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章急症护理常规

第一节高热护理

1.卧床休息。

2.进食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体温过高时应给予流质饮食。

3.高热病人应给予足够的水分;每日摄入量应在3000ml左右。

每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一次。

4.体温在39℃以上者给予头部冰袋,39.5℃以上者给予酒精或温水擦浴,也可应用退热药物或针刺降温(取大椎,曲池,合谷,十宣等穴)。

5.体温骤降时应予以保温,及时测血压,脉搏,心率,做记录,同时报告医师。

6.注意口腔卫生,每日给予口腔护理3-4次,口唇干燥时涂润滑剂。

7.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大量出汗者,及时更换被单及内衣;注意病人勿直接吹风,以防感冒。

8.过高热出现谵妄,昏迷时加用床档,以防坠床。

9.诊断未明确者,配合医师及时留取大小便,以做常规化验及培养。

第二节休克护理

1.设专人护理,分秒必争进行抢救。

2.给予平卧位或休克卧位(中凹位),头部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注意保暖。

3.氧气吸入,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4.抽血检查血型,按医嘱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并准备生理盐水﹑代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5%葡萄糖﹑抗生素﹑肝素等。

5.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选用粗套管针,以利纠正缺水及失血,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根据血压情况按医嘱应用升压药物;血容量补足后维持血压时,应注意升压药物的浓度和输液滴数,以防水肿。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特护记录。

7.对心愿性休克的病人,注意心率变化,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不超过40滴。

8.对过敏性休克病人,应立即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加入5%葡萄糖液内静脉滴注,或0.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

9.急性中毒引起的休克病人应迅速洗胃,减少毒物吸收,按医嘱及时应用解毒药物。

10.对感染性休克病人,按医嘱用大剂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

第三节昏迷护理

1.谵妄﹑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栏,以避免坠床;按医嘱给镇静剂,并适当约束病人,以防

止外伤,剪短指甲,以免抓伤。

2.按医嘱给予饮食,必要时鼻饲,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鼻饲每日5-6次,注意保持鼻饲管的清洁和通畅。

3.给药片﹑药丸等需研碎或成粉剂。

4.给予氧气吸入。

1.昏迷病人平卧位,抬高床头10°-30°;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分泌物吸入气管;随时注意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舌根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安防口咽管。

2.保持病人皮肤清洁,每2-4小时给予翻身一次,同时床铺应干燥平整,以预防压疮。

3.注意保暖,用热水袋时水温低于50℃以免烫伤。

4.口腔护理,每日2-4次,预防口腔炎,口唇干燥者涂润滑剂。

5.如两眼不能闭合时,应以凡士林纱布盖于眼上,以免角膜干燥或受伤,张口呼吸者,口盖纱布。

6.严格按医嘱记录出入量。

7.按医嘱及时留取大小便标本,以助诊断。

8.保持大便通畅,3日无大便者报告医师,根据医嘱进行处理,必要时可给予灌肠。

9.密切观察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及时做好记录;体温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

10.昏迷伴有抽搐病人,上下臼齿应放臵牙垫,以防舌被咬伤。

第四节惊厥护理

1.执行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安静,光线适宜。

3.做好心理护理,减少诱发因素和刺激。

4.惊厥发作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5.必要时用开口器,压舌板缠纱布垫于上下磨牙间,防止舌咬伤。

6.根据病情给予氧气吸入。

7.密切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8.根据医嘱及时给予镇静﹑抗惊厥药物。

9.做好安全防护,加床档,抽搐时肢体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和外伤。

10.昏迷病人执行相应护理常规。

第五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护理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

⑴血症状:可有广泛的自发性出血,皮肤粘膜瘀斑,伤口、注射部位渗血,内脏出血如呕血、便血、泌尿道出血、颅内出血意识障碍等症状;应观察出血部位,出血量。

⑵察有无微循环障碍症状:皮肤粘膜紫绀、尿少尿闭、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等症状,

观察有无高凝和栓塞症状:如静脉采血血液迅速凝固时应警惕高凝状态,内脏栓塞可引起相关症状,如肾栓塞引起腰痛、血尿、尿少,肺栓塞引起呼吸困难、紫绀,脑栓塞引起头痛、昏迷等。观察有无黄疸溶血症状。

⑶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含量、3P试验等。依据原发病执行相应护理常规。

第六节咯血护理

1.执行一般护理常规。

2.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

3.做好心理护理,缓解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4.给予温凉易消化饮食。

5.密切观察,记录咯血量、颜色。密切观察记录血压、脉搏、呼吸情况。

6.大咯血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及窒息;密切观察窒息先兆,一旦发生窒息应立即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

7.大量咯血者,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第七节压疮护理

1.压疮的预防:要做到“七勤”: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换洗、勤整理、勤检查、勤交代。

(1)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瘫痪一级不能自动翻身的患者,应定时更换体位(2-3小时翻身一次),用湿热毛巾擦洗及按摩骨骼隆起受压迫处,每日至少2次,清瘦显著者可用50%的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如皮肤干燥且有脱屑者,可涂少量润滑油,以免干裂出血。

(2)患者如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等情况,应及时擦洗干净,保持干燥,更换衣服,被单,并保持床褥柔软,干燥。

(3)长期卧床,手术时间过长及显著消瘦者,肢体接触处及其骨骼隆起易受压处,应垫海绵垫、软枕、气圈等以免受压。

(4)对水肿及肥胖患者应用气圈,因局部压力重,反而影响局部血循环及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肢体如有浮肿,可垫软枕于腿下,以抬高肢体,并经常按摩,更换体位。

(5)更换体位及取放便盆时,动作要轻巧,防止损伤皮肤。

2.压疮的处理:

(1)凡有红肿、水泡或创面的部位,定时更改体位;如病情不允许改变体位时,可用气圈或有洞的床板、充气床垫等以减少受压。

(2)局部有红肿者,用50%硫酸镁溶液或75%酒精湿敷,以促进其吸收和消散,并可酌情增加翻身及按摩次数。

(3)有水泡者,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泡内渗液后,涂适当的消毒剂,如0.1%洗必泰,1%新霉素,盖无菌纱布,加以包扎或用腹带固定。

(4)新鲜创面未感染者,可同上应用适当抗菌药液或乳膏,每日数次;如有分泌物应送

细菌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度测定,选用适当抗感染药物,保持创面清洁。

(5)较大的创面如已感染,应由专业医生处理。

(6)也可配合理疗,如红外线、烤灯、激光照射,2-3次每日,每次10-15分钟;照射时随时调节距离,防止烫伤。

第二章重症监护(ICU)室护理常规

第一节 ICU一般护理

重症监护病房简称ICU,是为危重病人做好基础护理,抢救生命,以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协助病人渡过危及生命的不稳定状态,预防各种并发症,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场所。

ICU护理常规是:

1、护士每日要了解自己所负责病人的情况,分工明确,互相协作。

2、所有病人都要做好护理记录,并及时准确地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

3、所有病人都要坚持24小时心电监测,以动态地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每小时测量病人的心率、T、P、R、Bp、SPO2并记录。对新转入或新入院的病人要测量并记录进病房时生命体征。

4、重病人臵入Folley,s尿管,保留尿管并长期开放,记录每小时尿量,每日计算24小时出入平衡。

5、做好病人晨晚间护理,每日更换床单,保持床单位整洁。晚间护理时为病人温水泡脚一次。

6、危重病人要使用防压疮气垫床,每2小时为病人翻身叩背1次,使病人卧位舒适,预防压疮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7、护理要做到病人全身无异味,无血、痰、便、胶布迹。

8、所有护理表格字迹要清晰,描写要确切,记录及时。

9、保持各个导管、输液管及引流管通畅。

10、当病人应用一种以上泵入药物时,静脉输液应每小时均匀输入,必要时应使用输液泵。

11、凡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不允许执行口头医嘱(紧急抢救时除外)。所有药物在使用时都必须三查八对,血管活性药物及特殊药物的剂量和浓度要精确计算,必须经过第2人核对。

12、交接班要严肃、认真、无误,除了写好交班记录,每班必须在床头交接班。

13、护士要熟悉各监护仪器及抢救仪器的使用,并了解报警原因。

14、凡有S-G导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持续床旁血液滤过等特殊监护及治疗时要按各护理常规。

第二节中心静脉插管护理

中心静脉插管可以保证抢救时药物及时输入病人体内,同时获得准确的中心静脉压值,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其他并发症。

1、管前的护理:

⑴用物的准备:治疗车(碘伏或碘酒、酒精、棉签)、治疗包、换药包、无菌敷料、刀片、缝针、缝线、注射器(5ml×2)、生理盐水、肝素盐水、局麻药、中心静脉导管等。

⑵者的心理护理:臵管前向病人解释臵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必要性及操作的过程,以取得病人的理解与合作。由主管医生与病人签署知情告知书。

⑶者的准备:①清洁穿刺处的皮肤并备皮;②颈内静脉臵管的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侧,肩下垫一薄枕;③锁骨下静脉臵管的体位:去枕平卧,肩下垫一薄枕:④股静脉臵管的体位:平卧,穿刺下肢伸直放平;⑤患者臵管处的环境应宽敞整洁以便操作。

2、管后的护理:

⑴与中心静脉导管有关的操作均应严格无菌操作,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臵管、换药、给药、更换输液器及各种接头、测压等所有操作前后应注意清洗双手。

⑵导管一般采用缝合固定,末端再用胶布等固定与皮肤,避免牵拉,防止脱出。

⑶每日更换穿刺处敷料,并用碘伏或碘酒酒精消毒局部,若辅料被污染应及时更换,应保持穿刺局部的清洁干燥。更换敷料及时,消毒皮肤面积应大于辅料面积,同时应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发红、分泌物等炎性表现。⑷液装臵及连接管路、三通肝素帽等,三通连接处要用无菌纱布覆盖,并注意连接紧密牢固,防止接头脱漏发生出血或空气栓塞。⑸管通畅,用肝素盐水封闭管路。肝素盐水配制方法为:生理盐水100ml+肝素钠1250U。封管时用肝素盐水5ml脉冲式封管。液制品不主张从中心静脉输入,中心静脉导管不可用于采血。⑹患者出现高热、寒战及穿刺点炎症等表现,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拔除导管并做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及外周血培养。⑺股静脉插管时,应每日测量双下肢腿围,并注意观察臵管侧下肢有无肿胀、静脉回流受阻等双下肢静脉栓塞的表现。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拔除导管。⑻除导管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以上,防止出现局部血肿,用碘伏或碘酒、酒精消毒局部,并用无菌敷料覆盖24小时以上。

第三节气管插管护理

1、气管插管要牢固固定,每班要测量并记录外留长度(门齿距),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以防止导管脱出及下滑。

2、加强人工气道温、湿化管理,以替代上呼吸道的温、湿化功能:①机械通气时应将呼吸机的湿化器打开,使吸入的气体温度保持在34-36℃,同时注意及时添加无菌蒸馏水;②遵医嘱定时为病人做超声雾化吸入或持续雾化吸入,并可根据病情需要加入地色米松、沫舒坦、支气管扩张剂(舒喘灵或博利康尼)等药物;③奇观内诸如或滴入生理盐水;吸痰前向气道内滴入5-10ml生理盐水,以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痰液干燥结痂。

3、插管后要经常给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确保呼吸道通畅。

4、清醒病人,尤其是小儿,对插管不宜耐受者,有自行拔管发生窒息的危险;要对病人进行适当的约束或是用镇静药物。

5、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

6、充气套囊的护理:气囊内压力应控制在既能有效封闭气道,又不使气管血液供给受到明显影响为宜;套囊充气量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5ml左右:气囊应2-4小时

放气一次,每次5-10分钟,放气前应吸净口咽部的分泌物。

7、预防下呼吸道感染:

(1)与人工气道有关的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试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和无菌生理盐水。

(2)要及时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坠积、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

(3)正确的吸痰方法:①为提高效果,吸痰前应听诊肺部呼吸音及查看胸片;②应用机械通气的病人,吸痰前后吸入100%氧气1-2min,吸痰后逐渐降低吸入氧浓度至吸痰前水平,以达到预充氧的作用,可避免在细谈过程中发生低氧血症;③未用呼吸机的病人,吸痰前后应用建议呼吸器予以膨肺;④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前,要关闭负压,以免过度抽吸肺内气体;⑤放入吸痰管至气管插管远端后,打开负压,将吸痰管360°上提吸痰;⑥吸痰管在气管内的时间不应超过15秒;⑦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心律失常或末梢血氧饱和度降至90%,应立即停止吸痰;⑧气道吸痰后,应抽吸口、鼻腔内的分泌物。注意抽吸过口、鼻腔内分泌物的吸痰管,不可再次抽吸气道内分泌物;⑨痰液粘稠吸出困难时,可嘱患者深吸气并向气道内注入2%碳酸氢钠10ml,以冲洗气道、稀释痰液、刺激咳痰。

(4)为防止气道分泌物的潴留,促进分泌物清除,可采取体位引流、胸部叩击、刺激咳痰等物理方法。

(5)预防医源性污染:①病人使用的呼吸治疗管路及装臵要固定使用;②呼吸治疗所使用的蒸馏水,应采用灭菌的蒸馏水;湿化器及雾化器在每次添加蒸馏水时,需先倒掉里面剩余的蒸馏水,再添加新的蒸馏水;③呼吸机和雾化管道应定时更换、消毒;④呼吸治疗装臵储存时应保持干燥,并包装完整,保持密闭性及外层的清洁。

8、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沟通:①除工作需要外,护士不要离开病人身边,以增加病人的安全感;②护士离开病人时,应将呼叫器放臵病人手中;③护士应经常关心询问病人,以及时了解病人的不适感;④护士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交流方式和示意方法,如写字板、认字板、图示等,以了解病人的想法和要求。

9、拔管前后的护理:①拔管前应让病人了解拔管的必要性和安全性,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使其充分合作;②为防止声门水肿,可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③充分湿化,扣背,吸痰并吸引鼻及口腔分泌物;④提高吸入氧浓度,增加体内养储备,同时备好急救设备和插管用物,做好再次插管的准备;⑤将吸痰管臵于气管插管中,一边抽吸一边放掉充气套囊内的气体,嘱患者深呼吸,呼气时将导管和充气套囊一并拔出;⑥采取合适的氧疗措施,嘱病人深呼吸,有痰要咳出;⑦观察病人有无声音嘶哑、喘鸣或呼吸困难、气道梗阻等。

第四节气管切开护理

1、气管套管牢固固定,系带在颈后结成死结,以防套管脱出;24小时内嘱病人少活动,以防脱管。

2、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进食时注意有无呛咳,如有呛咳立即停止进食。

3、室内保持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60-70%,气管切开处覆盖湿纱布,并注意及时更换。

4、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痰,吸痰时操作要轻,每次吸痰时不宜超过15秒,加强气

道湿化,超声雾化吸入每日2-3次,必要时2-3小时一次。

5、套管周围的纱布,每日更换1-2次。

6、吸痰盐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吸引瓶液面不宜超过2/3满,吸引瓶及管道每日消毒。

7、气管切开处有缝合者,术后5-7天拆线。

8、注意观察有无并发症,如皮下气肿。勿用吗啡、可待因、阿托品等镇咳止痛药,以免抑制咳嗽二使气管内分泌物不易咳出。

9、脱管处理:多因固定套管系带太松,病人活动较大所致,脱管病人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或忽然有呼吸,啼哭声,立即用弯血管钳将气管套管重新臵入。

10、拔除气管切开导管前后的护理:①拔管前,先更换小号金属管(不带套囊),其内套管12小时清洗、消毒一次;②2-3日后无不良反应者可试堵管;③堵管1-2日后无不良反应者可拔除导管。拔管前,应清洁创口皮肤,充分吸引气道分泌物;④拔管后吸引窦道内的分泌物,以油纱布覆盖切口,并以无菌纱布固定;⑤切口每日换药一次,直至愈合。

第五节机械通气护理

维持呼吸机的正常工作状态,改善病人通气,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1、根据病人的情况遵医嘱选择呼吸机的类型,例如小儿患者体重在15kg以下或婴幼儿患者,宜选用具有小儿呼吸参数设臵功能和小儿管道的呼吸机。

2、呼吸机在使用前应检查工作性能及运转情况,用检测呼吸套囊和呼吸机连接试行通气,确认呼吸机无异常。

3、呼吸机各管路、接头、湿化器等使用前均应清洗、消毒,并正确连接于呼吸机。

4、如病人意识清楚,应向病人解释使用呼吸机的目的及安全性,以取得病人的配合与合作。

5、根据病人的病情、体重、性别遵医嘱设臵呼吸机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氧浓度和呼吸比等参数,然后接通压缩空气气源和氧气气源,开启主机和湿化装臵。

6、调整适当的参数报警上下限,如气道压、潮气量、每分通气量等。

7、使用呼吸机后应及时确定呼吸机是否为病人提供了适当的换气功能,随时听诊两侧肺部呼吸音,注意呼吸情况。

8、护士应及时准确记录呼吸机的工作条件。

9、使用呼吸机30min后,或改变呼吸机条件30min后应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以了解病人的气体交换功能是否改善。

10、护士要随时保持呼吸机的通畅,及时为病人吸痰,吸痰前后要给予纯氧吸入。

11、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呼吸情况和SPO2的变化。

12、报警信号就是呼救,呼吸机报警后要及时了解报警原因,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13、呼吸机旁边必备用简易呼吸器,以备急需。若呼吸机突然发生故障停止工作,应立即将病人的人工气道与呼吸机脱离,用简易呼吸器为病人进行人工呼吸。

14、除吸痰时护士需要调节吸入氧浓度外,未经医生同意护士不可任意调节呼吸机的工作参数。

15、护士应采取一些有效的交流方式和示意方法,如写字板、认字板、图示等,以方便病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

第三章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一)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潜在并发症:心梗: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3、知识缺乏:与特定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4、部分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限制活动或长期输液有关

5、焦虑:与心绞痛频繁发作有关

(二)护理措施

1、休息:疼痛发作时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视环境而采用坐位或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直到胸痛消除。

2、有憋喘或呼吸困难时可给予氧气吸入(2-3L/min),以改善心肌缺氧,缓解疼痛。

3、密切检测血压、脉搏及心电图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4、心绞痛发作时病人多感到紧张、焦虑,故在护理病人时赢态度镇静、和蔼,并及时听取病人主诉,积极处理以减轻病人心理负担,必要时可遵医嘱予镇静剂。

5、发作时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胡篇外用贴剂或静点。但在使用中应注意三硝的副作用,并应告知病人,如头痛、低血压、面色潮红、眩晕等。同时贴剂应每日一换,静点三硝速度不可过快。

6、心脏病人长期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如肠溶阿司匹林、抵克力得)应随时观察有无牙龈出血、血尿、皮下出血等出血倾向,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7、饮食宜为低盐低脂,减少动物性脂肪(猪油、肥肉、牛油等)及高胆固醇(如蛋黄,动物内脏、坚果类食品等)食物的摄取,多摄取高纤维食物(日青菜、水果等),以减少诱发因素,同时应少食多餐,切记暴饮暴食。

8、积极控制糖尿病,高血压,减少患冠心病的可能。

9、保持大便通畅,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必要时遵医嘱予缓泻剂(如开塞露、通便灵、麻仁润肠丸等)甚至便前可预防性含服硝酸甘油,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10、完善各项检查:心电图、超声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Holter等,已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第二节心肌梗死护理

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心肌缺血性坏死,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

断,使相应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所致。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记数和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

(一)、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2、心搏出量减少:与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有关

3、体温过高:与心梗后吸收热有关

4、潜在并发症:猝死:与心脏破裂或心律失常有关

5、自理能力缺陷:与医嘱限制活动或长期输液有关

6、焦虑:与缺乏心梗的相关知识及担心预后有关

7、知识缺乏:与特定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二)、护理措施

1、入院后住监护室,并尽可能住单间,因监护室备有各类抢救物品及药物,便于抢救。

2、立即缓解疼痛,给予吗啡等药物止痛,如疼痛持续不缓解,可每隔5分钟重复给予,同时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呼吸情况。

3、急性期(发作后的前3日)要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病人,非搬动不可时应轻慢平稳。协助床上进食、大小便等。满足病人的生活需要,并尽量限制探视,避免紧张及刺激。无并发症者,第4日可床上活动,无不适可床边活动。

4、给予持续的心电、血压、血氧监测至少3日,观察心率、心律变化,观察呼吸、血压情况。应用三硝时注意血压变化;应用利多卡因时应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随时发现异常情况随时记录,以便及时处理,减少死亡率。

5、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3L/min),以改善心肌缺氧及提高血氧含量。

6、准确记录出入量,入量不足或过多,尿量少于30ml/h,应及时通知医生。

7、保持大便通畅,病人因长期卧床及不习惯床上大便,常会导致便秘,因此常规每日给病人服用缓泻剂,避免排便时用力而突然发生意外。

8、前3日应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饮食,以后逐渐过渡到低盐(2g/d)低脂饮食,且应少食多餐,禁止摄入过冷、过热或刺激性食物,以减少心脏负担。

9、观察疼痛的部位及程度,伴随症状,遵医嘱给予药物,并注意观察各种常见并发症的出现(如心衰、休克、心律失常)随时做好抢救工作。

10、急性期病人多表现虚弱、疲倦、依赖,担心以后能否正常工作生活,应给病人解释病情,并保证各种治疗活动的及时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以减轻心脏负担,同时保证足够的睡眠。

第三节心力衰竭护理

心力衰竭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原发的心脏损害心搏出量减少,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综合症。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一级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阻:与肺淤血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心搏出量减少,氧气供需失衡有关

3、心搏出量减少:与心肌功能不良,心搏出量减少有关

4、睡眠形态紊乱:与夜间呼吸困难或夜尿过多有关

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水肿,活动受限有关

6、知识缺乏:与特定信息来源受限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环境:尽量安排住单间,加床档,并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适宜的温度、湿度,以利病人休息。

2、体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急性期可采用下肢下垂或轮扎,减少回心血量,改善肺淤血,同时注意病人安全,防止坠床。

3、皮肤情况:要保持床铺整洁,无渣,骨隆突处垫软枕,每2小时翻身一次,水肿部位应轻握轻碰。

4、病情观察: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5、出入量: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摄入量包括由口摄入、静脉输液;排出量包括尿量、呕吐物与引流液。每日测腹围和定时测体重,以了解体内体液潴留情况,摄入过多或过少应通知医生。

6、镇静:心衰病人多有烦躁不安,要经常巡视病人,减轻病人焦虑。必要时遵医嘱予地西泮或吗啡等镇静剂,以减少心肌耗氧量,缓解症状(但吗啡会引起呼吸抑制,应监测病人呼吸情况)

7、用药护理

(1)利尿剂:尽量在白天用,防止夜尿过多,影响睡眠。用强利尿剂时注意电解质情况,并定期复查,防止低钾等电解质紊乱的发生。肌肉注射应避开水肿部位。

(2)洋地黄类:定期复查药物浓度,用药前先测心率,小于60次/分,应停用药并通知医生。静推西地兰时,速度要慢,同时监测心率,观察用药反应。

(3)血管扩张剂:应用硝普钠时应避光,每4-6小时更换药物一次,以免影响疗效。同时监测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8、吸氧: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急性期4-6L/min,在湿化瓶中加入30%酒精,以利用酒精的作用消除泡沫。慢性心衰2-3L/min,以改善缺氧,并监测血氧浓度及血气变化。

9、输液速度:注意输液时速度不可过快(20-30滴/分),不可过多。防止发生急性肺水肿。

10、饮食:饮食宜清淡,低盐(限盐2g/d),易消化,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腌渍类、罐头、乳酪等食品。

11、休息:卧床期间赢协助并满足病人生活需要。

12、活动:每日进行适量的活动,开始在室内活动,逐渐到病房内活动,循序渐进,以不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疲乏等不适为宜。

13、心理护理:病人常因病情反复而表现烦躁不安,紧张恐惧,悲观失望等以致病情加重,因此要给予病人鼓励支持,讲明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增强治疗信心。

第四章呼吸内科疾病护理

第一节呼吸衰竭护理

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呼吸大气压小于空气时,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氧分压低于60mmhg(8kpa),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症。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换气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气管插管致不能咳痰有关

3、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长期卧床或气管插管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6、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7、便秘:与长期卧床致肠蠕动减慢有关

8、语言沟通障碍:与气管插管致失音有关

9、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二)护理措施

1、急性呼吸衰竭应绝对卧床休息。慢性呼吸衰竭代偿期,可适当下床活动。

2、给富有营养、高蛋白、易消化饮食。原则上少食多餐,不能自食者,给予鼻饲以保证足够热卡及水的摄入。

3、病情观察:除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瞳孔变化、唇、指(趾)甲发绀外,特别注意一下几项指标:

(1)神志:对缺氧伴二氧化碳潴留的病人,在吸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神志的细小变化。

(2)呼吸:注意呼吸节律,快慢深浅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

(3)痰液:观察痰量及性状,痰量多、黄稠,表示感染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留标本送检。

4、氧气疗法:依病情及病理、生理特点,给不同给氧方式,争取短时间内使氧分压高于50mmhg,氧饱和度在80%以上。

5、保持呼吸道通畅:神志清楚病人,鼓励病人咳痰,被动变换体位,翻身拍背,促使痰液引流。不能自行排痰者,及时吸痰,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防止缺氧窒息。

6、观察呼吸兴奋剂使用效果:如给药过快、过多,可出现呼吸过快、面色潮红、出汗、呕吐、烦躁不安、肌肉颤动、抽搐和呼吸中枢兴奋后转入抑制,应减药或停药。

7、纠正酸中毒:使用5%碳酸氢钠时,注意病人有无二氧化碳潴留表现。

8、纠正肺水肿应用脱水剂、利尿剂,注意观察疗效。心功能不全时,静脉点滴不宜过快、过多。

9、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者,应做好皮肤护理、生活护理。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出入量。

10、备好抢救物品: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人工呼吸器、吸痰器、氧气、强心剂、呼吸兴奋剂等。

11、应用呼吸器病人的护理:

(1)熟悉呼吸器性能,在呼吸器发生故障或病情变化时,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

(2)严密观察:①观察病人自主呼吸的恢复和均匀程度,以便适当调节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时比;②有无自主呼吸,与呼吸器是否同步。是否因通气不足,呼吸道阻塞引起烦躁不安,注意管道衔接处是否漏气;③观察提问、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的变化。正压吸气时使心搏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如心功能改善,心率、血压平稳,四肢暖,皮肤红润,无汗,说明呼吸器使用得当。

(3)保持呼吸道通畅,掌握适宜的氧浓度,一般在40%以下,及时吸痰,防止血栓形成,注意防止套囊脱落。

(4)预防并发症:①注意观察呼吸道湿化,防止异物阻塞而窒息;②监测血气及电解质变化,注意缺氧、低血压、休克的发生。

12、出院指导:

(1)注意休息,生活规律,戒烟、酒,少去人多的场所。

(2)进行适当体育锻炼,避免剧烈运动。

(3)加强营养,进食高蛋白、高热量、低脂肪的饮食。

(4)坚持呼吸锻炼,改善肺功能。

第二节支气管哮喘护理

支气管哮喘是过敏愿或其他非过敏原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增高的疾病,遗传性过敏体质与本病关系很大。本病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痉挛、狭窄。发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暂时性及严重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发病时患者极其痛苦,做好该病人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是很重要的。

(一)主要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睡眠型态紊乱——与心悸、憋气有关。

3.焦虑/恐惧——与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4.清理呼吸道无效——与痰液粘稠,不宜咳出有关。

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

6.知识缺乏——与缺乏支气管哮喘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病室环境布臵力求简单,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度、湿度适宜,避免接触过敏原。

2、帮助病人选择舒适的卧位,更换衣服,防止受凉感冒。

3、给与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多吃水果、蔬菜。禁止食入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如鱼、虾及蛋类等。

4、观察病情,了解病人生活环境,家庭及工作环境,观察发作诱因及饮食习惯以便寻找过敏原。

5、密切观察发作先兆,如胸部发紧、呼吸不畅、喉部发痒、干咳、精神紧张等,有先兆时,应立即给予少量解痉剂,以制止哮喘发作。

6、发作时要守护及安慰病人,解除紧张。发作若伴发绀、呼吸困难,给与西吸氧。

7、发作时按医嘱迅速给药。注意观察药物反应。

8、哮喘发作严重,有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10%水合氯醛灌肠,但禁用吗啡和大量镇静剂,以免抑制呼吸。

9、持续性哮喘,由于细小支气管高度痉挛,常发生阻塞性窒息。粘液栓形成或由粘稠痰阻塞,导致呼吸衰竭。应注意:

(1)及时纠正脱水。由于进食少,多汗及呼吸频率加快,水分大量蒸发,造成脱水,使呼吸道干燥,痰液无法咳出而造成窒息。因此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补液。但注意控制输液速度,以免引起心功能不全。

(2)纠正低钾血症。一般哮喘可在入睡前吸氧1-2小时。持续哮喘可用低流量持续吸氧。

(3)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注意监测血气,及时纠正呼吸衰竭和代谢紊乱。

10、出院指导:

(1)休养环境要舒适安静,空气新鲜。如室温高且干燥可使用超声波空气加湿器。

(2)根据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减少上呼吸道感染。

(3)应戒烟并减少被动吸烟。

(4)远离过敏原。

(5)饮食上多食高维生素(如绿叶蔬菜、水果)、高蛋白(如瘦肉、豆制品、蛋类)、粗纤维(如芹菜、韭菜)的食物,少吃可能引起哮喘发作的食物(如海鲜等)。

(6)正确使用定量吸入器。遵医嘱按时服用出院带药,请勿擅自停药或减量。定期到门诊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减药或换药,如有不适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7)每日进行呼吸锻炼,学会腹式呼吸。

(8)避免剧烈运动,可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

第五章神经内科护理常规

第一节脑出血护理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可分为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上大多数病人多源于高血压、动脉硬化。此病发病急骤,常在活动中发病,与情绪激动、饮酒、过于劳累,用力排便等诱因有关,临床表现:重症脑出血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面色潮红、昏迷、尿便失禁。如脑室出血,表现肢体强直、抽搐、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偏瘫、凝视麻痹等,同时伴有心血管病。急性期后,又常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甚至脑软化等后遗症。

(一)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2.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限制活动卧床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与偏瘫有关。

4.语言沟通障碍——与失语有关。

5.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有关。

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偏瘫、感觉障碍、小便失禁有关。

7.清理呼吸道无效——与肺部感染长期卧床、昏迷有关。

8.有误吸的危险——与昏迷有关。

9.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吞咽困难,昏迷有关。

10.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期卧床、长期留臵导尿有关。

(二)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耐心解释病情及诱发因素,避免不必要的刺激,限制探视(神志清楚病人,谢绝探视,以免情绪激动),精心护理,使病人安心配合治疗。

2.随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意识、瞳孔的变化,定时测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等,如发现异常(瞳孔不等大,呼吸不规则,血压高,脉搏缓慢),及时报告医生立即抢救。

3、绝对卧床休息,取头高位,15-30°,头臵冰袋,且可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利于静脉回流。吸氧可改善脑缺氧,减轻脑水肿。翻身时动作要轻,尽量减少搬动,加床档以防坠床。

4、脑出血昏迷病人24-48小时禁食,以防止呕吐物返流至气管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以后按医嘱进行鼻饲。

5、加强大小便护理:若病人有尿潴留或不能自行排尿,应进行导尿留臵尿管,每日更换尿袋,要注意无菌要求,每日冲洗会阴1-2次,便秘时定期给予通便药物或食用一些粗纤维的食物,嘱病人排便时勿用力过猛,以防再出血。

6、遵医嘱静脉输注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适当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水平,防止由于血压升高引起再出血。

7、预防并发症:

(1)加强皮肤护理,每日小擦澡1-2次,定时翻身,每2-3小时翻身1次,床铺干净平整,对骨隆突处的皮肤药经常检查按摩,防止发生压疮。

(2)加强呼吸道管理,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每日1-2次,病人有咳嗽困难,要勤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若病人呕吐让其头侧位以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

8、急性期应保持偏瘫肢体的生理功能位臵。恢复期应鼓励病人早期进行被动活动与按摩,每日2-3次,防止瘫痪肢体的挛缩畸形和关节的强直疼痛,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对失语的病人应鼓励对语言方面的锻炼。

第二节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穿为神经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用于诊断和治疗两方面。诊断性腰穿可测定脑脊液压力,进行动力学检查,还可以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方面的检查。在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如碘油、碘水,观察椎管有无阻塞和占位性病变。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向病人解释腰穿的目的、方法和术中配合要点,解除病人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洗澡或清洁皮肤,排空膀胱。

(3)神志不清,躁动病人要给予镇静。

(4)物品准备:硬板床,一次性腰穿包,局麻用药,无菌小瓶。

2:术中护理:

(1)嘱病人避免咳嗽。

(2)关好门窗。配合医生让病人侧卧、头低、屈膝到胸前,双手抱膝、放松,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腰椎间隙增大,可使穿刺顺利,提高穿刺成功率。

(3)协助医生进行手术野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进行局部麻醉。有脚麻、触电感及时向医生说明。

(4)观察病人的呼吸、面色、心率、意识情况,保持正确体位。

(5)颅内压增高的病人不宜过多放脑脊液,防止脑疝。

3、术后护理:

(1)术后病人去枕平卧6h,之后仍以卧床休息为主。

(2)注意倾听病人主诉,如有头痛、头晕,及时报告医生。

(3)颅内压低时嘱病人多饮水或静脉输入生理盐水。

(4)颅内压高的病人,腰穿后要注意观察血压、脉搏及呼吸变化,警惕脑疝发生,必要时静脉输注甘露醇后,再进行腰穿。

(5)若脑脊液自硬脑膜穿刺孔处外漏而引起低颅压综合征,可表现为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加重,平卧时头痛减轻,重者会头晕、恶心、呕吐,应采取静脉输入低渗盐水改善症状。

第六章肾病、内分泌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

急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肾小球的急性弥漫性炎症。它是肾脏的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所导致的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炎症反应。急性起病,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少尿及氮质血症为常见表现。本病主要以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炎最为常见。

一、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直至水肿消退、尿量增多、肉眼血尿或明显镜下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可起床逐步增加活动。

2、饮食和人量:急性期对蛋白和水分应予一定限制,对有水肿或高血压者应限制食盐的摄人,2—3s/d为宜,水肿明显和尿量减少者还应限制水分摄人;肾功能减退有氮质血症者应限制蛋白质摄人,20旷d为宜,应尽量多摄入优质动物蛋白质,补充各种维生素。

3、控制感染:有感染灶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指导和协助患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和皮肤清洁。

4、高血压的治疗:轻度高血压一般经休息、低盐饮食和利尿等治疗后常可使血压恢复正常,中、重度高血压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有高血压脑病者应迅速降压,凡用降压药物静脉滴注降压者应床旁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5、遵医嘱给予利尿剂,注意观察用药效果。

6、有心衰、肾衰者给予相关处理。

7、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每日评估水肿部位,协助病人控制人量;

8、出院指导:

(1)适量锻炼增加抵抗力,减少感染机会。

(2)定期到医院复查。

二、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关。

2、知识缺乏:与不了解用药及预后有关。

第二节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终末期肾脏疾病,病程逐渐发展,肾单位大量毁损,引起体内氮质和其他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活性物质生成和:反活障碍等出现一系列严重的临床综合征。在治疗上,早期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及时解除可纠正因素,可能延缓病程进展,晚期则以透析疗法及肾移植为主。

一、护理措施

1、嘱患者避免过于劳累,注意多休息。

2、饮食:慢性肾功能衰竭行透析治疗者原则上不必限制蛋白质的摄人。未行透析者应采用高热量低蛋白饮食,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含钾食物应根据体内血钾水平调节,高钾血症应避免,低钾血症应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红枣、鲜蘑菇、榨菜、卷心菜、柑桔,柠檬、香蕉等,并避免含磷高的食物。对于无水肿和无少尿者应补充足够水分,保证每日尿量在1500m1以上。无高血压和水肿者不必严格限制钠盐。此外,应补充足够的维生素。

3、避免或及时停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

4、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开注意观察用药效果。

5、肾功能衰竭病人常伴有贫血、抵抗力下降,应加强口腔护理,督促病人早晚漱口,进食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防止局部刺激诱发出血。

6、加强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皮肤瘙痒明显者,可用温水擦洗,必要时可涂止痒霜。

7、督促病人按时服用降压药,并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任何降压药物时,应逐渐加量或加药,并监测血压每日1—2次,以免快速、明显降压引起肾血流量减少导致尿量减少和肾功能损害。

8、心理护理:由于病程较长,肾功能逐渐恶化,病人易对治疗丧失信心,并产生焦虑情绪,应耐心安慰病人,积极给病人讲解有关知识及日常生活注。意事项,帮助病人尽快适应透析生活方式。

9、透析病人按透析护理常规处理。

10、如病人出现血三系降低,及时给予保护性隔离和其他预防感染的措施,并注意病人行动时的安全,以防跌倒而引起出血。

11、出院指导:

(1)嘱病人定期复诊。

(2)指导病人透析期间的自我护理。

(3)预防感染。

(4)按时、合理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

二、主要护理问题

1、体液过多:与盐摄人量过多、液体摄人量过多有关

2、潜在并发症:心搏出量减少感染:与白细胞减少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关

3、有受伤危险:与血压高或肾性骨病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危险:与晚期肾病引起的浮肿有关。

5、知识缺乏:与对疾病过程不熟悉、对信息误解有关

第三节糖尿病护理

糖尿病(DM)是一种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疾病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不足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的综合征,.其特征为持续高血糖,表现为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疲乏无力等症状群,久病者常伴发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

一、护理措施

1、按一般内分泌护理常规。

2、遵医嘱给予DM饮食,限定总热量,固定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脂肪的比例,注意定时、定量、定餐,禁食甜食,如有加餐,应适当减少正餐的主食量。注意粗细粮的搭配,副食、荤素的搭配,鼓励病人多吃富含食物纤维的食物,如魔芋和荞麦等。以保证在保持血糖稳定的情况下,尽量供给病人营养全面的膳食。

3、向病人宣传DM的知识,使其认识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控制的重要性,了解高、低血糖的诊断、表现和预防措施等,以加强自我保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使用口服降糖药的患者,应向其说明服用药物的时间是餐前、餐中还是餐后,并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5、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每日测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睡前指血血糖),根据病情变化调整胰岛素的用量。需长期注射的患者,要教会其正确保管、抽吸和注射胰岛素,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6、做好病人的口腔护理,坚持每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对不能自理的病人应给予盐水棉球清洁口腔,预防口腔内感染。

7、做好足部的护理,预防烫伤和坏疽发生。每日给患者温水泡脚,水温不能过热,以防因糖尿病神经未梢病变感觉减退引起烫伤。趾甲长短适宜,鞋子以宽松跟脚为好,避免小鞋挤压脚部影响血液循环引起坏疽。

8、做好皮肤和会阴部护理。DM病人皮肤常感干燥发痒,应尽量避免粗暴搔抓,否则皮肤破溃后易感染且经久不愈,后果严重。女病人要每日清洁会阴部,以防感染。

9、DM病人作热敷时要注意热水袋不能太热,并用干毛巾包裹,以防烫伤。

10、DM病人虽不能任意进食甜食,但一般身边可备些糖果或小饼干等,以防万一发生低血糖时能及时进食。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应及时静脉给予50%的葡萄糖40-(g)ml静脉注射。

二、主要的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低血糖/高血糖:与DM病人血糖控制不稳或突发事件有关。酮症酸中毒:与DM患者用药不当或感染、创伤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DM病人组织中糖含量高及免疫系统功能受损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与DM患者末梢感觉功能障碍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DM患者体内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有关。

5、知识缺乏:与缺乏DM相关知识及保健措施有关。

第七章消化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肝硬化护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其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成为肝硬化。肝硬化在临床上分为肝功能代偿期和肝功能失代偿期。肝功能代偿期:病人可参加一般的轻体力工作。但应注意避免劳累、精神紧张,饮食规律,合理搭配营养,并定期随诊,有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一、护理措施

1、病人应卧床休息,有腹水时可协助安排舒适的半卧位。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协助患者抬高下肢,以利水肿消退。注意患者安全,防止因乏力或腹水量多而导致摔伤、碰伤。

2、饮食方面:对于无腹水和食管静脉曲张的肝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可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饭或软饭,避免食用刺激性调味品及油腻食物。每日4—5餐有利于提高营养摄人量;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病人宜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软饭或少渣软饭。饮食一定要细软,避免粗糙坚硬、带刺带骨的食物。烹调方式以蒸、煮、炖等为好;对腹水的病人应采用低盐饮食,“低盐”指膳食中禁用一切盐制食品,但允许在烹调或就餐时另加食盐,一般2—3s/d食盐或酱油10—15mVdo严禁饮酒。对于肝功能显著减退或有肝性脑病先兆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

3、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活动不便者可协助会阴冲洗,并观察有无会阴部水肿。男病人若有阴囊水肿,可用吊带将阴囊托起,以免与双腿摩擦损伤局部皮肤。

4、对于有黄疽及皮肤瘙痒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经常用温水擦洗全身,不要挠抓及使用碱性肥皂,以免抓破感染和碱性肥皂进一步刺激皮肤。

5、认真记录病人24小时出入量。应用利尿剂者尤其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6、肝硬化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减到最小量。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将口服药研碎服,以防划破曲张变薄的静脉。

7、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若同时处于肝炎活动期(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者)则应实施隔离措施。

8、肝功能不全或有肝昏迷前期症状出现时,不能随意使用镇静剂、麻醉药及四环素类药。

9、密切观察神志及一般状况,监测生命体征及血、尿、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10、如果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神志恍惚甚至昏迷,应按照肝性脑病护理常规处理。

11、如果患者出现呕血、便血或大便、呕吐物潜血阳性,应按照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处理.

二、主要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关。

肝性脑病: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大量利尿或放腹水、摄取含氮食物或饮酒、手术、用药不当等有关。

2、电解质紊乱:与腹水应用利尿剂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减退、肝脏蛋白合成减少有关

4、腹泻:与肠粘膜水肿、肠道吸收不良等有关

5、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营养不良或大量腹水有关

6、有感染的危险:与营养不良、机体免疫能力减退、门体静脉间侧支循环建立有关

第二节急性胰腺炎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所致的急性炎症。病变轻重不等,轻者胰腺以水肿为主,病情自限,数日后即可完全恢复。重者胰腺出血坏死,易并发休克、呼吸衰竭和腹膜炎等,死亡率高达25%-40%。

一、护理措施

1、按消化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嘱病人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整洁。备好各种抢救设备。

3、急性期禁食禁水,必要时进行胃肠减压,以改善胃肠过度胀气。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胃肠外营养,并给予抗炎止血对症治疗。待急性期过后可先进少量清淡流食,如米汤,藕粉等。若无腹痛发热等不良反应,则可逐渐增加低脂饮食。

4、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清淀粉酶(正常值小于120U/L),观察腹痛、恶心呕吐、黄疽等症状,给予对症处理。

5、胰腺炎患者的腹痛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上腹钝痛,能耐受;重者呈绞痛、钻痛或刀割样痛,常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剧。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部,如胰头部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及左上腹,并向腰背放射。疼痛在弯腰或坐起前倾时可减轻。出血坏死型可出现全腹痛,压痛和反跳痛。止痛可用地西泮与哌替啶肌注。一般止痛剂多菀效。吗啡不宜应用。

6、准确记录全天的出入量,包括胃肠减压引流及呕吐量,并注意观察这些物质的性状。若有出血等异常要及时通知值班医生。

7、监测血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情况,尤其注意血糖变化,因为有些重症胰腺炎由于B细胞遭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致少数患者出现永久性糖尿。

8、注意患者有无抽搐,因为急性胰腺炎者常可伴发低钙血症。必要时给予静脉缓慢推注葡萄糖酸钙。

9、如果患者出现急腹症应及时通知家属,征得家属同意并签字后积极手术治疗。

10、治疗过程中应警惕有无消化道出血、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循环衰竭等情况,如有应及时对症处理。

11、护理过程中要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能配合治疗。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卫生宜教。

二、主要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与急性胰腺炎组织坏死或感染有关

2、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与胰腺炎胃肠穿孔有关

3、水电解质紊乱:与禁食水及恶心呕吐或胃肠减压有关

4、休克:与低血压或呕吐丢失体液或消化道出血有关

5、生活自理能力缺陷:与患者禁食水,发热或腹痛等导致的体质虚弱有关

第三节消化性溃疡护理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是一多发病、常见病。

一、护理措施

1、向患者解释精神因素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应保持乐观的情绪,规律的生活,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精神紧张,这无论在溃疡活动期还是缓解期都很重要。

2、在溃疡病活动期症状较重时,需卧床休息几日甚至1—2周。卧床期间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

3、注意病人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及与饮食的关系等,以便区分是胃溃疡还是十二指肠溃疡,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4、烟酒是刺激溃疡发病的因素,因此应该积极鼓励病人戒烟戒酒。

5、营养治疗对溃疡病是十分重要的方法,其原则是:供给充足的蛋白质。适量选用脂肪以抑制胃酶分泌(有高脂血症者慎用)。碳水化合物对胃酸分泌没有影响,也可以选用,丰富的维生素C有利于溃疡愈合,因此可以多吃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尽量少吃或不食用巧克力、咖啡和可乐类饮料,以及刺激性调味晶如胡椒、辣椒、咖喱等,急性期更要避免。并注意不要偏食,饮食不能过快,过烫.过冷,不能暴饮暴食。

6、嘱病人细嚼慢咽,避免急食。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后者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并可能具有提高粘膜屏障作用。

7、溃疡病人一般不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类的药物,如果需要请严格遵照医嘱,并同时观察有无溃疡病的发作或加重。

8、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9、病人及家属还要观察大便颜色,警惕因溃疡出血而引起的血便或黑便。同时还应注意患者有无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休克等失血表现,一旦出现及时就医。

10、在季节更换时尤其要提醒患者注意饮食规律,劳逸结合,并保持心情舒畅,以防溃疡复发。

二、主要护理问题

心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高血压诊疗常规 1、定义: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血压分类和标准,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可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高血压分级诊断: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 90-99 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 100-109 3级高血压(重度)≥180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 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 3、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诊断: 低危组: 高血压1级,不伴有下列危险因素(见注),治疗以改善生活方式为主, 如6个月后无效,再给药物治疗。 中危组: 高血压1级伴1-2个危险因素或高血压2级不伴或伴有不超过2个危险因 素者。治疗除改善生活方式外,给予药物治疗。 高危组: 高血压1-2级伴至少3个危险因素者,必须药物治疗,或高血压3级病人, 但无其他危险因素。 极高危组:高血压3级或高血压1-2级伴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的临床疾病者(包括糖尿病),必须尽快给予强化治疗。

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水平(1~3级),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情况。 4、症状、体征: 大多数起病缓慢,一般缺乏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多数可自行缓解。也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约五分之一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体检时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患者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脑部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 心脏表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 肾脏表现:肾功减退早期可表现为夜尿、多尿、蛋白尿、管型和红细胞尿,晚期可出现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眼底改变: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细;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视乳头水肿。 5、入院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肌酐、尿酸、谷丙转氨酶、血钾、血糖、血脂)、心电图(识别有无左室肥厚、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有条件者可选做: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尿白蛋白/ 肌酐、胸片、眼底检查等。 6、特殊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踝/臂血压比值,心率变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7、诊断与鉴别诊断:高血压诊断主要根据诊所血压,测静息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平均值为依据。 诊断标准

外科常见疾病_护理常规

胃十二指肠溃疡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急性穿孔 1、术前护理 (1)、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病人取半卧位,如有休克应取平卧位。 (3)、留置胃管、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4)、禁食、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如有休克,应按休克处理。(5)、严密观察病情,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腹痛部位、性质、有无加重。(6)进行术前备皮等工作。 2、术后护理 (1)、按外科手术后及麻醉后护理常规护理。 (2)、回病房后立即接好各种引流管,如胃管、腹腔引流管等,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及量。 (3)术后继续禁食,补液,保持胃肠减压通畅。 (4)、血压平稳后改半坐卧位,以利腹腔内渗液的引流。观察伤口出血,渗液情况,如敷料渗湿应及时更换。 (5)术后如有发热,腹泻及上腹疼痛,应通报医生作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腹腔脓肿,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 (二)、急性大出血 1、术前护理 (1)、严格执行饮食护理和管理。 (2)按外科一般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3)、严密观血压、脉搏、呼吸、必要时吸氧。 (4)、记录咯血与便血的量,遵医嘱用止血药或输血等。 (5)、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以血压略低于正常值为宜,避免因血压过高引起再出血。 (6)、病人应安静卧床休息,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术后护理 (1)、按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护理。 (2)、每半小时测血压、脉搏及观察有否继续出血。 (3)、注意观察胃管引流液的性质并记录引流量。 (4)、术后48小时,肠蠕动恢复并有排气排便,可拨除胃管,先饮少量水,如无腹胀、腹痛、术后72小时可进流质。 胃切除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按一般外科手术前护理常规护理 2、术前一天过流质饮食,术前12小时禁食。 3、术前留置胃管,抽空胃液。如幽门梗阻者,应于手术前三天开始洗胃。 4、需行结肠或空肠代胃者,术前三天应开始准备肠道(包括进流质饮食、服用新霉素或红霉素、术前清洁灌肠等。) 5 需要继续剖胸手术者,术前应做口腔护理并辅导病人练习腹式呼吸及咯血。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麻醉后及手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常见病病人护理常规

常见病病人护理常规目录 1、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2、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 3、糖尿病病人护理常规 4、冠心病病人护理常规 5、肺炎病人护理常规 6、肠炎病人护理常规 7、急性肺水肿病人护理常规 8、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护理常规 9、支气管炎病人护理常规 10、抢救护理常规 11、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12、急性扁桃体炎护理常规 13、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高热病人护理常规 1、评估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伴随症状;评估病人的体液平衡状况、皮肤弹性和精神状态。 2、监测体温。37.2℃以上者每日测试体温4次,直到体温恢复正常后3天。 3、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体温超过38.5℃,给予物理降温(如冰袋降温、酒精擦浴等),或遵医嘱给予药物(如消炎痛拴、巴米尔、安痛定等)。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在体温单上记录。 4、加强监测。了解血常规、出入量、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5、病人的安全管理。高热者嘱病人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档,必要时给予肢体约束。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防止病人虚脱造成跌倒、摔伤等安全隐患。 6、营养支持。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7、基础护理。每日根据病情做口腔护理,进食前后漱口;注意皮肤清洁卫生,及时更换病号服,保持干燥;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8、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

高血压病人护理常规 1.保证合理的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提倡适当的体育活动,尤其对心率偏快的轻度高血压病人,进行有氧代谢运动效果较好,如骑自行车、跑步、做体操及打太极拳等,但需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活动,对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严重的高血压病人应卧床休息,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并需在医院内进行观察。 2.心理护理病人多表现有易激动、焦虑及抑郁等心理特点,而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不良刺激等因素均与本病密切相关。因此,对待病人应耐心、亲切、和蔼、周到。根据病人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让病人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帮助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3.饮食护理应选用低盐、低热能、低脂、低胆固醇的清淡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食水果、蔬菜、戒烟、控制饮酒、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对服用排钾利尿剂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含钾高的食物如蘑菇、香蕉、橘子等。肥胖者应限制热能摄入,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之内。 4.病情观察对血压持续增高的病人,应每日测量血压2~3次,并做好记录,必要时测立、坐、卧位血压,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如血压波动过大,要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如在血压急剧增高的同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恶心、呕吐、抽搐等症状,应考虑高血压脑病的发生。如出现端坐呼吸、喘憋、紫绀、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应考虑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出现上述各种表现时均应立即送医院进行紧急救治。 5.用药护理服用降压约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同时,密切观察疗效,如血压下降过快,应调整药物剂量。在血压长期控制稳定后,可按医嘱逐渐减量,不得随意停药。某些降压药物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服药后应卧床2~3小时,必要时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无异常后,方可下床活动。

心内科常见前十位疾病诊疗常规1

心内科前十大疾病诊疗 常规 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

目录 一、高血压病 二、心绞痛 三、急性心肌梗死 四、急性心力衰竭 五、慢性心力衰竭 六、心源性休克 七、阵发性室上速 八、心房颤动 九、瓣膜性心脏病 十、心肌病

一、高血压诊疗常规 高脂血症,糖尿病,糖耐量异常,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纤维蛋白原升高,靶器官损害伴随的临床情况。 3、症状、体征: 大多数起病缓慢,一般缺乏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悸等,呈轻度持续性;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不一定与血压水平有关,多数可自行缓解。也可以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较重症状。约五分之一患者无症状,仅在测量血压时或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时才发现。体检时听诊可有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早期喀喇音,少数患者在颈部或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 脑部表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 心脏表现: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 肾脏表现:肾功减退早期可表现为夜尿、多尿、蛋白尿、管型和红细胞尿,晚期可出现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眼底改变:视网膜动脉痉挛、变细;视网膜动脉狭窄、动静脉交叉压迫;眼底出血或棉絮状渗出;视乳头水肿。 4、入院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糖、血脂、肾功能、电解质和心电图。

可进一步查眼底、超声心动图等。 5、特殊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踝/臂血压比值,心率变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弹性功能测定,血浆肾素活性。 6、诊断与鉴别诊断:高血压诊断主要根据诊所血压,测静息上臂肱动脉部位血压,以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2次或2次以上非同日多次血压测定所得平均值为依据。 需与继发性高血压鉴别。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 7、高血压的治疗: [一般治疗] ?如果超重则减轻体重 ?限制每日的酒精摄入量,应少于每日1盎司(30ml)的酒精{例如, 24盎司(720ml)的啤酒,10盎司(300ml)的葡萄酒或2盎司(60ml) 的威士忌}。对于女性或轻体重者,酒精摄入量每日应少于0.5盎 司(15ml) ?增加有氧体力活动(一周大约每天30-45分钟) ?限制钠盐摄入少于每天6g ?保证摄入足够的钾(大约每天90mmol) ?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和镁 ?戒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以保证全面的心血管健康[抗高血压药物治疗] 如无禁忌症必须服用的药物: 适应症药物 糖尿病(1型)合并蛋白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心衰ACEI,利尿剂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老年)利尿剂(优选),钙离子拮抗剂(长效 二氢吡啶类) 心肌梗死β-受体阻滞剂(无ISA),ACEI 对伴随症状有好处 适应症药物 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 房性心动过速和房颤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非二氢 砒碇类) 糖尿病(1、2型)合并蛋 ACEI(优选),钙离子拮抗剂 白尿 糖尿病(2型)小剂量利尿剂

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第六章感染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感染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般护理】 一、.环境护理: 1. 病房环境保持安静整洁通风良好 2. 不同类型传染病要分开收治,并按疾病的传染特点作好消毒隔离 3. 病房配置血压计,听诊器,严禁不同病房交换或混用,定期消毒 4. 病房配置快速手消,每次护理操作前后和离开病房进行手消毒 5. 患者分泌物呕吐物等用含氯消毒液按比例配制浸泡消毒后及时处理 6. 医疗废物分类放置 7. 根据传染病病原体特点及实验室检查要求,正确采集和送检标本 二、休息:急性期卧床休息,症状消失后逐步恢复活动 三、饮食:清淡易消化低脂肪营养饮食 四、心理护理: 开展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 五、健康宣教:详细介绍病房环境,探视制度,对患者进行消毒隔离指导,疾病知识教育 【专科护理】 加强巡视,密切病情变化,根据疾病临床特点,重点观察体温,热型变化及伴随症状:皮肤颜色皮疹黏膜疹的特点: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及脱水和呼衰的临床表现 【高热护理】 1. 卧床休息 2.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3. 鼓励多引水,出汗多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4. 降温,向患者解释发热原因和降温的措施【皮疹护理】 1. 卧床休息 2. 饮食,避免辛辣食物 3. 观察皮疹性质数量部位的变化几伴随症状 4. 皮肤护理,衣服宽松,床单位整洁,保持皮肤的清洁,用温水擦浴,进碱性肥皂,修剪指甲,皮肤瘙痒避免抓挠,结痂让起自行脱落,不可强行撕脱 【腹泻护理】 1. 观察腹泻次数,量,,性状,评估脱水状况 2. 注意血压,脉搏变化,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失横 3. 卧床休息 4. 肛周皮肤护理,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局部涂擦凡士林油膏 5. 标本采集,选取脓血,黏液部分,及时送检. 【意识障碍护理】 1. 病情观察,判断意识障碍程度,躁动者作好安全防范,昏迷者进行脑科观察瞳孔,角膜反射,匡 上压痛反应 2. 床头抬高,15_30,头偏向一侧 3. 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有义齿者取下,出现舌后缀者用 舌钳拉出,并用防舌后缀的口咽通气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4. 营养支持,留置胃管性鼻饲 5. 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翻身防压疮,保持口腔,会阴的清洁 【隔离护理】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 ――200ml ,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 【活动性出血的判断】

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诊疗流程】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垂体后叶素0.3,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0.1,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 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 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RA、PPI、立止血。 2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 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 首先要排出上消化道出血,行胃镜检查,再行肠镜检查,有活动性出 血,1.0ml?min行血管造影加栓塞治疗。必要时手术探查加术中内镜检查。 贲门失弛缓症 【诊断要点】

产科十种常见病护理常规

第一产科一般护理 一、护理措施 1.热情接待:产妇人院后热情接待,安排床位,携产妇至床旁,说明呼叫器的使用方法。 2.介绍环境:包括浴室及卫生间的使用,医院的规章制度,取得产妇和家属的合作,通知医生。 3.填写病历:填写住院病历及护理病历,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详细阅读门诊、急诊病历记录,询问病史,进行一般产科检查,制定护理计划。 4.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食物。 5.向家属说明产妇情况,取得家属合作。 6.嘱产妇若有破膜、见红、宫缩情况应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处理。护士应说明破膜后的注意事项。 7.每周测体重2次(晨起,勿食,相同的衣服),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0.5kg 8.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2次,体温超过37.5℃者改为3次。必要时改试口表。 9.观察子宫收缩情况,监测胎心变化。 10.第二产程产妇进产房后,必须有医护人员陪护: (1)产妇回休养室时,详细交待分娩情况及特殊治疗,了解新生儿一般情况。 (2)向产妇交待分娩后注意事项,如注意阴道出血情况,多饮水,早下床活动等。 (3)产后24小时内的最初几个小时,护士应主动床旁巡视,检查子宫收缩情况,宫底高度,更换会阴垫。若出血多,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早处理。 (4)提供一个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使产妇得到充分休息,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能量。一般产后12小时内卧床休息,第1次下床活动床旁应有人帮助,逐步增加活动量。 (5)预防尿潴留:嘱产妇产后6小时内应排尿1次,避免膀胱充盈影响宫缩而出血。护士应主动提供便器或搀扶上厕所,若因膀胱过胀失去张力,不能自行排尿,试行诱导法:①温水冲洗外阴或尿道口使括约肌松弛;②便盆内盛热水熏蒸;③搀扶上厕所听流水声;④针灸:关元、气海、三阴交;⑤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1mg协助排尿;⑥无效者,在无菌操作下留置尿管,长期开放,24小时后拔除。如导尿时尿量>1000ml,应用止血钳夹闭尿管20分钟后再开放,以后定期开放,可帮助膀胱恢复功能。 (6)预防产后便秘:12小时后应下床活动,多吃蔬菜,水果,若产后2日仍未排便,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7)注意卫生,可擦浴,勤换内衣,保持皮肤干燥。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预防感冒。 (8)每日测体温、脉搏2次,血压1次。若体温超过37.5℃,应改为测3次/日,并及时报告医生。 11.生殖器官护理: (1)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排出的情况,排空膀胱了解宫底高度。观察恶露排出量、颜色、气味、性状等。必要时保留会阴垫,排出物有可疑情况时通知医生,必要时送病理检查。 (2)会阴护理:由于分娩扩张会阴有水肿,撕裂及侧切伤口,又紧靠肛门易 被污染,应经常清洁更换会阴垫,会阴冲洗,2次/日,至拆线,有肿胀者给予50%硫酸镁湿热敷,2次/日,肛门痔疮肿物可给予20%鞣酸软膏涂患处或加50%硫酸镁冷敷。 (3)恢复盆底肌肉及其筋膜弹性,指导产妇适当坚持做产后保健操,避免产褥期过早劳动,预防阴道壁膨出,预防子宫脱垂。 12.母乳喂养指导: (1)按需喂养。 (2)正确含接姿势及体位。 (3)预防乳胀、乳头皲裂。 (4)母婴分离时如何保持泌乳。 13.计划生育指导。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题库(终审稿)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 常规题库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完整的诊断应包括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病因。 【出血部位及病因的诊断】 常将消化道出血以Treitz韧带为界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 1.小量出血与胃液混合,为咖啡色呕吐物;大量则呕吐鲜血,同时伴暗红色或柏油便。(注意与咯血及服中药鉴别) 2.根据便血判断出血部位,柏油便为上消化道出血或高位小肠出血,暗红常为低位小肠或右半结肠出血,鲜红色血便常为左半结肠出血,与大便不混或排便后滴血常为直肠或肛门出血。(注意大便色泽与出血速度及肠蠕动有关) 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有:消化必溃疡、急性胃粘膜损害、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贲门粘膜撕裂征等。 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结肠癌、息肉、血管病。粘膜下肿物、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白塞病、缺血性肠病、淋巴瘤、放射性肠炎。 【出血量的判断】 1.消化道出血量微量――便潜血阳性,黑便――50-70ml,柏油便――200ml ,呕血――250-300ml 2.全身情况头晕、口渴、心慌等,出血量约>400ml出现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1000-1500ml称上消化道大出血。 3.24h后Hb下降1g约失血400ml。【活动性出血的判断】持续呕血或便血,积极补液输血后生命指征不稳定,Hb继续下降,肠鸣音亢进。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疗流程 强调行急诊胃镜检查(发病24h内行胃镜检查)山同时行镜下治疗,活动出血而内镜检查阴性者行选择性血管造影。 1.一般急救措施积极补充血容量、输血。 2.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药物:垂体后叶素0.3-0.4U╱min持续静滴,可同时静滴硝酸甘油,止血后垂体后叶素0.1-0.2U╱min维持3-6d;生长抑素(包括施他宁)250ug静注后250ug╱h维持72;奥曲肽100ug静注后25ug╱h维持72h。 (2)生命体征平稳时可行急诊内镜下止血。 (3)视肝功情况选择急诊手术。 (4)必要时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 3.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下鼻胃管;灌注止血药。 (2)药物:H2RA、PPI、立止血。 (3)内镜下止血。 (4)保守治疗无效者急诊手术。二、下消化道出血的诊疗流程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重点

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包皮环切术后的护理常规 1、术后及时排尿,避免因心理因素发生尿储留。 2、排尿时应注意避免尿液浸湿包扎切口的敷料,导致切口感染;如敷料潮湿及时更换。 3、术后保持心情稳定,30-40天内禁止同房(性行为),避免阴茎勃起,若有阴茎勃起的状况时,请用一只手护住伤口,另一只手用力捏痛龟头,让阴茎自然消退,以免伤口裂开。 4、术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隔日换药一次;如切口有轻微疼痛,可口服止痛药物。 5、术后3~4日内,睡前也可服用镇静剂如安定2.5毫克,以防阴茎勃起,引起疼痛或出血。 6、一周内禁止饮酒和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7、术后最好穿宽松棉质内裤,避免龟头摩擦衣物后阴茎勃起影响切口愈合。 8、如果出现切口肿痛或出血请及时回医院就诊。 9、根据切口愈合情况进行拆线。 前列腺炎的护理常规 1、避免感冒、受凉(司机久坐受凉):可引起人体的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尿道内压增加、前列腺管收缩而妨碍前列腺液排泄;寒冷也可以导致尿道内压增加而引起逆流。 2、多喝水,多排尿:因为浓度高的尿液会对前列腺产生较多的刺激。 3、多放松、不过劳、不熬夜:生活有规律,加强身体锻炼,积极治疗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提高机体抗病力。每日睡前热水坐浴,定期进行前列腺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炎性分泌物排出 4、规律的性生活:性生活不正常,性生活过频、性交被迫中断等,都可使前列腺不正常充血,导致前列腺炎症的发生。 5、洗温水澡:洗温水澡可以舒解肌肉与前列腺的紧张,因此可以减缓症状。

6、避免久坐:久坐可直接压迫会阴部。如骑自行车、骑马、长途驾驶等等都可导致会阴部充血和前列腺充血,引起排尿困难及痔疮加重,尤其以长时间骑自行车最为常见。 7、按摩小腹。点压脐下气海、关元等穴有利于膀胱功能的恢复。小便后稍加压力按摩,可促进膀胱排空。 8、慎用药物。有些药物可加重排尿困难,故宜慎用或最好不用。 9、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酗酒、贪食辛辣油腻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容易导致湿热内生,蕴积于生殖器官而使其充血并引起性兴奋,引起前列腺充血水肿而导致前列腺的炎症。 附:前列腺炎的危害及影响 1、影响性功能:前列腺炎容易导致阳萎、早泄。由于疾病长期未能治愈,各种症状和不适在性交后加重,或直接影响性生活的感受和质量,对患者造成一种恶性刺激,渐渐对性表现出一种厌恶感,导致阳萎、早泄等现象。 2、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由于炎症的刺激,产生一系列症状,如腰骶、会阴、睾丸等部位胀痛、尿不尽、夜尿频多等,使患者烦躁不安,影响工作和生活。 3、影响生育可导致男性不育:长期的慢性炎症,使前列腺液成分发生变化,前列腺分泌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精液的液化时间,精子活力下降,可以导致男性不育。 4、传染配偶引起妇科炎症:前列腺炎可以传染给妻子,特别是一些特殊病菌感染引起的前列腺炎,其炎症可以通过性交途径传染给妻子。如霉菌性前列腺炎、滴虫性前列腺炎、淋病性前列腺炎、非淋菌性(衣原体、支原体)前列腺炎等。 5、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精神异常:由于前列腺发生炎症,内分泌失调,可引起神经衰弱,以致精神发生异常;亦可出现失眠多梦、乏力头晕、思维迟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与流程

一、锁骨骨折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述 锁骨骨折多发生于锁骨外、中1/3交界外,是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患者多为儿童和青状年。间接与直接暴力均可引起锁骨骨折,但间接暴力较多,直接外力,如从前方打击、撞击锁骨,或摔倒时肩部直接着地,均可造成锁骨骨折。摔倒时手掌着地,外力通过前臂、上臂传导至肩,再传至锁骨,遭受间接外力和剪切应力也可造成骨折。 二、一般护理 (一)按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二)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受伤的原因、时间;受伤的姿势;外力的方式、性质;骨折的轻重程度;有无疼痛,疼痛的部位、程度及性质。 (三)给予易消化、高蛋白质、含维生素及纤维素食物。 (四)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适量镇痛剂,保证患者充分休息。 (五)做好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 三、专科护理 (一)体位护理 局部制动固定后,取半卧位或平卧位,避免侧卧位,以防外固定松动。卧位休息时应去枕仰平卧于硬板床上,两肩胛间垫一窄枕以使两肩后伸、外展,维持良好的复位位置。复位后,站立时保持挺胸提肩;坐或行走时,用前臂吊带悬吊患侧上肢屈肘成90度直角,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疼痛,减轻肿胀。局部未加固定的病人,应嘱其不可随便更换卧位。 (二)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以及伤口渗血情况。 2、注意观察上肢皮肤颜色是否有发白或青紫,有麻木感,是否有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如果有以上症状,表示有腋部神经血管受压,应指导患者双手叉腰,使双肩尽量外展,后伸,如症状没有缓解,立即报告值班医生调整固定的松紧度,直至症状解除为止。 (三)功能锻炼 1、向病人解释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进气血运行,防止患肢肿胀,避免肩关节僵凝,以取得病人配合。 2、正确适时指导病人功能锻炼。 ①骨折早期整复固定1-2周。可以练习手部及腕、肘关节的各种活动。如:“抓空增力”、“左右 侧屈”、“掌屈背伸”、“托手屈肘”、“肘部伸曲”。 ②骨折中期整复固定2-3周。左肩部后伸活动(左“∞”字绷带固定或三角巾固定下),如“屈肘 耸肩”、“外展指路”、后伸探背“、”弯腰划圈“等 ③骨折后期整复固定3-4周。可逐渐做肩关节的各种活动。重点是外展和旋转活动。“外展指路 “、”弯腰划圈“、”上肢回旋“等。 四、健康教育 (一)锁骨骨折复位固定后,极少发生骨折不愈合,即使复位稍差,骨折畸形愈合,也不影响上肢功能, 应先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情况。 (二)复位固定后即出院的病人,应告诉其保持正确姿势,早期禁止做肩前屈动作,防止骨折移位,解除 外固定出院的病人,应告诉其全面练习肩关节活动的要求。首先分别练习肩关节每个方向的动作,重点练习薄弱方面如肩前屈,活动方位由小到大,次数由少到多,然后进行各方面动作的综合练习,如肩关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汇总

神经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2012.9 1.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神经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3.脑梗死护理常规 4.脑出血护理常规 5.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常规 6.癫痫护理常规 7.急性脊髓炎护理常规 8.多发性硬化症护理常规 9.重症肌无力护理常规 10.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神经根病护理常规 11.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护理常规 12.脑炎护理常规 13.低钾性周围性瘫护理常规 14.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护理常规 15.面神经炎的护理常规 16.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评估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以便明确护理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做好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及时评价护理效果,并做好护理记录。 2、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病室定期通风,湿式清扫地面,温湿度适宜。 3、遵医嘱给予分级护理。 4、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并给予饮食指导。给危重患者喂食或鼻饲。给予禁食、高热、昏迷、危重患者口腔护理,2次/日。 5、保证患者适当的活动和充分的休息。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后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应卧床休息。 6、准确执行医嘱,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7、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和干燥。对长期卧床、消瘦、脱水、营养不良、昏迷等患者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 8、入院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无异常者,1次/日。评估大便,1次/日;3天未解大便者应做相应的处理;测量血压、体重每周1次,记录于体温单上。 9、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临床表现,注意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性质、气味、颜色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10、保持急救物品及药品的完好。

常见护理常规

第一章常见护理常规 肿瘤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评估患者病情、一般情况及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了解相关检查结果,做好入院指导。 (二)护理要点 1.患者入院后,按病情轻重及不同病证分别送至指定床位,向患者介绍环境和制度,介绍主管医生、护士。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脉搏、体重等,通知相关医生。 2.心理护理: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癌症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癌症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家庭,不仅破坏机体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病人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了恐惧、有罪、愤怒、抑郁、绝望等情绪反应,这些消极情绪对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致使癌细胞活跃,肿瘤发展。因此,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帮助建立积极的情绪,锻炼坚强的意志和对生活充满希望,是战胜癌症的精神支柱。 3.病室保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根据病症特点调节适宜的温度。 4.新患者入院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体温在37.5℃以上者每日测4次:体温达39℃以上者,每日4h次体温1次,体温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每日记录二便一次,每周测体重1次。 5.肿瘤轻症患者应鼓励参加适应体力的活动,晚期重症者应卧床休息。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实施预防出血的措施。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严格卧床,限制活动,防止摔伤。 6.24h内留取三大常规标本送检。 7.输液时加强巡视,严防药液外渗,如有外渗应立即处理。 8.做好口腔护理工作。 9.维护病人最佳营养状态:表现为摄入足够的热量,出入量平衡,皮肤弹性好。 10.做好呕吐护理。剧烈偶吐时应及时汇报医生,并严密观察水电解质酸碱紊乱情况。 11.做好肛周护理。如有便秘及腹泻及时处理。 12.白细胞低的病人进行保护性隔离。 13.遵医嘱按WHO制定的三阶梯止痛方案进行疼痛治疗,并做好疼痛护理。 (三)出院指导 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如疾病防治,饮食,用药指导,放射野皮肤护理指导,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护理指导,头颈部放疗患者坚持张口锻炼方法,及定期随访。

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慢性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评估】 1.呼吸衰竭的程度、类型。 2.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尿量等。 3.心理状态。 【症状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及时给予合理的氧疗。 2.咳嗽、咳痰的护理 (1)危重病人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给予无力咳痰的病人吸痰。 (2)如建立人工气道要加强气道湿化,根据医嘱给予气道内滴药。滴药后及时吸痰。 3.睡眠障碍的护理:出现烦躁不安、睡眠昼夜颠倒者,应注警惕病人出现了呼吸衰竭早期症状的表现。 4.肺性脑病的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神志、血压、脉搏、呼吸及皮肤粘膜、球结膜、尿量的变化。 (2)保持皮肤、口腔的清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危重病人取半卧位。定时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备好吸痰器和抢救物品。 (4)病情危重者需建立人工气道。 【一般护理】 1.提供安静、整洁、舒适的环境。 2.急性发作时,护理人员应保持镇静,减轻病人焦虑。缓解期病人进行呼吸运动和适当身体活动。根据身体情况,让患者做到自我照顾和正常的社会活动。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 4.密切观察呼吸衰竭的程度及血压、脉搏、尿量和神志。 5.根据医嘱给予合理氧疗。 6.严格限制探视,防止交叉感染。 【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缩唇腹式呼吸,改善通气。 2.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 3.戒烟,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 4.饮食采取少量多餐。进食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5.坚持适当的室外活动,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可采取人工被动免疫,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按内科系统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病情观察】 1.了解心律失常发生的原因。 2. 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 3.观察脉搏的频率、节律的变化及有无心排出量减少的症状。 【症状护理】 1.用药护理:遵医嘱准确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骨科常见疾病护理学常规

第三节、骨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牵引术 一、保持患者舒适。头部稍抬高,腰部可适当垫软枕,冬季注意保暖。 二、注意倾听患者主诉,观察患肢血液循环、肢端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及患肢肢体活动情况 三、经常检查牵引带是否松散或脱落,防止牵引锤接触地面、牵引绳断裂或滑脱,保持患肢处于正常的牵引体位;牵引重量适度。 四、行皮肤牵引时,注意牵引部位皮肤有无炎症或水疱;检查胶布是否脱落。 五、骨牵引时应保持钉或针眼处的清洁干燥,保持皮肤及床铺的清洁,不要触摸或移动牵引针,每日在牵引针孔处滴75%酒精两次。 六、防止关节强直及肌肉萎缩。教会患者有规律的功能锻炼,如手指、足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运动。 七、防止足下垂。可用托脚板托起。 八、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鼓励患者深呼吸及用力咳嗽;多饮水,多吃水果和粗纤维食物并指导按摩腹部,增加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定时活动肢体,促进静脉血回流,防止血栓性静脉炎。 第二节石膏固定术 一、抬高患肢,以利静脉血液和淋巴回流,减轻肢体肿胀。 二、认真听取患者主诉,检查肢端温度、颜色、肿胀、感觉及运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经常检查石膏边缘及骨突处,防止受压。 三、石膏未干时勿搬动、勿按压,石膏完全干固后应按其凸凹的形状垫 好枕头。 四、手术后及有创口的患者,如发现石膏被血或脓液浸透,应及时处理。 五、保持石膏清洁,防止石膏被水、尿、粪便等分泌物浸渍和污染。 六、注意功能锻炼,提醒或指导患者作石膏内固定肢体的等长肌肉收缩运动,情况许可时,鼓励下床活动。 第三节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 一、平卧硬板床,垫软褥或气垫床。搬动时固定颈部、腰部,保持脊柱生理曲度,呈轴线翻身。 二、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肢体感觉及四肢肌力、截瘫平面情况。 三、保持呼吸道通畅 1、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增加胸壁运动。 2、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鼓励患者每日主动咳嗽、深呼吸,指导有效咳嗽,防止肺部感染。因呼吸肌麻痹所致呼吸困难时,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普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临床疾病诊疗规范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普二科 2015-4

目录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 第二篇临床诊疗技术操作规程 第一节腹腔穿刺术 ….. 第一篇临床疾病诊疗规范 第一章胃、十二指肠疾病 第一节胃、十二指肠溃疡 【概述】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极为常见的疾病,是位于胃十二指肠壁的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的缺损。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返酸、嗳气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呈慢性进程。对“内科治疗无效”、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患者多施行胃大部切除术。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治疗使抑酸治疗后溃疡痊愈,一年后溃疡复发从未治疗HP感染的40%降至5%。 【临床表现】 1.反复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烧灼痛,伴饱胀、嗳气、食欲减退; 2.胃溃疡疼痛节律性不明显,多在进餐后1/2~1小时开始疼痛,持续约1~2小时或更长时间,进食疼痛不缓解; 3.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具有明显节律性,表现为餐后延迟痛(餐后3~4小时发作),饥饿痛和夜间痛,常伴有反酸,进食疼痛缓解; 4.并发出血、穿孔、梗阻及癌变时可有相应的症状。 【主要检查】 (一) 体格检查:

1.全身营养状况,左锁骨上淋巴结是否肿大; 2.注意有无胃蠕动波和胃震水音; 3.胃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左,范围较广;十二指肠溃疡压痛点在剑突下略偏右,范围局限; 4.上腹部是否可触及肿块。 (二)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及潜血;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必要时作胃液分析或血清胃泌素测定。 (三)器械检查: 1.胃镜加取活组织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 2.X线钡餐检查; 3.手术前常规作肝胆B超、胸部平片和心电图检查。 【诊断要点】 (一)根据病史和体征; (二)胃镜检查发现粘膜溃疡; 【鉴别诊断】 1.慢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炎; 2.胃肿瘤; 3.胃或十二指肠憩室; 4.胃下垂; 5.胃泌素瘤; 6.慢性胆囊炎胆石症。 【治疗要点】 (一)非手术治疗: (1)抑酸药物; (2)胃粘膜保护剂; (3)抗幽门螺杆菌。 (二)手术治疗:

最新康复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常规 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20%~30%,脑出血的发病主要是在原有高血压和脑血管病的基础上,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饮酒、用力排便、气候变化剧烈等外加因素使血压进一步骤升所致。其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有些患者抢救虽幸免不死,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偏瘫、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等。这些后遗症均在短时间内不会恢复,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会加大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残程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担。所以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一般护理常规: 1、体位护理①仰卧位时,双侧肩关节抬高向前,固定于枕头上,预防后缩。患侧上肢 日固定于枕头上,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者臀部固定于枕头上,预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患侧下肢伸直,膝下可置一小枕,踝关节必须保持90°,以免引起足下垂。②患侧卧位时,躯干稍微后仰背后和头部放一枕头固定。患侧上肢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③健侧卧位时,头位要固定,和躯干呈直线,躯干略为前倾。患侧上肢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头和躯干呈100度角。患侧下肢膝关节、臀部略为弯曲,腿和脚均放枕头。 2、语言训练针对运动性失语的病人,让其跟着示范者的口型先进行数字、单词的练习, 逐渐过渡到进行短句、整句的训练。而针对能听、能看但不能理解含义的感觉性失语病人,可通过与其交谈,对其进行指物、指图、指字训练,增加其理解能力,每次训练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床上训练鼓励病人早期利用健侧肢体进行日常活动,通过健手的主动练习带动及促 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随着患侧肢体功能的改善,可在床上进行翻身练习,从向患侧转动过渡到向健侧转动;从需他人帮助到独立完成。自己能翻身后可进行坐位练习,同时下肢进行抬腿锻炼,上肢从抓、拿、握开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卧床期的训练方法:桥式运动、抱膝运动,双手叉握等自我运动。 4、床下训练下床活动时,首先让病人站立并稳立于床沿,双手扶床栏,进行站立锻炼, 当病人能站立15分钟到20分钟时,可逐渐短步走,行走时注意纠正侧踝关节的反曲。 以免形成“内屈脚”,在病人练习独立步行时指导其学会使用手杖,拐杖,轮椅等,使其最终能借助支具和辅具完成日常活动,重返社会。 5、心理护理患者因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产生痛苦、绝望、急躁不安、 恐惧、害怕、焦虑、自卑心理,造成对治疗缺乏信心。护士应尽量体贴,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开导和鼓励,并介绍一些功能恢复较好的病例,激发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根据病情安排一些适宜的活动,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6、安全护理床栏加护,加强巡视、床头警示牌标识、环境适宜。 7、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保持大便通畅,多食富含纤维素,维生素的食物,排便困难时使 用开塞露等简易通便法协助排便,切忌用力。坚持正确服用降压药,不可骤停和自行更换,戒除烟酒,勿过度劳累,避免强烈的精神刺激。

口腔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口腔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章:口腔内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第一节:浅龋 【病史采集】 1.多无自觉症状、激发疼不明显; 2.有一定好发部位,呈不对称分布。 【检查】 1.牙面有黑褐色或白垩色斑点; 2.探及牙表面质地粗糙、变软; 3.牙体无明显缺损; 4.X片显示透射或边缘模糊影像。 【诊断】 1.患者多无主观症状及激发痛; 2.牙体出现色、质改变,但无明显缺损; 3.X线检查,荧光显示法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 牙釉质钙化不全与浅龋鉴别要点: 1.前者为发育性疾病,患牙呈对称性分布,后者无; 2.前者的好发部位为牙尖及光滑面,后者为牙合面窝沟或邻面;3.前者主要为颜色改变,一般无形、质改变,后者有质地改变; 4.前者病损无进行性,后者有。 【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2.磨除治疗(将面积较小的龋损磨除,使其停止发展或消失); 3.充填术治疗,除去龋坏组织,制备洞型,用人工材料填补、修复,恢复正常牙体形态和功能。

第二节:中龋 【病史采集】 1.患牙遇冷、热、酸、甜刺激时出现酸痛感觉,当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2.食物嵌入洞内出现疼痛,口内有异味; 3.无自发痛。 【检查】 1.龋洞形成,呈黑褐色; 2.龋坏区可见软化牙本质及食物残渣; 3.X牙片可协助诊断,特别是颈部和邻面龋。 【诊断】 1.有激发痛,但疼痛较轻; 2.牙可见龋洞,色多为黑褐色; 3.X线检查可见龋洞。 【治疗原则】 充填术治疗:去除龋坏组织,制备洞型,隔湿,干燥,消毒,垫底以隔绝刺激,保护牙髓,充填材料充填龋损部位,恢复形态及功能。 第三节:深龋 【病史采集】 1.患牙遇冷、热、酸、甜刺激时出现疼痛,当去除刺激后疼痛可缓解; 2.无自发痛史,但对冷刺激较敏感; 3.牙有深而大的龋洞。 【检查】 1.可见大而深的龋洞,洞内有大量软化牙本质; 2.探痛明显,但洞底完整,与牙髓无穿通;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1

外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一、外科疾病手术一般护理常规 按一般患者入院护理常规或急症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一)手术前一般护理 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减轻其焦虑和恐惧。 (1)向患者介绍麻醉方式,麻醉后反应及注意事项。告诉患者术后会有不同程度的伤口疼痛,但会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好转并消失。 (2)介绍可能留置的引流管,氧气管及其目的,意义,配合要点。 (3)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期望了解得信息,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 2.给予饮食指导,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3.保证休息和睡眠,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 4.指导患者充分作好术前准备:包括术前2周开始戒烟,术前一天沐浴,更衣,练习适应术中体位,床上排尿,深呼吸,咳嗽,咳痰,翻身,肢体活动等。 5术前一日备皮(剃术区毛发),完成过敏性药物皮试和配血。 6术前一般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遵医嘱灌肠,置胃管,置导尿管及给药等。 7及时观察病情变化,术日晨评估体温是否正常,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发现问题及时与医师联系。 8备好术中所需药品及物品遵医嘱给予手术前用药。 9患者入手术室前,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取下活动义齿并保管好。 10急症患者入院后无饮食医嘱时,暂禁食。急腹症患者不得给予止痛剂、热敷或灌肠。如需急症手术,必须迅速做好术前准本。 11昏迷、休克、高热患者分别按相应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二)手术后一般护理 1病区责任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床头详细交接患者,包括:评估生命体征、意识;查看患者伤口辅料;检查并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正确标识多根引流管,避免混淆;了解术中情况、明确正在输注的药物;交接好组织标本;了解有无特殊注意事项;调节室温注意保暖。 2根据麻醉的方式给予合适的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并及时清除呕吐物。评估呼吸的性质和频率,全麻手术患者在未完全清醒时,测量血压呼吸脉搏每小时一次直至全麻清醒后6小时为止。如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处理。 3密切观察伤口情况。查看伤口敷料是否干燥、手术区有无血肿或肿胀。检查伤口引流管是否通畅,有无扭曲、打结、过度牵拉脱出等,记录渗出物或引流物的性状。 4维持静脉输液通畅,注意调节输液速度,及时评估患者术后排尿。鼓励患者自行排尿,术后6~8小时未排尿者采用改变排尿姿势、指导患者放松、听流水声、热敷下腹部、温水洗会阴部等方式诱导排尿。诱导排尿无效时,给予导尿。 5做好尿引流管和尿引流袋的护理。 (1)尿引流管的护理:1妥善固定引流管,应低于膀胱的位置2保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勿压迫、扭折3预防感染,密切观察有无感染征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