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学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精华版

中药学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精华版

中药学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精华版
中药学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精华版

中药学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精华版)

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

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

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

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

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

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杜仲、断续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的药物是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的药物是黄芩、苎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的药物是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的药物是白术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菟丝子

8.开窍——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的药物是麝香

既能开窍又能外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冰片

既能开窍又能宁神化湿和胃的药物是石菖蒲

既能开窍又能解毒止痛的药物是蟾蜍

既能开窍又能熄风止痉、清热解毒的药物是牛黄

既能开窍又能宁心安神、祛痰、消散痈肿的药物是远志

9.杀虫——苦参、贯众、芦荟、牵牛子、花椒、川楝子、苦楝皮、槟榔、百部

(皂荚、雷公藤、仙鹤草、使君子、南瓜子、鹤草芽、雷丸)

既能杀虫又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药物是贯众

既能杀虫又能泻下清肝的药物是芦荟

既能杀虫又能逐水去积的药物是牵牛子

既能杀虫又能温中止痛的药物是花椒

既能杀虫又能疗癣的药物是川楝子、苦楝皮

既能杀虫又能行气止痛的药物是川楝子

既能杀虫又能消积行气的药物是槟榔

既能杀虫又能润肺止咳的药物是百部

10.润肠通便——郁李仁、火麻仁、桃仁、当归、瓜蒌(仁)、决明子、(苦)杏仁、苏子、

肉豆蔻、生首乌、硫黄、柏子仁、知母、虎杖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郁李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肝明目的药物是决明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活血祛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药物是瓜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止咳平喘的药物是杏仁、苏子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肾阳、益精血的药物是肉苁蓉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调经的药物是当归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解毒截疟的药物是生首乌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阳的药物是肉苁蓉、硫黄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补血的药物是当归、桃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心安神的药物是柏子仁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养阴的药物是麦冬

11.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宣

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桔梗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诃子

既能利咽、开音,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蝉蜕

12.温中止呕——生姜、沉香、砂仁、白豆蔻、吴茱萸、丁香、高良姜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解生半夏、生天南星及鱼蟹毒的药物是生姜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行气止痛、纳气平喘的药物是沉香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白豆蔻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化湿行气安胎的药物是砂仁

既能温中止呕又能散寒止痛、助阳止泻的药物是吴茱萸

13.纳气平喘——沉香、补骨脂、磁石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温中止呕、行气止痛的药物是沉香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补肾助阳、固精缩尿的药物是补骨脂

既能纳气平喘又能镇惊安神、聪耳明目的药物是磁石

14.续筋接骨——庶虫、自然铜、骨碎补、断续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破血逐瘀的药物是庶虫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活血补肾的药物是骨碎补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散瘀止痛的药物是自然铜

既能续筋接骨又能补肝肾、止血安胎的药物是断续

特殊疗效

1.目珠疼痛——夏枯草

诸骨鲠喉——威灵仙

吐泻转筋——木瓜

黄疸——茵陈蒿

油腻肉积——山楂

摄唾——益智仁(脾虚多涎)

回乳——麦芽(消胀)

通乳——穿山甲、木通

梅毒——土茯苓

肺胃出血——白芨

便血、痔血——地榆、槐花

蛔厥——乌梅

脾瘅——佩兰

夜盲症——苍术

引火(血)下行——牛膝

引火归源——肉桂

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川芎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香附

“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延胡索膏淋——萆薢

石淋——金钱草

气虚欲脱,脉微欲绝——人参

亡阳证(回阳救逆)——附子

2.安胎

行气安胎——紫苏、砂仁

清热安胎——黄芩、苎麻根

补肝肾安胎——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

凉血止血安胎——苎麻根

温经安胎——艾叶

固经安胎——杜仲

止血安胎——断续

养血安胎——桑寄生

益气安胎——白术(健脾)

3.开窍

祛痰开窍——皂荚

清热息风、解毒止痉、化痰开窍——牛黄

解郁清心——郁金

宁心、祛痰开窍——远志

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蟾蜍

4.明目

清肝明目——菊花、桑叶、秦皮、羚羊角、车前子、决明子、夏枯草、珍珠母、熊胆补肝肾明目——枸杞子、女贞子、菟丝子

平肝明目——

桑叶、菊花

5.利咽

利咽开音——蝉蜕、桔梗、诃子

清热解毒利咽——射干(祛痰)

6.升阳(适应症不同)

中气下陷(脱肛、子宫下垂)——柴胡、升麻

中气下陷——黄芩

升阳止泻——葛根

7.头痛

太阳(巅顶)——羌活、藁本、蔓荆子

阳明(前额)——白芷

少阳——柴胡

太阴——苍术

少阴——细辛

厥阴——吴茱萸

8.胸痹

通阳散结——薤白、枳实

宽胸散结(结胸)——瓜蒌

9.痈

肺痈——鱼腥草、芦根、穿心莲、败酱草、桃仁、桔梗、贝母、巴豆、瓜蒌、薏苡仁肠痈——红藤、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桃仁)、薏苡仁、紫花地丁、瓜蒌、大黄、芒硝

乳痈——蒲公英、川贝母、瓜蒌

10.清虚热又清实热——知母、黄柏、牡丹皮、地骨皮、青蒿、秦艽(区别于秦皮)、胡黄连11.通鼻窍——苍耳子、细辛、辛夷、白芷

12.截疟——青蒿、生首乌、常山

13.平补阴阳——菟丝子、沙苑子、山茱萸

14.活血利水——益母草、牛膝

15.肺痨咳嗽——百部

16.寒热往来——柴胡

17.平肝疏肝——刺蒺藜

18.补肺脾肾——山药

19.安神——丹参、石菖蒲、珍珠母、五味子、大枣、茯苓

20.瘰疬痰核——夏枯草、玄参、黄药子、半夏、南星、昆布、海藻、川贝母、浙贝母、

白附子、连翘

21.瘿瘤——昆布、海藻、黄药子、半夏、浙贝母

药物不同品种功效的偏向

1.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木防己——祛风止痛

汉防己——利水退肿

2.牛膝——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血)下行

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

川牛膝——活血祛瘀

3.郁金——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广郁金(黄郁金)——行气解郁

川郁金(黑郁金)——活血化瘀

PS:

郁金[ 性寒,能清心凉血利胆(温郁金、姜黄、莪术的块根)

活血行气止痛

姜黄[ 性温,能治寒痹臂痛(姜黄的根茎)

片姜黄——主产于浙江的郁金的根茎

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温郁金的根茎)

4.大戟

京大戟——泻下逐水力强(大戟科)(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红大戟——消肿散结力胜(茜草科)

5.五加皮

南五加——无毒,补肝肾,强筋骨(五加科植物五加的根皮)(补肝肾、强筋骨、利尿)北五加——有毒,能强心,利尿,止痛(萝摩科植物杠柳的根皮,“药典”定为香加

皮)

6.萆薢——利湿去浊、祛风除湿

绵萆薢(川萆薢)——祛风湿

粉萆薢(粉背萆薢、山萆薢)——利湿浊

7.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黄菊花(杭菊花)——疏散风热(苦)

白菊花(滁菊花)——平肝明目(甘)

野菊花——清热解毒

药名相近

1.吴茱萸——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2.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3.刺蒺藜(白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4.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5.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6.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熟地黄——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7.秦皮——清热燥湿、解毒、止痢、止带、明目

秦艽——祛风湿、止痹痛、退虚热、清湿热

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9.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姜的根茎)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姜的干燥根茎)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止呕(高良姜的根茎)

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生姜皮——和脾行水消肿(生姜根茎切下的外表皮)

10.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川楝的成熟果实)

苦楝皮——杀虫疗癣(川楝树的根皮或树皮)

11.鹤草芽——杀虫(龙芽草即仙鹤草的冬芽)

仙鹤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杀虫(龙芽草的全草)

12.苏木——活血疗伤、祛瘀通经(苏木的心材)

苏子——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紫苏的成熟果实)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紫苏的茎叶)

13.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14.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丹参——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

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西洋参——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党参——益气、生津、养血

太子参——补气养阴

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南沙参——养阴清肺、化痰、益气

15.五味子——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宁心安神

五倍子——敛肺降火、涩肠止泻、固精止遗、敛汗止血

16.桑螵蛸——固精缩尿、补肾助阳

海螵蛸——固精止带、收敛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

17.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麻黄根——敛肺止汗

18.牛黄——息风止痉、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雄黄——解毒、杀虫

硫黄——解毒杀虫止痒、补火助阳通便

19.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

20.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猪苓——利水渗湿

用量

牛黄——入丸散,每次0.2-0.5g

羚羊角——煎服1-3g;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0.6g

麝香——入丸散,每次0.06-0.1g

蟾蜍——入丸散,,每次0.015-0.03g

硫黄——入丸散,1-3g

雄黄——入丸散,每次0.15-0.3g

巴豆——入丸散,每次0.1-0.3g

砒石——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朱砂——入丸散或研末冲服,每次0.3-1g

细辛——煎服2-5g;入丸散剂0.5-1g

马钱子——入丸散,日服0.3-0.6g

人参——挽救虚脱15-30g

石膏——煎服15-60g,宜打碎先煎;内服宜生用,外用宜火煅研末甘遂——入丸散,每次0.5-1g,醋制

槟榔——单用杀虫60-120g

用法

1.后下(芳香类)

薄荷、生大黄、砂仁、白豆蔻、肉桂、沉香、番泻叶、钩藤、鱼腥草、青蒿

2.先煎(贝壳、矿石类药物)

水牛角、生石膏、生磁石、珍珠母、龙骨、石决明、龟板、鳖甲、牡蛎、代赭石、附子、川乌、生自然铜

3.冲服

芒硝、竹沥、琥珀(沉香粉)

4.泡服

番泻叶

5.不入煎剂

雷丸(蛋白酶)、琥珀、芦荟、朱砂、牛黄、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

6.只外用,不内服

升药、炉甘石、土荆皮

7.入丸散

麝香、冰片、苏合香、蟾蜍、朱砂、牛黄、琥珀、芦荟、巴豆、马钱子、雷丸、羚羊角、血竭、甘遂、雄黄、硫黄、砒石、鹤草芽

8.包煎

车前子(成熟种子)、海金沙(成熟孢子)、蒲黄(花粉)、五灵脂(粪便)、(枇杷叶)、(飞)滑石、旋覆花、葶苈子、赤石脂、辛夷

9.不宜久煎——钩藤

10.另煎兑服——羚羊角、人参、西洋参

11.烊化兑服——阿胶

12.制霜内服——巴豆

13.醋制——甘遂

14.焗服——肉桂

使用注意

1.朱砂

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

2.使君子

大量服用可致呃逆、眩晕、呕吐、腹泻等反应;

与热茶同服,亦能引起呃逆、腹泻,故服用时当忌饮茶

3.关木通

60g水煎,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别名

辛夷——木笔花、春花

金银花——双花、二宝花、忍冬花

茜草——茹虑、虑茹

骨碎补——毛姜、申姜、猴姜

僵蚕——天虫、姜虫

牛蒡子——大

力子、鼠粘子、恶实射干——乌扇(原名)

淫羊霍——仙灵脾

补骨脂——破故纸

山茱萸——枣皮、山萸肉

海螵蛸——乌贼骨

蒲公英——黄花地丁

火麻仁——麻子仁、大麻仁

薏苡仁——米仁、苡仁

牛黄——丑宝、西黄、犀黄

刺蒺藜——白蒺藜、白夕利

麝香——元寸香、当门子

槟榔——大腹子、花槟榔

沙苑子——潼蒺藜、沙苑蒺藜

诃子——诃黎勒、煨诃子

庶虫——地鳖虫、土鳖虫

川楝子——金铃子

仙鹤草——龙芽草、脱力草

黄药子——黄药脂

牵牛子——黑丑、白丑、二丑

穿心莲——榄核莲、一见喜、苦胆草

玉竹——葳蕤(原名)

大黄——川军、锦纹、大黄炭

古称今称

通草木通

通脱木通草

药用部位

五倍子——虫瘿

桑螵蛸——卵鞘

海螵蛸——乌贼内壳

五灵脂——粪便

海金沙——孢子

鹤草芽——冬芽

蒲黄——花粉

辛夷——花蕾(丁香)

地骨皮——枸杞的根皮

熊胆——干燥胆汁

桑寄生——带叶茎枝

茯苓、猪苓——菌核(雷丸)

穿山甲——鳞片

附子——子根

薤白、百合、贝母——鳞茎

竹茹——茎的中间层

琥珀——化石样物质

乳香、没药、血竭——树脂

龙骨——化石

麝香——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蟾蜍——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经加工干燥而成牛黄——胆结石

禹白附、黄药子——块茎

鹿茸——雄鹿的幼角

石决明、牡蛎——贝壳

紫河车——胎盘

天花粉——栝蒌的块根

瓜蒌——栝蒌的果实

中药学笔记功效总结-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 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 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 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 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 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 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 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鼻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 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 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 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 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 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 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 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 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 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 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 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 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 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 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 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 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 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 又能活血消症、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 5.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 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 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 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 6.利咽开音-蝉蜕、诃子、桔梗 又能宣肺化痰排脓的药物是桔梗 又能涩肠止泻、敛肺止咳的药物是诃子医学教育网编辑整|理 又能疏散风热、止痉的药物是蝉蜕 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又能解表、行气宽中的药物是紫苏 又能清热燥湿的药物是黄芩 又能化湿行气的药物是砂仁

中药学主治功效表

中药学主治功效表 第八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品名功效主治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心悸、痰饮、蓄水、奔豚证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胃热呕吐、风寒咳嗽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阴暑证、水肿脚气、利水退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外感表证、透疹消疮、吐衄下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 羌活散寒去风、胜湿止痛风寒感冒、头身疼痛、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头面诸疾、风湿痹痛、带下过多、疮痈肿毒又治乳痈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风寒感冒、阳虚外感、寒痰停饮,气逆咳喘、通关开窍醒神、头痛鼻渊、牙痛、痹痛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风寒感冒,颠顶头痛、风寒湿痹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疥癣痲疯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风寒头痛、鼻渊头痛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风寒感冒轻证、阴寒腹痛、乳汁郁结,乳房胀痛、疮痈疔毒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品名功效主治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犯、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麻疹不透、痈肿疮毒、痄腮喉痹、乳痈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攻,咽痛瘖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夜啼、小儿急热惊风、破伤风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肺热燥咳、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吐衄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目赤昏花、眩晕惊风、疔疮肿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风热感冒,头痛头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邪在少阳、感冒发热、肝郁气滞、气虚下陷、疟疾寒热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多种热毒证、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气虚崩漏下血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外感表证、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品名功效主治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清泄肺热、清胃泻火、疮疡不敛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阴虚燥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外感风热、身热咳嗽、肺痈吐脓

中药学各章重点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1、比较麻黄、桂枝功用异同点,二者解表有何特点? 相同点:发散风寒、风寒感冒重证 不同点:麻黄发汗力强(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宣肺平喘(咳嗽气喘)、利水消肿(风水水肿)。 桂枝发汗力弱(风寒表实无汗,配麻黄、风寒表虚有汗,配白芍)、温经通 阳(温通胸阳:胸痹、心悸、脉结代温中散寒:中焦虚寒,脘腹冷痛温 通血脉:血寒瘀阻,经闭腹痛温通经络:风寒湿痹,肩臂疼痛温 阳利水:痰饮,蓄水证). 2、为何说香薷为“夏月麻黄”,与麻黄有何异同点? 因表证夏季多夹暑湿,而香薷化湿祛暑和中,故有“夏月麻黄”之称 相同点:发汗,利水,表虚有汗忌用 不同点:麻黄开宣肺气平喘,并通利水道,用于冬季伤寒。香薷化湿祛暑和中,用于夏季伤暑。 3、具祛风湿解表作用的药物有那几味?其解表特点是什么? 羌活、细辛、藁本、苍耳子、防风。 ①防风:胜湿止痛,风湿痹痛;②羌活:祛风散寒,风寒夹湿的感冒,风寒湿痹 (上半身),胜湿止痛,风寒、风湿头痛(太阳经头痛—后头牵连项痛);③细辛:祛风散寒,风寒、风湿之偏正头痛,风寒感冒,阴虚外感,温肺化饮;④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头痛,风寒湿痹。 4、试述细辛、白芷、紫苏的功效主治。 细辛:祛风散寒(风寒感冒,阴虚外感,风寒、风湿之偏正头痛);通窍止痛(鼻

渊、齿痛、风寒湿痹);温肺化饮(外寒内饮证、寒饮咳嗽) 白芷:解表散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阳明头痛(前额、眉棱骨、齿龈));通窍止痛(齿痛、鼻渊头痛、风寒湿痹);燥湿止带(带下过多);消肿排脓(疮痈肿毒) 紫苏:发散风寒(风寒感冒兼气喘咳嗽、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行气宽中(脾胃气滞,胸闷呕吐、胎气上逆,胎动不安)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1、即解表又提升中气的药物有那几味?比较其功效应用异同点. 葛根、升麻、柴胡 相同点:发散风热、升提中气(葛根和升麻:透疹、麻疹不透) 不同点:葛根为阳明经之主药,既可解肌退热,又能鼓舞胃气上升而生津止渴,升阳止泻,故可用于外感发热,项背强痛,津伤口渴,阴虚消渴及脾虚泄 泻等证 升麻用治风热头痛,且善解阳明热毒,升阳举陷力强,为治疗中气下陷 诸证的要药 柴胡主散少阳热邪,为治疗寒热往来,少阳证的要药(黄芩);对感冒发 热,有良好的疏散风热之功;疏肝解郁,可治肝郁诸证,为肝胆疾患必 用之品;其升阳举陷,治疗中气下陷诸证,药力稍逊 2、比较桑叶、菊花的功效应用异同点。 相同点:疏散风热(外感风热头痛)、清肝明目(风热上攻,肝火上升之目)、赤肿痛(肝肾阴虚之目黯昏花)、平肝潜阳(肝阳眩晕) 不同点:桑叶疏散解表力强,且能清肺润燥。故常用于肺热燥咳;兼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吐血轻证

中药学药物功效主治对比

中药学药物功效主治对比 第一章解表药 麻黄与桂枝 荆芥与防风 白芷与细辛 桑叶与菊花、 柴胡、升麻和葛根 第二章清热药 石膏与知母 黄芩、黄连和黄柏 金银花与连翘 地黄与玄参 牡丹皮与赤芍 第三章泻下药 大黄与芒硝 甘遂、京大戟和芫花 第四章祛风湿药 独活与羌活

五加皮与桑寄生 第五章化湿药 广藿香与佩兰 苍术与厚朴 砂仁与豆蔻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茯苓与猪苓 泽泻与薏苡仁 车前子与滑石 海金沙与石韦 第七章温里药 附子与干姜 生姜与干姜 附子与肉桂 肉桂与桂枝 丁香、高良姜和花椒 第八章理气药 陈皮与青皮

陈皮、枳实和木香 木香与香附 乌药与沉香 第九章消食药 山楂、神曲和麦芽 第十一章止血药 生姜、干姜和炮姜 第十二章活血化瘀药 川芎与丹参 桃仁与红花 第十三章化痰止咳平喘药半夏与天南星 川贝母与浙贝母 桑白皮与葶苈子 紫苏子、紫苏叶和紫苏梗 白前与前胡 瓜蒌与贝母 竹沥、竹茹和天竺黄

苦杏仁与紫苏子 (上面的药物对比有些课本里有,大家照课本的,课本里没有的我总结如下,大家参考。) 1、生姜、干姜都有辛味,都归肺、脾、胃经,具温中散寒、止呕之功,治脾胃寒证之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能温肺止咳、化痰。生姜微温,有“呕家圣药”之称,尤以胃寒呕吐最宜;能解表散寒,多用于风寒感冒轻证;还能解鱼蟹毒。干姜热,还入心、肾经,温里散寒力较强,能回阳通脉,治亡阳证,能平喘。 2、肉桂、桂枝均为辛、甘之品,都归心经,都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用治寒凝血滞的痹证、胸痹心痛、脘腹冷痛、痛经、闭经。肉桂为大热之品,还归肾、脾、肝经;能补火助阳,善补命门之火,有引火归原,益阳消阴之功,多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及虚阳上浮证;还常与补气血药同用,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而桂枝性温,还归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肌,外散风寒(对于外感风寒,不论表实无汗、表虚有汗及阳虚受寒者皆宜);可温阳运水,逐寒邪以助膀胱气化,行水湿痰饮之邪(治水湿内停的痰饮病,治膀胱气化失司至水肿、小便不利的蓄水证);还能助阳化气,平降冲气。

中药相似功效药物

(一)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附药:紫梗)、生(附药:生皮、生汁)、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 (二)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根(附药: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 二、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 (二)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 (三)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药: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大血藤、败酱草(附药: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药: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 (四)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五)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一)攻下药大黄(后下)、芒硝、番泻叶、芦荟 (二)润下药火麻仁、郁仁、松子仁 (三)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 四、祛风湿药 (一)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 (二)祛风湿热药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 (三)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古楠叶 五、化湿药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 六、利水渗水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 (二)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木通(附

最新版中草药功效大全

最新版中草药功效大全 A字头 【艾叶】理气血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除湿杀虫主治月经不调,痛经,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心腹冷痛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主治阴虚心烦失眠, B字头 【巴戟(ji)天】补肾阳,壮筋骨,去风湿,主治子宫虚冷,风寒,腰膝酸痛? 【巴豆】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水肿,外用治疗喉风 【八角】健胃,行气,促进消化,用于白细胞减少症 【百部】润肺止咳,杀虱杀虫 【百合】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 【柏子仁】养心安神,止汗,润肠。用于虚烦失眠,心悸怔忡,阴虚盗汗,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便溏及痰多者慎服. 【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细菌性感染,败血症,肺炎、肠炎、血痢、咽炎等 【白芍】扩张动脉,降血压,护肝,阴虚发热,养血,盗汗? 【白术】健脾益气,止汗,脾胃虚弱 【白前】主冶肺气壅实之咳嗽痰多;气逆喘促;胃脘疼痛;儿疳积; 跌打损伤 【白果】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 【白芷】去风,燥湿,消肿,止痛,解热,降压,平肝 【白笈】补肺,止咳化痰,止血生肌,主治矽肺,肺结核,气管炎,百日咳 【白茅根】补中益气,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治热病烦渴,肺热喘急,胃热哕(yue)逆 【白及】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白豆蔻】辛温,归肺脾胃经。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半边莲】利水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臌胀,泻泄,痢疾,蛇伤,疔疮,肿毒,湿疹,癣(xuan)疾,跌打损伤肿痛,用于大腹水肿,面足浮肿,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晚期血吸虫病腹水 【槟榔】苦辛温,归胃大肠经。驱虫消积,行气利水。 【斑蝥】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北沙参】肺燥干咳,虚劳嗽血,胃级不足,津伤口干,风寒作嗽肺胃虚寒者忌服。

中药学必考重点药物和鉴别用药

中药学必考重点药物和 鉴别用药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大黄:苦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应用:①。积滞便秘:有较强泻下作用,能涤荡肠胃,推陈致新,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苦寒沉降,善能泄热,实热便秘尤为适宜②.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本品苦降,又具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之功。临床单用大黄粉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较好疗效。还可治火邪上炎所致的目赤、咽喉肿痛、牙龈肿痛等③热毒疮疡,烧烫伤:内服能清热解毒,并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使热毒下泄。治热毒痈肿疔疮,肠痈腹痛。外用能泻火解毒,凉血消肿,治热毒痈肿疔疖,治口疮糜烂、烧烫伤。④.瘀血诸证:较好的活血逐瘀痛经作用,既可下瘀血,又清瘀热,治疗淤血证的常用药物。治妇女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者,治妇女淤血经闭,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⑤.湿热痢疾、黄疸、淋证:泻下通便,导湿热外出之功,可用治湿热蕴结之证。治肠道湿热积滞的痢疾,治湿热黄疸,治湿热淋证。大黄可“破痰实”,同脏腑,降湿浊,用于老痰壅塞,大便秘结者。 丹参:苦微寒。心心包肝经。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应用:①.月经不调,闭经痛经,产后瘀滞腹痛:活血祛瘀,性微寒而缓,能去瘀生新而不伤正,善调经水,为妇科调经常用药。临床常用于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及产后瘀滞腹痛。性偏寒凉,对血热瘀滞之证尤为相宜,可治寒凝血滞者②.血瘀心痛,脘腹疼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风湿痹症:通行血脉,祛瘀止痛,广泛应用于各种淤血病症。治血脉瘀阻之胸痹心痛,脘腹疼痛,治症瘕积聚,跌打损伤,肢体瘀血作痛,风湿痹症③.疮痈肿毒:既能凉血活血又能清热消痈可用于热毒瘀阻

中药总结要药 及药对总结

一、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的药物是鳖甲 5.下乳——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的药物是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穿山甲 6.截疟——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的药物是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的药物是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的药物是槟榔 7.安胎——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

中药学功效整理

中药学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温肺膀胱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温心肺膀胱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叶;温肺脾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香薷;微温肺胃脾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微温肺肝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防风;微温膀胱肝脾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白芷;温胃大肠肺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温肺肾心小毒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羌活;温膀胱肾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藁本;温膀胱解表散寒祛风湿止痛 生姜:微温肺脾胃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 苍耳子:温肺小毒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温肺胃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温肺胃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胡荽;温肺胃发表透疹开胃消食止痛解毒 西河柳:平肺胃心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凉肺肝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牛蒡子;寒肺胃疏散风热宣肺透疹祛痰利咽解毒消肿 蝉蜕;寒肺肝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寒肺肝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微寒肺肝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微寒膀胱肝胃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葛根;凉脾胃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柴胡;微寒肝胆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微寒肺脾胃大肠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淡豆豉:凉肺胃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寒肺膀胱宣散风热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平肺肝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谷精草:平肺肝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第二章,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主治里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大寒肺胃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止血生肌 知母;寒肺胃肾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微寒肺胃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寒心胃小肠清热除烦利尿 竹叶;寒心胃小肠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 栀子;寒心肝胆肺胃三焦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夏枯草;寒肝胆清肝火散结消肿 决明子;寒肝大肠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密蒙花;寒肝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微寒肝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寒水石;寒心胃肾清热泻火 鸭跖草;寒肺胃小肠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寒肺胆脾胃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寒心脾肝胃胆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寒肾膀胱大肠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寒肝胆清热燥湿泄肝胆火 苦参;寒心肝大肠膀胱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秦皮;寒肝胆大肠清热燥湿涩肠止痢止带明目 椿皮;寒大肠肝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带止血 白鲜皮;寒脾胃膀胱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寒肺心胃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微寒肺心小肠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大青叶;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寒心胃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青黛;寒肝肺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贯众;微寒肝胃小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重楼;微寒肝小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蒲公英;寒肝胃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清肝明目 紫花地丁;寒心肝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野菊花;微寒肝心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穿心莲;寒心肺大肠膀胱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射干;寒肺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山豆根;寒肺胃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中药学重点药

中药学 第一章.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解表散风,透疹,消疮。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泻,收湿敛疮。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栀子:泻火除烦,清利湿热,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龙胆:清热燥湿,清肝泻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贯众: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30种常用西药药名及作用

30种常用西药药名及作用 布洛芬本品的镇痛、抗炎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刺激性弟质的合成而在炎症组织局部发挥作用。本品适用于解热、减轻轻度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神经痛、肌肉痛、头痛、偏头痛、痛经、牙痛、感冒及流感症状。克林霉素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口服盐酸盐150mg,45~60分血药浓度达峰,为2~3μg/ml。肌注后血药达峰时间,成人为3小时,儿童为1小时。静注300mg,10分钟血药浓度为7μg/ml。Vd约为94L,体内分布广泛,可进入唾液、痰、呼吸系统、胸腔积液、胆汁、前列腺、肝脏、膀胱、阑尾、精液、软组织、骨和关节等,也可透过胎膜,但不易进入脑脊液中。在体内代谢,部分代谢物可保留抗菌活性。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在尿中收集到的原形药物约占体内总药量的1/10。t1/2为3小时,肝、肾功能不良时可略提高。血透和腹腔透析不能有效地使本品清除。主要用于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杆菌、放线菌等)引起的腹腔和妇科感染(常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以消除需氧病原菌)。还用于敏感的革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和软组织、骨组织、胆道等感染及败血症、心内膜炎等。本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的首选治疗药物。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西林相同,微生物对本品和氨苄西林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本品口服吸收良好。服用同量药物,本品的血清药浓度比氨苄西林者高约一倍。常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和胆道感染以及伤寒等。头孢拉定抗菌性能类似头孢氨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抗菌作用。空腹口服250mg或500mg,平均血药峰浓度于1小时内到达,分别为9或16.5μg/ml。食物延迟本品吸收,但不影响吸收总量。90%药物在6小时内以原形由尿排泄,口服250mg后,尿药峰浓度可达1600μg/ml。本品的肾毒性较轻微。静注本品1g,5分钟时血药浓度为86μgn/ml;15分钟为50μg/ml;30分钟为26μg/ml;1小时为12μg/ml;到4小时为1μg/ml。用于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敏感菌感染,注射剂也用于败血症和骨感染。 乙酰螺旋霉素抗菌谱与红霉素近似,对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白喉杆菌、支原体、梅毒螺旋体等有抗菌作用。口服100mg或200mg,于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分别为0.8μg/ml和1μg/ml。体内分布以肺脏、肝脏较多,胆汁中浓度可达血清浓度的7~10倍,尿液中排泄甚少。本品不能透过正常人的血脑屏障。适用于上述敏感菌所致的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咽炎、中耳炎、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乳腺炎、胆囊炎、猩红热、牙科和眼科感染等。 阿奇霉素本品的抗菌谱与红霉素相近,作用较强,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的作用比红霉素强4倍;对军团菌强2倍;对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MIC<1μg/ml,对梭状芽胞杆菌的作用也比红霉素强,在应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也比红霉素有效。此外,本品对弓形体(Toxoplasma)、梅毒螺旋体也有良好的杀灭作用。本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约为40%,分布容积为23L/kg,消除率为10ml/(min·kg),半衰期约41小时,体内的血浓度高于红霉素。临床应用于敏感微生物所致的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谷维素用于镇静助眠,如神经官能症、月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的辅助治疗。 左炔诺孕酮(毓婷)用于无防护性同房或避孕方法失败(避孕套滑脱或破裂、体外排精失控、安全期计算失误等)同房的事后避孕。那格列奈片本品可以单独用于经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也可用于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与二甲双胍联合应用,但不能替代二甲双胍。 盐酸氨溴索适用于急、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

几组相同功效中药的区别总结

几组相同功效中药的区别总结 1.透疹——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的药物是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的药物是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的药物是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的药物是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的药物是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药物是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的药物是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的药物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2.通窍——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的药物是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的药物是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的药物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清肝明目——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的药物是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的药物是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的药物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的药物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是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的药物是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的药物是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的药物是珍珠母 4.清虚热——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的药物是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的药物是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药物是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的药物是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的药物是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的药物是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的药物是秦艽

中药学(功效)

执业药师中药功效总结(汇总) 1.解表药 1.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半夏天南星毒。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止痛,通鼻窍,温肺化饮。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

消肿。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1.2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葛根:解 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 泻,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

阳气, 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2.清热药 2.1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2.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

中药学功效相同的药物使用重点对比

中药学功效相同的药物使用重点对比 1.金银花和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较强,为治痈肿疔疮阳症的要药(内外痈),是清热解毒中的疏散风热药,兼可凉血止痢,露剂清热解毒。连翘:苦寒,清心火,解毒消痈散结,有“疮家圣药”之称,为治疗瘰疬痰核的要药,又为清热解毒药中的疏散风热药。 2.柴胡和升麻柴胡:辛苦寒,肝胆经。其性升散可疏少阳之邪,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用于外感发热,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归肝经疏肝解郁;又散升阳举陷。升麻:辛甘微寒。 肺脾胃大肠经。解表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尤善解阳明热毒;又可发表透疹。最为麻疹之专药。 升提中气,而有升阳举陷之功。 3.石膏和知母石膏;辛甘大寒。肺胃。生用,辛以解肌退热,寒能清热泄火,甘寒除烦止渴,为清泻肺胃气分实热证的要药,又可清肺热泻胃火,煅后收敛生肌。知母:苦甘寒,肺胃肾。 清泻肺胃肾上经之火,甘寒质润,养肺胃肾三经之阴液;既清气分实热,又清相火退虚热。 4.川贝母和浙贝母川贝母:苦甘微寒。肺心经。清热化痰,性凉而甘又能润肺止咳,尤宜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或痰中带血等症;又可散结消肿,治疗瘰疬疮肿及乳痈,肺痈。浙贝母:苦泻寒清,清热化痰,开郁散结,作用均强于川贝,临床多用于治疗风热、燥热、痰热咳嗽及瘰疬、瘿瘤、疮痈和肺痈等。 5.附子和干姜附子:辛甘热。有毒。心肾脾。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且可散寒止痛,治寒痹疼痛较剧者。回阳救逆配伍干姜,补肾阳配伍肉桂。干姜:辛热。脾胃心肺经。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脾胃寒症;入心经,回阳通脉助附子回阳救逆;兼入肺经,温肺散寒化痰饮。 6.肉桂和桂枝肉桂:辛甘热。脾肾心肝经。补火助阳,为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有引火归原,益阳消阴之功;又能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治沉寒。在补气

中药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

中药相同功效药物得区别等精华总结 2015-08-24 08:57 相同功效药物得区别 1 透疹 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炒炭止血得药物就是荆芥 既能透疹又能疏肝解郁得药物就是薄荷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散肿得药物就是牛蒡子 既能透疹又能明目退翳得药物就是蝉蜕 既能透疹又能升举阳气得药物就是升麻 既能透疹又能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得药物就是葛根 既能透疹又能凉血解毒得药物就是紫草 既能透疹又能解毒得药物就是牛蒡子、升麻、紫草 2 通窍 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既能通鼻窍又能消肿排脓得药物就是白芷 既能通鼻窍又能温肺化饮得药物就是细辛 既能通鼻窍又能解表得药物就是白芷、细辛、辛夷、苍耳子 3 清肝明目 羚羊角、熊胆、桑叶、菊花、秦皮、决明子、车前子、石决明、珍珠母既能清肝明目又能疏散风热得药物就是桑叶、菊花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解表清肺润燥得药物就是桑叶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得药物就是菊花、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燥湿止痢止带得药物就是秦皮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得药物就是羚羊角、熊胆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抑肝阳、息风止痉得药物就是羚羊角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润肠通便得药物就是决明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利尿通淋、清肺化痰得药物就是车前子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得药物就是石决明、珍珠母 既能清肝明目又能平肝潜阳、镇惊安神得药物就是珍珠母 4 清虚热

知母、牡丹皮、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鳖甲、银柴胡 专清虚热得药物就是银柴胡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润燥得药物就是知母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得药物就是牡丹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解暑截疟得药物就是青蒿 既能清虚热又能清肺降火、凉血止血得药物就是地骨皮 既能清虚热又能除疳热、清湿热得药物就是胡黄连 既能清虚热又能祛风湿、清湿热得药物就是秦艽 既能清虚热又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得药物就是鳖甲 5 下乳 关木通、穿山甲 既能下乳又能利尿通淋得药物就是关木通 既能下乳又能活血消癥、消肿排脓得药物就是穿山甲 6 截疟 青蒿、生何首乌、槟榔、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清热解暑得药物就是青蒿 既能截疟又能润肠通便、解毒得药物就是生何首乌 既能截疟又能吐痰涎得药物就是常山 既能截疟又能驱虫消积、行气利水得药物就是槟榔 7 安胎 紫苏、黄芩、砂仁、桑寄生、杜仲、断续、菟丝子、白术、苎麻根、艾叶既能安胎又能解表、行气宽中得药物就是紫苏 既能安胎又能清热燥湿得药物就是黄芩 既能安胎又能化湿行气得药物就是砂仁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强筋骨得药物就是桑寄生、杜仲、断续 既能安胎又能补肝肾、祛风湿、强筋骨得药物就是桑寄生 既能安胎又能凉血止血、解毒得药物就是黄芩、苎麻根 既能安胎又能温经止血得药物就是艾叶 既能安胎又能补气、健脾、止汗得药物就是白术 既能安胎又能补肾固精、养肝明目得药物就是菟丝子 8 开窍 郁金、皂荚、麝香、冰片、蟾蜍、苏合香、石菖蒲、牛黄、远志 既能开窍又能活血通经得药物就是麝香

常见中药材及其功效

一、解表药 1、辛温解表药 【麻黄】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等表实证。《麻黄汤》 宣肺平喘:用于喘咳实证。《三拗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恶寒发热,脉浮等。《越婢汤》《越婢加术汤》 【桂枝】 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无论有汗无汗均可应用。《桂枝汤》《麻黄汤》 温经止痛:用于风湿痹痛,胃寒腹痛、经闭、痛经。《桂枝附子汤》《小建中汤》《温经汤》助阳化气:用于痰饮证和膀胱蓄水。《苓桂术甘汤》《五苓散》《桂枝甘草汤》 【荆芥】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荆防败毒散》《银翘散》 透疹:用于麻疹透发不畅而有表证。 止血:用于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炒碳用)。 【防风】 祛风解表:用于外感风邪,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荆防败毒散》 胜湿:用于外感风湿或风湿痹痛。《羌活胜湿汤》 止痉:用于破伤风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痉挛抽搐等。《玉真散》 【细辛】 发散风寒:用于阳虚外感,恶寒发热,无汗脉沉等。《麻黄附子细辛汤》 祛风止痛:用于头痛、牙痛、痹痛。《川芎茶调散》 温肺化饮:用于肺寒咳嗽,痰多清稀。《小青龙汤》 【白芷】 散寒通窍: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鼻塞。《九味羌活汤》 祛风止痛:用于风邪所致的眉棱骨痛、牙痛、头风痛、鼻渊头痛。《川芎茶调散》 消肿排脓:用于疮疡肿痛,为外科常用药。《仙方活命饮》 燥湿止带:用于寒湿带下,色白清稀。 【羌活】 解表散寒: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九味羌活汤》 祛风胜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以项背、肢节等上半身为宜。《蠲痹汤》 【辛夷】 散风寒、通鼻窍:用于鼻病,为鼻渊要药,偏于风寒常与细辛、白芷等同用;偏于风热常与薄荷、黄芩同用。 2、辛凉解表药 【薄荷】 疏散风热:用于外感风热及热病初起,发热恶风、头痛无汗等。《银翘散》 清头目、利咽喉:用于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或咽喉肿痛等。 透疹毒:用于麻疹初起,或风热外袭疹发不畅。《加减葛根汤》 【葛根】 发表解肌: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无汗,项背强痛等。《葛根汤》《葛根解肌汤》 升阳止泻:用于湿热泄痢及脾虚腹泻等。《葛根芩连汤》《七味白术散》 解热生津:用于用于热病口渴或消渴症。《玉泉饮》 透疹:用于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升麻葛根汤》 【柴胡】

《中药学》重点分类

第1章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掌握:麻黄、桂枝、紫苏(附:紫苏梗)、防风、荆芥、羌活、白芷 熟悉:香薷、细辛、苍耳子(附:苍耳草)、生姜(附:生姜皮、生姜汁)藁本、辛夷 2.发散风热药 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附:葛花)、柴胡; 熟悉:升麻、蝉蜕、蔓荆子 了解:淡豆豉 第2章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 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 2.清热燥湿药 掌握:黄芩、黄连、黄柏 熟悉:龙胆草、苦参 了解:白鲜皮 3.清热解毒药 掌握: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 熟悉: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穿心莲、土茯苓 了解:蚤休、紫花地丁、败酱草(附:墓头回)、红藤、秦皮 4.清热凉血药 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 熟悉:紫草、水牛角(附:水牛角浓缩粉) 5.清虚热药 掌握:青蒿、地骨皮 了解:银柴胡、胡黄连 第3章泻下药 1.攻下药 掌握:大黄、芒硝 了解:番泻叶、芦荟 2.润下药

了解:火麻仁、郁李仁 3.峻下逐水药 了解:甘遂、巴豆、牵牛子、京大戟(附:红芽大戟) 第4章祛风湿药 掌握:独活、木瓜、马钱子、秦艽、防己、桑寄生、蕲蛇熟悉:川乌(附:草乌)、威灵仙、五加皮 了解:络石藤、豨莶草、雷公藤、狗脊 第5章化湿药 掌握:藿香、苍术、厚朴(附:厚朴花) 熟悉:砂仁(附:砂仁壳)、白豆蔻(附:豆蔻壳) 了解:佩兰 第6章利水渗湿药 1.利水消肿药 掌握:茯苓(附:茯苓皮、茯神)、泽泻、薏苡仁 熟悉:猪苓 了解:香加皮 2.利尿通淋药 掌握:车前子(附:车前草) 熟悉:木通(附:关木通、川木通)、滑石 了解:萆解、海金沙(附:海金沙藤)、瞿麦、地肤子3.利湿退黄药 掌握:茵陈、虎杖、金钱草

中药横向记忆与相同功效药物的区别共13页

中药学横向总结完全版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 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 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第 1 页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第 2 页

中药学药物功效(全)

十八反药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药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药性歌 辛发散行气血, 甘补和中缓急, 酸涩收敛固涩, 苦有泄燥之功, 咸能软坚泄下, 淡能渗湿利尿, 辛甘温热升浮, 酸苦咸凉沉降。 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叶散寒解表,行气和胃。 生姜散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散寒解表,胜湿止痛。 白芷散寒解表,祛风止痛,燥湿止带,宣通鼻窍,消肿排脓。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细辛散寒解表,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苍耳子散风解表,宣通鼻窍,祛风除湿,止痛。 2.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表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大豆黄卷解表祛暑,清热利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石膏: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止呕,祛痰排脓,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焦栀子:凉血,止血)夏枯草(果穗) 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寒水石清热泻火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2.清营凉血药 生地黄清营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营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牡丹皮清营凉血,活血驱瘀。 赤芍清营凉血,散瘀止痛。 紫草清营活血,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定惊解毒。 地骨皮养血除蒸,清肺降火。 银柴胡清热凉血,退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清热凉血,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白薇清营凉血,退虚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3.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清肝明目。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