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判断题 1、达尔文通过观察、比较、研究发现了所有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2、不同物体发生振动时,振动的频率会有快有慢。( )

3、在探究式活动中,教师是课堂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是学生探究进程中掌握主动权的人。 ( )

4、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两栖动物的化石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 ( )

5、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 )

6、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 )

7、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被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 )

8、十八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柴油机。 ( )

9、 我们身体的运动靠的是骨骼,无须肌肉的参与。( ) 10、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运动受伤的可能。( ) 11、 关节有铰链、旋转和球状几种常见形式,可做屈伸、旋转等运动.( ) 12、 关节具有缓冲作用和保护作用。( ) 13、荡秋千是一种来回运动,橡皮筋振动也是一种来回运动,因此橡皮筋振动的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 14、根据运动路线,运动有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等类型。( )

15、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以前,需要把准备让学生建立、改善的科学概念设计成模块、单元和写出教案,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 16、探究式科学教育所包含的步骤: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处理;获得结论和表达。( ) 17、增加弹簧上挂的钩码可增加弹簧伸长的长度,要使弹簧伸长得最长,钩码挂得越多越好。( )

18、 由于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各种摩擦力。( ) 19、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

20、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 2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容易想办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 22、科学探究式学习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 23、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 24、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 ) 25、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不仅是为了增加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动力,而且也是在成就他们终身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 )

26、赤铁矿成粉状时与液体混合,可以成颜料。( ) 27、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

28、科学探究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提出。( )

29、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学生不一定要明确所探究的科学问题。( ) 30、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 31.我们经常要采用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对一个系列问题中的不同部分进行研究。( )

32.在不同的研究中,应采用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这很重要,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 )

33.科学通过建立、修正和完善已有的理论,有时也会通过更替已有的理论以获得新的解说,逐步积累科学知识。 ( ) 34.科学的核心是理性的推论。( )

35.科学研究强调对每个发现与结果进行检验、证实和校核。( ) 36.科学上需要把特定情况下获得的发现,应用于更多的对象和情况。。 ( )

37.科学研究只有在广泛地传播,并得到专业同行的评审后,才能肯定它对知识的积累做出了贡献.( ) 38.从直觉的怀疑到概括和界定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对科学研究来说不是很重要的。( )

39.日晷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是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指示时间的工具。

( )

40.科学研究应该符合五个基本的原则。 ( ) 41.科学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 ( )

42.探究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43.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素养”由三个部分组成:知识、方法和态度(价值观)。( ) 44.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 ( )

45.矛盾是产生问题的母体。 ( )

46.假科学问题是那些脱离了解释世界的目的,或是没有足够的活动或情境准备的,或相对于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过分开放性的无的放矢的问题。 ( )

47.儿童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所遵循的基本程序,与科学家基本一致。( ) 48通过猜谜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出可探究的科学性问题。 ( ) 49.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 50.科学至少包含科学知识、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可以包括科学素质等。( )

二.选择题

1.蜗牛喜欢( )的生活环境。

A 潮湿、光亮

B 干燥、光亮

C 潮湿、黑暗 2.我们在平静时比运动时呼吸的次数( )。 A 多 B 少 C 一样多 3.学生是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中主动的 ( ) A 欣赏者 B 参与者 C 学习者 4.我们用宣纸写毛笔字,因为宣纸有较好的( ) A 防滑性 B 吸水性 C 透明度 5.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只占地球上水总量的( )

A 百分之三

B 百分之十三

C 百分之三十 6.电扇高速旋转,看起来好像扇片连在一起,这是( )现象。 A 视觉暂留 B 视觉选择 C 真实反映 7.以下动物中你认为不是同一类的是( )

A 斑马

B 家鸽

C 鸟

D 蜻蜓

8.毛巾角浸在水中毛巾变会渐渐变湿,这是水的( )现象。 A 表面张力 B 毛细 C 浮力 9.以下不是天然材料的是( ) A 纸 B 木材 C 棉花 10.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 )

A 起点

B 目标

C 过程 11.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 A 不易分解 B 不可塑 C 不耐磨

12.以下物体传热最快的是( ) A 铅勺 B 塑料棒 C 木筷 13.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 ) A .面粉 B .油 C .红糖 14.磁铁有( )个磁极

A .1

B .2

C .3 15.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 )里完成。

A .小肠

B .大肠

C .胃 16.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

A .二分之一

B .六分之一

C .十分之一 17.气象台在安装百叶箱时应离地面( )米。 A .1.5 B .15 C.20 18、既是液体又是气体的热传递方式是( ) A 传导 B 对流 C 辐射 19、酒精灯的酒精量一般不超过瓶体的( ) A 三分之一 B 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20、冰箱背后的散热板都漆成黑色的原因是( )

A 散热快

B 吸热快

C 几种颜色搭配更好看

21、晾晒衣服时,有风和无风时比()

A 有风时干得快

B 无风时干得快

C 没有区别

22、农民伯伯在晒粮食时,总是把粮食摊得凹凸不平,这是因为()

A 利用空气流动晒得快

B 增加蒸发面积晒得快

C 没时间摊均匀

23、下列气体中不能支持燃烧的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2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25、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木棍发生倾斜。说明空气()

A会流动 B要占居空间 C有质量

26、辨别物体气味所用的器官是()

A眼睛 B舌头 C 鼻子

27、把一张纸揉皱后塞进玻璃杯的底部,把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杯底的纸是()

A干的 B一半干一半湿 C湿的

28、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热水变凉的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匀下降

29、将一只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隔离的玻璃片后,冷瓶中()。 A没有烟雾 B有一点烟雾 C充满了烟雾

30、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需要帮助儿童在他们原有想法的基础上,()正确的科学概念。

A 逐步发展形成

B 教师直接说出

C 学生归纳得出

31、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A 羊肉

B 牛奶

C 胡萝卜

32、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 袁隆平

B 李时珍

C 张衡

33、人的()聚集声波。

A 耳廓

B 耳道

C 耳膜

34、声音以()形式传播。

A 声响

B 振动

C 声波

35、()能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体温,但不能多吃。

A 粮食

B 油脂

C 蛋白质

36.把数量不等的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会()。

A相互喂食B互不理睬C相互咬杀

37.两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的总体积()。

A不变 B改变 C不好说

38.编写《本草纲目》的人是()

A 李时珍

B 司马迁

C 祖冲之

39.造成水污染的凶手是()

A 大自然

B 外星人

C 人类

40.下列观察小动物活动中不正确的的行为是()

A 注意安全

B 不惊吓小动物

C 可直接抓、举动物

41.昆虫的身体明显分为()。

A 头部和胸部

B 头部、胸部和腹部

C 头部和腹部

42.下列属于我国的四大发明的是()。

A 造纸

B 陶瓷

C 玻璃

43. 科学课上,适宜小学生探究的问题一般选择()

A、开放性的问题

B、开放性的科学问题

C、封闭性的科学问题

44.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必须在()

A、实验结束之后

B、实验过程之中

C、观察实验之前

45.设计对比实验,需要根据()设计控制实验的变量

A、问题

B、材料

C、猜想与假设

46.有利于学生获取可靠的事实或证据的方法是()

A、在充分的观察实验活动之后,根据记录,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B、边观察,边讨论,然后记录

C、观察实验之后,根据材料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47. 在探究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依靠()互动。

A教师和学生的 B学生和学生之间的 C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 48. 在探究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怎样提出问题,都应以()已有的看法和经验为探究的起点。

A.教师 B 。学生 C。前人

49. 探究的内容与方式要符合()实际的认知水平。

A教师 B 学生C师生

50. 组织讨论是()的过程。

A 培养学生敢于争辩和进取

B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

C 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

小学科学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达尔文通过观察、比较、研究发现了所有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不同物体发生振动时,振动的频率会有快有慢。(√)

3、在探究式活动中,教师是课堂中科学探究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支持者,是学生探究进程中掌握主动权的人。(×)

4、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两栖动物的化石出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

(×)

5、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保护方法。(√)

6、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7、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它们是不可再生的,被称为不可再生能源。

(×)

8、十八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蒸汽产生动力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柴油机。

(×)

9、我们身体的运动靠的是骨骼,无须肌肉的参与。(×)

10、运动前做一下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运动受伤的可能。(√)

11、关节有铰链、旋转和球状几种常见形式,可做屈伸、旋转等运动.(√)

12、关节具有缓冲作用和保护作用。(×)

13、荡秋千是一种来回运动,橡皮筋振动也是一种来回运动,因此橡皮筋振动的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14、根据运动路线,运动有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等类型。(×)

15、教师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以前,需要把准备让学生建立、改善的科学概念设计成模块、单元和写出教案,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16、探究式科学教育所包含的步骤:提出问题;推测和假设;设计实验;寻求实证;信息和数据处理;获得结论和表达。(√)

17、增加弹簧上挂的钩码可增加弹簧伸长的长度,要使弹簧伸长得最长,钩码挂得越多越好。(×)

18、由于摩擦力阻碍物体的运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不便,因此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我们应当尽量减少各种摩擦力。(×)

19、探究式科学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儿童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20、全国各地的百叶箱的放置高度是不同的,沿海地区高,内陆地区低。(×)

2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容易想办法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

22、科学探究式学习应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23、水是白色透明的液体。(×)

24、探究是一种多层面的活动。(√)

25、保护儿童的好奇心,不仅是为了增加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动力,而且也是在成就他们终身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

26、赤铁矿成粉状时与液体混合,可以成颜料。(√)

27、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壳体建筑。(√)

28、科学探究的问题是让学生自己从活动中提出。(√)

29、在进行科学探究时学生不一定要明确所探究的科学问题。(×)

30、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31.我们经常要采用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来对一个系列问题中的不同部分进行研究。(√)

32.在不同的研究中,应采用不同的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法,这很重要,也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33.科学通过建立、修正和完善已有的理论,有时也会通过更替已有的理论以获得新的解说,逐步积累科学知识。。( √ ) 34.科学的核心是理性的推论。( × )

35.科学研究强调对每个发现与结果进行检验、证实和校核。( √ ) 36.科学上需要把特定情况下获得的发现,应用于更多的对象和情况。。 ( √ )

37.科学研究只有在广泛地传播,并得到专业同行的评审后,才能肯定它对知识的积累做出了贡献.( √ ) 38.从直觉的怀疑到概括和界定出一个有价值的研究问题,对科学研究来说不是很重要的。( × ) 39.日晷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是利用太阳影子的变化来指示时间的工具。 ( √ )

40.科学研究应该符合五个基本的原则。 ( × ) 41.科学问题宜小不宜大,宜少不宜多。 ( √ ) 42.探究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 43.科学教育的终极目标——“科学素养”由三个部分组成:知识、方法和态度(价值观)。( √ )

44.基础研究是指为了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研究。。 ( √ ) 45.矛盾是产生问题的母体。 ( √ )

46.假科学问题是那些脱离了解释世界的目的,或是没有足够的活动或情境准备的,或相对于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过分开放性的无的放矢的问题。 ( √ )

47.儿童在进行探究活动时所遵循的基本程序,与科学家基本一致。( √ ) 48通过猜谜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出可探究的科学性问题。 ( × ) 49.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 ) 50.科学至少包含科学知识、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还可以包括科学素质等。( √ ) 二.选择题

1.蜗牛喜欢( C )的生活环境。

A 潮湿、光亮

B 干燥、光亮

C 潮湿、黑暗 2.我们在平静时比运动时呼吸的次数( B )。 A 多 B 少 C 一样多 3.学生是探究式科学教育过程中主动的 (C ) A 欣赏者 B 参与者 C 学习者 4.我们用宣纸写毛笔字,因为宣纸有较好的( B ) A 防滑性 B 吸水性 C 透明度 5.人类赖以生存的淡水,只占地球上水总量的( A ) A 百分之三 B 百分之十三 C 百分之三十

6.电扇高速旋转,看起来好像扇片连在一起,这是( A )现象。 A 视觉暂留 B 视觉选择 C 真实反映 7.以下动物中你认为不是同一类的是( A ) A 斑马 B 家鸽 C 鸟 D 蜻蜓

8.毛巾角浸在水中毛巾变会渐渐变湿,这是水的( B )现象。 A 表面张力 B 毛细 C 浮力 9.以下不是天然材料的是( A ) A 纸 B 木材 C 棉花 10.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 A ) A 起点 B 目标 C 过程 11.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A )

A 不易分解

B 不可塑

C 不耐磨 12.以下物体传热最快的是( A ) A 铅勺 B 塑料棒 C 木筷 13.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是( C ) A .面粉 B .油 C .红糖 14.磁铁有( B )个磁极 A .1 B .2 C .3

15.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 A )里完成。 A .小肠 B .大肠 C .胃

16.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B )。 A .二分之一 B .六分之一 C .十分之一 17.气象台在安装百叶箱时应离地面( A )米。 A .1.5 B .15 C.20 18、既是液体又是气体的热传递方式是( B ) A 传导 B 对流 C 辐射 19、酒精灯的酒精量一般不超过瓶体的( C ) A 三分之一 B 二分之一 C 三分之二

20、冰箱背后的散热板都漆成黑色的原因是( A ) A 散热快 B 吸热快 C 几种颜色搭配更好看 21、晾晒衣服时,有风和无风时比( A )

A 有风时干得快

B 无风时干得快

C 没有区别

22、农民伯伯在晒粮食时,总是把粮食摊得凹凸不平,这是因为( B ) A 利用空气流动晒得快 B 增加蒸发面积晒得快 C 没时间摊均匀 23、下列气体中不能支持燃烧的是(B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空气 2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B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25、把两只充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木棍发生倾斜。说明空气( C )

A 会流动

B 要占居空间

C 有质量

26、辨别物体气味所用的器官是( C ) A 眼睛 B 舌头 C 鼻子

27、把一张纸揉皱后塞进玻璃杯的底部,把杯子倒过来直立着按入水底,杯底的

纸是( A )

A 干的

B 一半干一半湿

C 湿的 28、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热水变凉的规律是( A )。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均匀下降

29、将一只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隔离的玻璃片后,冷瓶中( C )。 A 没有烟雾 B 有一点烟雾 C 充满了烟雾

30、在探究式科学教育中,需要帮助儿童在他们原有想法的基础上,( A )正确的科学概念。

A 逐步发展形成

B 教师直接说出

C 学生归纳得出 31、下列食物中,含维生素丰富的是( B ) A 羊肉 B 牛奶 C 胡萝卜 32、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 ) A 袁隆平 B 李时珍 C 张衡 33、人的( A )聚集声波。

A 耳廓

B 耳道

C 耳膜 34、声音以( C )形式传播。

A 声响

B 振动

C 声波

35、( B )能供给我们能量和保持体温,但不能多吃。 A 粮食 B 油脂 C 蛋白质

36.把数量不等的不同窝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会( C )。 A 相互喂食 B 互不理睬 C 相互咬杀 37.两种不同的固体,混合前后的总体积( B )。 A 不变 B 改变 C 不好说 38.编写《本草纲目》的人是( A ) A 李时珍 B 司马迁 C 祖冲之 39.造成水污染的凶手是( C ) A 大自然 B 外星人 C 人类

40.下列观察小动物活动中不正确的的行为是( B ) A 注意安全 B 不惊吓小动物 C 可直接抓、举动物 41.昆虫的身体明显分为( B )。

A 头部和胸部

B 头部、胸部和腹部

C 头部和腹部 42.下列属于我国的四大发明的是( A )。 A 造纸 B 陶瓷 C 玻璃

43. 科学课上,适宜小学生探究的问题一般选择( C ) A 、开放性的问题 B 、开放性的科学问题 C 、封闭性的科学问题 44.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必须在( C )

A 、实验结束之后

B 、实验过程之中

C 、观察实验之前 45.设计对比实验,需要根据( B )设计控制实验的变量 A 、问题 B 、材料 C 、猜想与假设

46.有利于学生获取可靠的事实或证据的方法是( A ) A 、在充分的观察实验活动之后,根据记录,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B 、边观察,边讨论,然后记录

C 、观察实验之后,根据材料展开讨论,形成共识

47. 在探究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依靠( C )互动。

A 教师和学生的

B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

C 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 48. 在探究科学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无论怎样提出问题,都应以(B )已有的看法和经验为探究的起点。

A .教师

B 。 学生

C 。前人

49. 探究的内容与方式要符合(B )实际的认知水平。 A 教师 B 学生 C 师生

50. 组织讨论是( A )的过程。 A 培养学生敢于争辩和进取 B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 C 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 -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67分)

1、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科学知识 );

2、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 科学探究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生命世界 )( 物质世界)( 地球与宇宙 )。

3、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 对待科学学习 )(对待科学 )( 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对待自然 )

4、科学探究大致涉及(提出问题 )、(猜想结果 )、( 制定计划 )、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 )、(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 )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 提出质疑 )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5、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多样的生物 )( 生命的共同特征)( 生物与环境 )( 健康生活 )

6、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 物体与物质 )( 运动与力 )( 能量的表现形式 )

7、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 )(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 )( 天空中的星体 )

8、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 )、由(教师扶着走 )到(逐步放开)、由( 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9、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 态度 )、(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 10、科学探究方面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学生的动手动脑“做”科学的爱好、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11、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 科学学习的态度 )。

12、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13、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会)、(能够)。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 )。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 知道 ) 、( 、认识)、( 理解 ) 14、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 探究性实验)。

15、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16、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 观察对象为标志 )和以( 观察现象为标志 )分为两种。 17、用做档案的方法做学生学业的全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法称为(成长记录袋 )评价法。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12分)) 1、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

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3、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例如,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头脑中把一个压扁的塑料球复原成圆球,也即借助想象对一个简单过程进行逆向思维。又如高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用数据来检验某种假设或某种观点的思维方法。即使低年级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

2.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3.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言语动作应力求形

象、直观、生动有趣,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和抽象定义,尤其要避免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把结论告诉儿童。儿童的有意注意和坚持性尚在发展之中,所以课堂教学形式应灵活多变,课外中长期作业应简便易行。

4.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爱好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完成个性化发展。这需要教师注意观察和研究

小学生的行为。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师常常会弯下腰来倾听儿童的心声。 4、怎样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

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不必拘泥于每次活动必须从头到尾、按部就班地完成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把握。

建议:

1.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布置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

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

3.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

5.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四、论述题。(每题6分,共12分))

如何理解与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是指在科学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让他们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与实验,自己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自己写成研究报告,并进行表达与交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习得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培养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完成学生在科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重新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以知识传授为目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接受知识。至于接受哪些知识,学习哪些内容,则是由大纲与课程事先规定了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和余地,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教师通过设计教案,主持上课,指挥与操纵

着课堂教学,处于主体地位。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认为学生在课堂里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而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因此,学生应该完全听教师的。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不能自己在课堂里随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听从教师的话,按教师的要求去做。在这种学生观的支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难完成的。

现代科学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

讲授就可以学会的,其中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在这类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是必须体现的。为此,教师需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再按照以往的学生观看待学生在课堂里的角色,要建立学生也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的学生观,从学生的主体性角度出发,设计教案,并创设各种条件与机会,完成学生在课堂里的主动学习。 2、根据课标教学实施建议,举例谈谈怎样有效组织好科学教学活动。 (一)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二)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三)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四)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五)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七)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植物复习提纲

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5、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6、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7、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8、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9、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0、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1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13、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14、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死亡等过程。 15、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树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16、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17、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18、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19、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20、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枯死。

第二单元动物复习提纲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5、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6、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7、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8、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9、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10、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2、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3、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4、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14、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5、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第三单元材料复习提纲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

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砖瓦、陶瓷)、(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4、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6、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7、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8、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可重复利用)等。

9、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10、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软)、(可燃烧)、(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

(具有承重力)等。

11、砖瓦的主要用途是(造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2、砖瓦陶瓷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3、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4、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

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却不能。

15、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第四单元水和空气复习提纲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5、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6、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7、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8、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9、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响。 10、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1、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2、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3、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4、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5、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作业本47页维恩图

16、17、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 、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

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4、凤仙花的播种方法是 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选种要挑选 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 周围的土壤 上浇水。

5、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

6、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 长根 ,再 长茎和叶 。

7、植物的 根 总是 向下 生长的。根的 生长速度较快 。根能够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还能 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8、植物的 绿叶 可以 制造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 养料 。植物叶都是平展的,且在植株上是交叉生长的,这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9、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光合作用)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0、植物的 茎 具有 支撑植物 及 运输水分和养料 的作用。植物的茎能 从下向上 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从上向下 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1、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 直立茎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 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 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 匍匐茎 。 12、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 “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3、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等部分。果实 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 14、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为 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果实成熟 这几个阶段。 15、植物生长会发育出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等器官。植物生长发育需要 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所有动物都要经历 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到衰老直至死亡 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 生命周期。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2、鸡、 鸭、青蛙、乌龟等动物都产卵。蚕的生命是从 卵 开始的。

3、观察蚕:蚕卵 近似圆形,看上去很像小米粒,宽约1毫米,厚约0. 5毫米。刚产

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的,经1-2天变成淡红、浅褐,再经3-4天变成灰绿或紫黑色,以后不再发生变化。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有黄色的卵,那可能是未受精的卵,是不会孵出小蚕来的。如果是白色的,那是已经孵出小蚕的空卵壳,如果仔细观察,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小孔。

小蚕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是需要一定生活条件的,我们要满足它的生活条件,它才会生长得好。如需要空气、需要食物、需要一定的温度等。养蚕的盒盖上要扎小孔,给蚕提供空气。养蚕适宜的温度是室温。

4、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

或毛笔 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刚从卵里出来的蚕是蚕的幼虫。

5、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蜕皮。蚕宝宝一生共蜕皮次。蚕的一生共蜕皮 6 次

6、在蚕要吐丝前,它不怎么吃叶子,且身体开始发黄发亮。蚕蛹被茧包裹,茧保护蛹的作用。蚕茧是由一根丝组成的,蚕丝可以织成丝绸或被加工成各种丝织品

7、蚕蛹经过10天-15天,会变成蚕蛾,蚕蛾是蚕的成虫交配后,雌蛾产卵繁殖后代。每只雌蛾大约产300-500粒卵。

8、蚕的一生经历了 卵、蚕、蛹和蚕蛾 四种形态。

9、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 三部分。蚕蛾的头上长着 1 对触角,胸部长着 2 对翅、 3 对足。

像蚕蛾这样的小动物我们称它为 昆虫,我还知道 蚂蚁、蜜蜂、螳螂、蚊子、蝴蝶、苍蝇、蜻蜓等都昆虫。

10、刚出生的蚕宝宝像黑色的小蚂蚁,所以称它为 蚁蚕。

11、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

变化称为 变态。变态是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现象。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称为完全变态。只经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的称为不完全变态。 12、动物:卵生:从卵孵化而来。如鸡、蝴蝶、鸟、蜻蜓、鱼…… 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如山羊、狗、熊猫…… 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太大。如蜻蜓、蝴蝶、蟾蜍…… 不变态:幼年期与成年期差别不大。如鸡、山羊、熊猫、鱼…… 13、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4、人的周期: ● 15岁以前都叫儿童(其中不满1岁的为婴儿,12岁一15岁的为少年) ● 16岁一35岁为青年 ● 35岁一60岁为中年 ●

60岁以后为老年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 ,通常用摄氏度 ℃ 来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 温度计 测量。

2、常用 液体温度计 是利用玻璃管内的 液注随温度变化而上升和下降 来测量温度的

3、温度计主要有 玻璃管、玻璃泡、刻度三部分组成;刻度

(0℃ 37℃ -5℃ -10℃ ,会读、会写) 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 4、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 下降 ;物体获得热量,温度 上升 ,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5、测量水温的方法:①手拿温度计的上端。②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③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④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⑤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

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

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冰和水的共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

冰和水的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水没有固定形状;冰不会流动水会流动;冰是固体

水是液体。

8、让冰融化速度快的方法有:加热、在太阳下晒、用手捂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 蒸发,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做 凝结。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做 凝固。 加热、 吹风 能加快蒸发。

7、水在自然界中有 液态、固态、气态 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 温度 有关。8、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从哪里来?

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凝结成了小水滴。

9、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冰中放盐后温度会迅速降低,大约在-7℃左右。

10、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地流入海洋,海洋里的水却总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一直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江河湖海里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会变成大量的水蒸气蒸发到空中,水蒸气在高空

受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就是云,云随风飘动,当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就会降落下来,形成雨或雪,雨水汇成小溪,流入江河湖海。 第四单元 《磁铁》

1. 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见的有 环形磁铁、饼形磁铁、条形磁铁和蹄形磁铁 等。

2. 磁铁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磁铁能吸铁,被广泛地利用在许多方面: 冰箱门的封条、门吸、悬浮式列车、铅笔盒、皮包、指南针等。 3、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

4、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不都是用铁制成的,可以是镍、钴等。

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的共同特点:都不是用铁制成的。

5、磁铁隔着一些物体水、纸、木板、衣服等也能吸铁。

6、用小钢珠磁铁的中间,观察到这样的现象:小钢珠总向磁铁的一端滚动。

7、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并且不管是什么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8、两个磁极接近,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9、一个能够自由移动的磁铁,静止时,磁铁的一端总是指向南方,是南极,用S表示;另一端总是指向北方,是北极,用N表示。

10、各种形状的磁铁都有南、北极),并且当磁铁断成几节后,每一节都有两个极:南极和北极

11、磁铁总会指向南北方向,因为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体。

12、两个或多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把磁铁吸合在一起磁力变大增强、增大,把相互排斥的磁铁捆绑在一起,磁力会变小减弱、减小。

13、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们用磁石制成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它的勺柄指向南方。

14、900多年前,人们把铁片和钢针磁化,制作出了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15、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16、做磁针可以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做20-30次。

17、检测磁针南北极的方法有:

(1)用指南针

(2)悬挂法

(3)用已知南北极的磁铁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第二单元《溶解》

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2-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

2-5.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6.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

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2-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第三单元《声音》

3-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3-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3-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3-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3-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3-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3-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3-3.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3-3.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3-3.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3-3.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3-4.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3-4.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5.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5.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3-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3-5.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3-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3-6.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3-6.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3-7.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3-7.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7.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

(资料: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4-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4-1.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

4-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也可以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

4-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

4-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

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4-3.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

4-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4-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

4-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4-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

4-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4-4.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

4-4.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

4-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4-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

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我有个)、犬齿(我有个)、臼齿(我有个)。

4-6.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4-6.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4-7.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

4-7.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4-7.人体的每个消化器官都在各自的功能,都需要我们爱护。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4、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

会发热变烫。

5、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

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6、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

体、大地等都是导体。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7、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干木头、塑料、玻

璃、纸等都是绝缘体。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8、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9、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

分别控制亮灭。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0、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

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另外还有4个萼片、6个雄蕊、1个雌蕊。

4、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这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油菜花就是完全

花。

5、四部分中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如:南瓜雄花和南瓜雌花都

是不完全花)

6、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7、雄花和雌花都是不完全花,也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8、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作用。

9、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10、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

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11、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12、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

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也是不同的。

13、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

●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

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

●栗子是通过滚动、跳动传播的;

●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芦苇、杨柳、

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

●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

●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14、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还需要一颗完整的种子。

15、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皮是种子的“盔甲”,起到

保护种子的作用。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子叶为种子发芽提供营养。种子萌芽时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16、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

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7、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和胚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

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

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

2、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

要成分。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鸭、鱼、蚕豆等。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4、淀粉是富含糖类的食物。肥肉、芝麻等食物富含脂肪。

5、糖类和脂肪能提供给我们能量。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

、食物在白纸上檫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我们也可以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为了使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能保持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粮食类、蔬果类的食物,还必须吃肉蛋类的食物。

、营养搭配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0、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一种微生物。

1、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2、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我们可以用冷冻(或冷

藏)、晒干(或风干、烘干)、腌制、密封包装、真空包装、高温消毒等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更好地储存食物。

3、食物包装上一般都有生长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配料表、商标、生产厂家、

地址等信息。

4、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岩石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从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观察和描述。

、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或指甲、铜钥匙等刻)、滴盐酸等。

、地球由地核、地幔、地壳三部分构成。

、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火山喷发时,岩桨会从火山口流出来。

、在地球运动过程中,有的岩石是地球表面物质沉积而成的,如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沉积岩)

、有的岩石是岩浆侵入到地壳或地表凝结而形成的,如: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而形成的浮石、玄武岩、流纹岩,岩浆在地下深处冷却形成的花岗岩。(岩浆岩)

、在岩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叫化石。

、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检测矿物的硬度、观察矿物条痕等方法研究矿物。

0、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成几个等级:

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划出痕迹。

1、冷热、风、地表变动、植物的根等都会对岩石产生变化。

2、岩石在大气、水、生物等长期联合作用下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风化。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

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

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

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

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

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

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4.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5.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

滑的吸热快。

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1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

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

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

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

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

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

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

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

水对土地的侵蚀。

1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

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

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

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4、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

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

17、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

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沉和浮

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3、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4、(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

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5、(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6、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7、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8、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

大。

9、(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0、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

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1、(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

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2、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

越大。

1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4、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15、(液体的性质)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一定浓度)的液体才能改变物体的沉浮,这样的液体有很多。

16、当液体中溶解了(足够量)的其它物质时,如盐、糖、味精等,有可能会使马铃薯浮起来。死海淹不死人就是因为海水里溶解了大量的(盐)。 17、(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8、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9、(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第二单元热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我们可以通过运动、多穿衣服、吃热的食物、靠近热源等方法来保暖。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3、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4、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5、(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6、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

7、(气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8、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 9、(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例如(锑)和(铋)这两种金属就是热缩冷胀的。

11、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12、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3、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

14、(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铁是热的(良导体),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第三单元时间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钟表以(时、分、秒)计量时间,钟面上的(秒针)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1秒钟),秒针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1分钟)。在一分钟的时间里大约可写()个字、看()行字,跑()米路等。

3、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4、借助自然界有规律运动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估计时间),如每天新闻联播开播的时间是晚七点。

5、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6、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天)。我们古时把一天(一昼夜)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为现在(两小时),古埃及根据一年内(36个)星座在天空的横穿情况将一天划分为(24)个小时,白天(12)个,晚上(12)个,由于白天和晚上的时长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古埃及的每小时的时长也是变化的。

7、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就是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计时器)。

8、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9、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10、在滴漏实验时,如果水是以水流的状态往下流时,水的流速是(不固定)的,随着水量的减少速度变(慢)。容器中水越少,则水下流的速度就(越慢)。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11、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特殊容器记录水漏完的时间(泄水型);另一种是底部不开口的容器,记录它用多少时间把水接满(受水型)。古代的水钟有(受水型)和(泄水型)两种类型。影响水钟计时准确的因素和(盛水容器的形状是否规则)、(滴水的速度是否均匀)有关。

12、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13、计时工具准确性的提高要靠(设计、材料)等的改进。

14、虽然像(日晷)、(水钟)以及(燃油钟)、(沙漏)等一些简易的时钟,已经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但是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1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1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1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

1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1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从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2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观点和学说,地心说: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日心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著作《天体运行论》、地球是球形、地球是运动的,每24小时自转一周、在太阳是不动的,地球围着太阳转。(“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逆时针)或(自西向东)。

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11、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这种现象就是(恒星的周年视差),它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15、(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四季形成的原因是阳光在地球上直射点位置的变化而形成的。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是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16、(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

17、(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18、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19、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0、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现象)(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21、(恒星周年视差)是历史上证明地球公转的关键性证据。公转过程中,地轴倾斜方向保持不变,因此形成了(四季)和(极昼极夜现象)。极昼极夜现象的解释:在地球的南北两极,半年时间是白天半年时间是晚上,而且南北两极正好相反。主要的原因是地球是倾斜的,太阳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倾斜于太阳的一端在地球自转时一直能被太阳光照亮。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

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3.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所以螺丝刀的刀柄总是比刀杆要粗一些。

4.扳手套在螺帽上组成了轮轴,这时整个扳手是轮,螺帽部分是轴。

5.生活中的轮轴:水龙头、门锁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辘轳等。

五、定滑轮和动滑轮

1.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

2.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力的大小用测力计来测量,牛顿是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六、滑轮组

1.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2.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滑轮组的组数越多,就越省力。

3.起重机运用了滑轮组。

4.①名称:定滑轮_②名称:动滑轮③名称:滑轮组④名称:滑轮组

所起的作用:所起的作用:所起的作用:所起的作用:改变用力方向能省力既能省力既能省力不能省力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改变用力方向

如果分别用它们提起相同重量的物品50千克,最省力的是(④),其次是(②、③),不省力的是(①)。

七、斜面的作用

1.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2.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3.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4.螺丝钉的螺纹是斜面的变形。同样粗细的螺丝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越省力。

5.研究的问题: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吗?

我的假设:斜面的坡度对省力多少有影响;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需要改变的条件:斜面的坡度大小(木块的高低)

不改变的条件:同一个重物,同一块木板,提升重物的速度;

实验方法:(1)把一块木板分别搭在高低不同的木块上,做成几个坡度不同的斜面;(2)用测力计勾住重物,用同样的速度沿不同坡度的斜面提升重物;(3)记录下在每种斜面上用力的大小,并进行比较。

八、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自行车运用了杠杆(如:刹车、车铃的按钮)、轮轴(如:把手、脚蹬)、斜面(如:螺丝钉)等简单机械的原理。这些简单机械起到省力或方便的作用。

2.自行车上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大小的关系是: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时,小齿轮转动比大齿轮快;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时,大齿轮转动比小齿轮慢。

* 综合:请把下面物品和应用的简单机械原理用线连起来。

斜面轮轴杠杆滑轮

螺丝刀镊子螺丝钉水龙头起重机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一、抵抗弯曲

1.房屋、桥梁结构中有直立的“柱子”和横放的“横梁”,横梁比柱子容易弯曲和断裂,所以要提高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2.提高材料的抗弯曲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还可以增加材料的厚度或改变材料的形状。

3.纸的宽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也会增加;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会大大增加。

4.研究的问题:纸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有关吗?

实验材料:两叠书、三张A4纸、若干个垫圈

实验假设:有关,纸越宽的抗弯曲能力越大

实验步骤:①把两叠书当作桥墩,放上一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②放两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③放三张纸,最多能承受几个垫圈;④比较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中应控制不变的量:纸的宽度;不变的量有:桥墩的高度、宽度,每张纸的大小,每个垫圈的重量,纸被压垮的程度。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

二、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1.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V”“L”“U”“T”或“工”字等形状,虽然减少了材料的宽度但却增加了材料的厚度,增加厚度是能大大增强材料抗弯曲能力的。

2.一般情况下横梁是立着放的,因为横梁立着放虽然减少材料宽度,但增加了厚度,大大增强了横梁的抗弯曲能力。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如手捏鸡蛋不易碎)

3.塑料瓶的上部、底部为近似圆顶形,中部为圆柱形。

最薄最软的地方在瓶身。

4.人体的结构非常巧妙。头骨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的保护大脑;

卫着胸腔中的内脏;人的足骨构成一个拱形——足弓,它可以更好的承载人体的重量。

5.生活中的拱形:肋骨、足弓、拱门,拱窗,拱桥;圆顶形:

蛋壳,果实,头骨。

6.同样多的材料,做成空心的管状比做成实心的棒状要粗的多,而且

抗弯曲力都相同,即重量轻、强度高。管状的手臂骨、腿骨,植物的杆、茎,钢管都是应用了这个原理。

五、做框架

1.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

2.长方形框架、正方体框架加上斜杆相当于里面有了三角形,可以起到加固作用。

六、建高塔

1.用框架结构可以建起很高的建筑而花费的材料却很少,框架结构以三角形为基本构造。

2.框架铁塔结构特点:①上小下大②上轻下重③风阻小等。

七、桥的形状和结构

1.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减少了桥墩的负担。桥面也比较低而且平坦,方便通行。

2.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们建造的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

3.钢索桥的结构:由钢缆、桥塔、桥面组成。钢缆是桥承重的主要构件,桥塔是支承钢缆的主要构件。桥塔修得高,是为了降低钢缆的拉力。

八、用纸造一座桥

1.用纸设计桥需考虑哪些问题:①纸这种材料的特性;②纸的承受力有什么特点;

③选择形状和结构。④用什么方法增强纸的抗弯曲能力。

2.杭州湾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其长度在目前世界上在建和己建的跨海大桥中位居第一。于2008年5月1日正式通车。

3.评价一座桥好坏的指标:①是否坚固;②是否节省材料;③是否美观。

第三单元能量

一、电和磁

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

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

四、电磁铁的磁力(二)

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 2.建立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4.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

五、神奇的小电动机

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

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六、电能和能量

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

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3.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七、电能从哪里来

1.各种各样的电池:干电池(普通电池和钮扣电池)——化学能转化成

电能;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不能储存电能,只能即时使用;蓄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变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用化学能的形式把电能储存起来)

2.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

八、能量和太阳

1.煤是由古代植物变成的。古代植物死后,经过沉积作用,被泥沙覆盖,与空气隔绝,又经过地壳的变动,被埋到很深的地下,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慢慢变成了煤。

2.石油、天然气是几亿年前大量的低等生物经过长期复杂变化形成的。 3.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储了亿万年的太阳能 4.新能源:地热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直接利用的太阳能。

5.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

一、校园生物大搜索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

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二、校园生物分布图

1.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2.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 、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3.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三、多种多样的植物

1.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动植物。

2.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如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

3.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5.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如:葫芦藓)植物等。

7.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 四、种类繁多的动物

1.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2.像蚂蚁、蝗虫、蜜蜂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像金鱼、鲤鱼那

样,终生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是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近地爬。两栖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

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而昆虫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

知的昆虫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5.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 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 鸟 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 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

五、相貌各异的我们

1.不同的生物有各种不相同的特征。 2.我们不能找到两个相貌完全相同的人。 六、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1.植物的叶具有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功能。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松树生活的区域较为广泛,针形叶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热带地区,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植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形态结构是它们长期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

2.在不同环境中生活的动物,也有明显不同的形态结构。

3.浮萍是水生植物中的浮水植物,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生活在陆地上,根既要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又要负责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供植物体生活,因此它们都有庞大的根系。

4.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和生活习性相关联。猫的脚有肉垫,在地上跑时发出的声音较小,不易被捕食对象发现;带钩的鸟爪,容易抓住树干,适宜生活在森林中,并有利于捕捉小动物;鸭的脚有蹼,可以用来划水,适宜生活在水中;苍耳种子上有刺,在陆地上生活容易被动物携带传播;莲子有较硬的外壳,可在水中漂流;七、谁选择了它们

1.在田野中,绿色青蛙因为有好的伪装而被保留下来,其它颜色的青蛙因为过于显眼而被猎食者吃掉。

2.生物学家对不同地方的生物个体进行比较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就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并且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部的器官就越小。

3.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4.大自然的选择使得生物发生变化,然而人工选择也在丰富着物种的多样性。

5.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大的球形烧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慢,细而长的玻璃瓶这个容器内的水温降得快。在大自然中,大而圆的动物的体形降温慢。

八、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1.地球是我们美丽的家园,各种各样的生物,在这个家园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2.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3.每种生物都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

4.多样的生物对我们人类有不同的价值。有的具有欣赏价值和科学价值,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具有药用价值。

5.就像人类生活离不开生物的多样性一样,每一种生物也需要生活在生物多样性的环境之中。举例:花繁殖后代需要昆虫帮助传粉;苍耳靠动物传播种子;动物排出的粪便可成为植物的养料;蝗虫生活需要以水稻等植物为食物。

6.保护生物多样性,要从保护家乡生物多样性做起。

7.人类是生物大家族中的一员,我们理应平等对待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

8.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提供给人类做食物;供人类欣赏;提供给人类做药材;

人类可以用植物做成生活及学习用品;可以净化空气;提供给动物做食物。

资料库:

1.生物的基本生存条件包括阳光、空气、水源和地域等。

2.《生物多样性条约》于1993年正式开始实行。

3.每年的5月22日被称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4.全世界已有180多个国家成为《生物多样性条约》缔约国。

六下复习资料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

、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0、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

1、(巴斯德)第一个指出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

3、(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

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微生物对人类并非都是有害的,有许多微生物不仅对人体有益,而且我们还离不开它。杂交水稻(袁隆平),酵母菌它可以分解面粉里的糖类,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4、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

的改善。如:抵抗制服疾病、酿酒、泡菜、发面、做酸奶、克隆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5、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

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

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1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沙子)和(豆)混合;有些物质混

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17、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二氧化碳气体,这种气

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

18、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

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19、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利用这一特

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0、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2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

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22、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

(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

23、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

(比空气重)、(无色透明)。

24、

25、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1/4),它的引力是地

球的(1/6),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26、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

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27、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28、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

的光。

29、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实际上是人们从

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

30、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新月),“十五”称(望月)。

31、月相在一个月中的变化规律是: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1、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2、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32、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月食只有(月全食)(月偏食)

两种;日食发生在(农历初一),而月食发生在(农历十五或十六)。

33、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4、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由(八大行星)、(矮行星)、(小天体)组成的

一个天体系统。这些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由近及远排列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5、人们把看起来相互之间距离保持不变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成不同的区域,

并以人、动物或其他物体的形状命名,人们把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其中有一个星座的流星雨特别有名,这个星座就是(狮子星座)。

36、大熊星座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北斗七星)。在北

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

37、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

被人们称为(银河系),欧州人称它为(Galaxy),它的直径大约有(10万光年)。

38、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光年)是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

39、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

们统称为河外星系。

40、恒星的一生: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燃料消耗殆尽,膨胀变

成巨星或超巨星——爆炸成超新星——变成黑洞或中子星;或者星云的气体和尘埃紧缩——原恒星——小型或中等恒星变成红巨星——燃料耗尽而缩小变成白矮星——能量耗尽变成黑矮星)

4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发源地;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

位;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2、目前主要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和(焚烧),简单的填埋和焚烧同样会

造成环境污染。

3、(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办法。日常生活中哪些垃圾

是可以减少:(1)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4、(重新使用)是指多次或用另一种方法来使用已用过的物品,它也是减少垃

圾的重要方法。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回收利用,包括纸、金属、塑料、玻璃等。

回收垃圾中的废旧材料再加以利用,可以节约资源、节约能源、节约成本、减少垃圾、减少污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

5、垃圾可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生活垃圾

一般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6、厨余垃圾包括:果皮、剩余饭菜等;可回收垃圾包括:纸制品、金属制品、

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和橡胶等;有毒有害垃圾包括:过期药品、注射器、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包括:砖瓦、陶瓷、卫生间废纸。

7、(堆肥法)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肥料。

8、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

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9、大多数地区的自来水水源取自(水库)、(湖泊)和(河流)。自来水是主要

的(饮用水),(饮用水源)不能洗澡。

0、污水的处理比较复杂,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即(沉淀)、(过滤)、加入药

物进行灭菌获得净化。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获得净化。

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塑料袋、菜叶杂草等;生物方法是通过细菌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化学药剂一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病源微生物。

1、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此外,还有“白

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

2、(人类滥捕乱猎)和(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3、(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垃圾填埋场各部分的作用:

衬垫:防止垃圾与土壤直接接触;

过滤液收集池和处理池:防止受污染的水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

气体排放管:把发酵生成的可燃性气体和有毒气体排走。

监测井:随时监测垃圾填埋场附近的土壤和地下水的状况。

6、与“全球变暖”有关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

煤炭)产生的二氧化硫等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7、减少垃圾的方法有:(1)减少丢弃;(2)重新使用;(3)回收利用。

简答题:

、日食成因?答: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于同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P54图要求会画)日食发生的几个特点:(1)、太阳被物体给挡住,(2)、挡光物体是球形(3)、地球、挡光物体和太阳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4)、挡光物体在运动。日食一般发生在初一,总在太阳光轮的西边开始。

、月食成因?答:当月球运动到地球的背日面,进入地球的阴影时,就会发生月食。

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前后,有月全食、月偏食。(会画图)

、相对来说,月食发生的机会比日食要多一些,日食、月食的出现都是(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所决定的,同(天体的影子)有直接关系。

、现在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答:1、垃圾污染;2、水污染;3、大气污染。另外还有:白色污染、物种数量锐减、土地沙漠化、酸雨等。

、请你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计划:答:1、洗手洗脸用水盆;2、淘米水用来洗碗;3、淋浴水用来冲马桶;养鱼水用来浇花草;使用节水器具等。

、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的环境问题,你会怎么做?答: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在单位或学

校就餐,自带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炼油。

7、观察工具发展的流程: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

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扫描隧道显微镜:纳米技术

18、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答:(1)制

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实验题:

1、怎样分离食盐和水的?减少水分,即把某种溶液风干或加热使其水分蒸发,使物

质重新析出。

2、得到晶体的步骤:先制作食盐的溶液,然后用滴管或玻璃棒滴1—2滴在玻片上。

为了蒸发得快,滴后要轻轻晃一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也可以用夹子夹住玻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加热时玻片离火焰要远一些,慢慢烘干。在溶液蒸发的过程中,千万不要用手或器物触摸它。

3、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特征:(1)材料,口杯、清水、滴管、镊子、小刀、载玻

片、盖玻片、碘酒、培养皿、吸水纸。(2)制作切片标本的步骤,a、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上滴一滴水b、用镊子把要被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要折叠c、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倾斜着慢慢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在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d、需要染色的标本,可以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e、将做好的载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

英语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含参考答案)

★绝密★ 《英语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包含第I 卷选择题(第 1 ~ 45 题)、第II 卷非选择题(第46 ~ 85 题及 书面表达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卷面总分为120 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共1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15 分) 从A 、B 、C、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 ) 1. The education of the young is always ________ hot and serious topic. A. a B. an C. the D. / ( ) 2. This year’s Dragon Boat Festival falls ________ the second Wednesday in June. A. in B. on C. at D. for ( ) 3. -- Mum, have you seen my mobile i-phone 5? -- The ________ you bought last week? I ’m afraid I havei n t. ’t seen A. one B. this C. it D. that ( ) 4. Travelers on planes ________ keep their mobile phones on because it is against the law. A. needn ’t B. couldn ’t C. mustn ’t D. won ’ t ( ) 5. -- I can’t find any radix isatidis ( 板蓝根) in the drug store! -- People are crazy! ________ experts say there is no use eating it to prevent H7N9, some people still don ’t believe it. A. Although B. Unless C. As a result D. In order to ( ) 6. -- What took you so long? -- I got lost. I have no ________ of direction. A. feeling B. ability C. knowledge D. sense ( ) 7. -- Bayern finally won the 2013 UEFA Champions League Final! -- Wow, ________! A. how excited the news is B. what an exciting news C. how exciting news D. what exciting news ( ) 8. -- Don ’t talk to anybody about the bad news —________ not your sister Kate. A. hardly B. usually C. especially D. simply ( ) 9. Jack ________ me his dictionary and I have looked up the new words in it. A. borrowed B. kept C. lent D. bought ( ) 10. -- We must act now because time is ________. -- Yes. Let ’s start. A. coming out B. giving out C. running out D. cutting out ( ) 11. -- Why didn ’t you stop him going out? -- Sorry, but I ________ a letter and didn ’t see him go out. A. write B. wrote C. was writing D. have written ( ) 12. In some cities, something ________ to stop the sale of live poultry( 活禽) during the past few weeks. A. will do B. has done C. will be done D. has been done ( ) 13. A new traffic law ________ to force the drivers to obey traffic rules last year. A. is passed B. passes C. had passed D. was passed ( ) 14. -- Are you going to take part in the Speech Competition? -- ________. It ’s too good a chance to miss. A. No problem B. Thanks a lot C. Never mind D. That’s for sure ( ) 15. -- Could you tell me ________? -- Sure. We will meet at the school gate. A. when we will meet tomorrow morning B. when shall we meet tomorrow morning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

一、单选题(20个单选,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可循环的 B.逐级增加的 C.单方向 D.与光合作用无关 2.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属于(D) A.非生物成分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3.右图为人体细胞中的一对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 A.染色体上B基因是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B.如果基因B来自父方,则基因b来自母方 C.基因b控制的隐性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基因组成的Bb的个体表现为基因B控制的性状 4.过去航海的水手容易得坏血病,是因为长期不易吃到新鲜的蔬菜,缺少(C)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5.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单细胞个体,有细胞核,是真核生物 B.乳酸菌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乳酸

C.乳酸菌生要通过产聲綱来繁殖后代 D.用其制作泡菜时,要使泡菜坛内缺氧 6.右图是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B) A.过程①.②分别表示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B.过程①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C.过程②不会使細胞中染色体数目改变 D.B.C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 7.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不会危机人体徤康的是(A) A.干冰冷藏的食品 B.硫磺熏制的银耳 C.甲醛浸狍的海鲜 D.用工业用盐腌制的肉类食品 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C)

9.我国有些煤矿的坑道中具有丰富的可燃性气体。该可燃性气体的主要成分是(A) A.CH4 B.CO C.H2 D.CH4和CO的混合气体 10.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C) A.面包变质 B.腐乳制作 C.乙醇的蒸馏 D.铁钉生锈 11.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更好的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用乙醚,这是因为乙醚(C) A.密度较小 B.熔点较低 C.沸点较低 D.燃点较低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4

《新课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教学评价》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联想记忆 2、情感态度 3、即时反馈 4、马蹄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5、教学过程 6、双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 7、教案 8、学生的社会背景 9、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 10、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 11、发展性教师评价的三全原则 12、评价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最重要指标 13、学习策略 14、教师职责指标 15、新课程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变化 16、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 17、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 18、学生情感差异 19、文化意识 20、教师绩效指标 二、简答题 1、阅读理解部分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任务设计要有合适的情景和语境? 3、一份教案通常有哪几部分组成? 4、在设计板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5、形成性评价方式有哪些? 6、在Story time的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哪些不同程度的要求? 7、游戏设计怎样做到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8、教案中的教学环节包括哪几个部分? 9、在设计学生课内外作业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0、教学理念中“尊重个体差异”的含义是什么? 11、简述教师素质指标中的文化理论素质 12、如何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13、怎样处理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之间的关系? 14、简述一堂好课应整体体现的三个方面。 15、简述教师素质指标中的身体心理素质包含哪些内容?

16、简述如何设计教学目标? 17、简述教学手段运用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18、从教学过程的“结构要求”讲,一堂好课的具体体现应包括哪四个方面? 三、辨析题 1、“把戏不可久玩”,英语课堂游戏的形式应该常玩常新。 2、任务设计越难越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性。 3、歌曲、歌谣是用来活跃课堂气氛的,可用可不用。 4、教师设计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 5、教学评价有两种功能:教育功能与管理功能。 6、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形成性评价的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来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 7、有老师认为,只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回答老师的问题,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就已经确立了。 8、终结性评价是检测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途径,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所关注的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 四、观点论述题 1、教师可教给学生哪些记忆单词的方法?请例举并分析2-3种。 2.谈谈游戏教学的作用。 3、如何理解“游戏设计的知识性、创造性、娱乐性应有机统一”的含义? 4、教师在备课时为什么要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5、新课改下的备课是不是越简单越好,教师在备课上花费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大大减少?现在有的学校开展了网络备课、集体备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6、以前,教师们常常拿着表格严肃地记载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这让学生感到一种紧张感和恐惧感。你认为这是为什么?现在提倡的教学评价表又有何不同? 五、案例分析 1、请从任务设计要有适合的情景和语境这一方面入手对以下任务设计的案例进行分析。 “What would you like?”任务设计 教材依据: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5 A Let’s talk 课前教师和学生把教室布置成中国餐厅或麦当劳店或肯德基店;并用下列单词制作英文菜单若干份:hamburger, hot dog, chicken, bread, beef, soup, rice 等。要求学生进入此餐馆必须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例如: Assistant:Can I help you ? What would you like? S1:I’d like some beef and rice. Assistant:Wait a minute.

2013年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 笔试 学科 小学 信息技术 真题

2013年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信息技术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题2分,70分) 1. 根据单位宣传栏通知,小张前往办公室申请参加支教活动,被告知报告活动已截止。这件事情表明信息具有() A.共享性 B. 时效性 C. 依附性 D. 价值性 2. 下列不属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实例的是() A. 远程教育 B. 联网售票 C. 可视通话 D. 烽火告急 3. 小郑在报纸上查找了许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这属于获取信息基于过程中的() A. 确定信息需求 B. 确定信息来源 C. 采集信息 D. 保存信息 4. 十进制数13转化成二进制数是() A. 1101 B. 1011 C. 1001 D. 1100 5. 下列属于常用的全文类搜索引擎使用技巧的有() ①提炼关键字②细化搜索条件③用好逻辑符④分类搜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6. 能够让学生挑选喜欢的段落进行跟*读的课件体现了多媒体的() A. 集成性 B. 交互性 C. 可传递性 D. 大容量存储技术 7. 存储一幅未经压缩800*600像素的256色彩色位图图像,需要的字节数是() A. 800*600*1/8 B. 800*600*256/8 C. 800*600*4/8 D. 800*600*8/8 图1适用于第8、9小题 改进的文档保护(用艺术字体现) …………… …………… …………… 图1 8. 图1所示文档中的标题适用了()

A. 艺术字 B. 自选图形 C. 倾斜 D. 文本框 9. 图1所示文档中的文体采用了() A. 悬挂缩进 B. 二分栏 C. 竖排文本框 D. 字符底纹 表1适用于第10、11小题 10. 计算表1中各评价指标的平均分,采用的函数是() A. sum B. count C. max D. average 11. 快速计算表1中各评价指标的平均分,最便捷的方法是() A. 函数法 B. 公式复制法 C. 手工逐个计算 D. 计算器计算 12. 下列软件属于下载工具的是() A. Front Page B. Flash Get C. Fox Pro D. power point 13. 下列不属于静态图像文件格式的是() A. .JPG B. .PSD C. .BMP D. .SWF 14. 下列不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A. .DAT B. .MPG C. .JPG D. .RMVB 15. 下列软件中能够处理音频文件的是() A. Cool edit Pro B. Photoshop C. ACD See D. Flash Get 16. 下列属于矢量图文件格式的是() A. .PSD B. .COR C. .TIFF D. .GIF 17. 标准CD格式的要求是() A. 采样频率44.1KHZ,速率为88.2KB/S,量化位数为16 B. 采样频率44.1KHZ,速率为44.1 KB/S,量化位数为16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师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版_(1)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过滤_和消毒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案例分析(10分)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应该是15颗。"另一位学生马上补充:"不,是16颗。"老师亲切地问第一位学生,"你怎么知道是15颗",学生答"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知识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 1 分,共67分) 1、科学课程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2、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3、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4、科学探究大致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5、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6、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7、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8、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9、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0、科学探究方面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学生的动手动脑“做”科学的爱好、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11、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2、科学知识方面应重点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 过程和应用情况,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13、科学课教学在确定教学目标中,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会)、(能够)。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体验)、(意识)。涉及知识的具体目标,其行为动词主要用(知道)、(、认识)、(理解) 14、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15、科学教育资源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 (环境)三大资源。 16、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17、用做档案的方法做学生学业的全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法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法。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12 分)) 1、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什么?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 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各部分目标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科学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为了使总目标能够落实到科学课程的教学组织、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及课程资源配置之中,《标准》将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提出了分目标,但这绝不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各分目标的达成是单独进行的。好的教学活动,往往能达到多个教学目标。因此,在实践中,各分目标必须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加以把握。 3、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什么?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 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儿童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而且,他们想象丰富、思维活跃。例如,中年级学生已经能够在头脑中把一个压扁的塑料球复原成圆球,也即借助想象对一个简单过程进行逆向思维。又如高年级学生能够初步建立用数据来检验某种假设或某种观点的思维方法。即使低年级学生也决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人生早年积累起来的经验是他们学习新事物的基础。 2. 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教育与教育学 1:中外教育名言 ①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②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说文解字》 ③教育是发展健全的个性——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 ④.教育是“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的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裴斯泰洛齐。 ⑤.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德国思想家康德。 2:教育的概念 ①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②广义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③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 受教育者实施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3.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及相互关系 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 教育活动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

4.教育起源的学说观点 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利托尔诺观点:教育起源归于本能.不足: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里起源论:代表人物:孟禄观点: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不足:否认了人是有意识的。 劳动起源论:马克思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和生产劳动相结合。 5.学校教育的产生 1. 原始社会有学校教育的萌芽,作为独立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2. 我国经考证的最早学校在殷朝。未经考证夏朝就有学校成为“痒序”。周朝的乡学分为:塾痒序校 3. 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 4. 最早设立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职业是——商代 5. 欧洲封建社会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术)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6.学校产生需要具备的条件 ①社会劳动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 从事学习的学生

2020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试题大纲

2020教师招聘小学科学学科考试大纲 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方面考试内容以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及其《解读》为主要依据。 1.知道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价值。 2.知道小学科学课程基本理念。 3.知道小学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4.掌握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和不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能结合教学资源进行教材分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 5.了解小学科学学习评价的内容和方式。 6.掌握评价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方式方法。 7.能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活动特点,对教学案例进行合理分析。

8.了解现代教学媒体及技术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发挥的作用及运用的基本原则。 (二)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是小学科学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是贯彻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 1.理解小学阶段的科学探究,明确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能识别什么是科学、什么不是科学。 2.知道不同的科学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解决;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适合小学生活动的探究方案。 3.能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运用于组织小学生力所能及的探索活动。 4.知道小学科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基本的探究和实验项目,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过程和方法,根据探究目标控制实验条件,领会实验仪器的使用要领,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实验结论进行的分析和评价。

5.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传授科学知识的关系。 (三)科学知识 小学科学学科专业基础主干知识以小学《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7版)》和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具体内容标准为主,延伸至高中、高等教育(专科)相关内容。 1.知道物质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技术与工程领域等方面的知识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理解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含义,以及适用的条件。 3.知道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表达形式(包含文字、数学公式、图表、图解等)。 4.应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科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5.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四)其他 1.了解小学科技活动及创新教育的基本内容、组织形式和方法。

2020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_ 划重点考点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 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名词解释)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 期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

数学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知识复习 一、复习要求(由于招考题目仅为高考知识,所以本内容以均为高考知识点) 1、理解集合及表示法,掌握子集,全集与补集,子集与并集的定义; 2、掌握含绝对值不等式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理解逻辑联结词的含义,会熟练地转化四种命题,掌握反证法; 4、理解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意义,会判断两个命题的充要关 系; 5、学会用定义解题,理解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及等价变换等思想方法。 二、学习指导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中元素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的分类: ①按元素个数分:有限集,无限集; ②按元素特征分;数集,点集。如数集{y|y=x2},表示非负实数集,点集{(x,y)|y=x2}表示开口向上,以y轴为对称轴的抛物线; (3)集合的表示法: ①列举法:用来表示有限集或具有显著规律的无限集,如N+={0,1,2,3,…}; ②描述法。 2、两类关系: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 (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用?,≠?,=表示,当A?B时,称A是B的子集;当A≠?B时,称A是B的真子集。 3、集合运算 (1)交,并,补,定义:A∩B={x|x∈A且x∈B},A∪B={x|x∈A,或x∈B},C U A={x|x∈U,且x?A},集合U表示全集; (2)运算律,如A∩(B∪C)=(A∩B)∪(A∩C),C U(A∩B)=(C U A)∪(C U B), C U(A∪B)=(C U A)∩(C U B)等。

4、命题: (1)命题分类:真命题与假命题,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2)复合命题的形式:p且q,p或q,非p; (3)复合命题的真假:对p且q而言,当q、p为真时,其为真;当p、q中有一个为假时,其为假。对p或q而言,当p、q均为假时,其为假;当p、q中有一个为真时,其为真;当p为真时,非p为假;当p为假时,非p为真。 (3)四种命题:记“若q则p”为原命题,则否命题为“若非p则非q”,逆命题为“若q则p“,逆否命题为”若非q则非p“。其中互为逆否的两个命题同真假,即等价。因此,四种命题为真的个数只能是偶数个。 5、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定义:对命题“若p则q”而言,当它是真命题时,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当它的逆命题为真时,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两种命题均为真时,称p是q的充要条件; (2)在判断充分条件及必要条件时,首先要分清哪个命题是条件,哪个命题是结论,其次,结论要分四种情况说明: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分且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从集合角度看,若记满足条件p的所有对象组成集合A,满足条件q的所有对象组成集合B,则当A?B时,p是q的充分条件。B?A时,p是q的必要条件。A=B时,p是q的充要条件; (3)当p和q互为充要时,体现了命题等价转换的思想。 6、反证法是中学数学的重要方法。会用反证法证明一些代数命题。 7、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学会用集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函数 一、复习要求 7、函数的定义及通性; 2、函数性质的运用。 二、学习指导

2021年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业务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考号 姓名 工作单位 ◆◆ ◆◆ ◆◆ ◆◆ ◆◆◆ ◆◆装◆ ◆◆ ◆◆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 ◆ ◆ ◆ ◆ ◆ ◆ ◆ ◆◆◆ 绝密★启用前 2021年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业务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在单位和准考证号。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第Ⅰ卷:选择题(40分) 一、单选题(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答对计2分,多答、错答或不答计0分) 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 A .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C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合作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合作学习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2.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 A .迁移。 B .同化。 C .顺应。 D .模仿。

3.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这说明教学中应该重视: A.传授学生知识。B.发展学生能力。 C.培养学生个性。D.养成学生品德。 4.小学生在识字的初级阶段,容易把一些笔画相近或相似的字读错,如把“入口”读成“八口”,这说明小学生: A.感知能力不成熟。B.注意能力不健全。 C.记忆能力不深刻。D.思维能力有欠缺。 5.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德育重点主要是: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6.进城务工的张某夫妇超计划生育一女孩,今年已满六岁,由于没有准生证,他们临时住所附近的一所小学及当地教育局拒绝接受该孩子入学。学校和教育局的行为违背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 7.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朋友跟她开玩笑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

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

2015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 【导语】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福建教师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福建省教师招聘信息、考试培训、面试辅导、考试讲座等全方位教师考试信息,预祝广大考生顺利通过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由于2015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暂时还没有出来,但是每年的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都是差不多的,所以你可以参考2014年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2.考查考生对应于小学语文课程的高等教育相关专业知识和能力。 3.考查考生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和能力。 (考核的能力要求分六个层级:A识记、B理解、C应用、D 分析、E评鉴、F创新。见附录1)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 (一)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汉语拼音、字、词、句 1.掌握《汉语拼音方案》。(能力层级:A、C)2.正确读写《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汉字3500个,辨别和纠正错别字。(能力层级:A、C) 3.掌握汉字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构字方法等。(能力层级:A、C) 4.正确使用常用工具书。(能力层级: C) 5.积累丰富的词汇,正确理解、使用常用词语(包括成语、歇后语、谚语、俗语等),评鉴其表达效果。(能力层级:B、C、D、E) 6.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变换句式。(能力层级:C)7.掌握常见的修辞格,评鉴其表达效果。(能力层级:B、D、E) (常见修辞格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衬托、对比等。) 8.正确修改常见病句并作分析。(能力层级:C、D) (常见病句包括: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词序颠倒、表意不明、重复罗嗦、前后矛盾、不合逻辑等。) 9.正确使用常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师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案例分析(10分)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重点考点汇总

教育学部分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b.教育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夫) (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 其特征1、人本主义; 2、古典主义; 3、世俗性; 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 特征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 (一般是简答、案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 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名词解释)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 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 b. 孔子的教育思想——《论语》; c. 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1苏格拉底【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 期教育;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 魂转向”】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 阶段教育,提倡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 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1、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选择) 3、教育学的发展 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 【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里宁《论共产主 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 文化教育学 b.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 批判教育学 c.当代教育学发展 d..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专题二小学教育 一、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概念:义务教育是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意义:义务教育标志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优惠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既可以保障公民 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书上有案例分析) 2、《义务教育法》 1、颁布与实施:1986年4月六届人大审议通过《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义务 教育制度的确立;1992年4月,国务院批准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 施细则》,标志着我国义务教育制度更加具体、规范;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 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进行了修订, 自2006年9月1日起实施。 2、基本内容【指导思想:培养“四有”新人;对象及年限;学制;管理体制(国务 院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3、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a.普及性;b.基础性c.强制性。(选择) 二、小学教育目的 1、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德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智育(科学知识文化技能:阅读、书写、表达、计算机 基础知识;自然社会生活常识) 体育(培养意志力) 美育(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文明素养) 劳动技术教育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