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子体育公园设计说明书

海子体育公园设计说明书

海子体育公园提升改造工程

设计说明书

北京中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中心

二零一五年十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上位规划分析

三、公园规划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四、公园定位

五、改造理念

六、改造原则

1、新老融合、动静结合原则

2、全民性原则

3、全季性原则

4、生态设计原则

5、休闲体育运动模式

6、配套完善原则

七、总体设计构思

八、景观布局规划

1、海子文化景观区

2、围场射箭区

3、休闲活动区

4、有氧运动区

5、儿童活动区

6、场地活动区

7、活力运动区

8、垂钓区

9、入口区

10、背景林区

九、景观小品设计

十、园路规划

十一、水体设计

十二、种植设计

十三、雨水收集及生态利用

十四、配套功能建筑规划

十五、运动场地类型和数量

十六、停车场改造

十七、技术经济指标

一、项目概况

海子体育公园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村,地处南四环与南五环之间,公园西侧紧邻京开高速,总占地面积27.65公顷。

海子公园原名新发地公园,金代到清末年间这里是皇家御用的狩猎园——“海子”的一角,明代皇帝钦定这里为燕京十景之一“南囿秋风”。海子公园至今还保有明清时期南海子皇家苑囿的围墙遗迹。

海子公园现状植物整体长势较好,依据郊野公园的要求,植物层次已达到要求,基础建设也已符合相应标准,但由于周围交通人流和公园内部交通存在交叉使用情况,同时周围使用人群素质较低,公园内出现不同程度上的损坏。

二、上位规划分析

海子公园周边活动人口数量较大,主要为周边居民、回迁居民、流动人口及新居民。在海子公园北侧有两处公园,分别为大面积绿地种植的槐新郊野公园和以花卉观赏为主的世界花卉大观园。虽然绿地面积并不低,但都无法满足周边村民及居民日益增长的休闲活动及健身康体活动需求。

三、公园规划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十二五”规划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更加注重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质。北京2014年进行的一次大范围调查中显示,超过85%的男性和超过70%的女性都表示喜欢或者非常喜欢参加体育运动。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申请成功,市民的运动热情高涨,如能将休闲运动注入到公园当中将大大提升本项目的服务品质,聚集人气,提高使用率。

同时与市内其他区域相比,丰台区体育设施有待提高,市内体育公园基本分布在奥体和工体附近,在南城及本项目周边则基本没有,这一现状大大提升了本项目的竞争力、吸引力。

建园目的:

1、将现有公园提升为综合性、多功能体育公园。

2、将运动功能完美融合于原有公园内,提高公园使用率

建园的意义:

1、休息游憩功能

公园是城市的起居空间,作为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场所。

其活动空间、活动设施为居民提供了大量户外活动的可能性,

承担着满足周边居民休闲游憩活动需求的主要职能。这也是

公园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功能。海子公园的功能完善也在更

大的程度上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好的休息游憩场所。

2、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的基地

海子公园容纳着周边居民的大量户外活动。随着全民建设运

动的开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公园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

日益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科学知识与宣传教育建设的重要场

所。这样不仅陶冶了居民的情操,而且提高了居民的整体素

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同时也使得公园在精神文

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3、历史遗迹的保护

海子墙的保留为海子公园增添了丰富的历史背景,虽然国家

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十分重视,但更多的还是希望可以通过海

子公园的景观提升改造,将市民对海子墙的保护意识唤醒。

4、美化城市景观

公园是城市中最具自然特性的场所,往往具有大量的绿化,

是城市的绿色软质景观,它和城市的其他建筑等灰色硬质景

观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城市景观得以软化。海子公园景观的

提升同样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得周边城市环境得以重大改善,

一个公园建设的成熟度,更是一个区域城市化建设程度的象

征。

四、公园定位

以“海子墙”遗址为依托;以展示明清狩猎文化为核心;在原有公园中注入新元素:“多块运动区、多个健身点、多个赏景空间、一个慢跑系统”,提供运动、休闲、观景等空间,将人的多重需求和谐

统一,为城市奉献一方怡情放松的胜地。园内规划了篮球场、笼式足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门球场,极限运动等运动健身场地,能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运动喜好人群的需求。

五、改造理念

引入“能量流”的景观理念,将体育公园比作为整个区域的“活力源”,人们在公园内通过健身锻炼不断的补充着自身的能量,而充满了能量的人们,同时又形成了建设美好城市的能量流,促进整个区域的发展,使该区域成为充满活力的美好家园。

全面提升公园品质,造就城市节点新形象,改善公园对城市的服务功能,为周边村民、居民及过往行人提供一处集运动休闲和观赏游览的场所。

六、改造原则

1.新老融合、动静结合原则

海子体育公园以海子墙的历史为依托,将中国古代狩猎文化融入园区,将其久远的历史呈现在游人面前,提高游人对海子墙遗址的保护意识。

公园核心海子文化景观区与外围新改造的体育运动区相结合,动静和谐过渡,新老完美融合。

2、全民性原则

现今社会生活速度快,工作压力大,使得亚健康已成为困扰我

国人民的一大难题。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本,因此健身应该是全民性的而不是部分人的事情。

在本公园的设计中考虑老年、中年、青年、儿童各个年龄人群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设立符合他们特性的运动场地。

3、全季性原则

公园结合春夏秋冬,温差变化,为各类人群提供方便的活动方式。春夏季节整个公园各个区块将为人们提供多样的活动场地,如有氧运动、场地运动、水上运动、广场舞,休闲活动。秋冬季节以组织冰上运动为主要特色,结合滑冰、堆雪人,丰富人们冬季活动的需求。

2、生态设计原则:

海子体育公园在景观要素与设计构思中,充分尊重生态设计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生态型城市景观的营造,利用植物的不同生态习性及形态、色彩、特性等,营造各具特色的景观区域,植物配置运用乔、灌、草三者相结合的复层植物群落,在有限的绿地内,达到最大的绿量,使之产生最大的生态效益。

5.休闲体育运动模式

人性化设计,园内根据不同人群设置不同类型休闲运动场地。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模式,满足人们需求,集生态、休闲、运动为一体,打造出“全民健身、生态健身”的综合体育公园。

6.配套完善原则

根据新场地功能,现状改造和完善已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运动公园的各种需求。具体手法是利用原有建筑,对其进行功能、外观等

技术改造,实现生态、艺术、技术的有机结合。

七、总体设计构思

在设计中注重了景观的整体性和节奏感,以符合人在运动中的视觉规律,园林小品注入运动元素,与原有构筑物完美融合,营造一个简洁、美观、富有运动文化气息的体育公园。合理补植植被,增加功能性活动场地,利用整个园区的主环路划分出运动健身跑道,贯穿整个园区不同的运动场所。

为使景观符合城市园林的景观效果,绿地以植物造景为主的手法,保持绿地景观的生态性特色。适当点缀部分园林建筑小品,供游人观赏、休闲、健身之用。景点的设置除满足景观的需要外,还需融入明清的狩猎文化。公园内现有的“海子墙”应着重加以保护和修饰,在营造美景的同时又增加了整个公园的文化底蕴。

八、景观布局规划

以“海子文化景观区”为核心,围绕围场射箭区、休闲活动区、有氧运动区,着力打造以海子墙遗址和湖水景观为主的中心区域,营造以静态为主的景观特色;以园区环路贯穿的儿童活动区、球场活动区、活力运动区、垂钓区,形成以动态为主的景观区域;以满足市民日常对公园活动的基本需求;园区外围以背景林为生态屏障,隔离外界不良因素,为园区提供良好生态环境;入口区为公园提供形象展示界面,同时为使用人群提供便捷的配套服务设施。

1、海子文化景观区:

此区现存一处海子墙遗址,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整个园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此区主要以明清时代海子墙的景观保护为核心,适当的点缀狩猎文化雕塑与景墙,在保留现有的植物同时,增加灌木及地被类花卉植物,丰富景观层次,营造一个充满历史文化的滨水休息景观节点。

2、围场射箭区:

此区紧邻海子文化墙,结合古代狩猎文化,在保证游人一定安全的前提下,局部围合场地,设计打靶射击场,模拟和再现古代围场狩猎的景象。

3、休闲活动区

此区以老年人活动为主,着力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聊天、散心、锻炼等功能的综合性区域。其中设计2块门球场,为老人提供专业的球场活动,同时在林下开辟2块活动场地供群众打太极,抖空竹,蜿蜒的卵石小路为过路的人们提供舒适的脚底按摩感受。

4、有氧运动区

此区以现状长势较好的植物为基础,在林间设计环形漫步道,时而林间,时而草坪,空间开合有致;周围增加能够产生负氧离子的松柏类植物,在跑步的同时能够很好的呼吸新鲜空气。

5、儿童活动区

此区结合南侧幼儿园,在林间设计彩色塑胶地形,为儿童提供安全而富有挑战的场地环境,同时放置儿童活动设施,给儿童提供丰富

的活动项目,从而能够吸引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的儿童过来游玩。

6、球场活动区

本区域是海子体育公园活动场地的集中区,设计中利用原有的空场地,大草坪改造成足球场和篮球场等大球运动场地。利用林间空当和小场地改造成网球场,乒乓球场以及羽毛球场等小球运动场地。在场地周围设置管理用房、厕所、休息座椅,为运动者提供便捷的服务设施。

7、活力运动区

区域位于整个园区的东南侧,是年轻一族活力派的聚集地,是活力与勇气的挑战地。区域内设置富有挑战的攀岩、U型滑板、轮滑场地等,同时南侧密林处,增设户外拓展的一些挑战性项目,丰富了人们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8、垂钓区

垂钓区设置在主湖面南沿的窄长水域周围,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娱乐项目。这里水系较为封闭,垂钓者既可在驳岸充分体验自然的野趣,又可修身养性。

9、入口区

公园西入口区现状广场较好,保留现状法桐树阵广场,增加特色体育雕塑,营造体育运动氛围;将现状儿童游乐场转移到儿童活动区,场地改造为林荫停车场,完善体育公园入口功能。

公园南入口区现状广场较差,需进一步设计整理,设计在种植上增加高规格的色叶乔木,设施上增加特色体育雕塑,打造专业的高规

格体育公园入口。

10、背景林区

背景林整体现状较好,该区域主要紧邻高速路、铁路与工厂,部分区域种植缺少层次,对其进行局部补植常绿树种、增加灌木层和地被层,丰富景观层次,起到更好的防风、降噪作用。

九、景观小品设计

现状景观小品包括:路椅、路灯、垃圾桶等。由于老化严重,此次改造中小品的更换也是其中重要部分。此次改造中小品的整体设计风格应与运动公园整体风格相一致,更好体现海子运动文化主题,同时为方便群众对园区的使用,增加充电桩,Wi-Fi设备。

十、园路规划

公园现有一级园路现状条件较好,提升改造中加以保留,东侧新增部分一级园路,形成园区闭合主环路,串联园区各个功能分区。南北园路为村民提供便捷的交通穿行线路。二级园路连续性较差,三级园路则较为破败。此次改造主要以中心湖面为中心,在其周围设计闭合的二级环路,联通中心景区各个活动节点,同时作为景观良好的二级慢跑道。新增的三级路主要作用是联接新增的二级园路与现状一级园路,使园区内道路更加便捷有序。

本次改造中,公园内道路保留原有一级路可以直接作为消防道路

使用,新建外环二级道路设计为隐形消防道路。

十一、水体设计

园内有现状湖一处,位于海子公园中心区域。其水体面积10500平方米,由于现状的水体驳岸太过生硬,景观效果较差,将海子墙下的驳岸改造成草坡驳岸,增加景观的倒影效果,同时在局部水系狭窄区域适当扩大水面,增加自然置石驳岸,突出自然生态效果。

十二、种植设计

公园中很大部分区域植被状况良好,很多树形也比较优美,这些树木植被在提升改造中予以保留。改造的范围主要针对一些树木长势差,地被和下层植物缺乏,黄土裸露等区域。

种植提升改造设计上,不同区域内,植物的搭配也有所不同,大致分为以下三种:

(一)“入口区”,着重补植地被与花灌木,植物空间要求达到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在保证入口广场范围的同时,提高植物的观赏性,增加公园入口特色,营造标志性入口景观。

(二)“休闲活动区”、“垂钓区”及“有氧运动区”,着重补植常绿、灌木、地被植物。特别是在老年休闲活动区内种植药用植物,保证景观效果的同时,又可以做到相关植物的知识科普。三个区域内植物必须保证疏密有致和四季的均好性。

(三)“海子文化景观区”为海子公园的核心区域,区域内常绿树

种长势较好,但与中心湖面没有呼应关系,需着重补植邻水乔木、灌木、地被花卉及水生植物等。

在满足不同区域内植物搭配要求的同时,各区域还需保证以下基本原则:

1、绿地内的地面除道路和广场外,全部用地被和草坪覆盖起来,做到黄土不见天。

2、植物配置上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充分展示植物的个体美,同时也展现出植物群落的群体美。体现文化内涵,丰富植物景观,展示自然植物的生物多样性。

3、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依照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相结合的原则,在短时间内达到植物充分补植的景观效果,同时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形成长久多样的植物景观特色。

4、树种宜选择具有明显北京地域特征的乡土树种,和能够适应北京本地生长的观赏树种。

5、现状植物中有很多植物长势较好,改造设计中力求对其进行最大限度的保护和利用。

7、活动区域周边,避免种植针叶树种,在市民运动的同时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8、上层大乔木——在植物间隙较大的地方,补植速生树种,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的林冠线,保证上层的界面空间。

9、中层乔灌木——常绿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果、叶及芳香树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

10、下层地被——以耐阴的多年生地被植物及草坪为主。

十三、雨水收集及生态利用

雨水作为生态资源,应当被充分的利用,此次改造中雨水的收集大致分为两种:路面雨水收集和绿地雨水收集。方法包括:铺设生态型透水地面,使雨水直接渗入地下,回补地下水;在主园路一侧修建生态景观性旱溪,在雨水达到饱和时,雨水将在表面形成径流,最终汇入中心湖区。在植物种植上,选择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并搭配野花,在雨水较少的季节可对旱溪形成有效的遮挡。通过回收的雨水可以满足大部分日常灌溉需求,达到雨水利用最大化。

十四、配套功能建筑规划

本次改造,充分利用原有建筑指标,对现有建筑进行外立面重新装饰。原有建筑包括管理中心、卫生间、配电室等,总计面积1460平米。

十五、运动场地类型和数量

整个园区设计有5人足球场5个,篮球场8个,网球场2个,乒乓球场10个,羽毛球场4个,门球场2个。

十六、停车场改造

停车场采用生态林下停车方式,选用植草砖和碎石等绿色生态材

料,有助于雨水收集,吸收汽车尾气。管理用房附近设有自行车租赁处,便于市民使用。

停车场原有停车位100个左右,根据城市公园相关停车位数量规定,以及体育公园相关停车数量规定,将园区内停车位数量增加到350个。

十六、技术经济指标

公园用地平衡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