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张图教你区分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

一张图教你区分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

一张图教你区分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
一张图教你区分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

一张图教你区分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

小编一直对回顾性vs.前瞻性研究,傻傻分不清楚。偶然间看到这张图,茅塞顿开,与大家分享一下。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概念及特点,大家可以自己去网上搜索,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解释上面这张图吧。

以吸烟与糖尿病关联分析为例,如果是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再设计试验时纳入的人群病例组为患有糖尿病(结局)的人群,而对照组就是没有患糖尿病的人群。然后我们再将这两组人群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来探讨吸烟与糖尿病的关系。这个过程是由果及因的过程。效应量不能选择RR,只能用OR。在这个过程中,人群的选择偏倚会很大,因为除了吸烟还会有其他因素影响糖尿病的发生,我们很难去排除其他的暴露因素。

如果是回顾性队列研究,我们纳入的人群应该是某一段时间内吸烟的人群与不吸烟的人群,观察这两组人群中发生糖尿病的情况。这一段时间是过去的某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以被看做随访的时间),所以是回顾性的研究。是由因及果的过程。回顾性的队列研究在人群选择上偏倚较病例对照有所降低,因为先限定暴露因素,再探讨结局,一般情况下,患有其他疾病而非糖尿病的情况是可以排除的。效应量可以是OR与RR。

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我们纳入的人群也是是吸烟的人群与不吸烟的人群,但是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区别是先设计试验,然后进行随访,随访结束后观察这两组人群中发生糖尿病的情况。前瞻性的队列研究也是由因及果的过程。前瞻性队列研究偏倚比回顾性偏倚更小,回顾性队列研究可能会有较大的失访偏倚,许多未知的信息无从考证,而前瞻性的研究是先设计试验,可以根据试验要求去跟踪调查纳入人群的所有情况。效应量可以是OR与RR。

此外,尽管病例对照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都属于回顾性的试验,我们从上面图中及例子说明中也会发现对照研究与回顾性队列研究的试验设计完全不同,还是不可一概而论的。

大家有没有明白一些了,有什么问题或建议可以留言哦!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 的区别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 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作为对 照 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 3、总人口对照:即以所研究地区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为对照组的数 据。 样本含量的估计: 病例对照研究: 决定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参数: 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P0) 2.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的近似值或比值比(OR); 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队列研究: 1、对照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0; 2、估计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1; 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资料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 OR= ad/bc 暴露与疾病之间关联强度; OR>1时: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增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叫做“正关联”; OR<1:说明暴露使疾病的危险度减少,叫做“负关联”,暴露因素对疾病有保护作用; OR=1:表示暴露与疾病无关联。 队列研究: 1、相对危险度:RR 表示暴露组发病或死亡的危险是非暴露组的多少倍。 2、归因危险度:AR 表示暴露因素的存在使暴露人群发病率增加或减少的部分。 3、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 是指暴露人群中归因于暴露的发病或死亡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4、人群归因危险度:PAR% 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而PAR%是指PAR占总人群全部发病的百分比。 5、标化比: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比标准人口预期死亡数 偏倚: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研究。 区别: 1.疾病发生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后, 队列研究疾病发生前 2. 分组情况;病例对照研究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队列研究按暴露与否分成病例和对照 3.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 4. 结果是否已经发生;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已经发生,由果推因. 队列研究否,由因推果 5.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 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 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 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队列研究的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 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 病例对照研究: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明确病因线索, 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 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对照的选择: 病例对照研究: (1)对照的规定:必须是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2)对照的形式: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教学要求] 了解:病例对照研究样本的计算;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种类与用途;研究对象选择的方式与特点;匹配的目的、实施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主要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掌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重点难点] 第一节、病例对照研究概述 一、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是指以现在患有某病的病人为一组(称为病例组),以未患该病但其它条件与病人雷同的人为另一组(称为对照组),通过询问、体检化验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疑致病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对各种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判为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间存在着统计学关联,在估计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二、特点 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研究者不给研究对象以任何干预,而只是客观地收集对象的暴露情况。这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的共有特征。 2.设立对照。有专门设立的对照组,由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组成,供与病例组比较之用。 3.观察方向由“果”及“因”。研究之始,是先有结果,即已知对象患某病或不患某病,再追溯其可能与疾病有关的原因。其调查方向是纵向的、回顾性的。 4.不能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本方法受到回顾性观察方法的限制,不能观察到由“因”到“果”的发展过程并证实其因果关系,故只能推测判断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 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步骤首先是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作好调查研究的设计,其中主要是选择对象,确定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设计好调查表。然后是访问对象,填写调查表。随后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结果作讨论,最后写出报告。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对象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病例足以代表总体人群中该病的病人,对照足以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总体。 1、病例的选择 (1)病例内外部特征的限定:当明确了进行何种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之后,所选择的病例必须是患同一种疾病的病人。而且患病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标准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否则,病例中可能混入非病人或不同型别的病人,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2)病例类型:有三类病例可供选择,即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 (3)病例的来源:一种是来源于某一或若干所医院及门诊部在一定时期内诊断的全部病例或随机样本。另一种来源是某一特定时间和地区,通过普查、疾病统计或医院汇总得到病例,然后选择所有的病例或其中的一个随机样本。 2、对照的选择 (1)对照选择的原则:对照的选择往往比病例更为困难和复杂。一方面要保证对照的代表性,即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一般人群,另一方面还必须使对照与病例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即除研究因素外,可能影响发病的其他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要尽量保持均衡。而且,对照应经过与

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在病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献最早记载的病例对照研究是WA Guy于1843年发表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第6期的一篇报告,他研究职业性体力活动强度与肺结核的关系。1844年Guy的老师PCA Louis首先叙述了病例对照研究最早的概念。1926年Lane-Claypon 所做的生殖经历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是第一次十分类似现代概念的病例对照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病例对照研究的理论、方法的研究及应用空前地发展。如Schreck和LenowiTy(1947)关于包皮环切及性卫生与阴茎癌、Doll和Hill(1950)对吸烟与肺癌、Stewart 等(1958)对孕期腹部照射X线与儿童白血病、Weicker等(1963)对反应停(Thalidomide)与先天畸形、Herbst(1970)对孕妇使用己烯雌酚与其女儿阴道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都是成功的范例。20世纪中叶以来,Cornfield提出的相对危险度、比值比分析,Woolf和Miettinen的可信限计算法,Mantel和Haensyel的分层分析方法,以及Cox模型、Logistic 回归模型等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病例对照研究,推动了病因研究和疾病防治工作进程。 第一节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开始时选择一定数量患某种疾病的人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一定数量未患该种疾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过去或最近研究因素暴露情况,包括有无暴露、暴露的质和量,然后比较两组研究因素暴露的程度有无差异。假如病例组某研究因素的暴露比例或暴露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该研究因素与某种疾病之间存在着联系。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所谓病例可以是某疾病的患者,或某病原体的感染者,或具有某特征事件的人。对照可以是未患该疾病的其他病人,或健康人。 研究因素(interest factors)又称为暴露因素(exposure factors)。凡接触过某种研究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都可以称为暴露,如接触过某种物理因素或化学物质,吃过某食品,如服过某药物,具备性别、年龄、身高、肤色、职业、文化、宗教信仰等某种特征,或处于何种疾病状态或行为等。病例对照研究中涉及的暴露因素不一定都是危险因素(risk factors),也可能是属于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s)。 基本设计型的病例对照研究是从研究的疾病(或某特征事件)病例出发,收集过去的暴露因素,从时间顺序上看是回顾性的,因此又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类似的英文名词尚有case-reference study、case-compared study,但以case-control study最常用。 二、特点 从结构模式可以看出有以下特点: (一)属观察性研究 对两组客观地收集暴露因素,收集的暴露因素是自然存在的,不是研究者人为控制的,没有干预因素,故而属观察性研究。 (二)设立对照组 必须设立对照组,目的是为病例组提供一个作比较用的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三)从果到因追溯调查 研究开始时是已知结果,即掌握了患某病或未患该病的对象,从他们追溯与疾病有关的原因,其调查方向是回顾性的和纵向性的,因此,这种研究方法可以阐明研究因素与疾病先后时间顺序,同时得出结果的速度较快。 (四)一般不能确定因果联系 病例对照研究收集暴露因素的方法是依据对象回忆或查阅有关记录,不是按从“因”到“果”前瞻观察其发展过程,因此,发现的“联系”一般不能确定是因果联系。但如果多次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存在“联系的一致性”,则有助于因果假设的验证。 基本设计型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构模式如图6-1。 回顾性收集暴露情况

流行病学试题 6.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名词解释 1.病例对照研究 2.匹配 3.入院率偏倚 4.匹配过度 5.分层分析 6.OR 选择题 1.在吸烟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如果对照组中选人过多的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可能会A.高估RR值 B.高估OR值 C.低估RR值 D.低估OR值 E.对结果影响不大 2.假如某因素与某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的OR值为0.3(P<0.01),最可能的解释是A.该因素与该病无关联 B.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保护因素 C.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D.该因素可能是该病的致病因素,但作用不大 E.该因素不是该病的致病因素 3.病例对照研究的缺点是 A.不适于研究发病率低的疾病 B.选择合适的病例与对照困难 C.不能判定某因素与疾病的可能因果关系 D.很难避免某些偏倚的发生 E.不适于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同时研究 4.选择100例新诊断的结肠癌病例与200例需做整形手术的病人进行饮酒史的比较,探讨饮酒与结肠癌的关系,这样的研究设计属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临床试验 D.现况调查 E.筛检试验 5.在估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样本含量时,不需要下列哪项参数? A.对照组暴露率 B.OR值 C.α值 D. 值 E.x2值 6.在探索年轻女性阴道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条件应包括A.患者母亲年龄 B.患者母亲孕期阴道出血史 C.患者母亲孕期照射过X线 D.患者母亲孕期用药情况 E.阴道腺癌患者的出生时间 7.以下哪项不属于控制病例对照研究混杂偏倚的措施? A.采用匹配方式选择对照 B.使调查员不知道研究的假设 C.选择对照组时尽量使其年龄、性别的构成与病例组保持一致

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目的是

1. 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匹配的目的是 A. 要求对照组在某些因素或特性上与病例组保持相同 B. 是进行病例组与组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C. 为了控制年龄因素 D. 不了增加分析时的统计学检验能力 E. 为了控制选择性贪偏依 2. 在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空研究中,如果没有系统误差,且样本大小一定,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时相对危险度(比值 )的大烛取决于下列哪个条件 A. 定群研究中暴露组发病的频率或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驵暴露的比例 B. 规定的显著性水平(人) C. 规定的把握度水平(1- ) D. B和C E. A.B和C 3. 发生混杂偏依的可能原因是 A. 没有考虑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B. 除感兴趣的暴露因素或疾病外,第三个因素与暴露和疾病有关 C. 除暴露因素和疾病外,还存在第三个因素,该因素被说明既是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又与疾病的分布有关. D. 第三个因素与暴露因素分布有关,并是疾病独立危险因素 E. 以上都不对 4. 某研究者决定把每个病例的配比对照数从3个增加到6个来提高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的效力,对此做法你的观点是 A. 建议使用一个对照,因为多设对照的价值很小 B. 由于对照数如此之多,可利用这些对照进行定群研究,以得到RR值 C. 如有可能,适当增加病例数而不是对照数 D. 如果只是研究近期诊断的病例则同意其决定 E. 如果用6个对照劝其进行非配比分析 5. 信息偏倚指的是 A. 同时存在几个变量的效应,而结其中某个效应的估计不准确 B. 因变量测量或分类中的随机误差 C. 对自变量或因变量进行测量或分类时,由于随机变异而使精密度降低 D. 自变量或因变量测量或分类中的系统误差 E. 上述答案均不是 6. McNeyman Bas也称 A. 住院偏性 B. 选择性转诊偏性 C. 检诊造成的偏性 D. 存活病例偏性 E. 无应答偏性 7. Berksorv偏性也叫 A. 存活病例偏性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完整版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研究。区别:1.疾病发生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后,队列研究疾病发生前2.分组情况;病例对照研究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队列研究按暴露与否分成病例和对照3.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4.结果是否已经发生;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已经发生,由果推因.队列研究否,由因推果5.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队列研究的类型:1、前瞻性队列研究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目的:病例对照研究: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明确病因线索,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对照的选择:病例对照研究:(1)对照的规定:必须是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2)对照的形式: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

病例对照总结研究资料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择病例和选择对照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匹配与匹配过头的概念。 熟悉决定样本大小的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OR值及其可信区间的计算; 分层分析的方法;暴露者归因分值与人群归因分值。 了解病例对照研究容易发生的偏倚有哪些;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优缺点。 二、教学大纲精要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 case reference study,)是分析流行病学 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 2.病例对照研究的四大要素是:人群、对照、病例和暴露。在病例对照研究中 明确产生病例的人群,和从这一人群中正确地挑选对照,并正确地收集暴露资料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精髓。 3.研究的病例并无必要代表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也不需要有一个某疾病的病 人的随机样本。一个病例除了代表他自己之外,不必代表任何人,关键是如何选择对照。对照必须代表产生这些病例的人群,即代表那些潜在的病例。也就是说,如果他患了该病的话,他就有可能被诊断,而且被包括在研究的病例中。因此,一方面对照不必代表所有未患研究疾病的病人,同样也不必代表所有所谓总体人群;另一方面,病例也不必代表患有该种疾病的全部病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可以限制病人仅为男性或女性,仅为老年或青年,仅为严重病例或轻微病例,仅为某地病例等等。 4.选择病例的另一个原则是,只要该病例符合病例的定义,就应当收入病例组,

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区别之欧阳光明创编

第四、五章队列研究和病理对照研 究的比较 欧阳光明(2021.03.07)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 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

1.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 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 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 扰。 队列研究的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是过去 某个时间进入队列。 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 病例对照研究: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明确病因线索,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 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 对照的选择: 病例对照研究: (1)对照的规定: 必须是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2)对照的形式: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 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 人群作为对照 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 3、总人口对照:即以所研究地区一般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作为 对照组的数据。 样本含量的估计: 病例对照研究: 决定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参数: 1.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P0) 2.预期暴露于该研究因素造成的相对危险度(RR)的近似值或比值比(OR); 3.希望达到的检验性水平α; 4.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队列研究: 1、对照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0; 2、估计人群的估计发病率p1;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学习资料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联系与区别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病例对照研究定义:亦称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选择有特定疾病的人群组作为病例组,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队列研究定义:指将某一特定人群按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组,追踪观察一定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是前瞻性研究。 区别: 1.疾病发生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疾病发生后, 队列研究疾病发生前 2. 分组情况;病例对照研究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队列研究按暴露与否分成病例和对照 3.暴露是由研究对象从现在对过去的回顾; 4. 结果是否已经发生;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已经发生,由果推因. 队列研究否,由因推果 5.研究类型;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研究; 队列研究前瞻性研究 1.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又称非匹配病例对照,按与病例组可比的原则,根据样本的大小,选择 一定数量的对照,数量不需成严格的比例关系,但对照的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 2.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或称配比(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 队列研究的类型:

1、前瞻性队列研究 2、历史性队列研究:研究工作从现在开始,但研究对象是过去某个时间进入队列。 3、历史前瞻性队列研究 研究目的: 病例对照研究: 利用病例对照研究获得的明确病因线索, 进一步进行队列研究或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从而证实病因假设。 队列研究: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 对照的选择: 病例对照研究: (1)对照的规定:必须是来自产生病例的总体。 意味着对照一旦发生所研究的疾病也可以成为病例组的研究对象。 (2)对照的形式: 1)成组比较法:若研究目的是广泛探索各种危险因素,除了可比性之外,可以不加任何限制选择对照。 2)成组配比对照:对照组与病例组在配比因素所占的比例相同。 3)个体配比对照,病例和对照以个体为单位进行配比。按照研究因素以外的外部因素进行1:1、1:2、1:3…、1:R配比选择对照。 队列研究: 1、内对照:在同一研究人群中,采用没有暴露或暴露水平最低的人群作为对照 2、外对照:需在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

病例对照研究缺点英文

Disadvantages of Case-Control Studies 1. Observational Study Design Like cohort studies, case-control studies are observational study designs and may be subject to confounding. Cases may differ from controls by factors other than the exposure of interest. Confounding occurs when a factor other than the exposure of interest distort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xposure and outcome, thereby limiting inference that the exposure causes the disease. 2. Recall Bias Like cohort studies, case-control studies may ascertain study data using a variety of sources, including medical records, questionnaires, interviews, and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Like cohort studies, case-control studies strive for valid, precise, and uniform measurements of the exposure and outcome. An important additional consideration for case-control study measurements is the use of interviews or questionnaires to ascertain previous exposure status, because these procedures can lead to a specific type of bias known as recall bias. Recall bias occurs when case individuals, who tend to be sick, and control individuals, who tend to be generally well, recall their exposure status differently. For example, if MMR vaccination status was ascertained by interviewing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it is possible that the parents of children recently diagnosed with developmental disorder may overreport previous MMR vaccination, particularly if they have preconceived ideas about vaccination safety. Systematic overreporting of MMR vaccination among the cases, but not controls, could lead to a spurious association of MMR vaccination with developmental disorder. The ideal solution to recall bias in case-control studies is to use data that were collected systematically, prior to the development of disease. For example, in the MMR study, investigators used data from a national health care database to ascer- tain MMR vaccination status prior to the occurrence of developmental disorder. For a second example, consider a case-control study of HIV seroconversion following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HIV infected blood. 26 Study investigators identified case health care workers who seroconverted to HIV following accidental needlestick injury and control health care workers who did not seroconvert following a needle- stick injury. If investigators contacted these individuals to inquire about pre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needlestick exposure, such as “were you wearing gloves?”or “did you see a large amount of blood on the needle?,”case individuals with newly diagnosed HIV may recall exposures differently than non-HIV controls. Instead, the study investigators collected exposure data from mandatory occupa- tional injury reports that were completed by cases and controls at the time of their injury, before they were aware of their future HIV seroconversion status.

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择病例和选择对照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病例对照研究的类型;匹配与匹配过头的概念。 熟悉决定样本大小的条件和方法;资料的分析方法;OR值及其可信区间的计算;分层分析的方法;暴露者归因分值与人群归因分值。 了解病例对照研究容易发生的偏倚有哪些;病例对照研究的主要优缺点。 二、教学大纲精要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study,casereferencestudy,)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 2.病例对照研究的四大要素是:人群、对照、病例和暴露。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明确产生病例的人群,和从这一人群中正确地挑选对照,并正确地收集暴露资料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精髓。 3.研究的病例并无必要代表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也不需要有一个某疾病的病人的随机样本。一个病例除了代表他自己之外,不必代表任何人,关键是如何选择对照。对照必须代表产生这些病例的人群,即代表那些潜在的病例。也就是说,如果他患了该病的话,他就有可能被诊断,而且被包括在研究的病例中。因此,一方面对照不必代表所有未患研究疾病的病人,同样也不必代表所有所谓总体人群;另一方面,病例也不必代表患有该种疾病的全部病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因此在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时,可以限制病人仅为男性或女性,仅为老年或青年,仅为严重病例或轻微病例,仅为某地病例等等。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4节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4节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及其分布的原因,以及制订预防、控制和消灭这些疾病和促进健康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流行病学是从群体水平研究疾病,现在几乎没有流行病学不研究的病种和医学问题。是一门研究人类的生理、病理、心理的群体现象的方法学,有着极强的应用性。流行病学的研究及应用范围极广,使用的方法和技术很多。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 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描述流行病学(descriptive epidemiology)提出线索或假说 2.分析性研究(analytical study):分析流行病学(analytical epidemiology)验证所提出的假说。 ①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retrospective)研究: 从疾病(结果)去寻找原因(病因)的方法叫病例对照研究 (case-control study)。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1.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 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 2.病例对照研究的四大要素:人群、对照、病例和暴露 明确产生病例的人群,从中正确地挑选对照,并正确地收集暴露资料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精髓 3.对照不必代表所有未患研究疾病的病人,同样也不必代表所有总体人群 病例不必代表患有该种疾病的全部病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4.选择病例原则 符合病例的定义,就应当收入病例组,不受其暴露状态的影响,避免产生选择偏倚5.新发病例比现患病例好

?回忆暴露及暴露与疾病的时序关系时更明确 ?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暴露分布没有差别,也可用现患病例 ?研究先天畸形和某些非致死性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用现患病例 ?死亡病例省时省钱,很快可以提供研究线索 6.正确地选择对照是病例对照研究成败的关键 ?病例的来源决定了对照的来源 ?可比性比代表性更重要 7. 资料质量的可比性与病例和对照成员之间的可比性一样重要 注意两组收集资料时资料质量的可比性,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 8. 基本分析方法是比较两组暴露比例,计算暴露优势比,估计患病的优势比,在发病 率低的情况下估计相对危险度 9. 对照所患疾病不应与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 ?对照疾病的发病率在暴露的各类别或各水平上都一样 ?病例是新诊断的病例,对照不应是慢性病患者 ②队列(定群)研究--前瞻性(prospective)研究:从有无可疑 原因(病因)开始去观察是否发生结果(疾病)的研究方法叫队列(定群)研究(cohort study)。 它是将特定人群按照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暴露程度分成暴露组与非暴露组(对照组),随访适当长的时间,比较两组或多组之间结局的差异,以研究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二、实验法 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主要在人群现场进行。分为:临床试验

笔记:1:R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张健)

1:R匹配资料的分析 1、原理病例对照研究中,当对照数R=1,2,……….R时,1个病例按规定的条件匹配R个对照,即为1:R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资料整理成下表形式: (1)、显著性检验 样本较大时 X2=[∑(R-r+1)n1,r-1-∑rn0,r]2/[∑Trr(R-r-1)] 样本较小时 X2=[∣∑(R-r+1)n1,r-1-∑rn0,r∣-(R+1)/2]2/[∑Trr(R-r-1)]式中:Tr=n1,r-1+n0,r自由度=1 (2)、联系强度的测量 OR=[∑(R-r+1)n1,r-1]/[∑rn0,r] (3)、OR的可信区间(Miettinen法)估计 OR某百分数CI=OR[1±Za/(√x2)] 式中:Za为标准正态分布分位数;Z0.05=1.96,Z0.01=2.582、实例 人工流产史与宫外孕关系的1:4病例对照研究 (1)、检验 大样本X2={∣[(4-1+1)3+(4-2+1)5+(4-3+1)3+(4-4+1)0]-( 1×1+2×0+3×0+4×0)∣-(4+1)/2}2/[(3+1)1(4-1+1)+(5+0)2(4-2+1)+(3+0)3(4-3+1)+(0+0)4(4-4+1) =13.598>X20.01,P<0.01 小样本X2=16.000…….. (2)、联系强度的测量 OR M-H=[(4-1+1)3+(4-2+1)5+(4-3+1)3+(4-4+1)0]/(1×1+2×0+3×0+4×0) =33 (3)、OR可信区间 OR95%CI=33(1±1.96/(√13.598))=5.1—211.6或(X2=16时)5.95—183.00 分析结果:人工流产史与宫外孕之间有统计学显著性联系。

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 教学要求] 了解:病例对照研究样本的计算;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定义、特点、种类与用途;研究对象选择的方式与特点;匹配的目的、 实施方法与应注意的问题;影响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主要偏倚及其控制;病例对照 研究的优缺点。 掌握: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 重点难点] 第一节、病例对照研究概述 一、定义 病例对照研究是指以现在患有某病的病人为一组(称为病例组) ,以未患该病但其它条件与病人雷同的人为另一组(称为对照组) ,通过询问、体检化验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疑致病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两组对各种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判为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间存在着统计学关联,在估计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危险因素,从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病因假说的目的。 二、特点 1.属于观察性研究方法。研究者不给研究对象以任何干预,而只是客观地收集对象的暴露情况。这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的共有特征。 2.设立对照。有专门设立的对照组,由未患所研究疾病的人组成,供与病例组比较之用。 3.观察方向由“果”及“因” 。研究之始,是先有结果,即已知对象患某病或不患某病,再追溯其可能与疾病有关的原因。其调查方向是纵向的、回顾性的。 4.不能证实暴露与疾病的因果关系。本方法受到回顾性观察方法的限制,不能观察到由“因” 到“果”的发展过程并证实其因果关系,故只能推测判断暴露与疾病是否有关联。 第二节、病例对照研究的实施 实施的主要内容和步骤首先是明确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作好调查研究的设计,其中主要是选择对象,确定调查的内容和方法,设计好调查表。然后是访问对象,填写调查表。随后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结果作讨论,最后写出报告。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对象选择的基本原则是病例足以代表总体人群中该病的病人,对照足以代表产生病例的人群总体。 1、病例的选择 (1)病例内外部特征的限定:当明确了进行何种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之后,所选择的病例必须是患同一种疾病的病人。而且患病部位、病理学类型、诊断标准都要有明确的规定,否则,病例中可能混入非病人或不同型别的病人,从而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 (2)病例类型:有三类病例可供选择,即新发病例、现患病例和死亡病例。 (3)病例的来源:一种是来源于某一或若干所医院及门诊部在一定时期内诊断的全部病例或随机样本。另一种来源是某一特定时间和地区,通过普查、疾病统计或医院汇总得到病例,然后选择所有的病例或其中的一个随机样本。 2、对照的选择 (1)对照选择的原则:对照的选择往往比病例更为困难和复杂。一方面要保证对照的代表性,即能代表产生病例的一般人群,另一方面还必须使对照与病例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即除研究因素外,可能影响发病的其他因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要尽量保持均衡。而且,对照应经过与病例相同的诊断确定不患所研究的疾病。

病例对照研究

第六章病例对照研究★ 主要内容 ?基本原理 ?研究类型 ?一般实施步骤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常见偏倚及其控制 ?优点与局限性 ?第一节概述 1.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也称为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一、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所研究疾病(或临床事件)的患者组成病例组,以未患有该 疾病者(或未发生某种临床事件者)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过去某个或某些因素的暴露史,通过比较两组暴露史的有无或暴露的剂量,研究暴露因素与所研究疾病(或临床事件)有无关联及关联强度 ?一种常用于广泛探索或初步验证病因假设的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二、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 三、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观察性研究,回顾性收集研究对象的暴露情况(人群是自然生病的,无人为干预) ?必须设立对照组(★可比,未患某病) ?时间顺序:从“果”→“因” ?一般不能明确因果的时间顺序,但可为前瞻性研究提供线索和方向 思考:病例对照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异同点? 两种研究设计本质的不同是分组依据不同、暴露和疾病关系的分析思路不同。病例对照研究按是否患病分组,回顾性调查过去暴露情况;历史性队列研究尽管是“回顾”过去的暴露和疾病发生资料,但分组是按暴露与否,前瞻性追踪结局-疾病发生与否。前者是回归性的研究设计,后者是前瞻性的研究设计(从暴露和疾病关系的分析思路来说),只不过是过去的资料,有点“回顾”成分而已,容易使人混淆两者。

适用情况 ?疾病比较罕见,如恶性肿瘤的研究 ?潜伏期较长的慢性病,如心脑血管研究 ?深入检验病因假说 ?对疾病的发生还没有深入了解,可初步探讨病因 ?研究人群流动性特别大,不适合队列研究 ?第二节研究类型 一、非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和对照之间的关系不作限制和规定 二、匹配病例对照研究 1、成组匹配category matching 或称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ng 某些特征或因素在不同组的比例一致 2、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 以个体为单位,对某些特征或因素进行匹配(最多做到1:4) 1)病例与对照匹配的因素 confounding factor(已知+可疑)(所谓混杂因素就是要与暴露因素相关且与疾病结局相关)(比如研究吸烟与肺癌,性别就是一个混杂因素) 常见因素:年龄+性别 ?不能匹配的因素 - - 只与可疑暴露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变量 如是否服用避孕药与宗教信仰有关,但宗教信仰与所研究的疾病无关,则不应作为匹配因素 2)病例与对照匹配的目的(◎优点) ?提高研究效率 研究效率=2R/(R+1) ?控制混杂因素的干扰作用 3)匹配带来的问题 ?增加工作难度(费用、时间) ?限制样本量 ?匹配因素将无法再进行分析 ?把与结局变量关联性很强的独立变量作为匹配条件,从而 低估真实病因的作用,称为匹配过头 - 损害统计效率 - 损害真实性 - 损害费用效益 ?第三节一般实施步骤 基本步骤 ?复习文献,提出假设 ?明确适宜的研究类型 ?选择病例及适宜的对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