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托幼机构常使用的清洁卫生消毒主要包括,常用物品清洁消毒、物体表面清洁消毒、空气清洁消毒、手清洁消毒、垃圾及排泄物处理。

1、毛巾

在集体生活中,毛巾卫生不好是导致传染疾病流行的途径之一,如传染沙眼、流感等病毒。要求毛巾分为擦手毛巾、餐巾。擦手毛巾在幼儿园中必须是一人一巾,可每天清洗消毒一次。先用肥皂水浸泡搓洗,然后用开水烫洗干净再消毒;如果是蒸煮消毒,一定要让水浸没毛巾,在开水中蒸煮15~20分钟;如果当天不清洗,等幼儿用后可放在阳光下曝晒。有消毒柜的也可放消毒柜消毒,但要防止毛巾被烤糊,也可将毛巾放在含氯消毒液中浸泡10-20分钟,浓度为每升水中含有效氯250毫克。幼儿园擦手毛巾要有专用毛巾架,两巾距离间隔10cm,上、下、左、右不能碰叠在一起。毛巾最好不要贴墙挂,一是不易受到光照,二是不卫生,容易滋生细菌。若因房屋面积小,只能贴墙挂,必须与墙间隔10-15cm。

2.茶杯

如果用茶杯喝牛奶或豆浆,必须在吃完后立即清洗消毒,或者备两套茶杯替换。当幼儿用完茶杯后由保育员统一清洗。清洗时,可用肥皂水清洗后冲洗干净,甩干水滴后放入消毒柜消毒30分钟。若没有消毒柜,可送去蒸煮消毒,蒸煮消毒时,水一定要浸没茶杯,等水开后煮沸15~20分种。消毒柜方便快捷,用后可立即清洗消毒,只要一套茶杯即可,而蒸煮消毒较慢。茶杯消毒后要等冷却后再放入茶杯箱。

3、餐具

餐具要求在伙房清洗消毒,要求食堂有专用洗碗池,一去渣、二清洗、三消毒、四保洁、五输送。不得将餐具倒在班上洗手池里洗。洗碗时先用碱水或洗涤剂将油腻洗净,再用清水冲洗2遍。洗好的餐具放在专用容器内,用消毒柜消毒,或蒸气消毒,或煮沸消毒后使用。采用煮沸法消毒时,将洗净的餐具全部浸没于清水中,如果是少量碗、碟、盘,可平放于锅内;如果餐具较多,最好把盘、碗、等竖直放置、使其之间留有空隙,以增强消毒效果,一般情况下,水开后15分钟即可。对不能用热力消毒的食具,可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但消毒后要用清水冲洗氯残余。有些幼儿园班内不洗碗,但洗筷子或小匙,也要按以上要求清洗消毒,用专用筷子套或小匙的布袋也要一并消毒。装点心的盘子、端饭的盘子或给小幼儿喂饭的托盘,每日使用后清洗干净,用消毒柜消毒或用消毒液清洗浸泡

4、毛巾架

幼儿园擦手毛巾要有专用毛巾架,上面贴有标识,两巾距离间隔10厘米,上、下、左、右不能碰叠在一起。毛巾架每日用清水擦去浮灰,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5、茶杯箱(橱)

幼儿茶杯存放要有专用茶杯箱(橱),上面贴有标识,对模糊不清或发黄、剥脱的标识要及时更换,标识图案要相对固定,不要老是更换。茶杯箱每周清洗消毒一遍,每天用清水抹一遍。茶杯箱最好不要固定在墙壁里,那样不容易清洗消毒。茶杯箱的布帘每周清洗一次。茶杯数要比实际人数多1~2个以供幼儿备用。

6、保温桶

保温桶是每天用来给幼儿盛开水的。每天晨间打扫,保育员将保温桶四周及盖子、壶嘴用清水擦洗一遍,一般每周清洗消毒一次。清洗桶内的内胆,先用肥

皂水清洗一遍,然后冲洗干净,再用消毒液浸泡10分钟。对保温桶上的热水龙头要有安全保护,以防烫伤的发生。夏天注意水温不要过烫,冬天注意保暖。传染病流行季节每天消毒。

7.玩具、图书

玩具是托幼机构必备的物品,也是幼儿接触最多的物品,但玩具很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在幼儿园,玩具的污染程度比衣服、被褥、餐具等更为严重,尤其是小幼儿喜欢将玩具放入口中,如果清洁消毒不严,很容易传染疾病。

玩具的清洗消毒一般每周一次,对于耐水的玩具,可洗涤剂加入到热水中没用来清洗玩具,对于缝隙处还要用刷子刷洗,最后用清水将洗涤剂冲洗干净后放在阳光下晒2小时。对不怕高温或不变形的玩具可清洗干净后放入清毒柜消毒,如毛绒玩具、布玩具等。消毒液的腐蚀性较大,浸泡玩具容易脱色,所以对铁制玩具、木头玩具可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或通过日光消毒。

玩具柜每天用清水擦洗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拭1~2遍,装玩具的塑料筐等每周用消毒液浸泡消毒10分钟。室外大型玩具通过日光照射消毒,但要定期冲洗。对幼儿使用的美工剪刀、尺子等,每周放消毒柜消毒,或用酒精或消毒液擦拭。图书的消毒:每周应将图书、画报在阳光下暴晒4—6小时,可以杀灭大多数微生物,暴晒时要注意经常翻动,也可以用紫外线等照射消毒,但要求近距离。对污染破损的玩具、图书可及时更换。

8.被褥

被褥用品是幼儿每日生活的必需品,幼儿每人一床一垫一被一枕。幼儿用的垫被和盖被可每两周日晒一次,每次晒2~4小时。幼儿床要摆放整齐,注意间隔距离(40~50厘米),防止呼吸道疾病的传染,若卧室不大,床挤靠较紧,可让幼儿头对脚睡。卧室中要留有走道,一般50cm,便于老师巡视照顾。床单要定期清洗,连同被罩、枕套等每半月换洗一次。发生传染病时,可拆洗部分应先用消毒液消毒后再清洗。

9.席子

夏天每天睡眠前用热水抹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洗一遍。

10.水果的消毒:

吃水果前应清洗消毒,其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水洗净水果后,用刀削皮,将水果凹陷部分挖掉后再食用,二是将水果洗净后至于高锰酸钾消毒液中浸泡,注意消毒液应浸没水果,20分钟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后食用。

11.抹布、拖把

清水抹布和消毒液抹布要分开使用,随时搓洗晾干。抹布必须专用,每次用后用肥皂洗净,煮沸30分钟可以较为彻底的杀灭微生物。传染病流行季节,抹布使用前后均需用消毒液浸泡消毒。拖把每班要有干、湿二种拖把,使用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在户外日晒消毒。传染病流行期间用消毒液拖地,拖把每日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

12.垃圾处理

园内每班有加盖垃圾桶,每日倾倒1—2次,园内有收集垃圾的桶和箱,垃圾桶要保持清洁。

13.空调、电扇、取暖器、录音机

不用时要用布罩起来,使用时每周擦拭一遍,但要注意安全,擦拭电器必须在断电的情况下进行。

(二)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1.桌椅

抹桌时准备2只小塑料桶,直径15~20厘米,一只装清水,一只装消毒液,椅子每天用清水抹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一遍。传染病流行期间桌椅每日用清水抹后再用消毒液抹一遍,然后再用清水抹一遍。桌子在进餐前由保育员负责消毒,先用清水抹一遍,再用消毒液抹,最后用清水抹一遍。擦桌面时要讲究方法:可将抹布对折一下,一块抹布不能一抹到底,每抹一张桌子,抹布要搓一下。不能一擦到底,也有规律的横擦后再有规律的竖擦,不能乱擦,以免局部被遗忘掉。

2. 纱门纱窗、窗帘

每周用清水擦洗一次,窗帘每季度清洗一次。

3.楼梯扶手、窗台、门把手

每日早晨打扫时用清水抹一遍,传染病流行时再用消毒液抹一遍。

4.地面

活动室每日早、中、晚各拖1遍,卧室、走廊、楼梯每日拖1遍,盥洗室根据情况随时拖。拖把使用后要摆放在不影响幼儿洗手上厕所的地方。洗拖把要有专用水池,不要和洗毛巾、餐巾、茶杯、玩具等的共用1个水池。

5.厕所

对于3岁以上的幼儿要采用蹲式厕所,男幼儿有小便池。厕所每天早晚各用消毒液冲洗清刷一遍,大小便后流水随时冲洗,保证磁砖上无黄垢、无尿迹、无异味。

6.洗手池

每日用碱水或肥皂水刷洗,上下午各1遍,保证池内无油腻、无脏垢、无黄水迹,水龙头随时关好。

(三)空气清洁消毒

1.活动室

每日开窗通风,使用空调时每日开窗2-3次,每次20分钟,是控制呼吸道疾病流行或传染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一般情况下每周用消毒灯进行空气消毒一次。在传染病流行季节需每天消毒一次。关好门窗,用消毒灯消毒30分钟;也可,用消毒液喷雾,1小时后用清水擦洗窗台、门把手、家具等。

2.卧室

卧室每日采取空气流通、开窗通风,冬季可以每天上下午各开窗10—20分钟。在传染病或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可每天用消毒灯消毒一次。

3.集体聚集场所

一般指幼儿园内的多功能室、科发室、图书室、电脑室、美工室、音体室等,这些场所往往容易被忽视。每日应做好湿抹湿拖,并安排流动的消毒灯每周做空气消毒。如在呼吸道疾病或传染病流行期间,物体表面每日用消毒液抹洗一遍,并减少幼儿聚集的机会。

4.手清洁消毒

凡是大便后、进餐前、户外活动后、体育、美术、手工课后均需要提醒并指导幼儿用肥皂、流水洗手,双手擦肥皂后相互揉搓。注意指甲缝、手指缝、手腕处,揉搓时间一般在15秒左右,然后在自来水下冲洗干净。

发生一般传染病消毒时的卫生消毒

1、发生传染病班级要挂标示牌,尽量避免与其他班级接触,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单独给发病班级设立走道、楼梯等。

发生传染病班级不参加园内集体活动,包括晨间户外活动。

2、发生传染病班级要做好空气消毒、开窗通风,每日用消毒灯消毒30-60分钟。

3、传染病患儿的呕吐物、排泄物按消毒技术规范,在其中倒入1/20漂白粉消毒液搅拌后倒入厕所。

病儿便器: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放在1/20漂白粉的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

4、抹布、拖把分别在500毫克/升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30分钟,每日1-2次。

5、被褥清洗消毒:床垫、枕心、棉褥应放阳光下晒4小时,无阳光时可用消毒灯照射30分钟消毒,床单、枕巾、被套、枕套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2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20分钟。

6.地面消毒:每日早晚采用湿拭清扫各一次,消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病原微生物;每日用消毒液拖地消毒一次。通常采用含有效氯3‰的消毒液拖地30分钟。7.墙面消毒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情况轻于地面,通常不需要进行常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常用有效氯1000毫克/升的消毒剂溶液喷雾或擦洗处理,墙面消毒一般为2.0~2.5米高即可。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而确定,以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好。

8.桌、椅、玩具柜、水龙头、门把手等用品表面的消毒

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用清洁的湿抹布,每日2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可除去大部分微生物。化学消毒剂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剂溶剂,擦拭或喷洒室内各种物品表面。玩具的消毒

传染病流行或发生时,每日进行一次消毒,要根据不同的玩具选用不同的消毒方式。耐热的玩具:可在开水中煮沸10~15分钟;塑料和橡胶玩具:可在有效氯含量为500mg/L的溶液中浸泡15~30分钟;怕湿怕烫的玩具:可在烈日下曝晒4~6小时,借助太阳紫外线的照射,将细菌杀灭;或用75%酒精擦拭。

9.已出现传染病疫情的班级,餐具应单独清洗消毒,直至疫情结束方可参与园内餐具的清洗消毒,并指定食堂人员给疫情班送饭菜,送饭菜人员要更换工作服,消毒双手后再进入食堂。

空气净化与消毒..知识讲解

目录 2英文参考 WS/T 368-2012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of air cleaning technique in hospitals ICS 11.020 C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2012年4月5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WS/T 368-2012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3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卫生部医院感染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天坛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李卫光、巩玉秀、王力红、吴安华、胡必杰、魏华、邵丽丽、贾会学。 4 1 范围

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 6 3 术语和定义

7 4 管理及卫生学要求 8 5 空气净化方法 5.1 通风 5.1.1 自然通风 应根据季节、室外风力和气温,适时进行通风。 5.1.2 机械通风

消毒技术规范

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04-05发布 -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

日常生活中的消毒方法

日常生活中的消毒方法 (1)一般性消毒:主要是指在家中消毒,如空气、地面和家具表面、手、食餐具、衣被和毛巾等的日常消毒。 空气消毒--可采用最简便易行的开窗通风换气方法,每次开窗10到30分钟,使空气流通,让病菌排出室外。 饮食用具的消毒 家庭成员身上可能带有某些病菌甚至传染力较强的病原微生物,另外,家庭中如有亲朋好友等外来人员聚餐,所以,家庭内应该视情况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厨、餐具进行消毒。若家中有传染病人,尤其是肠道传染病病人,更应随时消毒;若为肝炎病病人,除消毒外,餐具还应专人专用专管理,以确保家庭成员身体健康。 ①煮沸消毒法; 在家庭中,对碗、筷、碟、杯、勺等饮食用具采用煮沸来进行消毒是最简便而又十分可靠的消毒方法。注意水面一定要盖过饮食用具,饮食用具最好直立放置而不叠放,让水沸腾5分钟以上,如果怀疑有肝炎病毒等微生物污染,则让水沸腾15~20分钟。 洗涤用的抹布是污染最严重的,因其洗涤过程中接触的物品最多,另在擦试过程中还会沾附不少油腻,从而极易沾染大量的微生物,再加上其潮湿,是微生物极好的培养基,因而对抹布的消毒更应重视。最好建议每个家庭备用十块左右的抹布,保存在干燥容器中,用一块取一块,用完后集中清洗煮沸消毒。 ②洗烫消毒法; 对于某些难于采用煮沸消毒的饮食用具,如砧板、刀剪等,在没有其它消毒方法时可用80℃以上的热水洗烫。 ③化学消毒法; 由于饮食用具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碘伏、过氧乙酸、洗必泰、二氧化氯等。 ④微波消毒法; 手消毒--要经常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在饭前、便后、接触污染物品后最好用含250-1000mg/L的1210消毒剂或250-1000mg/L有效碘的碘伏或用经批准的市售手消毒剂消毒。衣被、毛巾等消毒宜将棉布类与尿布等煮沸消毒10到20分钟,或用0.5%过氧乙酸浸泡消毒0.5到1小时,对于一些化纤织物、绸缎等只能采用化学浸泡消毒方法。 家庭日常消毒方法 A 家庭中常厨酌消毒方法:适合家庭用的消毒方法通常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物理消毒法 (1)机械消毒法机械消毒法主要有冲洗、过滤、掸尘和抖动等。这些方法虽不能杀灭病原体,·但可在短期内排除或减少病原体。例如,戴口罩是过滤的一种形式,是目前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的重要又简单的方法之一。另外,家庭居室内开窗通风亦具有消毒的意义,它可在短时间内交换室内外空气,使室内的有害气体或病菌得到稀释,从而间接达到空气消毒的目的。 (2)紫外线消毒法紫外线消毒一般是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如衣服、被褥、书籍等置于太阳下曝晒。消毒的物品需铺开,经常翻动,让各面都晒到。通常每次曝晒4~6h,一般病原体就可被阳光杀灭,连晒几天效果更好。正如明代刘若金《本草述》中所说:“日中曝晒可辟痊毒秽浊之邪,防病灾。”也可将需要消毒的物品,平铺在距紫外线灯 1.5~2m的台面上照射30min,同样可以达到消毒的效果。 (3)焚烧消毒法凡价值不高而又可燃烧的物品用火焚烧是最彻底的消毒方法,可用于衣物、纸张、垃圾、受污染的杂草及动物尸体等的处理。病人呕吐物污染的局部地面,可铺上草、锯末等进行焚烧消毒。在进行焚烧消毒时可加一些引火材料如柴油、酒精、煤油等,同

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 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一、范围 本标准规定本院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5750.5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GB/T 1963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1 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2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 3 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 310.3 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三、术语和定义 1. 清洗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2. 冲洗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物的过程。 3. 洗涤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4. 漂洗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5. 终末漂洗用软水、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的处理过程。 6. 超声波清洗器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7. 闭合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8. 密封包装层间连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9. 闭合完好性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10. 包装完好性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 11. 植入物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 或者以上的可植入

八种常用的消毒方法对比

八种消毒方法的对比 之前,有网友一起讨论,空气消毒用什么方法比较好,其实没有 所谓的最好,只是看看哪种最适合您。为此,我整理了8 种空气消毒方法,主要从消毒原理已经消毒效率进行评价,供各位朋友参考选择:常见应用方法: 1、臭氧消毒法:臭氧是一种淡蓝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分解产生的氧原子可以氧化并穿透细菌细胞壁而杀死细菌。但不能除尘,室 内必须没有人,并容易损坏一些易氧化的物品,对表面微生物作用较小。臭氧对人的呼吸道有一定的影响。尽管应用广泛,但越来越多的报导不 主张使用臭氧消毒方法。消毒效率在91~92%之间。 2、紫外照射法:如果应用在空调系统中效果非常差,因为空气流速高,细菌受照的剂量非常小,不能除尘。WHO 和欧盟GMP 都已经宣布其 为通常不被接受的方法,更不能作为最终灭菌。消毒效率在 82~84%。 3、甲醛熏蒸法:甲醛是一种化学试剂,已经宣布致癌,消毒效率大 概在77~78%。 4、超低阻高中效过滤器:这是一种物理阻隔的方法,常规风口上的 阻力是粗效的三分之一,但效率很高,对于大于0.5 微米的效率可达

80%,重量轻,安装方便。消毒效率在92~98%(一次通过的除菌效率) 5、高效过滤器:也是物理阻隔,没有副作用,卫生部消毒规范指出洁净室空气灭菌只用空气净化过滤方式。这种消毒效率可达99.9% 甚至更高(一次的效率) 由于细菌不会单独存在,都需要附着在粒子上,因此,高效其实是最好的消毒,控制好人员的规范其实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消毒只是一种辅助。 除此之外,再汇总几个消毒方法,供参考吧: 6、等离子法:这种方法是在气体在加热或者强电磁场作用下产生高度电离的电子云,其中的活性自由基和射线对微生物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但效率很低70%以下。 7、电子灭菌灯:一种物理方法,没什么破坏,消毒效率平均85%。 8、负离子法:在电场、紫外、射线和水的撞击下使空气电离而产生,可吸附尘埃粒子变成重离子而沉降,缺点是有二次扬尘,在空调系统中不会使用。消毒效率73%左右

正确的空气消毒方法

正确的空气消毒方法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正确的空气消毒方法 在家中应尽量避免使用84消毒水、空气清新剂等化学物质消毒,居室内如果没有呼吸道传染病人,一般没有必要经常进行空气消毒。而正确的空气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自然通风法:不管天气多么寒冷,每天均应有一段时间开窗通风,最佳时间为上午9时、下午3时左右,一般要通气10~30分钟。 2。紫外线照射法:无人时,可在每个房间(15平方米左右)安装一只30瓦的低臭氧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以上,可杀灭室内空气中90%的病原微生物。 3。食醋消毒法:食醋中含有醋酸等多种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用做家庭室内的空气消毒。每10平方米可用食醋100~150克,加水2倍,放碗内用文火慢蒸30分钟,煮沸熏蒸时,最好将门窗关闭。每日熏蒸1~2次,连续熏蒸3日。 4。艾卷消毒法:还可以在关闭门窗后,点燃艾卷熏,每25平方米用1个艾卷,半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的原因,能做到经常开窗通风的家庭并不多,为了消除室内异味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各种空气清新剂为家庭提供了方便。而且现在不少清新剂的瓶体上还标注了杀菌的功效,因此,不少人认为空气清新剂不但能改善室内环境,也起到了净化空气、杀菌的作用。但有关专家分析,空气清新剂虽能明显掩盖异味,却无法祛除空气中的恶臭物质,有的还会产生二次污染。 空气清新剂通常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3种。气态的空气清新剂有臭氧和负离子两种类型;液态的空气清新剂主要用各种不同香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固态的主要有卫生香和熏香等两类。罐装产品中还含有丙烷、丁烷、二甲醚等推进剂,并充以一定量的氮气等压缩气体。使用时通过散发香气来掩盖异味,但并不能与导致异味的气体如氨气、硫化氢

清洗消毒和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昭平县中医院院感科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级各类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 ,CSSD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处理的基本原则、操作流程和被朊毒体、气性坏疽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处理流程。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的CSSD和为医院提供消毒灭菌服务的社会化消毒灭菌机构。暂未实行消毒供应工作集中管理的医院其手术部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应执行本标准。已采取污水集中处理的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适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5750.5 生活饮用水检验标准方法无机非金属指标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消毒技术规范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清洗cleaning 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 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1.1 冲洗flushing 使用流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表面污

物的过程。 3.1.2 洗涤washing使用含有化学清洗剂的清洗用水去除器械、器具和物品污染物的过程。 3.1.3 漂洗rinsing 用流动水冲洗洗涤后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残留物的过程。 3.1.4 终末漂洗end rinsing 用软洗、纯化水或蒸馏水对漂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进行最终处理的过程。 3.2 超声波清洗器ultrasonic cleaner 利用超声波在水中振荡产生“空化效应”进行清洗的设备。 3.3 清洗消毒器washer-disinfector 具有清洗与消毒功能的机器。3.4 闭合closure 用于关闭包装而没有形成密封的方法。例如反复折叠以形成一弯曲路径。 3.5 密封sealing 包装层间链接的结果。注密封可以采用诸如粘合剂或热熔法。 3.6 闭合完好性closure integrity 闭合条件能确保该闭合至少与包装上的其他部分具有相同的阻碍微生物进入的程度。 3.7 包装完好性package integrity 包装未受到物理损坏的状态。3.8 植入物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 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 3.9 湿热消毒moist heat disinfection 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斯德消毒法和低温蒸汽消毒法。

室内空气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室内空气消毒的方法有哪些 室内空气污染要比室外高2-10倍,严重的甚至高达上百倍。中国标准化协会调查显示,68%的疾病就是由于室内空气污染造成!可见空气消毒已就是势在必行。 世界卫生组织(WHO)证实,甲醛致癌,诱发儿童白血病。城市儿童白血病患者中,90%的家庭一年内进行过室内装修!室内空气微生物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一就是飞沫,人在深呼吸、说话、打喷嚏时,会将寄生于人口腔、咽喉部位的微生物以飞沫的形式散布到空气中;二就是人的皮屑与尘埃,据测算,每个皮屑上平均含菌量达4万个,随着人在室内的活动,皮屑与尘埃可悬浮于空气中污染空气,特别就是家中有病人时,在空气中可查找到相应的病原菌。 室内空气消毒有以下方法: 1、通风换气与保持室内洁净 天气好时,定时开窗通风换气就是降低室内微生物密度的有效方法。在室内空气与外界流通的状况下,在最初30分钟内微生物可减少百分之七十以上,1小时内可减少百分之九十以上,,两个半小时后则基本上查不到细菌,这说明通风换气就是十分简便且行之有效的净化室内空气的方法但这也就是有限制性的,必须要确保天气晴好时才有如此效果。 3。食醋消毒法:食醋中含有醋酸等多种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用做家庭室内的空气消毒。每10平方米可用食醋100~150克,加水2倍,放碗内用文火慢蒸30分钟,煮沸熏蒸时,最好将门窗关闭。每日熏蒸1~2次,连续熏蒸3日。

3、熏蒸消毒与消毒剂喷雾 常用空气喷雾与熏蒸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有: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戊二醛、二氧化氯等。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的原因,能做到经常开窗通风的家庭并不多,为了消除室内异味与杀灭病原微生物,各种空气清新剂为家庭提供了方便。而且现在不少清新剂的瓶体上还标注了杀菌的功效,因此,不少人认为空气清新剂不但能改善室内环境,也起到了净化空气、杀菌的作用。但有关专家分析,空气清新剂虽能明显掩盖异味,却无法祛除空气中的恶臭物质,有的还会产生二次污染。以喷雾法或加热法使用戊二醛来消毒空气的效果基本就是一样的,相对湿度以80%-90%为宜,用药量为250-500mg/m3,作用约30分钟。喷雾可用1%-2%的浓度,加热熏蒸则可用浓度稍高的溶液。二氧化氯活化消毒液亦就是优良而无害的环境消毒剂,喷雾消毒浓度为200-500ppm,作用约15-30分钟。用化学消毒剂消毒空气特别就是密闭熏蒸消毒时,人不能滞留在室内,可见此方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4、紫外线杀菌灯消毒 紫外线杀菌灯消毒用于家庭空气消毒既经济又高效,安装好后开启方便,时间便于控制,并且不损害家庭物品。考虑到臭氧对人体的危害,故而一般宜采用无臭氧石英紫外线杀菌灯,并且装置灯下方宜用反光罩,使其向天花板照射,以避免人眼直接见到光源,因为直射双眼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5、艾卷消毒法:还可以在关闭门窗后,点燃艾卷熏,每25平方米用1个艾卷,半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这方法也不建议人老人及小孩呆在室内时使用。

(完整版)常用的消毒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 目前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热力消毒和灭菌(湿热)、化学药物消毒和灭菌(含氯消毒剂、环氧乙烷、过氧乙酸、戍二醛、甲醛、乙醇等),以及紫外线消毒和电放辐射灭菌。现分述如下: 一、湿热消毒和灭菌 湿热灭菌原理主要是通过凝固菌体蛋白质而杀死微生物。湿热杀死微生物的能力比干热强,因为湿热消毒可以使菌体蛋白质含水量增加,从而易于被热力所凝固,加速了微生物的死亡。 (一)煮沸消毒 煮沸消毒是最早使用的方法之一,其优点是方法简单,应用方便,不需要特殊设施,花费不多而效果可靠。缺点是消毒物品被浸湿,而且处理后再污染的可能性增多。 煮沸消毒适用于消毒食具、食物、棉织品、金属及玻璃制品等。当水温达到100℃时细菌繁殖体几乎立刻死亡,通常在水沸腾后再煮5-15分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细菌芽胞抗热能力较强,有些芽胞煮沸数小时才能将其杀灭,因此煮沸消毒一般不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煮沸消毒时应注意:

1.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 2.煮沸过程中不要加入新的消毒物品; 3.被消毒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 4.碗盘等不透水物品应垂直放置,以利对流; 5.消费物品不应放置过多,一般不应超过容器高的四分之三; 6.消毒导热不良的物品时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二)压力蒸汽灭菌 压力蒸汽灭菌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灭杀所有微生物。穿透力强的原因主要是蒸汽凝结时释放出的潜热和凝聚收缩后产生的负压加速了蒸气对物品的穿透,使物品的深部也能很快达到灭菌所需的温度。 压力蒸汽灭菌的持续时间应从灭菌器内达到要求温度时算起,至灭菌完成时为止。总时间包括: 1.热力穿透时间;2.消毒维持时间,即杀灭微生物所需时间,一般用杀灭嗜热脂肠杆菌芽胞所需时间来表示(在121℃里需12分钟、132℃时需2分钟、115℃需30分钟);3.安全时间(一般为消毒维持时间的一半)。其中热力穿透时间是指灭菌柜内达到灭菌温度至消毒物品中心部位亦达到灭菌温度所需时间,该时间长短取决于消毒物品的性质、包装大小、安放情

消毒灭菌工作规范

文件名消毒灭菌工作规范 电子文件编码YFGL-02-006 页码9-1 一、消毒、灭菌方法的分类 1.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干热法、湿热法。 (2)辐射法消毒灭菌:紫外线、闵湎 (钴60)。 (3)清洁消毒。 (4)其他消毒法。 2.化学消毒法:使用化学消毒剂杀死和消除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为化学消毒法。根据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分为三类: (1)高效化学消毒剂:能杀死包括细菌芽胞、真菌孢子在内的各种微生物,又称灭菌剂。如甲醛、戊二醛、过氧化氢等。 (2)中效化学消毒剂:能杀死除菌芽细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如乙醇等。 (3)低效化学消毒剂: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类病毒,有的对真菌有一定效果,如新洁尔灭、来苏尔、石炭酸、洗必泰等。

二、医疗器物分类及灭菌、消毒方法的选择 医院内使用的医疗器械及各种用具,按其导致病人院内感染的危险度分为高危、中危、 低危三类,根据医疗器物分类,选择正确、合适的灭菌方法,这是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基本原则。 1.高危物品的灭菌 (1)高危物品的范围 损伤皮肤、粘膜、进入无菌器官或深部组织的医疗器物属高危物品,如外科手术器械、注射器针头、动静脉置管、器官组织移植物、泌尿道插管、注射液体均属这一类。 文件名消毒灭菌工作规范

电子文件编码YFGL-02-006 页码9-2 (2)灭菌措施 高危物品一旦被病原体污染,将会引起严重感染的可能,这一类物品必须采取严格的灭菌,首选压力蒸气灭菌,不能耐受高压的可采用干热灭菌、环氧乙烷气体及高效化学灭菌剂如2%戊二醛、6%过氧化氢等(但如有可能尽量避免使用)灭菌,灭菌后必须做灭菌效果监测。 2.中危物品的消毒 (1)中危物品的范围 指接触病人粘膜、皮肤的医疗物品,如呼吸机、麻醉机、口腔科器械、纤维鼻咽镜、喉镜(纤维、动态)、支气管镜、胃镜、阴道窥器、体温计等,损伤引起感染几率相对较低,但对免疫机能低下者,则导致感染危险度增加。 (2)消毒措施 此类物品必须采用高效消毒剂,其中金属器械(部分口腔科器械及内窥镜活检钳、镊子等)可耐高温、高压的采用压力蒸气消毒,或用2%戊二醛浸泡消毒,体温表用0.5%过氧乙酸消毒。 3.低危物品消毒

消毒技术规范2

消毒技术规范2 3.4 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3.4.1适用范围 本节规范适用于一般常规使用的诊疗用品(如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袖带、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子、吸引器、引流瓶、胃肠减压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及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扩阴器等。),包括接触皮肤及浅表体腔、黏膜的器材。 3.4.2 清洁与消毒方法 3.4.2.1接触未破损皮肤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接触皮肤的一般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保持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以清洁剂与水清洁。血压计袖带若被血液、体液污染应在清洁的基础上使用含有效溴或有效氯250mg/L~500mg/L的消毒剂浸泡30min 后再清洗干净,晾干备用。听诊器可在清洁的基础上用乙醇擦拭消毒。腋下体温表每次用后应在清洁的基础上选用75%乙醇或含有效溴500mg/L~1000mg/L的二溴海因浸泡30min或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10min~ 30min后,清水冲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3.4.2.2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子、压舌板、口表、肛表等器具,用后应先清洗去污,擦干,耐高温的器具如扩阴器、开口器、舌钳、压舌板可选择压力蒸汽灭菌后清洁干燥保存备用。不耐高温的器具如口表、肛表等可在清洁的基础上采用75%乙醇或二溴海因或含氯消毒剂500mg/L浸泡30min或过氧乙酸1000mg/L浸泡10min~30min后,清水冲擦净,擦干,清洁干燥保存备用。 3.4.2.3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清洁与消毒方法 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的器具如氧气湿化瓶、呼吸机和麻醉机的螺纹管、氧气面罩、麻醉口罩、胃肠减压器、吸引器、引流瓶等器具可在清洁的基础上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清洁后浸泡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500mg/L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有条件的医院可采用洗净消毒装置进行洗净、80℃~93℃消毒、烘干自动完成,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3.4.2.4 分枝杆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器具的消毒灭菌方法 如遇分枝杆菌、炭疽菌、气性坏疽杆菌、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应先采用含氯或含溴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45min后,清水冲净,擦干,耐高温的管道与引流瓶、开口器、舌钳、压舌板等可采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耐高温的部分可在清洁后再次浸泡在含二溴海因消毒剂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60min后,清水冲净,晾干,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有条件的医院可直接放置在洗净灭菌装置内洗净灭菌依次完成,可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及保护医务人员。 3.4.3 注意事项

消毒的基本概念及常规消毒方法.

消毒的基本概念及常规消毒方法 一消毒的基本概念 1、消毒和灭菌区别? 灭菌是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杀灭,特别是抵抗力最强的细菌芽抱。消毒是指将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杀灭,使其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并非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抱。 2、消毒剂和灭菌剂从杀菌效果上有何区别? 灭菌剂和消毒剂从杀菌效果上是有严格区别的。消毒剂是指能杀死微生物的消毒剂药剂,并非一定要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抱。而灭菌剂是指那些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能100%杀死细菌芽抱的高效类消毒剂。 3、什么是三致效应” 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 二常规消毒方法 4、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几种类型? 有物理法、化学法、机械法。 5、物理消毒法包括哪几类? 主要有热消毒法、紫外消毒法、电离消毒法、微波法等。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是热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6 热消毒法分几种,它们优缺点及主要的应用领域是什么? 热消毒法主要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主要有蒸汽消毒和热水消毒两种。优点是效果好、无残留,缺点是只能用于耐热物品的消毒,使用成本高,会导致被使

用物品或所在环境的温度升高,目前逐渐被冷消毒所取代。主要应用于食品、食品加工、医院、制药等行业的管道、器具、设备等的消毒。 7、紫外消毒法的优缺点及应用领域是什么? 紫外线消毒法是利用紫外线灯中产生的波长为2000?3000A的紫外线来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优点是使用方便,缺点是紫外线穿透性差、光照强度随距离加长而降低、房舍率低。对不同微生物的杀灭剂量不同以及对人体暴露部位具有伤害性等。它主要应用于空气、水和物品表面的预防性消毒等。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一定要注意光源的高度、强度、保证人体健康。 8、什么是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9、到目前为止,有代表的消毒剂总共有几代,分别是什么? 目前为止,有代表性的消毒剂已发展到第四代,第一代为甲醛,第二代为环氧乙烷,第三代为戊二醛,第四代也是最新一代,及二氧化氯。 10、按杀灭微生物效能,化学消毒剂可分为几类? 常用化学消毒剂按杀微生物效能可分为高效、中效和低效消毒剂三类。高效消毒剂能杀灭包括芽胞和真菌在内的各种微生物,又称灭菌剂,如过氧乙酸、甲醛、戊二醛和环氧乙烷等;中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微生物,如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乙醇和煤酚皂溶液等;低效消毒剂只能杀灭一般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性病毒,不能灭杀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细菌芽胞,如洗必太和新洁而灭等。 11、消毒剂按化学特性来分类可分为几类,它的作用机制和特点是什么? a、酸、碱类: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变性、沉淀或溶解;杀菌特点是能杀死细菌繁殖体,但不能杀死细菌芽抱、病毒和一些难杀死的微生物有效本类主要包括硝酸、氢氧化钠、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较高消毒效果,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蚀性。价格较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 方法与标准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 第一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标准及其评价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评价。 2 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凡未说明规格者,均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2.1 蛋白胨。 2.2 葡萄糖。 2.3 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取溴甲酚紫2.0g,溶于100mL95%乙醇中。 2.4 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0g,葡萄糖5.0 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pH值至7.0~7.2,然后再加2%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摇匀后,按5mL/管,分装包口,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15℃灭菌40min后备用。 3 指示菌 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或SSI K31)菌片,含菌量为5×10 5~5×106cfu/片,121℃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D121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值)为≤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4 化学指示剂 需用卫生部批准的化学指示剂。 5 技术要求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5-12-15批准 1996-07-01实施 6 检测方法 6.1 生物学指标(用作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依据)。 6.1.1 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两个分别放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6.1.2 灭菌柜室内,上、中层中央和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大手术巾,30块10cm×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cm×30cm×30cm大小)。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通气贮物盒(22cm×13cm×6cm)代替标准试验包,盒内盛满中试管,指示菌片放于中心部位两只灭菌试管内(试管口用灭菌牛皮纸包封),将盒平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6.1.3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56℃培养48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6.2 化学指标

空气消毒方法比较

空气的消毒方法 空气消毒是指利用消毒剂将密闭房间内的空气中悬浮的病原微生物杀灭,使达到无害化的处理。包括静态消毒和动态消毒,静态消毒是指所选择的消毒产品对人体存在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在针对空气消毒时,操作人员需要配备防护措施,其他人不能留在正在消毒的空间。动态消毒是指所选择的消毒产品对人体无任何危害,针对空气消毒时人员无需离开消毒场所,不存在任何的副作用。消毒方法有气溶胶喷雾消毒法、加热熏蒸消毒法、气体熏蒸消毒法、空气净化消毒法。 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气溶胶喷雾消毒法指用气溶胶喷雾器喷施消毒液进行空气的处理方法。喷雾器的可发生雾粒直径范围在50μm以下,其中雾粒直径小于20μm以下者占90%以上,喷雾流量100ml/min以上,由于所喷雾粒小,浮于空气中易蒸发,可兼收喷雾和熏蒸之效。使用方法:喷雾时,关好门窗,操作者手持喷头朝向空中,从里到外,自上而下,右左至右均匀喷雾,作用预定时间后,打开门窗,驱除空气中残留的消毒剂颗粒。 加热熏蒸消毒法:将消毒剂溶液盛装容器放于加热源上,对空气进行熏蒸的消毒方法。使用方法:关闭好门窗,接通加热源,消毒剂熏蒸完后关闭热源,作用预定时间后开窗通风(约30分钟)。熏蒸时如室内相对湿度较低,可喷洒一定量的水以提高室内相对湿度。 气体熏蒸消毒方法:利用消毒剂气体对空气进行熏蒸,杀灭密闭空间内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方法。使用方法: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安放和操作使用有关消毒器,关闭门窗,开启消毒器电源,按使用说明书设定相关消毒参数,消毒预定时间后,关闭消毒器电源,待消毒剂浓度降至安全范围时,方可进入,必要时,消毒结束后可开窗通风,以加速残留消毒剂的排出速度。 空气净化消毒法:利用空气净化装置降低空气中的微生物,使空气洁净的方法。常见的空气净化装置,是由若干净化单元成矩阵形式排列组成,装置采用阻燃材料,将外界空气先经过初效过滤网,然后经高效过滤网,再经活性炭过滤网,接着经光触媒附着滤网UV紫外灯,最后经离心式送风机,将净化消毒后的空气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

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 15981-1995 第一篇压力蒸汽灭菌效果评价方法与标准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压力蒸汽灭菌技术标准及其评价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对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评价。 2、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凡未说明规格者,均为分析纯(AR),水为蒸馏水。 2.1 蛋白胨。 2.2 葡萄糖。 2.3 溴甲酚紫酒精溶液:取溴甲酚紫2.0g,溶于100mL95%乙醇中。 2.4 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配制:蛋白胨10.0g,葡萄糖 5.0g,溶于1000mL蒸馏水中,调pH值至7.0~7.2,然后再加2%溴甲酚紫酒精溶液0.6mL,摇匀后,按5mL/管,分装包口,置压力蒸汽灭菌器中,于115℃灭菌40min后备用。 3、指示菌 嗜热脂肪杆菌芽胞(ATCC 7953或SSI K31)菌片,含菌量为5×10(上标始)5(上标终)~5×10(上标始)6(上标终)cfu/片,121℃下,杀灭90%微生物所需时间D(下标始)121(下标终)值为1.3~1.9min,杀灭时间(KT值)为≤19min,存活时间(ST值)为≥3.9min。 4、化学指示剂 需用卫生部批准的化学指示剂。 5、技术要求

6、检测方法 6.1 生物学指标(用作压力蒸汽灭菌设备灭菌效果的依据)。 6.1.1 将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两个分别放入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 6.1.2 灭菌柜室内,上、中层中央和排气口处各放置一个标准试验包(由3件平纹长袖手术衣,4块小手术巾,2块中手术巾,1块大手术巾,30块10cm×10cm、8层纱布敷料包裹成25cm×30cm×30cm大小)。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用通气贮物盒(22cm×13cm×6cm)代替标准试验包,盒内盛满中试管,指示菌片放于中心部位两只灭菌试管内(试管口用灭菌牛皮纸包封),将盒平放于手提压力蒸汽灭菌器底部。 6.1.3 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中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水培养基中,56℃培养48h,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6.2 化学指标 在物品包外用化学指示胶带,可作为物品是否经过灭菌的处理标志。在物品包内中心部位用化学指示剂,可作为物品是否灭菌的参考标志。 7、结果判定及评价 7.1 同次检测中,标准试验包或通气贮物盒内,每个指示菌片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全部不变色,判定为灭菌合格。指示菌片之一接种的溴甲酚紫蛋白胨水培养基由紫色变为黄色时,判定为灭菌不合格。

医院空气消毒要点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 室、器官移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 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空气净化方法:通风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空气洁净技术 /紫外线消 毒/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化学消毒法 ●通风方式:自然通风:应根据季节、室外风力和气温,适时进行通风。 机械通风: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利用风机、排风扇等运转产生的动力,使空气流动。 ●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适用于污染源分散及室内空气污染不严重的场 所。机械送风口宜远离门窗。 ●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适用于室内空气污染较重的场所。室内排风口 宜远离门,宜安置于门对侧墙面上。 ●机械通风方式: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适用于卫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场 所。根据通风的需要设定换气次数或保持室内的正压或负压。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适用范围:适用于有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净化。 ●消毒原理:采用静电吸附和过滤材料,消除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 使用方法: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批准的产品使用说明,在规定的空间内正确安装使用。

注意事项 消毒时应关闭门窗。 进风口、出风口不应有物品覆盖或遮挡。 消毒器的循环风量(m3/h)应大干房间体积8倍以上。 消毒器应取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 消毒器的检修与维护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适用范围:适用于有人状态下的室内空气消毒。 消毒原理: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杀灭进入消毒器窄气中的微生物,并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使用方法:应遵循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批准的产品使用说明,在规定的空间内正确安装使用。 ●紫外线消毒:适用范围:适用于无人状态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消毒方法:紫外线灯采取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安装时紫外线灯(30w 紫外线灯,在1.0m处的强度>70μw/cm2应≥1.5w/m3,照射时间≥30min。注意事项 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75%~80%(体积比)乙醇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及时擦拭。 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 温度<20℃或>40℃时,或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室内有人时不应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不同情况下空气净化方法: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设计规范方案》_(2015年版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 (2015年版) 中华人民国卫生部 2015-04-05发布 2015-08-01正式实施 3.术语和定义 3.1 清洁cleani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washing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detergent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disinfect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disinfectant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所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etant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低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灭菌 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灭菌剂 sterilant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无菌保证水平 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SAL通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斯伯尔丁分类法 E.H.Spaulding classification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即高度危险性物品(critical items)、中度危险性物品(semi-critical items)和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3.13高度危险性物品 critical items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3.14中度危险性物品 semi-critical items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胃肠道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3.15低度危险性物品non- critical items

(推荐)正确的空气消毒方法

正确的空气消毒方法 在家中应尽量避免使用84消毒水、空气清新剂等化学物质消毒,居室内如果没有呼吸道传染病人,一般没有必要经常进行空气消毒。而正确的空气消毒方法有以下几种:1。自然通风法:不管天气多么寒冷,每天均应有一段时间开窗通风,最佳时间为上午9时、下午3时左右,一般要通气10~30分钟。 2。紫外线照射法:无人时,可在每个房间(15平方米左右)安装一只30瓦的低臭氧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以上,可杀灭室内空气中90%的病原微生物。 3。食醋消毒法:食醋中含有醋酸等多种成分,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可用做家庭室内的空气消毒。每10平方米可用食醋100~150克,加水2倍,放碗内用文火慢蒸30分钟,煮沸熏蒸时,最好将门窗关闭。每日熏蒸1~2次,连续熏蒸3日。 4。艾卷消毒法:还可以在关闭门窗后,点燃艾卷熏,每25平方米用1个艾卷,半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的原因,能做到经常开窗通风的家庭并不多,为了消除室内异味和杀灭病原微生物,各种空气清新剂为家庭提供了方便。而且现在不少清新剂的瓶体上还标注了杀菌的功效,因此,不少人认为空气清新剂不但能改善室内环境,也起到了净化空气、杀菌的作用。但有关专家分析,空气清新剂虽能明显掩盖异味,却无法祛除空气中的恶臭物质,有的还会产生二次污染。 空气清新剂通常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3种。气态的空气清新剂有臭氧和负离子两种类型;液态的空气清新剂主要用各种不同香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制成;固态的主要有卫生香和熏

香等两类。罐装产品中还含有丙烷、丁烷、二甲醚等推进剂,并充以一定量的氮气等压缩气体。使用时通过散发香气来掩盖异味,但并不能与导致异味的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发生反应,也就不可能分解或清除这类有害气体。因此,如果认为“使用空气清新剂能杀菌”,这种认识值得商榷。

公共场所常见的空气消毒方法

公共场所常见的空气消毒方法 (1)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是公共场所清除室内空气污染物、改善室内微环境和空气品质的重要措施。通风换气的方法一般有两种,即: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自然通风有开窗通风与建筑自然通风两种方式。 1)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是一般室内环境,特别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常用的简便的方法。经研究发现,新风量越大,发生建筑病综合症的风险就越小, 2)建筑自然通风 所有的建筑物都是透气的,建筑框架有许多过气和出气的渠道,如窗户、门、电线出入口、楼基等孔洞。外部空气的进入受建筑物保温外壳的密封度及风速和内外温差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通常在寒冷和刮风天进入/排出换气程度最大。还可看到:当在无风、温和天气,温差较小时,不管保护外壳密封度如何,换气程度大大降低。 自然通风与门窗的开闭程度有关。尚开的门窗对换气有明显影响,取决于开、闭幅度、频率和持续时间及风速和室外温差。需全年控制温度的大办公楼要靠机械系统通风。机械通风系统被用来控制楼内温度;控制相对湿度;造成室内外压差;提供防火安全的气流;产生使气流流动以改进保暖条件。 机械通风比自然通风更为科学、有效。机械通风的换气量应按室内空气污染物稀释至最高允许浓度所需空气量计算。 加强通风换气,用室外新鲜空气来稀释室内空气污染物,使浓度降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最方便快捷的方法。依据污染物发生源的大小、污染物种类及其量多少,决定采用全面通风还是局部通风,以及通风量大小。 发挥新风效应,既要注重新风的量,更要注重新风的质。引入低污染的新风,同时减少或者消除新风处理、传递和扩散过程中的污染。除新风直接送入房间外,应增设集中排风,这样才能发挥新风效应;对分散式的分体式空调房间采用双向新风换气机有利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同时有利于节能。 (2)安装中央空调通风系统空气消毒装置 这是机械全面通风的高级形式。它利用风机、制冷、制热、除湿、净化等综合手段,调节室内的温度、湿度、清洁度、新鲜度与气流速度,可以使空调系统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浓度降至安全限值以下。 (3)喷雾法消毒 气溶胶为分散在气体中的固体粒子或液滴所构成的悬浮体系。气溶胶在物理、化学中的定义为:凡分散介质气体的胶体物质。 气溶胶喷雾法的原理是利用机械或化学气雾剂将具有净化空气或消毒的药剂形成气溶胶喷洒在空气中,依靠悬浮在空气中的气溶胶对空气进行净化或消毒。 目前常用的机械式喷雾器为电动气溶胶喷雾设备,该机采用脲雾化原理将药液以高速和极微细的雾状颗粒喷出,流量可达每分钟300mL,喷射距离最远可达8m,由于药液雾状颗粒直径一般在50μm以下(俗称气溶胶状),可在空气中形成密实的网状并悬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可达到空气净化或消毒的绝佳效果。该机操作简便,使用人员很方便携带及更换药液,并且可随心所欲的对物体及织物表面进行多种角度的喷射消毒,极细的气溶胶雾状颗粒从物体表面掠过即可达到充分杀菌的目的。 公共场所采用时节雾法进行空气消毒时的药剂有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 过氧乙酸常用浓度为0.2%~0.5%,用量为8mL/m3喷雾后空间需密闭30min。过氧化氢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