事业,为了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田中播下美的种子,启迪美德灵韵,培养和造就一批未来的民族舞蹈优秀人才,摆在小学舞蹈教师面

前的任务是十分光荣而艰巨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新的舞蹈教学方法,使小学民族舞蹈这朵艳丽之花常开不败!

舞蹈艺术概论

舞蹈的审美特征:1、从各种艺术形式所使用物质材料和表现手段的比较中来考察舞蹈与其他艺术不同的审美特征。2、从审美主体(观众)对不同的审美客体(各种艺术作品)的感受特点的比较来看舞蹈和其他艺术的审美特征。3、从各种艺术对客观对象反映的方式和手法的比较看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 舞蹈的艺术特性:1、直觉性 2、动作性 3、节奏性 4、造型性其中,舞蹈动作,一般可大致分为表情性(表现性)动作、说明性(再现性)动作、装饰性联结性动作三类。节奏一般可分为内在节奏和外在节奏。外在节奏又可分为听觉的节奏和视觉的节奏。 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其创造性的劳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审美情感的渗入 2、典型化的提炼创造 3、运用专业技巧创造美的形式 舞蹈的空间运动线可分为:斜线(对角线)、竖线(纵线)、横线(平行线)、圆线(弧线)、曲折线(迂回线)等五种。 斜线:一般表现有力的推进、并有延续和纵深感,长于表现开放性,奔驰性的舞蹈。 竖线:具有强劲的运势,使观众产生直接逼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长于表现正面前进的舞蹈。 横线:一般表现缓和、稳定、平静自如的情绪。圆线:给人柔和、流畅、匀称和延绵不断的感觉。曲折线:给人活泼、跳荡和游动不稳定的感觉。 舞蹈画面造型,一般可分为:方形、三角形、圆弧形、梯形、棱形等基本图形。 音乐在舞蹈中一般有着三个主要方面的作用:1、描绘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与舞蹈一起共同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2、对舞蹈所处的客观环境和气氛进行渲染和衬托。3、在舞剧作品中,音乐除了上述的作用外,还要具有明显的戏剧性因素,表现出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一定程度上担负着交待和展现剧情的任务。 舞蹈在古代社会的功能:1、舞以达欢 2、祭祀与祈祷 3、交流、交谊和择偶 4、健身、习武、象功5、教育(劳动教育、战斗与狩猎教育、礼仪教育)舞蹈在现代社会的功能:1、自娱自乐、抒发情怀2、交流情感、增进友谊 3、增强体质、延长青春4、欣赏愉悦、陶冶情操 5、了解社会、认识世界6、宣传教化、团结鼓劲 根据舞蹈的作用和目的来划分,舞蹈可分为生活舞蹈和艺术舞蹈两大类。生活舞蹈包括:习俗舞蹈(仪式舞蹈)、宗教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教育舞蹈。艺术舞蹈有三种:一,按风格特点分(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当代舞);二,按表现形式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歌舞、舞蹈诗、歌舞剧、舞剧);三,按反

松桃县瓦窑苗族花鼓舞

松桃县瓦窑苗族花鼓舞 瓦窑地理位臵 瓦窑,系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东部片区,撤区并乡前是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瓦窑乡。 明万历年间,统治者为加强对苗族的控制,从松桃正大亭子关至湖南永顺,修筑一道300里长的边墙(今南方长城),将生活在湘黔边区的苗族一分为二;东南侧谓之“熟苗”,西北侧称之“生苗”。瓦窑位于边墙外围,即所谓“生苗地区”。在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南角,距县城所在地67公里。东、南、北三面毗邻湖南省凤凰县,西南与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大兴、牛郎三镇接壤。地理位臵:东经108°42′—108°53′,北纬28°—28°09′。面积39.8平方公里,现有6个行政村,24个自然寨,6000多人口,其中90%为苗族。 瓦窑海拔高度750米,处于腊尔山的褶皱里,是武陵山脉腹地,亦是云贵高原东部大斜坡与湘西丘陵的过渡带。地势北高南低,为典型山原丘陵地貌,山坡草场辽阔,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摄氏16.8度,年降雨量1378.4毫米,无霜期290天左右。极利于林木和农作物生长,并以盛产油茶、茶叶和优质稻米享誉一方。 该地交通尤欠发达,唯一一条公路是由正大水竹坪至凤凰腊尔山镇的简易公路,此路连通湘黔,是瓦窑通向山外仅有的交通要道。瓦窑河由北而南纵贯全境,水流缓慢,不宜行船。 花鼓的辉煌 瓦窑苗族花鼓舞因源出前瓦窑乡而得名。主要流布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正大乡及其周边地区。鼎盛时期,瓦窑地区花鼓班曾发展到20个之多,有鼓师200余人,鼓手3400多人。改革开放以来,瓦窑苗族花鼓舞多次参加国家和省地大型活动演出,曾出席了全国一、二、三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并作为文化使者,先后赴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十余国家和地区访问演出,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较大贡献。2009年九月份又在江西省婺源县举行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鼓舞鼓乐大赛中获得最高奖山花奖;参加2010年中央七台举行的亿万农民的笑声春节联欢晚会;并以苗族花鼓舞的独特魅力征服亿万海内外观众。并成功举办地一、二、三、四届花鼓艺术节。 据《松桃厅志》记载,瓦窑苗族花鼓舞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已盛行松桃,其演出时时间多在苗年十一月,以后逐渐演化至正月及其他民俗节日和集会。 该舞蹈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其祭祀性、叙事性、仿生性特征世界罕见。是民族学、历史学、艺术学信息宝库。亦是民族认同的纽带。对民俗和艺术研究,对丰富和完善中华舞艺术,保护世界民族文化多样性,以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基本内容 花鼓舞,苗语叫“保诺”。是一种以牛皮大鼓为道具的苗族民间舞蹈。风格独异、自成一体、内涵丰富,蕴藏着苗族人民的历史风韵、劳动景观、艺术审美和生命涵养等丰富内容。 瓦窑苗族花鼓舞有两面鼓舞和四面鼓舞之别。两面鼓舞:固定一人敲击鼓点,指挥舞蹈节奏的快慢缓急;男女舞者两人各站鼓面一端相对而舞,也可四人同舞。四面鼓舞又称八音协奏,是瓦窑苗族花鼓艺术的主要象征。可细分为四人舞和八人舞。四人舞以鼓为圆心舞蹈,时而腾挪闪跃,时而绕鼓换位,击鼓而舞,要求鼓音、鼓点、节奏、动作一致,快慢相协。八人舞则每方两人,时而交叉击鼓,

苗族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

目录 引言 (3) 一、发展历史 (3) 二、形式类型 (3) (一)服饰 (3) (二)配饰 (4) 1.头饰 (4) 2.银饰 (4) 3.银梳 (5) 4.银镯 (5) 5.银项 (5) (三)纹饰 (5) 三、服饰文化 (6) 参考文献 (6)

引言 苗族是一个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的民族,在2010年的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万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重庆、湖北、四川、海南、广西等省(区)。苗族服饰样式繁多,据不完全统计多达200多种样式,年代跨度大,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服装样式都能在苗族服饰上找到痕迹。湘西方言苗区和黔东方言苗区喜好银饰,黔南某些地区喜好贝饰,而西部方言区苗族服饰则少银饰。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是我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一、发展历史 早在《后汉书·晋记》等书中,就有关于五溪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现在,每逢节日的时候,苗族妇女依然喜欢穿传统的绣花衣裳。苗族服饰文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如今所呈现出来的苗族服饰文化是历史的积淀。 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也没有关于自己历史的确切文献记载。所以,苗族口口流传的传说故事成为了了解苗族历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途径。有关苗族服饰的起源传说之一是:“楼珊”、“楼尼”请来了“楼妹”、“楼姐”,坐船从东球带来了五色棉种,进行播种。后来勒归发明了织布机、纺车,还教会女人纺纱、织布。这样,女人才有裙穿,男子才有衣穿。另一种说法与阿凤和谍雄的爱情故事有关,他们结合后,做出了像金鸡一样漂亮的衣裳,并不辞辛苦地向人们传授技艺,苗族先民才穿上了花衣花裙。 对于苗族服饰文化,各代均有不同程度的文献记录,如《淮南子》、《后汉书·南蛮传》、《隋书·地理志》等书中均对苗族服饰有所描述,从这些文献记录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苗族服饰文化的发展变迁,而近代考古发掘发现的大量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苗族服饰文化的实物依据。秦汉时期,苗族先民已经与中原人民进行了相互交流,推动了各民族纺织技术的发展。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先民的变迁、源自族内的改革,以及某些封建王朝的政令和统治民族的强制措施,都影响着苗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总体来说,上衣下裙的式样,在苗族中比较盛行,衣袖的宽窄裙子的长短衣领的有无纹样的装饰等,都有明显的变异。上衣下裤也是苗族流行的着装,衣服的长短,裤子的大小,衣襟的格式等也有不同,与服装相搭配的饰品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清代之前,无论男女一直保持着上衣下裙的形式。雍正年间指令服饰宜分男女,苗族男人的服饰才改为裤子。现在受到汉族的影响,苗族男装完全汉化了。 二、形式类型 (一)服饰 苗族妇女的传统服装款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大领或大襟衣,配百褶裙;二是大襟衣配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一、艺、技相融,以舞为重 我国古代的“乐”是由诗、歌、曲、舞组成,那么究竟以何为骨干?我国古代的舞论强调没有舞就没有整个乐,真正的乐是以舞的存在而完成的。“乐以舞为主”的观点,深刻积淀着音乐舞蹈起源发展的古老历史。以舞为重是指“舞艺”的分量之“重”,技巧含量之“重”。汉代的舞蹈将舞蹈的舞艺和杂技的技巧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舞”更复杂、更惊险、更高难,强化了舞蹈本体的审美特性,这是中国舞蹈的一个“质”的飞跃。 汉代的舞蹈多在音乐、歌舞、杂技、角抵幻术等百戏中演出,艺、技相融,以舞为重的特征也正来源于此。代表的作品为《盘鼓舞》,《盘鼓舞》的主要特征是舞蹈与杂技相结合,舞蹈的特征是通过长袖的舞动,舞姿的“进退曲伸”得以体现;杂技的特点是通过在盘和鼓上的踏蹈腾跳得以表现。“振朱屣于盘樽,奋长袖之飒纚”,“揄皓袖以振策,竦并足而轩跱”,柔和、飘逸、高雅的舞蹈姿态与矫捷、迅猛、惊险的杂技腾跳相结合,舞蹈的柔韧美与杂技的力度感融为一体,技中有艺,艺中有技,刚柔相济,美感丰富,构成了中原汉代舞蹈艺术的一种重要特征。 在艺、技交融的基础上,汉代舞蹈“舞”的语汇和动律也得以丰富和强化,突出地表现在“舞袖”、“舞腰”、“舞足”三个方面。 以袖作舞是汉代舞蹈中常见的舞态,以飞扬的长袖作为舞动的主要手段,为汉代舞增添了蓬勃的生命力。长袖是舞者手臂的延长,舞者运用手臂的暗力将长袖横向甩过头部,在头顶划成一道弧形,另一臂反方向将长袖从体前甩过髀间,这两袖形成一个弧度很大的“S”形;身体的曲线随舞袖而动,同时形成一个弧度较小的“S”形;两个“S”型套在一起,形成一幅极其优美的造型,这一造型每每出现在中原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砖中,如郑州新通桥出土的汉画像砖中的长袖舞即典型再现了这一动作造型特征。代表作为《长袖舞》。 “舞腰”在汉代舞蹈中表现的十分突出。腰是身躯的中心枢纽,灵活曲折的转动,既牵动上身,又牵动下肢。中原汉画像中的女乐舞伎均是腰肢纤巧,其舞腰的技巧更是袅娜多姿。有前俯后仰,有左折右倾,有扭腰出胯,有斜冲斜出……丰富多彩的舞腰大大增强了汉代舞蹈的曲线之美。张衡在《舞赋》中写道:“搦纤腰而互折,环倾倚兮低昂。” 舞足的特点主要显示在汉代《盘鼓舞》的表演中。汉代《盘鼓舞》的主要特点是踏盘踏鼓而舞,所以对于足的舞动特别强调。舞者从此鼓盘向彼鼓盘“浮腾”、“纵蹑”,不能有丝毫误差,蹈鼓时需目光集中,灵活敏锐,足足准确,足足响亮。尚且,不仅足的动作要漂亮,足的装饰也特别讲究,穿的“屣”(舞鞋),颜色是鲜艳醒目的朱红或彩色修饰。汉代记述舞蹈的文字中,对舞足的描述多能见到。张衡《西京赋》中有“振朱屣于盘樽”[注:参见[汉]张衡《西京赋》,引自《全后汉文》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64页。],卞兰《许昌宫赋》中有“振华足以却蹈”[注:参见[汉]卞兰《许昌宫赋》,引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关于苗族服饰的介绍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他们的先民在先秦时代就生活在长江中游地区。他们的历史可上溯至尧、舜、禹时代。战国时吴起说:“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这个“三苗”或“三苗国”的地域,在今江汉、江淮平原和江西、湖北、湖南一带。 最早描述苗族先民服饰的典籍当推《淮南子》,在《齐俗篇》中有“三苗首”的记载。这条记载描述的是“三苗”时代苗族先民用麻掺头发盘于头顶的风俗。据《后汉书·南蛮传》、《搜神记》等记载,秦、汉时期,被称为“盘瓠蛮”、“武陵蛮”的苗族先民“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制裁有尾形……裳斑烂”。《隋书·地理志》载“承盘瓠之后,故服章多以斑布为饰”的服饰状况。 苗族服饰不仅款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而且是最能代表该民族特征的物品。无论哪个民族都没有像苗族这样将服饰图案作为史书,深切地表述历史。苗族的服饰无处不向世人昭示:我们是苗族,我们来自黄河之滨、长江之畔;我们长途迁徙,历尽艰辛;我们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之下,苗家人倾其心血去绣、去染、去展示他们的情结,才有如此优秀的,民族特色极强的苗族服饰艺术。 黔东南地区的苗族以各种银饰为主要佩饰,构成了苗族身体佩饰的一大特色。在他们眼里,银饰不仅是避邪的神物,更可得到吉祥幸福。银饰是贵重的东西,由它联想起来的是富有。所以,贵重的东西即是富和美。戴上这些银饰,在他们自己和别人看来都是很美的。苗家少女全身上下的佩饰清一色都是银饰,叮当着响。重的可达8 -10 公斤,其银饰种类繁多,造型奇特,工艺精致,在中国各民族中是首屈一指的。 在绣衣上钉银饰而制成的银衣是苗族服饰中的精品。雷山、黄平、台江、凯里等地苗族的上衣绣饰极美并缀满各种银饰。绉绣、散绣、堆绣是苗族特有的绣法。绉绣上衣花纹呈浮雕状,装饰效果强烈;散绣上衣花纹十分精致漂亮;堆绣上衣各色三角绫子堆绣而成,装饰效果奇特而美丽。用这三种绣饰方法制作的上衣均为盛装礼服,称作“花衣”,盛装花衣必须钉上许多银饰才算最后完成,因此人们又将钉满银饰的花衣称作“银衣”。银衣的前襟、后背、衣袖、下摆等位置钉缀许多四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银片和银泡、银铃等錾花银饰。 苗族姑娘胸前大都佩戴着硕大的银锁,银锁是苗族银装中的主要饰物,制作得十分精美,银匠在压制出的浮雕式纹样上錾出细部、纹样有龙、双狮、鱼、蝴蝶、绣球、花草等。银锁下沿垂有银链、银片、银铃等。有的称其为“长命锁”、“银压领”等。她们从小就佩戴上,意在祈求平安吉祥,直到出嫁后方可取下。黄平革家少女其项饰也十分丰富,有戒指项圈,每个戒指又附一银片蝴蝶。有柱式拧丝项圈,月牙形银片项圈,下面坠有各种造型不同的银铃,行走起来,胸前一片银光,叮当作响。

苗族服饰文化

第一章历史上的苗装 五、历史上的苗族服饰变迁 苗族没有统一的文字,本民族文字典籍缺乏。清以前的汉文字典籍对苗族记载又过于简略,对其服饰描述往往寥寥几句,另一方面考古发掘出的实物资料亦十分稀缺。所以,我们很难像苗族学者沈从文先生复原中华民族服饰变迁脉络那样去复原苗族服饰的发展脉络。没有办法复原上古、中古的苗族服饰,这是一件憾事。或许这正是作者以后努力的方向。 从“三苗墅首”这句古话来看,仿佛苗族人民的头部装饰变化比较缓慢。时至今日,在贵州大方、水城、纳雍一带的被称“小花苗”的苗族支系男女仍将红色的毛线混入发内盘在头上。织金、盘县、毕节等县的苗族女子更是将大把假发或毛线掺发盘结,这或许就是“三苗发首”的遗风。可是,我们不能据此风俗而要妄断苗族服饰变化的缓慢,没有发展。其实,任何一个民族,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不可能不踏着与时代同步的节拍,不可能不受到时代风潮的冲击。苗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他们居住在中南、西南各省的广大地区,与中原民族及其他民族相邻而居,接触在所难免。前文提到的战争与迁徙过程中把过去生活地方的山川、河流和城郭做成衣服穿在妇女和儿童的身上,并世代传承至今日。那么我们要问,在这次演变之前呢?他们穿的是怎样一种服饰呢?从这则传说中我们不难窥见苗族服饰是在不断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的。民族的服饰变迁是民族文化变迁之一,它同民族的其他文化变迁一样,受到内力和外力两方面的驱动。变迁呈自发性、自觉性的和被迫性或强制性的。自觉性、自发性的变迁一般表现为渐进的、局部的增减状态。这种变迁主要是由于纺织工艺的改进,新材料的引进使用等原因。当然,作为一个民族,也可能因为本民族倡导的改革等,加速了民族服饰的自觉变迁,这种变迁也可能表现为突进的方式。被迫性或强制性的变迁一般是由于封建王朝政令或统治民族的强制措施造成。这种变迁常常表现为突发性的,传统的服装为新服装取代。从这层意义上讲,服装的保守与反保守常常成为政治化的问题,有的甚至成为爆发民族战争的诱因。 苗装在其历史上,经历了自觉性和强制性的变迁。 如果将清代文献记录的苗装和“苗图”中描绘的服饰与后来的服装及现存的苗装相比较,从中不难发现苗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迁特别在当代更是十分明显。其中,男装的变化,显得更为迅速。从各类“苗图”及田雯《黔书》、乾隆时期的《贵州通志)、爱必达《黔南识略》、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李宗的《黔记》的记载中清楚看到清代绝大部分苗族支系依旧保持有别具风格的男装。成书于康熙二十九年的田雯《黔书》记载:生活在贵阳一带“东苗”、“西苗”支系的苗族“男椎髻,著短衣,色尚浅蓝,首以织花布束发”。居住在贵定县平伐司一带苗族“男子披草衣,短裙”。<苗蛮图册》绘制的82幅图中,几乎每一幅部有椎髻男性,且都是民族服装打扮图三十九,绘有5个男人猎虎图,其中靠近虎的一人左手执木牌,右手执镖,一人执长镖随后,另三个殿后者同执一弩。他们的装扮为,执木牌走在最前者头戴铁盔,肩、胸、腿都穿有护甲。其余四人没有穿甲衣,他们装束为椎髻束发,长衣短裤,衣色青黑,裤长至膝部,绑腿赤足。画面上的文字是这样写的:“九股苗在兴隆卫凯司……头戴铁盔。前有护面,后无遮肩,用铁皮围身,铁片缠腿。健者能左手执木碑(牌),右手执镖,口衔利刃,行走如飞,携带药弩名臼偏架,三人共矢,发无不贯。”图十四所绘“红苗”男子装束是椎髻,穿交襟宽袖上衣,束腰。下为中长裤,绑腿赤足。124j应该说,<黔书)、<苗蛮图册)所反映的是清初的苗族服装面貌。到清中后期,这种男装亦有了明显的变化。据田雯(黔书》记载,居住在都匀府之陈蒙烂土、天坝(今之福泉、麻江等)一带的“夭苗”支系“缉木叶以为上服,衣短裙”。乾隆年间的(苗蛮图册)图二十一“天茁”说明文字也这样写:“缉木叶为衣,著短衣(裙)。”而80多年后的道光年间,罗绕典写《黔南职方纪

少儿舞蹈的艺术特征和社会功能

少儿舞蹈的艺术特征和社会功能 准确把握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儿童舞蹈艺术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它不但贴近儿童的生活,而且处处闪耀着儿童的心理特征,散发着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给儿童一种强烈的新奇感、诱惑感和亲近感,从而在儿童中形成一种追求美感的共鸣。凡是清新悦目、动人心弦的好作品,无不透射着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和童乐性的完美统一。 童趣性即儿童的兴趣、情趣。它是吸引儿童注意力培养儿童观察水平,审美水平,启迪儿童参与愿望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是指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的,在儿童艺术舞蹈活动中如何突出趣味性呢?首先应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次应讲究舞蹈语汇的趣味性。 童知性是儿童在习舞过程中把握感知事物。在儿童艺术活动中“知识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重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舞蹈重所表现出的儿童感知事物的方式、特点,二是舞蹈艺术本身内涵的知识性因素。我认为儿童舞蹈中的知识性的内容是以“爱”的方式,“模仿”的方式,和舞蹈艺术本身所包含的地域性文化,民族民间习俗等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知识结构。 童幻性则是体现儿童的自我世界的璀璨绚丽,是儿童行为在思维领域中的艺术化反映。童幻性通常是界定儿童舞蹈艺术的最显著的标志,因为幻想(又称憧憬)往往是儿童心灵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儿童幻想题材的舞蹈艺术中,他们能够象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能够在地穴中作统领蚂蚁的大王,能够是穿行于太空的外星小超人。儿童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现和对于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正是儿童舞蹈艺术形象的依托,是构成儿童舞蹈艺术特色的基础。在儿童舞蹈活动中的幻想既是沟通儿童与万物交流的桥梁,又是产生夸张、变形、谐趣、幽默等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

传承苗族民间文化的实 施 方 案

传承苗族民间文化的?实?施?方?案 大部分学生为苗族学生,而苗族有其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如热情奔放、寓意丰富的苗族舞蹈,古朴豪迈、直抒情意的苗族民歌,英勇矫健、动人心魄的苗族五艺(芦笙舞、打鼓芦笙舞、多声部合唱民歌、板凳拳舞、苗家武术),苗族语言等等,无不展示了苗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苗族的民族民间艺术是苗族同胞们世世代代的智慧的结晶,更是整个苗族历史的缩影。是不能够随意丢弃或流失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继承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化屋小学苗族文化和精神文明校园建设,提高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意识,以提高苗族学生的民间民俗文化综合素质为宗旨,认真落实苗族民间民俗原生态文化走进校园相关文件精神,有效地开展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系列活动,为了民间民俗文化走进校园营造了良好氛围,为此,我校制定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方案,着力打造苗族民间民俗文化在学校的传承发展和谐蓝图。? 为切实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领导小组. 主要内容:把苗族语言、苗族民间武术、苗族打鼓舞蹈、打鼓芦笙舞、芦笙、板凳拳等原生态民族舞蹈、民族体育及苗族民族服饰、苗族刺绣民间文化作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工作的主要内容。? 具体实施内容如下:? 一、组建30人大型原生态民族舞蹈队合唱队,传承和发扬民间歌舞、传承苗族经典多声部民歌《阳雀声声在呼唤》等民歌。? 二、规范芦笙舞课程,普及校园“芦笙舞、打鼓舞蹈、打鼓芦笙舞、板凳拳舞”(此任务由杨长坤老师负责)?

(1)、芦笙舞、打鼓舞蹈、打鼓芦笙舞、板凳拳舞是苗族优秀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校开设苗族芦笙舞、打鼓舞蹈、打鼓芦笙舞、板凳拳舞等课程目的在于让师生了解“芦笙舞、打鼓舞蹈、打鼓芦笙舞、板凳拳舞”,会跳“芦笙舞、打鼓舞蹈、打鼓芦笙舞、板凳拳舞”,介绍“芦笙舞、打鼓舞蹈、打鼓芦笙舞、板凳拳舞”。让学生通过参加跳芦笙舞、打鼓舞蹈、打鼓芦笙舞、板凳拳舞的活动受到健康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修德启智,健康成长,并做到传承经典的作用。?

舞蹈艺术有什么特点

舞蹈艺术有什么特点 舞蹈艺术: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来作为主要表现手段, 使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 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 可分为生活舞蹈与艺术舞蹈。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 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另外,属于 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很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 等等。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 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 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 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 (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另外,因为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 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有;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 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 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所以,也能够说舞 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在哲学家,美学家的眼中,舞蹈艺术已经升化为一种生活,甚至 生命的艺术。在远古的社会生活中,几乎没有比舞蹈更重要的事情了 -婚丧嫁娶,生育献祭,播种丰收,驱病除邪,一切都离不开舞蹈。 舞蹈成为远古先民的质朴的生活方式和感知世界的手段。新喀里多尼 亚的北方,市场店铺里商人轮流出来跳舞以展示他们的商品;北昆士 兰的居民跳着节日的环舞,一只一只地捕捉虱子;非洲喀麦隆的酋长 因为背叛被处死刑时,甚至唱着歌跳着舞走向刑场。现代社会的舞蹈 是相对于古代舞蹈的萎缩。所以回忆这位艺术之母的历程成了一场追 溯生命激情和复兴人体文化的跋涉。德籍犹太学者库尔特.萨克斯从史 学的角度,把世界的舞蹈分为

“芦笙文化进课堂”方案

“芦笙文化进课堂”方案 一、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多的学生家长在在打工潮的冲击下,纷纷去到发达地区赚钱,现在的留守儿童已经很少接触到民族传统文化,许多传统技艺有断代失传的危险。 然而如何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这些宝贵的遗产-教育,教育是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途径,如何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传承自己本民族的一些东西,是我们开展这样的兴趣小组的初衷。 二、可行性分析: 我们支教团所在的贵州省丹寨县是一个以少数民族(苗族)为主的,作为贵州大学第十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我们才到支教地,我们决定可以除了完成我所有的教学工作外,我们还可带着孩子们更多的学习他们自己名族的文化,在这过程中,也可以丰富我自己的人生阅历,从走上兴仁中学讲台那一天起,我发现自己的责任重大。兴仁中学虽然离县城很远,大部分生源主要来自本镇下面的农村,大多数学生属于苗族,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就更加有条件和可爱的学生们一起去挖掘苗族的文化。 三、课程内容:苗族芦笙舞培训(分为理论学习和训练两个方面) 文化学习: 第一、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芦笙舞,作为学生学习苗族文化的一个部分,芦笙舞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苗族在很多场合都会采用这种形式作为庆典的一种手段。 第二、芦笙舞的简单介绍,——(苗语称“究给”)是种以男子边吹“芦笙”同时以下肢(包括胯、膝、踝)的灵活舞动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流传广泛,普及各苗族地区。自娱性芦笙——最为普及,因对舞者年龄、性别不限、故参加人数甚众,通常在草坪、河坝或山坡空地上活动。常见的活动形式有二种,一种是男的吹小芦笙、女的持花手帕,男一圈、女一圈的把一群吹大芦笙的舞者围在中间,踩着乐曲的节奏、轻轻地摆动着身体绕圈而舞。还有一种是由一对以上的芦笙手作领舞,众人(多为女性)尾随其后围圈而舞。动作随领舞者吹奏的曲调而变化。自娱性芦笙舞,从动作特点上看,又可分为“踩”和“跳”两种,“踩”以两膝的轻微屈伸并踏着节奏向前移动为特色,“跳”是由动力脚落地后,下肢的颤动以及抬脚踹动,上身随之自然地摆动为特色。前一种娴雅、端庄,后一种柔和、潇洒。 第三、了解芦笙舞所要表现的:这种舞蹈形式表现出苗族同胞的一种洒脱,学生通过学习这样的舞蹈,在自己节日时候,与自己的亲人乐在其中,对于苗族舞蹈的培训也是对学生

(完整版)苗族服饰教案

苗族服饰 教学目标: 1、了解苗族服饰的特点,图案的装饰规律,培养学生对民族服饰文化的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2、通过纸质服装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与创作能力,提高学生从身边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 材料准备: 剪刀、胶棒、修正液、油画棒、粉彩笔、卡纸、各色彩纸、教学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5分钟) 由苗族歌曲导入,简单介绍苗族特色节日,了解苗族服饰分 为常服与盛装。在欣赏时,提示学生观察图案颜色的组合方法,看 颜色是如何排列起来的?有什么特点?在绘画上选择什么样的表 现方法更适合这种图案? 二、了解苗族服饰(5分钟) 1、色彩与图案 苗族的服饰图案是丰富多彩的,对图案的选择喜好运用寓意深刻的吉祥图案,反映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 苗族女性非常擅长刺绣,绣品精致,图案生动,色彩丰富。图案大多是龙、凤、碟、鸟、花、草、虫、鱼。苗族是一个讲究生态平衡的民族,他们古时长期迁移,经常生活在山坡水边,亲近自然,与花鸟为伴,常年来与自然有深厚的感情,这些直接表现在他们的绣品上,

因此他们的绣品都是采集于自然的广泛题材,既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又突显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2、苗族服饰的基本结构 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形象标志之一,一直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基本特点:男装,短装衣裤或大襟长衫。 女装一般为上衣、下裙,配件多,花饰丰富。 苗族服饰一般均有性别、年龄、盛装与常装之别。 三、示范制作技巧(8分钟) 图案设计规律:剪贴:剪出完整的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和单独纹样,进行剪贴。 绘制:运用多种工具(粉彩笔、修正液、油画棒)绘制图案。 四、制作节日盛装:(20分钟) 1、分组创作。根据苗族服装的特色,选取自己需要的创作元素进行服装计。 五、展示学生作品(2分钟)

艺术与审美 第八章 舞蹈简体

艺术与审美第八章舞蹈 中国舞蹈的艺术特征 中国当代舞蹈的历史背景 1*中国舞蹈的艺术特征,.2*中西舞蹈交汇的特点。3*中国舞蹈的现在和未来。 当代中国舞蹈在新中国创立之初的时候,却没有直接的,动态性的参照。国际形势,两大阵营对立,冷战让中国舞蹈不能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仅有的影响就是苏联,但是不过就是十年而已 20世纪初西方创造了现代舞,把舞蹈艺术推向了抽象表现主义的道路 20世纪中期中国创造了中国舞蹈,具有中国当代独特审美样式.两者研究价值等同! 中国舞蹈有很悠久的历史,却没有直接的,动态性的参照。 中国舞蹈的当代的复兴,是处在一个封闭也是被封闭的状态下。 中午到的礼乐结合性 中国舞蹈又不同于其他国家舞蹈之特色。 中国一支舞蹈,就是一个故事。舞蹈表现积极有明确主题,讲究结构完整、突出人物、还具有较强的宣传意味。 讲究技巧,讲究专业能力,注重服装、舞蹈的华丽。 从审美的角度概括中国舞蹈: 礼乐结合性叙事性技艺性 礼乐结合性 礼为天,乐为地,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互为对应,缺一不可!礼乐结合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根本之道! 春秋之前,舞蹈《六代乐》

礼是按等级进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乐包括乐诗舞,既艺术总和 《史记乐书》: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祭祀天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如此则四海之内含合敬同爱矣。礼者,殊事合敬者也。乐者,异文合爱者也。礼乐之情同,故明王以相沿也。 中国舞蹈的叙事性 中国舞蹈编导具有高超叙事能力使中国舞蹈具有特殊艺术特性。 苏联影响虽然只有五年,但是影响深远,这五年,苏联派来了,查普林,古雪夫, 戏剧芭蕾创作主力,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苗家乐》人教版

《苗家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己事自己做的观念。 2、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身体动作的音乐韵律感。 3、思想目标:感受音乐的不同节奏并认识休止符。 4、情感目标:体验声音世界的美妙。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 教学难点 能够说出歌曲所属于的曲调。 教学方法 讲授法、视唱法、演示法、比较法、游戏法 教具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口风琴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歌 1- 3- 5-起立 5 3 3|4 2 2 |1 3 5 5 | 1 - |5 3 3 |4 2 2| 上课了上课了1 2 3 4 |5 5 5 |5 3 3 | 4 2 2 |1 3 我们回到座位上老师好老师好大家 5 5 3 | 2 2 2 2 | 2 3 4 |3 3 3 3 |3 4 齐欢笑努力用功学习每天都有进 5 | 5 3 3 |4 2 2 |1 3 5 5 |1 - || 步精神爽乐陶陶老师上课好。 5-3-1-坐下 1、发声练习 1 2 3 4 | 5 4 3 2 |1- || 啊

6 - - -|5 - - - |4 - - -|5 - - - || 呜 2、用科尔文手势唱音阶 3、复习导入 老师范唱,让学生熟悉旋律。 老师教唱,引导学生唱准 学生随琴模唱主旋律。 用唱名唱歌曲的曲调。 二、创设情境导入 1、导入 (1)教师播放苗族芦笙舞图片或视频资料片(背静音乐为《苗家乐》)。 (2)教师简单介绍苗族的风俗人情,尤其是苗族的芦笙舞(背景音乐为《苗家乐》)。 2、模唱主题 (1)教师用琴弹奏乐曲主题,学生聆听。 (2)教师弹琴(慢速),学生随琴模唱主题(第三、第四乐句可降低八度模唱)。 (3)教师指导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为主题伴奏。 3、聆听乐曲 (1)教师播放乐曲《苗家乐》并提问:这首乐曲有什么特点?(这首乐曲是由刚才模唱的主题反复多遍构成的) (2)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欢快情绪。 (3)教师提示学生,这是一首芦笙与乐队合奏的乐曲。 4、简介芦笙 (1)教师展示芦笙图片或实物,简要介绍芦笙的形状、结构特点。 (2)教师播放芦笙音响片段,提示学生注意听辨芦笙的音色特点。 5、再次聆听乐曲 (1)教师播放乐曲,当听到芦笙演奏的片段时,请学生用动作表示出来。 (2)聆听乐曲,教师请学生想象苗族芦笙舞的盛大场面。

儿童舞蹈的艺术特征

儿童舞蹈的艺术特征 准确把握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儿童舞蹈艺术是舞蹈艺术中的一种,它不但贴近儿童的生活,而且处处闪耀着儿童的心理特征,散发着充满真、善、美的童心体验和审美追求,给儿童一种强烈的新奇感、诱惑感和亲近感,从而在儿童中形成一种追求美感的共鸣。凡是清新悦目、动人心弦的好作品,无不透射着童趣性、童知性、童幻性和童乐性的完美统一。 童趣性即儿童的兴趣、情趣。它是吸引儿童注意力培养儿童观察水平,审美水平,启迪儿童参与愿望的重要因素。所谓兴趣是指探究或从事某种事物和活动时的意识倾向,这种倾向又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联系的,在儿童艺术舞蹈活动中如何突出趣味性呢?首先应注意选材的趣味性,其次应讲究舞蹈语汇的趣味性。 童知性是儿童在习舞过程中把握感知事物。在儿童艺术活动中“知识性”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重点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儿童舞蹈重所表现出的儿童感知事物的方式、特点,二是舞蹈艺术本身内涵的知识性因素。我认为儿童舞蹈中的知识性的内容是以“爱”的方式,“模仿”的方式,和舞蹈艺术本身所包含的地域性文化,民族民间习俗等文化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心理素质、知识结构。 童幻性则是体现儿童的自我世界的璀璨绚丽,是儿童行为在思维领域中的艺术化反映。童幻性通常是界定儿童舞蹈艺术的最显著的标志,因为幻想(又称憧憬)往往是儿童心灵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儿童幻想题材的舞蹈艺术中,他们能够象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能够在地穴中作统领蚂蚁的大王,能够是穿行于太空的外星小超人。儿童幻想过程中真实而强烈的情感体现和对于想象情景直接表露的特点,正是儿童舞蹈艺术形象的依托,是构成儿童舞蹈艺术特色的基础。在儿童舞蹈活动中的幻想既是沟通儿童与万物交流的桥梁,又是产生夸张、变形、谐趣、幽默等艺术形式的重要手段。

浅谈广西隆林苗族芦笙舞的特点

大众文艺 32摘要:隆林苗族芦笙舞是广西苗族舞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 形式之一,它以高难惊险的技巧性、能说会唱的言语性的突出特点,在苗族舞蹈的大家族中风格突出、独树一帜! 关键词:苗族;芦笙舞;特点 苗族舞蹈,是一部关于苗族先民社会历史的人体文化丛书,它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苗族祖先的生活和历史,具有丰富的内容,是苗族地区拥有和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仅苗族“鼓舞”一项,就近十种之多。苗族民间舞蹈有芦笙舞、铜鼓舞、木鼓舞、湘西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尤以芦笙舞流传最广,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广阔,形成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歌舞品种,体现着苗族“芦笙舞”历史的悠久。 苗族支系众多,隆林苗族支系主要有六个分别是:花苗、白苗、红头苗、清水苗、偏苗、裁姜苗等,由于历史的原因及原始文化源流的影响,各支系之间音乐和舞蹈的形式和类别,都有一定的差异,特别是语言音调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调式、不同色彩的音乐表现形式。舞蹈方面,由于各支系之间风俗的差异,舞蹈表现的内容不同,舞蹈的风格和表演形式也有很大的差别。虽然其有多种的舞蹈表演形式和风格,但它独具特色的竞技性、语言性都是隆林苗族芦笙舞在苗族文化艺术的最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 一、高难惊险的技巧性 广西苗族芦笙舞因用芦笙为舞蹈伴奏和自吹自舞而得名,一般是在节日、集会、祭祀活动、庆贺、丧葬仪式时跳。按其活动内容和性质,一般可分为自娱性、习俗性、表演性、祭祀性和礼仪性五种。它最主要的特点之一技巧性就属于表演性芦笙舞,多在节日或集会中,带有竞技特点,又充满生活气息。 1.滚地龙。苗语叫“YaajKubTsaab”(谐音:羊锅展)。这个舞蹈一般在丧失或祭祀活动结束时,芦笙手们为了显示自己高超的舞蹈技巧而进行。它既可以集体跳,也可以由单人或者双人跳,舞蹈技巧很多,一般有小滚地龙、大滚地龙、翻跟斗、过刀尖、过油灯、过酒碗等。然而人们为什么要滚地龙呢?相传在很久以前苗族有一个勇士,他是保护寨子风调雨顺的龙的化身。每到喜庆丰收的日子,寨老都会做一把银芦笙,同时举行模仿勇士滚地龙的比赛,大家边吹专门的滚地龙的曲目边滚地龙,谁的技艺更高超能赢得比赛,就能获得嘉奖这一年勇士的银芦笙。 2.梅花桩。苗族叫“NceNtaivNtuj”(谐音:阶待夺),天梯的意思。这是从蹬柱舞发展出来的竞技舞蹈,又叫“上天梯”。跳舞前,先在地上竖起三组高度不同的木桩,由一个或多个芦笙手边吹边舞踏上木桩,以舞到最高一组木桩然后回到原地为止。这是有一定杂技性质的舞蹈,舞者必须艺高胆大才可以完成。关于梅花桩起源有这样的一个传说,自从赙仪把天上的九个太阳和九个月亮射下后,天地间陷入一片黑暗,这时苗族的一个勇士为了上天求得太阳和月亮,就搭了一个天梯,他边吹边跳芦笙舞,同时地上的人们打木鼓,来震动上天,于是求得了太阳和月亮。所以跳梅花桩就由此保存了下来。 3.滚油锅。苗族叫“NcigNtugYag”(谐音:阶多牙)。这个舞时在做祭祀道场时,芦笙手到厨师那里讨肉汤喝时跳的舞。跳法是在煮牛肉汤的大铁锅上横放一根扁担,厨师把一只盛满肉汤的碗放在芦笙手背上,由芦笙手一边吹一边舞地踏过铁锅上的扁担,并在锅沿边转九圈,回到原地时,以碗中的肉汤不泼出来者为最佳。它也有一个传说故事,在很早以前,苗家作丧事要把已故的人台上山,12天后再过来相聚,俗称“放魂”。相聚后杀一头牛放到油锅里煮,由于牛肉不够分,芦笙手们就上油锅跳芦笙舞,不会落入油锅的就可以分得牛肉。现在在苗族谁能上油锅,则说明他的技艺是最好的。 可以看出隆林苗族芦笙舞技巧表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这些芦笙技巧,不但具有高超的难度而且是带有体育、杂技性的芦笙舞蹈动作,它是隆林苗族芦笙舞最有特点和代表性的苗族舞蹈样式,在苗族节日与集会中都极为盛行。 二、能说会唱的“语言性” 苗族古代传说和汉文史料的记载,都说苗族历史上曾有过文字,因统治者歧视和禁用而失传。所以由于苗族文化具有的“无字”特征,无法详细地记录有关苗族古代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状况,为了能够很好地传播和保存自己的历史,苗族人们采用口头艺术和人体艺术等民闻文艺形式来保存大量丰富的文化资料,将自己民族在时间长河里所经历的艰苦历程和先辈们的光辉业绩,一代接一代的流传下来,教育子孙,昭示后人。 众所周知,苗族的芦笙是舞蹈的伴奏乐器,表演时边吹边舞。但是在不同的地区芦笙的样式、调式、用法与表达都存在差异。如在隆林苗族地区,芦笙不仅是舞蹈的伴奏乐器,也是传情达意的有效手段。在隆林六大支系中,红头苗芦笙以“说”为主,像说话一样。吹奏芦笙时它的每个音都有相对应的字词,所以能听懂芦笙话的人们会把可以说的话,想说的话,说不出口的话都会用芦笙来交流;在隆林偏苗支系中的芦笙吹奏起来旋律感很强,以“唱”为主,像唱歌一样。当吹奏起芦笙时曲调婉转动听,娓娓道来,更是蕴藏了他们想表达的信息与感情。而在贵州与广西融水等其他苗族芦笙盛行地区,他们的芦笙只是作为舞蹈伴奏的乐器,以“大声”为主,没有词与意的语言性。可以看出只有广西隆林苗族芦笙可以直接通过“说话”、“唱歌”记录历史,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所以,“能说会唱”的语言性是隆林苗族芦笙区别于其它地区芦笙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隆林苗族芦笙舞不管是高难惊险的技巧性还是能说会道的语言性都蕴含了深厚的苗族文化内涵,在人类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经历历代人民群众以及民间艺人的不断琢磨、加工和创作,形成了一种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表演艺术,是苗族传统民间舞蹈文化大观园中的一只奇葩,历经沧桑、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巴芳.广西隆林苗族舞蹈调查及研究[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05). [2]钱应华.广西苗族芦笙舞的表现形式及体育价值[J].内蒙古体育科技,2014(06). 浅谈广西隆林苗族芦笙舞的特点 邹宛彤 (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 550003) ?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苗族特色

今天由我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苗族特色 先来看一下苗族服装 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黔东南苗族不下200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花团锦簇,流光溢彩,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苗族服饰分为童装,男装和女装。苗族男装的色彩和装饰较单调,不及女装鲜艳与丰富。女装又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是平时穿着的服装,其色彩花样及装饰不及节庆时结婚时穿的盛装鲜艳 这是苗族银饰 服饰分类一般分有苗族服饰有性别、年龄及盛装与常装之分,且有地区差别。据清代《百苗图》所记载,凡八十三种。另有考察资料称百余种。 纷繁复杂的苗族服饰分为湘西型、黔东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类别和若干款式。 湘西型,流行于湖南湘西州及湘、黔、川、鄂四省交界一带。古代男女蓄发椎髻的习俗已消失。今女我穿圆领大襟短衣,盘肩、袖口等处有少许绣花;宽脚裤,裤筒边缘多饰花边;包扎又高又大的青布或花布头帕,戴银饰。 黔东型,流行于黔东南。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包青头帕。女装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以青土布为料,花饰满身,图案多为平绣的各种龙、凤、鸟、鱼及花卉。雷公山一带女装独特,百初裙甚短,长者30厘米,短者不足20厘米,上衣花饰用彩线挑以各种几何图案。妇女盛装银饰繁多。 川黔滇型,流行于川、黔、滇、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女装上为麻布衣,下为蜡染麻布花裙。色调较浅,花饰不多,银饰亦少。黔西北和滇东北一带,不论男女皆缀以织花披肩,大者形同斗笠。 黔中南型,流行于贵州中南部以及黔、桂、滇交界处。女装上衣多披领、背帕等,下装有一青色百褶裙,也有蜡染裙。以挑花为主,兼用蜡染。贵阳、安顺、安龙等地的花溪式女装,其披领酷似一面旗帜,俗称「旗帜服」,花饰也多。 海南型,流行于海南省。女装多为右偏襟青布长衫,蜡染布筒裙,花饰少。 这是湘西型,这是黔东型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分三大方言:湘西、黔东和川黔滇。1956年后,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方案。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很大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 苗族地区以农业为主,以狩猎为辅。苗族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剪纸、手制作等工艺美术瑰丽多彩,驰名中外。其中,苗族的蜡染工艺已有千年历史。苗族服饰多达一百三十多种,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服饰相媲美。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尤以情歌、酒歌享有盛名。芦笙是苗族最有代表性的乐器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谢谢大家

舞蹈特点

舞蹈特点 舞蹈艺术是人体的动态性艺术,它含有体态和运动线两大方面。对其审美特征的认识,既要有宏观把握,又要有动作规律的微观认识。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外,还须具备正确的审美观。有关唐舞的审美特征,应概括为如下三点: 审美系统具有开放性 众所周知,唐代乐舞是中国乐舞发展的顶峰。唐代政治、经济的全面开放带来了文化的全面开放和繁荣。其中受惠最大的莫过于音乐舞蹈了。 唐代舞蹈是一个多元性的民族舞蹈,是大融合后的成果,除了大量吸收并继承魏晋南北朝以来汉民族中原乐舞的优秀传统外,它还一手伸向民间,一手伸向国外和西域各地传统的少数民族乐舞。国力强大,政治稳定,生产力发达,经济繁荣,文化根基的巩固,精神支柱的安稳,促成唐代人的文化心态是从容大度、胸怀宽广的,艺术鉴赏的水平也是很高的。1300年前,中国已在世界上树立了一个文明大国的形象,它吸收了许多国家的学者进入长安,学礼献乐,进行文化交流,不少皇帝更是喜歌爱舞、知音律,更加促进了宫廷乐舞的繁荣。 唐代承接了隋代孤《七部乐》、《九部乐》,经过改造和创新后,于贞观年间形成了《十部乐》。 《十部乐》中,只有《燕乐》与《清商》两部是汉族传统乐舞,其余八部都是兄弟民族及外国乐舞。并且都以地名、国名为乐部名称。当时这些乐舞还相当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处在将兄弟民族及国外乐舞原样搬进来的阶段,且大都来自西域。这些纳入宫廷的乐舞,每部中又都包含许多舞蹈和乐曲,其中许多是著名的舞蹈,如《破阵乐》、《庆善乐》、《公莫舞》、《马渝舞》、《铎舞》、《鞭舞》、《巾舞》、《前溪舞》等。 唐代时边塞的少数民族及其他小国,经常向唐朝廷晋献舞乐,为唐代文化生活增添了奇光异彩。诗人胡直匀在看完《骠国乐》后有诗道:“异国来骠国,初被奉常人。才可宫商辩,殊惊拍节新。转观回绣面,曲折动文身。舒散随鸾吹,喧呼杂鸟春。” 这类观赏乐舞的诗,唐代留下了许多。从中不仅看到当时人们对异国乐舞的好感,还有对民间舞蹈的热情。《踏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娱性民间舞(早在汉代已有记载),它不单是某一个舞蹈的名称,也是古人对以脚踏地为节拍载歌载舞的群舞的通称。《踏歌》这种歌舞形式传到宫廷后很快便在宫中流传,成为王公大臣、贵妇宫女十分喜爱的歌舞形式。唐先天二年元宵节,朝廷曾组织几千人参加的《踏歌》活动。当夜在安福门外,上千名宫女,穿着罗绮锦绣做成的衣服,载着闪亮耀眼的珠饰,一个花冠,一个巾帔,就价值万钱,装束一名伎女就需要三百贯。从长安、万年两地选出的多名青年妇女,也穿戴华丽,在灯轮下踏歌三日夜,可谓盛况空前。李白《赠汪伦》描写的“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顾况的“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储光羲的“连袂踏歌从此去,风吹香所逐人归”等形象描绘踏歌的诗句,也都成了人们世代传颂的千古佳句。 审美属性具有独立性 人类舞蹈艺术的发展史,大都经历了从综合到独立,从混沌到清晰的过程。在混沌的状态中,综合是一种原始的综合。舞蹈艺术大都与歌、舞混杂在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