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中国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中国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中国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中国的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桃源县补习学校伍维权

(一)关于传统和现代的辨析

提起“现代”这个词,很容易使人联想起长期以来认为是与它相对应的另一个词“传统”。“传统”这个词一冒头,在人们的头脑中就会出现远古洪荒的景象。但只要坐下来仔细想一想,“传统”的本意是不应该等同于“古代”的,它是世代相传的相沿已久并具有明显特点的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方面的一种社会存在,它应该和“时尚”相对应,是一种表观念形态方面的词语,不同于“现代”表时间状态的词语。在时间概念上,与“现代”对应的词语应该是“古代”、“近代”和“当代”等一些词语。所以从这两个词的本意来说,它们不属同一个范畴。当然,有时我们也会把现代当做一种观念形态来用,譬如说,“这个人很现代”,“那个人很传统”,它们又同属一种范畴了。我们把“传统”和“现代”强做区别,不是闲着无事咬文嚼字,其目的是为了纠正人们对“传统”的一种片面理解,不要把“传统”混同成了“古代”,“传统”是一种隐含在历史长河中的社会存在,它贯穿古今,源远流长。

弄清了“传统”与现在这组词的概念,我们再来探讨所谓“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时就顺畅了许多,要不,人们如果问起下面的一个问题就会无法回答:我国在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那么我们现在进行的是什么教育呢?如果我们现在进行的教育还不能用“现代”来表述,那么我们现在的教育就是“传统”的了。如果“传统”就是“古代”,谁会承认我国现在的教育是古代教育呢?如果我们认可了上段文字中所说的传统是一种隐含在历史长河中的社会因素,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批判继承而推陈出新的教育,是一种正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教育,正行进在传统的东西逐渐减少、现代的东西逐渐增多的过程中,这个回答就算比较客观的了。

中国现在的教育基本上还呈现着一种传统的状态。

(二)孔子及《大学》和《学记》

中国古代封建教育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孔子,他是中国从古到今蜚声中外无人企及的最伟大的教育家。由于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以他没有留下系统的教育专著,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散见在由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收集的他的言语的《论语.》中,经后人们整理归纳后,大体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教育的作用是教化民众,使所有受教化的民众存“仁义”之心,践“忠恕”之行。通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对人们实行文、行、忠、信四个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仁”、“智”、“勇”三者兼备的“君子”,“克己复礼”,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理想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睦社会。面向大众,“有教无类”,只要肯交一点学费,他都愿意对其施教,“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也”,可谓是开了大众教育之先河。在教学方法上,他坚持因材施教,十分注意观察和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他提倡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师既不要“失人”,也不要“失言”,教学应“当其可”。他教导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事事处处都应运用思考,极力反对那些“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他主张学以致用,“学而优则仕”,否则,虽“颂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培养学生是为了推行其政治抱负,训练学生能够出仕为宦。他非常注重道德教育,他说君子应该“至于道”,应该树立崇高的理想,“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朝闻道,夕死可矣”,还说“君子忧道不忧贫”,强调立志乐道要有恒心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经受困难的考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人要自省自克,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应从自我做起,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克己复礼为仁”,使自己的思想言行都符合“礼”的规范,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他教育人们要能改过迁善,把道德修养的过程,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要求人们身体力行,不要“巧言令色”,“言过其行”,“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应该“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同时,他对老师也作了许多论述:当老师的,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人非生而知之,要想自己有知识,就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以致终身学习,“不知老之将至”;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要相信学生会超过老师,鼓励学生“当仁不让于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比较集中在儒家经典《礼记》中。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礼仪》的文章,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传说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其实它的作者远不止一两个人,写作的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和七十二名高徒及其学生的作品,还兼收有先秦的其他典籍。《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的问答、记述修身养性的准则。这是一部大约九万字的著作,它的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教育、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中的《大学》和《学记》两章,就比较全面的总结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

《大学》是我国古代儒家重要的教育学著作,它全面地论述了儒家大学的教育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次第等内容。宋明理学家对这篇著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列为《四书》之首,《大学》在宋代以后遂成为儒家大学教育的起点与最基本教材。

《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教育的目标是开发人们先天本具的智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至善,被朱熹称为教育目标的“三纲领”。“明德”是指人先天具有的智慧和品德。“明明德”是指发现和弘扬自己先天具有的智慧和品德;“亲民”是在“明明德”的过程中推己及人,服务社会的一种实践,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亲近民众,为民众谋福利;二是指开发民智,使其觉悟,升华他们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止于至善”是达到和保持一种极致的境界。“止”具有“到达”、“保持”的意思,“至”就是“最”,“善”就是“好”,“至善”就是十全十美,圆满幸福,是一种人类理想的最高境界。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提出了八个教育的步骤,俗称“八条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倒过来,教育的顺序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物有本末,事由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的教学内容,肯定了孔子所规定的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志、据、依、游是求学方法,道、德、仁、艺是教学内容。《大学》提出了教育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五伦和义利的关系。儒家教育的基础课程是礼,核心内容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五伦关系。这五种关系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五伦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概括,正确处理五伦关系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保证。“天下之事,惟义利而矣。”处理五伦关系,最关键的是正确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儒家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只是君子爱财,必须取之有道,“见得思义”,“义然后取”;对于不符合“义”的谋利行为,“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学记》是一篇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全文一千二百多字,与《大学》相表里。《大学》为里,重在阐述教育之纲要,其着眼点为教育与国家政治和社会的关系;《学记》为表,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涉及教育的作用、政策、制度、方法等各个领域,首次从理论上对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总结。它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明确了教育的功能:首先是看到教育的社会政治作用。治理一个社会,光靠良好的施政措施,取得的成绩是有限的,而教育的作用则是最广泛和牢靠的。“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通过教育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准,树立符合统治阶级需要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是后来广义的教育,也就是面向全民的社会教化的宗旨。其次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为喻,提出了“建

国君民,教学为先”,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从而更好地治理国家,这是后来狭义的教育,也就是开展学校教育和选仕的指导思想。

它订立了教育制度加强学校管理:《学记》以追求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影响很大。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个教学进程,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它提出了教育教学的原则。《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一是教学相长:《学记.》云:“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二是尊师重道:《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也不能把自己的老师当一般臣下对待,“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学记.》对老师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地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技巧,反复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

它提出了藏息相辅的学习方法:《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业,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类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

它总结出了豫时孙摩地教学规律:教育包括四条原则:“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措施防止,否则,待到不良行为发生后再去纠正,则”扞格而不胜“,即遭遇到抵触而难有成效;“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顺序,“不凌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否则,就会“坏乱而不修”;“摩”是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它提倡启诱导:《学记》云:“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抑、思,可谓善喻矣。”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明了。要注重引导,但不要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督促鼓励,又不强制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它要求教师注意长善救失。《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业,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得很容易而轻浮马虎,或把学习看得很难而半途而废。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补救。

以上这些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理论,中途又经无数哲人学者不断阐释补充,穿越了数千年的历史流传至今,它们成了促进中国教育发展的拂之不去的宇宙灵光。

(三)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历程

哲学家冯友兰说:“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功能不是为了增进正面的知识(我所说的正面的知识是指对客观事物的信息),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灵,超越现实世界,体验高于道德的价值。”中国古代的教育,也就是在传统哲学精神的影响之下,内容以纲常名教为主,注重了人的理想情操的培养,使学者长期处于一种“内圣外王”的心灵修养之中,因而对于现实生活所必须的科学及其技能的学习和研究有所忽视,影响着中国的教育长期处于一种重智力而轻能力境况之中,这不能不说是它的一种缺陷。

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进入到了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一批开明正直的官员和眼光犀利的知识分子,看到了当时社会“人心之寐”和“人才之空”两大弊病,他们批评当时教育的腐朽,主张改革,学习西学,反对教育脱离实际,主张学问要经世致用,教育要为国家培养人才,中国的教育进入到了近代的范畴。

1839年美国基督教徒布朗在澳门创办了第一所教会小学马利逊学堂。这是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最早的学校。以后随着许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外国传教士大量涌入中国,在中国许多地方开办教会学校。这些教会学校虽然带有文化侵略的性质,但它除了开设圣经外,还重视自然科学的传授,在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封建传统教育的模式,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革新思想的人才,客观上对中国当时教育的现代化带来了新的因素。

出于“自强”“求富”的目的,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进行了近代第一次社会和政治改革,开展了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洋务教育以学习西方为追求,包括举办学校、派遣留学生和教育观念的部分改变,中国近代教育由此开端。著名的京师同文馆、福建船政学堂就是那个时候开办的。派遣学生到欧美留学,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这是中国教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步。那些留学生在欧美留学期间,接触到了西方文明,学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成为一批新型知识分子,是中国第一代科技人才。

1898年,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写出《劝学篇》,系统论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中学治心身,西学应世事”,“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教育的基本方针,贯穿在整个洋务教育实践过程的每一环节。在此期间,中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百日维新运动,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改革了科举制度,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了普及学校教育的设想,梁启超提出了新民教育的概念,主张教育要开发民智,伸张民权,培养国民的“品行、智识、体力”三种素质;严复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成了中国近代首先以德、智、体三要素设计教育目标的思想家。

1902年,晚晴政府颁布了“壬寅学制”,1904年,颁布了“癸卯学制”(两个学制都叫《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了各级各种类学堂的性质、目标、年限、课程,明确了中国教育仿效欧美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段的基本模式,标志中国近代学制的初步建立。紧接着,国家开始了废科举,兴学堂的工作。为了保障学制的实施和兴学政策的落实,1904年,政府设立了总理学务大臣。1905年,批准成立了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政府主管机构——学部,与此同时,地方各级教育行政机构也逐步建立起来。1906年,学部适应时变,在中国近代第一次正式制定并颁布了明确的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并说明前两项为中国所固有而亟需发扬以抵制“异说”,后三项为中国民众所缺乏而亟需养成的。这一宗旨虽有极其保守的方面,但也注意到了对国民的公民意识、国家观念、身体素质和生活技能的养成问题,毕竟显示了中国教育正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1912年,孙中山就任民国大总统,蔡元培任教育总长,领导制定了“壬子癸丑学制”,学制三段四级,即小学分为初小4年,高小3年,中学4年,大学专、本科分别为3 或者4年。颁布了详细具体的课程标准。蔡元培提出了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在内的“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在他任北大校长期间,改革了北大的教育:改变重文轻理的学风,整顿了教师队伍,贯彻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营造出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倡教授治校,改革教学体制,停办工科,扩充文理两科,改变“重术轻学”的现象,奠定了基础理论学科发展的基础。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使中国的历史进入到现代的范畴。它是思想文化领域兴起的一场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它在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下,人们批判传统的观念,提倡教育的个性化、教育的平民化、教育的实用化和教育的科学化,批判封建的伦理道德,推动学校采用国语和白话文,使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平民教育运动的兴起,为工农群众争取到了受教育的权利;工读主义的教育思潮对教育与生产劳动,体脑结合做了有益的探讨;职业教育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培养了技术人才;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得以传播,学生“在做中学”,改变了中国国传统教育脱离社会需要和脱离儿童生活发展的现状;大量学生赴法勤工俭学,深入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接触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想,开始从社会革命角度寻找改造中国之路;提倡科学教育,重视依据科学原理和方法进行教育并养成学生的科学技能和态度;宣扬国家主义的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在于保持国家的繁荣和谋求国家的进步,教育的设施应该由国家来经营和办理;西方教学方法大量传入中国,学校开展了教学改革和实验;为了反对外国的文化侵略,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为教育走向本土化和世俗化奠定了基础。1922年,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中小学学制采用了美国“六三三学制”。

1927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为工农劳苦民众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1949——1952年),是新民主主义教育向社会主义教育转变的时期,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时过不久,新中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教育要以“老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某些有用的经验,特别是要借鉴苏联建设的先进经验”,从此,中国的教育进入了苏联模式。凯洛夫的《教育学》成了中国教育的经典,中国的办学模式全盘照搬了苏联。为了使教育计划与国民经济紧密相连,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教育的重点放在了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工程和科学技术上,大学被分成工、农、医、师范、政法和财经六大类。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报告中提出了“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但是人们没有全面理方针的含义,贯彻方针的精神,而是过分强调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突出政治”和“政治观帅”,阶级斗争和参加劳动成了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广泛开展对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批判资产阶级的思想的斗争严重阻碍了学校对智育工作的落实。无数知识分子在各类政治斗争中受到思想批判和组织清理,仅1957年的反右斗争,全国有35万多人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占知识分子总数的10%以上,就连许多在校学生也没有幸免,北京大学被划成右派分子的学生多达574人!1958年,中国人对“全盘苏化”的教育发生了动摇,提出了“教育革命”的口号,决心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走中国自己的路。但这场革命的基调仍然是以阶级斗争为主线,以生产劳动为主课,国家一方面提出“又红又专”,一方面又大搞“拔白旗、插红旗”、“向党交心“灭资兴无”和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斗争。1959年庐山会议后,全面开展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保卫三面红旗”的政治斗争;1960年又开展了以反对现代修正主义为中心学术批判运动,许多专家和学者在运动中受到斗争和批判。在1958年到1961年3年中,据有关部门统计,受到组织处理的大学生有15万,占当时在校大学生的15%以上,有70%以上大学生受到各种程度不同的批判,受处分和遭批判的专家教授就可想而知了。从建国开始到文化革命爆发,中国的教育围绕着“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也就是普及和提高)两条路线一直都在斗争。建国初期,教育的口号是“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教育发展的方针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以普及为主。但围绕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五年计划”和向苏联学习的正规化建设,我国在50年代初期逐步从“大众教育”走上了“精英教育”的道路,大学免除了学生的学费,中小学开始建设重点,教育呈现“小宝塔”结构。

文化革命的十年,大部分时间停课闹革命,中国可以说没有教育。要说有,那也只能说在毛泽东的“五·七指示”下作了两件事:一是批判所谓的资产阶级,否定文化革命前的十七年,说那些年的教育是资产阶级专政;第二件事就是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给人们印象深刻的就是保送那些具有相当初中文化水平的而且具有三年以上实践经验的工农兵上大学。

从1976年粉碎“四人帮”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及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教育又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1978年8月,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和教育工作会议,作了《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教育开始拨乱反正,肯定十七年的教育“主导方面是红线”,学校教育秩序逐步恢复。1982年,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邓小平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6年5月,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中国的现代教育,经历了近100年的风雨,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艰难的探索着。

(四)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走上教育岗位的人大都熟悉凯洛夫,五十年代参加教育工作的教师师承凯洛夫,六十年代走上教育岗位的人批判凯洛夫,殊路同归,大家熟悉了凯洛夫。

凯洛夫生于1893年,逝世于1978年,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四、五十年代苏维埃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所著的《教育学》一书曾对我国的教育产生过很大影响。凯洛夫出身于教师之家,从莫斯科大学数理系自然专业毕业,可说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当过高官,任过苏共中央候补委员,苏联最高苏维埃代表,俄罗斯联邦教育部长;有过很高的学术头衔:担任过《苏维埃教育学》杂志主编,苏联教育科学院第一届院长;他活了85岁,有丰富的教学生活经历。他提出教育起源于劳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有着紧密的关系;教育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两个方面都有重大的作用:教育永远是社会生活的重要技能,它既是反对剥削者斗争的有力武器,又是建设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武器;他认为,遗传、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但在人的发展中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积极建设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要对学生进行体育、智育、综合技术教育、德育、劳动教育和美育。他认为“智育即教养,应占第一位”。由于他一贯重视智育,狠抓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五十年代原苏联最早把地球卫星送上蓝天,震惊了世界,吓得美国也不得不回过头来检讨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误。凯洛夫肯定教学的过程必须遵循人类的认识规律,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但他认为教学过程也有自身的特征,可以通过教学使“学生领受既知的、为人类所获得的真理。”他赞成教师、教材、课堂“三中心”的理论:他认为,通过教科书的学习,在短时间内就可以使学生获取大量的知识,教科书对学生来说,“是知识的主要泉源之一。”凯洛夫认为,教学内容决定学校工作的性质,“教学内容具体表现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并把它们视为国家法定的文件。凯洛夫提出了“上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总结别人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了六条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和连贯性原则,教学的通俗性和可接受性原则,学生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在教学的模式上提出了著名的“五环节课堂教学法”: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解新课——小结——布置作业。凯洛夫是在苏维埃社会成长起来的教育家,对待教育方面的许多问题,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论证并大料吸收了人类教育史上的丰富遗产,实事求是地总结了二、三十年代苏联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社会主义教育学理论的专著,在当时是基本适应苏联教育发展的需要的。但他的教育学对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研究不够,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重视不够,超越现实地提出了“教育大面积丰收”的口号,把因材施教培养“尖子”看成了资产阶级的天才教育。

苏联普希金的“红领巾教学法”(讲读法)对中国也有非常大的影响,直到如今,中国的语文教学也还没有走出他的模式。讲读法的分为八个步骤:启发诱导;阅读课文;读后谈话;逐短阅读分析;编写段落大意;复习阅读;复述和创造性讲述;结束谈话。《苏联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于分析一篇文学作品做出了明确规定:必须要有作家作品的时代背景介绍、阅读、分析、结束、复习“五个步骤”。《大纲》特别强调“分析”,即通过作品艺术形象的分析来阐明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是使学生逐步深入领会作品的重要手段。”

对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巨大的是赫尔巴特。约翰·菲力德利赫·赫尔巴特,生于1776年,逝世于1841年,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出身于一个律师家庭,从小受到了严格的家庭教育,同时也广泛的接受了各种新思想。1806年他著作了《普通教育学》,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了第一所教育研究所。他的主要贡献在于:他是近代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古代社会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来的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奇等人,都曾提出过自己的教育理论,但都没有形成科学规律的形式。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他不仅指明了教育的对象,指出了它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而且提出了科学的术语、定义和分类。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个人的品格和社会的道德,并把个人品社会道德融为一体,譬如善良的意志,社会合作的行为,正义以及适当地服从权威等。在教学的内容上,赫尔巴特认为教育是建设心灵或培养品德的过程,而建设心灵的原料是教材与课程。他主张教材应包括两种知识:第一种是与外界事物接触的知识,从物体本身,力量性质和自然法则推理而来的实证知识。我们可以把它称作直接知识。第二种知识是来自来自社会关系交互作用的体会,他认为这种知识可以让学生从历史、文学、语言、宗教以及艺术方面的教材中获得。他说:历史是人类的老师。他认为当代社会生活太复杂,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脱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获取这些知识就会比较简单,而且会有兴趣。我们可以把它称为间接知识。在课程的组织上,他提出两项原则:第一种,集中原则。就是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单一的观念,将意识集中在单一的思想,突出某门“核心课程”;第二种是相关原则,即在突出某们“核心课程”的前提下,注意其他相关课程的适当配合,使其称为完整的教材。在教学的方法上,赫尔巴特认为必须抓住管理,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的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在管理的方法上,他认为第一是威吓;第二是监督以及与此相连的命令和禁止;第三是包括体罚在内的处罚。他还把威信和爱作为管理的两种辅助方法。在教学的原则上,第一是要引起学生兴趣的原则。兴趣是一种内心的愿望,要使所得的观念能保留在意识中,而且将以前所得的观念恢复到意识中。心灵是一种如溪流似的意识状态,与外界接触后产生的观念不可能长久地保留在意识中,只有那些特别引人兴趣的东西,才能激起学生探究他的欲望。第二种是类化作用的原则。类化作用是以旧经验为吸收新经验的基础,一种新的观念必须用旧有的其他观念来解释。《教育的革命》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世界上没有新知识,所谓的一切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重新组合。教师要不断的利用学生的旧观念以吸收新教材,同时应该使新旧观念类化的结果,经过推理过程,使学生获得新的系统的知识。赫尔巴特把旧经验的重新组合过程称为统觉,而把所获得的新概念称为统觉团。他以统觉来阐明教学的过程,提出了教学阶段的理论。这就是把教育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明了就是向学生明确地讲述新的教材,联想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谈话,使学生把旧观念联合起来,系统就是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方法就是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有逻辑地、创造性思维的技能。

赫尔巴特所规定的这些阶段理论,被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结、应用五段教学法。这个五段教学法,与凯洛夫的五环节教学法,已经是大同小异了。笔者曾经根据他们的理论,联系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总结归纳出了一个最优化课堂教学八步法,在教学的实践中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献芹于读者,以作交流:钻研教材,备写教案,课堂讲授,批评得失,改正错误,个别辅导,考试检验,讲评升华。

(五)苏霍姆林斯基和杜威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的名字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之风而风靡中国的。他出身贫民家庭,参过军,没有受过完整的高等教育,最高的行政职务担任了家乡所在地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最高的学术荣誉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寿命只有52岁。他从教三十多年,一边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一边坚持教育科学研究,一生写下了41本教育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共产主义的建设者,合格的公民。他主张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重视智育,既要给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也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反对填鸭式、满堂灌。他注意培养学生的爱心,反对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注意“困难生”(差生)的

转化。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善于因势利导,进行积极的鼓励,激发学生心灵的火花,人们把它的这种教育方法称为“特殊奖励”法。他关心学生的健康,注意学生合理的营养,保证劳动和休息、活动与睡眠的适当交替。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他在教育实践中一向重视劳动教育的实施,他认为学生不会劳动“是一个悲剧”。在学校管理方面,他认为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他指出一个好校长必先是一个好教师,所以他不仅自己长期坚持上课,而且经常深入课堂听其他老师的课,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他明确提出要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注意加强学生诸如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方面的训练。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关心爱护教师,尽量减少教师的负担。他说:“教师要经历充沛地工作,就需要休息;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有自由时间,以供读书和研究。自由支配时间是根,它滋润着教育的枝和叶。”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许多方面接近杜威。

中国的教师大多数不了解甚至不知道杜威,但知道他的中国的两位很有名气的学生,他们都担任过北京大学的校长,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蔡元培和胡适。如果研究世界的现代教育而不懂得杜威,那就是对“现代教育”这个名词的亵渎。离开了杜威,现代教育史是一片空白!

杜威生于1859年,逝世于1952年,享年93岁。他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被称为“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最有影响的代表,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杜威曾做过中学教师和乡村学校教师,后在密执安大学、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执教。他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著作和论文,宣扬自己的实用主义教育观点。他的弟子遍及世界,他的足迹漂洋过海,他的影响前无古人。单中惠教授在他的《现代教育的探究》一书中称:杜威属于美国,更属于世界。美国著名思想家克伯屈曾说:“就杜威在哲学史上的相应地位来说,我把他放在仅次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位置上。至于他在教育史上的地位,依我看,他是世界上还未曾有过的最伟大人物。说到他对当代教育的影响,我把他同詹姆士、帕克,桑代克放在一起,他们已最有效的帮助了我们现在的美国教育思想的形成。”

杜威的教育思想可以归于三句话:“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教育即生长。杜威说:“生长,或者生长着即发展着,不仅指体格方面,也指智力方面和道德方面。”教育即生活。他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学校应当呈现在生活里,即对儿童来说是真实而富有生机的生活,像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杜威说:“教育应该被认为是经验的继续改造,教育的过程和目的是完全相同的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之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改造和转化的过程。在杜威看来,生长的理念应该归结成这样的观点,即教育是经验的不断的改组或改造。为了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让我们来仔细辨析几个词语。“经验”:一般辞书解释为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在实践过程中的体验。杜威的“经验”与传统教育的“知识”不同,他在《民主主义教育》中说:“经验包含着一个主动因素和一个被动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形式结合着,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能了解经验的性质。在主动方面,经验就是尝试,这个意思用…实验?这个术语来表达就更清楚了。在被动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然后它回过来对我们产生影响,这就是一种特殊的结合。经验这两个方面的联结,可以测定经验的效果和价值。“改造”:就原有的事物加以修改或变更。“改组”:改变原来的组织或更换原有人员。通过以上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杜威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改造,是指经验的生长,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活,生活即发展,是指在生活过程中使经验得到自然增长。

在这样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杜威认为教育必须以儿童、经验和活动为教育教学中心,他用自己的现代“新三中心”思想,打破了近代以来赫尔巴特所确立的传统的教师、教材和课堂为教育教学的“老三中心”思想。他给予教育工作者新的启示是:学校不只是消极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而且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优化;要求尊重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使教育过程既具有成效,本身又有乐趣;要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

联系,使理论能有效地指导并使自己受到检验和发展。让学生“在做中学”。教育不是为儿童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而是儿童生活本身。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填充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把。要变教师讲授、学生静听的教学方式为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共同经验的教学方式:把书本降到次要地位,活动是主要的,教学也不再限于教室之内。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要培养智慧。杜威说:“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是多年来存在的老问题,然而还需要不断地重新提出来。知识仅仅是已经获得并储存起来的学问,而智慧则是运用学问去指导改善生活的各种能力。

(六)实现教育现代化

关于现代教育的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界定。有的人从外部条件入手,把现代教育界定为“适合现代生产体系、现代经济、现代文化体系、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活方式的教育概念、形态和特征。”有的人从内部因素看问题,将其界定为“教育者以大生产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内容,把受教育者社会化能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现代社会的人的活动。”综合以上两种意见。可以将现代教育表述为:“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他的特证是具有公共性、生产性、科学性、国际性、终身性和未来性。它要求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要统一;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这表现为现代教育逐步普及,教育对象不断扩大)。

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体现这个战略主题,就是要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

《纲要》就是一个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蓝图。到2020年,全国要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促进残疾人的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要完成以上八大任务,必须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首先是改革人才培养的体制,培养创新人才,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同一和因材施教。其次是进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公办高校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普通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除此以外,《纲要》还在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方面作出了许多具体的规定。

要保证顺利的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必须加强教师队伍的改革。要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要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包括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专业水平是指教师所教学科的文化科学水平,而教学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能力,它应体现在教师的“听说读写研用”等多个方面。会听,听得懂别人的话,不曲解别人所说话的意思;会说,能正确使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别人接受和理解;会读,能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会捕捉信息,抓住重点;会写,字写得正确漂亮,会写各类文章;会教学研究,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单位教学时间的效率;会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方法,使用各种现代教育媒体)。要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术带头人和校长,造就

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要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为吸引优秀教师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国家还决定在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我们认真学习《纲要》,仔细领会《纲要》中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要求,我们就会发现,在《纲要.》中,既体现了许多欧美的现代教育的理念,也保留了许多中国传统的理论精华;既有许多是我们早已熟知并且灵活运用的老经验,也有许多是我们刚刚接触还需探究实践的新知识。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离我们还有多远?我们正行进在通向现代化的大道上。10年,那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一个规划,我们必须加倍努力,让它变为现实!

为了更好地理解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在观念上的一些区别,让我们从十个方面,对中美教育作一个比较。

一、为谁而学: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而中国的教育总是要事先给学生做出细致繁琐的各种规定,该学什么,学多少,什么时候学,该怎么学等等。中国的学生视学习为功利,因而习惯于应付,学习是家长、老师的事,是为升官发财找工作而学,学得被动、教条、无奈。

二、育人目的:美国不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因而才会有美国白领不会算10减6等于几貌似可笑的事情发生,他们觉得要趁孩子年龄小时抓紧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中国教育特别重视所谓的“双基”,重在练“基本功“,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美国的学生低分高能,中国的学生高分低能。因而世界500强企业,一般不愿意接受中国学生,在他们看来,中国教育是培养知识的奴仆,而不是在育人。

三、课堂: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导无问题就好;美国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中国的课堂要举手发言,美国的课堂鼓励自由发言。中国的课堂如果对教师的结论不同意会遭受批评,而美国的课堂会受到表扬。中国的课堂讲纪律,美国的课堂讲人权。

四、师生关系:在中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孩子刚踏入学校就知道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国,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美国人不承认权威。中国孩子盲目崇拜老师,觉得老师总是对的。中国的老师习惯保持威严,不苟言笑,美国的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关系。

五、考试制度: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之内交卷即可;而中国的考试则如临大敌,单人单桌,主监考副监考严防紧守。在中国,考试的主要目目的是为了淘汰;而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六、班级人数:中国虽明文规定每班不超过45人,但乡镇及县级学校的班级人数平均有60人之多,法律并不能约束什么;而美国,一个班级的人数不超过30人,31个人及其以上就属于违反教育法,不同的是美国人看重的是诚信——自我信誉度,故不敢越雷池半步。

七、时间:在一年中,中国中学生有8个月以上是上课时间,每天11个小时以上在学校。美国学生每年只有1000个小时左右在校,上学时间短,课业负担少,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八、成绩单:成绩在美国属于“隐私”。学校不公布学生的成绩,老师给家长看成绩单,家长只能看自己小孩的。在中国,行政部门想方设法公布学生成绩,把成绩作为刺激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上级对教师的考核也要以学生的升学率、优秀率作为标准。

九、教材:美国的教材浅显,对孩子没有严格要求,特别是数学,导致许多成年人离开计算机对数字就没有了概念,连日常生活的计算都成了难题。但他们注重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的教材一味强调夯实基础,导致教材高深,作业繁多,学生高分低能。

十、课外活动:中国一般不太允许孩子参加真正的社会活动。但在美国,他们认为教育即生活,即成长,所以哪怕是小学生,一旦走进了校门,就要开始参与社会活动。美国的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发参与,经费也是大家共同出资,自己勤工俭学或寻求赞助。比如,8岁的孩子会帮人家清洗洗衣机,一次可获8美元。可以为别人演奏,把赚到的钱拿来搞活动。当然并非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赚钱,很多时候学生都是打义工,为他人和社会服务。

中国的教育比较传统和保守,但赢在基础,所以参加奥赛几乎囊括第一;欧美国家比较现代和开放,赢在创新,所以他们包揽了几乎所有的诺贝尔奖项。

传统和现代是相对的,各有其利弊;它们又是变化的,传统流传到现代,它就具有了现代的特征;现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演变成了传统。是现代的流转积淀成了传统,是传统的继承连续了现代。我们不要随便提与传统决裂的口号,批判继承、推陈出新,这才是让我们的教育稳步发展的保证。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纷争

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纷争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和以杜威为主的现代教育是教育历史上的两大重要的理论流派,在考试的过程中以关于赫尔巴特和杜威的常见考试内容的单选选择、填空、简答和辨析题目中,我们讲梳理两个人的相关考点,进行对比比较,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相关考点。 一、传统教育—赫尔巴特 (1)一个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育和德育相结合。 (2)两个基础: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三个中心: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4)四个阶段: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后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5)教育的目的: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二、现代教育—杜威 (1)一种方法:从做中学; (2)两个地位: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现代教育代表人。 (3)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4)四个“即”: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这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与核心; (5)五步教学法: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考题演练】 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1.【答案】C。 2.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学者是( )。 A.斯宾塞 B.夸美纽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2.【答案】D。解析: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之父,也是传统教育之父;夸美纽斯是教育学之父。注意两位教育家地位的区分。 3.被看作是传统教育代表思想的人物是(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卢梭 3.【答案】C。解析:赫尔巴特提出了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和教材中心的传统三中心,被称为传统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4.倡导活动中心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卢梭 C.柏拉图 D.杜威 4.【答案】D。解析:杜威提出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比较 传统教育是指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模式,现代教育则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和思想家杜威对当时逐显刻板化的传统教育的改造。 赫尔巴特和杜威,这两位西方近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往往被人们看作是互相对立的两种教育思想的代表。我想,其部分原因是杜威及该学派人物举起“批判赫尔巴特传统教育”的旗帜,标榜自己为“现代教育”的革新派而形成的历史观念,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后来者们在研究他们的教育思想时,夸大了他们之间的不同之处,并推向极端而带来的种种误解和错误。但是如果我们摒弃这种“非此即彼”对立的思想方法来研究教育史上不同学派的思想,就会发现,赫尔巴特和杜威的教育思想并非完全对立、不同的,相反,还有不少共同之处,杜威的教育思想于赫尔巴特学说而言,除了批判,还有继承、包融和发展。下面就让我们试图跳出“对立”的传统模式,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学理论、历史地位等方面,深入了解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内容及异同点,从而加深我们对教育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 传统教育派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

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 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 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 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传统教育派还认为“训育即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方法是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传统教育派强调教师和书本的 权威作用,教学阶段有机械化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 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现代教育派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的步骤,而不应该 从教育的外部去寻找一个目的强加给教育,即教育的目的 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 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从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比如工作与游戏、劳动与闲暇、普通科目与职 业科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有机统一起来。现代教 育派强调儿童中心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 传统教育派把学生比做“船”,把教师比做“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而现代教育派把学生 比做“太阳”,把教师比做围绕太阳转的“地球”。看起来两者是完全对立,互不相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绝对,他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 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的民主化 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如办学的自主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教学的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巩固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 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教学过程的结构引起学习动机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教学的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班主任地位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的管理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 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教师职业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研究者 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 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学制 非指导性教学法 学生主体性 人的全面发展 班主任 教育全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1.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书院是一种教学机构,也是一个学术研究场所,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书院最突出的办学特色之一。书院的教师大多是在各自领域造诣精深的知名学者,如讲学于象山书院的陆九渊,讲学于白鹿洞书院的朱熹,讲学于丽泽书院的吕祖谦等等。他们一方面致力于学术交流与研究,建立自己的学派,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又收徒开课,宣传自己的理念,把学术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派的传承者。如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王守仁,他在龙岗书院和稽山书院的教育实践中注重教学和学术研究相结合,与弟子一起批判程朱理学,发展心学,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编写了心学教材《传习录》,对阳明学派的形成起到重大作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书院不仅成为孕育新的学术思想、产生新学派的孵化器,也使书院成为培养杰出人才的摇篮。2.学术自由、兼容并蓄学术氛围 书院倡导学术自由,具有兼容并蓄的学术氛围,不仅允许自己书院的教师不拘形式、不拘地域的讲学,还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学者讲学。如“朱熹不持门户之见,延请陆九渊到自己主持的白鹿书院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还把他的讲义刻石立于院门”。同样朱熹也到其他书院讲学,宣扬自己的学说。如“乾道三年,朱熹从福建来到长沙,在城南、岳麓书院讲《孟子》“道性善”与“求放心”两章,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枯’。”书院盛行“讲会”制度,讲会是不同院之间或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研讨会,其目的是探求真理、争鸣学问。历史上最具盛名的讲会当推“鹅湖之会”,即朱熹与陆九渊、陆九龄受吕祖谦之邀来到江西信州鹅湖寺举行讲会,就关系“理学”与“心学”的中心议题“教人之法”展开辩论,一时学者云集,盛况空前,成为我国学术交流史上的经典。学术自由可以使书院师生接触到不同学派的学说及其观点,在与各学派的比较中探求真知,增长学问,兼容并蓄可以使不同的学说共生、共存,在彼此的对立与交流中融合,衍生新知识、淘汰旧知识。 3.别具特色的日记教学法 书院在教学过程运用独特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指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圣堂讲学、习礼、分斋教学和集中讲授等。长江中下游龙门书院的日记教学法,特点也十分鲜明,“龙门书院章程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有两个笔记本,一本为行事日记册,另一本为读书日记册,规定学生每天的行事日记必须分四个时间记录:早起、午前、午后和灯下。读书日记与行事日记一起每五天上交一次。在书院没有课堂指导,也少有讲会的情况下,行事日记册能使山长了解学生们每五天所完成的功课。”[4]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文化知识和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也能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养成自我监督与自我评估的好习惯,这与当今高等教育界所倡导的终身教育理念是不谋而合的。 4.独特的经营管理与筹款模式 书院有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根据《岳麓书院志》和《白鹿书院经久规模议》等资料记载,此时的管理体系已经基本完备,书院的最高负责人是山长,以下是副山长、助教、讲书、监院、首士等,每一个职务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分别管理书院生徒的授课、考核、生活和书院经费、祭祀、保卫安全等。这套体系虽然后来各代有一些变化,各个书院因为规模不同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差别不大。”兴办书院首先要有办学经费,比如书院的修建与维修、聘请山长、聘请管理人员都要给束修和薪水,因而没有稳定的收入做基础是不可能发展书院教育的,具有私学性质的书院具有独特的自我筹款模式:将自己的学田租出或雇人耕种,直接收入用作办学和养学的经费;把以货币形式存在的书院财产划分为办学资金和养学资金两部分,办学资金用来创办书院和维持正常开支,养学资金用于发商生息;把多书院多余的房子租给他人,收取租金、出版书籍,获取收入。书院完备的管理和自我筹款模式为书院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经济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关于“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部署,《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出了中小学各学科课程将融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在学校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等课程,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的比重。对中小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目前在中小学生中,广泛存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缺乏,兴趣不浓,传统文化意识淡薄的趋向。对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如:传统美德、传统节日、文学名着、诗歌词赋、成语、毛笔字等没有兴趣,缺少教育,而对洋文、洋节日、洋快餐,日韩明星,流行音乐,网络游戏等倍加热门、推崇。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这样的情况如任其发展下去,将导致文化断层、精神缺氧、社会道德低下,后果非常严重。现就加强中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按照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要求,在中小生中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将传统文化教育做为学生必修课程,纳入学校教育重要内容。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学习传统文化知识,领悟传统文化精华,弘扬传统美德,激励传统民族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 2、加强教师队伍培养。传统文化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水平。由于多年忽视传统文化教育及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和教学水平难以承担传统文化教学任务,因此搞好传统文化课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入手。通过培养训练,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有独立教学能力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3、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制。要集中人才,结合本地域特点,编写中小学好传统文化教材,并不断加工修改、提高教材质量。为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提供好的素材。 4、发挥本地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作用。盐城是中国革命老区,有许多着名的革命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博物馆、展览馆,革命烈士、爱国人士等革命教育场所,带领广大中小学生定期学习参观,并以此开展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5、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舆论环境。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要有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在学校及社会上的各种社会公共场所,设置标语、图片、宣传画等载体,展示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设专栏、办专刊、学校广播站等载体,介绍中国传统文化;要开展以弘扬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校园、社区等文娱活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小学生学习接受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努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论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

论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 【摘要】对中国的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学生学习动力中的影响力、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和民族命运之间的紧密关系等进行了探索。指出中国教育将来的蓬勃快速发展和提高竞争力是重要的。 【关键词】传统教育现代教育教育发展为什么学习,是每个学生应该思考的永恒的问题。学习要有动力,学习主要有两个动力,一个是爱好热爱,这是主动的更多是天生的原动力,还有一种是学习的目的,这是理性的动力。作为教师,引导学生接受学习的信仰,有很多的视角,那就是给学生以使命感,这是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也是学生的历史使命,切入点不仅仅是对学习本身的热爱,而是对祖国民族的热爱和使命感,学习是一条通往实现人生价值的道路。 一、学而优则仕思想在学生学习动力中的影响 在中国的国情中教育和人才选拔,人生价值实现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科举制度开始于隋炀帝,在大业元年即605年正式开始设置进士科,目的只是考核参选者对当时时事的看法,并且按考试成绩来选拔可用之才。科举制度,在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的最后一科进士考试终止,

经历了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中国在这1300多年中,科举是和从政紧密相连的,学而优则仕,是主流思想。毫无疑问,这不仅仅是教育,而且是一种选拔机制,立足于基层,代表了一千多年前的当时最平等的选拔机制。研究历史研究教育都必须立足当时的情形和社会伦理社会秩序,不能用1500 年后的思想角度和社会认知匡正1500年前的科举制度。同时期,西方国家上升通道,还是被贵族牢牢把握和垄断。 科举制度解体了,但思想绝不是消逝得无影无踪。科举制度在1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学而优则仕,勤奋向上的思想,深入中华文化,植入骨髓,成为教育思想重要的一部分,对今天的教育制度,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更深远的影响是整个民族对知识和学习的信仰。今天的网络,思想激烈撞击,对学习改变命运,学习上升社会层次,学习提升人生价值,等等来源于历史的传统思想受到挑战。 历史上很多朝代,严重降低商人地位,商人不能融入主流,不能得到尊重和社会价值认同,本质就是不通过学习,钱不能买来社会价值的成功。这样思想主导之下,学习成了唯一的出路。在很多渠道可以得到社会承认得到人生价值实现的今天,学而优则仕,不再是学习的唯一出路。这种现状本质是社会更加平等自由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学而优则仕,即使还是主流,也逐步让出了一部分渠道分流给社会其它上升渠道。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过去时代的烙印,它创于华夏民族的先祖,带有自己的浓厚的民族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和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传统文化教给我们的优秀的精神粮食,要有相应的传统文化根基和艺术修养。在这些中华传统文化中,我们青年大学生要学会孝敬父母,学会感恩、学会奉献! 1、百善孝为先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始终坚持“孝”为做人之根本,自古以来孝是作为评价一个人的成就与品质的重要标准,也因此在古代浓重的重孝的环境下就出现了很多至孝之人,像狄仁杰、淳于意等人。而在当今社会,我们看到的情况确背离了先人所创造的孝的社会,在网上、报纸上等都时常出现对父母不孝的事例。这让我们在中国日益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的今天感到是一个莫大的讽刺。所以在当今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我在学校学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之后,反思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确实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够好。我之前只是认为原以为孝就是听父母的话,平时回家的时候就是给父母买些东西就是孝顺了,其实不然,殊不知动物都知道反哺更何况作为我们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类。通过这次传统文化的学习我知道了孝有四种境界: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孝父母之志、孝父母之慧。 对比自己平时做到的也就是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孝父母之

志、孝父母之慧以前想都没想到过,就根本不用说怎么去做了,通过学习了传统文化,我终于懂得了真正孝的含义,那就是要做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能让父母引以为荣。孝不是嘴上说的,是需要有实际行动做的。特别是在学习了现代孝的榜样之人的做法,感触很深,父母把我养育到这么大,供我上学,一直在不停的在为我无私付出,想想自己给他们回报了些什么呢?好像什么都没有,反而可能有时候会因为一些小事还要与父母争论顶嘴,让父母生气真的很不应该,以后绝不能再犯。 2、学会感恩 我原来觉得只有自己的亲人值得我感恩,其他的好像没有什么值得感恩的,但是当你真正有了一份孝心的时候,那确实是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去感恩了。就像《感恩词》中所概括的国家、父母、老师、同仁、农夫、大众,国家给了我们安定的生活环境;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并含辛茹苦的把我们抚养成人;老师教授我们文化知识,让我们今后有在社会生存的技能;同学的合作帮助,让我的学习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成绩;农夫的辛勤耕云,让我们有了一日三餐;还有一些我们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做的工作,实际都是一种对我们默默无闻的关心和支持。懂得了感恩也就让我学会了谦卑。自己不会再因为为家庭和朋友或者是班上做了一些事,或学习生活中有了一点进步而沾沾自喜,就会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些如没有来自各方面帮助支持,就凭一己之力是办不到的。所以在学完中华传统文化之后,我明白了做事做人要学会谦卑,这样就会避免与他人之间的

现代十大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的十大理念 以人为本的理念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鉴于此,现代教育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青睐与关注。 全面发展的理念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表现在微观上,它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人们在教育观念上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德、智、体、美、劳等几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 素质教育的理念 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张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 创造性理念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型之一,就是实现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因为知识经济更加彰显了人的创造性作用,人的创造力潜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现代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为基本目标。它主张以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和优美的教育教学艺术来营造教育教学环境,以充分挖掘和培养人的创造性,培养创造性人才。现代教育主张,完整的创造力教育是由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与创业教育(指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与创业人格)二者结成而形成的生态链构成。因此,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促进二者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

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

. 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 现代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着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则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成本高,投资大。 由于电脑等其他教学硬件设施的配置需要资金,这对于资金来源不充足的学校来说,短期内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手段教学,还是望尘莫及,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学校来讲,更是难以实现。 2.教师与学生直接交流的机会减少,缺乏心理沟通。 由于授课教师通常要在微机前边讲解边进行微机操作,直接影响到手式、表情和动作的发挥,课堂上很难形成师生互动的热烈场面。 3.教学速度过快,学生笔记跟不上、思路跟不上,影响听课效果。 由于信息容量大,授课内容多,当场消化困难。教学过程中,一般强调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作用,但教师授课是微机操作,而学生则是手工记录,这种人、机速度的悬殊性,使得学生的笔记跟不上授课进度,加重了学生的听课负担,并给课后复习增加了难度。 4.信息超量,容易出现“迷航”现象。 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不写板书,教师一般都要安排更多的内容在课堂讲授。由于信息量过大且屏幕变换速度快,学生掌握不好难点和重点,或是由于教师讲课速度快,有些学生对重点内容在课堂上不能完全理解,且笔记跟不上,又影响了课后复习和对下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为了解决听课中的问题,学生通常需要在课下查找大量资料,学习相关知识,完成作业等,这些环节如果没有教师的督促指导以及条件保证也很难顺利进行。 5.课件的制作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容易使教师放松对教材、教法的研究。 同时,在一定情况下,也会约束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课件是事先设计好的,其课堂教学思路一定要按课件设计来进行,学生只能循着教师固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和学习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6.对教学环境和设施依赖性过强,有失教学方式、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教学过程中受客观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程度过大,如停电、网络与计算机运行出现故障、教室光线弱、教师操作技术的欠缺等,都会拖延耽误教学时间,进而有可能影响到整个教学进程。 1 / 1'.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是个百年的话题。 一,如何准确定义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科学内涵呢? 传统教育派是指以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理论主张为代表的教育流派。传统教育的内涵: 对于传统教育,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第一,广义的传统教育,主要指历史上全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产物,这是一个内涵不断获得丰富的范畴,没有确定的时间界限。“任何一种典型的历史文化形态,本身就会形成一种传统。”今天的现代教育即刻就成为传统教育,而传统教育曾经是过去的现代教育。第二,狭义的传统教育,凡是适应过去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文化体系等所形成的教育观念、方式、制度和体系都可称为传统教育。这也是多数人比较赞同的。第三,最狭义的传统教育,主要指教育史上的一个特定的概念,由学派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专指赫尔巴特及其学派的教育理论。 这一流派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法”。传统教育派还认为“训育即道德教育”,认为道德教育的态度应该是温和的,方法是进行道德行为训练。传统教育派强调教师和书本的权威作用,教学阶段有机械化的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现代教育派是指以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和思想家杜威的教育理论为代表的教育流派。现代教育的内涵: 现代教育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第一,最广义的现代教育。凡是反映现代化大生产要求的教育都可以称为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包含近代、现代和当代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看,现代教育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第二,广义的现代教育。相对于古代社会而言,现代社会必然相应地产生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主要指适应社会生产、生活发展迅速变化的教育。这是多数人对现代教育所持有的观点。第三,狭义的现代教育。这主要指当代反映新技术革命形势的教育,亦即当代教育。今天的现代教育主要指在内容上能反映当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应用现代化手段的现代化教育。第四,最狭义的现代教育。这相对于最狭义的传统教育而言,主要专指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在苏联教育学中,也指赞可夫和达维多夫等人为代表的教育思想。 这一教育流派的主要教育观点是: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的步骤,而不应该从教育的外部去寻找一个目的强加给教育,即是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兴趣出发,以活动组织学习,从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比如工作与游戏、劳动与闲暇、普通科目与职业科目、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有机统一起来。现代教育派强调儿童中心论,是典型的实用主义。

现代教育理念

现代教育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21世纪的今天,社会已经由重视科学技术为主发展到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作为培养和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以促进社会发展和完善的崇高事业,自然应当全面体现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因此,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它更贯注人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发展,更注重开发和挖掘人自身的禀赋和潜能,更重视人自身的价值及其实现,并致力于培养人的自尊、自信、自爱、自立、自强意识,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文化品味和生活质量,从而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与完善。鉴于此,现代教育已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成为综合国力的基础并日益融入时代的潮流之中,倍受人们的青睐与关注。 二、全面发展的理念 现代教育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因此它更关注人的发展的完整性、全面性,表现在宏观上,它是面向全体公民的国民性教育,注重民族整体的全面发展,以大力提高和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民族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包括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为根本目标;表现在微观上,它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这就要求人们在教育观念上

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由专业性教育向通识性教育的转变,在教育方法上采取德、智、体、美、劳等几育并举、整体育人的教育方略。 三、素质教育的理念 现代教育扬弃了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方法,更注重教育过程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工作及其内化为人们的良好素质,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针对传统教育重知识传递、轻实践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综合素质等弊端,现代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锻造,全面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主张能力与素质是比知识更重要、更稳定、更持久的要素,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作为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来抓,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使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发展水准。 四、创造性理念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重要转型之一,就是实现由知识性教育向创造力教育转变。因为知识经济更加彰显了人的创造性作用,人的创造力潜能成为最具有价值的不竭资源。现代教育强调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以点拨、启发、引导、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造力才能为基本目标。它主张以创造性的教育教学手段和优美的教育教学艺术来营造教育教学环境,以充

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摘要:发展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弘扬华夏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的任务,因为它们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人认为以华夏传统文化命名中华传统文化更为合适,本人认为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概念。而文化与教育又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现化教育在推动自身的完美化、理想化的同时把华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传承发扬光大。华夏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的德育和教学过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能更好促进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文化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现代化 现代教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二十年多前的教育的光辉旗帜,随着新世纪的逐步深入,现代教育的步伐越来越大,越来越深。现代教育意味着继承与变革,继承就是传承优秀的华夏传统文化,变革就是改变传统教育中的不合理因素,使教育和各方面符合时代的特征和培养新时代的和谐发展的人。 在俞启定教授的“中国教育传统的成因和嬗变研究”一讲中,他按照历史发展脉络,从成因和嬗变两个角度对中国传统教育进行了考查,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中国古代教育自汉代定型后,虽然也有发展和嬗变,但是其基本构架是高度稳定的,内容上以儒家经学和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体制上是以政府办学为主导,各方面办学并举,教育与选士制度紧密结合,以培养统治阶级治国人才为目的,从而构成了积淀深厚的固有教育传统。

历史研究有其存在的价值,是因为历史研究除了让人掌握历史事实以外,还帮助我们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为现实服务,为我们的行为和决策提供指导。本文结合俞启定教授的讲解,试图对中国传统教育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借鉴和启示做出思考。 一、中国教育传统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借鉴 我国为适应时代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必须进行教育改革。下面谈谈中国教育传统可供现代教育改革借鉴的3个问题。 (一)国家办学与民间办学 国家形成以后,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都设置教育机构来培养统治人才。中国奴隶社会只有贵族受学校教育,因为学校与官府统一,故称“学在官府”。在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开始发展时,为了适应社会变革时期平民学习文化的需要,民间私学兴起。私学在春秋战国时期担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任务。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禁私学的事件,最突出的是秦始皇禁私学,再有一次是北魏太武帝禁私学。其他封建统治者吸收禁私学的教训,政策上放开,不禁私学。唐代还提倡民间自由办学,这种做法被以后的朝代所沿续。 私学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私学接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服从政府的政令,参照官学的目的和内容培养人才,以选举或科举为政治出路,国家容许私学存在,不用花教育经费而坐收人才选用之利。第二、私学是官学的重要补充。官学极少有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任务主要依靠私学来解决。私学多层次多类型灵活地培养人才,为社会做出大贡献,特别是皇朝没落、社会长期动乱的年代,官学停顿,只有靠私学来传递文化和培养人才。第三、私学能满足民众学习文化的多种需要。私学分布面广,依靠所在地的群众支持,受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 教育需要积极而有效的文化,学校教育价值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就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以强化超功利的人文教育思想,给学生一个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人格支撑、精神支撑是我校教育模式特色化创建的主导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教育理念,我校决定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内容进行德育特色化学校 创建活动。 一、指导思想: “用文化经营学校,用理念支撑学校” 是我校的特色化学校创建的指导思想。中国有着五千年未曾中断的发展历史。在漫长的、不绝如缕的繁衍历程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系统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德育特色模式,全面提升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育人质量。通过教育,为学生奠定文化修养的基础,未来能以健全的人格、道德和智慧投身于社会,为中国文化之发扬光大,为建构“人文和科技交汇的未来世界”做出贡献,培养名副其实的文明人、现代人、成功人。 二、总体设计

以“中国传统文化导读”为主线,以人文性管理为手段,以养成教育为途径,以德育活动为载体,以“合约式”评价为终结,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和寻求熠熠生辉的精神瑰宝,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的美德、良好的风范、高雅的情趣、昂扬的气概、坚韧的意志、顽强的的追求,逐步形成“明理厚德”的德育体系。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 依据心理学原理“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学生的民族素养。民族凝聚力来自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德育内容民族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体系的建设,而且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 (二)实践意义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安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录生 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它具有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教学方法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教学论认为,教学方法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目的的实现.正象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所说:“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 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也表明,教学如果缺少了适合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就差,教学任务就很难完成.可见,教师正确地选择和不断地改革教学方法,不论是对低年级学生还是对高年级学生,不论是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还是对班级授课来说,都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事情.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的学法.教法和学法都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教学方法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进行适当的改革.纵观现代世界各国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成果,尽管它们的内容涵义、体系结构、实施形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从改革的思路、理论依据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去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一、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习惯于用注入式、满堂灌的方式增加学生的知识,往往使学生思路闭塞,缺乏独立思考力和创造性,限止了学生智能的发展.现代教学不仅重视知识的传授,而且更重视开发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新事物、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综合力和创造力.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就是这样,它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或“解决”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获取知识,象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去“发现事物的发展起因和事物的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国内外推行的“问题教学法”也要求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使他们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造性活动的经验、特点和程序,以达到开发智能的目的.日本学者川上正光认为:“知识,百科全书可以代替,但是,思考出一个新方案、新观点,除了智能因素外,是任何东西也代替不了的.”这种很有见地的观点不仅为许多学者所接受,而且直接影响着现代教学理论的研究和现代教学方法的改革. 二、重视学习方法的研究 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但是,长期以来,中外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教而轻视学,即在教师如何施教方面研究较多,而在学生如何学习方面探讨较少.随着人类知识信息量的增加和教学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普遍认识到学生学习方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姓名:张云天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学号:2013232025 摘要: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并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该加以区别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简要分析和阐述其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影响、消极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有着5000年的历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形成了反映我国民族特色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博采众家之长的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形成后,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形成了我国独特的教育传统和教育制度,后世科举制、书院制和私塾制的形成无不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联系密切,时至今日传统文化依旧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化传承是教育的主要功能,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息息相关,在中国的教育中得到传承,同时也对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现代教育在原有的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不断充实、发展和变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我国教育的积极影响 (一)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中国历代重视教育,视教育为民族生存、国家安定的命脉。因此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纳入为国家的事业,国家机构首先开展教育。早在,西周时期我国便形成了“学校”的雏形,即“官学”。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首开私学之风,各派名家也都设馆收徒,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学习的风气。儒家文化从国家和社会这个视角出发,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学记》开宗明义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把教育摆在立国的首要位置。孔子提出“庶一富一教”的施政大纲,也是把教育作为治国安邦的一个重要条件。孟子从仁政和德治角度,阐释了教育的价值认为:“欲得天下,必得民心;欲得民心,必须善教。”【1】这极大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隋唐设立科举取士以后,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完善了中国的教育制度,使教育更加规范化和统一化,同时将教育与官员的选拔连在一起,加强了教育对国家政权的作用,使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得以实现。此外,庶民百姓只要埋头读书,科举考试榜上有名,就能改变个人的身份和地位。这极大地刺激了百姓接受教育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了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 正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中国古代教育在世界上才能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二)重视对爱国情怀的培养 中国古代高度重视礼仪、文化的传承,并且中国传统思维一直从全局出发,强调“集体主义”,认为教育的重点就是“教化人民”,即传承文化,使人民知道并且行为合乎礼仪规范。特别是儒家,提倡家“道德至上”、“政治至上”等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走向完满性,从而承担起治国平天下的重任。通过把个人的学习同国家兴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突出对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成为了中国的教育传统。 受这种教育传统的影响,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我国出现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事迹和思想,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孔子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方案

开展“弘扬中华优级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建设,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德,根据《重庆市中小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为指导,确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坚持育人为本,以德树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为了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有序的顺利进行。收到预期效果,在活动开展前成立了学校活动领导小组。加强对活动的确领导和督导工作。 组长:德育处负责人副组长:年级组长组员:各班班主任三、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按照教育现代的要求,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工作新路子,坚持科学态度,努力改进和拓宽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吸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学典立德,修身育人,打造学校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近期目标:本学期,全面铺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初步形成学习氛围,师生掌握一定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增

强学生行为规范意识和道德情操。下学期,使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常态轨道。教师的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师生面貌焕然一新。 中长期目标:利用三年时间,让全体学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健全人格,提高文明修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用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光照耀指引学生健康成长受益终生,并让他们勇于担当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 四、学习内容和途径 1、学习内容:临摹名家书法作品,体会中华文字的线条美和空白 美;诵读古代诗词文章,体会中华诗歌的韵律美和语言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一脉相传的文化血液;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2、教育途径: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结合专题教育活动和社会实 践活动。确保教育效果。 (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要求各科教师要注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语文、政治、历史、美术、音乐、体育和书法等学科,要加强学科渗透,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2)主题活动通过积极组织举行经典诵读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书画展,名人名家故事演讲比赛,读书报告会,艺术节,课前歌,大课间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丰富多彩活动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 军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有机成分。后者为前者提供了生成、变化的基本背景,决定了前者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容。前者则为后者嬗变、传递与积淀及其特质的逐步形成,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从大文化的系统论视角来探讨两者的在互动关系,对于揭示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基本容与特点的文化意蕴,深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就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中国哲学、伦理学、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民俗和中外文化交流等八个层面,对此作一专题讨论,以求教于海外。 一、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哲学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常常是中国哲学产生、发展的实践基础,后者又常常规前者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两者的关系天然而紧密,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国的大哲学家常常首先是大教育家,如西周的周公、老子和孔子等,春秋的墨子、孟子、庄子和荀子等,汉晋六朝的董仲舒、马融、玄、王充、嵇康、勰和颜之推等,隋唐两宋的王通、孔颖达、愈、柳宗元、周敦颐、载、程颢、程颐、王安石、朱熹、陆九渊、亮和叶适等,明清的王守仁、王廷相、顾宪成、朱之瑜、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章学诚、戴震等,近代的之洞、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等,现代的蔡元培、行知等。他们或终身亲办私学,或长期任教于官学;或边从政边讲学,或边讲学边著述;或兼而有之。在他们成为哲学家之前,常常首先是教育大家,并借助教学活动和学生等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第二,中国的哲学理论常常首先酝酿、产生、发展、创新和传播于哲学大师们长期的教育活动。先时代,各家学说纷纷涌现、竞相争宠。老子创立的道家哲学、孔子创立的儒学、墨子创立的黑学以及相继出现的稷下黄老哲学、庄子哲学、孟子哲学、荀子哲学等等,都是首先在他们长期的私学活动当中孕育、发展和流传并影响于社会的。汉代经学常被溯源于战国时代的子夏。西汉董仲舒用阴阳五行说解释《春秋公羊传》,开创今文经学。东汉马融、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吸收今文经学,遍注群经。子夏、董仲舒、马融和玄都是私学大师,其经学哲学也都是首先在长期的讲学活动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晋之际是中国佛教和道教孕育、发展的关键时期。两晋的鸠摩罗什、慧远和洪、陆修静,利用组织进行教义的传播,都是当时有名的私学大师。他们的佛学思想和道德思想都是在长期的讲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宋明理学发端于北宋的胡瑗等,创始于周敦颐、载、二程,至南宋朱熹而集大成。其部又有程朱和陆王两大学派之别,后者以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南宋与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