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面自行车里的数学习题及答案

全面自行车里的数学习题及答案

全面自行车里的数学习题及答案
全面自行车里的数学习题及答案

自行车里的数学基础练习

一、填空

1.自行车的车架大多都是利用三角形的(),而做成三角形。

2.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轮子的轴就在()上,轮子里的每根钢铁的长就是()的长。

3. 车轮的周长=()×()。

4.自行车蹬一圈要看车轮转几圈,再用()×()。

5. 自行车蹬一圈是指()转一圈。

6. 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转动的圈数。

7. (1)前齿轮齿数×前齿轮圈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后齿轮圈数:前齿轮圈数;

(3)当前齿轮圈数为一圈时,():()=后齿轮圈数;

(4)所以,车轮圈数=():()

8. 前齿轮齿数与后齿轮齿数的比值叫做()。

9. 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变速自行车的主要结构图:有2个前齿轮(齿数分别是48和36),5个后齿轮(齿数分别是28,24,22,20,18)

1.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1)表格法

(2)连线法

前齿轮齿数:48 36

后齿轮齿数:28 24 22 20 18

(3)计算法:()

(4)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种速度的组合方法。

(5)()方法的齿数法能使蹬同样的圈数自行车走得最远。

2. 变速自行车组合速度的组合个数=()×()。

3. 齿数比()的组合走得就远。车速较快,但骑车人较()。齿数比()的组合走得就近。车速较慢,但骑车人较()。

三、解决问题。

1.(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5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2)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8米,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3)比较这两辆自行车谁跑得快?为什么?

(4)自行车跑得快不仅与齿轮比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5)是不是车轮越大越好?

2.一辆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5米。求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保留两为小数)

自行车里的数学提升练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关键看后轮转几圈。()

(2)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和10个后齿轮,这部自行车能变化出12种速度。()

(3)自行车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动的圈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动的圈数。()

﹙二﹚、填空

1、一种变速自行车有3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能变化出()种速度。

2、知道前齿轮比后齿轮=1:3,直径是60厘米,求车子蹬一圈前进()。

3、一种变速自行车,有3个前齿轮,5个后齿轮,可以变出()种速度。

(三)、动手操作

有一种变速自行车有2个前齿轮,齿数分别是48个和40个齿,6个后齿轮,齿数分别是:28、24、20、18、16、14个齿,这部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请画出示意图。蹬同样的圈数,那种组合自行车走得最远?

(四)实际应用:

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7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2、一辆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5米,球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保留两位小数)

3、一辆自行车车轮直径60厘米,如果这种自行车飞轮有14齿,链轮有42齿,要达到每小

时12千米的车速,骑车人每分钟应踏多少圈?

4、一直自行车的轮子外直径是70cm,小明每分钟骑自行车上学,每分钟可以蹬100圈,那么骑完9.891km的路程,需要多长时间?

基础练习

一、填空

1.自行车的车架大多都是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而做成三角形。

2.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轮子的轴就在(圆心)上,轮子里的每根钢铁的长就是(半径)的长。

3. 车轮的周长=(自行车直径)×(π)。

4.自行车蹬一圈要看车轮转几圈,再用(车轮转的圈数)×(乘车轮的周长)。

5. 自行车蹬一圈是指(前齿轮)转一圈。

6. 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后齿轮)转动的圈数。

7. (1)前齿轮齿数×前齿轮圈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圈数:前齿轮圈数;

(3)当前齿轮圈数为一圈时,(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圈数;

(4)所以,车轮圈数=(前齿轮齿数):(后齿轮齿数)

8. 前齿轮齿数与后齿轮齿数的比值叫做(齿数比)。

9. 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齿数比)×车轮的周长。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变速自行车的主要结构图:有2个前齿轮(齿数分别是48和36),5个后齿轮(齿数分别是28,24,22,20,18)

1.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1)表格法

(2)连线法

前齿轮齿数:48 36

后齿轮齿数:28 24 22 20 18

(3)计算法:( 2×5=10种 )

(4)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 10 )种速度的组合方法。

(5)(48:18)方法的齿数比能使蹬同样的圈数自行车走得最远。

2. 变速自行车组合速度的组合个数=(前齿轮个数)×(后齿轮个数)。

3. 齿数比( 大 )的组合走得就远。车速较快,但骑车人较( 费力 )。齿数比( 小 )的组合走得就近。车速较慢,但骑车人较( 省力 )。

三、解决问题。

1.(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5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0.5π×16

48 ≈4.71(米) (2)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8米,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0.7π×14

28 ≈5.024(米) (3)比较这两辆自行车谁跑得快?为什么?

第二辆车跑得快,虽然它的齿数比小,但是车轮直径大,蹬一圈走得远。

(4)自行车跑得快不仅与齿轮比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还与车轮的直径有关

(5)是不是车轮越大越好?

不是,要考虑齿数比,还要考虑美观。

2. 一辆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5米。求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保留两为小数)

5÷π÷14

28≈0.80(米)

高等数学经济数学习题集含答案

《高等数学(经济数学1)》课程习题 集 西南科技大学成人、网络教育学院版权所有 习题 【说明】:本课程《高等数学(经济数学1)》(编号为01014)共有单选题,填空题1,计算题等多种试题类型,其中,本习题集中有[]等试题类型未进入。 一、单选题 1.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统称() A 、函数 B 、初等函数 C 、基本初等函数 D 、复合函数 2.设,0 ,0 ,)(???≥+<=x x a x e x f x 当a=()时,)(x f 在),(+∞∞-上连续 A 、0 B 、1 C 、2 D 、3 3.由函数2x u e y u ==,复合而成的函数为() A 、2 x e y =B 、2 x e x =C 、2 x xe y =D 、x e y = 4.函数f(x)的定义域为[1,3],则函数f(lnx)的定义域为() A 、],[3e e B 、]3,[e C 、[1,3] D 、],1[3e 5.函数x y x y z 2222-+=的间断点是()A 、{} 02),(2=-x y y x B 、2 1 =x C 、0=x D 、2=y 6.不等式15<-x 的区间表示法是()A 、(-4,6)B 、(4,6)C 、(5,6)D 、(-4,8) 7.求323 lim 3 x x x →-=-()A 、3B 、2C 、5D 、-5 8.求=++→43lim 20 x x x () A 、1 B 、2 C 、3 D 、4 9.若f(x)的定义域为[0,1],则 )(2x f 的定义域为()

A 、[-1,1] B 、(-1,1) C 、[0,1] D 、[-1,0] 10.求=+-→t e t t 1lim 2()A 、21(1)e -+B 、211(1)2e +C 、)11(212+-e D 、11 (1)2e -+ 11.求0sin lim x x x ω→=()A 、0B 、1C 、2ωD 、ω 12.求=-∞→x x x )1 1(lim ()A 、e 1B 、1C 、0D 、e 13.求=-+→x x x 11lim ()A 、1 B 、12C 、13D 、1 4 14.已知x x x f +-= 11)(,求)0(f =()A 、1 B 、2C 、3D 、4 15.求29)(x x f -=的定义域()A 、[-1,1]B 、(-1,1)C 、[-3,3]D 、(-3,3) 16.求函数y =的定义域()A 、[1,2]B 、(1,2)C 、[-1,2]D 、(-1,2) 17.判断函数53)(2+=x x f 的奇偶性()A 、奇函数B 、偶函数C 、奇偶函数D 、非奇非偶函数 18.求13+=x y 的反函数()A 、113y x = +B 、113y x =-C 、13 x y += D 、31 -=x y 19.求极限lim )x x →+∞的结果是()A 、0B 、1 2 C 、∞ D 、不存在 20.极限01lim 23x x →+的结果是()。A 、0B 、不存在C 、15D 、1 2 21.设x x y sin ?=,则y '=() A 、)cos 2sin ( x x x x +B 、)sin 2cos (x x x x +C 、)cos 2sin (x x x x -D 、)sin 2cos (x x x x - 22.设4)52(+=x y ,则y '=()A 、34(25)x +B 、3)52(8+x C 、44(25)x +D 、48(25)x + 23.设t e t y sin =则y ''=()A 、2sin t e t --B 、2sin t e t -C 、2cos t e t -D 、t e t cos 2-- 24.=--→1 1lim 3 1x x x ()A 、1B 、2C 、3D 、4 25.设)()2)(1()(n x x x x x f ---=K ,则)()1(x f n +=()A 、)!1(+n B 、1n +C 、0D 、1 26.曲线x y sin 2 += π 在0=x 处的切线轴与x 正向的夹角为:() A 、 2πB 、3πC 、4 πD 、5π

(完整版)数学归纳法经典例题详解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121217 51531311+=+-++?+?+?n n n n Λ. 请读者分析下面的证法: 证明:①n =1时,左边31311=?=,右边3 112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②假设n =k 时,等式成立,即: ()()12121217 51531311+=+-++?+?+?k k k k Λ. 那么当n =k +1时,有: ()()()()32121121217 51531311++++-++?+?+?k k k k Λ ????????? ??+-++??? ??+--++??? ??-+??? ??-+??? ? ?-=3211211211217151513131121k k k k Λ 322221321121++?=??? ??+-= k k k ()1 121321+++=++=k k k k 这就是说,当n =k +1时,等式亦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自然数n 等式成立. 评述:上面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的方法是错误的,这是一种假证,假就假在没有利用归纳假设n =k 这一步,当n =k +1时,而是用拆项法推出来的,这样归纳假设起到作用,不符合数学归纳法的要求. 正确方法是:当n =k +1时. ()()()()32121121217 51531311++++-++?+?+?k k k k Λ ()() 3212112++++=k k k k ()()()()()() 321211232121322++++=++++=k k k k k k k k

()1 121321+++=++=k k k k 这就说明,当n =k +1时,等式亦成立, 例2.是否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使得对任何自然数n ,等式: a 1+2a 2+3a 3+…+na n =n (n +1)(n +2) 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先令n =1,2,3时找出来{a n },然后再证明一般性. 解:将n =1,2,3分别代入等式得方程组. ?????=++=+=603224 26321 211a a a a a a , 解得a 1=6,a 2=9,a 3=12,则d =3. 故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3n +3,当n =1,2,3时,已知等式成立.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3n +3,对大于3的自然数,等式 a 1+2a 2+3a 3+…+na n =n (n +1)(n +2)都成立. 因为起始值已证,可证第二步骤. 假设n =k 时,等式成立,即 a 1+2a 2+3a 3+…+ka k =k (k +1)(k +2) 那么当n =k +1时, a 1+2a 2+3a 3+…+ka k +(k +1)a k +1 = k (k +1)(k +2)+ (k +1)[3(k +1)+3] =(k +1)(k 2+2k +3k +6) =(k +1)(k +2)(k +3) =(k +1)[(k +1)+1][(k +1)+2] 这就是说,当n =k +1时,也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3n +3使a 1+2a 2+3a 3+…+na n =n (n +1)(n +2)成立. 综合上述,可知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3n +3,对任何自然数n ,等式a 1+2a 2+3a 3+…+na n =n (n +1)(n +2)都成立. 例3.证明不等式n n 21 31 21 1<++++Λ (n ∈N). 证明:①当n =1时,左边=1,右边=2.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综合应用《自行车里的数学》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下册中在第三单元“比例”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自行车里的数学》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二、教学理念: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突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许多教学内容都建立了形象的生活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自行车里的数学》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实际问题。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平,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让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并加深对所学知识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重难点: 1、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关系的数学模型; 2、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数学用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看我们这自行车里就有许多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 (二)、新课教学: 1、了解自行车的结构和行进原理 (课前在讲台上摆放3辆自行车,一辆普通自行车,一辆变速自行车,一辆儿童自行车。)

高数上试题及答案

《高数》试卷1(上) 一.选择题(将答案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组函数中,是相同的函数的是( ). (A )()()2ln 2ln f x x g x x == 和 (B )()||f x x = 和 ()2g x x = (C )()f x x = 和 ()()2 g x x = (D )()|| x f x x = 和 ()g x =1 2.函数()()sin 42 0ln 10x x f x x a x ?+-≠? =+?? =? 在0x =处连续,则a =( ). (A )0 (B )1 4 (C )1 (D )2 3.曲线ln y x x =的平行于直线10x y -+=的切线方程为( ). (A )1y x =- (B )(1)y x =-+ (C )()()ln 11y x x =-- (D )y x = 4.设函数()||f x x =,则函数在点0x =处( ). (A )连续且可导 (B )连续且可微 (C )连续不可导 (D )不连续不可微 5.点0x =是函数4 y x =的( ). (A )驻点但非极值点 (B )拐点 (C )驻点且是拐点 (D )驻点且是极值点 6.曲线1 || y x = 的渐近线情况是( ). (A )只有水平渐近线 (B )只有垂直渐近线 (C )既有水平渐近线又有垂直渐近线 (D )既无水平渐近线又无垂直渐近线 7. 211 f dx x x ??' ???? 的结果是( ). (A )1f C x ?? -+ ??? (B )1f C x ?? --+ ??? (C )1f C x ?? + ??? (D )1f C x ?? -+ ??? 8. x x dx e e -+?的结果是( ). (A )arctan x e C + (B )arctan x e C -+ (C )x x e e C --+ ( D )ln()x x e e C -++ 9.下列定积分为零的是(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7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

第4单元比例 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67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的圆、排列组合、比例等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自行车前后齿轮旋转规律中的反比例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一)谈话:同学们一定觉得很奇怪,今天怎么老师带着自行车来到了教室?因为我们一起要来研究“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自行车里的数学) 问:回忆一下,你们已经知道哪些在自行车里藏着的数学知识? 学生自由交流,回顾自行车支架运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车轮是圆形等数学知识。引入:同学们知道的真多,其实自行车里还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近自行车,继续探寻其中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自然地让学生回忆起在自行车结构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激发起学生进一步探究新问题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小明和妈妈在家门口的马路上举行自行车 比赛,小明选择的是变速自行车,妈妈选择的是普通自行车,两辆自行车的车轮大小相同,并且他们约定每秒钟都蹬踏板一圈。比赛时间如果为5分钟的话,你们想一想,谁能骑得远呢?追问: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哪些信息?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小结:我们要知道自行车5分钟前进的路程必须先知道蹬踏板一圈时车子前进的路程。(板书:脚蹬一圈前进路程) 【设计意图:将数学问题解决融入于一个情境之中,以问题情境为依托,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全程参与到问题讨论的过程,由大问题分解出小问题,在感受数学知识应用价值的同时逐步建立起数学问题解决的模型。】 二、分析问题,激发探究 (一)感知自行车的运动原理。那自行车脚蹬一圈前进多少路程又会跟自行车的什么有关系呢?请大家一边观看自行车运动的录像,一边和你的同桌轻声说说自行车是怎样运动的。学生交流:脚蹬踏板,踏板带动前齿轮,前齿轮通过链条带动后齿轮,后齿轮就带动轮子转动,自行车就前进了。思考:同学们,脚蹬1圈咱们的前齿轮跟着转动,后齿轮转动的也是1圈吗?到底是几圈呢?(教师同步板书):脚蹬一圈车轮转动前齿轮转1圈后齿轮转多少圈? (二)探究齿轮的旋转规律。前齿轮齿数和后齿轮齿数操作实验: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微型的自行车齿轮模型,大家看,(出示齿轮学具)这个大的齿轮就相当于自行车的前齿轮,那这个小一点的齿轮就相当于自行车的后齿轮,用红色小棒代替脚踏板用力踏,前齿轮就带动后齿轮动起来了。下面,我们同桌之间就带着问题,一边操作、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学生操作后交流反馈,预设的方法有:(1)直接观察。在小齿轮上先插一根牙签作记号,然后数出大齿轮转了一圈时,小齿轮转了3圈。(2)数齿轮的齿数。先分别数大小齿轮的齿数,发现小齿轮一共有10个齿,而大齿轮一共有30个齿,因为大小齿轮转的路程是一样的,它们转的齿数和它的圈数是成反比例,所以大齿轮转1圈时,小齿轮就转了3圈。(3)计算周长。通过测量得出,大齿轮的半径是3厘米,小齿轮的半径是1厘米,大齿轮周长就是小齿轮周长的3倍,因为它们转过的路程是一样的,所以小齿轮转动的圈数就是大齿轮转动圈数的3倍。 (三)研究前后齿轮的关系通过测量、计算都发现了大齿轮转1圈时,小齿轮转3圈,这是为什么呢?仔细观察,两个齿轮的运动有什么关系?获得关系式:前齿轮的齿数×它的圈数=后齿轮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 自行车里的数学课堂专项练习题

第7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 一、填空。 (1)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是0.8米,那么它的周长是()米。(2)一块直径20米的圆形菜地,要在四周围上篱笆,求出篱笆的长度就是求这个圆的()。 (3)一个自行车轮的直径是0.6米,它转动一周行驶的路程是()米。 (4)一个自行车前轮齿数是48个,后轮齿数是24个,前后轮齿数的比是()∶(),也就是说脚蹬蹬一圈,车轮会转()圈。 (5)王老师的变速自行车前轮齿数分别为48、40、38;后轮齿数分别为28、24、20、18、16,因此这辆自行车能变化出()种速度,在上坡时为了最省力,前齿轮应选择()齿,后齿轮应选择()齿。 (6)一辆自行车前后齿轮的比值是1.8,车轮的周长是2.5米,踏板蹬1圈,自行车前进()米。 二、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 (1)车轮的直径越大,行驶的速度越快。() (2)在自行车行驶的过程中,前轮和后轮走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3)自行车前后齿轮齿数的比影响着骑行的速度。() 三、选择题。 (1)一款自行车,有3个不同的前齿轮,6个不同的后齿轮,这款自行车能变化出()。 A.9 B.18

C.24 D.36 (2)一款自行车,前齿轮分别为48齿、36齿;后齿轮为32齿、28齿、24齿、18齿,其中最快速度的组合是()。 A.48∶32 B.48∶18 C.36∶32 D.36∶18 (3)一个半径是是4分米的铁环,向前滚动一周的长度是()。A.12.56分米 B.8分米 C.25.12分米 D.50.24平方分米 四、解决下面的问题。(π值取3) (1)有一座大桥长1200米,小王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600米,他要通过这座桥需骑行多少分钟? (2)李佳的车轮直径是0.6米,他骑行时车轮每分钟转动450周,他骑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

(word完整版)高等数学习题集及答案

第一章 函数 一、选择题 1. 下列函数中,【 】不是奇函数 A. x x y +=tan B. y x = C. )1()1(-?+=x x y D. x x y 2sin 2 ?= 2. 下列各组中,函数)(x f 与)(x g 一样的是【 】 A. 3 3)(,)(x x g x x f = = B.x x x g x f 22tan sec )(,1)(-== C. 1 1)(,1)(2+-=-=x x x g x x f D. 2 ln )(,ln 2)(x x g x x f == 3. 下列函数中,在定义域内是单调增加、有界的函数是【 】 A. +arctan y x x = B. cos y x = C. arcsin y x = D. sin y x x =? 4. 下列函数中,定义域是[,+]-∞∞,且是单调递增的是【 】 A. arcsin y x = B. arccos y x = C. arctan y x = D. arccot y x = 5. 函数arctan y x =的定义域是【 】 A. (0,)π B. (,) 22ππ- C. [,] 22ππ- D. (,+)-∞∞ 6. 下列函数中,定义域为[1,1]-,且是单调减少的函数是【 】 A. arcsin y x = B. arccos y x = C. arctan y x = D. arccot y x = 7. 已知函数arcsin(1)y x =+,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 B. [1,1]- C. (,)ππ- D. [2,0]- 8. 已知函数arcsin(1)y x =+,则函数的定义域是【 】 A. (,)-∞+∞ B. [1,1]- C. (,)ππ- D. [2,0]- 9. 下列各组函数中,【 】是相同的函数 A. 2()ln f x x =和 ()2ln g x x = B. ()f x x =和()g x = C. ()f x x =和()2 g x = D. ()sin f x x =和()arcsin g x x = 10. 设下列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的是【 】 A. ()cos f x x = B. ()arccos f x x = C. ()tan f x x = D. ()arctan f x x = 11. 反正切函数arctan y x =的定义域是【 】 A. (,)22 ππ - B. (0,)π C. (,)-∞+∞ D. [1,1]- 12. 下列函数是奇函数的是【 】

(完整版)数学归纳法经典例题及答案(2)

数学归纳法(2016.4.21) 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命题的步骤是: (1)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0n (如01n =或2等)时结论正确; (2)假设当0(N ,)n k k k n *=∈≥ 时结论正确,证明1n k =+时结论也正确. 综合(1)、(2),…… 注意:数学归纳法使用要点: 两步骤,一结论。 二、题型归纳: 题型1.证明代数恒等式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121217 51531311+=+-++?+?+?n n n n Λ 证明:①n =1时,左边31311=?=,右边3 112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②假设n =k 时,等式成立,即: ()()12121217 51531311+=+-++?+?+?k k k k Λ. 当n =k +1时. ()()()()32121121217 51531311++++-++?+?+?k k k k Λ ()() 3212112++++=k k k k ()()()()()() 321211232121322++++=++++=k k k k k k k k ()1 121321+++=++=k k k k 这就说明,当n =k +1时,等式亦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自然数n 等式成立.

题型2.证明不等式 例2.证明不等式n n 21 31 21 1<++++Λ (n ∈N). 证明:①当n =1时,左边=1,右边=2. 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n =k 时,不等式成立,即k k 2131211<++++ Λ. 那么当n =k +1时, 11 1 31 21 1++++++k k Λ 1 1 1211 2+++=++

自行车里的数学

第一课时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实际应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3、通过观察自行车的结构、分析其行进原理,帮助建立数学模型。 4、鼓励学生创新,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合理的设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联系,建立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难点:齿轮组对自行车前进的影响,数学模型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师:咱们班的同学有多少人会骑自行车啊?哪些同学有自己的自行车的?你们的对自行车有哪些了解? (展示自行车实物)请学生介绍自行车结构及自行车的行进原理。 2、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二、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1、出示:小红骑着一辆轮胎外直径为60dm的自行车从家去学校,车轮刚好转动了100周,小红家到学校有多少米?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小结:所行路程=车轮周长×转动圈数 2、师:如果想知道自己的自行车蹬一圈到底能走多远?怎么办? 预设1:可以直接测量。 师:课前我请同学们对同一辆自行车蹬一圈所行的路程进行了测量,请他们来汇报一下测量结果。 小结说明:测量方法不太准确,误差很大。有没有准确一些的方法呢?

预设2:计算方法。 师:怎么算?(看看蹬一圈,车轮转几圈,再用车轮转的圈数乘车轮的周长。) 师:那么蹬一圈自行车是不是就往前走一圈?(不是)(眼见为实,演示) 观察时,想一想:蹬一圈是谁转动了一圈?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谁的圈数? 师:我就奇怪了,怎么前齿轮转动了一圈,后齿轮却转动好几圈呢? 师:照这样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师:同一链条连上的两个齿轮,就好象互相咬合的齿轮。前齿轮转动一个齿,链条怎么动?后齿轮怎么动?(师慢慢转动前齿轮,生观察) 师:如果前齿轮转动2个齿,后齿轮怎么动?如果前齿轮转动5个齿呢?10个齿呢?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前齿轮的齿数×它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圈数)齿轮的齿数和转动的圈数什么关系?(反比例关系) 3、师:如果一辆自行车前齿轮48齿,后齿轮28个齿,当前齿轮转动1圈,后齿轮转动多少圈? 你们是怎么算的?师:前齿轮转一圈时,后齿轮转的圈数怎样算? 生说师板书:后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后齿轮转动的圈数也就是谁的圈数?所以要求车轮转动的圈数该怎么算?那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路程又该怎么算?蹬一圈走的路程=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如果这些自行车的轮胎外直径都是50分米,请分组算一算蹬一圈所行路程。 4、师:哪一辆自行车蹬一圈走得最远?仔细观察前后齿轮的齿数,你有没有什么发现? 归纳:前后齿轮数相差越大,蹬一圈走得最远。 三、研究变速自行车的问题 1、师;刚才我们研究的是普通自行车里数学。变速自行车和普通自行车有什么不同?你知道它怎么变速吗? 2、出示变速自行车的主要结构图: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 分组探究(1)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高等数学(专科)复习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函数1 1 42-+ -= x x y 的定义域是 . 解. ),2[]2,(∞+--∞ 。 2.若函数52)1(2-+=+x x x f ,则=)(x f . 解. 62 -x 3.________________sin lim =-∞→x x x x 答案:1 正确解法:101sin lim 1lim )sin 1(lim sin lim =-=-=-=-∞→∞→∞→∞→x x x x x x x x x x x 4.已知22 lim 2 22=--++→x x b ax x x ,则=a _____, =b _____。 由所给极限存在知, 024=++b a , 得42--=a b , 又由23 4 12lim 2lim 22 22=+=+++=--++→→a x a x x x b ax x x x , 知8,2-==b a 5.已知∞=---→) 1)((lim 0x a x b e x x ,则=a _____, =b _____。 ∞=---→)1)((lim 0x a x b e x x , 即01)1)((lim 0=-=---→b a b e x a x x x , 1,0≠=∴b a 6.函数????? ≥+<=0 1 01sin )(x x x x x x f 的间断点是x = 。 解:由)(x f 是分段函数,0=x 是)(x f 的分段点,考虑函数在0=x 处的连续性。 因为 1)0(1)1(lim 01 sin lim 00 ==+=+- →→f x x x x x 所以函数)(x f 在0=x 处是间断的, 又)(x f 在)0,(-∞和),0(+∞都是连续的,故函数)(x f 的间断点是0=x 。 7. 设()()()n x x x x y -??--= 21, 则() =+1n y (1)!n + 8.2 )(x x f =,则__________)1)((=+'x f f 。

数学归纳法典型例习题

欢迎阅读数学归纳法典型例题 一. 教学内容: 高三复习专题:数学归纳法 二. 教学目的 掌握数学归纳法的原理及应用 三. 教学重点、难点 四. ??? ??? (1 ??? (2()时命题成立,证明当时命题也成立。??? 开始的所有正整数 ??? 即只 称为数学归纳法,这两步各司其职,缺一不可,特别指出的是,第二步不是判断命题的真伪,而是证明命题是否具有传递性,如果没有第一步,而仅有第二步成立,命题也可能是假命题。 【要点解析】 ?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有关问题的关键在第二步,即n=k+1时为什么成立,n=k+1时成立是利用假设n=k时成立,根据有关的定理、定义、公式、性质等数学结论推证出n=k+1时成立,而不是直接代入,否则n=k+1时也成假设了,命题并没有得到证明。 ??? 用数学归纳法可证明有关的正整数问题,但并不是所有的正整数问题都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的,学习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2、运用数学归纳法时易犯的错误 ??? (1)对项数估算的错误,特别是寻找n=k与n=k+1的关系时,项数发生什么变化被弄错。 ??? (2)没有利用归纳假设:归纳假设是必须要用的,假设是起桥梁作用的,桥梁断了就通不过去了。 ??? (3)关键步骤含糊不清,“假设n=k时结论成立,利用此假设证明n=k+1时结论也成立”,是数学归纳法的关键一步,也是证明问题最重要的环节,对推导的过程要把步骤写完整,注意证明过程的严谨性、规范性。 ? 例1. 时,。 ,右边,左边 时等式成立,即有,则当时,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等式都成立。 的取值是否有关,由到时 (2 到 本题证明时若利用数列求和中的拆项相消法,即 ,则这不是归纳假设,这是套用数学归纳法的一种伪证。 (3)在步骤②的证明过程中,突出了两个凑字,一“凑”假设,二“凑”结论,关键是明确 时证明的目标,充分考虑由到时,命题形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自行车里的数学》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自行车里的数学》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目标: 1、运用所学的圆、比例等知识解决问题。 2、了解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知道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3、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经历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运用所学的比例或与其相关的知识解决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比例或与其相关的知识解决自行车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环节预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你知道哪些自行车的种类 出示各种自行车的图片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先给出学生一个熟悉的生活场景,便于学生理解。 二、新知讲授 1、揭示课题 (1)说一说你了解到的有关这两种自行车(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知识。 (2)自行车里会有数学问题吗想一想。 2、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1)提出问题:两种自行车,各蹬一圈。能走多远引出学生对自行车里的数学的研究。 (2)分析问题 ①、学生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方案一:直接测量,但是误差较大。 方案二:根据车轮的周长乘以后车轮转的圈数,来计算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 ②、讨论: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前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 3、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数据并求解。 (1)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2)分组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带入上述模式,求出答案。 4、汇报结果。各小组展示并解释本组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在比较结果。 三、研究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1、提出问题: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1)了解变速自行车的结构。(有2个前齿轮,6个后齿轮。) (2)根据这个结构,可以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2、分析问题,求解,汇报。 3、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合作、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过程,逐步培养自己的合作探索精神,更加善于在生活中进行学习。 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融入到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当中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巩固应用 1、已知:前齿轮齿数为:26,后齿轮齿数为:16,车轮直径为:66cm。问:①你能算出蹬一圈,它能走多远②小红家距离学校大约500米,从家到学校至少要蹬多少圈 共两题学生进行思考、解答。通过习题的演练,让学生将知识点进一步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当中。 五、课堂小结 课堂中我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从复习引入开始就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等数学活动充分激活知识储备。在教学中教师把变速自行车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实际操作自行车,进一步理解前后齿轮的关系。同时也间接地了解自行车的省力与速度的关系。把操作、探究和问题的解决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生放在了主动的地位。

全面自行车里的数学习题及答案汇编

自行车里的数学基础练习 一、填空 1. 自行车的车架大多都是利用三角形的(),而做成三角形。 2. 自行车的轮子是圆形,轮子的轴就在()上,轮子里的每根钢铁的长就是()的长。 3. 车轮的周长=()×()。 4. 自行车蹬一圈要看车轮转几圈,再用()×()。 5. 自行车蹬一圈是指()转一圈。 6. 车轮转动的圈数实际是()转动的圈数。 7. (1)前齿轮齿数×前齿轮圈数=()×();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后齿轮圈数:前齿轮圈数; (3)当前齿轮圈数为一圈时,():()=后齿轮圈数; (4)所以,车轮圈数=():() 8. 前齿轮齿数与后齿轮齿数的比值叫做()。 9. 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变速自行车的主要结构图:有2个前齿轮(齿数分别是48和36),5个后齿轮(齿数分别是28,24,22,20,18) 1. 变速自行车的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1)表格法 (2)连线法

前齿轮齿数:48 36 后齿轮齿数:28 24 22 20 18 (3)计算法:() (4)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种速度的组合方法。 (5)()方法的齿数法能使蹬同样的圈数自行车走得最远。 2. 变速自行车组合速度的组合个数=()×()。 3. 齿数比()的组合走得就远。车速较快,但骑车人较()。齿数比()的组合走得就近。车速较慢,但骑车人较()。 三、解决问题。 1.(1)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5米,前齿轮有48个齿,后齿轮有16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2)一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是0.8米,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多少米? (3)比较这两辆自行车谁跑得快?为什么? (4)自行车跑得快不仅与齿轮比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5)是不是车轮越大越好? 2. 一辆前齿轮有28个齿,后齿轮有14个齿,蹬一圈自行车前进5米。求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保留两为小数)

实用文库汇编之数学归纳法经典例题及答案

*实用文库汇编之数学归纳法(2016.4.21)* 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命题的步骤是: (1)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0n (如01n =或2等)时结论正确; (2)假设当0(N ,)n k k k n *=∈≥ 时结论正确,证明1n k =+时结论也正确. 综合(1)、(2),…… 注意:数学归纳法使用要点: 两步骤,一结论。 二、题型归纳: 题型1.证明代数恒等式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121217 51531311+=+-++?+?+?n n n n 证明:①n =1时,左边31311=?=,右边3 112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②假设n =k 时,等式成立,即: ()()12121217 51531311+=+-++?+?+?k k k k . 当n =k +1时. ()()()()32121121217 51531311++++-++?+?+?k k k k ()() 3212112++++=k k k k ()()()()()() 321211232121322++++=++++=k k k k k k k k ()1 121321+++=++=k k k k 这就说明,当n =k +1时,等式亦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自然数n 等式成立.

题型2.证明不等式 例2.证明不等式n n 21 31 21 1<++++ (n ∈N). 证明:①当n =1时,左边=1,右边=2. 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n =k 时,不等式成立,即k k 2131211<++++ . 那么当n =k +1时, 11 1 31 21 1++++++k k 1 1 1211 2+++=++

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数学试题及答案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 高等数学 》 一.选择题 1. 当0→x 时,)1ln(x y +=与下列那个函数不是等价的 ( ) A)、x y = B)、x y sin = C)、x y cos 1-= D)、1-=x e y 2. 函数f(x)在点x 0极限存在是函数在该点连续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无关条件 3. 下列各组函数中,)(x f 和)(x g 不是同一函数的原函数的有( ). A)、()()() 222 1 ,21)(x x x x e e x g e e x f ---=-= B) 、(( )) ()ln ,ln f x x g x x ==- C)、()()x x g x x f --=-=1arcsin 23,12arcsin )( D)、()2 tan ,sec csc )(x x g x x x f =+= 4. 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2ln 2x x x dx C =+? B )、sin cos tdt t C =-+? C )、2arctan 1dx dx x x =+? D )、211 ()dx C x x -=-+? 5. 下列等式不正确的是( ). A )、()()x f dx x f dx d b a =??????? B )、()()()[]()x b x b f dt x f dx d x b a '=??????? C )、()()x f dx x f dx d x a =??????? D )、()()x F dt t F dx d x a '=????? ?'? 6. 0 ln(1)lim x x t dt x →+=?( ) A )、0 B )、1 C )、2 D )、4 7. 设bx x f sin )(=,则=''?dx x f x )(( ) A )、C bx bx x +-sin cos B )、C bx bx x +-cos cos

数学归纳法经典例题及答案精品

【关键字】认识、问题、要点 数学归纳法( 一、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命题的步骤是: (1)证明当n 取第一个值0n (如01n =或2等)时结论正确; (2)假设当0(N ,)n k k k n *=∈≥ 时结论正确,证明1n k =+时结论也正确. 综合(1)、(2),…… 注意:数学归纳法使用要点: 两步骤,一结论。 二、题型归纳: 题型1.证明代数恒等式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证明:①n =1时,左边31311=?=,右边3 112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②假设n =k 时,等式成立,即: ()()12121217 51531311+=+-++?+?+?k k k k . 当n =k +1时. 这就说明,当n =k +1时,等式亦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自然数n 等式成立. 题型2.证明不等式 例2.证明不等式n n 21 31 21 1<++++ (n ∈N). 证明:①当n =1时,左边=1,右边=2. 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②假设n =k 时,不等式成立,即k k 2131211<++++ . 那么当n =k +1时, 这就是说,当n =k +1时,不等式成立. 由①、②可知,原不等式对任意自然数n 都成立. 说明:这里要注意,当n =k +1时,要证的目标是 1211 1 31 21 1+<++++++k k k ,当代入归纳假设后,就是要证明:

1211 2+<++k k k . 认识了这个目标,于是就可朝这个目标证下去,并进行有关的变形,达到这个目标. 题型3.证明数列问题 例3 (x +1)n =a 0+a 1(x -1)+a 2(x -1)2+a 3(x -1)3+…+a n (x -1)n (n ≥2,n ∈N *). (1)当n =5时,求a 0+a 1+a 2+a 3+a 4+a 5的值. (2)设b n = a 22n -3,T n = b 2+b 3+b 4+…+b n .试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n ≥2时,T n =n (n +1)(n -1)3 . 解: (1)当n =5时, 原等式变为(x +1)5=a 0+a 1(x -1)+a 2(x -1)2+a 3(x -1)3+a 4(x -1)4+a 5(x -1)5 令x =2得a 0+a 1+a 2+a 3+a 4+a 5=35=243. (2)因为(x +1)n =[2+(x -1)]n ,所以a 2=C n 2·2n -2 b n =a 22 n -3=2C n 2=n (n -1)(n ≥2) ①当n =2时.左边=T 2=b 2=2, 右边=2(2+1)(2-1)3 =2,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②假设当n =k (k ≥2,k ∈N *)时,等式成立, 即T k =k (k +1)(k -1)3 成立 那么,当n =k +1时, 左边=T k +b k +1=k (k +1)(k -1)3+(k +1)[(k +1)-1]=k (k +1)(k -1)3 +k (k +1) =k (k +1)?? ??k -13+1=k (k +1)(k +2)3 =(k +1)[(k +1)+1][(k +1)-1]3 =右边. 故当n =k +1时,等式成立. 综上①②,当n ≥2时,T n =n (n +1)(n -1)3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